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帮扶工作总结

幼儿帮扶工作总结

幼儿帮扶工作总结

幼儿帮扶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摘 要:对乡镇幼儿园进行帮扶,可以发挥各级示范幼儿园的带动作用,增强国际间的交流,为园长、教师的成长搭建良好的平台。同r,还可引导优质幼儿教育资源向乡镇辐射与拓展,进而推动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本文对如何做好乡镇幼儿园的帮扶工作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示范园;乡镇幼儿园;帮扶

乡镇幼儿园虽然办园条件比不上城市幼儿园,但却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优势。结对帮扶双方应该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做到因地制宜,使双方互惠互利。

一、挖掘自然资源,协助建设有本土特色的幼儿园

1.充分挖掘农村深厚的文化底蕴

农村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拥有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传统民俗和新风尚。示范园应当协助被帮扶园挖掘这些人文资源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幼儿从小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幼儿教师要利用农村人文资源,开展本土化、情景化、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综合实践活动,依据乡镇幼儿园自身特点及自身办学条件自主生成和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示范园在帮扶期间应配备经验丰富的教师协助被帮扶园,在充分认识并掌握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创造性地挖掘农村人文资源。

2.对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进行有效利用

一是对农村大自然中的动植物资源的挖掘利用。大自然里活生生的虫、鱼、鸟、兽以及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等,都是幼儿进行探究的对象。示范园教师可以协助指导被帮扶园利用乡镇特有的自然风光开展实践活动,借以培养幼儿在现实事物中寻求知识和真理的综合能力。

二是充分挖掘与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泥土、麦竿、果核等材料在农村十分常见,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开展泥塑、编织等手工活动,让幼儿亲自参与到活动区的创设中来;还可将农村流传的优秀的民间游戏引入教学活动中,配上朗朗上口的儿歌或童谣,并尝试着将其融入幼儿的活动中,让幼儿在快乐中自主学习。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有效调动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丰富和规范幼儿的一日活动,也为乡镇教师组织一日活动拓宽了思路。在与乡镇教师共同组织活动的过程中,示范园的教师也能学到许多新东西,如泥塑、编织技巧等。

3.坚持“本色”与“特色”共同发展

在帮扶过程中,双方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不要求“模仿”“同化”,而要注重发挥自身特色。乡镇幼儿园突出乡土特色,教师可以就地取材,既经济实惠,又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结合乡镇幼儿园自然资源丰富的特点,放弃模仿城市幼儿园设立种植角、饲养角的做法,而是带领幼儿直接到田间地头观察,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开展“自然材料造型”“废旧物品造型”“编织”“幼儿民间游戏集锦”等课程,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乡镇幼儿的生活;结合地方文化、风土人情,在各领域的教学中加入相应的教育内容;带领幼儿参观超市、乡镇企业等,使幼儿深切感受到时代的气息。

二、多方位开展帮扶,促进城乡幼儿园均衡发展

1.管理模式上进行帮扶

首先,要对被帮扶园进行实地考察。示范园可以采取座谈、听课、查阅档案、观摩幼儿园等方式对被帮扶园进行多种形式的了解。依据考察结果,拟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和方案。其次,要在制度上进行帮扶。考察结束后,示范园应当结合考察结果对被帮扶园进行制度帮扶。通过完善被帮扶园的园务会、家长委员会、安全领导小组等专业工作组织,使之逐步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系,在日常工作中做到有据可依。此外,在每个学期开始前就要协助被帮扶幼儿园制订学期园务工作计划、教学活动计划、员工培训计划、保育员工作计划等;每个学期中期要进行一次工作指导,主要任务是帮助被帮扶幼儿园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及指导各类工作计划的执行。

2.联谊互动,资源共享

示范园在每学期进行观摩教学时邀请被帮扶园教师参与听课、评课等环节,从而带动被帮扶园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还可不定期邀请被帮扶园教师参加教师业务培训等活动。双方幼儿园可适时组织幼儿举办有意义的联谊、捐赠等互动活动。示范园教师学习的机会相对比较多,应始终坚持资源共享的原则,在开展专家讲座、科研培训、园内教研等活动时都邀请被帮扶园教师参加,智慧共享。

3.建立帮扶档案,对帮扶工作进行总结

总结在帮扶工作中十分重要,每次总结都是一次工作的提升。示范园在每个学年帮扶结束时,可针对本年度的帮扶情况进行详细梳理和总结,形成报告。对本年度中具体的帮扶情况、工作成效和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建档立卷,规范管理,努力提高帮扶活动的实效性,科学有效地开展工作。双方幼儿园可以建立专门的帮扶档案,使得各类帮扶活动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有总结,促进帮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幼儿帮扶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模式;资源共享;帮扶

【中图分类号】 G6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0―0021―01

城l幼儿园互动协作,能充分发挥城区幼儿园的示范引领作用,帮助农村幼儿园提高办园质量,走上自主发展的道路。我园与两所农村幼儿园共同探索了互动协作的发展模式,达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目的,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逐步缩小了城乡差距,有效促进了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一、园所管理互动协作模式是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的前提

一是提高园长的管理能力。我园园长给结对帮扶的宣化台子寺幼儿园、黑泉定平幼儿园园长推荐适宜的管理书籍,帮助提高园长的理性管理水平。并多次深入结对帮扶幼儿园进行现场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让徒弟感悟师傅的管理技巧,并交流管理方面的经验。还针对农村幼儿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管理意见和建议;让农村幼儿园的园长定期或不定期地到我园挂职跟班学习管理,全面了解城区幼儿园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措施。

二是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我园选派教学副园长和骨干教师深入到化台子寺幼儿园、黑泉定平幼儿园帮助、指导建立和完善具有农村特色的幼儿园管理制度、保教制度、教研活动制度及卫生保健制度等,同时将我园的管理方法、工作常规等介绍给结对帮扶幼儿园,并结合被帮扶园所实际进行必要的修改。

三是商讨确立幼儿园的特色。从地域特点、教师优势、园所当前发展现状所出现的特色倾向,制定出被帮扶幼儿园的特色发展方向,并制定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逐渐形成园所的特色,最后交流借鉴,分享特色成果。针对两所结对帮扶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分别确定艺术特色。

四是帮助联系专家指导工作。由于农村幼儿园刚刚发展起来,和幼教专家接触甚少,所以我们还帮助联系省里金钥匙导师团专家专门来指导农村幼儿园的工作。专家的到来,对我们双方的工作进行诊断,并为我们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

二、队伍成长互动协作模式是提高两支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

一是相互培训。园所双方共同协商培训内容,轮流承担培训任务。认真备课,并有详实的备课笔记。每次培训后,给教师留思考问题,以便教师在实践中进一步消化理解。受训教师根据需要写出心得体会、反思,及时整理档案,认真总结,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培训的实效性。我们先后通过专题讲座,帮助两所农村幼儿园教师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

二是短期交流。我园工作三年以上的年级组长、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现任中层领导经个人申报、单位推荐、县教体局审核后到农村幼儿园工作1到2个月。其主要任务是具体负责农村幼儿园规范化、标准化创建,指导农村幼儿园教师保教工作,发挥潜能提升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水平。

三是跟班学习。农村幼儿园每月选派1~2名幼儿教师到我园跟班学习,学习时间为一学期,其主要任务是学习我园规范的管理办法、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保教理念,以提高农村幼儿园办园水平。同时,我园安排相同数量的骨干教师到被帮扶的农村幼儿园对保教工作进行跟班指导,并参与幼儿园的全面工作。

三、资源共享互动协作模式是实现教育资源整合的保证

一是建立人力资源库。将3所幼儿园有一定教育教学特色的教师信息收录到校园资源库,以便各园根据需要选择和利用资源,并定期组织各园的骨干教师进行教学展示、教研成果展示、专题研讨等活动,博采众长,优势互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组织骨干教师相互送教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建立物质资源库,将3所幼儿园的优秀案例、课件、影像、微课等资料收录其中,实现物质资源共享。

二是挖掘各种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我园在教科研工作、早期教育工作、家长工作等方面的优势。如每个农村幼儿园选派部分幼儿教师对我园环境创设、一日常规、卫生保健等工作进行观摩学习,以进一步规范农村幼儿园的从教行为。又如,我园开展的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节庆活动、业务培训均要邀请被帮扶园的教师参加,通过观摩学习提升其教育教学水平。

幼儿帮扶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A-0007-02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阶段,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2011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学前教育的特别性质和地位,强调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在这样的发展新形式下,教育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并于2012年正式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全面贯彻落实。《指南》的推广将在推动学前教育的发展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即将儿童作为一切教育的核心,并且在实现教育目标、改善教学实践、增强教师专业素质、督导评估学校工作和衡量儿童发展状况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1]。

广西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认真围绕《指南》的宣传贯彻实施实验工作,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指南》宣传工作,组织多方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工作,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形成贯彻落实《指南》的良好的社会氛围。广大幼儿园积极探索《指南》新理念、新方法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幼儿园“小学化”得到有效遏制。通过《指南》培训,教师专业化水平得到提升,进一步帮助幼儿教师理解《指南》的教育理念、教育内涵以及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特点,提升幼儿教师贯彻落实《指南》的能力和水平。与此同时,广西建立了教育行政部门、高校、教研部门、幼儿园四位一体的推进机制,有效整合全区教育行政部门、高校教科院、教科所(室)和幼儿园四股力量,协同推进《指南》贯彻和实施,破解了贯彻《指南》难的问题。

一、贯彻落实《指南》的主要措施

(一)完善?层设计,为贯彻《指南》提供政策保障

广西认真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关要求,及时修订《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幼儿园评估标准》、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幼儿园保育教育常规管理暂行办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多元普惠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办法》等文件,将贯彻落实《指南》情况列为对各级各类幼儿园评估定级的重要指标以及多元普惠幼儿园遴选认定的关键指标,为贯彻落实《指南》提供政策保障。

(二)试点先行,积极开展实验探索

为探索贯彻落实《指南》组织推进方式,我区开展了《指南》实验区、实验园试点工作,确定南宁市等6个市为贯彻落实《指南》自治区级实验区,广西大学第一幼儿园等125所幼儿园为贯彻落实《指南》自治区级实验园,要求各实验区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指南》实验工作,建立行政推动、科研引领、专家指导、典型示范的工作推进机制,为实验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和专业支持,充分发挥实验区的区域带动作用;要求各实验园制定本园的实验研究方案,积极开展《指南》相关的教研活动及专题研究。自治区教育厅成立《指南》实验指导专家团队,对各实验区、实验园的工作情况进行指导,及时解决《指南》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和推广实验中的好做法、好经验。

(三)创新帮扶方式,推动薄弱幼儿园学好、用好《指南》

针对薄弱园《指南》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我区通过创新帮扶方式,共同推进《指南》实施:一是创新多元普惠幼儿园帮扶模式,建立多元普惠幼儿园园长定期到《指南》实验园、自治区示范幼儿园跟岗学习制度,促进多元普惠幼儿园园长以《指南》精神为引领,规范幼儿园管理、防止“小学化”倾向;二是组织学前教育集团龙头园园长到异地进行《指南》学习培训,通过发挥龙头园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薄弱幼儿园发展,如组织首批认定的122名龙头园园长、学前教育管理干部到东北师范大学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进行培训,帮助龙头园园长了解如何在《指南》背景下开展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与运行,发挥示范园的龙头作用,对口帮扶薄弱幼儿园,提升薄弱园办园质量。

(四)组织开展《指南》全员培训

我们把《指南》培训作为当前幼儿园教职工、学前教育管理干部和教研人员业务培训的主要内容――依托“国培”“区培”项目大力推进全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指南》培训工作,市、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把《指南》培训纳入全员培训内容进行强化培训。一是做好国家《指南》资源包试点培训。《指南》资源包培训是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一个项目,广西是试点省份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培训团队深入我区开展多期《指南》资源包培训,有效提升了我区幼儿园贯彻落实《指南》的能力和水平,参与培训的40余名《指南》培训者也成长为我区贯彻《指南》的践行者和指导专家。二是开展自治区级《指南》培训。2013年,我区委托广西师大开展培训工作,分期、分批在桂林市举办自治区级《指南》培训会,我区所有市、县(区)学前教育管理干部、教研人员、有关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及自治区示范幼儿园园长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了培训。三是依托“国培”和“区培”项目开展薄弱园《指南》培训。针对贯彻《指南》在农村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存在短板的实际,我区将多元普惠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培训纳入“国培”和“区培”计划,通过集中学习、转岗培训、合作交流、跟班学习等方式,加强对园长、教师的培训。

(五)建立教研平台,形成一体化学前教育教科研指导网络

我区建立了由高校、教研部门、幼儿园共同组成的教科研指导网络,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教研平台,通过“结对子”“送教下乡”等多种形式,开展区域和园际之间的教科研活动;支持自治区级示范性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成为学区范围内的幼儿教育科研中心、教师培训中心、信息资源中心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当地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通过组织专家下县区巡回指导、城乡幼儿园帮扶结对等形式,指导普惠幼儿园及农村幼儿园开展《指南》实践研究。

二、存在问题

(一)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相脱节。《指南》的普及培?容易,但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其融会贯通很难。如何在学习《指南》先进教育理念基础上开展适宜的教育实践,如何避免“说一套、做一套”和“穿新鞋、走老路”是一线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管理者面对的问题。

(二)缺乏专业化指导团队,专业引领水平有待提升。深入贯彻《指南》对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教研活动开展、家园共育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但部分市、县(区)幼教教研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不高,不能有效发挥专业咨询和引领作用。(具体数据,如与高校的调研等)

三、有关建议

贯彻落实《指南》实验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学前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指南》的颁布是适应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的,对教师、家庭,乃至全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2]。笔者建议继续围绕“提升保教质量,促进学前教育内涵发展”这一主题,全面推进贯彻落实《指南》工作。

(一)以问题为导向,破解贯彻落实《指南》的瓶颈问题;开展实地调研,查找问题。组织专家团队分市、县(区),分领域深入幼儿园开展实地调研、现场观摩,为幼儿园把脉诊断,聚焦幼儿园在保教工作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从具体问题出发,引领教师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帮助幼儿园整合自身的优势资源,将《指南》精神落到实处。

(二)深化城乡幼儿园结对帮扶活动。实施全区学前教育精准帮扶计划,按照“以强扶弱、合作互助、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建立优质幼儿园和薄弱幼儿园结对帮扶活动,发挥示范幼儿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重点在《指南》贯彻实施、办园质量提升等方面进行帮扶,提升薄弱幼儿园办园水平,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幼儿帮扶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为了推进教育助学脱贫工作精准化,根据上级有关精准扶贫、精准资助工作要求和我市教育助学脱贫工作实际需要,经研究决定,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开展教育助学脱贫2017年暑期大走访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走访时间:2017年暑假期间。

二、走访对象: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幼儿)家长。

三、走访形式与内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组织教师及学校(幼儿园)工作人员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进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幼儿)家中实地走访,了解学生(幼儿)家庭情况,通报学生(幼儿)在校(园)学习情况及其他方面表现,听取学生(幼儿)家长对学校(幼儿园)工作的意见与建议。走访中,要注重宣传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幼儿)资助政策,通报学生(幼儿)在校期间享受资助的项目及金额,查看受助项目及金额填入《扶贫手册》是否准确、完整;如填入信息不准确、不完整或未填入,要当即帮助学生(幼儿)家长将受助项目及金额准确、完整填入《扶贫手册》。

四、有关要求:

1、教育助学脱贫暑期大走访活动是精准扶贫工作的必然要求,是精准识别、精准资助的有效途径,是宣传教育助学脱贫政策、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成效的基本形式。各县市区教体局及所属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xx职业技术学院、市直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周密的实施方案,认真做好走访前的各项准备,组织精干人员深入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幼儿)的家中(xx职业技术学院要对本市户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走访做到全覆盖),耐心细致地做好走访工作;走访人员要以尊重的态度与学生(幼儿)家庭成员平等交流,通俗易懂地宣传有关政策,认真解答学生(幼儿)家长的问题,虚心听取学生(幼儿)家庭成员对学校(幼儿园)工作的意见与建议,确保学生(幼儿)家长知晓资助政策和自己孩子在校(园)享受的资助项目及金额,确保学生(幼儿)受助情况准确完整填入《扶贫手册》。走访情况要逐户填写走访记录表(样表见附件1),并将录入学生(幼儿)受助信息后的《扶贫手册》拍照打印件或复印件连同走访记录表搜集整理由学校按年度、按年级及班级为单位存档。

2、教育助学脱贫暑期大走访活动可与学校(幼儿园)正常家访、学生(幼儿)资助“百千万大走访”活动、义保机制宣传活动有机结合,确保不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幼儿)。

3、各县市区教体局要加强所属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教育助学脱贫暑期大走访活动的督促检查。各县市区的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要将大走访活动实施方案和总结及走访活动统计表(样表见附件3)报送本县市区教体局,xx职业技术学院及市直学校大走访活动实施方案和总结直接报送市教体局。各县市区教体局、xx职业技术学院、市直学校于8月底分别将走访活动统计表(样表见附件2、3)连同活动实施方案和总结报送市教体局“xx市教育扶贫工作群”()。

幼儿帮扶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岗前培训 帮扶与指导 管理与成长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231-01

幼儿园的生活老师是以料理幼儿生活为主,兼有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并能成为教师实施教育活动的得力助手。而我园生活老师带的是混合班,相比其它幼儿园来说,她们的工作要烦琐与复杂多。因为她们面对的不是同一年龄班的孩子,而是大、中、小各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由于幼儿园自身条件的限制,孩子活动和吃饭的教室不在同一个地方,每天生活老师要把二楼、三楼、甚至是四楼的孩子集中在一楼或者二楼的活动室来进餐,而午睡的教室又在四楼或者五楼,并且班额也比较大,往往一个班五六十个孩子,因此,对我园的生活老师来说,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安全压力也是非常大的。纵观我园的生活老师素质也是层次不齐的,有幼师毕业的学生,有曾经在其它幼儿园工作过的具有一定经验的保育员,也有热爱这个职业但没有这方面工作经验的下岗工人;有年长的,也有年轻的……面对这一特殊群体,如何有效地帮助她们尽快熟悉我园生活老师的工作流程并能科学有序地开展工作呢?近几年来,在混合班生活老师的管理与成长方面我们作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效果。我们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1 抓好岗前培训,帮助生活老师尽快熟悉工作流程

每学期需要招聘新的生活老师时,我们都要提前计划与安排,并在上期末的最后一个月进行岗前培训。首先进行职业道德培训,由园领导授课。一方面对生活老师进行思想教育,要热爱幼教,热爱幼儿,言行举止符合教师职业需要;另一方面组织生活老师学习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了解生活老师工作职责。第二、拜师学艺。在这一个月的岗前培训中要让刚来的生活老师到有经验的生活老师班级蹲点学习,让她们熟悉生活管理及保育护理各个环节,学习有经验的生活老师是怎样组织幼儿午餐和晚餐的。比如,中午如何到各班级接孩子,从哪个班级开始,要做哪些工作;接几个班的孩子时应该怎样排队;怎样安抚新小班哭的孩子;到午餐教室时要做些什么;吃饭时有些什么要求;吃完饭要做什么;午睡时又要做什么等等点点滴滴,都需要生活老师一一熟悉并能运用自如。我们采用“一听二看三实践四改进”的培训方式,即先听园领导、保育教研组长、优秀生活老师的讲解,然后到寄食班现场观摩与学习,自己尝试着组织活动,针对实际练习情况不断改进方法。我园一般是让新来的生活老师到班见习两周后试着来组织活动,幼儿园指导教师根据每个生活老师的实际掌握情况再针对性的指导与强化。

2 做好学期初的帮扶指导工作,使教师克服畏难情绪

每次开学的前三周,我园全体行政后勤工作人员及值班人员都要到寄食班开展帮扶指导。因为新招聘的生活老师岗前培训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技能,但每期都有新生增加,她们还不能完全掌握每个孩子的特点,加之新生哭闹现象严重,我们的生活老师往往手忙脚乱。表现为:工作起来没有头绪,幼儿进餐秩序比较混乱,这些问题都需要幼儿园对她们进一步跟踪指导。因此,在生活老师接孩子们排队、进餐以及午睡、起床等每一个环节中,幼儿园都安排专人帮扶和指导。比如,协助生活老师教幼儿排队;帮助新小班幼儿入厕盥洗;给幼儿盛饭分菜;帮助生活老师组织游戏活动;在幼儿起床时帮助整理衣物等等。通过几周的跟踪指导,生活老师更加熟悉了工作流程,组织方法也比较科学合理了。而且在帮扶过程中,生活老师感受到了紫幼这个大家庭的团结与温馨,她们更加热爱幼儿,更加细致地做好了生活护理方面的每一个工作环节。

3 定期开展生活老师的培训与教研活动

对生活老师的培训以及生活老师教研活动的开展,我园采取专人负责,定时开展,并拨给一定的教研经费。我们采取单周星期一下午集中培训,由保健医生组织并开展活动,园领导要参加。培训的内容为:幼儿日常生活护理的基本知识;各种传染病、流行病的预防;幼儿进餐的准备与要求;幼儿午睡的准备与要求;进餐安全工作须知;发生意外事故处理方法;日常消毒知识与运用等等;开展的教研活动有:保育经验分享,问题探讨,生活自理能力大比拼,消毒工作评比,生活老师技能竞赛等等。我园的生活老师在教研活动中和我们带班的老师一样,她们也时时感受到成长的快乐,特别是每一次生活自理开放日活动,孩子们出色的表演,家长们积极地参与,让所有的生活老师感动得热泪盈眶。

4 加强自我学习,培养反思能力

除了集中学习相关生活护理和保育方面的知识外,幼儿园每年订阅了10几种幼教杂志,我们常鼓励生活老师勤于阅读,书写心得,并能在工作中,培养总结与反思的习惯。我园有一位叫向英蓉的生活老师特别喜欢学习,平时除了向有经验的生活老师请教外,她还经常到幼儿园骨干教师张琰、罗静等所在的班级听课,学习骨干教师们是如何组织幼儿活动的,并常把班上学到的知识大胆运用于自己组织的午餐、晚餐活动中。孩子们特别喜欢她,家长们对她的工作非常满意,她也常常将工作中的点滴收获书写出来,在去年的市幼儿教师论文评比活动中,她所撰写的有关保育方面的论文还获得了一等奖。

5 检查与考核,表扬与奖励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