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目前乡村教育的现状

目前乡村教育的现状

目前乡村教育的现状

目前乡村教育的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乡教育一体化;乡村学校文化;问题表征;路径重构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4-0016-05

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背景下,作为乡村文化辐射场的乡村学校受到越来越多的文化因素影响,再加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乡村学校原有的文化形态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文化建设要求逐渐显现出不和谐表征,进而出现诸多问题。本文拟从当前乡村学校文化的实然形态入手,对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试提出调适路径与策略。

一、当前乡村学校文化的实然样态

通过对河北省和天津等地区乡村学校的实地考察,发现乡村学校文化建设已取得不菲成绩,文化内涵得以更新,文化自信与日俱增,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因素影响,当前乡村学校文化的实然形态仍存在一些不容乐观和亟待改进的方面。

1. 崇尚权威、差异显著的地域文化特征

当前乡村学校文化表现出一种崇尚权威和差异显著的地域文化特征。一方面,受传统文化思想和家庭本位的影响,崇尚权威一直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调查发现,这一点在农村学校文化中表现更为突出,乡村课堂教学中教师本位现象依然严重。在对1 200份针对乡村教师的调查问卷统计中,有70.8%的乡村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学活动主要围绕自己的预设展开;有74%的乡村教师认为,学生缺乏主动性,必须督促才能学。另一方面,乡村学校文化是在乡村这一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和发展的,与城市学校相比,由于地理位置、生活环境和社会背景等因素不同,乡村学校文化较之城市学校文化而言,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特征。此外,即使同样是乡村,由于经济发展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存在差距,学校文化也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

2. 相对封闭、较为保守的文化氛围

学校教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乡村学校受其地域限制、交通不便、获取相关信息困难等因素影响,其文化具有相对封闭性。再加上乡村学校文化与自身乡土情怀有着不可分割的亲密性,对其他外来文化具有一定的天然敏感性和排斥性,因而又表现出相对保守的一面。长期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的教师也难免形成相对保守的群体文化,主要表现为教师之间相互疏远、缺乏合作与交流等。

3. 升学至上、趋于功利的文化追求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乡村学生及其家长仍然将学校教学视为改变未来命运的跳板,认为考上了大学就可以鲤鱼跳龙门,从此跳出落后的乡村,导致升学至上、趋于功利的文化追求仍然是乡村学校文化的突出表现之一。调查表明,当前乡村地区的绝大多数学校仍然是以升学为目的,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都必须经过考试,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应试。有些乡村学校条件差、基础弱,但学校工作的中心始终是千方百计地争取升学率的提高。正如一位乡村教师所言:“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围绕教材、教学参考书和考试大纲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学生的任务就是围绕中、高考的指挥棒和考试大纲进行题海战术。”这种追求升学至上、功利化的文化忽视了学生自身的知识经验和乡村现实的需要,也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4. 离农明显、竞争激烈的文化取向

从理论上讲,乡村学校教育目标定位一直存在“留农”和“离农”的争论,“留农”目标认为乡村学校教育主要是培养新型农民,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 ];“离农”目标认为乡村学校教育应该与城市一样培养合格公民,为学生升学服务 [2 ]。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离农”取向在乡村学校文化中存在一边倒的倾向。所调查的1 200名乡村教师中有75%的乡村学校教师赞同学校教育主要为升学服务,有72%的乡村教师支持学生升学后能够离开农村有更好的发展。在升学至上、趋于功利走向的乡村学校文化影响下,当前乡村绝大多数学校只考虑到为精英学生升学做准备,忽略了为未升学学生就业打基础。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实现普及高等教育的条件,会有一大部分学生因为达不到升学标准而放弃学业,而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被淘汰的大量学生往往学用分离,最终导致就业无门、创业无术,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5. 高期望与高压力并存的文化危机

乡村学校文化表现出高期望与高压力并存的文化危机。乡村学校肩负着发展乡村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科学知识水平的艰巨任务。而乡村教师被寄予更高的期望,他们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也是学生的培养者和乡村文化的发展者。在被寄予高期望的同时,乡村教师也面临很大的压力。一方面,乡村教师面临着来自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压力,即要千方百计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成绩,保证升学率;另一方面,随着新课程改革在乡村地区的深入,乡村学校教师还面临新课程改革的挑战,即改变过分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调查中一位乡村教师无奈地说:“现在很纠结,既要学习和运用新课程理念,还要想方设法提高升学率,又要为新农村发展做贡献,真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完成这些任务。”这种高期望与高压力的并存使得乡村学校教师难免陷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理念与行为相脱离的危机中。

二、当前乡村学校文化的问题表征

乡村学校文化的实然状态与城乡文化一体化、新农村文化建设、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等存在着一定落差,产生了一系列冲突,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差异显著的地域文化特征与城乡文化一体化要求的冲突

城乡文化一体化要求以城乡一体化的思维方式,着力改变文化领域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文化权利平等、文化政策一致、文化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文化差距,促进城乡文化事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具体体现在乡村学校中即要求乡村学校教学既要传播优秀城市文化,又要继承和发展乡土文化,使城乡文化在教学中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但当前乡村现有的文化特征与城乡文化一体化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有时冲突明显。同时,不同地区的乡村之间由于经济发展程度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学校文化也表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城乡之间、不同乡村学校之间的这种文化发展差距成为当前乡村学校文化形态与城乡文化一体化冲突的表现之一。

2. 离农文化取向与新农村建设文化要求的背离

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大量有文化、懂技术并立志于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富有乡土文化内涵的新型乡村人。这就要求乡村学校教育立足于乡村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实际,培养乡村学生的文化根基,增强他们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收入的差距拉大,大量乡村人口流入城市,许多进入城市大学接受教育的人更不愿意再回到乡村。他们之中的成功者更成为乡村教育的典范和乡村学生的榜样,这使得投身于乡村文化生产和文化活动的人越来越少,造成乡村文化人才的大量流失。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乡村学校教学离农文化取向逐步突出,更注重为乡村学生升学到城市学校进一步深造和将来工作做准备。这一文化取向与乡村实现小康和建设新农村的任务不相适应,更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要求存在着明显冲突。

3. 升学至上的文化追求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脱节

新课程教学理念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将外部教育影响自觉内化为自己的身心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当前乡村很多学校仍然推行应试教育,单纯为了应对考试、争取高分,鼓励学生考上大学甚至是重点大学,借以改变自己的社会生活和将来命运。学校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狂热追求升学率,教学活动紧紧围绕中高考指挥棒展开。这种升学至上的文化追求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冲突,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封闭保守的文化氛围与现代新型教师文化理念的落差

现代新型教师文化是一种开放、合作的群体文化,强调以现代教育价值观为核心,与现代教师角色相适应。现代新型教师文化理念要求乡村学校教师要走出孤立、封闭的文化拘囿,走向开放、合作的文化氛围。因为“合作给予教师之间开放、互信和支持,合作的态度不仅有利于资源共享,形成教育合力,而且可以促进合作团队中积极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 [3 ]。但是,当前乡村学校教师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保守的群体文化氛围中,在自我封闭的状态下各行其是、各自为战,这种封闭保守的文化氛围与现代新型教师文化理念相冲突,不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师合作意识、合作动机的培养。

5. 高期望与高压力的文化危机与安于现状的文化情结的对立

乡村学校教师在长期的生活与教学中形成了安于现状的文化情结,主要表现为:他们习惯于按照一套符合自己习惯和经验的、安全稳妥的方式和方法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喜欢过着平安和稳当的生活,对待教学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得过且过思想,对待新课程改革表现出一定的惰性心理。当前乡村学校教师面临的高期望与高压力的文化危机与安于现状的文化情结表现出明显的冲突,使乡村学校教师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高期望与高压力的并存使乡村学校教师承认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是先进的,是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心也渴望不断学习和创新,尝试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却安于现状,不愿和不敢冒险,既不愿面对新的挑战,又害怕尝试新的方式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

三、乡村学校文化重构的路径

1.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根植于乡土文化自觉,明示乡村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

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大陆不可能走单一农村城市化的道路,必须同时进行新农村建设” [4 ]。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乡村学校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这就要求乡村学校教育立足于乡土实际,综合考虑广大农民和乡村学生多方面的现实需要,重建和弘扬乡村文化价值,树立乡村学生对乡村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逐步形成文化自觉。但是,“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已经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 [5 ]要实现乡村文化自觉,就需要首先明示乡村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发挥乡村学校的文化堡垒作用,改变过去单纯为升学服务或单纯为当地乡村发展服务的“离农”与“为农”的单一价值取向,重新确立既为提高学生基础素质服务,也为学生升学、就业及创业做准备的多元价值取向,使所有学生都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2. 以城乡教育一体化为背景,立足于乡村学校文化再造,突出乡村学校文化的特性

城乡教育一体化要求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束缚,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动态平衡、双向沟通、良性互动的城乡教育格局,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关键在于乡村学校自身的改进和发展,乡村学校文化再造是乡村学校改进和发展的核心。“学校文化的再造是一个发展新的价值、信念、规范的过程;是一个变灌输中心教学为对话中心教学,变专制独裁关系为平等合作关系,变资源掠夺关系为资源共享关系的过程。” [6 ]乡村学校文化的再造要以城乡教育一体化为背景,既要传承乡村几千年来形成的有价值的文化传统,又要与时俱进,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并吸收当前的多元文化,实现古今中外各种文化中精华元素的贯通。具体来说,即走出过去从城市文化角度研究乡村学校文化,用城市学校文化来同化乡村学校文化的误区,要在对我国城乡教育整体把握、关照全局的同时,深思乡村学校文化应有的特质,从乡村文化的发展入手来把握乡村学校文化的定位。城乡教育一体化不等于城乡教育一样化,由于城乡之间天然的地域差异特征短期内不可消除,并在一定时期内将长期存在,这就要求乡村学校文化在适应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要求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突出乡村自身文化的特性。

3. 以新课程改革为依托,着眼于乡村学校文化更新,促进乡村学校文化的转型与适应

新课程改革目标在于营造一个宽松的鼓励创造的文化环境和氛围,使教学改革发生于教师的教学第一线,发生于每一所学校。以新课程改革为依托,着眼于乡村学校文化更新,就是要改变乡村学校应试教育的现状,改变乡村学校升学至上、趋于功利的文化追求,树立素质教育的目标,促进乡村学校文化的转型与适应,即促进以往乡村学校教学中形成的以升学为唯一追求的考试文化、优胜劣汰的竞争文化和安于现状的保守文化逐渐转型,使之与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的使乡村学校教师逐渐形成开放合作、追求自身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文化相适应。具体来说,要求乡村学校管理者从事务型领导转变为学习型、创作型和战略型领导,管理方式由执迷于控制转变为鼓励创造,营造合作的组织氛围 [7 ]。在教学目标上改变过去升学至上的应试教育目标,确立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在教学内容上既要保证实现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规定的基本要求,又要联系乡村实际,突出乡土特色,适当增加职业教育内容,为乡村学生在提高基本素质的同时,或继续升学或选择就业和创业做好准备;在师生关系上乡村学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向学习的探索者和参与者,师生在此过程中开展平等对话、合作交流。

4. 以学习型学校建设为着力点,建立学习共同体,搭建乡村学校文化繁荣与创新平台

学习型学校是与学校发展的较高层次阶段相适应的一种学校管理模式,与科层制学校相对应,学习型学校建设“关键在于组织成员间的组织学习,让组织成员融入到组织学习中,进行对话,追求差异,挖掘信息,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最后形成共识” [8 ]。学习型学校的学习主体是团队或学校本身,要求加强团队协作,学习内容除专业知识外,还包括人际关系和合作学习的方法。建设学习型学校需要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和促进知识流动来实现。这就要求乡村学校教师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增强教师团队的学习能力和整个学校的学习能力,并树立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和价值实现的强烈愿望。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能够适应学习型学校建设要求的乡村学校文化,即走出过去封闭保守、安于现状的文化氛围,走向开放、合作、创新及积极实现自我专业发展的文化氛围,为乡村学校文化搭建繁荣与创新的平台。乡村学校要为教师提供不断学习的机会,建立学习共同体,以促进教师之间进行合作学习、知识共享和反思对话。互相交流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交流他们的教学实践及反思,使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竞争与合作的平衡,在合作交流中共同成长,形成以学为主、合作共享和积极寻求自身发展的新型的乡村学校文化。

5. 以特岗教师工程为切入点,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形成新型乡村学校教师群体文化

特岗教师工程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西部地区乡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该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以下乡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乡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乡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逐步解决乡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当前乡村学校教师由于所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的相对封闭、保守,在工作中往往相互提防,对自己的长处秘而不宣,对自己的短处处处遮盖,形成封闭孤立的文化氛围;他们满足于按部就班的工作,视野仅仅局限于传统经验之中,缺乏创新意识,形成安于现状的文化情结;他们的专业发展需求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在开发校本课程的意识和能力、教学的反思意识和能力以及行动研究能力等方面还比较欠缺,总体素质还不太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乡村学校应继续实施特岗教师工程,为乡村学校注入新的师资力量。乡村学校要充分发挥特岗教师的优势,如年轻,有活力,对工作有热情,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比较高,在培训上既可以缩短上岗时间,又能很快进入角色等,以推动整个乡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以特岗教师工程为切入点,服务于乡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助于乡村学校改变过去封闭保守、安于现状等与现代新型教师文化理念不相适应的文化形态和氛围,形成开放合作、勇于创新、追求自我发展的新型乡村学校教师群体文化。

参考文献:

[1]解飞厚.基础教育要为建设新农村培养新农民[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94-395.

[2]阎亚军.论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对一种目标定位的质疑[J].江西教育科研,2005,(1):11-12.

[3]吴 薇,杜学元.论我国文化变迁对教师专业化的影响[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33-138.

[4]钱理群,刘铁芳.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M].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6]钟启泉.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J].人民教育,2004,(8):8-11.

目前乡村教育的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乡统筹;教师流动;教育均衡;文献综述

“城乡统筹”字面解释为“城”、“乡”,在一定时代背景中,互动发展,以实行“城”、“乡”发展双赢为目的的发展格局。城乡统筹就是要改变和摒弃过去那种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削弱并逐步清除城乡之间的樊篱,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的时候,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和保护。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教师的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变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流动”就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而教育的“城乡统筹”也使得城乡间教师流动成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城乡统筹背景下教师流动的现状分析

教师流动按性质和影响可分为合理流动和不合理流动,合理流动应该是双向流动。目前,研究者认为某些地区城乡教师的流动是以一种不合理的单向上位流动的方式存在的。如周诗伍、王凌(2010)以云南省临沧市为例,根据临沧市教育局提供的《临沧市教师队伍基本情况统计表》分析得出“贫困地区农村教师逐渐形成这样一条流动路线:山头校点—山区—半坝区—坝区—城区。这种不合理的单向流动,不仅加剧了农村教师数量不足的困境,更阻碍了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 1的结论。

可见,其主要趋势为从经济发展较差地区向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单向流动。那么影响教师流动趋势的原因就是经济问题么?下面即是对教师流动现状的原因分析。

二、城乡统筹背景下教师流动的原因分析

有些研究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有些则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模型)对造成教师流动不平衡的原因进行分析,虽然各自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但却得出了相近的结论:政策、经济、个人三方面为影响教师流动的主要因素。农村教育政策的动摇、政府政策制定与落实的失调、教育政策调控的失效都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对农村教育的轻视,使得农村教育没能得到坚强后盾的支持。这也就直接导致了第二个影响因素的出现,即经济因素。如牛殿利,牛波在《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现状调查》中提到的“经费投入低依然是制造不公平、吞噬农村教育的毒瘤,它仍在不断地促使很多的农村教师‘弃暗投明’。” 2学校经费不足、教师工资拖欠、福利补贴空缺都迫使农村教师为了生存而流向城镇条件更好的学校。而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下,人们的价值观都发生了变化,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及其得到物质肯定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农村教师也开始考虑自己目前的工作与自身的发展目标是否一致,而经济上的不公则更加剧了农村教师向“高处”流动的情况。

整体来看,虽然经分析主要有三方面因素影响教师流动,但究其根本原因,仍然是政策因素引起的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根据以上因素的分析,研究者们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三、城乡统筹背景下教师流动的对策分析

1、要加强教师流动的制度化建设

部分研究者在制度建设方面有共同的见解,他们认为应建立城乡教师双向流动制度(李方强 2006、袁桂林 2007、田锐2008、周诗伍 王凌 2010、庞丽娟《加强城乡教师流动的制度化建设》) ,修改和完善教师编制制度(袁桂林 2007、马文起 2008、谢秀英 2010、王甲平 2011),施行弱势补偿制度(袁桂林 2007、田锐 2008、郭文琴 2009、),规范代课教师管理制度(袁桂林 2007)等。良好的流动制度的建设将为城乡结构下教师的双向平衡合理流动起到推动和激励的作用。

2、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如周诗伍、王凌(2010)认为“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及学校的资金投入……解决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和看病难问题,是教师能够安居乐业。” 3郭文琴(2009)强调应“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优化农村教师工作环境。……保障农村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4赵周祺、梁高全、姬娜(2010)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学校建设的投入。陈秀红(2008)也同样提出“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其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待遇,……”。5可见农村教师的待遇问题成为了阻碍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的又一绊脚石。因此出了在政策制度上的强制实施外,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也是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的良方。

3、要努力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培养其敬业精神,同时还要改进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提高对农村教师价值的认可度

如张拴云(2005)提出对教师进行发展性评价“既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措施,又是纠正缺点和发扬优点的有效途径。……如果学校逐步采取对教师进行发展性评价,相信会给教师创造良好工作环境的同时,也是他们有了归宿感,更重要的是多了一种责任感”。6王萍(2007)指出个人价值的实现是内在动力,环境与生活条件只是外在因素,应引导教师树立事业意识,使农村教师从思想上主观上愿意为农村教育事业做贡献。李天鹰、杨廷茂(2009)提出学校应创建合理竞争机制,减轻教师心理压力及工作负担。

这些都是从农村教师思想素质水平方面提出的观点,但不能以此作为牺牲农村教师的借口。农村教师价值也是需要国家政策与资金投入的支持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的。

四、结语

笔者认为,在国家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情况下,对于城乡教育也同样要实行统筹发展。从政策上,从根本上,切实抛开过去重城市,轻农村的做法,真正做到教育政策在农村教育方面的倾斜。

总的来说,目前对城乡统筹背景下教师流动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众多学者主要是从农村教师流动的研究入手,对教师流动进行分析,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教师流动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将城乡教师流动机制与教育均衡发展统一起来作为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周诗伍,王凌.贫困农村地区教师流动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以云南省临沧市为例[J].中国教师,2010(1):49-50.

2牛殿利,牛波.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问题现状调查[J].基础教育

3周诗伍,王凌.贫困农村地区教师流动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以云南省临沧市为例[J].中国教师,2010(1):50-51.

4郭文琴.农村教师流动的组织行为分析及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3):58-59.

目前乡村教育的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现状分析

自1986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来,河北省的义务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够均衡,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这种不断扩大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校际差异和群体差异现象是对教育公平的严重挑战。

河北省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

长时期以来,河北省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就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具体表现如下:

政府财政投入不够均衡。从河北省近年来中小学生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配置情况分析,普通小学和普通初中的人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城乡差异比较明显,虽然从整体上看,城乡义务教育人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都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城镇普通中小学人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均高于农村。

师资力量的差距。师资的数量、质量关系着一个地区的教育质量和水平,城乡师资力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数量上的差距。教师资源城乡分布不均衡,大中城镇教师普遍集中,偏远农村教师缺编严重。优质教师资源城乡分布失衡。主要表现在:义务教育学校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比例城乡差距较大,在城镇,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比例明显高于乡村。城乡教师的稳定性差异较大。城镇教师的稳定性较强,乡村学校教师变动频繁,优质教师流失严重。

办学条件的差距。笔者走访发现,城镇学校的各种教学仪器、设备都比较齐全,而农村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普遍短缺,不足以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同时,城乡学校校舍差距也很大。

教师收入水平的差距。由于乡村经济一般不及城镇经济,在目前“省级统筹,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财政管理体制下,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村教师的收入水平远低于城镇教师。此外,有些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还比较差,医疗、养老、住房、交通等方面的保障水平还不高,这些都与城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教学质量的差距。受师资力量及办学条件差距的影响,必然形成教学质量的差距。就目前而言,城镇学校的教学质量明显高于农村,由于城乡各地教学质量层次不齐,许多农村家长为了使子女到一个比较好的学校就读,不惜更多的教育投入到城镇上学,由此,形成了农村学龄儿童大量流失,而城镇学校则“人满为患”。据笔者了解,有些农村学校一个班只有十几个人,而城镇学校一个班多达六七十人,重点学校则班级人数更多。由于农村中小学生源急剧减少,只好将许多农村学校进行合并或撤消。

城乡学校布局不够均衡。目前,河北省城市中小学校布局较为均衡合理,学校的设置基本上考虑了市区居民的分布,学校所在区域环境的安静、幽雅等各种因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居住状况就近入学。而农村则不然,据笔者调查,河北农村中小学基本上设在乡镇所在地,而乡镇学校并不一定在该乡镇所辖区域的中心位置,这样,势必会造成有些农家子弟从上小学就开始远途跋涉,困难自不必说。

城乡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上的差距。河北省现行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基本上实行 “省级统筹、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模式,特别是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农村义务教育主要是以县乡两级财政为主体。由于各地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当部分的县乡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就很难保证及时到位,从而使教师工资的发放,学校各种教学仪器、设施的完善、补充受到影响。而在城市,各级中小学基本上由市教育部门统一管理,教育经费也是在全市统筹的情况下拨付的,这样就大体上能够均衡各个学校的教育资源,不至于使校际之间差距过大。

河北省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现状的成因分析

造成河北省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遗留的原因,也有人为因素;既有外因,也有教育本身及相关政策的因素。根据考察和综合分析,笔者认为,导致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如下:

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相对于城市,农村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农民收入相对城市偏低,农村义务教育作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子系统,必然会受到各种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虽然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乡分割的局面正在逐渐被打破,但消除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现状,还需要有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

现行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河北省现行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基本上实行的是省级统筹,各级政府分级管理的模式。这种体制存在许多弊端:首先,义务教育经费分摊主体责任不明,分担层次较低。一方面,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在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中所占的比例较低,居民家庭承担了较大份额的教育经费;另一方面,县级政府分担的义务教育经费比重过大,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县乡来讲,确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其次,河北省目前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基本上采用的办法是城市负责城市、农村管理农村。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高于乡村,必然会产生城乡教育投入的差距。第三,教育投资分配、使用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文规定:教育经费要做到“三个增长”,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并未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以至于经常出现教育经费的挪用或截留,从而影响义务教育的发展。

政府教育投资不够均衡。义务教育是一项面向大多数人的教育,其支出应是一项公共服务支出,教育资金理应由国家承担、政府提供。但目前,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从总量上讲并不到位,从教育资金的分配上讲也不均衡;对城市的教育投入较多,对农村的教育投入相对较少;对重点学校投入较多,对一般学校投入较少。

农村经济的欠发达制约了教育的发展。由于农村经济较为落后,县乡的财政收入较少,拿不出更多的资金用于教育事业;农民收入偏低,无力进行更多的教育投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此外,有些个别农户,因病、因灾或其他意外事故导致家庭困难,子女上不起学,早早地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又使农村教育面临生源减少的尴尬境地。

农村土地的锐减使大量农民进城务工,造成留守儿童无人管理,辍学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水平的提升。近几年来,由于经济开发,占用了大量耕地,再加上农村自然灾害频发,农业收入偏低,使许多农民进城务工。另外,还有部分青年农民抱着“圆梦”的理想,希望在城市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也离开农村来到城市。留在故土的只有老人和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由于无人看管,辍学现象严重,许多农村中小学人去室空,只好合并或撤消,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农村生活条件苦、待遇低,难以引进高质量的教学人才。到农村从事教学工作,不仅条件艰苦,收入也比较低,所以,许多人不愿意到农村任教,即使在任教师,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其结果相当一部分教师都通过各种途径离开农村,进入了城镇一级的学校,更加剧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失衡。

河北省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性

均衡发展城乡义务教育,是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接受基础教育,是现代社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是作为政府提供的最低标准的合格规范教育,它所保障的是基本人权和人的发展权利,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所以,适龄儿童无论出生何地,政府都应该为其提供均等的经费,使其接受相同条件和水准的教育。

均衡发展城乡义务教育是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河北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突出,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城镇义务教育的发展明显快于乡村,并且二者的差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如果不加以有效遏制,将会影响到城乡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并成为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温床。

均衡发展城乡义务教育,是培养大量优秀人才,建设人才强省、经济强省的需要,有利于贫困地区尽早脱贫致富。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不可能人人都去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但接受初等教育是其最低的要求。在接受初等教育之后,就基本上具备了就业的能力,其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将有助于提高投资收益率,从而脱贫致富。

目前乡村教育的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育公平;学前教育;村级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5-0016-04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不公平现象也越来越突出,其中,教育的不公平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教育公平的起点是学前教育的公平,只有起点公平,才能保证整个教育体系的公平,否则,教育公平无从谈起。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不公平主要体现为巨大的城乡差距,因此,改善农村学前教育状况是缩小城乡学前教育差异、推进教育公平的关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改扩建、新建幼儿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举办幼儿园(班);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村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本文在教育公平的视野下,从城乡二元的角度分析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情况,梳理村级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城乡幼儿园建设差距背后的机制以及村级幼儿园建设存在困境的原因等,以期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促进村级幼儿园建设、保障教育公平提供策略思考。

一、教育公平话语下村级幼儿园的发展现状

公平是一种质的规定性,属于规范性概念。所谓教育公平,是人们对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机会供给的认识和价值判断,它是社会公民在受教育权方面的具体表现。学前教育公平重点体现在起点和过程两个方面,具体来说,一是受教育机会的公平,主要表现在入园率上;二是教育过程的公平,主要是指资源配置、受教育质量的公平,包括师幼比、教师学历、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等资源的均衡配置等方面。

(一)城乡幼儿园建设存在差距

1.幼儿入园机会权的差距

截至2002年底,我国农村地区幼儿园数量为4.9l万所,县镇幼儿园3.33万所,占全国幼儿园总数的73.7%。1995年城市入园率为63.3%,城镇入园率为44.1%,而农村入园率为34.2%;2002年城市入园率为58%,城镇入园率为52%,农村入园率为27.4%;2008年全国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为47.3%,城市近60%,农村仅为37%。统计数据表明,农村地区2008年入园率虽有所上升,但我国仍有60%以上的农村孩子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至201 1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2.3%,比2009年提高了11.4个百分点,但是农村地区幼儿入园率仍是很低。由此可见,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严重不平衡,城镇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显著高于农村地区,广大农村和贫困地区孩子接受不到优质的学前教育,甚至没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和条件,这都有悖于我国当前强调教育均衡和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

2.幼儿受教育质量的差距

城乡幼儿受教育质量的差距首先体现在师资方面。农村幼儿园师资极度缺乏,师幼比远大于城镇,且大部分班级都没有区分教师与保育员,而是参照小学的做法,只配备一名教师按教材教学。这种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主义,使得教学随意性大,“小学化”、“放羊式”现象严重,教学质量无法保证。此外,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该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但从目前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队伍来看,很多幼儿教师不具备上述学历,这种现象在农村幼儿园中尤其突出。

从我国2010年幼儿教师的学历情况表(下表)可以看出,城乡幼儿教师在学历上存在巨大差距,这种差距至今未得到根本改观。如,城市幼儿教师中研究生的人数是乡村幼儿教师中研究生人数的19倍,而高中以下学历的幼儿教师在乡村幼儿园所占的人数比该学历人群在城市和县镇的总数还要多。

城乡幼儿受教育质量的差距,除体现为师资差距外,还体现在幼儿园的教学器材、教学设施、园舍质量等硬件条件的差距上。我国对于学前教育的投入,主要采取地方负责的原则,中央财政并没有专门的幼儿教育经费,而地方政府则会将有限的学前教育经费较多地投入到城市幼儿园的建设中,尤其是那些少数由政府或教育部门举办的幼儿园。与此相反,农村幼儿园多为集体投资建设,教育经费主要靠收费解决,缺少稳定的经费来源。由于缺乏教育经费的支持,许多村级幼儿园设备简陋,活动场所、教学条件均得不到保证。

(二)村级幼儿园建设深陷困境

1.生源逐年萎缩

村级幼儿园的生源存在逐渐萎缩的现状,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由于农村人口密度小,居住相对分散,生源密度不及城镇,加之村级园普遍教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低,许多家长都将孩子送到临近的乡镇或县城就读。第二,目前农村地区外出打工人数比例较高,有一部分孩子跟随父母在外就学。这些使得近年来村级园招收的幼儿人数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这对村级园的建设规模和模式提出了挑战。

2.“小学化”教育倾向严重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大多数幼儿园附设在小学内,“小学化”教育倾向严重。虽然实施小学附设学前班在资金投入上具有一定的保障,也有利于搞好幼小衔接,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但是,作为小学的附属机构,附设在小学内的学前班无论是教学管理还是教学内容,都不同程度地受制于小学,“小学化”教育的特征极为明显。

二、制约村级幼儿园发展的因素透析

学前教育的不公平并非是独立现象,而是一种伴生现象,它是社会不公平的直接后果。学前教育中的诸多不公平是一种长期的历史性现象,它既来源于当代社会的差异,尤其是制度安排、资源配置与政策的差异,又受到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纵观制约村级幼儿园发展的因素,我们将从观念和政策制度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育观念层面

1.各级政府对幼儿教育的长期忽视

政府的行为对于基层政府或民众有示范和导向作用,会在观念上强化人们看待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由于政府对幼儿教育整体上不够重视,对幼儿教育的支持与投入欠缺,致使村级幼儿园的建设难以提上议事日程。一些乡镇政府对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造成农村幼儿教育发展迟缓,村级幼儿园建设严重滞后,与整个基础教育的发

2.家长对幼儿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

家长对幼儿教育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阻碍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其目的是让儿童在充满童趣的环境中通过游戏、合作、交往,学会基本的生活习惯,初步认识社会、自然,为今后进入学校学习奠定基础。但农村家长的幼儿教育观念较为落后,有的家长认为学前教育可有可无;还有的家长认为幼儿教育就是读书认字、做计算题,缺乏对幼儿教育的正确认识。为此,很多农村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期望,无视幼儿教育的独特性,忽略幼儿教育对儿童今后发展的重要性,采用“小学化”的手段教育孩子,极大地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

(二)制度与政策层面

1.学前教育的相关法规欠缺

我国学前教育相关法规欠缺,目前关于学前教育的中央立法只有1990年开始实施的《幼儿园管理条例》和1996年出台的《幼儿园工作规程》。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两部法律已经严重滞后,致使实践中的很多问题得不到法律的规范,亟待增加的公共投资也无法寻求立法性依据与程序性规范。学前教育立法的欠缺,使得村级幼儿园的建设、学前教育公平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寻求保障。

2.政策设计中的城市偏向

从城乡二元的角度来看,国家的教育投资是不均衡的。我国的教育经费来源主要是教育附加费,但这些经费多被投放到城市教育的发展中,而乡村则实行“人民教育人民办”,通过集体集资的方式募集教育经费。这一政策也导致了我国当下城乡学前教育发展中的各种不公平现象。政策设计中的非均衡取向使得城乡之间在自然条件、经济发展上的不均衡进一步转化成社会资源、社会资本上的不均衡。学前教育在投入和资源分布上向城市倾斜,使得村级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和教学质量都难以得到保障,出现校舍破旧、教室紧张、教师流失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学前教育的保教质量,并加剧了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差异。

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社会选择

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这一原则的导向下,地方政府将有限的经费更多地投入到了公办优质幼儿园中,以迅速提升窗口形象。也由于这一原则,中心小学才会“理所当然”地将附属幼儿园的收费用于小学教师的福利支出。而所有这一切造成的不公平后果都由弱势阶层来承担,政策导向使他们原本就危机重重的受教育状况更充满了不确定性,村级幼儿园建设发展艰难。

三、加强村级幼儿园建设,保证教育公平的策略思考

(一)加强宣传教育,让农村学前教育走出思想误区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思想认识有了明显进步,社会对学前教育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仍然存在一些思想误区,主要呈现出以下两种趋势:一是不让幼儿入园;二是幼儿教育小学化。为此,相关教育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专家讲座、教师引导、家长座谈、发放知识册等多种途径和手段,让家长了解学前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意义,提高家长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帮助家长走出思想误区,提高他们对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接纳程度和参与度,共同促进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加强立法保障,为农村学前教育提供法律支持

学前教育公平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重要问题,亟待通过立法加以保障,而现今学前教育的相关法律还很欠缺,尤其是保障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法律内容。当前我国的学前教育存在巨大的城乡差距,需要构建促进学前教育公平的法律保障系统。通过立法保障对农村地区和落后地区学前教育的投入,解决历史遗留的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保障这些地区幼儿的入园机会权和受教育质量,以期实现教育公平。在学前教育立法过程中,应重点解决影响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性的深层次问题:第一,学前教育的性质与地位,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应当承担的职责、相关政府部门职责及其相互关系;第二,政府的财政投入责任和学前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的财政投入方式,各级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本级财政教育经费中所占具体比例;第三,保障幼儿教师尤其是农村幼儿教师的合法地位和待遇,维护幼儿教师权益,明确幼儿教师资格准入标准等。

(三)明确政府职责,对农村学前教育适度倾斜

政府是促进学前教育公平的主体,要实现学前教育的公益性,需要教育政策的支持与充足的教育投入予以保障。各级政府在制定和实施教育政策时,应遵循城乡学前教育共同发展的思路,将教育公平摆在重要位置,对农村学前教育适度倾斜,解决好村级幼儿园的师资和硬件配备问题。这样,才有可能缩小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要积极探索农村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集体经济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和家庭适当分担成本的投入与保障机制。国家应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中,逐步加大各级政府财政性教育投入中学前教育经费的比例,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每年新增教育经费应向学前教育倾斜,特别是要优先投向农村学前教育,还可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在农村和贫困地区,受地理环境的限制,生源固定且较少,农民收入水平低,只能依靠县市区政府、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发展学前教育,应形成以财政投入为主,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以公办幼儿教师为主的发展模式。

(四)因地制宜,探寻村级幼儿园的合理办园模式

在当今村级幼儿园的建设中,凸显出“办园体制不顺、管理网络不健全”的问题,要么办园主体各样、办园模式不合理,要么存在多头管理。如,有的园所属于村委会管理,有的则属乡镇管理,造成各自为政、责任不清,责任不清又致使相关单位在工作上互相推诿,效率低下。由于人口分散、生源不足,许多村级园存在“三个一”现象,即一个村只有一个幼儿园,一个幼儿园只有一个班,一个班只有一个幼儿教师。针对这种状况,可以采取小学附设幼儿园的办园模式。但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切勿将小学附设的幼儿园视为小学“预备班”,要严防小学附设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村级幼儿园的建设应根据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地理、经济、交通等因素。一般而言,在交通便利、离乡镇中心园较近的地区采取“就近入学”原则,在离乡镇中心园较远的地方可单独设园,或促使距离较近的几个村联合办园。而在交通不便、人数较少的地区,可将幼儿园附设于小学,以便利用村小学的富余校舍等资源。

另外,乡镇中心幼儿园是由乡镇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农村学前教育的核心机构,负责管理和指导全乡镇的幼儿园,其质量与水平关系到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全局,在农村学前教育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示范带动、发展导向、实践创新、管理指导等职能。教育相关部门应大力推进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在本地区幼儿园的“中心”地位,发挥其示范、指导、管理、辐射功能。在乡镇中心园的作用下,村级幼儿园可实行多元办学,并接受乡镇中心幼儿园统一管理,让乡镇中心园带动整个农村幼教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淑.中国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与变革[J].学前教育研究,2005,(6):39.

[2]苏婷,高伟山.明确思路与机遇,把重点放在农村[N].中国教育报,2009-2-27.

目前乡村教育的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教师 流动状况 调查 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6-0111-02

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大厦的基石。发展农村教育,关系到我国教育发展的整体进程,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教育的发展关键在于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教师法》的实施,教师聘任制和教师资格制度的不断推行,教师的流动已经在法律法规保障、国家政策引导的大背景下成为普遍的现象。教师作为社会人才的一部分,已经加入到人才流动大军的行列。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关于人才流动的法规制度不健全,特别是农村教师的流动更多现出一种无序、不合理的状态,严重影响到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本调查报告以陇南市武都区偏远农村学校教师流动的现状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发现武都区农村教师流动呈现以下趋势:

1.流动的主体以青年教师居多。

2.流动渠道上,流入以毕业生招考为主;流出的方式包括转行、调动、选拔、停薪留职四种,这些教师是农村教师中的主力军。

3.流动的方向单一,从农村学校流向城市学校。

一、问卷设计的初衷

为了找到农村教师流动状况的原因,结合近年来教师流动的去向,特意设计了十个方面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

1.农村教师对目前的工作环境是否满意?

2.农村教师参加工作的时间。

3.农村教师是否想调动工作?

4.如果有调动机会,他们首选的去向是哪里?

5.他们想调动的原因是什么?

6.调动工作完成的方式有哪些?

7.他们是否考虑过工作调动会影响到学校的正常工作?

8.他们调动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9.他们最理想的工作环境是什么?

10.如果给他们第二次选择职业的机会,他们将会选择什么行业?

附问卷如下:

农村教师流动状况调查问卷

1.你对目前的工作环境是否满意?

A、满意 B、不满意C、说不上D、有时满意,有时不满意

2.你参加工作的时间

A、1―5年 B、6―10年 C、11―19年 D、20年以上

3.你是否想调动工作

A、想 B、不想 C、有时想 D、没考虑过

4.如果有调动机会,你的首选去向是

A、城市 B、家乡 C、城市周边镇 D、乡村

5.你想调动的原因是

A、离家远不方便 B、工作环境艰苦 C、学校福利待遇差 D、工作任务重

6.如果你想工作调动,将通过何种方式完成

A、花钱 B、选拔 C、人缘关系 D、不好说

7.你是否考虑过调动影响学校的正常工作

A、有影响 B、无影响 C、没考虑过 D、我不管学校工作

8.你调动工作的目的是

A、为了家庭 B、为了事业 C、追求幸福 D、方便生活

9.你最理想的工作环境是

A、乡村 B、都市 C、交通沿线乡镇 D、城市周边

10.如果给你第二次选择职业的机会,你将首选的行业是

A、行政 B、公检法 C、卫生 D、教育

二、调查情况

调查地域覆盖武都区十个农村乡镇学校,它们是:佛崖初级中学,地处武都区最北边的佛崖乡,与康县望关镇接壤;角弓初级中学,地处武都区最西边角弓镇,与宕昌接壤;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相对不错。洛塘片八个乡镇的九年制学校,地处武都区最南边,属于武都区偏远农村乡镇学校。它们分别是洛塘中学、五马九年制学校、琵琶九年制学校、月照九年制学校、三仓九年制学校、五库九年制学校、麻柳九年制学校。发放问卷214份,问卷教师214名。

三、数据统计表

四、数据分析

通过对武都区10所乡镇学校214名教师对目前自己所处的工作环境是否满意的调查发现,对目前工作环境有63%的教师满意,有11%的教师不满意,有13%的教师说不上满意不满意,有13%的教师表示,有时满意,有时不满意。这一现状说明,有37%的教师对目前的工作环境不够看好,他们存在流动的倾向。

在对参加工作时间的问卷调查发现,1―5年内参加工作的教师占调查总人数的62%,6―10年内参加工作的占21%,11―19年内参加工作的占13%,工作时间在20年以上的教师占4%。这说明中青年教师是农村教师的主力军,他们的生活不稳定,存在流动的可能性。

在是否想调动工作的214名农村教师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时刻想调动工作的教师占50%,不想调动工作的占15.4%,有时候想调动的占27%,没考虑过是否想调动工作的占17.6%。这一现象说明农村教师队伍极不稳定,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在对214名农村教师调动意向去向的问卷调查发现,首选城市的教师众多,占调查总人数的44%,首先家乡的占总人数28%,首选城市周边乡镇的占23.3%,首选乡村的占总人数的4.7%。这说明67.3%的教师不希望在乡村任教,希望有机会能调动到城市学校或城市周边乡镇。

在对214名农村教师想调动工作的原因调查问卷结果发现:有62.5%的教师认为,离家远不方便是他们想调动工作的主要原因;有23.3%的教师认为,农村的工作条件、环境艰苦是想调动工作的原因;有12.6%的教师认为福利待遇差是想调动工作的原因;认为工作任务太重想调动工作的占1.5%;这说明离家远不方便、工作条件艰苦、福利待遇差直接影响教师的流动。

在对214名农村教师将通过何种方式完成调动工作的调查发现:有70%的教师想通过选拔完成调动;有22.3%的对自己完成调动工作的方式表示不好说;有4%的愿意花钱调动;有3.7%的想通过人缘关系完成调动。这说明大多数教师想调动工作的意愿是:按照组织需求,通过公平公正的公开选拔完成调动。

在对有意向调动工作时,自己的调动是否影响学校正常工作的问卷调查发现:62.6%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调动会影响学校的正常工作;23.3%的认为自己的调动不会影响学校的正常工作;12.6%的教师不考虑这一问题;1.5%的认为自己的调动与学校的正常工作无关。这一现象说明教师的流动会影响学校的正常工作。

在对调动工作的目的问卷调查中发现:为了家庭生活而调动工作的占26.2%;为了事业想调动的占28%;为了追求幸福而调动的占14.9%;有30.9%的认为调动工作是为了方便生活。这说明生活问题是影响教师流动的最大原因。

在对214名农村教师最理想的工作环境问卷调查中发现:认为乡村最理想的占14%;认为都市最理想的占37.3%;认为交通沿线乡镇最理想的占30.9%;认为城市周边环境最理想的占27.8%。这说明工作环境也影响农村教师的流动。

在对第二次职业选择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有31.3%的教师想从事行政工作;有18.7%的教师想从事公检法工作;有7%的教师想从事卫生工作;有43%的教师仍然选择教育。这说明大多数农村教师对目前自己的职业不满意,希望有第二次职业选择,这也是农村教师流动的一个原因。

五、流动原因小结和应对策略

陇南市武都区农村教师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从偏远农村流向城镇或城市,流动的主体是青年教师,越是条件艰苦的环境下教师队伍越不稳定。这种单向流动导致了农村教师队伍知识结构老化、年龄结构严重失衡、农村基础教育缺乏新鲜活力和师资队伍的不稳定,致使农村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教育。

而致使武都区农村教师不合理流动的成因主要包括:对目前的工作环境满意,想调动工作的中青年教师,认为农村教师的薪金过低,津贴福利较少,不足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他们普遍属于80后,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缺乏艰苦环境生活的锻炼,在条件艰苦的偏远农村学校很难安心工作。农村教师福利待遇相对于城市学校较差,农村学校资金不足,激励制度难以起到激励作用,除了工资没有任何福利待遇,新建的家庭,人人有房贷,紧张的经济状况使他们感到生活压力极大,而城市广阔的家教市场对他们有极大的吸引力,这是所有中青年教师想进城的主要原因。

农村教师队伍管理体制的不完善,调动工作没有形成制度体系,完全成了教师自己的事。中老年教师从参加工作就在农村一所学校任教,三四十年没有变换工作环境,没有任何组织去关心过问他们,并且年龄较大的教师由于家庭负担、身体状况等原因,则留在本地学校任教。青年教师有着自己年少时的梦想,想趁年轻时实现自己更远大的目标,他们会采用多种方式去完成调动工作的想法。青年教师的频繁调动与中老年教师的固定不动形成了畸形的农村教师流动状况,影响了农村教师的结构组成。由于农村学校的教育硬件设备较差,管理体制不健全,生源不稳定,地理环境偏远,教学理念不先进,信息相对较闭塞,教师没有机会外出深造或进行教学交流,也很少接触到外面的新知识和教学技能,知识储备少而且内容老化,教学质量难有大幅度的提高,所以青年教师认为在农村没有发展前景。

由于在偏远农村大部分家长文化程度有限,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的学习也仅限于课堂,放学后无人进行督促、辅导,并且社会对农村教育的关注程度也不高,所以大部分青年教师认为在农村教学就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且得不到社会的肯定。广大农村教师的工作时间远远超过八个小时,责任重大,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设想的应对策略如下:

第一,政府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偏远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缩小城乡差距;设立农村教师岗位专项资金吸引优秀教师到偏远农村学校工作;奖励在偏远农村长期任教的优秀教师等举措,吸引更多的教师来农村任教。

第二,扶持偏远农村学校发展。偏远农村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基础薄弱,导致工作的硬件环境差,没有福利待遇,职称晋升指标较少。由此可见,扶持偏远农村学校发展,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福利待遇,增加职称晋升指标,更多的教师才会义无反顾地留在偏远农村学校,将有利于稳定教师队伍,进而为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师资基础。

第三,制定教师队伍的合理流动政策。针对农村地区师资不均衡的情况,可以制定教师定期流动的制度,尤其是刚进入教师队伍的年轻教师,采用定期流动的制度,一方面可以鼓励年轻教师到农村任教,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教师质量与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