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疾病监测

疾病监测

疾病监测

疾病监测范文第1篇

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腹腔给药治疗消化道肿瘤恶性腹水的效果 陈春华,刘明

早期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分析 李玉芳,李耀扬,吉沛

诺和灵30R联合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焦雪琴,申雅君,李甍

巴氯芬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24例分析 吉沛,李文霞,李玉芳

一次性和二次性根管治疗术后患牙肿痛的对比观察 杨静

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副反应对比分析 张灵娥,张珍

尖锐湿疣82例临床治疗疗效观察 芦胜群,郭海荣

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临床分析 杜桂兰,齐桂玲,侯春梅

10例产科DIC诊断及治疗体会 齐秀玲

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临床分析 王爱玲,郭海荣

误诊卵巢纤维瘤一例体会 花虹,沈萍

直肠肿瘤经骶切除27例临床分析 张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体会 张焱,刘东海

女性盆腹腔结核26例临床诊治体会 李岱娟

舒芬太尼与吗啡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的比较 张元春,康丽

超声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价值 李桂萍,李君,李丽,姜莉

超声在急性兰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刘杰,钟华,刘勇燕

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引起异常反应两例报告 于静敏,安力

头孢曲松致过敏反应58例分析 刁景丽,李彩霞,王丽媛,DIAO Jing-li,LI Cai-xia,WANG Li-yuan

216名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首次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 赵瑛

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临床护理分析 魏国荣,郝建华

新生儿泪囊炎综合治疗及护理 章黎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刘健萍

对高血压病患者动态管理中进行健康教育的体会 赵俊芝,苏湘慈,苏湘利

肺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苏文珍,武云,朱巍,彭志平,吴金柱,胡江

食管癌的靶向介入治疗进展 温珍平,白喜玲,冯铁虹,WEN Zhen-ping,BAI Xi-ling,FENG Tie-hong

脑出血患者护理方法述评 樊晓玲,乌兰图雅

大连市1958~2007年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分析 关磊,周毅恒

甘南州艾滋病监测及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工作效果分析 才让拉毛,吕卫民,陈庆荣,宿一民,李永举

558例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肺炎支原体抗体水平调查 王静,陆伟,佟飞

49例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陈爽,孙爽爽,吴桂芹,宋祥琴

从化市居民对狂犬病认知及处置情况调查 邝浩成,利朴良,阮世荣,冯慧玲,巫慧苑,李智,张笃

41份HIV抗体阳性者人群分布情况调查 胡则贤

一起放射源丢失事故的调查分析 王文俊,潘举升

一起食用不明植物引起的群体性不良反应情况调查 惠兆斌,李小飞

一起重大食物中毒可疑食物分析 李莎丽,吕榜军

鄂尔多斯市2008年儿童免疫规划工作考核结果分析 斯琴,蔺权德,赵鹏,张双一

2007~2008年徐州铁路地区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分析 陈广华

呼伦贝尔市2008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质量评价 陈艳丽,陈艳频

铁路游泳馆游泳场所卫生监督检测报告 齐晏

2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MP抗体检测分析 李佳英,张振龙,齐桂玲

HFLC法测定桂利嗪滴丸中桂利嗪的含量 张艳萍,李萍,吴宁远,ZHANG Yan-ping,LI Ping,WU Ning-yuan

一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实验室结果分析 徐静,梁继新,牛晓虹,石毅

降脂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分析 郭宏奇,GUO Hong-qi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并肾脏损害的临床分析 王庆玲,贾卫国,张菊香,黄艳清

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运动试验前后Q-Tc变化 苟晓丽

大连市区1991-2005年甲状腺癌流行趋势分析 朱秀芬,战贤梅,张莉梅

神华矿区初中学生屈光不正及其他眼部疾病调查研究 姜海峰,姜丽君,姜慧君,陆志宇,杨建华

石家庄铁路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调查 廖延如,王俊华,王璐

2008-2009年南宁铁路健康从业人员乙肝感染情况分析 叶绍燕,YE Shao-yan

子洲县一起人间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白洁,艾卫旗

镇巴县中小学生贫血状况调查分析 赵开明

联合应用毒饵、胶饵对旅客列车德国小蠊防制效果观察 郑杰孟,陈式明,江湘,万永恒,王贵

一起托幼机构儿童手足口病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左晓凤,徐丽红,杜崇民

牡丹江铁路地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分析 于建焕,白岩

郑州铁路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 叶恩惠,王增朝,任保华

鄂尔多斯市一次性卫生用品调查报告 王玲芳,苏雅拉图,邬虎成

鄂尔多斯市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分析 赵鹏,李明,斯琴,赵玉英

从中断治疗的原因分析肺结核督导中应加强的关键环节 杜文元,杨彩霞

包头铁路餐饮业实施量化分级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段治中,张秀萍

浅析海拉尔区中小型餐饮单位卫生信息公示制 张忠琴,牛国立

43例肠梗阻病人综合护理体会 侯惠芬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宫腔镜检查中的应用 曹敏,何亮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58例临床观察 邓海成,麦佐镰,孙康,陈均

坎地沙坦酯对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李永东,董春花

1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吴锋,闫凤鸣

炎琥宁治疗小儿季节性流感60例疗效观察 陆平,曾宪华

食品菌落总数检测中不确定度 邓铁娥,蒋受坤,李子江,DENG Tie-e,JIANG Shou-kun,LI Zi-jiang

中成药在甲型H1N1流感治疗中的作用 冯海燕,齐玉兰

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观察 张生贵,尹莉萍

舒血宁致17例不良反应分析 吕英琦,李彩霞,刁景丽,LV Ying-qi,LI Cai-xia,DIAO Jing-li

肾动态显像在移植肾功能监测中的临床价值 顾虹,刘文豹,刘荣

社区常见家庭护理问题的临床路径探索 何巧玲,王志香,赵俊枝,兰桂英

三维超声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一例 李敏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护理体会 李肃伟

静脉留置针在CCU病房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班玲玲,王昌玲

心血管介入手术术前访视方法及意义 王昌玲,班玲玲

新时期食品安全与铁路运输安全的关系 王金华

药物经济学及其在药品费用控制中的作用 马彦彪,陈桂卿

医用耗材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包晓焰,杨斌

加强传染病疫情漏报管理 杨晓君

低氧诱导因子-1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宝玲玲,BAO Ling-ling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早产儿视网膜病中的研究进展 段易存,DUAN Yi-Cun

食品中大肠杆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陈玲霞,CHEN Ling-xi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冠心病的影响 李耀扬,LI Yao-yang

复方苦参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李春梅,LI-Chun-mei

新喹诺酮类药物在治疗结核病中的应用 杨彩霞,YANG Cai-xia

2006-2009年大连市金州区居民伤害死因分析 胡秀冰,刘秀琴,HU Xiu-bing,LIU Xiu-qin

内蒙古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张镜慧,樊辰霞,任育麟

乌兰察布市一起腮腺炎暴发流行的调查分析 任学英

一起奇异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叶恩惠,王增朝,任保华,张秋香

呼伦贝尔市1956~2008年流行性出血热监测报告 罗红燕,唐桂华,孟繁强

鄂尔多斯市口腔专科诊所消毒效果监测 王玲芳,海玉和,白长义,李改琴

南宁铁路地区单位食堂及酒店餐用具消毒效果检测分析 邱坚

鄂尔多斯蒙古族中学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分析 赵昱,薛志杰,许秀霞

感染性休克的外科治疗(附46例报告) 王国英,米长林,杨北龙

老年性性低血压合并卧位高血压10例诊治分析 郭锦艳,Guo Jin-yan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生物夹的应用 张栋,王月明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妊高征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乌宇彤

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张虎则,陈凤荣,聂永祯

甲硝唑与甲醛甲酚根管封药疗效对比观察 李莉,郭莉蓉,曹建华

热疗联合胸腔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张惠茹,郭卫东,张惠洁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与药物止血治疗大咯血对比分析 陈凤珍,经莹洁

窄谱UVB联合中药制剂补骨脂酊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李君枣,辛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验86例分析 温岚

逆行性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良性狭窄8例分析 孟宪慧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疗效观察 王维平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高政江

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30例体会 孙化方,张生彬

肉眼血尿可致尿液分析仪测胆红素与尿胆原产生假阳性 樊利和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教育子女方式相关性探讨 包雅清

人体代谢热成像(TMI)对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价值 贾磊

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先心病及漏诊分析 李敏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 翟永文,冀刚,郝玉梅

川崎病治疗的提示 张晓华

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探讨 吴新玲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用环胞素A治疗期病人的护理 胡晓敏,申登华,陈淑云,赵喜梅

196例创伤性休克的护理 赵喜梅,陈淑云,胡晓敏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探讨 周芳,伊红霞

结核性胸膜炎护理分析 姚秀英

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及护理措施 胡秀芝

糖尿病性肾病的护理 高翠英,车秀英

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护理体会 冀玉,王桂丽,乔春霞

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时起搏器安置术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陈美俊,徐安杰

髓内钉治疗胫骨骨不连护理体会 高洁

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 张瑜

床旁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护理体会 李玉梅,朱秋霞

急性脑血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陈淑云,陈淑敏

医学教育电子档案管理思考 鲁洞玲

疾病监测范文第2篇

各位同事们:

按照xx市卫健局相关文件要求,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食源性疾病监测上报知识培训,主要目的就是规范食源性疾病管理,及时、准确地上报所发生的病例。

近期,xx市、xx市两级相关部门分别召开了专题会议,对这项工作做出了今年的要求和部署,并印发了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要求全年二级以上医疗单位上报不少于 300 例,村级卫生室上报不少于30例。

我院作为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院领导也一直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在这里我想再重复一遍,消化内科、感染性疾病科、新生儿科、儿科、急诊科、皮肤科设置为重点监测科室,其他科室遇到类似病例也要积极上报,重点监测的对象为婴幼儿、儿童、老年人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发现疑似病历时及时准确地填写食源性疾病信息报告登记表上报至公共卫生科,由公共卫生科再进行网络直报。

xx市卫健委每月都会上报情况的通报。

疾病监测范文第3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对象

设立祝桥镇、航头镇和新场镇作为心脑血管病监测点,以3个乡镇的所有常住居民(全年龄段)为监测人群。由各监测点乡镇派出所根据居民常住户口提供人口资料。

1.2 病例来源

经监测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职条线人员按《上海市心脑血管病防治点工作手册》中的要求,对各基层报病点和各级医疗单位的病例报告以及生命统计条线的死亡报告进行上门复核,符合诊断标准的填写发病、死亡报告卡并上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3 质量控制

每年年初对上年的报病情况做漏报调查和考核,要求漏报率<5%。

1.4 统计标准

根据 《上海市心脑血管病防治点工作手册》, 急性心梗和脑卒中的发病期限定为急性发病后 28 d, 28 d 内有新进展或再次急性发作均不另外登记,28 d后有新进展或急性发作则另需登记1次;急性心梗和脑卒中病人在急性发病28 d 以内死亡的称为急性心梗死亡和脑卒中死亡,急性心梗和脑卒中病人在急性发病28 d后死亡的则称为冠心病死亡和脑血管病死亡。

1.5 统计方法

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应用Excel 2003进行资料统计处理和分析。按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年龄构成比计算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

2 结果

2.1 监测人口数

2005年心脑血管病监测人群共148 601人,其中男性73 192人,女性75 409人。

2.2 总发病情况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545例,发病率为366.75/10万,标化发病率为117.42/10万 。其中心血管疾病发病154例,发病率为103.63/10万;脑血管疾病发病391例,发病率为263.12/10万。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2.54倍,不同类型脑卒中发病率最高的是缺血性脑卒中,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总数的49.17%,占脑卒中发病总数的68.54%。

男性发病228例,女性发病317例,发病率分别为311.51/10万、420.37/10万,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表1)。

2.3 总死亡情况

心脑血管疾病死亡221人,死亡率为148.72/10万,标化死亡率为41.11/10万。其中心血管疾病死亡49人,死亡率为32.97/10万,病死率为31.82%(49/154);脑血管疾病死亡172人,死亡率为115.75/10万,病死率为43.99%(172/391)。脑血管疾病病死率高于心血管疾病。

男性死亡108人,女性死亡113人,死亡率分别为147.56/10万、149.85/10万,男女性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4 年龄别发病、死亡情况

心血管疾病自45岁开始发病,55岁开始有病人死亡;脑血管疾病自25岁就有发病和死亡病例。监测点人群25岁前未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病例。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尤其脑血管疾病呈显著上升趋势(表3)。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南汇区居民健康的慢性病,2005年南汇区居民死亡资料分析显示,心脑血管疾病在南汇区常住居民主要死因中仅次于恶性肿瘤居第2位,在女性主要死因中居第1位。心血管疾病病死率为31.82%,脑血管疾病病死率达到43.99%,对居民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心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抓好以预防和控制高血压为突破口的心脑血管病防治工作已是当务之急[1]。

资料显示,不同病种以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最高,这与国内其他报道基本一致[2,3]。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尤其65岁以上人群上升速度明显加快。南汇区65岁以上人口年龄构成为12.54%,属于老龄化人口,其中女性的老龄化程度高于男性。随着人均寿命的增加和老龄化人口的增多,心脑血管疾病对人群的威胁将进一步加大。

综上所述,提高居民防病治病的意识,加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刻不容缓。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为主导措施,增强人们参与和自我保健意识,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低投高效对策[4]。只有采取社区综合防治措施,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才能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同时也减少心脑血管疾病造成的社会疾病负担。

4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国心脑血管病社区人群防治1996~2010年规划[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1997,13(2):79-80.

[2]吕宁,李新建,郑莹,等.上海市1999~2001年监测人群脑卒中发病现况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2002,3(4):271-273.

[3]曾军,洪震,黄茂盛,等.上海城市居民5年脑卒中发病与死亡监测[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2,29(2):102-104.

疾病监测范文第4篇

目的 监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中茶碱的合理血药谷浓度。方法 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本院近4年来的78例COPD病例,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清中茶碱浓度,从血药浓度与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结果 60例次患者的茶碱血药浓度为3~10 μg/ml,有效率为78.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24例次患者的茶碱血药浓度为10~15 μg/ml,有效率为70.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2%;18例次患者的茶碱血药浓度为15.01~20 μg/ml,有效率为77.8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1%;6例次患者的茶碱血药浓度>20 μg/ml,有效率为8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结论 用茶碱治疗COPD时,血药谷浓度调控在3~10 μg/ml,能取得满意疗效,且副作用较小。

【关键词】 茶碱;血药谷浓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茶碱作为一种有效的支气管扩张剂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有效血药峰浓度在10~20 μg/ml,能较好地控制哮喘发作;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的有效血药浓度,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美国胸科学会(ATS)推荐为8~12 μg/ml。本文对我院78例住院COPD患者所监测的茶碱血药浓度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茶碱血药浓度高低与疗效、副作用之间关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快速血药浓度检测仪(TDx)(美国雅培公司);高速台式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茶碱单克隆试剂盒、茶碱质控盒和茶碱标准曲线试剂盒(美国雅培公司)。

1.2 病例

本院2004至2008年间符合COPD临床诊断标准的78例住院患者,均为汉族,每例患者至少测定茶碱血清谷浓度1次以上。其中男59例,女19例,年龄45~92岁,平均年龄(57.23±8.77)岁。排除因心源性及非COPD疾病而使用茶碱的患者。

1.3 测定方法

患者接受茶碱维持量疗法,口服、静滴氨茶碱或口服茶碱缓释剂或茶碱控释剂,用药3 d后住院测定血药浓度(谷浓度)。清晨给药前,采空腹静脉血,离心后取血清至少50 μl,采用免疫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用TDx药物浓度自动分析仪及茶碱试剂盒测定血清中茶碱的浓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应用茶碱患者血药浓度分布情况

根据对茶碱类药物作用的传统认识及临床治疗研究,将108例次氨茶碱血药浓度归入4个范围,分别统计各范围的有效例次、效差或无效例次及其百分率,见表1。可见随着茶碱血药浓度的增大 ,各个浓度范围的例次依次减少。例次最多的为≤10.00 μg/ml范围。茶碱浓度≤10.0 μg/ml组有效率达78.3%,并不比10.01~15.0 μg/ml组和15.01~20.0 μg/ml组治疗效果差。108例次中,最低的有效浓度为2.65 μg/ml,为52岁的COPD患者。从而可以推断,低浓度茶碱(≤10.0 μg/ml)临床疗效与较高浓度组差别不大。表1 108例次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略)

2.2 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茶碱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总共108例次中48例次监测到不良反应,主要为心率增快、恶心、呕吐、双手震颤等。血药浓度≤10.00 μg/ml的60例次中有20例恶心,1例呕吐,1例双手震颤。血药浓度>10.00 μg/ml的48例次中28例次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58.3%,见表2。可见低于潜在中毒浓度20.00 μg/ml的范围内,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血药浓度升高而升高,即使在<5.00 μg/ml的低浓度,也有不良反应例次。血药浓度10 μg/ml以上的不良反应大部分表现为呼吸急促、心率过快、腹痛、头昏等。表2 不良反应分布情况(略)

3 讨论

治疗COPD主要为综合性治疗,目的是预防疾病进一步进展,治疗并发症,防止肺功能进一步恶化。药物治疗以支气管扩张剂为主,通过改善通气、降低呼气末肺容积来改善呼吸困难症状,提高活动耐力。在COPD治疗中,茶碱的支气管扩张作用既不如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时明显,也不如抗胆碱能药物及β2受体激动剂作用显著,并非用其扩张支气管作用,而是利用茶碱能够增加膈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的作用改善通气驱动功能,增加活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1〕。

茶碱的半衰期(t1/2)为(9.0±2.1) h〔2〕,所以在3 d后早晨空腹测定血药浓度,从理论上已基本达到稳态谷浓度,而且又可以避免食物对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细胞色素P450(CYP)酶系中的CYPlA2的诱导剂或抑制剂,以及由CYPlA2代谢的药物,均可影响茶碱的血药浓度。患者的年龄、特殊的生理病理情况也会影响血药浓度。茶碱在哮喘治疗中的血药浓度公认为10~20 μg/ml;对COPD患者,血药浓度由5 μg/ml升至20 μg/ml,呼吸功能改善并不明显〔3〕,故多推荐5~15 μg/ml,以减少毒副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茶碱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价值并非主要源于其支气管扩张作用,其抗炎、免疫调节和呼吸增强作用具有更重要的价值,这些作用都是在血药浓度低于5 μg/ml水平出现〔4〕。也有研究表明,长期用小剂量氨茶碱治疗COPD,可达到强心、利尿及增强膈肌收缩力的作用〔5〕。在笔者回顾的病例中,60例次(55.6%)的血药浓度在≤10 μg/ml范围,而且有效率较高(78.3%)。这些病例多合并应用抗生素、免疫调节剂,增强了氨茶碱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或者合用了β2受体激动剂等支气管扩张剂起到较好的平喘疗效。而血药浓度在>10 μg/ml范围的48例次中,有效率为75%,与<10 μg/ml组无明显差异。

高于潜在中毒血浓度20 μg/ml时,并不是每个患者都会表现出明显的不良反应。可见,轻微的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并不能作为给药的终点,只有血药浓度才能可靠地给医生预告茶碱中毒〔5〕。这也说明了进行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的必要性。

为保证临床茶碱药物治疗的安全、合理、有效,要对其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实施个体化给药方案。对于COPD患者,小剂量茶碱配合支气管扩张剂和/或小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会得到很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

参考文献

1 翁心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源性心脏病〔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3212.

2 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17.

3 赵汉臣.实用治疗药物监测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77.

疾病监测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

世界卫生组织对食源性疾病定义为: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1]。食源性疾病是当今世界上最广泛的卫生问题之一。大多数食源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为轻度自愈性疾病,但这类疾病的发生极其频繁,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相当大。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8江苏省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数据。

1.2 方法 在江苏省苏州、无锡、南通、泰州、扬州、常州、南京、徐州8个市,每个市选择有代表性的综合性医院2所(市区和城郊结合部各1所)作为哨点医院,于4~10月份对疑似食源性疾病的患者详细询问其24 h内的饮食史,并填写食源性疾病报告卡进行报告。哨点医院对每个患者及时采集足量的粪便、呕吐物或血标本进行检测,检测病原的种类为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空肠弯曲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河流弧菌、温和气单孢菌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7个月的主动监测共报告食源性疾病疑似病例2 091例。其中苏州报告47例,无锡181例,南通1168例,泰州154例,扬州377例,徐州118例,常州18例,南京28例。见表1。

2.2 食源性疾病发患者群临床症状分布 临床表现中12.6%的人有发热症状,患者出现恶心症状占60.2%,29.1%的人有呕吐症状,83.5%的人有腹痛症状,98.7%的人出现腹泻症状。

2.3 引起发病的原因食品分布

原因食品分布中,肉与肉制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占29.2%,水产品引起的占14.3%。见表3。

2.4 食源性疾病责任单位分布 从可疑食物销售地点分析,出其他原因外,家庭最多,占21.0%,饮食服务单位其次,占12.2%。见表4。

2.5 食源性疾病患者治疗情况分布

发患者群中,输液的占85.2%,使用抗菌素治疗的占91.1%,住院的人数占发病总数的2.3%。见表5。

2.6 致病因素分布 从食源性疾病原因分析,原因不明的占绝大多数。从食源性疾病患者粪便中分离出菌株137株。副溶血性弧菌55株,变形杆菌58株,沙门氏菌3株,志贺菌2株,大肠埃希菌2株。见表6。

3 讨论

食源性疾病有暴发性和散发性的两种,食物中毒是暴发性食源性疾病;本文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的数据是散发的食源性疾病病例。

据报道,1980年全球有562万人死于食源性疾病,其中亚洲有364万人,占64.8%;英国约有1/5的肠道感染病是经食物传播的,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每年约170万0~15岁儿童因食源性微生物污染引起的腹泻而死亡。根据最近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报告表明,食源性疾病的实际发病数要比报告的病例数多300~500倍,全世界因食物污染而致病者已达数亿[2]。我国关于食源性疾病的统计资料目前还没有,但食物中毒患者每年在2万人左右。

本文报告的食源性疾病临床表现中腹痛腹泻症状的占绝大多数,分别占83.5%、98.7%。原因食品分布中,肉与肉制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占29.2%,水产品引起的占14.3%。从可疑食物销售地点分析,除其它类外,家庭最多,占21.0%,饮食服务单位其次,占12.2%,食品摊贩第3位,占8.3%。发患者群中,输液的占85.2%,使用抗菌素治疗的占91.1%,住院的人数占发病总数的2.3%。

从食源性疾病原因分析,从患者粪便中分离出菌株137株。副溶血性弧菌55株,变形杆菌58株,沙门氏菌3株,志贺菌2株,大肠埃希菌2株。原因不明的占绝大多数,因此应加强食源性疾病病原的溯源能力。

我省开展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哨点医院刚设立不久,报告体系及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例如,8个设立哨点医院的地区中,从患者粪便中分离菌株137株,无锡72株、徐州18株,泰州16株,而苏北的南通并无此类数据,此外,致病菌检测的种类也较局限。今后应当进一步完善监测网络及报告卡制度,强化岗位职责,各哨点医院应该尽可能地对每份标本进行实验室诊断,及时采集足量的标本做更多的检测。

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是降低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基础工作,是评估控制和降低食源性疾病的重要措施,食源性疾病监测对阐明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的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揭示新的食物媒介和病原因子等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

参 考 文 献

[1] 陈炳卿,刘志诚,王茂起.现代食品卫生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