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统计学概念

生物统计学概念

生物统计学概念

生物统计学概念范文第1篇

王志民

(秦皇岛市第十六中学,河北秦皇岛066000)

【摘要】新课标将生物定位为自然科学,重视生物科学概念的学习,凸显概念的教学。在新课标实施的过程中,我围绕以重要概念展开,创设丰富多彩的问题情景,引领学生探究学习,归纳总结出概念,提高了课堂效率。

关键词 生物;概念;效率

新课标将生物定位为自然科学,重视生物科学概念的学习,凸显概念的教学。在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落实生物的概念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呢?

1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组成,而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的中心位置

生物科学素养是每个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一个人对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而生物学概念是生物科学素养的基础,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的中心位置。在新课标理念里提出十大主题,由50个重要概念组成,这些概念构成了生物科学知识最重要的基础,因此,加强初中生物概念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2生物学概念意识的确立,是进行概念教学的前提

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逻辑思维的表现形式,是思维的产物,是人类对一个复杂过程和事物的理解。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曾经认为概念的教学就是概念知识的记忆,概念教学最主要的就是使学生记忆概念的定义。概念的定义记忆固然重要,但对概念的形成过程的深入理解、掌握和运用则更能体现生物作为一门科学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牢固树立概念意识,围绕重要概念来展开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帮助学生形成概念,不仅要使学生记住最基本的概念的定义,还要帮助学生理解并能运用自己掌握的生物学概念,在生活中做出判断和决策。

3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概念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3.1课前精心做好教学设计

以前备课只是要求教师写好教案,怎么教,教什么,而现在做教学设计,更关注学生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更重视了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学的有效性最终是落实在学生的成长上的。课堂教学效果的程度,往往取决与课前的设计,做好教学设计是我们创造性地把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标准以及规定的课程目标、标准确立的具体内容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以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要做好教学设计,首先,教师应确立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形成哪些重要概念。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参加学科培训,了解学科的性质,认识学科的特征,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较深入的了解,教师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新教材在每节开始部分的“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以问题的形式列出本节的重要概念或相关知识;其次,教学设计应紧紧围绕学生。以往,教师在写教案、做教学设计的时候都会注重于这节课自己怎样去教,让学生跟着老师走,这样就必然会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讲得很精彩,但学生掌握的并不多。所以,现在教师在写教案、做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研究学生,做好学情分析,掌握学生的认知障碍,确定教学的起点和教学的目标,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注重对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再次,做教学设计侧重于“学”的设计。教师一堂课讲得很精彩,但学生掌握的并不多,那就是因为这节课的设计是以教师的怎样教来设计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已经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设计理念的共识。以“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课为例来说说我的课前教学设计,在这节课里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几个重要概念:(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前者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3)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一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的物质能够沿食物链累积;(4)生态系统靠自身的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的稳定,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会遭到严重破坏。学前分析:通过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学习,学生已经认识生物与环境不是孤立存在的,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环境中的生态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生物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但是还不足以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何才能让学生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呢?认识这个整体就是生态系统?这个系统是怎样组成的?它如何维持这个系统整体性?以这样的一条主线来进行展开,帮助学生形成生态系统的核心概念。

3.2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概念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3.2.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兴趣

在引入生态系统的概念时,组织学生观察“想一想,议一议”的插图,是什么原因造成用网罩起的草生长不好?同时播放我国北方草原的牧场轮换放牧的前、后对比视屏,从而认识到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引入生态系统的概念,通过这样具体的实例帮助学生形成生态系统的概念。进一步进行有效情景的设计,丰富和强化学生对生态系统的感性认识,如:你的家乡在哪里?环境好吗?有哪些名胜古迹?我们的校园美丽吗?而它们都是一个个生态系统。

3.2.2通过分析具体实例,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通过我们身边的某一个生态系统,如学校后山上的树林的森林生态系统,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讨论交流,得出这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含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经过这样的分析比较,学生很快找到所有生态系统都具有这样的本质特征,掌握生态系统概念。

3.2.3设计好概念的正例、反例和特例,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概念体系

在概念的学习中,应尽可能地列举概念的正例、反例和特例,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概念体系。如一个池塘是一个生态系统吗?校园呢?一滴小水滴呢?经过与生态系统的组成的比对,它们都是一个个生态系统;在分解者者中列举蘑菇、平菇这一特例,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它们不是植物,是菌类,是分解者,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概念。

3.2.4在练习题中加强对重要概念的辨析、应用和迁移

很多老师不注重对练习题的讲评,课后练习题是集中复习、巩固和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主要是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如果练习过不关,那就说明这个学生对概念的掌握还没吃透,教师不加强对重要概念的辨析,就会造成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的“夹心饭”,不利于下一个概念的掌握。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练习生物实验室的水族箱里生活着水生的植物和动物,还有其他小生物。这样的水族箱能否看做一个生态系统?为什么?这就是明显对生态系统概念的一次辨析和迁移,通过它可以清晰的看到学生对生态系统的概念的掌握程度。

总之,落实生物概念的教学,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围绕重要概念展开,精选恰当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促成学生对重要概念的建立、理解和应用。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生物学事实,为学生概念的形成提供支撑;另一方面,教学活动不能只停留在让学生记住一些生物学事实,而是要帮助学生通过对事实的抽象和概括,建立生物学的概念,构建合理的生物学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生物统计学概念范文第2篇

【摘 要】在高中教学中,生物课学习较为枯燥乏味,且课程科学性较强,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适当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可有效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将概念图应用于生物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插入相应概念图进行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概念图;应用

概念图(concept maps)的概念出现于上个世纪60年代,由美国教授经过对研究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理解而提出。概念图概念提出后被普遍应用于教学实践中,现已逐步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被广泛应用教学活动中。概念图是总结归纳知识点的工具,其具体包含科学知识的概念、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将概念图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可形象地的表现出知识迁移,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性较强的知识点,同时可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结构及信息吸收处理能力,提高知识理解能力,加深记忆力。

一、将概念图应用于教学设计中,有助于教师梳理教学思路

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概念图这个工具。利用概念图有助于教师归纳知识点、梳理教学思路、分析知识的整体构架等,使教师的教学设计知识点更全面、教学重点更突出,提升教学水平。此外,教师还可将概念图当做简案使用在教学活动中。使用概念图作为教学简案可将知识点间的相互关系系统、全面的表现出来。如在《细胞周期》的教学中,建立如下概念图(图一)。

实质:完成染色体的复制,并平均分配。

这个概念图可将细胞周期的整体知识点归纳出来,同时使重点知识一目了然。

二、将概念图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形成系统的认知方式

在生物课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概念图将概念及知识点通过线性的关系清晰地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知识点,同时对知识点形成系统认知。利用概念图还可让学生清晰了解到教师教学思路及思维方式,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学生通过概念图可系统了解知识内容,降低学习难度,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及自信心。如在《DNA的分子结构》教学中,可建立以下概念图(图二)将知识点进行板书。

这个概念图板书再加上教师对DNA立体结构模型的讲解并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双螺旋结构。

三、将概念图应用于复习课教学,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形成归纳知识点的习惯

复习课在高中教学中占据很大课时,有效的复习课教学可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将概念图应用于复习课,可直观地将新旧知识系统展现给学生,通过对概念图的简单讲解便可达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点,加深学习记忆。此外,教学还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多动手画概念图,在画概念图的过程中发现各概念及知识点间的相互关系,进而归纳总结各知识点问题的处理方法,逐步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自主能动性。如在光合、呼吸作用的复习中,可指导学生画出如下概念图(图三)。

通过这个概念图,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便可系统将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知识的内在联系系统的表现出来,让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可将各知识点进行系统性的回顾,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四、将概念图应用于学习评价中,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及分析能力

回顾性学习反思是提高学习质量及能力的有效手段,而概念图的制作是回顾性学习反思的有效工具。传统回顾性学习反思方式是让学生翻阅教材复习知识点,或者将知识点进行罗列性摘抄,这种评价手段使学生缺乏思考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而采用画概念图的方式进行回顾性学习反思则可让学生在画图表过程中,细细观察和理解体会各知识点间的相互关系,对整个知识系统进行归纳和梳理,完善自身知识认识方式,促进自身掌握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丰富。教师也可以从学生所画的概念图中及时发现其知识把握及理解程度,进而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学习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五、结束语

在高中生物课教学中,合理将概念图应用于教学活动的各各环节,不仅有助于教师梳理教学思路,完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系统的认知方式、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形成归纳知识点的习惯,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及问题分析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兴趣及自信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敏.概念图在高中生物复习总结中应用的初探[J].宁德师专学报,2012,12(9):105-106.

[2]赵国庆,陆志坚.“概念图”与“思难导图”辨析.中国电化教育,2011,8(14):502-503.

[3]朱学庆.概念图的知识及其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研究,2011,10(3):312-313.

生物统计学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物质的量 教学难点 教学建议

“物质的量”作为基本物理量,是高中化学必须学习的概念,“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是高中化学定量研究和化学计算的基石。在历次教材改版中,“物质的量”在教材的呈现顺序几经变化:有的版本考虑到它的基础性安排在第一章,有的版本考虑到学习难度,在第一章安排了物质性质再过度到“物质的量”学习而安排在第二章。在新课程下,无论是人教版、苏教版还是鲁科版,都安排在化学必修1教材的第一部分“认识化学科学”中,成为学生学习物质性质前最先接触的重要概念。其中,人教版安排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苏教版安排在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鲁科版安排在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三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可见,不同版本的教材编着者在新课标框架内对“物质的量”的处理大致相当,即把“物质的量”概念作为引领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开始。

1.“物质的量”教学难的原因

在教学实践中,师生普遍感到“物质的量”难教、难学,我认为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东西方文化差异给学生学习造成难以逾越的障碍。“物质的量”实质上是用集合体的形式来描述微观粒子的多少,在汉语系统里,描述物质多少时有着丰富的量词:个、双、打、堆、捆等,针对不同的物质使用不同的量词在学生的语言系统中已根深蒂固。而西方表述上则没有这些量词,只用单复数即可,“物质的量”作为不同微粒的共同表征也在情理之中。西方文化中对集合体的概念是单一明确的,而在汉文化中则是混乱而不明确的。“物质的量”来源于西方语言系统,翻译成汉语“物质的量”作为一个整体性的词组难以融入学生已有的词语系统中,以至于不少学生理解为“原子的量”或“分子的量”。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人的思维是以语言进行的,有着怎样的语言系统就会有相应的思维方式。用汉语系统的思维方式来理解源于西方语言系统的“物质的量”是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从微粒个数到微粒的集合体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观念上都存在着困难。相对而言,我们已有的数目和量词等概念对学习“物质的量”是负迁移作用。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往往不可回避地对两者进行对比,实际上效果并不佳,存在着越说越糊涂的现象。“物质的量”、“摩”等词本身缺乏汉语的亲切感,外来词难以融入已有的词汇中,导致两者的关系容易混淆。学生往往用“摩”直接作为物理量,比如,求摩,某物质的摩是多少,摩尔数等词不由自主地表达出来。

其二,高一学生的想象能力普遍不能满足从宏观到微观之间的相互过渡的需要。初中科学对微观结构要求的降低和大量使用直观教学手段导致当前高一学生微观想象力的弱化,物质组成的层级不清,各种微粒间的数量关系不清,“物质的量”到底是微观还是宏观搞不清。教材对概念表述也比较模糊。如苏教版这样阐述:“由于化学变化中涉及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单个微粒的质量都很小,难以直接进行称量,而实际参加反应的微粒数目往往很大,为了将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物质之间联系起来,在化学上特引入物质的量。”然后说到:“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质量之一,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阐述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去甚远,它不像长度、质量等物理量那样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具有可比性,学生难以理解也在情理之中。

第三,“物质的量”概念缺乏实验基础,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想实验”能力。其他化学原理、化学概念往往都有实验基础,比如,化学平衡、元素周期律、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都有相应的化学实验来佐证,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

2.“物质的量”学习难点及其发展

在“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难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首先,概念的相对集中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科学概念是从科学探究结果中形成的形而上的抽象认识,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相对地呈现在开始系统学习化学的学生面前,其学习难度也在情理之中。加上如前所析原因,高一新生普遍感觉到这块知识难学。

其次,“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是定量分析的基础性工具,学习成效表现在各种量的相互转换上。学习困难的表现之一就是这种转换不熟练,容易混淆。比如,阿氏常数与6.02×1023的关系,气体摩尔体积与22.4的关系,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在计算中,学生容易回到用质量作为中心物理量的老路上去,主动运用“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计算的能力不足。这与学生未能全面掌握“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法则有关,沿用初中建立起来的计算系统显然是正常现象,但这种沿用阻碍了新计算系统的建立。

第三,微粒中的层次意识不强,各种微粒数间的相互转换困难。由于浙江省初中科学是以知识综合性进行编排,化学体系相对欠缺,学生对化学微粒的认识深度不够。比如,水分子中的原子组成,含有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延伸到各种微粒间的“物质的量”、微粒数目之间的转换困难。

然而,从已有的教学经验来看,“物质的量”随着化学学习的深入,学生理解、应用的能力也逐渐提高,到了高一第二个学期,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应用“物质的量”进行计算与表述。由此可见,“物质的量”的学习掌握过程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应用过程,一个有情境有需要的应用过程。“物质的量”给学生带来的学习困难是暂时性的,随着化学学习的深入与应用“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机会的增多,多数学生将不再把“物质的量”当障碍。

3.“物质的量”的教学建议

在传统教材及其教学中,“物质的量”往往花费较多的课时数,教师进行全面系统地阐述概念。实践结果表明,尽管花了较多的教学用时,这些学习困难仍然存在。在新教材体系中,“物质的量”安排的课时数与传统教材相比有很大的缩减,如何实现较短的教学时间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从产生学习困难的根源和对学生学习要求两方面探讨。

新课标必修部分对“物质的量”的要求是:“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其教学基本要求是:“认识物质的量,并能利用物质的量进行物质质量及微粒数的简单计算。”发展要求是:“物质的量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用有限的教学课时达成上述要求,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用最少的时间突破这些概念理解中的困难期。不必过多纠缠于概念的剖析而重在简单应用,让学生在微粒个数与物质的量、物质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相互换算中逐渐得到强化。不必过多纠缠概念是否吃透讲透而重在应用中领会。“物质的量”不同于其他化学概念或原理,没有讲透会产生“夹生饭”现象,“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学生 会在应用中逐渐深化,缺乏应用的任务驱动,学习困难的解决是低效的。

其次,教学中不宜用“堆”、“捆”等量词作为类比,而宜直接引入“集合体”,以免强化量词产生负迁移效应。不宜前后概念过多联系而重在删繁就简,突出主题,构建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概念衍生关系,建立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体系即可。重视几个相互关系式,而不必推广到诸如传统教学中必讲的阿氏定律及其推论等,控制教学难度与深度,降低学习负担,增加学习信心。

第三,“物质的量”的应用需要渗透到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不宜一蹴而就而重在逐渐形成,不搞一步到位,讲究细水长流,在应用中强化,随着教学深入而逐渐加深应用难度。在后续的教学中,逐渐强化“物质的量”的应用,引领学生逐步摆脱初中以质量为基础的计算体系的思维模式,建立起以“物质的量”为基础的高中化学计算体系。

4.新课程下“物质的量”的教学设计

课时1:物质的量

师生探究1:以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如粒为单位存在的米与以袋装为单位的商品关系探究微小物件往往以集合体的形式呈现,解决微小物质从微观到宏观的表征方法——引入集合体概念。

师生探究2:探究1滴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引领学生体验任何宏观物质都是由数量巨大的微观粒子组成,帮助学生建立微观意识,产生如何表述巨大数量微粒的学习疑问。

师生探究3:化学反应间微粒数量定量研究中如何实现微粒个数与宏观质量、体积间的衔接,引导学生得出采用集合体来研究,为引入“物质的量”概念做好铺垫。

教师讲授:开门见山地简要给出“物质的量”、“摩”是国际统一规定的物理量及单位,国际规定了阿佛加德罗常数及近似值,得出微粒数量与“物质的量”相互转化的计算式。

问题解决:给出练习题,巩固三个概念及相互转化的简单计算。

课时2:“物质的量”的巩固与“摩尔质量”

问题解决:阿佛加德罗常数定义及应用;“物质的量”与微粒数量间的相互转化;不同层级微粒数的简单换算。

师生探究1:相同“物质的量”的不同微粒的个数、质量是否相同,得出“摩尔质量”的定义。

问题解决:给出练习题,巩固物质微粒数量、质量与“物质的量”的相互简单计算。

师生探究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与参加反应的微粒数、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教师讲授:如何运用“物质的量”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及例题示演。

问题解决:给出练习题,模仿、巩固简单的方程式计算。

参考文献:

1.胡裕树等.方光焘与中国语言学:方光焘先生纪念文集[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3:155—160

生物统计学概念范文第4篇

化学概念;认知―建构分析;学习活动管理;物质的量

相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概念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和间接性,比较抽象和枯燥。要克服化学概念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障碍,教师有必要对新概念进行认知―建构分析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管理研究。所谓“认知―建构分析”,即先应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对化学概念进行认知分析,对具体概念的学习属性、规律、条件和作用等给出基本判断,为化学概念教学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再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生的概念学习过程进行梳理,对学习活动中主体的多元性、过程的动态性、状态的生成性和认识的发展性等更为复杂的问题进行剖析。在认知―建构分析的基础之上,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化学概念学习活动管理做深入研究,为化学概念学习的规划设计、学习过程管理、问题指导、分化管控等提供决策参考与方法指南。现以“物质的量(第1课时)”为例,探讨高中化学概念学习的策略和路径。

一、“物质的量”概念学习的认知―建构分析

1.“物质的量”概念的学习障碍

第一,前理解(也称前概念、自然概念或日常概念)的干扰造成定势思维。学生在初中的学习经历中,习惯了其它SI制物理量的简单词语描述方式,物质的量的词组组合有悖于汉语文字的习惯,不但名词抽象、难理解,读起来也生硬,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再从认知发展来看,学生对已学的“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印象深刻,暂时不能体会物质的量概念系统给解决问题带来的方便,心理上不愿接受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新计算体系。

第二,概念关系多且杂,知识体系琐碎零散。在1节课内同时出现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摩尔和摩尔质量等多个概念,对初涉高中化学学习的学生来说,易造成知识消化上的困难。高一新生对于微观粒子想象力普遍不足,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尚不成熟,对抽象概念的认知障碍势必对后续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和畏难情绪,从而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忽略感受概念的形成过程与作用,无法很好地构建概念之间的联系。

此外,有些教师对化学概念教学的教育功能认识不足,没有深入到概念的本质特性中去,教学设计没有思想,缺乏理念;教学手法千人一面,缺乏个性;课堂结构简单粗糙,缺乏整体性。如此,导致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浮于表面,只能用机械记忆的方法背概念,从而在后续使用物质的量等概念解决问题时,不能从恰当的认识角度,以与问题相匹配的认识方式类别及清晰的认识思路进行思考和解答。

2.“物质的量”概念学习的认知―建构分析

爱因斯坦的科学概念观认为,任何一个科学概念的形成,应该由“原始概念”到“数目较大的概念和关系”,再到“概念本质的整体”螺旋上升。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核心性概念,在现行的不同版本高中化学教材中,编者都将物质的量安排在开篇第1章。基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概念教学,应从认知主义及建构主义理论的视角,回归概念教学的本真,以分析者、建构者和指导者的身份,组织、管理学生的概念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在更深层次感受事物的内在本质与联系,并构建科学的认识方式。

首先,进行学习者认知分析。已经掌握了的相对原子质量、密度等概念,对新概念的建构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根据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及高一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学生的思维方式逐步由感性向理性转化,可以使用相对直观的数据帮助理解微观粒子,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没有化学实验帮助理解概念,可以带领学生用新旧知识类比的手法感受新概念生成的美妙;物质的量、摩尔等新名词晦涩,可以在理解和运用的时候,用学生熟悉的其它名词来对比学习;多个概念同时出现,可以引导学生找到它们的内在关系,建立不可见、不可称量的微观粒子与宏观可称量的物质之间的关系。

然后,进行概念建构分析,帮助学生有效建构化学学科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定量认识。包括学习准备、活动设计和实施。学习准备:分析相关概念对于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功能和价值,厘清化学概念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活动设计和实施:通过访谈法、调查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论及自己的思想和已有观点,揭示前理解;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促进认知结构的同化和顺应;通过合作学习,将新概念和已有概念比较、讨论、澄清,揭示和解决冲突概念,准确处理已有个人概念和认识方式的转变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概念重建和应用。

由此,我们将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定位为:正确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等概念的含义,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相关计算;发展学生的微粒观、定量观,体验化繁为简的科学思想与概念建构的逻辑之美;体会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构建概念的基本学科思维与方法,理解新概念的功能和价值;体会定量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定量认识的发展。

二、对“物质的量”概念学习活动的指导和管理

在概念学习活动过程中,按“建立微观粒子数与宏观可称量的物质之间的关系,获得感性知识抽取本质属性,建立概念模型在更深层次上理解事物的内在本质与联系,构建科学的定量认识方式”3个层次安排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认识微观粒子数与宏观物质之间的关系

获取感性认识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概念的前提。首先,让学生知道物质的量是SI制7个基本物质量之一,将物质的量初步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其次,了解阿伏伽德罗等有关化学史实,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由来。再次,采取定义学习的方式来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①利用系列情景引发认知冲突。由学生熟悉的“水”开始,请学生描述对水的理解,如水的组成等,回顾初中已学的分子、原子、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等概念。②提供多种数值研究路径,获取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感性认识。如介绍科学家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测算微粒数的一种仪器)测算“18g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从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进行推算“2g氢气中有多少个氢分子?”;再从质量的数值规律进行推算“12g碳(12C)中有多少个碳原子?”等等,殊途同归,其数值约为6.02×10 23,从而引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概念。在学生获取新认识的同时,思考阿伏加德罗常数与6.02×1023的区别。

2.抽象本质属性,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建立概念模型

当学生有了感性认识之后,教师设计新情景让学生尝试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如何获取物质的量这一核心概念呢?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采用逻辑推导、建立集合,化繁为简、类比演绎的方法,促进学生在不同的变式中获得概念的理解和建构。教师继而抛出问题:“阿伏加德罗常数究竟有多大?”“阿伏加德罗常数使用起来方便么?”教师举例:6.02×1023个水分子1个挨1个地排在地球的赤道上,可以绕地球300万周;60亿人每人每天吃1斤大米,6.02×1023粒米要吃14万年。由认知冲突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感知引入物质的量概念的重要性。教师帮助学生将物质的量与质量、体积类比,如对于“常温下的18g水”我们可以说“18mL水”“1mol水”“这份水的质量是18g”“这份水的体积是18mL”或“这份水的物质的量是1mol”。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以数据体验为基础,建立微粒数目与物质的量的关系:“18g水,2g氢气,12g碳中所含有的水分子、氢分子、碳原子数分别都约为 6.02×1023,即其物质的量均为1mol。”那么,若用“物质的量”如何分别描述“4g氢气的粒子?”“10g氢气?”“6.02×1024个氢气分子?”“3.01×1023个氢气分子?”等等。由此,让学生体验微粒数与物质的量间的关系,建立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的联系,初步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建立物质的量的概念模型。

3.深入理解概念的内在本质与联系,构建定量认识方式

在上一学习环节的讨论过程中,学生已经懂得用阿伏加德罗常数找到微粒数目与其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即找出NA、N、n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18g水中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水分子”“18g水即1mol水”“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1”即“18gH2O∽NA个H2O∽1molH2O”,故而很顺利地推出“1molH2O的质量是18g ”。通过条分缕析,学生顺利建立起新的思维体系即相关科学概念系统:(1)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相联系,又与宏观物质的质量相联系,它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也是开启化学定量研究之门的金钥匙。(2)阿伏伽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等概念之间相互关联,关系多样,包括同一和差异、系统和要素、整体和部分等等。(3)多元化认识概念,包括“宏观-微观”“定性-定量”“静态-动态”“孤立-系统”等。如此,学生学会定量化表述对概念的理解,从定性走向定量、从感性走向理性。

三、基于化学概念建构实践的感悟

化学概念的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古宁汉姆)。教师对化学概念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解说上,应该回归教学本真,“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教师不仅仅是科学概念的传播者,更应该是学生概念学习过程中的分析者和管理者。

生物统计学概念范文第5篇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在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通过抽象、概括,舍弃了事物的次要的、非本质的特性,把握了事物的本质特性,并据此把同类事物联合起来,就形成了事物的概念。从另一个角度看:概念和表象不同,表象是关于事物的形象的反映,而概念则是关于事物内在的属性或关系的反映。

初中的生物学让孩子初次真正意义上接触到系统的生物学知识。是让系统知识取代模糊印象的一个桥梁。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同学来说,生物学的感性经验很多,如何让学生对生物学产生兴趣,如何在他们的大脑中绘出一幅比原来更加美丽的图画,如何让他们保持原有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甚至让他们日后成为一个有专业水准的研究人员,我认为应该从生物学基本概念入手。

一、生物概念教学两种方法介绍

本人从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初中生物概念教学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概念教学四步法,即教师直接将生物学的概念按步骤传授给学生;第二种是学生总结法,即学生通过教师引导、讲解,总结出生物学的概念。

从表面上看,第一种方法有些传统,但只要是合理安排,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而第二种方法,则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挖掘学生已有的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探索中完成生物学概念的学习。

二、概念教学四步法的应用

如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一章的概念教学,采用的概念教学四步法:

第一步:让学生找出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1.首先要帮助学生完成思维方式的转化,抓住概念的本质。

在讲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课内容“生物生存的环境”时,我问了学生:你认为什么是环境·有的学生说:环境就是空气清新,草本茂盛。有的还这样描述:我们生活的环境有许多鲜花,有假山、有流水,环境非常优美。而教材中环境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环境是指生物生存的空间以及其中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由此看来,学生对环境的理解是事物的表象,是学生的感性经验。教材中所表述的环境则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学生感性经验中的环境是直观形象思维的结果,而教材中的定义则需要学生的抽象思维。因此要想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个概念就必须帮助学生完成思维方式的转换:由直观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换;从经验思维到理论思维的转换。

(1)从感性经验入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如针对环境这一概念我设计了这样的场景:你们从周一到周五的主要任务是上学,你们的生活轨迹基本上是家和学校两点一线。当你在家时,家这个空间就构成了你的生存环境。有同学意识到:到学校后,学校这个空间就构成了自己的生存环境。通过这样的场景设计,突出环境的本质之一:“生存空间”。

(2)从身边现象说起,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还以环境概念为例:教师在上课,同学在听课,但是假如现在有个别人开始说话,做小动作,势必会影响教师讲课、学生听课。如经常发生这种情况,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发展,这个同学就构成了影响你们生存的因素,构成了环境。像同学说的“空气清新,草本茂盛”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鲜花,假山、流水”让我们身心愉悦,那么这个做小动作的人、空气、草木、鲜花,假山、流水都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生存和发展的因素,因此它们被称作环境。通过这些例子突出: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这一本质。

第二步:老师举概念实例加以引导:如生物学七年级第二课内容:环境因素这一概念的学习。当老师让学生理解概念(对于每个生物来说,除了它本身以外,周围其他的一切就构成了影响它的环境因素)后,老师就可举出实例:对于小麦这种生物来说,影响它的环境因素有:阳光、水、空气,那么,我们就可以说:阳光是影响小麦生存的环境因素。

第三步:让学生仿照老师的句型“造句”。 同学造出的句型有:水是影响水稻生存的环境因素;空气是影响水稻生存的环境因素;光是影响水稻生存的环境因素。

第四步:学生举出例子后,让举出例子的同学领读,其他同学跟读。通过这样反复诵读练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体会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同学们就会举出更好的例子,并实现知识的迁移。如“温度是影响大雁南飞的环境因素。说这个例子好的原因在于原来描述的生物对象的植物,环境因素是非生物因素。一部分学生通过其他同学不断的启发与跟读,学会了知识的迁移,将描述的生物对象转化为动物。还有的同学不但将描述的生物对象转化为动物,还将环境因素转化为生物因素。

在概念教学四步法中,让学生大声朗读,通过语言表达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巩固。学生如果能够经常把内部思想变为外部语言,并对展开的外部语言进行加工、整理,使之用词恰当、结构严密、前后连贯、符合逻辑,那么,就能使有关观念更明确更清晰。用概念构成思想并以言语的形式加以表达,使抽象的知识上升为具体的知识,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加深与巩固。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将被迅速提高。

所以,在概念教学四步法中,朗读要作为重要的辅助教学方法加以利用!

三、学生总结法的应用

通过具体生物学现象,利用实例和学生的经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辨别,对生物现象的共同属性、本质特征进行归纳概括,使学生形成正确概念。例如苏教版七年级《生态系统与生物圈》一章第一节《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在本节内容中,就概念而言,除了生态系统概念外、还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概念。其中,生态系统的概念是本节内容的核心概念,是教学的重点之一。

这节内容可以这样设计:

1.有效进行情景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丰富和强化学生对生态系统的感性认识。师:(提出问题)你的家乡是哪里·哪儿环境如何·生:我的家乡在六盘山,环境很好,有森林,有果园,还有各种蝴蝶和鸟类……。

师小结:你的家乡六盘山就是一个生态系统,此外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条河流、一个学校、一座城市,大到一个地球,小到一滴水滴都是一个生态系统。

2.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内在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伯利纳的实验说明了这一问题。接下来的教学可以这样设计:师追问:“那么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又是由哪些成分组成·各种成分之间有何关系·各种成分有何作用·各种成分在生态系统中承担什么角色·为什么把植物称为生产者·把人和动物称为消费者·把微生物称为分解者·

3.分析具体实例,(以课本29页“池塘生态系统”为例)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阅读、思考、讨论交流等步骤,整合已有的教学资源(包括本人的感性经验、小学已学过的知识和课外了解到的相关知识、以及本小组其他成员的经验和已掌握的知识、教科书内容等)。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快说出:池塘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其中生物成分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它们分别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而非生物成分则指阳光、水、空气等。接下来老师再让学生比较分析:六盘山生态系统、树林生态系统、学校生态系统等是否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经过这样的分析比较,学生很快找到了生态系统概念的本质特征:即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共同构成的整体。而六盘山、树林,学校等则指生态系统的不同区域(范围)。至此生态系统概念的给出可以说水到渠成。

4.列举有关生态系统的正反实例,强化概念教学。如1.海洋是生态系统吗·(是生态系统,它由海洋的各种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2.池塘里的所有鱼是一个生态系统吗·(不是,因为鱼是池塘中的生物成分而不包括非生物成分)

这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了生物学现象(事物的表象)和学生已有经验进行生物学概念教学,引导学生对生物学现象认真观察比较、分析、交流讨论、归纳找到了隐藏在表象下事物之间内在的关系和本质属性,从而概括出生物学概念,完成了概念的教学。老师又及时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具体实例,从而达到巩固概念教学的目的。不失为提高初中生物概念教学质量的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

简言之,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生物学概念。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概念的教学方法。也可只用两种方法中的某些片段。只要方法恰当,便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