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县域产业经济规划

县域产业经济规划

县域产业经济规划

县域产业经济规划范文第1篇

县是一级最基本和最完善的行政区域,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从经济总量看,整个国家的GDP有相当大的比重是由县和县以下的经济活动创造的,绝大多数的人口也是居住在县和县以下地域之内,因此,发展县域经济不仅对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关系到地方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或者好的发展思路,才能从总体和长远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发展次序和相应的政府措施。

1.区域竞争的要求。目前,全国有2052(2001年底)个县级行政单位,每个县都存在着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面临的市场、资金、资源等又是有限的,特别是随着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整合,县与县之间的经济竞争必然会加强,这就要求各个县必须要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研究,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竞争战略。一个科学和合理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对确定发展战略,形成特色经济,增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长远发展的要求。目前很多县域经济的发展缺乏长远的、明确的发展规划,主导或者优势产业的确定没能抓住自己的特色,要么简单地模仿其他县的发展,要么闭门造车,没能将县域经济的发展,立足于国际和国内大市场中,寻找发展机遇。基本是一届领导一个发展思路,整个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盲目性。

3.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经济的发展会受到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的影响,比如,前几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一些以出口为导向的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致命的打击。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只有制订明确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排除或避免各种风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扰动。

4.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政府将由全能政府角色中退出来,凡是市场机制能发挥作用的地方,政府就不参与;凡是企业能办的事,政府就不干预;凡是中介机构能办的事,政府就不包揽。政府的工作应该主要是从战略层面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指导各个层面的经济活动。因此,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和实施应该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规划基础上,重点搞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导和扶持特色经济的发展。

二、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编制的程序

县尽管是一级最基本的行政区域,但县域经济的发展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人口和就业问题、城市发展以及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等各个方面。因此,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必须建立在系统性、综合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的规划理念基础上,设计规划程序和规划蓝图。

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程序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一是分析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现状;二是确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目标;三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具体内容的编制;四是监控和跟踪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效果,并且及时调整有关内容。

1.现状分析阶段。在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调研的基础上,要系统和综合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状态与趋势、实力与潜力、优势与劣势、挑战与机遇等各方面,为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详细提纲和具体内容做好准备。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本县在全国或省域范围内的经济地位和作用判断;

(2)本县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

(3)本县发展的优劣势、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及潜力剖析;

(4)本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与发展实力评估;

(5)本县经济结构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

(6)本县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2.目标确定阶段。在对本县经济发展现状了解基础上,立足于“现实”和“未来”,按照动态和发展的观点,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等。

战略目标的确定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其准确或者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县域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因此,战略目标的确定要广泛征求内外专家、公众以及地方各级官员的意见,在定性和定量分析基础上,可以提出多种方案,供规划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选择和决策。

3.具体内容编制阶段。按照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构建适合本县经济长远发展目标的产业结构体系,做好各行业发展规划和重大问题专题论证,并确定合理的空间布局思路。最终完成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总报告、各行业发展战略分报告、县域重大问题专题论证报告等。

4.监控和调整阶段。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最终是实现所规划的战略目标。因此,要使战略目标变为现实,必须要求总体战略部门、各行业制订出相应的战略实施方案,把战略的基本思路、内容和主要指标体系分解成年度计划或5年计划,并确保各方面年度计划和规划相协调。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当地实施部门、专家和领导要及时发现和反馈规划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及时调整和解决问题,以保证发展战略在动态中提高和完善。

三、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编制的内容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编制内容涉及多方面,但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内容:战略定位、战略优势、机遇与挑战、战略指导思想、战略原则、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产业、战略布局、战略方向、战略措施、战略决策等。

1.县域经济发展定位。定位是准确确定该县在全国、省、地区中所占据的地位、发挥的作用、承担的功能等。县域经济发展定位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层次性,由大而小层层定位;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拘泥于当地的资源情况,即跳出本县来看县域经济的发展;三是要进行分类定位,即经济性质定位、社会功能定位、科技文化定位、发展阶段定位等;四是要准确、精炼、全面、通俗。

如笔者对河北省黄骅港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基本定位:(1)东北亚乃至世界知名的能源输出大港;(2)中国东部地区节水型临海产业体系建设示范基地;(3)立足河北,依托京津,服务晋陕蒙等中西部地区的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4)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两环”开放带动战略的重点实施区域。

2.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优势。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经济基础优势、科教优势、交通优势、人才优势等进行全新审视,分析哪些是绝对优势、哪些是比较优势、哪些具有巨大潜在优势、哪些优势正在丧失或者已经变成了劣势(如表1)。战略优势分析要以动态的、相对的观点来分析,在明确优势的同时也要分析清楚制约因素。

3.县域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机遇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分析一个县发展的机遇,要立足于该县发展所面临的宏观和微观背景,从国家或大的区域政策、产业政策、投融资政策、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周边地区的发展态势等各个方面来发现和把握机遇,寻找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挑战与机遇相伴而生,机遇越大,挑战也越大。分析挑战重点在于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以及可能对本县发展带来的压力,如环境问题、三农问题、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等等。如我国的许多县城还处在半工业化阶段和现代化的边缘,这应该说是一种压力和挑战,但同时也说明,这些县经济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仍有较大的可塑性。

4.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原则和指导思想。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原则是制订县域发展战略时所必须遵循的宏观原则,战略指导思想是制订战略规划必须遵循的各项宏观方针政策等。如我们可以把某县的战略指导思想按照下列思路来确定:即“以对外开放为动力,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特色经济为依托,以县城为发展中心,推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5.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县域经济的发展目标包括三大部分:一是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总量、经济增长目标、经济结构目标、经济运行质量目标等;二是社会发展目标,包括基础设施发展目标、人口发展目标、科技教育发展目标、生活质量目标、社会保障目标等;三是资源环境发展目标,包括资源开发利用目标、环境保护目标等。按照时间尺度,每一项具体战略目标又可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6.支柱产业的选择与特色经济的培育。支柱产业是指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带动和主导作用的产业,一般具有技术水平高、规模大、创汇能力和竞争力强、产业关联度大等特征。支柱产业的选择一般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

支柱产业的选择不仅要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而且还要从全国乃至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寻找自己的定位;支柱产业的选择要避免与其他县域产业出现同构现象,要实施错位竞争发展战略,构筑起分工明确和联系密切的特色产业群。

如笔者针对河北京唐港特征,提出了京唐港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方向为:一是打造临港工贸型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制定各项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发展非国有经济,重点培植石油化工、机械、建材、海洋生物和海产品加工为主的综合发展的偏重型加工业;通过河北省唐山市北方中心渔港的建设,带动旅游、商贸、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打造临港工贸型的产业结构,实现开发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二是构建外向型经济格局。充分利用加入WTO后将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扩大对外贸易的契机,积极发挥京唐港腹地广阔的优势,采取有效的招商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与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进行嫁接,推进海港开发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进程。三是建设一流的现代化港口。通过完善港口功能,提高港口管理和服务的现代化水平,增强港口的辐射功能,把京唐港建设成为一流的现代化港口,真正实现“以港促区”的基本思路。

7.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编制中,一定要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进行集中投入,集中建设,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如有的县制订了“工业强县”战略,而有的县则制订了“旅游富县”战略,我们可以把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经济民营化等“四化”战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加以落实。笔者针对黄骅港开发区提出了四大发展战略:即港口牵动战略、大项目拉动战略、物流中心促动战略、外向型带动战略。

8.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和发展模式。战略布局是将战略产业和战略重点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实施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优化配置,通过空间结构的合理化提高区域竞争力。战略布局要根据县的发展布局现状,结合增长极理论和点轴开发理论,确定能够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极核和增长轴线或经济区,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空间发展结构体系。

县域产业经济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县域产业聚集;综合运输体系

[中图分类号]F5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5)06-0152-04

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聚集的重要影响要素,产业聚集是农村城镇化的依托,产业聚集为中小企业构筑了一种有效的空间集群地域组织模式,为城镇化要素的空间集聚提供了前提保障和基础条件,而城镇化的发展是产业聚集发展的催化剂。产业集聚有效地促进具有特色的专业化产业聚集区的形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交通运输在促进城镇要素跨域流动、支撑城镇经济协调发展、保障城镇社会有序运行、引导城镇产业合理布局、锚固城镇空间格局形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相对于中心城市,目前我国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依然繁重,存在交通运输网络布局不合理、资源分布不均衡、结构失调、管理条块分割、综合效益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县域内部的合理分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阻碍了城镇化进程。因此,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成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主动选择。本文从新型城镇化与县域产业聚集关系入手,分析了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对县域产业聚集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中应注意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一、新型城镇化与县域产业聚集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是着眼于农民,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传统的城镇化,是从“城里人”的角度看城镇化,其基本路径是开发区、房地产,忽略了“乡下人”、土地要素,也忽略了提高效率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型城镇化不同于过去的城镇化,它的“新”体现在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过去的城镇化片面地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张和空间扩张,而新型城镇化突出的是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的标志是要在本质上实现农民身份转变过程中伴随的文明化和现代化,而不是盖了多少住宅楼、有多少农业户口转变成了城市居民户口。否则,即使在城里打工一辈子,也达不到“人的城镇化”的要求。

新型城镇化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的城镇化上,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到城镇,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就业,就业就需要产业的支持。城镇化有自身的逻辑性。无论是以工业化带动、高科技带动、服务产业带动还是以农业现代化带动,城镇化都要遵守从产业发展到人口聚集的规律。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也都要依托于经济的发展。因此,无论从城镇化率的数据提升还是从城镇化质量升级,再到城镇化本身,都需要产业发展作为基本的动力。

(二)新型城镇化与县域产业聚集的关系

没有产业支撑的新型城镇,缺失活力和竞争力。科学合理的城镇化,产业依托是根基,并且这些产业发展要拥有可持续性。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大部分新进城农民则会成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无所事事的闲人。因此创造稳定的就业机会,是留住城镇新进人口、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要加快县域产城融合步伐,建设选育优质产业聚集园区,集聚一批企业。成熟并且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落户到县域产业聚集区,可以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新观念、人才、资金、技术和市场。工业项目落地县域产业聚集区,相应会带来就业岗位增多,城镇新进入人口的就业机会增多,新进入人口和企业各得其所。农民进入城镇,不仅仅是消费者,更重要的是生产者、创新者。农民接受培训成为产业工人,参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仅素质将会提升,收入也稳定,让农民及其家庭更好地融入城镇社会,可以在新城镇中安居乐业。

新型城镇化是以产城融合推进县域产业集聚区建设。县域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是集聚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与过去倡导的城镇化、建工业园区有本质的区别,今天的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地建城镇、建工业园区,而是走产城融合模式,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县域产业集聚区不仅限于工业,也可以是农业、服务业或一、二、三产业相互链接、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聚集区。因此,县域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要充分考虑与县域经济发展对接,要与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以产城融合模式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走适合国情的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的聚集,以县域产业集聚区的服务功能为新型城镇化的人口集中创造条件、提供基础支持。要完善县域产业集聚区周边的学校、医院、住宅、金融等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县域产业集聚区的服务功能;以产城融合模式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逐步把县域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宜业、宜商、宜居的新型城镇。

县域产业集聚的建设,有利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农业土地集约化,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县域的经济发展,就没有国家的经济发展。要实现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走适合国情的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进行产业集聚,以工业带动农业,以农业促工业。因此,县域经济必须要走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深加工的农业产业集聚之路。

二、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对县域产业聚集发展的影响

(一)县域综合运输体系促进县域产业聚集的集约发展

便利的交通运输是县域产业聚集产生、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物质要素。综合运输体系是通过在空间位移和时间跨度变化上的高效率实现企业经济成本的节省和经济总量的提高。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条件下,生产要素会根据资源最佳配置原则流向交通基础设施较好的地方。因此,综合运输基础设施完善的城镇,可以有效地吸引各个方面的资源形成产业聚集。

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提高了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可以直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即“成本节约效应”。运输成本的降低,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在更大范围内对生产要素进行调整,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即“生产要素配置效应”,达到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目的。

县域综合运输为县域产业聚集提供了经济活动所需的空间联系和基础设施的支撑体系,通过降低成本形成县域产业聚集的集中优势。运输成本的降低有利于实现县域产业聚集生产要素价格的均衡,使县域产业聚集园区内不同企业能够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组织生产,实现专业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产生人力资本、知识溢出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从而进一步促进县域产业聚集发展。同时,运输基础设施也是吸引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凯恩斯认为,政府投资于运输基础设施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完善和发展,会带动一批新型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实现生产规模经济,增强专业化分工,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县域综合运输体系为县域产业聚集和扩散提供路径

县域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进一步降低了运输成本,使原来很多因为距离成本因素无法合作的企业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使社会分工更加细化,供应链中上下游合作伙伴的选择范围进一步增加。这样不但促进了相同和相近产业的聚集,而且促进社会分工和规模经济的实现。同时,由于相似企业的聚集必然带来知识和技术的共享和外溢,从而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创新,带动向前和向后相关联产业的发展壮大,推动县域产业聚集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当县域产业空间聚集发展到一定程度,聚集度较高的县域产业聚集区又会沿着完善的交通运输通道向周围区域进行扩散,扩大企业生产和商业贸易活动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推动规模化经营,促成县域内外的广泛交往,使本来受制于区位条件不能均衡分布的产业,可以借助县域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相对合理地分布,从而促进县域产业聚集和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对县域空间溢出效应、集聚扩散效应及产业聚集之间的吸引与辐射效应必然影响县域产业聚集和县域经济发展,促使县域空间产业间结构的演化和重组,从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县域综合运输体系有助于县域产业聚集区的协调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数量越来越多,大量农村剩余劳动人口逐渐转移到了城镇,使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其中,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尤为突出,成为阻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在缩小地区差距,改变区位条件,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县域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可以提高县域交通可达性,改善产业聚集区位条件。可达性的提高意味县域产业聚集经济主体间联系的运输条件转好,运输距离缩短,运输费用降低,产品成本下降,从而使县域产业聚集的区位条件得到改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得到提高。其次,县域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可以加强县域和整个经济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随着合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各种经济要素的流动日益加强,不同区域联系更加密切、迅速,其联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结构、速度、规模向前发展。交通运输是不同区域间人员、物资等要素流动和空间联系的主要载体。县域综合运输体系服务能力的提高可以加强中心城市与县域城镇的联系,有利于消除区域壁垒,促进中心城市与县域城镇间分工与协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促进市场一体化建设。

(四)县域综合运输体系有助于提升县域产业聚集区竞争力.

县域产业聚集区竞争力是指县域产业聚集区内各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争夺资源和市场的能力。县域产业聚集区竞争力的特点在于其受多层次、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竞争力是县域产业聚集区发展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反映。县域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将会直接和间接带动、促进其它相关因素和方面的发展。能够激活当地劳动力、土地、矿产、资金等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县域产业聚集的要素禀赋优势,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同时还带动消费水平的提升,提高县域产业聚集区与其它区域市场的需求结构的关联与影响程度,为县域产业聚集的优化提供市场保证。县域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开放程度,促进政府政策的实施和运行,改善金融环境,推动科学技术的传播,提高国民素质,因此,最终将会促进县域竞争力的提升。反之,县域综合运输体系的基础设施的薄弱,交通运输服务总量的不足,结构的不合理,也会成为阻碍县域产业聚集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因素。

三、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的关键性问题

(一)完善的绿色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

作为中心城市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对县域产业聚集的建设、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县域人口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对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的重视,并以先进的规划理念作为指导。

在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中要坚持绿色交通理念,做到以人为本,倡导低污染、多元化,通过运用一定的管理策略和相应的技术措施,对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进行合理规划,缓解县域交通压力并降低交通对环境的污染。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坚持绿色交通的理念,结合农村、城镇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风貌建设相应的交通基础设施,可实现县域综合运输体系与自然环境的有效结合;同时要以所处中心城市城市规划标准为指导,真正地发挥中心城市交通规划对县域空间拓展的引导作用,打造环保节能高品质的县域综合运输体系。

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也要坚持一体化的交通运输理念,实现县域交通设施、交通运营和交通管理的一体化,同时要实现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与中心城市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的一体化,强化综合运输规划的整体性、全局性、长远性,摆脱单方式、局部发展的传统方法的束缚,保证县域城镇和中心城市之间可以通过换乘枢纽、交通运营组织进行有效衔接和充分整合,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县域城镇各自优势,形成有机整体。

(二)县域综合运输体系下货物运输网络

运输成本(物流成本)降低是产业集聚的一个重要条件。县域综合运输体系下货物运输网络规划是县域产业聚集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县域产业聚集区不同于中心城市的开发区,县域产业聚集是承接中心城市产业转移、吸纳培育新兴产业和壮大本地传统产业的集聚效应,是以农业产业化及农产品深加工的产业集聚。县域产业聚集的区域产业特征十分明显,需要建立支撑产业平台发展的综合运输系统,引导县域产业聚集空间拓展和县域经济发展。因此,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和县域产业聚集区选址的协同一致性就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协同一致性问题主要涉及县域产业聚集区选址与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的关系、县域综合运输系统对产业聚集区选址的影响和制约因素、产业聚集区节点与交通网络衔接的问题,即聚集区出人口的设置、如何通过选址使同类或相关联企业、项目的集中布局聚集发展,提高县域产业聚集区整体竞争力等。

物流中心是县域产业聚集区货运集散的重要设施,属于共有资源。如果物流中心选址不合适,不仅会造成县域交通堵塞,同时会影响县域城镇化形象。县域产业聚集区范围内的货运场站和物流中心要进行统筹考虑,建立等级功能清晰、规模布局合理的物流中心体系,物流中心应和中心城市的多种交通枢纽有效衔接,实现多式联运,这样可以有效降低产业聚集区内企业的物流成本。物流中心与交通基础设施的衔接要实现一体化运作,并且要与县域产业布局相结合,尽可能减少物流成本,提高货物中转效率,实现快速运输。县域产业聚集区内产业关联性强,其对外货运交通流方向多一致,而物流中心作为以运输为产品的交通枢纽,是内外货运集散中心,与园区联系紧密,且要求与集聚区主要对外货运通道联系便捷。

(三)县域综合运输体系下客运网络

县域产业集聚能更好地发挥规模经济效益,但县域产业集聚区的形成需依赖于劳动力资源、有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和高新技术人才。县域产业集聚区的劳动力资源多来自周边农村生活的劳动力,而有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和高新技术人才绝大部分可能来自于周边中心城市。在县域产业集聚区直接居住的人口一般比较少,因此合理的客运站选址可缩短出行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就成为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县域产业集聚区通勤客流一般方向较明确,为保障客流通达性,可根据周边农村主要居住生活区区位进行规划,设置限时客运通道,确保通勤出行时间稳定,保证道路服务水平,保障客流安全便捷,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减少客货干扰。

县域产业集聚区的交通特性与中心城市相比有很大的差异性,其与中心城市连接的交通通道客流出行距离较长,出行次数少,出行目的单一,机动车出行方式高,通勤特征更为明显。因此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内部交通设施配置应充分考虑这一交通特性差异性,有区别于中心城市在道路、公交、停车等交通设施规划,以县域产业集聚区交通需求与土地利用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机理,重点突出县域的鲜明土地利用特征和新型城镇功能特点,设立到达中心城市的直达公路高速客车,最大限度解决县域产业集聚区高级管理人员、高新技术人才和客商从中心城市到产业集聚区的交通难题。

(四)县域综合运输体系下运输服务水平

综合运输系统效率和质量体现了综合运输体系的“软实力”,综合运输服务水平是刻画其对社会与经济发展支撑能力的重要内涵,它包括运输速度、可达性、运输价格、安全与舒适性等因素,是衡量综合运输体系完善程度的重要标尺。

县域产业经济规划范文第3篇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小县,全县国土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辖四乡一镇,33个行政村,18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97%,其中农业人口3.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5%。全县现有耕地面积10万亩,人均占有耕地3亩。近几年,全县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为目标,县域经济得到了健康有序地发展。到200*年年底,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75亿元,同比增长12.3%;地方财政收入650万元,同比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15亿元,同比增长23.9%;现有各类企业18家,个体工商户481户,工业总产值达1009万元,同比增长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07万元,同比增长9.1%。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__县由于受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和矿产资源等因素的制约,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通过历届县委、政府及全县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自加压力,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县域经济结构不合理,一产不强,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方式比较单一或粗放,运行质量和效益不高;二是招商引资难度大,现有个体私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发展后劲不足,对地方财政贡献不大;三是城市化水平低、城乡差距大,小城镇建设发展滞后;四是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薄弱,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五是农民增收渠道不畅;六是部分干部思想不够解放,争先创优意识不强。农民中只能受苦、不能吃苦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建议及对策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因此,不能“小而全”,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本人认为主要是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

(一)制定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要牢固树立规划先行的理念。没有科学的发展规划作为指导,容易造成发展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根据__*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制定科学可行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至关重要、迫在眉睫;一是规划要符合国家、自治区产业政策。当前,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转变传统发展观念,在产业设计、产业布局、产业发展前景上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规划本县产业结构、产业定位,使县域产业布局更趋科学合理,以更好地把握规律,抢占先机;二是要结合本县实际。在制定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时要以科学、理性的眼光和思维充分考虑本县实际,在发展进度、发展规模、产业项目上务求实事求是,不搞形式主义;三是要坚定不移的实施。有了规划就要坚定不移的执行,如果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规划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在落实规划过程中,要力戒随意性和短期行为,不因一时一事的影响随意改变发展规划而追求短期效应。

(二)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从我县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看,农业要着力加快发展优势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围绕农民增收,继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1、科学优化种植业,实现粮棉的高产高效。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种植业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益,逐步实现由粗放型生产模式向高效型生产模式的转变。把握市场规律,逐步引导农民在土壤条件较好的土地上种植高效作物。大力发展高效示范农业,使亩均效益低产变高产。

2、大力发展节水农业。__县要发展,节水是关键,近来来,随着气候变暖和降雨量的减少,我县水资源分配的矛盾日渐突出,已严重影响到我县农业的正常发展,为使有限的水资源继续满足现有农业的发展速度,必须要大力发展节水滴灌,充分利用我县老灌区灌溉水源和耕地有70米左右落差的优势,大力发展高效、节能、节水自压式滴灌,通过节水增地、节水增效,增加农民人均占有耕地量,据推算,如果我县10万亩耕地全部实施滴灌工程,剩余的水完全可以满足5万亩耕地的灌溉。

3、大力发展林果业。全面贯彻地委提出的打造“中国枣园”奋斗目标,充分利用我县的光热、水土、气候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红枣为主的高效林果业,借鉴地区在发展林果业方面的成功经验,举全县之力,大力推广红枣种植,同时,要通过财政补助和技术指导等方式,鼓励农民种植红枣的积极性,对种植红枣规模大和管理好的农户,要实行奖励扶持政

策,老灌区二乡一镇,由于人多地少,发展大面积红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发展红枣积极性高且初见规模的农户,政府要支持开垦荒地,进一步扩大红枣规模和调动农户种植红枣的积极性。其次,我县每年都要组织干部进行长达2个月的义务植树造林,往年都是种植沙枣树和红柳,以后要改变树种,种植以红枣为主的经济林,达到即能固沙防风有能增加效益的目的,并把林果业作为今后增加农民收入和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来发展。

4、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引进优良品种,改良我县土羊、绒山羊和骆驼,另外,加大出栏率,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逐步推进规模化、规范化和集约化养殖,利用柯坪羊肉的品牌效应,尽快把畜牧业培育成我县农村经济的优势主导产业,同时,积极争取“退耕还草、草场置换”项目,不断扩大我县草场面积,要引导农民改变传统放牧方式,使原始的草场可以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实现草场资源的循环利用。

5、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绿色食品是我县的优势产业,是大有作为的产业。要继续发挥自然环境好、无污染、气候适宜等优势,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扩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模,提高加工水平和产品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三)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切实增强全县经济发展后劲。项目是联结生产要素的纽带,是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稀缺资源的有效载体。实现县域经济率先突破,核心在项目,尤其要有一批投资项目的拉动。有了项目,发展就有了载体,有了项目,突破就有了支撑,有了项目,工作就有了抓手。一是做实做细项目前期工作。紧跟国家、自治区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围绕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项目和社会事业类项目,做深入细致的可研论证,特别是要组织更多的力量抓好对经济发展有较强拉动作用的重大项目的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并多方筹措项目前期经费,切实解决项目的前期投入问题;围绕优势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分类,突出重点,不断建立和完善项目库。既要有近期项目,又要有中长期项目,保持项目建设的连续性;二是做好重点项目的策划、谋划和争取工作。进一步加强项目工作机构,保证一个重点项目有一套人马具体负责落实。同时,加大项目的包装宣传推介和争取工作,在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投资的同时,选择一些大项目、好项目向上级部门申报,争取无偿投资资金,同时,通过多种渠道有选择、有目的的向民间投资者推介,寻求双赢,从而以项目拉动投资,以项目支撑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增长;三是要在全县形成“大抓项目和抓大项目的氛围”,通过建立健全抓项目机制和项目工作考核奖惩制度。要对涉及项目的单位,实行领导分包责任制,落实具体的目标任务,同时完善项目工作考核激励办法,对在项目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实行重奖,真正把项目责任落到实处。

(四)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借助外力求发展。一要毫不动摇地抓招商引资。招商引资工作对县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要全力抓招商,对招商要实行全面开放、全方位开放。要紧紧抓住当前国家对西部地区政策和资金的倾斜时机,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领域,千方百计引进更多的资金,引进先进技术,使县域经济发展达到新的水平;二要突出项目建设。项目是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有效载体。抓项目就是发展生产力,因此,要把招商引资的着眼点放在项目建设上,拿最好的项目招商引资,以资源换技术,以产权换资金,以市场换项目,以别人发财换自身发展。要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发挥土地、劳动力等优势,争取上一批既能带动经济又能改善民生的项目,通过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从而带动我县的特色产业发展;三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要把环境建设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努力做到政策引商、服务便商、诚信安商、依法招商。要进一步完善我县的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努力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让他们放心投资,安心创业。要大力制止和严肃查处“三乱”行为,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和整顿市场秩序,努力营造守法经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大力加强以诚信为主题的信用环境建设,突出抓好信用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等“三信”工程,以信用吸引客商、感召客商。

(五)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进一步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步伐,按照县城总体规划、加快详细规划的修编,进一步加快县城改造,增强城市的社会服务功能,重点建设好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城镇供排水、改水、集中供热、道路、园林绿化、房地产开发、垃圾无害化处理,以及党政机关、科教文卫等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生态型、休闲型”的城市规划要求,突出以人为本的城镇建设理念,通过美化、净化、绿化、亮化,努力打造“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优”的县城。

县域产业经济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DEA;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效率评价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1)11-0056-02

一、DEA方法概述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是数学、运筹学、数理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的交叉领域。由A.Charnes和w.w.Cooper等人于1978年开始创建并命名。1986年,自Macmillan首次将DEA方法用于区域经济研究,随后DEA方法被纷纷引入到其他区域经济评价工作。DEA方法使用线性规划、多目标规划、随机规划等数学规划模型,进行评价具有多个输入及输出的“决策单元”(DMU,Decision Making Unit)问的相对有效性。

二、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目前,湖南省共辖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其中88个县市是县域范畴的经济主体。县域占据全省96.6%的国土面积,聚集了全省91%的人口,提供了2/3以上的轻工业原料和工业品市场,GDP占全省的76.3%,地方财政收入占58.5%。由此可见,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全省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湖南省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在各级贫困县中,湘西南地区占贫困县总数的65%,其中大多分布湘西自治州、永州、怀化。而这些地区中的经济中,农业占了较高比例,但是此地区的农业产业都处于初级化程度,目前还是采取粗放性经营模式,产品交易市场没有建立完善,农产品的附加值低,同时也没有形成产业加工链。该地区的GDP总量与其他湘东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相比,差距有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这种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不平衡,严重制约着湖南省区域经济整体协调。

从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看,越是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作用的国家,县域经济发展也就越健康,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与组合对于县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三、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效率评价及建议

县域经济是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的复杂经济系统,目前很多研究只是对某些产出经济指标单独进行差异程度分析,并没有从经济发展效率的角度对各经济数据进行综合性分析,难以综合反映各区域问经济效率的差异。

县域产业经济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县域发展 县域经济 县域规划

引言

县,作为我国行政管理和经济组织活动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基本地域单位,是我国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城乡经济、社会、物质建设交流的支撑点。县的这一特定地位,决定了县域空间具有上承城市,下启乡村,城乡聚结的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我国县域传统的城乡割裂发展局面逐步松动,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联结广大乡村,城乡协同发展的新经济、社会、网络正在形成。县域作为我国城乡交融最为明显、直接的一种地域空间,正处在一个迅速变动的时期。县域空间作为我国小城镇发展的主要载体,在国家“小城镇、大战略”的发展战略中肩负着剩余劳动力转移、乡镇企业集聚、农村稳定的重任,承接着拉动国民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使命。县域规划作为以县域空间要素优化配置、协调发展为内容的空间规划手段,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推动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如何抓好县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研究和社会实践,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

一、县域的概念及特征

1.县域的概念

县在历史上是我国行政区划设置的基本单位,是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经济行政区域。作为国家行政管理相对完整的基本地域单元,县域直接面向乡村和微观社会经济实体,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兼而有之,是经济、社会和物质建设的三位统一体[4,5]。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除中央政府外,地方政府分为三级:省、县、乡人民政府。县处在行政管理链条的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一环。既承担着全面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级党委、政府的责任,又负有从本县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创造性的执行中央和省的要求过程中,加快本县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

2.县域的特征

(1)不完整性

由于县域狭小、地质地貌、气候、生态环境等自然地理环境较为单一,自然资源的数量及种类有限,县域本身所具有的各种物质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不足以支持县域建康发展的需要,必须与其他区域进行资源的交流,才能生存和发展。另外,县域结构的不完整性还表现在其结构的层次较低上,其人力结构和经济结构都处于较低层次。

(2)不稳定性和超稳定性并存

虽然一些县域的经济、资源、环境、社会由于地理、交通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但县域地域狭小,抗冲击能力弱,稍加影响便会发生很大变化。另一方面,大部分县域的形成历史多则上千年,少则上百年,虽然外延和内涵不断变化,隶属关系不断调整,但大部分行政区划和边界变动不大,在县域内,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社会心理等都具有很强的融通性和一致性,形成带有区域性的历史文化背景。

(3)多样性

由于地理、自然条件、历史原因、县域之间差别巨大。从地理上分有山区县域、平原县域和半山区县域;从与所依附的城市分有近郊县域、远郊县域;从产业上分有以农业为主的县域,以畜牧业为主的县域,以加工业为主的县域等等。

(4)中间性

县域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既受宏观社会经济的控制,又管理所属县域中的各种社会、经济单元;县域是城市和农村的连接纽带,使县域成为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结合部。

二、国内县域发展回顾

1.县域发展简况

据史书记载,县的建立起源于春秋。春秋时,“县”与“郡”同级,县的出现略早于郡。 “县”一般都设在经济发达、人口较多的地区;而“郡”则设立在周边比较落后的属地。战国中后期,由于“郡”的拓展与开发,人口逐渐增多,生产水平逐步提高。为了适应这种发展,又在“郡”内设若干县,从而逐渐完成了“郡”统县的地方行政辖区格局。

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在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的同时,在政治体制上彻底改变世袭的封建制度、建立郡县制。县以下还有乡、里、亭等基层政权机构。晋朝时期,由于公元265年大封皇族二十七人为王,形成了晋朝内部的强大割据势力,最终出现了“八王之乱”。因此,郡县制在两晋时期是名存实亡。

唐代推行郡县制,是县建制的中盛时期。“安史之乱”后,兼用州郡名称,而以州为主,县隶属于州。由唐至宋,州日益盛行。元代,郡名被完全废除了。宋、元、明、清,又以府、州辖县,且县的隶属关系经常发生变化。

到了近代,县制及县的隶属关系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取消了州、府等设置,行政区划为省、道、县三级,县隶属于道。1928年以后,国民政府对行政制度实行改革,行政区划为省、县二级制,县行政长官的设置一律采用“县长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地方行政区制度作了统一的、根本性的调整,县人民行使政权的机关为县人民代表大会和县人民政府,隶属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自治州或市。

综观历史,我国的县制经历了春秋、秦汉的初始时期,隋唐的中盛时期,以及清代的完善定局时期。自秦始皇普遍推行郡县制以来,不管其上属还是下属的名称、区划、地位等如何变化,县制始终保持不变。可见,县制的确立和发展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它的内在动力是生产关系的发展。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维持封建制的血缘纽带的解体,县也完成了由世袭采邑向统治者任命官吏直接管辖的转变。这充分说明县的重要性,县域的发展适应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县域发展的主要问题

我国县域的发展和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国家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在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制约问题,影响了县域的可持续发展。

(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

由于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惯性影响,经济发展主要是高投入、高消耗、高速度、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老路。这种经济发展的代价是使污染进一步加重,对县域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持续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出现了经济总量不断增长而效益下降的趋势。

(2)缺乏科学的规划管理

我国的县域规划工作开始于50年代,初期的规划,具有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特点;大部分规划区是农业地区,规划中应用了许多农业区划的理论和方法,具有鲜明的农业区划的印记。80年代形成的规划模式面临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挑战,由于受到技术力量、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对县域发展内在规律认识的局限性等多方面的限制,规划较粗放,缺乏科学性的规划管理。

(3)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质量下降

县域建设是各项设施综合发展的系统工程,但许多县域存在基础设施严重缺乏的现象。不少县域以马路当市场,交通与生活混杂;水、电、路等设施简陋;缺乏文化、娱乐、社交和休息场所,公建设施不配套;乱占农村耕地,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污水、垃圾、噪声等污染日益严重,环境面貌、环境质量日趋恶化。所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县域的可持续发展。

(4)缺乏文化内涵

县域建设是全方位的建设,不仅仅是经济,还包括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建设。目前我国县域发展与建设的一大难题是质量不高,表现在县域环境质量差,从镇到村没有地方特色、缺乏文化内涵等。数以千计的城镇和乡村一幅“现代化”形象,原有的气息和风貌早已荡然无存。在县域开发与建设中为显新貌而盲目破坏原有的古老建筑,为发展经济而无视其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独特的社会生活方式与人文景观,导致县域的不可持续发展。

(5)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然环境千差万别,地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受自然、交通、政治、历史、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与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县域发展呈现出地区不平衡的特点。首先是分布密度不平衡,其次是建设水平的差异。总的来看,西部建设水平低,中部稍高,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则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三、国外县域建设的经验与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努力实现或者已经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但重视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仍然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普遍国策。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不同,各国在县域城镇及乡村建设上有不同的特点。

1.发达国家的县域城镇建设与发展

由于大城市的恶性膨胀,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初、中期产生了许多难以解决的经济和社会矛盾。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政策的不断完善,城镇建设日益受到重视,非都市连绵区的人口增长加快,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趋势是人口向郊区转移。因此发达国家把提高城镇生活质量,作为一种新的价值观念的体现。德国是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其农业人口和农业产值只占全国人口和产值的5%~6%。但是,德国的城镇规划与建设受到高度重视。其规划法规定,所有基层行政单位,包括村和城镇,都要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和建设规划。其别强调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努力在设施水平和就业机会上创造和城市等同的条件,使人们可以享受到各种现代化的设施。日本是新兴的发达国家,二次大战后,日本才真正开始工业起飞和农业劳力的大规模转移。短期内人口的快速转移,对城市的压力增加。为抑制农业人口大规模的涌向城市,保证城乡的协调发展和保护城乡生态环境,日本内阁会议提出了全国第三次综合开发规划设想,其中乡村的国土整治是重点课题,要求对全国1000多个镇进行试点建设,建成高质量、高标准的农村环境。和德国相似,日本的村镇整治也是突出了各项基础设施,从而缩短了城乡间的时空距离和发展差距。

2.发展中国家的县域建设与发展

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而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受殖民主义影响较大,加之经济的整体推动力薄弱,导致大城市膨胀,广大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发展缓慢,城市化畸形发展。20世纪50年代~60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集中力量发展中心大城市。面对战后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强调自上而下的在中心城市安排工业项目,试图以中心地区的繁荣来推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增长极战略对发展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地区,获取较高经济效益曾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它同时也导致了大城市、中心城市的人口过度膨胀,带来了一系列不易解决的城市问题,而且并未带动乡村走上富裕之路。相反,乡村资源、人力、资金被大城市吸引过去,形成了外倾型经济结构。于是20世纪60年代后,不少发展中国家开始抛弃了“增长极”策略,转而普遍发展基层小城镇,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方针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1975年日本名古屋会议,1980年联合国人类居住会议,1982年曼谷小城镇建设经验交流会,都反映了城镇化战略上的这一重大转变。1984年在西柏林召开的“空间规划和区域开发―促进次级城市发展”经验交流会上,来自亚、非、拉13个发展中国家的代表达成了一个共识:对首都和中心大城市必须控制其人口和规模,分布于全国的基层小城镇目前尚不具备全面发展的条件,在此条件下,应优先发展在资源、交通运输、人力、基础设施等方面具有明显或潜在优势的中等城镇。这表明,重点发展中小城镇的方针已得到发展中国家的普遍重视。

综上所述,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重视中小城镇的建设已成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经验和认识。中小城镇的发展是国家建设和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发展中国家只有通过发展中小城镇才能为绝大部分本国人民服务;中小城镇可以作为政府行政管理系统上的一个层次来制定规划、组织实施、调配资源;中小城镇的协调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和谐发展。

四、国外县域建设的经验及借鉴

国外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达,人口较少,起步早,其城市化程度很高。如原联邦德国,早在1980年城市化水平已达到84.5%,有63%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小城镇中,其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也较合理。各地城镇不仅有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完善的基础设施,而且为人们创造了高度文明优美的生活环境。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普遍较高,世界平均水平已在49%以上,而且国外的城镇建设各具特色。事实证明他们所走的道路是成功的,尤其是西欧国家在城镇建设上特点突出,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致力经济发展,有效推动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体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客观进程。无论国内国外,经济发展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城市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是一个总的趋势。因此,发展经济、以此来促进城市化,是各国城镇建设普遍采取的战略。

2.重视规划,使城镇科学合理的建设和发展

城镇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的日益进步受到人类规划的控制。因此根据客观实际,总结和探索城镇规划的科学思路与方法,制定完善的发展规划以指导小城镇建设,愈益显得重要。欧洲许多国家的大城市和小城镇,都始终保持着原有规划布局和传统的建筑特色,反映了欧洲城镇的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层次感。多数城市仍保持原有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新区和旧区的有机结合,反映出欧洲人严谨的规划意识。

3.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别

衡量县域的发展和建设水平,在于方便、舒适、优美的环境。在西方国家,从城市到乡村,特别是小城镇,街道整洁、设施齐全、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环境宜人。他们重视空间环境的关系胜过重视实体本身,特别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建筑与自然环境、室内与室外以及人与技术之间的过渡空间的科学解决上,城镇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更是达到了更高的标准。

4.保持传统和历史的延续性,形成鲜明的个性与特色

许多国家在城镇规划和建设中,强调保持城镇和县域的原有特色,建筑物的布局、外形尽可能保持古朴的、为居民所熟悉的传统风格,但同时又体现时代感,充分反映历史的延续性。尊重历史,是国外城镇规划建设相当重视的方面。对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名胜古迹悉心修缮、认真保护,尽可能的保持原状。对已经损坏的名胜古迹,不轻率的用现代材料修补、翻新,而是大力研究保护技术,使其在原状不变的情况下,尽力减少损坏,以保持历史的真实性。

5.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区治理

由于农村地区的条件复杂多样,很多国家根据具体情况,实事求是的采取了分区治理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五六十年代,为帮助经济不发达的落后地区,法国采取了“领土整治”和“工业分散”政策。在西部、西南部、中部地区,在有自然资源的地区、传统工业衰落区以及“新工业区”,政府重点以“国家发展奖金”的方式吸引各种企业,特别是大财团、大企业到这些地区新建或扩建工厂。这使得这些地区的中小城市得到了发展,农村地区原来衰落的小城镇又恢复了生机。

6.注重人的素质教育

国外城镇建设与规划,不仅体现了其历史沉淀与现代文明的融洽结合,也反映出国外古代建筑之优美和建筑技术之精湛。同时,城镇建设也长期肩负起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的重要职责,从而把人的素质摆在很高的位置上,并且已经形成了一种市民意识。人民对城市建筑的珍惜、对环境的保护、对公用设施的自觉爱护,以及人们对改善城镇的生活质量的积极参与,都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行动,有力的保证了城镇建设健康、有序的进展,并为自己创造了更加美好的未来。

五、启示

“宏观的城镇体系的研究,特别是大城市地区的经济、社会、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一定要从全球着眼,从地方着手(Thinking globally,acting locally)”。信息网络和快速交通的发展,正对城市和区域的空间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和快速交通使加工企业和人居结构向周边地区转移提供了机遇,也为周边地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由此带来了对区域协调发展、生态空间保护、设施共建共享等多方面要求。因此,在都市用地空间饱和的情况下,郊县的大发展成为一种必然。

虽然我国大多数县域受制于自身发展水平,难以直接投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构建中,但可通过内部集约化发展,提高自身规模、档次,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助于本国、本地区首位城市的发展。研究县域发展的潜在优势,将县域机能运转融于更广阔的区域环境中,加入全球化、区域化的运行系统,更好的在网络结构中把握县域发展的趋势。广大县域地区一方面要进一步改变大部分地区都存在的交通设施不足的状况,尤其是要重视县域内部、县域与其他区域之间区际快速干道的建设。同时要考虑未来社会交通及通信设施可能存在的互补关系,在新经济时代,还要重视构建以高科技为依托的信息系统。根据县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总结、提高和创新,提高县域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实现县域规划智能化管理。从整体发展的角度抓好县域的发展和建设,建立既集约使用土地资源又富有效率和质量的县域城乡空间系统,以助于实现县域社会、经济、空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京祥 崔功豪:新时期县域规划的基本理念[J]. 城市规划,2000,24(9):47~50

[2]李志刚 王兴平 徐海贤:大都市郊县县域规划的探索――以南京市江宁县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1,(1):31~34

[3]刘传明 曾菊新:对完善县域规划体系的探讨[J].规划研究,2000,29(1):36~39

[4]杨增义 李相然:论县域经济规划的多层次性与分异特色[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6(3):67~72

[5]林炳耀:论市县域规划模式的改革[J].地理科学,1994,14(1):90~97

[6]李相然 杨增义:略论县域规划的编制原则、方法与实施途径[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5(4):63~67

[7]李 旭:县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1):60~64

[8]段 炼:县域规划规范的初步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1,23(4):12~19

[9]胡厚国:县城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基本对策[J].小城镇规划,2004,(9):47~50

[10]张金山:中国县域经济导轮[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4~7

[11]刘 琦 司徒尚纪 倪兆球等著:县域规划的理论方法与实践[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