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保管理计划

环保管理计划

环保管理计划

环保管理计划范文第1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为目标,以节能降耗为重点,进一步加大节能宣传,健全管理机制,创新工作举措,努力提高能源管理工作的影响力、创新力和执行力,圆满*“十一五”节能目标任务,形成领导重视、部门配合、企业响应、社会认可的能源管理工作新格局。

二、节能目标

全县万元GDP能耗下降率4%,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6%,全面实现“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20%的目标。

三、工作重点

1、加强队伍自身建设。进一步创新县能源办工作思路,增强主动性,提高协调能力,扩大影响力,充分发挥能源管理的牵头作用。选好配齐乡镇能源管理专干,举办一次乡镇能源管理专干培训,提高能源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推动乡镇能源管理工作。开展重点能耗企业能源管理岗位督查,督促企业设置能源管理岗位,配备能源管理员。

2、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开展重点能耗企业、水电油气消耗、节能产品开发生产、落后产能等四项专题调查,摸清全县能源生产、消耗情况,建立全县能源数据库。同时,围绕我县循环经济和高耗能企业两个课题,开展专题调研,撰写二篇调研报告,提供领导参考。

3、认真编制节能规划。根据省、市要求,结合我县当前实际情况和未来五年发展态势,认真开展能源工作调查、分析、预测工作,加强部门衔接,认真编制“十二五”*县能源发展规划,确保规划科学合理。

4、强化能源执法工作。组织开展能源计量、宾馆酒店招待所执行市政府通告、空调温度设置、重点用能单位配备能源管理员、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等执法行动,增加执法频率,提高执法效果,扩大执法影响。

5、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引导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重点实施长沙电厂、海旭实业余热利用工程;争取政府支持,继续做好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工作;大力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配合市能源办实施光明村太阳能综合利用工程和星级宾馆酒店智能电子卡管理工程。

6、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一是把好项目准入关口,提高项目节能准入门槛,大力发展两型产业。二是做好长沙电余热、废渣等资源循环利用协调工作,推进铜官循环产业基地建设,争创省级循环示范园区。三是配合县政府做好落后产能淘汰工作,依法关闭电镀、化工、水泥、粘土砖等等一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

7、加强能源信息报送。掌握国家能源政策,总结节能典型经验,了解能源工作动态、及时向县、市相关部门报送我县能源工作信息,做到全年向县报送信息不少于30篇,向市报送信息不少于20篇。

四、主要措施

1、开展能源宣传,扩大能源工作影响。一是召开全县能源管理工作会议,部署*年能源管理工作,明确节能考核,交流节能经验,表彰节能先进,提升县能源办和能源管理工作的影响力。二是创新能源宣传模式,利用短信、广告等多种形式,提高宣传效果,增强能源危机意识,努力营造节约资源氛围。

2、争取政府支持,健全能源管理机制。一是争取政府在工业发展资金中,安排资金用于节能技改项目贴息和节能示范单位奖励;二是争取政府批准实施*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办法,对新、扩、改项目一律实行节能评价,力争将节能评价工作列入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的前置条件。

3、强化节能考核,落实节能工作责任。细化对乡镇、部门的节能考核指标,力争考核指标科学合理、便于操作。严格实行节能考核一票否决制,进一步增强乡镇、部门节能工作责任。通过节能考核推动全县节能工作。同时,精心组织省、市百家能重点能耗企业节能考核,进一步做好市对县*年节能考核的迎考工作。

4、突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完善重点用能单位节能考核办法,申请调整省、市百家重点用能单位名单,督促重点用能单位加强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消耗;开展能源审计,指导并规范市百家重点用能单位按时报送年度《能源利用状况分析报告》,跟踪长沙电厂、黑麋峰电站、中航飞机起落架等企业能耗情况;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指导、监督和服务,充分发挥重点用能单位在全县节能降耗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

环保管理计划范文第2篇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和*市环境保护局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市环保中心工作,突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以改善辖区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服务科学发展、建设宜居*为中心,狠抓污染减排及城区扬尘污染防控两个重点,做好环境监管与绿色信贷、环境宣教与绿色创建、专项行动与环境后督察工作三个结合;努力实现环境管理队伍水平、依法行政能力、区域环境质量、群众满意度四个提高。进一步深化环境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切实保障环境安全,充分发挥环保优化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狠抓落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环境支撑。

二、年度主要工作目标

(一)完成市政府下达我区的双减排任务;

(二)完成省级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基数档案整理和现场核查工作;

(三)辖区环境质量总体水平在上年基础上有新的提高和改善;

(四)辖区内大气环境监测子站全年优良天数不低于303天,月均降尘量、道路扬尘污染监测值好于去年;

(五)辖区内无较大等级以上的环境污染事件。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落实环境质量责任,扎实推进各项环保工作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总书记提出的“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工作要求,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行动。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辖区环境保护工作形势和面临问题,按照全市“双减排”及环保目标责任考评办法,分解目标任务,落实环境保护工作措施,解决辖区突出环境问题,确保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

3、把环保工作列入街道和政府有关部门绩效考核内容,督促其自觉宣传贯彻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环评制度,落实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在区财政新增财力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环境保护工作。

(二)突出“双减排”工作重点,扎实推进污染减排工作

1、加强对辖区“双减排”工作的组织协调,按照全市今年主要污染物指标年度削减任务,制定《*区今年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实施方案》,把减排指标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单位。

2、引导或强制企事业单位使用清洁能源和低硫灰粉环保煤,推广单位联合集中供热,以清洁生产审核工程缩减SO2,促进污染减排工程全面落实。年内完成辖区内6台燃煤锅炉拆改任务。以对电镀企业执法检查为重点,加大对企事业单位COD排放治理力度,对污处设施不能正常运转、污染物排放不能实现达标或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实施限期治理,使辖区内重点企业废水排放实现稳定达标,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达到60%以上。抓好医疗废水处理监管工作,实现达标排放。

(三)强化大气污染整治工作,切实改善辖区空气质量

1、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子站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确保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监测值二级及以上良好天数达到303天以上。

2、继续深化扬尘污染防治“三级挂牌”管理办法,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行动,对各类施工工地扬尘污染进行专项整治,监督检查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工作,严格控制二次扬尘污染。

3、继续对餐饮、洗浴业烟尘和油烟进行整治,建立餐饮、洗浴业环境监管机制,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对居民楼下的新建、改建、扩建餐饮服务项目不予审批,切实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油烟污染问题。

4、在冬季采暖用煤高峰期,开展燃煤烟尘污染专项治理,对各燃煤锅炉用户煤质进行不定期抽查,并鼓励使用清洁能源,确保辖区内无“冒黑烟”现象。

(四)坚持环保为民,加大环境执法监督力度

1、组织开展重点污染企业排污总量核定和排污许可证管理工作,加大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综合整治。凡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一律进行限期治理或挂牌督办;对治理后仍不能达到排放标准的企业,按照惯例权限,由政府依法关闭。

2、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加大查处力度。对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违反“三同时”制度、不能正常运转污处设施、超标排污等违法行为,依法从重进行处罚。

3、加强环境查处,提高环境处理能力,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加强中、高考期间噪声管理,严格夜间建筑施工审批,及时查处噪声扰民现象。全年环境办结率达到95%以上。

4、严格辐射和危险废物监管。做好辐射安全监管工作,严格落实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全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到100%。

5、继续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确保提前超额完成*市环境保护局下达的排污费征收任务。

(五)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监管,控制新增污染源

1、严把新建项目“准入关”。对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加快环评审批速度;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审批,坚决限制“两高一资”项目,消除环境隐患。强化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检查。

2、按照《*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加强“三同时”现场执法检查,提高建设项目“三同时”竣工验收率。

(六)进一步加强环境宣传、统计和污染源普查,扎实推进创模工作

1、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扩大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形式,精心组织六·五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纪念宣传及“环保进社区”宣传工作。进一步强化公众的环保意识,强化媒体的社会监督作用,积极开展群众性环保科普活动,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养成节约资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2、认真做好环境统计工作,确保统计的真实性、实效性,为环境管理和各项决策服务。

环保管理计划范文第3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会议精神,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立足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严格按照“环保优先”的方针和“宜工、宜商、宜居”的目标定位,依靠科学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环境法治、调动社会参与,全面确保新桥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二、立项对象、时间和内容

1、立项对象:环境保护与整治工作涉及的单位及部门

2、立项时间:年3月1日至年12月31日

3、立项内容:市政府下达我镇的各目标任务书所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和办实事目标等涉及到环境保护与整治的各项目标任务。

三、方法和步骤

采取有关单位、部门自我检查清理、镇环境保护与整治工作督查领导小组书面审查和现场督查、定期和不定期督查相结合的办法。整个检查从年3月1日开始至年12月31日结束。分为四个阶段。

1、建立组织、宣传发动阶段

由镇监察室、环保所、农经中心、建管所、农服中心等部门联合组成新桥镇环境保护与整治工作督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监察室,负责督查工作的组织实施。

召开一次镇环境保护与整治督查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工作的目的、意义、方法和要求,大力宣传,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

2、有关单位、部门自我检查阶段

有关单位、部门根据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及镇政府环境保护与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对有关环境保护与整治工作进行自我检查,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其他单位、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及时设计工作方案,为镇环境保护与整治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3、专项治理、督查阶段

镇环境保护与整治工作督查领导小组通过书面审查和现场督查、定期和不定期对镇环境保护与整治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查,对检查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方案,严格按照“环保优先”的方针和镇环境保护与整治目标任务及实施方案,督促各单位、部门加快落实,确保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4、总结规范阶段

镇环境保护与整治督查领导小组通过检查督查,进一步规范各单位、部门实施环境保护与整治各项工作,对检查督查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及取得的成绩及时进行总结分析,为今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提供经验和打好基础,全力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四、处理措施及意见

对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督查领导小组人员及有关人员中如有弄虚作假、包庇等行为的,一旦发现,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市、镇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当事人及领导干部的责任。

环保管理计划范文第4篇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组织草拟本地区环境保护行政措施、实施细则(办法)等规范文件;依法统一监督管理辖区内的环境保护工作,组织全市性环境保护执法检查;协同有关部门制订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经济、技术、资源配置和产业政策;参与和组织对全市发展规划、经济开发计划和重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二)研究制订全市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组织编制环境功能区划;组织拟定和监督实施国家、省、市确定的重点区域、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参与制定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和区域经济开发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及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参与审核城镇总体规划;对城镇环境保护规划组织评审。

(三)监督管理大气、水体、土壤、噪声、固体废物、有毒化学品以及机动车等方面的污染防治工作;承担全市辐射环境、放射性废物监督管理工作,对电磁辐射、核技术应用、伴有放射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污染防治工作进行统一监督管理。

(四)制定全市环境保护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推广环保科研成果和环保实用技术,建立和组织本地实施环境保护资质认可制度,指导和推动全市环境保护产业发展。

(五)负责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指导生态示范区建设,协同有关部门开发生态农业建设;监督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重要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破坏恢复工作。

(六)负责管理全市环境监理工作;对建设项目执行“三同时”制度;对各种污染源排污情况和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并依法征收排污费;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并依法实施处罚;指导协调解决环境污染事故和纠纷;组织开展环境保护行政稽查工作。

(七)负责全市环境监测、环境信息、环境统计工作。组织对全市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督监测;组织编制并全市环境统计公报和环境状况公报,定期环境质量状况;指导监测站标准化、现代化建设和计量认证、质量保证工作;组织全市环境信息网络建设,推动污染源监控自动化。

(八)组织、指导和协调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组织环境保护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推动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

(九)组织实施环保目标责任、排污许可、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限期治理、城市综合定量考核等工作;审批限额内各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书(表);参与审批限额以上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区域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负责监督管理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十)负责环保局系统的人事管理,加强环保机构和队伍建设,组织环保系统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和再教育。

(十一)承担市环境保护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承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区环境保护局是区政府工作机构之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内设5个职能科室。

(一)办公室

协助局领导组织协调机关工作;拟定局机关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综合性报告及规章制度并督促实施;负责机关文电处理、政务信息、档案管理、保密、保卫、会议组织、环保建议和提案办理、后勤服务等工作。

负责局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从事管理、劳动工资、职称评定等工作;组织全市环境保护行政表彰;负责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负责环保系统干部职工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

负责全局的财务工作,归口指导和管理全市排污费收支计划及财务报表,对下属单位的财务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实施监督。

承担市环委会交办的任务,负责市环委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二)计划科

编拟市环境保护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目标责任管理;编拟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参与编拟市可持续发展纲要、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区域经济开发规划、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项目计划;参与审核城镇总体规划中的环境保护内容;承办国家、省、常州市补助的环境保护系统的项目审核工作;组织编拟全市环保补助资金的使用计划,监督补助资金的使用。

编拟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计划;组织环保科研及环保实用技术的推广;组织推行清洁生产,参与协调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指导和推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参与实施环境保护资质认可制度;负责环保科技信息工作。

组织实施全市环境保护计划、规划、负责排污申报登记、排污许可、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源限期治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行政代执行等环境管理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实施污染集中控制和集中整治。

组织编拟全市环境功能区划和重点流域、重点区域污染防治规划,并监督实施;指导和监督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重要生态环境建设和矿区复垦、生态破坏恢复整治、湿地环境保护;负责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指导全市生态示范区建设,协同有关部门开展生态农业建设;指导和监督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负责全市环境统计工作;编制和审核环境统计报表;编制全市年度环境监测计划,组织编制全市环境状况公报和环境质量报告,负责环境信息的管理与。

(三)管理科

组织实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法规和政策,草拟全市建设项目管理行政措施;负责全市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审批限额内各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书(表)和参与审批限额以上建设项目和区域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组织推行“三同时”制度;负责市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三同时”审批、验收工作。

组织制订机动车的污染防治行政措施,并督促实施机动车尾气整治;组织实施全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参与组织创建省级卫生镇、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参与可用作原料的废物进出口的审批和管理;承担全市辐射环境、放射性废物管理工作;对电磁辐射、核技术应用、伴有放射性矿产资源利用中的污染防治工作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参与核事故、辐射环境事故应急工作。

(四)法制宣教科

组织草拟地方性环境保护行政措施、实施细则(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研究探讨重大环境问题;组织拟定环境宣传教育规划、计划,负责管理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组织社会各界开展环境宣传活动;负责本市重大环保新闻。

协调环境新闻报道,推动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开展环境教育和培训工作,负责环保业务知识学习计划的制订、落实和日常管理工作;负责环境保护表彰名单的推荐和审核工作。

组织环境保护行政处罚、落实行政复议应诉工作;规范、监督依法`行政工作;检查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负责行政执法责任制、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工作。

(五)环境监理科

环保管理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新加坡 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对于我国来说,环境问题不容乐观,应以长远、宏观的理念来制定环境管理策略,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促进政府、团体组织、个人共同参与环境保护。新加坡宏大的概念规划理念,为我国的环境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式,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一、新加坡的概念规划

概念规划是一种城市发展思路和途径,它注重规划理念,并非具体的规划设计,适应于各种层次的规划并为它们提供思路和基本的发展框架。其特点是不断循环的规划过程,在过程中不断地解决现实问题和提出实现模式。概念规划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新加坡、英国等国,我国香港地区也广泛采用。“概念”的意思,大体上可以理解为一种理念和思路。

新加坡的发展,以概念规划为起点。1959年颁布了第一部规划法,形成了建立“花园城市”的基本国策,实施绿色规划和蓝色规划,1971年颁布了新加坡规划图,对城市用地作了长远的战略性规划,其目标是合理利用土地,将人口往郊区转移,市中心通过城市规划发展为国际金融商业圈。在郊区和市中心之间设立水源保护区,禁止任何开发活动。1991 年,根据新加坡人口、经济、技术等的发展变化,对概念图作了一次主要修订,命名为“新的起点,新的生活”。仅此概念图的修订就有40 多个政府部门参与,总结了对住屋、工业、环境、交通、公用设施、国防等的状况,制定出1991 年科学规划概念的发展设想和策略。2001年的概念规划则绘制了未来四五十年的图景,提出主要目标涉及七个方面的措施:(1)熟地的新居;(2)拥有良好视景的住房;(3)更多的休闲去处;(4)对于商务的适应性;(5)建成全球性的商务中心;(6)发达的铁路网;(7)增强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从而为新加坡人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新加坡发展成为国际性港口城市提供了指南。

通过实施这些规划,新加坡连续十年被评为亚洲最适合人居奖,新加坡良好的城市环境又吸引了拥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的跨国公司落户,从而有力地促进新加坡经济的发展,这无疑也促进了“花园城市”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新加坡的环境管理经验

在概念规划的框架和展望下,新加坡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先进的规划理念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合理有效的管理机构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完善的环境法规和环境标准是基础和保障。在新加坡,环境法规和标准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系统的环境监测和严格执行的罚款制度,与其他国家相比,新加坡的环境违规者面临更严厉的处罚。而从概念规划出发,新加坡环境管理的亮点和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绿色计划和管理策略上等方面。

(一)新加坡的绿色计划。

绿色计划是新加坡跨世纪的环境总体规划,也是新加坡响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家宣言,它描绘了新加坡未来10年之内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战略。其远景目标是:建立高水平的公共卫生标准和优越的环境质量,使居民过上优雅的生活;居民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关心当地及全球环境;使新加坡成为地区环境技术中心。绿色计划提出了政府的政策和战略,除了传统领域如环境基础设施、公共卫生之外,它还包括6个新的领域:环境教育、环境技术、资源保护、清洁技术、自然保护和噪声控制,并进一步制定了各种具体的环保标准,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将人均日垃圾产生量控制在1公斤等,其目标是将新加坡建成为一个模范绿色城市。

根据《新加坡绿色计划》,到1993年10月,各政府部门、法定机构以及私人部门共制订了133个具体的行动方案,并于1993年11月起开始实施《新加坡绿色计划—行动方案》。2002年,新加坡制定了《新加坡绿色计划2012》,作为新加坡未来10年的环境总体规划。《新加坡绿色计划2012》主要包括三个中心,第一个中心是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下内容:清洁的空气,清洁的水,清洁的土地,自然遗产,宁静的生活环境。第二个中心是建立与社区的伙伴关系。这促进公众更广泛地参与环保活动,并建立必要的机制使民众的参与制度化,使公众对环境政策和方案提供反馈意见。第三个中心是为全球环保做出贡献。新加坡将增强区域和国际环境管理合作,成立一个新的环境培训学院培训来自其他国家的官员,积极加入国际性环保组织和机构。在新的形势变化下,绿色计划基本中心主题没有变,但是对每个领域的计划都进行了深入的完善。

(二)环境管理策略。

新加坡环境管理的策略可以归纳为:预防、执行和监督。首先是通过正确的土地使用计划、产业的合理布局、建筑和开发控制、以及环境基础设施的提供来预防各种可能出现的潜在环境问题。然后,通过定期的检查和维修各种环保设施,确保其能够安全有效地运转。最后,通过对空气和水质的及时监控来检验各种环保政策和设施的有效性。

各种环境管理的政策和手段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使环境资源的使用者所产生的额外的社会成本内部化。由于前述自然环境资源所具有的特殊的属性,资源的使用者所承担的私人成本往往低于其社会成本。以小汽车的使用为例,使用者的私人成本一般只包括汽车的购价、燃料和保养费,及其注册管理费等,但使用小汽车所产生的外部效应,如空气和噪音污染、交通堵塞、土地占用等,如果没有政府干预,仅仅依靠市场作用是不能得到补偿的。因此,政府政策所起的作用就是使资源的使用者强制性地承担资源使用的负的外部效应,或者使其正的外部效应得到补偿,从而使经济主体根据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的比较分析做出经济决策,使资源的配置合理化。

(三)其他配套措施

新加坡整个国家的发展计划是以概念规划为蓝图开展的,具体到环境保护和建立“花园城市”,除了各种制定各种行动计划(如绿色计划),以及制定环境管理策略之外,还需要各种配套手段想协调。如:

1、环境投资。虽然新加坡环境局每年都获得10亿新元以上的预算来进行公共环境建设,但远远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新加坡采取积极措施吸引私人资本进入公共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卫生服务等领域。此外,为了推动新加坡企业开展环境工程的创新,设立了环境可持续创新基金。

2、经济手段。20世纪90年代开始,新加坡政府广泛采用了各种经济管理手段,尤其是在财政税收和推动市场化建设方面的一系列改革,成为其环境管理的有力工具。

3、公众参与和NGO。在政府、基层组织和大众媒体的共同努力之下,新加坡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逐步得以提高。公众参与的一个极好的例子是2001年概念图的制订。非政府组织(NGO)根据主题和角度的不同,进行各种形式环保活动,对推动民众参与环境保护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是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资源贫缺,与经济的发展完全不协调,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亟待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

(一)树立全面规划,整体布局的观念

纵观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发展,可以说走的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合理的城市布局,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损坏,人身危害。导致目前的情况下,虽然意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问题,但是往往考虑到治理环境的代价远远大于经济发展所得而消极应对。因此更应该从现在起树立全局长远的观念,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发展规划,而不应该只是GDP至上。

这方面从新加坡的环境建设可以得到非常好的启示,新加坡的城市规划管理综合考虑了工业、商业、人口、环境等等因素,保证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共同促进,堪称是全面发展的楷模。新加坡的概念发展蓝图可以说是一大亮点,其概念图是对整个国家发展的宏观把握,每十年进行一次总结检讨,对所有的领域比如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公共设施建设、住房情况等的需要提出详细的分析报告,在严格统筹安排基础上对概念图进行修订补充。在这个制定过程中,环保局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各部门与环境保护相抵触的规划项目有否决的权利,比如工业管理部门在进行项目审批时必须咨询环保局的意见,以保证规划包含了环境保护的因素。这种互相协调的机制,有效避免了规划的混乱,责任的推诿。总之,国家发展、经济政策和环境保护必须保持一致,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环境管理应融入市场经济

我国对环境管理的另一个重大问题在于,涉及环境管理的部门既是政策和标准的制定者,又是保证环境服务的提供者,更是环境问题的监督者,这一切都让其不堪重负,更不要说管理效率如何。其结果自然是环境服务质量偏低,监督管理不力,问题层出不穷,而且没有承担责任的能力。

学习新加坡的管理经验,引入市场机制,引导私人企业进入公共服务领域,以市场经济的方式运作,这样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又能在竞争机制中提高环境服务质量,市场经济的方式关键能调动大量的投资,达到多赢的结果。

环境管理与市场经济相结合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充分利用有效的经济手段是明智的选择。我国环境管理体系以行政管理为主(行政命令方式),比如“三同时”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排污登记及许可制度等等。我国经济管理手段急需创新,近年来,大力提倡的绿色经济政策正是此目的,通过设立绿色税收,绿色保险,绿色信贷,绿色贸易,排污权交易等试图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节能减排。但是环境管理体制跟不上,缺乏有效保障,效果不佳,如绿色保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自2007年开始到现在仍然遭到企业冷遇。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突出的问题是,环境经济政策的法律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保障力度还不够大,不利于政策的有效实施。

(作者:广西大学级2010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李毅.斥资6500万新加坡元中广核进军新加坡清洁能源市场.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11月17日第B03版.

[2]朱远.新加坡节能的行动领域与政策启示.节能与环保,2010年第10期.

[3]新加坡环境与水资源部网.A Lively and Liveable Singapore: strategies forsustainablegrowth.MOEWR(2009).http://app.mewr.gov.sg/web/contents/ContentsSSS.aspx?ContId

[4]刘戈青.新加坡与我国城市规划法比较.城乡建设,201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