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目前农村教育现状分析

目前农村教育现状分析

目前农村教育现状分析

目前农村教育现状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现状;需求;供给;影响因素

上杭县位于福建省西南部,总面积2879.0平方千米。2005年末,户籍人口48099,其中农村人口392237,占全县总人口的81.36%。

一、上杭县农村教育现状分析

2007年8月笔者所在课题组对上杭县4个乡镇,17个村进行的实地的访谈与问卷调查。根据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的统一部署,福建省2004年在上杭县先期实施项目试点的基础上,于2005年全面启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福建省远教办,2008)。全县幼儿园(班)385个,招生5872人,在园幼儿11318人;完小96所,招生4445人,在校生39513人;独立初中22所,初中招生11451人,在校生37200人;完(高)中9所,招生4191人,在校生11077人,比上年增加1652人;职校2所,招生1330人,在校生2732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54人;全县共有中(职)小学生102808人,教职工6417人。电大现有本科、专科学历班14个,学生530多人;福师大网络学院上杭学习中心有学员174人;高教自考报考人数3222人,全年共有227人毕业,其中本科58人,专科169人。

二、农村教育需求程度与供给分析

笔者所在课题组调查了上杭县86户农民,了解他们对农村教育的需求程度,并完成了86份问卷。该问卷统计显示,农民对农村教育的需求程度十分强烈的占28%,回答需要的比例占57%,两者合占85%,说明农民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需求程度还比较高,但是回答不需要的比例为8%,认为可有可无的占7%,两者合占15%。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目前农民的教育观念还存在一些疑问。回答十分强烈、需要和可有可无的人占92%,该指标小于上杭农村基础教育毛入学率。

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上杭县的小学教育始终保持在99.98%以上,保持在较高水平,初中的毛入学率从2000年的93%提高到2005的95.01%,义务教育学龄则从2000年的96.65%下降到94.64%,但是如果与基础教育的需求程度92%相比,仍然高出2.64%,说明目前上杭县农村基础教育总体上能够满足需求,但是依然不够高;同时也反映了农民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仍然偏低。

三、农村教育问题分析

(一)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大批的学生家长背井离乡,留守儿童缺少家庭教育问题日益严重。

(二)对农村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改革开放30年来,尽管大部分农民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以及知识对于下一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偏远农村的轻教育观念仍然存在,加上农民普遍文化程度较低,面对一些事物分辨能力不强,容易产生偏激的看法,读书无用论一定程度上得到部分农民的接受。另一方面从经济收益的角度看,读书与让孩子出去打工对比,一出一入,差别较大,农民受到短期利益的诱惑极其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造成农村基础教育辍学现象始终难以根治。这两方面的负面教育大大抵消了学校的正面教育,加大了教师育人的工作难度。

(三)教师队伍充实问题

近些年来,进入教师队伍的大门逐渐拉紧。因此,流入教师队伍的新鲜血液愈来愈少,进入农村学校的优秀教师更是也愈来愈少,农村教师队伍出现了年龄结构老化趋势。

四、农村基础教育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上杭县农民对基础教育需求程度不高的原因,需要分析农村基础教育需求程度的影响因素,根据相关分析和实地调研情况,本文选用供给数量、满意程度、政府有无错位、年龄、受教育程度、个人年收入、工作种类等因素作为可能的影响因素。

首先对数据进行相关度分析,采用皮尔逊分析法,从中可以看到农民对基础教育的需求程度与供给数量、年龄、受教育程度成正相关,与满意程度、政府有无错位、个人年收入、工作种类成负相关。为了进一步分析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农民对基础教育的需求程度及影响机制,本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上杭县农民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需求程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建立logistic方程如下:

Logit(y)=a+b1×X1+b2×X2+…+b7×X7

其中b1,b2,……,b7代表7个影响因素的系数,a为常数。

采用向前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运用SPSS软件计算得到如表2所示结果。

从表2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影响农民对农村基础教育需求程度的因素在调查的7个因素中只有农村基础教育的供给数量,并且供给数量越多,农民的需求程度越大,说明目前上杭县较低的农村基础教育需求是由于供给因素带来的。同时也说明目前上杭县农村基础教育供给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

五、解决当前农村教育问题的对策

据调查的情况,当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的。而且有的贫困地区由于财政吃紧还会挪用教育经费。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首先要重视农村基础教育,最大程度地改变农村教育在农民和社会心目中的地位。其次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放宽私人投资办学,引导社会资源进入农村基础教育,补充政府投资教育的不足,建立一个机制对农村教育投资监督。再次,切实做好改变教师的素质,加大师资力量,进行良好的培训,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教师的师资水平,建立一支良好的师资队伍,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住房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最后是加快教育资源分配向农村教育的倾斜,在分配资源时着重加大农村教育的经费,为农村教育提供土地资源和其他的设备。

参考文献:

1、福建省远教办.“福建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专题报道[J].福建论坛,2008(5).

2、涂宏坤.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7(8).

3、汪晓华.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反思[J].现代教育科学,2008(3).

目前农村教育现状分析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现状,剖析了形成当前现状的原因,并指出只有采取有力措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才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点就是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数量充足,但其质量却并不令人乐观,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必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西奥德·舒尔茨通过对美国半个世纪经济增长的研究指出:物质资源投资增加4.5倍,收益增加3.5倍;人力资本投资增加3.5倍,收益却增加了17.5倍[1]。这说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贡献率不断下降,而人力资源的贡献率却逐渐上升;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不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更多地表现在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各方面条件受到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不高。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在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时,指出“农民素质的提高是新农村发展的灵魂。”必须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缓慢,大部分农民处于较低文化水平层次,直接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为六个字“一大、六低、一弱”。

“一大”是指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我国农村中有近5亿劳动力。据专家推算,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下,农村只需1.5亿劳动力[2]。也就是说,在近5亿农村劳动力中,有3.5亿属于富余劳动力。我国农业资源相对匮乏,庞大的农业大军与有限的耕地结合在一起,使得人多地少的矛盾更为突出。

“六低”是指农村劳动力思想素质低、文化素质低、科技素质低、经营管理素质低、身体素质低、劳动生产率低。

(一)思想素质低。我国农村受长期自然经济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小农意识浓厚,思想保守,满足于现状和眼前利益,缺乏较强的成就动机,对新观念、新技术、新事物反应冷淡,商品意识淡薄,缺乏经营观念。

(二)文化素质低。在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占20%,小学占40%,初中占29.5%,高中占10%,大专以上仅占0.4%。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全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79年,而美国农民大部分是从州立农学院毕业的;法国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专文化;德国6.7%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日本农民中5%是大学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占74.8%[3]。另外,受到妇女生理条件的限制和传统“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的影响,致使妇女及其家庭无法正确认识妇女教育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妇女劳动生产能力,有利于提高妇女的人力资本,从而造成了农村妇女劳动力素质不高,更低于男性劳动力素质。全国从业人员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男性从业人员占83.9%,女性从业人员则占88.1%。2000年我国男女人口占总人口之比分别为51.63%和48.37%,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高3.26个百分点,以农村总人口8.0739亿人计算,女性人口应为3.9亿多[4]。几近半数的农村女性,无疑是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支柱,她们的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整个素质水平。总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将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

(三)科技素质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要求。在农村劳动力中,近80%的劳动力没有特别技能,可谓是“科盲”。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有14%的劳动力掌握了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技能,2.8%掌握驾驶技术,3.2%掌握农业技术[5]。我国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不足20%,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四)经营管理素质低。农村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多半停留在传统耕作水平上,生产方式简单,劳动手段陈旧,经营管理粗放。他们不计劳动资料成本和劳动力投入成本,不讲投入产出效益,不会合理配置劳动资源,调整生产结构,无法预测市场变化。从事乡镇企业、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第二、第三产业的农民,尽管其经营管理素质优于种植业的农民,但绝大多数人的经营管理并非自觉意识下的行为,仍是一种凭直觉经验的,带有相当程度盲目性行为。

(五)身体素质低。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比较落后,农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较低,基本上是只能解决温饱问题,食物构成和食物营养简单,因而身体素质较差。特别是山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刚解决温饱问题,农民的营养不良,饮食结构不合理。农村卫生保健条件差,医疗设备和医疗水平根本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的需要。加上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问题,人口生育质量低下。据统计农村残疾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6%,弱智儿童占人口的15%。农村劳动力中还有少数人格不健全、有心理疾病等患者[5]。

(六)劳动生产率低。劳动生产率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水平与社会创造力的总标志。《2001年世界发展指标》的数据显示:1997-1999年期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为316美元,仅相于日本的1.03%,韩国的2.58%,巴西的7.35%,约为印度的80%。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以及高层次文化程度人员比重过低,必将影响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给我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及城镇化进程带来严重制约。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成因分析

1.观念较落后。长期以来制约着我国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除了经济落后、教育经费不足、教育落后的客观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主观的因素,即观念上的落后,在农村地区,目前大部分地区仍然保留了传统的民风习俗,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民风相当纯朴,人们经常是夜不闭户。由于其教育条件差,农民本身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有奋斗的目标或眼光短浅,还处在小富即安的状态,部分农民宗族观念、家长观念盛行,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相当严重,并且过分强调客观条件的不足,缺乏主观的追求。尤其在眼前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农村中多数人未真正摆正读书与挣钱的位置,没有树立起以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以高素质形成再就业竞争力的观念。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多读书不划算;二是不读书照样能挣钱。

2.投入不足。政府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中中央占51%,省级10%,地市17%,县乡两级共计不过20%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目前全国义务教育投人中,乡镇负担78%,县级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而中央财政只负担2%左右[6],财权与事权极不相称。在投入规模方面,政府投入农村教育的经费十分有限。从总量上来看,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偏低。2002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13.76%,比上年的13.31%增长了0.45个百分点,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3.17%,仍未达到1996年国家提出的2000年“财政性教育支出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的水平”的目标。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低于美国1949年3.3%的水平,明显低于中等收人国家4.48%的平均值,更低于高收人国家5.66%的平均值[7]。

3.体制不适应。对于文化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农民已有一定认识,对提高自身素质也有迫切要求。但是目前的农村教育体系和农业科技的供求现状却使农民无法有效提高自身科技素质,难以完成自身人力资本的积累。从整个农村教育体系来看,农村“三教”(即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分割或残缺,农村教育脱离实际,使得农民素质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农村教育体系基本上是按照城市的教育体系建立起来的,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市基础教育没有任何区别,从学生的学习目的到学校的培养目标都是一样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而是为了高考应试。与农民直接相关的农村职业教育也脱离农村实际,“升学无希望,打工无出路,回乡无技术,致富无门路”是学生普遍面临的困境。真正能为农村服务的成人教育又面临诸多问题而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

4.管理不完善。整个中国的农村教育系统,过去都是由教育部门条条管理,农村县镇(乡)村需要农技、农业产品加工及经营管理初级专门人才,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农民,但不能按农村的这些需求去改革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结构、课程、内容与方法,以提高农民及其子女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生产经营素质,这不仅制约农业现代化,也阻碍农民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以及海外劳务输出。

5.劳动力转移。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劳动就业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劳动力输出不断增加,一部分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逐步转移到城市或其他行业,农村优质劳动力资源外流现象严重,导致了农村务农劳动力整体素质的进一步下降。劳动力的转移缓解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在农村的留守大军中,女性和老龄人口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沉淀下来的劳动力文化素质更低,结构更不合理。

总之,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新农民,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温家宝总理也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因此,我们只有面对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剖析成因,采取有力措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从根本上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力量。

参考文献

[1]冯菊香,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6,(9):69-70.

[2]王凤山、阎国庆、任国岩,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05,(3):60-62

[3]李水山,现阶段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3,(15):6-9

[4]李苏英,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问题探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4-17

[5]卢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劳动力素质关系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8-30

目前农村教育现状分析范文第3篇

一当前农村教育资源现状分析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教育始终是我国教育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近年来,随着日益加剧的城市化进程,城市与农村教育资源的两极化现象也愈演愈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学校撤并的弊端

近年来,教育部门为能实现农村现有教育资源的最优利用,在较短时间内大规模的进行农村教育资源的整合———撤点并校。这项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但由于在并校的过程中,学校的软硬件设施的更新远远滞后于撤点并校的速度,致使农村孩子非但没有享受到并校带来的优质教学资源,反而对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案例:自从撤点并校后,原来在本村就可以上学的学生要到邻村或者更远的地方就读,每天疲于上学路途的奔波。即使有些乡村配备了校车,其效果也是杯水车薪,例如在2011年11月16日,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下沟砖厂门口,一辆荷载9人的校车却实载64人在接送学生的路途中发生撞车事故,造成19人死亡,18人重伤的惨剧。2011年7月20日,大连市开金州新区金石滩凉水湾路段,17名学生在一辆校方雇来的“黑校车”上发生交通意外,造成不同程度的受伤。这些血淋淋的事实在警醒我们,撤点并校后学生上学的交通问题已经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甚至连基本的生命安全也得不到保障,急需社会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解决。

(二)农村的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很多地方教育开始大搞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经笔者实地调研走访发现,目前农村教育基础建设的硬件设施方面已日趋完善,能保障学生寄宿时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教室教具方面的配比在学校合并后稍显不足,部分农村寄宿学校也能跟上现代教育步伐,实现多媒体及网络教育。因此,目前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点已不再是硬件设备落后的问题,而是出现在教师的教学质量有待提高这个着眼点上。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推动学校教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师资质量的高低。农村师资队伍建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上,师资分布很不均衡,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师资充裕,甚至出现了过剩现象,而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师资普遍短缺,这个现象在农村撤点并校后尤为明显,一些农村地区在并校后都是大班教育,这样的教学方式加大了农村教师的教学管理难度,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2)农村教师目前相对弱势的生存状态直接导致了优质师资队伍的流失。然而在师资的大量流失之后相应的供给和补充工作却极为困难,这就造成了师资的单向流动,加剧了城市与农村教育发展的两极化现象。(3)农村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长期以来由于农村教师薪资待遇水平偏低所造成的优质资源单向流动及单一行政化的师资配置,直接导致了农村教师的老龄化现象,师资队伍中缺乏中坚力量,有些地方甚至面临断层现象,另一方面,部分农村教师未能将全部精力投放在教育事业上,教师迫于生活压力而从事第二职业的现象也较为普遍。

(三)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教育渠道是多方面的,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成才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目前农村家庭教育工作却往往被一些家长所忽视,许多家长认为把子女送进了学校就等于送进了保险箱,把孩子的教育工作全部归责给校方。殊不知教育往往是双方的,并且需要家长与学校之间积极主动的互动与沟通,有些农村家长不与学校沟通,将孩子送到学校之后不闻不问,也谈不上为了子女的教育主动找学校和老师交流意见。因此,家庭这一块基本上没能对学生的教育作多大的贡献。笔者经调研分析,总结出造成此种家庭教育现状的两大原因:一是家长大多是农民,平时忙于生计,基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顾及子女教育问题。目前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祖父辈就更加没有能力和精力对其进行教育管理。另一方面,家长大多自身的文化水平程度较低,对于现在子女所学的课程,基本上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去进行专业的辅导,可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缓解农村教育资源落后的几点建议

(一)政府部门要加强指导和扶持力度

要实现农村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整合,使农村学生真正享受到资源整合后的优质教育,离不开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这就需要政府在多方面进行扶持,例如加大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保障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软件方面尤其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上提供一些优惠政策,防止优质师资的流失,国家须制定相应的财政补偿政策,加大财政补助额和加强监督,不让财政拨款在下放的过程中短斤缺两,致使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孩子因资源整合反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真正意义上实现农村教育资源在软硬件方面的最优整合。目前我们已经看到了政府部门就撤校合并之后所作出的积极调整,例如国务院于2012年3月28日第197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这一条例的出台,使学生在远距离路途的上学过程中人生安全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二)关心农村留守儿童,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交流

目前,在农村家长迫于生计而外出打工是很普遍的现象,这样导致了很多农村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而造成性格上的种种缺失,对于其成长是极其不利的。因此,留守儿童需要学校和家庭更多的关心,这就需要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学校要以提高农村家长的家教认识为已任,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如今在学校里可以开展教学观摩开放日活动,在开放日里,学校可以通过办讲座,发资料等方式广泛宣传一些切实可用的家教方法,并要农村的家长体会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一些由祖父辈照看的留守儿童家庭,可以制做方便家长与学校互相联系的“通讯录”,使得外出打工的家长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多渠道获取子女在校的信息,远程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尽量减少孩子由于缺乏关爱所造成的性格缺陷。

(三)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整个农村教育建设发展的源动力,也是推动新时期农村教育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发展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现象,必须加强与完善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应该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各地区政府部门应大力宣扬尊师重教的观念,尤其是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宣传力度,在农村地区营造出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建立与教师切身利益相关的各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农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薪酬激励机制是目前较为有效的一种激励方式。如今城乡教师的收入差异是导致农村优质资源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普遍较低,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工资拖欠的现象,农村教师如果连自己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得不到保障,那么又如何去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因此政府部门要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来保障农村教师工作价值的体现,建立由国家、省级政府以及地方政府共同分担教师工资的机制,将农村教师工资发放与相关领导的业绩考核挂钩,改善农村教师的生存现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优秀师资流失严重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安晓静.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分析对策[J].教育研究,2011(02):127-128.

[2]周美丽.对农村教育资源整合现状的思考[J].教育研究, 2012(02):12-13.

[3]王兴勇.浅析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农业,2011(07):59-60.

目前农村教育现状分析范文第4篇

摘要: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是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基础和保障,总结当前我省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究其原因并找出相对的对策是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教师流动;综合素质;建设问题;对策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严重不平衡,农村体育是一个最薄弱的环节,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促进或者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发、实地调查法、分析法,以河南农村中小学为研究对象,总结其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并根据当前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1.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研究发现,经历改革开放农村基础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农村基础教育仍然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

1.1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资源缺乏

目前,农村中学的体育教育状况发展令人堪忧。具体表现为:体育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及相关部门领导对学校体育师资建设的认识不足;体育教师待遇偏低,工作积极性不高;体育的场地和器材匮乏。导致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脱节。调查显示学校部招聘新的体育老师,导致现有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工大,而偏远的农村中小学,几乎没有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的后备力量不足,农村中小学体育工作开展受到严重阻碍。

1.2 农村中小学体育课无法正常实施

农村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水平不高。由于农村学生数量较少,学科教师难以配齐,造成实施素质教育水平达不到要求,在农村小学里,语文、数学、英语教师基本够用,而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专业教书普遍缺乏。体育课课时安排少、上课时间不合理经常被语文、数学课占用。

1.3 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力量薄弱且稳定性差

造成农村体育教师稳定性差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偏低农村教育软件条件较差,专业发展困难,优秀教师不断流失;二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不合理,教师队伍年龄、学历结构的不合理;三是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新生力量不足,教师职业倦怠逐渐成为阻碍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2.改善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2.1 加强教师培训力度,建立完善教师教育专业学位学历系

加强农村中小学紧缺科学科教师的培训,进一步实施国际农村教师培训制度,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培训时效性,使其影响更好的发挥在教学工作中。使得农村地区中小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2.2促进城乡教育之间的交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农村优秀教师的单向流动,实现城市、农村教育资源的共享,推动农校中小学与城镇中小学教育的共同发展。

2.3对农村教师流失实行“补偿”政策

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的流失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现象,那么对于当前已经流失过的教师资源实行有效的补偿。农村中小学当地政府应该时刻关注学校教师队伍状况,正视优秀教师流失这一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补偿”措施。

2.4教师资源合理化配置建议

科学定编教师队伍,修改教师编制,实现教师队伍编制年龄、学历、职称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

2.5切实解决好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的问题

尽量吸取后一类优秀代课教师到教师队伍中来,从根本上看,加大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经费投入,才是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根本之策。

2.6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环境和待遇的建议

修建体育场地、改善农村教师工作环境,让农村中小学的教师们心甘情愿留在学校长期任教,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的保障机制,提高工资标准;二是要深化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的改革,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三是要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与城镇中小学教师交流制度,促进城乡教师资源的整合。

3.结论

当前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已不能够有效的适应农村教育的发展,更不能有力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应该从农村的实际需要出发,创建一殊的有别于当今通用的模式。政府部门真正立足于农村教师队伍的实际,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从实际出发尽快将国农村小学师资队伍的质量提高上去。

参考文献:

[1]牛辉.河南省农村高中体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1).

[2]李灿,付圆圆,刘皓.豫东地区农村普通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5,(2)

[3]冯大志;姜山;对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及思考[J];北京教育;2008期1期

目前农村教育现状分析范文第5篇

相对于其他教育研究而言,农村教育研究起步比较晚。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家内忧外患,关注农村、发展农村教育成为部分先贤救国保民开启民智的路径选择。在革命立新的历史浪潮中,以开启民智为核心的农村教育运动逐渐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乡村教育运动”。农村教育及其相关的研究成为中国教育学界研究的新领域。时至今日,我国农村教育研究已有90余年的历史。

然而,量化的历史并不能代表农村教育研究在质上的数值,曾经的辉煌并不能昭示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情景。总结农村教育研究的过去及当下种种状况,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农村教育研究处于一种失范或者“同质性”的困境,缺乏研究主题与对话理论在学术研究路线上的源流关系和逻辑体系。简而言之,目前的农村教育研究缺乏自身的学理逻辑和学术话语。

作为对问题的回应和寻求解决之道,我们自应回归问题本身,从农村教育研究的发展脉理中找到关键所在,并加以分析。

一、农村教育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和形态发生了巨大改变。传统农村社会的文化道统和政治生态在断断续续的革命和运动中遭到破坏。农村教育所面对的社会环境亦随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而变化,农村教育实践的新问题层出不穷,问题背景下的农村教育研究获得了全面且深层次地发展。当然,问题与发展并存。

(一)农村教育研究的现状

同其他社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会科学研究一样,改革开放至今的30多年,农村教育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农村教育研究围绕农村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结合理论,描述、分析及解释教育现象和问题,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丰富和完善了农村教育研究的理论建构,提升了农村教育研究的学术影响力,且有效地推动了政府关于农村教育的政策制定。

在研究实践和构建理论的过程中,农村教育研究的组织机构先后在各个高校建立,如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研究院、盐城师范学院农村教育研究所、江苏农村教育研究中心、江汉大学农村教育与教师研究所等,农村教育研究有了一支相对稳定的研究学者群体。在此基础上,2010年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成立。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的成立表明农村教育研究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主题和研究品位。事实上,回顾30年来的农村教育研究,可以看到农村教育研究在研究视野、研究观念和研究方法上取得了较大进展。

1. 研究视野的拓展。农村教育研究初始,关注的是农村教育基本问题,如农村小学普及和农村中等教育结构调整。这些基本性的问题也很容易通过相对简单的研究方法和学理分析总结出来,研究机构和学者也容易获得研究成果。关于此类的研究,能很好地呼应社会需求,有效地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当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问题也是时下农村教育研究的焦点。

然而,农村教育形态及发展主题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改变。农村小学普及问题研究并不能帮助解决农村教育所有的问题,农村义务教育并不代表农村教育整体。其中即是涉及到农村教育研究基本概念的界定,如“农村”、“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研究”。关注基本概念表明农村教育研究从一种研究的初始状态转向研究理论的建构,对概念的不同界定也丰富和拓展了农村教育研究的主题和范围。

在研究主题上,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问题,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农村课程改革的适切性问题,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以至近年来关注农村教育深层次问题、教育质量问题、教育公平问题。在研究范围上,农村职业教育、农村高中教育、农村学前教育,注意与城乡的教育比较。关注农村中小学外的教育现象和问题是对“农村教育及其研究”内涵的衍化。

此外,农村教育研究并没有束缚于教育研究的单一领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文明慢慢兴起,农村教育的载体与过去单一同质的乡镇公社有了很大的差别,简单地从教育学视角已无法深刻分析农村教育所出现的问题。学者也自觉地借用社会学、人类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来描述和解释农村教育问题。尤其是近几年,多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已成为农村教育研究的主流。可以说,农村教育问题的突出和农村教育研究的兴起,引导学者尝试从横纵两个维度拓展农村教育研究的视野。

2. 研究方法的创新。20世纪90年代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意识初步觉醒,研究者对系统科学方法论在教育研究中的价值以及如何运用系统科学方法论进行教育研究作了思考。[1]20世纪90年代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研究走向深入。[2]尽管我国农村教育研究有着深厚社会背景和精神支撑,但当前的农村教育研究作为教育研究的一种类型研究,其研究方法并没有体现时代或学科的先行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研究方法作为一门学科,学科体系逐步建立起来,研究方法作为研究的工具选择越来越具有规范性和系统性,比较研究、历史研究、调查研究、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成为教育研究的经典方法。农村教育研究学者群体遵从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方向,自觉地把教育研究方法所包含的方法运用到农村教育研究领域。

针对农村教育问题研究,学者善于使用传统“实验”、“调查”、“统计”等注重量化的研究范式,习惯性地采用调查研究来描述分析问题。农村教育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本身包含诸多学科因素,其研究方法也相对灵活。当然,与教育研究一样,缺乏学科性研究方法必然随着研究问题和对象的复杂化而借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近年,针对不同的研究主题,学者也自觉地采用适切的研究方法,或族志法,或个案研究法,或行动研究,并取得很好的成果,如《村落中的‘国家’》(李书磊,1999)、《中国农村教师发展研究》(唐松林,2005)、《弹性与韧性》(魏峰,2009)、《嵌入村庄的学校》(司洪昌,2009)。这些农村教育研究成果所采用的方法跨学科性和综合性,总体上更多地采用质性的研究范式,强调“农村社会”这一文化载体,凸显农村教育的主体性。

转贴于

(二)农村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农村教育研究越来越受人关注,研究组织和团体越来越活跃,研究队伍越来越壮大,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也越来越有时代感。无论怎样,若抛开农村教育问题严重性带来的农村教育研究的紧迫性和社会对其的期待性,农村教育研究自身是存在问题的。研究主题的拓展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并没有促使农村教育研究形成逻辑体系。

1. 基本概念界定模糊。基本概念清晰,才能找到主题的研究脉络。农村教育研究必然要对基本概念进行学理分析。农村教育研究,不管是描述问题,还是解释问题,亦或是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亦或是探求农村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前提性的问题在于“农村教育”是什么。对很多人而言,这可能不是个问题,但它却关系到研究者与问题之间的主客体定位问题。

在过去的30年,农村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并没有得到鞭辟入里的分析,学者在研究相应问题时,往往忽略在农村教育研究框架内论述问题,而是基于找出研究问题的策略回答,从上位概念中选择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性地对“农村”、“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研究”进行界定。除此之外,基于“教育普及”、“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等一些教育概念,我们亦是缺乏研究,缺乏针对一些规定性概念基于农村教育实际的批判和分析,而往往使用通行的界定。

概念是理论建构的基本单位。[3]正是对一些基本概念缺乏系统研究,农村教育研究者很难拥有自己的学术表达空间,使得农村教育研究很难构建起自己的研究体系,未能形成自己的学术话语。

2. 研究的问题意识错位。研究,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是也。要研究,得有问题,以问题为切入口,循序渐进,最终把问题分析好。问题是贯穿研究全过程的核心因素,做好研究就应有问题意识,对关注的领域所出现的现象持一种怀疑和批判的态度,时刻保持一种专业敏感性。

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农村教育研究相同,目前的农村教育研究仍有着自己的时代命题和研究主题。但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农村教育研究学者的研究取向不同,目前农村教育研究的学者群体研究基于问题研究,而非一种使命研究。然而,目前农村教育研究的“问题”是从农村教育现象及其政策表征显现的问题,如农村中小学普及问题、辍学问题、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等。有学者坦言:农村教育研究往往就是对策研究,而这首先就要求应认识某一具体的农村教育现实问题及其根源所在,然后才可能提出可行的破解之道。[4]农村教育研究的对策取向是时下研究的主流。

对策研究是一种工具性路径选择,在研究过程中往往忽略问题机理分析,简单地进行现象描述、经验汇编,追求问题对策的达成,有问题但欠缺研究。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农村教育是一种相对于城市教育的教育形态,是一种区域概念,更是一种文化概念。在对策研究视角下,农村教育问题是在城市教育发展比较视野下得到的,研究者也是在城市教育发展的理论视角下来理解和解释农村教育实践,而罔顾农村教育内在发展逻辑。

二、农村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

回顾农村教育研究的30年,辉煌与问题并存。其中不容忽视的是,农村教育研究已成为教育研究领域最为被世人关注和尊敬。这种社会荣耀是基于农村教育问题紧迫性,而非农村教育研究实际给农村教育或社会做出了相匹配的贡献。

在目前农村教育研究的境况下,若当局实施有效的政策,农村教育表征的问题得到暂时的解决,那农村教育研究的价值何在?寻求农村教育研究在困境中突围,提升其研究品位既是农村教育研究者当前所面对的困难,也是时代使命,但要很好地找到解决困境之道,就应回到研究的起始范畴——研究的逻辑起点。

(一)逻辑起点

要形成一个严密的逻辑结构或体系,必须有一个逻辑起点……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及其性质,不论理论层次高低与否,都来源于一定的逻辑起点。[5]逻辑起点具有如下特征:第一,逻辑起点与科学或学科理论紧密联系;第二,是科学或学科间区别的最基本单元;第三,决定学科的发展方向。

众所周知,逻辑起点与科学和学科理论体系联系在一起,起着最为基础的规定性作用。农村教育研究并不是科学,也不是学科,但是在科学指导下,属于学科内转贴于

的问题研究。农村教育研究亦存在科学和学科理论体系所面对的基本问题: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方法的采用、研究的基本矛盾。可见,逻辑起点同样可以帮助农村教育研究解释研究的起始范畴。

农村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呢?农村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是规定研究起始。(黑格尔:科学应以什么开端)。具体包含:农村教育研究的前提或先在条件;农村教育最基本的矛盾;农村教育基本概念关系的规定。

(二)逻辑起点的应用

农村教育研究并非研究者简单地运用研究方法纯粹地对客观的农村教育现象进行描述或分析,而是研究者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运用研究方法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农村教育中存在的现象放在农村社会及农村教育基本矛盾中进行分析和解读。

这种研究视角的转向并不是要求农村教育研究者简单地回归到对量化还是质性研究方法取舍的讨论上。农村教育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跨学科的研究领域。针对目前农村教育研究的困境,研究者应自觉回归对农村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的研究上,实现从“农村到农村”、从“农村教育到农村教育”,在多学科理论的借鉴和对话过程中建构自己的核心概念,并试图摆脱现有的城市教育发展视野下关于教育研究的逻辑框架、理论预设乃至意识形态的判断。

三、农村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与研究路径

毋庸置疑,农村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凸显农村教育研究的紧迫性。社会区域结构发展失衡,这直接导致广大的农村地区及中西部地区社会发展问题突出,解决好这些问题已成为时代要务。作为其中的关键,教育问题是这些地区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也是发展契机所在。相应社会情境下的农村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并被世人所关注。正如最近几年社会上对教育的质量、公平、教学方法、教师水平等的批评不绝于耳,其中原因除了教育关系国计民生,与每个人和家庭利益相关外,最为关键的是每个人都有经历教育的生命体验。因此,每个人都可能对教育问题加以评述,而目前农村教育境况令人堪忧。研究者应自觉地区分开对农村教育的关注或者有生命体验这种相对松散的经验性的评述和研究现象的学理分析。

或许,以“经验性”来替代“学理性”,其意义可能更加宽泛,研究更具包容性,更能提升农村教育的研究品质(时下,教育界积极向一线教师推广叙事的研究方法,此方法即是强调研究者的经验性体验)。作为一种研究,“经验性”东西很难形成“病理学”、“医理学”理论形态。当然,农村教育研究不应排斥“经验性”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但问题是“经验性”研究在于通过对描述展开、组织、逻辑再构研究对象,以实现对理论的再构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