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语文必考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考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考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考知识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英语;测试题;质量;标准

[中图分类号] G42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04X(2013)02-008-04

收稿日期 2012-10-14

[作者简介] 邓北平,男,湖北人,博士,北京《学生双语报》《双语学习报》执行主编,主要从事英语课型、有效课堂管理以及考生制度与考试文化等研究。

近年来,我国各地每年要命制近百套中、高考试题,如果再加上各地的模拟试题与阶段性测试题,试题之多,难以胜数。然而,试题一旦投入使用后,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可是,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什么是“好题”?怎样命制“好题”?英语测试题的质量标准是什么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我们知道,“好”是一个模糊的前科学概念,是对客观事物动态的、相对的和主观的认识描述。既无上下限,也无参照物。从逻辑关系上讲,我们必须首先讨论“好题”的标准问题。因为,没有标准,我们对试题的判断就没有依据,也就没有说服力。因此,必须为“好题”的判断建立一个客观的、科学的、合理的标准。这个标准既能在学理意义上站得住脚,又能在实践中发挥科学判断“好题”的功能,并能直接指导命题。这无疑是一个有着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的课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探讨。本文试就英语测试的质量标准这一命题提出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好题”应该符合该学科的学理逻辑

什么是一门学科的重点知识(俗称重点)?什么是一门学科的难点知识(俗称难点)?什么是一门学科的必要考点?考点与知识点的关系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厘清有助于了解一门学科的学理逻辑。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请参见拙文《高考英语学科的知识点与考点研究》,本文不再赘述。

我们知道,建构一门学科知识结构的重要知识是重要的知识点(重点),反过来,学习者通过对该学科知识结构的内化而形成的必须能力则是重要的能力点,但二者未必全是必要的考点。一门学科的(知识点与能力点)重点未必是难点,因为,有很多知识点或能力点虽然重要,但对学习者而言并不难接受。同样,一门学科的(知识点与能力点)难点也未必就是重点,因为,该知识点或能力点可能只是不易为学习者所理解,未必就能确切地反映该点在整个学科知识结构中的地位有多么重要。何况,重点与难点(知识点与能力点)也不一定能反映它们在该学科的测试结构中的地位有多么重要。因为,往往学科知识点中的重难点未必就一定是测试中的重难点。考点中的重难点和知识点中的重难点并没有必然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有鉴于此,重点未必是难点,难点未必是重点。难点未必是考点,重点也未必全是考点。

如果不是重要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该点就难以成为必要的考点,其入考的可能性就小。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考点应该是该学科的重点,或应该能反映该门学科的主体知识结构,并且也应该能检测考生的素质结构状况。只有重要的而且可能成为考点的知识点才是真正测试学意义上的重点。

我们现在所讨论的重点(考点中的重、难点)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学科中的地位;其二,在测试中的地位。如果某点在二者中都重要,那么该点就是真正的重点,也就会成为我们选题的对象。如果只占一项或在二者中都无甚地位,其重点的意义便相应而减。由此可见,无论是中、高考命题,还是复习备考的选题,或者是编书的筛题,重要的考点才是我们关注的对象。

我们知道,考点是知识点的抽样,而试题是考点的载体,考点通常以试题的形式来呈现。可见,“好题”应该符合一门学科的学理逻辑正是基于这一事实提出来的。

二、“好题”应该符合语言发展的逻辑

英语学科不仅具有一切学科的特点,同时,还兼有语言本身的特点。两者相加,其试题命制的难度与“好题”判断的难度更甚于其他学科。语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新的语言现象的诞生必然导致旧的语言现象的灭亡,新的语言特点的诞生必以牺牲原有的语言特点为代价。比如像疑问尾句、虚拟语气等语法现象在现、当代英语中已越来越不受重视,甚至在语法学家的眼中也只是次要的研究项目。从语言发展的逻辑来看,语言学科的知识结构也是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或不断丰富的。因此,这些更新生的、更鲜活的、更具时代特色的语言必然要反映到语言的测试中来,如果现行的英语测试不能反映当代的语言发展和语言研究的成果,这个测试本身的信度就值得怀疑。

而且,英语学科首先是以语言的形式出现的,然后才有学科的形式。所以我们说,以语言为对象的英语学科的知识点应该不全是、不总是和不必是我们测试中的当然考点。首先,知识点不全是考点。因为,知识点只具备成为考点的可能性。年度考试不可能亦无此必要将知识点全部纳入一份试卷。其次,知识点并不总是考点。由于“知识点是动态的和发展的,在一定的阶段有些知识点可能成为考点,但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逐步加深,这些考点就会淡出甚至完全丧失其充当考点的资格,不再具备可考性。”[1]最后,知识点不必是考点。因为,有些知识点虽然看来颇具可考性,但由于它们自身的特点,人们的认识水平以及命题人的知识视野、判断标准、思维定势、命题口味、习惯与识见等等因素的影响,有些知识点就不一定能成为考点,至少不一定能成为相对稳定的考点。

前文述及的考点通常是以试题作为呈现方式,而试题又是以试卷作为载体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学科的重要知识点上升为语言测试的考点而进入试题形态并不仅仅是测试学的必然观照,同时也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观照和产物。

三、“好题”应该符合文化的发展规律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语言自身又表现为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语言是最大的文化,语言也是一个民族最大的传统。一个民族失去语言就一无所有。我们现在学习外国语言的主要目的无非是两条,一是要学习外国先进的文化技术,二是要能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化传承者和创造者进行交流以促进理解与融合。所以,我们是抱着把语言当作工具,把语言当作桥梁的心态来学习外语的。正因为这样,我们对国外文化的发展就必须高度关注。

从大处着眼,世界文化是在冲突中发展,在交流中促进,在理解中深刻,在融合中丰富的。英语文化是当今世界的先进文化和强势文化,还处于不断的发展与不断的丰富之中。因此,国外新的文化思潮和新的文化成就理所当然地应该反映到我们的英语测试题中来。这不仅仅是一种主动的对接,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我国外语学习者的国际视野和全球关怀,同时将文化意识“润物细无声”地平行渗透到外语学习者的素质结构中来。

如果目的语的文化发展变化不能在我们的测试题中鲜明地显现,我们的语言测试肯定是落伍的、缺乏信度的、也是没有根的东西。因此,我们判断“好题”不能不考虑文化的发展规律。

四、“好题”应该符合测试学的一般规律(应反映新的测试理论成果)

当下我国英语学科的命题理论主要有三个来源,一个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本土的考试学研究的成果,另一个是近三十年我国中、高考英语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成果,第三个则是来自国外语言测试研究的最新成果。

现在大家都有了一个共识,认为语言是活的东西,因此,必要也必须将语言的测试尽量放在更多不同场景的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去,换言之,我们要将试题命制的核心――语境化――在试题中充分地体现出来。

试题的语境化使得语言真正复活了考试的“死”的语言。试题的语境设置可分为有效语境与无效语境。就多项选择题而言,题干和选项共同构成语境。但是,只有题干或选项能启发或干扰考生的正确认读、辨读与辨析才能称之为有效题干或有效选项,否则就是无效题干或无效选项。只有有效题干和有效选项共同作用才能生成有效语境,反之,只能生成无效语境[2]。语境化这个概念的提出,其意义在于,人们终于可以在活的语言中去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感受语言,体味语言,甚至去享受语言了。

由此看来,作为语言测试学的一个成果,试题编制的语境化是我们判断“好题”的一个重要参照。

五、“好题”应该符合试题命制的一般规律

试题的命制必然有其自身的规律,而规律又往往表现为诸多具体的原则。我们研究这种规律的目的是为了使我们的命题实践获得理论的支撑与操作的参照。因此,试题命制的科学性、合理性、时代性、有效性等特性必然以原则或要求的形式进一步细化为命题者的操作准则。比如,像完型填空的首句不设题,考点的分布主要以语义语用、常识、上下文的理解和固定搭配等来整体布局等等。又比如多项选择题的二重性要求,即题干与选项既要具备启发性又要具备干扰性的双重特点;又比如所有备选项(含主考项和辅考项)都必须是真实考点等等。这些原则或操作规程已经为广大英语教师和命题者所广泛接受并能运用自如,甚至业已内化成了命题者的一种心理趋向或定势。

但应该指出,命题原则并不能越俎代庖,直接充当甚至取代“好题”的判断标准。考试学中就有明确的命题原则规定,反映人们对测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例如,廖平胜先生等著的《考试学》就提出了在试题编制过程中命题人员应该遵守的十二条原则[3]。后来,廖平胜先生又在《考试是一门科学》中进一步明确提出了试题编制的三项基本原则与编制包括多项选择题(双层结构多选题)在内的主、客观性试题的基本原则和技巧。这里的所谓技巧,实际上也是指编制试题的常规要求或原则。

就英语学科的命题原则而言,其原则就更加细化和精确了,这些原则或技巧已成为人们命题时的必要参照。以多项选择题(multiple choice)为例,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内容、形式与能力考查”课题组就列举了九条应遵循的命题原则,专门指导命题人员的实际操作。

但这些原则只是原则层面的东西,或可称之为规律的外化,并不能代替“好题”的判断标准,甚至也不是命题的操作标准。因为“好题”的判断标准是更高层、更抽象、更宏观、更一般的指导。也可以说,判断标准是在学科与测试的大背景上,体现命题理论与操作技术的深度、广度和高度的参照物,远非一般意义上的命题原则那么简单。

六、“好题”应该符合试题自身的功能目的

题型有题型的功能,试题有试题的功能。前者检测考生的能力状况,后者检测考生知识与能力的掌握情况,题型通过具体的试题来实现自身的功能,反之,试题通过一定的题型实现自身的功能。不同的题型又表现为不同的功能。比如,命题者可以通过双层结构多选题(multiple choice)来检测学习者对语言掌握的情况。这实质上是对低层认知能力水平的考查,因为这种题型不能对重难点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和深度的检测,有其不可超越的局限性,至于在检测学习者对哪个点的掌握情况的判断时却非常灵活而有效,而且,由于题量可以很大,因此考点的覆盖面也就可以很广。

命题者也可通过其他形式的客观性试题或主观性试题来考查学习者的综合能力。像阅读理解、完型填空、书面表达等等题型都能很好地检测学习者的实际能力。如果我们要检测考生什么能力,或检测考生在哪一个知识方面的掌握情况,我们就可依据实际情况来设计不同的题型及试题,而且试题应该能反映该门学科的特征并能有效检测考生知识与能力的掌握情况。

由于语言学科更多的是反映在能力的检测上,因而一定的题型与一定的试题还具备两种方向的目的:既检测考生过往的知识与能力的掌握情况,又启迪考生今后的知识与能力的发展方向。

不仅如此,试题欲实现自身的功能目的,我们还要观察试题的四度: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历年《英语考试大纲》对高考试题的四度都有明确的表述,即“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2007年的《英语考试大纲》做了一点修改:“较高的信度、效度、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作用。”四度的值是衡量好的试题的一个重要标准。仅举一端,便知要略。试题的难度必须符合试卷的功能目的,而试卷的难度又必须符合测试目的。试题过难或过易必然导致区分作用的丧失。设想,一个失去了区分作用的试题,其检测意义还能剩下什么?所以,我们在命制“好题”或判断“好题”的过程中,应该观察并检验试题是否实现了其自身的功能目的。

七、“好题”应该符合统计学意义上的考点变化规律

在拙文《高考英语学科的知识点与考点研究》中,笔者曾讨论过考点的四大特性,即代表性、综合性、发展性和可考性。其中,考点的发展性意义深远。我们知道,有些考点可能过去是考点,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其测试意义逐渐淡化,遂淡出考试;如果有些知识点已经不能反映本门学科的特点,其作为考点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而有些知识点是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而逐渐成为重要的知识点,尔后跻身考点的。

这种现象我们只需通过对历年各地中、高考英语考点分布做一统计分析就可以得出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结果。尽管这种结果是基于统计学意义上的,但其指导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比如对很多语法项目的考查已经越来越淡化或弱化,另外,通过统计,我们还发现完全的纯粹语法倾向的试题逐渐在退出主流。

根据近年(尤其是高考英语分省命题以来)的统计,很多考点已经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线。但这也并不等于这些知识就是伪知识,而只是说这些知识已经不再是这门学科的重要知识点,也不是这门学科的重要考点了。但它们仍然可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或重点。从素质培养的角度看,可以学,可以教,但不必深究。而一些新的考点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比如词汇的考查作为一个重要的考点类别已经逐渐在和语法试题分庭抗礼了。

以上我们讨论了“好题”判断的七个标准,同时这七个标准又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应该说,这是我们判断所谓“好题”的总的理论与实践导向。在实际选题或命题的操作过程中,其实我们往往只用三条简单的标准即可:第一,试题要符合语言的规律(学理的规律与实用的规律);第二,试题要符合命题的规律(试题编制的原则、要求与技巧);第三,试题要与历年高考英语测试统计结果所反映出的规律基本一致(考点中的热点与冷点分布符合历年统计结果,试题符合“四度”的基本标准)。

[参考文献]

[1]邓北平.高考英语学科的知识点与考点研究[N].学生双语报教师版,2006.

高中语文必考知识点范文第2篇

据调查显示,中学生语文课堂学习效率低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习方法不当。大多数学生把语文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归咎于“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被动”。【1】这说明,在语文课堂上,由于学生自身学习方法的原因,学习效益在受着明显的影响。所以,我们需要探索语文学习行为规律,优化语文学习行为管理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把语文学习行为提高到” 管理”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更系统,更全面。

(一)优化语文学习目标管理

长期目标管理

学习语文的长期目标应该与学生的终生发展相关。基于语文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基本要求。当然,学习语文的长期目标也可以是开发智力和挖掘潜能。学习语文的另一个长期目标是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增进学生的精神追求。

中期目标管理

中期目标通常是指在未来3到5年内要实现的目标,是实现长期目标的关键一环。例如,高中3年要考上理想的大学,就必须为此全力以赴。

短期目标管理

短期目标,可以设定在未来的1个学期或1个学年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实现一系列的短期目标才能保证顺利实现中期目标。例如,清华大学的高考成绩在我省平均要求636分,那么你的短期目标就是保证每学年的平均成绩都不低于636分。

最近目标管理

如果你不做完今天的课后作业,你就不能保证这学年的平均成绩达到636分。最近目标就是指那些能引导你实现短期目标的那些目标。这就是“各个击破”原则的精髓所在。

设定目标最忌的是拖延时间。如果你把每个目标分解成更小的目标,直到任务表上所列出的每个目标都能在30分钟或1小时内完成,这样你就已经找到对付拖延时间的好办法了。

(二)优化语文学习时间管理

很多时候,学生不知道怎样利用时间学习语文。有的坐半天什么都没学进去,有的整天在学,成绩却不见提高。他们都应该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方法----ABC分类法【2】

1.将语文知识按轻重缓急分为:A(最重要)、B(次重要)、C(一般重要)三类;

2.按优先原则安排语文知识学习顺序,粗略估计各项工作时间和占用百分比;

3.记录实际耗用的学习时间;

4.每天进行计划时间安排与耗用时间对比,分析时间运用效率;

5.重新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更有效地进行语文学习。

选择最佳的学习时间学习语文

人在一天的不同时期,有四个学习学习的高效期。

第一个学习高效期:早上起床后,此时学习一些难记忆但必须记忆的东西较为适宜,如生字生词、必背课文、诗词等。此时适宜大声念,会有利于记忆。

第二个学习高效期:上午8点至10点,人的精力充沛,大脑易兴奋,严谨而周密的思考能力、认知能力和处理能力较强,此时是攻克难题的大好时机,应充分利用来做理解型的阅读题。

第三个学习高效期:下午6点至8点,也是用脑的最佳时刻,不少人利用这段时间来回顾、复习当天学过的语文知识,加深印象,分门别类归纳整理,也是整理笔记的黄金时机。

第四个学习高效期:入睡前一小时。利用这段时间来加深印象,特别对一些难于记忆的长篇背诵加以复习,则不易遗忘。

试试下面的建议,改变语文学习状态

1.每天一节语文课,要用双倍的时间来复习、思考、总结。 同学们习惯于制定计划,但在真正执行的时候,却忽略了思考、总结的重要性、必要性。在课堂上,学生个体对一节课所讲的语文知东西只能有个了解,真正要达到熟练的掌握程度,花时间是唯一的法宝。

2.用精力最好的时间来解决难度最大的语文问题。 要有禁“欲”精神,太多的学生喜欢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自己喜欢学的科目上,喜欢避难就易。却不知,解决了困难的知识点或不懂的知识点才算得上真正的进步。因此,要建立起根据需要来学习的学习理念,而不是简单的根据兴趣来学习。真正的学习需要是难点知识或不懂的语文知识。

3.避免长时间的学习一门科目或同一类知识。拿语文来说,很多同学总喜欢长时间学习或训练同一种类型的题型。要懂得适当的转换。一般情况下,不要连续3个小时学习或训练同一种类型的题型,这样有利于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劳逸结合是学好语文的又一大法宝。

(三)优化高中语文知识(阶段性基础知识、可持续发展素质知识)管理

分清语文知识类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根据知识的时效性特点,这里把高中所要求管理的语文知识分为阶段性基础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素质知识。

这里要讲的阶段性基础知识指的是以高考考试大纲为指导的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可分为语文积累和语文综合运用知识两部分。语文积累方面有八项基本考点。其中识记层面四个考点,一是拼音认读汉字,二是汉字的形音意,三是常用汉字的规范书写,四是准确默写新课标要求背诵的近50篇优秀诗文的句、段、篇。语文综合运用方面有三个考点,内容全部是从表达层面上进行要求,具体的形式分别是古诗词曲鉴赏、现代文阅读以及大小作文三个点上进行考查。

可持续发展的语文素质知识则是为了培养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健康人格,能够迅速适应高信息化、知识化未来社会发展的人,立足于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语文实践,建构起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性知识。新课程标准中采用“素养”一词来介定这一层面的的知识。它不但包含语文的积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更包含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特别是“思想观念”等。

那么,怎样管理好高中语文知识呢?首先,要加强阶段性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语文基础性知识,掌握必要的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知识,多讲小技巧,在量(基础知识)的积累基础上为质(可持续发展的语文素养)的飞跃奠定基础。其次,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如,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勤记笔记的习惯,专注听讲的习惯,书写整洁的习惯等。另外,还要加强学生深厚的文化素养。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并借鉴与吸收民族的文化的精髓;尊重多元的世界文化,采收人类优秀的文化养分。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必考知识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考语文;总复习;构建;知识体系;加强;作文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118

传统的高考语文总复习分三步走:梳理知识网络重点专题训练综合实战训练。这三步不知道已经走了多少年,我们在肯定它有一定效果的基础上,也会为此种方法所需的巨大付出而发出感叹。这不由得让笔者陷入了思考之中,如何才能让学生们的高考备考再轻松一些呢?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在这里提出两点内容与大家探讨。

一、构建语文知识体系

语文教学到了高三,逐一对照高考考试说明和近几年本省高考语文卷的考点,在茫如烟海的各种复习资料中寻章摘句、照搬或剪切拼凑出一套套练习题,让学生做,改后讲评,评后再做,一拨又一拨,铺天盖地,这或许是大多数学校高三语文复习的缩影。毋庸置疑,在高三进行必要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但完全以考代学,以讲评试卷代知识体系的构建,却是不科学的。单调重复的训练,只会让我们预期的效果大打折扣。

语文考查最核心的内容是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即考生的知识面、思想层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语文复习最大的缺陷是没有引导学生形成语文知识网络,亦即忽略了语文学习之本。那么,在高三学年,语文知识体系包含哪些内容?狭义地说,是考点,也就是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中规定要考的知识点;从广义地说,是中学生应该有的语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必需的课外语文储备。具体有两条线:一是课本,包括根据考点来编的各类复习指导书;二是课外,如对文化经典,文学名著的涉猎等等。

构建学生知识体系,就是要根据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对号入座,系统梳理有关知识。文言文的复习要回归课本,要从让学生积累18个虚词和120个实词的主要意思入手,掌握翻译的基本方法(信、达、雅),弄清通假字、文言句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文言知识。诗词鉴赏除了要弄清古诗词常见思想内涵和表达技巧外,还要认真看一些鉴赏实例。文学名著要熟悉小说故事梗概及思想内涵,记住一些精彩难忘的情节,掌握主要人物的特点及事迹,了解作者行文布篇的技巧,建议重点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等五部名著。语言运用题的复习,要彻底理清病句修改、句式变换、语言表达等各类题型的知识要点及解题技巧。作文复了要广泛涉猎,积极训练外,还要熟悉掌握必要的审题、立意、选材、表达等技巧。

在构建知识体系过程中,高三语文教学常有的遗憾是:一是没有系统性,大多在讲评试卷、练习中“蜻蜓点水”一下;二是尽管有计划,但常常被各种考试中断,无法贯彻下去。没有知识就没有能力,要提高能力,就必须抓根本,也就是构建知识。

二、加强作文训练

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而且就我省而言,作文比分还有上升的趋势,不少语文教师赞同语文考试“成也作文,败也作文”,可见作文复习一定不能马虎。高三阶段,学生不重视作文,是对语文的一种变相放弃;教师不重视作文,是对学生前途的不负责。

当前高三作文教学,不少教师处于“无为”状态,放任学生作文“自由”发展。表现在作文训练的无计划性,无系统化,基本上是照搬某份试卷的作文题目,自认为什么题目的好,就考什么题目,缺乏宏观的考虑。即使有作文指导,也有范围上贪大求全、指导上蜻蜓点水的毛病,许多学校作文教学已演变成一种呆板的模式:大量的话题作文题材,林林总总的话题,让学生疲于应付,学生越写越烦,越写越失去信心。作文教学甚至演变成一种急功近利的共性:押几个话题,提供一些相应的经典论据,印发一些标准化范文,大肆鼓励学生根据教师所津津乐道的“作文技巧”去套题。这种教学模式指导下的学生作文,常常是一种变相的抄袭,作文迷失自我,千人一面,“假、大、空”现象不可避免。

写作是学生的一种思考、一种表达、一种超越,作文能力的高低是语文水平的重要表现。学生作文的提高需要实实在在下苦功夫,月积月累,勤于思考,勤于笔耕。高三学年,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学生作文水平,语文老师责无旁贷:一要认真进行应试作文基本知识的指导,如审题、立意、构思,拟题、选材、开头、结尾,文采、卷面、表达,力求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作文技巧。二要根据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作文训练序列,真正着眼于学生作文素质的全面提升,不崇拜猜题、押题、套题这些所谓立竿见影的训练。作文命题要体现时代色彩,彰显人文精神面貌,贴近生活实际,题目朴素平实,让学生有感而发,有兴趣去写。三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的阅读,从阅读中借词、借句、借意、借表现手法,为自己写作服务。阅读面可以小些,如《读者》、《思考与智慧》等刊物,《智慧背囊》、《时文选萃》等书藉,各地方高考满分作文,都是能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好材料。

高中语文必考知识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语文复习 应对策略 考试说明 课本资源 学科特点

新课改形势下语文高考题具有依据《考试说明》命题,全面考查考生的语文素质;注重思想素质的考查;淡化课文命题,试题取材大都在课外;在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时,突出对能力的考查;加强主观题的考查,努力使主观题客观化等五个特点。因此,在高考语文复习时,要针对高考语文试题的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应试对策。

一、依据《考试说明》,搞好应试复习

《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说明》)是命题的大纲,也是复习应试的依据。只有依据《说明》进行复习,才能有的放矢,增强针对性,减少盲目性。

1.吃透《考试说明》精神。《考试说明》把考生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浓缩为30条要求,每一条要求都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1)结合课文中相关的知识短文去学习《说明》。课本每个单元后面都有知识短文,结合单元课文的体裁特点,介绍了相关的知识并进行能力训练,把初、高中12册课本中的知识短文贯穿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中学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的体系和序列,《说明》中的每一条要求,都能在课本的知识短文里找到相对应的内容。例如:“现代阅读”的第1条要求:“能够理解语文中的含义”。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后面的知识短文《理解文章的词语》,介绍了理解词语的要求和揣摩词语的特定表达意义的方法。

(2)结合高考试题去学习《说明》。用高考试题跟《说明》的30条要求进行对照分析,就可以了解每年的高考试题考了《说明》中的哪些要求,是如何考查的?就可从把握高考题的知识内容和能力层次范围以及命题的方式、标准等方面加深对《说明》的理解,帮助我们吃透其精神。

2.落实《说明》要求。依据《说明》进行应试复习,贵在落实《说明》各项要求。如何落实?我们的体会是:一是按30条要求去组织复习内容和材料,条条都要落实到应试复习中去,一条也不能遗漏;二是将《说明》的要求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次训练、每一次检测、每一次评讲中去,老师在制订复习计划、在备课时,要胸怀全局,将30条要求化解到各轮复习的各个专题、各个单元、各个环节上去,每一节课、每一次训练和评讲,重点落实《说明》中的一、二条要求,每个专题、每个单元的复习、训练和评讲,重点落实《说明》中的几条要求,通过有计划的、系统的复习,全面落实《说明》的30条要求;三是用《说明》的要求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查漏补缺,保证《说明》的30条要求条条落实、全面落实。

二、重视课本,不局限于课本

课本是学习语文基础和培养语文能力的“例子”。如何看待“例子”?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人们的认识也几经折腾。在后恢复高考制度的最初几年里,由于在高考考试题中直接出自课本的命题有较大的比重,于是有人提出“抱着课本打滚”的口号;新高考淡化课本命题,有人说“既然不考课本,何必学课本?”甚至“丢开课本,另砌炉灶”,在题海中游泳。究竟如何对待课本?我们从多年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必须重视课本,又不局限于课本。

课本有300多篇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文质兼美的范文,有系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训练的序列。就拿作文来说,据统计,高中6册课本有122道训练题,其中记叙文45道,议论文43道,说明文19道,应用文19道。在这122道训练题中,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命题作文、选题作文、给材料作文、自拟题目作文,还有缩写、仿写、改写、扩写、续写等作文练习,有整篇的作文训练,也有片断作文训练,还有审题、拟写提纲的训练。如果以课本的知识短文为指导,以课文为范例,认真做好这122道训练题,学生在写作能力上何愁不能提高?

不仅在教学中要重视课本的学习,在考前的复习中也必须重视课本的复习。在复习应试中,要以《说明》的30条要求为纲,将课本中的“单元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找出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从而融会贯通,形成能力。还要把各册的课后练习和单元训练的内容和题目进行归类整理,检查一遍,有的题目在平时教学中虽然训练过,但落实得不够的,或训练不成功的,就要重做;如果平时没有练过的、遗漏的,就要补做。在考前的课本复习中,还要选取几篇典型课文,进行整体阅读方法的强化训练和以课文为范文的写作强化训练。

重视课本,不是以学好课本为目的,而是以课本为“例子”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因而,我们的视野又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还要加强课外延伸性、扩展性的阅读,在课外阅读中去巩固和贯通知识,培养和提高语文能力。课外阅读的视野应该开阔一点,各种体裁的课外文章都要涉猎,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都要读一读。

三、从语文学科特点出发进行教学和复习

高中语文必考知识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考;文言文复习;课本

分析历年高考试题,我们就会发现,文言文的考查,无论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文句理解,还是翻译语段、默写名篇,无一不是源自于课内,几乎历年的考点设置,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尤其是辨析虚词意义和用法以及名篇默写,其中例句和考察内容,全部都是课文原句。如,2007年广东高考模拟题二考题8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多为实词也有个别是虚词),考题9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加点的虚词大多对比(一个是阅读语段中的词,一个为所学课文中的词),考题11翻译语段,此题中的分点是必须把语段中的重要词语(实词、虚词、常见句式,特别是固定句式)翻译出来,大意对即可。针对近年来的高考语文教学,我对自己特别是文言文复习教学进行了反思,对于我艺术类专业学生来讲,文化基础弱,学习习惯不好,文言文抽象,篇目数量多,课文难度大,要想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得高分,必须加大对课本的复习。我们知道高中文言即便将古诗、古代戏剧单元除去,还有十一个单元。学生学习专业的时间大约占一年半的时间,留给文化课学习的时间只有一年半,一年半里学生需要学习这么多古诗文,其记忆理解背诵的难度,可想而知。如果复习不得法、不及时,巩固不扎实、不理想,学生对于所学的文言文只能留下浅淡的痕迹,高考文言文阅读理解时出现不知风云、答非所问、胡拼乱凑的现象是不足为奇的。

因此,学好课文,巩固基础知识,也就是高考复习的关键。当然任何一个语文教师在高考复习时都会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再梳理一遍,但是我们面对文言文大量的知识点,仅凭几篇例文点拨是不够的。怎样有效地利用课本,怎样让知识得到有效的巩固?怎样做到歉意,转化成学生的能力?这一点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讲是个难点,更是一个挑战。合理有效地利用课本是我应对高考的必备方法。简单说我采用三步走的方法。

一、回归课本,全面复习,狠抓知识点

如,复习《烛之武退秦师》一课,虽然这篇课文只有三百多字,但需要复习并掌握的知识却很多。课本通译是必须,重要的实词如,贰、辞、许、用、陪、鄙、厌、赐、封、阙、唯、微、因、敝、与、易;重要虚词:之(三种用法)、其(两种用法);通假字:共=供、知=智;词类活用: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夜缒而出缒(名词作状语),既东封郑封(使动用法);句式:以其无礼于晋(状语后置),辞曰(省略句),行李之往来(定语后置),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对于我们专业学生,不能放过任何一课的复习,120个实词,18个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到句式特点,字字落实、点点落实、课课落实。

我认为学习不经过自己的积累总结,那是不扎实的,对于专业的学生,牢抓课本是十分必要的,回归课本,全面复习,狠抓知识点。归纳、总结、积累、消化,这一阶段是学生学习提高的重要阶段,也是我们一轮复习的必备过程。

二、巧用课本,重点复习,落实知识点

临近高考学生要进行大量的练兵。如,我们的部分大学生只注重练习题的数量,而忽略了练习题的质量,特别是古文翻译语段,遇题就翻译,而忽略在文中或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只凭借主观想象推测进行答题,这样其得分点就容易被混乱。脱离课本,容易答题偏差。但到二轮复习时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看课本,怎么办?专家所指:《过秦论》《鸿门宴》《报任安书》《廉颇蔺相如列传》《信陵军窃符救赵》《屈原列传》《师说》这几篇文章能扎实过一遍,进行重点复习,把文言文的基础知识落实,高考就不会有问题。实质上这一轮复习,教师一定要对全套教材每篇文言文的知识要点烂熟于胸,在课上复习时要拎出要领,触类旁通,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总结规律,授之以渔。所以这一复习过程中这一定要突出重点,做到每课有心得,充分体现知识体系的连续性相关性和取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的精神。二轮复习时文言文知识的深化与提高。只有如此才能从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才能从浅表的熟识达到深层的理解,进而从容地运用。

三、衔接课本,演练复习,拓展知识点

“温故而知新。”怎样落实知识点还在于练兵考试,最好选用近年来的高考题,题型比较标准一些,同时也能落实大纲要求,题在书外,答案在题内,体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转化。高考前两个月坚持每天做古文阅读,大概小篇短古文三四篇,做完认真对答案,对古文是找出自己知识的缺漏,找出自己和答案的差别。注意归纳,把古文常用字的意思和各种文言现象归纳好,并把现代文中出现的修辞方式、表达方式等归纳。平时读课外的古文可以增强语感。在做题的过程中再次寻找不足,回到文中去寻找与课文衔接的知识点,一定要理清、底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