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和生物技术的区别

生物和生物技术的区别

生物和生物技术的区别

生物和生物技术的区别范文第1篇

自动识别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人工智能技术、GIS技术是目前应用于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中的主要技术。从实践应用效果看,这四种物流管理技术有着各自的特点及优势:自动识别技术:该种技术兴起于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其核心技术理念为高度自动化的数据采集技术。自动识别技术的运作需要一定识别装置的支持。常见的自动识别技术包括条码扫描识别、智能卡识别、光字符号识别、射频识别以及生物识别等。其中,条码扫描识别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频率较高,而生物识别技术凭借其识别元素的唯一性保障了物流管理的准确性与独立性。目前,相关技术研发人员已经将眼光集中于自动识别技术的集成应用升级上。自动识别技术的运作流程包括识别装置对待识别物体相关信息进行自动获取-识别装置将所获信息提供给后台处理系统——后台处理系统借助前期程序对所获信息进行后续处理。从应用优势方面看,自动识别技术在准确性以及结构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着眼于工业园区物流体系中各类型、大规模数量的物流信息的有机整合与统计。自动识别技术自诞生以来,逐渐应用于工业园区物流管理体系中的运输、仓储、配送等方面。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挖掘是近年来基于大数据环境而兴起的高端技术,其凭借有效的挖掘理念以及挖掘技术将零散的、无规律的、大量的相关信息进行结构化处理,加工、整合后的数据可供数据应用需求者使用。

在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领域,数据挖掘技术的主要应用对象为数据仓库,从模糊随机的大数量级的应用数据中获得隐藏的、未知的、有潜在应用价值的信息资料。常用于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系统的数据挖掘技术,包括描述型和预测型两种。数据挖掘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科学的统计、分析、聚类、综合、归纳和推理,探究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进行合理推测。数据挖掘技术提供的有效信息可以为企业管理者的发展决策提供辅助支持作用。人工智能技术:此种技术区别于前两种智能物流管理手段的主要特色在于其核心为人类智能模拟。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将人类智能的物化过程。人工智能技术如今已经发展成为高校教学课程之一,其以仿生学思想为理论基础,结合数学语言的描述结果,采用生物体系模仿机制,完成人类智能的机器模拟过程。GIS技术: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升级,在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系统中,GIS技术逐渐成为关键技术。该技术可以将企业产品流通过程中的订单信息、运输网店信息、产品送货信息、车辆使用信息以及产品购买使用用户信息等企业相关数据信息借助一张图来进行描述、管理。GIS技术凭借其构建的物流图示,可以实现对订单的快速智能整理、对企业网点布局的合理规划、对产品运送路线的合理分配以及对产品包装的监控与管理。GIS技术中的典型优势项目便是地图服务。该服务由网点标注、片区划分、快速分单、车辆监控管理系统、物流配送路线规划、数据统计与服务留个主要模块构成。可见,GIS技术的运用包含了企业产品销售、流通的完整环节。

二、未来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

基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工业园区的智能物流管理系统的理解可以分别从物流和从智能两个层面予以解析。用融合的眼光看待物流与智能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便可以对工业园区未来的智能物流建设有所认识。基于实践分析,笔者认为今后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系统的发展离不开智能化、一体化、层次化、社会化四个主流方向。从体系构成角度看,智能化、一体化、层次化以及社会化是未来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系统发展的四个机理,代表着此领域未来发展中的核心模块,即智能获取信息技术、智能传递技术、智能处理技术和智能运用技术。智能化指的是进一步引进现代化网络高端科技技术,凭借计算机操作流程的精确性、便捷性等先天特征降低工业园区物流管理体系中的人力、精力。工业园区物流体系的智能化不仅可以帮助园区企业以及管理者降低人力消耗成本,更能从技术层面保障工业园区物流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与此同时,不断深化的智能化物流管理理念会大大提升工业园区物流管理的效率。一体化指的是将工业园区物流体系中的货物运输、产品存储、产品包装以及货物装卸等一条流水线上的不同工序予以有机联合,基于物流管理的核心力量知识以及国内外智能物流管理的成功经验,实现上述各个环节的一体化。需要注意的是,各个环节的联系需要保持每个环节各自的特征,即实现一体化的同时不丢弃各环节之间的层次化。也就是说,未来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需要兼顾物流体系步骤之间的有机协调。社会化主要描述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体系的执行原则——以人为本、以顾客为中心。企业物流管理根本的目标在于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因此,无论未来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体系的发展如何多元化,都需要紧密贴合这一核心理念,这也是工业园区智能物流体系社会化发展的有效体现。此外,社会化还表现于智能物流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资源优化配置之间的互利互惠关系上。在企业发展与所具备物流管理能力越来越密不可分的市场环境中,智能物流管理理念的革新、手段的升级势必会对企业所处市场环境的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良性促进作用。

三、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系统革新的具体对策

首先,工业园区智能物流体系管理者需要强化物流管理参与者的现代物流经营理念。企业的物流管理理念需要紧跟市场环境发展、变化的趋势,这就要求相关企业的物流管理者摒弃传统落后、效率不高的物流管理风格。现代化的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思想应强化对用户需求的考虑权重、进一步准确定位企业自身在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中的市场为之,结合企业自身的基础状况在企业资产、企业人员、企业业务方面进行合理、科学重组。不难发现,现代化智能物流的主要原则在于创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服务系统。与此同时,企业内部需要增强现代物流行业的开放意识。从国内智能物流行业的发展情况看,我国与国外的物流管理水平之间的差距较大,工业园区作为集合各类型企业资源的聚集区域,其对于物流管理理念的提升工作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相关企业需要时刻关注国际上成功、科学、合理的智能物流管理方法,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适当增强企业自身与国际物流的合作,对别国在智能物流管理体系研究中的资金、技术以及经验予以合理引进。

其次,智能物流管理理念的智能化需要可持续的科技手段予以支撑。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系统中物联网的构建需要相应科学技术手段的研发。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经营状况以及市场状况对企业物流管理的物联网方案进行设计与调整,尽可能在合规的情况下降低企业物流管理运营成本、提升物流管理效率。工业园区企业可以通过信息沟通、信息管理、信息集约等方式实现智能物流功能。作为工业园区企业智能物流管理系统的支持平台,物联网需要兼顾市场营销信息提供、企业项目管理功能支持、客户服务于支持等企业经营环节。总之,对企业智能物流管理技术平台的革新,需要以尽可能缩小与国际水平之间的差距为追求目标。再次,从人才储备角度,目前物流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因此,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者需要及时引进综合型专业人才,以提升企业自身物流管理能力。综合型物流管理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充足的现代智能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及丰富的物流管理实践经验,还需要迎合时展要求,具备相应的创新思想。其中,基础理论知识宝库对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流程中各个环节都有清晰、足够的了解,对货物运输、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原料采购等专业知识有充分认识,对企业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具备丰富经验。

四、结语

生物和生物技术的区别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利用2012 年分省的农作物成本和产量数据,测算了小麦、玉米、早籼稻、中籼稻和晚籼稻、粳稻生产技术效率并进行了区域比较。结果表明,我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平均为0.71,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和提升潜力。分品种看,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最高,其次为中籼稻、小麦、粳稻、晚籼稻,早籼稻最低,且区域内部粮食作物品种间的生产技术效率差别明显;分区域看,中部地区的平均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最高,西部地区的次之,东部地区最低,粮食生产投入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最后,提出了制定耕地保护制度、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推进粮食机械化以及调整粮食生产结构和布局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DEA;技术效率;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土地成本

【作者简介】栾义君,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博士;杨照,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经济师,博士。

一、引言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 耕地减少、水资源匮乏等资源约束趋紧,粮食产量增加越来越依赖生产效率的提高。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提出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生产量目标。从统计数据看,我国粮食已经实现了十连增, 由2003 年的43069.5 万吨增长到2013 年的60193.5 万吨,增长了近40%,各种资源要素已经绷得很紧。研究不同区域、不同品种粮食作物的生产效率,将有利于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布局调整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关于我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研究已经很多,不仅有单种粮食作物生产效率研究,也有多种粮食作物生产效率研究。乔世君(2004)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面生产函数,使用我国1992年、1995 年和1999 年3 年的县(市) 级数据,研究了我国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的空间分布以及影响技术效率的因素,得出1992~1999年我国平均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下降1%且效率分布的变异性似乎有加大的趋势。黄金波、周先波(2010)利用1978~2008 年间我国30 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对我国粮食生产进行了随机前沿分析,并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肖红波、王济民(2012)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 DEA)结合Malmquist 指数,测算了10年来我国粮食综合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揭示了我国粮食生产增长的源泉及存在的问题。亢霞、刘秀梅(2005) 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测算了1992~2002年分省小麦、玉米等7种粮食作物的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变动趋势,认为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是增加粮食产量的现实选择。此外,孟令杰和张红梅(2004)、张冬平和冯继红(2005)、孙昊(2014)、郭志超(2009)、张新民(2011) 等分别对小麦、玉米、水稻等单一粮食作物的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研究。

总的来说,现有的粮食生产效率研究主要以粮食产量为产出要素,以粮食总播种面积、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农林水事务支出、化肥使用量等为投入要素,并没能很好地体现各地区之间的人力成本、土地成本差异。如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生产的雇工成本、土地流转费用明显要高于西部欠发达地区,仅仅用农业劳动力数量、粮食播种面积并不能很好地体现不同区域间的粮食生产成本投入。因此,本文拟通过改变粮食生产效率研究一贯的投入产出要素选择,重新测度2012年不同区域、不同品种粮食作物的生产技术效率,以期为我国粮食生产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

三、模型说明及数据来源

本文关注的是投入既定情况下得到最大的产出量, 选择产出导向(Output-oriented) 的DEA模型。考虑到DEA已是比较成熟的经济计量学方法,此处不再赘述。由于各地资源禀赋不同,其主要粮食作物品种存在差异,依据《2013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本文选取2012年河北、山西等26个省份(不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青海省以及西藏自治区) 的小麦、玉米、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粳稻等粮食作物品种,样本量共77个①。

具体的投入产出指标如表1所示。产出类指标一个, 即各省主要粮食作物亩产Y (公斤/亩);投入指标3 个,分别为亩均物质与服务费用、亩均人工成本和亩均土地成本,单位均为元/亩。其中,物质与服务费用为直接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的费用、购买各项服务的支出以及与生产相关的其他实物或现金支出;人工成本包括家庭用工折价和雇工费用;土地成本包括流转地租金和自营地折租,相关数据均来源于《2013 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从具体数据来看,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粮食生产投入结构不一,如黑龙江小麦生产的亩均物质与服务费用和人工成本已经达到了6∶1,黑龙江小麦生产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替代人工,而贵州中籼稻生产的亩均物质与服务费用和人工成本之比仅为0.4∶1, 云南粳稻生产机械化程度仍然很低,还处于主要依靠人工操作的阶段。

四、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运用Deap2.1软件计算出2012 年我国有关省份的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效率值,如表2 所示。2012年,我国6种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技术效率平均为0.79,说明实际产量距离最大潜在产量还差21%,粮食作物生产技术效率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和潜力。

分区域看,中部地区的平均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最高,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次之,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最低。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土地流转成本、雇工成本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粮食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致使粮食的投入产出效率处于较低水平;另一方面,部分丘陵山区省份由于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低、成本高,粮食生产作业需要更多的人工完成,人工成本较高,致使粮食投入产出效率不合理,如云南粳稻的亩均人工成本高达1094.5元,是黑龙江小麦亩均人工成本的23倍。从单个省份来看,陕西、黑龙江、江苏、新疆粮食投入产出效率整体处于相对较优水平,粮食作物生产技术效率平均在0.9 及以上;而排在最后5位的甘肃、福建、云南、广西、广东等省的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技术效率均值在0.7 以下,其中效率最低的广东,仅为0.61,区域差异明显。

分品种看,玉米的生产技术效率最高,为0.89,中籼稻、小麦、粳稻、晚籼稻的生产技术效率依次为0.87、0.75、0.75、0.73,早籼稻的生产技术效率最低,仅为0.72。其中,山西的玉米、黑龙江的玉米和小麦、江苏的中籼稻、安徽的玉米和小麦、湖北的中籼稻、陕西的中籼稻以及新疆的玉米等粮食作物生产技术效率为1,达到了DEA 的完全有效,粮食生产投入取得了最佳效益。同一省份的不同粮食作物品种的生产技术效率差别明显,如黑龙江省小麦、玉米的生产技术效率均达到1,而粳稻的生产技术效率仅为0.7。总的来说,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粮食作物生产技术效率差异较大,按照比较优势原理,引导种植业结构调整, 将有利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运用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DEA 模型对2012年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基本结论如下: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79,通过调整粮食种植结构、优化投入结构进而增产增效仍具有较大的潜力和空间。从区域层面看,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最高,其次是西部,效率最低的是东部地区。导致区域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差异明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粮食生产投入结构问题。从作物品种看,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最高,生产技术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中籼稻、小麦、粳稻、晚籼稻,早籼稻的生产技术效率最低。区域内部主要粮食作物品种间的生产技术效率差别明显。

由此,得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制定更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并对从事粮食生产的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土地进行适当的补贴,降低粮食生产的土地成本,提高农业经营主体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第二,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从黑龙江较高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看,规模化种植不仅能有效推进农业机械化,降低人工成本,还能通过批量购买降低农业生产资料支出,是目前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第三,推进农业机械科技创新及技术推广,加快粮食作物关键品种、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研发,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化技术和装备,加强农机农艺融合,促进农业机械化替代人工,有效降低粮食生产的人工作业成本,特别是丘陵山区的粮食生产成本。第四,促进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引导各省区生产更具有生产优势的粮食品种,如江苏可适当加大中籼稻的种植比例、黑龙江可适当扩大小麦和玉米的种植比例等等。

注释

① 小麦生产涉及15 个省份,玉米生产涉及20 个省份,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粳稻分别涉及9、11、9、13 个省份,共77个样本。

参考文献

[1] 黄金波,周先波.中国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1978-2008[J].南方经济,2010,(9):40-52.

[2] 亢霞,刘秀梅.我国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J].中国农村观察,2005,(4):25-32.

[3] 乔世君. 中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实证研究——随机前沿面生产函数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3):11-16.

[4] 孙昊. 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随机前沿分析——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J].农业技术经济,2014,(1):42-48.

生物和生物技术的区别范文第3篇

1.1目的

为防止农业重大植物生物灾害的发生、蔓延及危害,确保在发生重大农业生物灾害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采取应急控制措施,保障我市农业生产及环境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建立依法、科学的农业生物灾害控制机制。使生物灾害控制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按照统一领导、快速反应、分级控制的原则,建立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控制应急快速反应机制,做好技术、物资、资金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根据农业植物生物灾害预警级别,启动相应级别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方案。切实做好农业植物生物灾害应急控制工作,保障农业生产及环境安全,保护农民利益不受损害。

1.3编制依据

本预案主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植物检疫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和其他植物检疫法规,并按国际植物保护及植物检疫有关协议、标准、原则进行编制。

1.4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市内可以预见的国家禁止入境的一类、二类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甘肃省补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新发生危险性有害生物等突发性植物疫情,以及小麦条锈病、二代粘虫、蝗虫、田鼠等重大农业植物生物灾害。

2.组织机构与职责

2.1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市、县(区)人民政府要成立农业植物生物灾害应急控制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研究决定本辖区内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控制工作的重要事项和重大决策,负责组织、协调本辖区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控制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由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总指挥),成员由政府农业、财政、民政、公安、交通、科技、宣传、上商、通讯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指挥部)设立办公室,挂靠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实施本预案及本辖区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控制的日常工作。

市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植保植检机构要做好本辖区农业植物生物灾害的监测、预警、控制等相关技术研究工作。

2.2应急组织体系

农业植物生物灾害应急控制工作由本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农业、财政、民政、公安、交通、科技、宣传、工商、通讯等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发生重大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时,市、县(区)人民政府按预警级别启动应急预案;各级农业植物生物灾害应急控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农业部门负责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传播途径调查和封锁、控制、扑灭等应急防治工作;财政部门做好重大病虫害应急控制经费安排;民政部门做好受灾农户的生活安排;上商部门做好物资供应的市场监管工作;交通部门保障灾害控制物资顺利运输及配合做好生物灾害封锁工作;科技部门做好生物灾害控制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立项工作;宣传部门及时宣传生物灾害控制工作及普及有关知识;通讯部门负责保障应急控制通讯顺畅。

2.3应急联动机制

发生重大农业生物灾害时,根据预警级别及时启动该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严格执行疫情的监测、预警、报告、决策、处理制度。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和组织发动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与协作,落实好各项应急措施,统一联防联动,切实做好对重大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控制以及保护区的保护工作。

3.预测、预警

3.1信息监测与报告

市、县(区)人民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农业植物生物灾害监测系统,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所属植保、植检机构要及时收集可能对本行政区域造成重大影响的农业植物生物灾害信息,应在本行政辖区设立农业植物生物灾害监测点,按早发现、年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对检疫危险性有害生物及重大生物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和严密监控。

严格农业植物生物灾害监测制度。各级农业部门所属植保、植检机构要坚持开展病虫害监测工作,特别要做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新发生危险性有害生物、气流传播的植物病害、迁飞性害虫和蝗虫、鼠害等重大植物有害生物的调查、监测工作,多渠道收集农业植物生物灾害发生信息,及时分析预测农业植物生物灾害发生趋势。

严格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情况报告制度。县(区)病虫测报机构监测的迁飞性害虫、流行性病害数据每5天内向上级业务部门报告;发现农业植物检疫性、新发现危险性有害生物或蝗虫群集、鼠害异常情况时,2天内县(区)农业部门所属植保植检站要向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植保植检机构报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上级植保植检站接到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报告后,须立即派员到现场调查情况和鉴定有害生物样本,3天内完成风险分析,并报告当地政府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控制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及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3.2预警

市、县(区)农业部门及所属的植保植检站在发现农业植物生物灾害并进行风险分析,报告当地政府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控制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后,市、县(区)人民政府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控制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按本预案确定的生物灾害预警级别启动预警机制,组织有关部门迅速落实应急控制措施,开展灾害控制工作。

重大病虫害预警应以文件形式传达,仅在特殊或非常紧急的情况下可以先以传真或电话传达,后补发正式书面文件。预警机制启动后,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所属植保植检站为第一响应队伍。

3.3预测预警支持系统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健全各级植保植检机构,完善技术指导系统,配备相关信息传递设备,加强对专业人员技术培训,建立行政、技术推广、科研相结合机制,使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传递与反馈及时、高效、便捷,并达到信息资源共享以及应急指挥有力。

3.4预警级别及

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根据其发生种类、发生范围、危害严重程度分为四个预警级别:

一般(Ⅳ级)生物灾害预警:在境内已有发生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为害面积占种植面积15%以下;或小麦条锈病预计发生35%以下或二代粘虫等重大病虫害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15%以下;或发生蝗虫亩虫量达3万头;或30%农田出现田鼠捕获率达20%的鼠害。对农业生产和环境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造成一定危害。

较重(Ⅲ级)生物灾害预警:在3个县(区)范围发生境内未发生过的国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为害;或小麦条锈病预计发生35-50%;或二代粘虫等重大病虫害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15-35%;或发生蝗虫亩虫量达5万头,虫源地面积达10万亩;或30%农田出现田鼠捕获率,达30%的鼠害。对农业生产和环境安全构成较严重威胁,造成较严重危害。

严重(Ⅱ级)生物灾害预警:在3个以上县(区)范围发生国家禁止进境二类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或小麦条锈病预计发生50-70%,或二代粘虫等重大病虫害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35-50%;或发生蝗虫亩虫量达7万头;或40%农田出现田鼠捕获率达30%的鼠害。对农业生产和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造成严重危害。

特别严重(I级)生物灾害预警:在1个县(区)以上发生国家禁止进境一类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或发生在国内有较重危害记录、在省内未有发生记录的国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或小麦条锈病预计发生70%以上,或二代粘虫等重大病虫害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50%以上;或发生蝗虫亩虫量达10万头以上;或50%农田出现田鼠捕获率达30%的鼠害;或发现人鼠共发流行病。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环境安全构成特别严重威胁,造成特别严重危害,或危及人类健康或生命安全。农业植物生物灾害预警级别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农业植物生物灾害进行鉴定和风险分析报告确定,并通报当地相关部门和逐级上报上级人民政府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业植物生物灾害发生轻重按预警级别分别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4.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

4.1.1四级响应

县(区)农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确认并发出病虫灾害Ⅳ级预警和启动应急预案四级响应;县(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迅速组织对农业植物生物灾害进行全面调查评估,制定控制或扑灭工作方案,组织农业行政及技术人员采取控制或扑灭措施;并将灾害发生和控制结果上报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时做好启动三级预案响应准备。

4.1.2三级响应

县(区)农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确认并报同级人民政府发出农业植物生物灾害三级预警和启动应急预案三级响应。在应急预案三级响应启动时,县(区)人民政府立即组织协调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县(区)相关部门开展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控制或扑灭工作,并上报市人民政府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县(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迅速组织对农业植物生物灾害进行全面调查评估,划定灾害区域,制定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控制或扑灭工作方案,组织农业行政及技术人员采取控制或扑灭措施;县(区)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做好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控制或扑灭工作;并做好启动预案二级响应准备。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灾害控制工作的督促指导,并组织调查灾害发生情况。

4.1.3二级响应

根据县(区)人民政府报告及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确认,并报告市政府发出农业灾害二级预警和启动应急预案二级响应。在应急预案二级响应启动时,市政府立即组织协调各县(区)政府及市相关部门开展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控制或扑灭工作,并上报省级人民政府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迅速组织对农业植物生物灾害进行全面调查评估,划定灾害区域,制定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控制或扑灭工作方案,组织农业行政及技术人员采取控制或扑灭措施;市级其他相关部门按预案要求配合做好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控制或扑灭工作;县(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按市人民政府部署,认真落实本区域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控制或扑灭工作,并做好启动预案一级响应准备。

4.1.4一级响应

根据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确认,报告市政府发出农业植物生物灾害I级预警和启动应急预案一级响应,同时上报省人民政府和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应急预案一级响应启动时,市政府立即通知发生农业植物生物灾害的县(区)政府,组织、协调、督促有关县(区)做好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控制或扑灭工作,制定全市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控制或扑灭工作方案,组织农业行政及技术人员采取控制或扑灭措施;县(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按市政府部署,认真落实本区域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控制或扑灭工作。如发现人鼠共患流行病时,同时启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4.2信息共享和处理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建立健全疫情信息系统。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收集农业植物生物灾害信息,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情况进行分析,并及时报送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及时内部通报农业植物有害生物灾害情况。农业植物生物灾害信息传递应按规定做好保密工作。

4.3基本响应程序

4.3.1基本应急

县(区)人民政府启动应急预案以后,要实行统一领导和指挥,各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合作,积极做好农业植物生物灾害应急控制或扑灭工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控制或扑灭工作方案并立即实施,负责农业植物生物灾害的监测预警以及应急封锁、控制、扑灭所需的经费和药械物资储备管理工作,组织力量封锁控制或扑灭农业植物生物灾害,同时采取措施切实做好对保护区的保护工作。财政部门要保障农业植物生物灾害应急控制专项资金及时到位,民政、公安、交通、科技、宣传、工商、通讯等有关部门以及应急防治指挥部的其他成员单位,应该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密切配合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农业植物生物灾害应急控制相关工作。

4.3.2扩大应急

在农业植物生物灾害发生区,启动相应应急预案以后,如果仍不能有效控制农业植物生物灾害,县(区)人民政府应及时向市政府报告,请示提高农业植物生物灾害预警级别,并紧急启动相应级别的农业植物生物灾害应急预案,以确保农业植物生物灾害得到彻底的控制,避免对农业生产造成更加严重的经济损失。

4.4指挥与协调

在农业植物生物灾害发生区,立即建立以该级行政区域政府为主、有关部门和相关地区协调配合的领导责任制和农业植物生物灾害应急指挥机构,由该级政府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当地的农业植物生物灾害应急控制或扑灭工作,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密切配合开展工作。

4.5新闻报道

农业植物生物灾害大多数属国家机密或秘密,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对农业植物生物灾害的报道,应该在遵守国家保密法的前提下,必须首先征得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允许,信息来源必须是通过正常渠道获得。新闻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应该本着保密和宣传教育的原则,防止泄密事件的发生,避免给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

4.6应急结束

农业植物生物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后,由县(区)人民政府向市政府提出结束应急响应书面申请,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组对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控制或扑灭情况进行评估,如确认达到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控制或扑灭标准后,同意当地人民政府结束应急响应。

5.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置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对农业植物生物灾害后重建及恢复生产给予经费及物资救助,实施农业植物生物灾害应急控制或扑灭措施造成的人民群众合法财产损失及征用劳务、物资等,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进行评估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申请补助。农业主管部门及所属的业务机构,做好农业植物生物灾害处理现场清理工作和灾后恢复生产的技术指导,做好种子、苗木、农药、化肥调运协调工作。

5.2社会救助

各级人民政府及民政部门要及时做好农业植物生物灾害受灾户的救助工作。

5.3调查和总结

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控制或扑灭工作结束后,县(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农业植物生物灾害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应急防治效果、灾后损失,建立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档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实施农业植物生物灾害应急控制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形成书面材料上报本县(区)人民政府及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6.保障措施

6.1通信与信息保障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指定应急响应的联络人和联系电话;一级应急响应生效时,各级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控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应设立值班制度,安排人员值班,每3天向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上报一次灾害情况。

6.2应急队伍保障

市、县(区)两级都要组建以农业行政管理人员和植保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农业植物生物灾害应急控制队伍。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应急控制队伍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应急预案的启动提供强大、高素质的应急队伍保障。在启动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控制应急预案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等社会各界力量的作用。三、四级响应启动时由县(区)、乡镇级人民政府指挥并组建应急防治专业队伍;一、二级响应由市人民政府指挥,县(区)、乡镇级人民政府组建应急防治专业队伍。

6.3交通运输保障

在发生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时,根据有关法律对植物检疫危险性疫情实施封锁措施的要求,上报省政府批准在主要交通要道设立植物检疫检查站,对过往车辆装载的货物及其运输路线进行检查,发现携带有检疫性有害生物,则必须经过检疫除害处理后方可放行,防止疫区疫情扩散蔓延。

6.4物资保障

市、县(区)两级建立农业植物生物灾害应急处理物资储备制度,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的物资储备管理工作。对农业植物生物灾害严重发生区,有关县(区)人民政府应该及时调拨救助物资,保证当地受灾农民生活,并帮助灾农重建或恢复农业生产。有关部门要加强区域内市场物价监督管理,避免不法商人哄抬物价,维护正常社会秩序。

6.5经费保障

市、县(区)人民政府都要设立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控制储备金各10万元,列入财政预算,用于农业植物生物灾害的应急控制工作。财政部门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保证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在应急状态时,财政部门应保证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控制专项资金及时到位。应急响应启动时,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经费使用计划,经同级财政部门核拨。

6.6社会动员保障

在农业植物生物灾害发生区,通过宣传、培训等多种形式对农业植物生物灾害的发生、危害、防治等措施向农民群众进行广泛宣传,积极调动农民群众对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控制的积极主动性,为开展农业植物生物灾害的联防联治奠定群众基础。

6.7技术储备与保障

在农业生物灾害发生区要调集本地农业植物保护技术骨干力量,必要时申请省和国家组织技术顾问小组加强对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控制工作的技术指导,为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控制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6.8医疗卫生保障

优先选用高效、低毒、安全的农药;应急专业队伍实施应急防治时应严格按农药安全使用技术规程操作;田鼠应急响应,并伴有人鼠共患流行病出现时,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

7.宣传、培训

7.1公众宣传教育

县(区)人民政府应该向社会公开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控制报警机构和电话等。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制作VCD光盘、印发宣传资料等多形式、多渠道广泛宣传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控制法律法规及控制技术知识,提高公众的法律法规意识及支持和参与农业植物生物灾害控制的自觉性。

生物和生物技术的区别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美国 生物技术产业 空间分布

美国的生物技术起步最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备了全球最先进的技术水平、最多数量的技术成果储备,也具备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技术进步领先,人力资源充足,专利保护得力,资本市场结构合理,关联产业和支撑产业发展完备,并制定了产业发展战略和实施了有力的产业发展推动措施,已经形成多个发展势头良好的产业集群和优秀的产业发展环境。目前,生物技术产业已成为美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美国在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方面占据着世界领先地位,尤其在健康和生命科学领域有很强的竞争优势。美国拥有世界上约一半的生物技术公司和一半的生物技术专利,技术革新的速度远比其它国家的公司要快。美国生物技术产品销售额占全球生物技术产品市场的90%以上。生物技术产业是美国新型的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它正对美国的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2002年,全球上市生物技术公司中有52%是美国公司,全球生物技术产业总收入的74%是由美国公司创造的。30年来,生物技术企业开发的新药超过150种获得FDA批准,目前美国有针对200多种疾病的370多种生物技术医药产品已进入人体临床试验后期。研究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有利于制定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科技政策。

数据来源:Ernst & Young LLP, annual biotechnology industry reports, 1993~2004.

一、规模持续扩大,收入增长迅速

2003年,美国生物技术公司达1473个,而这一数字不包括为数更多的相关技术公司和传统制药公司,生物技术产业的雇员人数达19.8万人,超过了玩具和体育用品产业的就业人数之和。生物技术产业还为服务于它的行业创造了近30万个就业机会。近10年来,美国生物技术产业一直保持年均13~14%的增长速度,自1992年以来规模扩大了一倍以上,收入从当年的81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267亿美元,2003年,生物行业的总收入达392亿美元,实现销售收入284亿美元(表1),分别比2001年增长32.4%和16.8%。

二、投入增长很快,创新成果显著

美国产业界和政府部门十分重视对生物技术产业R&D及基础研究的投入,1992~2002年,美国生物技术产业R&D投入年均增长速度达31.8%,由1992年的49亿美元增长到2001年的157亿美元,2002年尽管股市融资低迷,亏损不断增加,但R&D投入还是增加了30.6%,达205亿美元,2003年为179亿美元(表2),占美国全部产业R&D投资的10%左右。尽管20世纪

资料来源:根据NSF Science &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04 Appendix table 4-34数据绘制

90年代以来,联邦政府国防R&D投入增幅降低,但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经费却不断增加,年均增长达7.1%,增幅是最高的,到2003年达256.67亿美元(1996年不变价),为1990年的2.5倍。高强度的投入,产生了大量的创新成果,目前,全球一半以上的生物技术专利为美国所有,生物技术专利数不断增加,自1998年以来,美国每年生物技术专利数都超过7000件(表2),2002年达到7763件,生物技术专利占美国全部专利的比重由1992年的4.3%,上升到2002年的8.0%,十年间专利数增加了两倍,而占全部专利的比重也增加近一倍。

资料来源:根据 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Ernst & Young LLP, annual biotechnology industry reports,1993~2004.有关数据整理

由于生物技术产业本身技术密集的特点,加之其还处在技术创新的关键时期,使得该产业成为研发投入强度最高的产业。近10年来,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强度(R&D投入/销售收入)一直居高位,这是其它行业所没有的,最低年份的1999年为66.5%,最高年份的1994年达90.9%,2002年也达84.4%(表2)。2002年人均R&D支出10.5万美元,大大高于1993年的7.2万美元。

三、公司遍及全国,高度集中12州

生物技术产业在美国是一个非常活跃的行业,据统计2003年,美国共有1473个生物技术公司(不包括相关行业公司),每个州至少有一个,但分布极为不均,数量居前12位的州共有生物技术公司1201个,占81.5%。其余各州仅占18.5%。这12个州为:加里福尼亚州436个(29.6%),马萨诸塞州200个(13.6%),马里兰州94个(6.4%),北卡罗来纳州84个(5.7%),新泽西州69个(4.7%),纽约州65个(4.4%),宾夕法尼亚州61个(4.1%),得克萨斯州48个(3.3%),佐治亚州43个(2.9%)、华盛顿州40个(2.7%),佛罗里达州32个(2.2%),康涅狄格州29个(2.0%)。

四、空间分布不均,形成九大产业聚集区

研发是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成为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保证。但由于各州的原有基础不同,发展生物技术的条件各异,以及各州政府差异性的生物技术发展战略,使得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研发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研发机构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地区。2002年生物技术研发机构(表3)居第一位的是太平洋区,共有1357个机构,占全国的26.35%,居第二位的是南大西洋区,有890个机构,占17.28%,中大西洋区有635个,占12.33%,居第三位,机构数最少的是中央东南区,只有217个,占全国的4.21%。居全国前三位的地区合计占全国机构数的56%,其它6个地区仅占全国的44%。

资料来源:根据 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Ernst & Young LLP, annual biotechnology industry reports, 1993~2004.有关数据整理

从业人员与机构分布不尽一致。2002年,全美生物技术研发的从业人员有11.67万人,太平洋区最多,有3.3万人,占28.4%;中央东北区次之,有1.85万人,占15.8%;中大西洋区居第三位,有1.8万人,占15.4%;南大西洋区居第四位,有1.6万人,占14.2%;从业人员最少的是中央东南区,只有2916人,占2.5%。

生命科学家分布各地不均,南大西洋区拥有生命科学家85887人,占全国18.6%,中大西洋区有74850人,占16.2%,居第二位,太平洋区73970,占16.0%,居第三位,居第四位的是中央东北区,有63748人,占13.8%。九大区中,人数最少的是山地区,只有24220人,占全国的5.2%。

生物技术教育发展不平衡,2002年美国授予的生命科学高等教育学位人数达107803人,其中,南大西洋区最多,达21761人,其次为中央东北区和中大西洋区,分别为16920人和14355人,居第四位的是太平洋区,14004人。这四个地区占全国的比重达62.2%。

转引自Joseph Cortright Signs of Life:The Growth of Biotechnology Centers in the U.S.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Center on Urban and Metropolitan Policy2002

从都市层面看,生物技术产业研发主要集中在九大都市区,波士顿(Boston)、洛杉矶(Los Angeles)、纽约(New York)、费城(Philadelphia)、北卡金三角(Raleigh-Durham)、圣迭戈(San Diego)、旧金山(San Francisco)、西雅图(Seattle)及华盛顿-巴尔地摩(Washington-Baltimore),形成了九大生物技术产业集聚区,这9大集聚区汇集了全国最生物技术公司的3/4,且过去10年新成立的公司的3/4也集中在这里。同时,九大生物技术产业聚集区也是生物技术产业研发聚集区,拥有顶级的生物技术科研机构,具有强有力的研究开发能力,至少拥有一所全国前20名的大学,其中,波士顿有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旧金山湾区有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圣迭戈有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华盛顿地区有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HRI)、霍华德.休斯医学院研究实验室、马里兰大学研究中心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北卡罗莱纳有杜克大学、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罗利分校、北卡罗来纳大学查珀尔希尔分校等著名大学,它们是形成生物技术产业研发集聚区的基础。据研究①,在美国51个100万人口的都市区中,这9大都市区平均所获得的NIH经费是其它42个都市区平均数的近8倍,生物技术专利数则为其它42个都市区的10倍;生物技术的商业化程度高,新成立的生物技术公司数、100人以上的生物技术公司等远多于其它42个都市区(表4)。

五、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是世界上生物技术产业研发最发达的国家,生物技术产业是美国仅次于信息产业的第二大高技术产业,也是本世纪最有前途的高技术产业。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研发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研发机构遍布全国,产业研发空间结构已具雏形。美国生物技术的发展对我国有如下启示:

制定“生物经济强国”战略,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发展全局的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和战略高技术问题,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将极大地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正展现出未可限量的前景,要树立把握重大发展机遇的战略意识,坚定地把发展生物技术产业作为赢得未来竞争的战略选择;同时各省要根据不同的省情,制定差别性的“生物经济强省”战略,发展生物技术产业。

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功能,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切实制定符合国情科技政策,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积极推进生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构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科研机构,切实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整合、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研发和管理队伍,使我国生物科技总体研发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若干重要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立适应生物经济要求和符合生物科技创新规律的体制和运行机制,从政策上主导中国生物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的综合实施,促使在全国形成几个重点的生物技术产业集群。

大力提高生物产业规模经济水平。通过财税、信贷等政策引导生物企业兼并、重组和联合,打破生物市场条块分割的局面,实现资源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以形成合理的生物产业地区结构、部门结构和产品结构,获得生物产业的整体规模效益。建立和完善生物产业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从事生物技术信息咨询、技术评估,包括生物安全性评估、专利、投融资等方面的中介服务机构,以增强我国生物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注释

①Joseph Cortright Signs of Life:The Growth of Biotechnology Centers in the U.S.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Center on Urban and Metropolitan Policy,2002

生物和生物技术的区别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 社区安全 安全设施 犯罪预防

在城市功能分区中,住宅区是非常重要的功能模块,其是城市人栖息之地,承载着城市人的家园,是人休息和娱乐的重要处所。社区的公共性和相对开放性特点为犯罪份子实施犯罪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社区内偷盗、抢劫等行为时有发生。社区安全问题维护事关人之基本生活环境的维护,是社会管理的重大问题。基于社区安全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实务界和学界纷纷展开了探索和研究,已有的经验和成果表明,社区安全设施的建设对维护社区安全和提高犯罪预防之绩效具有重要作用。

一、社区安全对犯罪预防之作用

(一)社区安全与犯罪预防之关系

犯罪预防是现代公安管理的重要内容。犯罪行为不仅归结于犯罪人自身好逸恶劳的本性或其凶残的本质,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发生具有复杂的社会因素,犯罪人之教育背景、家庭情况及社会风气、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公平的实现情况等都影响着犯罪行为之发生。当然,作案环境的相对宽松亦是诱发犯罪的重要原则。而社区具有一定的私密性特点,政府对社区的日常管理事务很少介入,公安人员一般亦不进入社区巡逻。而对大多数社区特别是大型社区而言,基于为社区成员提供方便的原因,社区管理者往往不对进入该社区的人员予以严格盘查,从而使得外来人员可以较为轻易地进入社区。两方面的原因结合,社区自然就成为了犯罪行为高发的地带。基于此,强化社区管理,提高社区安全维护水平,当然就成为了预防犯罪行为发生的良好途径。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犯罪预防手段和措施逐步往前拓展,犯罪预防理论从强调及时发现和制止犯罪苗头到从注重根本上改变容易滋生犯罪的环境。这种情况之下,加强社区安全管理无疑是改变犯罪所发生的环境的重要手段,对促进犯罪预防绩效的提高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二)社区安全设施建设之必要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物质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采用,大大地减少了人之劳动力的支出,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把人从体力劳动和重复的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物质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更新生产领域的技术流程,技术力量还渗透到了生活领域,为人们提供更为舒适和更为安全的生活环境。社区安全设施即是在此种背景下出现的,社区安全设施之建设,即是将安全技术领域的最新产品用于社区安全管理中,用以提高人们生活之安全度及其安全感。换言之,社区安全设施建设之必要性在于,一方面,这种建设适应了物质技术的最新发展,其能够将大部分投入到社区安全防护的人力资源从该项工作中解决出来以进行其他更有创造性的活动,因而代表了物质文明发展和人之解放的潮流;另一方面,社区安全设施建设还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社区安全防护工作的效率,改善犯罪预防的效果,进而维护社区成员之人身财产安全。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犯罪份子之犯罪手段也向高技术的方向发展。基于此,从技术设施上提高社区安全防护的水平亦是应对犯罪行为向高技术方面发展的需要。

二、社区中犯罪预防的新理念

(一)被动预防向主动预防转变

传统的社区安全防护是一种被动型的安全防护。如在九十年代之前,防盗门窗和围墙是主要的防护设施。但这种防护模式具有被动性的特征,其只能对犯罪人之犯罪行为予以消极地应对,而不能予以积极的制止。豍随着安全防护和犯罪预防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中的部分防护技术表现出了某些主动性的特征,如有些实体屏障本身增加了防入侵探测和报警的功能,这些安全防护设施在面对犯罪行为时并非消极地应对和承受、抵御犯罪人之侵害,而是主动发出警报以有效吓阻犯罪行为之继续进行。这些设施之应用,实现了犯罪预防从被动预防到主动预防的转变。

(二)人防、物防为主向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的转变

传统社会中的社区安全防护主要以人防和物防为主。所谓人防,即是在社区中安排人员以定点值守、流动巡逻等方式加强对社区的控制,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物防则是指为社区和家庭生活区域设置实体屏障,从而隔断犯罪人与社区成员及其财产的接触,避免社区成员及其财产成为犯罪行为之作用对象。围墙和防盗门即是物防的典型代表。当然,物防设施仅有暂时阻碍犯罪行为达成其目标的效果,其不能根本上制止犯罪行为的继续进行,如果犯罪行为持续作用于物防设施,物防设施可能将不堪重负。所以,在传统社区安全防护中,物防必须跟人防相结合,人防中其中起着主要作用。而随着技术的发展,许多防护技术,诸如电视监控技术、出入口控制系统、面部识别系统、住户报警系统等现代技术被应用到社区防护中。这些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并且与原有的人防措施和物防措施防相结合即产生了巨大的效应,大大提高了公安机关及社区管理者预防犯罪的绩效。

(三)网格化的防护

所谓网格化管理,即是指将社区划分为若干个责任网格,每个网格设置相应的管理员,由管理员综合管理社区安全事务,从而使管理员之责任得以明确。网格化管理把管理员派遣到各个风格区域中,提高了社区安全管理体系的反应能力,但这种方法将整体性力量化整为零派遣到个网格中,其削弱了事发网格管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竖因而,网格化的管理必须配置相应的巡逻机制和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之时避免削弱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平面向立体转化

传统社区防护方式是一种平面式的防护,在这种防护方式中,围墙成为了这种方式最主要的防护手段。即是说,在传统社区安全防护模式下,安全防护设施往往设置在地面,并以屏障的方式存在,通过屏障

的设置而隔断犯罪人与犯罪对象的接触,从而起到维护社区安全和预防犯罪的效果。而随着安全防护技术和理念的发展,平面式的防护体系为立体式的防护体系所替代。现代防护系统不仅包括了传统的平面式的围墙和防盗门等,还包括设立在空中的电视监控系统和周界报警系统等设施,这些设施与围墙、防盗门、出入口控制系统等相结合,将组成一道立体的防护网,对社区安全予以全方面的防护。

三、社区安全设施建设提升犯罪预防绩效

基于社区安全防护实践及其理念的新发展,现代社会安全防护效果的实现和犯罪预防绩效之提高,当然需要从技术设施和物防设施方面对社区安全防护体系加以完善,建构严密的社区安全防护网络。

(一)技防设施

1.周界报警系统的建设

周界报警系统是安全防范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将社区与外界隔离的主要手段,俗称“电子围墙”,周界报警系统的建设将在社区地域范围内为社区成员建构一个相对封闭的安全空间。为提高社区范围内犯罪预防之绩效,有条件的公安机关或者社区管理者应当在在社区围墙上安置周界报警系统。常用的周界报警系统一般由红外线发射器、接收器和报警器组成。红外线发射器不间断对围墙周边发出红外线,当有异常情况发生时,红外线发射器所发生的红外线经反射后为接收器所接收,进而触发报警主机,报警主机并迅速将相关信息传送到安全管理人员手中,使安全管理人员能够快速做出反应,从而及时制止犯罪行为的进一步实施。

2.电视监控系统的建设

周界报警系统只能针对翻越围墙等异常情况产生作用,如犯罪份子不采取翻越围墙的方式而是采取乔装打扮的方式混入社区内,那么这道防线就相当于“马其诺防线”,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种情况之下,即需要其他防范系统对社区内部情况实行实时监控,这种系统即是电视监控系统。电视监控系统亦是安全防护领域中的重要设施,其通过摄像机及其辅助设备直接对重点区域加以监控,能够将该地区之情况实时传送到安防人员所在的控制室。一套电视监控系统可以同时设置多个摄像机,对多个重点区域特别是社区内交叉道口等部位进行重点监控。而一套系统的操作仅需一人即可完成,即是说通过这套系统,一人即可对整个社区的重点部位实施监控。因而,这种系统的应用亦能提高犯罪预防的绩效,公安机关或相关社区安全管理者亦应当积极建设这种系统。

3.保安巡更系统的建设

保安巡更系统是人防与术防的结合,在这种系统中人起着主要作用,然而社区安全设施的建设亦不能因此而忽略保安巡更系统的建设。保安巡更系统以智能卡及识读器为基础,配合相应的保安巡更系统软件,实现用户对所辖场合的巡更管理功能。豏我们认为,人的因素毕竟是安全防护的第一因素,因而公安机关或社区管理在在进行社区安全设施建设时亦不应忽略保安巡更系统的建设,进而使人之效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4.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建设

顾名思义,出入口控制系统即是设置在社区进口和出口并对进出人员进行识别和对外来人员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的设备。出口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即是识别进入社区的人之身份,在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对外来人员进行重点登记。出入口控制系统与周界报警系统都是社区防护的第一道防线,两者的区别在于,周界报警系统之功能在于对非法入侵者进行预警,而出入口控制系统则主要对以正常方式进入社区的人员进行检测,并识别出来外来人员。

(二)物防设施

先进的安全设施和技术和适用要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则必要要与物防设施配合起来,在社区建筑规划过程中注意不留安全死角和合理设置实体屏障,从而才能促使安全防护和犯罪预防绩效的最大化。

1.社区空间布局与犯罪预防

社区空间布局与犯罪预防亦有重大关系。建筑物作为物防设施的重要组成,其空间布局如何直接影响着社区安全的维护。具体而言,社区在其空间布局上如果死角较多,则安全隐患就较大,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必亦较大。如楼与楼之间的夹角、小巷和电梯间即可能成为社区安全死角,开发商在进行社区规划时,就应当避免将这些死角设计为个别住户出入必经之路,从而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