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物质文明意义

物质文明意义

物质文明意义

物质文明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意识形态;能动性;改造世界

意识形态在实践中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意识形态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引导着人们的行为,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具体怎样去做。意识形态的能动性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传统思想中的“人定胜天”,古希腊哲学中的“人是理性动物”,都在某些程度上包含着意识能动的观念。

1 意识能动性的具体表现

一般来说,精神需求意识能动性的具体表现多概括为三个方面。其一,在人的认识活动中,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透过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并据此追溯过去,预测未来,表现出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其二,意识能动性表现在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活动中,人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与动物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根本不同,它是在认识基础上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行动。其三,意识能动性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表现,其实能动性表现在行为主体对自身主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活动中,它是行为主体认识和改造自身的高级精神需求和积极成果的自我意识,以行为动力的形态存在,为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提供强大的内在精神力量。意识能动性的行为动力包括:坚定的信念,明确的人生目的和理想(政治理想、道德理想、事业理想)等等。

2 意识能动性的作用

从意识的动机来看,人们在实践前,总要有实践的动机。为实现动机,都要有一套计划、都要有动机意识。动机意识是怎么产生的,这个原因只能在客观实践中去寻找。我们说,动机意识来源于客观实践。从意识的效果来看,为什么有的动机能实现、有的则失败了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说,动机失败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结果。

应该注意是,作为第二性的意识对于第一性的物质来说,都不能起决定作用,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否定意识对物质的作用。意识对于物质的作用不是决定作用,而是能动性的反作用。这种能动性的反作用归根结底要被物质所决定,要以第一性的物质为基础。认识意识能动性和第二性的作用,更好地发挥意识能动性,对于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加速四化建设,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3 意识能动性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我们说,精神文明是意识能动性的结果。通过意识能动性,人类创造了宗教、艺术、哲学、政治、法律、道德等精神文化成果,@些成果构成复杂的意识体系。意识文化噢成果构成的浮躁意识体系就是精神文明。既然精神文明是意识能动性的结果,那也就是说,没有意识能动性就没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和意识能动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意识能动性越大,精神文明程度越高;精神文明越发达,意识能动性越强[1]。

按照“唯意志论”的观点去做,就是不从实际出发,而去搞那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等极左的东西,就会犯急躁冒进的错误,同样是无法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所坚持的意识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性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坚持辩证法,在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巨大的能动作用。无论是马克思还是恩格斯,他们在创立自己的哲学时,从来没有否定意识的能动性,他们所反对的,只是对意识这个“能动的方面”的抽象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对于意识能动性,既要克服形而上学局限性而承认它,更要批判唯心主义的过分夸张而恰当地估计它[2]。

4 如何发挥意识能动性,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如前文所述,精神文明是靠正确、科学地发挥意识能动性来获得的,因此,发挥意识能动性,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必须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的发挥意识能动性的作用,对于我们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从客观实际出发

我们发挥意识能动性要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之上,要肯定物质是世界的本源和中心,必须认识和遵从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重视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出发点。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建立在客观规律基础上的思想或意识,才是正确的思想,才能正确地发挥意识能动性,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否则,片面地夸大一是能动性的作用,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人的意识、思想所决定的,就会导致唯心主义。

2、重视实践的重要性

发挥意识能动性,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通过实践来实现的。离开实践,纯粹精神力量是任何东西也实现不了的。离开实践,发挥意识能动性,创建精神文明就是一句空话[4]。我们要坚持“实践论”,反对“自发论”。将实践践行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建之中,不能空谈理论,而是要行动起来,将意识能动性落实到实处,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其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3、物质基础条件的支撑

发挥意识能动性,创建精神文明,还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物质文明发达,精神文明也较发达;精神文明脱离物质文明就不能长久,精神文明是不能离开物质文明而游离存在的。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必须考虑客观实际和可能,坚持“唯物论”,反对“唯意志论”,充分而又科学地发挥意识能动性,创建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5]。

5 结语

意识形态的能动性在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只有充分的认识其重要性,理清意识形态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才能够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之中,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立足于实践之上,以物质基础条件为支撑,更好的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因此,对于此课题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兰芝. 我们应当在什么意义上认识意识的能动性――对传统唯物主义认识论证明的质疑[J]. 文史哲. 2005(06)

[2] 赵月莲. 意识的能动性与国民素质[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2)

[3] 周崇信,王省惠. 再谈意识的能动性[J]. 理论探索. 2001(05)

[4] 孙利天. 实践理性的自然基础――中国哲学对意识能动性的理解[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05)

[5] 王仲才. 再谈意识能动性的表现[J]. 实事求是. 1998(03)

物质文明意义范文第2篇

一、文化再定义

雷蒙德•威廉斯所做的第一步工作,就是澄清以往笼罩在“文化”概念中的非文化因素,最根本的是要理清文化被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从社会物质生活分离出去的程序及其危害性。非如此,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念便无以建立。雷蒙德•威廉斯认为,“文化”在工业革命之前最基本的意义有两个:一是“栽种”或“照料”,主要指“培养自然的成长”;二是“心灵的陶冶”,主要指“人类训练的过程”,文化是一种人而化之的“过程”,这是文化的早期用法中,尤其值得注意的内涵。在雷蒙德•威廉斯对文化的理解中,包含自然和社会两个维度,文化是人的力量作用于自然的过程和结果,体现的是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这应当说是反映了维柯和马克思在不同时期提出过的“人类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观点。雷蒙德•威廉斯关于文化的思考,也正由此作为基点[2]。在《文化与社会》中,雷蒙德•威廉斯曾经谈到“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有还是无”的问题,他一方面认为马克思的思想具有维度,但只停留在无意识的建构阶段,没有体系;另一方面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一片混乱”,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中都各取所需地使用那些命题[3]。雷蒙德•威廉斯所说的“那些命题”,指的是马克思1859年对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以及恩格斯在19世纪90年代的若干书信中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互相作用”的表述。

雷蒙德•威廉斯认为,正是在马克思这里,一方面文化与社会的关联被纳入上层建筑与基础的模式,从而克服了社会与自然的对立,经济和物质的历史盖过了维柯和卡莱尔式的英雄史观而成为整体历史的关键因素。“市民社会”(civilsociety)是研究社会政治关系和内部结构的一个重要概念。马克思针对黑格尔市民社会思想进行批判,并且通过对市民社会进行政治经济学剖析,注意从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中寻求对市民社会的说明。按照传统的观点,市民社会是相对于“自然状态”而言的,标志着一种文明社会的状态,市民社会即政治国家,市民社会是淹没在政治国家之中的。这时候,“市民社会”与人们意识中的“文明”是处于笼统合一状态的。近代启蒙思想家着重从个人权利的角度来界定市民社会,他们通过“社会契约论”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分离,使市民社会独立于政治国家。黑格尔的思辨理性主义哲学体系将市民社会定位为“绝对精神”自我运动过程的一个环节,由此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作为与政治国家相对立的“市民社会”这一概念。马克思从经济关系出发来分析市民社会的本质,这是马克思与黑格尔的相同之处,但在马克思看来,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的一切物质交往,赋予市民社会以确定的物质内容。不同于黑格尔将市民社会的本质界定为“需要的体系”,马克思用“物质交往”这一概念来表达,超越了“需要的体系”的主观精神性,把握了“需要的体系”的本质,也指出了实现需要的手段,即通过现实的物质交往活动来实现需要的满足。马克思最终提炼出“生产关系”的理论,并将两者间的真实关系升华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基本原理,由此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伟大创建。

雷蒙德•威廉斯认为,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批判,强调的是人们通过生产自身的生活方式来创造人自身的历史,然而这里的要害在于,马克思把文化看成是由物质历史所决定的第二级的上层建筑的一个部分,这样,文化的构成性本质和独立品格就被遮蔽了。实际上,在马克思那里,“文化”一词始终被淹没在“国家”、“社会”这样的元概念阴影之下,始终是模糊的,它在马克思不同时期的多个文本中多次出现,意义并不一致①。单纯从文本上看,苏联时期著名哲学家弗•让•凯勒主编的《文化的本质与历程》(俄文本名为《文化的哲学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的尝试》),系统地梳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与“文化”、“文明”有关的论述。此书有126处引用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及文明的论述,真正使用“文化”与“文明”的概念只有13处[4]。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文化”的使用上,所谈论的内容大抵上等于“财富”、“生计”等范畴,但也不是“文明”,因为按照西方史学的标准,“文明”的必要条件是“有教养的”,“文化”还远不具备后来的总体性概念性质。按照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文化”真正确立起总体性概念性质,应当是在人类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之后,这时候的“文化”概念可以说是生产方式基础上生产与再生产出来的物质和精神的生活方式的总体性存在。准确来说,这种情况在18世纪及其后最为典型,因为随着“文明”(eivilization)一词的产生,“文化”开始与“文明”纠结在一起,难以区分②。“文化”与“文明”都带有不确定的双重意义:一种被实现的状态以及关于发展的一种被实现的状态。这是因为,面对人类社会生产及其整个社会面貌的似乎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文明”比“文化”更能描述这种非“自然的”状态、“人为的”(artificial)状态,“文化”是涵盖于“文明”之内的。

马克思恩格斯这种“文化”与“文明”不区分的习惯,可以视做欧洲大陆工业革命中人们对“文明”发展的感受性远不如对文化的历史感突出的缘故。相反,在英国本土,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学者们真正意识到一种与传统的“文化”不甚相同的东西逐渐在文化的机体之外滋长起来。阿诺德和利维斯等人,以及卡莱尔的英雄崇拜、浪漫主义思潮,走上了一条割裂文化与文明,甚或重文化、鄙夷工业文明的精英道路,“文明”被作为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机械式”、“外在”文化的代名词,而“文化”则成为“自然的”、人的“内在”、“精神”的代名词。由此,“文化”成为“文明”的对立面和批判工具。显然,马克思不会同意阿诺德对无政府状态的描述,因为这种描述针对的对象是下层具有反抗精神的人民,也不会同意阿诺德把文化当做解决社会危机的办法。但无论如何,阿诺德的文化思想是英国历史观中的“文化史”的典型。

二、“文化是物质生产形式”

“文化是一种物质生产形式”,文化唯物主义以此反对唯心主义传统把文化等同于概念,批判利维斯民粹主义传统把文化等同于理想。另外,针对马克思命题中的模糊和不确定的地方,文化唯物主义作了澄清,以驳斥庸俗唯物主义及经济决定论。在马克思那里,对人的意识的考察必须以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为基础,因为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不但是全部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也是意识、精神和人的认识活动的现实基础。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意识“并非一开始就是‘纯粹的’意识”,相反,“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

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5]。雷蒙德•威廉斯认为,马克思把认识和意识看做现实实践活动,特别是现实物质生产过程的内在要素和环节,而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只有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分工导致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分离,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才具有相对独立的外观,认识活动也表现为相对独立的过程。文化是物质总体的有机成分,反之亦然。雷蒙德•威廉斯认为,机械论者和经济决定论者在文化的物质属性上所犯的错误就是没有看到马克思的这种辩证总体性在文化和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应用前景。马克思一方面肯定了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规定了上层建筑的被决定性质,但无论是决定还是被决定,都要放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总体性框架内考察。正如阿尔都塞在《保卫马克思》一文中指出的那样:“马克思己经给我们提供了‘链条的两端’:一方面,生产方式(经济因素)归根到底是决定性因素;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及其特殊效能具有相对独立性。他要求我们在这两端之间去寻找。”[6]经典马克思主义把社会划分为基础与上层建筑,强调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并提出一定的限制条件,对此雷蒙德•威廉斯认为:“在这个理论范式中,根本缺乏的是对于物质生产与文化制度之间,物质活动与意识之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的认识。”[7]

雷蒙德•威廉斯说:“我的目的是要强调指出,文化活动是物质生产形式。”[8]文化具有物质性和实践性。威廉斯认为,文学是整个文化理论所关注的一部分,是文化与社会的重要内容,文学是一种生产、一种“写作语言实践”。“历史唯物主义注重对文学和艺术做社会和政治分析,把它们视为各种各类社会活动与物质生产一部分;也就是说,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变化始终与历史进程相适应,这就是我要阐明的文化唯物主义立场”[9]。对文学这些物质符号来说,写作实践既是表面上的符号,又是造就人类社会的一种物质生产形式,交流传播就包括在这种物质生产形式的过程中,“写作语言实践”体现了文学、文化作为社会实践的物质性和实践性。文学是社会的实践,文学不再是与社会物质生活相对独立的活动,它不仅仅是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也是这个社会物质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社会物质性特点,体现了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对文化物质性以及文学创造的重视。对于文化物质性的历史变化,威廉斯考察了由于新技术发展而引起的文化生产方式的重大变化。在威廉斯看来,文化活动作为一种特定实践的过程,是物质生产方式的社会运用,文化生产的物质过程不是抽象的、理所当然的,而是非常具体的。从作为物质的“实践意识”的语言到特殊的写作技巧和写作形式,一直到机械和电子的交流系统,文化生产过程的物质性都在发生着历史的变化,它必然联系到一种更广泛的社会、历史和政治的理论。“文化活动是物质生产形式”,这就意味着文化不是经济基础的附庸,不是一般上层建筑的一般成分,它具有独立性和自主创造性,文化具有自己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机制,它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一环。

应当说,雷蒙德•威廉斯的这种文化理解明显超出了一般的文化学范畴,而进入了一个广泛的社会学视野。对于雷蒙德•威廉斯来说,“文化是物质生产形式”是一种总体性的观点,它是对马克思所批判的分工和异化劳动现象的回应。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分析了劳动的异化,即人的本质异化以及这一异化带来的自然界与人、人与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分裂,等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以分工为基础,进一步展开了这一分析。在马克思看来,分工带来私有制、阶级、国家、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的出现,同时,分工意味着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分离。这样,原本由人创造的私有制、国家、阶级、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便成为异己的、使人愈来愈片面的统治力量。在雷蒙德•威廉斯看来,文化与物质生产的剥离是分工的典型现象,与物质生产的剥离导致文化成为片面的、压迫人的存在。文化应该是一种以人为核心,以对人的现存结构以及现状的分析批判为基础的、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思想,也就是说,只有文化恢复其物质性质,才能最终克服分工所带来的异化现象。

三、“情感结构”是文化物质性的文本表现

文化活动是物质生产形式,这就要求文化研究必须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语境中研究特定的物质文化和文学生产,对文化的理解必须在物质生产和物质条件下,通过日常生活的表征和实践来进行,这就需要寻找一种工具,承担起像生产关系那样的社会纽带作用,通过它人们可以理解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社会关系和总体状况。雷蒙德•威廉斯从英国本土的文化研究传统中寻找到了“情感结构”。与战后英国新左派的许多成员一样,威廉斯认为马克思思想内部的经济决定论对新的文化现象无能为力,二元模式在运用于大众文化研究时,其弊病就显露无疑。因此,必须找到一种新的工具,以代替经济主义,充当文化与社会的桥梁,以及解剖新文化类型的利刃。情感结构在文化和社会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以把握个人领域和普遍领域、个人过程和社会过程、社会结构和历史形态之间的关系。在威廉斯看来,文化与社会的同一性就在于它们都是被人们经历和体验的实际生活。“情感结构”这个概念在对各种社会经验要求进行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来反映社会经验的变化,并追寻形式和惯例发展的物质基础。

它突出强调了文化与社会中的经验的重要性,调和、中介过程正是通过经验起作用的,关键是要解决个体经验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感觉结构”把经验和实践活动的意识联系起来,并与作为社会条件和信仰系统产物的“经验”形成对照,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世界观”、“意识形态”。经验被置于一定的社会语境之中,作为教训所反映、分析和评价的过去的经验与作为一切推理和分析的直接和真实基础的现在的经验是有根本区别的。“情感结构”是对社会关系、与之相应的普遍的文化、意识形态形式和各种特殊的主体性形式之间关系的综合。在某种意义上,情感结构相当于一个时代的文化。在雷蒙德•威廉斯看来,文化是一个由一个一个的情感结构构成的“表意系统”,覆盖着日常生活的全部活动、关系、机制和习惯,通过这个系统,一种社会秩序得到传达、再现、体验和探索。情感结构作为一种无意识,一旦我们在文本中找到它,就能从整体把握表意系统,从中阐明某种生活方式的意义和价值并揭示文化活动中的同一性、对应性以及不连续性、冲突性,发现共同的文化结构,寻求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异化世界的新的生活方式。情感结构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和交流作用。雷蒙德•威廉斯反对简单的反映论、决定论,认为不必把艺术创造视为对现实的歪曲或伪饰,文学作品基于社会生活,是对社会生活的能动的转换,是一个有创造性的中介过程。在这个创造过程中,它们共同评价的意义得到共享,获得活力。实际上,中介的过程也是一个交流的过程,达成共性的过程:同享共同的意义,因而同享共同的活动和目的;提供、接受并比较新的意义,因而导致发展和变化的张力和成就[10]。就人们的现实生活而言,文化这个表意系统提供了某种交流方式,并形成一定的交流机制,使社会中不同个体实现交流和沟通,是个体与现实世界发生联系的中介,从中可以观察理解我们的生活方式并把握现实的社会关系。

对于生存在现代科技文明世界的人来说,经验和感受方式已不同于古典时代,现代人的快节奏的时间体验和零散化的空间感受也不同于康德式的时空范畴,而是形成了新的感觉结构,在现代科技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电影、电视等新的艺术形式无疑为人们这一改变了的感知提供了新的表达手段和工具。技术的更新、感觉结构的变化,必然要求新的文化形式的出现。雷蒙德•威廉斯指出,在戏剧化的社会中,“经典艺术作品”强调的那些超越时空的绝对的、内在的价值在大众传播的今天未必适用,新的情感类型需要确立自己的位置。大众的日常生活表现出人们某些共同经验。人们的生存世界、现实生活关系在不断发生变化,在与众多大众文化文本的接触中,人们以自身丰富的日常生活经验去理解、体认一系列的价值和意义。个体感受性和身份认同是每个时代情感结构形成的必不可少的内在条件。“只要个人将自身经验作为真理的标准,那么他就想找到那些有着共同经验的人,以寻求共同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一代代人的崛起,作为同一代人的感觉,是现代身份的突出焦点。”[11]

物质文明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政治文明;意义;价值

政治文明既有价值形态的内容,也有制度形态的内容。如果说其价值形态基本可以纳入精神文明的范畴的话,那么其制度形态则很难由精神文明来涵盖。人类的文明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其各个组成部分――无论是物质层面的、精神层面的还是政治层面的――必然会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甚至有重叠交错的部分,但彼此并不能相互取代。就拿物质文明来说,除了包括生产方式和物质财富等方面的内容,还离不开人们进行生产活动和创造财富的理念。例如“可持续发展”,既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也是一种价值观念,它们都是当代物质文明的重要成果,而这种价值观念也同时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我们谁也不能以其中的一个去否定另外一个。

一、政治文明存在的重要意义

我们不仅从理论上说政治文明有其存在的重要意义,而且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来看,把政治文明建设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也是大势所趋。如果说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曾“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话,那么在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之间实际上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平衡,由此不仅带来了诸多政治性问题,如腐败和寻租的问题、党群和干群矛盾的问题、政府权力的越位和缺位问题、政治调控体系的僵化和老化的问题等等,而且对经济改革的深化也形成了制约。

有鉴于此,如何推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达成良性互动,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就成为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一个战略性课题,这在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融入国际体系的背景下就显得尤其紧要。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方面具有区别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具有区别于资本主义等其他国家类型的政治文明的特殊性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新型政治文明。在政治文明的主体地位上,社会主义否定了政治生活中少数人对于多数人的统治,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推行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理想,使人类政治文明的主体性扩展到了大多数民众。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就是为了要保证广大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理论上讲,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以及党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优良传统,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民主政治要解决的,就是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但其核心和精髓应当是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政治文明始终处在不断演进之中,并与一定的国家形态相联系。从政治文明的产生到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文明的发展,就是扬弃旧文明走向新文明的历史。因此,我们必须注重政治文明所具有的国家历史类型的性质,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另一方面,强调政治文明特别是民主政治所具有的特殊性,并不等于也不应该去抹杀其普遍性。任何类型的民主政治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结晶,我们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就要敢于吸收人类一切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只有在对人类千百年来政治文明继承和扬弃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发展。诸如人民、代议制、普选制、竞争公职、权力制约、责任政府、司法独立、政治公开、合法反对、有限政府、法治、人权等理念,不仅是西方近代政治文明的产物,也是当今世界不同政治体制应当共享的价值资源。近代以来,世界历史的一个普遍现象是人类文明的共享,制度间的相互借鉴已是各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趋势之一,现代民主和法治不断深入人心,这也应当成为我们政治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

对此,我们应当区分和界定“人类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中国政治文明”这三个不同的层面,并把握好其逻辑关系。所谓“人类政治文明”应当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无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还是“中国政治文明”都应当具有这种文明形态的共性。实际上,“政治文明”这一概念本身就具有全人类性;而提出这一概念的重要意义,我认为首先就在于它是一个普遍性的命题,否则就没有必要提出这一概念。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文明本身就具有超越时空的性质,包含古今中外政治领域一切优秀的制度与文化的积淀和与时俱进的发展。在这个问题上,尤其要注意正确对待和处理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与中国国情的关系。我们既无法跳出中国的具体情况发展民主政治和建设政治文明,也不能以不适合国情为借口把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拒之门外。而研究国情的目的,不是为了排斥普遍的原理,而是旨在把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情况更好地结合起来。因此,在有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充分研究和借鉴政治文明的普遍性,正确分析和判断政治文明的特殊性,敢于并善于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三、政治文明的本质在于制度文明

物质文明意义范文第4篇

知识技能

识记:(1)哲学的基本问题;(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理解:(1)列举实例表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正确与否,取决于主观是否符合客观;(2)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说明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过程与方法

教师可以结合近代革命的事实以及现阶段我国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学生进行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行为习惯以及了解中国国情,从而激发为国争光的爱国热情。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一、坚持从实际出发的第一点理由:

所谓实际,包括事物的状况、属性和规律。认识了这些,按它的要求行动,事情才能办好。教材主要是通过列举各方面的实例来表明这一观点。道理不难懂,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并由学生举出他们了解的当地实际事例予以说明。在理论上要注意,客观实际包括客观事物的状况、属性、规律等内容,但不必去解释“属性”、“状况”、“规律”的含义,学生自己体会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

二、坚持从实际出发的第二点理由:

要分为两层来说明问题。一是“制定”路线,二是“执行”路线。

关于第一层可以这样处理:第一步,联系民主革命的史实,对比错误路线与正确路线的具体内容;第二步,启发学生进一步分析两种路线在认识上的根本区别,由此明确制定路线与从实际出发的关系;第三步,先由学生谈谈什么叫“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什么叫“主观与客观历史的统一”,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再对“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作出适宜学生接受的解释,不宜采用新的哲学概念。比如可以这样讲解:“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符合当地(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的实际。不同的国家、单位、事物是有差别的,人们的主观认识要着眼于这些“不同”之处,从具有“不同”之处的实际出发,主观才能准确地符合客观,这就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符合当时的实际(或者叫变化了的实际)。同一个国家、单位、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情况,只有从随时变化着的情况出发,主观才能准确地符合客观,这就是主观与客观历史的统一。

第二层以教师讲述为好。要以当地发展经济的实例为基础,联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政策,通过分析指出执行方针政策也要从实际出发。在理论上不要提出新的概念(如个性、共性),可参照上述关于“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思路来处理。

三、坚持从实际出发的第三点理由:

教材主要运用第一、二节的基本原理来阐释这一理由,这又一次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第15段是第一框题的理论核心,是前十几段的理论升华。因而要着重进行理论说明。教材的思路是这样的:

第一,人们活动中要处理的客观与主观的关系,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想问题”就是主观、意识在实践基础上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过程,“办事情”就是主观、意识通过实践反作用于客观物质世界的过程。所以,人们活动的过程就是客观与主观、物质与意识发生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

第二,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最重要的是物质世界不依赖于意识,同时意识又可以正确反映它和反作用于它。教材从世界的本原和意识的性质、作用两个方面,提出从实际出发的哲学原理根据。

第三,用哲学道理分析人们活动中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原因,并指出什么叫“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行动”,什么叫“错误的思想意识和行动”;并由此得出结论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关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可利用学生学过的世界史知识稍加说明。

2、讲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应同旧唯物主义作对比。着重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来看,指出它实现了两个统一。一个统一是指,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它的观点是既唯物又辨证的。另一个统一是指,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不仅对自然界的看法是既唯物又辨证的,而且对社会的看法也是既唯物又辨证的。

3、旧唯物主义(包括唯心主义也是如此),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不知道应该把哲学运用于实践去改变世界。用这个对比来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注重方法,而且它本身就是科学的方法论。

4、指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它还会在实践中继续发展。

五、青年学生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1、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要结合“议一议”,以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为宜。主要是从世界观上划清界限,尽力减少宗教的影响。重点要多用事实列举封建迷信的危害。封建迷信的危害表现在:第一,扰乱人心;第二,有碍社会安定;第三,破坏社会主义建设。

2、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在前一框题专门讲述过这一点,此处稍加提示就可以了。

3、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情应当有认真精神。

教师要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在这方面的长处和缺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由学生谈出自己在这方面的体会,教师根据事前所做的调查,结合学生的发言,注意从世界观上总结道理。要注意到,这里说的是两层意思。一是如何看待别人,一是自己怎样办事。调查和讲解需要有这两方面的内容。

4、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

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从世界观上总结道理。每个人的既成思想和行为,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别人认识它,它就是一个认识的对象。所以教材才说,“把自己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来认识”,“彻底地反思自己”。中国古代崇尚的一句格言是:“吾日三省吾身”。它表明求得自身完善的人,是很重视正确认识自己的。

六、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根本问题

1、对哲学史料的讲解,采取概述与重点介绍相结合的方法。

2、在划界中进行介绍,在介绍中划界。介绍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划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材料,引导学生学习怎样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3、作好理论说明。可先讲根本观点,后讲两类史料;也可先讲两类史料,后总结观点;还可按课文顺序进行。无论怎样,通过史料的介绍,最终要把理论观点说准。

七、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的意义

1、应采取历史的叙述,概括我党对我国基本国情的探索。一方面,我们有一些可贵的见解,另一方面也出现了重大失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作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2、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来是学生经过初中学习就应当了解的知识,但可能会遗忘了,或者是当时就未理解,所以现在还需要进行简要地说明。教材对此有说明,但较少。下面是引自《十五大报告》的一段论述,供教师使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它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3、对于第一个意义,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去讲解。

在理论方面,运用前面学过的原理和方法论意义的阐述,抓住“从实际出发”、“主观必须符合客观”、“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说明从国情出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在实践方面,以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作对比,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同取得的巨大成就作对比,以事实来证明从我国国情出发,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

4、对于第二个意义,要从制定基本路线和执行基本路线两个方面去讲解。

总的来说,要结合本节第一框题说过的“从实际出发,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那些道理。

从制定路线来说,要介绍党的基本路线提出的过程,说明它的正确性。应对基本路线的内容有一定的说明,分析时主要是明确它符合我国的实际;要简要地分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与我国国情的关系,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可以主要分析生产力状况、经济体制状况,着重说明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应联系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用事实来说明它的正确性。

讲述第二个意义,要注意介绍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的基本点。《十五大报告》指出:“总的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上引文还不是全部内容,而是同党的基本路线有关的内容。所以,在讲述第二个意义时,应联系到这些内容,说明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性。

八、教学重点、难点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是教学重点。

对于这个含义,学生在理解中一般来说不会存在什么困难。关键要弄清楚: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与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主观是指我们的思想意识的东西,客观是指意识以外的一切东西。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际上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第二,弄清楚其基本含义

实际是指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使自己的主观思想和客观存在着的事物相符合,什么时候都不能偏离。

2、“从哲学原理说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必要性”是教学重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而人们的意识是对客观物质的反映,它是主观的东西。因此,要求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主观符合客观,主观与客观相统一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行动

主观与客观相背离,主观与客观相脱节错误的思想意识和行动

3、“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教学难点

理解这一问题关键要把握一点:整个社会历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的,即客观现实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客观现实的变化要求我们的思想和意识也要不断地随着变化。在看问题办事情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当时的实际,不能用过去的老眼光来看待新问题,也不能用今天的眼光看待过去的事物。

4、“党的基本路线与我国国情的关系”是教学重点

关于这个问题要清楚党的基本路线是主观的东西,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客观的实际。主观符合客观要求我们在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时候要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要从我国的客观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我国的国情是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党的基本路线又在指导着我们改造我国的基本国情。只有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够指引我们不断地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的胜利,才能不断地改变我国的基本国情。

5、“青年学生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是教学难点。

广大青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怎样想问题、办事情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培养青年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青年学生来说,首先要了解我们的过去,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只有了解了过去,才能够在过去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立足现实。这样他们才能够明白历史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的,要根据变化发展了的实际来想问题、办事情。但青年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还需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认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这样才能够将书本上所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做到学以致用。总体来说,青年学生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关键在于两点:一方面学习历史,通过书本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另一方面,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了解中国的国情。

书本最后讲到了青年学生学习历史,了解国情,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的重要意义。主要有:

(1)只有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才能深刻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2)只有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才能增强历史责任感,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只有了解国情,才能较好地思考和处理自己遇到的社会问题。

6、“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教学重点。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关系到后面的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的学习,在这里主要分清它们之间的区别: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世界的本质是意识

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决定物质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物质是意识的反映

7、“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是教学难点。

这一部分书本主要用小字进行了说明,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旧唯物主义虽然也是坚持唯物的观点,但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相比较,它们本身又有着缺陷:

(1)旧唯物主义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相混淆。

(2)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它将唯物论和辩证法相分离。没有认识到世界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的。认为世界的运动是一种机械的运动,只承认变化而不承认发展。

(3)旧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却走向了唯心主义。

教法建议

1、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教师可以列举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进行说明,或者针对我国社会上或其它各种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分析,例如一些领导干部不顾实际的瞎指挥、科学研究上的脱离实际的后果等。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某些地区的不顾实际的做法进行调查访问,让学生清楚不从实际出发的危害。

2、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的意义:教师让学生课下搜集关于讲述我国国情的资料,上课时结合课本上的内容,参照学生找出来的材料,让学生对这些材料进行分组讨论:如果违背这些基本国情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

3、青年学生了解国情的意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国家和社会的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当代青年不了解国情的后果。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教师可以先将这两个派别的哲学家的不同观点列出来,让学生比较他们的不同。然后,教师针对这些观点让学生自己画出表格总体比较二者的不同点。

5、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教师可以简要地讲述一下哲学史,但不要讲得太多、太深,在这个过程中要偏向于讲述自古以来不同哲学家对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的争论,说明任何一种哲学首先都要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它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教师只要列举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正确观点进行说明即可。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复习提问: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什么上物质?什么是意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根据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怎样做?

导入新课

以上,是我们在这一课前面学习的理论知识;世界是本来就存在的客观世界,世界的本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侠的客观实在。意识是客观存在在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根据这一原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以上是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正确的。那么,唯心主义世界观又是怎样认识界本原的呢?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学习第三节第三框。

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分别找出课文中列举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唯心主义思想的观点。)

唯物主义思想和观点:

(I)"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2)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

(3)"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5)"气者,理之依也。"、

唯心主义思想和观点:

(l)"心外无物";

(2)"存在即被感知";

(3)"物是观念的集合"。

"想一想"心外无物""存在即被知"为什么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简单解释,并介绍,荀子、王充、范缜、王夫之、柳宗元、王守仁、贝克莱的生平。)

提问:唯物主义根本观点和唯心主义根本观点区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恩格斯语录指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思想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看漫画)他们分别是什么观点?

(学生回答: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观点。)

唯物主义和?心主义根本观点的分歧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板书)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观点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形成的。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世界的本质是意识

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决定物质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物质是意识的反映

正是由于不同的哲学家对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便形成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使哲学被划分为两大派别。

2.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的基本派别(板书)

(1)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板书)

为什么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呢?因为它不仅是所有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物质和意识究竟哪个是本原,物质和意识究竟谁决定谁,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一方面的回答不同,哲学的性质就不同。由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作出了截然相反的回答,它们才成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要真正承认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那就要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哲学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板书)

代表

观点

唯物

主义

总体观点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基础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荀子、王充、范缜、王夫之

把哲学上的物质等同于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

费尔巴哈

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概念等同于哲学物质概念,缺乏辩证法思想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唯心主义

总体观点

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形式

主观唯心主义

王守仁、贝克莱等

世界是由人的意识创造的

客观唯心主义

一切宗教、黑格尔

世界是由某种神灵或某种不可捉摸的理念创造的

人类世代的实践和科学的发展,都证明了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请同学们举例。)

唯物主义哲学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提高的过程,古代唯物主义和近代唯物主义的观点是不同的,它们的根本观点正确,但也有缺陷,主要缺陷在哪里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讲解。)

古代唯物主义把哲学物质概念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起来,近代唯物主义把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物质概念等同起来。这些对物质概念的解释,往往经受不住检验,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对以前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总结形成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又是什么?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板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因为它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类与世界关系的看法,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辩证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不仅对自然界的观察是既唯物又辩证的,而且对社会场史的观察也是既唯物又辩证的。由此可以看出: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

(2)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科学的方法论(板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不仅科学地解释了世界,解释了人与世界的关系,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科学地指出了人们应该怎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方法论

马克思指出旧的唯物主义(包括唯心主义)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不知道应该把哲学运用于实践夫改变世界。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注重方法,而它本身就是科学的方法论。例如: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观点,不仅科学地解释了世界的本原问题,同时,也包含着一种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必然要求,即我们应该做到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一项革命性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指导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已显示了自己的科学性,同时,又依据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以保持自身的活力,保持自身的科学性。

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例如: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我们应该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来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于青年学生来说,更应该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定要立足现实,着重体会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不仅是为了正确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为了有效地改造世界和改造我们自身。

从学习本课来说,最重要的是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为此,我们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第一,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板书)

古人创造了观念上虚假的神灵,又把它作为真实的东西去信仰,有很复杂的原因。它的消灭需要一个历史过程。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这是我们在一切学习和工作中应坚持的正确观点。应该自觉同有神论划清界限。我国实行信仰自由政策,但不意昧着我们在世界观上赞同有神论,更不是鼓励人们去信教。作为青年学生应做到既要贯彻自由政策,又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封建迷信不仅是唯心主义,而且麻痹人的思想,直接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对人类的发展是一种反动,因此必须坚决予以取缔。

“议一议”,某学生很努力,但在考试之前仍去测字算卦,以求考试过关,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这是搞封建迷信活动,它麻痹人的思想,阻碍人的行动,使人失去独立的人格,因而是错误的,必须坚决取缔。

第二,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板书)

请同学们回顾我国的基本国情(联系当地实际举例。例如:人口多、生产力落后,交通不方便等),这些现实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应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才能使我们的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

第三,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情应当有认真精神。(板书)

提问:为什么要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如何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每天都要同人交往,周围发生的事时刻在影响着我们。因此,我们应坚持唯物主义态度,客观地分析周围的人和事,客观地陈述自己的见解。必须注意处理好自己同周围的人之间的关系,解决好各种问题。

认真精神是一种可贵的精神。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要把事情办成,没有认真的态度是不行的。我们应当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的唯物主义态度。把从实际出发渗透到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认真地办好每一件事。

第四,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板书)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客观世界打交道,每时每刻都在评价自己,把自己作为一个客观对象来认识。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呢?为什么要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我们应当坚持唯物主义的态度,敢于面对自己的现实,彻底地反思自己同周围事物的关系,评价自己的行为和认识、长处和短处。因为认识和评价自己是任何人都不能回避的。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只有对自身的状况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较好地处理自己同周围事物的关系,才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为青年学生要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标准来认识自己的现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扬优点,纠正缺点,促使自己不断进步。

本课时结构图表如下:

板书设计

一、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2、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3、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1)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从具体工作来看)

承认工作对象的客观性,从它自身的状况、属性与规律出发真正认识它,改造它,把工作做好

(2)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从党的工作大局来看)

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各地区、各部门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贯彻执行路线、方针、政策

(3)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一般的哲学道理来看)

4、一切从实际出发包含着多方面的要求

二、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1、中国最大的实际是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意义

(1)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搞清楚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搞清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搞清楚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当采取什么样的路线、方针、政策

(2)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

3、青年学生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上

(1)青年学生应该学习历史,多接触社会生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尽力了解民情,了解国情

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世界的本质是意识

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决定物质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物质是意识的反映

2、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的基本派别

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究竟哪个是本原,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不仅科学地解释了世界,解释了人与世界的关系,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科学地指出了人们应该怎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方法论

4、青年学生应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1)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2)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

(3)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情应当有认真精神

(4)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

探究活动

了解中国的国情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理解国家各项政策的基础。我国的基本国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底指的是什么,学生并没有太大的认识。因此,要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来谈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教师可以设计关于中国国情的表格,让学生调查填写,共同讨论怎样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基本国情

怎样坚持从实际出发

国土面积

可利用国土资源面积

农业机械化程度

农业人口

工业机械化程度

文盲比重

大学以上文化程度比重

科学技术水平

东部地区人均生活水平

物质文明意义范文第5篇

摘 要:当代中国文明协调发展问题就是指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三个文明共同发展、不相冲突和相互促进。以物质文明建设为基础,推动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合理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才能更有效地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重大现实问题,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互联系又互为条件的,必须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是基本保证,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物质载体。而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进一步推动物质文明的发展,三者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重大现实问题有着深远的意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一、文明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结构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三个组成部分,与这种结构相适应,人类文明也应该是一个有机系统,它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是社会文明不可或缺的三个有机部分,缺少其中任何一种,社会文明都是不完整的,三个文明只有协调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才能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促进社会整体运行机制的助力器。而协调发展就是指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三个文明的共同发展、不相冲突,并且相互促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所说的文明协调发展是要立足当今的时代特点和国际国内现实情况,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在保证物质文明发展的基础上,合理促进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但三者在发展过程中彼此制约、彼此抗衡、相互促进,尽量避免三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当三者之间在发展进程中出现不和谐、不完满状态时,能适时调整各方利益关系,减小冲突的扩大化,使三者之间的矛盾尽量限定在合理范围之内,只有这样,才能使各方力量在此消彼长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协调,进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文明协调发展的相互关系

1.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物质基础。人们必须首先解决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产及生活活动,才能进行相应的政治活动和精神文化活动,物质文明属于社会生产力的范畴,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则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范畴。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又通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就是说,物质文明的发展程度决定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就没有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高度发达。

2.政治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的性质与物质文明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优越性在于其性质的先进性,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决定了其精神文明是以正确健康、积极向上的政治导向基础上的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状态,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下的物质文明是以“共同富裕”为宗旨,是全社会共同发展为目标,是以全体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为指归。这就有利于克服社会分配的不公平显现,使社会各阶层人民达到总体平衡状态,有利于防止“两极分化”现象的扩大化。由此可见,政治文明可以保障物质文明的正确方向与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

3.精神文明可以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精神文明中的科学文化知识可以在智力和知识方面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精神文明中的思想道德水平可以在思想和精神方面引导和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总之,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基本动力,是社会前进的源头和保障,而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证,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地精神支持。三者和谐共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又彼此促进。从而保证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如何有效推动文明协调发展

1.坚持正确的理论引导。要推动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就必须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就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只有兼顾各方利益,才能平衡现实中存在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坚持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立足中国现实,顺利时代潮流,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毫不动摇地坚持正确的思想方向,用正确的理论武装自己、指引自己,历史实践证明,正确的理论可以引导我们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不断突破进取、不断开创新局面、解决新问题,使我们在社会发展之路上,永远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党自身的建设与社会主义文明协调发展问题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注重将自己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从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执行,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提升社会物质文明程度,充分保障人民民利,使人民当家做主切实从政治和法律上得以保证。避免流于形式,进一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城乡文明健康有序的发展。应当建构利益激励机制、提高社会激活能力、健全社会组织机制、提高社会管理能力、改革公共服务机制、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提高危机管理能力。

3.倡导正确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寻找个人与法人关系的最佳结合点,是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追求、信仰和处事原则,同时,它也是凝聚全民族的精神力量。,意识形态上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带给我们的巨大冲击,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正视文明协调发展问题的客观现实,不失望、不气馁、也绝不盲目崇外,坚持正确的荣辱观,为文明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文明协调发展的当代现实意义

1.文明协调发展可以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目前,中国所要进行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它不仅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政治发展和精神文化的发展,然而,在现实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发展不够全面,也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较弱等。这些矛盾和问题,是现实中客观存在,亟待解决的,因此,只有坚持文明协调发展,使三大文明彼此促进,才能妥善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2.文明协调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物质文明发展程度高,经济力量雄厚,社会就前进。反之,经济就落后。同时,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不仅可以促进社会经济总实力的提升,也可以带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前进,而三大文明的相互促进,能使社会运行保持良性发展态势,从而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可以保证国家和民族事业的兴旺发达,使三大文明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