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园欺凌研究方法

校园欺凌研究方法

校园欺凌研究方法

校园欺凌研究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校园欺凌 反欺凌法 社交情绪学习 男生问题 性别的协同性

一、引言

为了减少校园欺凌,创造更加安全和健康的校园文化,美国开展了一系列反校园欺凌运动,每个州都进行了校园运动、立法改革、政策倡导等。尤其为了提高男生的校园表现,在公立和私立学校中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引人注目的是自2006年开始的《美国教育法》第九修正案及其标准建立以来,公立学校更容易申请单一性别教育项目。欺凌问题和男生在学校中差强人意的表现,这两个问题是美国基础教育阶段(K-12 schooling)紧迫的社会问题,近期,学校围绕上述问题开展了两项运动。这两个问题的紧迫性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包括人们对这些社会问题的关注重点是什么,校园欺凌是否是新问题,与以前相比是否更加糟糕,改革是否使情况更加恶化等,这些问题备受质疑。本文探讨两项运动如何相互影响,作者认为在一些重要上,各方可能存在误解。

我们对男生问题介入的前提是:男生是独特的,他们具有希望成年人理解、接纳并支持他们的天性。他们不愿被规则束缚,得不到太多关注、往往具有注意力缺损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他们具有探索精神,他们身强力壮,争强好胜。换言之,试图解决“男生问题”者普遍接受男生及其男性化特征的刻板印象,与男生打交道时也遵从既有教育体系对男生的判定。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我要介入欺凌问题,却需要持有不同的观点,即认为性别固化对个体境遇和个人归属感是危险的,他们通常不愿意像大部分墨守成规的男生或者女生一样,这些孩子将通过他们的同伴来理解性别刻板印象。多数情况下,未成年人因为性别不协同而遭到欺凌。性别不协同性的案例从非常明显的欺凌非异性恋者(LGBT)或者问题少年,到欺凌具有某种性别特点者,比如面貌和运动能力不同的孩子。在建立文化融合和去除非协同性过程中,最好的反欺凌实践是破坏固化期待。特别是学校设置了社交情绪课程,教授学生社交能力,而不是通过攻击或者自我破坏的行为方式表达情感。无形的在欺凌改革的同时,创造了新的校园文化,超越了对男生的刻板印象,鼓励在校园内通过非暴力的方式进行沟通。强调男生问题与解决欺凌问题存在紧张关系。

二、男生的问题

有研究人员从批判的视角研究了“男生问题”。在学校里,与女生相比,男生在很多方面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迈克尔・凯摩尔(Michael Kimmel)将之概括为“数量、成绩与行为”三个方面。“数量”主要指与女生相比,男生的逃学率更高;他们完成高中学业、进人大学并顺利毕业的数量更低。尤其非白人男生更是如此。“成绩”是指男生子在许多语言艺术课程方面的成绩偏低,他们的平均成绩点数(Grade Point Av-erage,GPA)不理想,在一些科目中成绩偏差。“行为”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经过诊断被认为具有行为偏差、情绪失调和多动症(ADHD);自杀率高;经常有危险,比如醉驾。“行为”也包括暴力行为,他们经常打架斗殴、犯罪、也极为可能成为犯罪活动的受害者。而非白人男生成为受害者的可能性则更大。

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男生问题”通常会涉及到对男生的刻板印象:他们的行为不受规则约束;有多动症(ADHD);不太听话,精力过剩,具有攻击性;他们感情用事,讲哥们义气。传统规则假定这些男生有“问题”的,并在这一假定的基础上关注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有人甚至认为学校是给女生设计的,而在学校里,却同样要求男生久坐、与对手合作、讨论问题、遵守课堂纪律。有些规则制定者基于上述担心而提出男女生分校管理,也有人提出男女生同班,更注重男生在不同环境中的各种需求。我们在讨论“男生问题”这一话题时,可取的态度是男生行为不应该被病态化,而应该得到尊重和非评判的赞赏。男生不能为了赢得在学校的认可而失去他们的天性。

我们已经明确应对“男生的特点不适合学校”这一论点进行批判,所以笔者对男生问题只做简短分析,进而要讨论席卷全美校园的反欺凌运动。《反欺凌法》及其政策已经悄然改变了校园的性别文化。这种重大的转变可以描述为:校园欺凌危机导致加强立法以督促学校减少欺凌,学校引入认识欺凌的课程,包括教授学生破除对男生天性的偏见,减少欺凌的影响。

三、欺凌问题

(一)欺凌的危害

反欺凌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99年哥伦比亚中学的枪击事件。两名哥伦比亚中学的学生(他们被认为是欺凌事件的受害者)持枪袭击校园。他们枪杀了名教师、12名学生,并造成23人受伤,然后饮弹自尽。社会公众关心校园欺凌带来的暴力和自杀问题,而通过对欺凌问题的长期研究,管理部门更加关注与欺凌行为相伴的出勤率、表现不佳、压抑程度、犯罪行为和药物滥用等问题。

反欺凌运动的产生并非空洞无物,它由一系列运动组成。反欺凌运动将很多有着深刻根源的微观问题连接在一个宽泛的概念下,有不同的参与者。例如美国女歌手Lady Gaga的生而如此基金会(Born This Way Foundation)为了实现为青年赋权的使命,明确拒绝反欺凌运动,为青年赋权的使命体现在建立“更加善良与勇敢的世界”项目(The Kinder & Braver World Project),来自多个学科的研究学者参与了对欺凌问题的研究。这些领域包括预防青少年自杀、因欺凌导致的逃学、对欺凌者零容忍政策而导致的出勤率低;预防校园暴力、涉枪暴力犯罪;反欺凌立法对青年人精神健康支持;社交情绪课程与教育;身份平等性的认知,包括同性恋者的权益、残障者的权益、性骚扰和对《美国教育法》第九修正案(Title IX)的关注。

(二)法律应对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美国为应对校园欺凌而建立了一套法律机制。1999年哥伦比亚中学校园枪击事件后出台了第一部《反欺凌法》。如今,共有49个州通过了《反欺凌法》,一些州已经通过了第二轮的更为详细、深入而成熟的法律。事实上,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每个学生都受到了《反欺凌法》的影响。目前还很难评估这一运动在美国教育系统中的影响。

在以往的运动中,比如预防青少年自杀运动(Youth-Suicide-Prevention Movement)和基于身份的平等运动(Identity-Based Equality Movement),每个内容都需要我们充分运用既有研究进行干预,而这其中很多方面涉及法律问题。但最近的立法改革明确以反欺凌立法为特点,而且相当全面、广泛。由于立法刚刚出台,所以尚无这些法律对学生行为影响的权威评估报告。笔者认为,这一影响会在很长时间内显现出来,这可能超出法律制定者的预期。这些法律的特点是帮助学校朝着减少欺凌事件数量的目标迈进的。法律激励学校找到减少欺凌的方法。而这一路径可能带来社会文化的实质变迁。

尽管《反欺凌法》的内容在每个州有所差异,但是他们也有共同点。最早的法规有些是激励性的,它们鼓励学校采取反欺凌措施,或者学习认识欺凌行为,而不要求地区或者学校采取行动。晚近的法律规定无论在特殊性还是在强制力方面都更健全。各个州的《反欺凌法》不同,但是基本都含有下面内容。

1.立法的主要对象是学校,即将学校作为法律规制的主体。媒体报道中认为孩子是受管制的主体,但是很少有州立法以可能实现的方式直接对孩子提出要求。

2.要求学校实施反欺凌措施。法律也逐渐地吸纳了某些学校措施的合理内容。这些法律规定包括欺凌的定义、不同族裔群体的融合,比如同性恋、有色人种学生、残障学生。有些州要求在提及欺凌问题时要以上述问题为基础,这一做法在很多州引起了争议。争议的支持者认为,立法并不必然以文化观念上的分离为起点,而笔者认为文化分离将源于这些法律。

3.要求学校教职工向学校领导报告欺凌事件。这要求跟踪研究,揭示出成人在欺凌问题上的介入往往是不充分的。

4.要求学校调查已报告的欺凌事件。一些立法要求学校政策要事先公布对特定行为将采取何种处置及其结果,一旦出现让公众能够依照政策有所预期。换言之,这些法律要求对欺凌事件有明确的处理方式和程序。有人批评这些内容有时太接近执法模式(“Law Enforcement”Model),虽然法规通常不规定任何后果,而是让学校教育自由处置,而不是涉及执法。无论学校选择哪一种公开反欺凌的方式,都要求学校按照自己的流程对欺凌事件做出反应,凸显学校领导的作用,激励学校进一步减少欺凌事件。

5.要求报告和记录保存。跟踪学校在减少欺凌方面的进展,对学校施加压力以减少欺凌事件。

6.早先的法律主要是对学校施压,间接减少欺凌事件的发生,后来颁布的法律更为明确而直接的要求预防欺凌。例如,后来的法律通常要求教师、学生、父母接受学校的反欺凌政策培训,向学生和教师讲解预防欺凌研究中发现的促进欺凌的因素(Bullying Dynamics)。法律通常要求学校开设预防欺凌的课程,有r要求这些课程建立在“循证”(Evidence Based)的基础上。法律规定中的其他方面,如报告和介人,鼓励学校开设预防欺凌的课程,进一步减少欺凌事件。这些课程并未鼓励学校改变性别文化,但正如本文第四部分所示,这些要求确实带来了性别文化的改变

媒体高度关注由欺凌行为引发的自杀和校园暴力,欺凌问题短期与长期的研究发展,以及现代电子通讯方式对青少年欺凌事件的记录。媒体的高度关注度也引起了美国文化、教育和法律界对青少年文化中欺凌问题的普遍关注。法律的干预措施能鼓励学校减少欺凌,但是实现减少欺凌这一目标的措施却可能扰乱既定的性别规范,这也是措施带来的副作用。

四、对性别规范的悄然破坏

就第一部分中提出的男生问题,国家反欺凌法律要求学校提供丰富的互动课程和社会能力技能培训。反欺凌课程教孩子如何避免这一行为,包括个人和社会的侵犯。但更为普遍而有效的措施聚焦在如何构建积极的校园环境(Positive School Climate),因为消极的校园环境通常与欺凌相伴。社会科学研究认为,欺凌是校园环境功能失调的一种症状,而不是个人问题,欺凌产生的根源是校园环境,而不是所谓的坏孩子。因为循证课程致力于改善校园环境,所以极大地减少了欺凌事件,新的反欺凌立法鼓励学校积极管理同伴群体。

(一)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一词用来描述校园内的社会和情绪氛围。“输入”的是孩子之间以及孩子与成人之间的关系质量、真正的社会行为规范、融合行为和归属感。积极的校园环境与低欺凌率相伴,而从糟糕的校园环境到积极校园环境的治理过程往往会降低欺凌。在积极的校园环境中,欺凌不是对规则的破坏,而是对关系的破坏。

实现积极学校环境的重要元素是社交情绪学习,它能够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社会、情感和学术合作项目(Collaborative for Social,Emotional,and Academic Learning,CASEL)调查研究并制定了一套社交情绪学习(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SEL)的核心技能。这些是反欺凌法案鼓励的标准技能。社交情绪课程的主要技能学习自我认知(识别你的感受)、自我管理(建设性而不是破坏性地表达感情)、社会意识(换位思考)、人际关系技巧(建立基于合作和解决人际冲突的积极健康的关系)。社交情绪课程教会个人沟通技巧,提高整个同辈群体的沟通水平。

社会环境的改善对儿童的情感体验、学校成绩和减少欺凌事件影响显著。毫无疑问,这些都是项目取得的成果。教授学生社交技能,构建安全的学校环境,这样他们长大成人时就可能带来互动文化规范的变迁。美国文化中广为熟知的紧张关系,在反欺凌改革的讨论中并不明确。在立法辩论时,文化中的紧张关系不受重视,而且表述不充分,当国家积极支持受欺凌的非异性恋少年,而没有维护保守教师和学生的道德和宗教情感时,这些保守势力则试图通过立法反对非异性恋者。最近,密歇根州《反欺凌立法》的斗争就聚焦在这一特别冲突上。虽然立法辩论表面上重视文化冲突,但是并未着眼于表达模式(例如如何认知自我和他人的情感),而只作为表达的议题(在道德上是拥护还是反对非异性恋少年)。充分调查的地区很可能面临着大规模的文化变迁。法律介入反欺凌和“男生危机”关系,这是一个是新领域,笔者只是发现了一部分。

总之,在减少欺凌方面,人们普遍认为学校大有作为,《反欺凌法》也对此作出肯定。人们想知道反欺凌改革中哪部分发挥作用导致了欺凌案件的减少。于是在研究效果的基础上不断努力。根据研究,改革力图创造一个充满归属感和包容性的环境。学校教会孩子们如何社交,并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这些技能减少了学生的情绪冲动,鼓励学生换位思考和运用更高层次的沟通技巧。社会变迁对性别期待提出了挑战。在许多法律中,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进行社会情感教育是学校的任务,反欺凌是学校的职责。法律实施后,兴起了社会情感教育,因为法律要求在课程中加强社交能力的培训,基于社交情绪学习是减少欺凌的措施之一。

(二)性别不协同与男生的非正式情感教育

1.性别不协同与欺凌。非异性恋者(LGBT)和“问题”少年往往成为欺凌事件中的受害者。但是相对于年龄较大且能够明确自己为非异性恋者而言,6到9岁的孩子,我们在欺凌的研究中很难明确将之界定为非异性恋者,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能是遭到欺凌最多的。研究人员将孩童时代性别协同性的衡量范围和程度做成量表,惊奇的发现,性别不协同的男生更容易成为欺凌事件的受害者。此外,当研究人员调查儿童欺凌的原因时,大量孩子回答说他们可以通过外貌、运动能力等来判断性别是否协同。

男生和女生在经历欺凌时表现是不同的。女生的攻击性更多体现在语言上,包括社会隔离。男生则更多的是身体上的冲撞和攻击。一些研究表明,最有可能成为其他男生持续性身体攻击目标的男生通常是不随意与其他人有身体接触,或者不愿参与恶作剧者。

2.嬉闹游戏和男生的情感教育。相对于女生而言,男生更倾向于嬉笑打闹。学者认为,从发展上讲,男生使用这些嬉闹方式学习彼此之间的界限和交流方式。在心理学文献中,嬉闹游戏被认为是学习交流的方式。换言之,男生进行“身体交流”,通过身体接触学习交流技巧。这个意义上而言,在男生世界的语言中,那些不参与嬉闹游戏的男生不与他们交流,也最容易成为欺凌的目标。一项对幼鼠的研究内容很好地阐述了这一过程。

我们认为打闹是重要而固有的社会行为,如果幼鼠不这样做,他长大后就与社会格格不入。这些幼鼠对良性的社会接触反映过度,比如社会性嗅探,这使得他们社会防卫过度,更容易升级为攻击行为。进而,在被带进大鼠的领地时,面对大鼠的主导地位,他们并没有表现出适当的顺从,他们不嘟行侵略性的攻击。他们采取的策略也无法避免优势鼠的愤怒。此外,童年期间没有打闹经历的白鼠,一旦遇到此类情况会表现得非常焦虑。最后,这些白鼠在协调与其他同类的关系时也会遇到困难。

尽管我们不能把白鼠和人类青少年的行为相提并论,但这一研究从侧面体现了人类嬉闹行为的原因。毫无疑问,白鼠的性别对分析问题很重要。对人类嬉闹行为的研究可能更为深入,但是同样认为身体接触是男生发展沟通技巧与社会发展的核心因素。

无论基于动物研究,还是神经心理学或文化规范,如果将身体接触作为我们对男生情感教育的中心,那么需要明确以学校为基础的社交情绪课程是社会沟通中自我认知的重要内容。

3.单一性别学校和男女混校的欺凌问题比较。很多人寄希望于单一性别学校环境中的男生在学校的表现能优于男女混合学校中的男生。《美国教育法》第九修正案颁布后,公立学校单一性别项目大量增加。但是这场运动的背后是政治认同。支持者们的受害叙述都是基于对男性的刻板印象。相比之下,单一性别学校重视男生和女生的差异。据说这些差异与反欺凌课程中认为的威胁相反。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即与男女混班或者混校的情况相比,单一性别班级或学校应该采取何种反欺凌措施。

对单一性别学校中欺凌问题的研究不多。2005年美国教育部报告评估了单一性别学校和男女混校在很多方面的差异,结论是:“学校中的欺凌事件并没有作为独立问题而被充分审查”。在2009年5月,一份非公开发表的论文中,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的多米尼克・约翰逊(Dominique Johnson)认为当考虑到性别协同性问题时,单一性别校园中对欺凌的评估会出现不同结果。约翰逊通过分析性别协同的学生和性别不协同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来评估性别影响。约翰逊还考虑了特定学校中性别协同性的数量。她发现,性别不协同的男生和女生更有可能被欺凌。她认为单一性别学校对性别不协同的女生而言更安全,但是学校安全与否似乎取决于整个学校的男女性别协同性。她对已有的男生数据持怀疑态度,但她解释说,事态可能被扭转:性别不协同的男生在单一性别学校环境中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当学生不遵从学校的性别规范时,更容易成为受害者。

已有文献尚无定论,这使得嬉闹游戏的研究备受关注,即研究性别不协同的男生受到的惩罚,是来自于同伴欺凌,还是来自于单一性别学校为培养性别协同性而施加的惩罚。一些学校鼓励男生进行肢体沟通,他们鼓励表达的形式与社会、情感和学术合作项目相反,而已有研究表明社会、情感和学术合作项目能够降低欺凌事件,创造积极的校园环境。

既有学校教育模式在男生身上体现了失败,如果基于此我们将男生分离出来,他们会无所适从。对刻板印象威胁的强有力研究表明,学生按照群体对他们的期望行事。许多基于族裔的研究表明,由于成绩不好而将男生分离出来将同样影响男生的表现。但是欺凌问题更重要的方面是,对男生的刻板印象导致他们表现不佳。反欺凌立法下诞生了社交情绪课程,但是单一性别教育可能与这一课程的设想南辕北辙。

(三)新的隐性课程

我们已经探讨了男生危机、反欺凌立法、社交情绪学习课程项目、男生的“身体沟通”以及性别不协同性与欺凌的关系,现在我们再回到法律和政策上来。现在得出立法的影响还为时过早,我们应该看到法律将会在性别交流方面会带来重要的文化变迁。

《反欺凌法》要求并鼓励学校制定政策和开设课程,这会导致学校和地区对欺凌事件进行评估,这意味着定期对学生的欺凌经历进行调查。这些公开的评估和报告包括学校环境问题的所有原因,能给学校领导施加压力,进行改善以达到预期效果。一些学校没有正确解决欺凌问题,他们或拥护零容忍(Zero-Tolerance)政策,或和政策玩躲猫猫游戏,或对公开的政策置若罔闻。但是对那些真正践行反欺凌法律政策的学校而言,他们不仅按照要求行事,而且扩展了反欺凌的内容,从零容忍到对欺凌事件的处置方法,社交情绪课程和校园文化和环境治理措施,都非常有效地降低了欺凌问题的发生率。目前很多学校都采用了社交情绪课程的方式来降低欺凌事件。由于既有的不温不火的介入策略令人失望,法律则更加严格,我们希望社交情绪课程的应用更为广泛。社交情绪课程教会孩子们如何辨识自己的情绪,直接的表达情绪,使用语言而不是肢体,与他人的交往中能够换位思考,遵守社会规范,尊重他人,而不是处处找茬。学校要教授学生如何交往,如何融入社会,如果学生有进攻性的行为,要给予制止和指导,学校有义务减少欺凌事件。

社交情绪课程带来的改变可能远远超出立法者的预期。进一步的影响可能更令人意想不到。立法者歪打正着地建立了一个更融洽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每个人有着更丰富的情感和更融洽的社会交往。立法者当然也没有讨论学校中女性化的沟通方式和破坏男性沟通方式。他们已经着手减少严重的欺凌事件和与欺凌相关的自杀数量。

然而,当我们走过一个循证、有效应付欺凌的实践阶段后,我们看到学校文化的展开不知不觉中破坏了男生的情绪表达,不符合男生危机为导向的政策(Boy-Crisis-Oriented Policy)。这不仅是学校或者教育界的趋势,也是悄然影响到法律界。迈克尔・凯摩尔(Michael Kimmel)认为“当今,男生需要防御的恰恰是那些声称捍卫他们的人;需要救援的正是那些拯救他们的人。”

五、结论

校园欺凌研究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小学 校园欺凌 青少年 对策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不断增多,过程触目惊心,性质十分恶劣,一些女生间的校园欺凌,施暴者采取的手段残忍恶劣,侮辱性极强,多次引起了人们对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的广泛关注。其实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小学欺凌现象在我国就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频发,一次又一次刺痛了公众的神经。原本应该充满欢声笑语的菁菁校园,为何会欺凌事件频发,是什么让青少年变得如此暴戾?

一、校园欺凌的相关概念

欺凌是指一种反复发生的、以大欺小或以多欺少的恶意侵害行为,通过孤立、侮辱、威胁、打骂、勒索等方式侵害他人身心。欺凌可分为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直接欺凌是对被欺者采取拳打脚踢等肢体暴力或勒索钱财等行为;间接欺凌指对被欺者进行排挤孤立或语言谩骂攻击等。[1]校园欺凌概括来说是指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由一个或多个学生集中持续地故意伤害或破坏某个或某些学生的财物、身体和心理等,造成受欺凌学生肉体上和精神上痛苦的行为。该问题最早被挪威学者奥维斯所关注,早在20世纪70年代他就对瑞典、挪威等北欧国家的校园欺凌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近年来,校园欺凌在我国频繁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青少年欺凌是校园欺凌的一种,欺凌者个人或伙同他人一起对受害人实施排斥孤立、言语侮辱、肢体暴力、威胁勒索等行为,青少年欺凌的危害不容小觑。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有的欺凌者还将欺凌过程、欺凌照片到网上,对被欺凌者造成身心上难以平复的伤害,甚至促使自杀行为的发生。[2]有些被欺凌者会采取“以牙还牙”的方式来反抗欺压行为或成为新的欺凌者,最终导致一种恶性循环。而对于欺凌者来说,他们处事霸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正义感和责任感,把欺负人当成家常便饭。如果欺凌者始终无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其行为也没有得到惩罚和矫正,其以后犯罪的可能性会增大,对家庭和社会的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二、青少年校园欺凌的特点

1.手段多种多样

常见的手段不仅包括对被欺凌者直接的身体暴力攻击,如推搡、掌掴、拳打脚踢等,还包括对被欺凌者精神上造成的伤害,如嘲笑、侮辱、恐吓、勒索等,除此之外,社交上的排斥、孤立、敌视以及心理上的折磨也是欺凌行为的表现。

2.持续反复发生

由于欺凌者抓住了被欺凌者不敢将受欺凌情况告诉家长或老师的心理,欺凌行为通常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发生,他们会肆无忌惮地多次反复欺凌受害者,并以此为乐。

3.当前普遍存在

校园欺凌目前普遍存在于中小学校园。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心智与心理都还不成熟稳定,对自己行为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再加上人们对此没有足够的重视,常常把欺凌理解为同伴之间的小打小闹,造成中学校园成为欺凌的高发地带。

4.力量的不平衡

欺凌者相比被欺凌者,一般年龄更大、身体更强壮,或者实施欺凌的学生由多人组成,形成实力或者势力上的优势,使被欺凌的学生在心理上惧怕而不敢反抗,形成一种恃强凌弱、仗势欺人的不对等局面。

5.行为隐蔽较难察觉

欺凌行为通常会发生在一些隐蔽的、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家长和学校往往很难发现。而且间接欺凌往往不明显,家长和老师短时间内无法察觉到孩子的异常。当前网络欺凌逐渐兴起,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传播速度更广更快,隐蔽性强,危害性大。一些青少年利用QQ、微博、贴吧等发送恶意诋毁、侮辱、威胁他人的文字与图片,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与精神伤害。[3]

三、青少年校园欺凌的原因

1.青春期独特的心理特征

青春期的中学生身体处于快速发育阶段,精力和体力都比较旺盛,有时需要对外发泄自己多余的能量,但心理上还不成熟,有时为了“面子”将自己所遇到的挫折和不满发泄到他人身上。此外,有些学生本来就较为懦弱胆小,受欺负了也不敢吭声;还有些学生性格孤僻、不合群,这些人很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

跟男生顽皮好动、处理问题的方式简单直接相比,女生往往会不自觉地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习惯用自己的方式发泄情绪或达到某种目的。青春期的女生敏感多疑,嫉妒心理强,情绪变化大,可能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或一个眼神而心烦意乱乃至情绪失控,通过欺凌等方式将不满发泄到他人身上。

2.家庭的教育方式

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最早场所,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有些家长本身素质有限又忙于生计,无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正确指导,更有甚者,通过打骂孩子的方式宣泄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致使青少年在早期家庭教育中没有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对青少年而言,父母过分严厉的教育方式,容易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攻击性强、野蛮粗暴。而对于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他们往往得不到该有的关爱和教育,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当自身无法调节时,可能会通过欺凌的方式将这种情绪转移到他人身上。[4]

3.同伴团体的影响

人都有合群性,对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而言,在团体里的归属感非常重要,在团体里他们能建立自信、加强身份认同,也能对抗来自其他群体的排斥和欺凌。但这种归属感并不稳定,当意识到自己在小团体中的地位受到威胁或明显感到自己地位较低时,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不安感。为了改善自己的境地,青少年可能会通过欺凌他人的方式来向团体宣示自己的存在。

4.大众传媒的不良示范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影视、图书、网络等大众传媒对暴力行为的大肆渲染,会增强他们的攻击性。再加上他们本身可能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危害性,还会对欺凌行为进行炫耀,再次引起他人的效仿。

5.学校道德教育缺失

当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樊篱,把分数、排名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老师很少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异常行为。

四、国外解决校园欺凌的做法

为了解决青少年校园欺凌问题,从2007年3月开始,韩国教育部就向中小学提供免费“警卫服务”,只要学生提出求助申请,政府就会安排警卫在校园周边或特定地点暗中保护他们。[5]今年年初,韩国政府还颁布了《人性教育振兴法》,规定把人性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将相关课程设为必修学科,全国中小学校必须提交人性教育计划,并加强教师的学习培训。日本为了应对频繁发生的校园欺凌行为,特别加强了学校教育和咨询服务,不仅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增加了学校辅导员和护理员的数量,还扩充校园社会工作者队伍和学校咨询机构的规模,设置24小时不间断服务咨询电话,以帮助学生处理各种问题。澳大利亚的一些学校采用“同伴调解”的方法,挑选若干性格开朗、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调解员,一旦发现有同学被孤立,就会特意多和该同学接近,尽量消除他们的寂寞与孤独;还会找不团结的同学谈话,努力使他们消除偏见和分歧,重归于好。

前不久在美国发生的中国留学生欺负同伴事件,涉事学生面临着美国司法部门的绑架、虐待等指控,可能会被处以终身监禁或驱逐出境,相比之下,我国对未成年校园欺凌行为的惩戒力度还有待商榷。有关专家分析指出青少年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不强,极易受外界影响,身心发展还不健全,如果惩罚过重可能会让其自暴自弃毁其一生,太轻的话又可能达不到教育效果,如何合理有效量刑需要进一步研究。

五、遏制校园欺凌的对策建议

1.政府

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制定实施了《校园安全法》,时至今日,共有48个州实施了反欺凌法,大部分州更是明文禁止网络欺凌或电子骚扰。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也有专门针对校园欺凌的法律,而我国的《校园安全法》至今尚未正式出台。我国应该尽快加强校园安全立法工作,从法律的高度保护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还要健全惩戒机制,让欺凌者为自己的过错付出代价,对欺凌者实施应有的惩罚和处置,才能鼓励那些受到欺凌的孩子起来反抗。

2.学校

目前学校教育一味追求学生成绩的提高,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导致学生伦理道德的缺失。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健康人格的培养、良好道德教育的熏陶与分数的提高、升学一样不可或缺。学校教育应两手齐抓,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开始,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注重团结友爱、社会公德、爱护弱小等教育。学校应积极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培养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改善校园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和谐、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中快乐成长。

为保证学生安全,学校应当在校园内一些偏僻、不易察觉的地带建全监控网络,当发现校园欺凌行为时,应当立即采取制止措施,避免伤害的发生。[6]聘请专门的心理老师,及时给予青少年科学有效的帮助。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通过法律常识宣传栏、法制教育栏目、案例探讨等形式让学生懂法、知法、守法,教给他们基本的防范知识,学会找老师帮忙,而不是以武力解决问题。

教师在处理学生的欺凌行为时,不要武断批评或者当众训斥,应采取合理的方法,了解学生这么做的原因,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矛盾,让他们认识到欺凌的后果和严重性。教师还应该培养积极的师生关系,增进学生对班级和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教师可以针对校园欺凌问题开展主题班会,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从而提高学生对欺凌问题的认识,也可以学到应对欺凌的技巧。

3.家庭

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尊重孩子,加强与孩子的交流沟通,既不过分溺爱孩子,也不过分专制。平时处理事情时,家长要以身作则,用文明的方式解决问题,向孩子展示良好的修养。作为家长,要及时发现子女的异常,捕捉子女可能欺凌他人或被欺凌的迹象。当得知孩子欺凌别人时,不要一味过分指责孩子,要耐心开导孩子,让孩子明白欺凌别人的行为要承担责任。若孩子被欺凌时,多给孩子爱、包容与理解,让孩子不要恐惧,切忌不要“以暴制暴”。家长与学校要保持联络,加强合作,一起出谋划策,制止和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

4.青少年学生

面对校园欺凌,青少年学生要加强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打破沉默,及时与父母或老师沟通,取得帮助和支持。青少年学生要学会与人为善,接受他人的缺点,不孤立他人,学会宽容、体谅、理解他人。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多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学会控制情绪。同时,提高自己的抗挫能力,面对考试的不如意、老师的批评、遭同学欺凌等,不应自卑退缩、自暴自弃,应当多给自己积极的暗示,自信地去面对解决问题。

总之,校园欺凌的防治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学校、社会、家长和学生必须协调行动,形成合力,一起关注欺凌现象,共同探讨避免和解决的方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有效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天娥,龚伦军.当前校园欺凌行为的特征、成因、与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7).

[2] 贺岚.看不见的角落―关于我国中学校园里的女孩欺凌现象的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4.

[3] 张杰.浅谈日本的校园欺凌问题[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

[4] 郭一建.社会工作介入流动青少年同伴欺凌行为的实践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5(1).

[5] 李茂.遏制“校园欺凌”外国如何出招[J].黑龙江教育:中学,2014(5).

校园欺凌研究方法范文第3篇

一、闹玩与欺凌

同样一件校园间学生冲突事件,是闹玩还是欺凌,定性不同,处理起来态度、方式、方法就应该不一样。否则,处理不当,就会事与愿违,对事件双方学生都会产生二次伤害。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对校园欺凌进行了描述,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事件”。这与目前比较被公众认可的由英国伦敦大学Smith教授提出的定义很相近,即校园欺凌是“有意造成他人伤害的行为”。校园欺凌分为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直接欺凌包括言语欺凌(辱骂、公开嘲笑、恐吓、威胁等)和身体欺凌(推、打、踢、扯头发、害等);间接欺凌包括关系欺凌(传播谣言、社会孤立)和网络欺凌(歧视性短信和电子邮件等)。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家长对学生间的关系冲突往往不能准确识别,导致或过度解读学生之间的闹玩和一般行为冲突,或漠视蓄意、恶意欺凌行为。北京中关村二小事件,校方与家长的争执就突出反映出这个问题。

其实,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甄别是闹玩还是欺凌,最关键是看施害者是否存在蓄意或恶意。作为学校、教师和家长应当在及时制止的前提下,细致了解事件背景,冷静思考,根据事件性质,采取适当的方式。

如果是闹玩中出现的伤害,学校、教师、家长都要心平气和,在充分了解事件过程的基础上,以批评教育的方式,教育孩子平等博爱,学会尊重他人,以同理心,推己及人。若施害学生能认真反省,认识错误,并向受害学生诚恳道歉,受害学生能宽心宽容,调适心理,孩子们就会和好如初。

当然,在上述情境之下,教师、家长只是从中引导,不是包办代替,要让学生知情知理,自己去选择适当方式处理问题,从而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相反,如果家长和教师反应过度,把事件扩大化,往往会使学生当事双方受到二次或三次伤害,结果与初心背道而驰。

但也要说明的是,要特别考察受害学生的心理感受,关注不同学生之间的身心差异,不能一概而论,简单处置。

如果施害学生是蓄意或恶意,学校和教师必须及时发现,立即启动相关预案加以果断处置。首先要保护好受害学生,并进行心理疏导,若身体受伤,要迅速救治;其次要评估事件会有什么后果,会引发其他什么事件,及时通知事件双方学生家长;第三是学校、家长、学生、相关部门在有情有理地沟通和协调的基础上,依规依法进行处置,要根据受害学生身心受伤害程度,以及事件由来,对施害学生予以严格的公开的纪律处罚,甚至走司法程序,予以法律的惩罚。

需要强调的是,在我国,校园欺凌还不是一个法律概念,现有的法律无法对校园欺凌行为进行有效制约,但学校要“树立法治思维,多用法治方式”,利用现有法律提供的保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校风建设与欺凌治理

凭着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次数与学校校风的关联,人们早已发现,校园欺凌事件多少与校风好坏密切相关:校风好,校园欺凌现象少甚至没有;校风差,校园欺凌现象较多甚至频发。深究校园欺凌因素,有许许多多,但综合起来考量,根本原因还是学校的校风问题。因此,治理校园欺凌的根本性措施是加强优良校风建设。

校风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具有行为和道德意义的风气,是在校内具有极大影响并被普遍认可的思想和行为风尚。它体现在学校各类人员的精神面貌上,体现在学生的学风、教师的教L、学校干部的作风、各班级的班风上,还存在于学校的各种事物和环境之中。校风作为一种心理环境,有巨大的同化力、促进力和约束力,对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德育是思想灵魂的滋润,校风建设是对人的全面养育,是包括从校长到每个学生每个教职员工的德行的修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在我们的校园,应通过每一个个体、每一项制度、每一次活动去体现。治理校园欺凌,尤其要把平等、友善、法治,通过教育活动的一点一滴,从心理层面去濡染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教职员工。

有研究表明:校园中的贫困学生、随迁子女、体形缺陷者、行为习惯特别者等容易遭受欺凌。因此,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应开展人人平等、样群平等为主题的活动;在社团组建方面,应引导社团组成多元化,促成不同群体的相互了解和包容;在学生日常评价中,应尊重不同学生个性,不公开不简单地说某种个性不好,不对个别学生的某种个性或行为冠以歧视性评语。

三、校园与社区

校园欺凌现象,从发生地来看,发生在校园的约占60%,发生在校外的,如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占近40%;从受害或施害主体来看,可能是本校学生,也可能是其他学校学生,甚至是社会不良青年;从形成原因上看,既有校内因素,也有社会因素,如学校周围社区民风、人口构成、治安状况、产业特点等。因此,治理校园欺凌要处理好校园与社区的关系。

首先,要加强学校内部常规管理,形成良好校风。同时,建立相关信息监测网络与处理机制,包括设置心理热线电话、网上投诉、校长信箱、公共邮箱等信息反馈通道,欺凌行为易发场所的监控,校园欺凌的报告制度等。只有防微杜渐,及时干预,才能有效地遏制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校园欺凌研究方法范文第4篇

一、校园欺凌现象面面观

记者:您作为长期从事儿童福利和儿童保护问题研究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士,怎么看校园欺凌?

童小军:校园欺凌的确是一个与教育密切相关的问题,但它更是发生在中小学基础教育环境中的儿童保护问题。

从社工专业的角度来讲,国家采取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的行动是一种对儿童的保护,也是儿童应该享受的福利。按照儿童社会工作的理念,所有孩子都应该获得引导和教育,他们应该有这个福利。如果没有,那么他们出现校园欺凌这样的问题就不是他们的错,是相关教育者的错。我们国家目前校园欺凌现象之所以比以前严重了,原因就是我们对这种现象的认识和干预都不足,没有采取适当的、正确的干预方法。校园欺凌是可以得到有效防治和改善的,但需要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干预方法。

校园欺凌强调的是以强凌弱,即较强的一方对较弱的一方实施的肢体和语言或者精神上的一种伤害和攻击行为。这个“强”一般体现在体格以及人数的优势,还有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强”,比如家境较好、在学校朋友较多的学生欺负家庭比较贫困、在学校里没有什么朋友的学生。欺凌形式主要是肢体和情感两类,其中情感的欺凌包括语言伤害和孤立两种形式;也有将它分为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两类。

记者:为什么说所有卷入欺凌事件的人都是受害者?

童小军:在欺凌事件中,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在这个过程中所接受的信息都是有害的,谁都没有得到好处。其中,被欺凌者受伤害最重。可能是在身体上受伤,严重的可能致残(最严重的是丧失生命),但更多的是心理的、人格方面的伤害。这种伤害一旦产生就很难康复,就算惩罚了欺凌者也不能挽回。

而欺凌者,即施害人受到的损失,在于被强化了错误的解决问题方式以及对暴力行为的错误认识,会导致暴力行为的养成,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将来可能发展成违法犯罪。尤其是当欺凌行为带来了严重后果时,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清晰的是非观念,他们会为自己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感到羞愧,会有沉重的负罪感。这些都是当初欺凌别人的时候为自己成年生活埋下的心理隐患。

旁观者也是一样,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对是非的概念以及对暴力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有吸收,有些旁观者的言语和行为还会让欺凌者得到鼓励,加重欺凌行为。可见,被卷入欺凌事件中的三方在这个过程中吸取的都不是积极的信息,养成的也是错误的行为,培养的不是正面的价值观,因此都是受害者。这种伤害还可能延续到下一代,不是通过基因的传递,而是通过外在行为和情绪的影响。因为他们自己受到了伤害,在经营家庭氛围和育儿的时候,会制造缺陷型的环境,影响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记者: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欺凌的“隐秘性”?

童小军:欺凌的“隐秘性”,主要是由于成人对这个问题的忽视和不正确的认识,以及缺乏应对机制所导致的。其实,我们的孩子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有问题,找老师或者找家长”,但是在校园欺凌事件中孩子们学会的是沉默。有调查显示,孩子被欺负后会告诉家长或老师的人数比例超过了70%,但是多数家长或老师的回应都不对。第一,缺少对受欺负者的疏导,没有教会他们如何面对这种情况。第二,批评教育欺凌者的方法无效。通常学校教育者会直接找欺负人的学生教育一下,告诉他不要那样做。而很少会去了解事件的过程、为什么会这样做,很少会告诉学生这种事情应该怎样处理。这样教育一下的后果是不但没有制止,还可能激化了矛盾,往往让欺凌者对被欺凌者的伤害行为更加剧烈。很多家长的处理方式也不恰当。例如,有的家长会对孩子说“他打你,你也打他!”还有一种是直接找到这个欺负人的学生家长去理论,指责他们为何不把自己孩子管好。对方可能有两种反应,一种就是护孩子――我们家孩子就是混蛋、不讲理了,你能怎样?另一种,懂道理的家长可能会批评孩子,说不定也打一顿,以示惩罚。然而这些都只会激化欺凌行为,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一般就不会跟老师或者家长讲自己被欺凌的事了。欺凌的“隐秘性”还可能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被欺负的孩子会有屈辱感,觉得没面子,所以也不会对别人说。

其实,这里我要强调的是老师和家长的意识不够。孩子被欺负了,在家里、在学校里一定会有所表现,在行为、情绪、外表、衣着等各方面,都会有迹象。例如,孩子会说不愿意上学,或者一到该上学的时候,他就“生病”了,或者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不去学校,等等。家长有时候把事情想得太简单,没有这个意识,缺乏敏感度。很多老师也比较粗线条,只把欺凌当做一种偶尔出现的偏差行为,批评教育一下了事,不会深究,不会意识到这个事情对学生有多大的伤害,从欺凌事件的特点、类型,到对学生的伤害,都意识不足。

记者:同学之间因故起了冲突或不再跟对方一起玩了。这种情况属于“欺凌”吗?

童小军:这种情况不是“欺凌”,这只是交往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或不和谐。因为我不跟你玩了,还有其他人跟你玩,不是我组织了一个班里十几个人让大家都不要理你,并持续很长时间。如果发展到这种程度,才属于欺凌。同学之间偶尔的小矛盾,都是正常的。“偶尔有矛盾”就意味着时间持续很短,双方都有伙伴,能够互相对峙,不是被孤立的。可能过一段时间两个人又和好了。这种情况需要家长、教师对孩子进行友好教育,进行关于怎样看待和对待你不喜欢的人、怎样与他们交流方面的教育。要让孩子知道,就算对自己不喜欢的人,也有和平相处的方式。如果不教会孩子正确的相处方式,小矛盾也可能发展成欺凌。

二、校园欺凌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现象,

但是可以预防和解决

记者:中小学里的校园欺凌是否已经“很严重”?是否能够避免?

童小军:应该是“比较普遍”,“严重”是指有某些现象或者在某些地方可能比较严重。校园欺凌在中小学是一个普遍现象,是不能避免的现象,如果没有很好的措施,是一个很难说“没有了”的现象。我们能做的,一是减少发生的数量,二是降低伤害的程度。

校园欺凌一般不会出现在小学低年级,通常是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到初中最严重,高中会逐渐减少了。它的高发期正是学生进入青春期的这个阶段,这就是它“不可避免”的原因。

一是因为青春期大脑发育还不成熟,青春期的孩子各项生理机能都在迅猛发展,但脑神经的髓鞘化还没有完成,大脑皮层的抑制机能还不足以控制行为的盲目性和冲动性;二是因为青春期时,人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还没有形成或者不稳定,但是在心理上要追求一种自我认同,这个阶段,如果没有很好的引导、教育和规范行为,孩子们就像进入了“动物世界”,他们更倾向于以原始的状态或原始的行为来获得自我认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是儿童青少年的成长规律,在这个阶段,他们就有这个需求。我们必须认识到:第一,这是成长的必经阶段,孩子在这个阶段一定是要犯错误的,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让他少犯这样的错误;第二,如果犯了这样的错误,我们要知道怎样去引导他,教育他,扶持他,帮助他,让他不会再犯。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没有足够的干预或者干预方法不对,后果就会比较严重。

记者: 我们应当如何对校园欺凌事件进行正确的、有效的干预?

童小军:对欺凌事件有了正确的认识后,就要对学生进行多方干预,也就是对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要进行干预,而且干预的视角一定是从保护儿童出发,一定是保护性的教育,保护性的引导,甚至是保护性的惩罚。总之就是要保护儿童的利益。欺凌事件里面的所有孩子都应该获得引导,都应该获得教育,否则他们再出现这个问题就不是他们的错,是我们的错。

我们国家现在对儿童保护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综合,但是大家还都是各自独立工作,没有形成联动的概念,也没有形成预防的概念。学校可能认为校园欺凌这样的事,是极少发生的个别事件,所以没有把它当做一个社会问题来对待,也就不会用对待社会问题的方式来处理,只是个别处理,个别教育。所以,要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要转变意识,对校园欺凌现象有系统的、深入的认识;要把校园欺凌放在一个更大的儿童伤害的概念下来看。儿童伤害有虐待、忽视、剥削和暴力,校园欺凌只是暴力的一种特殊形式,暴力还包括环境暴力和文化暴力,从预防校园欺凌的角度来讲,环境、文化暴力都是需要治理的。

三、对全体学生加强生活技能教育和安全教育

记者:家长和学校担心反校园欺凌教育会对本来只是少数的欺凌行为起到宣传助长作用。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童小军:家长的担心是有道理的,这就要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要适当。反校园欺凌教育不是只跟孩子们讲什么是校园欺凌,而是需要策略地进行正面教育。我们可以通过引进新的课程概念和丰富现有课程概念的做法,开展反校园欺凌的工作。

一是在校园里引进“生活技能教育”的概念。所谓生活技能教育是指培养一个人能有效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成长需要的挑战的能力;培养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且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积极的适应能力。这种教育从幼儿园甚至从孩子出生就可以开始了,但一定要有科学的方式,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认知水平以及行为习惯,培养他们面对风险或者伤害时的自我防护意识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求家长和教师首先要有这个能力(可以通过专业人员的培训获得这个能力)。只要我们的基础教育系统有了这个意识,再组织力量来做,就能做得到。课本、辅导教材都没有问题,首先是概念、意识要到位。

二是补充和丰富“校园安全教育”概念的内涵。校园安全是大家已经认可的概念,要把安全这个概念做得更科学、更综合。除了大家公认的校园安全,比如硬件的、软件的防火、防电、防灾、防外出时意外伤害等,一定要把“防人为伤害”这一部分加进去,也就是要把校园暴力可能涉及的各种各样的伤害,以及如何防止、如何应对等都加进去,这是一个更大的、综合的校园安全概念,除了孩子们的人身安全之外,还需要孩子们在校园里拥有心理的安全和情感的安全。

以上两个概念,任取其一都可以做起来,它们都包含了但不单一指向校园欺凌,可以避免负面强化。在这样综合的大概念里面,很多保护儿童免受伤害的内容,包括反校园欺凌的相关教育就可以进校园了,这就是应对措施。

记者:目前中小学校可能还是不够重视非学科教育。这种情况要怎么转变呢?

童小军:可以采用尽量不影响学科教育的方式来解决。这个方式就是有组织地在基础教育系统引进社会工作的专业力量,参与到学校的非学科教育工作中,包括现有的校园安全教育、德育、法制教育,等等。

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训练让他们在校园里关心的都是学科教育之外的事情,是学生的社会能力、主流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对一些特殊情形的应对,比如校园欺凌。这些事件其实在学校这个环境中发生的数量和比例不会很高,可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就会影响学生整个人生。将社会工作者引入校园,他们就能够通过特有的专业理念、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处理自己生活中面临的矛盾和难题的能力,避免他们采用“欺凌”这样的行为来对待同伴。

当然,引入社会工作者就涉及岗位设置,需要国家的投入。美国做过一个研究,对这些方面的投入与回报率最低的是1∶7,最高的是1∶17,投入的回报非常高。所以重要的是先改变观念。要认识到这是为了让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人,让他们将来不管做公民,还是做朋友,还是做父亲、母亲,都能做得更好。对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恐怕这些角色才是更重要的。我们不否认知识的重要性,但是社会教育非常重要,不是要舍弃哪一个,而是兼顾,二者是相互促进的。

四、要从学校的制度建设入手

完善儿童保护的各项措施

记者:在学校里应该怎样建立和完善儿童保护的制度和岗位?

童小军:我的建议是,要建立保护学生安全健康成长的制度,不只是针对校园欺凌的,还要包括所有教师对学生的暴力,学生对教师的暴力,以及学生之间的暴力,不只为校园欺凌一件事设置岗位、建立制度,一定要把校园里面可能造成暴力环境的因素进行整体反映,如果不在这个背景下讲制度建设,人们会以为这是小题大作,以为只是为极少数的人和事建立制度。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建立了制度以后,必须要有专门、专业的人来负责,这个人要做的不仅是在全校范围内有差别地进行儿童(学生)保护的教育和宣传,同时要建立一个应对儿童(学生)保护事件的机制。那么一旦出现恶性案件,就可以有人负责了,出了问题也有人可以问责,能倒查,否则这种事永远制止不了。这个体系最托底的作用就是出了问题有人负责任,最重要的作用是能保护师生,有效预防暴力事件。

在校长和教师的学习或培训中,要有儿童保护和儿童福利的概念和内容。对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培训一定要加入这些内容。在大学相关的本科教育或者研究生教育的课程里,以及毕业后的继续教育中,都要加进去。所有的校长和教师都要学习这些内容,但并非所有教师都来直接处理这样的事情,他们只能预防,以及面对问题时能够有正确的意识和反应。一旦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就要依靠制度和专业人员进行系统处理。

那么对相关责任岗位的人有什么要求呢?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学校引进社工(社会工作者)。很多国家如美国、日本都是这样做的。美国的法律虽然各州不一样,但“一校一社工”是基本统一的。另外,由于社工人才短缺,所以规定学校首选社工,其次是心理学或医务工作者来从事社工的工作。但只要在这个岗位上,就一定要接受社会工作培训,掌握社工的特定技能。

记者:学校应该如何具体实施校园欺凌的治理呢?

童小军:从社会工作来看,预防校园欺凌的最好方法就是给孩子们正面的引导。 国外的研究显示,大多数的校园欺凌事件都发生在同班同学或者同校同学之间,因此有效的做法就是从小学高年级开始,贯穿初中和高中,基础教育系统应该有目的、有规划地开展班级同伴友爱主题活动,聚焦同辈关系、同伴友情和友好解决同伴冲突技能培养;同时加入法治教育。其次,需要建立报告制度,要有一个专门负责的人对上报的问题进行判断。要对卷入欺凌事件的人进行调查,找出原因,并评估这些原因与学生、家庭或者学校的相关程度,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这是一般的程序。其中一定要做的是生命危险的评估,需要运用专业手段。例如,首先要向提供消息的教师进行调查,询问教师何时开始关注,是什么引起了教师的关注(如情绪、行为、伤痕等);是经常的,还是突发的,突变越严重,进行干预的紧迫性就越高。在处理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隐私,避免二次伤害等。

记者:在中小学校,怎样去区分心理老师、社工的定位和职责呢?

童小军:社工,既是指社会工作(social work),也是指社会工作者(social worker)。社会工作是依托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存在的专业和职业,主要为社会问题涉及的弱势群体开展服务,聚焦的是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社工在面对学生的问题时,会采用社会生态系统视角,常规性地把学生当成一个独立系统的同时,将其朋友圈、师生互动状态和家庭亲子关系等都纳入问题分析和干预范围,还会运用相关政策,整合各种资源来解决学生面临的问题。心理老师往往只是聚焦学生个体,常常是通过改善学生的认知来改善学生的情绪和行为,一般不会考虑政策的问题。学校如果有条件,同时配备社工和心理老师是最好的。当一个学生出现了非学业性的问题,就一定是需要综合治理或综合服务的问题。如果是与儿童保护或校园暴力相关的,社工专业的培训更适合,因为这些问题既涉及学生们的认知,还涉及家庭教育和工作机制的建设。如果没有专业社工,可以由心理老师接受社工培训之后来做。无论是谁在这个岗位上,都需要为他们提供社工培训。

这里强调的是要用社工的思路来开展工作,用体验式或参与式或其他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正确的行为,例如体验“如果你是那个人,在那种时候会怎样做?”社工还要针对教师进行一系列的培训、宣传和倡导,强化教师的意识,内容包括:明确不能有什么样的行为;怎样对学生的异常情况保持警惕或敏感性;出现问题时要做哪些初步处理;觉察问题和报告问题的能力等。家长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以请社工来提供帮助。学校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服务,可以避免因工作方法不当给学生造成伤害。

校园欺凌研究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校园欺凌;社会化;对策

近年来,校园内的欺凌现象有所增加,事件的性质恶劣。根据教育署2002至2003年度的统计数字,校园欺凌与暴力事件约达七百多宗。若扣除学校假期,则平均每日三宗。调查结果还显示,同年,中学教师处理了643起欺负学生案件。中学学生人数为0.14%,表明校园内欺凌案件的严重性。

一原因分析

(一)从家庭角度来看,相当多的父母对阅读自己的孩子越来越感到困惑。与孩子的无效沟通导致父母与父母之间的疏远,这不可避免地会会产生矛盾。如果孩子的情绪没有得到适当的发泄,他们将使用极端的行为来发泄。暴力的情绪会滋生对周边人、事、物的反击,父母平时的疏于教导,忽略孩子的情绪发展,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还有一部分欺凌者是在家庭中是十分受溺爱的,家长对孩子的纵容和放任自流,一味地宠溺,致使孩子不懂谦逊,以自己为中心,不考虑除自己以外其他人的感受,从而导致对他看不惯的人或事大打出手。

(二)从学校方面看,近年来,我国也在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但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些方面是无法顾及的。受高考制度的深远影响,教育中更多的是重视成绩的高低,而忽略了德育的重视。在埋头苦读的过程中,学生的交际能力在削弱,导致在受到欺凌后,无法得到正常的倾诉,学校的惩戒大多是草草了事,以息事宁人为主。这多方面的阻碍是欺凌事件的推动者,使此类事件仍在不断发生。

(三)从社会方面看,暴力的杀戮游戏,影视剧中的黑社会的形象,在更广阔的意识形态空间中,它甚至影响了欺凌者的道德和价值判断。在欺凌者心中埋下的是对罪恶的深刻认识和崇拜。这种基于非理性的身份和崇拜已成为内化后一些“问题青少年”的常态。这使得它们在诸如对待他人等许多方面反映了对主流社会的反叛和仇恨。因为仇视,他们便采用极端的手段来对待他人。

二校园欺凌现象对被欺凌者有危害

近期有关被欺凌者的研究表明这种情况可能持续到成年期,欺凌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精神上的伤害,还有在身体上不可轻易被磨灭的伤痛。在研究中所采访到的儿童,通过对他们的血液检测得到的结果表明,被欺凌次数的增加在他们成年后对长期健康有负面的影响。心理的病痛是隐藏的,具体会影响到他们的哪些方面是不可预测的,是否能完全治愈也是未知的。这可以看出欺凌所带来的伤害是深远而悠长的,在被欺凌者的心中是久久不能抚平的。

三校园欺凌现象的防范

(一)对家庭而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在平等的关系中去沟通和对话,是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基础。作为家长来说,在良好的沟通下,平时应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在发现有任何异常的情况下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沟通是一切事端的良好解决办法,如若平时与孩子沟通较少,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不知和谁倾诉是延迟事态严重发展的阻碍。当问题发生时,作为欺凌者的家长不是一味地谴责,而是要关注到这背后隐藏的原因,孩子的欺凌动作是如何形成的,做到了解事态的起因能更好的解决问题。而作为被欺凌的家长应首先及时疏导及安抚他们的的情绪,可以咨询心理医生,用更好的方式让情绪得到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