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网络技术论文

数字网络技术论文

数字网络技术论文

数字网络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1.1可为网络交流提供便利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数字电子技术使网络体系得以完善,极大地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环境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将网络应用与网络交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人们通过网络可以实现远程的联系和交流,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数字电子技术的高效性更为计算机网络增添了魅力。

1.2可为网络集成电路的形成提供便利

在计算机网络中实际应用数字电子技术时,该技术具有抗干扰的特点,且能有效确保客户信息在长距离运输中保持高质量水平,从而为网络集成电路的形成提供有力保障。数字电子技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具有合理的数字逻辑运算能力,人们可通过数字电子技术实现对加密信息的解密、提高信息数据的保密性,从而为用户提供信息安全保障。数字电子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实际应用可降低网络电路的使用功率,缩小网络电路的体积,从而为网络集成电路的形成提供有效帮助。

2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情况

2.1实现了数字电子技术网络教学

随着我国数字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开始逐步利用网络优势,设计了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将数字电子技术与网络教学结合起来。数字电子技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网络课程功能模块可实现网络同步教学,模块分为课程首页、课程教学、动画资源、测试园地、课程信息、教学指导和常用软件等部分。这些部分共同构成了完整、统一的应用系统,在相互依存的情况下为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教学环境,更成为我国数字电子技术实践应用的优秀案例,为我国数字电子技术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2.2实现了网络信息的快捷处理和传输

网络信息的处理和传输是我国网络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高效、快捷的信息处理和传输可更好地帮助人们处理工作中的问题,有效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电子技术在实际被应用于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可对网络中的信息进行正确处理,并能有效提高网络信息的处理效率,实现网络信息的高速传输。数字电子技术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可将网络信息有效地转变为数字信号,为人们快捷地处理网络信息提供了帮助。对于数字电子技术而言,该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实际运用充分展现了数字电路的性能优势,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通过对模拟信号进行转变和传输,能有效帮助计算机网络实现网络信息的数字化,为数字信息的传输提供了快捷通道,极为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电子网络技术的发展。

2.3实现了数字化处理过程

数字电子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可对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抽样、量化和编码等操作环节,有效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的信号数字化处理。抽样是数字电子技术应用过程中重要的操作环节,即在实际操作中对模拟信号进行分离操作。量化指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信号进行连续性取值的离散取值活动。编码指的是对信号对象进行再次编码,将成功转化后的正确数据翻译为数字信号流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事先编排设计方案,并对方案中的数字和对象进行确认和整理。

3结束语

数字网络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文章从网络原生数字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行性方面入手,分别从理论可行性、现实基础、实践基础、技术基础等方面作了相关探讨。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12-0100-03

收稿日期:2014-11-10

作者简介:陈宁(1982-),景德镇学院图书馆馆员;徐志明(1985-),景德镇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

*本文系2013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陶瓷文化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TQ1307。1网络原生数字资源建设可行性的理论研究

1.1西方国家的经验与方法

西方一些国家如美国、加拿大、以色列等早已开始了对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研究,并已经开始了实践。如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数字资源研究领域的学者Hung Nam Kim,在2008年就博客如何在教育领域中的合理运用进行了比较系统地研究[1],并且研究和开发了一个可在教育环境中使用博客的系统模型;以色列开放大学的Ina Blau, Nili Mor and Tami Neuthal,就高等教育中利用博客促进人际关系和群体交互方面也作了比较翔实的研究;Olga Vechtomova[2]作为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学者,就博客中的观点检索进行了研究;Jonathan Elsas、Jaime Arguello等作为卡内基・梅隆大学[3]的学者,就博客精华发现开展了研究。

1.2我国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研究现状

1.2.1博客、微博方面。武汉大学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邱均平基于博客计量学和PageRank算法提出了BlogRank算法[4]。他将PageRank算法中的实质性链接与非实质性链接区分开来,在链接分析算法的计算中只使用实质性链接,从而提高了网页和检索关键词的相关度,使查准率也相应得到了提高。

1.2.2BBS、网络论坛方面。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栗久珍提出一种基于网络论坛FAQ生成的网络论坛情报收集与处理系统[5],并通过建立与此系统相应的实验环境,验证了网络论坛情报收集与处理系统的应用性能。其实验结果表明,此系统无论是在召回率还是在精确率上都取得了相当高的满意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文信息处理研究中心的刘莉建了一个模型系统,是基于RSS的博客信息资源采集系统[6]。通过双爬虫设计,实现对网络用户RSS地址的获取并进一步跟踪检测,检索用户的博客内容是否有了更新,以增量方式将更新的信息资源纳入相关的数据库,并对国内博客用户最多的网站如百度、搜狐、天涯和新浪等进行了博客数据的采集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蒋凡、高俊波、张敏、王煦法对广大网民获取信息、交流意见的重要场所之一的网络论坛[7],提出了一种通过词语聚类方法挖掘论坛中那些有着较高影响力的主题,进而设计出BBS中主题发现原型系统。此系统将词语在BBS论坛回帖传播链上的影响力进行计算,使广大网民及各论坛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取重要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主题信息。其通过抽取任意有代表性的网站进行了相应地实验,实验的结果证明,该系统可以从BBS论坛每天的主题数据中检索出当天此论坛中最具影响力的主题。

1.2.3其他。丽水学院的阙晓萌、施强从高校图书馆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自身特点出发,以提高网络原生数字资源学术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为目的,提出机构知识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y,简称IR)模式[8]。

这些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虽然只是从微观方面对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某一种形式进行搜集、整合与利用,但如果将这些经验与设计应用到更广的网络原生数字资源领域,将会加快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网络原生数字资源建设可行性的现实基础

2.1网民数量的增加

有需求才会有建设,正因为广大网民对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需求不断提高,才使得信息网络迅速发展。高速信息网络的建设也为网络数字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笔者认为,在现代网络技术发达的时代,更应加强网络虚拟环境的建设,发挥虚拟环境的渗透传播功能。据Internet World Stats的最近统计,世界网民数量已超过24亿人,全球的互联网普及率也已超过30%。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我国网民职业结构组成及比例。

2.2网民追求保障信息资源的公平获取

从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定义中可以得知,其在产生和交流过程中对相应的技术和设备是有一定要求的。随着各项技术及设备的更新,其展现的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可以说,网络原生数字资源对技术与设备还是有一定的依赖性的。这种依赖性也就导致其密集于技术强、设备完善的区域,进而产生数字资源密集与稀疏两个极端,从而产生信息不公。现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的时代,信息的拥有即财富的拥有,信息的不公平分配就会产生贫富不均的现象。信息过密的区域在网络上就会出现信息浪费、信息冗余等数字信息资源利用低的现象;而在信息稀疏的区域就会在某些领域出现信息盲点。因此,本着保障网络数字信息资源的总体平衡,消除“数字鸿沟”,使其发挥出最大效益的目的,正确的设备配置和技术开发是必需的,从而保障信息资源的公平。

陈宁,徐志明:Web3.0时代网络原生数字资源开发利用可行性分析*陈宁,徐志明:Web3.0时代网络原生数字资源开发利用可行性分析*2.3亟须杜绝网络环境中不良信息

网络数字资源的传播往往是超越国界的,不会因为各国制度的不同而影响其产生与交流。网络原生数字资源作为一种虚拟的信息资源,广大读者既可以是其接受者、传播者,也可以是其生产者。由于广大读者常识水平及价值观、世界观的不一,且尚未在网络中建成标准一致的社会评价和控制机制,导致了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繁杂与混乱,规范及精度的缺乏等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杜绝不良网络原生信息资源,对各类网络原生数字资源进行去伪存真的过滤式建设,减少信息资源污染显得尤为必要。

3可借鉴的已经开展的数字资源建设实践全国高校专题特色数据库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建设的子项目之一,通过重点支持和择优奖励相结合的资助方式已经开展了两期项目建设。主要目的就是鼓励那些有着自身学科优势及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基础的高校,共同参与到特色系列专题数据库的建设之中。目前,CALIS已初步建成适用于全国高校统一遵循的CALIS标准和规范以及技术先进、方便实用且各具特色的系列专题文献数据库群,目前已经向全国各高校提供层次多样和方向不一的特色资源服务。

2011年2月,CALIS三期全国高校专题特色数据库子项目正式启动,由 CALIS 华中地区中心武汉大学图书馆牵头组织实施,通过对未开发利用的资源进行挖掘并整理,从而达到扩展补充 CALIS 资源体系的目的。遵循的主体建设思路没变,重点加强独有及稀缺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以及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挖掘和整理;继续支持具有良好前期成果,学科特色、地方特色或民族特色鲜明的专题库建设。目前,已进入特色库项目申报阶段,特色库子项目各项工作在CALIS管理中心的具体指导下,按项目进度逐步实施。

作为 CALIS 三期建设子项目之一的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成都专题特色数据库,其初衷便是通过对未开发利用的资源如网络原生数字资源进行挖掘整理,以达到补充 CALIS资源体系的目的。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作为一个本身特色专业突出的大学图书馆,根据本校特色学科和本馆数字资源馆藏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将其重点学科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纳入到馆藏数字资源建设中。在前期一些成果积累的基础上,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在 CALIS 三期专题特色库子项目――“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网络原生数字资源建设”申请中获得成功。目前,该项目已成功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类型网络原生数字资源所占比例见表2。表2各类型网络原生数字资源所占比例表

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类型网络原生数字络原生数字期刊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其他所占比例79%7%4%3%7%4相关技术基础

4.1互联网基础技术

数字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尤其重要。网络系统技术的发展又取决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一个国家的信息基础设施完善与否、发达与否决定了其网络系统技术先进与否。只有网络系统技术达到了一定程度,其数字信息传输的障碍才越易被打破,各类数字信息资源在网络中的运行也就越流畅,从而保证整个国家各个机构与部门运行通畅。我国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逐渐完善而逐步推进,目前中国的互联网已形成四大骨干网 CSTNET(China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CHINANET(China Network)、CERNET(China Education & Research Network)、CHINAGBN(China Golden Bridge Network),其分别归属于中国科学院、邮电部、国家教育委员会、信息产业部,涵盖了科技、教育、科研、公用事业及经济等各个领域。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起的互联网基础技术开放实验室(DNSLAB)[9],其目的是在基础资源技术体系研究、基础安全技术体系、互联网数据分析等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政府主管部门、科研机构、高校和互联网产业界等的合作。由上可知,我国目前的信息网络环境是相当优越的,网络原生数字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上的配置建设是可行的。

4.2Web2.0技术

Web2.0相应理念中,最重要的便是自组织理论的引入,这使原本属于物理学中的理论移接到互联网领域,再通过相应的网络技术,使网络用户作为个体参与网络资源和传播的技术要求得以降低,从而为广大网络用户搭建了一个主体参与式架构的网络平台。Web2.0其核心着重于交互,即广大网络用户不再单单作为网页的阅读者,也可以成为某些网页内容的创造者,实现了从“单一”到“双向”的信息资源交流模式。Web2.0技术支持允许松散结合系统的轻量型的编程模型,考虑聚合(syndication)而不是协调(coordination),可编程性和可混合性的设计,为创造对等的、自由的、链性的、有利于自组织发生的体系奠定了基础。RSS、Trackback、XML等主要技术的使用,首先通过系统自动的或者用户自发的链接、分类、标签及动态聚合,一个在数字资源用户之间相互信任的虚拟社区得以形成;其次利用这种应用平台开放性、交互性强的特点,让数字资源与数字资源之间形成主题相同的数字资源集以及博客群的聚合,实现数字资源的聚类和序化。因此,网络数字资源自组织技术可以汇聚全世界范围内所有信息用户个人的智慧,并利用于Web2.0搭建的适应平台,实现全球范围内形成同类数字资源和网络用户群的内在联系和序化[10]。4.3开源技术

随着技术产业周期的转换,以移动智能终端为业务主要载体的移动互联网开启了信息产业新的周期,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取代 PC 操作系统成为当今信息产业基础技术发展主线,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开源开放。因此,开源技术在网络数字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引起了相当多的关注。开源协议对某些软件或操作系统源代码开放,允许广大用户根据自身应用及功能发展需求进行修改和定制,开源技术和Web2.0相应技术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让网络原生数字资源自组织得以实行。另外,作为一种高度集成网络数字信息管理系统――机构知识库(如DSpace),其是基于开源软件建立起来的,可以实现搜索技术、数字资源采集、数字对象存储与管理、信息传递技术和权限认证等功能。在互联网中深入、广泛地应用这种技术,必将提高网络原生数字资源建设成效。

参考文献:

[1]Kim H N. The Phenomenon of Blogs and Theoretical Model of Blog Use in Educational Contexts[J].Computers&Education,200(83).

[2]VechtomovaO.Using Subjective Adjectives in Opinion Retrieval from Blogs[EB/OL].[2008-08-16].http://trec.nist.gov/pubs/trec16/papers/uwaterloo.blog.final.pdf.

[3]ElsasJ,ArguelloJ,CallanJ,etal.Retrievaland Feedback Models for Blog Distillation[EB/OL].[2008-08-15].http://trec.nist.gov/pubs/trec16/papers/cmu-callan.blog.final.pdf.

[4]邱均平,徐蓓,李江. BlogRank算法及其在图书馆博客中的应用[J].图书情报知识,2008(1):68-72.

[5]栗久珍.网络论坛情报收集系统研究[J].现代情报,2007(12):136-138.

[6]刘莉等.基于RSS的博客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7(11):45-48.

[7]蒋凡等. BBS中主题发现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31):151-153.

[8]阙晓萌,施强.论大学图书馆原生数字信息资源服务平台的构建[J].现代情报,2006(6):173-175.

[9]互联网基础技术开放实验室[EB/OL].http:///shouye/201202/t20120206_23729.htm.

数字网络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结合控制理论,集相关信息技术于一体,把网络信息传播的技术控制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进行分析,并依据各种网络技术控制对象和特点的不同,构建出多种同构模式。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最优控制模式——数字图书馆的概念、特点、控制原则等,从管理学的角度重新审视数字图书馆,从而把它上升为一种控制模式进行研究,并对其在网络信息传播的技术控制中的作用和意义做了深入探讨。避免了以技术看技术的片面性,使相关专业人员对该问题的理解能够进一步深入与完善,从而对网络信息及网络传播控制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论文关键词:控制模式 最优控制模式 网络信息传播 信息组织 技术控制

网络信息传播平台是一个技术平台。网络信息技术是保证网络信息有效传播的基础,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渗透到了传播的每一个层面,正是这种网络技术才有了网络传播的诞生。所以,网络信息传播控制管理技术虽然较之因特网自身的发展而言,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但对于网络信息传播控制而言,网络信息传播技术控制仍然是最有效的方法与手段。正是从这个背景出发,作者打破学科界线,集相关信息技术于一体,把网络信息传播的技术控制,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进行分析,避免了以技术看技术的片面性,从管理学的角度重新审视技术,并依据各种网络技术控制对象和特点的不同,结合控制理论,构建出多种同构模式,进行评价与比较,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对策。

1控制

控制是管理工作的最重要职能之一。是控制主体向控制对象施加一种主动影响或作用,使控制对象保持稳定状态或者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变的过程。自罗伯特·维纳(RobertWiener)创立控制论以来,控制论的思想、概念和方法被许多学科广泛吸收,丰富了各自的理论体系,管理学也不例外,管理学用控制论的思想、概念和方法来分析管理控制,一方面使管理控制更具理性认识的深度,另一方面,由于其更现实、更具体,从而又反过来帮助人们更形象地揭示控制论的内在机能。本论文所研究探讨的网络信息传播的技术控制,应属于管理学的研究范畴,正如文献[1]所述:以书目理论为基础的信息控制,实际上是以文献信息流的书目控制为基础的多层次控制,属于传统的管理控制范畴。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各项活动朝着达到组织目标的方向进行,而且控制系统越是完善,组织目标就越易实现。

2控制模式

在控制系统中,控制目标决定控制方式,有什么样的控制目标,就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控制方式。但是,由于系统控制中控制的目的不同、控制的对象不同、系统的状态不同,所选用的控制方式也不同。同一个控制目标可以通过不同的控制方式来实现;同一个系统也可以从不同角度考察它的控制方式。这种复杂的关系,就决定了管理控制方式与模式具有多样性。因此,研究和了解控制的形式与模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控制方式与模式,对于有效的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笔者在分析网络信息传播技术控制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性提出网络信息传播技术控制研究的总体框架,打破学科界线,把涉及到的相关信息技术,归结为“标记语言”、“网络协议”、“分级与过滤”、“计量评价”、“搜索引擎”、“学科信息门户”、“网络安全”、“网络编目”、“数字图书馆”等技术集群,与控制理论相结合,构建出“微观控制”、“宏观控制”、“直接控制”、“间接控制”、“集中控制”、“分散控制”、“前馈控制”、“共扼控制”、“最优控制”等多种同构映射的对应关系模式。并归纳总结了各种控制模式之间的关系,绘制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图(如图1所示),提出了网络信息传播技术控制模式的发展趋势。

3最优控制模式:数字图书馆

最优控制理论是研究和解决从一切可能的控制方案中寻找最优解的一门学科,是现代控制理论的一个主要分支,着重于研究使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实现最优化的基本条件和综合方法。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数字图书馆技术是网络信息传播技术之集大成,几乎囊括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所要解决的所有问题,包括数据存储与压缩,信息分级过滤、分类索引,信息安全,用户界面等。另外,数字图书馆相关技术是最尖端的、综合的,因此也是变化发展最为迅速的,数字图书馆要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把复杂的信息类型和信息服务转换相对一致的界面,提供给读者。可以利用简单的信息技术,也可以利用数据库技术和面向对象的技术;可以引入全文搜索引擎,数据挖掘技术,甚至基于知识内容的检索技术;可以通过遵循某些协议标准达到一定程度的扩展性和互操作性;对信息资源要设定版权属性,对多媒体对象添加数字水印,对用户也要进行一定层次的认证;也可利用信息家电、手持式个人信息设备发送信息,提供服务。

数字图书馆集所有网络技术于一身,使多种网络信息技术控制模式融合于一体,扬长避短,使整个网络控制巨系统的性能指标实现最优化。因此,作者将数字图书馆作为网络信息传播技术控制中最优控制模式进行研究。

3.1数字图书馆与Internet信息控制的比较

数字图书馆与因特网都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共享和访问机制,但两者在信息资源的控制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数字图书馆与Internet信息控制的比较如表1所示:

从表1不难看出,相对因特网而言,数字图书馆是一个经结构化了的、加以标引和组织过的巨大信息库。如果把Internet看成是一个巨大的无墙图书馆,广义的数字图书馆的目标就是要优化Internet的信息存储结构,提供一致的检索接口,使整个网络成为一个虚拟的、单一的、有组织、有结构的信息集合,实现跨仓储的无缝查找。

3.2数字图书馆信息控制原则数字化信息

资源库与传统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有较大的差异,但在信息组织与控制上都有一些共同特征,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借鉴国外数字图书馆信息组织和处理的有关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数字图书馆的信息组织过程中应遵循以下若干原则。

3.2.1选择性原则。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数字图书馆的信息组织不可能包罗万象地将所有图书馆的馆藏数字化。数字图书馆应该建立起一个有明确主题的收藏体系。

3.2.2多维揭示原则。信息是多维的,人们可以从多种角度来描述信息的特征,数字图书馆借助现代技术,表述多媒体信息特征的能力较传统的图书馆先进了许多,如图像、声音信息的全面揭示等。数字化信息的处理与检索效率也是传统图书馆技术无法比拟的,多角度地揭示数字化信息是数字图书馆提高信息检索与利用效率的基础。

3.2.3非线性组织原则。非线性信息组织是依赖于现代计算机技术产生的一种新型信息组织模式,文本的非线性信息组织,同样将信息组织成一个网状结构,读者可以在各个信息单元中自由切换。超文本技术是这种信息组织方式的现实模式。超文本技术已广泛应用于CD--ROM和互联网文献中,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利用效率和检索效率。数字图书馆主要建立在互联网技术上,非线性信息组织应该是数字图书馆的基本信息组织方式,超文本技术应是数字图书馆的主要标准技术之一。

转贴于

3.2.4标准化原则。标准化是数字图书馆的主线,是数字图书馆赖以生存的基础,特别是图书馆网络化兴起之后,标准化更是维系图书馆网络的基础。数据格式的标准化、描述语言的标准化和标引语言的标准化是其主要内容。数据格式是数字化信息的基本结构的描述,只有数据格式符合大家所公认和遵守的统一标准,才可能在不同的计算机系统间交换数据。数据描述语言是用来描述数字化信息基本特征的一组代码体系,只有数据描述语言的标准化才能实现用户和系统以及系统与系统之间的有效沟通。标引语言的标准化主要是指用来描述信息的形式特征与内容特征以及检索要求的规范性语言。随着计算机网络化发展,规范控制已成为数字图书馆的重要基础,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和OCLC都建立起规模巨大的规范文档数据库并合并成一个全国性的规范文档数据库。

3.2.5完备性原则。数字图书馆的信息组织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已突破了信息媒体的限制,将全文文本信息、图像、声音、视频等各种媒体的信息整合组织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对于特定信息对象范围的收藏是完备的,这是完备性原则的第一个含义。另一个含义是,数字图书馆将整合传统图书馆的资源,使得数字化信息与传统图书馆的资源在存取层面成为一个整体。为了充分利用数字图书馆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确保数字图书馆的完备性,传统图书馆的资源也将融人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对象中,是将传统图书馆的资料(印刷型和非印刷型资料)与数字化资源的一种整合。

3.3数字图书馆信息组织控制的评价指标图书馆的服务性与网络技术性决定了数字图书馆评价体系的特殊性,它兼顾传统与现代,既负有历史使命又具有现代感。数字图书馆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人们获取信息?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整个社会实现资源共享?人们并不清楚。这些问题催生了数字图书馆评价这一领域。评价的目的,一方面是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另一方面是为数字图书馆领域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3.3.1数字资源内容评价体系。a.信息收录范围。相对于其他的组织方式,数字图书馆的信息采集渠道更多。从国际上的实例看,数字图书馆的对象来源已远不止将现有的已出版的资料数字化,而是扩大到包括数据集、网页、教学材料、试验数据、博物馆物品、出版社的原始材料、对专家用户追踪所得的信息等。数字图书馆的信息采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指标来评价:完备性:指主题数字资源建设是否完整。

其包括揭示层次、信息类型、信息源两个方面。全面性:指上网的印刷型文献和电子资源是否涵盖特定学科范围、主题领域的主要资源;是否达到数字图书馆目标读者所需求的90%以上信息内容。包括数据库的检全率和检准率,专题情况的完备率等指标。综合性:数字图书馆以传统图书馆的资源为基础,但不拘泥窄有的、单一的学术内容,并且大量利用互联网上具有信息支撑作用的资源。除文献资源外,还应包括政府信息源、国际联机检索数据库、企业网站、科研机构网站等几类信息源,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信息源,具体包括:政策、法律、法规信息;公共服务信息;政府部门工作信息。

b.信息质量评价。权威性:数字资源建设是否有知名组织和专家支持。如网页内容或数据内容的作者、提供者、维护者是否有相关专业人士参与,数字资源的创办者是否有较高的声望,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力。核心电子全文期刊收录比例,权威出版物收录比例。独特性:也称唯一性,指数字资源内容是否有自己的特色。是否存在别人无法获得的资源,这是评价数字资源价值的重要方面,也是各类数字图书馆使自己的信息服务立足于众多因特网资源站点的根本。

多维性:对信息的揭示是否是多维的?多角度地揭示数字化信息是数字图书馆提高信息检索与利用效率的基础,多维的信息揭示便于从多种角度来描述信息的特征,如文字信息可以从作者、题目、出版商等多种角度来反映该信息的特征,而声音信息可以从音色、音质、音量等方面揭示。针对性:指数字资源创建的目的性。如数字资源是否明确定位,是否有明确的用户对象,资源的深度和广度是否满足面向对象的专业需求。准确性:指信息内容是否科学、真实和客观。如专业概念是否科学,数据是否真实,信息来源是否一一标注,文字表达是否准确,差错率是否高等。新颖性:指信息资源更新频率。网络数字资源的传播速度很快,信息资源可以24小时随时更新,更新及时、时效性强,信息的内容更加新颖。现代信息更新率的迅速性决定了数字图书馆内容更新的必要性,信息的时效性也决定了数字图书馆内容更新的重要性。重复率:指不同资源数据库的重复比例。数字资源的质量评价因不同资源类型其评价指标不尽相同,如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二次文献数据库及电子图库的评价指标均不相同。

3.3.2技术标准评价。技术标准主要包括技术的先进性、技术的标准化、描述的规范化、组织的有序化、利用的方便性、传递的快速性、技术的兼容性、搜索的准确性、检索途径的多样性和信息的安全性等。

描述的规范化:每个数字信息对象是否被分配了惟一的识别符或名称?它必须独立于其存储位置且长期有效。技术的标准化: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和索引方法,将来开发数字图书馆信息的检索工具就会非常困难,势必出现针对不同的揭示方法制作不同的检索工具的混乱局面。

在数据着录格式方面,其数据库是否不仅支持已有的国际标准(如ISO2709,MARC)和国内标准(CNMARC),而且支持最新的RDF和XML格式。

通用性:在数字图书馆中,信息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同时这些信息的来源也很广,有的在数据库里,有的则存放在光盘上,有的存放在磁带机上。数字图书馆要撇开信息的类型差异,统一将它们作为数字对象进行组织。对任何一个信息单元的检索都可带动其他若干信息单元的搜寻,读者可以在各个信息单元中自由切换。

整合性:数字化图书馆不仅是数字化信息的组织者,同时也要将数字化信息与非数字化信息进行有机的集成,组成一个广泛的、有序的和完整的信息组织体系。由于传统书目信息和数字化图书馆的信息组织在技术和标准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别,能否建立起这两种信息组织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数字化图书馆信息组织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先进性:是否利用各种自动化处理技术,包括自动标引、自动文摘生成、自动篇名生成、自动分类等?由于数字图书馆信息规模如此庞大,完全依赖手工分类与标引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尤其需要在自动化标引与组织方面进行更多的研究。

集成性:是否能够较好地实现海量信息的存储?如何保存和管理海量数据是数字图书馆系统设计的核心任务之一。

易检性:信息组织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检索。海量数据的搜索效率(包括多语种搜索、图像搜索、语音搜索、智能搜索)与速度是衡量数字图书馆信息组织效果的重要指标。

安全性:信息的安全保护问题是数字图书馆信息组织过程中要考虑的另一重要问题。

3.3.3形式评价。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有文本、图像、视频和音频等多种形式,设计方便用户浏览和查询的浏览器非常重要,其界面友好程度、功能设计、版权保护和计量方法均可以作为数字图书馆技术评价指标。前文中已多次提到,故不再重复。

3.3.4用户反馈评价。

a.登录人数。登录人数多反映网站有较强的吸引力,对大多数人有一定帮助,往往网站都会在网页上随时显示人数。

b.电子文献的利用率。使用专用软件来测定文献被下载的次数,这正如传统文献的评价指标——被引次数一样,反映了文献的利用情况,次数多则说明文献的利用价值高。

c.用户与网站的直接交流情况。用户往往在使用电子图书馆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用户会通过电子邮件与网站组织者联系,反映网站的利用情况,指导网站进一步完善。

总之,数字图书馆评价是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中,面对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进行的一个复杂的评价交互活动。针对具体的数字图书馆系统,研究者和建设者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具体目标制定自己的评价系统。

数字图书馆是21世纪全球文化科技竞争的焦点之一。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水平的重要标志。这种竞争既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也是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竞争,更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竞争。由于美国以信息产业带动经济高速发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西方各主要发达国家及许多发展中国家也都纷纷制订自己的信息社会发展计划,以求得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网络时代,谁最先掌握了技术和资源库,谁就掌握了先机。阿尔温·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中提醒我们:“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者的手中,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和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在信息时代,一个国家若失去了信息控制权,其政治、经济、文化命脉就会在无形之中受人所制。对一个主权国家而言,实现自主信息的有效控制,保障有益信息的有序传播,防御有害信息的攻击破坏,其意义等同于把住国门。数字图书馆虽然尚处于探索阶段,终将成为下一代因特网网上信息资源的组织与控制模式。大力发展数字图书馆技术将是解决网络传播中“网络信息传播不平衡”以及“信息膨胀与信息资源短缺”等诸多宏观问题的最有效的或者说唯一可行的方法和手段。

4结语

数字网络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文件;传输机制;TCP;UDP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1017001

0引言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推动了信息在用户之间的快速流通。伴随着我们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我们所需要的许多文件都是通过网络进行传输的。本文就对网络文件的传输机制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1TCP与UDP协议相关理论概述

1.1TCP相关理论概述

TCP是TCP/IP体系中面向连接的运输层协议,它提供全双工的和可靠交付的服务。所谓“面向连接”的含义就是在正式通信前必须要与对方建立起连接,否则通信就会无法进行。这种连接是实时的,只有双方都在时才能通信。

1.2UDP相关理论概述

UDP是面向非连接的用户数据包协议。“面向非连接”的含义是指在正式通信前不必与对方先建立连接,不管对方状态如何直接发送数据。UDP协议适用于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应用环境,或者根本不需要建立可开连接的情况。所以说,UDP协议能够快速的发送数据,降低系统连接时的消耗。

表面上看起来,UDP好像比TCP的速度更快,因为相比较UDP协议而言,TCP协议更加复杂一些,但是实际上并不完全是这样,特别是针对那些具有较强可靠性的应用,它们所需要的就是网络文件传输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往往就会选择TCP协议。

2网络文件传输机制中的多线程技术应用

2.1多线程技术的定义

所谓多线程技术指的就是这样一种机制,它允许在程序中并发执行多个指令流,每个指令流都称为一个线程,各个线程之间彼此互相独立。它和进程一样拥有独立的执行控制,由操作系统负责调度,二者的区别在于线程没有独立的存储空间,而是和所属进程中的其它线程共享一个存储空间,这使得线程间的通信远较进程简单。

2.2文件传输中多线程技术的引入

为了能够让文件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能够更快速,我们有必要应用多线程技术。使用多线程传输文件时,发送端和接收端在读写文件时必须把文件共享属性设置为Cfile::shareDentNone。这是因为在发送端会有多个线程同时只读一个文件。

3影响网络文件传输速度的因素分析

要想实现网络文件传输的最优状态,就应当充分掌握影响网络文件传输速度的各项因素。笔者通过分析现有理论以及自身的亲身实践,认为能够给网络文件传输速度带来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3.1单词读取文件的大小

网络发送端每一次所读取的文件所包含的字节数以及网络接收端每一次写入文件所包含的字节数都会对网络文件的传输速度产生极大的影响。基于硬盘的读写性质,我们在进行读盘以及写盘的时候最好读入或者写入N个字节的数据(N为扇区的大小)。通过这种操作方式,能够加速文件被读入缓冲区以及写入磁盘的速度。

3.2套接字的个数

网络文件在传输过程中,通常状况下都是一个线程单独获取一个套接字。在这种模式下,套接字的数量也就等于传输线程的数量。这样就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套接字的个数越多是不是就意味着网络文件的传输速度就会随着而增长呢?实践证明,而这并不是成比例增长的。比如,当我们在开展“一个线程单独获取一个套接字”的编程过程中,当套接字的个数(同线程的个数相等)到达一定规模时,如果再使套接字的数量持续上升,那么所表现出来的对于传输速度的提升就会越来越弱。在套接字的数量达到临界值以后,甚至还会降低传输速度。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通过综合分析系统性能以及传输性能,假如选择“一个线程单独获取一个套接字”的模式进行编程,那么套接字数量的选择应当同处理器的能力相适应,不能设置的太高。

4结束语

通过上述几个部分的分析与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将TCP应用于网络文件的传输具有更强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在应用TCP开展网络文件传输过程中,为了更高效的促进网络文件的传输,还需要将多线程技术引入进来。本文在分析过程中涉及到了网络文件传输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希望能够对我国当前网络文件传输机制的不断完善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参考文献

[1]王国忱,娄丽娜.TCP服务器端程序的一种实现[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6).

数字网络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字文学;数字媒介;超文本;复合符号文学;生产类型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1)06―0233―05

“数字文学”(Digital Literature)是近年来数字科技、数字媒介催生出来的一种新型文学样式。它不仅与传统纸媒印刷文学迥然有别,在所指范围与内涵上也不同于国内一般而言的“网络文学”。建立在印刷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学理论不能充分解释这种新兴文学形态,中国当代以“网络”为立足点开展得轰轰烈烈的网络文学研究也无法替代数字文学研究。当今的现实情况是,随着数字媒介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影响程度的日益加深,数字文学生产显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那么,放眼数字文学,整体把握数字文学生产方式、真正深入到“数字”层面探讨“数字”为文学开拓出来的全新审美特征和审美潜能,应该是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这一研究的开始,本文从说明数字文学命名的学理依据、所指范围,特别是与一般而言的网络文学的区别入手,进而全面概括出数字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生产类型,以便为数字文学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一、数字文学的命名与所指

“数字文学”是从媒介角度对一种文学类型的命名。直到今天,中国当代某些学者对这种命名方式仍不认可。在他们看来,不管是竹简、布帛、纸张等传统媒介,还是计算机、网络、数字等当代媒介,都不过是信息传播的工具;文学产生于人的心灵、意识、精神,它不会因为使用了不同的媒介工具而有所改变;类似于网络文学、数字文学等命名都是大有问题的。

其实,20世纪的西方哲学、人文学术研究早已经摒弃了狭隘的媒介工具观,早就确立了符号、载体等媒介是各种文化生产的存在性(本体性)要素的观点。比如巴赫金认为:“世界观、信仰、乃至模糊的思想情绪都不是内在地,不是在人们的头脑里,也不是在他们的‘心灵’里产生的。它们之成为意识形态的现实,……在某种一定的符号材料中才能实现。通过这种材料,它们成为人的周围现实的一个实际的部分。”因此,“文艺作品毫无例外地都具有意义。物体-符号的创造本身,在这里具有头等重要意义。”①伊格尔顿非常准确地抓到了巴赫金的理论内核:“既然没有符号就没有人类意识,巴赫金的语言理论就为一个唯物主义的意识理论建立了基础。”②所谓“唯物主义的意识理论”所强调的是人类意识并非人头脑中的抽象物,它必须通过符号媒介物化出来才可以成为现实存在。而在雅各布森氏看来,包括文学活动在内的任何语言交流行为的正常进行,不仅“需要有为发送者和接收者完全通用和部分通用的信码,……还需要某种接触――在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物质通道和心理联系――以使二者进入和保持在传达过程之中。”③这里的“信码”(code)即是符号媒介,“接触”(contact)指的是承载符号媒介的载体媒介及以此为基础的心理沟通。这种理论思想在20世纪的传播学、媒介学研究中更是数见不鲜的。就文论研究而言,即使是非常强调意识的构造功能的现象学文论,也没有忽略载体媒介的物质基础地位。比如,英伽登认为:“它(文学作品)存在的物理基础是以书面形式记录的本文或通过其他可能的物理复制手段(例如录音磁带)。”④简言之,从形式主义到语言学转向再到媒介研究的发展线索中,各级文学媒介是文学的存在性要素的看法已经构成了20世纪文论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立足于此,笔者提出了“现代传媒是继世界、作家、作品、读者之后的文学活动第五要素”的观点,并主张实现“四要素文学活动范式向五要素活动范式的转换”⑤。

文学媒介构成文学的存在性要素的理论观点,为从媒介角度对一种文学类型进行文学命名确立了基本学理依据。但这不等于说,任何历史文化时期的文学以某一媒介视角来命名都是必要的和完全合理的。比如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类的信息传播媒介经历了从石头、泥版向莎草纸、羊皮卷,龟甲、兽骨向竹简、木椟等再向植物纤维纸的转变,如没有比较意义和特别强调的情况下,以“石头文学”、“甲骨文学”、“竹简文学”等称呼不同具体时期的文学,也许是没有太多必要的。因为这些媒介之间的演变赓续带来还只是文学不同发展阶段上的量变而非质变,可以以统一的“手工工具和个体化生产”来概括它们的生产方式。然而,从15世纪中叶开始的机械印刷、从19世纪末开始的电子媒介、从20世纪40―50年代开始的数字媒介(特别是1990年代国际互联网全面铺开之后),这三次大规模的媒介技术革命,使文学发展演进发生了质的变化,催生出了与传统文学生产性质完全不同以及相互之间也性质完全不同的“机械印刷和集体化生产”、“播放型电子媒介和大众化生产”、“数字媒介和交互性生产”这三种文学生产方式。⑥因此,在媒介文化转型期的今天,为了充分说明新媒介带来的文学革命,为了能对不同媒介形成的不同性质的文学作以区分,从各种新媒介角度、从各种新媒介的不同层面进行文学命名,就显得非常必要了。不仅如此,出于比较研究的需要,相对于各类新媒介文学,以“印刷文学”、“硬载体文学”等追认传统文学形态,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命名焦虑和研讨之后,汉语学界较普遍采用了“网络文学”(在台湾叫做“网路文学”)的提法来指称这种新兴的数字新媒介文学样式。而“通过网络写作、传播、接受,离开网络就无法存在”成为了关于网络文学各种规定中的核心内涵。然而,仔细推敲,使用这种含义上的“网络文学”来指称上述的新媒介文学的确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台湾学者须文蔚就对“网路文学”的命名提出了质疑,其中最有力度的两点为:“在网络兴起之前,已经出现了模仿数字语言形式的前卫写作;今天以数字方式发表的文学作品,不见得只能在网络上展现,也可以以光碟出版或以电脑陈列。”⑦为此,他主张:“应当以这些现代文学作品共同触及的基本元素――数位――为核心,选择‘数位文学’(即数字文学――作者注)一词,比较能回归到无论是资讯处理、媒介形式与传输方式的本质上。”⑧本文基本赞同这种质疑和主张,不过还应对问题给予更具体和深入的分析。首先,的确如上所述,网络文学无法涵盖所有数字文学,网络不过是数字文学的一种传播发行渠道(尽管是越来越重要的);在网络兴起之前,数字文学已经出现,今天也存在着大量的非网络化的以光盘、计算机软件、数字储存器特别是越来越智能化的电子书形式传播、发行、阅读的数字文学形态,这些都不能称之为网络文学,那种认为这些电子媒介形态也可以归为广义的网络的说法是很牵强的。这样,在外延上,数字文学要大于网络文学;在研究上如果以网络文学代替数字文学,就会出现研究对象小于文学实践的状况。其次,严格说来,网络文学的提法并不能充分揭示出这种新型文学的根本的、深层次的内涵。因为“网络”并非最终决定性因素,决定“网络”的和更根本性的媒介技术因素是“数字”。表面看来,是“网络”给这类文学带来了不同于传统的新特征,其实是背后的“数字”发挥了决定力量;更为要紧的是,“数字”所形成的新特征,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远非“网络”所能涵盖。这样,在内涵上,数字文学的提法要深于网络文学;如果以网络文学研究代替数字文学研究,就会存在浅尝辄止和无法揭示这类文学本质的隐忧。

如此看来,使用“数字文学”应该比“网络文学”更具有合理性。但也应看到,在中国当代使用“网络文学”这一术语是有其特殊的文学实践基础的。即今天中国大陆置于网络文学名下的一派繁华喧嚣的文学创作,都是依托“网络”进行的;离开网络,这种文学就无法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主张保留已经约定俗成的“网络文学”的说法。不过,今天不能再糊里糊涂地使用这个术语;应明确如下认识:中国式的“网络文学”中的“网络”的准确定位是“Internet”,而非“Network”,那种把“网络文学”解释为“Network Literature”的做法不符合中国的“网络文学”创作实际;学界一般使用“原创网络文学”和“网络超文本文学”两个概念指称中国正宗的网络文学,但所谓“网络超文本文学”在中国大陆只有少数几部模仿之作,实际上中国大陆蔚为大观的“网络文学”主要指的是“原创网络文学”;所谓“原创网络文学”大多数都是按照传统印刷文学时代形成的文学惯例在创作,这里的“原创”不过是通过网络首次发表的意思,与西方和台湾那种“利用计算机网络提供的可能进行文学的原发性创造”的意涵相距甚远;将中国的网络文学研究置于数字文学研究背景之下来看,中国式“网络文学”因对数字媒介的使用还仅仅停留在可以带来信息传递的实时快捷、信息储存海量等一般的“网络”层次,大多数创作尚未充分使用数字技术,尚未走进“数字”为文学开拓出的新的审美空间。因此,中国式“网络文学”不过是数字文学的低技术化的生产类型。

在西方,与数字文学相类的还有几种称谓。其中,“电子文学”的提法最为普遍。不过,电子媒介一般包括19世纪后半叶开始到20世纪中叶的前数字化阶段和20世纪中叶至今的数字化阶段两个发展时期。在前一时期,电子媒介推动的主要是影视艺术的发展,并没有带来非常明显的文学生产实绩。西方所说的电子文学主要是指数字化阶段的电子文学。因此,电子文学的提法有些宽泛,不如数字文学更具体。网络文学(Net Literature)和互联网文学(Internet Literature)的说法也较为流行,但在西方这两种文学都是特指在网络环境中充分使用数字技术的超文本文学。具体说来,一方面,它们首先是使用数字技术创作出来的超文本文学;另一方面,又必须是以网络媒介为依托的超文本文学。⑨这样就把使用电脑单机、光盘、电子书等的非网络数字文学排除在外了。因此,这两个术语又无法涵盖所有的数字文学。至于“赛博文学”(Cyberliterature)、“超文本文学”(Hypertext Literature)则是对具有充分动态交互性的数字文学的指称,⑩也无法将全部中国式平面数字文学涵盖其中。总之,相比较而言,“数字文学”应该是对数字新媒介催生出来的不同传统平面印刷文学的新型文学形态更为恰当的称谓。

二、数字文学的发展与类型

数字文学是伴随着作为其存在基础的数字媒介的发生而发生、发展而发展的。简单说来,数字媒介即运用数字技术的电子媒介。电子媒介主要依托于模拟技术和数字技术两种现代高端科技。最初的莫尔斯电报采用的电码技术,应该被看成的数字媒介的滥觞。之后的电话、广播、电影、电视和最初的计算机都采用的是模拟技术。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先是数字技术在计算机领域的普及,然后是网络的兴起和广播、摄影、影视、电话、出版的全面数字化,由于数字技术的广泛使用,今天的电子媒介大都发展成为了数字媒介。

如果把电报电码看成数字媒介开端的话,那么,利用电报传播文学作品的活动就应是最早的数字文学活动了。据说,晚清时的“诗钟”(一种限时作诗的文学创作)的作者们,就曾经通过电报传送作品以推动这种文学竞赛的有效开展。但这种文学活动毕竟是很少见的,数字文学的全面兴起是随着数字计算机的开发及其应用而到来的。在更具体的方面,应看到下面依靠数字技术的几项发明对数字文学诞生的推动意义。首先是文字处理器,为计算机语言与人类自然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铺平了道路;其次是桌面出版系统,不仅开辟出了新的数字化出版途径,而且为传统印刷出版更新换代提供了可能;再次是超文本和超媒体创作工具,正是这种数字工具的使用使数字文学焕发出了代表数字文学自身特性的独特艺术魅力;最后是网络,使数字文学的网络化成为现实。网络在整合了所有数字化文学生产力要素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文学生产者、传播者、消费者的身份,形成了跨空间的实时交互性文学交往关系。

正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文学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出现了几种代表性的具体类型。芬兰当代学者莱恩・考斯基马(Raine Koskimaa)在《数字文学――从文本到超文本及其超越》(Digital Literature:From Text to Hypertext and Beyond)一书中提出,数字文学包括以下四类:一是“数字化的印刷文学”,即经典印刷文学的数字化处理,如古登堡计划所采取的做法。这类数字文学是随着文字处理器等早期数字技术的应用开始出现的。二是“原创文学的数字出版”,这一类是按传统文学惯例(不用或慎用超文本等格式)进行的当代原创性写作,却采取数字化(光盘等非网络化)的出版形式,如芬兰作家莱纳・克龙(Leena Krohn)的故事集《狮身人面像或机器人?》(1996,Sfinksi vai robotti?)就是代表。桌面出版系统对这种数字文学形式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是“使用新技术使数字格式的文学创作成为可能”,这一类是充分使用超文本、超媒体技术、发挥数字媒介的审美潜能进行的新式创作,包括超文本小说、互动诗等。不过它们并非离开网络就不能存在,如迈克尔・乔伊斯(Michael Joyce)的超文本小说《午后, A Story (1987) is commonly seen as the first hypertext novel. [4] It is a hypertextual story consisting of 539 lexias and 951 links connecting them, and it tells about a man who sees a car accident site on his way to work in the morning, and who is afraid that the accident victims (probably dead now) may have been his ex-wife and son.一个故事 》(1987,Afternoon. A Story)最初以光盘版形式出版并产生了较大影响;四是“网络文学”,这类文学不仅采取新的数字格式,还通过网络发行传播。网络的便捷性又带来了接龙、实时互动等特点。

考斯基马的概括是基本符合数字文学生产的现实情况的。不过,上述第一种“数字化的印刷文学”只在传统经典文学的保存方面具有价值,可以不列入当代数字文学研究范畴。更重要的是,他把传播形态和文本格式等混淆起来进行分类,难免有不清晰的地方。立足于今天的生产事实,本文从不同分类标准出发,对当代数字文学类型予以如下划分:

按传播形态,数字文学可以分为网络文学和非网络数字文学。网络文学已如前述。非网络数字文学在网络兴起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在网络大行其道的今天,也存在着线下的以磁盘、软盘、光盘和其他数字储存器传播发行的数字文学样式。新一代电子书的开发为这类数字文学开拓出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就国内市场而言,目前流行的电子书包括辞海悦读器EQ-600、OPPO Enjoy、iriver Story、翰林V5、台电K3等,这些电子书大都携带方便,在手感、翻页、光感等方面追求人性化设计,特别是海量资源方面体现出了传统印刷书籍无法实现的优势。上海盛大文学公司最新开发的电子书Bambook,依托“云中书城”,可以为读者提供“近600亿字原创文学内容、300万部版权作品、1000余种电子期刊杂志、每日更新1亿字”的文学服务。应该承认,这些文学资源往往通过网络下载获得,但还不能把他们看成以网络传播的文学形态。一方面,这些资源也可以在电子书设计中自行载入;另一方面,就网络下载的作品而言,读者的实际阅读行为就目前而言多数是在线下完成的。当然,新版电子书大都即可以作为网络终端而使利用它的文学行为成为网络文学活动,但它的更大价值应该体现在线下阅读中对传统的沉思默想、审美静观、深度体验等审美习惯的保留和发展上。换言之,以电子书为载体的文学更应被看作印刷文学的数字版,更应被看作非网络数字文学的代表形态。

按文本形态,数字文学可分为以线性文本为主的平面文本文学和以多重线性文本为主的立体超文本文学。以线性文本为主的平面文本文学,即上述按传统文学惯例进行创作的数字文学作品。“线性文本假定一种主要是线性的、顺序的阅读。它最常见的是印刷的、永久的、产生于作为离散的物理单位而存在的文件。读者遇到的是由作者所构思的顺序、风格和组织所结构化的信息。”

尽管在纸媒印刷时代也出现过斯泰恩的《项狄传》、乔伊斯的《为芬尼根守灵》、纳博科夫的《苍白火焰》、科塔萨尔的《一切火都是火》这样的实验性印刷超文本文学作品,但这些毕竟是创作中的特例,纸媒印刷时代的文学大多采用的是线性平面文本形态。很显然,这是书面文字的线性排列和纸张印刷硬载体媒介的平面延展性质决定的。数字技术和数字化电子媒介的开发,为非线性文本广泛使用开辟了道路。但受传统线性思维惯性的影响,汉语数字文学界从1991年4月海外华人张郎朗发表在电子期刊《华夏文摘》上的《太阳纵队传说》、少君发表在同名刊物上的《奋斗与平等》开始,到台湾蔡智恒1998年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再到大陆安妮宝贝的《告别薇安》、李寻欢的《迷失在网路与现实之间的爱情》、邢育森的《网上自有颜如玉》等,以及上面提到的盛大文学公司近600亿字的网络文学作品,基本都采用了纸媒时代建构起来的线性叙事方式。

以多重线性文本为主的立体超文本文学即是充分利用数字链接技术,以多线性文本交叉叙述、跨媒体组接进行文学创作的结果。尼尔森对“超文本”的界定是:“对于‘超文本’我是指无序写作――有众多分支并能供读者选择的文本,能在互动屏幕中进行最佳阅读。正如大家所理解的那样,是一系列通过链接相连的文本块,向读者提供不同的路径。”与汉语数字文学不同,英语数字文学一开始就对超文本写作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界一般把迈克尔・乔伊斯于1987年在计算机协会第一届超文本会议(ACM,Hypertext)上正式发表的《下午,一个故事》看成是超文本小说的鼻祖。这部小说的磁盘版于1990年由东门系统公司(Eastgate・Systems)进行商业发行。该公司还陆续推出了乔伊斯的《黄昏》(1997,Twilight)、史都尔・摩斯洛坡(Stuart Moulthrop)的《胜利花园》(1993,Victory Garden)和雪莉・杰克逊(Shelley Jackson)的《拼缀女郎》(1995,Patchwork Girl)和理查德・霍尔顿(Richard Holeton)的《芬德霍恩的癫狂菲克斯基》(2001,Figurski at Findhorn on Acid)等超文本文学名作。目前,电子文学组织(Electronic Literature Organization)以数字出版方式(包括在线和DVD两种版式)出版了《电子文学文集》(Electronic Literature Collection)2006年10月卷和2011年4月卷共收录128部超文本。台湾数字文学界也有曹志涟、姚大钧、须文蔚、李顺兴等作家也创作出了一批较成功的超文本诗歌和小说。在传播途径上,目前超文本文学多以网络形式传播,当代中国学者们将之称为“网络超文本文学”。不过,从技术和理论上说,今天完全可以有以电子书形式传播的超文本文学。这种形态的超文本文学与网络兴起之前就存在的各种非网络化的数字出版形式的超文本文学,可以称为“非网络超文本文学”。

按语言符号形态,数字文学可分为语言符号文学和复合符号文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构成了中外文论关于文学的基本理解之一。这里的语言一般被看成由口语和书面文字组成的单一符号语言。其实,这种语言符号文学以及文学语言观,不过是书写与印刷文化时代的建构物。列维-布留尔认为:“说话离不开自己手帮助的原始人,也离不开手来思维。”正是从这样的认识出发,维尔纳在《抒情诗的起源》中提出了“原始民族最早的抒情歌谣,总是和手势与音响分不开的”观点。即是说,人类最初的口传文学并非只是单一的口语语言的艺术,起码应该说是口语与体态语相复合的产物。人类学、考古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原始民族从结绳记事到文字的诞生,中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图画文字时期。图画文字是一种以形象的原始图画和形成中的抽象文字相结合来表情达意的古老语言形式。严格说来,人类最早的书面文学也是由形象的图画符号和抽象的文字符号合作共生的复合文本形态。文字的发明、载体媒介的发展、印刷术的使用,使书面文字文本在信息的生产传播上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特别是东西方各民族的文字符号与纸媒介、机械印刷术相结合之后,作家的写作水平往往通过文学书面文字表达的文雅、精致、深度等得以体现,直到以书面印刷文字为主角的语言符号文学逐渐被建构成了文学形象的代言人。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受这种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惯习和写作范式的影响,当代数字文学创作领域多数作品采用的仍是传统的单一的语言文本形态。结合上面的分析,当代语言符号的数字文学主要体现为两种具体类型:一种是语言符号的平面文本文学。这样的文学文本虽然也使用的数字技术,但这种技术仅仅停留在文字处理器和以比特生成抽象文字字符的层面上,即是学者们津津乐道的“以机换笔”的简单替代过程,前面说到的大量汉语网络文学都是这种。二是语言符号的超文本文学。很显然,这类文学广泛使用了数字超链接技术,造成了多重线性和立体化文本景观。但从符号的使用上,还限于书面文字语言,其中的超链接还只是不同“文字文本块”之间的连接。乔伊斯的《午后》、道格拉斯(J. Yellowlees?Douglas)的《我没说什么》(I Have Said Nothing)等早期超文本文学作品多属此类。今天也有少数超文本作家坚守“文学是语言(狭义)艺术”的文学观念,进行着多重线性单语言超文本的创作。

与语言符号数字文学不同的是复合符号的数字文学。尽管语言符号文学构成了纸媒印刷文化时代文学的主流,但在前卫创作领域,突破单一语言符号局限创造复合语言符号文学的努力一直存在着。在20世纪“未来主义”、“活动艺术”、“复合媒介艺术”、“影像艺术”、“计算机艺术”等企图通过突破传统艺术媒介界限,寻求艺术解放的新媒介艺术浪潮推动下,一种突破语言文字界限整合声、光、图等多重符号媒介的“多媒介文学”运动也悄然兴起了。就像有学者所说的那样:“文学的‘单语言时代’基本过去,它的‘全语言时代’已经到来。”早在1980年代,台湾就出现了把朗诵、音乐、绘画、舞蹈等各种艺术中的符号整合在诗歌创作中的“视觉诗”。电子媒介为当代文学由单语言符号本文真正走向(也可以说是恢复)复合语言文本提供了可能。台湾诗人杜十三认为:在“后工业电波传真时代”,文学创作有“多文本化、多元媒介化、游戏化与终端机化的前景。其终端机化就预示着,把诗的展示平台从纸张、画廊进而跨进电脑。”另一位诗人罗青倡导“录影诗学”,主张“在诗中强化视觉与音响因素,并挪用电影分镜表的操作形态,突破现代诗中分行诗、分段诗与图像诗的类型”。进一步推动复合符号文学发展的还是数字技术在电子媒介上的广泛使用。数字化的复合符号文学利用的是把文字、图片、图像、声音、动画、影片剪辑等链接组合的“多媒体”(Multimedia)技术。这样的多符号媒介协同作用的复合语言符号文本形态的文学也构成了当代数字文学的典型形态。比如摩斯洛坡的《胜利花园》、杰克森的《拼缀女郎》就已经较多运用了图像、地图、图画等符号手段与文字配合。目前多数超文本作品都不再仅仅局限于纯文字文本链接的范围,而是尽量在不同符号媒介之间交叉穿行,追求画面与文字互相阐释、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充满动感活力的艺术效果。“新一代超文本作家狄勒缪斯(Jay Dillemuth)声称受不了单调表现形式的‘传统’超文本作品,并强调:‘我们确信超文本文学必须更能吸引读者的投入,才不至于被淘汰’。”出于这样的认识,狄勒缪斯创作了第一部“3D虚拟实境”数字文学作品《葫芦-X》(Holo-X)。作品成功地运用了超媒体技术,在文字描述过种种嵌入了互动的3D环境。摩斯洛坡的另一名作《里根图书馆》(Reagan Library)也通过超媒体技术链接,创造出了“超现实3D景观”,“还允许读者进行三百六十度的环视。风景内的某些物体嵌有超级链接,与3D景观相配合的文字叙事行间也安插一般常见的纯文字连结”。

注释

①巴赫金:《周边集》,李凡辉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14页。

②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46页。

③罗曼・雅格布森:《语言学与诗学》,赵毅衡主编《符号学文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74-175页。

④罗曼・英伽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陈燕谷、晓未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第12页。

⑤单小曦:《论五要素文学活动范式的建构》,《社会科学研究》2009第1期,另见《文艺理论》2009年第8期。

⑥单小曦:《当代数字媒介场中的文学生产方式变革》,《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5期。

⑦⑧须文蔚:《台湾数位文学论》,二鱼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第23、24、25、25-26页。

⑨David Ciccoricco,Reading Network Fiction, University Alabama Press,2007,pp.7-8。

⑩ Espen Aarseth(1997), Cybertext. Perspectives on Ergodic Literature. Baltimore &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p.64。

黄鸣奋:《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Raine Koskimaa,Digital literature : from text to hypertext and beyond,,2010年8月26日阅。

黄鸣奋:《.超文本诗学》,厦门大学出版,2002年,第258页。

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154页。

李斯托威尔:《近代美学史评述》,蒋孔阳译,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