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采购危机管理

采购危机管理

采购危机管理

采购危机管理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对于银行的退出需要有一种最优的退出方式,不仅能维护债权人的利益,稳定金融市场,还能获得效益最大化,危机银行机构重组就是一项较优的选择。文章介绍了美国有关危机银行救助重组的法律制度,分析了我国银行重组的立法现状和实践经验,提出了我国危机银行机构重组的立法构思。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指出:“那些不再符合监管要求的机构迅速和有序退出是有效金融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监管当局应负责或协助这些机构有序地退出。”①然而,“多米诺”效应时刻威胁着银行系统的稳定和经济的安全。因此相对于破产清算对投资者利益保护的最后一次法律救济来说,救助重组则是利益保护的最后一次努力。“保全银行的运营基础,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的同时,对社会来讲也避免了一场金融服务业的恐慌,因此机构重组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较为优选的处理方法。”[1]

一、“危机银行机构重组”的法学界定

经济学中的“银行重组”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法律角度看银行重组有两种:一种是健康银行之间为追求规模经济和效益而进行的重组,主要由市场主导,按公司法和合同法的程序进行;另一种则成为对危机银行的救济手段。是指为了维护或恢复银行的信用,消除或者缓解对第三方利益的影响,化解金融风险,以完善银行企业制度目标,在银行业监管机构的干预下根据银行法的相关法律,进行企业产权结构的完善与创新,并清理银行的损失、恢复其金融功能的过程。

二、美国有关危机银行救助重组的法律制度

在银行不能支付到期债务、濒临破产而严重影响存款人利益时,各国都无一例外的规定了对该银行的救助重组,并有相应的法律规制。危机银行的救助的方案基本上包括资金上的救助和机构上的重组,美国也不例外,其对危机银行的救助重组主要包括以下法律规制。

第一,对危机银行的重组必须有一定的依据。美国非常注重对金融机构的日常监管,对经营不良的银行进行改组整顿必须依据主管机关的日常监督和审查时获得的资料和数据。根据《1978年联邦金融机构审查理事会法》,联邦金融机构审查理事会统一对联邦银行、州立联邦储备成员银行以及州立联办存款保险成员银行等几乎所有金融机构进行审查。理事会根据审查结果,对银行做出评估,然后决定是否对银行采取改组整顿措施。评估首先是对银行运作的评估,确定一到五的等级,然后再根据运作评估做出综合评级。运作评估有五个指标:资本充分性(CapitalAdequacy)、资产质量(As-setQuality)、管理(Management)、收益(Earning)、资产流动性(Liquidity);根据运作评估的结果,理事会做出五个等级,从综合一级到综合五级。综合四级银行有着一定程度的严重财务问题和综合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否则会成为银行的主要问题,不过在这种情况下还不能立即预见到银行的倒闭。综合五级银行其财务问题严重,即将面临倒闭。[2]

第二,美国并不对所有的危机银行都进行重组,只有存在重组价值的情况下才会对其进行救助重组。决定救助重组前除了对单个银行进行风险分析外,还要评估公众对该银行的依赖和需求程度并预测银行倒闭对金融界的影响。如1955年美国《联邦存款保险法》第13条规定的“不可缺少”原则(essentialityrule),即如果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在当地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是当地不可缺少的金融机构时,该金融机构就可以免于破产,接受一系列的救助重组。之后1984年对美国大陆伊利诺斯银行的救助,成功的保护了当时占10%的投保款,也保护了投保对象以外的存款。使得“不可缺少”原则向“太大不能倒”原则转变,这是“太大不能倒”原则的第一次使用[3]。而1991年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善法(FDICIA)》则废除了“太大不能倒”原则。只有在不保护保险对象外,存款可能引发系统性危机时才给予收购、继承或资金援助。[4]同时提出了处理成本最小化原则,即对银行的救助前会比较救助费用和破产清算后清偿费用,前者大于后者,则联邦保险机构一般不会采取救助措施。第三,美国会根据银行问题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救助重组措施。在监管机构对银行审查评级时发现了银行较严重的问题时,美国银行监管机构会对该银行提出正式或非正式的警告,并要求银行高层主管做出解释和采取相应的措施,甚至可以向监管对象发出禁止令或对有关人员停职的命令。但对问题极其严重,采取救措施无力的,则让它退出市场。对问题比较严重,但仍有希望救助的则采取积极的救助措施。

救助措施主要包括资金上的支持和促成机构重组。对面临破产的银行,美国监管机构首先会对其进行各种形式的资金救助,最典型的就是1984年对大陆伊利诺斯银行注入约55亿美元的资金救助。对于机构重组,首要方式是由一家健康的银行在无第三方的帮助下购买面临倒闭的银行,承接该银行全部债权债务,这种方式又被称为“购买与承接”(PurchaseAndAssumptions),也即我们所陈的并购方式。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方便有效,在无需创建新的法律实体的同时,不仅能为健康银行开拓更新更广的市场,也保留了原来危机银行的业务,可以有效的避免可能进一步引起的金融危机。当无法安排这种方式时,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通常会采取另外措施,即设置一个过渡安排法案,建立桥梁银行(BridgeBank)或新银行(NewBanks),这是对危机银行救助的一种临时机构,以其来接管危机银行的运营并尽量维持银行的价值,与此同时,接管者在有限的时间内(一般是两年)要积极寻找长久的解决方案。

三、我国银行重组的立法现状和实践经验

中国银行的倒闭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神话,1999年1月16日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正式被宣告破产,这是新中国第一家正式宣告破产的金融机构。在此之前,中银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农村发展信托投资公司、海南发展银行和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也先后被接管、重组或关闭,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广东发展银行对中银信托投资公司的收购即是成功的,避免了中银信托投资公司破产而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又使广东发展银行业务突破了地域限制。但海南发展银行兼并重组海南城市信用社,不仅没有成功,方而连海南发展银行也遭挤兑,被迫关闭。从我国对危机银行的处理过程可得出:第一,重组是解决危机银行可能带来系统性风险的有效措施,适用得当可以获得”双赢”的效果,不仅能解决了危机银行的问题,还有利于参与重组的另一方银行扩展了业务领域。第二,法律应对重组的标准作相应的规定。并非任何银行在危机时都可以通过重组获得重生。对于那些问题严重,即使花费了大量成本救助也不见得有效的银行应当尽早淘汰。我国也不应固守安全而忽略了成本与效率问题。第三,危机银行重组对象选择应慎重,不是任何银行都有能力承受危机银行的问题的。第四,危机银行的重组不仅国家财务要援助,还要鼓励私人资本的参与,这样可以节约国家的财政支出。以上都在现实中为危机银行的机构重组奠定了实践性的基础,但是纵观我国法律,涉及银行重组的立法仅有《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38条和39条,并且内容简要概括,不具有可操作性:第一,重组标准不明确,对重组、接管和破产之间的界限,法律没有明确规定。《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只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经或者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严重影响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的,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以依法对该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接管或者促成机构重组”,何为“已经或者可能发生信用危机”,法律应对其做出判断标准;第二,危机银行的机构重组多采用兼并和收购的方式,但我国缺乏专门的银行并购立法,虽然我国现有的法律涉及银行并购的规定有《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公司法》以及《证券法》等,但都不具有可操作性。

四、我国危机银行机构重组的立法构思

(一)救助重组的依据和前提条件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38条规定的银行机构重组的前提条件是已经或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严重影响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的。但这一规定不具有可操作性,笔者认为促成危机银行机构重组的前提应符合以下条件:第一,银行经营时出现实际的经营危险和可预见的危机,这可用四个平行要素来评估问题的严重性——危机对公众信心的影响、对银行流动资金的影响、对银行偿债能力的影响以及对其他银行的牵连。一般情况下,银行是否满足上述条件的认定依据是银行监管部门在预防性监管措施下颁布的经营风险指标以及行业的一般经营水平。我国商业银行可借鉴美国的综合评级制度,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考虑银行资本、资产、管理、收益和流动性等多种因素在内的综合评级体系,确定我国银行的风险状况,作为重组的标准。第二、遵循安全性和成本最小化相结合的原则,即在确定是否救助重组时,除了安全方面的考虑外,还要评估救助重组的成本以及重组后银行继续经营的价值是否大于破产清算的价值。对于那些问题严重,即使花费了大量成本救助也不见得有效的银行应当尽早淘汰。“对银行体系稳健的最简明和最经济以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尽早清退不能继续经营的银行。”[5](二)启动重组程序的启动者

对于重组启动人各国是有不同规定的,主要有监管机构、银行自身和债权人。考虑到债权人提起可能会出于自身考虑,而草率的提起重组可能使问题银行加剧危机陷入挤兑的危险。因此有些国家规定只有监管机构才能提起。监管机构所处的位置和职责使其更具宏观的眼光,自然可提出救助重组要求。但借鉴于破产法,笔者认为也应当允许债权人和银行机构本身提出重组申请。首先银行最了解自身财务和经营状况,尤其是在监管机构没有发现问题时,银行自身若能提起救助重组申请,这样有助于尽早解决问题。而债权人尤其是存款数额较大的债权人,因其利益与银行经营状况紧密相连,自然会很关注银行状况,若银行监管机构没有发现问题而银行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愿意提起重组申请时,由这部分人提起也有助于尽早发现问题,此时他们会先对银行进行评估认定重组后继续经营的价值是否大于清算的价值,答案是肯定的话,银行、债权人便可能协商共同对银行进行重组。监管机构对其干预便不会太多。

(三)重组实施机构

从国外银行法看,危机银行的重组一般由银行监管机构来实施,如美国有双重银行监管体系,一是联邦银行监管机构,负责监管国民银行和参与存款保险的州立银行,包括货币监理署、美联储(FED)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二是各州银行监管部门,负责监管州立的,没有参加存款保险的非会员银行。[6]但对于银行的关闭问题,只有被关闭的银行的注册机构——货币监理署或州立银行监管当局才有权签发关闭命令,而真正实施救助重组的机关是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我国银行实际上也有双重的监管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务院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银行监管委员会是银行主要监管机构,对危机银行的重组应当由其来负责。但危机银行的救助重组往往伴随着资金的救助,这就需要与中国人民银行协同合作,这样才能保证银行的救助重组顺利进行。

(四)机构重组措施

从国外立法看,危机银行的救助重组主要包括资金上的援助和机构重组,两者是协调进行的。而机构重组最普遍采用的方式是并购(M&A)方式。并购包括合并和收购两种,所谓收购指的是一家健康银行通过有偿方式购买陷入危机银行的全部或大多数股权,危机银行的一切债权债务由收购方接收,被收购方消亡或成为其分支机构而继续经营,我国中银信托投资公司的重组就是采用收购的方式。合并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银行按照法律规定和协议而组成一个银行的法律行为。包括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吸收合并也即兼并。新设合并即设立一家银行合并危机银行的全部债权债务。1994年日本的东京协和与安全两家信用社发生经营危机时所采取的做法便是如此。[7]

笔者认为我国危机银行机构重组也应主要采取并购方式(M&A),从理论和实践的经验来看,并购有以下优点:第一,并购能使危机银行机构实体得以基本保存,保持了金融服务的连续性,减少了对经济的冲击,维护了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并能为进一步处理危机银行的不良债权提供缓冲时间;第二,对于接收银行而言,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扩展自己的业务范围,并承接了危机银行曾经所拥有的、仍有相当价值的“商誉”;第三,对于监管机构而言也是最省时省力的;第四,宏观上讲也有助于调整原有不合理的金融机构体系,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但遗憾的是,虽然我国现有的法律涉及银行并购的规定有《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公司法》以及《证券法》等,这些规定都非常原则,《公司法》只是规定一般企业的合并分立,而商业银行的合并分立不仅其程序有别于一般企业,还需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银行并购的特色性需要制定配套的《银行并购法》。

(五)重组后果规范

各国对重组后的立法都比较简单,一般有两种情况出现:第一种是重组成功,即救助重组达到预期目的;第二种是失败,这时应立即转入破产清算程序。但依然存在转换程序所要耗费的时间和成本。因此笔者建议,在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对危机银行重组时应制定两种计划——重组计划和清算计划,这样在重组失败时就可以节省从重组到破产程序转换所需的时间和成本。

五、结论

危机银行的机构重组只有在健全规范的制度框架内运行,才能保障重组并购双方及其利害关系人的利益不受损害,我国银行重组的制度建设落后于实践发展的需要,更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危机银行的机构重组不是一个独立的环节,它与接管、破产清算等是相衔接的,因此我国应当完善银行整个市场退出的法律机制,保证危机银行的重组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除此外,笔者认为我国应当引入早期纠正制度,对银行出现问题时便开始采取有效措施以纠正,防止问题的进一步扩大。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中便有类似的早期纠正措施。即在银行问题相对较小时可以采取与管理层对话等非正式措施;在问题日益恶化,管理层对纠正措施要求置若罔闻时,管理机构便应当加大补救力度;当问题极端恶化时,便应当开始救助重组措施了。

参考文献:

[1]候之源.世界各国银行危机处理制度及启示[J].中国金融形势日报,2000,(11).

[2]陈小敏,王晓秋,彭海燕.美国银行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3]〔美〕劳埃德B.托马斯著.马晓萍译.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4]裴桂芬.美日监管当局处理金融机构危机方式的比较[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7).

[5]查理士·恩诺克、约翰·格林编.朱忠等译.银行业的稳健与货币政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采购危机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汽车配件;金融危机;成本战略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深化,中国汽车配件行业正面临成本日益增加、利润日益减少的严峻的挑战,企业之所以面临如此大的困境,主要是由于企业缺乏品牌战略和成本战略等原因造成的,为了使企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中国汽配行业必须增强自主创新力度、加强成本管理。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汽车配件行业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汽车配件行业的国际竞争能力逐步提高,使得其在国际市场上有更多的机会,但自身仍在品牌战略和成本管理方面存在许多弊端,致使在金融危机中承受了巨大损失。

1、金融危机对中国汽车配件行业的影响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欧美汽车市场的业绩出现显著下滑,这必然会对我国汽车配件行业的出口造成严重影响,国内汽配行业必将面临外国厂商减少采购量的危机。国家信息中心产业研究部专家李伟利认为,美国金融危机将会从两个方面对国内汽配行业产生不利影响。一是美国经济的衰退对汽车需求造成严重打击,国内汽车零部件出口会受到较大影响;二是受金融海啸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将导致汽车市场需求增长速度逐步回落,从而影响国内汽配行业的发展。

2、金融危机对中国汽车配件行业产生影响的原因分析

(1)缺乏自主创新意识

由于我国具有低成本的比较优势,长期以来已成为世界工厂,为世界各国提供配件加工,但由于我国汽配行业自主创新的意识和动力不足,目前我国汽车零配件的质量相差悬殊,有些甚至还没有装上车就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且大部分汽车配件企业仅注重配件的销售量,很少重视售后服务,因此,尚未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自己的品牌,导致我国在技术质量要求较高的汽车配件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

(2)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具有诸多弊端

国外汽车公司进入新兴市场一贯以成本战略为基础,采用低价格为表现的价格竞争策略,来抢占市场。从价格竞争的效果来看,低价格可以使企业在与竞争对手的竞争中,化解顾客对其它品牌的忠诚,进而夺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可见,成本管理在汽配行业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传统的成本管理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在认识上、目标上都存在着弊端,这就造成了成本会计信息失真。同时,由于中间流通环节过多,使得最终到达客户的价格偏高,影响了其销售规模的扩大。

二、中国汽车配件行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

1、加快创建我国汽配行业的自主品牌

企业降低成本并非要靠一味的缩减材料投入或人工投入,而应依靠科学的管理方法,增强自主创新意识,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加大投入,增强研发能力,打造属于自己的零部件自主品牌,逐步减轻和摆脱整车企业的影响和控制,形成相对独立的产业,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同时,企业必须严把产品质量关,从源头抓起,即从汽车零配件的生产厂家抓起,提高汽车零配件市场中的销售商的质量,企业应充分利用市场的自动调节和国家的宏观调控的引导来规范配件的市场价格,并通过不断提高售后服务质量,使我国的汽配产品得到国际认可,争取早日创造出自己的产品品牌来,使中国的汽车配件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立足脚跟。

2、转变成本管理观念,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成本管理在制造业企业管理中起着支撑性作用,企业必须认清现状,提高成本管理的能力,为企业发展打好坚实基础,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我国汽配行业应引进适时生产系统,从企业内部对生产成本进行控制,借助价值链战略联盟从企业外部进行成本管理。

(1)树立现代成本管理观念,以技术创新促进成本管理

我国汽配企业应树立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成本的管理观念,通过技术创新,在产品质量、款式、性能和工艺装备上不断改进,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虽然从短期看,技术改造和开发新产品都需要投入,会增加成本,但从长期看,不仅可以获得更大利益,而且有利于争取竞争的主动权,确立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

(2)建立成本战略,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我国大多数企业的成本管理还处于一种传统的注重短期利益的模式中,随着商品经济的国际化发展,市场范围日益扩大,竞争日益激烈,仅仅着重于短期利益的成本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企业必须树立紧盯市场目标,倾全力于产品的成本战略,以成本为竞争的中心,通过使用独特的技术,借助有利的原材料购进渠道或者利用规模经济的特性,在同业中作到成本最低,最终以低于同业竞争对手的售价来获得大量的市场份额,而成本战略中最关键的就是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所处的市场环境确定合理的目标成本。

(3)建立“全面成本”的概念,进行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低成本优势是在市场竞争中最基本的竞争优势之一,但仅靠企业降低其自身的经营成本来是不够的,传统的成本管理较多的关注成本的核算和分析,无论标准成本还是a b c成本法都集中关注成本的准确性,尤其对成本的控制管理相对较弱,随着以资本为经营对象的新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产生,企业采用基于价值链的全面成本管理已成大势所趋。价值链模型反映了公司产品价值不断累积的动态过程,通常认为包括研发、采购、制造、销售、服务等流程,它提出要减少非增值作业流程,降低成本,为顾客创造最大价值。基于价值链的全面成本管理,要求企业建立“全面成本”概念,强调运用系统整合的方法来考察企业各项活动和相互关系,关注售后服务成本、营销成本等外部成本。

①研发成本的管理。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汽配行业进一步进行自主品牌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产品成本的80%以上在设计阶段就已经形成了,这要求设计人员具有全面的成本意识,同时将设计成本的降低幅度和设计人员的绩效考核挂钩。

②采购成本的管理。我国汽配行业在其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大量采购各种原材料,为了尽量降低采购成本,需要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加强对供应商的选择和对价格的谈判,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不仅要关注单位价格的高低,还要关注原材料的质量标准、生产和财务状况等,以尽量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产生不合格产品的可能性。导入市场竞争机制,降低材料采购成本。采购部门应将所需采购的项目先分类,则尽可能一次采购非直接物料,将相近或采购地点相近的材料安排在一起,进行统一采购,以通过扩大采购量来取得较低的采购价格。

③制造成本的管理。降低制造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减少浪费,如减少因为生产过量、搬运和库存过量带来的浪费,防止由于企业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无效劳动,提高原材料使用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不合理损耗,改进工艺流程,扩大生产规模以降低固定成本等,同时要加强成本绩效考核。成本战略通过扩大生产量使巨额的固定成本得以分摊,同时制订尽可能利用设备生产能力的生产计划,杜绝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非增殖浪费,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目标成本,以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加利润。

采购危机管理范文第3篇

从下面企业价值链看,中国制造业唯一可以挖潜的地方就在采购环节。

研发

我国相比同样以劳动密集型企业起家台湾当年的产业升级,缺乏政府引导下的大手笔投入。企业各自为战,无论在研发环境上,尤其是人才环境上,还是设备和技术手段上与国外的差距巨大。

现代高科技产业上的发明,投入往往十分巨大,像IBM每年的研发投入是50多亿美元;而且风险非常高,一般在最前沿技术上的研发投入,100个立项大约只有5个能够取得可以申请专利的技术;在10个申请专利的技术中,大约只有1-2个具有商业价值。也就是说,在100个研发项目中,最后只有一、二个项目,对企业的投入有了回报,对整体的经济发展作了贡献。如果只看这个最后具有商业价值的技术研发项目,它有专利的保护,可以拥有全世界的市场,如果其他国家的企业要用这项新技术必须付专利费,这项技术研发投资的回报率会相当高。但如果把那99项失败也算是取得这一项成功的必要成本,那么,在最前沿技术研发的投资回报率并不高。许多实证研究发现,拥有核心技术、领导世界技术新潮流的全世界500强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实际上是很低的,甚至经常是亏本的。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我们建了汽车产业、重机、重化产业,但是我们建立了以后就停留在那个技术水平,10年以后就变成了古董。为什么?我们付不起和发达国家同样的研发成本。所以,现在号召的产业升级并不会由于低级产业的倒闭而自动升级到高级产业。企业还是面临被危机淘汰的危险。

生产

在我国,生产方面的挖潜已经没有太多空间。中国企业的劳动力优势已经荡然无存。在整条产业链里面,劳动成本只占不到2.5%,节省成本需要通过产业链的高效整合,中国的企业只要还想利用廉价劳动力,配合技术的升级或者品牌的界定,想走出国门的都很困难。比如说TCL和明基,TCL收购了阿尔卡特、汤姆森,明基收购了西门子移动,想利用廉价劳动力生产配合国外的品牌技术走出去,最后结果是轰然垮台。为什么?还是因为我国企业仍然在制造业的成本上面下工夫,而制造业的劳动成本只占产业链条的2.5%。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不再明显,生产管理基本到位。挖潜余地基本没有。

营销

国外销售随着人民币的升值,风光不再。国内市场,由于消费不足,市场有限。国内品牌建立的成本也随着媒体涨价和诚信度下降,越来越困难。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让企业投入更多的营销费用已经不太现实。何况在这种状况下,消费紧缩,投入的营销费用一定比以往的收获要差。譬如广告,在同样的广告投入下,目前的消费者消费意愿就会低于以往。

被企业忽视的蓝海——采购:

20世纪的90年代,在西方,采购作为一种值得高层管理人员注意的新兴商业领域而出现。原材料及服务的外部采购通常占到一个企业的大部分成本,但令人吃惊的是引起CEO对采购的关注竟然用了如此长的时间。毕竟,早在1982年彼得德鲁克就已指出了这一机遇:“商业中获益于独立性的最大的潜在机会,就存在于生产企业与其供应商之间。这是所剩的赢取竞争优势最大的未开发领域——没有什么领域像该领域一样是如此地被人忽视。”

21世纪的今天,采购在中国仍然被忽视。

采购的价值地位

采购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例大体为30%-90%,平均水平在60%以上。材料价格每降低2%,净资产回报率通常可增加15%。

采购的供应地位

良好的采购管理能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库存、增强对市场的应变力。

采购的质量地位

供应商上游质量控制的好,不仅可以为下游质量控制打好基础,同时可以降低质量成本,减少企业来货的检验。经验表明如果一个企业将1/4或1/3的质量管理精力花在供应商质量管理上,那么企业自身的质量起码可以提高50%以上。

采购在企业战略上的作用

采购危机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会计部门; 应对; 金融危机

如何发挥会计部门在应对危机工作中的作用,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创新地调整会计基础工作,对于会计部门是一次挑战,也是对会计基础工作的一次检验。本文结合五菱集团的实践,对此进行案例分析。

集团公司要求会计部门在这一次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争取主动,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危机,除了要采取措施积极应对,还要抓住有利的机会充分利用,争取最后产生正面效应。如何提高集团的抗风险能力,加强内部控制,防范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抓住金融危机过程中的有利机会,成为会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根据金融危机过程中市场情况的变化,灵活调整财务结算方式

财务结算方式的决策对于公司的经营影响较大,也是应对金融危机一个重要手段,选择有利的结算方式与供应商、经销商办理结算,成为会计部门在应对金融危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根据供应商为抵御金融危机对结算方式的调整,会计部门经过分析研究选择有利的采购结算方式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供应商为促进产品销售,对结算方式进行调整,采购方可以选择用汇票或现金办理结算,同时以提高现金折扣的方式鼓励用现金结算,会计部门经过分析用现金办理钢材结算十分有利,在现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向用户支付2.5%的折扣率收取现金,同时采取增加银行贷款和增加汇票贴现等措施,多渠道筹集现金,基本保证主要钢材以现金的方式进行结算,全年现金结算约4亿元;而对于结算方式调整不大或没有调整的其他供应商,经过平衡利弊后采用汇票结算方式,全年以汇票方式结算约50亿元。由于灵活调整结算方式,除了保证公司生产经营外,还年获利1 600多万元。

(二)根据金融市场贴现率的变动,调整销售收款方式

在贴现率高的时候,利用付给用户2.5%的折扣收取现金,减少公司贴现业务,当贴现率下跌至平衡点以下,停止以折扣方式向用户收现金的结算业务,改为无折扣收汇票结算,生产经营所需要现金通过增加汇票贴现解决,抓住有利机会,全年为公司节约1 200多万元。

根据市场的变化灵活调整结算方式,是对供应商、用户及本公司各方都有利的一项工作,会计部门通过分析、预测,抓住各种结算方式运用的有利机会及时进行调整,尤其是金融危机时期显得特别重要。

二、保持良好的融资渠道,适应应对金融危机的需要

研究金融市场的变化,创新地开拓融资渠道,保证适合生产经营特点的融资渠道,是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保证。这方面五菱公司会计部门高度重视抓得早,做到了临危不惧,有备无患。

(一)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动及时调整公司的融资方式

2007年末以来金融政策变动较大,由“适度从紧”到金融危机后的“适度宽松”,为了使公司有稳定的现金流,同时有利于与银行加强战略合作关系,2007年财务部门经过分析,预测到金融市场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提请董事会批准逐步向银行贷款2亿元的方案,改变之前几年无贷款资金运作方式,2008年3月基本完成了融资2亿元的任务。从目前看这一决策,是应对金融危机的一项有力保证,同时对于发展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关系起到重要作用。

(二)利用金融危机、美元贬值的有利机会,创新开展在香港融资业务,拓宽公司的融资渠道

2007年为了满足公司在香港上市使用外汇的需要,会计部门经过分析,发现在香港融资成本低、贷款期限长,而且美元贬值还可以降低融资成本,于是向公司提出建议开展在香港贷款的新业务。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外汇政策发生变化,方案一度夭折,会计部门果断调整方案,采取应急措施,用最短时间,使用银行“海外融资保”在香港贷款1亿元。2009年又获得融资1.4亿元,共在香港获得融资2.4亿元,公司抓住金融危机股价低的行情,以较低的价位买入了相应的股权,有力地支持公司在香港上市。据银行反馈,此项业务在广西为首例。

(三)发展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关系,加强融资工作的日常管理,拓宽融资渠道

从适度从紧到金融危机冲击,许多单位急于找银行要求授信贷款,而我们比较从容,这一项工作走得比较稳,可称得上是有备无患,在金融危机到来之前已经拥有银行授信40多亿,授信内容包含公司经营所需要的金融产品业务,能满足生产经营需要。之所以能做到有备无患,得益于重视对银行融资工作的日常管理,推行发展多家银行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加强对金融市场的分析,综合开展金融产品业务。集团内部通过集中与统一办理方式,充分发挥集团及各所属企业优势,最大化获取各家银行授信,并作为日常重要工作加强管理,这些措施在这一次应对金融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规范会计基础工作,适应应对金融危机工作的需要

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有力保证。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检查、分析,目的是检验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能适应应对金融危机的需要,把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落实到会计基础工作中,加强控制,提高防范危机的能力。

(一)对用款审批程序进行改革,以适应应对金融危机的需要

受金融危机冲击,部分产品生产经营秩序受到严重影响,时停时开,根据月度计划审批用款的程序与实际生产经营严重脱节,原材料库存增加,造成现金流不足。为了使用款审批程序适应生产经营的特点,保持用款与生产经营相适应,将部分按月计划审批用款调整为按生产时段审批用款,使用款审批更适应生产经营,同时加大统一调度资金力度,达到统筹安排资金使用的目的,由于改革措施得力,现金由短缺到有适当结余,应对金融危机有了资金保证。

(二)利用财务支付杠杆,调整生产周期安排,防范金融危机造成的跌价损失

受金融危机影响,市场钢材价格大幅度下跌,公司主要原材料钢材,跌幅最高时超过40%,为了防范由于存货量过大而造成跌价损失,严格控制存货量,尤其是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产品,按过去淡季加大库存旺季销售的模式势必造成跌价损失,形成风险,会计部门建议对生产安排进行调整,通过提高旺季劳动生产率解决产销平衡问题。同时通过采购支付方式对生产周期进行调节,对于造成存货增加的无正当理由款项不允许支付。措施实施后获得成功,有效控制了公司跌价损失风险,从实际效果看也没有对供需平衡造成影响。

金融危机时期,钢材供应商提高批量采购的折让幅度,会计部门建议充分利用集团公司钢材采购渠道的优势资源,将下属企业主要钢材采购纳入集团采购,一方面提高集团公司的采购批量,可获得更优惠的价格,降低采购成本;另一方面所属公司的主要材料采购量受到集团控制,降低跌价损失风险,年节约采购成本600多万元。

(三)调整采购报销程序,适应抵御金融危机的需要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实施购置固定资产增值税可以抵扣税的措施。经检查由于固定资产报账时间长,公司原采购报账程序不能及时完成增值税发票的认证工作,影响进项税的抵扣,造成公司损失。会计部门提出整改方案,对采购发票报销传递程序进行改革:一是对集团内所属企业之间交易的发票抵扣联由会计人员之间进行交接,并在当月及时到税务部门办理认证手续;二是收到外单位发票后实施抵扣联与其他联分流,当月将抵扣联交会计部门,减少抵扣联传递环节,加快发票抵扣联传递时间;三是加强对相关人员考核。使采购报销程序适应应对金融危机需要。

(四)重新核定成本定额和产品售价,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公司部分产品、原材料受金融危机影响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公司部分产品价格及成本偏高,不利于应对金融危机。根据市场材料价格变动,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调整材料、配件的采购定价以及销售产品定价,组织对部分产品消耗定额及售价重新进行核定收到较好的效果,年节约400多万元。

四、总结应对金融危机工作的经验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

从五菱集团公司应对金融危机工作中看到,一些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在日常工作中就应常抓不懈,因此应加强日常内部控制和基础工作的管理。

(一)抓好日常融资管理工作,保障正常的融资渠道

正常的融资渠道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一项重要保证,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培养。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发展多家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关系,加强与金融部门的业务联系,发展金融部门的合作关系要从企业战略高度来考虑,算大账,着眼长远利益,不要光顾眼前利益。对金融机构依靠程度低时,这方面关系容易被疏忽;而到危机时候才急于去寻找融资渠道,有时可能是措手不及。有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企业应对危机就多了一份保证。同时了解各种金融产品的特性及适用范围,业务成本高低,遇到合适的机会要善于运用。

(二)抓好会计基础工作

一旦会计基础工作影响到企业增加盈利,增加了企业的风险,就应该及时调整,不要让会计工作形成一种刚性,会计人员不应成为教条主义者。在处理采购报销工作上,习惯上采购发票都随着“检验――入库――报销”程序走,时间长、程序多,既容易丢失,又容易错过税务局规定的认证时间,造成企业损失。实行购置固定资产进项税抵扣后发票处理较之前更为复杂,部分固定资产入库――检验――报销所需要时间大于税务局规定发票认证时间,需要改革,有一些工作人员不理解。类似的情况还很多,这就要求企业要提高员工对会计基础工作必须适应企业经营发展和防范风险的认识,提高会计人员为增加企业效益、防范企业风险服务的能力。

(三)了解掌握好会计工作上潜在的资源

什么是会计潜在的资源呢?比如融资渠道、金融产品还有哪些可以用而未用的隐性资产;应修改而未修改的程序制度;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的哪些方面等,这些潜力什么情况下可以利用,心中要有数,危机来了这些潜力是否可以利用,这也是一种机会的把握。

(四)把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落实到基础工作和内控措施中

在这一次抵御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有效措施以及总结的经验、教训,能使其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去的应当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去,长期坚持,以达到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和日常内部控制的目的。

五菱集团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这两年,2009年集团销售收入达100.88亿元,增长20.16%;利润2.8亿元,增长16.52%;资产总额85.43亿元,增长29.46%。成功地应对金融危机,会计部门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资金的组织和调度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简介:

李鹰,男,1953年10月28日出生,广西梧州市人。1987年电视大学工业会计专业毕业,高级会计师。1982年6月至1998年6月在广西柳州机床厂从事会计工作,先后担任财务科副科长、科长、副总会计师、总会计师;1998年6月至2005年3月在柳州市财政局担任财务总监工作,期间先后派驻柳州五菱集团任财务总监、董事,广西花红药业财务总监,柳州投资控股公司财务总监、监事会主席,柳州东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柳州联运总公司财务总监;2005年至今在柳州五菱集团工作,先后担任副总会计师、财务总监,集团所属企业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总会计师、董事等职务。

社会兼职:现任广西会计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柳州市会计学会常务理事。

采购危机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

政府采购工作在拉动内需、扶持本国产业和民族产业、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恢复经济等方面责无旁贷。规范政府采购活动的政府采购制度也是财政政策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我国政府采购的现状

政府采购制度虽然在世界范围内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在我国还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事物,我们必须肯定它在我国十几年来的发展成就,同时也必须面对和努力解决它在政府采购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一)我国政府采购及制度的发展成果

1、政府采购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

从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到现在,我国政府采购规模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我国政府采购的规模已由1998年的31亿元增长到目前的1万多亿元人民币,增长了300多倍。其次政府采购规模占我国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也逐年上升。

2、政府采购的经济、社会效益等功能日益显现

随着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一方面,我国政府采购功能已发展成为一个目标多元化的综合的功能体系,其中包括调控、效率、协调、规范等多个方面,而这些方面又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等不同层面,并且政府采购功能的实现形式在不同的层面上是多样化和效率化的。另一方面,政府采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单看我国政府采购在节约财政资金这一方面, 2001年到2011年,政府采购所节约的资金的增长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平均节约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同时,社会效益方面也取得重大成果。

3、政府采购的法制建设以及监督管理体制日趋完善

从2002年《政府采购法》的颁布至今,经过近十年的探索与发展,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且在《政府采购法》颁布以后,为了使各项法律法规很好地付诸于实施,使采购执行职能和采购管理职能能够有效地分离开来,中央和各级政府实施了政府采购的“管采分离”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二)我国政府采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采购范围狭窄,规模偏小且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滞后且不够详细,影响采购计划

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大小直接影响着政府采购活动的效率。规模越大,节约的资金就越多,发挥的效益也就越大。并且单次采购规模也偏小,难以使政府采购的规模效应(通过大宗采购,降低采购成本,来达到节约资金的目的)得到有效的发挥。此外,由于政府采购范围偏小,公共招标采购覆盖的项目范围也相应会很小。以上问题都不利于政府采购效益的有效发挥,不益于政府采购的发展。我国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过于粗糙,随意性很强,编制预算的工作不能按照法律法规及时地进行。甚至一些实际发生的政府采购还未正式纳入政府采购的范畴,导致计划不到位,既无谓的增加了政府采购机构的成本和工作量,又使得政府采购的规模效应难以得到有效地发挥。

2、政府采购法制以及管理体系不健全,基础性工作滞后

我国虽然已颁布了《政府采购法》和相关的法规及办法,但是我国采购法制的建设明显落后于政府采购实践的需要。我国的政府采购管理体系尚未建立统一、规范、有效的政府采购机构设置,政府采购的执行部门、管理部门、监督部门等各部门间职责划分不清,缺乏相应的协调机制,在人员设置方面缺乏专职的高素质的工作人员。由于政府采购的公开性工作做得不到位,致使发生一些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采购工作透明度不高而导致的腐败和寻租等现象的发生。

3、现有的政府采购制度难以满足政府采购市场国际化的需求

2007年底,我国正式启动了加入WTO《政府采购协议》(GPA)的谈判,这就标志着我国将对外开放国内的政府采购市场,同时也对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必须与GAP全面接轨,与国际标准接轨提出了要求。因此,我国政府必须尽快地制定一些保护本国企业和民族产业的相应措施和规划,规范和完善政府采购的相关制度。此外,还必须建立一支系统、完整、素质高、与国际化接轨的政府采购队伍。

二、解决政府采购问题的对策分析

通过以上对我国政府采购现状的分析和存在问题的揭露,在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消退之际,我们必须尽快的采取措施来完善我国的政府采购机制,使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降到最低,尽快地走出这场危机的阴影。为此,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做好工作。

(一)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的规模与范围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政府采购在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进而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大有可为。政府应该突破以往政府采购目录的限制,提高我国政府采购的总量规模和采购范围,使政府采购的规模经济效应和调控经济的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二)改革和完善政府采购的预算管理制度

编制和执行政府采购预算是节约采购成本、合理使用采购资金、提高采购效益的基本前提,加强预算管理也就成了做好政府采购工作的关键步骤。各部门在编制预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预算法》来进行,编制的预算要尽可能的及时、详尽、合理。同时,财政部门要审核政府采购预算的合理合法性,全程地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此外,还要完善预算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规定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具体内容,使预算管理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进一步细化,从法律上来规范和管理政府采购的预算编制、执行和管理工作。

(三)建立和健全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体系才初步形成,并不能完全满足我国政府采购纳入法制化轨道和规范化管理的需要,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很多漏洞,还有待于继续完善。

(四)建立和规范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机制

如金融危机的发生也对我国政府采购的监管工作颇多启示。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工作是规范政府采购的关键点,我们应努力发挥好政府采购管理机构的作用,实行好内部监督、法律监督、社会监督和审计监督等多层次的全程监督,构建和完善政府采购的监督体系,保证政府工作的规范、高效、有序的进行。

(五)稳步实行政府采购的对外开放

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之深和范围之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经济全球化造成的,但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使我国的政府采购不得不走向世界、走向国际。所以加入WTO和参加GPA的谈判对我国政府采购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国政府采购必须顺应时代和经济的发展,尽快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市场对外开放的相关条例,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但也要保护本国的产业.来推动政府采购从业人员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六)努力适应政府采购电子化和绿色化的发展趋势

电子化和绿色化是政府采购发展的两大趋势,我们必须积极地探索和发展,尽快建立政府电子化采购的信息平台和绿色环保的采购机制,以完善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

参考文献:

[1]马海涛,姜爱华.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

[2]刘会卿.浅谈政府采购机制[J],中国招标,2010,36

[3]马海涛.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思考[J],中国政府采购,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