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生评价改革方案

学生评价改革方案

学生评价改革方案

学生评价改革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方案评价;评价过程;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基于项目管理的公路养护改革方案评价的认识

1.1公路养护改革方案评价

公路养护改革评价,意指对改革的实际结果,参照预定的具体要求与目标进行考核与评定。有效的考核评价既可反映出公路养护改革的真实情况,亦能表现出公路养护改革同改革目标之间的距离,进而为公路养护市场良好有序的发展提供保证。

公路养护改革评价是改革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确保公路养护改革着实有效,主管部门以及改革的领导者和参与者应制定相应的评价、考核机制,以充分公路养护系统工作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1.2公路养护改革方案评价的特点

(l)针对性

公路养护改革评价依据特定的公路养护工作现状,并在地方的实际背景下实施测评。依据不同地域、不同改革方案,制定出相应的改革项目的评价方案,确保评价取得实现良好的针对性效果。

(2)全面性

多种测评技术与手段的综合运用是公路养护改革实施评价的一个突出特点,这不仅能够如实地反映出公路养护改革进展的实际效果,而且可以及时的扭正改革中所出现的偏差,确保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

(3)可靠性

公路养护改革的评价一般采用多位公路养护专家评审组成员分别对实施的养护改革方案给予的公平公正的评价,减少成员自身差异对于改革评价结果的影响。

1.3公路养护改革方案评价的类型

(l)公路养护改革方案的形成性评价与公路养护改革方案的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对公路养护改革的效果实行随时性的记载;终结性的评价,主要是指在养护改革的完成之后,对养护改革所作出的全面系统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终结性评价的基础和前提,两者依靠的主要是与项目相关的大量的一手材料,确保了评价的严肃性与科学性。

(2)公路养护改革方案的动态性评价与公路养护改革方案的静态性评价

静态性改革评价是指对改革方案的各项内容实施的评价,通过对被评价的对象出具某种资料的证明,来得出改革方案实施效果的评价结论;动态性改革评价则是指系统的过程,通过比较、分析、评价,来把握公路养护改革方案发展变化的特征以及轨迹。将动态性改革评价与静态性改革评价的有机结合,能够确保对公路养护改革方案的评价更为准确、客观。

2.公路养护改革方案评价的过程

2.1评价的前期准备工作

(1)评价组织机构的成立

成立一个公路养护改革相关负责人组成的公路养护改革评价小组是公路养护改革方案评价的首要环节,负责公路养护改革方案评价工作的落实与协调,做好组织准备工作。在组建公路养护改革评价的主体成员时,务必要把握的一点是: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没必要过度的分离,一定要是了解和深知公路养护改革的专业人员,这是公路养护改革方案评价得以有效开展的前提。

(2)评价方案的设计

公路养护改革评价方案的设计,需在广泛征求公路养护改革领导者和参与者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公路养护改革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公路养护改革评价方案,因为改革方案的各不相同,也不可以采取统一一样的做法,必须结合地方区域的养护改革实际制定不同的项目评价标准与评价权重。

2.2评价中期的实施工作

(1)公路养护改革项目评价信息的搜集与整理

公路养护改革项目的推进过程中,特别是在改革结束后,公路养护改革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均要积极主动地收集、整理来自养护改革项目各方面的评价信息。

(2)改革领导者和参与者的自我评价

自评是指改革领导者和参与者对自我改革的评价。改革领导者和参与者对改革的效益、利弊、经验与教训最有发言权。

2.3评价后期的总结工作

及时的反馈评价信息

公路养护改革方案评价领导小组在对改革方案评价结果复核与综合评审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新闻媒介向社会公众介绍改革的具体效果以及所取得的成绩,同时及时地向改革所在地方的党政领导和行业主管领导反馈养护改革的具体信息,为公路养护改革的领导者和参与者提供客观实际的评价依据,同时向改革员工反馈信息,进而促进改革工作得以按照正确高效的道路进行。

3公路养护改革方案评价的方法

3.1.资料分析法

运用资料分析法对公路养护改革展开评价是将公路养护改革过程中的各种资料信息和相应的数据系统的收集起来,例如公路养护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公路养护改革的参与人员日志或工作记录、公路养护改革方案的总结和公路养护改革的音像资料等等,遵照相应的评价标准,依据养护改革对总目标的完成程度进行评价,该方法在改革评价中最为常用,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并且可以很好的关注公路养护改革方案推进的整个过程,评价的范围广,反应的推进过程真实和客观,但评价者主观价值对评价的信度的影响较大,因此在评价实施之前首先必须明确公路养护改革方案的中目标和公路养护改革评价的具体标准,同时注重在公路养护改革过程中的对改革资料进行收集。

3.2汇报评价法

汇报法即由公路养护改革评价者直接听取公路养护改革领导者和参与者对改革的全过程的汇报。汇报法可以直接地对公路养护改革的领导者和参与者进行测评。

4.结论

基于项目管理的公路养护改革方案的评价可以有效的判断出所实施方案的有效性,以便积累改革成功的经验,汲取失败的教训,对于尚未开展或者全面展开公路养护改革的地方和区域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为此必须严格高效的实施公路养护改革方案的评价,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采取最佳的评价方法得出准确的结果,以便对基于项目管理的公路养护改革得出准确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盛洪. 寻求改革的稳定形式[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 樊纲. 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学生评价改革方案范文第2篇

日前,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颁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了我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具体内容见下文。

广东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中的主要任务

改革目标: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

任务一:促进升学考试和入学机会公平

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

积极推进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

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

任务二: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

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实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

深化统一高考制度改革

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

任务三:改革高校招生录取机制

完善普通高校录取机制

改进高校招生录取方式

完善和规范普通本科院校自主招生

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

任务四:改革监督管理机制

深入实施阳光工程

加强制度保障

加大违规查处力度

任务五:积极有序推进改革

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

改革完善考生志愿填报方式

改革完善高校招生录取管理

改革完善基于高考成绩的综合评价招生录取制度

改革完善现代职业教育贯通培养的选拔机制

减少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改革完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录取制度

积极推进考试招生综合改革

广东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中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时间表和路线图

2019年

制定文件

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草拟我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

充分酝酿、反复论证,形成我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并报教育部备案

启动单项改革

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

扩大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比例

适当调整考生志愿填报方式

深化高职院校自主招生

2019年

出台文件

出台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制定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

制定完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制定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实施方案

各地市制定出台中考加分项目的实施方案

各地市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办法

各地市出台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办法

完善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办法

积极推进单项改革

改革完善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办法

继续完善考生志愿填报方式 增加平行志愿院校数

调整和优化招生录取批次 二本A、B合并为第二批本科

统一高考科目使用全国卷

普通高中随迁子女可在我省参加普通高考

深化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模式改革

2019年

分类考试招生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增加语文、数学、英语3门科目,高中阶段毕业生自愿选择报考,并以此成绩作为报考高职院校文化素质的成绩

2019年

出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出台我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新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

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新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2021年

实施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2021年高考开始实行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基本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学生评价改革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体系结构:架构师:资源库

一、前言

软件体系结构(Software Architecture)虽脱胎于软件工程,但其形成借鉴了计算机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设计模式、分布式计算等学科的思想和方法。软件架构师是程序员的最终归属,也是软件人才成长链中最神圣的一环,他彻底摆脱了语言的束缚,兼百家之长,掌握软件发展趋势和各种软件产品的特性。中国现在急缺的软件人才是优秀的软件架构师。在人才结构上,我国软件人才的总体结构分布存在着两头小、中间大的不合理的“橄榄形”分布,特别是高端软件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瓶颈。我国各高校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以及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的研究生教学中已普遍开设了软件体系结构课程,为软件架构师的培养提供了条件。目前,高等院校在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教学中,主要讲授软件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软件体系结构的动态性和适应性的理念,简单分析软件体系结构原理的具体应用。由于该课程的理论性较强,概念繁多,学生普遍觉得太抽象,没有什么实际的东西。为了提高软件体系结构课程的教学效果,我国不少高校进行了软件体系结构或软件工程的课程建设和改革,但是实践效果不够明显。近年来,在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在的突出问题有: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单一的软件体系结构教材,存在可用性差、更新缓慢、信息量不足等问题,不能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索和发现的认知工具;课堂教学以教师的理论教学为主,主要讲授软件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只起到软件体系结构导论的作用,互动性较差;缺乏软件体系结构的习题库和全真案例库,没有建立丰富的资源库,学生无法进行必要的实战演练,学生普遍觉得太抽象,太理论化,教学效果不理想;没有形成适合课堂教学的完整的软件体系结构分析与设计案例,使得学生对软件架构分析与设计的方法和过程缺少深刻的感性认识,无法纠正学生对软件体系结构的一些错误或模糊的认识,从而不能进一步深入理解软件架构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针对现有的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软件工程以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对面向软件架构师培养的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

二、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软件架构师是软件项目的总设计师,是软件企业新产品开发与集成、新技术体系的构建者。软件质量本质上是由其架构所决定的,软件架构控制着软件的全局,包含软件所有最重要方面的重大决定。培养一个称职的软件架构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通过改革现有的软件体系结构课程的教学方法来减缓学生的学习曲线,帮助学生站在较高的起点来了解架构分析与设计的全貌,顺利地入门和少走弯路,则是完全可能和必要的。

1.打破传统,勇于创新

由于软件体系结构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较多,理论性较强,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在软件工程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打破这种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使其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主动学习。在近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采用了“1+1”的教学方式,确立了讲授和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法,通过人人参与个性化的实践案例设计,解决了理论和实际运用脱钩的教学问题。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知识点讲解为主,注重案例的讲解和研发团队模型实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并在模拟真实软件开发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工程实践,使学生在掌握前沿技术的同时,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规范和能力。

(2)案例教学和互动研讨。从案例出发引申出许多问题,要求学生去思考、去搜集有关的资料以构建和评价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然后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各抒己见,从而达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

(3)授之以渔。一个优秀的软件架构师必须具备相当丰富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由于软件架构师要求掌握的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十分突出,课堂的内容只能作为一种引导,我们应当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利用各种资源,特别是网络资源的优势自行学习。

2.案例分析,注重引导

软件架构是一系列相关的抽象模式,用于指导大型软件系统各个方面的设计。软件架构是一个系统的草图。软件架构描述的对象是直接构成系统的抽象组件。各个组件之间的连接则明确和相对细致地描述组件之间的通讯。软件体系结构是构建计算机软件实践的基础,因此,软件体系结构的教学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对软件架构的概念和设计思想的理解才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并从案例中分析各类软件系统架构设计风格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本着案例驱动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建立全真的教学案例库。

(1)建立基于Web的教学资源库。在分析国内外现有教学资料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卡内基梅隆大学SEI的软件架构实践、软件架构评估、RUP、XP软件开发过程和架构模式等课程,建立了基于Web的软件体系结构教学资源库,包括教案、习题库、试题库等,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展示给学生,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新颖性,追踪学科前沿。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科学在线学习和远程教育的平台,方便学生随时随地的自主学习。

(2)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建立全真案例库。结合近年来我们在科研中积累的大型软件系统开发经验,建立软件体系结构的全真案例库,包括正交软件体系结构、C/S软件体系结构、B/S软件体系结构等典型软件体系结构的应用案例,以及EJB设计模式、J2EE架构、UDDI等应用案例的软件体系结构分析、设计和评估的完整资料。通过对全真案例的学习和实战演练,使学生准确把握软件体系结构,进一步深入理解软件架构的理论和方法。

(3)工程实践,重在能力培养。工程实践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综合训练,是与课堂听讲、自学和实践相辅相成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 实际情况,在模拟真实软件开发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工程实践。通过工程实践,使学生在一个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将系统的需求转换为规范的开发计划及文本,并制定这个项目的总体架构,指导整个开发团队完成这个计划,从而提高学生软件工程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课程改革和教学效果的评价

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如何评价课程改革和教学的效果至关重要。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程改革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指导课程改革。

由于客观世界的不确定性和人对客体认识的模糊性,学生和教师在评价课程的教学效果时始终面临不确定的环境。对于所谓“半结构化”问题以及信息网上浩如烟海的“几乎肯定”、“也许大概”等模糊信息,更是教学效果评价所要面对的大量事件。教学效果评价所面临的决策要统筹兼顾、协调平衡、总体优化,通常不是单准则决策,而是多准则决策,不是单层次的准则体系,而是多层次的准则体系。本文参考美国学者T.LSatty提出的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ical Process),从教师评学、学生评教和用人单位评价等因素的非量纲化评价指标模糊描述,来建立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和多级模糊评判模型,实现课程改革和教学效果的多指标评价。

1.基于AHP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AHP算法是一种有效地处理那些难以抽象为解析形式数学模型的问题(即非结构化问题)或难以完全用定量方法来分析的复杂问题的手段,其主要思想是将一个复杂的多因素评价问题分解为具有递阶结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对象。二级模糊层次分析决策模型的步骤如下:

2.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由于评价对象的某些评价因素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即具有非线性特征,所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时采用了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调查问卷中除需要给出各评价项目的权重外,还需给出各评价项目的得分。结合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我们给出如下的评价准则,包括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用人单位评价三个一级指标,并建立相应的二级评价指标(如图1)。我们在构建教学改革和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时,着重考虑的是通过软件体系结构的课程改革,是否能达到改革的目标,即通过基于问题、基于榜样的案例教学和互动研讨,能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成为合格的软件架构师打下基础。因此,我们构建课程改革和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与传统的教学评价指标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3.教学效果评价

我们从2004年开始对软件学院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生的软件体系结构课程进行改革,逐步建立了基于Web的教学资源库和全真案例库。在课程结束后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学生评教,并由任课教师完成教师评学。针对2005、2006、2007届毕业生的教学效果评价情况进行比较,我们随机抽取了每届部分毕业生,并联系相应的用人单位进行有关的评价。表1为2005、2006、2007届毕业生软件体系结构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估,其中,V1、V2、V3分别代表2005、2006、2007届毕业生的各个评价指标的教学效果评价。

利用本文提出的基于AHP的教学效果评价模型,得综合评判为:

B=A×R=(81.1,84.1,88.6)

数据表明,在2005、2006、2007届毕业生软件体系结构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中,2007届毕业生的评价值最高。由此可见,随着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深入,软件体系结构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逐步提高,学生对于软件体系结构课程的学习兴趣也在逐渐增强,软件架构设计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实习单位和用人单位的评价也说明了这一点。在近两年的学生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不少学生可以相对独立地完成相关系统的软件架构设计,并能写出规范的设计文档。

[作者简介]

董天阳,博士研究生,讲师,浙江工业大学软件学院。

简垮峰,博士,副研究员,浙江工业大学软件学院。

张玲,讲师,浙江科技学院经管学院。

江颉,讲师,浙江工业大学软件学院。

黄洪,副教授,浙江工业大学软件学院。

学生评价改革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问题驱动;案例教学;AHP算法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8-0160-03

Application and Discussion about the Teaching Reform on the C Language Programming

XU Ping1, GONG Li-hua2

(1.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shan University, Tai'an 271021, China; 2. Further Reeducation College, Taishan University, Tai'an 271021, China)

Abstract: Case teaching, as a new approach, is widely used in various teaching fields. The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is kind of teaching approach, which is inspired by the programming and leads in the contents by specific cases in the course of C Language Programming and makes evaluation to the approach by teaching effect evaluation method on the basis of AHP algorithm.

Key words: question inspiration; Case Teaching; AHP algorithm

1 引言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的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学习者必须通过大量的编程练习,在实践中掌握语言知识,培养程序设计的基本能力,并逐步理解和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因此,《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编程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采用“点―线―面”的教学模式,即先介绍变量定义,再介绍指令的语法规则,最后例子讲解。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为此,笔者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了《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新的教学方法,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问题驱动,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最早于1870年在哈佛法学院创立。后来,案例教学法为哈佛商学院所采纳,被引用在工商管理教育中。经过近百年的积累和发展,案例教学法已成为西方国家工商管理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案例提出的问题,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包括案例引入、案例学习、案例总结三个阶段。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编程应用为驱动,通过案例引入内容,重点讲解算法设计,并穿插介绍相关的语言知识。

2.1 案例引入

在讲C语言基本语法时,如果从数据类型、变量、常量、表达式开始,学生觉得特别抽象,不好理解。而我们用案例教学法,首先引入案例,并给出程序源代码,让学生进行编辑并调试。

案例:求摄氏温度40℃对应的华氏温度。计算公式如下:

f=9c/5+32

式中:f表示华氏温度,c表示摄氏温度。

源程序:

/* 将摄氏温度转换为华氏温度 */

# include

int main(void)

{

int c, f;

c=40;

printf("c=%d, f=%d \n", c,f);

Return 0;

}

运行结果:c=40, f=104

2.2 案例学习

通过案例提出问题:在案例中使用了哪些数据?它们的类型是什么?

讲解相关知识:在C语言中,数据有常量和变量之分。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其值不能改变的量称为常量,其值可以改变的量称为变量。在案例中,整数40是常量,c和f是变量。

常量和变量都有类型,常量的类型通常由书写格式决定。例如,40是整型常量,40.12是实型常量。而变量的类型在定义时指定。

变量定义的一般形式:类型名 变量表;

例如:

int c, f;/* 定义两个整型变量c和f,用于存放整数*/

char a;/* 定义一个字符型变量a,用于存放字符型数据*/

C语言中常用的数据类型包括int(整型)、char(字符型)、float(单精度浮点型)、double(双精度浮点型)。其中,float和double都是浮点型(实型),用于存放浮点数(实数),区别在于double型数据占用空间更大,精度更高,取值范围更大。

2.3 案例总结

通过案例学习,让学生很轻松的掌握了数据类型,以及常量、变量的使用方法。并且提出几点注意的问题:

1) C语言中变量的含义和数学中变量的含义不同。C语言中的变量代表保存数据的存储单元,而数学中的变量代表未知数;

2) C语言区分大小写字母,它认为Ca和ca是不一样的;

3) 算法是程序的灵魂,良好的算法设计,不仅可以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可以以算法设计为基础,通过寻求不同问题存在的相互联系,从计算机角度对不同问题的共性进行算法设计,实现程序编写的举一反三。

根据案例提出:

思考题1:求摄氏温度30℃对应的华氏温度。

思考题2:求华氏温度100℃对应的摄氏温度。

3 课程教学改革效果的评价

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如何评价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至关重要。同时,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指导课程改革。本文参考AHP算法,从学生评教、教师评学两个因素建立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和多级模糊评判模型,实现课程教学效果的多指标评价。

3.1 基于AHP的教学效果评价算法

AHP算法是一种有效地处理那些难以抽象为解析形式数学模型的问题(即非结构化问题)或难以完全用定量方法来分析的复杂问题的手段,其主要思想是将一个复杂的多因素评价问题分解为具有递阶结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对象。二级模糊层次分析决策模型的步骤如下:

1) 根据实际需要建立评价指标因素集U={u1,u2,…un},将U分成若干组U={u1,u2,…,uk},使得■,称U={u1,u2,…,uk}为第一级因素集。■ (i=1,1,…k),其中nl+n2+…+nk=■称为第二级因素集。

2) 选择模糊评判集V={v1,v2,…,vm},其中vj(1

设■的权重为■,求得综合评判为■。

3) 再对第一级因素集U={u1,u2,…,uk}作综合评判,设U={u1,u2,…,uk}的权重为A=(al,a2,…,ak),总评判矩阵为:

得一级模型的综合评判为A・R=B∈Γ(v)。最后,根据评判结果B进行排序,确定该教学年度的教学效果,其值越大,教学效果越好。

3.2 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由于评价对象的某些评价因素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即具有非线性特征,所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时采用了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调查问卷中除需要给出各评价项目的权重外,还需给出各评价项目的得分。结合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我们给出如下的评价准则,包括学生评教、教师评学两个一级指标,并建立相应的二级评价指标(如图1)。我们在构建教学改革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时,着重考虑的是通过《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否能达到改革的目标。

3.3 教学效果评价

我们从2006年开始对本学院计算机系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在课程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学生评教,并由任课教师完成教师评学(如表1)。

表1 教学改革效果评价表

利用本文提出的基于AHP的教学效果评价算法,得综合评判为:B=A×R=(82.375,86.625)。数据表明,在2006、2007级学生《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中,2007级学生的评价值最高。

4 结束语

由此可见,随着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深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也增加了学生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兴趣。并且培养了学生可以用C语言很好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其它高难度的编程语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学生评价改革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对口护理;考试方式;改革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是保证教育活动、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 任何教育都不能缺少考试[1]。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既科学又全面地进行评价, 并且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反馈教与学过程中的各种情况, 体现教学水平, 是每位教师密切关注的问题。近年来, 由于考试形式与考试方法的单一化, 导致学生考试工作日趋沉闷, 严重影响了考试功能的发挥和学校教学改革的开展。考试所特有的评定、检测、诊断、反馈和激励五大功能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2]。对口护理学生具备其他专业学生所不具备的特点,她们经过2年的中专护理知识的铺垫而且经历长达1年的临床实习,已初步建立了临床护理知识特有的感受,因此再次的临床专科护理教学关系到学生如何将教科书上的知识真实而有效的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为检测学生知识把握程度, 贯彻高级护理专业改革精神, 以及指导对口护理学生临角色转变, 要着力抓好对口护理学生临床专科护理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

1 制定考试方法改革的条例或规定

我国是最早采用考试进行教育评价和大规模选拔人才的国家。我校历来重视学生的考试工作, 长时间以来将抓好考试工作作为教学改革与学风建设的主要内容。每次的监考会上, 院领导层层动员教师,并提出此次考试要求, 校领导亲自巡视, 严抓考风、考纪,但要想真正体现考试的五大功能, 仅靠抓考风、考纪是不够的。随着高级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院必须将考试方法的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来开展。一成不变的命题方式以及僵化的考试内容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严重不相适应, 使考试效度和信度下降。为此, 我们确定了考试改革的指导思想、制定了考试方法改革的制度, 以保证考试改革顺利地进行。

1.1考试的改革方案申报 为了使考试改革有序进行, 防止各自为阵, 规定各临床专科护理课程应根据系安排, 由主考教师根据不同课程、不同测试目的出发, 围绕知识、能力、素质的辨证统一关系提出考试方案, 系主管教学主任审查, 报教务处审定。

1.2实行考试反馈式跟踪管理 教学督导组对考试课程进行实时、实地跟踪评价, 制定考试评价表, 分析试卷命题, 考查学生考试状态, 与学生座谈, 与主考教师交流。对考试方法进行客观、公正评价。

1.3建立考试改革相关的激励机制 每年评选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时, 把考试改革作为评选的指标之一, 同时设立考试改革专项奖, 激励教师参与考试改革。

2 考试方法改革的对象

以2012级对口学生为专科护理课程考试改革试点对象, 人数为200 人。考试改革课程有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高级护理技术等, 从各临床专科护理课程教学开始至课程结束, 根据教学和检测需要, 不定期进行。

3 考试方法

临床专科护理是实用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应围绕知识、能力、素质的辨证统一关系, 在考试方法上既不丢弃行之有效的传统的考试方法, 又要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大胆创新, 在科学命题和考试形式上下工夫。命题具体采用传统题型、病案试题、常用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护理病历测试、模拟病房护理程序演练考核; 考试形式有笔试、口试、答辩、辩论竞赛等。

4 具体实施

4.1传统题型考试 教师可根据临床专科护理课程教学要求在授课过程中或课程结束后进行课程内容反馈测试。以传统题型为主, 如名词解释、填空、判断改错、选择题、问答题等, 测试试题内容应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难度适中, 分量足够, 要能体现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2病案试题考试 病案试题可使书本上死板的知识变成鲜活的实例展现在学生面前。因为每个案例试题都要涉及到病因、病理、临床症状、体征、化验及特殊检查结果, 学生须对上述知识全面掌握, 收集资料综合评估后方可做出正确判断。试题选择案例判断题、案例式选择题( 包括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不定项选择) 、案例综合分析及开放型案例试题。

4.3常用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考核 为培养实用型人才, 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真正向社会输出有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各项常用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内容包括基础护理及临床专科护理常用操作项目。课程结束后, 学生以抽签的方式决定考试内容, 考试地点在实验室, 每位教师监考一个项目, 根据学生操作完成情况进行打分测评。评分标准参照护理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4.4护理病历完成测试 每位学生随机抽取一份病案, 按护理病历要求完成护理病历书写。根据完成情况给出成绩。

4.5模拟病房护理程序演练考核 要培养适应整体护理工作需要的护士, 除了在课堂上给学生增加心理、社会、人际沟通等课程外, 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观察能力、运用护理程序能力;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病历书写、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制定、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能力[3]。考核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能力。考核人员由主讲教师和实验教师组成; 考核内容包括护士仪表、沟通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无菌观念、模拟护理程序能力( 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制定具体护理措施、病历书写、健康教育) 、现场理论提问。考核在5 个整体护理模拟病房进行, 时间90 min。具体考核方法: 随机选择1 份病例, 学生阅读病例后收集资料,完成考核内容, 最后由考核人员提问, 给出评分。

5 总结评估改革成效

对各项考试方法进行评估总结, 验证考试所特有的评定、检测、诊断、反馈和激励五大功能。设计考试改革评价表, 内容包括考试方案先进性、科学性、实施成功度、学生评价、改革效果、是否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是否符合教学规律等。从实际出发, 对不同学科、不同课程、不同测试目的采用不同考试方法, 反对盲目地求新立异。对每一门实行考试改革的课程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考试改革是对口护理学教学改革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考试改革绝不是淡化和削弱考试, 恰是要提高考试的信度、效度, 进一步强化考试功能, 使考试符合并促进素质教育。随着对口高专护理教学改革的深入, 必将为社会提供一大批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卫生保健、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家庭护理等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4]。

参考文献:

[1]任建胜.素质教育与考试[J].教育研究,1998,19(7):64-68.

[2]张正国,顾亿天. 一手抓考风考纪一手抓考试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2(5):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