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疾病预防教育

疾病预防教育

疾病预防教育

疾病预防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健康教育; 预防保健; 口腔疾病; 口腔健康

口腔疾病是在校大、中专学生常见病之一,主要包括轻、中、重度龋齿、智齿冠周炎、口腔溃疡、牙周炎、牙龈炎、复发性口疮等。它不但影响学生的生活质量,增加经济负担,还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为了提高在校学生的生活质量,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从2008年9月份开始,笔者对笔者所在学校就读的8个专业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9月~2010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体检的在校男女学生,年龄16~18岁。

1.2 方法 通过集中授课、免费发放口腔卫生保健健康教育手册、问卷调查、口腔体检等方式,进行口腔健康教育。(1)利用周六、周日两天休息日,在各专业、各班级集中授课,授课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使用模型、挂图把内容更形象化。授课内容包括口腔颌面部应用解剖和生理、口腔常见病、口腔卫生保健等常识。(2)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卫生习惯、家族史、感染史及学生对口腔健康知识了解情况等。(3)口腔体检包括牙体检查、牙周检查、口腔黏膜刮片细胞学检查等方法。

2 结果

2.1 健康教育前后龋齿、牙周炎、牙龈炎、智齿冠周炎、口腔溃疡医疗费用等变化。见表1。

2.2 健康教育前后口腔疾病变化情况。见表2。

3 讨论

通过口腔卫生保健健康教育口腔疾病明显降低。与健康教育大力宣传口腔预防保健有关。通过健康教育让学生们了解了龋齿、牙龈炎、牙周炎、智齿冠周炎、口腔溃疡的发病原因与口腔的卫生保健密不可分的。这些疾病在发作的时候疼痛难忍,反复发作还容易并发全身疾病导致免疫力低下。据有关资料显示,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的患者免疫力明显低下。所以应该加强口腔预防保健的健康教育,大力宣传口腔预防保健,减少和控制口腔疾病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

通过口腔卫生保健健康教育,在校学生的口腔疾病明显降低。龋齿和口腔溃疡的发病率得到良好的控制,健康教育前2/5的学生不知道口腔疾病的危害性及如何预防。另外,约有1/3的学生有病不到医院治疗,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健康教育后90%以上的学生都能说出口腔疾病的危害及如何防治,约97%的学生能做到有症状及时就诊。通过口腔卫生保健的健康教育,提高了广大学生认识疾病和预防疾病的能力,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口腔健康水平。通过这次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口腔健康知识缺乏,所以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必须采取社会性预防保健措施,采取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从生活环境,社会因素等多方面入手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要根据各地情况,建立健全口腔疾病防治与保健体系,按照国家或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统一标准,开展健康教育,然后有的放矢,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展防治工作,才能显著提高广大学生的口腔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劳樟森.五官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3-121.

[2] 张龙禄.五官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6-150.

[3] 廖树森.五官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56-98.

疾病预防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疾病预防与控制 健康教育 措施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4-327-01

预防医学以成为现代医学观的主导思想,现代医学的发展及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实现“人人健康”成为现代医学的最高目标,疾病预防与控制成为现代医学的核心任务。

疾病预防与控制是在掌握疾病发生、发展和流行规律的基础上。以正确的防治对策为指导,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达到预防、控制疾病以及保护、增进人类健康的目的。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不仅是卫生防疫工作者的具体工作,也是各级医务人员的重要职责,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关心和参与,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1 健康教育是疾病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措施

疾病预防和控制的对策是三级预防。针对疾病发生的生物、物理、化学、心理、社会因素,提出综合性预防措施,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消除致病因素,防止各种疾病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作用是第一级预防的主要任务。也是三级预防中最重要的,是现代医学致力于达到的目标。在第一级预防中采取的措施是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人群的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培养和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纠正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适当的体育锻炼,增进心理健康,适时的预防接种,优生优育优教,妇幼保健,中老年保健等。所以健康教育是一级预防的先导,在疾病预防和控制中起重要作用,也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卫生保健措施。

1.1 通过健康教育使全民了解疾病的防治方法,健康教育使人们掌握了疾病的发病危险因素,通过对发病的危险因素采取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减少或消除危险因素,可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另一方面健康教育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投入少、效益高。尤其是在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中的今天,利用健康教育的有效的策略方法,对人们进行健康教育是许多疾病预防中最经济、最有效的策略。进入20世纪以来传染性疾病对人类的危害程度,随着科学预防方法的实施而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如霍乱、鼠疫发病率的下降,人类天花消失,危害儿童健康的麻疹、脊髓灰质炎等都得到有效控制。一些新发现的急性传染病(如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疯牛病、甲型H1N1等)的预防知识得到了普及。

1.2 通过健康促进使全民采取健康行为,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健康促进是指通过健康教育促进人们行为和社会环境的改变,促进人们自觉地、主动地追求健康,增加健康投资,提高生活质量,强调自然与社会环境的综合治理,改善预防性卫生服务,促进人群健康;强调政府立法、行政干预,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和共同努力。社会动员是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参与意识和参与水平。在全民中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创建健康社区环境,从根本上改善和保护个人健康,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2 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应采取的内容及措施

2.1 全民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以最基本的、普通的健康教育为内容。如:个人卫生、日常生活方式、环境卫生、心理健康等内容,同时要根据不同人群,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进行目标人群健康教育。

2.1.1 传染病的预防知识,传染病的发生在20世纪里得到有效控制,甚至有的传染病被消灭或基本消灭。但是由于病原体的变异、环境改善、新的群体状况的产生,使人群对于新的病原体的免疫力下降,有效治疗手段缺乏,可能造成新的传染病流行或旧的传染病重新扩散蔓延,人类面临新旧两类传染病的双重威胁。通过健康教育使全民认识,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在人们的思想予以高度重视,常备不懈,防患未然;在突发传染病时,全民积极参与、积极配合消除恐惧,稳定情绪。

2.1.2 慢性病的防治知识,近年来随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延长,急性病和危重疾病得到及时救治,目前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加强慢性病的健康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疾病预防控制的首要任务。

2.1.3 心理卫生知识。心理卫生问题多种多样,维护和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可提高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和改造能力。心理健康涉及人们的适应能力、耐受力、控制力、意识水平、社会交往能力、康复力等方面。通过心理卫生问题的产生与控制方法的教育使人们通过健康心理的促进和维护,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乐观生活、面对现实;适应环境、改善环境;结交知己,与人为善;挫折磨砺、自强不息。

2.1.4 健康相关行为知识:[1]一组行为知识是:如合理膳食、适量睡眠、积极锻炼、定期检查、避免有害环境、戒除不良嗜好、预防事故发生和发生后正确处理的行为、主动求医、积极配合、保持乐观向上情绪等。另一组行为知识是:如吸烟、酗酒、吸毒、性乱、不良饮食习惯(如饮食过度、偏食、高脂高糖低纤维素饮食、进食过热过快)、不良疾病行为(瞒病行为,对疾病自暴自弃,对疾病恐惧行为,疑病或拖延行为)。通过健康教育改变人们的不健康行为,培养、建立和巩固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2.2 全民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

2.2.1 组织措施 ①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站[2]。社区卫生服务站是基层卫生机构的核心,要充分发挥,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要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为了疾病预防和控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健全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等功能,注重健康教育,为社区人群健康提供有效的服务保障。②通过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部门、各级医疗单位、专职健康教育机构、经常进行全民健康教育。③保证政府经济和政策的支持。

2.2.2 经常性措施 ①对基本卫生问题要常讲常抓。如:个人日常卫生习惯、生活饮用水卫生、环境卫生、营养和食品卫生、生活垃圾的处理等。②专题讲座或报告。针对疾病流行和发病的季节进行讲解。如:冬春季节的呼吸道传染病、夏秋季节的肠道传染病。③要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电影等文化载体,进行健康教育的传播。采取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开展健康教育的传播。预防疾病。

总之,通过全民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提高全民预防、保健知识水平、增强参与能力,才能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参考文献

疾病预防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艾滋病;预防保健;疾病控制;健康教育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2.098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所导致的慢性传染病, 主要是通过血液、性生活等途径传播, 目前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5]。当前医学界尚无根治该疾病的治疗方案, 也没有疫苗可进行免疫预防, 因此在疾病防治中做好健康教育工作至关重要。本研究中以91例艾滋病患者为例, 采用对比分析法主要探讨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中的作用,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以本县2013年1月~2015年12月疾控中心报告的91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男31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36.2±4.1)岁。观察组患者男32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36.9±4.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 主要内容包括常规病情检测、常规生活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 主要措施如下。

1. 2. 1 健康教育评估 自制问卷对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进行调查评估, 在此基础上结合患者的文化程度以及病情发展程度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 旨在转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偏差, 帮助其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 改善生活质量。

1. 2. 2 健康教育实施方法 教育方法要灵活多样, 跟上时展的步伐, 例如“一对一面对面交流”、举办讲座、建立QQ或者微信病友交流平台定期进行内容推送、发放宣传手册、播放与疾病相关的视频资料, 教育过程中指导人员语言要亲和, 行为举止要得当, 尊重和理解患者的内在感受以及隐私, 给予患者更多的信任感。

1. 2. 3 健康教育具体内容 ①心理干预。艾滋病当前没有根治方法, 再加之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因此多数患者存在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严重者甚至会产生报复社会的想法, 因此健康教育工作中加强心理干预非常有必要, 要引导患者正视自己的疾病, 也可以邀请积极乐观的病友现身说法, 帮助患者缓解内心压力, 稳定患者情绪。②饮食教育。艾滋病患者大多较为消瘦、营养不良, 因此在饮食中要指导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素、低脂肪含量的食物, 例如鸡、鱼汤、新鲜蔬菜等, 如果患者存在口腔炎症饮食要以流质食物为主, 保持饮食规律, 忌烟酒;如果患者存在习惯性腹泻等病症可每日口服淡盐水或者糖盐水。③皮肤护理指导。艾滋病患者皮肤营养差, 自身免疫力不高, 容易发生皮肤感染, 因此在日常生活要指导患者做好皮肤清洁, 注意不可使用抗菌香皂, 可使用羊毛脂香皂, 如果皮肤较为干燥可涂抹护肤品, 如果存在由细菌以及真菌引起的感染可用1:5000的高锰酸钾湿敷, 冲洗全身后涂抹氯霉素润膏加聚肌胞。④口腔护理指导。患者由于长期发热容易产生口干或者口腔感染的并发症, 因此指导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每天早晚以及饭后刷牙或者漱口, 同时可嚼口香糖或者饮水的方法缓解口干。当患者口腔发生感染后可采用克霉唑等药物进行干预。⑤污染物的处理指导。定期对房屋进行清洁, 及时开窗通风换气, 对于患者接触的物品可采用太阳暴晒消毒, 冬天可将污染物放置在低温中进行夜冻;患者的日常生活用品需要单独放置, 使用后煮沸消毒;性生活可使用双层, 女性月经期间要注意对经血的处理, 避免污染其他用品。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6-8] 采用自制问卷对患者疾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总分100分, >85分为合格, 计算健康教育合格率。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两组患者的教育满意度, 总分100分, 满意:>85分;较满意:60~85分;不满意: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SP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对照组疾病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为57.8%(26/45), 观察组疾病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为87.0%(40/46)。对照组教育满意度为66.7%(30/45), 其中满意16例(35.6%)、较满意14例(31.1%)、不满意15例(33.3%);观察组教育满意度为89.1%(41/46), 其中满意21例(45.7%)、较满意20例(43.5%)、不满意5例(10.9%)。观察组患者疾病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教育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72、6.69, P

3 讨论

健康教育主要是指通过信息传播、行为干预促进个人或者群体树立健康观念,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9-12]。艾滋病是一个严峻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 将健康教育应用于艾滋病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具有重要的价值, 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并及时了解自身的病情变化, 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干预, 改善生活质量;同时也会让患者明确自身的权力和义务, 积极参与相关卫生组织或者政府机构开展的艾滋病防御工作。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 教育方案的制定以问卷调查结果和患者的接受能力为基础, 且充分遵循了“个性化差异”原则, 保证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此外教育方式灵活多样, 改善了常规健康指导枯燥乏味的不足, 能够有效激发患者的学习兴趣;同时涵盖的教育内容广泛丰富, 包括心理干预、食教育、皮肤护理指导、口腔护理指导等, 能够帮助患者提高疾病控制能力。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疾病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为87.0(40/4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8%(26/4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艾滋病患者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中健康教育的作用突出,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邓为民, 赵城寒, 刘藏, 等. 浙江省乐清市2005-2012年老年人艾滋病流行特点分析.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4, 18(12):1237-1238.

[2] 郝阳, 崔岩, 孙新华, 等. “四免一关怀”政策实施十年来中国艾滋病疫情变化及特征分析.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4, 18(5):369-374.

[3] 杨文杰, 樊盼英, 梁妍, 等. 2008-2013年河南省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对HIV的抑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5, 49(1):13-20.

[4] 张静瑜, 栾荣生, 罗映娟, 等. 2012年四川省艾滋病高危人群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4(2):91-94.

[5] 何盛华, 周锐锋, 刘大凤, 等. 四川地区1465例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分析. 重庆医学, 2014(5):592-593.

[6] 段立群. 浅析健康教育在艾滋病患者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中的作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 11(2):121.

[7] 杭莹. 不同人群中健康教育干预对艾滋病防治的作用研究.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 24(2):1102-1103.

[8] 庞志勇. 探讨艾滋病危害宣传的自省式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5, 15(5):226, 228.

[9] 秦鹏, 闵霞, 王东博, 等. 公共场所管理人员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4, 43(5):411-412.

[10] 沈平, 黄毅毅, 蒋丽萍, 等. 钦州市钦南区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效果评价. 中国热带医学, 2015, 15(12):1456-1459.

[11] 苏云鹏, 申元英, 何梅, 等. 大理地区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4(12):1243-1246.

[12] 邢雅素, 郝凤艳, 郝肖阳. 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继续医学教育, 2015, 24(4):121-122.

[13] 张丽花, 乐汉娥. 武汉市~口区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中国公共卫生, 2014, 30(3):299-301.

[14] 徐光勇, 时培荣, 张洋, 等. PBL教学法在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6(1):102-104.

[15] 苏云鹏, 申元英, 何梅, 等. 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中国性科学, 2014(12):87-89.

疾病预防教育范文第4篇

一、学习目的

通过学习达到用党的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高素质,激发活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党员队伍,为我所食品药品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为实现总目标提供坚强的思想支撑。

二、学习内容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及“两会”精神。

(二)《治国理政》、《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纪、党规等。

(三)传达学习上级有关通报、重要文件和安排的其他学习内容。

三、学习方式

主要采取集中学习、自学、上党课、问卷测试、远教网络、主题实践、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大对党员教育培训力度。

(一)集中学习。重点内容支部组织进行“领学”、“讲学”。

(二)自学。党员结合自身实际,有选择地开展自学,做到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三)集体交流、座谈研讨。党支部根据工作实际,组织党员开展集体交流,做到互帮互学。

(四)党课和形势报告。党课或形势报告,邀请领导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等。

四、学习要求

(一)集中学习由党支部组织,自学由党员灵活掌握,内容及时间自行安排,提倡党员利用8小时以外的时间加强学习。集中学习要有签到表、授课人、学习内容、学习笔记等。

(二)除了学习上级领导安排的项目和内容外,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学习项目和内容。

(三)要高度重视,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当好纪律建设的领导者、推动者,广大党员干部要学懂弄通、学以致用。

(四)每周星期四为支部组织集中学习教育时间,业余时间以自学为主,支部要制订支部学习计划,由办公室统筹安排,协调学习场所,确保学习能落实到位。

疾病预防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社区健康教育;心脏病;保健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充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自觉采纳健康的生活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1 社区健康教育的定义

社区健康教育是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居民健康为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社区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挖掘个人、家庭、社区以及社会的保健潜力,从而增进健康,减少残障。社区健康教育的特点:①社区健康教育以健康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以促进健康为目标,是社区健康教育与医院健康教育的最根本区别。②社区健康教育具有广泛性。社区健康教育的对象是社区的所有居民,包括患者和健康人。③社区健康教育具有连续性。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将贯穿人的一生,即从出生到死亡。

2 社区健康教育服务对心脏病患者保健的作用 

2.1 建立健康档案-规范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 通常谈到的健康管理是指狭义的健康管理概念,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和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它是在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进行的个性化健康事务管理服务,是运用现代生物医学和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模式,从生物、心理、社会的角度,对每个人进行全面的健康保健服务。健康管理是对服务对象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必须不断循环运行。在健康管理期间,同时开展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危险因素,确定高危患者,定期评价与干预,预防发生心血管疾病危险。疾病管理是着眼于一种特定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以疾病发展的自然过程为基础的综合的、一体化的保健和费用支付体系。其特点是以人群为基础,重视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强调预防、保健、医疗等多学科的合作,提倡资源的早利用,减少非必需的发病之后的医疗花费,提高卫生资源和资金的使用效率。目标是建立一个实施医疗保健干预和人群间沟通,与强调患者自我保健重要性相协调的系统。

2.2 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社区居民防治慢性心血管疾病意识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保健知识传播技术及针对不健康行为的教育和干预方法,以期通过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来达到促进健康目的的一门科学。健康教育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以促进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系列活动及其过程,核心是使被教育者摒弃不良行为,实行健康行动。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预防慢性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一种生活方式性疾病,缺乏运动、吸烟、精神紧张、过度疲劳、过度饮酒、过少使用蔬菜、高脂饮食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直接或间接与多种慢性心血管疾病有关,如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健康教育应教育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平衡心态,坚持有氧运动,合理膳食,少量饮酒,戒烟,劳逸结合。同时应教育患者正确理解和认识心血管疾病,了解科学治病方法,掌握基本的疾病常识和自救方法,综合提高防治慢性心血管疾病知识。健康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把健康知识转变成健康行为,健康教育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其中树立良好的健康信念至关重要。在卫生保健领域,健康教育是以消除或减少不健康的行为因素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特点的。健康教育通过信息传播、认知教育和行为干预,重点是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提高居民对慢性心血管疾病的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并进一步降低疾病发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1]。

2.3 培训社区医生-提高社区医生防治慢性心血管疾病水平 社区医生是社区防治慢性心血管疾病的主力军,提高社区医生的技术水平是提升社区慢性心血管疾病的关键。但是,社区医生是全科医师,他们的知识背景不同于专科医师,因此,培训社区医生需要特殊方式。强调预防、保健、医疗等多学科的合作,提倡资源的早利用,减少非必需的发病之后的医疗花费,提高卫生资源和资金的使用效率。目标是建立一个实施医疗保健干预和人群间沟通,与强调患者自我保健重要性相协调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