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语文学科知识汇总

小学语文学科知识汇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语文学科知识汇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语文学科知识汇总

小学语文学科知识汇总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二语词汇习得,发展趋势,成果综述

 

1. 引言

自人类开始使用语言符号来表达他们的某些意图起,“词汇”一词就出现在语言学家的研究领域中了。然后至今,人们尚且无法对“词汇”一词作出一个完整合理的定义。“词汇”这词本身定义的神秘性,就使得词汇研究充满了无穷的乐趣。二语词汇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已经逐渐成为了二语习得研究领域里的一个热点和重点课题。 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D. A. Wilkins 曾说:“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因此,研究二语词汇习得就成为众多学习者和研究者重点关注的领域。随着研究二语词汇的学者越来越多,二语词汇研究在成为研究热点的同时,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进步与发展。这些国内外著名学者从不同方面对词汇习得进行了讨论和实证研究(如:Laufer ,2001 ;马广惠,2001;;盖淑华,2003;王海啸,2006;王改燕,2009等),从而使得二语词汇的研究发展得更为迅速,将二语词汇的研究引向更加深入的层次。此时,对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做个回顾,是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的。

本文对2000—2009这10 年间在国内重要外语核心刊物上发表的有关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论文进行了分析,对此期间的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热点作出了一个综述。

2. 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回顾

虽然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才开始发展起来的,但是近年来这项研究却有着惊人的发展速度。回顾2000年至2009年这十年间,大部分学者把研究重点集中在词汇的附带习得与学得,习得过程中的母语迁移,以及基于语料库的二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的词汇习得比较。然后近年来,也有学者把研究方向转向了以下两个方面:(1)二语习得目标词汇的广度和深度研究;(2)二语习得词汇的策略研究。

2.1二语习得目标词汇的广度与深度研究

2.1.1 二语习得目标词汇的广度研究

在词汇习得的研究中,研究者们一致认为发展趋势,词汇知识不是单维的, 而是复杂的、多维的。Chappelle (1998) ,Wesche & Paribakht(1996) , Qian (1999 , 2002) 和Qian & Schedl (2004) 均认为词汇知识至少应包含质和量两个维度,即词汇的深度与广度。词汇习得的广度,又称宽度,俗称词汇量的大小,指语言使用者或学习者所知的词汇总量,测试较多的是消极词汇或接受性词汇量的大小(张萍,2006)。我国对英语词汇量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到目前为止, 已经有了不少研究(马广惠,2001;邵华,2002;吕长竑,2004)。众多知名学者对于词汇广度的研究成果,给修改教学大纲提供了有力的参照。《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初中英语学习者要掌握800左右的单词,扩大掌握400-500字左右的认读单词,共掌握1200-1300个单词。《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规定,高中毕业生要熟练掌握3000个单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要求》规定,大学毕业生要熟练掌握4500个单词。然而,修改后的大纲规定是否合理?在校学生是否能够达到大纲规定的词汇量要求?针对这两个问题,我国已有学者对此作出了研究。马广惠(2001)对三所高校的理工科大学生的词汇水平进行了测试。他通过领会词汇测试和使用词汇测试,来测试理工科学生所掌握词汇量与大纲要求的差距。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理工科英语词汇教学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整体上讲, 学生四级词汇水平的提高幅度, 没有达到大纲提出的要求。邵华(2002)对普通高师院校学生大学英语四级阶段词汇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依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通用词汇表(1-4 级) 》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文理科本科用) 词汇中的5-6 级词汇部分,自行设计考卷,对学生了进行了不同难度的词汇测试。他发现,四级阶段学生的词汇年平均增长仅为618 个左右,四级英语学习结束后,词汇总量只达到3811 个左右,远没有达到大纲的要求。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均表明,我国各个阶段的学生的词汇量与大纲要求的词汇量还存在着显著的差距。词汇教学仍然是现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同时也是一个亟待加以重视的环节。

2.1.2 二语习得目标词汇的深度研究

近年来,国内二语习得目标词汇的研究已经由以前的专注于词汇广度层面逐渐向研究词汇的深度层面转化。国内研究学习者词汇知识能力的发展应该始于2000 年(吴旭东,陈晓庆,2000) 论文下载。虽然起步的比较晚,但是却有着较多的成果。对于词汇深度知识的构成,Nation (1990)认为掌握一个词意味着了解它的形式(口头、面) 、位置(语法句型、搭配) 、功能(频率、得体性) 和意义(概念、联想) 。目标词汇的深度研究主要可以凸现在两个方面:(1)词汇深度知识与语言综合能力的关系研究;(2)词汇的接受性和产出性能力研究;以下,就这两方面来进行一些探讨。

在谈及词汇深度知识与语言综合能力发展的关系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词汇广度(词汇量)的问题。吕长竑(2004)利用高校新生词汇量调查卷和高校新生分级考试卷来测试词汇广度和深度对于语言综合能力的影响。他发现,词汇的深度知识是随着词汇的广度知识的增加而增长的,但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很弱。对不同语言水平的学习者来说,词汇量与词汇深度知识对语言综合能力的发展都是有影响的,但是其影响模式和预测力均不相同。对不同词汇水平的学习者来说,他们的词汇深度知识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李晓(2007)也对这三个方面的关系做了研究。他的发现与吕长竤(2004)有所出入。他表明,词汇广度、深度知识均能有效预测语言综合能力,而对于语言综合能力的预测力,词汇深度知识要强于词汇广度知识,这一优势尤其体现在对完形填空及写作的预测中; 总体上,词汇广度与深度知识有很大的关系,而且是成正相关的,但词汇深度知识的发展仍落后于词汇广度知识。由此可见,词汇广度知识为词汇的深度知识的发展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而两者对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探讨词汇的接受性和产出性能力的时候,崔燕焉和王同顺(2006)测试了某大学英语专业四个年级的词汇量水平。他们对受试者进行了词汇量和写作方面的调查,以此来发现词汇的接受性和产出性能力。结果表明,一至四年级学生接受性词汇量发展较快,几乎呈现出直线向上发展趋势,而产出性词汇量发展则较为缓慢;词汇深度知识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发展速度逐渐放慢,到四年级时基本就不再向前发展了;接受性词汇量、产出性词汇量与词汇深度知识在四个学习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谭晓晨(2007)通过对英语专业学生的作文进行分析, 从拼写知识、形态- 句法知识和语义知识三个方面比较全面地考察了产出性词汇深度知识的发展过程。结果发现, 深度知识的增长有利于英语水平的提高, 且以上三方面的深度知识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总的来说,词汇的接受性能力的发展要远远高于产出性能力的发展,词汇深度知识的增长能够有效提高英语水平。

既然词汇的习得在英语学习中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词汇的习得策略在此时就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效用。如果词汇策略运用不当,自然会对词汇的习得造成消极的影响。相反,一些二语词汇习得水平高的学习者,必然有着一些自己的词汇习得策略。这就吸引研究者要进一步去观察下学习者的二语习得策略。

2.2 二语词汇习得的策略研究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涌现出大量的关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的词汇记忆策略方面的研究。由于在二语习得中也部分存在关键期假说,因而,现在英语的学习已经不仅仅是学生和成人的范畴发展趋势,早已转向儿童。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也已不再是义务教育的时候开始,而转向某些双语幼儿园。所以,在谈论二语词汇习得的策略时,从儿童的学习策略开始谈起,较为妥当。陈桦,张益芳(2001)通过对家长调查问卷,让学生对单词进行记忆过程的叙述的方式,对儿童在记忆英文单词时所采用的不同策略进行了归纳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儿童使用的词汇习得策略大多为重复记忆策略,即采用中英文对照的方法记忆单词的汉语意思。我国儿童在记忆单词时,极少运用国外专家首推的关键词策略及语义编码策略;儿童记忆单词的策略关键词汇习得存在的一个最为显著差异就是,儿童大多数依赖记忆策略,即以认知策略为主线,而大学生则综合运用多种策略,诵读则放在了更为浅显的位置。

3.结语

诚然,在回顾二语词汇习得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探讨。语料库与词汇研究(谢元花,2002),隐喻知识对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龚玉苗,2006)等等。现在所做的一个回顾,只是在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中的一个小型的窥探,所述之处也只是冰川一角。正如Hamer(1990)所说:“如果把语言结构比作语言的骨架,那么是词汇为语言提供了重要的器官和血肉”。所以,二语词汇习得已经被视为二语习得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参考文献

1.Laufer, B. &J . H. Hulstijn. 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in a secondlanguage : The construct of Task-Induced Involvement Load [J ] . Applied Linguistics 22/ 1 (2001) :1 - 26.

2.崔艳嫣、王同顺,接受性词汇量、产出性词汇量与词汇深度知识的发展路径及其相关性研究【J】。《现代外语》,2006,(4)。

3.陈桦、张益芳,中国儿童英语词汇记忆策略探究【J】。《外语学刊》,2001,(4)。

4.陈辉,非英语专业的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策略——一份分析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报告【J】。《外语教学》,2001,(6)。

5.丰玉芳,英语专业高低年级学生词汇学习策略比较研究【J】。《外语界》,2003,(2)。

6.龚玉苗,隐喻意识与外语词汇教学【J】。《外语界》,2006,(1)。

7.李晓,词汇量、词汇深度知识与语言综合能力关系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5)。

8.李俊,论词汇的深度和广度与阅读理解的关系【J】。《外语教学》,2003,(2)。

9.刘绍龙,论二语词汇深度习得及发展特征———关于词义与词缀习得的实证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6)。

10.吕长竑,词汇量与语言综合能力、词汇深度知识之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2)。

11.马广惠,理工科大学生英语词汇水平研究【J】。《外语教学》,2001,(2)。

12.邵华,普通高师院校学生大学英语四级阶段词汇水平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

13.谭晓晨,英语词汇深度知识习得过程初探———一项基于词义与搭配的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

14.谭晓晨,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深度知识发展的研究【J】。《外语教学》,2007,(2)。

15.寻阳、孙丽,L2读者词汇知识深度与词义推测策略的成功运用【J】。《外语界》,2006,(4)。

16.谢元花,语料库与词汇研究【J】。《外语教学》,2003,(3)。

17.张萍、王海啸,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概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4)。

小学语文学科知识汇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词汇 元认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025-01

1 引言

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英语其他综合技能如:阅读、听力、写作、翻译等的必要基础。有研究表明,英语学习者的词汇量大小与其学习策略相关;文秋芳(1996)在调查传统与非传统学习方法时发现,“对学习成绩起关键作用的变量之一是学生的自我管理策略,其核心是自我反思和评价的能力(即指元认知策略)”(冷卉,2012)。但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他们的词汇水平和与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究竟怎样呢?大学英语教师该从何处着手切实地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呢?本研究针对笔者所在的辽东学院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词汇学习现状以及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进行了测试与调查,以期能够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提供深入研究的基础,为英语教育工作者进行有效的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2 理论基础

本研究是从二语习得研究的角度将词汇测试分为量的测试(tests of vocabulary size)和质的测试(tests of vocabulary quality)。量的测试也叫词汇知识宽度的测试(breadth of knowledge)。质的测试也叫词汇知识深度(depth of knowledge)的测试。本研究是基于O’Malley 和Chamot (1990)的理论把元认知策略定义为:“用来计划、监控和评估学习活动的技能”,是“关于学习的策略而不是学习策略本身”(Cook, 1993)。根据O’Malley和Chamot (1990) 对学习策略的划分,可应用到词汇学习的元认知策略有: 预选计划、自我监控、选择性注意以及自我评估等。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为本校非英语专业本科一年级四两个班的学生,共计118人。这些研究对象已经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学习,掌握了一定量的大学英语词汇,对大学英语的学习思路和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3.2 研究工具

(1)数据收集工具。本研究主要通过词汇学习策略问卷调查、词汇测试试卷来收集数据。问卷制定参照O’Malley 和 Chamot (1990) 对元认知策略的划分,结合词汇教学的特点,从预先设计、自我监控、选择性注意和自我评估四个方面设计问题;词汇测试试卷的设计参照Nation (1990) 对词汇掌握的观点设置题目,其中包括对词汇量和词汇知识的质两个方面的考查(满分100分,对词汇量的考查部分和对词汇质的考查部分各占50分)。对学生词汇量的测试是利用Paul Nation在1983年设计的“Vocabulary Levels Test---2000words”试卷;词汇质的测量,所用的是Paribakht和Wesche 在1997年设计的词汇知识量表Vocabulary Knowledge Scale(VKS)。

(2)数据分析工具。本研究主要通过统计分析软件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来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4 结果分析

本次测试与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发出118份问卷,收回118份,其中12份为无效问卷, 106份为有效问卷;同时发出并收回了118份词汇测试题。本人对118份词汇测试卷得分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学生词汇总分的平均分为58.2,词汇量测试的平均分为31.5,词汇质的测试平均分为26.7,这说明学生的词汇水平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平均分未达到及格,但对比词汇量的得分与词汇质的得分我们不难看出,词汇量得分率为63%,而词汇质的得分率为53.4%,可见研究对象的总分偏低是受词汇质的得分影响较大。

笔者对106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针对学生每类策略得分情况结果见下表:

从这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每项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都不乐观,因为学生们超过半数都得1分(从未使用),而对于每项策略,得5分的(经常使用)的仅占1%左右,因此我们可知,学生们在词汇学习中经常有意使用元认知策略的为极少数,大多数同学没有这种意识。

5 结论

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师们在平时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利用元认知策略来促进自己的词汇学习,提升自己的英语词汇水平,尤其是词汇质的水平,不仅要认识积累词汇量,还要更深层次的把握词汇的语法表现、搭配、频率、语域、涵义和联想等综合知识。

参考文献:

[1]程晓堂,郑敏. 英语学习策略[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冷卉.元认知策略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2 (8).

小学语文学科知识汇总范文第3篇

一、制订科学严谨的一轮复习计划

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严格把握并合理安排一轮复习时间。结合本校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基础差的具体情况,高三第一学期第一周直接开始一轮复习,复习内容为教材必修五个模块,每单元一个课时作业,每两单元一个综合训练,一个模块一个综合检测,至次年3月下旬结束一轮复习。

教师要制订一份复习计划,同时帮助学生制订一份更为具体的复习计划,具体到某节课或某一语言知识点,如可用一小节课解决表示“一……就……”所有结构的复习。计划可按照单元选材的不同进行整合,如文学、国家等在必修五个模块中有重复的,就可以整合在一起。复习时不遗漏教材中任何一个语言知识点。这样有计划、有目的的复习肯定会收到很好的复习效果。

二、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在农村中学,英语第一轮的复习,主要还是以教材为主,以教材的课文和词汇为主线,逐步消化好其中的重难点词汇知识,夯实基础,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农村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不论是词汇和短语,还是语法,基本上为一知半解,并且近年来教辅读物的增加加重了师生的教和学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抛开课本,以教辅读物作为一轮复习的风向标,便是本末倒置。新课标英语课本中,词汇和短语螺旋式出现,语法兼集中和分散呈现,教师在一轮复习的过程中,要花时间总结、整理重难点语言及语法知识,如果按照教材单元顺序复习,仅仅是无效的重复。

不论是英语,还是语文,作为语言学科,其基础就是字(单词)、词(短语和惯用法)和句(句式结构兼句法)。高考词汇中,除了3%到5%的生词(其中一部分还是在课本词汇基础上构词法的运用)外,其余都在课本,教辅上的“重点单词”“指点迷津”等都是单词的重复,短语也是如此。因此,学生在一轮复习不能再错过这个查漏补缺的机会,让自己在踏踏实实的复习中扩大词汇量,夯实基础,掌握语言知识。

一轮复习要以教材为依据,系统掌握教材内容,过好语言基础知识关,并要特别重视词汇的掌握,大纲所列基本词汇要做到音、形、义和基本用法的落实。基础语法复习要理清基本线索,突出重点。具体地说,动词的时态、语态、情态和非谓语形式以及从句等重要的词法、句法内容要掌握好。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正确的遣词造句能力、组句成文的能力和运用语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英语语法知识的识记、理解以及词汇知识在语境中的辨析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三、指导学生复习性预习

农村学生在进行英语的一轮复习时,虽然对词汇和教材内容有一定的印象,但由于基础较差,还有很多学生会遗忘或记忆不清。所以,在教师进行复习课前,学生一定要进行预习性复习(不同于新课的复习)。复习前的预习会使学生在自主的状态下,对于某些语言知识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这比在课堂上教师指导的复习影响要深得多。复习性预习时,教师要进行指导,如对于某一语法或某个重点单词,可能分散在教材或课时作业或教辅图书的某些地方,而学生通常会按照顺序去预习,显然,教师的指导在复习性预习中必不可少。

四、构建知识网络

农村高中英语的一轮复习,要使学生熟练运用所复习的知识,最好就是构建知识网络或形成知识树,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这样,学生不仅掌握牢固,而且在同、异区别中能扩大知识面,细化知识点。如果教师能帮助学生的知识形成网络,这必然对他们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有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他们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并且使这种复习方法迁移到其他学科,有利于他们可持续和全面的发展。

教师要在认真学习和研究《教学大纲》以及《考试说明》的基础上,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基础,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其要点进行分类整理,注意以新带旧,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和规律化。

不论词汇还是语法,要从横向和纵向形成知识网络,“求同存异”,既有音、形、义的同异,又有句式和语法的辨析,在相同中扩大知识面,在差异中加深理解知识点,学生才能在一轮复习中达到预期目标。

小学语文学科知识汇总范文第4篇

关键词:目录复习法;初中英语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

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为了能够实现语言点的疏通,通常从语法入手进行复习,主要靠大量练习做题来使学生记忆知识。而这样传统的英语复习方法缺乏整体性概念,效果往往不好。目录复习法能够将英语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整合,使学生复习的更加系统,起到的效果通常也是事半功倍的。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都有目录,通常具有标题、语言目标、以及词汇、功能等。而这正是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英语知识复习的重要途径,通过目录,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教材脉络了如指掌,而且还能够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一、科学利用语言目标,全面复习词汇

在初中的英语教材中,每一个学习单元都有着具体的语言目标,在语言目标的句子中通常都包括了一些需要复习的英语词汇,也有的单元是通过疑问句来进行英语词汇的复习。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英语老师完全可以通过对语言目标的利用来进行词汇的复习,通过句子联想到词汇,或者通过词汇联想的句子。比如某一个单元的语言目标为:What food do you like? I like… What food does she/he like? She/He likes…How does it taste? It is sour…这时老师就可以使用这些句子来引导学生复习各种食物的单词。当然,初中英语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模仿句子,或者鼓励学生自主造句,进而实现对词汇的复习,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而且还能够使得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提高,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与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初中英语教育教学水平。

二、科学利用标题,回顾单元知识

在初中英语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有着各自的标题,英语老师完全可以通过对标题的利用来引导学生全面回顾本单元学习的内容,进而使学生实现不同单元的词汇、句型,以及语法的复习。

首先,英语老师要科学的引导学生回顾每一个单元的题目,然后让学生写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们根据题目,进行相关内容的补充。然后,每一个小组都要派一个代表进行本小组总结内容的汇报,小组代表要将本组回顾的所有知识进行阐述。最后,英语老师要根据不同单元的之间的逻辑性,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课本中的所有单元题目说出来,实现英语知识的复习与掌握。

由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态度不同、学习动机不同,以及认知水平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再加上有个别的学生缺乏归纳总结的意识,自学能力较弱,一些学习题目看似简单,在落实上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通过这样的复习方法,正是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教材中的单元标题往往是整个单元知识的浓缩,单元内部的语言知识、语法、单词等都是与标题仅仅地围绕在一起的。因此,通过对单元标题的有效运用,不仅能够将英语知识直观的展示出来,而且还能够使得英语学习更加直观,更加有效。

三、发挥语言作用,复习语法知识

(一)合理利用语言结构

在初中英语语法知识的复习中,英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语言结构进行利用,实现语法知识归纳,尤其是相近的语法知识。换言之,就是初中英语老师引导学生将课本中其中一个单元的语言结构和其他单元的语言结构进行有效联系,从一个单元的时态联系到其他各个不同单元的时态知识,比如在学习be +v-ing这个语言结构时,就可以与某个单元中的be going to + v 等语言结构。这便实现了对英语语言结构的充分利用,提高了英语复习效率。

(二)充分发挥语言功能

在初中英语知识的复习中,充分发挥语言的功能,进行比较式复习也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英语老师可以将一些语言功能相近的单元进行科学整合,进而实现比较复习的良好效果,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分析与归纳。当然,对语法相近的单元进行知识的归纳是有着一定难度的,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归纳分析能力。因此,初中英语老师要科学引导学生,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与归纳能力,使学生能够全面的掌握英语教材的主脉,防止知识的疏漏。此外,通过目录复习的方法来学习英语知识,还能够实现英语教材知识的扩展,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四、围绕话题进行单元主题的写作

初中英语老师在给学生进行英语知识的复习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话题,进行单元主题的写作,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大量的仿写与改写,在促进学生掌握语言结构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比如英语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单元语言学习目标的改造,使用简单的语言进行问题的回答,并且鼓励学生将简单句链接,进而组成一段文章。与此同时,英语老师要在给学生讲授写作知识时,引导学生大胆使用课本中出现的谚语、名言警句,以及重要的短语等,提高写作水平,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得到丰富。

总结: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使用目录复习法不仅能够更好的进行课本资源的利用,而且还能够降低学生复习的难度,提高复习效率。目录复习法将课本作为主体,将目录作为主线,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在教学中的运用使学生有效抓住复习主线,将知识点串接在一起,进而使得课本越学越薄,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初中英语教材的每一部分编写内容都是有着一定的意图的,我们必须要立足于课本,有效整合课本资源,合理调整教学次序,科学地进行初中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晨光.目录复习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2(06).

[2]申凤芹.探讨目录复习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英语园地:教学指导.2012(26).

小学语文学科知识汇总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词汇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引言

词汇、语法、语音共同构成了现阶段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任务。其中,词汇作为英语学习的基石,奠定了英语成绩最重要的一部分,是英语学习中最常见也最不容易引起重视的一部分。很多学生往往只关注对语法的掌握及运用,殊不知,离开了词汇的支持,任何语法都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努力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水平,帮助学生取得英语运用的突破。

1.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词汇教学脱离语境

目前,大部分高中英语词汇学习的方法主要为老师带读、单词讲解、单词听写的流程,学习内容主要是课本后的单词表。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将这一部分内容作为一个单独的内容学习,仅仅对单词的读音、含义等内容进行讲解,而没有对单词在语句中的含义及语境进行分析。这种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感,大大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1.2缺乏科学学习方法

没有较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也会不尽如人意。这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老师没有教给学生高效科学的学习方法,致使学生对单词的记忆效果不佳。此外,学生复习单词耗时耗力,最后结果也不是很好。老师没有意识到按照单词的出现频率将单词分成高频词汇及低频词汇,单词教学没有重点,自然教学效果也很差。

1.3不重视跨界文化的渗透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的最直接体现表现在语言的语境含义中。然而,目前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不重视对英文文化的学习,仅仅是讲解单词的含义及结构用法,即使讲一些较为偏的词义,最后也记不住,这就是不联系文化背景的后果。

2.解决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2.1重视词汇在语境中的学习

学习英语词汇,最重要的就是要重视语言环境的学习,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理解单词的含义及用法,在这样的学习方法中,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单词含义的理解,同时又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老师要严格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每学习一个单词都要给学生展示一个例句,让学生在句子中猜测单词的含义,慢慢总结出单词的用法。例如我们在教学active这个单词时,老师可以写出一个例句:“Although he is nearly 80, he is very active.”通过这个例句,学生便可以知道active这个单词是一个形容词,含义为活跃的、积极的。

2.2重视对重点词汇的学习

针对历年高考英语试题,老师可以总结出一些经常出现、比较容易考的单词,将这些单词总结归纳出来,让学生重点掌握。除此之外,老师要经常性地总结一些英语辅导书中的高频单词,并且联系课本内容及课后表,对高频词汇重点进行学习记忆。总之,老师要对课本中的词汇有较为系统的了解与认识,要告诉学生哪些词汇是要重点记忆的,哪些是只需要认识的。

2.3重视英语语言背景文化

在英语中,很多单词都反映着其在社会中的文化,有些单词不仅仅有字面的意思,更多的有其他隐藏的含义。只有在全面了解其社会文化背景之后,才能对这些单词有这一个较全面科学的理解与认识。例如我们在教学单词red这一单词时,其字面意思是红色,如果按照我们的理解与认识,我们会说红色是喜庆的单词。但是在英语国家,这个单词则有截然不同的含义,即“暴力”。

2.4加强科学的词汇学习指导

要提高词汇教学效率,学生对单词学习的热情是一方面,科学的学习方法则是另外一方面,拥有一个好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效率才会更提升。老师可以介绍推广以下两种学习方法:一是构词法,二是联想法。这两种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应用得很广泛,都取得较好的效果。除此之外,英语词汇的学习是需要学生经常性地复习的,据有关调查表明,学生对单词的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忘记,一个星期后只能记住所学的25%,要增加记忆量,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之后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复习,之后的复习与上一次的复习时间间隔可以慢慢变长。

结语

英语这门学科十分注重平时积累,可以说,英语成绩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结果,只有加强词汇的背诵、语感的增强,才能使学生收获满意的学习结果。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背诵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望广大一线英语教师牢记这一点,帮助学生学好英语这门功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