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目前全球经济状况

目前全球经济状况

目前全球经济状况

目前全球经济状况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尔夫;高尔夫房地产;开发;模式;现状;发展

关注全球高尔夫运动的发展,其发展史迄今为止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一项具有古老文化底蕴的运动。伴随这项运动发展的同时,高尔夫产业及其连带的各相关产业也孕育而生,并逐渐形成各自成熟的产业链,包括高尔夫俱乐部、高尔夫制造业、高尔夫服务业、高尔夫房地产业、高尔夫旅游业等。

高尔夫产业在我国的发展也是如此,但同时,与高尔夫发展相关的问题也不断提出和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本文将主要针对高尔夫房地产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我国国情、经济、土地政策等角度,从理论上探讨我国高尔夫房地产的发展之路,并针对其合理的开发及利用进行论述,希望能为我国今后高尔夫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类比世界不同国家高尔夫房地产状况

(一)世界各国高尔夫房地产开发状况

在高尔夫运动发展史上,美国也逐渐成为世界高尔夫运动的沃土,并发展成世界高尔夫第一大国。各国的高尔夫房地产开发状况是与各国的土地政策、经济状况(GDP、人均国民收入)、土地面积、人口数量等要素紧密相关的。由《The north American golf report》的数据显示北美地区2000年以前高尔夫球场的年增长率为24%。以下笔者对世界五个国家的高尔夫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五国国情和高尔夫总体状况比较见下表。

(二)根据上述资料可分析出美国现在的高尔夫房地产已形成成熟的发展模式,并已达到充分利用高尔夫球场开发房地产项目,并与高尔夫球场建设发展相协调;加拿大是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国家,其高尔夫房地产开发受到人口限制,国家具有开发的经济基础和土地面积,但更大的是存在房地产消费市场的限制;日本国土由大量的山体构成,国土面积的67%被森林覆盖,不适合发展农业和居住,因此高尔夫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韩国也同时是受到土地紧缺,人口密集等因素的限制,近年来,韩国打球的人数飙升,球场价格消费不菲,国内市场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因此许多韩国高尔夫爱好者将目光投向了球场费用比较低廉的东南亚、中国等地区,所以高尔夫房地产开发的局限性也很大;中国国土资源丰富,同时人口众多,同样存在人多地少的问题,但由于人口众多而具有广大的潜在住房消费市场,单纯从经济、市场的因素考虑,我国与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相比是相对适合发展高尔夫房地产开发的,然而我国目前高尔夫发展的实际情况为:目前我国京、沪、粤是高尔夫运动最普及和发展最成熟的三个地区,其高速的经济发展和迅速崛起的高尔夫产业遥相呼应;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作补充;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则相对较少,少数省份甚至没有高尔夫球场。而对于高尔夫的发展,国家国土资源部已从2003年就曾出台了限制高尔夫项目用地的通知,禁止乱用耕地,对今后高尔夫球场及高尔夫房地产的建设制定了用地标准,这并不是对我国高尔夫发展的限制,而是为进一步推动高尔夫健康的发展。鉴于我国土地政策的特殊性、较薄弱的经济实力、高尔夫消费区域性差异大的特点,笔者认为应该清醒的认识中国高尔夫房地产的开发及发展不能盲目扩大,仅单纯从数量、形式上和国外进行比较。

二、我国高尔夫房地产发展状况分析

(一)国内高尔夫发展现状概况

1984年广东中山温泉高尔夫乡村俱乐部高尔夫球场的建成,拉开中国高尔夫行业发展的序幕。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凭借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中国高尔夫行业逐步发展成型。到2005底,全国已建及在建的高尔夫球场总数已有400多个,遍及26个省(区、市),全国高尔夫人口已达50万,并将平均每年增长20%左右。

(二)高尔夫房地产开发及运营模式

目前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高尔夫房地产的开发状况主要是与高尔夫球场绑定发展的,这基本是模仿国外高尔夫房地产开发及运营模式,不仅在开发上效仿国外的形式,在类型上也同样仿造国外,即开发项目多为大型的高尔夫庄园、高尔夫别墅、高档公寓的建设。根据中国别墅网的在销别墅统计可知北京地区目前在销的别墅项目中不少于一半都是依托于高尔夫球场开发的,或是借助于周边的高尔夫球场开发,这种现象也是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高尔夫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一贯模式。

(三)高尔夫发地产发展的限制因素

国外高尔夫房地产发展的实际过程表明,只有在经济发达、土地广阔、人均相对土地面积多的国家高尔夫房地产可大力发展,并且根据国情还会出台相关的政策支持,如美国规定凡超过2万人的社区,如果没有规划高尔夫球场,这个社区的建设规划将不会被批准等;而在经济较发达,但人均土地面积少的国家其高尔夫的本土发展会受到用地的限制,因此高尔夫房地产也就受到了一定发展限制。

以目前我国高尔夫房地产发展状况看,我国高尔夫房地产的发展将被以下两点因素所制约:一是完全照搬的高尔夫房地产投资及运作模式,这种将房地产与高尔夫球场建设绑定的项目开发及别墅类、高档公寓类的房地产开发不符合我国人多地少、重视农用地保护耕地的国情,如今我国国土资源部也已连续出台了禁止别墅类房地产开发的政策,所以这种完全遵循的国外的高尔夫房地产开发模式已经受到了限制;二是土地因素的限制,目前我国高尔夫地区分布和国内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是相适应的,在忽略经济因素和消费人群的因素外,考虑到我国当前的用地政策,土地将成为高尔夫房地产发展的重要限制因子。

(四)高尔夫房地产的发展势态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高尔夫运动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速,查阅我国高尔夫在20年间的发展形势,2000年是我国高尔夫迅猛增长的转折点。再从全球高尔夫的发展势态和高尔夫房地产的发展势态可分析出,高尔夫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预示着我国高尔夫运动及高尔夫房地产未来的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我国未来高尔夫的发展是必然的,同时随着高尔夫运动的普及,高尔夫多元化的发展,高尔夫房地产的开发、投资也必将是房地产上的投资热点,并且发展前景看好。

三、探讨我国高尔夫房地产今后的发展

(一)在我国已有高尔夫球场的环境基础上发展高尔夫房地产投资及开发

随着高尔夫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和球场开发绑定的房地产开发也更将成为地产投资商的一个投资热点。而国土资源部2003年2月8日下发过《关于清理各类园区用地、加强土地供应调控的紧急通知》国土资源部(国发[2003]45号),其中第四条规定“(今后5年内)停止别墅类、高尔夫球场用地供应。” 2006年年底国家发改委把别墅类房地产开发列为限制项目。

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我国目前的高尔夫别墅类房地产的发展受到了制约,同时更是给了我国高尔夫房地产投资商一个思考问题的机会。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建议我国高尔夫房地产的开发应该在我国现已拥有的高尔夫球场的基础上进行高尔夫房地产的开发,并按照国家规定的规划用地格局、用地类型、用地范围、用地面积等进行开发,主要针对已建成球场,在其周围一定范围内合理的条件下进行开发。

(二)根据我国国情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尔夫房地产开发运营模式

我国属于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而且国民经济、人均消费水平跟世界发达的国家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今后随着我国高尔夫运动的快速发展和普及,高尔夫人口的增加和人均消费水平及对居住水平要求的提高,我国房地产市场必将越来越走俏,那么依托高尔夫球场的高尔夫房地产的开发也需要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开发运作模式。与国际成型的高尔夫绑定开发模式不同,笔者建议我国高尔夫房地产开发模式应该做以独立项目形式,普通商品房住房类型的高尔夫房地产为主,以此针对我国广阔的住房消费群体,这些消费群体主要为广大的中产阶层、白领阶层,他们既要求生活品质、对居住环境要求高,又能成为高尔夫运动的潜在消费群体。

(三)科学发展,走集约型用地的方向

集约型用地目标就是以减少占地面积、增加建筑面积为原则,把开发高尔夫别墅、高档公寓的开发类型转变为更为经济的多层商品住宅建筑,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增强项目开发的实用性。

(四)高尔夫需要科学、严格用地

1.建议尽快出台高尔夫建设的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规范用地标准。

2.政府规划用地格局,将高尔夫球场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管理体系,作为重要指标进行宏观调控和规范管理。

3.对球场用地及球场周边房地产用地和实施方案进行严格审地、监督程序。严格限制高尔夫球场与房地产绑定的用地审批。

(五)与高尔夫运动大众化发展相辅相成

在高尔夫球场周边、高尔夫练习场周边投资房地产住宅建设,可把大众与高尔夫结合得更加紧密,推动高尔夫运动大众化发展的同时增加高尔夫环境住房市场的消费群体和高尔夫运动的潜在消费群体。

参考文献:

[1]李相然.试述我国国土规划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5,(2).

目前全球经济状况范文第2篇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济源市学校篮球运动现状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全国“篮球城市”评选标准和相关资料;采用访谈法对参与评选全国“篮球城市”的国家体育总局篮管中心青少部以及相关部门的领导进行采访;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济源市不同层次学校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运用办公软件Microsoft Excel2003和SPSS12.0版本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

二、结果与分析

1.济源市学校篮球运动现状

济源市目前共有137所小学、42所初中、15所高中,其中包括省级篮球传统学校3所,市级篮球传统学校14所,共有学生16万人。根据该市教体局要求,每个学校必须建立篮球队进行训练和比赛,除参加省级比赛外,市级比赛的形式主要是“3对3晨光篮球联赛”和“济源市中学生篮球联赛”。依据情况不同,比赛规则往往采用特殊规定,如小学比赛时间第一节10分钟,第二节10分钟、第三节15分钟,全部时间共35分钟,要求换人的情况下必须5上5下。为使篮球运动更好地在学校开展,市体卫艺站采用督导评估与奖金发放及职称评定挂钩的办法,以督促教师(教练员)更好地训练。

2.济源市在训学生情况

据统计,济源市常年坚持篮球训练的在校青少年运动员约为3980人,占学生总人数的2.5%,数量较多,全市共有17所常年训练学校(见表1),篮球运动较为普及。

3.济源市教练员(体育教师)和裁判员状况

济源市现有教练员(体育教师)217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00人,占46.1%;小学专职体育教师145人中,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65人,占44.8%。这支队伍中年龄介于20-35岁居多,有30.7%是篮球专业毕业生,但中教以上职称仅有10%,队伍人员整体专业训练素质不高,这对济源市学校篮球运动发展有很大影响。

“没有高水平的篮球裁判员,也就谈不上篮球运动的高度发展”。目前济源市有篮球部级裁判员1名,一级裁判员10名,年龄介于25-40之间,95%为学校教师。济源市篮球管理部门每年对教练员、裁判员培训2次。但通过调查得知,对济源市篮球裁判执裁情况有5%的人认为执裁情况很好,4.4%的人认为执裁较好,60%的人认为一般,30.6%的人认为差。这说明济源市的篮球裁判水平亟待提高。

4.济源市学校篮球资金来源与场地

济源市学校篮球运动的经费来源主要由学校专项经费、体育公积金、社会赞助(包括捐资助学、社会团体赞助、个人捐助)三方面组成。但是由于体育的发行和收入的不确定性,主管部门并没有对具体的拨款数额进行硬性规定,而且对经费资助也可以通过下拨运动器材来兑现,且数额有限。

在济源市体卫艺站篮球运动资金来源中,每所中学按2万元,小学6000元的标准由政府拨款,用来负责济源市学校篮球比赛,而平时学校的训练费用则由各校自筹。调查发现,97%的学校对教练训练基本没有补助,这对教练的工作积极性挫伤较大。

根据2005年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以及实地调查得知,济源市现有篮球场地468块,其中学校有400块,占85.5%。而双桥一中16块,济源市一中18块,占该市学校全部篮球场地的4%和4.5%,而且大部分为塑胶场地,能较好满足教学和训练要求。

5.济源市学生参与篮球运动动机及认可度调查

上表调查结果显示,大多学生认为参与篮球运动是一项娱乐休闲活动,其中,爱好篮球运动的学生男生占22.2%,女生占17.4%。在调查学生中,男生有12.9%,女生有4.3%的把篮球运动作为将来发展的职业,应该说篮球运动是学生中普遍受欢迎的项目。

调查显示,对是否愿意接受篮球训练,52.4%的男生愿意,仅有7.8%的人不愿意,女生中愿意接受训练的也占到42.1%。对是否愿意参加篮球协会,54.9%的男生愿意,而女生愿意的为35.1%。这说明大多数人乐意参加篮球协会或其他基层群众篮球组织。

6.济源市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难点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难点中,缺乏时间、没有教练、经济原因被排在前三位。除此之外,师资也是限制篮球运动发展的一大瓶颈。以济源市一中为例,该校篮球教练5人,学生5000人左右,按照图1显示结果按20%的学生喜爱篮球运动来计算,每个教练大约负责200人左右的篮球教学与训练,师资短缺由此可见一斑。

7.学校篮球运动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005年肯德基全国青少年三对三篮球赛在全国262个城市展开,参赛队达13200

支,参赛人数超过6.5万人。首届全国初中联赛,2006年在全国15个城市展开,参赛的13-16岁青少年达到9万人次,由此可见全国中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程度。在济源市,学校篮球在某种程度上却处于一个比较独立的发展状态,其活动的开展与当地社会的联系不够紧密,对当地篮球运动的开展没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调查显示,当地从事体育工作的人员中有83.4%的人认为,学校篮球对当地篮球运动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有66.7%的工作人员认为,由于受体育经费及学校管理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学校的人力和物力等资源对社会篮球运动的推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1.管理目标不够明确,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政府应切实把学校篮球工作放在青少年后备人才发展的首要位置,并给以政策支持;学校应把体育教师的工作业绩与学校评优评先及奖金发放等挂钩,并适当给以倾斜。

2.学校篮球运动缺乏经费支持。虽有部分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赞助投资,但远远不能满足学校篮球运动发展的需求,当地政府和学校对体育经费的投入在总体上呈不稳定状态。所以应进一步完善投资机制,加大投资力度。

目前全球经济状况范文第3篇

该产业属于基础工业,在建筑、汽车和电子业方面需求最多,因此上述产业的景气状况对铜基本工业的发展都有所影响,而影响其盛衰的主因在于国际铜价的涨跌,归纳影响国际铜价的主因:第一是铜的供需状况…

一、何谓铜基本工业

在现今人类社会中,铜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在工业、生活、科技层面上被广泛运用,主要系其具有良好坚韧性、延展性、抗腐蚀性及极佳的导电性、导热性。尤其铜是全球使用量仅次于铁与铝的工业金属,许多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金属原料,也是全球期货交易市场的主要契约商品之一,因此铜基础工业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脉动息息相关。

二、铜供给与需求

全球最大的产铜地区在中南美洲的智利,根据联合国机构国际铜研究小组ICSG资料显示,2004-2012年智利铜产量约530-540万公吨之间,占全球总产量25%,供应全球1/4的铜使用量,加上同样位于中南美洲的秘鲁与墨西哥产量也颇丰富,因此总计智利、秘鲁与墨西哥产量就占全球产量近四成。而亚洲地区只有大陆与印尼铜产量较大,尤其大陆随着国内经济快速成长,已在境内大量开辟矿源,成为全球第四大产铜国,但由于大陆需求量大,导致全球铜产量仍明显不足,然而境内铜基础工业业者同业竞争激烈,也造成产能过剩,产品削价竞争,造成铜价居高不下却又无利可图的窘境。而台湾由于境内无产铜矿,因此都必须仰赖进口铜料或藉由回收废铜利用,再经由岛内铜基本工业业者从事二次加工铸造,将其铜半成品销售岛内下游相关业者,而下游应用市场则以电线电缆、汽车零组件、消费性电子产品等领域为主

三、年度概况回顾

根据中华征信所最新2012年出版的台湾地区大型企业排名TOP5000资料显示,铜基本工业及其制品业的TOP10业者近五年营收总额以-0.74%的年平均成长率呈现衰退(图二),主要系2011年全下半年因欧美国家爆发债信危机,令全球经济陷入不稳定的状态,以及大陆经济发展放缓,冲击其下游应用市场的需求减少及国际铜价涨跌波幅剧烈,导致大部分业者营运不如预期理想,故2011年平均成长率衰退8%(表一)。而2012年由于国际铜价以美金计价,因美国采取货币量化宽松政策,致使美金在国际汇市上相对贬值,成为国际铜价居高不下的主因,此外,欧债及美国财政问题,及大陆经济成长率趋缓,导致2012年市场需求依旧低迷,另大陆同业产能生产过剩,市场竞价现象也相对加剧,故综合上述情况,显示国内业者受国际情势影响,致使营收及获利皆大打折扣。因此推估TOP10业者2012年营收将普遍表现欠佳,故TOP10在2012年预期仍呈现衰退。

四、产业前瞻

由于该产业是属基础工业,尤其在建筑、汽车和电子业方面需求最多,因此上述产业的景气状况对铜基础工业的发展状况都有所影响,而建筑、汽车和电子业对景气好坏最为敏感,因此当经济衰退或成长趋缓时,市场对铜的需求量会下降,该产业相对随之疲软不振。

有此可知,影响铜基本工业及其制品业的盛衰因素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国际铜价的涨跌状况,因此归纳影响国际铜价的主因:第一是铜的供需状况,供给面应注意产铜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需求面则以美国经济发展影响铜价最深,然而随着工业发展的变迁,亚洲已成为全球铜的主要消费地区,其中以大陆为大宗,特别是大陆目前铜消费量大于供给量,一旦其市场供给出现大量不足,国际间铜价即刻上涨。

第二就是全球经济成长和通货膨胀程度,以往以观察欧美国家经济现况为主,但现在随着大陆的经济崛起,尤其是大陆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而铜大部份应用在其基础建设工业上,因此大陆景气状况已成为铜价重要影响因素。

虽2012年全球铜矿产量的成长仍低于市场需求。然而全球铜价由2012年2月高点美金8,655元/公吨,至6月跌至全年度相对低点美金7,251元/公吨(图三),跌幅高达16%,主因系受中东与北非政局动荡、欧盟债信危机、欧美经济衰退,导致全球经济发展放缓,进一步影响国际铜价急遽波动。然而2012年第三季欧盟通过欧洲稳定机制(ESM),再加上美国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市场释出大量货币抢救经济,导致物价飙涨,变相激励铜价大幅攀升。

目前全球经济状况范文第4篇

欧美典型的缩涨形态

2007年至今,伴随原油价格一路上涨和农产品等大宗商品牛市,全球市场对欧美经济的担忧主要集中在滞胀上,但目前的情况则是,通胀继续上升或仍处于高位,而经济却分别出现收缩,这是典型的经济缩涨形态。摩根士丹利的报告指出,在全球被调查的190个国家中有50个国家通胀高于两位数,而经济增长收缩的状况则使各国不同情况而出现不同差异,总体上全球经济也比滞胀要差得多,基本上多数国家处于典型的缩涨状态。新兴国家中只有中国的情况独特一些,一方面2008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仍处于10%以上的高位,另一方面则是通胀大幅下滑,虽然7月中国PPI大幅上涨,其中油价、电价上调的因素居多,而且这也是能源资源价格政策调整的重要步骤。从相反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油价和电价上调,中国CPI下降的幅度很可能更大,如此快速的价格上涨下跌对宏观经济显然是不利的,因而中国CPI与PPI背离的走势中有相当程度的政策调控成份,无论如何,中国经济与全球的形态相反,正在转向高增长和低通胀的历史黄金期。

全球缩涨前景难乐观

就全球经济缩涨来看,如果未来原油等能源价格进一步下落,由此推动经济收缩加剧,那么衰退的幅度就可能加大。尽管欧美都留有继续采取经济刺激政策的余地。但是欧美宏观经济向全面收缩这种趋势是十分清晰的,如果通胀伴随价格下落大幅走低,欧美经济有可能向全面通缩演变,这是当年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之后的“痛苦十年”的历史教训。而欧美尚有能力挽回经济全面通缩。一方面是减税等经济刺激方案,另一方面近两年多的美元贬值为美国出口增长创造了条件,而随欧元继续回落。和德国出口能力坚挺等这些因素,欧盟也可能在合理欧元水平上获得经济扭转的可能。但一些小国就没这么乐观了,无论是在经济刺激力度抑或对外出口等方面,全球经济下滑使这些国家蒙受大幅衰退的可能性很大,因而总体上看,欧美经济增长处于一个反复波动期,而很多国家则可能陷入困境。许多国家还面临货币贬值的困境,包括新兴国家,如果经济衰退与货币贬值同时出现,再加上出口放缓等局面。带来经济动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目前全球经济状况范文第5篇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点一般有两层含义:人类不断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障碍进行交往的进程;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的进程与趋势。国内有学者认为,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拓展了世界市场,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全球化进程应与资本主义进程“属于同一过程”,因为两者有着“时间上的契合性与历史的同步性”。

经济全球化进程究竟在何时启动,争论不少。其实,这应依据客观的历史与经济全球化基本特征的出现而定。如果我们从世界文明史的进展及以上经济全球化的第一层定义出发,那么很容易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不与资本主义进程同步。因为在世界文明史的进程中,各民族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障碍,进行交往,并不是始自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早在资本主义产生之前,不同民族之间就采取各种方式相互交往。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往,既包括和平方式,例如,不同民族间的产品贸易、外交和文化交往;也包括战争方式,如掠夺、侵略和征服。马克思曾指出,“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应“被看作是历史的动力”。

如果从以上经济全球化的第二层定义出发,以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作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启动标志,那么同样可以得出经济全球化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不同步的结论。因为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只有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时才有可能。而统一的商品、劳动力、资本的世界市场,直到工业革命进入高潮之时的19世纪中叶才形成。既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直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时各国经济才初步形成全球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才有可能启动,那么,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的论点,就难以自圆其说。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内容十分丰富,贯穿在众多的专著中。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代表性著作中有较集中的论述。如果我们完整阅读这些文献,就会发现,马克思主要是在论及大工业的历史作用时,提出其“世界历史”观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论及机器大工业的伟大历史作用时强调,是它引起广泛的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促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从而把一切民族与国家联成一体,是“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经济形成的闭关自守状态”。(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的这段话的主语“它”,应是机器大工业!但是,国内有的学者却认为,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可得出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的结论,因此,“世界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相同,也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等同。(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这种理解与以上《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引文的意思以及全文内容的原意并不相符,因为资本主义进程,并不能与机器大工业等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在机器大工业发生前,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根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不是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而是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启动了“世界历史”。但是直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进入高潮时,“世界历史”发展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才启动。可见,马克思关于由机器大工业启动的“世界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以及全球化进程并不重合。总之,应依据世界文明史,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为指导,理顺资本主义进程、“世界历史”进程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全球化问题的讨论夯实基础。

就全球经济的联系与制度安排而言,经济全球化进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中期,工业化进入高潮,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经济全球化开始启动。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商品、劳动力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西方少数工业化国家完全依赖世界市场,大多数非工业化国家并不完全依赖世界市场,不少国家仍处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之中。因此,这一阶段的经济全球化程度较低。

第二阶段。二战以后,新科技革命将工业化进程引向新高潮,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生产力进入“黄金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提高,不但制度安排基本完成,包括国际金融及国际贸易机构与体制建立并完善,而且经济全球化的物质载体已具备,跨国公司大量涌现。但是东西方冷战与“两个平行市场”的存在,使这一阶段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严重受阻,因此,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出现,充其量只出现了经济“半球化”现象。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新科技革命进入信息革命时代,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出现了全球的制度创新与扩散,以及跨国公司的更大规模的渗透,企业经营国际化程度普遍提高,新自由主义思潮盛行,资本的国际流动借助因特网而速度空前、规模巨大,经济全球化程度空前提高。由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及亚洲一些国家仍处在经济全球化的“边缘状态”,因此,至今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仍没有实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仍然很漫长。

二、经济全球化、“世界历史”与社会主义运动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运动,是全球化讨论中的一个热点。有的国内学者认为,“‘世界历史’或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是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与实践展开的条件”,“其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并包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其基本论据是:

(1)世界历史形成,为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创立提供了条件;

(2)资本主义的“负面效应”与“世界历史的进步性”,将落后国家推向社会主义;

(3)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内在的矛盾与危机必将导致无产阶级革命。经济全球化没有消解这些矛盾,也不能改变其灭亡的命运,但是资本主义可以“在全球化中转移自身矛盾,由此延缓它的存在。”而“社会主义则将以其历史逻辑的力量,最终取得全球的胜利”。(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4)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将把各国无产阶级联在一起,使无产阶级革命“具有全球性性质”。马克思说过,“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因此,由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可得出社会主义必胜的结论。

以上的观点与推论是否站得住脚,值得逐一推敲;同时有必要认真核对一下,其中引用的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是否准确,其基本理论依据是否准确无误。

首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固然离不开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但是,20世纪的世界历史表明,资本主义主导着世界体系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多数落后国家尽管深受资本主义剥削与压迫之苦,但在二战后还是选择了资本主义道路。

历史昭示,落后国家要在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体系中选择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往往需要某些相应的国际条件和一定的国内社会条件。当国际资本主义处于空前危机而国内社会处于历史转折时,例如,帝国主义陷入两次世界大战时,落后国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才有可能取得重大成功或突破的机会。一战中,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二战后,出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通常状况下,仅仅依靠资本主义的“负面效应”与“世界历史的进步性”,并不可能将落后国家推向社会主义。在21世纪更是如此。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教训很多,其中,一些落后国家在一定的内外历史条件下,尽管跨越了“卡夫丁峡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是普遍忽视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扬弃与利用,过度强调与资本主义制度及意识形态划清界限,排斥市场经济,完全否认了对现存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果付出沉重的代价。剧变的惨痛教训令人深思。

其次,资本主义既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能转移内部矛盾,延缓生存期,那么如何理解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的结论?如何推导出全球化“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的论点?显然这一推论过于简单牵强。

第三,仅仅用社会主义自身的“历史逻辑的力量”这一抽象的概念,得出社会主义“最终取得全球的胜利”的结论,尚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社会主义自身的“历史逻辑的力量”是什么?必须加以明确的阐述。国内有的学者,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的论点,以证明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结论,其实并不恰当。因为这两句话出自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与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而这段论述的基本论点,却是恩格斯晚年郑重声明放弃的过时论点。

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在回答单个国家能否发生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时,说:“不能”,“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共产主义革命也会大大影响世界上其他国家,会完全改变并大大加速它们原来的发展进程。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有同样含义的话: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会扩大交往,“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立即’同时发生的行动才可能是经验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篇文章都是马恩在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前写的。当时他们设想,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已将所有“文明国家”的经济联成一体,同时造就了相同的社会阶级状况: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世界市场已把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并消灭了他们的地域性特征,一旦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就可能使所有工业国的无产阶级同时行动起来,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爆发世界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世界共产主义革命的目标。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曾与此论点相关。但是,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以后的事实却与马恩的这一判断并不一样。1895年恩格斯临终前,根据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新情况,在《<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中郑重宣布,放弃半个世纪前的“所有‘文明国家’同时爆发革命”的论点。他认为,“历史清楚的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大工业”在1848年还是有很大的扩展能力”,因此“要以一次简单的突然袭击来达到社会改造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22年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用事实证明了1848年前马恩关于发达工业国无产阶级“同时革命”的判断有误,恩格斯晚年的纠正是明智的。

今天,当人们在运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时,如果不能全面理解该理论的内涵,仅仅断章取义地引用其中的某些论据,甚至是被马恩晚年纠正的论点,由此所得出的结论,就可能有失偏颇,并且可能有违马恩相关论述的基本立场。

三、全面客观地对待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

对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人们已达成共识。它既使全球经济的要素配置更合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也使南北差距日益扩大。应该承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地位。这是历史造成的客观现实。但是,无法回避的经济全球化潮流是否仅眷顾发达国家,给它们带去的都是机遇,却将挑战都留给了发展中国家?国内有些学者对此似乎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他们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优势的发达国家能借助经济全球化“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而处于劣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安全不但遭到“一定的威胁”,而且“如果听任经济自由化的摆布,就会深受其害”。(注:夏兆龙《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部分》,载于2002年1月24日《社会科学报》。)事实究竟如何?如果我们全面客观地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那么就应承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遭到削弱,发达国家的经济和安全也遭到跨国公司、资本和劳动力全球流通的“一定的威胁”。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处置不当,发展中国家会遭灾,发达国家也“会深受其害”。就具体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全球化的“双刃剑”效应,应理解为对任何参与者在带来挑战的同时给以机会,在给以机会的同时伴随风险。能否趋利避害,驾驭这种双重效应,取决于各国政府的应对政策。

其实,当全球南北差距扩大时,发达国家内的贫富差距也在扩大。据英国国家统计局2000年的统计数据,基尼系数从1995—1996年的0.33,扩大到1996—1997年的0.34,再到1998—1999年的0.35,贫富差距在拉大。

当发展中国家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时,发达国家也面临巨大压力。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连续十余年疲软,国内失业情况加剧。欧盟同样面临两位数的失业率。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亨利·费伯预测,未来三年内,美国有近25%的失业者难以找到工作,近75%的人在找到新工作前被迫忍受没有任何收入的生活。其实,正是发达国家面临的巨大压力,使其成为世界反全球化活动的策源地与中心,折射出发达国家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时遇到的挑战与困惑。90年代以来的世界反全球化活动,主要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反全球化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那些受全球化冲击较大的产业部门和弱势群体组织,如工会与农会。美国的劳联和产联是大闹1999年西雅图世贸组织部长会议的主角;法国的“农民联盟”则是2001年11月巴黎反全球化示威游行的主要参加者。此外,还有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掌控的新国家主义者、极左和极右势力分子、无政府主义者和环境保护主义者等。这些反全球化的组织和活动,主要并不是为了捍卫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而是为维护自身的权益。墨西哥前总统塞迪略在2000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发言时曾指出,“最近形成了一个奇特的联盟。极左派、极、环境保护组织、发达国家的工会和自封的文明社会代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在一起,这个目标就是不让发展中国家人民获得发展。”(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尽管不少第三世界领导人也批评全球化,但是他们并不是全盘抵制全球化,而是要求公平有序的全球化,参加者都能公平分享全球化的果实,参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制定与修改,避免发达国家独占全球化“红利”,而自己被边缘化。

东亚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证明,正是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才可能趁势发展起来,成为新兴国家。中国社会主义的巨大发展与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更证明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虽有风险,但也是机遇。亚非一些日趋落后贫困的发展中国家的事实也说明,如果发展中国家因为怕冒风险而游离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之外,如果不能积极应对与参与,也就意味着丧失与放弃发展机会,就有被边缘化和淘汰出局的危险。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排斥经济全球化,也可能重蹈苏联崩溃的覆辙。

对待经济自由化的态度与对待经济全球化一样,排斥经济自由化必然抵制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经济自由化与市场经济机制。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只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并适应经济自由化与市场经济机制,只有接受挑战,抓住机遇,才能求得发展。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对经济全球化双重作用的评价必须客观,避免情绪化而有失偏颇。

四、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是全球化问题研究中的另一个大课题。

国内有些学者在肯定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其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并包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同时,也不无忧虑地认为,“全球化为资本主义势力颠覆、瓦解、演变社会主义提供了某些有利条件”,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中国的“遏制以至和平颠覆的目的与主张,将在全球化进程中得到强化”。(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页。)

毫无疑问,在一个半世纪多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占绝对优势,并主导这一进程;社会主义形态作为只有不到一百年历史的新生事物,仍处在相对的劣势地位。必须指出,由于历史文化与政治理念的差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至今仍有一批死抱冷战思维不放的人士,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持敌视态度。冷战虽已结束十几年,但“帝国主义肯定想要社会主义国家变质”的战略意图并没有改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页。),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