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教育的人生规划

小学教育的人生规划

小学教育的人生规划

小学教育的人生规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小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失;对策

20世纪90年代中期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从欧美国家引入中国后,我国就开展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是对象仅限于在校大学生,对于大学前的小学、中学阶段没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而大多数人真正的职业意识恰恰是起源于中小学阶段的,而我国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没有为中小学生开设相关的职业规划课程,因此很多学生错过了职业规划教育的黄金时期,影响了一生的职业发展。

一、中小学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

(一)社会层面

全社会普遍缺乏对中小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正确认识。首先是教育理念上的误区,中小学阶段的教育活动以学生成绩为首要目标,忽视了学生的能力、素质、特长等积极因素的作用,忽视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其次,教育主管部门缺乏对中小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统一管理和要求,更没有一套完整的法规来加以保障。

(二)学校层面

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开始注意角色的社会地位、社会意义,逐步产生职业兴趣,树立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观。他们已经很清楚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为实现这样的人生目标需要怎样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但是,目前我国各中小学学校没有相关的理论课程、没有专业的师资队伍、没有相关的咨询机构、没有提供接触职业的机会等,导致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

(三)家庭层面

学生与家长的亲密关系、对家人的信任度以及被家人认同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职业的认同感,进而影响其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家庭教育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在正确认识自身和职业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但是,目前中国社会的家长们还没有意识到家庭在孩子的职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对于孩子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是缺乏主动意识,将所有的教育问题都推给学校去解决。

(四)学生个人层面

中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世界充满了求知的渴望,个人的兴趣爱好在这一时期也趋于稳定。但是这一阶段的学生,一方面由于万事依赖家长,缺乏独立意识;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得不良影响,忽视甚至漠视了对未来职业的规划。

二、解决中小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失问题的对策

(一)社会层面

在中小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问题上,我国应该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加大各方面投入力度。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设立专门辅导机构,大力提供各方面支持,鼓励并规范“校企合作”、“校社合作”、“校会合作”等办学模式,营造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氛围。其次,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在中小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力量配置等方面作出规范化管理,培养一批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再次,要发挥社区、企业的作用,给中小学生提供见习、实践和职业体验的机会,锻炼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以后的成功就业打下基础。

(二)学校层面

1、完善课程设置 中小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可以采用两种形式。一是开设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配备专职教师或者聘请职业指导专家担任教师,全面系统地向学生讲解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二是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渗透到各门课程之中,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潜移默化的教育,帮助学生培养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观。

2、加强师资培养 师资队伍欠缺成为制约我国中小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瓶颈,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中小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工作的紧迫任务。一方面,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要努力建设一批专业的职业指导教师,同时还需要加强相关教师的技能培训,提高其教学水平和辅导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社会资源,比如邀请本地商界、政界、学界、文艺界的成功人士到学校与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交流,也可以邀请本地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专家给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3、建立职业咨询与指导机构 中小学校可以组建一个职业咨询与指导机构,它可以实现课堂外更有效的职业指导服务。指导教师通过谈话、心理测试、专业测评等多种方式解除学生疑惑,帮助学生确定职业目标和职业发展路径。高中阶段可以将高考志愿的填报指导作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学生对各专业的理解,为学生选择大学和专业提供科学指导,避免填报志愿时候的盲目性。

4、开展职业体验活动 中小学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较强,学校要利用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组织学生深入当地企业参观、到劳动实习基地见习等,让学生感受企业员工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亲身体验工作场景,获得职业的初步感受,这些都能够让学生培养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增加对于职业的理解。

(三)家庭层面

1、要提高沟通频率 家长应当尽可能的多花时间与子女进行深入、细致的沟通,尤其是对于叛逆期的中学生,家长一定要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了解他们心中所想以及对于未来的追求,要尊重他们的理想和愿望,给他们创造了解外部世界的机会,从而发现自身的优劣势以及兴趣所在,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2、给孩子提供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 中小学学生的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更多的是要让孩子接触他人、接触社会,这样才能锻炼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健全的社会人。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给孩子灌输一些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更重要的是要创造机会让孩子去主动接触社会,独立从事一些社会性的活动。

3、全力配合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教育形式,在中小学阶段表现得尤为明显。一方面家长应该保持与教师的沟通与合作。另一方面学校应当积极探索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有效合作方式,比如召开家长座谈会、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聘请有能力的家长担任兼职职业指导师等。

(四)学生个人层面

小学教育的人生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快速城镇化;义务教育;均衡化;规划布局;济宁市

在全球制造业中心转移、工业化进程加速和全面现代化建设三重推力共同作用下,我国进入了高速城镇化时期,形成了世界级的、无与伦比的“城市生产规模”,具体表现为全球最高的城市基建投资、急速膨胀的城市空间和数以亿计的流动就业人口。超高速城镇化提供了规模宏大的空间框架支撑,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镇化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平均每年新增城镇人口一千多万。这种趋势使得农村人口逐步减少,城镇人口急剧膨胀,造成我国人口空间分布形态发生巨大改变。

我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了均衡或非均衡的发展策略,从效率上加强解决力度,而忽略了因加快效率而引发的问题,如差异过大、不公平等。这些策略使国家的关键资源都相继集中在城市、沿海,农村和内陆的发展相对受到制约,由此衍生的工农、城乡、沿海与内陆之间逐渐形成差异,形成非均衡的发展现状,经济发展如此,教育发展也一样。长期以来教育投入的相对不足、教育经费的分配不均和重点学校政策的实施,引起了学校间的巨大差别,校际间的资源配置状况严重失衡。这些问题均给新时期教育设施规划调整带来了问题与挑战。

笔者结合编制《济宁市区教育设施专项布局规划》的契机,以城市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为例,从规划视角上,就如何满足教育实际需求、衔接各层次规划、协调城市各项建设发展等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总结经验,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其它地区义务教育布局发展提供借鉴。

1、概况

济宁市地处山东省西南部,为鲁南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享有“孔孟之乡”的美誉。全市辖2区3市7县。 2009年底,全市总人口831.31万人,中心城区 人口88.33万人。同年底,市区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161所,在校生11.32万人。其中小学125所,在校生6.63万人;初中36所,在校生4.69万人。中心城区小学41所,在校生3.75万人;初中20所,在校学生数3.11万人。

随着济宁市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呈现快中又好的发展势头,教育事业也得到较大提升,但发展速度却明显滞后城市发展。与同等级发展较快城市相比,济宁市义务教育也比较落后,与其“孔孟之乡”的美誉形成较大反差。

2、学校现状问题分析

教育设施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内容涉及繁多,不是教育管理部门单一所能完成的。学校布局规划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向来受到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此次规划重点是从空间布局方面入手对教育设施进行调整、布局和优化。为保证布局规划分析问题具有针对性,从诸多教育设施分析指标中选取了与学校空间布局关联密切的一些指标进行分析,通过这些指标对济宁市义务教育学校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分析,梳理出以下一些问题:

2.1、教育设施总量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备

2009年底,济宁市区小学在校生6.63万人,按适宜班额45人测算,与现状供给量相比缺额96班;市区初中在校生4.69万人,按适宜班额50人测算,与现状供给量相比缺额48班,办学规模总量远不足。

另外,济宁市区很多义务教育学校设施配套不完备,缺少一些必要的教学设施资源。如很多学校缺少规范标准化运动场地,一些学校甚至没有基本的活动场地,这都严重制约了市区义务教育的健康化与均衡化发展。

2.2、学校建设未与城市发展同步,空间布局不尽合理

济宁市目前中心城区的义务教育学校格局基本还停留在九十年代初的设置状态,而城市却在规模、空间形态上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如市中区在近二十年发展中,城市人口规模逐年增加,就学需求也逐年增大,但此范围内并未新建一所学校,而只是扩大了部分学校的校舍容量,造成教育办学矛盾突出。同时,由于学校建设未能同步城市发展,城区内的学校多集中在老城区范围内,而老城区以外的建成区范围虽然居住人口不断增多,但学校分布很少,造成学校整体空间布局不尽合理。

2.3、校际差距大,择校现象突出

由于之前的教育发展多采用的是不均衡的发展策略,造成了学校间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形成了校际发展不均衡问题,造成强校更强,弱校呈弱。部分学校,具有布局集中、规模较大、实力强等特点,基本办学条件较好,已呈现学校现代化。而位置相对偏远学校,呈现办学规模小、规模较低等特征,校舍相对陈旧,设施设备不配套,与条件好的学校形成强烈反差。

2.4、学校服务区与实际招生区不一致

当前,中心城区内的义务教育学招生基本都有各自明确的服务区,但由于择校现象过热,造成大量学生跨学区就学。如根据实际居住人口核算,霍家街小学服务区内生源应为1000人左右,而实际在校学生为4700多人。而与此形成对比,南苑中心小学其服务区学生应有1000人,而实际在校生数仅为130人。

3、规划基本思路及标准确定

3.1、基本思路梳理

从规划技术上讲,确定未来学生数量及空间分布、制定合理设校标准是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的核心和难点。通过对济宁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拟解决问题的梳理,借鉴其他地方的经验,确定了此次规划基本技术思路,即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

自上而下的方法是根据济宁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人口规模及居住用地分布来明确未来中心城区学校需求总量及分布,以引导对现状学校布局调整。这个过程是基于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人口合理空间分布下做的,较为理想化,与实际人口分布需求差别较大,对解决教育部门面临的实际问题显现不足。

自下而上的方法是从解决实际问题的理念出发,深化对每个学校问题的认识,并进行学校发展综合评定,以确定对现有学校的调整思路。评定指标主要包括学校周围居住人口分布、学校服务范围、学校用地可保障性等因素。最后综合两种方法,进行学校合理服务片区的划分,从各片区和整体上平衡学校规模,结合相关规划,综合考虑交通、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学校布局。

3.2、人口规模及空间分布确定

人口规模及分布是确定教育设施需求的根本,但由于人口的流动性越来越大,要精确地确定城市现状人口规模空间分布,预测未来人口规模及分布存在较大困难。公安和统计部门虽有人口数据的统计,但由于统计口径不同,且缺乏准确的人口空间信息,因此在规划实际编制过程中仍须对城市人口的实际居住空间分布进行系统准确地分析,以此作为近远期学校调整的基础数据参考。

在进行人口空间分布分析时,为使其更为准确,本规划对济宁市中心城区的人口进行了分地块的量化,结合地理信息技术,以每个地块中的住宅容量作为确定此地块人口规模的依据,并通过统计和公安部门的数据进行校核。其中城市最小地块是指以总体规划确定的支路网、河流、铁路等划分的城市地块单元。

通过上述方法,可直观清晰地了解现状每个学校周围的实际居住人口情况。在此基础上,将规划部门提供的近几年已批准在建、待建的居住区详细规划进行空间的落位,把对应的规划人口与现状地块的人口进行分类加减,以此作为近期规划布局的主要参考。

3.3、学校设置标准的确定

在进行学校布局规划时,主要参考标准有千人指标、适宜规模、服务半径、用地标准等。其中,千人指标是教育需求与人口规模相联系的纽带,用以确定义务教育学校整体及各片区内需求量。根据济宁市历年在校学生数、人口出生率等多因素确定了济宁市中心城区小学千人指标为55座,初中为44座。

学校规模偏小造成办学规模不经济,且不易教育管理部门管理;学校规模过大同样会造成学校服务半径过大,不便学生就近入学。综合多因素,规划确定中心城区新建小学的适宜规模为20-30班,初中适宜规模24-48班。

义务教育设施相关规范中曾多次提到就近入学原则,且明确了小学服务半径500米,初中800米。由于要求过于笼统,至今未发挥真正的效力。因此本规划未理想地按服务半径进行施教区划分,而是结合学校分布实际,兼顾各地块完整性,依靠城市道路网、河流等进行服务区划分,服务半径小学尽量控制在800米左右,初中1000米左右。

学校用地一直是学校布局规划的核心点。结合学校周边用地实际及相关规划,进行学校用地可拓展性分析,最终确定了学校改造的最低用地要求,即小学生均用地不低于12平方米,初中生均用地不低于15平方米的要求。

4、规划布局内容

通过以上技术路线,对济宁市义务教育学校进行布局规划。到规划期末(2030年),中心城区小学规划87所,2105个班。其中市中区规划28所,共620个班;任城区规划24所,600个班;高新区规划20所,505个班;北湖区规划14所,390个班。

规划期末,初中规划41所,1592个班。其中市中区规划13所,448个班;任城区规划12所,480个班;高新区规划9所,376个班;北湖区规划8所,312个班。

5、措施与建议

为保障本规划的可操作性,提高规划的实施性,结合济宁市区义务教育发展实际,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对策建议,以完善教育布局规划实施措施内容。

(1)对老城区用地紧张地区,学校用地规模的扩大可近远期结合,通过多种协调手段逐步实施,而新建、迁建的学校用地规模应一步到位。

(2)教学资源整合应突破管理的制约,采取用地交换、用地置换等多样化方式在教育系统内部进行资源整合,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3)建立完善保障机制,保障大量外来人口子女就学,满足快速城镇化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环境明显改善。

(4)规划批准后,市、区两级政府应明确职责,制定配套政策,统筹考虑和安排人、财、物等方面要素,对需要调整的学校,积极地进行引导和扶持。

参考文献

1.陆大道,姚士谋.中国城镇化的科学思辨.人文地理.2007, 96(4):1-5,26

2.陈武,张静.城市教育设施探索――以温州城市教育设施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5(7)

3.刘建锋.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新城基础教育设施配套标准研究――在大兴新城规划中的研究,发展与启示,城市发展研究,2007(2)

4.胡永红李莉.从基础教育设施布点专项规划引发的思考,2006中国城市规划论文集,2006

5.天津滨海新区发展中教育设施布局的研究――以塘沽区为例

小学教育的人生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校发展规划;学校共同体;学校管理

学校发展规划(School Development Planning,通常称SDP),是近年来国外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热点,是学校为应对教育变革和教育发展的双重挑战,通过学校共同体成员的努力,系统地诊断学校原有的工作基础,确立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发展目标,分析学校优先发展项目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学校发展规划通过强化校本管理的机制,提高社区参与的程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能动性,最终达到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多方面需求的目的。

一、西方中小学学校发展规划的背景概述

1.西方中小学学校发展规划的产生

学校发展规划率先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兴起,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20世纪50-70年代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西方教育空前繁荣的年代。但进入70年代后就出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1973年西方国家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波及教育领域,使教育领域产生了严重的“教育危机”,到了80年代,这种危机有增无减。当时的“教育危机”主要表现在:毕业生就业困难、教育质量下降、教育经费增长跟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等。从学校教育本身的发展情况看,70年代早期,西方国家不再沉迷于把教育作为缓和社会弊端的万能药,人们的教育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是校外人员,如家长等,对教育的价值产生了怀疑,学校教师对新教学很不适应,再加上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导致当时学校教学效率十分低下。1972年,世界比较教育学会在日内瓦召开大会,大会以“中学效率的高低”为主题,开始关注中学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效率问题。1976年5月,英国出版所谓的《贝内特报告》,对教育的批判达到顶点。

在此背景下,学校发展规划应运而生。1977年,英国率先开始“学校效能”研究。该研究以教师为对象,后发展到以学校的自我评估为研究重点,最后转向研究学校效能技术层面的比较分析,诸如学校大小、不同学校或校内各部门之间的效能比较分析等.其根本目的就是改善学校管理、提高学校的效能,1980年,英国的学校改革显现出“自下而上”的趋向,并将教育改革定位在学校层面上,“学校发展计划”、“学校文化”等项目开始被纳入到学校改革之中。1988年英国颁布了《教育改革法》,进一步推进学校的教育改革。此后英国地方教育局和一些学校相继提出“学校改进计划”,主要是通过“草根研究模式”(Grass-rooted Research)探索学校的管理模式,它迎合了当时的“教育权力下放”(Oecentemtion)的教育改革趋势,使学校有了更多的自,有力地推动了校本管理局面的形成。此后不久,“学校改进计划”就为英国国家教育标准办公室(OFSTED)和―其他绝大多数地方教育当局所采纳,并逐步推广到印度等英联邦国家。

2.西方中小学学校发展规划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发展规划在西方国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首先,西方国家的教育变革层出不穷,在教育管理地方化趋势和“自下而上”的学校教育改革热潮中,学校教师尤其是校长开始意识到变革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系统的学校规划才能找准学校的出路和发展方向,明确学校的教育行为,因此学校教师一致认为对学校的管理、组织、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其次,由于连续不断的改革,各国中小学教育结构呈现了多样化的特点,政府或中央很难进行统一管理,就把部分地方教育委员会或教育局长享有的权责,下放给各地方学校,即出现了“教育权力下放”运动,要求学校实现自主管理,体现学校个性和特色,并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第三,学校发展规划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了“新公共管理”的价值观,强调减少政府对学校的干预,以市场为机制,引进“优胜劣汰”的游戏规则,在强调效率和产出的同时也注重服务的品质。

1989年,由英国科学和教育部资助的学校发展规划项目研究成果即哈格利夫・D等写的《学校发展规划――给地方教育长官、校长和学校教师的建议》出版。1991年,英国科学和教育部颁布《学校发展规划实践指南》,呼吁全国中小学推广这一方法,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这两个文本先后出台,马上使学校发展规划在英国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学校管理改革项目。随后,成为“促进学校管理变革”的一种有效策略,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丹麦、美国等一些国家也开始推广这一项目,成为国际性项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也积极推进学校发展规划项目,旨在通过校本管理、社区参与以及提高学校的自治能力,来提高各国中小学尤其是贫困地区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1994―2001年期间,英国教育专家派特・布卢德赫德(Pat Broadhead)和派特・库克先生(PaT Cuelde)先后三次对505所、124所和765所英语小学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校发展规划已成为校长日常工作一个必不可少的管理工具。

学校发展规划在全世界引起了关注,越来越多地方教育部门开始尝试这一项目。1997-1998年,欧洲教育联合会的领头项目是中学发展规划评估。1992年,爱尔兰官方《绿皮书》中提出“教育是为了不断变化的世界”,认为规划应由校长在与全体教师讨论、并由董事会同意基础上进行实施。规划应该明确表述学校的目标,陈述重要问题和有关政策,包括课程、组织、全体教师的进修和发展,以及与学校外部之间的关系等方面,以学校工作报告的形式表现。1995年,爱尔兰官方的《白皮书》再次提出,由董事会公布学校规划中的政策和规划的实施结果。教育与科学部长米切尔・马丁(Micher・Martin)写了《中学学校发展规划指导》和《中学学校发展规划简介》,作为100所学校进行学校发展规划试验陆课题的指导大纲。

二、西方中小学学校发展规划的定义和特征

1.学校发展规划的界定

根据有关教育文献资料,可以把学校发展规划定义为:一所学校根据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战略计划的要求,通过学校共同体成员的共同努力,系统地分析学校的原有基础及学校所处的环境,发现学校的优先发展项目,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教育目标,促使学校挖掘自身的潜在资源,按照自己的价直观,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最终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学校发展规划强调,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必须发挥学校共同体成员的协同作用,而不能由其中某个方面独自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立足过去,指向未来,既有对过去的诊断分析,又有对未来的预测和憧憬。它非常强调要把握现在,任何一种规划都不是“为规则而规划”,它强调的不仅仅是静态的规划结果(Plan),更关注动态的规划及其实施过程(Planning)。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

学校发展规划是一种学校管理的手段,建立在学校成功应付各种变化的基础上,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一种手段。学校发展规划是一个不断积累教育经验、不断发展的周期性过程。每一轮学校规划郎以前一轮规划为基础,并通过协调学校的各项规划活动,使之成为有内在结构的整体性规划。学校发展规划关注焦点是学生的教育需要和成绩,同时也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

2.学校发展规划的特征

学校发展规划有它自身的特点,总的来说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性。正如其他社会组织一样,学校由各个部门组成,有负责教学的部门,负责课程开发的部门,负责学生课外和校外活动的部门,负责学校与家长、社区联系的部门,所有部门共同构成了学校的组织系统。学校发展规划必须协调和整合各项部门的活动,事先做好各个部门的规划,最终使其成为有内在结构的系统规划。

(2)合作性。学校发展规划在本质上是一个合作的过程,这一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和教师的协同作用。除此之外,这工作还应咨询学校共同体内其他人员的意见,包括投资方、管理方、后勤工作人员、学生家长、管理委员会和地方教育官员等等。

(3)持续性。学校发展规划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要求学校对自身进行系统自评,根据学校办学目标和社区需要制定、实施、评价和修订规划。

(4)递进性。学校发展规划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它产生累加和进步的结果。每一个循环都在上一个循环的基础上产生,每一个循环都是对上一个循环的否定和超越。

(5)发展性。学校发展规划是一种手段,而不是一种目的。它主要是通过成功应对教育的改革和变化,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水平。因此,学校发展规划的中心应当放在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上,与此同时,也应当关注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专业发展。 三、西方中小学学校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米切尔・马丁在《中学学校发展规划简介》一书中提到学校发展规划的根本目的是尽可能满足学生的教育需要,使学校有效地达到目标和维持最高水平的发展。为了发挥学校发展规划的作用,需要一系列准则来保证其有效性。综合各方面的情况,主要概括为学校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两个方面。

1.学校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

(1)以国家和地方教育政策为方针。学校发展规划是在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以国家和地方制定的政策为发展思路和方向,学校改革和长期发展首先要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符合地方政策,体现地方特色。学校发展规划提供了一个能使学校全体成员都服从于国民教育体系中明确规定的目标和需要优先解决的国家教育问题,包括学校工作在内的统一结构。

(2)以学校具体情况为基础。学校发展规划关系到学校向什么方向发展以及如何发展的问题,它需要对学校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明确学校内部的优势、劣势、挑战、机遇以及外部环境提出的威胁等,理清学校发展的思路。学校应立足于现在,首先对学校历史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然后制定规划,进行历史、现在与未来的衔接与传承。

(3)以一定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教育思想是对教育现象的理性认识,是人们对于教育现象的哲学思考,反映着人们对于教育价值取向以及教育规律的本质认识。学校发展规划应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学习先进教育思想形成共识的产物,其形成和制定过程,是学校全体成员根据一定的教育观或教育理念,对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思路以及管理方法等进行梳理和澄清的过程。

2.学校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

西方中小学校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主要有效益性、合作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等四条。效益性是学校改革所追求的根本目的,合作性是学校发展规划的主要特征,前瞻性是学校发展规划的内在要求,而操作性是学校发展规划的有力保证。这些原则并不是单独起作用,而是彼此联系,任何学校发展规划的成功都是各个原则综合运用的结果。

(1)效益性原则。学校发展规划的根本目的是在学校生存过程中追求学校生命的高质量和高效益。学校发展规划可以使学校全体成员有一个清晰的发展前景:学校将如何发展,学校将朝哪里发展,学校发展的瓶颈是什么,学校正处在什么发展阶段,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学校发展规划使学校全体成员形成共同的目标意识,共同的规则以及对学校愿景的共同看法。学校发展规划为学校全体成员参与学校各方面的事务提供机会,并为达到学校的使命、愿景和目标而努力,减少不必要的人员、物质和财力资源的浪费,保证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在学校生活各个方面达到最好的效益。

(2)合作性原则。学校发展规划实质上是一个学校共同体成员就学校未来发展进行合作的过程。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和全体教师的合作,包括学校共同体成员与董事会商谈和讨论。规划由学校共同体所有成员一起讨论制定,尽管各个部门规划的目标存在差异,但是应该与学校的使命、愿景和目标保持一致。这样,教师对规划有高度认同感,而校长也较容易推进这种规划。

(3)前瞻性原则。前瞻性原则是指根据社会发展形势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去除其中一些过时、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内容,增加新的符合社会发展形势需要的、符合时代精神的内容。规划就是建设的蓝图,就是学校未来努力的方向。学校发展规划以学校的使命、愿景和目标为核心,学校的愿景、使命和目标都指向学校的未来,是学校将要达到或努力要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学校发展规划根据学校发展趋势和一定的教育思想,对学校未来进行合理性的预见。学校发展规划考虑的都是“明天的学校”,是学校发展的行动纲领。

小学教育的人生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实施评估

1 背景及意义

受教育的权利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教育主管部门按照近期建设计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每年有序推进规划教育设施的实施。但由于规划教育设施的规划编制在规划主管部门,而教育主管部门对规划教育设施的空间分布及具体用地情况信息掌握的不是很到位,导致规划教育设施的实施在推进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推进缓慢等问题。因此,在本研究中,从规划主管部门角度,在我市建设用地基本实现法定图则全覆盖的情况下,主动研究规划基础教育设施实施潜力,通过深入调查全市基础教育设施的现状运行情况,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通过人口模拟分析与设施需求评估,筛选出供需矛盾突出而又具备较好实施条件的规划设施纳入优先实施台帐,着力解决基础教育设施薄弱地区,尤其是原特区外部分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规划实施,有效促进特区一体化发展,更好地服务和改善民生,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全体市民的生活品质。该研究成果不仅为未来几年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的编制提供依据,也为未来各专项规划的调整修改提供了支撑。

2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

2.1 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本研究指的基础教育设施主要包括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由于法定规划编制的时间和编制单位不同,采用的规划标准不同,在法定规划中,基础教育设施类型共包括幼儿园、托儿所、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和中学。

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教育设施现状压力评估、未来人口增长潜力区域预测、行业规划衔接、规划实施评估和规划用地潜力评估,台账筛选和制作等。

2.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本研究主要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按照“以需定供,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综合运用多种定量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筛选当前学位压力较大区域或者未来三年内人口增长较快区域,对规划尚未实施设施进行评估,挑选出规划实施条件较好且位于现状或未来学位压力较大区域的规划设施优先实施,将实施条件较差且位于现状或未来学位压力较小的区域的规划设施次优实施,并将其纳入台帐,指导规划设施有序实施。(图1)。

2.3 现状评估

现状评估分为基础教育设施供给压力评估和服务盲区适龄儿童评估。

现状基础教育设施供给压力评估主要利用教育局提供的在校生数和班级数,推算班均人数,与标准规定的班均人数标准进行对比。按照《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13版)中规定幼(托)儿园每班30座;小学每班45座;初中每班50座。本研究中认为现状班均人数超过规定的20%的则认为现状学位供给压力较大,则当现状幼儿园班均人数超过35人、小学班均人数超过55人、初中班均人数超过60人时则认为需要加快推进周边规划未实施设施实施,将其纳入规划优先实施区域。

现状服务盲区评估主要按照《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13版)中规定幼(托)儿园服务半径宜为100米-300米,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米,初中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米。利用GIS缓冲区分析方法,简单分析现状基础教育设施服务范围与现状居住人口的关系,本研究将现状基础教育设施服务半径未覆盖区域,且现状居住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称为服务盲区。在服务盲区中,如果适龄儿童数量达到设置一个标准班规模的时候,则认为需要加快推进周边规划未实施设施实施,将其纳入规划优先实施区域。

2.4 未来预测

根据近期规划及年度计划,提取我市未来几年重点发展区域,优先推进这些地方的基础教育设施实施。

由于深圳人口多为外来人口,流动性较大,人口结构存在一定的变动性,但在无规律可遵循的情况下,本研究按人口年龄结构,采用位移法预测未来的学龄人口的增长趋势,作为未来基础教育设施需求的计算依据。

2.5 行业规划

结合各区教育“十二五规划”中的相关发展目标,综合评估设施实施的紧迫性并将相关项目纳入规划优先实施设施。

2.6 规划评估

首先,在我市已经建立的城市规划“一张图”系统基础上,对规划新建(扩建)基础设施实施进行判断,筛选出规划尚未实施的基础教育设施。由于规划设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位置可进行小范围调整,在进行规划设施是否实施的判断过程中,本研究采用规划设施耦合度的概念来判断规划设施是否设施(耦合度是一种模糊的判断方法,主要通过设定一定的空间范围,如果规划设施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有相应类别的现状教育设施,那么就认为其规划设施已经实施)。其次对规划尚未实施的用地潜力进行评估。主要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权属、现状建设情况,综合评估规划设施的用地潜力。用地潜力较好的设施可优先纳入实施,其他尚未实施的设施列为待实施清单。

2.7 台账清单

结合现状压力评估结果、未来三年发展预测、行业规划和规划评估结果,将现状供给压力较大区域及周边地区,外来三年发展较快区域,行业规划涉及的规划设施和用地潜力较好的设施进行匹配,筛选出现状供给压力较大区域及周边地区规划尚未实施的设施且需求规模已达到设置最小规模的设施、未来三年发展较快区域且需求规模达到设置最小规模的设施和行业规划涉及的设施且用地潜力较好的设施纳入台账。最终形成“一表一图”成果,提供给各区职能部门推进其实施。

3 基于GIS深圳市基础教育设施潜力评估

3.1 深圳市人口特征分析

3.1.1小户型,年轻型人口特征,未来对基础教育设施需求较旺盛

根据“六普”人口数据,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1035.84万人,平均年龄30岁,户均2.11人,说明深圳呈小户型,年轻型人口特征,对于基础教育设施来说,未来基础教育设施需求有很大空间,需要规划提前考虑。

3.1.2 适龄人口主要分布在原特区外,且原特区外的龙岗区、宝安区和福田区的适龄人口较多。

全市基础教育设施适龄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06%。从全市层面看,原特区内适龄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2.89%,原特区外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4.17%。从分区来看,龙岗区适龄人口最多,占全市的1.61%,其次是宝安区和福田区;从基础教育设施类型来看,小学适龄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3.34%,其次是幼儿园(2.14%)和初中(1.58%)。

3.2 规划基础教育设施实施潜力评估

3.2.1 现状压力评估

截至2011年底,我市共有幼儿园1092所,总班数9526班。其中,非托班9134班,托班392班。非托班在园人数28.13万人,班均学生30.8人。班均学生在36人以上认为压力较大,共有幼儿园112所,占10. 26%。全市共有小学540所,13480班,在校小学生65.13万人,班均48.32人。有54所小学班均人数大于55人,有385所小学的班均人数超过45人,占71.3%。全市共有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和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86所,共6683班,在校初中学生24.57万人。全市初中班均36.8人;共有72所(25.17%)初中班均人数在50人以上,其中8所学校班均人数在56人以上。从当前初中的整体情况分析,我市初中学位供应总体上压力不大。

3.2.2 未来人口预测

考虑到人口的年龄结构,本次以社区作为基本人口分析单元,基于“六普”人口统计数据,按照“位移法”推算了全市各社区学龄幼儿、小学和各街道未来三年的人口增长。

根据推演,未来三年幼儿园新增需求基本上分布在原特区外各区(图7、8、9),主要涉及60个社区,119所幼儿园。

未来三年我市小学人口增长较快的社区有12个,主要集中在宝安区和龙华新区。分别为龙华新区的民治、同胜、松和、大浪社区,宝安区流塘、塘尾、凤凰等社区,南山区的科技园、粤海社区,罗湖区梨园社区等。

未来三年全市初中学位需求增长主要集中于宝安福永、沙井和南山粤海街道

3.2.3 行业规划

结合各区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将各区“十二五”教育建设项目库纳入本次研究成果,更好的推进教育设施实施。

3.2.4规划评估

(1)规划实施评估

单纯从数量上比较,全市现状幼儿园1092所,规划幼儿园1560所,现状-规划数量比达70%以上。从规划实施耦合度分析可见,罗湖、福田、南山等区依规划建设的比率(规划实施耦合度)相对较高;原特区外各区的规划实施契合度较低,尤其是龙华新区和坪山新区等新区最低(表1)。

单纯从数量上比较,全市现状小学540所,规划小学753所,现状-规划数量比达71.7%以上。从规划实施耦合度分析可见,除光明新区较低外,全市小学的规划实施契合度总体较高。

单纯从数量上比较,全市现状初中286所,规划初中415所,现状-规划数量比为68.92%。从规划实施耦合度分析可见, 规划实施契合度总体较高,但是光明新区、龙华新区等区域规划实施情况不理想。

(2)用地潜力评估

结合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深圳市地籍数据、深圳市现状建设等数据,对上述基础教育设施用地进行评估。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核查土地利用管制分区,位于允许建设区的基础教育设施用地潜力较好;

(2)用地权属核查。重点核查规划地块是否与其他已有明确产权主体的宗地界线重叠。其中,国有未出让用地和政府储备用地具备最好的权属条件。对于原城市化转地区域,如果转地补偿手续完善,则认为用地的可实施性强。

(3)现状核查。重点核查现状建筑普查数据和现状影像图。现状为空地或临时用地的设施其用地潜力较好。

3.2.5 台账清单

根据服务半径分析方法进行测算,全市所有的规划未实施幼儿园中共有31所规划幼儿园300米服务半径覆盖的现状学龄人口达到180人以上,即符合开办一个小型的6班以上幼儿园的规模。上述31所规划幼儿园主要分布于福田 、南山、宝安中心区及龙岗区的布吉、南湾等地。

全市有20所规划小学500米范围内的现状适龄人口达到18班以上小学学位规模。主要集中在龙岗中心城、布吉、南湾,宝安中心区,罗湖东门等地。

全市有6所规划初中1000米服务半径范围内的现状适龄人口达到设置18班以上初中的规模(图2.14),主要集中于罗湖区和龙岗区横岗地区。

台账成果为一图一表,表格中列明相关设施的关键信息,如具体地块位置,用地面积。学校规模,用地条件等。该成果经规划国土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移交给教育职能部门供其参考实施。

4 结语

本研究在法定图则全覆盖的前提下,结合深圳市人口分布特征、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深圳市基础教育设施规划实施潜力进行评估,通过评估,筛选出供需矛盾突出而又具备较好实施条件的规划设施纳入优先实施台帐,着力解决基础教育设施薄弱地区,尤其是原特区外部分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规划实施,有效促进特区一体化发展,更好地服务和改善民生,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全体市民的生活品质。该研究成果不仅为未来几年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的编制提供依据,也为未来各专项规划的调整修改提供了支撑。

参考文献

[1]万昆.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实施制度探讨[J].规划师,2011,(2):88-92.

[2]刘.西安市未央区基础教育设施分布专项规划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小学教育的人生规划范文第5篇

浙江省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预测与规划试题

课程代码:10036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依据教育的发展规律,利用科学预测的原理和方法对教育的未来作出推测的是

A.教育预测 B.教育计划

C.教育决策 D.教育规划

2.各级各类学校在校适龄学生总数与相应年龄组总人口数之比称为

A.各级学校净入学率 B.毛入学率

C.总净入学率 D.每一年龄入学率

3.属宏观教育预测内容的是

A.班额 B.教学方法

C.教学内容 D.教育发展速度

4.参加会议的专家通过自由讨论问题,交流信息和启发思考,产生“思维共振”,提出更多更全面的方案或建议的是

A.专家个人预测法

B.专家协商预测法

C.头脑风暴预测法

D.德尔菲预测法

5.教育规划方案要建立在科学预测基础上,对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一种超前意识,这体现了教育规划的

A.预见性 B.客观性

C.指导性 D.系统性

6.长期教育规划的期限一般是

A.1-3年 B.5年

C.5-10年 D.10年以上

7.经常要制定的教育规划目标中,不包括

A.教育发展的专业目标 B.教育发展的规模目标

C.教育发展的师资目标 D.教育发展的政治目标

8.一般教育规划的行文内容包括

A.标题、正文、署名和附件 B.标题、日期、正文及署名

C.标题、前言、主体及结语 D.标题、日期、主体及署名

9.现在较为流行的看法是教育规划属于______领域。

A.教育政策分析 B.经济规划

C.教育行政学 D.教育管理学

10.依据人们政治上的要求来制定教育规划称作

A.国际比较法 B.人力预测法

C.社会需要法 D.成本效用分析法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教育规划

12.定性教育预测

13.平均预测法

14.收益率法

15.合理性模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6.简述教育预测的基本原理。

17.简述应用头脑风暴时遵循的原则。

18.简述教育规划的特点。

19.简述草拟教育规划的注意事项。

20.简述技术型教育规划。

21.简述设计规划组织的准则。

四、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