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的道德品质

教师的道德品质

教师的道德品质

教师的道德品质范文第1篇

对小学生而言,教师的语言和仪态、情感和动机、兴趣和爱好产生的影响作用更大。教师所展示的具体内容对小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起着“暗示”作用、表率作用、榜样作用、同化作用、内化作用、反思作用。

一、语言和仪态的启迪

在小学,尤其农村小学中学生有意无意的粗话、流话仍很普遍,虽然学生并不完全明白其含义,但用于骂人、吵架却很自如。问题在于,这些粗话、流话必然污染学生的内部和外部的道德环境。教师运用语言进行道德传递不仅仅是指道德内容的灌输,更重要的是以个性化的语言去营造一种既有理性,又有德性的氛围,即是说用个性化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受有理性、有礼貌的言语氛围,学习讲道德、讲文明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而在学校或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语言环境。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教师,一定会使自己的语言成为打开心灵的钥匙、播种文明的种子。

教师的仪态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知和感觉,它以隐性的教育意义对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观。在仪表上一个人的穿着打扮体现了作为社会成员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教师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又往往在与学生交往中对学生产生影响。从教育角度来看,教师或以整洁素雅体现自然美,或以略施点缀体现修饰美,或以个性化装束体现性格美,总之,切忌矫揉造作。

小学生对教师的认识首先从外在形象开始,教师的语言和仪态以其鲜明的个性和职业特点在学习耳濡目染中起到“暗示”作用,使学生无意识获得经验和体验,并由此引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好感和认同,这时教师才有可能成为学生的“表率”。道德意识是道德素质中最基本的东西,他是产生道德情感、道德动机、道德判断、道德选择的基础。只有通过无意识的道德体验和道德经验才会产生出道德意识,才会让学生随时都能感觉到道德问题。

二、情感和动机的内化

情感是个人素养中最具魅力的因素,从情感角度上理解道德问题,道德的形成是师生交往中情感共鸣的过程。所谓共鸣,就是情感体验上的相融与相通。首先对教师亲近、接受、拉近心理距离,并且对教师从表面顺从到内心接受;其次是对教师的信赖,与教师情感共鸣,这一过程中学生已开始体验教师的言行,并以积极的情感“亲其师,信其道”;最后是学生的道德内省的反思,将“教师”(道德情感)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质,实现主体性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人总是要对一定的外部环境、生活条件产生内在需要,而这些需要中有积极、合理的一面,这就形成了道德动机。人的需要是多元的,道德动机也是多元的,如有意与无意、随意与不随意、偶然与稳定、情景性与倾向性等。教师也有需要的满足与不满足的矛盾冲突,也会产生不同层次的动机。作为具有健康人格的教师,他总是会以积极态度不断调控自己的满足方式,总是让稳定的、倾向性的动机呈现高尚的状态,以此为学生树立表率和榜样。

三、兴趣和爱好的示范

参与生活、热爱生活需要有兴趣和爱好作为支撑,教师人格中的兴趣和爱好正是带领学生步入生活、体味生活、选择生活,进而享受生活、创造生活的示范和榜样。教师的兴趣和爱好奠定了教师对生活的热情和充实生活的基础,同时也是为学生创造丰富的校园生活的基础。一方面,学生从教师的兴趣爱好中找到满足自身需要的东西,或将教师的兴趣爱好同化为自身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学生从丰富的学校生活中增加了人际交往频率,增添了生活的乐趣,增强了对事物进行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四、学识和能力的感召

教师的教育威信虽然是学生的主观感受,但也与教师的各种表现有关,而教师的学识和能力是树立教育威信的重要因素。知识广博、爱的广泛、智慧超群、能力出众,加之情感充沛、生活热情,这样的教师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如果再作出突出的成绩,其威信也就随之产生。有威信的教师会在学生心目中产生信任感、服从感、崇拜感。只有当学生主观上接受、认可、服从、信任教师时,教师的道德风范、道德行为乃至道德“灌输”才会被学生接受、内化。教师也正是以自己的学识和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威信作为感召力,以其极大的教育能扩散到学生中,使每个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影响,这些影响直接作用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教师的道德品质范文第2篇

教师既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又作为特殊职业群体中的成员。这就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实践活动一方面要自觉遵守社会公民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又要遵循教师专业的特殊规范要求。教师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是所教学科方面的专业人员,同时也是教育领域的专家,因此教师执业所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比其他任何行业都要高,唯有如此,方能胜任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师德素质也同一般品德一样是“知情信意行”五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整合起来的整体,它是一般性规范(公民道德)与职业规范的统一,基础性道德规范与高尚道德理想的统一,一般职业规范与专业特殊规范的统一。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必须给师德以完整的专业价值认同。

(一)从专业角度认识师德规范的特殊性价值

1.教师的“双专业”特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存在的必然教师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专业。很多发达国家都对教师有具体的职业资格要求,有专门的机构进行严格的考试并认定职业资格。对于教师,目前,美国、日本、法国等国都在实施教师资格制度。1993年10月1日我国颁布的《教师法》把教师身份界定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在职业道德方面,由于教师“双专业”的特点,要求更高,因为教师职业有社会形象、社会影响,不仅对学生,对社会也应当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2.教师劳动对象的可塑性特点——教师要时时处处做出表率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于他们的劳动对象是可塑性强、模仿性强的青少年儿童。因此,教师要在各方面起表率作用,以自己的学识、才能、高尚的道德品质影响、培养学生。2014年9月9日,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提出了“四有”好教师标准,这就是“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的学识、要有仁爱之心”。[3]在当今社会,教师要不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加强修养,终身学习,努力实现教师角色的不断转型。在专业知识方面,那种认为“要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的观念已经过时。教师要实现由“一桶水”向“长流水”的转变,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为此,教师要做到治学严谨,博学多才,才能适应科技迅猛发展的形势需要。教师职业道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要求,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发挥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的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了教师职业具有较强的表率性,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质,以此去影响、感化和教育学生。学生因为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通过对教师的模仿、学习、借鉴,不断发展、完善自己。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且长期地发挥着作用。虽然学生的成长是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在学生整个十几年的学校生活中,有时关键的一两件事、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教师的道德表现不仅对学生有教育作用,而且对社会风气有着引领和影响。因此,教师要自觉用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时时处处做出表率。

3.教师劳动过程的复杂性,劳动成果的合力性——教师要有仁爱之心,协作之长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不仅指教师每天面临处理教材、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还要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些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等。如何处理这些关系,直接影响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对上述关系处理是否妥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因为教师不但有教育学生的职责,还有以自己的学识和道德影响包括学生家长在内的其他社会成员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的责任。要担当起这些责任,教师要热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弟子不必不如师”,在当今时代,教师要树立“向孩子学习”的教育观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教师要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开拓精神的有用人才,仅靠单个教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面对社会背景不同、智力基础各异、个性特点千差万别的学生,素质再高的教师,仅靠个人的努力也很难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再者,作为教育者本身的教师也是各有所长,各有特点,在他们身上都有每个人的闪光点,教师之间决不能“文人相轻”,要有容人之量。要善于取他人的长处,补己之短。如今,科研兴校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要保证课题研究取得实效,保证教师校本培训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中的价值,更需要教师的团结协作。团结协作,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教师与其他行业相比,这一规范显得更为重要。

4.教师劳动“产品”的全面性和高质量——教师要博学多才,善待学生教师的劳动“产品”——学生,是一种特殊“产品”,在理论上不应当有“废品率”。教育的目的是对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条件的学生实行因材施教,发展各种类型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学习与探索的积极性,使他们的特长能够得到充分发展。教师的劳动对象——学生即使“毛病”再多,也不能将其列为“朽木不可雕”“不可教也”的“另类”而置之不理,更不应抛弃对待。“发展”,只有在师生平等交往、人格尊重、甚至是在欣赏学生、不厌弃另类的状态下才可能实现,学生的学习欲望也才能得以唤醒。因此,教师要运用教育规律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力;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使他们的优势智力领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这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中要求平等对待每位学生的基础。

5.教育“生产”周期长,教师劳动成效慢——教师要敬业乐业,无私奉献教育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决定了对教师成果的测定比较困难和复杂。教师的劳动成果和“效益”难于完全量化。学生的分数只是教师劳动成果的一个方面。而且由于每位教师所面对的学生个体差异极大,难以与其他教师进行横向比较。特别是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进行比较就更困难。教师劳动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教师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劳动的自觉性要比其他行业更为重要,职业道德的约束作用更明显。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教师要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对学生发展负责的态度,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增强科研兴校意识,从减轻学生负担入手,敬业乐业,勇于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向着既促进学生身心自由健康发展,又保证教师自身与学生一起创造性发展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从生命角度认识师德规范的价值为人师者先做人。教师作为社会的公民,遵守基本的“做人之道”不仅是个体生命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须对普通公民道德规范实现超越。研究表明,新时期教师道德品质的主要范畴包括仁爱、公正、宽容的本体部分,勤奋、谦逊、节操的基础性部分和开拓与进取的前沿部分。这些新型教师道德品质是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关于教师道德品质研究精华的继承,是对孔子的“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不耻下问”教师基本道德品质论,荀子的“尊严而惮”“耆艾而信”“知微而论”教师道德品质论,徐特立、陶行知等教育家的“博爱”“谦虚”“勤奋”“真诚”品质论的发展与升华。教师每一种道德品质的构成都有六个最基本的要素,即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道德习惯。其反映了教师道德品质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即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积累,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内在根据,道德品质是道德关系的体现,道德品质是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化,道德品质是主体自觉意志的凝结,道德品质是行为整体的稳定特征。它们的形成与发展是个体生命发展过程道德品质生成主体因素、社会因素、实践因素交互影响与整合建构的结果,是主体自我完善、自我建构,人生价值与生活幸福的不断实现。[5]只有从生命发展需要的角度完满认识道德品质的本质特征及其形成与发展规律,教师才能主动自觉地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建构道德信念、亲历道德实践、养成道德习惯,才能自觉加强道德修养,达到不断实现师德素质的质性飞跃和教师队伍不断优化的目的。

二、构建体系,重在落实

在师德建设实践中,构建体现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特征的师德教育运作体系,以尊重教师的需要为核心,不断改进师德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强烈呼唤。[6]

1.构建师德教育的目标内容体系师德教育目标体系是师德建设的方向,选择实质性的教育内容至关重要。在总体上,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确立以学校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为主体的目标内容体系,分层次、有系统地具体制定学校公德、干部道德、教师道德教育细则。在操作上,要做到“五个统一”,即坚持公民道德教育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统一,普遍的职业道德教育与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统一,基础性道德教育与先导性道德教育的统一,传统道德教育与现代道德教育的统一,职前道德教育与职后道德教育的统一。

2.构建师德教育的活动体系以实践为基本精神的道德,其达成不能没有活动的开展,活动是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师德教育同样如此,没有活动载体的师德是“美德袋”式的教育,空袋是不能直立的。师德教育的过程就是在活动中学习师德知识、体验师德情感、内化师德信念、磨炼师德意志和养成师德习惯的过程。学校师德建设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构建各具特色的师德教育活动体系,如: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师德理论教育活动;以法制报告、英模报告会为主体的师德专题教育活动;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各种各样的文体教育活动;开展构建学校精神家园的环境建设活动;学校与社区行业道德联谊教育活动;中小学校与大学的合作教育活动;德育科研活动;等等。

3.构建师德教育的管理体系师德教育管理体系是学校师德建设运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领导体制、机构设置、德育队伍组织、规章制度建立、德育环境创设。其基本职能是决策与规划、协调与监督、组织实施、总结调整,等等。为了保证整个体系的前后衔接、相互配合、有序运转,学校必须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即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党政工团妇研等部门配合抓、学校各级机构层层落实的领导管理体制——德育队伍是师德建设的主体,是获得总体实效的关键。学校必须树立全员育人的观念,建立骨干队伍(学校的党政领导、政治课教师、管理者、优秀教师、学生优秀分子)、基础队伍(各科任教师以及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社会力量(社区、家庭、部队等方面的英模人物)三位一体的师德建设队伍,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育人理念得到全方位落实;除此之外,建立健全的岗位责任制、工作制度、会议制度、奖惩制度、日常规则、师德评定方案等规章制度,创设包括基地、场所、设备及教育手段等硬环境与校园文化、校风等软环境相结合的师德教育环境,是保证师德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性环节。

4.构建师德教育的保障体系建立科学的师德教育运行机制是师德建设的重要保障,它包括激励机制、宣誓机制、反思机制、科研机制和监督机制等。(1)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尊重教师生命发展的各种需要,根据不同价值选择、成就感,运用各种方式去激励先进、鼓舞高尚,从而增强广大教师进行师德实践的信心与决心。激励包括榜样激励、目标激励、成就激励和需要满足激励等。(2)宣誓机制。就是用宣誓的方法推进师德诚信的实践。宣誓有就职宣誓、入党宣誓、决心书宣誓等,它是一种强调师德素质内化、唤起教师自醒的实践方式。(3)科研机制。在知识经济时代,师德建设面临新的课题,如何创造性地解决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难题,促进教师队伍由数量型向质量提升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用科研成果推动教师道德的自主、自律、自由发展。(4)监督机制。要使师德教育真正取得实效,必须在师德建设规划与师德教育实施及成果达成之间建立监督机制,它可包括“学评教”机制、“社评教”机制等,以确保师德建设计划善始善终地落实。

教师的道德品质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师德建设 一体化 专业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048-01

1 师德培养要与教师业务进步不同时期的特点相匹配

教师业务进步会经过不同时期,在每段时期,教师要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他的业务能力,要求,心理,观念都有不同特点。教师职业品德的变化与教师业务进步的时期特点会有重要关系,并且也被教师实际工作和综合业务素质所限制。如新担任职务的教师容易与学生产生纠纷,原因多数是因为教师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缺少导致。所以师德培养要与教师业务进步的不同时期特点相匹配,制定师德培养的计划,在方式组成上要体现重点。

教师业务进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业前培养时期,从业工作时期,工作改善时期。从业前培养,要依据教师终生进步的观念,重视使学生领会职业品德对于毕业后工作生活和业务进步的作用和意义,了解教师职业品德的基础内容,准则,规定和理论。师德培养要和职业爱好,专业观念融合,这是学生愿意从事教师行业,进入教师行业的基本,是教师职业品德产生和进步的根本条件。所以不只要在师德培养工作中传授职业品德理论,还要把师德培养进入到所有学科的实际教育工作中,开展各种实际参与活动,使学生能够开始实行职业品德行为同时体会职业品德情绪。从业工作时期是教师职业品德成长的最重时阶段,这时对教师标准是,需要全面了解和实行基础性师德规定,在实际工作感到高尚师德所产生的正面情绪感受,增加遇到道德难题时的坚定信念,教师就职培训可以很大程度决定教师业务进步和职业品德的形成。从业后改善时期,师德要提高到更高境界,要增强教师师德素质的自觉提高,使师德从外部要求完成向内心要求的变化。改善进步时期的师德要求,提高教师业务进步愿望,促使教师具有创新性道德素质,师德培养中要关心指导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做出自我反省进行批评和做出反思产生建设性成果,重点提高和增加教师对自身进行教育和修养能力,这是师德能够持续进步的最主要方式。

2 师德培养和教师实际工作密切融合

实际工作是完成师德培养和教师业务进步联合为整体目标的交汇点。师德教学是师德培养的重要工作,它要和教师实际工作密切融合,教师业务进步可采用很多方法,但是教师在学校教学活动中的实际工作是不能取代的。师德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实际工作中,实际工作是教师师德培养的重要方式。教师多数优秀素质是在实际工作中产生和完善,职业品德规定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做为教师内在的业务素质。道德的特点是和实际体会和具体环境有关,教育环境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道德表现和道德品质,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具体表现,在实际工作中遵守教师职业品德规定,完成自己的工作的情况,教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会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师德教学和教师实际业务工作相连接,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会对道德表现,道德品质,道德矛盾的理解,体会来增加师德品质和业务能力。与教师实际工作分离的师德教学不能被教师深入认识,也不能激发起教师内心的道德情感。

现在师德教学多数是单方面宣传教训,不能和教师实际工作结合。这样缺点使师德教学效率不高,也使师德培养和教师专业进步联合成整体的目标不能达到。如果改正此种缺点要做到,第一,要树立师德教学以人为基本的观念,要全面认识教师实际条件,重视教师个人需要,教师要做为师德培养的主体,不能只是做为工具被教育。第二,要建设开放丰富巧妙的师德教学方式。师德教学为教师职业品德的进步提供理念,但是还有更重要作用是为教师品德思维和能力的进步提供基础。

3 制定师德规定要满足教师业务进步的需要

师德规定对于教师业务表现要准确,实际,可以评价可以实行。在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文件对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品德做出规定,规定有遵守法律,尊敬职业,爱护学生,严格教学,互相团结,保持廉洁,做他人典范,与家长合作等。但是文件内容不能结合实际,也不能有效实行,对于教师的工作情况,工作结果重视不多,职业特点表现很少。教师职业品德是在外界要求下的自我约束,没有专业品德规定的限制,指引和鼓励,教师在工作实践中和业务进步中做到自我约束难度较大。师德规定只作为价值观的指导,但是对于具体工作没有制定规则时,不能全部发挥师德规定的功能。所以现在急需对已有的师德规定做出全面分析,以教育和伦理的观点对师德规定做出检查审察,目的是建立理论根基坚固,可以全面显现教师业务进步,符合实际,要求明确,可以评价,可以实行的师德规定。

教师业务进步也有需要,来增加表现教师业务进步特点的内容。师德规定是现实也是在历史中产生,它也要经历改善转变的历程,在教师业务进步中需要对其不断地进行完善。教师业务进步过程的进行,教师职业品德的内容也会不断变化和增加,师德规定要增加新条款,教师职业品德要重点表出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教师职业能力中生成性最强的因素,它决定着教师的职业前景,它的组成部分有向教育工作奉献的理念,对于社会高度负责,主动要求业务进步等,在师德培养中要把这些精神作为重要内容,并且随着教育事业进步,要增加新内容,这样会使师德培养和教师业务进步形成整体。

4 结语

在我国,教师从业者在社会工作中对道德建设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平日教育工作中要具备师德。对于教师的职业品德提出了严格的标准,重视教师要做为他人模范,用言行进行教育,使学生的内心产生感动。教师在平时教育工作中要具备人格培养作用。对于教师业务能力的要求只有知识和技术的进步是不够的,还需要增强教师内心的道德素质,使教师个人专业技术和职业道德在知识和品德方面达到统一。

参考文献:

[1]曹孚.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教师的道德品质范文第4篇

在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实施创新教育,其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那么,关系到整个国家前途、影响整个民族精神风貌的师德在教师素质中的地位怎样呢?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经过大量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即教师身心发展的总水平。其构成要素主要是教师的机体素质、文化知识素质、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等。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我们所认为的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作为教师基本上都知道

教师道德,但许多教师并没有把道德规范、准则内化,因此,他们在实际教学中表现出言行不一致性。例如,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如果你问老师,“你体罚学生吗?”95%的老师的回答是:“没有!”,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就有体罚学生的行为,说明这些老师并没有把道德准则内化,表现出言行不一致。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简称“师魂”。

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

儿童、青少年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正是个性与品德形成时期。尽管社会环境、家庭等因素对儿童、青少年的个性形成和品德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但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作用最大。教师的影响主要通过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影响。另一方面是通过教师本人的人格特征、言行举止等对学生的影响。在儿童眼里,教师是正确的,

教师的道德品质范文第5篇

首先,教师道德素质在教师素质构成中更显重要

新时期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长期性、示范性、创造性的特点决定构成教师素质的特殊性。教师素质作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才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主要包括教师的机体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等。

教师道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思想情操和人格品质。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本身和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和教师道德的外在表现。

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正是个性与品德形成时期。尽管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对儿童、青少年的个性形成和品德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教师的作用最大。教师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同时,还通过本人的人格特征、言行举止等对学生产生影响。在多数学生眼里,教师的话都是对的,教师都是正确的。教师的言行就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个性的形成和品德的发展。因此被称为“师魂”的教师道德素质将比文化素质更重要。

其次,师德修养的魅力将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诲人不倦”等要求,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

从社会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群体都是由单一的个体所组成。每个个体的道德风貌反映出整个民族的发展水平。个体的许多道德习惯、道德品质都是从小养成,教师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超常的决定性作用。因为教师的教育是长期的系统的,无论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还是德育手段等都长期而系统地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的教育是科学的,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都是根据儿童成长的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人生最初的二十几年是决定和影响人一生的发展的关键时期,是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从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高度来看师德修养水平的高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最后,师爱是师德修养的灵魂

当今社会,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教师过多地偏向于对功利的追求,缺乏爱心,许多学生在人生的紧要关口,由于长期受老师的影响,因而可能最终导致其难以建立对社会的关爱。作为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

二、新时期师德修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总的说来,良好的师德不仅是提高师德修养的必需条件,更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增强师生关系的基础。

教师自己受了多大程度的教育和教养,并且使这种教育和教养成为他自己的财富,就能在相应的程度上对别人发生教育影响,而且必然发生这种影响。教师自身的学识与道德水平即师德始终在潜移默化中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学生对从教者的判断和看法,进而影响着师生关系。

首先,良好的师德能提高教师的素质进而加强师生关系

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会具备优良的素质。具体表现在,精神焕发,精力充沛的进行教学,并有坚毅、乐观的性格、严整刚毅的志向与力量,这样通过教师以自己的品行为榜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当中不知不觉中受教师的影响,使学生也形成坚强的意志与自制力,因而更富有理性,善于思考,发奋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像这样,在教师身体力行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有了提高,而且使学生受到感染,更加的敬慕教师,从而增进了师生关系。如果这位教师不仅做不到以上方面,且在上课时无精打采,语言粗俗,不仅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而且势必对学生起着不良的影响,就无从谈起师生关系了。所以教师的良好的素质影响着师生关系。其次,良好的师德能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进而融洽师生关系

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自然而然的会要求自己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具体表现在,不自觉中热爱着教育职业,热爱着教学工作,热爱学生,并会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他便会受到学生的爱戴,赢得学生的欢迎与尊敬,进而才会出现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这个教师没有从心底里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那么他便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师生关系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第三,良好的师德能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进而增强师生关系

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会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在了解学生方面,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接受能力、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等方面出发来了解学生,并能客观、公正、科学地处理好共性与个性、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相互关系。在教材内容方面,使教材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从而使学生顺利的掌握教材。只有这样他才会使学生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进而获得学生的敬爱,师生关系也因此增强。

第四,良好的师德能提高教师的艺术素养进而增进师生关系

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会在教学中显露出较高的艺术修养,才能更好的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具体表现在,真挚的感情、优美的语言、闪光的哲理、恰当的态势和流畅的表达等方面。通过这些途径不仅使学生更加喜爱上他的课,而且增添了学生对他的敬慕,进而使师生关系更加融合。

第五,良好的师德促进教师自我教育进而稳固师生关系

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会努力不懈的坚持自我教育,使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进而纯化和完善自我。具体表现在,经常进修、加强专业教育、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扩充知识面、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这样才会使学生更加尊敬他和热爱上他的课,师生关系也因此得到加强。

三、新时期提高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教师道德修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也是实践的问题。要使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必须依靠自己长期不懈的努力,自觉地进行修养和锻炼。因此,掌握正确的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是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参加社会实践,投身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积极地进行道德修养,在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更主要地通过自身不懈地努力,日积月累,经过长期的锻炼,就能够成为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教师。

第一,努力学习,提高师德理论修养。

教师道德理论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掌握了它才能辨别善恶、是非,才能在自己思想领域里战胜那些错误的,落后的道德观念。一个只有在道德修养中以教师道德的先进典型作为自己思想行为的楷模,鼓励自己,在思想意识中凝聚着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常以崇高的道德品质作为自己行为的目标,才能使自己的道德修养不会迷失方向,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较高教师道德修养的人民教师。

学习教师道德理论,主要是个人自学和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道德学习。个人自学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有一定的自我支配的灵活性、机动性,但由于受教师个人理论水平、理想觉悟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有时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教育部门,包括学校组织的教师道德学习,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师道德教育,它克服了自学中的不利因素。树立教师道德的理想人格,就是要确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想。

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道德品质。因为先进教师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生活在教师队伍里的活生生的人,它能够以直观形式启发教育和感染教师,进而影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监督和促使他们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取长补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品质,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多读教育界名人的传记和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这些名人身上都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体现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多接触他们,以便受到感染和鼓舞,使自己的行为趋于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二是学习身边的模范教师,他们生活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影响更直接、更深刻、更快捷。第二,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

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教师道德修养,是教师修养的根本办法。在教师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从教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习惯,自始至终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和教育教学完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认识自己的行为是与非,才能辨别善与恶习,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如果只是“闭门思过”、“坐而论道”,脱离实践去修养,那么教师道德修养就要成为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