首页 > 文章中心 > 伟大的悲剧课件

伟大的悲剧课件

伟大的悲剧课件

伟大的悲剧课件范文第1篇

悲剧,总会催人泪下,确切的来说,它不止催人泪下,还有使人惋惜的,常常被称作喜剧的反义词。悲剧并不局限于戏剧中,现实中也有。不过,有的悲剧是伟大的。这里,我要讲的关于我们学的课文——《伟大的悲剧》。

稍微了解南极的人知道,南极洲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这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洲的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阿蒙森的队伍最先到达极点,然后凯旋而归。可斯科特的队伍慢了他们近5个星期,虽然也到达了极点但回归的途中,南极寒冷的天气提前来到,无情地袭击他们。在恶劣的条件下,他们在饥寒交迫中挣扎着,进行了2个月的搏斗。最后他们体力不支,长眠于白茫茫的冰天雪地之中。

《伟大的悲剧》真是一场骇人听闻的悲剧。这些英雄,之所以称为英雄,是因为他们拥有高尚的品德,视死如归的精神。首先是禁卫军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伙,在关键时刻保护同伙,而向死神飞奔。而最后,他们抱着绝望,骄傲地等待死亡。他们无怨无悔地爬进睡袋。尤其是斯科特,到生命最后关头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表达他无私的爱和真诚的情义。所以,当他们与世长辞后,连最高权威的国王也跪下来悼念他们,可知他们在人们眼中的地位——至高无上。

有句话说得好,“死亡不是生命的终止,而是生命的升华。”这就像《伟大的悲剧》中的那句话: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这已经表现他们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是无比高尚的。

虽然他们去世多年,但我相信,他们的高尚精神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永远不会被人们放弃或遗忘。悲剧,是伟大的……

伟大的悲剧课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悲剧性;悲剧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2B-0036-01

小学语文课本和小学语文同步拓展阅读中,有很多悲剧性的课文。这些课文反映出一些具有社会价值的悲剧性现象或事件,表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介绍的是一些人物的不幸遭遇,讲述的是一些历史事件的艰难险阻。这些悲剧性课文,大致可分为两种形态。

一、平常悲剧

表现为主人公在黑暗社会里,饱受沉重的压迫和剥削,遭遇厄运,孤苦伶仃,甚至死亡。平常悲剧性课文,一般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一)主人公生活苦难、命运悲惨

如课文《粜米》中的农民,在天黑洞洞、地雾蒙蒙的旧中国,好不容易遇到庄稼有一个好收成,便满怀希望去粜米,出乎意料的是米价大跌,希望成了泡影。他们虽然心如刀绞,但是迫于缴租还债,只好眼睁睁地将米低价卖给米行。指导学生阅读这篇课文时,应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旧中国的农民,命运是悲惨的,即使碰到一个好年景,也无法摆脱苦命。又如,课文《小音乐家杨科》中的杨科,穷得“过了今天不知明天在哪里”,他因酷爱音乐,为了看一看、摸一摸那把小提琴,先惨遭毒打,后凄惨死去。指导学生阅读这篇课文时,应让学生清楚地领悟到:在那种暗无天日的社会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实现美好的愿望比登天还难。

(二)主人公渴望光明和抗争黑暗

如《二泉映月》一文中的阿炳,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作胡琴,卖艺度日。尽管生活穷困、疾病折磨,但泯灭不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对美好的追求。又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的小女孩,生活中充满饥饿、寒冷和痛苦,圣诞夜的富人家灯红酒绿,她却无家可归、又冷又饿、蹒跚街头卖火柴。尽管如此,她还是渴望得到幸福和温暖,她还是将火柴点燃,幻想得到暖烘烘的火炉、香喷喷的烤鸭、奶奶的疼爱。可是,残酷的社会将小女孩的幻想击得粉碎。小女孩带着冰冷的微笑,带着幻想中的片刻满足,在新年升起太阳的时候,冻死在街头。课文以乐衬悲,学生阅读时,心中的哀怨、悲凉和凄惨会油然而生。

面对平常悲剧性课文,要引领学生想清楚、弄明白,阶级的压迫和社会的黑暗,是历史车轮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拦路虎,它泯灭了人的价值,一定要谴责它、它。并要通过光明与黑暗的鲜明对比、幻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让学生沉浸在浓重的悲剧氛围之中,使心灵得到震撼,唤起学生讨厌和憎恨丑恶,从而为消灭悲剧之源义无反顾地奋斗。

二、英雄悲剧

表现为主人公在激烈的社会矛盾冲突中,在与黑暗势力的斗争中,所经历的痛苦或失败,所彰显的正面素质或英雄气概。英雄悲剧性课文,一般也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一)主人公行为壮烈

主人公在黑暗势力强于自己的情境下,为捍卫社会的进步和正义,豪情满怀、视死如归。他们身临沉重的灾难、尖锐的冲突和惨烈的搏斗。他们有非凡的毅力和超人的气魄。他们有惊天地、泣鬼神和不寻常的壮举。

如《歌唱二小放牛郎》中的王二小,被迫给敌人带路时,机智地将敌人领进八路军的埋伏圈,敌人上当受骗后,将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上。又如,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中的五壮士,在掩护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时,不屈不挠地抗击一批又一批的日本鬼子。五壮士面临弹尽援绝,毫不畏惧,“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奋不顾身地跳入峡谷……

指导学生阅读这类课文时,要让学生懂得:这些英雄的形象伟岸、行动悲壮、意志坚强,我们的今天,是他们用热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与山河共存,与日月同辉。

(二)主人公的人格崇高

主人公有的追求光明,信仰人类的进步事业;有的视死如归地捍卫正义和自由,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有的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心中只有他人,唯独没有自己。他们的身上闪耀着真、善、美的光辉。

如课文《孔繁森》中的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干部,在工作的10年中,与藏族同胞同甘苦、共患难,把藏族的孩子视为自己的孩子,把藏族的老人当作自己的长辈,甚至用多次献血获得的营养费抚养藏族的孤儿,全心全意地为汉藏的友好交往“铺路架桥”。他在带领工作组赴新疆塔城地区考察的返回途中,不幸以身殉职。又如,课文《你们想错了》中的,惨遭被捕入狱后,全身被凶狠的敌人搜遍,也没有找到一个铜板,说“革命为的是天下受苦的人,而不是为了发财”。

指导学生阅读这类课文时,要注意引领学生找到英雄与环境的冲突。环境越恶劣,越能表明考验的严峻;敌人越凶恶,越能表明斗争的激烈;意志越坚强,越能表明牺牲的光荣。还要注意引领学生依据英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的描写,欣赏、崇拜和敬仰英雄。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重视悲剧性课文的阅读指导,用悲剧性课文唤起学生的悲剧感,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伟大的悲剧课件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悲剧文本 “悲喜交集”

前不久听一位语文教师执教杜甫的《石壕吏》,因为是公开课,这位老师在提问过程中,总是笑容满面地,甚至还出现全班哄笑的场面。例如他在分析到“老翁逾墙走”时,表情轻松地解释:“一个老头都能翻过墙去可见事态之紧急。”甚至还做了一个翻墙的手势加以配合,结果引得底下的学生一阵哄笑。这难道真是教授《石壕吏》这篇课文所需要的课堂气氛吗?像这样具有“时代感”,又充满“苦难”的文章,在人教版八年级课本中也有不少,如《老王》、《雷电颂》、《我的第一本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等,那么老师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

一、语文课堂,需要“悲氛”

在教授这样的文本时,老师即使不能演绎文本中的苦难人物,也应该是一个苦难故事的忠实诉说者,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对悲剧文本有深刻的感悟,而且要把所激发起的真性情感染给学生。以情育情,才能有良好的课堂气氛。对于情感教学,已是老生常谈了,可在课堂上我们却不难看到老师的“虚情假意”对课堂气氛的影响。例如《石壕吏》中“逾”字确实值得赏析,可在全班哄笑的氛围中怎能让学生对当时的处境有深刻的体会呢?一个“逾”字承载了老翁甚至全家多少的无奈。当听到有吏夜捉人时,老翁与老妇是在多么紧迫的时间内做出的生死抉择,因为家中已无男人。在接连遭遇着亲人的离世与困苦的生活下,老翁是经过内心挣扎而逾墙逃跑的,他是无奈地逃跑。这对不谙世事的初中生来说,一时之间是难以感受到的,这就需要老师有正确的引导,而绝非这般轻松的讲解。老师的快人快语又怎能与杜甫的沉郁顿挫相配合,因此为悲剧文本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极其重要的,这个情境不是虚设的,而是老师的真性情。这位老师很懂得创设课堂情境,但忘了自己都没能被文本真正感动,又怎能感动学生。

二、文本细节,“悲”从中来

作者在创作悲剧文本时,他的悲剧情感是贯穿始终的,文中的很多的地方都会自然或不自然地流露出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寻多感,激起他们的解读兴趣,于细微处加深对悲剧的理解与感悟。如《我的第一本书》中,镶嵌着作者对父亲、友谊及童年的种种回忆,这一点学生都能解读到。但对于苦难生活的思考是很多学生不能深刻领会的。而这篇文章正因为有对苦难人生的思考才显得它厚重。这一点其实在文中很多细节之处可以读出。例如第一段中:“可是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为什么“很难笑起来呢”?如果只是对童年父亲与伙伴的回忆,应该是极其美好,可见童年生活的“没有幽默”,在作者眼中是很深刻的。并且它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是不是在告诉我们苦难是文章要表现的主旋律呢?文本中间还有很不起眼的一句:“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这虽然只是一句总结性的话,但这“一生”与“唯一”难道还不构成一个从小爱书者最致命的伤疤吗?这就是苦难,这种平静地诉说无不渗透着作者的哀思。同样文本最后作者用极其平淡的语言交代了二黄毛和元贞的人生结局,“二黄毛打仗不怕死,负了几回伤。他其实并不真傻,只是心眼有点儿死”,是,那不是傻,那是实诚,虽然这里作者没有详细讲二黄毛事怎样在战场上保家卫国的,但我们似乎全能感受到二黄毛是怎样在艰苦的环境中永不退缩,这在告诉所有人我们是可以面对苦难的,只要坚持。对当年辍学又成绩优秀的元贞作者,写道:“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句话同样耐人寻味,让人感叹人在苦难岁月中卑微脆弱如草芥一般,或是与二黄毛相比元贞的不抗争让一切理想化为乌有等,都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这才使作者最后说的那句:“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读了这几十年的诗。”更显深刻。两个枉读深刻地表现出作者对生命悲剧的反思。这样的悲剧细节,在文中能找出很多,为什么不试着多给学生点时间,让他们读一读、品一品、感一感呢?不仅会对文中的悲剧意识有深刻的感悟,同时也切实做到了文本的深度解读。

伟大的悲剧课件范文第4篇

一、披情入文,创设氛围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作品是作者感情的载体,教学是师生双边情感的交流。可以说,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课堂应该成为调动学生情感的磁场,教者倾注感情,披情以入文.情动而辞发,学生方能情动于衷,热情澎湃.整个课堂才能情味浓郁。鲁迅先生是伟大的精神战士,他的文章沉郁凝重.含蓄隽永。因时代久远,学生理解他的作品有一定难度。

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时,笔者为了创造悲愤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设计了以下开头:“今天,我们在这优雅舒适的环境中学习.而七十多年前的学生,他们又在做什么呢?历史倒退70年,让我们回到那个特定的年代。刘和珍作为上世纪20年代的一位女学生,要在动荡、艰难的生活中坚持学习.要从微薄的生活费中抽出一部分购买进步杂志.还要担任拯救民族危亡的重任.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她的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啊!而就是这样一位追求进步、和蔼可亲的女青年竟然遭到了敌人的屠杀!”开头点燃了学生情感的火花.学生推己及人,深切体会到革命青年可贵的品质.同时,心中也充满了对反动派的满腔怒火。这为后文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哲理启示,点燃理性火花

哲理,是人类对自然、社会的理性思考。古老的中华文化.积淀了许多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名言警句,有如可口的橄榄.令人回味无穷。教师在教学中也要重视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同是教学《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学生在理解了“浓黑的悲凉”和“出离愤怒”之后.第三课时要讲述鲁迅在惨案后的深沉思索。笔者采用顾城的名言“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而我要用它来寻找光明”开头,从而带动学生的思维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深入理解鲁迅先生面对沉沉黑夜.将悲愤淤埋心底,在漫漫长夜中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时代背景,从而让学生认识鲁迅.认识到这位伟大的精神战士所具有的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

三、学科渗透,引人入胜

各门学科不是一座孤岛.它们之间相互渗透,有相交的部分。在教学中笔者涉人相关学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知晓各学科之间是互融相通的。教学《景泰蓝的制作》一文时,我引入china一词的解释.指出西方人认识中国就是从陶瓷开始的.而我国陶瓷工艺品名扬海外,特别是景泰蓝,更让外国人叹为观止。学生听到这儿,兴趣甚浓.于是笔者转入正题:“这些陶瓷工艺品是我国干百年来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你们知道它们是如何做出来的吗?”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急于了解制作景泰蓝的工艺流程。由此.精彩的导语为课堂添色不少。

四、绘声绘色,再现情景

绘声绘色即是借助各种修辞手法把不闻不见的或是较为抽象的东西描绘得如闻如见.生动形象。这就要求教者用语力求传神,再现栩栩如生的画面,让学生如身临其境。

笔者在教学《鸿门宴》一文时,先向学生朗读了《垓下歌》,接着描绘了霸王别姬的场面:“静夜,战马呜呜悲啸,瑟瑟寒风中传来了刁斗的声音.幽幽哀愁的楚声从四面飘来。项羽在昏黄的灯下,两条疲倦的皱纹掩饰不住他的无奈。那驰名天下的霸王.此刻也只能面对自己心爱的女人叹嘘不已。‘虞姬、虞姬,奈若何’?”见学生渐人情境,我引入正题:“曾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西楚霸王何以走到穷途末路连自己的宝马和女人也保不住?是天时不利还是人性弱点造成的悲剧?鸿门宴是项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我们可从中窥探项羽失败的根源。”学生听后,兴致浓郁,都想探索项羽悲剧的根源。这样的导课方式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随机应变,引入话题

伟大的悲剧课件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范畴 审美思维

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构成要素,同时也是人的综合素养的构成要素。高中语文教学能否培养学生较高层次的审美能力,事关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确不可小视。本文试图从高中语文教学如何深入发掘、充分利用课程审美资源,全面丰富学生的文学审美感受的角度,谈谈自己对培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粗浅认识。

一、高中语文课程常见的审美范畴

认识审美范畴,有助于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审美。美学上常提的五个审美范畴是:崇高、优美、悲剧性、喜剧性和丑。

下面从高中语文教学的角度分别说说五个审美范畴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在高中语文课程中的表现:

1.崇高

崇高,又称大美、壮美、阳刚美。它主要是指粗犷、高大的形态,雄伟的气势,深邃的思想,博大的胸怀,强劲的精神力量。例如李白的《蜀道难》。

2.优美

优美,又称秀美、阴柔美、典雅美。它主要是指生动活泼的景物、平凡动人的情思、自然清新的哲理、美丽和谐的人生。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3.悲剧性

悲剧性指的是人生的残缺、悲凉,或理想与现实冲突导致人生的毁灭。例如鲁迅的《药》。

4.喜剧性

喜剧性是指文学作品通过塑造滑稽、幽默的形象,去否定生活中不协调的形式,并进而肯定生活中美的艺术、社会现象、生活现象,乃至社会历史事件。例如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

5.丑

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审美范畴,一般指作家笔下的让人厌恶、鄙弃、反感的事物,或体现着非人的本质力量的人物。丑的审美意义在于一方面能以丑衬美,另一方面可以化丑为美。例如闻一多的《死水》。

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美学知识,或者想办法为学生获取必要的美学知识提供便利。这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性工作,疏忽不得。

二、语文课堂引导学生进行审美思维训练的方法

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离不开审美思维的训练。

1.把握意象特征,用美术创作的方式还原物象,体会意象的美。

文学作品描绘景物,总是会进行恰当的裁剪和布局,并突出景物的特征。把握景物及其特征,然后在脑海里进行美的组合,我们就会得到一幅画。把它画出来,看似在训练美术创作,其实是训练我们的形象思维。

体会崇高美。例如学白的《蜀道难》: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土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感知文字符号,学生不难把握作者描写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波涛汹涌九曲回肠的河流,上山的狭窄而惊险的天梯石栈……这些意象怎样用画笔画出?画出的物象怎样构成有机的画面?怎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原文的意境?这些问题是始终伴随着作画过程的,即使学生缺乏绘画基础,画得不像,那也没关系,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以及伴随思考产生的想象已经能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山川的无比壮美。

体会优美。例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这段文字虽然很美,但没有进入审美状态的学生,仅仅知道写了荷叶、荷花,仅此而已。至于荷叶的一望无际,高低错落,如“的裙”的鲜明形象,还有荷花的袅娜或羞涩的情态,荷花与荷叶的和谐关系等等,他可能不予理睬。这样的“泛读”要获得审美体验是不可得的。要求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就能够引领学生从无心的泛读进入有心的美读。一旦学生的身心融入这片荷塘里,就会陶醉在宁静、和谐、秀美里,流连忘返。

2.缘波讨源,探索悲剧性审美的奥秘。

文学作品中的悲剧性审美,其奥秘何在?有两把钥匙,一是悲剧昭示人生价值,二是悲剧揭示社会意义。有了钥匙,顺着什么路径走呢?缘波讨源。波,即悲剧人物的经历;源,即导致人物悲剧的原因。

鲁迅小说《药》中的夏瑜无疑是一个悲剧角色。他投身革命,不被理解;他被封建势力残酷地杀害,鲜血却被买去做了人血馒头。但是,夏瑜的悲剧性怎一个“悲”字了得。回首夏瑜的经历,有一句话让我们久久难忘:“这大清的天下终究是我们的!”这是重要一“波”!这一波让我们分明感受到了夏瑜的崇高精神世界――伟大的抱负,执着的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此时,他就不再仅仅是一个“悲”字了。他更是一种让我们敬佩的精神的化身。夏瑜的悲剧固然与其信仰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封建势力的强大,在于愚昧落后的社会环境,在于革命没有发动群众、唤醒群众。这是另一“源”。该“源”从何而来,当然从夏瑜的经历中来,从小说的情节中来。夏瑜因夏三爷告密被捕,夏瑜被杀时有无数不理解的围观的人,刽子手康大叔在人群中竟很有威信等等,这一切无不揭示出夏瑜被杀的社会背景。这背景中的反动势力让人痛恨,愚昧麻木的群众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醒”,革命者让人惋惜,同时也让人敬仰。这就是夏瑜悲剧的社会意义。

3.由表及里,循循善诱,让喜剧性美感渗进学生的心田。

文学作品喜剧性形象的基本特征就是让人“笑”,但笑并不表明你进入了喜剧性审美状态。喜剧性审美要经历从笑到否定再到肯定的跨跃式过程,这需要引导学生思维由表及里,深入领会。

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时,学生读着读着就笑了。我于是从“别里科夫为什么让我们发笑”导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陈述理由。学生很快就读出了课文中的相关描写。

我因势利导,请学生概括一下上述理由。一个学生说:“概括起来说,就是他的生活、思想等都表现出古怪守旧,与现实格格不入。”

这种“格格不入”就像什么?请展开联想,用几个比喻句形象地表现它――

学生:“他就像阳光下的阴影,像白墙上的黑点,像琴键蹦出的杂音。一句话,他整个就是一个不和谐。”

老师:“不和谐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别里科夫是旧时代的象征。这里的不和谐其实是旧时代与新时代的不和谐。”

老师:“说得好极了。新时代如何?”

学生:“新时代青春,朝气、自由、解放,好极了。”

老师:“旧时代呢?”

学生:“该扔进垃圾堆了。”

老师:“为什么笑别里科夫?”

学生:“因为像别里科夫这样的人连同他那个时代早该退出历史舞台了。可他们还赖着,甚至幻想历史倒退。但这是不可能的。新时代正像那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力量无限,希望无限……”

如此引导学生由表及里,自然能让喜剧性美感一点点渗进学生的心田。

4.将审美对象与现实进行比照,从而深悟其美的实质。

在审美范畴里,“丑”的审美价值是不大好把握的。然而,如果我们善于与现实比照,“丑”就会闪现它的美学光辉。

试看闻一多的《死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 ……

这“死水”污秽、腐臭、死寂,丑到让人“绝望”。闻一多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死水呢?它有些什么意味呢?请学生联系学过的有关历史知识,拿“死水”比照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社会现实,比照1926年、1927年的中国社会现实。想起那时美国社会严重的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想想留学美国的闻一多置身其中的心态;再想想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1927年的“反革命”,以及那时遍布国内的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的景象,学生自然会茅塞顿开,原来这死水正是当时社会现实的艺术化表现。“死水”越丑,对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的揭露就越深刻,就越能给人消灭这种社会制度的勇气和力量。由此,丑转化成美。

高中语文课程审美资源实在丰富多彩,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深入发掘、充分利用,就能在学生心中开通一条美的河,垒起一座美的山。山美水美,何愁学生的精神不美、品德不美、人格不美。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体魄健全的不竭源泉。”信哉,斯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