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技术研发体系建设

技术研发体系建设

技术研发体系建设

技术研发体系建设范文第1篇

"十一五"期间,我市建设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坚持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体制创新为动力、科技创新为核心、服务创新为保障,统筹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坚持实施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工程建设为依托,科技示范为核心,科技创新、技术应用为重点的建设科技新体系;坚持以解决重大工程中的关键技术为突破口,组织科技力量进行技术攻关;坚持大力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为重点,全面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建设科技实力不断提高,建设科技进步对建设领域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

(一)完善科技体系,加快创新步伐

出台了《市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市建设新产品(技术)推广应用项目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建立了城市交通信息研究中心、大学绿色研究中心、省建科院能耗监测中心等6个"市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围绕我市建设领域各项工作,不断加大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力度,初步构建了全市建设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

(二)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城乡建设

积极开展城市道路规划和建设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开展了城市规划建设与大气污染关系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研究、市主城区支路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市大公交系统优先发展建设规划,基于道路修缮的城市道路评估与管理系统研究、省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研究、市固体废弃物处置在线监管系统研究等20余项有针对性的关键技术研究,为科学合理规划城市、制定交通规划、建设和维修城市道路、垃圾处理和固体废弃物处置的提供技术支撑,促进了城市健康快速的发展。

(三)加强技术研究,推动建筑节能

组织完成了《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新技术及工程示范》《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应用研究》和《高层建筑太阳能太阳能热水器一体化应用研究》等一批省市级重大科研课题,为全面推动我市的建筑节能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到"十一五"末,我市建成节能建筑约3500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应用面积达500万平方米,实施国家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12项(累计装机容量11.14兆瓦)。

(四)坚持科技引领,取得明显成效

"十一五"期间,我市开发各类新技术、新产品150余项;开展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市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组织实施了各类部级示范工程25项,累计争取国家财政专项资金近1.6个亿。;完成了市级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示范工程100余项,金都城市芯宇项目、中节能绿色科技馆项目获国家绿色建筑三星标识认证。中国湿地博物馆获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授予LEED绿色建筑"金奖"认证。

二、面临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一)形势分析

"十二五"是我市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落实《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关键时期。建设科技工作也将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建设科技必须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实现"两个率先"目标要求,促进建设行业又好又快发展,打造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建设。

1、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需求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城市信息平台五项重点任务,充分显示了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重要地位,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建设科技的发展方向。

2、城镇化进程加快的需求

2011年6月份国务院颁发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提出到2015年,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发展成为特大城市(市区常住人口不超过70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70%。完善和提升长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

3、建设低碳城市的需求

中共市委《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我市要建设低碳城市,创建低碳建筑,即全面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新建建筑应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打造一批二氧化碳"零排放"建筑。

(二)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以来我市建设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应用性开发技术前瞻性不足,指导建设生产不及时;二是建设科研市场机制不健全,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三是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对重大项目的扶持力度不够;四是科研人才结构不合理,缺乏有力的科技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

三、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科技和人才为支撑,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载体,按照市委确定的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四节一环保"和低碳建筑、低碳交通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打造低碳宜居城市,强化建设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应用,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和支撑保证作用,提高我市建设领域的技术水平。

(二)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十二五期间,围绕我市建设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立足于我市建设领域发展的实际需求,坚持科技引领,加强自主创新,注重成果转化,全市建设科技贡献率显著提高,为打造"建筑强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到2015年,在我市建设科技实现以下目标:

1、在城市交通技术、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绿色施工技术、住宅产业化等领域培养一批建设科技创新团队,形成完善建设科技创新体系。

2、建设一批对我市建设事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建设科技基地。

3、培育1~2个部级产业化基地。

4、开展以建筑节能和绿色(低碳)建筑为重点的具有国际和国内领先水平建设工程关键技术研究,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100项,市级科研立项150项。

5、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和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和发明专利,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0项,完成国家工法20项,省级工法100项,

6、科技成果转化率显著提高,建筑业新技术示范工程50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50项、可再生能源(光热、光伏、浅层地能等)应用示范工程50项。

7、全面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建筑节能基本数据库"和"数字城管""数字质安监"建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建设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对建设事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40%左右,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5%;建设领域科技投入每年不低于3‰。

四、主要任务

(一)完善创新政策体制机制

加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研究,建立促进建设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完善建设科技成果考评机制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政策,加强建设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技术为支撑、政策法规为保障的指导原则,健全建设科技创新体系,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从政策和制度上推动和保证我市建设科技事业持续发展。

(二)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进一步加强建设科技基地建设、建设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和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基础性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市建设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建设科技对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支撑力度,使建设领域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重点示范工程

以工程示范为抓手,开展以绿色低碳建筑、绿色交通、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节约型城镇建设、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住宅产业工业化、现代化促进和城市数字化系统工程为重点的示范工程,形成一批以科技为先导、节能减排为重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示范工程。

五、重点研究领域

"十二五"期间,要围绕市发展的总体目标,突出重点技术领域,加强应用性开发技术前瞻性科技攻关,促进建设事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为建设低碳城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低碳城市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低碳城市建设政策和关键技术、低碳生态城规划设计技术体系研究,建立低碳生态城管理支撑技术体系、建筑物二氧化碳排放的低碳监测系统、城市碳排放数据库。

(二)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建筑节能优化设计技术、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降低中央空调能耗的关键技术、绿色建筑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研究开发、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方法、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技术与方法、建筑施工装备与机具开发和精致建造和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三)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人居适宜性评价与监测技术、居住区噪声、光环境控制技术、城市园林绿化与景观规划技术、城市发展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技术与方法、居住区最小排放集成技术、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城市生活垃圾与污泥资源化处置利用技术研究。

(四)城市空间节约利用和绿色交通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城市综合交通、城市公交优先与智能管理关键技术、城市交通规划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城市道路桥梁建设技术、城市热岛效应控制与改善技术、城市发展和空间形态变化模拟预测技术、城市土地勘测利用关键技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关键技术、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和重要公共建筑的结构技术、城市给排水、燃气关键技术、城市防灾减灾集成技术和重大生产事故预警与救援技术研究。

(五)城市信息平台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城市基础设施信息共享与服务技术、数字城市管理技术、城市和风景区遥感监测技术,数字园林技术、城市工程质量、安全和交易监管技术、建筑和房地产企业信用服务技术、城市地下管线运营与监控技术、网格化社区管理技术、城市建设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平台技术研究。

(六)城乡规划与动态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城镇化发展模式与政策、城乡空间布局规划和系统设计技术、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一体化配置与共享技术、城乡规划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互动模拟预测和动态监测技术、城乡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预防技术和小城镇与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技术研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科技管理

一是加强强科技工作领导,制定市建委年度科研开发计划、节能环保计划、科技成果推广计划、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及工程技术标准编制计划。二是理顺政府的科技管理体制,以服务促进管理。充分发挥不同部门的优势,适应社会需求、协调科技攻关。三是改进科研立项、鉴定验收、评审奖励的模式。稳定科学研究队伍,做好基础科学研究,着重实用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四是搭建管理平台,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建筑业技术管理和创新体系的研究,在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招标投标等环节中,制定激励技术进步的办法,以体现科技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

(二)完善激励政策,加强科技投入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市场化机制,创造一个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格局。二是积极争取财政性科技投入支持,根据GDP的增长,每年增加科技资金投入。三是加强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的政策导向,鼓励企业增加科技开发和应用资金,特级施工企业按照省级3‰、建设部要求5‰的营业收入用于科技进步工作,切实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科技投入。四是鼓励建设系统科技人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建设领域科技研究,申请各类市、省(部)级补助资金,积极推荐申报部级专项资金补助。五是实施激励建设科技进步的政策措施,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

一是在建筑行业培养造就一批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企业家,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二是实施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发挥科技人员主观能动性,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三是结合工程项目主动开展科学研究,及时进行总结,多出科技成果,不断提高建设科技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

技术研发体系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技体制 改革开放 自主创新

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建立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组织结构,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大力加强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提高企业的技术吸收与开发、创新能力,促进科研设计机构、高等院校、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2.建立市场经济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改革拨款制度,开拓技术市场,在对国家重点项目实行计划管理的同时,运用市场调节,提高科技机构的自我发展能力和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活力。

3.建立科技机构和科技型企业的现代组织制度,实行政事分离,明确产权关系,改革人事制度,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创造才能和积极性。

4.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科学管理体制,转变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能,加强宏观调控服务职能。

二、深化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式和渠道

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各级政府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完善科技开发计划,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和其他社会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形成科技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不断增加科技投入的良好机制。要大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企业与科技人员进行自主创新的利益要求和积极性,保障全社会研发能力的提升和持续发展。要着力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以行之有效的财税金融政策,改善对高技术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促进资本、技术与企业的有机结合,积极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服务,为不同类型、不同所有制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2.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企业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升级。

3.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必须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拥有得天独厚的知识优势和人才储备。我们要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中心,高效利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稳定支持从事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集中力量形成若干优势学科领域、研究基地和人才队伍。

三、当今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1.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市场竞争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主要途径。要进一步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深化改革,切实增强企业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一要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加快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通过财税、金融等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推动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二要改革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研究开发任务。三要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与应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交易制度。四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把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国有企业考核的重要指标,把技术要素参与分配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五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2.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一批精干的科研机构,充分发挥这些科研机构的重要作用,要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健全机制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一要按照国家赋予的职责定位加强科研机构建设,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形成优势学科领域和研究基地。二要建立稳定支持科研机构创新活动的科技投入机制。学科和队伍建设、重大创新成果是长期持续努力的结果。三要建立有利于科研机构原始创新的运行机制。自主选题研究对科研机构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培养人才队伍非常重要。四要建立科研机构整体创新能力评价制度。五要建立科研机构开放合作的有效机制。实行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相结合的用人制度。全面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科研和管理人才。

3.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重点是健全国家科技决策机制,消除体制机制,切实提高整合科技资源、组织重大科技活动的能力。一要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决策机制。完善国家重大科技决策议事程序,形成规范的咨询和决策机制。二要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宏观协调机制。确立科技政策作为国家公共政策的基础地位,形成国家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协调互动的政策体系。三要改革科技评审与评估制度。要体现公正、公平、公开和鼓励创新的原则,为各类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四要改革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按照公开公正、科学规范、精简高效的原则,完善科研评价制度和指标体系,建立适应不同性质科技工作的人才评价体系。改革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注重对人才的奖励,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设奖。

4.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推进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现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一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二是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加强社会公益科研体系建设。发展研究型大学。三是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四是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充分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统筹规划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五是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爱国.我国政府科技管理模式优化改进的思考[j].软科学,2003,(6):83- 86.

[2]曹庆萍,田大山,方力维.美国与英国公益性科技管理体系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44-49.

[3]常林朝,郭洁莹.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1).

[4]科学技术与体制改革——三论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02-08.

技术研发体系建设范文第3篇

**期间,是**市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实施“五大战略”,引领“和谐创业”,加快科技、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科技创系体系建设的基础与问题

(一)发展基础和特征

1.“五大战略”明确了科技创新体系的方向和重点

**市积极实施“五大战略”,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明确了方向。开放带动战略要求科技创新体系必须大气开放海纳百川;工业兴市战略要求科技创新体系要服务于环**湾产业带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城市化发展战略要求科技创新体系必须为建设大都市、新天堂注入新鲜动力;环境立市战略要求科技创新体系必须服务于生态市建设;旅游西进战略要求科技创新体系为1小时半交通圈、旅游圈、经济圈提供支撑。

科技创新体系的产业发展重点是建设“两港五区”(新药港、信息港、**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教园区、临平工业区、江东工业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特色传统产业为基础,以发展信息产业、医药产业以及环保产业,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为重点,打造环**湾产业带中心区。

2.“和谐创业”突出了科技创新体系的气质和内涵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以具有时代特征、又有本地化特点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文化力,是决定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市九届党代会提出的“大气开放、精致和谐”的**人文精神,**年又适时地提出“和谐创业”的新概念,反映了新世纪**人的一种生存状态、发展模式和价值取向。“大气开放、精致和谐”概括了**的人文精神,“和谐创业”体现了**的发展环境,这就决定了**科技创新体系的气质风格。即**市的科技创新体系必须是一个开放、兼容的系统,是一个立足于长三角区域互动合作的系统,是一个与**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系统,是一个设计精巧、内涵丰富的系统。

3.集成创新资源夯实了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础

**是浙江省技术创新的研发、扩散中心,具有较好的知识生产基础和技术创新资源,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组成的创新体系已初步形成。目前,**有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30多所高等院校,信息产业部五十二研究所等50多所部省属科研机构;几乎所有在浙江工作的“两院”院士,占全省90%以上的教授、研究员,重点实验室(基地)和重大科技装备集中在**;全省80%以上的重大科技成果在**完成。根据**年R&D调查的数据,在杭的科研机构数量(包括企业办科研机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以及科技经费支出和R&D经费支出分别占全省的29%、42%、46%和47%。

4.科技合作交流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平台

**市积极推进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年以来,**市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组织实施学校与企业合作的“5112工程”、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的“121工程”高新成果转化工程;开展市属高校市级重点技术创新实验室建设,鼓励各区、县(市)引进大院、大所共建创新载体;名院、名校、名城联手举办“**科技合作周”,精心组织“西湖论坛”;浙江大学引进美国科研机构联合成立了浙江大学沃森基因组科学研究院和浙江加州纳米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来杭建立了**华大基因研究发展中心暨中国科学院基因组信息学南方基地、中科院电子辅助设计(EDA)**分中心,香港科技大学在余杭区建立浙江先进制造研究所;诺基亚、三星、西门子等著名跨国公司在杭建立研发中心。**市高标准建设“大学城”,支持浙江大学在杭建设浙江大学科技园区,支持在杭省属高校建设浙江省大学科技园等,进一步壮大了**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技术经济合作与交流的平台,在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5.自主研发开创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可喜局面

**市企业非常重视R&D投入,加大力度建设企业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在机构内部形成了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充分尊重人才发挥其积极性,形成了技术创新的良好局面。同时,**市科技、经济部门和各区、县(市)联手,大力推进企业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建设国家、省、市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培育企业主创新能力,实施国家、省重大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项目,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批重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如万向国家技术中心的综合研发能力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第2名。**年,**市企业研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累计建立市级以上企业高新技术研发中心134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84家。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进入新世纪,**迫切需要进一步发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存在问题和不足包括: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贮备不足。**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新产品产值率仅4.63%,在省内倒数第二;发明专利总80%集中在高校。企业科技投入比重偏低。**年我市企业技术开发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仅为1.15%,落后于金华、嘉兴。**年规模以上企业拥有研发机构的比例仅5.4%,低于全省6%的平均水平。人才资源增幅偏低。**年人才资源增长比例为16.07%,仅列全省第8。

二、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这条主线,充分挖掘**科技资源优势,加强创新集成,提高创新能力,建设以创新管理、创新研发、创新产业化、创新服务和创新保障等5个系统为架构,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与浙江省和长三角相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为推动**科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二)奋斗目标

至**期末2010年,**市科技创新体系将达到以下具体奋斗目标:

1.科技创新研发实力有显著的增强。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从664家发展到1000家以上,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从318家增加到600家以上,引进大院名校的创新载体和研发中心达10家以上。

2.科技创新产业化示范取得明显实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从676亿元增长到1600亿元以上,占工业比重从16.6%提升到20%以上。

3.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网络日益完善。科技孵化器形成网络化,孵化总面积从34.4万平方米发展到100万平方米以上,新建公共创新研发平台和服务平台30个以上。

4.科技创新保障体系形成有力支撑。全社会科技投入显著增加,科技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从3.14%提高到4%;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从4%提高到5%;科技人才资源总量从56万人增加到100万人以上。

5.科技创新管理能力和水平有较大的提高,部级和省级科技立项项目和获奖项目大幅度增加。全市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从**年的5932件和2831件,发展到10000件和5000件以上。全市的综合科技实力继续保持国内先进水平和省内领先水平。

三、**科技创新体系的框架

**市的科技创新体系是在国际化、信息化、知识化背景下,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依托,地区历史文化为纽带,以行政力量与市场力量为主导,以经济发展为主线、创新创业为主题,企业为主体,官、产、学、研、资、介、外等创新要素资源正确定位、有效集聚、互动、开放的网络体系。

**市科技创新体系将包括五大子系统:⑴创新管理系统——指挥和协调创新系统的发展,为创新系统提供规划、管理、绩效评估等服务;⑵创新研发系统——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成果的研发生产系统,这是创新链中的供给源;⑶创新产业化系统——创新成果的示范及产业化,这是创新链中的终端部分;⑷创新服务系统——为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这是创新链的中间环节和联动枢纽;⑸创新保障系统——包括创新的投入、创新的人才、创新的政策支持三方面。**市科技创新体系应是一个开放性的结构,力争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和科学家的加盟,力争国内外著名企业集团在**设立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力争与长三角及国内其他省市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有机联系,形成生机勃勃的科技创新系统。

图**市科技创新体系框架图

四、十一五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重点

1.科技创新管理系统

加强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领导,建立从市、区(县市)到街道(乡镇)三级科技管理网络。以党政科技进步目标考核和科技进步监测为抓手,建立科学的决策与绩效评估体系。

积极调整**市科技计划管理思路,强调计划的公共财政性质和科技创新的目的,着重投向“两大创新、两大建设”,即支持**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共性、关键性、先导型技术的创新,破解**“七大难题”的公益性技术创新;支持技术创新、鼓励科技创业的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引导企业增加技术开发投入加快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建设。重点扶持依靠市场行为无法自行解决,而需要政府主导和引导的创新项目,在计划设置中突出创新创业环境平台建设、科技初创企业和孵化器发展、共性关键性技术攻关、社会公益性研究等重点领域。整合资源,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

2.科技创新研发系统

以提升**的基础研究和源头性知识生产为目的,充分发挥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在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重点支持与**发展密切相关的支柱产业的知识创新。鼓励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申报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积极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攻关,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知识和技术。深化**与浙江大学的合作内容和层次,将支持浙江大学培育世界级的研究机构和世界级的学科带头人,作为深化合作的长期战略目标。

重点支持关系未来发展方向的重点产业的研发机构建设,对重点领域进行研究攻关,增强研发实力,如当前**重点推动发展的数字电视、3G等。引进一批高校、大院大所来**设立分支机构,共建科技园、重点实验室、孵化器、研究所、中试基地和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从而提升**产业科研体系的层次和水平。立足区域互动和长三角科技创新一盘棋的思路,借助上海这个国际大舞台,力争在都市农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生态城市建设、社会信息化和公共卫生事业等方面建立起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产业科研体系。

以建设企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技术中心为抓手,继续分期安排专项经费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组建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推进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实施企业技术跨越战略,构筑产业发展优势。同时,应充分发挥社会和个人在科技创新中的积极性,扶持民办科研所的发展,鼓励社会和个人的专利申请和创造发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各类创新活动。

3.科技创新产业化系统

“两港五区”是**工业发展的主要基地,也是科技创新体系初显成效后,将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产业化基地。“两港五区”是科技创新体系的载体和依托,对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通过高附加值、渗透性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传统工业高新技术改造和信息化改造,积极促成通讯设备制造、软件、汽配产业等优势产业集群,形成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制造业品牌、集聚国际知名制造业跨国公司的生产基地与研发基地,使“两港五区”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地,高附加值产品的发源地,为**产业升级提供示范。

4.科技创新服务系统

积极抓好科技创新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科技创新专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挥科技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作用,提高科技创新服务能力。通过发挥政府资源的引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整合集成**市各类科技资源,构筑一个为全社会科技创新创业服务的公共科技平台。加强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特别是要重点加强对有机硅、纺织、钢构、光通信等区域特色产业服务的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努力抓好国家孵化器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工作,加强政策引导和技术服务,引导和鼓励大企业、大集团结合产业发展创办各类专业孵化器。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源,加强孵化器的公共服务和孵化平台建设,提升孵化能力,推动孵化器在培育科技型初创企业、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大力引进一批骨干科技的中介机构如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创业在**”科技活动月和**科技合作周作为**科技工作平台的作用,将科技创新服务的功能纳入到其中,使其成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中一个具有**特点和特色的载体。

5.科技创新保障系统

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培育科技人才,优化科技政策环境,加强科技创新保障建设。继续加大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业,鼓励民间资本投向科技事业,建成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改善城市创业创新环境,吸引行业的优秀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来**生活创业。贯彻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并举的方针,加快紧缺急需人才的培养。滚动实施新世纪“131”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大力宣传、贯彻《**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和市委、市政府现行科技政策法规,加强科技法制法规建设。落实现有创新支持政策、人才优惠政策等科技政策,真正发展政策支持作用。

五、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

1.加强领导,转变职能,创新机制,推进“和谐创业”

充分发挥科教兴市领导小组和高新技术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强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科技部门要积极转变职能,突出“创新、服务”的要求,坚持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相结合,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相结合,优化科技发展环境,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和谐创业”。

2.鼓励知识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专利试点城市建设步伐

大力鼓励知识创新和发明创造。鼓励企业实施专利和品牌战略,进行自主创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力度。大力推进专利试点城市步伐。以创建国家专利工作试点城市为载体,以法制政策环境、管理机构和执法队伍、信息和服务平台、各级专项资金支撑体系建设为重点,健全市、区、产业、企业四级专利工作领导体系、组织体系、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促进科技创新。

3.组织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攻关,激活创新体系的创新活动

大力实施“两港”重大、关键技术研发攻关,选择通讯、集成电路、数字电视等高技术领域,扶持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知识创新,开展一批关键和共性技术的攻关,支持一批上规模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关注对产业链缺失环节的培育,做大做强“两港”优势企业。深入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加大信息化技术对传统支柱产业改造提升力度,推进制造业的技术改造。

4.实施初创型科技企业培育工程,寻找经济增长新亮点

将实施科技型初创企业培育工程作为鼓励和支持科技创业的重要举措,作为市委市政府打造“创业在**”城市品牌的重要载体。实施培育工程要注重资源集成,突出培育成效,做好与孵化器建设、科技计划管理、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相结合。市科技局每年安排科技型初创企业扶植和培育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成长性好的科技型初创企业。拓展科技型初创企业拓宽风险投资渠道,通过投融资洽谈、项目推荐、产权交易、包装上市等途径,促进科技型初创企业与风险资本的对接。

5.积极促进高新区和各类科技园区的发展,发挥其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产业化示范作用

高新区及各类科技园区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要继续推动以强化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高新区和科技园区的“二次创业”。一是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园区管理体制,防止体制的复归;二是要结合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推进高新区创业服务机构的建设,完善创业服务体系;三是推进高新区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增强辐射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技术研发体系建设范文第4篇

《中国项目管理技术和应用体系》,是专门为项目管理而设计的技术体系,是专门为中国的项目管理事业而开发的应用体系,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秉承传统文化、符合中国国情、适合中国的独特环境,充分贯彻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在统筹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培养企业发展急需的战略规划、资本运作、科技管理、项目管理四大方面人才的国家战略思想。

《中国项目管理技术和应用体系》是由中项技信息技术研究院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建管理学院、中铁工总公司、建筑业协会、建造师编辑部、对外承包商会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设计的应用型项目管理技术体系。该体系的创意提出于2003年8月,正式启动于2004年3月,历经6年的调研、设计、修改和完善,终于在2010年6月完成了体系大纲的设计和编制。

《中国项目管理技术和应用体系大纲》是我国科研机构完全独立自主研发的通用型的项目管理技术体系大纲,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该体系是一套完整的独立思想体系,从体系结构、逻辑关系、技术思维各方面都自成一体,在通用性、专业性、创新性、全面性和技术深度上,达到了国际标准,可以与目前世界通用的几种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相比较使用。

《中国项目管理技术和应用体系大纲》的研发团队充分贯彻了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所作出的“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的指示,在研究和设计中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创新。这些创新分布于项目管理活动实体化、四大基本管理形式技术、四维立体空间结构、组分物理结构化、体积密度量化技术、管理五四标准技术、项目等级标准、整体全面数字化、标准化量值管理、管理能力标准化、技巧技术工具化、宏观微观二元化、微观管理体系化、特有性质标准化、空间结构模型化等十五大领域。另外,该体系还创造性地设计了项目分子、项目原子、变向量、线型、项目睡眠、熵值、外交、边界、工作量、增值、效率值等数百个专用知识点。

与当今我国广泛使用的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不同,《中国项目管理技术和应用体系大纲》充分兼顾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悠久历史,重点挖掘了中国的古典管理技术和项目发展历史。该体系以悠久的中国历史文化为依据,明确指出中国自古就有项目活动存在,并且同时就出现了项目管理的理念和行为。这一论断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主张的项目管理萌芽于19世纪的欧美、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的论点,为我国开发研制具有中国特色、传统文化背景的管理技术和体系奠定了基础,为我国设计开发完全符合国情、体现中式思维的项目管理技术体系打开了通道。

《中国项目管理技术和应用体系大纲》是近年来我国项目管理领域之内的特殊科研成果之一,为我国的项目管理研究事业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思路。在西方发达国家全面贯彻和普及项目管理技术、将项目管理研究作为国家战略的同时,在欧美各国向全球推广和灌输体现其思维模式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占据和把控国际项目市场的评价和评审地位的同时,《中国项目管理技术和应用体系大纲》可以为我国建设独立自主的项目管理学科技术、形成自己的项目管理研究国家战略、普及体现中式思维模式的项目管理技术体系、获得和扩大自身的国际话语权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持。

《中国项目管理技术和应用体系大纲》的后续研发工作,将重点集中于大纲的应用实验和补充调整两方面。研发单位计划通过两个月完成这些工作,并于2010年10月开始进入体系内容的具体细化编制工作。

技术研发体系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林业科技;任务;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10003802

1引言

浙江省围绕实施“五大计划”、完成“八项任务”、实现“五大突破”的林业科技发展总体思路,全面实施“十五”林业科技发展计划,出台了林业科技重大项目招投标制,创办了林业科技周,创新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制定了一系列林业科技创新管理办法,科技为林业两大体系建设和林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科技储备。全省立项的各类林业科技项目1000多项,总经费14300余万元。目前,浙江省科技发展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约为49%,科技成果转化率约为50%,通过转化和技术推广产生经济效益110亿元。林业科技总体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2重点任务

2.1林业生态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重点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荒漠生态系统改善与治理、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与恢复、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关键技术,突破植物材料筛选、植被恢复与重建、效益监测与评价等核心技术,加强林业碳汇技术研究,开展系列配套技术研发与集成。

2.2森林经营和保护技术研究

重点研究森林经营规划、低效林改造、森林资源精准调查等森林经营技术。加强生物灾害诊断与持续控制、外来有害生物灾害预警与防控、森林火灾防控等林业重大灾害防控技术研发。开展区域林业支撑技术研究,构建改善民生和服务林改的林业多目标利用技术体系。

2.3用材林培育与加工转化技术研究

重点研究主要造林树种及重要乡土树种定向选育技术。研究纸浆材、人造板材以及大径材原料定向培育、木竹材高效加工利用等关键技术,构建完善的用材林培育与加工利用技术体系。开展能源林培育、原料集储、高效低成本转化和新一代生物质能源产品开发等关键技术研究。

2.4林业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重点研究林业资源育种、栽培、加工利用和质量控制等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构建林纸、林化、林药、林菌、经济林、森林食品、花卉等产业链。开展林特产资源规模化培育、活性物质提取、新产品精深加工利用的技术研究,提高林产资源深加工水平。

2.5林业装备及信息技术研究

重点研发种苗生产、造林绿化、森林保护和林木加工利用等系列化装备技术,开发适合林区特点的实用型机械,提高林业装备的整体国产化水平。研究林业资源综合监测、数字林业技术体系构建及数字林业平台建设、林业专用卫星研发与应用等关键技术,提升林业信息化水平。

2.6现代林业重大基础研究

重点开展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林业生物灾害防控、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林木种质创新、森林资源培育和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的重大基础研究,加强林木基因组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森林土壤学等基础科学问题研究,揭示树木生长发育、木材形成、抗逆性、林果营养物质形成和林地退化等机理。

2.7现代林业前沿技术研究

重点开展林木、竹藤、花卉、林特产资源高效分子育种及转基因,生物反应器规模化合成林源活性物质,木基产品先进加工制造,以及林业生物质能源固化、液化、气化等高新技术研究,探索林木光合作用调控、星地协同森林资源综合监测、生物质定向解聚与分子重组等前沿技术,培育林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科技储备不足,原始创新能力不强

在技术储备和科技支撑方面,良种选育和产品保鲜、加工已成为林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

3.2林业科技人才较缺,体制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浙江林业现代化面临着林业科技人才的总量不足和质量有待于提高的双重问题。林业科技人才缺乏,特别是缺乏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才。林业在岗职工的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不尽合理,高级职称相对偏低。基层林业科技人员知识更新慢,队伍亟待稳定,待遇亟待提高。

3.3科技投入增长缓慢,与经济建设主战场结合不够

紧密科技投入的总量和增长速度不适应浙江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面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受政策导向等方面的影响,林业重点工程与科技结合不够。林业科技主体需求与科技取向还存在脱节现象,致使科研成果的水平和转化率都很低。

4着力强化三项保障措施

4.1加快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林业科技创新体系,是以促进林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为目的,高效有序地开展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以及先进实用技术应用与加快成果转化等全部林业科技活动。加快林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是提高浙江省林业生态建设水平和提升林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需求,也是实现兴林富民、解决“三农”问题的客观趋势。

2014年10月绿色科技第10期

胡双台,等:林业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及措施资源与产业

4.2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大力发展多元化林技服务组织的要求,深化林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林技推广体制和机制,着力构建适应高效生态林业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推广体系。建立各层面责任明确、功能配套、手段先进、方法灵活的推广机构,构建富有活力、服务高效的林技推广服务平台。要充分发挥林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民营科技组织、科技示范户的主导作用。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到基层进行技术指导,为当地林农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鼓励林业科技特派员在基层创业,创建科技示范基地,培育科技示范大户,转化推广科技成果。

4.3推进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实施林业标准化战略、建设林业标准化体系,是林业在更大的范围、更宽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融入世界经济、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以林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为核心,建立完善“林业生产先进适用技术标准、检验检测方法标准和管理标准协调配套”的林产品生产、加工、贮运标准体系。尤其是按照国际标准和要求,修改完善《森林食品系列标准》,并逐步建立工业原料林环境管理标准。健全林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根据浙江省林产品的区域特色,构建“以省级检测中心为龙头、与主产区检测站(点)相衔接、企业(基地)自我检测相结合”的检验检测体系,从产地环境、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和标识管理等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加强标准化研究推广体系建设,以标准为纽带,建立“企业/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标准”的基地建设模式,形成各方参与的标准推广体系。开展标准化教育培训,尽快培养一批既有标准化知识,又掌握专业技术的林业标准化推广队伍。

参考文献:

[1]潘凌安.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建设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J].防护林科技,2006(3).

[2]范增伟.河南省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实施成效分析[J].河南林业科技,2006(4).

[3]吴鸿.林业科技创新与浙江林业现代化建设[J].浙江林业,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