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构主义取向

建构主义取向

建构主义取向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 儿童 幼儿园 课程价值取向

我们在幼儿教育的研究过程中重视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可以使我们从较高的角度来认识课程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帮助我们在幼儿教育实践中解决各种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建构主义角度来审视我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对我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提出了新的展望。

一、建构主义理论

20世纪80年代后期,建构主义以其惊人的速度波及各个不同的学科领域,并对其波及的各个学科领域产生不同的影响。尤其是建构主义对教育学科领域更是产生了一股非比寻常的冲击力,同时也对教育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

建构主义也被译作结构主义,它的主要观点是:认识并不是主体对于客体存在的简单的被动的反应,而是一个主动的逐渐深化的建构过程,也就是说一切知识意义都是通过内在表征过程主动建构出来的;在知识意义建构过程中,主体原有的知识经验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即一切知识意义都是随着学习环境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建构主义认为,课程与教学是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帮助儿童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基本途径,但是儿童是一个具有主体性的人,是一个发展变化的人和一个具体的人,单一地考虑社会的需求而不考虑儿童的需求是不可能培养出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所以建构主义不断强调学校的课程与教学要尽可能地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满足儿童多方面的需求,把儿童作为课程与教学的中心。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指出的:“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二、以建构主义角度审视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

“课程价值取向是人们基于对课程总的看法和认识,在制订和选择课程方案以及实施课程计划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性 。” 我国专门的幼儿园课程是从1904年癸卯学制的颁布开始。当时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是一种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这种课程价值取向和建构主义的观点背离。课程主要注重以幼儿园课程来辅助家庭教育的作用,而很少为儿童的发展考虑。

2o世纪20至30年代,受到美国教育家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幼儿园课程才开始注重儿童自身需要的满足,同时也注重社会的需求,主张在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冲动性和求知欲,激发儿童的创造力的前提下,通过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环境的互动来为社会培养真善美的主人,从而以达到促进社会民主的发展的目的。这时的我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似乎开始关注儿童自身的发展需要,虽然和建构主义认为的“课程与教学是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帮助儿童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基本途径”相似,但是却存有偏颇之处。

到了20世纪50至60年代,由于受苏联教育界的影响,我国幼儿园课程则转为更多地注重学科体系和知识结构,极力强调一切教育都应该为社会的政治经济而服务,所以注重把儿童培养成将来为社会服务的人,但是却严重了忽视对儿童个性的多样化及儿童主体性的发展。这个时期我国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则是严重地偏离了建构主义的观点,只强调社会的需要而严重忽视了儿童本身的身心发展需要。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受到西方各种先进的儿童心理理论、儿童教育理论以及儿童教育思潮的影响,我国幼儿园课程逐渐形成了以儿童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开始重新认识课程与儿童的关系。在前期,课程价值取向有些过分强调儿童需要,而忽视社会需要。但是到后期,人们认识到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制约关系.形成了在满足儿童发展需要的同时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取向。课程不再定位于知识的灌输、技能的训练,而是更重视儿童学习的乐趣和兴趣、学会学习的能力及对知识的好奇心,注重培养儿童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品质。这时期的我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符合建构主义的观点,认识到儿童是幼儿园课程的中心,一切课程的设置和实施都是围绕着儿童的全面身心发展而展开的。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了幼儿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明确规定:“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尊重幼儿的人格与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幼儿园课程“以儿童自身的身心全面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

三、我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新趋势

1.从课程来源上看

今后的幼儿园课程将会更多地来自独创的实证研究和实践总结。幼儿园课程的发展会不断地适合我国实际的国情、省情、县情、乡情,甚至是村情,充分发挥创造性的基础上,在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优秀课程理论的同时,积极开展独创的、实证的、具体的研究,创立更多的、更好的、更有效的方案。课程要体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整合,要注重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因为,健全的个性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内在融合。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也就是每一个体的个性不断完善和提升的过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2.从课程形式上看

今后的幼儿园课程多样化形式将会更突出。幼儿园课程形式应该从社会、经济、自然、文化等各个不同的方面出发,根据实际情况确立,必然就会形成更为多样化、多形式的幼儿园课程。因此我国幼儿园课程应立足于满足儿童的现实生活需求,构建儿童的可能生活。“可能生活可以定义为每个人所意味着去实现的生活。”可能生活沟通了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它既不是儿童遥不可及的生活,又不是眼前的现实生活,而是一种在逻辑上存在的,人们所追求的更有人生意义和价值的生活。可能生活对儿童具有内在价值,能够给予儿童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以人文关怀,培养儿童的生活能力。

3.从课程的结构上看今后的幼儿园课程将会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完整性。在建构幼儿园课程的时候,要考虑课程有不同的逻辑顺序,因此要明确幼儿园课程的逻辑起点从而更好地建构幼儿园的课程方案,这样才会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才会更利于儿童的发展。如此以来,我国幼儿园课程今后的价值取向必定是朝着科学知识与生活世界应该是内在统一的方向努力。当代课程改革都在呼吁课程回归生活世界,谋求科学知识与生活世界的整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这就意味着课程应挣脱“唯科学主义”的樊篱,摆脱千百年来所深陷的工具价值的地位,寻求课程对主体存在意义的提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从“学会认知” 到“学会学习”,这一主题的转换意味着当代课程开始超越工具理性,转向人的意义性。学会学习,包括学会区分、判断,选择最有价值和意义的知识去学习;学会学习与思考,充分有效地求知;把知识引向人生关怀,去充盈生活与人生的智慧与经验,关注儿童的精神世界、存在意义。

4.从课程使用的角度看

今后的幼儿园课程的推出和引进不光是要具有教育性和公益性,还应该具有经济性和商业性。课程方案的推出和引进伴随找相应的经济关系和商业关系。这样将会更有利于调动更多的研究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将会使科研成果产生最大的效益,从而也就更有利于促进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发展,最终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我国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将会考虑到科研人员更多的生活需要和现实要求,从而定会更好使之更多的科研人员参与到我国幼儿园教育事业中,最终研究出对儿童更有利的各种课程,让儿童充分享受自己快乐的童年时也掌握一定的知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塑造儿童全面完整的人格,发展儿童主体性,对儿童实施全人格教育和主体性教育,在根本上统一于发展人的全面素质和终身教育。这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是课程追求的共同价值,更是我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最理想最合理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毛新勇.情境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8,(5).

[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建构主义取向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高中化学教学;实践应用

新疆2008年新课程改革以来,进一步探索符合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这个过程也让许多教师迷茫、无所适从――传统教学模式的打破、核心教学模式不成熟地理解和应用,使得教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让人觉得不踏实。

我认为,出现这样的现象,除了课程改革本身是在摸索中前进――毕竟问题总是出现在问题解决方案之前――的客观原因之外,我们对问题本身(课改的原因)和问题解决方案(新课程理念)认知得不深,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该势已成形,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更好、更快的驾驭。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目前被普遍认可的学习理论,符合并影响新课程改革的走向。目前,各种版本新教材中出现频率很高的探究性问题和合作性学习的设置均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念。深入学习、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加以实践应用,有助于快速实现新旧交需模式的转变,形成满足社会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实现教育事业的与时俱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人主动的行为不是被动的过程,它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主动性,重视意义建构和社会文化互动在学习中的作用。该理论认为,意义不是独立而存在的,个体的知识是由人建立起来的,对事物的理解不是简单的,而是由事物本身决定的,人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建构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和理解,不同的人由于原有经验的不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理解,即事物本身的意义(客观存在于规律)与人所认知的事物的意义(人形成的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如知识、经验等主观内容)是不同的。这两种意义的契合度,反映了人对某一事物认知的深度,这种契合度越高,说明人对该事物的认知越接近本质,越能被证明――越“科学”。

然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验、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认知习惯,对周围不同的事物甚至同一事物也有不同的意义取向,并以此体现个体的独立性。基于这两点,学习一方面是要构建形成与事物高度的真相,另一方面要遵从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需求和取向,不论哪一方面,都需要学习者主动地选择与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积极参与意义取向与建构的过程,并通过社会文化互动分享学习资源,加深对意义的理解,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一、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1 知识观。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动态性,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不等于事物本身,并不能精确或者全面地概括事物或者世界的法则,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并且很多公认的知识是被证明了的与事物契合度很高的“科学”,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在第一时间对它们有相同的认知,因为学生的认知源于自己的构建,取决于原有经验和个体的取向,也不意味着学生对这些知识能够进行灵活、合理地运用。

2 学生观。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强调学生作为人的社会性。该理论认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他们可以在一个学习共同体之中,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对问题形成更丰富的、多角度的理解。教师不能向往一个瓶子里灌水一样装入新知识,而是要在尊重他们个体取向的前提下在他们已有的经验世界中找到新知识的增长点。

3 学习观。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景性。学习不是从外界吸收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的学习和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分析、综合、评价、交流和灵活应用等高水平的思维活动来学习,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学习者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人,需要对学习活动进行积极的自我管理和反思;建构主义认为不能忽视学习活动的社会情景,它强调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需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脱离活动情景而抽象的存在,学习应该与情景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二、建构主义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高中化学课程是一门自然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将建构主义应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建构主义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认真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准确理解和把握教师、学生、事物、知识、情景在学习中的地位。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知识是事物的一种反映,情景和交流有助于学生建构学生主体对事物意义的理解。

2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实践性活动,让学生分析、综合、评价、交流和灵活应用等高水平的思维活动来学习,通过问题解决来进行生成性学习。如通过化学实验来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强调学生参与实验,进行探究,并对相关的生活实例进行研究或解释。

3 创设意义建构的有效条件。第一,以明确的方式表达信息,展示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的学习材料,如更加清楚地表述、更加直观的图片、视频、模型等;第二,从学生原有经验出发,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如学习元素周期律,就可以从已学过的元素性质作为引导;第三,创设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情景,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感悟和理解。

4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建构。如可以从问题出发,以原有经验为基础,主动地探究、构建、交流,形成自己对新知识的建构和理解,并争取做到灵活应用,如探究性问题和实验的开设。

5 对新旧知识和不同知识成分进行联系。对知识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刺激新知识的生成、巩固与深化,如酸碱的性质、电解质与电离的理解等。

类似种种,我们需要在不断深入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解上,不断地地进行实践、不断地总结经验,转变我们教、学与评价的模式,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建构主义取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共行政 行政伦理 价值取向 构建轨迹

行政伦理从本质上来讲是政治伦理,无论是行政管理、公共行政与政府的方方面面,都有所涉及。行政伦理是通过个人的良知及政治理念、社会舆论等来树立价值理念。在行政伦理的建设过程中,明确价值取向是行政伦理体系建设的基础。探析中国行政伦理的轨迹,对于我国的行政伦理建设工作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

行政伦理构建的价值取向概述

在行政管理、公共行政等各方面,行政伦理均有所渗透,无论是国家的执政党还是国家机构、公共管理部门和国家公务员,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尤其是公共行政领域,其所应遵循的总体行为规范总和被称为行政伦理。

行政伦理具体体现在行政体制、监督、领导、决策、效率、素质等各个领域,同时,在政治体制、行政体制与政府机构的改革之中,也多有体现。作为一种特殊的道德,行政伦理的价值取向关乎公共行政系统的合理性及公正性。对于中国而言,行政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对民心指向、国运是否兴旺、国家管理的效率、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等方面,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如何构建中国行政伦理价值取向

中国行政伦理价值取向的原则。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对于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同志谈到社会主义就是解放社会生产力,全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让两极分化现象得以消除,同时消灭剥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其中显然体现出了公平正义的原则,因此公平正义是当代中国行政伦理价值取向的优先原则。

中国行政伦理价值取向的基础。中国行政伦理价值取向的基础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即制度基础、技术基础、社会基础和公共财政基础。价值选择的自由会受到行政伦理的束缚与限制,公共行政责任的不同直接影响到社会制度的不同,行政伦理的价值追求也不会相同。相比资本主义国家而言,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共行政有了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行政主体的行政伦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这就对中国行政主体的行政伦理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下,行政伦理缺失现象表现较为突出,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民主是国家与社会管理永远追求的目标,民主的体现也需要以民主意识及民主自觉为前提,这就需要保持公众民主意愿表达渠道的畅通。法治是保证基本治国方略得以落实的条件,这就要求一个国家必须有健全的法律体系,存在公正适用的法律,而这些都要求执行行政权力的主体具有良好的行政伦理道德品质。

公平和正义对于构建中国行政伦理价值取向的重要性。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约翰・罗尔斯曾经在自己的作品《正义论》中体现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他在这部名著中提出,对于社会制度而言,正义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价值。如果为了一些人分享自己这部分团体的利益,却剥夺了另一些人的自由,那么显然是不正当的。从根本上来讲,每个人都有一种不可侵犯的正义性,这种不可侵犯性是绝对不可以逾越的,哪怕是借助社会整体的名义也不可以。不能因为要让许多人享受较大利益,就要让少数人强行牺牲自己的权利,这是不被社会公正性所承认的。在一个正义的社会中,政治的交易或社会利益的权衡绝对不能影响到公民自由的权利保障。如果非要我们来忍受一种不正义的存在,那么只有在用它避免另一种更大的不正义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从人类活动的首要价值来讲,正义和真理是绝对不可以随意妥协的。社会的存在旨在保护每一位成员的利益,而且还需要接受一种公开的正义观的管理,只有这样,它才有可能成为组织良好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需要遵守、同时也默认别人遵守正义的原则。这些原则也在基本的社会制度中得到有效的满足和认可。

如何在行政实践中构建正确的伦理价值取向。首先要做到社会的公平正义,要想创建美好的社会,公平正义是永恒的主题。中国社会要想实现公平正义,就要处理和协调好社会中各种利益的关系,并形成良好的社会利益格局。要做到这一点,行政主体就要自觉维护行政伦理的原则,树立公平正义形象。这样才会让社会成员之间受到公平的对待,同时得到公道的事务处理。与此同时,行政人员要加强自身的素质教育,积极发挥自身在社会公平调节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整个社会才会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气氛。

其次,政府与社会成员之间要构建良好的信任关系。要想获得公众的支持,良好的信任关系必不可少,这也是推动行政伦理建设的一个重要条件。政府对于公众利益进行积极的维护,引导其树立诚实信用的品质;而公众也会对政府产生信任,从而进行支持并保持忠诚,这样一来,才会让社会主体强化行政伦理意识,加强行政道德修养,从而建立良好的行政伦理格局,建立一个良好的诚信政府,建立和谐诚信的行政伦理信任关系典范。

再次,要完善对行政管理权力的监督机制。中国行政伦理价值取向的构建,需要行政职能部门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规范行政审批,同时,要对社会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管理,以求达到转变政府职能的目的。这样才有利于完善行政管理制度,从而保证各级行政管理严格按照其法定权限来进行。与此同时,也要健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重要事项决策机制,以保证重大决策的公开与公正;另外,还要完善行政管理权力的监督机制,以期实现行政管理权力在执行过程中的公平,达到谋求和维护公共利益的目的。

中国行政伦理构建轨迹

构建行政伦理建设的基本内容。行政伦理建设主要包括:行政理想和态度、行政责任与技能、行政纪律、荣誉、良心与作风。行政伦理构建的轨迹控制需要通过健全法制,以法律法规形式确立行政伦理规范,建立有效的责任和监督机制。另外,还要进行有效的指导,具体表现为公共行政组织领导人的率先垂范和身体力行及公职人员大量的职务行为;另外,还要建立行政协调机构和运用行政伦理规范来保障其功能。

中国行政伦理构建轨迹的背景。任何一种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及发展,都会有其相应的历史背景。中国行政伦理的构建也是如此,它是以前人的认识为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完善起来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行政伦理”作为研究基点,对于行政伦理的发展进行逻辑与理论上的分析,才能得出中国行政伦理构建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轨迹。通过考察这一发展轨迹,才可以发现中国行政伦理的产生及发展的思想源泉,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对于行政伦理产生和发展的作用,以及行政伦理问题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对于新的行政伦理科学而言,更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中国行政伦理构建过程的轨迹分析与探索。中国的行政伦理建设分为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且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所积蓄下来的资源及能量有关。在旧时代,文化的产生源于旧时代的经济基础。同时,旧的经济基础与新的经济基础息息相关。因此,新的经济基础总是随着人类文化的变迁而不断发生变化的,文化一旦产生,其发展与变迁总是以传统为基点进行的。

从中国行政伦理建设实践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延续性的基本轨迹是非常清晰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远古时代开始,经历了许多朝代的多元化历史文化格局,不断排斥与融合,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开辟了一条道路,在这种延续性的基础之上,实现了与现实社会关系的紧密结合。具体到行政伦理的建设领域来讲,中国传统的伦理价值,常以一种与生命相伴生的、潜在的方式出现,政府官员对于这种生命价值的判断与选择影响到了行政伦理的基本构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与丰富性,是当代中国行政伦理建设的基础,制度的创新与价值的重构是中国行政伦理建设的主导思路。在观念上,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以儒家的“仁义”为核心的价值标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延续、民族风格和丰厚内容,是中国行政伦理建设的三个要素,也是构成行政伦理建设轨迹的重要条件。

建构主义取向范文第4篇

1 荣辱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荣辱观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和凝聚人心的坚强纽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知耻比明荣更重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急剧变迁和结构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多样化的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必然造成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及其相互间的矛盾与激荡,价值多元化成为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征。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使一些人放弃原则、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迷失方向,迫切需要符合时代精神的新的主导价值观来引导人们的思想行为。“八荣八耻”的提出,引导人们知耻明辱,增强耻感意识,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顺应了人民群众纯净社会风尚的迫切诉求,成为当代中国人们普遍接受的主导价值观和道德共识,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

2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纽带。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引导人们明确是非、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意识,树立正确的行为导向,满足正确的自我需求,提升自身的全面素质,从而促进人的全面进步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着眼于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紧密联系当前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当前,实现“十一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全社会的共识,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基本行为准则,体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道德诉求,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助推器。

3荣辱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八荣八耻”虽然只有短短的一百来字,但却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基本原则、基本要求、行为规范、传统美德、党的优良作风与时代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紧密相关的价值取向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也包含其中,为人们的思想行为提供了明确的价值导向。

“八荣八耻”属于社会主义道德观范畴。道德对于思想伦理和社会实践的认识,主要着重于从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特别是个人对社会整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态度这一视角,提供现实社会状况的信息,显示现实社会的趋势,表达个人的取舍。“八荣八耻”能够为人们的实践行为直接提供正当性、正义性、合理性、应当性的价值导向和精神支撑,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导价值观。

4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建构主义取向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高职高专英语;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3-0054-03

一、引言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设计的交互性进一步加强、媒体表现形式更趋丰富、信息传递量逐步加大,已经突破了传统电化教学,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在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效率,势在必行,亦是大势所趋。但是,由于缺乏先进的教学设计思想与教育理论的指导,在多年的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课件设计的盲目性和教学过程的随意性。高职高专的学生在入学时基础薄弱,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以前“欠账”过多,单纯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并不能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只有将先进的理论引入到教学的层面,才能发挥出其显著的效能。过去传统的教学理论过多地依赖于教师的传统经验。随着信息加工理论的发展,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应运而生。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供了一种与传统的客观主义不同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将建构主义理论引入到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中,通过其独辟蹊径的内涵架构,为高职高专英语多媒体教学设计提供有力的支撑与前瞻性的指导。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高职高专英语多媒体教学的关系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是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新教学理论,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起源于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吸纳进来并整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叫做同化,即对原有结构的扩充;当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而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认知结构须发生重组与改造,这一过程叫做顺应,即对原有认知结构的改变。随着同化与顺应的循环,就形成了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过程,也就是所谓的知识的建构过程。[1]

1. 多媒体技术为建构主义应用于外语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20世纪60年代后,心理学家开始怀疑在实验室简单机械条件下利用动物被试得出的学习结论是否适合于学校教育,于是教育心理学开始从行为主义取向向认知心理学取向转变。尽管现在认知心理学已逐渐取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占据了统治地位,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并未产生明显的影响。当现代教育技术随着信息化、多媒体化的发展,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的指导作用才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创设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给学生构建一个适合学生知识技能增长的环境,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手段支持。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多媒体课件正好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工具,它在教学展示上能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直观、有趣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鼓励学生去主动发现知识、获取知识;多媒体课件在媒体传播上的多样性与综合性能给予学生充分而有效的刺激,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信心;多媒体课件设计中采用超文本方式对学科知识的组织与编排,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构建,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即对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凡此种种,都是使用单一媒体或其它教学环境所无法比拟的。

2. 建构主义是深化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以学生个性为本位,注意应用技能、创造技能的培养。传统教学模式一直束缚着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发展,其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主要靠教师向学生灌输,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加之其基础薄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家、教育技术专家多年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建构主义理论正是这种努力所取得的主要理论研究成果。

建构主义十分关注以原有的经验、心理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情境性。[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通过新的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双向的互相作用而实现的。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这正体现了传统与现代、进步与落后的两种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最根本的分歧。建构主义理论摒弃了传统教学中灌输者与被灌输者的师生关系,对学生与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地位和作用做了一个全新的定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是指导者、协作者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基本要求实施的背景下,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于英语多媒体教学有着深刻的启示。

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高职高专英语多媒体教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