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华传统文化论文

中华传统文化论文

中华传统文化论文

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文化兴衰 教育有责

教育要面向未来。今天的中国,是由昨天的教育塑造而成;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中国。一个国家,真正的“软实力”是教育。评价教育质量,并不完全依据今日各项评价指标体系与升学率,还有历史。

立德树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是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与特色。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21世纪中国教育的顶层设计,具有极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是对百年不断引进与“克隆”外来教育得与失的历史反思。它为改革当今教育重智轻德等弊端指明了方向,并翻开了建构以中华文化为主体性的中国教育历史新篇章。

立德树人,是要新一代青少年能够认同与热爱中华历史文化,修炼与践行中华美德,在世人面前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如果能够实实在在地立德树人50年,在两代有道德的中国人的基础上,国人皆以修身为本,中国就不会走向“缺德的时代”,重建礼仪之邦,实现中国梦就有了希望。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所当然的文化与教育之选择。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5年的《教育法》都明确提出学校要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弘扬中华文化,承接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2012年党的十提出了文化兴邦。近日,主席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1]这一系列的要求,都为学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逐步恢复学校教育的中华文主体性,指明了方向,规定了任务。

20年来,各级各类学校,在推动以中华美德教育为中心,以“国学经典”教育为载体,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与途径,开展了生动活泼,扎实有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看着一代读着中华文化经典茁长成长的新人,令人兴奋,他们赶上了中华文化复兴和再次走向世界的时代,30年后他们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这项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与支持,成为广大家长最满意的一种教育。已有的丰富实践探索,为落实“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保证,也是学校教育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责任。学校是弘扬中华文化的辐射源,学校是复兴中华文化的根基,文化兴衰,教育有责。

立德树人 在明明德

要立德,先明德。德,是中华伦理、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是中华文化的魂,是中华儿女的共同价值观,它使得中国人成为中国人。明德,就是使美德得以显明;明德,不能割断历史;道德,不能依赖进口。

4000年前,有孝感天下的尧舜时代;之后,有800年周代的礼乐新文明;再后,又有管仲提出的礼、义、廉、耻的“四维”道德;孔子的智、仁、勇“三达德”;孟子的“仁、义、礼、智”四德;汉代有仁、义、礼、智、信“五常”;宋代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等等。

五千年形成的中华美德,是中华儿女从自身生活与生存的实践中所创造的伟大文明,是在世世代代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的文化基因。

学校德育要有德目,没有相对稳定的德目,就会成为断了线的风筝,随风飘荡;应付、应景、应试的德育,难以培育学生具有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

确定今天的德目,要承接中华美德,要做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1]。

自“八五”到“十一五”,北京市和教育部重点项目“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先后在10个省市千余所学校,上百万学生中,进行了近20年的滚动教育实验。

前十年选用的德目是“八德”:

忠—尽己报国的责任,孝—生生不息的爱心,诚—求真务实的品质,信—立身兴业的基点,礼—人际文明的规范,义—人间正道的向导,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

在教育实践中,注意对于每个德目,进行现代转化,使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相融通。

从2004年起,后十年的德目,在“八德”基础上,增加了“勤”与“宽”,形成了“十德”:孝、礼、勤、诚、耻、忠、信、义、宽、廉。

按照学生在不同学段道德成长与发展的需求,对“十德”教育的布局做出了设计:

小学阶段,进行孝(爱心)、礼(明礼)、勤(勤奋)、诚(诚实)、耻(知耻)“五德”教育。体现了贴近生活、易懂易行,知行统一,重在行为习惯的养成。

中学阶段,进行忠(责任)、信(信用)、义(奉献)、宽(宽容)、廉(廉洁)“五德”教育。体现了关注社会、理性思考,强调公民意识,重在道德价值认同和道德境界的培养。

经过12年左右的连续教育,每个学生若能在这十种美德上面有所修炼与成长,就为他们成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合格的中国公民、进而接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就为整个社会和国家,重建中华民族共同价值和共同信仰,扎下了根基。为中华文化的复兴,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铺上了基石。

正如主席指出的:“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1]。

文以载道 以文化人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有效的教化模式。20年来的教育实验,逐步形成了以经典文化、节日文化、地域文化为架构的中华美德教育模式。

经典文化。经典,主要是儒家经典。本着“因人施教,因教取材”的原则,在经典教育的内容安排上,做了整体设计:小学低年级主要是“童蒙”和《家训》,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小学高年级至初中,适当增选《论语》《大学》中有关章句。高中阶段,以选讲“四书”为主。

在教育实验过程中,不同地区和学校,都有因地制宜的设计。2003年,北京市朝阳区编辑《论语类编100句》,北京市通州区编辑《论语十德》,以德目为纲,编辑《论语》中的相关章句。2009年由国际儒联组编,商务印书馆出版拼音插图本《儿童论语一百句》,是经过北京地区100余所学校适用两年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插图都是小学生绘画的,表明儿童对《论语》章句的理解和接受的程度。

当然,经典文化教育,不只局限于“文本”,还有语言、文字、诗词、歌赋、音乐、舞蹈、绘画、工艺、茶道、武术等等文化教育内容。这些“文化产品”,有着丰富的文化营养,置身其中,必能加快道德成长。

参与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的学校,已经把诵读童蒙经典纳入了教育计划,并且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即精选内容,巧用时间,学科渗透,文化校园,师生互动,家长参与,社区介入,多方评价,争取共识。

节日文化。节日,主要是中华传统节日,是进行中华美德教育、化民成俗的重要载体。中国传统年节,都是全民的文化活动,在活动之中,学校往往成为与家长、社区“三维互动”的组织者和辐射源。参与本项研究的地区与学校,将过“中国年”、清明、中华母亲节、端午、孔诞教师节、中秋、重阳,等等节日活动与中华美德教育,有意识地结合起来,设计以节日为“体”,以中华美德为“魂”,全年、全过程的德育模式。节日文化,具有独特魅力,它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不断体悟节日浓郁的文化气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最终使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和传统美德,在学生的身上得到内化与升华。

地域文化。是学校当地历史人文资源,是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起点。各地参与此项教育试验的学校,注意开发和利用当地的历史人文资源,编写“校本教材”,开展中华美的教育活动,收效显著。仅以北京地区为例:东城区孔庙、国子监“儒家文化”,通州区“运河文化”,房山区周口店“猿人文化”、云居寺“石经文化”,延庆县八达岭“长城文化”,门头沟区潭柘寺、戒台寺、妙峰山的“佛教文化”等等。

以上三种文化,编织成纵横交错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模式,为建设21世纪中国学校德育提供了参照。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中国的教育来讲,本不应当是一个问题,而今却成了问题,而且成为一项紧迫而重大的历史任务,值得深思、警醒、真正落实。除了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最大的一项任务,是全体教育界同仁要下定决心“恶补国学”。

要让青少年学生从小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了解中华文化精华,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的培育,又是中华精神与价值观的教育,需要我们一两代人的坚持不懈。要使得一两代人具备这种价值观,至少需要五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落实这一内核的任务,是向青少年学生传授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体系,进而真正提升他们的人文与思想道德素质,成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因此,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要把培育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点,放在未成年人身上,使他们从小就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接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国学校教育一切责任的内核,丧失了这个内核是最不负责任的学校教育,因而不再是中国的学校教育。对于究竟应该进行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如何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新体系,如何使其真正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还需要有一个获得共识并有权威性、全局性的总设计方案。总之一句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在山东考察时强调: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N].光明日报,2013-11-29(1).

【王殿卿,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

我社继续实施“校本德育创新基地”建设计划

为进一步丰富来稿机制,优化来稿渠道,推广典型经验,推出优秀人物,建立监测窗口,增强辐射能力,中国德育杂志社拟在全国遴选若干学校建设“校本德育创新基地”。

建设“校本德育创新基地”是中国德育杂志社推动德育创新、促进教师成长、服务学校发展的公益性活动,不收取建设费用。

“校本德育创新基地”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在我社的指导下,研究热难点问题,开发高水平案例,提炼原生态经验,打造有特色模式。

为此,我们拟订了《中国德育杂志社“校本德育创新基地”建设计划》和《中国德育杂志社“校本德育创新基地”建设协议》。有意者可与我社联系,以进一步了解、商谈。

联系人:曾 夏 吴姗姗

邮 箱:

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武术,儒家,道家,佛家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武术正走向世界,武术界不少人对此既喜又忧。喜的是中华武术的新局面,预示武术将有世界性的更大振兴,忧的是国外武术爱好者学武术,是否能真正学到其精华?这股“热”能否持久并进一步高涨?这里的“忧”是指不少外国人刚穿上色彩鲜艳的中式对襟密排扣“武侠服”学武时,确实兴致冲冲,但时间一长,虽也有部分人学的非常努力,却也有些人为自己的动作缺乏中国武术的特色与神韵而感信心不足。作为古老民族文化遗产一部分的中国武术是沉浸在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殊气息中,允吸着独特的民族文化乳汁而产生与成长的。这种文化广延在武术中的血缘关系,不仅欧美人士一时难以理解,就是我们对武术乃至体育界本身,也并非人人都十分明确。在向世界展示与推出我们特有的武术的今天,有必要重新进行探索。本文试图就此做一粗浅的论析。

二、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是封闭的、滞郁的、深沉的中华文化板块上独特的文化客体。

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中,两千余年实在封建制度的专制统治中渡过的。我们生存的这一“中央大国”,不仅疆域辽阔,且资源丰富,足够全民族的自给自足。因此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文明历史带。直至西方的军舰火炮与西方文明,呼啸着跨越辽阔的太平洋,来敲我们大门的二十世纪初,我们还在上演五期屡变而人与人本质关系不变、专制制度不变、落后生产力不变的“普天下莫非皇土”的封建故剧。这一漫长、封建、沉郁的文化历史,保证了我们独特的传统民族文化的形成与熟透。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以及西汉末年从印度传入而大盛于中国的佛教释家。这三家文化则是中华文化的主要代表,它们的学说体系,两千余年主宰与影响着这一文化版块上的各个方面。作为文化一个客体分支的武术,虽不直接受文化主体发展的指挥,却同样始终承受着三家文化的锻打,受着民族性格与道德观念的制约。从宏观上推查武术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可以清晰看到它通体上下所受的三家文化的深深烙印。

近年来,体育界对儒、道、佛三家的“体育思想”争论颇烈。有说三家轻武,反对体育;又说三家均重武术、体育。见仁见智,确实各有千秋。本文无力也无能参加这一争论。着重要谈的是三家文化对武术的影响。

1、儒家“武备”之说对动态型技击武术其推动作用

被中国统治者奉为正统的儒家学说,以“在家为孝,入国为忠”作为最高道德标准。孔子一再强调的“礼”,则是维持这一标准的秩序规范。但这套标准与秩序远非君王一言即定,仍要靠拳头、刀枪作为后盾。武术的本源正是于争权夺利的兵事中产生。所以孔圣人也只好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不教民战,是为弃之”,把“武备”与“教民习战”定位维护封建秩序的必要手段。他还告诫他的弟子们,要在社会吃得开,必须有“藏武仲之知,公倬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因而他众多弟子们即包括各种文武人才,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可见当时“武”绝非一般。当时的春秋、战国正是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度的大动荡、大变革时代,战争连绵,征伐不已,诸侯各国无兵无“武备”就不能生存,民间普遍习武,并已出现“剑士”等一类“武术家”。孔子正是总结了诸家之大成,集而作为维持“仁、义、礼”等这一统治秩序之所需。显然当时的“武”主要是军事中的技击技巧,属于形体动态型的“外功”,因为这种“武备”对统治者有利,以后的各朝各代就把孔圣人的“武备”列入“讲武之礼”、“军礼”的范畴,对中国技击技巧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决定作用。

2、道家学说开拓静态武术之源

与儒家齐名的另一文化大家道家,主要哲学主张崇奉宇宙本体自然规律,万事要“依乎天理”“顺道”(自然规律)而回归自然。这一学说在中国有更远的渊源。早在西周初期的《洪范》与《周易》中,已有较明确的“法天”“法道”说。到春秋战国的老子、庄周等人时,形成深奥的道家洪流,有一整套信仰“道”、遵循“道”、效法“道”的学说,其中庄周为突出代表。他一意追寻宇宙本体,要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去求取精神的绝对自由,追求万事“动而以天行”。他攻击儒家礼教是万恶之源,大呼“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摘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似乎毁灭了封建文明,回归“同与禽兽居,族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的远古混鳎才是“至德之世”。

显然,这位被社会大变革害苦了的没落贵族知识分子在这方面已不知所措。但他哲学中颇多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光彩以及他阐述自己观点时用的大量素材,有意无意地又违反了他反对封建武备的愿意,又为武术――养生――返归自然劈出另一跷经。如“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恢而无为,动而以天行”,以追求精神解脱的“入境”,却给后世开辟了以“神静”养生的先河。进一步较系统地阐明了“虚静以忘”的静态与路径循行的静态练功法。

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德育中的重要意义,可以通过强化课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营造浓厚德育文化育人氛围、开辟独具特色的网络专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等途径,以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目前,我们之所以如此重视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教学,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承载着文化内涵,孕育着先辈们的思想精髓,传递着育人价值,与现代德育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对于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格品质修养能力,具有重要的启示借鉴与现实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德育中的作用

 

数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和思想孕育的结晶,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育人功能,具有永不褪色的民族特色和时代价值,它们所蕴含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理念,往往代表着当前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具有引导、凝聚、促进和激励青少年向善、求真、至美的功能。大力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具有强大激发和推动作用,有利于青少年走向社会助力其成长成才。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既作为一种无形的强大驱动力量,为各种德育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同时又作为道德文化的有机构成,成为青少年健全人格与道德素质养成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加强青少年中华传统文化观的教育和培养对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一,可以激发青少年主动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忠、孝、仁、信等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和转化,自觉掌握有关中华历史文化道德知识,有力地推动道德认识与道德意识转化为个人道德信仰与道德行为;

 

其二,可以规范和调节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促使青少年养成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行为习惯,促进青少年自愿自觉地去履行道德信念和道德义务;

 

其三,可以激励青少年不断去追求高尚的道德行为目标,传播道德文明,实现人生理想价值,以此来达到自身的充实完善。因此,在学校德育中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观教育,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史、院史、学科历史和杰出人物史等传统文化资源,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内在关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德育教育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功能上的契合、内容上的契合、载体上的契合。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方法,而德育又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二者都具有育人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包括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教育等。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育人导向功能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提供重要启迪。理想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抱有坚定的相信,对某种事物笃定的追求,从而不断实现目标。人不能没有信念信念,没有理想信仰的人就等于没有灵魂,就等于失去精神支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无数有识志士艰辛跋涉和不断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寻找国家富强途中积淀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蕴含着从诸子百家到新中华成立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英雄人士的理想信念。青少年思想、道德、人格、品质等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理想信仰的支撑,也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侵染。例如,在儒家文化中有“克己、礼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文化观念,都可以纳入到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范畴。中华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发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力之所在,是其基础、源泉,可以不断激励和推动青少年孜孜不倦地追求心中之理想目标。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囊括的爱国主义内容为当代青少年德育教育提供重要借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华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们共同进步的精神支柱。从中华优秀传统的古代教育家孟子“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的爱天下之宽广胸襟,到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忧国忧民精神,再到杰出的思想家顾炎武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高度责任感的宏论以及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忠报国情怀和坚贞不渝品格,岳飞“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的英雄主义精魄,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等等,这些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爱国主义精神品质。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应大力予以开发、挖掘、整合进而增强青少年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倡导的躬体力行为加强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提供重要示范。强调自我的反躬自省、身体力行和亲身体验,是中华古代社会的重要传统,而且形成了丰富的人格道德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榜样示范作用,从孔子老子提出内省修养方法和见贤思齐的带头作用,到职业领域方面要求青少年积极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职业道德,再到家庭方面要求青少年主动倡导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团结邻居、男女平等等家庭美德,在学校要积极提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尊敬守法等个人品德。这些基本德育规范和行为准则要求都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所体现,比如,社会公德方面儒家文化强调“仁者爱人、恻隐辞让、富贵不能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德理念和思想,都渗透了人们如何做人做事的伦理思想和道德精神。像这些思想理念,对加强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具体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道德教育相结合的现实路径

 

作为青少年德育主阵地的学校来说就是要转变德育观念,树立现代德育理念,可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网络媒体、社会实践等途径,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来提高青少年思政针对性实效性。

 

1.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中。常态化思想道德教育必不可少,但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可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本地传统文化资源,如组织学校专家、教授、学者编写有关带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教辅教材,让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入课堂;编写一些与《中学思想品德课》、《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相匹配的校本传统文化资源教学案例集。

 

在教学中,可努力采取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中华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图文并茂、立体化、多层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便于学生铭记于心,使得抽象的文化理论知识转化为一种形象生动和易于学生接受的知识体系;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体验感悟教学结合起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教育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青少年头脑。

 

2. 积极营造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的校园德育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加强青少年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阵地。通过课余文化活动举办对青少年实施思想道德教育,更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纯洁思想,对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为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举办各种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博物馆之春、读书、讲故事和“发现身边美”学生微电影作品展播、寻找身边道德榜样了解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的脉络;通过举办传统文化进校园大型诗歌朗诵竞赛活动,让学生更加全面了解和感受中华文明的浩瀚和瑰丽;可邀请传统文化领域德行高尚、治学功底深厚、对传统文化经典了如指掌的文化名家和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聘请或邀请非物质文化传承者开展讲学讲座;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撰写心得感受让学生在浓厚的校园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丰富的物质文化氛围中受到浸润和感染。

 

3. 开辟网上网下传统文化等网络德育教育专栏。现代社会是一种网络媒体时代,青少年是使用网络媒体的主流群体。除了利用校园广播、校报、电视、宣传橱窗等传统大众媒介形式外,还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传播作用,以网络文化为载体,把传统文化资源广泛传播开来。充分利用好现有全国传统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数字图书馆等网络数字文化的数据资源成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把经典名言、脍炙人口语句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佳作。可在校园网上开辟中华经典资源库专栏,开设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栏目,通过手机、QQ、微信、论坛等现代媒体技术形式,使学生随时可登陆网站查询或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语录、名人事迹和礼仪礼节礼貌知识等,同时还可在网上发表个人心得,从而形成网上网下青少年传统文化价值观教育的强大合力,扩大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的范围。

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奥林匹克运动

文化重构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5―0112―04

1 问题的提出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世界上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体育运动与社会文化活动。作为西方文明发展的一支奇葩,它产生于欧洲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兴起之初,在整个20世纪的风风雨雨中茁壮成长,发展至今方兴未艾,来引领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中华文明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它代表的是中国和中国以外的东南亚以及其它地方华人群体的共同文化,其博大精深,辉煌灿烂,五千年世代薪火相传,是人类发展史中最优秀的文化之一。第29届奥运会已于2008年在北京成功举办,这是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与中华文明第一次最直接的交汇。国际奥委会在其对北京的评估报告中指出“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将会给北京和世界体育留下独一无二的宝贵遗产”。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致辞指出“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我们认为,通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运动已经产生了有益的双向驱动,奥林匹克运动在促进中华文明更加开放的走向世界及中国体育良性发展的同时,也将会积极地汲纳中华文明的精华,接纳新的文化元素,实现自身一次新的文化重构,从而使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成为更具多样性和普世性的人类共有文化。本文意图从奥林匹克运动文化重构的角度探讨中华文明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展望通过举办且产生巨大影响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使中华文明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产生可能性影响。文化是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和社会,乃至人类自身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一种文化既有其民族性又有时代性,一个民族自己创造文化并不断地发展成为传统文化。

2 分析与讨论

2.1 文化的时代性

一个民族创造文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必要接受别的民族文化,要进行文化交流,这就是文化的时代性。”尊重、包容先进的异质文化,与异域文化进行交流、通过交汇融合吸纳新的有价值的精神要素,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就是保持文化的时代性。由于科技、信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本地文化不断地与异域文化展开信息、能量、资源的交流互换,吸取对方优秀文化的营养,实现自身文化内涵上的持续更新,是保持其生命活力的关键,文化的发展也就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扬弃与升华。奥林匹克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同样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过程。

2.2 奥林匹克运动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诸多弊端问题

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以体育运动为载体的、开放的、世界性文化形态,具有超越国界、政治、宗教、肤色、种族与语言的限制,向一切国家、地区和民族进行开放的特征。奥林匹克运动虽然已经脱离单个地区、个别民族的局限,虽然它的宗旨符合人类社会的普遍价值和利益,但它仍然深深地烙印着“西方中心主义”的痕迹,西方文明的精神信仰、价值观念、组织体系和规则等都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带有浓厚的西方色彩。另外,由于20世纪的奥林匹克运动受世界商业和经济大潮的影响,加上20世纪国际奥委会的领导者大多是一些职业政治家或是实业家,在推动奥林匹克运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致使奥林匹克运动受到了过分的商业化、职业化和过多的政治干预与兴奋剂等问题的困扰,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一些腐败、贿赂丑闻、赛场暴力和体育道德沦丧等现象。体育运动的本质意义被逐渐忽略,超越运动极限的本意被异化。这些违背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初衷与宗旨的社会问题被称为奥林匹克的“人文危机”,而成为世界所有关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人的极大优虑。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奥林匹克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冲突开始了尖锐化的表现;是奥林匹克运动内在矛盾与外在矛盾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对于奥林匹克的哲学思想、文化价值没有深入发掘和发扬的结果。很多奥林匹克运动文化学者和专家都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必须深入挖掘奥林匹克的内在文化价值,进一步弘扬奥林匹克的人文精神,认同接受更多有益于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精华与智慧。

2.3 21世纪世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文化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权力的分布。历史上,一种文明权力的扩张通常总是同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而这一文明总是运用这种权力向其他社会推行其价值观、实践和体制”。随着19世纪欧洲殖民主义的终结,20世纪美国霸权的逐渐衰落,世界上开始呈现出非西方力量和文化的持续复兴局面,21世纪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21世纪是太平洋的世纪,也是中国和平崛起的世纪,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再次发扬光大的世纪。20世纪末,亚洲经济的发展就已经显示出了中华文明的勃勃生机,美国作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其著名的《亚洲大趋势》一书中指出:“这个世界正朝着东方化的方向发展”,“亚洲正以其特有的‘亚洲模式’运行,使经济步入了一个鼎盛时期”。“当代亚洲将重塑现代人类灵魂,在唤醒个性意识、树立坚定信念和倡导苦干与献身精神方面,他们将以先驱者的姿态出现”。一些文化研究者和经济学家也认为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和日本的高速发展是因为吸收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智慧。著名历史学家阿德诺・汤因比在他的《展望21世纪》一书中指出:“世界和平统一的地理与文化主轴在东亚,而中华民族以其中华文明的世界主义和干练才能,将担负起世界和平统一的重任”。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创造并传承至今的人类优秀文明,它源远流长、相继不绝,它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它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它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开放和快速发展,中华文明将不断实现与世界优秀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推动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当今世界文化的发展已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多元化还是以西方价值体系为主体的多元化。“西方国家以文化交流的名义直接或间接地显性或隐性地显示出自己文化的优越性,宣扬自己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甚至政治模式,最为关键的是这种一体化、共同价值观念的美好描述很容易使人丧失对自身文化安全的警惕。”因此,中华民族文化在迎接外来文化的同时,必须展现纳汇百家优长、兼集八方智慧的特点,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融入外来优秀文化中,并且对外来文化及精神遗产做出独立的思考与诠释、扬弃与升华,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呈现出自己的民族文化风格和气魄,从而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向世界,为全人类的文明做出积极贡献。

2.4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奥林匹克运动诸多文化重构的影响

奥林匹克运动是一场文化和主义的传播运动,它主要是由奥林匹克思想、奥林匹克组织、奥林匹克体育运动会及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商业活动所构成的。通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我们认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将会在以下三个方面对21世纪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重构产生重大的影响。

2.4.1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价值文化重构的影响

奥林匹克思想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哲学基础,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精髓与灵魂,其基本思想是通过体育运动来培养和教育身心完美的人,为建立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而努力。“和平、友谊、进步”是奥林匹克宗旨;“更高、更快、更强”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是对人体运动极限的挑战和超越。可是,就在这一不断超越的过程中,运动的本质意义被逐渐忘却,超越运动极限的真正本意被渐渐忽略,使人们的眼中只剩下“最高纪录”和“金灿灿的奖杯及光闪闪的金牌”,为此而不惜牺牲太多美好的东西,譬如:健康、欢乐、公平竞争甚至道德,于是体育的人文危机就呈现出来了。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淡漠生活的真正意义,对私欲的无止境追求,对他人生存的漠视,社会出现功利、贪婪心态蔓延,道德滑坡等无奈现象。这一切都背离了奥林匹克运动引导人们通过体育运动来建立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更与奥林匹克中关于人的和谐发展的理念相脱节。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哲学儒家思想,其价值观本质是强调道德理性、固守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哲学。譬如:儒学的主要精神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它既强调人的道德实践又注重人的奋发有为;儒学的“人本”、“民本”理论肯定天地之间人为贵,国家社会民为本,就是肯定了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和民众的自;儒学中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合和”理论,以“和”为最高境界,倡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和而不同。儒学历来以“诚”为道德之本和行为之源,以“诚信”为立身、立业、立国之本,并且重视“诚信”的实践,强调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儒学价值观系统中的这些基本观念经历几千年文化变迁和社会实践证明是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及社会进步的精神财富,是儒学体系中最为基本的、核心的价值观念。它曾经并一直支撑着中华文明的辉煌与灿烂,并且培育和滋润了几乎整个东亚各民族的精神,具有很强的普世性。所以,重新诠释这些核心价值观念,能够使其在当代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提升道德、净化世道人心的作用,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就呈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武术表演节目《自然》,以我国自古以来被推崇为百经之首的《易经》为基础,展示了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的东西方文化融合之美。例:中国武术太极的飘逸、少林的刚猛、其他拳种的快捷、西方现代舞蹈的轻灵,使表演节目达到了行云流水、刚健有力、天人合一的境界。阐释了人与人、人与世界、人与自然天地人合的和谐境界,为此,在构建21世纪奥林匹克的思想价值文化体系时,将中华文明中的“人本”、“仁爱”、“诚信”、“和谐”等理念渗透入其中,以对“和平、友谊、进步”和“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相深化,对奥林匹克思想的丰富与发展及时代要求相符合。

“人文奥运”理念是北京奥运会的核心。中国政府对“人文奥运”的内涵阐述为:传播现代奥林匹克思想,展现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精神与体魄的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中国风格、人文风采、时代风貌、广泛参与”的特点。人文奥运是文化的奥运,是以人为本的奥运,是实现和谐的奥运,是“更高、更快、更强”与“和谐、和睦、和平”有机统一的奥运。其实在奥林匹克思想中一直厚蕴着深厚的人文思想,只是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呈现的“人文危机”使原本美好的人文精神在运动实践过程中逐渐缺失。我们提出的“人文奥运”表达的是一种人文关怀的思想,奥运是大众的奥运、百姓的奥运、生活的奥运,是以民为本的奥运。这种理念与西方以个体为中心的人文理念是有区别的,它所蕴含的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全民奥运、全民健身的内涵,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一种扩展与弘扬,是对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的本质是对生命的关怀与珍视。宋明理学家把孔子所说的“仁”诠释为生命之源,“仁者,生生之德”。生生便是中国文化中人文精神的血脉。中国自古以来就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宋代陆象山说:“天地人之才等耳,人岂可轻,人字又岂可轻。”;正由于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所以人可贵,人不可轻;也正由于人在奥运会上凸显人的生命智慧,所以人可贵,人不可轻。奥运会正是唤起人类对人自身可贵不可轻、要无限珍视生命。我们倡导的人文奥运就是要使中国的人文精神融合西方的人文理念根植于奥林匹克运动中,使人文精神贯注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中,让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精神重放光芒,并赋于它新的内涵;要发挥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影响力与教育功能,以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奥林匹克运动促进体魄与人性的和谐发展、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国家与国家的和谐相处,为建设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2.4.2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文化重构的影响

奥林匹克组织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保证。它主要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三大支柱构成。它们都以《奥林匹克》为行动指导,形成了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导下的各司其职,相互协作,互相制约,密切配合,既独立又统一的新型组织关系。自1998年盐湖城危机之后,尤其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上任之后,对奥林匹克组织、特别是国际奥委会进行了很大力度的改革,显示了清除腐败、推进决策民主化和反对兴奋剂的决心。但改革之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奥林匹克组织也出现了很多的新问题,譬如:国际奥委会内部利益集团可能公开化、合法化;组织类型由单一型转化为混合型,管理难度增大;组织界面不被信任感增强,普通委员权利弱化等问题。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为辉煌的文明,同时也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源远流长、相继不绝的人类优秀文化,它曾经在过去的几千年里成功地将几亿民众统一在一起,在政治上维系了整个国家的不断延续,这种能够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是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这很大程度归功于中国古代完善的道德规范和严密的典章制度。它经历展,内容丰富,形式完备,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政治秩序的维持、社会经济的运行、社会行为的引导及社会的稳定平衡等方面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是这种制度也有缺陷,它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就奥林匹克组织文化的重构而言,我们认为,在《奥林匹克》的指导下,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道德规范和典章制度的合理部分,以西方政治组织和管理制度中的民主、自由、人权、法治观念为核心,依托现行的奥林匹克组织制度,来构建新型的奥林匹克组织关系体制,以实现其内部的稳定、和谐,组织机构的良性运行,同时保证个人能力的自由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依据“和而不同”的原则,国际奥委会加强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合作联系,对组织间利益分配、举办城市的遴选、奥委会委员的确定、民主决策权力下放等方面的改革进行协调,广为推进宣传体育文化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凸显体育运动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推动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

2.4.3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多样性文化重构的影响

文明是全人类的,文化也应是多元化的。经济和科技全球化以及资讯网络通信普及化的今天,不同文化间的相互、深刻的接触定会导致文化整合和文化重构,使人类文化更具多样性,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一方面是使奥林匹克运动更具全球性;另一方面是使奥林匹克运动能从中华文明汲取若干优秀的思想理念,使奥林匹克运动在哲学意义上更具普世性,在文化方面更具包容性和多样性,使得奥林匹克运动更具人类的普遍价值,真正地在最大限度上有益于世界人民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奥运会是每四年一届,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举行的以体育运动为主体的国际综合性体育盛会,分为夏季和冬季两种。它是奥林匹克运动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大型活动。在当前正式比赛项目中,西方的传统项目占了绝大多数,而世界其它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还很少,至今在夏季奥运会中只有柔道和跆拳道源自东方文化传统,譬如中国、印度、非洲、阿拉伯世界等都没有自己的传统体育项目入选奥林匹克运动会。因此要通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行,让一些具有中华文化特点的观赏性、竞技性、普及性强的体育运动项目(如:中华武术)努力进入奥运会的大家庭,这样不仅可以使奥运会的竞赛项目更加丰富和多样,而且可以使奥林匹克文化更具包容性和多样性,体现出奥林匹克文化的博大和普及,而“北京2008武术比赛”就是奥运史上非奥运项目首次与奥运赛事同城比赛的最大的成功体验。另外,奥林匹克运动可以藉此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良机充分加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汲取中华文明的智慧。譬如:在哲学层面通过奥林匹克科学大会探讨东西方两种文明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启示,奥林匹克运动如何应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本”、“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来倡导健康、和平、博爱、诚信、超越的体育运动文化,在比赛中消解竞赛规则的不合理性,体育运动的异化现象等;在奥运会期间集中展现了代表东方优秀文化思想和本民族特色的邮票、戏剧、舞蹈、电影和观光旅游等;编写可读性强的中华文化读本和富于文化交融性的奥林匹克普及读物;使得奥林匹克运动会更具多元文化性,更具吸引力;以这些艺术或文化形式促进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与中华文明的融合和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传统文化;德育教育;有机融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当代职业教育发展已完成价值超越,教育的核心已从注重职业能力转向职业素养。二者在教育的意义上都是以德行教育为核心的人文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有机融合,是十分必要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解析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一是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二是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三是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是文件的重要精神。

具体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一是提倡强健体魄,中国传统体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既能够强身健体,又能磨练意志。二是蕴含伦理规范,团结互助,尊老爱幼,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等。三是蕴含完善的人格修养思想,中华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对自身人格的修炼,即修身为本、道德至善。四是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五是蕴含锐意进取的民族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二、职业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当前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问题,主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职业院校在校学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不良习惯多。学生大多数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淡薄,贪图安逸享乐,虚荣心极强,由此造成抽烟、酗酒、旷课、打架斗殴等问题。二是生活自理能力差。学生普遍有得过且过心理,依赖心理严重,动手能力差,生活状态一塌糊涂。三是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学生自幼养成倔强、孤僻的性格,存在自卑、爱走极端等心理障碍,由此给学生管理、同学交往等带来不利因素。

第二个方面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问题。一是急功近利,眼高手低。一切以眼前利益为关注点,缺少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心态浮躁,满腹怨言,无法正确看待企业、社会、家庭出现的问题,对企业忠诚度差,频频跳槽。二是纪律性差。学生散漫惯了,对企业的严格管理不是正确面对调整自己,而是消极应对,要么自行离职,要么被企业开除,要么懒散混日子,无法适应企业的严格管理。三是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较差。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团队意识,难以在企业长久发展。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融合

首先,紧抓理念的融合。二者之所以能够起到的教育作用,其实质乃是抓住教育的核心和根本。古语云:“教者,上所施下所效,育者,养子使作善也”。因此,在职业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教职工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做好行为世范的表率作用,进而影响学生积极效法,这样才会有较好的效果。基于以上认识,学校应该上自领导,下至老师,自上而下从各方面点滴去力行、去做、去实践。

其次,紧抓内容的融合。一是抓住人性本质。激发老师学生向善之心,培养师生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人生态度。正如古语:“育者,养子使作善也”,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长养人的善心、善言、善行,这与德育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二是重点培养职业精神。帮助学生养成不计较个人短期得失、乐于奉献、具有高度责任感的良好品质。三是注重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德智体美,样样涉及;琴棋书画。门门略知,着力培养适应区域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四是突出教育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孝道”为核心,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则可以《弟子规》、《孝经》、《朱之治家格言》、《大学》等经典为核心教学内容,通过言教、身教、境教的途径达到教育目的。

第三,注重形式的创新。一是精编校本教材。精选《弟子规》、《孝经》、《朱子治家格言》、《中华德育故事》、《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开设部分课程。二是巧设教育媒介。充分利用早读、社团、演出、文艺等渠道,如在早上素质教育课上学习经学;在第二课堂上学习书法、中国画、音乐、太极拳、武术、乐器等;在学生活动上开展读书会、社团、义工队等实践性活动;在班级上开展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班会、团会;在技能文化艺术节上增加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知识竞赛、主题征文、主题演讲、实践感悟等比赛。三是成立学校分享团,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力行情况进行分享,通过成立“师生读书会”培养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善学习的自我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从而最终达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将孝道、尊师、奉献、感恩、节约等优秀品质真正入心入德。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融合的成效

一是学生素质得到提高。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融合教育,触动学生的心弦,学生能够自我反省改过。在校能够有爱待人,团结他人;在家能够尊重长辈,感恩父母;在社会能够谦恭有礼,遵循秩序,学生素质明显提高。

二是学生就业质量得到提高。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得到修正完善,普遍较谦虚好学、主动学习,尊重领导、师傅、同事,在企业责任心强、工作积极主动,具有奉献精神,不计较短期工资和个人短期得失,具有团队精神,人际关系好,不拉帮结派。

三是招生入学率得到提高。学生普遍对家长、老师、同学发生了诸如感恩、团队意识等积极态度的变化,学校经过一段时间严格管理教育后,后期学生的稳定性得以提升了,流失率降低,学生和学校的正面形象得到家长和社会认同,招生入学率明显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明显提高。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融合,是当前以及今后职业教育研究的主题。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素质普遍较低的这样一个群体,更应该抓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和教育的本质来引导学生,长养学生的德行,从而教育其一技之长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 石书臣,杨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的契合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