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践教育培训

实践教育培训

实践教育培训

实践教育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实习支教;置换培训;教师教育

师范生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是指组织高校的高年级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校进行教育实习,在一定时期内顶替现职农村学校教师的岗位,被置换出的农村教师参加由高校组织的短期脱产培训。实习支教、置换培训是对传统师范教育实习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也是对贫困边远地区教育师资的一种有效的支援模式。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要求,自2008年以来,坚持对师范生实习支教、置换培训工作进行积极实践和不断探索。

一、实习支教置换培训的目的和做法

(一)实习支教置换培训的目的。

推进教师教育改革的新途径。师范生的实习教育是中小学教师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实习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师范生培养质量。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高职院校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的本质就是学习与工作过程、高校与行业和社会的紧密结合。对于师范教育来说,就是师范院校与中小学的紧密结合。因此,教育实习,就是要把实习生放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培养教育其教学能力,以增强将来岗位的适应性。在实行实习支教、置换培训工作以前,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师范类学生的实习主要集中在为数不多的河源市区小学,实习场所有限,实习生的实践锻炼机会不多,实习效果不够明显,有时还出现实习学校因担心教学质量受影响而不太乐意接受实习的现象,甚至不让实习生登台授课,这对实习质量造成一定的冲击。而实习支教作为一种新的实习模式,把实习直接提高到了完全顶岗的要求,如果说传统的教育实习主要是“扶”,在教师指导下亦步亦趋地实践,那么实习支教主要强调的是“扶”之后的“放”和实习生可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这样的“放”、“独立”和“完全顶岗”更有利于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实习支教、置换培训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内涵,是师范教育实现工学结合的最佳途径。

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的必然要求。河源市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着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业务水平普遍较低。据2007年的调查,全市13812名农村小学教师中,非“科班”(第一学历为非师范院校)出身占了70%以上,有85%以上教师不能按新课标要求授课。二是学科配置残缺不齐。除中心小学教师配置相对好一点外,乡镇小学音、体、美课程几乎找不到专业教师授课。以东源县上莞镇为例,全镇应开英语班级数为68个,应配置22位英语教师,实际配置17位,其中仅有2位毕业于英语专业。三是缺乏竞争意识。农村中小学,尤其是小学教师一般年龄偏大,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安于现状,缺乏上进心,观念陈旧,知识老化。四是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处于“一有二无”状态,即“有规划,无资金,无基地”。作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的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几乎都挂上了电大和职业技术学校的牌子,其培训教师的功能正在迅速减弱。河源基础教育师资条件薄弱的严峻问题,迫切需要地方高职院校体现服务地方的重要功能,积极为小学师资培训服务。

(二)实习支教置换培训的做法。

首先,通过调研制定实习支教、置换培训的总体规划。按照规划,2008年在河源市东源县上莞镇进行试点,然后在全市五县一区全面铺开实习支教、置换培训工作,用3年的时间,每年为30个乡镇实习支教点提供初级的培训服务,每年置换培训1500名以上在职小学教师,同时建立相对成片且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从2011年开始进行高级培训,帮助、指导小学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培养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培训的方式是就地集中培训与在河源职业技术学院集中培训相结合,培训对象主要是河源市小学的紧缺学科教师如音、体、美、英语等专业教师。

实习支教置换培训工作一般安排在师范生即将毕业的第六学期,由学校统一组织师范生分派到河源市各乡镇实习支教点,由实习支教点(一般为镇中心小学)安排优秀小学教师作为实习生指导教师。置换时间历时5周,进实习支教点第一周见习,第二至第五周完全顶岗,实习生全面接替原任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教学任务。置换比例为1.5∶1,即3名实习生置换2名小学教师,实习任务包括:备课、说课、上课、班主任工作、观课议课、课后辅导、批改作业、考察考试、组织课外活动、教育调查等内容。被置换出来的小学教师集中在实习支教点进行为期4周的就地集中培训,采用“自主学习、专家引领”的方式,由河源职业技术学院选派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教授深入实习支教点,直接组织小学教师进行培训。此外,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还利用暑假组织乡镇小学教师到校集中培训,培训内容突出基础性和观念性,新课标教法、计算机基础、心理健康辅导理论与技巧、研究论文写作辅导、教学方法研究等列为培训内容,课程设置贴近农村小学的教学实际需要。

二、实习支教置换培训的主要成效

(一)实现教育实习模式和教师培训模式的重大改革。

实习支教、置换培训工作,从体制上实现了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它打破了原有的“培养不管培训,培训不管培养”,职前和职后脱节的格局。传统的师范教育体系注重学科教育和学科的自成体系,教师职业技能部分常常被忽视,基层中小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小学教师的状况也极少受到关注,采取顶岗实习,就地置换培训的方式,突破原有的师范教育的封闭体系,实现师范生培养和农村教师培训一体化,即对职前教师培养、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培训三个阶段作出统一规划,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教育一体化。此外,把置换出来的教师集中在当地的中心小学进行就地培训,可以拉近高校与农村小学的距离,使高校对农村教师的素质要求和农村课改现状有更直接的了解,为高校进一步调整师范教育的办学思路、改革办学模式提供更加真实的决策依据。同时,可以节约成本,减少支出,减轻小学教师的经济负担,也便于当地教育部门管理。

(二)促进师范生自我教育和能力培养。

实习支教,为实习生提供了全职教师的实习机会。实习生除担任班主任工作外,每周授课时数达到15课时以上,完全顶岗4周,每个实习生的授课时数达到60课时以上,比原来在城区实习多12倍以上,使学生能够在实实在在的教师岗位上进行教学实践。由于实习生处在与实习支教点教师同等的地位,学生得到了更加充分、全面的实践锻炼,通过这种教育实习模式,可以让学生完全投入到教学中去,获得丰富翔实的感性认识,不断从感性认识中总结、提高,并与学到的理论相联系,使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实习生的职业技能得到了锻炼,增强了对实际工作环境、工作岗位的适应性,提高了专业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顶岗实习还深化了毕业生对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认识,加深对小学教师职业价值的认知,增强了到农村从教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毕业生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

(三)小学教师提高了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派出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熟悉小学教育教学,能准确把握新课标要求的教师,担任当地小学教师的培训任务。培训方式采用集中授课、观摩等常规形式,适当配以讲座。通过培训,补充和更新了小学教师的科学人文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提高了教育科学素养。通过传递大量新的有效的信息,介绍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分析问题的思路,使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更新,通过一系列的研究研讨活动和专项技能训练,发展了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这种按需施教、传递信息、更新观念、发展能力的培训得到了受训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好评。

三、实习支教置换培训长效机制的构建

实习支教、置换培训工作涉及面广,参与的人员多,没有政策的扶持和相应的机制,这项工作不可能持久、全面、深入地开展下去,也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工作,要努力形成师范生培养和农村教师培训一体化、互助共赢的长效机制。

(一)责任协调机制。

在现有体制下,在职教师培训实行的是省、市、县三级管理,实习支教、置换培训工作,势必会打破现有格局,所以必须重新疏理关系,明确省、市、县政府和高校的职责,制订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激励机制,彻底打通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使之一体化。要将实习支教置换培训工作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的目标管理,作为对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干部进行政绩考核的一项指标。市、县教育局和高校应加强对师范生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组织机构,落实具体部门和人员负责和联系这项工作,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县区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实习支教、置换培训基地的规划,及时向高校提出农村教师的培训需求计划,配合高校积极选派和认真组织农村教师参加培训,为在岗教师分期分批轮训创造良好条件。实习基地(镇中心小学)主要负责协助解决实习岗位和食宿条件,负责小学教师培训的管理。高校主要负责安排实习生和培训授课教师、授课计划和课程。

(二)经费分担机制。

应加大投入,建立师范生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工作的经费分担机制。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费用一般由高校负担;置换教师培训工作费用由市、县(区)教育局、农村学校和高校合理分担,原则上市教育局负担农村教师培训费用,县(区)教育局和农村学校负担农村教师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开支,鼓励县(区)教育局全额负担农村教师参训费。如果大面积推开实习支教、置换培训工作,那么政府专项支持是主渠道,应该提供专项经费。

(三)管理督导机制。

实习支教、置换培训工作要实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要在做好调研和试点的基础上,强化管理督导,将实习支教置换培训工作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加强评估检查,保证实习质量和培训质量。要兼顾实习和支教两个方面,周密安排好实习时间、周期、实习工作量、生活、安全等问题。要充分考虑农村教育的实际需要,遵循教师教育的规律。特别要注意实习支教、置换培训的选点问题,要因地制宜地选择确定一批条件适中、集中连片、能安排实习生食宿的中小学校作为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如镇一级的中心小学。因为条件太好的学校不需要师范生实习,没有这样的需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不支持,达不到支教的目的;条件太差的学校师资水平跟不上,实习生起不到教学相长的作用,生活、工作、安全问题也难以保障。

师范生的实习评价由高校负责,小学教师的考核由高校与当地中心小学共同负责,评价材料分别进入实习生档案和小学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毕业生就业推荐和教师继续教育成绩、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师范生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工作的督导检查,把师范生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工作作为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教师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对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个人和单位进行表彰奖励。

(作者单位: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茗.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支教刍议[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4).

实践教育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民培训;成人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力图通过全党全社会的努力,加快培育出一大批“以农业为职业,占有一定的资源、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解决农业发展中“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问题。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要从环境、制度、政策等层面引导和扶持,重点是要构建包括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扶持政策等相互衔接、有机联系的国家制度体系。本文结合浙江省农民教育培训的实践,对构建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制度提出一些观点和思考。

一、浙江省农民教育培训实践

近些年来,浙江省通过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百万中专生计划”、“千万农村劳动素质培训工程”,在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上进行了探索和实践,重点在三个层面上对农民开展教育。

1.1 农民的初级教育

20世纪90年代初,国务院下发文件,在全国推进“绿色证书制度”教育,即实施农民技术资格证书制度,把西方发达国家对农业劳动者实行的先培训、后就业的持证上岗职业培训资格制度作为“绿色证书”工程。通过立法、行政等手段,把农民的技术资格要求、培训、考核、发证等规定下来,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作为农民从业和培训的规程,从而确保从业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在10多年的实施中,浙江省把实施“绿色证书”工程作为提高农民素质的重点工程,各级领导班子亲自抓,有工作部署,有经费安排,有强有力的农广校师资作培训的依托,有激励奖励政策等。每年坚持培训“绿证”学员3000名以上,先后培训获得绿色证书的农民5万多人。2004年,实施“阳光工程”培训计划,每年培训农民近4万人。通过培训,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建设,以及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1.2 农民的中级教育

农业部在新世纪发起的,由中央(地方)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实施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其主要招生对象是务农、务工中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和实践经验的创业农民。应用远程教育方式,进行中专职业技能教育,使之成为中等职业技能创业人才。实施初期每年培养近2000人,从2008年实施种养专业免费就读政策以来。每年培养近5000人。

1.3 农民的高级教育

从2010年开始,由浙江省财政全额资助,开展了“现代农业经营领军人才提升班”试点工作,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实施“主体提升行动”,探索培养农业创业主体的新途径、新模式,着力提升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领军者的知识学历水平、经营管理能力和人文社会素质,加快推进浙江省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转变,促进浙江省农业逐步走上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该试点工作选择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骨干及种养大户作为培养对象,鼓励其参加大专或本科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培养采用自学与面授教育相结合、课堂授课与实训结合、基础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等学习方式,试点每年培养规模为60名。市、县各地也结合当地实际,与高校(高职院)联合开展农民大学生或现代农业经营领军人才培养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开展两年来,社会反馈良好。

二、浙江省农民教育培训基本经验

2.1 政府主导

依靠行政力量统筹教育培训资源,浙江省建立和完善了农民教育培训的工作机制,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培训能力,加强宣传,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开展农民教育培训,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2 服务产业

通过调研分析,浙江省把立足农业产业布局和各地农业发展实际,把服务产业、支撑产业作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培训内容上,以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为重点,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急需关键技术和紧缺人才开展教育培训。

2.3 因地制宜

面向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和农村社会管理等不同对象,根据区域、产业、服务、经营管理和农村社会事务管理等领域不同特点,浙江省因地制宜,分类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教育培训,加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确保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2.4 需求导向

根据农民实际需求和特点,确定教育培训内容,选择适合农民学习的时间和地点,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培训,把满足农民需求作为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思考与建议

新型职业农民是专业化的农民,专业化的农民应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经营能力,原则上应至少具有中等专业教育基础,并获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因此,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制度体系可以围绕这个教育目标,并借鉴过往农民教育培训的做法来设计。

3.1 科学确定教育培训对象

目前,主要三大类农民可以通过培训达到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能力要求:一是围绕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教育培训以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工人为代表,主要从事家庭规模化经营的“生产型”农民;二是围绕发展农村服务业,教育培训以农机手、沼气工、机防手、农村经纪人等;三是围绕发展区域经济和地方特色产业,教育培训以农业工商资本投资人、进城务工返乡青年等为代表的“创业型”农民。根据浙江省的产业发展特点,可优先选择“生产型”农民和“服务型”农民作为重点培训对象,教育培训包括认定前的系统化职业教育和认定后知识更新培训。

3.2 合理制定教育培训模式

不同的职业农民群体应当采取不同的教育培训模式,要把“能否满足农民实际需求、能否激发农民学习热情、能否帮助农民致富”作为衡量标准,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职业教育与短期培训并重,系统培训和经常化知识更新相结合。要以实训为主、理论为辅,专业技能为主、公共知识为辅,进一步完善“理论授课、基地实训、案例分析、论坛讲座、技能鉴定、跟踪问效”培训模式。大力实施送教下乡,推进培训教师、媒体资源和人才培养“三进村”,把农民教育培训办到乡村、办到合作社、办到农业企业,方便学习。推进学分制和弹性学制,采用工学结合、农学交替、分段学习、半农半读等方式,解决农民工学矛盾。

3.3 整合教育培训主体

目前,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机构很多,各有优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全、覆盖面广、贴近基层、农民教育培训经验丰富,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农技推广机构技术、师资、条件较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有实训基地。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中,各方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形成技术、师资、能力、条件相配套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格局,协同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实践教育培训范文第3篇

同志们:

按照自治区党委和市委的统一部署,我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体安排8个月时间,到2014年9月基本完成,具体到每个单位,集中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时间一般不少于3个月。从3月12日全区动员会召开以来,我们按照梯次展开、压茬进行的方式,统筹推进全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前,区直机关和各乡镇、街道、片区管委会的动员会已全部召开,村(社区)一级基层党组织动员会将于4月15日全面启动。为确保村、社区和非公经济党组织这一级活动及时启动、顺利开展,经区委研究,决定从今天开始,集中利用一周时间对各村、社区、非公党组织书记分期进行培训,主要目的是对全区基层党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再动员,并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确保基层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取得群众满意的实效。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社区、村一级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基层的组织细胞,是党执政的基础,肩负着落实党的政策、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责。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强不强、作风实不实,作用发挥是否到位,不仅事关党的形象,更关系到党的执政根基。"区政合一"以来,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民生事业不断改善,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不断巩固,这些成绩的取得与社区、村等基层党组织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这也更加说明基层党组织在全区改革发展当中的重要作用。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凝聚力、战斗力不强,部分党员党性修养不高,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疏远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此,要充分认识加强基础党组织建设重要性,切实抓住教育实践活动这一有利契机,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组织基础、群众基础,为实现两大历史任务、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既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又是一次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部署。目前,我区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活动的基层单位涉及1镇4乡、11个街道、2个片区管委会、23个行政村、138个社区居委会、89个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涉及党员13000多人,占到全区党员总数的87%。参加活动的党员干部大多数处于基层一线、非公有制企业一线,党员的综合素质、从业状况、职业构成、活动方式和思想状况都有很大差异。在活动开展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肯定会更多,广大基层群众对教育实践活动寄予了更高的期望。面对这些复杂的情况,如何成功搞好社区、村和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关键在基层党组织书记。基层党组织书记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是否认识深刻、把握是否准确,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方法步骤、基本要求和办法措施等是否全面掌握、了然于胸,对于教育实践活动在基层扎实有序开展、取得实效至关重要。全区各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组织书记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党委和区委的安排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各族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提振精气神、拧成一股绳,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开好局、起好步。

二、突出工作重点,把握关键环节,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目前,全区的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扎实开展,社区、村的教育实践活动也即将全面启动。在3月12的动员会上,区委对全区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以及各环节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现在关键是落实区委的要求,紧密结合基层实际,切实把社区、村和非公有制经济等基层党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好、开展好。

一是严格遵循规定要求,牢牢把握活动的正确方向。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任务要聚焦到严守政治纪律和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政治不够坚强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不能"走神",不能"散光"。具体到社区、村一级党组织,就是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以争取人心、做好群众工作为统领,以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为重点,以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为切入点,聚焦政治坚强和"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贴近群众"访民情"、改进作风"惠民生"、密切联系"聚民心",深入开展创建"民族团结模范单位"、"民族团结模范社区"活动,切实当好群众贴心人,办好群众身边事,着力解决好社区、村党员干部在维护社会稳定、严守政治纪律、联系服务群众、加强基层服务管理、维护民族团结和"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在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保障改善民生、强化基层基础、推动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要紧密结合社区、村等基层党组织特点和党员实际,采取灵活多样、务实管用的方式,抓好规定篇目学习宣传和思想教育,实现学习教育全覆盖,确保学习教育要入心入脑。要发挥制度建设的规范性作用,便于基层党员干部拿出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精力,投入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中去,有效缩短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要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好事有人干、坏事有人管、困难群众有人帮,把解决问题的成效真正落实到基层组织,切实解决好联系群众"最后一截路"、服务群众"最远一家人"等问题,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打好民心、民安、民富这个长治久安的基础。

二是聚焦"四风",找准找实存在的突出问题。"四风"问题看得见、摸得着,是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大问题,抓住了反对"四风",就抓住了干部群众的关注点,就抓住了活动的着力点,就能找准穴位、抓住要害,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就能解决好"四风"问题,就能使我们党的作风有一个大的改观,使我们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有一个大的提升。活动启动之前,区委已对乡镇、街道(片区管委会)、村、社区等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进行了调研梳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坚强方面:有的对抓稳定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认识不足,警惕性不够,防范意识差,存在厌战情绪,缺乏长期作战准备;有的对维稳工作盲目乐观、麻痹大意,不能履职尽责,入户走访、巡逻防控、视频监控、限时工作法等维稳措施存在打折扣、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个别党员干部对一些农村历史遗留等原因造成的矛盾推诿扯皮、畏难情绪重、不敢担当,特别是部分乡镇、村对本地区存在的私搭乱建和各类违法建设行为视而不见,不愿管、不敢管、管不好、管不住。民族团结方面:有的在民族团结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作用不强,对破坏民族团结的现象不能正确运用理论知识反击,不敢发声亮剑的问题,甚至还存在信教、参与宗教活动行为;对宗教极端思想和非法宗教活动"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知道装不知道、知道但不报告"。"四风"方面:有的"机关化、衙门化"倾向严重,重管理轻服务,以管理代替服务;有的精神懈怠,畏难退缩;有的不安心工作,混日子思想严重,不能很好地履行工作职责,存在"庸、懒、散、拖"现象;有的联系群众不紧密,工作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缺乏主观能动性,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习惯用老思路、老套路应对,蛮干盲干;有的农村基层组织村务公开制度流于形式,公开不及时、监督不到位、内容不全面,存在弄虚作假等问题。服务群众方面:有的脱离群众,群众意识淡漠,对群众缺乏深厚感情,不关心群众冷暖,不能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有的服务群众不到位,不善于和群众打交道,坐等上门多、主动问需少,甚至遇到矛盾和问题绕道走;有的对社区"四化"建设、"四知四清四掌握"、"五百"服务、全程代办、错时工作、限时办结、承诺践诺等措施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等。这些问题是基层群众深恶痛绝、反映强烈的问题,是迫在眉睫、非解决不可的问题。各基层党组织在活动一开始就要认真对照检查,带着问题抓学习、带着问题搞剖析,带着问题抓整改,切实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硬任务,把解决"四风"问题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真正从思想和行动上进行一次深刻全面的对照检查。

三是坚持立说立行,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怎么样,最终看问题是不是整改到位。如果问题找了一大堆,到最后却不了了之,这其实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其结果必然会损害党的公信力。要把整改落实贯穿于活动始终,立学立改、立查立改,发现什么问题就立即整改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要着力解决稳定基础不牢的问题。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化维稳责任,坚持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围绕"三项重点工作"和打牢"三个基础"的要求,坚决落实自治区党委、市委关于加强基层安全防范的各项措施;加大社区"四化"建设力度,构建人防、技防、物防"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完善应急指挥体系,加强乡(镇)、街道(片区管委会)、社区(村)巡逻队伍建设,健全基层维稳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党员干部、综治力量、群众共同参与的治安防控体系;健全问题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做好登记建档,明确化解矛盾的责任领导,明确时间与措施,力争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强化乡(镇)、街道(片区管委会)、社区(村)党组织在宗教事务管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落实"三管两制一负责"制度。深入开展创建"民族团结模范单位"、"民族团结模范社区(村)"活动,与各族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最大限度争取民心、凝聚民心。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11号文件和市委63号文件精神,把推进去宗教极端化作为核心任务,筑牢抵御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防控网络。落实好流动人口限时工作法,全面推广完善"二维码"管理办法,及时发现和消除社会管理薄弱环节和漏洞隐患,打牢基层维护稳定和服务群众的基础。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始终坚持"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的理念,充分利用好"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这个有效载体,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和区委的各项利民便民惠民政策。进一步完善"零距离服务居民"平台,发挥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队、爱心门铃、便民联系卡、民情日记的作用,全天候接待、全方位受理、全过程负责,为群众提供便捷实惠的服务。深化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党员志愿者服务等形式,强化社区服务功能,送法律、送政策、送温暖,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夯实服务群众的基层基础。积极协调解决好群众反映的水不通、路不平、灯不亮、暖不热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入户走访等方式,亲身感受群众冷暖,了解群众所想所盼,保证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办事更加便利、得到更多实惠。要更加关心关注残障人员、空巢和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低收入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深入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扶帮困"活动,"为民服务全程代办"、社区"五百服务",努力在深入基层中转变作风,在上下互动中解决问题,在服务民生中争取民心。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问题。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好基层党员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漠视群众、高高在上,不了解基层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的衙门习气,解决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出工不出力,懒懒散散,自由散漫的问题。结合机关干部下基层住万村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全面深入到群众中去,加强调查研究,说群众常说的话、愿意听的话、听得懂的话,向居民群众学习,尤其注意学习如何与居民群众打交道,摸清居情民意,理顺群众思想动态,切实提高宣传群众的能力,为更好服务群众筑牢基础。要强化正风肃纪,查处党员干部吃喝风、玩乐风、风和大操大办等不正之风等问题,集中火力打歼灭战,一件一件地抓,一个一个地改,使群众不断看到基层作风转变的新成效、新气象。

三、认真学习培训,努力提高工作水平

今天参加培训的各位基层党组织书记,既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推动者,也是参与者,大家的工作水平和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活动能否真正取得实效。大家一定要摆正态度、端正思想,自觉投入到这次学习培训中。这次培训的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是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工作能力的一次难得机会,大家一定要珍惜机会,静下心来、沉下身子,集中精力,认真学习钻研,理论联系实际,带着问题思考,深入交流探讨,真正把开展活动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方法步骤和具体要求掌握好,为组织开展好本单位的教育实践活动练好基本功,成为组织开展活动的行家里手。要严格培训工作纪律,参加培训期间不得请假,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服从统一安排,做到勤于学习、严守纪律、树立良好形象,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培训任务。开展培训的目的在于实践。这次培训班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大家是否真正学有所得,关键要看实际效果,看工作成效。希望大家通过学习,真正掌握履行职责所需的能力和知识,尤其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找准问题,理清思路,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带班子、强队伍,保稳定、促和谐,抓服务、促发展的实践中,真正做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各基层党组织会后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认真传达学习中央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市委、区委部署要求,将教育实践活动精神宣讲到每位党员。要及时组建教育实践活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统筹安排好本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的教育实践活动。要安排专门力量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及时掌握本地区党员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基础薄弱、发展滞后、矛盾突出的社区、村及流动党员的情况,认真查找出政治坚强和"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制定教育实践活动方案,组织开好动员会,有针对性地搞好思想发动,确保教育实践活动起好步,开好局,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实践教育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习示范点;教育云平台;虚拟现实;行业慕课;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体系

一、引言

基层气象工作是整个气象事业发展的基石,基层人才队伍的素质是推动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但是,多年来基层台站存在学习环境差、意识薄、经费缺,学习效果不佳;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人员少,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干部学院通过深入分析气象教育培训现状,以需求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2009年8月,正式启动了气象远程学习示范点的创建工作,旨在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资源优势,改善学习条件,激发学习热情,构建长效机制,推动远程学习,为中国气象局人才培养战略,特别是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来,干部学院以示范点建设为抓手,以“互联网+”为理念,倾力打造以大数据、云计算为手段的气象教育云平台,以点带面,共建共享,大力推进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2014年,世界气象组织教育培训办公室官员杰夫威尔逊到河北怀来参观示范点,对该项工作表现出极大兴趣,并表示希望在世界气象组织推广。《中国远程教育》杂志曾对此项工作进行过专题报道。

二、在坚持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示范点建设全面展开

为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的意见》(气发[2009]25号)文件精神,2009年,干部学院制定了《气象远程学习示范点建设方案》,明确提出了建设目标、指导方针、任务分工、政策措施,以及实行部门内上下联动,通力合作,共同推进远程学习示范点的运行机制。在示范点的创建过程中,干部学院紧紧把握“制订方案-试点启动-全面开展-跟踪服务”四个环节,2009-2010年首批启动了河北安新、山西介休、四川红原、甘肃华亭和敦煌5个示范点的创建工作;2012年扩大试点范围,创建了10个示范点;2013-201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截至目前,共创建部级示范点108个,其中有43个示范点由干部学院授牌并签订了《气象远程学习示范点创建责任书》。在部级示范点带动下,山西、河北、黑龙江、福建、贵州等在本省范围内启动了省级示范点建设。2015年河北、山西省局率先将远程培训工作纳入各市局年度考核指标,县级学习点建设开始起步。

三、创新路上,没有终点,气象远程教育蓬勃发展

(一)创新机制,实现远程学习示范点全覆盖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通过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体制机制,示范点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干部学院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了干部学院、省地县各级人事培训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示范点的任务分工,建立了《学习培训制度》《“结对子”帮扶制度》《互动交流制度》《青年职工赴基层蹲点实习制度》《联系人制度》等针对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具体工作制度。创新性的建立了示范点遴选机制、示范点学习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增加经费投入,在改善示范点学习环境的同时,建立起基层学习机制;干部学院、分院和省培中心直接与基层沟通的联系机制;远程教学互动机制;示范点总结汇报、经验交流会等交流机制;示范点建设动态反馈机制;示范点授牌考评机制等一系列工作机制。108个部级示范点实现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覆盖。该项工作为基层台站充分利用部级远程教育资源提供了最佳解决方案。

(二)创新理念,同基层学习型组织建设

紧密结合把握趋势,需求导向。干部学院致力于开创新型气象远程教育模式,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和理念,通过示范点体制、机制建设,为每一位职工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学习方式。每年制定详尽的调研、考核和运行方案,采取与省局共建模式,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考察、座谈会、在线学习统计分析等多种方式,准确把握基层职工学习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发远程培训项目,贴近基层业务实际,开发了综合观测、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灾害防御、装备保障、防灾减灾,基层综合管理等课件2000余学时,组织编写基层台站气象业务系列培训教材16册,提供基层工作案例100多个,向基层赠送光盘10多万张,赠送教材近3000册,提供电子图书6000多册,气象现代化急需的学习资源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三)创新技术,实现云平台资源共建共享

逐级管理,互联网+。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干部学院着力探索教育技术创新和学习资源建设的有效途径。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探索建立起国家、省、地县逐级管理的培训模式,打造终生学习的最佳服务载体,搭建了集“一网四库十系统”为一体的现代气象远程教育培训平台,把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每个角落,达到气象系统全员培训的目的。于此同时,按照统一标准,采用流媒体、非线性编辑和网页交互等多种开发技术,搭建了一个以干部学院为核心,分院和省培中心合作共建,专职教师及各级气象业务技术人员在线协作开发,系统功能完善、应用性能良好的多媒体资料共建共享环境。近年,在“互联网+”概念的引导下,以虚拟现实技术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实训系统,真实再现了CAWS600系列自动气象观测站仪器设备安装拆卸、故障排除等核心内容。系统一经投放,受到基层台站职工的广泛赞誉。目前正积极开发DZZ4/DZZ5型自动站实训系统,预计投入到培训业务后会产生更为理想的效果。开设同步课堂,实现了全国范围内异地多点实时互动教学功能,这种形式能够突破空间的限制,一定程度上解决气象部门庞大的职工数量与有限的面授培训资源之间的矛盾。目前,干部学院正在建立健全优质学习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以期充分利用干部学院现有的技术和资源优势,集合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力量,建设面向气象行业、面向全体社会公众开放的气象行业慕课平台。为从事气象教育教学工作的气象行业专家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平台和课程平台,尤其将首先吸引示范点的一线技术人才共同参与到课程建设、共同参与培训学习、共享资源、分享学习成果。将传统的课件学习升华到课程学习的层面,依靠强大的社交功能和学习质量监控,提高网络培训的课堂性和趣味性。“互联网+”气象教育,不仅是互联网和远程教育的简单物理反应,而是深层次的化学反应。不久将来,气象教育云平台会将终端从电脑搬至手机,减少成本、便捷学员;通过大数据运用为每一位学员提供学习情况分析,提供“学分银行”跟踪管理等功能,支持终身学习管理服务。届时,示范点乃至所有的基层干部职工都可以使用电脑、手机等终端,随时随地投入个性化的学习之中。

四、立足全局,提升能力,气象远程教育成效显著

搭建实时学习交流平台,提供专业的教学指导和优质的技术保障,逐步建立领导主抓学习、辅导员指导学习、职工自主学习的组织内良性学习机制,树立按需服务理念,鼓励各示范点积极推进自主学习、开展特色培训,促进远程教育和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紧密结合,使示范点职工的学习方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获得“量身定制”的个性化培训服务,为基层气象文化建设、学习环境建设等多个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管理上创立混合式培训联动机制,用预培训方式,在学习内容、学习时长以及考试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并以此作为面授培训的入学资格。

(一)完善了现行气象教育培训体系

示范点建设大幅度缩小了有限培训能力和日益增长的培训需求之间的差距,弥补了人才培养与现代气象业务发展脱节的“短板”,成为干部学院建构特色鲜明的开放式气象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一环。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体系包含部级主站、省级二级站和地县级基层台站远程学习点(第三级),示范点的创建适应了气象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有效促进了气象教育培训任务在基层的落实,改善了过去地县级远程培训效益发挥不充分的情况,是满足基层气象职工终身教育需求,实现分层分类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

(二)提升了基层台站业务服务能力

示范点创建单位的职工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学习交流促进了职工间的感情沟通,从而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据中国气象局在职培训档案管理系统的统计显示,示范点创建直接受益的气象基层干部职工约5千人;示范点职工学习的人均时长、学习次数、考试成绩等各项指标在本省均遥遥领先于非示范点。根据实地调研情况,示范点的创建转变了基层台站人员观念,为基层员工提供了方便、快捷、实用的新知识、新技能。通过学习培训、讨论交流、技术指导、专家授课等活动提高了示范点职工在观测、人影、防雷、自动站维修等业务领域的技术能力和业务工作质量,提升了基层公共气象服务和科技服务能力。在中国气象局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中,为实现一岗多责的岗位设置提供了有力保障,得到了中国气象局的认可,受到广大基层气象职工的欢迎。

(三)拓宽了气象知识信息传播渠道

伴随着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作用愈发显现,广覆盖、重推广、上下联动、形式多样的气象知识信息服务格局初步形成。几年来,从干部学院到基层台站,自上而下积极拓宽气象知识信息传播渠道,扩大气象科技与管理知识和信息覆盖面,通过中国远程教育网、宣传产品、培训简报、新闻报道、专题培训等多种途径,与人事部门一道,着力建立面向地县级干部职工、信息员、协理员的气象知识信息服务机制,增强服务理念、找准服务定位、搭建服务载体、突出服务重点,在提升基层业务服务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气象远程教育自身能力的提升。

(四)推动了气象教育培训工作现代化

气象教育培训现代化是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示范点创建工作为建立结构完善、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目标加油助力。经过六年的努力,各示范点完善了学习制度,优化了学习环境,职工参学率大幅提升,从原来每年不足30%提升到90%以上,切实提高了基层人员业务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干部学院还制定了气象远程学习点建设指南,推进了示范点标准化、规范化、长效化建设,已成为基层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有力支撑。气象远程学习示范点建设,推进了远程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和基层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实践,在基层台站人才培养、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气象职工终身教育、基层气象综合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获得各方的好评。2012年,示范点建设工作获得了“中国气象局直属机关展示学习品牌”的荣誉。2015年12月干部学院远程教育中心党支部在中央国家机关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品牌选树活动中被中央国家机关工委评为40个“展示品牌”之一,示范点创建工作的创新和实践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总结与展望

示范点创建是适应当前和今后气象事业发展,特别是适应基层气象现代化、综合改革的需要,是建设气象部门基层学习型组织的需要。六年示范点建设工作的显著成绩和宝贵经验已经证明示范点的创建对基层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得到了中国气象局的认可,受到了广大基层气象职工的欢迎。这是干部学院、省级管理部门和各示范点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展望未来,鉴于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建立长效学习机制和建设学习型组织(台站)等多方面的迫切要求,就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以点带面,推动示范点建设的进一步延伸,力争在2020年前将所有县级气象局建成气象远程学习点,进而抓住互联网加速向农村地区普及的有利契机,将气象远程教育服务延伸至乡镇气象工作站、信息员、协理员这一层级。二是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按需服务,不断解决建设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继续将示范点建设与基层台站人才队伍建设和基层学习型组织建设紧密结合,推动气象远程教育在创新中不断取得新发展。三是继续着力推进气象教育培训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不断跟随网络培训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打造气象虚拟网络大学,使远程学习成为基层台站职工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任彦平.初中计算机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浅议[J].教育教学研究,2011(19):236-237.

实践教育培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分诊护士;培训教育

现代医学迅速发展,医院临床分科越来越细,突出了其专科性、专业性及先进性。门诊人流量大,病种复杂。医院对患者进行就医指导(导诊)及各专科实行护士分诊制度,便于患者简单迅速地了解就医流程,及时准确地选择就诊科别。这就要求门诊分诊护士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较广泛的医学知识及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等。然而分诊护士又是比较特殊的群体,不上夜班,工作较临床科室轻松。因此,一些老弱病护士往往被照顾安排到门诊工作[1]。她们来自不同的临床科室,由于受职业分工及经验所限的影响,加上身体等方面的原因,对学习更新知识欠热情,相对来说,难以保证发挥正确的分诊指导作用,不能完全胜任岗位要求。因此,结合实际抓好分诊护士的培训教育,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适应其岗位要求是十分必要的。对分诊护士的培训项目标准,各医院均无规定[2]。笔者所在医院门诊部于2010年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实施对分诊护士的培训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导诊分诊人员19人,其中导诊岗位6人(非医学专业,主要负责目标指引,就诊卡办理指导,预约门诊热线登记等工作。不属此培训教育对象之列)。各专科分诊护士13人,包括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五官科、皮肤科、中医科、感染科等门诊。大专学历4人,中专学历9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8人,护师3人,平均年龄48岁。在门诊工作时间最长13年,最短3个月。

1.2 方法

1.2.1 问卷及现场工作调查分诊护士 内容包括病例分析、如何分诊、如何配合医生做好患者的就诊工作、本院最近推出哪些新业务、新技术、新设备等。通过上述方面的调查进而了解对内、外、妇、儿、皮肤、中医、五官、感染病科等各专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掌握情况。

1.2.2 分析调查结果,找出分诊护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知识薄弱点 (1)缺乏全面整体的专业知识,缺乏发散性思维。分诊护士专业知识较扎实能从多方面评估就诊患者作综合判断的占42%,58%尤其是门诊工作时间较短的护士往往只是凭经验、现有知识及主观认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指导。(2)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在配合医生患者就诊方面,50%的护士能做到观察患者病情并根据病情作轻重缓急的安排,提供安全运送,联系相关科室等。而半数护士只是维持秩序,按号叫诊。患者提出要求就处理,不要求就让患者自理,未能做到多观察多询问主动服务。(3)缺乏主动学习医学新知识的意识。比较了解医院最新的的信息动态、关心本院信息公布及阅报、订杂志、上网学习者只占30%,普遍对此不太关心,有的因年龄及身体等因素,抱着干几年就退休的思想,缺乏继续学习的热情[3]。

1.2.3 制定培训计划 门诊部组织成立由门诊护理骨干组成的岗位培训小组及质量监督小组。根据分诊护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岗位要求确定培训教育内容、培训时间等,课堂理论教育与岗位训练相结合。质量监督小组评估培训教育效果。

1.2.4 实施培训教育

1.2.4.1 小课堂学习,每月1~2次。(1)学习医学基础知识。门诊常见病、多发病的症状及体征,相关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等。请各专科分诊护士轮流主讲,人人参与。涉及内容包括内、外、妇、儿、中医、皮肤、五官口腔、感染病科等,小组长点评。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观察、评估、分析能力,以达到正确分诊[4]。(2)沟通技巧。学习本院制定的《医务人员服务规范》,《门诊工作手册》,解读《医患沟通学》[5],护士长重点分析工作中出现沟通欠缺导致患者不满甚至投诉的案例,总结经验。同时设计场景,提出问题,探讨学习,交流心得,以提高沟通能力。(3)扩充知识面。充分利用每月一期的院报《通讯》资讯以及浏览医院网站,及时了解各科室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引进的新设备等,了解专科建设、特色治疗、名医推介、医学动态、养生保健、科普教育等。(4)门诊部定期邀请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的临床科室负责人给导诊分诊人员进行信息推介学习。(5)应急能力的培养。学习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熟悉紧急抢救患者的流程,心肺复苏技术的演练等。(6)参加院内各种业务学习、培训。每季度科护士长检查读书笔记一次。

1.2.4.2 岗位培训 (1)基本要求。如仪表、礼仪、语言、行为、服务态度等。(2)专科管理。熟悉各专科医生出诊时间,正确分诊指导就诊秩序、安全管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物品准备等。(3)轮岗工作。分诊护士每半年轮岗一次,更好地熟悉各专科疾病,诊疗常规,病情观察等以及该专科名医、专家,特色治疗等。

1.2.5 考评考查 科护士长及科室质量监督员专门设计一套门诊分诊护理工作质量考核标准及评分标准,评估分诊护士工作质量,每月进行一次量化考核。内容包括分诊护士对全院环境、医疗信息等的熟悉程度、各专科医生出诊时间的了解程度、门诊各专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急慢性疾病的分诊要点掌握程度、诊室管理、病情观察及应急处理、服务礼仪等8个小项目,共100分。≥80分为合格。同时每月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内容包括服务态度、护士分诊指引、信息沟通、就诊秩序、环境管理、疾病知识及用药知识的宣教等共6个小项目,每个项目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很满意、未接触进行评价,以满意与很满意计算为满意,不满意和一般均为不满意。

1.2.6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通过理论培训及岗位教育,提高了分诊护士的综合素质,2010年门诊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合格率达96%;患者满意度达98.9%,与实施培训教育前(2009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分诊能力明显提高 由于加强医学基础知识的培训学习及各专科分诊岗位轮岗工作,分诊护士对门诊各专科疾病的临床症状、特点及就诊常规比较熟悉,能较全面评估患者,分诊能力明显提高。

3.2 形成良性氛围 笔者所在医院门诊部对分诊护士的培训与考核,采取比较灵活的方式方法,老师在身边,经验分享,互相学习,互相督促,同事乐于接受,形成一个良性氛围。分诊护士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加强,把医院的各项服务承诺以及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大大方便了患者就诊,得到领导和患者的好评。

参 考 文 献

[1] 侯春梅,郭春艳,潘春光.转岗老护士如何做好分诊工作.健康必读(下旬刊),2010(5).

[2] 何晓俐,谭明英,解蓉.门诊分诊护士的规范管理.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8).

[3] 褚加静,刘钰.急诊分诊护士准入制度对比及借鉴.中华现代护理,2010,16(9):110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