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话会议方案

电话会议方案

电话会议方案

电话会议方案范文第1篇

近日,一位跨国公司的部门经理向记者抱怨,她就职的公司已经与美国总部召开了连续两天的Con-Call(Conference Call,电话会议)。虽然电话、视频会议等不是新鲜的“科技装备”,但作为企业“节流”措施之一,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似乎越来越有代替公务出差的必要。

在供需方的另一端,一些会议解决方案提供商开始寻求除直接进入中国市场外的新招。2008年12月中下旬,基于通信技术的按需定制业务流程改进解决方案提供商Premiere Global Services(以下简称Premiere)宣布与企业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中企网络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企通信)联合,共同开拓中国及亚洲市场。

Premiere进军中国市场

这次合作中,Premiere与中企通信共同推出一款会议及协同解决方案,助力中国企业客户无需预约型活动和网络会议服务。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中企通信将销售Premiere的电话和网络会议解决方案,而Premiere将为其提供技术支持。

作为中信集团控股子公司的中企通信,拥有信息产业部第一类、第二类多项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并在2008年初获得了由信息产业部(现工信部)颁发的首家全国范围的IP VPN经营许可证。此外,中企通信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三家基础电信运营商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可帮助中企通信及合作者Premiere方便的使用三家电信运营商的基础网络,而国资委作为中企通信股东之一的背景也为两者合作的市场开拓创造了有利先机。

网络会议在中国

从用户对网络会议高不可攀的“第一印象”到如今很多公司每月花几十到几百的费用租用硬件,软件会议设备,网络会议市场在中国的成长是迅速的。

来自赛迪顾问的一份报告显示,就视频会议来说,受“非典”影响,2003年中国视频会议市场需求被激活,呈现出42.61%增长率的爆发式增长。2004年之后,市场增长率较2003年水平有所趋缓,但受视频会议技术的成熟、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资费的不断下降以及受政府3~4级网市场启动和企业市场快速增长等利好因素的刺激,中国视频会议市场进入了稳定的加速增长阶段。2007年中国视频会议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8.26%,达到29.82亿元人民币。

Frost&Suilivan公司会议与协作研究首席分析师Roopam Jain表示:“电话和网络会议在中国市场的增长潜力是十分巨大的。不断提高的意识、文化习惯的改变以及强大的拓展势头都加速了企业对这些解决方案的应用,用户数每年大幅增长。预计到2013年,中国网络以及电话会议服务市场总值将达到1.74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5%。”

电话会议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视电话会议;运行维护;安全管理;正常运行

中图分类号:TN948.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4-0000-01

电视电话会议系统是利用电视技术及设备通过传输通道在两地或多个地点之间召开会议的一种通信平台。随着科技不断进步,这种方式成为重要的通信手段,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工作的效率,提高了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效率等,节省了差旅费用,实现可以随时随地的召集和举行会议培训、准确传达会议精神、缩短上层领导的决策周期等。

一、建立有效的规范化管理机制

(一)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

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前提下,随着企业构建现代

型、集约型企业工作的不断深入,对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的可靠性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展开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的重要作用,因此这种规范化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二)明确规范化管理范围

建立规范化的管理系统,需要确定其中的管理范围,这种系统的构建需要以网络结构坚固化、系统平台一体化、业务应用智能化、技术装备标准化、通信管理集约化为总体建设目标。要坚持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建立一套完整成熟的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管理机制,并加强对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提高电视电话会议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更好地为企业的生产发展提供快速、便捷、高效、经济、安全的通信服务。

(三)制定系统管理规章制度

好的管理制度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样制度化也是做好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管理的重要保证。根据我国企业的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的使用情况,制定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管理办法、会议室管理制度、电视电话会议系统设备管理规定等制度等是非常必要的,这样能够明确管理人员应该做什么、如何去做,从而使系统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四)建立完整的设备技术管理档案

完善电视电话会议管理系统,需要建立设备的管理档案,以便能够有效的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发生故障时尽快找到出现问题的点,准确的判断问题的所在。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1)规范设备接线标识。各类设备的连接线应做有详细的标识,使线缆走向、连接清晰,有条不紊,方便日常维护管理。

(2)绘制系统结构图、设备接线图。设备之间的连接应有图、有记载,以便查阅与维护。

(3)建立系统设备台账以及工具仪表使用台账。

(4)编写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实际操作步骤书,用标准的流程约束、规范设备专责人的实际操作步骤,确保操作无差错。

(5)规范试值机标准卡、试值机报告样式。制作试值机标准卡,以规范会前联调时应检查、测试的内容,有效杜绝现场作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二、系统的运行维护过程

电视电话会议系统要进行系统维护,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定期的对这个系统进行检查,确定设备及线路的工作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并对出现问题的设备及线路进行及时检查维修。

关于系统的的调试,首先,在接到召开电视电话会议的通知后,系统专责人按照通知要求的联调时间,对系统进行会前调试。会前调试与上级会场之间的联络要使用规范用语。其次要遵循调试的工作原则,保证调试工作的顺畅,确保图像清晰、声音正常。全面调试。落实“一主两备三重”的保障措施,对主用系统、备用系统、应急系统和联络指挥系统进行全面调试检查。完成以上的内容之后,形成书面文件提交报告,保证会议的顺利进行。

三、系统的安全管理

(一)制订反事故应急预案

根据系统运行情况,分析影响安全的危险点,如传输通道中断、网络设备故障、本地装置故障、电源故障等,有针对性地采取安全措施、制订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地避免发生问题。

(二)系统安全管理的措施

首先要完善安全技术措施,采用封网措施,由通信调度下令启动,在规定范围和规定时间内执行。在会议期间,停止一切活动,严格按照安全规则进行实施。利用双路由的方式,在主、从MCU之间安排两条相互独立的传输路由,并由两侧加装自动切换装置。其次,对会议内容进行备份,对省级以上要求配备一主一备两套终端,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声音一主两备安全措施。通过电话会议与电视会议两网并联运行,保证声音始终不中断。电源是保证电视电话会议安全的重要基础。为了保证安全,主会场的所有设备(除照明、空调以外)全部采用大楼综合UPS供电,而照明空调等要求稍低一些的负荷则采用双路交流电源供电。最后,实施照明分散控制。照明系统对于电视电话会议的安全和图像质量都是至关重要的。照明系统的可靠性不仅取决于供电电源和照明器材本身的质量,而且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电视会议机房及设备必须保证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应符合国家有关建筑物防雷接地的有关规定,防止雷击和过电压击毁设备。单独设置接地体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采用联合接地时,不宜大于0.5Ω。

四、结束语

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完善,逐渐形成自上而下的视频会议网络,有效的实现会议网络化,提高企业的办事效率,以便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

参考文献:

[1]李世望,徐向东.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在反事故演习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通信,2010,31(3):18-21.

电话会议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电力通信专网 软交换 组网技术

一、软交换基本原理

1.1软交换平台的功能结构

在电力通信专网中,软件换平台构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数据传输的特定功能,采用标准协议与接口,并将业务/控制与传送/接入相分离,进而保障电力通信网络的正常通信和连接通畅。因此适用于电力通信专网的软交换平台需要实现以下主要功能来构建完善的功能结构,即业务交换功能、呼叫控制功能、地址解析功能、业务提供功能、计费功能、协议功能、资源管理功能、互通功能等。软交换平台的各种功能与服务器、网关、终端等相互融合,共同完成软交换的连接与通信。

1.2软件换网络构架

从电力通信专用网络的软件换平台功能结构来看,软交换网络构架则可依据其功能分为接入平面、控制平面、传输平面与业务平面四部分。通常接入层面主要包括媒体网关、信令网关、接入网关等接入网关设备,目的是为各种设备提供接入核心骨干层的方法和手段;传输平面的核心传输网络是IP分组传送网络,为各种媒体流与信令提供传输通道;控制平面主要由软交换设备组成,实现协议处理、呼叫控制等功能,并提供访问底层网络资源的开放接口;业务平面最主要的软交换功能实体是应用服务器,为通信中各业务提供执行环境。

1.3软交换主要协议

适用于电力通信专网的软交换平台是一种开放和多协议实体,电力通信专网中的各种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是通过软交换提供的各种标准协议进行的,软交换协议保证了不同通信信号、通信设备之间通信业务的稳定实现。一般来说,软交换主要协议包括SIP、M2UA、H.323、MGCP、BICC、H.248/ MGACO、RADIUS、SCTP、SIUP、TUP等。软交换提供的各种协议保证了通信系统各网元之间的通信,使设备与设备之间能够交互与协调,进而保障通信网络安全服务的质量。

二、电话公网和电力专网对IP电话的理解及需求差异

2.1理解差异

电力专网通信网要求交换设备性能高、功能齐全、容量相对较小,软交换与IP电话能够实现宽带与窄带混合组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电力通信专网中,与电话公网不同的是,电力通信专网的软交换是控制中心,而IP电话是用户终端,IMS则是这一系统的标准架构。适用于电力通信专网的软交换平台将登陆/注册、网管/计费、信令/网关、地址解析/局向路由选择、呼叫/重定向继续控制、互联组网、业务提供、系统安全、用户数据库等功能以模块化软件的结构形式安装在同一台服务器中,进而构建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性、完整的软交换平台。

2.2需求差异

电话公网与电力专网在媒体流传输方式方面具有不同的需求,电话公网主用MGCP/H.248构架,由网关来实现媒体通道连接,而电力专网IP电话则是基于IMS构架,媒体流直接在IP网络上点对点传输。电话公网设有7号信令网关,而电力专网则没有7号信令系统,而是采用PSS1/QSIG。在软交换平台结构方面,电力通信专网需要独立的综合软交换平台,而电话公网则多采用功能专一的小型机和服务器群。此外电力通信专网采用分层运行管理模式来分别针对发电、输电、配电等主业体系结构,电力专网的软交换平台大量采用IP电话接入的终端接入方式。

三、适用于电力通信专网的软交换平台方案

3.1方案设计实现

为了实现在电力通信专网中电路交换调度的视频调度和变电站范围内的移动调度,软交换平台多媒体调度通信解决方案的设计上,在核心组成部分需要在调通中心部控制层部署一套SW9101软交换核心平台,接入层则包括IP视频电话和PT500多媒体调度台,业务层部署MR4000录音服务器、WM5000网管服务器、MC8064会议控制服务器,所有设备均通过RJ45网口介入本地以太网交换机。在下属的远端变电站则配置相同设备,包括视频电话、多媒体调度台、应急指挥移动设备、以太网交换机等。

3.2方案的可实现性

适用于电力通信专网的软交换平台方案配备可移动的调度通信,能够实时捕捉现场情况,而且这种方案的设计符合电力调度通信网建设以IP技术为主的发展规划。在软交换平台体系中,系统能够提供音视频、数据等多媒体调度,而且更加智能化的操作处理方式满足了智能电网的多业务接入需求,具有多点拓扑结构,使其业务扩展性良好。

参 考 文 献

[1]王敏.软交换技术在电力调度通信专网中的研究与应用[D].山东大学.2012.10

电话会议方案范文第4篇

2013年3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了省人民政府提请的《浙江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会后,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将草案印发省人大代表、省有关部门、各市县区人大常委会和地方立法专家库成员征求意见,并通过地方立法网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就草案有关民生计量问题进行立法问卷调查。同时,到衢州、开化、常山、绍兴、嵊州、新昌、宁波、舟山等地进行立法调研,听取省人大代表、政府及有关部门、基层组织的意见。7月5日,召开座谈会,进一步听取省有关部门的意见。法制委员会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议报告和各地、各方面的意见,在多次研究和修改的基础上,提出了草案修改稿,并与财政经济委员会作了沟通。7月9日,法制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对草案修改稿进行了审议。现将审议修改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计量强制检定。草案第八条规定,使用实行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法定的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主管部门依法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检定。初审时,财政经济委员会和不少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计量强制检定是保证计量器具量值准确的重要手段,目前基本由计量主管部门设置的计量检定机构执行,实践中存在检定期限长、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草案应进一步推进强制检定的社会化,明确强制检定授权条件,增强强制检定授权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使更多符合条件的社会技术力量取得强制检定授权,促进强制检定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此,建议增加以下内容:一是对强制检定的授权条件和期限作出明确规定。二是规定计量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公布取得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名录及其授权范围,接受社会监督;计量检定机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开展强制检定,接受授权单位的监督。三是规定计量主管部门应当对实行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组织现场核查并及时提醒使用者按期申请检定,同时缩短强制检定期限,以提高检定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生产。(草案修改稿第十六条至第十八条、第二十条)

二、关于计量校准。草案第十二条至第十五条对计量校准机构的规范管理作了规定。初审时,财政经济委员会和有的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草案对计量校准市场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还缺乏规范,如对计量校准机构的次级计量标准考核,省外计量校准机构到本省承接业务以及计量校准机构的办事处、代表处等机构的行为规范等均未作规定。根据计量法的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经计量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后可用于内部检定。考虑到计量校准机构是向社会提供校准服务的技术机构,仅对其最高计量标准进行考核尚不足以确认其具有对外开展量值溯源服务的能力,为保障全社会量值的准确可靠,有必要将其建立的各项计量标准纳入考核范围。为此,建议将草案有关“计量校准机构的最高计量标准应当经计量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规定修改为“计量校准机构依法建立的相关计量标准应当经工商登记机关或者事业单位登记机关的同级计量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同时,为进一步规范计量校准市场,建议增加规定“省外计量校准机构到本省承接计量校准业务的,应当向省计量主管部门备案”、“计量校准机构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设立的代表处、办事处等机构,不得开展计量校准或者以计量校准机构的名义出具计量校准报告”,并增加相应法律责任的规定。(草案修改稿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七条)

三、关于通信计量监督。草案规定,电信运营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所使用的通信计费设备、系统定期进行检测,保证通信计费的准确。初审时,财政经济委员会和不少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通信计量是民众最关注的民生计量问题之一,也是消费纠纷中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应对其加强监督,对所有用于贸易结算的语音和数据通信计量装置实行强制检定。经了解,电信运营商使用的电话计时计费装置早已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但实践中除公用固定电话计费器由计量主管部门实施强制检定外,其他电话计时计费装置都由国家工信部指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网络流量计费系统目前尚未列入强制检定目录。法制委员会认为,根据计量法的规定,计量工作由计量主管部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其他主体实施的技术检测不能替代计量法赋予计量主管部门的强制检定职责。对已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电话计时计费装置应严格按照计量法有关规定,由计量主管部门实施强制检定;对网络流量计费系统,由于其尚未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目前无法实施强制检定,但对网络流量计量活动应当由计量主管部门依法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为此,建议将草案有关内容修改为:“电信运营商应当依法配备和使用经强制检定合格的电话计时计费装置,并按照检定周期向计量主管部门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检定。”“前款所称电话计时计费装置,包括单机型和集中管理分散计费型电话计时计费装置、IC卡公用电话计时计费装置、局用交换机电话计时计费装置。”“计量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电信运营商网络流量计量活动的监督管理。”(草案修改稿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

四、关于法律责任。初审时,财政经济委员会和有的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草案规定的有些行为规范缺乏相应法律责任,有些法律责任设置的处罚力度不够,有些法律责任未区分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等,需要进一步完善。为此,建议对法律责任一章作如下修改:一是对制造、修理、销售计量器具和计量检定、计量校准等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增加相应法律责任;二是将有些罚款规定由确定的数额幅度修改为按照违法行为所涉计量器具台(件)数或者货值金额计算罚款数额,以更好地体现过罚相当的原则。(草案修改稿第六章)

此外,根据修改内容对草案章节结构作了调整,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一些地方的意见,增加了有关专业术语的解释条款,并对草案作了一些文字修改和条款顺序的调整。

电话会议方案范文第5篇

1月22日,下午2点,北京东三环河南大厦。在入口处的醒目位置,摆放着“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听证会”的指示牌,旁边的休息区,则挤满了从全国各地赶来但又无法进入会场的记者。

与此同时,在4楼会议室,参加听证会的18位代表正围坐在一起,开始就不久前公布两套降价方案,发表各自的看法,并进行讨论。万众瞩目的“移动漫游费降价”正式进入实质性阶段。

焦点一降多少?

来自全国各地的消费者代表更加倾向于以第二方案为基础并做适当调整,同时希望降幅再加大一些。

目前,国内移动漫游费的上限标准是:预付费业务0.8元/分钟,其他上限标准0.6元/分钟。这一标准是国家发改委与信息产业部在2001年联合制定的。如今,为把移动漫游费降低到合理水平,发改委和信息产业部委托研究机构制定了两套降价方案。

这两个方案都取消了现行移动漫游费高出本地通话费标准资费的每分钟0.2元。其中,在包含国内长途通话费的情况下,“方案一”的漫游费上限标准平均下降了14.9%;方案二则平均下降了63%,但后付费用户拨打漫游地电话的资费上限标准提高了每分钟0.1元。

听证会上,消费者代表更加倾向于以第二方案为基础并做适当调整,同时希望降幅再加大一些。全国政协委员朱锦林认为,在“方案二”的基础上,手机漫游费用还应该再下降。他列出的一份数据显示,中国移动2006年总收入为2953亿元,利润为921亿元,税前和税后利润率分别约为31%和22%,超出全球很多电信运营商。他表示,“电信运营业应该让利于民,使其利润率降到15%以下。”

北京消费者代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张严方则建议,“应该取消一切漫游及长途费,由政府确定收费上限,具体执行标准交由市场竞争来调节,各省市可按照目前各种套餐的最低价来定。”

焦点二怎么降?

有消费者代表认为,移动漫游费应当立即取消。而中国联通等大多数运营商表示只能接受渐进调整,逐步到位。

在移动漫游费上限标准已经定局的情况下,资费标准如何调整,是一步到位还是分步实施?也成为参会代表非常关心的问题。

沈阳佐臣咨询顾问有限公司首席顾问沈长征认为,“用行政区划界定手机服务区,是变相设置服务标准,没有合理依据。”他建议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全国实行同网同价,取消漫游概念;或划成大区,在更大范围同网同价。

对于消费者希望一步到位的观点,专家和运营商代表的意见均有保留。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吕廷杰认为,“如果把漫游费取消了,很多人就会到资费最便宜的也就是不发达地区买电话卡,如拿内蒙古的卡到北京用,促使北京资费降低。因此,北京用来补偿内蒙古普遍服务的资金来源就没有了,导致内蒙古当地资费上升,加剧区域不平衡。”

中国联通综合市场部副总经理丁铭明确表示,“漫游费调整要渐进、逐步到位。”据他介绍,中国联通漫游用户占用户总数的20%,漫游收入中的80%仅来自2.5%的用户。也就是说,只有少数高漫游资费用户才能享受漫游费下降的好处。而且,漫游费下降,必然会挤占多数人本地通话费的下降空间。他强调,中国联通2006年收入利润率仅为4.3%,只能承受渐进式调整。

中国网通市场经营部副总经理李立新也建议,“移动漫游费的下降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与电信行业的进一步深化改革结合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出台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焦点三全业务运营

听证会上,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铁通等固网运营商也悉数到场,并呼吁加快电信体制改革,实现基础电信企业的全业务运营。

在参会的固网运营商看来,降低移动漫游费上限标准,将加剧“移动替代”效应,使固网业务雪上加霜,而全业务运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

中国电信市场部副总监朱正武说,虽然固定电话有通话清晰、稳定等优点,但不能代替手机的快捷便利。2007年电信市场的增量份额中,中国移动已占96%以上,固定电话运营商基本处于停顿甚至倒退。

他表示,无论哪种方案,都会加快移动电话对固定电话的全面替代,加强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反而可能损害消费者利益。他建议,“在市场结构合理的情况下调整资费,同时政府应该赶快发放移动运营牌照。”

中国网通市场经营部副总经理李立新举出一系列数据:2007年1-11月,国内新增移动用户7382万户,而固定电话用户仅新增了152万户,小灵通减少了375万户,固定本地通话下降了3.6%,移动本地通话时长同比增长了35.5%。这些数据说明国内电信市场处于严重失衡状态。

中国铁通市场部副总经理王桂芝也认为,“2007年整体电信资费下降了13.6%,5年内更是下降了53%,电信市场的竞争为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但失衡的格局将影响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因此,“中国铁通建议尽快实行电信运营企业的全业务经营,形成充分、有效的竞争,才能让消费者实现长远和最终的受益。”

焦点四寻找平衡点

移动漫游费上限标准的降低,牵动着产业各方利益。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让用户从中受益,也能让产业协调发展?还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

听证会上,消费者和运营商代表的观点,好比一枚硬币的正反面。消费者希望利益的天秤更多倾向自己,而运营商则试图保护自身不受过大的冲击。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汉华认为,“方案二”对消费者让利更大,支持第二个方案。同时,他要求促进移动市场竞争格局形成,在市场竞争中真正让百姓受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韩小明也支持“方案二”,但他表示,“方案二”把问题复杂化了。因此应该把问题明晰后,逐步加以解决。

对于移动漫游费的降低,参会的5家运营商无一例外地表示“理解与支持”。中国移动市场经营部副总经理陆文昌表示,“降低移动漫游费会对企业的收入和利润产生影响,漫游需求需要重新预测,网络也需要重新进行投资,还需要对全网的计费和支撑系统进行改造。对平衡不同地区的网络赢利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