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强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4-0154-01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主要是根据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要求,对监测得出的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以确保结果的真实性、真确性和科学性。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提下,需要对各个部门进行明确分工,并制定健全的管理流程程序,明确各自的职责。所以说,建立完善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环境监测工作严谨性和科学性的前提。

环境监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环境中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及时了解环境的各项指标,并结合实际提出科学合理的环保决策,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1 环境监测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工业化社会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创造出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传统粗犷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是十分巨大的。而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的重要性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当前环境污染的现状,对环境进行监测和管理,强化环境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合理有效的参考和指导,确保环保工作的顺利进行,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引起相关环境保护部门的重视。

2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现状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针对环境监测工作,制定和颁布了相应的质量管理规范,对不同级别的环境监测单位的职责和工作范围进行了明确规定,以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合理性和全面性、真实性,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果。

但是,就实际应用来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在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社会发展脱节,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无法完全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环境保护的需求。从整体方面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2.1 质量体系建设亟待完善

1)相关人员并没有真正理解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意义,没有从实际出发,导致体系建设中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疲于应对评审或者复审,将自身置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

2)在体系建设中,盲目照搬先进的经验,使得相关的规章制度缺乏实用性,没有与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

3)适用性较差,没有对岗位质量控制形成相应的指导,使得质量管理体系沦为形式。

2.2 制度建设存在滞后性

随着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监测领域不断增大,质量管理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进行完善,从而导致环境监测站在工作中沿用多年前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

2.3 缺乏完善的体制机制

部分环境监测站对于质量管理工作重视不足,没有设立独立的质量控制部门,或者存在职能交叉的现象,使得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之间难以协调,缺乏完善的体制机制指导,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展开。

3 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有效措施

3.1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环境问题与经济问题已经成为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问题,绿色发展理念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环境监测体系的基础上。因此,为了保障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作用的充分发挥,要完善与环境监测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的强制执行力,确保环境监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例如,可以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环境监测机构的资质、人员资格、设备质量、监测标准等进行严格规范,并制定出相对统一的标准,切实保证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3.2 缩短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路径

可以结合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建立起国家和地方两级管理体系,形成一个国家-区域-地方的短路径管理模式,减少管理的中间环节,使得地方技术中心可以直接向国家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分级领导。这样,可以有效缩短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路径,通过部级的技术中心,直接对区域和地方提供的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进行分析,对其工作成果进行评估,从而对地方环境监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行衡量,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同时,可以定期对地方性的环境监测机构进行考核和审查,避免监测技术与实际需求的脱节。不仅如此,还可以充分利用相应的社会资源,进行技术的研发工作,不断对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结合市场资源和条件,实现先进监测设备的快速应用,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3.3 对工作制度进行创新

从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环境监测机构都是根据国家规定的计量认证以及国家实验室制定的标准,进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看似简单,但是体现在具体工作中,是十分复杂的,不仅需要保证监测设备的准确性和监测过程的合理性,还需要确保监测方案和手段的科学性,选择代表性强的监测位置,另外,也必须确保采用的完整性和样品保存的规范性。在对数据进行处理后,需要确保得出的结论对环境质量管理具有良好的指导性。在这样复杂的工作流程下,对环境监测的工作制度进行创新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对工作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另一方面,要建立灵活的反馈机制,以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环境问题,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环境保护中的基础工作,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针对环境问题的实际需求,加强对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创新,以加快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速度,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曹小红.论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创新[J].科学与财富,2011(5):349-350.

[2]王丽宁.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1):44.

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现状分析 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 X8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316-1

环境监测工作对及时发现环境污染以及对环境污染的及时处理起到了很大作用,环境监测工作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来开展工作,为了进一步的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首先要保证其获取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可比性和代表性,这将直接关系到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进一步的开展环境保护相关工作造成了阻碍。所以,我们需要正视这些问题,并对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作进一步的创新探讨。

1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现状分析

环境监测是对我国相关的环保部门的日常工作进行有效监督的重要手段,同时,环境监测获取的相关数据对环境控制,环保执法,政策调整都有很大的指导性作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正式开始了环境监测以及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相关跟踪,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起步相对较晚。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模式主要是以技术培训、质量控制考核与检查为重点。

在本世纪我国的环保部门还了一系列的文件,进一步的对环境监测相关机构的工作内容、职责、经费保障和环境监测工作人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些都说明我国环保部门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并且着重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制度方面对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作进一步的指导。虽然在指导相关文件中提到相关的制度进一步的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合法性。但是,在环境监测具体的工作过程中相关的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日常环境监测工作的工作效率,而且还会导致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出现失误和偏差,严重影响着环境监测工作的准确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主要的意义所在就是,对于环境监测的情况和效果需要有额外的监督管理体系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以此确定其检测的质量符合需求。

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创新研究

质量管理体系就是为检测数据提供了一个∫谰莸谋曜迹规定了具体实施环境检测管理部门的职责和需要承担的工作内容,也可以从某些方面监督和管理参与环境监测工作的人员的工作情况和岗位资质。所以,我们也可以把检测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看做是一个对检测的约束,能保证负责环境监测的技术人员具备基本的技术能力并且可以顺利的开展环境监测工作。为了使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更加的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需要对质量管理体系作进一步的创新研究。

2.1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测的相关法律法规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一定的冲突,要进一步的保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就要进一步的落实我国的环境保护监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在约束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完善起来的同时,也应该建立相应的而定其监测质量管理的法律体系来进行保障。在明确环境保护监测的法律定位的同时,将环境保护监测数据质量管理也纳入到法律约束的范围内,显然可以保证其管理效果的提高,按照法律的严格规范,将监测机构资质、人员资格认证、设备质量监督、标准统一、技术认证等都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规范到统一的标准上来。

2.2建立阶梯化的技术管理体系

从国家到地方建立一个完整的具有明确阶梯化的技术管理体系,建立其段路径的管理体系。地方技术中心直接向国家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有部级别的机构直接领导区域性的技术管理机构,在有地区性的管理机构负责地方的质量管理机构,以此形成一个顾家、区域、地方的段路径的管理模式。在这个管理模式中可以建立部级的技术中心,并指导地方建立相应的技术中心,其责任有两个方面包括行政职能和技术监督职能,一切将按照质量管理的规定进行,利用数据来衡量当地的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并定期以行政手段对滴定法那个的监测机构的资质、人员进行审查和考核。

2.3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创新制度研究

大部分的环境监测站按照国家规定的计量认证和国家实验室认可的要求在进行质量管理的工作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质量管理的复杂性,首先要求监测仪器的准确,试验过程的完整,其次需要保证监测方案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以及监测点具有代表性。要求现场采样的完整性,对样品运输和保存的规范性,以及形成数据的处理和保存也需要一致性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最后,需要所产生的结论可以为环境管理和执法提供必要而明确的指导性。针对此种跟踪流程的复杂性,环境监测应当分局自身的工作特点和规律以及执法的需求,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工作制度和流程。

我们应该从共组的流程规范制度做起,同对不同的监测方式和方法的规范建立其完整的工作制度,而且此种制度的建立不应当是局限在技术层面而更应当将管理过程进行规范化,因为使得监测的过程规范起来是实行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所以需要针对性指导监测工作中的细节。同时还应建立灵活的反馈机制,针对技术的发展来相应的调整对其质量监控的标准和流程监测制度。

3总结

为了使我国的环境监测的相关工作跟上国家发展的新形势,需要对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在解决管理体系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促进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创新工作,主要从完善环境监测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阶梯化的技术管理体系以及制度方面的创新这三方面入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促进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李羲.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 科技与创新,2015,02:38-39.

[2]张鲁芳,于亮辰. 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01:115.

[3]赵倩倩. 浅谈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发展[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7:94.

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环境检测 质量管理 管理体系 创新方法

自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被人们充分的认识后,我国重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和监测以及监测质量管理力度呈现日益加大趋势,相关部门采取的环境监测技术也向更为先进的方向发展,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环境监测与保护的发展。但值得一提的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人们重视环境监测程度相比略显逊色,而就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而言,一些部门人员对其重要性匮乏认识,致使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质量跟不上发展,影响到整体环境监测与保护质量水平。

一、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

1.环境管理和经济增长没有得到同步发展

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但在社会进步过程中,经济增长成为人们过于注重的对象,而管理与保护环境却被忽视了,从而导致当前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出现脱节。在我国发展城市进程中,很多废弃物被工业生产等行为制造出来,并且相关部门没有采取措施及时的处理这些废弃物,导致废弃物严重污染环境的局面, 对人类生存造成影响,使人类身体健康受到威胁。现阶段,我国相关环境保护部门对环境污染的抑制和治理虽然采取了多种措施,但从总体视角来看,环境污染的积累是多年形成的,要想使其被彻底根除短期内完成是极为不现实的,也是无法实现的,即使环境监测管理机制被引入,但由于这一体制还没有得到较长时间的运行,而人们在质量管理方面不具备较高的管理意识,所以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制的管理作用在实际运行时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

2.质量管理人员能力低,缺少质量管理积极性

就当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来看,存在的最为关键问题就是制度处于试行阶段,相关机构或部门人员不具备较高的质量管理能力,往往在实际工作中把质量管理放在被忽视的地位,质量管理积极性匮乏。 相关部门在对质量监测或管理人员进行配备时,录用与选拔人才严格化欠缺,所配备的部分管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较低,有的相关专业证书还不具备等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导致当前从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工作完成的质量水平不高, 从而使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处于滞后状态。

二、创新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新构想

由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处于滞后状态,因此以我国国情为出发点,在对滞后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把以下几点创新对策提出来:

1.完善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法律保障体系

要想立足长远视角实现创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细节问题层面上,而应把法律手段充分的运用起来,这是最为直接的方法,利用法律法规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行为进行约束。以下几点为具体措施,把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部门专门组织建立起来,并把相关的环境监测和质量管理条例制定出台,利用法律条令定位环境监测,运用法律法规的力量加大环境监测质量的管理力度,对管理行为进行规范,从人员和制度以及法律方面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提供质量保障。

2.改进并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法律保障机制只发挥了辅助手段作用,而具备威慑的是功能作用,对于环境监测质量而言,对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是其对质量管理达到重视的最为关键环节。当务之急就是把原有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与创新,建立一套新的质量管理体系,使其与社会发展达到相适应,这对于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的创新构想而言,属于重要内容所在。笔者认为,所设立的国家环境监测管理机构应从国家和区域两个范围设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技术中心。

3.构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体系

目前,有一些环境监测站通过计量认证开展实验室质量管理活动,或以国家实验室认可要求为标准,但是就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而言,监测仪器的准确性必须具备保证,从而能够确保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并能够使监测方案的科学性具有保障,监测点位具有代表性,完整的进行现场采样等等。因此应结合环境监测特点,以客观规律和管理执法需要为导向,建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体系,从而使其与实际相适应,并能够在环境监测全过程中被贯穿,具备完整性,并能够从管理程序和行为准则的角度为各级、各类环境监测机构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指导,因此在实际中对其遵循贯彻极具必要性,而且必须具体落实执行到位。

4.加强人才培养,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分析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国内质量管理人员不具备较高的管理能力所占的比例还很高,相对而言综合素质也较差,同时,环境监测与质量管理又极具复杂性,从而很多人员不能完全胜任实际工作,最终导致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处于滞后状态。 因此,在这种背景下,要想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创新,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各项制度建设的完善方面,培养质量管理人才也应被纳入重点环节。以下为具体措施:大力开展培训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活动,并着重把实际问题引入培训中,以实际问题为导向指导活动的开展;加强技能训练管理人员,从而为其管理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从而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能够使自己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作用,为有效治理我国环境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结语: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要想实现创新,就必须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现状, 并以科学管理为手段,借助管理监测机制,使管理体系达到科学化和合理化, 加强工作制度的有效性,在机制发达有效健全的基础上展开环境规划,从战略上促进可持续发展性,这是环境监测与质量管理体系做好的必要之举。

参考文献:

[1] 张有志. 浅谈管道施工与环境保护[J]. 现代商业. 2011(26)

[2] 周根华,张瑛,唐永贵. 关于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的研究[J]. 价值工程. 2010(27)

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2002年4月19日,广州石化举行hse管理体系实施新闻会,郑重向社会各界宣布从即日起广州分公司全面实施hse管理体系。在体系建立时广州分公司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全部要求融入到hse管理体系中,确保建立一个管理体系,符合多个管理体系要求,有利于在建立和实施时的协调、统一、有序,以提高管理效能。

体系实施过程中的环境管理

危害和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也是体系实施的首要步骤。为鼓励和组织员工参与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工作,把环境管理渗透到日常的生产运作等活动中去,实现四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管理,有针对性地编写了《hse作业指南》,要求在分公司进行的所有作业都必须先进行危害和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根据相应程序文件和运行控制文件以及车间的作业指导书制定并落实预防措施后,才能开始作业,实现“三签”而行,即:现场作业会签单、作业hse管理表、各种作业票(清罐、清油、动火等)。通过《hse作业指南》,hse管理体系与生产实际操作紧密地联系起来,实现了管理体系与实际应用的统一。作业hse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

hse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中的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作为hse管理体系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安全、健康的管理既存在关联性,又具有独特性,其环境绩效在体系整体运行中得到不断的持续改进。环境管理在保护对象、管理方法、技术手段等方面与安全、健康管理有所不同,在体系建立过程中,充分考虑了iso14001标准要求,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5个部分的17个要素内容融入到hse管理体系的10个要素中。

在日常的环境管理中,通过系统的污染预防管理,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在体系建立过程中,考虑了初始环境评审中存在的问题,获取和识别相关环境法律法规及标准,开展环境因素识别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了有可操作性的环境保护管理、环境因素识别和影响评价等程序文件和14个环境方面的运行控制文件。

1. 初始环境评审

初始环境评审是对企业过去、现在的环境管理信息和状态进行全面的综合调查与分析,总结企业原有的环境管理经验及存在问题,从而为企业建立符合标准要求的环境管理体系提供依据;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估结果作为hse管理体系设计的基础,其成果将直接决定体系建立的成败。

通过初始环境评审,客观评价了广州分公司环境管理状况,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a.在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时按“三同时”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但在日常的环境管理方面并没有开展环境因素识别和环境影响评估。

b.没有形成一套程序用来及时地识别、获取、更新、沟通与生产、运作、服务等相关的国家及地方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要求。甚至对目前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符合状况并不清楚。

c.存在各种版本环境保护方面的文件,无法对现场存在各种不同的版本文件的时效性、适用性进行识别。

d.虽然有部分应急预案及事故调查处理规定,但不完善,没有针对性,应急措施也不够完善。

2. 获取和识别环境法律法规及标准

在体系建立的组织机构中专门设置了法律、法规识别小组,组织编写了《法律法规和标准识别控制程序》。通过上网、与当地环境保护部门联系及其它途径收集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标准,经初步识别,适用于广州分公司的环保法律、法规有35部,标准有10个。

为使所识别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让各个部门能便于获取本部门适用的条款,进行学习和执行,对35个法律法规和10个标准条款逐条进行甄别,整理编写了《分公司适用的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各称一览表》,汇编了《分公司各部门适用的hse法律法规及标准明细表》,并在hse管理体系网站上公布,确定了法律法规的更新途径。组织各单位开展法律法规及标准符合性评估。

3. 开展环境因素识别和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因素识别和环境影响评价是hse管理体系实施污染预防管理的核心,环境因素识别和环境影响评价一直是传统环境管理的薄弱环节。在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时能按国家、地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但在大量的日常工作中并没有开展环境因素识别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而大量的环境污染事故和扰民事件主要在日常工作中发生。因素,广州分公司在体系文件中着重体现了这方面的内容,制定了环境因素识别及影响评价管理程序,用来确定其活动、生产、装置、设备、产品、服务中环境因素。在识别过程中,考虑直接和间接、正常、异常、紧急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将来等因素,并依据现有的专业经验、评价标准和准则,同时考虑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公司商业形象、员工和周围人群、设备、产品、财产、水、大气、废物、土地、资源、社区和相关方的内容,从中判定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并制定环境管理方案加以控制。

为保证体系的适用性、有效性,广州分公司非常重视边建立边实践的工作,组织了《环境因素识别和影响评价程序》、《hse作业指南》以及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等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管理部门和生产作业管理人员100%多次接受培训,并用一个多月的时间组织生产操作人员用简单易行的工艺流程方法,对分公司的53套生产装置和4套辅助装置开展了环境因素识别、环境影响评价。环保管理人员到现场辅导装置操作人员开展识别和评价工作,共收到各单位上交的100份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经筛选、归纳出126项重要环境因素,经现场确认、鉴别,确定了广州分公司35个重大环境因素,并对其逐一落实削减控制方案,实施目标管理最显著的成果是在臭气治理方面,识别了6个重大环境因素。为此,分公司专门成立了6个专项治理小组开展削减、控制工作,目前已完成了2个项目的治理工作。

在异常的生产过程(例如炼油西区大检修),我们组织大修装置所有作业部开展环境因素识别和影响评价,对大修的34个重大项目的225个工作步骤进行了识别、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修订、完善了大修的停、修、开的环境管理方案。历次大修都是事故多发期和臭气扰民投诉高峰期,而这次大修从2月20日开始到4月5日结束,历时45天,期间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臭气扰民事件。

4. 编制环境管理文件

有效的管理体系必须有一套有效的、可操作的文件来规范管理行为。为确保环境管理行为在体系文件中得到规范化、标准化的描述,在hse管理体系手册中涵盖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的要素,编写了环境保护管理、环境因素识别和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文件。在原有环保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完善、编写了水污染管理、空气污染管理、有毒有害废物管理、噪声污染管理、土壤(地下水)污染管理、资源管理、资源利用管理、能源管理、环境监测管理、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清洁生产审计管理、环保检查和考核管理、公共卫生及厂区绿化管理、环境污染应急处理管理、环境统计与报告管理等14个运行控制文件(sop)。

sop文件编写是体系文件的核心,它是对原有的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的一次梳理,对hse管理的提升。为使所编制的文件具有可操作性,我们严格按目的、范围、职责、术语及定义、工作程序(包括流程图、步骤简单描述、相应管理表格)、相关文件、记录(文件符合性检查表,只需打√或?)、附录等内容进行编写。例如在编写水污染管理文件时,由于动力事业部(取水、供水)、企业管理部(水表管理)、生产调度部(用水、节水)、安全环保部(废水管理)、炼油四部(污水处理、循环水)等部分都不同过程的进行水的管理,要实现从源头控制污染,节约水资源,减少废水排放量的全过程污染预防控制,必须将不同部分的水管理有机地连接到一起。为此,我们召集了相关部门进行讨论,收集现行的水管理资料(制度、管理表格、记录等),花了一周的时间将水污染管理按从取水(水源、水质、水量)、用水(工艺、消防、生活)、产生废水(生产、生活、污染雨水)、污水处理(污水气提、污水处理场)、污水回用、最终排放(监测、监督)等过程对各环节进行详细的描述,形成初稿,再次召集各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性、可操作性的讨论定稿后,进行全员培训,消除体系实施过程出现“两张皮”现象。

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认证中心对区政府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了外部审核。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外部审核共有3名审核专家,借调8名内审员参加,审核成员单位16个。从本次审核情况看,各单位高度重视,大部分单位分管负责人能到会接受审核,内审员认真负责,对环境因素及重要环境因素进行了认真识别和评价,收集了适用的法律法规,按照要求对重要环境因素实施了控制和监测测量,确保了区政府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区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得到较好实现。

本次外部审核体系运行情况较好的单位有:区农业局、区安全监管局、区城市规划建设局、夏庄街道办事处、惜福镇街道办事处。

二、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环境因素辨识不够全面,描述不够准确,排序比较凌乱,缺乏条理性。环境因素的描述要具体、准确,既要描述活动/服务,又要将对水、气、声、渣以及能源资源的耗用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精准的描述,以便于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不能泛泛而论。

(二)对环境因素及与环境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更新不够及时。环境因素辨识是动态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控制,应该较前有所变化,如有消除的、降级的、新增的等,从提供的环境因素清单难以判断体系运行的绩效。

(三)对环境因素、环境重要因素没有重新识别,环境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没有结合年度工作任务重新制定,而只更改一下时间,曝露出部分单位走过场、负责人把关不严的问题。

(四)提供的《环境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中目标、指标量化程度不够,管理方案资金预算不明确。

(五)定期进行的环境检查虽有检查记录,但对发现的问题没有跟踪复查的相关证据。

(六)提供的演练资料里,没有对演练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的证据。

三、整改要求

(一)各成员单位要到区推进办领取各单位外审问题清单,根据外审中存在的问题,查找造成问题的原因,采取具体措施,对外审中存在的共性及个性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切实增强体系文件的可操作性,并将整改情况加盖单位公章后于4月5日前报区推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