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学机制

生态学机制

生态学机制

生态学机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常态化;独立学院

一、引言

“G20”是2016年浙江省的关键词之一。年初以来,G20党员志愿先锋队的招募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志愿活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一直以来,共产党员都是志愿者队伍中的生力军和先锋队。据统计高校每年发展的学生党员人数超全国发展数的1/3,①学生党员参与党员志愿服务的热情高,但是学生党员也有其固有缺陷,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在校的时间又仅限于学制内,因此党员活动往往延续性较差,前后容易脱节。对于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研究,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党员思想道德素质和志愿服务意识,从而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二、浙江省独立学院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现状

浙江省独立学院是普通本科院校当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近年来,独立学院在大学生党员教育中不仅注重加强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更注重将党员的服务理念付诸实践。从公开披露的信息来看,各独立学院都组织进行了一系列的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各具特色。园区、社区、地铁站、残运会、敬老院等校园内外都活跃着我们大学生志愿者党员的身影。

(一)延续并保持传统项目,稳中求“新”

“学雷锋日”活动历来是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传统项目。雷锋的一生,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的一生。“雷锋精神”的精髓是为民服务、无私奉献,它始终作为标杆,作为方向引领着大学生党员服务意识的建立。浙江省独立学院在每年的3月5日前后都会组织党员主题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例如,志愿者主题班会、义务打扫办公室、守护留守儿童、公寓服务等都是各级党组织在响应“学雷锋”纪念日的号召下开展的各项活动。在延续并保持传统党员志愿服务的项目时,各基层党组织也十分注重在形式内容上作出一些变化,推陈出新,力求紧跟时展。

(二)志愿服务与地方活动紧密结合,载体特色明显

自2010年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搬迁至海宁,成为第一所外迁的独立学院以来,在杭独立学院掀起了集体外迁潮,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搬迁至诸暨市,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落户桐庐,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在富阳开工建设,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选址桐乡、临安,加上本身就在地市一级的独立学院,例如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嘉兴学院南湖学院等,这些独立学院大学生党员的志愿服务也呈现出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志愿服务与地方性活动紧密结合。党员志愿活动需要一个合适的载体,外迁后的独立学院纷纷借助当地优势,开展了载体特色明显的党员志愿活动。以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为例,学院建立了学生党员服务中心,鼓励学生党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学院的统一部署下,学生党员也积极参与到海宁的“红立方”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建设中。此外,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学生代表参与了城市会展高峰论坛,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学生党员参与宁波市志愿服务,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参与金鸡百花电影节以及“文明绍兴”的志愿活动,嘉兴学院南湖学院和同济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开展了多次以“南湖红船”为中心的党员志愿活动,活动效果非常好。

(三)常态化机制建设初见成效

浙江省独立学院十分注重对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培养,通常在党员后续教育培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中都会对志愿服务做出要求。为了建立党员志愿服务的常态化机制,各独立学院也是各显神通,出现了一些创新之举。例如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技学院将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理念引入党员教育工作中,从建立规章制度、完善组织管理和搭建服务平台三方面入手,逐步实现党员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和规范化。②早在2009年,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国际贸易分院党总支就推出了“党员服务超市”这一品牌活动,把对群众的服务内容作为商品,来建立健全多渠道、分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切实加强大学生入党前、后教育,实现党员服务项目化、常态化、信息化,进行工作理念、服务机制、服务平台、考核方式的创新,引导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实现大学生党员组织入党和思想入党的统一。2014年,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成立党员义工服务园,专为群众“量身定制”各类服务,标志着学院的义工服务活动开始走向阵地式和常态化。党员义工服务园共分为3个特色分园:经管分院的党员服务巴士义工服务园、文法分院义工服务园以及理工分院“4S”义工服务园。瓯江学院现有17个校外服务基地,12个特色义工服务项目,共有2300多名学生党员义工。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创新性的采用党员服务积分制,每季度对党员积分情况进行汇总,每年总结考核,上报学院,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机制建设提供了保障。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2016年拟在社区、民工子弟学校等需要志愿服务的单位设立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党员志愿服务基地,党支部指定专人联系,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服务基地对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作用。

三、浙江省独立学院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浙江省独立学院一直注重加强党员志愿服务建设,也已经将此融入党员后续教育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中,形成了具有特色、值得借鉴的做法,但是依然存在一定问题。

(一)学生党员服务意识不强

现阶段,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多是由各级党组织直接管理,大多采用自上而下的模式,学生党员自发的志愿活动较少。党员服务意识有待加强,大部分学生属于被动的接受组织安排,不乏有部分学生是迫于种种压力而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本身对志愿活动缺乏自我认同,因此在活动过程中就会出现不配合、敷衍了事、态度不端正等现象,志愿活动也就无法达到预期成效。学生党员服务意识不强直接导致了他们不愿也不会主动为活动出谋划策,有任务就参加,没有也不会自发去做点什么,从内心上还没能树立起真正的服务意识。

(二)缺乏科学的人员组织

在每次开展党员志愿活动时,存在“临时拉人”的问题。实际情况是,缺乏一支紧密团结的服务队伍,人员管理较松散,往往是遇到活动才临时组建团队,直到活动开展前还存在队伍不稳定的现象,有时学生会因为学业、生活或是其他工作而突然退出服务团队,导致最终为了凑满人数而只能“临时拉人”的尴尬。事实上,有些活动,尤其是专业性较强的志愿活动,并非人人都有能力参加的。缺乏科学的人员组织难免会影响活动的效果。

(三)服务活动流于形式,且缺乏长期规划

从现有的学生党员志愿活动来看,依然存在服务活动流于形式的问题。以“学雷锋日”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为例,期间往往会轰轰烈烈地开展一系列活动,也会集中进行新闻宣传和媒体报道,似乎收效显著,然而活动结束之后,对于留守儿童也许就少有人问津了,以至于出现“一阵风”活动,缺乏长期规划。服务活动流于形式,难以深入,参与面窄,缺乏教育内涵,没能很好的结合学生专业特长,发挥专业技能,提供的服务项目往往不切实际,也很难真正取得成效。

(四)缺乏特定的信息平台

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信息平台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现在活动的发送与传播没有一个特定的途径和平台,有些大学生党员有意愿、有热情参与到活动中来,然而他们不清楚从哪里可以获得党员服务的机会。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党组织也会借助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社交工具推送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信息,然而往往是一些零散的、不定时的,还少有专门针对志愿服务建立信息披露平台的。另一方面,活动过程中和结束后都需要及时将某些信息整理后,广而告之或者作为经验进行分享,现在多数的做法是以新闻稿的形式在校园网的党建板块中进行,没多久就会淹没在众多的新闻中。以后要想再加以整理或者凝练的,只能通过搜索从大量新闻中锁定有用信息,这样做无论是从效果还是从效率上来讲,都不甚理想。

四、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建设的有效路径

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的建设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对于保证党员志愿者队伍的稳定和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非常有意义。根据对浙江省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后,可以考虑从以下途径出发,建设党员志愿服务的常态化机制。

(一)对学生党员志愿者身份作出认证

高校各级党组织应该制定相关制度,对学生党员志愿者身份作出认证。具体执行时,可以考虑由学生党员在自愿的基础上向党组织提出身份认证的申请,在申请过程中尽可能详细的列明所学专业、特长、爱好、个人意愿、身体状况和空余时间等信息,各级党组织在审核后,将该学生党员注册为正式的志愿者,并进行分类管理。平时可以采用积分制对党员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认定,配合相应的考核制度,定期评价每位学生党员的服务效果。针对入党积极分子,有必要将志愿服务列为发展党员时的评价指标之一;对于预备党员,可以将此作为转正考核的评价指标之一;而对于正式党员,则可以把志愿服务融入党员后续学习教育中,作为必要的一课。为了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还需要定期对已认证的学生党员进行培训。在培训时同样要做到分类管理,可以依托专业优势,借助社会力量,与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协会、社会团体进行深入合作,开展针对不同服务项目的技能、知识培训。有了这样一支相对稳定的经过认证的党员志愿者队伍之后,遇到活动时不需要临时组建队伍。此外,对党员进行身份认证,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党员从心里感觉到被认可,增强了团队感和归属感,也有利于在实践中对他们服务意识的培养。

(二)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进行项目化管理

针对志愿活动缺乏长期规划这一问题,可以考虑引入项目化管理的思路,打造品牌,一个品牌活动即一个项目。在项目化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分为项目的启动、策划、执行、运转、总结和反馈。启动环节需要确立项目负责人、建立团队、确立目标;策划环节需要制定计划、明确人员分工、建立保障机制、预测风险、做好预案和必要的预算;执行环节需要按计划落实,但也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过程中监督是必不可少的;在项目有运行下去的价值时,运转环节主要为了保证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在运转过程中,不断提升项目品质,做精做细,鉴于大学生党员在校期间的时间有限,为了保证项目不因人员的流动而中断,那么工作和人员的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最后,一个项目完成或者项目的一个部分完成后,总结和反馈也是必须的,这既是对前期工作的思考,更是对未来工作的指引。把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当成一个项目来运行,也就有了大局观,既能提高志愿活动的延续性,也能发挥项目化管理的主体作用。在发掘项目的过程中,可以以设立校内外党员志愿服务基地的形式进行,浙江省已经有独立学院开始进行形式上的探索了。

(三)打造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信息化平台

在信息化社会中,党员的志愿服务也要充分借助互联网思维,建立多种信息平台。首先,这个信息平台是一个知识平台,党员志愿服务的相关政策、法规、条例都在这个平台上,使党员在服务过程中懂得保护自己,规避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其次,这个平台更是一个活动平台,将有关活动的信息进行有序,利用网络和移动终端实现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建立健全信息化、高效率的活动平台;再次,这个平台也可以是一个交流平台,便于大学生党员在平台上就志愿活动中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作为经验进行分享和交流,促进各种信息和资源的充分交换。即使大学生党员毕业之后,他们的经验依然可以通过网络传递下去,以后也可以通过信息平台继续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

(四)结合地方特点,创新活动载体

浙江省独立学院外迁到各地市级、县市级之后,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这给学生党员的志愿活动也带来了新的思路,即有了更具地方特色的活动载体。浙江省部分独立学院在这方面是走在前面的。面向地方服务,向地方资源借力,可以说是目前浙江省独立学院党员服务的特色之一。在创新活动中,也要注意与学生的专业优势进行结合,计算机、社会工作、人文艺术相关专业都可以开发一些结合专业特色的志愿活动项目,一方面使学生将所学所长用于社会服务,体现价值,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学以致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五、结束语

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研究是一项长期的课题研究,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具有各自的特点,各级党组织在指定相关制度时一定要针对大学生党员这一特定的群体,制度要体现党员的先进性,也要符合大学生的身份特征。(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本文系浙江财经大学2015年度校级课题(党建研究专项)一般课题“浙江省独立学院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5DJYJ010)

注解:

①来自人民网新闻

②引自蔡阿雄,袁铁武《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以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为例》

参考文献:

[1]吴艳,文侃.参与志愿服务: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一种路径创新[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8):12-16.

[2]章洁.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探索[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02):77-79.

[3]蔡阿雄,袁铁武.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J].管理观察.2014(02):81-84.

[4]李维意,郭广伟.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02):28-31.

[5]聂东雪,梁永丽.大学生党员志愿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创新研究[J].科教导刊.2015(01):70-71.

[6]吴鹤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机制探讨[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61-63.

生态学机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359-02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有两个向度,从个体向度来说是我要认同,即形成的机制是内在的。从社会向度来说是要你认同,即形成的机制是外在的。

一、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内在机制

1.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是引导、激发和驱使个体接受、认同某种意识形态的力量,是个体接受、认同意识形态的内在根据。要想个体认同某一种意识形态,必须首先这个意识形态能满足个体的某种需要,需要是意识形态认同的基本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1]286“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2]260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发展性、层次性。满足物质需要是人生存的保障,满足精神需要是人的本质要求。人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对某种意识形态做出选择与评价,即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是否愿意接受所在阶级、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这样,如果主流意识形态能够满足大学生的需求,能够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那他们就会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并且会主动去学习、实践。反之,如果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背离了他们的诉求,不能使他们从中获益,那他们就会排斥主流意识形态。由此,教育者应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切忌“一刀切”,这里的满足不是形式上的完任务,而是一种实质性的进展。事实上,意识形态就是通过解释社会、指导实践、规划未来,来满足人的自我发展需要。但是只有将外在的权威和要求,顺利地转化为内在的需要,主流意识形态才能真正深入人心,才能得到大学生内心而不是表面的认同。这就意味着教育者不是要坚持自己的政治说教,而是遵从大学生的思想接受规律,吸收他们的相关思想,实现自身形式乃至内容的部分创新,以新的姿态出现,使大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

一个思想要被大学生接受,毫无疑问,得满足他们的思想需求,要是学生没有这一需求,自然,这种思想就难以对学生产生影响力,即使外在灌输给他们,其影响力也是微乎其微、甚至是无效的。在大学生思想需求的形式上,有些是显而易见、学生能意识到的,有些是潜在的,学生目前没发现的需求。甚至部分大学生对自己需要什么并真正清楚,处于盲目状态,没有方向就没有动力。还有些大学生的思想需求是扭曲的、不健康的,这种需要是不符合社会及自身的发展,和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不管是哪种情况,教育者一方面帮助学生准确定位自己的这些需求,并尽可能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另一方面,帮助大学生全面认识自己的需求,并引导他们积极发展,从而产生更持久的动力。引导大学生认识到自身和社会发展的相关度,尤其认识到社会主流价值观对自己成长发展的积极意义、认识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根本目的是在于提升生命的质量,获得为人的尊严,享受心灵的安宁,提升人的价值。理论越符合大学生的思想规律和生活实际,就越有说服力;而大学生的思想需求越全面越强烈,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驱动力也就越持久有力。

因此,教育者结合大学生成长的需要时应当做到:一是,把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结合起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离开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就会流于空谈。教育者要注重解决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同时引导学生丰富、提升自己的精神需求。人类生活上绝对必需的东西,也就是必需品的需要实在是很少,而消费主义以品牌为噱头,以时尚为药效,将人卷入了无休止的购物与淘汰的恶性循环中,购物恋物成瘾。教育者要把大学生的这种低俗的物质需要引导到对精神的追求上来,精神是永恒存在的,能给人的心灵带来宁静。二是把基础需要和发展需要结合起来。人的需要是有多样性的,对于一个个体,肯定有诸多需要摆在面前,这必然带来冲突,作为教育者应帮助大学生理性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需要之间的关联,能很好的

整自己,准确定位各种需求的位置及价值,而不是抓不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矛盾、焦虑的状态中而耽误了学习,甚至走上不正确的道路或者带来心理疾病。三是把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在这个海量信息的时代,个体都有知情权和选择权,不同个体的需求也不同,教育者要与大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不回避、听真话、找问题,每一个哪怕是盲从的需求都有着在现实社会的深层原因,教育者要实实在在地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需求,保持理性,避免盲从,满足大学生合理的愿望和要求,这对于为大学生认同主流意识形态提供心理支持具有重要作用,也为大学生认同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真正动力之源。

2.运行机制

意识形态认同一旦启动,就将进入形成的实质性阶段,这一阶段称之为意识形态认同的运行阶段,包括认知、选择、整合、内化等既相互联系又依次递进的阶段。认知是大学生对大脑接收到的信息的感受、解读等思维过程。意识形态作为外来信息,它的强度、覆盖度、频率越大,越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反应;但是,强度、覆盖度、频率过大,也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和排斥情绪。另外,大学生对所感兴趣的意识形态也会给予优先注意、接受。选择是大学生在已经获得的新的意识形态认识的基础上,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自己原有的观念加以比较,进行判断、筛选。选择的情况相当复杂,大学生对与自己原有价值观相契合的意识形态会予以同化、吸收,从而形成新的成分;而对不符合自己原有价值结构中的意识形态,则会在产生思想矛盾运动后,或者被吸收,或者被排斥,或者存疑。如此看来,意识形态只有与大学生的利益、需要和社会意识相契合,才会被他们所接受;契合度、一致性越大,接受度就越大。整合是指大学生将经过选择进入大脑的意识形态信息进行加工、统和的过程。内化就是经过加工整合,大学生将新的意识形态融入思想并践行的过程,这时大学生已经进入一个更高级的阶段,自我教育,这一阶段他们能够自觉接受、信奉和遵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了。 3.调节机制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机制的运行,离不开调节机制的充分展开。只有发挥调节机制的作用,不断平衡和矫正运行与目标的偏差,才能保证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持续进行。情绪情感、意志、习惯等心理因素对意识形态认同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大学生易于选择、接受、认同引起自己愉悦、满足自己需求、符合自己兴趣的意识形态,漠视、拒绝、排斥与自身情感相悖、和自己没关系的意识形态。坚强的意志有助于大学生将注意力指向和集中于自己所认同的意识形态,并支持他们在困难面前坚持自己的信念、信仰,同时阻止那些异己意识形态对自己所认同的意识形态的干扰,保持意识形态认同的稳定性与一贯性。意志还能够调控大学生以理性的态度对待意识形态,不会造成对意识形态的狂热追求而走向极端化,也不会因情绪的波动或消极而削弱对意识形态的认同。习惯的养成,可以看作是真正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标志。因为行为往往带有偶然性、情境性,一个人的个别行为,有时很难综合地真实地反映他的思想价值观念,只有在行为经过反复的实践形成习惯后,才能成为个体稳固的行为模式、个人的价值观念。因此,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归宿,认识、情感、意志的培养最终都要落实到行为习惯上来,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成为个性。

此外,人的性格、个性、气质等心理特征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制约着意识形态认同的方式和深度。封闭、保守的心理特征有碍于意识形态的认同,积极、开放的心理特征有利于意识形态认同的形成与巩固。

二、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社会机制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社会机制有很多,本文主要从教化、引导、奖惩三个基本机制谈起。

1.教化机制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3]32这说明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实践的。正是出于实践的目的,一个人在社会中生

存,不可能不接受意识形态的教化。意识形态“是一个人进入并生活在一个社会中的许可证书”,“一个人只有通过教化与一种意识形态认同,才可能与以这种意识形态为主导思想的社会认同。”[4]3可见,社会中的人必须接受意识形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国家不可能不对培养对象进行意识形态教化。

“调查得知,我国63.4%的人认为影响其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因素是对主流意识形态认识不清,位列影响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因素的第二位;对青少年来说这一比例为65.9%,位列影响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因素的第一位。”[5]246可见,教化是实现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意识形态教化机制一般是指通过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大学生对意识形态的认同。“与此同时,71.2%的人认为实现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最有效的途径方法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青少年的比例更高一些,为72.0%,位列意识形态认同最有效地途径方法的首位。”[5]247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传播的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与政治思想。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摆在第一位的,因为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融入社会、完成自身的社会化、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但是对于社会的主流思想欠缺了解,在这种情况下,灌输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最好的选择。只要教育者遵循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及思想规律,唤起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教育进行到一定程度后,灌输就会变为自我探索。这里的灌输不是对人的强制约束与填鸭式硬灌,在网络时代,试图让受教育者不加选择地接受思想的灌输简直是痴人说梦,教育的关键是让受教育者知道哪些思想、观念对个人有用,对自己有利,引导受教育者接受社会所传播的意识形态。满足大学生的需要不仅是指思想的内容要合乎学生的需求,而且还包括传授思想的方式、方法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规律。这就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流、通过大学生主动参与、探讨、共鸣的创造性的教育活动,以达到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接受和认同的目的。

2.引导机制

在现如今这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必须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加强对意识形态的引导。大学生又是国家的宝贵人才,对他们进行意识形态的引导极端重要。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引导机制主要是通过三个途径:首先,用好榜样的力量,用什么样的榜样就有什么样的导向,正面榜样给人力量,反面榜样使人警醒。党员干部理应首当其冲成为全社会的道德示范群体。社会名人、公众人物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公众人物应自觉增强社会责任感,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产生积极的有益的影响。大众传媒也应增强育人责任,努力发挥好公众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在我们这个“微时代”,信息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大学生正处于接受新事物的旺盛时期,他们崇拜拥有大量粉丝的网络名人,网络名人的一句话都有可能引起轰动效应,如果网络名人共推正能量,肩负起社会责任,营造诚信、积极健康的网络世界,那么,毫无疑问,这对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是一个很好的助推器。其次,建立舆论导向机制,在全社会形成良好风气、营造文明社会,传递正能量。比如公益广告,它就是一盏灯,我们周围这样的灯多了,黑暗就少了。借助大众传媒可以声音与图像并用,给人全方位的思想冲击,而且公益广告的题材源于人们的生活又有着精神高度,更容易触动大学生的敏感,从而影响他们的价值评价。最后,具有意识形态教育意义的各种活动也使大学生潜移默化的被熏陶,这种非强制的方式反而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是一种较为有效地意识形态认同方式。总之,引导机制的目的就是让大学生在意识形态展现的巨大魅力的引导之下不自觉地认同、接受了该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

3.奖惩机制

奖惩机制是对人们合乎主流价值行为的鼓励及对不合乎主流价值行为的惩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个人作为平等的利益主体的地位日益得到尊重,社会也会尽可能地满足个人利益,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的满足。但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的会因利益而引起相互冲突,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维护主流价值观的人的行为应获得相应的“回报”,回报就是一种激励力量。奉献者就应该得到相应的物质激励或社会、他人的尊重与认可,而损害社会利益者则应该受到社会和他人的批评和谴责,甚至排挤等心理处罚,从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外界的压力下,个人即使内心不认同某种意识形态

,但是为了融入社会,不脱离群体,也会被动顺从主流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而改变自己的立场和行为,最终达到认同的目的。外界的压力会使个体产生从众心理而接受、认同某种意识形态。大学生更是如此,他们的集体意识更强烈,更注重团体凝聚力和群体尊严,他们唯恐因不认同、不遵从自己群体的意识形态观念和价值规范而受到议论、嘲讽、指责甚至排挤等心理处罚,从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这种奖惩机制对于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一种很有效的激励制约机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生态学机制范文第3篇

1.学术创新生态系统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生态系统指的是有机体个体之间、个体与整体之间以及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生态系统强调的是系统性、整体性以及各相关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从教育学角度来看,学术生态指的是在学术科研领域,对学术成果以及学术知识具有影响、调节、创新及应用的相关学术创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作用关系,而学术创新主客体与学术环境共同构成了学术创新生态系统。学术创新生态系统是动态、开放的复杂系统,它主要包括学术创新主体、学术知识以及学术环境等三大要素%其特征主要包括信息链式的交互模式、学术创新系统的自我修复性以及学术创新活动的延续性。

髙校学术创新生态系统影响着高校内部学术的繁荣与发展,与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以及高校间的学术竞争休戚相关。良好的髙校学术生态环境对于髙校人才创新思维的构建、学术生命力的延续以及学术自主创新都尤为重要。但是,我们发现近年来高校内部的学术生态系统逐渐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污染和破坏,高校学术的权威性持续下降、学术创新的动力来源异化、学术造假以及学术越轨等学术腐败现象不断发生。随着研究生教育收费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研究生奖学金体系日趋完善,但研究生学术研究的功利性倾向明显。因此,以研究生学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异化现象为着眼点,深入研究净化高校学术生态系统的路径,对于弥合髙校生态系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修复高校学术的权威性以及强化高校研究生学术创新生态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研究生学术创新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大学学术生态影响着高校内部学术的繁荣与发展,关系着大师的诞生、人才的培养、科研成果的产出等核心问题。研究生作为我国学术创新的后备力量,也是我国学术创新和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其学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以及高校学术竞争力。研究生学术创新激励机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1)微观层面。从微观层面即高校研究生角度来看,学术创新激励机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①有利于研究生学术潜能的激发。对于研究生群体而言,绝大多数的硕士生尚处于学术研究的灰色地带,在学术研究和理论学习之间徘徊,其学术研究的潜能并未完全发掘,而研究生激励机制是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以及人文激励三者相结合,为研究生提供自我发掘学术研究的动力和保障。②有利于研究生学术创新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研究生奖学金评定体系的核心衡量指标是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及学术成果,因此,研究生生态系统内部的良性学术创新竞争将保证研究生学术创新的持续性和稳定性。③有利于研究生学术创新压力的缓解和调控。研究生在学术创新的过程中必然会承受来自包括学术生态系统内部相似研究、导师及家长的期望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等相关因素的干扰,同时还可能会面临学术创新研究的后续物质保障不足等问题,而研究生学术创新激励机制为研究生学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和精神保障,有利于研究生学术创新的自主性和连续性。

(2)中观层面。中观层面即高校层面。高校不断完善的研究生学术创新激励机制对于高校学术生态系统建设以及髙校学术辐射网络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①有利于高校学术风气的优化。研究生阶段是学术研究的起点,由于研究生对学术研究和创新的认识模糊,不利于对学术风气的价值判断,易陷人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的误区。因此,研究生学术创新激励机制以制度的形式对研究生学术研究规范、学术伦理道德以及学术创新奖励等进行正确的规范和引导,从而促进高校良好学术研究风气的形成。②有利于高校学术责任的明确。高校学术生态系统的紊乱除学术研究主体自身的因素之外,高校作为学术创新的载体和管理者也难辞其咎。因此,高校应准确进行角色定位,对研究生学术创新进行规范教育和管理,在研究生人学初期对他们进行学术权利、学术责任以及学术义务等方面的教育。③有利于髙校学术创新的全面开展。研究生学术研究和创新离不开导师的指导和帮助,研究生学术创新积极性的提高必然会激发髙校教师队伍学术研究和创新的主动性,从而形成髙校师生学术创新模式。

(3)宏观层面。宏观层面主要指的是包括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内的各级政府部门。从政府来看,高校研究生学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完善和发展对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有利于我国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实施。我国从2014届研究生开始实行全面收费制度改革,研究生学术创新激励机制的不断完善有利于消除研究生对全面收费制改革的顾虑,从而保证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进步和完善。②有利于我国研究生学术创新顺应国际趋势。以科研理念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正悄然兴起。在现代社会,包括美国、德国、日本等在内的诸多发达国家,其科研所产生的知识以知识转化的形式转移到研究生课程中,该种教育模式实现了高校研究生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的无缝对接。而且,各发达国家允许髙校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拨款支持研究生学术创新以及加强研究生学术科研和科研培训。

二、研究生学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异化现象分析

研究生学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建立初衷是为了促进和提髙研究生群体学术研究和创新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在各髙校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却逐渐演化为学术攀比、评奖指标以及自我炫耀的资本和工具,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的和谐和稳定。

1.学术研究的功利化

研究生的学术研究需要同时具备以科研设备和资源为代表的硬环境及包括以学术伦理、学术制度以及学术环境为代表的软环境两方面的条件。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研究生学术研究的硬环境建设状况良好,而软环境尤其是学术环境由于受到社会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的侵蚀和渗透,开始呈现学术研究的功利化和工具化倾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片面追求学术研究的“多、快、新”。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髙校规定研究生取得学位的条件是必须在规定级别期刊上发表数量不等的学术成果,而且,研究生奖学金的评定也将学术论文作为关键考核指标,这就导致研究生大量生产低质且无意义的学术研究成果,甚至抄袭、仿造和购买他人学术成果以满足其特定利益的需求W。②学术研究的反科学化。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应该是在学术知识积累和沉淀的基础上,逐步产生质的飞跃,从而创造出优质的学术成果,但是在量化的学术评价体制和限时作业的模式下,学术研究被拔苗助长。甚至部分研究生将学术研究作为获取学术之外利益的工具,从而助长了研究生学术研究的功利化倾向。

2.学术不端的常态化

学术不端行为包括学术成果的剽窃、抄袭、篡改、造假以及创作人员的“搭便车”行为等等。根据中国教育网的学术不端调查问卷显示,在对超过1000名的调査者中,55%的被调查者认为论文抄袭和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很普遍;31%的被调查者认为身边存在学术不端行为,但是很少;仅有5%的调查者表示,自己和周围的人不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研究生学术不端的常态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学术创作的学术不端。研究生在学术创作期间抄袭他人论文研究成果,篡改他人研究数据或者是参考文献的随意标注等。②学术成果的学术不端。研究生学术成果的一稿多投、一稿多发以及一稿多用等现象频繁发生。③研究生导师及高校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漠视。髙校对于研究生学术不端作为的惩罚机制不完善以及研究生导师对于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默认态度,助长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滋生和蔓延。

3.学术成果的产业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我国研究生的招生数量和规模屡创新高。据粗略统计,我国目前需求人数达1180万人,其中172万为研究生群体,而学术期刊全年数量约为248万篇,学术期刊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将学术成果推向了产业化的道路。从研究生角度来看,学术评价体制的量化和固定模式使得学术期刊成为市场上的稀缺资源,研究生毕业的压力以及物质奖励的刺激导致研究生花钱购买论文版面成为公开的秘密,从而催生了学术市场的畸形产业链;从学术期刊的角度看,优质期刊版面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学术审稿的周期较长等特点都决定了学术期刊竞争的激烈程度。而且,部分期刊为了经济利益,置学术尊严及学术规范于不顾,大肆扩展期刊版面,将期刊版面作为商品牟取经济利益,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学术成果产业链的发展和壮大。

4.学术权利的弱化

研究生学术权利指的学习的自主权、课题的参与权以及学术交流的平等权等多方面的权利。研究生的学术权利贯穿于研究生阶段的全过程。目前,我国髙校比较重视教师队伍的学术话语权,而对研究生学术话语权则是选择性沉默。作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力量,学术话语权的弱化对于研究生学术生涯和学术研究有一定的限制作用。研究生学术权利的弱化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①研究生的参与权不足。研究生培养体系的预设性将研究生划分为不同的方面,让研究生在既定的专业方向内进行选择,从而限制了研究生学术潜能的挖掘和开发。在学术活动和科研项目的参与方面,原则上不允许研究生独立申报各种级别课题,他们只有参与权,没有主导权,这对于那些学术创新能力强的研究生而言是不公平的,在某种程度上压制了研究生学术研究的积极性。

②研究生学术权利寻租。研究生学术权利寻租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生学术权利的维权意识薄弱。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成果必须署上导师姓名成为学术界的潜规则,这种学术强制行为会严重影响学术生态,对学术发展有消极的影响。另一方面,研究生学术权利滥用。研究生学术成果相互署名以增加学术成果数量,在导师学术成果或著作中研究生署名的“搭便车”行为都是研究生学术权利滥用的典型案例。③研究生学术权利保障的缺失。目前,我国研究生学术权利领域缺乏制度性规范缺乏,研究生学术权利的运行、作用和反馈机制还不完善,研究生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学术权利和利益分配的不对称等一系列问题都从侧面反映出我国高校研究生学术权利的弱势地位,研究生学术权利一旦受到侵害将无从申诉,学术权利与义务的严重失衡对于我国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会产生阻碍作用。

5.学术生态的无序化

大学追求的是学术的自由和创新,以追求真理为学术研究的最高宗旨。研究生学术价值偏离是目前我国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的重要问题。研究生群体偏离了其本应遵守的以学术为基础,以追求真理为目标的研究之路,在社会经济利益和名誉的诱惑下被以经济利益和名誉职权为目标的学术研究逐步攻占,学术尊严和学术防线被击溃。学术研究的弄虚作假和投机取巧行为不断增加,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现象不断发生,学术成果的效率观和数量观成为衡量研究生学术成就的唯一标准,研究生学术道德的不断沦丧导致学术生态系统的紊乱和无序。在此种学术生态系统中所产生的学术成果缺乏理论和实际意义,甚至成为学术垃圾或学术废弃物,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不再以学术为目的,而成为汲取利益和名誉的条件和砝码。

    三、研究生学术创新激励机制异化现象的治理路径

我国研究生学术创新的学术生态环境正逐步恶化,为了复原研究生学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初衷,净化高校研究生学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环境,需要从构建研究生学术伦理规范机制、重构学术创新激励机制、构建研究生学术创新心理调适机制以及构建研究生学术创新外部支持体系等四个方面进行。

1.构建研究生学术伦理规范机制研究生学术伦理规范机制的构建需要从三个层面展开:①学校层面。高校作为研究生培养的责任单位,需要对研究生学术伦理规范进行明确的规定,同时以核心课程的教育形式引起研究生的重视。学术道德教育课程的内容包括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诚信以及学术责任等内容。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除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以及兰州大学等少数高校将学术诚信和道德规范课程列人研究生必修课程之外,大部分高校普遍缺乏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教育。此外,高校还应建立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的监察机制,通过导师、行政部门以及学术监督委员会对研究生学术研究进行立体评估。②教师层面。专业课教师要通过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渗透学术研究理念,潜移默化地激发并影响研究生学术研究和创新的激情与价值理念。而对于研究生导师而言,其自身学术研究行为的典型示范作用对研究生会产生持久、深远的影响,因此,研究生导师要以身作则,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通过自身学术行为正确引导研究生恪守学术规范和学术准则1③研究生个体层面。自我学术道德教育指的是道德主体赖以行动的道德标准或动机,不受外力支配和调节,完全出于主体的道德自觉。自我教育是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由被动变主动的过程,研究生自身通过自我学术行为分析、自我学术行为评价、自我学术行为调适等行为不断内化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自觉遵守学术伦理,并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及时的举报和制止。

2?重构研究生学术创新激励机制

(1)完善研究生学术创新评价和考核体系。传统的研究生学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弊端在于对学术创新成果的过度关注,而对学术创新过程和学术创新思维的激励稍显不足。因此,研究生学术创新激励形式需要从根本上进行改变,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和考核机制传统的考核和评价机制是以学术成果的生产周期和生产效率来进行考核,而研究生学术创新的环境、周期以及学术成果形式的差异导致传统的考核机制僵化和不公平,从而限制了部分专业研究生的学术创新空间。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和考核机制要以人本原则、公平原则和动态原则为评价的标准和准则,将学术研究的动态因素、风险因素和弹性因素等融人到考核和评价指标体系中,并根据学科的不同进行分类评价和考核,从而保证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2)完善研究生学术研究资助体系。研究生学术科研资助体系来源多元,从目前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生学术研究资助体系主要包括:①奖学金资助,包括校内奖学金和国家研究生奖学金两个部分。国家研究生奖学金为固定额度,硕士研究生每年2万元,博士研究生每年3万元。而校内奖学金根据各高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差异化设定。②学术科研成果奖励体系。根据研究生学术研究成果的形式制定不同层级的奖励制度,研究生的学术成果一般包栝学术论文、发明专利、著作或学术成果奖等。③研究生学术创新专项资助。根据研究生学科专业的不同设定研究生学术创新专项基金,通过自我申报、公开评选的形式选择具有研究价值的项目进行资助,并根据项目内容的难易程度给予不同的研究启动资金资助和研究周期时限。

(3)研究生学术创新交流及共享平台的构建。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雏形已经基本建立并逐步完善,2010年教育部设立全国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在此基础上各高校依托各自的优势专业和资源举办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及学术实践活动等。通过对社会热点、科研项目的多学科讨论,为研究生提供跨学科、髙起点的学术交流平台,同时鼓励高校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和讨论,培养独立思考精神,加强不同学科间人员的交流和学习,不断促进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此外,还应通过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髙校协同创新发展以及研究生联合培养等途径不断增强高校和研究生间的互信,建立和完善髙校之间研究生学术创新共享平台。

3.构建研究生学术创新心理调适机制(1)培养学术研究逆境适应能力。研究生学术研究逆境适应能力主要包括逆境认知能力和逆境适应能力两个方面。①研究生对学术研究逆境的认知能力可分为逆境风险的识别、认知能力以及个体自身的抗逆能力认识PI。面对逆境风险,研究生能否正确地识别和认清逆境的阻碍程度及风险的破坏等级对于抗逆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研究生对于自身在学术研究逆境中的适应能力和抗逆力水平应有清晰的认识,通过科学手段测定个体抗逆水平,明确抗逆力水平的提升和增长空间。②加强研究生学术研究逆境适应能力的培养。著名管理学家戴维德曾指出:幸存的物种不一定生命力最强,但绝对是适应力最强的。个体与环境之间的适应度对于个体与环境的有效融合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个体角度而言,可通过逆境适应性训练以及野外生存训练等项目提高个体意志力和逆境生存能力。从髙校角度而言,将逆境适应能力作为研究生学术创新潜力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定期对研究生进行逆境和风险适应性考核,激励研究生提升逆境适应能力。

生态学机制范文第4篇

【关键词】意识形态治理;高校;大学生支部;建设

作为高校党建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党支部,承担着向大学生传播意识形态的重要使命。在社会发展呈现全新态势下,治理理念使得高校学生党支部正呈现新特征,面临新挑战,发展新平台,在意识形态治理视野下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是发挥其思想力、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条件和保障。梳理思想意识形态治理背景下基层学生党支部带来的挑战,归纳学生党支部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完善与创新学生党支部的功能,是学生党支部迈入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必须重视的理论和现实课题。

意识形态治理指的是在意识形态培育过程中,偏重于社会舆论的生态治理,以及促进构建工作规范化等方面的治理体系。高校的意识形态治理则指在高校环境中充分发挥多元教育主体的作用,利用多个教育载体,营造健康意识形态环境,培育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高校大学生党支部作为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载体,在新的发展背景下,亟需嵌入治理理念,提升意识形态加强自身建设。

一、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功能

1、意识形态传播与政治方向引导。高校大学生支部的政治方向引导主要包括积极主动宣传党的思想路线和方针,既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理论学习和宣传,也包括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凸显党和国家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大政方针,能够针对大学生特点,对大学生党员开展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强化“三观”教育,促进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辅助上级党组织及时调整思想教育方向。引导和感染广大青年学生,使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内化和提升,从而成长为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正确的政治方向、端正的价值观念和优秀的道德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2、建立标杆基地,做思想和行动的表率。高校内能成为党支部的成员,大多数都是在政治觉悟、党性修养、境界追求、志愿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分子,在服务社会、人际关系、学业获得等方面树立了表率,是普通学生学习、实践的榜样,通过学生党支部基地引领,能加深其他同学对成长的深刻思考和理解,进而形成内在的持久动力,除此外,学生党支部在组织活动时,通过创先争优、模范评比、党员示范岗等活动形式,不仅在内心唤起他们的情感认同和昂扬斗志,而且能促使学生探寻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论认同和规律,获得理论归属。

二、意识形态治理背景下学生党支部功能建设遭遇挑战

学生支部建设是多方参与、科学决策、共同治理的过程,党支部建设必须注重社会舆论生态治理和意识形态工作规范化,但是目前学生党支部发展呈现出来作用式微、功能弱化的状况,主要表现为建设主体缺位,作为学生支部建设根本支撑的意识形态教育和机制缺乏等,其挑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高校学生党支部功能定位与新时期社会意识形态治理目标不相匹配。目前的高校学生党支部自身的功能定位不清,往往把自身设定为监管主体,督查学生的思想状况而非发挥引导的功能,学生党支部作为学生党员培育的主要载体,承担着意识形态渗透等多种功能,但是在日常事务增加以及新时期带来各种挑战的背景下,党支部作为意识形态的监管主体需要改变,需要积极开拓多元治理主体,在大学生思想多元化背景下,单一的思想灌输形式或者处于监管状态下对学生的意识形态灌输的作用无法发挥。

(2)高校学生党支部功能创新与新时期意识形态治理目标不相匹配。在制度层面上,党支部建设缺乏创新思维,亟需改进组织和领导方式,在治理的体制、机制、模式、方法等方面亟需进行创新。目前,同样作为高校中的功能团体,学生会、社团组织活动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上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思想和教育得以渗透,然而相比之下,党支部活动相对较少,形式单一,缺乏对学生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堡垒作用发挥不够,而且高校学生党支部管理队伍有限,覆盖面较窄,难以将党务工作做到更多的普通学生当中。

(3)高校学生党支部功能发挥与意识形态治理目标不相匹配。根据党的组织机制以及要求,在高校中每个学期以学生党支部为单位都会要求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任务,但是其思想和精神真正落地的内容需要评估,落实到支部之后,真正去组织党员进行学习的支部少之又少,支部组织的学习讨论会,不少成了支部书记的独角戏,真正按照党组织要求进行深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党员并不多,要求党员上交的学习心得,但是缺乏内心感悟。

(4)高校学生党支部人才培养与新时期意识形态治理目标不相匹配。目前,大部分高校学生党支部没有配备专职的党建干部,学生党支部书记一般由负责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学生辅导员兼任,支部委员则由高年级学生党员或学生干部担当,专业性不强,影响了支部工作的效果。同时,学生辅导员还要忙于奖学金、助学金、贫困生贷款、心理咨询、学生团总支学生会活动、招生就业等日常工作,难对党建工作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必然影响到对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教育工作全面而细致地展开。

(5)高校学生党支部成员大学生党员党性以及政治素养亟待提高,党员模范作用发挥不够。高校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先进力量,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员开展活动的阵地,是体现党的纯洁性、先进性的重要生力军,其政治的坚定性以及党性修养的纯洁性尤其重视,支部骨干成员要能够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渗透作为支部建设的重要活动和任务,加强意识形态传播的领导权和管理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和人民的党性强、业务精的大学生手里。

三、意识形态治理视野下高校学生支部建设机制

(1)高校学生支部由监管主体向核心主体转化。新时期下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在意识形态输入过程中,无论是对党员的培养,还是与群众沟通,避免使用单一约束和控制的手段,应该取而代之以协商、参与、协作、民主等方式,使得这些相对开放的方式成为意识形态教育和渗透的重要途径,把学生党支部打造为意识形态治理的核心主体,但却不应该是唯一的监管主体,不断通过权力的分担以实现意识形态监督社会化。

(2)创新学生党支部的工作方式。在党学生支部建设过程中应当化“对立”“优越”思维为“差别”“平等”思维,调整自身定位,从而使得党支部意识形态的监督治理在模式上多元化、关系上协同化、过程上互动化。要构建学生党支部的活力机制,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构建一套学生党支部为主,借助其他参与主体共同发挥作用的育人机制,大学生党员的成长成才不仅是政治素质的提升,更是专业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等多方面能力提升的过程,需要其他参与主体发挥作用,才能达到育人的目标。

(3)创新党支部的建设平台。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单纯靠组织和行政力量推行和维系主流意识形态已经远远不够,传统的书籍、报纸期刊等受众范围和影响力已经大大缩小,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每题发展迅猛,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意见空间和舆论场域,成为思想、认识、文化、知识等各类信息的主流传播渠道和影响社会舆情的第一信息源,网络评价则成为社会舆论的主流场域和强力思想集散地,如果忽视技术上的管理并掌控新型媒体,意识形态的主力将不能实现其效果。

(4)促进支部建设主体多元化。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本质是促进大学生党员的全面发展,使之成长为政治素质过硬、专业素养较高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学生党支部育人模式发挥作用不能单独依靠党支部自身,支部建设中,要发挥校内的多元教育主体作用,诸如上级党组织、党员导师、辅导员、高校其他机构和教师的作用,构建一套学生党支部为主,借助其他参与主体共同发挥作用的育人机制。

课题项目:

本论文受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党建课题“意识形态治理视野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机制研究”资助;受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内涵建设“轨道信息工作站”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

生态学机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基地

前言: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高校、政府和社会都起着各自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中包含四个影响因素:政策支持(基础)、创业教育支持(核心)、资金支持(源泉)、孵化支持(助推器)。这四个因素主要来自于政府、高校和社会三个方面。

一、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教育支持

(一)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创业知识对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的创业教育是学生获得创业知识最直接的方法,这要求各个高校应该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

(二)高校要建设校内大学生创业基地。设立校内大学生创业基地,主要面向对象是在校大学生,目的是为了参与到创业项目中来的学生能在参与过程中学习到创业知识,培养出创业意识,锻炼出创业能力,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学生的创业教育。

二、政府应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支持

(一)政府需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政策环境。政府要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在政策上做到以人为本,考虑到大学生创业的特点和面临的困难,制定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优化适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环境。

(二)政府需要为大学生创业搭建良好的创业平台。首先,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联合高校和社会,将目前仅存在于高校的创业教育进行扩展和延伸,把只面向在校大学生的高校创业教育,扩展为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教育。使得学生在毕业后,也能接触到创业教育。其次,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联合高校和社会,积极创立大学生创业园区,把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各种资源集中起来。

(三)政府需要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政府应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在社会媒体上加大对创业精神的宣传和鼓励,通过舆论宣传,引导大学生改变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大胆创业,调动大学生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热情,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建立起一个尊重、包容创业者的氛围。

三、政府和高校加强合作,助推大学生创业

(一)政府要加大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为大学生掌握创业能力提供基本的智力保障。高校是创业教育的主导者,但创业教育不全是高校的职责,也需要政府积极参与进来,一则是为了在校生获得更加全面优良的创业教育,一则是为了能将创业教育延伸到大学生毕业之后,这不但对大学生创业有益,对全社会的创业也是具有很大的益处的。

(二)政府和高校联合,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技术支持。首先,政府能整合社会上的企业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来自于企业家、行业专家方面的技术支持。第二,高校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持,通过有针对性地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在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智力支持。第三,政府和高校应该合作,形成“校园创业基地――大学科技园――社会”递进式孵化模式,实现大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的创业模式。

四、政府为主导的多方方合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

持,助推大学生创业

(一)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对大部分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创业启动资金是大学生是否进行创业所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政府可通过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税收优惠、提供创业启动资金、设立创业基金等方法来对大学生创业进行资金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