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疾病预防科普知识

疾病预防科普知识

疾病预防科普知识

疾病预防科普知识范文第1篇

雾、霾天气来袭 制作科普折页《雾霾天气及其影响》

今年1月,强雾霾天气覆盖我国10多个省份,引发社会对于“空气有毒”的担忧。四川省科协科普中心创作团队联系省环保专家、省医院专家创作,编印了20万份《雾霾天气及其影响》的科普折页发放到全省21个市州。科普折页从构成雾、霾的主要物质,雾、霾天气的危害和影响,雾、霾天气注意事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四方面宣传普及相关科普知识,倡导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H7N9禽流感蔓延 制作科普折页《H7N9禽流感病毒防控知识》

3月,H7N9禽流感在我国江浙沪一带出现后,一些群众被传言误导,不敢吃家禽、猪肉等肉类食品。为引导广大公众正确认识禽流感病毒知识,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防止恐慌情绪蔓延,四川省科协科普中心创作团队联系省疾控中心专家,制作印发了20万套科普折页《H7N9禽流感病毒防控知识》,配送到全省21个市州科协,动员组织全省各级科协开展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科普折页《H7N9禽流感病毒防控知识》分别从什么是流感、什么是禽流感、什么是H7N9禽流感、人类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主要症状是什么、如何有效预防H7N9禽流感,以及吃家禽、猪肉等肉类产品是安全的吗等六方面宣传了H7N9禽流感防控的相关科学知识,及时澄清各种错误认识和谣传,使社会公众能够以科学的态度理性看待H7N9禽流感,消除恐慌心理,倡导理性消费。

4·20芦山地震 制作地震系列应急科普资料

芦山地震发生后,四川省科协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开展地震应急科普宣传资料的制作。4月20日,向灾区赠送库存的《农村居民抗震常识》、《抗震救灾自助手册》等科普图书及《地震灾后疾病预防》、《地震应急救护知识》等科普宣传挂图、折页8000套,同时紧急动员科普中心创作团队,印发了20万份科普折页《地震灾后疾病预防》和《地震后次生灾害的防御措施》送达地震灾区。

疾病预防科普知识范文第2篇

郝希山理事长在致辞中表示,2011年9月,联合国非传播性疾病峰会(UN NCD Summit)通过了《非传播性疾病防控政治宣言》,癌症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一起被列为四大非传染性疾病。目前癌症在我国已上升为死亡率第一的疾病,我国的肿瘤工作者面临着更加严峻的任务和挑战。中国抗癌协会作为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成员和中国联络处所在地,今后将把“肿瘤防控共同参与”这一理念更为深入地渗透到工作中,积极向政府部门建言献策,向各医疗机构、相关学会以及社会公众征集意见,团结多方力量为癌症患者造福,为改变癌症防治的未来共同奋斗!

毛群安在致辞中讲到,癌症已成为我国危害广大人民健康的第一大因素,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一直致力于向公众提供科学的疾病预防知识与开展科普活动,中国抗癌协会开展的世界癌症日等科普宣教活动为中心今后开展肿瘤预防等方面科普知识的宣传奠定了基础,中心计划联合肿瘤专家,在中国抗癌协会支持下为公众提供系统的肿瘤防治知识。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副部长辛兵表示,现今,癌症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早期的诊断、规范化的治疗以及科学的癌症康复是每一个患者与其家属甚至公众需要了解与认知的。当前我国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已经达到了50%,部分医疗机构甚至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因此带瘤生存已经不是神话,我们要共同努力促进抗癌经验的交流,推广先进理念,传递生命的希望,形成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局面,让更多的癌症患者共享幸福生活。

在启动仪式后举办的“共同参与,成就奇迹”肿瘤防控座谈会上,卫生部新闻中心/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慢病处的有关领导听取了中国抗癌协会及其专业委员会和肿瘤专家等在抗癌工作中的经验,遇到的问题和需求等。中国抗癌协会秘书长张广超教授主持了座谈会,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院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石应康教授、中国抗癌协会姑息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于世英教授,以及来自四川省肿瘤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肿瘤专家出席了座谈会。座谈会提出了肿瘤防控共同参与的理念,针对今后开展的肿瘤防控方面科普知识的整合方向、宣传角度达成了共识。

活动期间,中国抗癌协会联合中国数字科技馆共同举办了青稞沙龙。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郝希山院士、副秘书长刘端祺教授与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闫天生教授,从解读世界癌症日、大肠癌和肺癌的预防以及理性治疗等不同方面,为现场观众和广大网民解疑答惑。

疾病预防科普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干预;效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007-02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是一组发病隐匿、潜伏期长,一旦发病,不能自愈或很难治愈的疾病 [1]。干预作为一种有效的防治手段,是全科医学服务中的首要内容,已成为医学中不可或缺的卫生资源。我院服务理念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网点已覆盖全部社区。针对辖区居民卫生知识知晓率偏低,慢病患病率逐渐升高的特点,自2009~2012年,我中心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社区居民开展了慢病干预和健康促进活动,收到了明显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调查对象:2009年8年~2012年8月,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抽取45岁以上居民。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我社区分别调查男性、女性居民共1000名。干预前后(一般间隔2~6个月),均采用“高血压、糖尿病相关知识和行为方式调查表”,调查被调查人员的一般情况,以及与高血压、糖尿病相关的防治知识掌握情况、行为方式转变情况。调查人员为社区中心医务人员,经过统一培训。干预前、后的数据分别作为基线数据和终末数据,录入计算机,用Excel电子表格编制程序,作统计处理,计算2值。

1.2.2干预实施

(1)网络建设:为了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干预和健康促进活动,建立健康促进委员会,负责干预的组织协调工作。上级医疗单位成立了干预技术指导小组,负责指导社区开展活动。

(2)教育内容:以慢病防治为主,从普及科学卫生知识、树立正确的卫生观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入手内容体现针对性、知识性、指导性。

(3)教育形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通过面谈、家庭访谈、居民座谈会、热线电话、宣传栏、发放干预处方、播放电教片等方式对病人进行干预和行为干预;市广播电视台合办“四季养生”专题节目,定期播出防治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养生保健专题讲座;我院组建了一支由2名副高以上医师组成的“干预宣讲团”,与群众干部协作,根据居民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每周到社区开展健康科普知识讲座。

1.2.3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标准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率(%)=全年随访次数达9次以上者/高血压、糖尿病应管理人数。

2结果

2.1一般情况自始至终参加基线调查、干预、效果评估的对象共1000人,其中男性640人,占57.6%,女性360人,占424%,60步以上126人,占12.6%,基本符合辖区人口结构比例;其中高血压病患者96人,占9.6%;糖尿病患者30人,占03%。

2.2干预前后卫生知识知晓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见表1),实施干预后居民的卫生知识知晓率均呈上升趋势,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正确回答率分别由原来的17.3%、80%提高到78.8%、62.4% (P

2.3干预前后行为危险因素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见表2),吸烟人数由原来的42.2%下降至35.1%(P

3讨论

干预不仅要广覆盖,也要有针对性干预需要社会人群的自觉参与,通过自身认知态度和健康价值观念的改变来建立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而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1]。本组人群均为45岁以上居民,其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对卫生常识的掌握程度、生活行为方式均不一致。为了提高居民参与的热情,满足不同层次的居民对卫生科普知识的需求,主要采取了大众干预、传媒干预、医院干预方式。这种多元化的干预方式,覆盖面广有利于大范围提高居民对基本卫生知识的知晓率。

但从干预后的卫生知识知晓率看,居民对“成人每日食盐摄入标准”和“确诊高血压诊断标准”等与高血压相关的卫生知识知晓率较高,而对与糖尿病相关的卫生知识知晓率较低,这可能与糖尿病发病率较低,居民重视程度不足有关。同时也说明,我们今后需要更有针对性地加强重点疾病的干预力度。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干预的长效机制干预从本质上讲是一项全科医学干预活动,目的在于提高社区居民的卫生知识水平,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知、信、行的统一,最终达到控制慢性病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从调查结果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参与社区综合管治的自觉性有了明显提高,而居民对“高血压是终身慢性疾病”和“糖尿病的并发症可导致残疾”知晓率不高,这可能说明,健康人群对高血压、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哓率较低。社会化、社区化、单位化和家庭化是干预工作的总目标。提高健康人群的卫生知识知晓率,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群众性健康科普知识讲座方式进行,从长远看,更有赖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因为,社区卫生服务是初级卫生保健的继续与发展,是一个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庞大的系统工程 [2],它以干预为先导,把方向转向基层,促进医务人员深入社区,走进家庭,有利于实现对健康人群的生活行为方式进行干预的目标。

干预是社区慢病综合管治的先导随着医学模式、疾病谱、死亡谱、年龄谱的转变,与社会心理和行为因素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害日益严重。卫生部2004年10月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报告表明,中国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而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是最主要的原因。膳食高能量、高脂肪和少体力活动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高盐饮食、饮酒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密切相关。上述危险因素的改变可通过采取科学的生活方式予以干预,如减轻体重、增强体力活动强度、采取科学的饮食习惯等措施 [3]。本调查结果显示,在社区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慢病医学干预,可有效地提高居民对高血压、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对疾病危险因素的认识水平,并相应改变其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提高参与社区慢病综合管治的自觉性,这对于推进慢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无疑起到了先导作用。以上情况也表明,干预可通过提高人们对不良生活行为方式的识别能力,来降低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不需要特殊的药物与诊疗设施与治疗相比,其投入低,收效较高,因此利用干预开展慢病防治是最廉价与最有效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周红玲,张澄.2002年北京市西城区“干预大课堂活动”效果评价[J].中国干预,2003,19(12): 943~944

[2]杜雪平,张晓林.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1999,2(2): 150~152

疾病预防科普知识范文第4篇

摘 要 目的:初步了解武鸣县农村妇女病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发病趋势,确定妇女病的防治重点,探讨有效对策,县妇幼保健院与县计生服务站通力合作,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运用医疗卫生资源为农村妇女免费开展妇女病普查活动。方法:由县妇幼保健院业务骨干和县计生服务站医技人员组成普查服务小组,为农村妇女进行乳腺手诊、乳腺冷强光透照检查、妇科检查和妇科B超检查。结果:农村妇女查出疾病率高达54.34%,发病率依次为宫颈疾病、乳腺疾病、盆腔疾病、阴道疾病、生殖器官肿瘤,不同年龄妇女患病率不同。结论:农村妇女生殖保健科普知识缺乏、不良生活习惯、习俗的影响、医疗卫生资源不足,有病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治是发生妇科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农村妇女病 普查 结果分析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375

妇女病普查是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农村妇女健康,探讨改善农村妇女生殖健康工作对策,对构建和谐新农村意义深远,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2010年3月~9月由县妇幼保健院业务骨干会同县计生服务站医技人员组成妇女病普查服务小组,抽查全县经济发展好、中、差共6个镇为服务点,为农村妇女免费开展妇女病普查工作,有2250人参加了咨询,检查2212人,并对普查结果进行统计,现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3月~2010年9月对辖区内被抽查的6个镇2212例农村妇女进行妇女病的检查。

检查方法:由妇产科医师、B超技师、护师共8人组成普查服务小组,带上妇幼保健院现有高档B超机和乳腺冷强光透照仪等医疗设备,深入基层为农村妇女免费进行检查。检查项目有乳腺常规视触诊、乳腺冷强光透照、常规妇科检查和妇科B超。检查情况统 填入妇女病普查登记表。

疾病分类:①阴道疾病;②宫颈疾病;③盆腔疾病;④生殖器官肿瘤;⑤乳腺疾病。

结 果

本次检查2212例,其中正常1010例,异常1202例,查出疾病率54.33%,其中宫颈疾病患病率居首位;乳腺疾病患病率居第2位;盆腔疾病患病率居第3位;阴道疾病患病率居第4位;生殖器肿瘤患病率居第5位。不同年龄妇女查出疾病情况及患病率,见表1。

讨 论

关注农村妇女健康,探讨改善农村妇女生殖健康工作对策,对构建和谐新农村意义深远。通过这次妇女病普查,初步掌握我县农村妇女病常及多发病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宫颈疾病、乳腺疾病、盆腔疾病、阴道疾病、生殖器官肿瘤。不同年龄段妇女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不同,从表中可以看出,有722例妇女患有各种宫颈疾病(以慢性宫颈炎为主),总发病率32.64%,宫颈疾病发病年龄集中在20~59岁年龄段,可能与该年龄段妇女处于生育旺盛期,性生活频繁,生育、流产引产、上取环行为较多,经期、产期及围绝经期保健不当有关,慢性宫颈炎是宫颈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因此,预防宫颈癌的发生,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针对20~59岁女性群体开展普查普治,进行重点干预,是防治工作重点。

乳腺疾病(以乳腺小叶增生为主)527例,总发病率23.8%。乳腺疾病发率高与当今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精神紧张导致机体内分泌失调有关。据有关文献报道,国内患病率38.8%~49.3%,且近年有逐年增高趋势[1,2]。乳腺增生常伴有与月经有关的胀痛,影响妇女们的生活质量,乳腺增生为妇女的多发病,一些学者认为有恶变可能(2%~3%),另有学者认为并无恶变,重要的是本病和乳腺癌有同时发生的可能[3]。因此,应将乳腺增生防治作为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采取多种途径宣传乳腺保健知识,生活中应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健康的人生观,积极防治月经紊乱等妇科病,保持夫妻之间性生活的和谐,注意膳食平衡,同时要学会乳腺的自查方法,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农村妇女生殖健康不仅关系到妇女个人的身心健康、也关系到家庭幸福与和睦,更关系到和谐新农村的构建。因此建议,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妇女生殖健康问题,妇联、计生、卫生等部门联合,进一步加强妇女生殖健康知识普及,提供足够的卫生咨询和信息,提高广大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要加强干预措施,加强对农村育龄妇女的健康体检,做到“无病预防、有病早治”才能有效降低农村妇女病患率。

参考文献

1 韩历丽,齐庆春,丁辉,等.贯彻执行女职工妇科检查工作维护女工合法权益[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1):2920.

疾病预防科普知识范文第5篇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防重于治,是我国古代医家与疾病作斗争的宝贵经验总结。早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阐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存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道,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根本也”“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其主导思想就是“预防为主”。认为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注意饮食起居的规律,可以预防疾病,保障健康。

在我国历代医家运用“预防为主”的思想理论广泛指导临床实践,并且有着其精辟的论述。如元代著名医学家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有“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对疾病的预防和保健仍然是我国卫生保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保健工作,是预防为主思想的具体体现。妇女保健工作的目的在于通过积极的预防、普查、监护和保健措施,做好妇女各期保健以降低患病率,消灭和控制某些疾病及遗传病的发生,控制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从而促进妇女的身心健康。

妇女在各个年龄阶段的生理及病理特点有一定差异。相应的,要求医务工作者既要具备坚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还应该具备较高的健康教育理念与人文素养。同时要有“安不忘危,未病先防”的思想。从根本上体现出“上工治未病”的意识。作为妇产科的临床工作者,笔者亲眼目睹很多患者因为没有做好保健工作及时行妇女病的普查预防而错过疾病的治疗机会,给自己的人生及家庭、社会留下巨大的遗憾。其实好多妇女病都是可以预防的,甚至包括一些恶性肿瘤,如宫颈癌、卵巢肿瘤、乳腺癌等。那么如何预防妇女病呢?当然妇女病的普查非常重要。在我们国家妇女病的普查开展已经有40多年。女性进入生育年龄后,由于生理及病理特点,常常为各种妇科疾病所困扰。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我保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对家庭、对社会负责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定期做好妇女病的普查。其目的在于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尤其广大的农村妇女更要解除陈旧思想的约束,打破男尊女卑的观念。在边远山区的农村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及人们医疗卫生保健知识的缺乏,再加上陈旧思想的约束,使得大多数农村妇女未能接受妇女病的普查。不能关注自身的健康。

妇女病普查的内容包括:妇科检查、盆腔B超检查、阴道镜检查、宫颈细胞学组织学检查(宫颈刮片、TCT、活组织检查)、CT、MRI、乳腺检查等。妇女病普查中能够发现女性生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包括感染性疾病(外阴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良恶性肿瘤、乳腺增生、乳腺癌等。并且各种疾病都有各自的发病规律和特点。

例如宫颈癌,发病年龄多见于35~55岁的妇女,而且与早婚、多产、性生活混乱、慢性宫颈炎(HPV病毒感染)、经济状况底下等有关。宫颈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宫颈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近50万,死亡23.3万,80%发生于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新增病例13.15万,死亡约5万,我国甘肃省与山西省发病率最高。

宫颈癌虽然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是其发病缓慢,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充足的时间,只要定期普查,完全可以防治。由于宫颈直接暴露,借助细胞学和活体组织学检查就能及时发现癌前病变和原位癌,因而为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了广阔良好的前景。据相关资料报道,目前但凡开展妇女病普查的地区,宫颈癌、特别是晚期宫颈癌的发病率显著下降。所以,能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宫颈癌的治愈率将大大提高。

那么如何防治宫颈癌呢?①首先要普及防癌知识,开展性卫生教育,提倡晚婚少育;②重视高危因素(HPV感染,>90%的宫颈癌伴有高危 型HPV感染)及高危人群(有多个、性生活过早、HIV/HPV感染、免疫功能底下、卫生条件差、性保健知识缺乏的妇女),有异常症状者及时就医;③积极治疗性传播疾病,早期发现及诊治CIN(宫颈上皮内瘤变),阻断宫颈浸润癌发生;④健全及发挥妇女防癌保健网的作用,开展宫颈癌的筛查。⑤认真落实为期10年(2007年~2016年)的中国宫颈癌防治工程,此工程已于2007年7月正式启动。其目标有三,即在10年内使所覆盖的人群对宫颈癌防治知晓率达90%以上,宫颈癌发病率降低50%,宫颈癌的死亡率降低50%。卫生部讨论通过3种宫颈癌筛查方案:①最佳筛查方案:医生取材HPV检测+液基细胞学检查(TBS分级);②一般筛查方案:医生取材HPV检测+传统巴氏涂片(TBS分级);③最基本筛查方案:醋酸或碘染色后肉眼观察。以适应不同资源条件和人群风险。高危型HPV-DNA检测与细胞学方法联合应用。高危型HPV-DNA阳性、细胞学阳性,均应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多点活组织检查;细胞学阴性、高危型HPV-DNA阳性,应每年至少随访1次,可给予相关治疗。

做好筛查是预防妇科疾病的有效措施,建议女性朋友最好1年做1次体检,包括妇科检查、宫颈涂片检查、扫描及全身体检查等,在此提醒女性朋友每月做1次的自我检查,并养成良好的自查习惯。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