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新区体制机构改革方案

高新区体制机构改革方案

高新区体制机构改革方案

高新区体制机构改革方案范文第1篇

一、改革前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改革前,济南市工商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分别在高新区设立分局,承担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市场监管职责。高新区管委会设有食品安全工作办公室,设在管委会办公室,承担同级食品安全委员会日常工作。当时的管理体制,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工商分局、质监分局是省垂直管理,食药分局是市政府部门的派出机构。食品安全工作办公室作为高新区管委会下设的机构,对上述机构进行协调难度较大。二是多头监管衔接不畅。市场监管职能散落在多个部门,难免会出现职能交叉或管理真空,导致职责边界不清、多头监管、相互推诿、协调配合难度大等诸多问题。三是一线执法力量不足。除工商分局下设1个基层监管所外,其他两个分局都没有在基层设立监管机构,虽然也都配备有相应的执法队伍,但反应速度较慢,接到投诉后往往因为程序原因而无法在第一时间赶赴事发现场,办事效率难以提高。特别是对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涉及民生安全的高风险领域,监管力量难以全面覆盖。

二、改革做法

(一)调整管理体制,优化配置机构编制。一是整合工商、质监、食药分局及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综合设置济南高新区管委会市场监管局,为高新区管委会内设机构,负责区域内食品药品、工商、质监日常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责,承担高新区管委会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二是在高新区代管的3个街道办事处分别设立市场监管所,为市场监管局派出机构,承担本区域食品药品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每个市场监管所核定行政编制10名,加强基层监管力量。三是整合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办公室、技术监督站、食品药品稽查大队等机构,组建市场监管执法大队,为高新区管委会所属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受管委会委托,承担辖区内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综合执法工作。

(二)迅速实现融合,形成综合监管合力。一是班子带头融合。采取交叉分管方式,原工商口的副局长分管质监业务,质监口的副局长分管食药业务,食药口的副局长分管工商业务,使领导班子首先实现融合。二是人员双向融合。在全系统范围内实行“双向选择”,让各个业务口与工作人员互相选择,选不上的待岗再培训,如此一来,原有的小圈子被打破打散,实现了业务大融合。三是机关文化融合。按照新的职能定位和工作需要,所有工作人员统一着新制服,标志主要由帽徽、肩章、臂章、领花、胸章组成,包含四部门原有的突出特征,其中帽徽由国徽、红盾、剑兰叶以及标有JHDZ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英文缩写、济南高新市场监管字样组成。通过统一换装,既增强了归属感和向心力,也便于社会各界的识别与监督。

(三)优化运行机制,提升监管服务效能。一是实行“一窗式”受理。深入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推行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一址多照、一照多址、改革企业年检为年报等制度。将企业登记、食品药品许可、组织机构代码证办理窗口进行整合,将原来在三个局四个窗口办理的证照,改为一个窗口受理即可办理所有申请。在此基础上,启动商事登记联合审批改革,探索推行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和公章刻制“一表申请、一窗通办、部门联审、三证合一、档案共享”注册登记新模式。二是探索“扁平化”模式。按照“区域责任、保障重点、下移重心”原则,在基层一线设立六个责任片区。日常监管工作中除专业性强、风险性高及跨区域、跨领域的重大案件由市场监管执法大队负责外,其余监管事项全部由市场监管所负责。三是建立“捆绑式”机制。市场监管执法大队负责统一组织、协调指挥执法办案工作,并对跨区域、跨领域以及专业性较强的重大案件开展执法监管。同时,将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等领域的监管服务和案件办理工作有机结合,按照“监管执法相对分离,办案权限相对集中”的思路,建立了分权适当、主辅结合的“捆绑式”执法办案模式,即根据案件性质、违法主体、处罚种类及幅度等划分市场监管局、市场监管执法大队及市场监管所的办案权限,形成齐抓共管、上下协作的办案格局。同时,加强对关键部位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对案件立案、调查、核审、执行实行“四个分离”制度,切实理顺执法介入机制。四是实行“对口式”办理。对园区“12345”、食品药品“12331”、工商“12315”、质监“12365”维权热线进行整合,建立由市场监管执法大队综合科、各业务室归口接收、分派、反馈,市场监管所直接受理以及各业务科室根据工作需要直接办理的消费维权工作机制,并建立完善了督查督办、案源举报、消费维权快速反应、消费维权约谈、查办案件回访、案件考评考核等六项机制,全力保障消费维权。

三、改革成效

此次改革,并不是简单的“三局一办”物理合并,而是完全打破原有部门格局,重新进行职能、机构、资源的优化组合,并以此为基础着力推进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创新,为提升监管服务效能提供了有效支撑。一是形成了市场监管合力。通过机构和职能整合,解决了原有“分段式”监管存在的职能分散、交叉、缺位、错位以及重复监管等问题,实现了对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全领域、全时段管控。这在食品药品监管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过去,食品药品部门监管餐饮环节、工商部门监管流通环节、质监部门监管生产环节,“三局一办”合一后,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为市场监管局一家监管,实现了主体明确、责任明确。2014年以来,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共现场整治各环节经营者2268户次,取缔不达标小餐饮65家,办理简易程序案件56起、一般性程序案件29件,上报药品不良反应42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7例,保持了食品药品监管高压态势。查处各类违法案件40起,未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被撤销或败诉的案件。二是推动了审批提速增效。通过“一窗式”受理,将企业设立和变更办理时间由5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2014年以来,共办理工商登记、食品药品、质量监督行政许可(确认)15354件,确权准确率100%。改革以来,辖区内新设立企业同比增长71.85%,呈现出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投资规模分布合理、主体结构不断优化的特点。三是提升了消费维权水平。通过改革,有效提升了消费维权的反应速度和处置效率,解决了以前消费者投诉无门、部门相互推诿等问题。2014年以来,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440件,较2013年同期下降22%,所有投诉、举报案件办结率100%。

高新区体制机构改革方案范文第2篇

5月26日,《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虽然在深圳之前已经有了天津滨海新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两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还有单项综改试验区,但深圳被列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还是引起了巨大的关注。不仅因为深圳是特区,拥有立法权,有更大的改革自由度,更因为与津沪等地不同,深圳首先提出了在行政体制改革上实现突破。

《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主旨在改革,核心是“四个先行先试”,行政体制改革更是位列六项突破之首,而行政体制改革被认为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表明中央和广东省、深圳市政府有充分的意愿要在阻碍改革推进的铜墙铁壁中撕开口子。

总体方案只是一个框架性方案,很多难以回避的利益格局调整问题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才会更深触及。就在人们翘首期盼具体实施方案出台的时候,等来的却是深圳市长被免职接受调查的消息。

不改不行了

深圳改革将向何处去,案会给深圳改革带来什么影响,各界众说纷纭。

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总体方案配套的实施方案应该已经基本制定好了'但可能会因为案而拖后再公开。不过深圳的改革不会因此停步。

所有的改革都需要一个过程,在中国这场渐进式改革中,代价在不断地付出。深圳市长被免职接受调查,在一些学者看来,几乎是偶然中的必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改革开始升级,中国的腐败情况已经实现了U形反转,也就是说,在前几年,中国腐败已经走过最严重的时候。但今年上半年,高官被查办之频密,反贪力度之大,有可能成为中共十七大之后反腐成果最集中的半年。有政坛人士认为这一廉政风暴已堪比“十七大”之前中央查办原上海市委书记等多名高官的时期。

其根本原因,就是中下级官员的腐败已得到了一定遏制,但掌握一定权力的中高层腐败却越来越凸显。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对深圳一般的中下层小官员来说,腐败难度大大增加,腐败机会很少'但对高层还缺少约束,权大于法的现象还很明显。

深圳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相对来说,对官员素质有更高要求。市场经济可以使很多资源货币化,谁掌握资源就有腐败的可能。大量腐败的出现,要么是人的素质问题,要么是社会制度问题;当高层权力缺乏制约,腐败不可避免。

今年1月,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要严肃查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按照中央部署,今年反腐工作的重点是: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腐败案件。中央反腐已经剑指高官。

“现在行政三分不实行已经不行了,否则还会有更多官员倒下。”有学者这样告诉记者。深圳行政体制改革主要是实行“行政三分制”,这也是人们对深圳综改最寄予希望的地方。按照改革者的设想,“行政三分制”是将政府职能部门分为决策部门、执行部门、监督部门三大板块,使权力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从而达到防止公职人员滥用权力的目的,提高行政效率。从2001年起,中编办就在深圳进行试点,2003年试点成形。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深圳“行政权三分”改革最初的设计者之・马敬仁告诉记者,经济领域改革30年了,容易改的已经都改了,现在进入政治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要改的问题越来越难。过去政府是改革的推动者,现在反过来,要给自己动手术,改革改革者。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各个部门都谋求自己的利益,这是新一轮改革最大的阻力。所以改革的难度就非常大。通过中编办在深圳搞的试点,逐渐地摸索出,行政三分是走出几十年行政改革困境的很好的路径。

突破口

深圳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排头兵,似乎是必然。

曾一度领风气之先的深圳,后继乏力,深圳的发展面临瓶颈。1997年金融危机后,香港认识到依托内地的重要性,深圳首当其冲。深港中心,在战略上定位得以成立。

深圳大学经济学教授魏达志告诉记者,改革开放前,香港经济总量是深圳的2000倍,而现在只是深圳的两倍。深圳市目前面积和人口比香港多一倍,已不容小觑。目前深港两个城市相加,经济总量是上海和广佛的两倍。

去年广东省通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深圳的地位得到重新确立。广东省委书记提出向深圳学习。魏达志认为,这说明:“从中央到广东到香港,对中心城市群已经有了一个更高的概念,更符合规律的理解,更理性的决策。”

虽然从2006年开始,深圳经济的增长速度已经低于广东的平均发展速度,但这似乎并不值得担忧。“经济发展的动力构成发生变化,由投资拉动变为消费拉动。投资对GDP的拉动虽然比消费拉动快,但后者幸福指数高。经济增长速度可能放慢,但经济质量可能提高。现在深圳的产业结构非常有利于未来发展,在产业转型方面比较好。明年计划特区内的第三产业比重要超过80%,现在看来问题不大,罗湖区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超过90%了。”魏达志说,“珠三角现在是采购中心,像沃尔玛在中国的采购有90%都在珠三角完成。深圳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好。”

2007年12月25日的广东省委十届二次全会上,当时到任仅一个月的广东省委书记提出,“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振奋了广东各界的精神。2008年5月,深圳出台了两份关于深化改革的文件,政治体制改革被提到了首要位置。这两份文件的出台,被理解为是一场“自上而下”推动的“创新”。6月底,亲自点题:要以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特别要以行政体制改革为突破口。

去年年底,广东省印发《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率先实现科学发展的决定》,提出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要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等方面“先行一步”,在未来5到10年内率先实现科学发展。

相对于一些老城盘根错节、树大根深的复杂关系网来说,深圳政坛相对简单。特区独有的立法权,也使深圳在改革中有更多的自由度和自。不管深圳经历了什么,到日前为止,深圳依然是中国市场经济和市场思维最发达的地方之一,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没有任何上层建筑能阻碍。真正改革的原动力一个是市场的力量,一个是社会的力量。

所有这些,使深圳成为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最合适的突破口。近30年后,作为中国综合改革的试验区,特区深圳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再次站在时代的潮头。在深圳市委市政府举行的贯彻《方案》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刘玉浦表示,作为综改突破口的行政体制改革,将是今年改革的关键。

往来于深港两地的某基金组织深圳首席

执行官徐才源告诉记者,在他看来,深圳迎来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又一个春天。

政改深圳

在深圳的历史上,一直在不断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尝试,其中曾引起轰动的包括1983年的蛇口工业区管委会民主直选改革,1988年提出的“行政主导+立法委员会”的政改构思等等,但大都无疾而终。2003年提出的“行政三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曾一度被媒体热炒,后来变得悄无声息,因此被认为深圳的政改尝试再一次无疾而终,实际上,这一次尝试一直持续到了现在,和综改方案一脉相承。

马敬仁告诉记者,在行政改革领域,深圳一直走在全国前面,和经济体制改革走在前面一样,深圳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已经全面开始了。

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机构改革似乎总走不出一个怪圈,那就是机构人员总是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最终总人数总是减不下来。马敬仁认为,究其原因,是因为政府事务并没减,事务不减,机构减了也没用,事务总得有人做。中编办通过2003年在深圳的试点,最后感觉到,只有通过把一些事务从政府剥离出去,才能由大政府变成小政府,真正为政府瘦身。

减事务的根本办法,就是打破政府对公共权利和公共事务的垄断,引入其它管理主体。马敬仁告诉记者,行政三分其实不难,难的是外部的改革,要有相应的机构能接过政府减下来的事务。2003年,外部条件还不是太具备。2003年以来,深圳一直在培育外部条件,比如进行社区自治,NGO、NPO的培育,事业单位的改革,委托、外包、购买服务,行业组织、社团组织的培育等等。

“主体多了,就需要社会和市民的参与,民主也就水到渠成了。”马敬仁这样总结。

据悉,深圳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将党委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之间,以及党委与政府部门之间职能重复或者相近的部门进行整合。这被认为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最难点。因为涉及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

马敬仁认为,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决策部门属于大部门,执行部门属于小部门,决策部门越来越少了,但是执行部门会有一个放量。执行机构,功能比较单一,量会比较大。短时间看,改革还是一个增量改革。然后在几年的时间内,首先是靠自然减员,每年都会有一些人退休。其次是有些执行机构属于培育性质,开始由政府来管,将来培育成熟了,有些机构在社会上会很有发展,这时就比较容易剥离出去,像当年政府的第三产业一样,赢利能力非常强,会分流很大一部分政府人员。

马敬仁认为,从将来发展趋势看,大区制肯定向小区制发展,因为大区管理起来太难。目前光明新区已经从原属的行政区中划分出来,光明新区属于功能区,和原来的行政区不同,将来可能还会划出五六个。这些功能区就会成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由当地政府按功能需要设置。而不是一级行政管理部门。

按照新的设计方案,所有的区将来都想改建成管理区,实现一级政府三级管理。马敬仁告诉记者,在条件未成熟之前。还按功能区来建。通过这一过程,行政区会逐渐消失,被管理区和功能区取代。这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深圳能在5年或更长的时间内完成这一改革,将对全国实行一级政府三级管理有极大的样板意义。

高新区体制机构改革方案范文第3篇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动员和部署血防机构改革。等下,选德副书记将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谈三点意见。

一、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疫区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传染病。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同志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血吸虫病防治。今年2月,国务院还成立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正在抓紧制订《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年-*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血吸虫病防治条例》。我省是血吸虫病高发区,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取得了很大成绩。全省居民血吸虫病患病率由“八五”期末的7.84%下降到*年的4.01%;耕牛血吸虫病感染率由“八五”期末的12.48%,下降到*年的4.75%;急性血吸虫病人由“八五”期间年均376例,降至“十五”期间年均184例;晚期血吸虫病人也减少至目前5408人。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血防工作还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全省现有钉螺面积262万亩,占全国钉螺面积的50.20%,居第一位,血吸虫病人21万人,占全国的25.47%,居第二位;少数地方出现血吸虫病疫情回升趋势,并陆续发现一些新疫区;傍堤建镇使大量人畜紧邻易感地带,增加了人畜感染机会;血防管理体制不顺,机构臃肿,人员偏多;防治经费严重短缺,血防工作人员工资无法保证,致使查病、查螺、灭螺、化疗等防治措施无法落实;农村税费改革后,血防义务工取消,给灭螺工作带来了新的难度;草食家畜业迅速发展,畜源性传染源控制难度加大。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扎扎实实地推进血防体制改革。不改革没有出路,改革不彻底也没有出路。正是基于此,省委、省政府从去年开始,组织省卫生厅、人事厅、发改委、财政厅和省编办对血防机构改革进行了专题调研,广泛听取疫区市、县(市、区)的建议和意见,制定了全省血防机构改革方案,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改革方案,并以省政府办公厅文件正式下发。根据中央和省里的要求,这次血防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对血防工作的领导,强化相关部门的血防工作职责,深化血防体制改革,将血吸虫病预防工作纳入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血防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血防网络和精干、高效的血防队伍,提高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的能力。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深刻认识这次血防机构改革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好改革的指导思想,积极、稳妥把这件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二、明确血防机构改革的目标任务

按照《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机构改革方案》,这次血防机构改革的目标任务是:

1、理顺血防管理体制。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血防办和现有与卫生局平行的县(市、区)血防办与同级卫生局合并,在卫生局加挂血防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改革后组建的血防办公室是同级血防领导小组的常设办事机构,负责血防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履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等职责。血防办对外称血防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内为卫生局内设机构。

2、建立健全血吸虫病预防控制体系。一是在血吸虫病流行区的市、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立血防科(股)负责血吸虫病预防控制的业务管理与技术指导。二是将现有市血防所(院)和县(市、区)血防站(院)改为血吸虫病专科医院,从事以血吸虫病诊疗为主的医疗业务。三是调整县以下基层血防站布局,强化其预防为主的职能,一个基层血防站负责若干个疫区乡(镇)的血防任务。四是建立垂直到乡村的血防网络。在疫区乡(镇)卫生院设血防专干,协同基层血防站做好本乡(镇)的血防工作。乡(镇)卫生院血防专干应从现有血防人员中选拔。疫区村卫生室履行血防有关职责,乡村医生承担相应的血防工作。

3、建立血吸虫病预防专业队伍。由于血吸虫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没有分开,重治疗轻预防,导致专门从事血吸虫病预防的队伍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直接影响血吸虫病预防工作的落实。这次机构改革要求疫区县(市、区)按疫区人口1.5/万的比例配备血吸虫病预防人员。同时,将这些人员全部纳入同级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编制,并保证人员编制、经费落实到位。各地要严格按照省政府办公厅的文件要求认真落实。

4、严格血防人员准入。血防机构要全面实行人员聘任制,市、县(市、区)血防办和市、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血防科(股)所需人员从现有血防机构带人带编,择优选拔。从事预防工作的人员应具备中专以上学历,并经全省血吸虫病预防人员统一考试合格。新进血防机构从事预防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医学专业大专以上学历。

5、改革和完善血防经费政策。省财政要重点解决血吸虫病防治专项经费和基本建设经费,主要用于查螺和药物灭螺、灭锄、查病、化疗和基层血防站建设补助。市、县(市、区)财政重点解决以下经费:一是编制内从事血吸虫病预防人员的工资、政策性补贴、公用经费;血吸虫病医疗机构和其他基层血防站从事血吸虫病医疗工作的人员。其经费按现行财政预算拨款标准不变。二是血防机构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单位缴纳部分。三是疫区乡(镇)卫生院血防专干人员工资。四是乡村医生承担血防任务的误工补贴。五是血吸虫病防治专项经费、环改灭螺和血防机构建设配套经费。从*年起,对查螺、灭螺、灭蚴、查病、化疗等防治工作实行项目管理,接任务的多少和完成任务的质量情况安排项目补助经费。项目补助经费由省、市、县(市、区)三级财政按4:3:3的比例分级负担。

这次改革分两步走:第一步,进行血防管理机构改革,将市、县(市、区)血防办合并到同级卫生局,4月底以前完成。第二步,在市、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血防科(股),调整血防站布局,对基层血防站的预防人员实行定编制、定岗位、定职责、定任务,理顺、调整工作关系和工作职能。5月底以前完成市、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血防科(股)设置,12月底以前完成基层血防站布局调整。力争通过以上改革,把血防机构纳入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统一规划,血防纳入“大卫生”统一管理。

三、切实抓好血防机构改革的组织实施

高新区体制机构改革方案范文第4篇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青岛市编办:一是抓好全年工作目标的落实。建立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制度,10月底前编制完成市和区(市)行政审批事项目录,12月底前向社会公布。进一步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由国家、省设定的非许可事项,清理后上报有关部门;我市自行设立的年内一律予以取消。

二是抓好制度建设。坚持边清理边规范,做好制度创新。制定印发《青岛市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规定》和《青岛市行政审批批后监督管理办法》,规范网上办理、门户网站与部门网站统一管理程序,做好对审批事项的全流程规范管理。公布我市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化服务指南,提高审批服务质量。

三是抓好工作创新。建立审批事项目录清单制度、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投资领域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企业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制度、政府服务清单制度等“五项清单”制度。精简和规范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8月底前编制我市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并向社会公布。

淄博市编办:一是优化流程,推进行政审批规范化。按照“应进必进、充分授权”的要求,加强政府督查,督促各区县全面完成“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加强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推进行政服务标准化建设,建立公开、高效、规范、可问责的工作机制和标准体系,做到审批行为、办件质量、档案管理、收费监管的标准化。提高行政审批服务便捷水平。逐项编制行政审批事项流程图并向社会公开。清理行政审批申报材料,无法定依据或者非必要的一律剔除。大幅压缩审批时限,力争将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在现有基础上压缩30%以上。规范行政审批自由裁量权。通过梳理裁量依据、明确裁量标准、强化裁量监督,进一步缩减自由裁量空间。

二是创新方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进一步深化建设项目联合审批。在市、区县实行建设项目联合审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市、区县纵向联动审批机制,重点开展区域化评估评审和“项目主审全程代办”的“柔性管理”模式,开发应用建设项目联合审批系统和远程视频联动系统,大幅简化建设项目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全面推行网上审批。加快网上审批系统建设,实现申报材料电子数据化,尽快实现市、区县、镇办三级行政审批服务系统的联网,推动政务服务向农村、社区延伸。

三是放开市场,提高中介机构服务水平。进一步放开中介服务市场。坚持“非禁即入”的市场准入原则,允许具备资质的中介服务机构进入市场,尽快建立起充满活力且有序竞争的中介服务市场。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建立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平台,定期市场招标,将服务优、效率高、收费低的中介服务机构纳入信息平台,统一向社会公布。建立健全中介服务机构评价机制。制定行政审批中介机构服务评价标准,对中介机构服务质量、服务时限和服务收费进行全面评价,并建立健全严格的市场退出机制。

四是健全体系,强化行政审批监督检查。探索行政审批事后监管模式。研究制定加强行政审批事项监管服务的意见,从注重事前审批为主向事前、事中与事后管理为主转变,加强对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后续监管。重点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对行政审批效能监督引入第三方评估,开展社会满意度调查。建立行政审批网上举报投诉平台,健全行政审批网上投诉受理、处理和结果反馈制度。强化对审批权力的制约监督。健全部门内部制约监督机制,加强作风效能建设,着力解决庸懒散、吃拿卡要等问题。进一步强化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强化对服务窗口、审批事项、审批单位和责任岗位的实时监控、预警纠错。

日照市编办:一是编制完成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下步将各部门上报的审批事项列出审核清单,清单将部门审批事项分为行政许可、非许可、非审批事项和初审类事项四类,其中对属审批事项的按照保留、取消、整合、下放、暂停、调整管理方式提出相应的处理方式,将审核清单书面通知部门,征求部门的意见后,对保留和整合的审批事项,形成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按程序公示并报请市政府研究同意后向社会公布,并及时向省编办备案。市级目录公布后,对审批事项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进行增加、取消和调整。同时,指导区县完成编制县级审批事项目录工作。

二是承接落实好省政府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根据咨询委委员提出的意见修改后,将承接和落实目录提交市政府研究后,及时向社会公布。下一步,对国务院和省政府取消下放的项目及时承接落实到位。

三是取消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结合市级审批事项目录编制,在与部门沟通一致的基础上,年内按程序取消和下放一批市级审批事项。加大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清理力度,从清理上报情况看,我市没有自行设立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市编办将适时会同监察局等部门进行专项检查,一旦发现严肃处理。

四是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市级目录保留的审批事项,在严格审批的基础上,监督指导部门负责对组织实施的审批事项制定具体的监管措施,并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对取消审批后需加强监管的事项,督促指导部门制定具体措施、完善监测体系、加强后续监管;对下放到区县的审批事项,督促区县编办制定监管措施。市编办会同监察局等部门加强对审批事项事中事后监管情况的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调查处理。

五是进一步规范优化审批流程。按照市级审批事项目录,逐项编制审批流程图,制定具体的服务标准和办理时限;探索并联审批、联合审批,积极推进行政审批事项的网上办理;巩固企业注册“多证联办”成果,探索建立各类证照联办机制;对各审批环节进行监督,开展行政许可案卷评查;鼓励政务服务创新,组织开展政务服务创新奖评选活动。

菏泽市编办:一是建立行政审批目录动态管理机制。根据上级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及时调整目录。

二是发挥牵头作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关工作。积极推行网上审批。督促并会同相关部门完善行政审批电子政务建设,按照“部门全覆盖、事项全覆盖、流程全覆盖”要求,开发联合审批办理平台和网上办事平台,逐步实行审批事项全公开和信息资源共享。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取消审批后需加强监管的事项,根据事项的性质、内容和要求,建立健全后续监管制度,规范市场主体行为,防止监管“缺位”。对保留的审批事项,依法依规实施审批。加强对审批服务的监督管理。建立跟踪投诉处理机制,畅通投诉建议渠道。加强投诉数据整理分析,及时对审批事项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和动态调整。强化电子监察,市级审批职能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入网率、系统使用率达到100%,筑牢审批权力“阳光”运行的技术防线。强化立法机关监督、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司法机关监督以及社会力量监督等传统监督方式,也要开辟新的监督途径,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进行网络舆论监督,利用电子政务平台对行政审批工作人员建立网络电子档案,行政审批相对人可匿名对其进行评价、监督。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对审批服务履行情况考核监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考核细则。

三是加强指导考核,促工作平衡开展。加强对县区的指导,强化日常调度和平时考核,既交任务又教方法。市编办从自身工作抓起,高标准,严要求,靠示范引领推动县区审改工作和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工作全面开展。将市级改革形成的文件资料汇编成册,供各县区参考使用。建立网络统一公示平台,确保公示效果。

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

潍坊市编办:一是严格抓好清单事项的清理审核工作。依据省政府文件要求,调整权力事项分类,扩充工作内容,规范事项格式,坚持做到“三个对照”,即将清理成果与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等对照,确保权力合法;将清理成果与工作实际对照,力求简单明了、客观真实、信息全面、方便监督;将清理结果与上级主管部门对照,保证职权名称统一。

二是统筹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工作。研究提出进一步简政放权方案。做好部门交叉、管理分散行政权力事项、以及事业单位承担行政权力事项的梳理摸底工作,优化职能配置。成立行政审批制度咨询委员会,畅通社会参与渠道,探索建立倒逼机制,推进简政放权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是优化行政权力运行。结合工作实际,对需上级政府调整的行政权力事项提出调整建议。对保留的各类权力和服务事项,进一步明确实施部门、实施依据和收费标准,编制工作流程图,落实权力事项全公开制度,固化权力运行流程。全面推行并联审批、联合办理和模拟审批办法,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理时间,提高行政效率。

四是强化行政权力监督。按照省里部署要求,积极协调推进“一库四平台”建设,加快形成规范、高效、有序的权力运行动态管理体系。建立权力事项动态管理机制,按照法律、法规修订要求,对权力事项进行及时调整,今后,未纳入清单的权力事项,一律不得实施。探索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办法,落实部门主体责任,促进工作重心由事前审批,转变到事中事后监管上来。

市县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

泰安市编办:一是抓好改革工作部署。待省委、省政府批复泰安改革方案后,立即起草制定《泰安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实施意见》,按程序报市委、市政府审定印发。拟于9月10日前召开全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动员部署会议,安排各项改革任务。

二是严格时限节点推进。市编办充分发挥改革牵头作用,周密安排,积极推进,同时,加强与纪检、组织、财政、人社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按时限节点推进。改革动员部署后,1个月内完成涉及机构整合或职能变动较大的部门“三定”规定制定工作。职能变动小的部门,以编委文件予以明确。

三是推进县市区改革。强化对县市区改革工作的督查指导,确保9月底前各县市区完成改革方案,经审核后报省编办备案。待市委、市政府审批后,督促各县市区抓紧铺开,确保全市各项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莱芜市编办:一是积极推进市级政府机构改革。市级改革方案经省委、省政府批复后,立即制定莱芜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实施意见,按程序报市委、市政府审定印发。适时召开全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动员会议,安排部署各项改革任务。改革方案批复后,1个月内完成涉及机构整合或职责变动较大的部门“三定”规定。充分发挥改革牵头作用,周密安排,积极推进,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财政、人社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二是统筹推进各区机构改革。督促各区尽快制定改革方案,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政策指导和培训,9月底前报市编委审核并报省编办备案同意后,市委、市政府批准实施。

三是同步推进政府权力清单工作。按照统一标准、分级负责、梯次推进的要求,全市统一部署、分阶段组织实施。9月份启动召开全市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会议,11月底前完成审核确认,2015年一季度市、区政府公布权力清单和权力运行流程。

聊城市编办:一是一体化推进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改革方案经省委、省政府批复后,及时制定市级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召开全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全市机构改革工作。各县(市、区)上报改革实施方案后,报市编委审核并经省编办备案同意后,市委、市政府及时批复。

二是完善部门“三定”规定。凡明确职责调整的,必须按上级要求不折不扣调整理顺;凡明确人员编制调整的,必须按“人随职责走、编制随人走”的原则及时划转;凡涉及机构规格、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核定的,必须严格按照核定标准规范操作。对新组建的部门及需要完善职责的部门,认真制定“三定”规定,理顺职责。为彻底杜绝明合暗分现象,将挂牌机构的内设机构整合设置、彻底融合,避免出现新的限额外独立运行的机构。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完善“三定”规定,促进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

三是统筹推进权力清单工作。根据统一标准、分级负责、市县同步推进的原则,全市统一部署、分阶段组织实施,明确领导责任、安排专职人员集中办公,10月底前编制完成市级行政审批项目目录,12月底前,公布本级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和运行流程,并在政府门户网站、机构编制部门网站、各有关部门网站上公开。

四是完善工商登记制度,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继续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行“宽进严管”、“先照后证”,完善企业注册“四证一章联办”制度,进一步减少前置审批,整合申报材料,继续推进服务业许可联审联办,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推广网上审批、并联审批、联合审批,继续完善管理制度,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切实方便企业和群众。进一步转变观念,改进管理方式,出台有效措施,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明确事中事后监管部门,完善制度措施,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

德州市编办:一是加快推进市级政府机构改革。市级改革方案经省委、省政府批复后,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出台市级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力争方案批复1个月内,完成发改、国土、卫计、农业、文广新、工商、质监等机构职责变动较大的部门“三定”规定的制定,11月底前全部落实到位。

二是抓好县级政府机构改革督导。加强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的督促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培训,跟进政策指导,9月底前完成县级方案审核报批。会同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加强督导,督促各县市区将改革方案落到实处,特别是规范政府机构设置、整合职责机构、划转人员编制等事项,坚决杜绝改革、运行“两张皮”的问题。

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将全市交通安全管理体制由市以下垂直管理调整为市县政府分级管理,落实政府对地方金融组织金融活动的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职责,9月底前完成调研,提出改革方案,11月底前将方案落实到位。

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

体制改革试点

枣庄市编办:一是持续扩权放权。对试点镇的赋权实质上就是赋予其部分具体行政行为实施权,这点要从立法上予以明确。县级政府应按照权责一致、按需下放的原则,持续向试点镇放权,并多下放有实际业务、含金量高的权限,尤其是项目审批、执法监察、社会管理等试点镇迫切需要的权限。同时,可探索规划权限下移,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方面赋予试点镇一定权限,确保长效发展。

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适应试点镇发展需要的财政管理体制,提高相关税费返还比例,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切实增强试点镇的财力。省、市、县有关部门应加大专项资金整合力度,适度向试点镇倾斜,并对试点镇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优先列入各级重点项目,在资金等方面予以扶持。

三是注重社会管理。乡镇政府是直接面对百姓的“一线”政府,应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完善公共服务制度,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发挥便民服务的示范效应,拓宽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完善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等提供形式,形成养事不养人的公益服务提供机制。

四是优化组织结构。围绕提升试点镇党委、政府“抓人促事”的能力,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干部管理方面给予更大政策空间,为试点镇配强班子、招才引智等创造条件。目前,我市正在研究推进滨湖镇“大部制”改革,并将抢抓滕州市被确定为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城市的机遇,酝酿相关改革措施,进一步优化滨湖镇政府架构,完善政府职能。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监管

济南市编办:一是做好事业单位分类的收尾工作。对个别暂未分类的单位,进一步调研沟通,研究确定类别,做到应分尽分。对个别与省里相对应的机构,待省里有明确分类意见后,参照省里作相应调整。将分类意见按程序提请有关会议研究并审议通过后,发文明确事业单位类别。

二是研究制定分类改革配套政策。发挥好牵头部门的作用,认真学习研究省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结合济南实际,研究制定我市改革配套文件,作为推进改革的政策依据。

三是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对已报经省编办备案列入行政类的事业单位,按照“能转职能不转机构”的原则,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机构改革,通盘考虑解决,逐步将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收归行政机关。对列入生产经营类的事业单位,转企条件成熟的先行推进转企,并做好宣传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对不具备转企条件的单位,通过整合或锁定管理、人员只出不进等方式,逐步消化。对公益类单位,区分不同类别,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加大清理规范力度,盘活机构编制资源,激发事业单位活力。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新途径,进一步提高公益服务水平。

东营市编办:一是待省备案批复行政类事业单位后,及时按程序研究批复市和县区各部门事业单位分类方案,确保按时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工作。根据上级改革配套政策,与东营实际和原有改革政策相衔接,制定完善我市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政策,为深化改革提供政策依据。

二是结合政府职能转变机构改革和简政放权,全力推进行政类和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探索推进事业单位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行业协会学会与主办机关分离工作,使事业单位回归社会公益属性。

三是加大事业单位整合力度。在去年整合县区检验检测机构和民生热线资源的基础上,今年将进一步整合市直涉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和部门单位民生热线资源。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细化完善工作流程和措施,进一步扩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四是加强事业单位监管。完善事业单位设立后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通过绩效考核、信用评级、加强法人监管等多种方式,切实履行机构编制部门事业单位监管职责,推动事业单位健康快速发展。

济宁市编办:一是全面推行公益类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组织召开全市绩效考核动员大会,部署绩效考核工作。强化考核工作机制,避免重复考核、多头考核,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与全市年度考核统一部署,同步开展,共性指标考核、个性指标考核与年度考核统筹实施。强化市事考委成员单位职责分工,齐抓共管,真正形成合力。确定范围分类实施。市直公益类事业单位共有160多个,今年纳入120个,并按类别划分为综合、教育等6大类进行分类考核,另外40多个单位将按照事业单位改革政策进行调整规范。完善细化指标体系。调整共性指标与个性指标分值比例,更加突出工作绩效份量。充实调整指标内容,细化、完善标准,组建评审专家库。加大对县(市、区)的督导。建立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及时督导县(市、区)工作。同时,通过召开工作现场会、举办业务培训班等方式,及时推广先进经验,提升人员素质,确保县(市、区)绩效考核快速推进。

二是探索多种监管方式有机结合。绩效考核与专项检查有机结合。在绩效考核的实施过程中同时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探索专项监督检查与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措施,达到考核与监督检查相互促进的目的。绩效考核与年度报告有机结合。将绩效考核共性指标的绝大部分内容通过年度报告书反映出来,使考核工作更具针对性。统筹年度报告与绩效考核时间安排,提高工作效率。大力推进信息公开,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公开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是健全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监管机制。拟订我市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管理办法,对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任职资格、权利、义务、工作要求等作出明确规定,将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离任审计内容列入管理办法,并按干部管理权限组织实施,加强对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监管。

威海市编办:一是改进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环境。通过拓宽新闻媒体宣传渠道、编印发放宣传材料、强化法人业务培训等措施,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服务对象的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更好发挥服务窗口作用,优化服务平台建设,提高电子登记监管效率和档案管理标准化水平。强化工作督导检查和年度考核,跟踪抓好各项目标落实。

二是查漏补缺,稳步提升登记水平。坚持依法登记,加大市、县两级登记机关工作力度,自今年四季度起,以基层事业单位为重点,制定有效措施,稳步提高登记率,逐步扫除登记监管“死角”和“盲区”。

三是强化措施,全面推行绩效考核。根据事业单位不同特点,加强对个性指标的研究,提高考核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以公益类单位为重点,建立健全日常监督管理台账,按照自评申报、考核预告、现场检查、社会评价、专业评审、确定等次、公示备案等程序开展考核工作,兑现奖优惩劣办法,提高事业单位公益服务能力。

四是积极探索,推进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加大探索创新力度,结合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和中小学、公立医院“去行政化”,适时在图书馆、博物馆、公立医院、中小学等公益单位和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等有条件的单位探索推进试点。

加强和创新机构编制管理

烟台市编办:一是健全机构编制总量调控机制。严控行政机构编制增量。在本轮政府机构改革期间,除中央、省有明确规定的外,一律暂停受理和审批党政群部门新设行政机构、机构升格、增加编制和领导职数等事项。机构改革结束后,对确需调整的,在现有总量内统筹研究,确保有增有减,增减平衡。从严审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以后,一律不再审批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和公益三类事业单位,严格控制经费自理事业编制转为财政拨款或财政补贴事业编制。确需设立的公益一类、二类事业单位,坚持机构撤一建一、人员编制内部调剂。对按照机构编制标准核编后出现增编的,将一律在本地总量内调剂。对于公立医院等确因事业发展需要增编但暂无编制资源调剂的单位,将实行一次性核编,分步到位。

二是健全存量编制优化配置机制。着眼于用好盘活现有编制资源,实行“三个一批”:结合改革收回一批编制。对已被认定为承担行政职能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尚未调整到位的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从严控制,空余编制逐步收回;对职能弱化、工作任务不饱满、人浮于事的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实行重点管理,原则上只减不增,空余编制予以收回;对撤销和转企改制的事业单位,编制全部收回;对编制实行专项管理,相关部门因接受干部增加的行政编制,要在该干部退休或调出接收单位时,将所用编制予以收回。清理规范一批编制。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提前离岗、“吃空饷”等问题的研究,积极稳妥地改变现行提前离岗做法,彻底清查“吃空饷”人员,对相关人员所占编制进行全面的规范和清理。调剂用好一批编制。对精简压缩收回的编制,将统筹掌握、动态管理,重点用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全局性重点工作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行业。精简压缩编制后的超编单位,人员只出不进,超编人员随自然减员逐步消化。

三是健全重点工作提前介入、跟踪服务机制。深入分析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走势,突出优势产业,体现区域特色,超前提出重点区域的体制调整、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人员编制配备的意见办法。及时跟踪了解重点领域机构设置、职能履行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调整、加强建议。

四是健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机制。加强日常监督。坚持每年在全市开展一次专题性的机构编制例行检查,对各部门(单位)是否按规定设置机构、按职数配备干部、贯彻执行机构编制政策法规等情况进行检查。加强协作监督。与人力资源、财政等部门协调配合,无论是考录、调整人员,还是核拨经费、办理保险,都要以编制部门批准的相关手续为依据。继续开展纠错监督。完善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行为责任追究办法,发现问题,严肃查纠。探索评估监督。定期对部门履职情况和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果进行评估,引入社会监督。

临沂市编办:一是加强实名制建设,提升机构编制管理精细化水平。积极做好省市县三级联网的相关准备工作,同时加大对信息平台建设的探索力度,总结目前与组织、财政部门信息共享的经验做法,探索完善多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实名制数据库管理办法,加强长效机制建设,探索完善数据库信息更新与机构编制使用核准等业务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夯实机构编制管理基础。

二是强化刚性约束,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对精简压缩后收回的编制实行专项管理,压缩后超编满编的机关事业单位,不再下达用编进人计划,人员只出不进。扎实开展政府部门和重点行业系统机构编制评估工作,积极探索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行为预防机制,从源头上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结合各类改革工作,组织开展专项督查活动,提升刚性约束的合力。

三是坚持动态调整,盘活用好现有机构编制资源。将改革思维贯穿到每个工作领域,统筹考虑各重点行业的发展实际,加强对体制机制创新的研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职能普遍弱化的行业领域进行专题研究,积极做好机构编制“减”的文章。探索完善机构编制资源分配办法,综合考虑人口、面积、公共财政收入、现有编制数等各种因素,制定科学的量化指标,作为分配依据。

滨州市编办:一是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借助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试点工作的有力支撑,把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三项重点工作纳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推动全市机构编制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探索建立机构编制工作责任审计制度。探索会同纪委、组织部、审计局、监察局联合实施机构编制工作领导干部责任审计制度,把各县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市直及县区机关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纳入机构编制责任审计范围,明确审计的主要内容和相关要求,将机构编制审计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同步进行,机构编制责任审计结果,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表彰奖励、干部教育管理和选拔任用的依据。

三是建立和完善领导职数审核备案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领导职数审核备案管理制度,规范领导职数审核程序和办法,有效防止超职数、超规格配备领导等问题的发生,准确掌握市直各部门领导职数的使用动态。

高新区体制机构改革方案范文第5篇

国际金融危机正产生持续影响,全球经济金融结构和布局深刻调整。在这场金融大变局中,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依然持续稳健发展,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内部与外部条件正逐步具备,人民币随之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在此背景下,国家已明确将人民币国际化作为新时期重要金融试点战略,通过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货币互换协议及外商人民币直接投资试点、RQFII等方式逐步扩大人民币在境外的流通与使用。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敏锐捕捉到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机遇,利用毗邻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人民币离岸中心的独特地缘优势,开展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实践,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额占到了全国的1/3,为开展人民币国际化先行试验奠定了良好基础。这也正是国务院批准《广东省建设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的重要原因。

自6月底《总体方案》获批,广东省紧锣密鼓地制订、出台贯彻落实《总体方案》的实施意见,设计“1+N”的配套政策体系。这些政策试图破除制约广东金融改革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在金融市场、金融体系、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金融监管、金融合作等领域全方位推动金融改革创新先行。

《总体方案》内容涵盖了国际金融、科技金融、产业金融、农村金融、民生金融多个领域。广东以《总体方案》的批准为契机,先行在广州南沙、深圳前海、佛山千灯湖等地进行金融改革创新布局,力推“横琴岛人民币离岸业务在岸结算”等创新试验。

在陈云贤看来,珠三角金融改革除了要与广东的产业转型升级结合在一起,更要与粤港澳金融合作结合在一起,与未来中国经济改革结合在一起。

“国家对广东寄予厚望,希望能够在金融改革创新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个政策优势,全面推动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陈云贤对此充满信心。

“五个金融”与“三个不平衡”

《财经国家周刊》: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广东的金融改革进行了很多探索,已取得了哪些成就?

陈云贤: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经济保持了可持续的发展。广东省去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超过5万亿,金融总资产超过13万亿,现在广东省的金融总量已占全国1/10。

数据显示,2011年广东全省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3%,对GDP贡献率达到8.5%,金融总资产超过13万亿元。按《广东省金融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到2015年,广东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8%以上,全省金融机构总资产达20万亿元。

《财经国家周刊》:为完成国务院《总体方案》提出的具体目标,国家给了哪些新的政策?与温州、上海等地金融改革方案有何不同?

陈云贤:广东的金融定位要有别于北京、上海、天津以及香港等地,体现出广东特色。《总体方案》的政策涉及城市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城乡统筹发展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等方面。

其中,国际金融、产业金融、民生金融是广东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将全面推进;科技金融要在广东的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农村金融也是未来广东金融建设的重点工程。通过上述五个路径,从而衍生金融创新,推动广东转型升级。

相比温州的金改方案,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政策内容更全面、覆盖面更广、表述更具体。广东金融改革方案不但涉及整个珠三角城市及广大的农村地区,更要考虑到面向香港及澳门等地的地缘优势,在人民币离岸结算等方面进行创新。

广东要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全面推动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特别要把握粤港澳合作的政策优势,把香港国际金融优势和广东经济腹地优势紧密结合,共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金融创新区域。

《财经国家周刊》:广东目前正在制订相应的实施意见,破除相应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更好地推动广东金融改革。广东的金融改革需要破解哪些困局?

陈云贤:广东已经进入从金融大省向金融强省转变的关键时期。全省金融界要认真思考解决三个发展不平衡问题,即:金融产业内部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发展不平衡问题,广州、深圳两个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不平衡问题,珠三角地区与东西北地区金融发展不平衡问题。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任务,推动金融与经济社会全面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国际金融、科技金融、产业金融、农村金融、民生金融。解决三个金融不平衡问题和发展“五个金融”,其关键还在于金融改革创新。

比如,突出抓好跨境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将深圳市保险改革试验区相关政策扩大到珠三角区域,以前海、横琴、南沙为平台探索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等重点金融改革事项,条件成熟的要尽快向国家和有关部委进行申请,条件暂不成熟的要加快研究形成方案,创新要早日突破、早出成效。

建立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有关部委和广东省人民政府的部省合作机制,利用这个平台加强与中央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联系,帮助我省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制订具体扶持政策。

广东在金融改革创新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在金融服务方面,广东与香港、上海等地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此外,广东还面临金融人才紧缺及金融技术储备滞后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难题需要逐步解决。

不缺思路缺方案

《财经国家周刊》:广东在国际金融、科技金融等金融创新方面有什么思路?如何处理“先行先试”的金融改革创新与安全稳定的关系?

陈云贤:发展国际金融、科技金融、产业金融、农村金融和民生金融的改革思路有很多,现在最缺乏的就是实际操作方案。比如,支持人民币自由兑换和国际化、消费信贷、农民土地承包权抵押贷款、利用城市金融资源支持三农、开放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业、发展大型产业基金、成立科技银行、开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为核心的创新投融资体系等改革和创新是我们思考的主要问题。

广东省委省政府也正在研究出台相应的实施意见,重点推动国际金融、科技金融、产业金融、农村金融、民生金融改革创新取得实质性突破。同时,广东还要正确处理好金融改革创新和安全稳定的关系,既要尽快建立维护地方金融稳定的长效工作机制,又要学习上海等地成功经验,加快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全面推动广东金融强省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财经国家周刊》:为什么要发展农村金融,如何创新?

陈云贤:珠三角与东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已经对实现东西北地区的跨越发展、协调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由于东西北地区集中了我省大部分农业产业和农村人口,农村金融发展工作对于东西北地区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这几年,广东梅州、云浮等地就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贴近“三农”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农村支付环境也不断改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加强,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稳定了农村社会基础。

今后,农村金融改革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比如,创新和完善为“三农”服务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重点完善金融支农的担保、保险机制,提高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积极性;用金融手段积极促进农业园区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龙头企业改制上市做强做大。

《财经国家周刊》:广东在金融、科技、产业融合与金融改革创新方面也做了有益探索,你能否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

陈云贤: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是全球产业重构的重要趋势之一。欧美发达国家正积极推动以新一轮科技革命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我国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转型升级,广东省也已经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这轮产业结构调整,不仅为广东金融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也为金融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机遇。

截至去年底,广东金融业总资产达13万亿元,但其中银行业占88%、证券业占7%、保险业占5%,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发展严重不足。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已将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作为重点金融工作。要做好该工作,必须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要原则,将资本市场打造成为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的坚实平台,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同步实现资本市场跨越式发展。

产业金融创新的具体举措包括推动企业改制上市、重视和鼓励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PE和VC)、建设市场平台等。缺乏金融交易市场平台是广东改革发展的短板。

近年来,我省尤其是广州围绕金融市场交易平台建设作了积极的努力,广州OTC市场日前获得省政府批准筹建,与香港合作建设期货交易所的方案也已在制订,要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推进。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在深圳前海地区发展黄金、钻石、金融期货等交易市场。

比如,“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已成功举办,它的最大特色就是“交易”。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一是金融产品的交易,经广东的“一行三局”批准,参展的281家各类金融机构拿出来236项优惠政策,为广大企业和群众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优惠;二是金融与产业的对接交易,共有171个产融对接项目,金额达到7100多亿。三是金融人才交流,各类金融机构拿出811个岗位,有些岗位还是金融机构的核心岗位,向海内外招聘金融人才。

《财经国家周刊》:我们了解到,包括建立金融交易平台在内,广东尝试从机制方面进行创新,以带动经济发展。

陈云贤:是的。广州通过“金融交易博览会”这个平台,促使金融与实体经济、金融与社会民生全面对接,形成了旺盛的生命力。由此可见,各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企业要推动开展金融创新,必须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的本质要求,达成金融企业、实体经济、人民群众和地方政府的一致诉求,这种金融创新才会有生命力、可持续性。

按这个原则,未来广东省各地方政府推动金融创新的着力点有:

一是创新金融支持“双转移”机制。积极探索和支持设立“双转移”种子基金,提高“双转移”专项资金带动效应,支持各地利用项目贷款、收益权质押等金融工具,运用贷款贴息、风险补偿或分担、表彰激励等方式,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劳动力技能培训、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融资的积极性。

二是鼓励发展各种形式的责任保险。抓紧制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责任保险促进我省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利用保险机构的专业化优势,有效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三是推广医疗保险的“湛江模式”,引入商业保险机制,提高保障水平,建立符合广东实际、具有广东特色的医保制度。

四是开展金融扶贫。借鉴云浮等市的成功经验,运用扶贫资金进行担保或购买保险,由金融机构为贫困户提供扶贫小额贷款,有效变“救济式”扶贫为“创业式”扶贫,提高扶贫效果。

先行先试 政策突破

《财经国家周刊》:“国际金融”是珠三角金融改革的亮点,也是广东金融改革有别于其他省份的一大特点。珠海正在筹建的“横琴新区人民币离岸在岸结算岛”就是国际金融改革创新的具体表现,需要突破哪些限制?

陈云贤:珠三角金融改革除了要与广东的产业转型升级结合在一起,更要与粤港澳金融合作结合在一起,与未来中国经济改革结合在一起。利用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打通粤港澳三地人流、物流、资金流等方面的关卡限制,并进行利率、汇率市场化乃至人民币国际化的探索,不断与国际金融规则对接。

《总体方案》要求,广东要做好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逐步扩大人民币在境外的流通和使用,开展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先行试验。“人民币离岸在岸结算岛”是试验项目之一。

设立“人民币离岸在岸结算岛”的前提条件是需要大量的参与者,允许人民币资金跨境自由流通等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其他离岸业务在岸结算的法律法规建设(租赁融资业务、跨境产权交易业务等)。现在的问题是,横琴新区尚未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居民不多、相关政策未到位等。

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比如进行软、硬件建设,设立股权交易平台,进行金融招商等。要突破的相关政策包括:允许人民币资金跨境自由流通;允许横琴新区企业可在试点银行开设离岸账户;监管部门将离岸银行业务的准入及监管权限下放到广东省或珠海市监管部门;允许区内企业办理跨境人民币融资业务,对办理人民币外债业务适度放宽,支持区内企业在港澳地区发行人民币债券等。

“人民币离岸在岸结算岛”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上级主管部门或监管机构,当前亟需加强与人民银行、银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等相关监管机构的沟通协调,争取相关政策的突破。

《财经国家周刊》:金融交易平台建设、“人民币离岸在岸结算岛”等金融改革创新的具体试验,将为广东的金融改革起到什么作用?

陈云贤:国家赋予了广东在金融改革创新方面的“先行先试”权限,比如同意广东在珠海横琴、深圳前海探索开展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试验,发行境外人民币企业债券、信托投资基金,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贷款业务,开展多币种的人民币汇兑业务(比如刚刚公布的人民币和日元的可自由兑换)等。广东将籍此建成国内试验内容和覆盖范围最为广泛的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

《财经国家周刊》:金融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层面大力支持才能完成。你认为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试验有怎样的全局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