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媒体技术基本概念

数字媒体技术基本概念

数字媒体技术基本概念

数字媒体技术基本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传统媒体;数字艺术

传统媒体艺术是其实不是传统艺术,它是艺术创作者新媒体的艺术表达手段。同时也在多种媒体语言进行融合的表达过程中形成了独立叙述的语言风格。与传统媒体艺术相对的是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意味着个人主观艺术形态的复兴,尽管现代主义时期各门类艺术各自向着净化和纯化的方向发展,但传统媒体作为一门传统的艺术,它的概念也是在其快速的发展中不断变化的。因此,新媒体的表达语言是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逐渐总结,同时它也离不开其他传统艺术形式和相关艺术媒体的发展。

一、传统媒体艺术内涵与类型

传统媒体艺术还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确切概念,一位设计大师说 “新媒介艺术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词,其主要特征是先进的技术语言在艺术作品中的使用,这些技术包括电脑、互联网及视频技术创造出的网上虚拟艺术、视像艺术以及多媒体互动装置和行为,新媒介艺术是传动媒介艺术的传承。”有些人认为传统媒体艺术指以录像、电视、媒体作为表达手段和作品形态的艺术,目前更新的新媒体是生物电子学、无线网络、虚拟现实、网络神经、基因工程、分子电子科技、机器人科技等等。可见,传统的概念随科技的发展不断扩充和发生变化,一个一劳永逸的概念是不可能的。传统媒体艺术的起源与艺术自身的发展不可分割,从新达达艺术、波普艺术、新波普艺术,到深受其影响的观念艺术家,大多从大众媒体中选取运用图像,自由地使用各种媒介和素材,图像的重复使用和媒体运用的自由与复合都表明媒体艺术的即将到来。在2O世纪5O年代就已奠定了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将电视、录像等大众媒体作为艺术创作的材料,并对媒体设备和媒体性能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实验,所以,传统媒体艺术也是相应时展出来的主流形式之一,预测新媒体艺术的未来,基于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同时依赖于这种发展进入社会环境和艺术领域的方式。

二、数字艺术的起源与类型

数字艺术的产生:数字艺术指由计算机技术发展而来的数字化的艺术构成方式,它既指艺术作品数字化创作过程,也指代艺术作品的数字化展示方式,因此,一个数字艺术可能是不同于传统的媒介构成的艺术创作活动,还可能是以数字“比特”展示的虚拟现实艺术作品,但无论如何,一个没有艺术观念和审美价值的数字技术本身是不能称为数字艺术的,当前划分数字艺术范畴中存在的一个误区就是把数字技术和一般涉及数字技术的创作都称为数字艺术,我们认为只有注重艺术观念的表达、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的数字作品才可以称为数字艺术。数字艺术的类型划分千差万别,很多研究者将传统媒体艺术类型归于数字艺术,依据数字艺术的概念,笔者认为数字艺术包括数字绘画、数字音乐、数字摄影、数字电影、数字电视、网络艺术、多媒体艺术、电子游戏和电脑动画、数字特效、CG动画。因为数字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艺术领域的各个方面,改变着艺术创作的方方面面,因此,数字艺术的类型划分也要避免将应用了数字技术的产品都归于数字艺术,正如在数字艺术概念中提到的,要区别数字技术创作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并以此为标准划分数字艺术的类型。

三、传统媒体艺术与数字艺术的差e

(一)传播的艺术媒介不同

传统媒体艺术以传统技术为媒介,而数字艺术以数字技术为载体,媒介决定了艺术对象的性质,并且也对艺术的生产方式和记录方式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媒体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艺术本身的形态,这种形态是艺术观念和艺术理论的基础。传统为艺术带来很多新的可能性,包括视觉形态和体验方式的变化以及新的交往方式,传统媒体艺术突破了传统的艺术媒介,在传统媒体艺术类型中的录像、录像装置、网络艺术和多媒体艺术,都以电子媒介为基本构成,并带来艺术创作和艺术审美的新特征。数字技术使艺术创作更加非物质性,如果说传统媒体艺术介于物质媒介和非物质媒介之中的话,那么数字艺术则脱离了艺术的物质媒介层,艺术创作超越了现实事物的局限和控制,在漫无边际的广阔范围中实现艺术的创作意图,虚拟影像和虚拟现实已经成为蓬勃发展的艺术现象,被广泛应用于摄影、电影、电视和动画等领域,形成了新的艺术创作经验。

(二)两者的记录方式不同

艺术媒介的不同带来艺术记录方式的差异,传统媒体艺术以传统技术为依托,数字艺术则以数字化为作品的记录和存储方式。传统技术的生产、发送、显示和存储技术使得传统媒体艺术以摄像机、录像机等采集图像,并以光盘和磁带为存储,在作品中常常应用计算机、电视、投影仪等为展示方式。数字技术改变了艺术信息的采集和作品的制作过程,在计算机处理设备和软佯的支持下,数字艺术以数字化的形式创作、存在、传送和播放作品,以数字化将数字艺术的文本、数据、音频和视频等进行多媒体整合,数字化是数字艺术作品记录和存在的形式。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类型,传统媒体艺术和数字艺术不仅在概念范畴上存在差异,艺术媒介的不同使它们各具艺术特点和审美特征,另外在是否具有商业性上也存在差异,传统媒体艺术摆脱了最初的商业目的而以追求艺术性为最终目标,数字艺术却仍然在艰难脱离商业性中挣扎。

四、传统媒体艺术与数字艺术的联系。

无论是传统媒体艺术还是数字艺术都是在科学技术发展对艺术的影响中产生的艺术门类。未来运用高科技的艺术家会越来越多,科技进步带来的创作的方便性与多元化也使得艺术家的领域越来越扩大,跨领域的创作者将会大量出现。共有的艺术类型――多媒体艺术和网络艺术应运而生。数字技术的介入使传统媒体艺术的类型呈现出了新的变化和新的特点,并出现了新的艺术类型:网络艺术和多媒体艺术。传统媒体艺术的发展与数字技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传统媒体艺术大量地运用了数字技术、视频手段来表现,尤其是90年代以后,没有数字技术就没有传统媒体艺术中的多媒体艺术和网络艺术。多媒体,或者也称作复合媒体,“通常被定义为将两个或更多种的传播形式集合为一个整体的任何媒体。”

五、结语

无论是传统媒体艺术还是数字艺术都以现代影像为基本的艺术表达手段,因此可以使用“影像艺术”对传统和数字艺术进行总称,能够使用影像艺术归纳的原因有二,第一,传统媒体艺术在更新的媒体出现时就面临了无法明确界定的情况,上个世纪流行于全世界的电影艺术就是当时的“传统媒体艺术”,但在今天,相比于来势汹汹的数字艺术,它早已失去了“新”的意义,所以应该有更准确的名称来命名目前应用传统技术的这一艺术类型;第二,传统和数字艺术归根结底是对于影像的改变,今天,无论从哪一种艺术类型入手,都无法忽略影像的重要意义,影像不单是艺术家创意和创作的主要工具,还是视觉社会中大众的阅读文本,现代科技为影像的创造、制作、储存和传播提供先进的方法,无论是传统的采用,还是对数字技术的运用,都是对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现代影像的发展,因此,在传统媒体艺术和数字艺术仍然蓬勃发展的今天,可以使用影像艺术概念加以归纳和总称。

【参考文献】

数字媒体技术基本概念范文第2篇

由洪文杰、归伟夏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媒体技术》一书主要围绕新媒体中涉及的技术基础及新兴技术的发展展开,致力于梳理出与新媒体技术相关的技术脉络,促进用户更好地理解新媒体技术的原理和基本特征。该书主要内容包括新媒体的相关信息,如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的处理与编辑技术;计算机网络及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媒体信息传输技术;新媒体信息显示、与检索技术;新媒体信息管理与安全技术;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技术、大数据等新技术。该书既可以作为大学、中专院校新闻与信息传播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使用,也可以为相关媒体专业从业人员和广大爱好者提供理论参考。

《新媒体技术》一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新媒体技术引论,主要介绍技术与媒体、新媒体技术对传媒业的变革和与新媒体有关的关键技术;第二章为新媒体信息处理及编辑技术,主要介绍新媒信息的种类和特点、新媒体文字信息的处理和编辑、新媒体图片的处理与编辑、计算机图形与动画技术、数字音频处理与编辑技术、数字视频处理与编辑技术、新媒体信息的组织;第三章为新媒体信息传输技术———网络技术,主要介绍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技术基础、网络安全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基础;第四章为移动新媒体技术基础———移动互联网,这一章节包括四个小节,具体分为移动新媒体技术概述、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移动新媒体终端设备及系统平台、移动新媒体技术应用;第五章为新媒体信息显示、与搜索技术,主要介绍新媒体信息显示技术、新媒体信息技术、新媒体信息搜索技术及电子纸的相关内容,使读者可以了解新媒体显示技术的发展脉络;第六章为新媒体数字版权管理技术,这一章节让读者了解到了新媒体数字版权管理概述、数据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数字水印技术、身份认证技术、PKI安全技术和元数据与数字对象标识码;第七章为应用中的新媒体传播技术,读者可以了解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技术及LBS等新兴概念,从而更有效地了解新媒体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变迁。通读全书,概括了该书的以下几个特点:该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全面性,尤其是新媒体的基础元素,在文中都有所介绍。新媒体信息的基础元素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和视频,书中对这些元素的处理与编辑逐一进行了阐述。文字作为最基础的元素,在新媒体技术逐渐发展的今天,仍然扮演着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随着技术的发展,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基本元素崛起,丰富了新媒体技术的内涵。

该书通过对这些基本信息的处理和编辑技术的阐述,为民办高校的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该书在介绍新媒体技术时,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先介绍比较基本的新媒体信息,再介绍基础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随后介绍显示技术———电子纸,最后介绍比较高端的加密技术、安全技术、签名技术和身份认证技术等。这样的编辑方式有利于读者加深对新媒体技术的了解,也有利于读者掌握新媒体的基础知识。尤其是民办高校的管理工作,可以通过参考该书,建立一个更加稳固的现代化民办高校管理系统。该书对于民办高校管理最大的借鉴点在于针对性强。高等院校的管理工作相当复杂,如果不利用现代媒体技术,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在工作中还容易出现差错。而该书对于高校管理工作的各个步骤都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技术应用,如云计算的应用可以提升管理工作效率、减少管理工作的失误;身份认证技术的应用可以让管理工作更加便捷;加密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民办高校的管理工作更加安全等。传统管理手段使民办高校的管理工作效率一直难以得到提升,其管理手段的局限性也使高等院校管理工作很容易出现失误。

数字媒体技术基本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 艺术设计 核心 竞争力

高职教育始终要面向两个市场:就业市场和生源市场。始终要面对几个竞争者:社会办学、外国大学(潜在的加入者);成教、自考、网络教育;高等教育的购买者(学生);高校生源供应和高校之间的竞争。为求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各院校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一致认为:高职教育要生存、要发展,办出特色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人才培养模式是办出特色专业的关键。本文就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为研究对象,在此探讨一下,其核心竞争力体系的构建问题。

一.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

1.教学条件

一般来说,教学条件多指直接能看到的、能使用的教学设施。如画室、录音室、摄影棚、影视非线性编辑室、网络产品实验室、媒体实验室以及其他数字媒体器材设备等,它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资源。从学科特点来看,它是一门基于对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和视觉设计手段综合运用的实践性学科,该特征也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有别于其他学科的重点所在。

2.师资团队

师资队伍是构成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学科带^人的综合素质、科学合理的梯队结构、双师型目标的教师发展等诸多方面。由于数字媒体技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因此对于教师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也是非常高,他们是此专业能够保持良好、持续、长久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原则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我国目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实际,借鉴其他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要遵循以下原则:

1.客观性原则

我们在专业建设中必须客观比较其发展的优点和缺点,由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是新兴专业,加上其资源的有限性,因此在专业方向开发上,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选择地重点建设主干方向和特色方向。

2.适度超前原则

由于教育具有周期长、见效慢、影响久远的特点,再加上数字媒体技术的更新速度快、消费者的审美取向复杂等因素,在建设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时,无论是教学设备的建设还是教师团队的建设,都必须着眼于未来,正确处理好其与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其发展具有适度的超前性。

三.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策略

1.概念创新是培养竞争力的核心

专业设置创新是专业准确定位和概念创新的首要问题。

概念创新的第一要素是课程整合创新,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已陆续形成四种不同的基本课程模式:学科中心课程、问题中心课程、能力中心课程和活动中心课程。

概念创新的第二要素是创新教学理念与手段,开发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可以尝试导师制,由导师组负责某一班级或某一专业方向的学生,通过与导师的交流,使同学能更全面迅速地了解和把握自己专业的整体框架,明确个人发展规划,更快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也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开展分层次教学,有的放矢,提高学习效率。

2.结构平衡增强专业竞争力

专业的特色培植是一个各因素互动的过程,仅靠某个方面的突破必然难以形成真正的特色。为形成专业的产品竞争力,我们应该调整思路,将过去习惯关注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建设转换为关注要素之间关系的建设,也就是从整体出发,从结构的观点来看待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比如,从专业教育内部结构来看,最最基本的一对关系就是“教师――学生”的二元对立关系,其他所有的关系都是基于这一对关系而衍生和组织起来的;同时“教师――课程教学――学生”又进而构成了一个“三角”转换模型(即三元结构)。因此要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提高隐性竞争力的权重,就必须抓住“课程教学”这一关键转换环节,从而实现结构的新平衡。

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组成部分,而特色则是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创新思路,关注结构,突出特色,创出品牌。

参考文献

[1]蒋沁燕.提升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议[J].品牌(理论月刊).2016(11).

数字媒体技术基本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 基础课 软件课 衔接

一、专业基础课与软件课教学的误区

在数字技术应用逐渐广泛的今天,高校艺术设计的基础课教学与软件课教学走向了两个极端。一种做法是无限留恋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表达媒介上,坚守传统材料与手工制作的唯一性。另一种做法是,在艺术基础谍教学过程中表现出对计算机的无限盲从。存在着教学误区。

1、计算机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脱节

目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还是较单纯地从技术角度讲授,联系艺术实际操作得不够。同时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也缺乏数字图形、图像软件技术及相关知识的掌握,因此怎样使我们学生的艺术创意与计算机技术更好的结合还是一个要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2、专业基础课教学与数字输入衔接存在不足

数字媒体艺术是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在数字输入设备、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像机、扫描料、制作技术、概念等各个方面的局限,使学生的设计理念与设计能力产生质的变化。从系统性上讲,从技术到艺术,从平面到立体、从造型到创意,由浅入深,互相关联,使学生对该专业领域有一个较全面、整体的概念和认识,同时也为高年级的专业方向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二、专业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程及软件应用课程衔接实现的构想

综上所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基础课在教学思路、方法上急需依据新学科数字化、动态、交互等新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与变革。

1、素描课教学与专业课程及计算机应用衔接的实现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建议与传统素描有所区别。建议将设计素描代替基础素描,多进行动态景物、人物的速写。由于基础素描与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不同,基础素描的画面效果注重视觉形象明暗、块面关系的表现,形象的艺术感染力是衡量作品的标准:设计素描的画面效果注重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对形体结构表达得是否准确、科学,是衡量设计素描作品效果的标准。

设计素描画面上的空间实际上是对三维空间意识的理解,设计素描要求把客观对象想象成透明体,要把物体自身的前与后、外与里的结构表达出来。这实际上就是在训练我们对三维空间的想象和把握能力。设计师用设计素描以及其他手段表达最初设计意图。其目的是为了创造实实在在的样式和造型,也就是说。能力的培养是平面的表现终究要向立体的表现过渡,而这种能力与基础素描的空间感表达完全是两个概念。其次在形象的典型细节表现方面,设计素描所要表现的是对象的结构关系,它要说明形体是由什么样的结构构成的,它的局部或各部部件是通过什么方式组合成一个整体的,设计素描关心的是对象最本质的特征,这些本质特征要从具体的现实的形体中提炼、概括出来。

基础素描与设计素描虽然在观察方法,构图安排、表现形式以及画面效果等方面都有类似的要求,但很多地方还有相当大的差异性。通过设计素描的训练能培养学生在今后更好驾驭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工作中所涉及到的二维、三维造型方面的能力。而以往在传统素描课程中往往不能够引起足够重视的速写,由于数字艺术所呈现的动态特征,显得愈加重要。通过加大人物、景物的速写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对形态、特别是动态的迅速、准确把握,更好的为今后的动画原画、FLAsH动画等课程打下基础。

2、构成课教学与计算机应用衔接的实现

在传统的平面构成课程中,应及早摆脱以前平面构成教学对点、线、面过于模式化的训练。老师教学中应对点、线、面的概念有深入认识,在一定基础上,启发学生利用新技术,发挥创造力,给予点、线、面新的形式和内容。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构成学者“青木正夫”以具像造型资源作为构成素材,他发展了以观察为基础的构成方法。他认为以各种角度来观察自然界的物态,会感到它们是以预想不到的各种形状和非常复杂的组织形态构成的。青木正夫构成课程的特点,在于了解物体形成的各种要素、形状、大小、肌理,同时探索它们的有机联系,即分析部分和部分、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不是将观察所得原封不动的加以表现,而是提出需要的部分加以强调,并整理形状,使物体的特点表现得更为充分、准确。但这种对形体的构成表现观念。如果通过纯粹手工绘制的方法实现,就会非常的困难,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也不会很好,但如果学生利用数字摄影和计算机来完成此类构成作业,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样我们的构成课就不仅仅是点、线、面的构成,而是赋予了点、线、面更丰富、更形象、更广泛的内涵。在提高学生对形态把握能力这一构成课根本目的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利用新资源进行创新思维的能力。

数字媒体技术基本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子图书、多媒体、交互性、媒体融合

书籍是传承人类文明,传播人类思想的重要载体。书籍形态的每一次变化都与材料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在数字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影响和作用下,使书籍从静态印刷品转为对于动态、互动的多元化媒介的设计。电子图书在继承传统书籍功能的同时摆脱了材料的约束,内容形态不断创新,以纸质书无法比拟的优势受到世界的关注,影响力不断提升。

1、电子图书概述

电子图书(也称E-book),是英文Electronic Book的缩写,它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手段,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 以数字编码形式经过加工编辑,存贮于光、电、磁为介质的设备中, 通过计算机、掌上电脑(PDA)、WAP手机或电纸书等终端阅读器进行阅读,并能以某种形式加以复制发行的数字化图书。

2、电子图书的发展沿革

2.1概念的缘起

电子图书的概念,最早出现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科幻小说中,作家在作品中构思了一种具有数字存储和电子显示功能的书籍,其中的构想也首次将书籍容量和电子显示器作为电子图书概念的基本要素提了出来,因此成为了世界上最早的电子图书概念。

2.2电子图书的诞生——古登堡工程

电子图书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的古登堡工程(Project Gutenberg),该工程肇始于1971年,由伊利诺伊大学的学生Michael Hart发起,基于互联网由志愿者参与,致力于将提供版权过期的书籍数字化和归档,供人们自由使用,并鼓励创作和发行电子书的协作计划。

古登堡计划首先将图书通过扫描数字化,再由软件文本化,然后文本交由两个不同的志愿者校对两次,电子图书的格式是纯文本文件,但也包括其他格式,如HTML,EPUB,PDF,Plucker等。可以在电脑屏幕上阅读,但没有任何多媒体效果,并没有将数字化优势发挥出来。他们中的大多数虽并非完全意义上的电子图书,仅仅作为纸质书籍的电子版本而存在,但从电子图书产生、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这种最原始的电子版本作为电子图书发展过程中一个过渡时期的一种形式是必要的,虽然阅读体验效果差,但这种格式文件体积小,在当时网速缓慢的条件下,无疑可以节省读者大量的金钱和时间。

2.3感官时代的到来——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

2005年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的出现成为电子出版行业的一个分水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升级,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媒体得以加入其中,使电子图书在表现形式上发生了革命性转变,以多媒体技术支持的电子图书获得了新的生命力,电子图书的形式日益丰富。

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E-magazine)简称电子杂志,又称多媒体互动杂志、网络杂志等,通常指完全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依托,编辑、出版和发行的数字化杂志。“电子杂志”的概念严格意义上指的是第三代电子杂志——互动性、个性化、多媒体和利用P2P平台发送是第三代电子杂志的四大特征。电子杂志集文字、图片、Flas、视频和背景音乐等各种效果于一体的多媒体表现形式,使之在表象形式是完全摆脱了传统杂志的局限,为读者创造出全新的阅读体验。当读者浏览音乐杂志时,文章中介绍的歌曲只需点击便可试听;阅读影评时,电影的视频片花马上可以播放;在有些电子杂志的页面上还设有投票按钮,读者可以随时参与互动得到结果,并通过微博或博客与他人分享;一些电子杂志还在页面中加入了评论的窗口,读者可以在里面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说,电子杂志的出现,将刚刚由“读文时代”进入“读图时代”的我们一下子又推进了“感官时代”。

2.3、从“新”走向“主” ——移动终端阅读

伴随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移动终端拥有了小巧的体积和强大的处理能力,使电子图书拥有了与纸质图书一样方携的手持式终端。另一方面,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产业经历了GSM、GPRS走到3G时代,3G技术的发展解决了信息接收终端的移动难题,使我们进入了真正的移动信息时代。

手机作为当今普及化程度最高的信息终端设备使得“手机阅读”成为电子图书出版产业新的增长极,手机阅读的人数、规模快速增长。2010年,我国手机出版产值已达到349.8亿元的规模,占整个数字出版总产值的33.26%,成为数字出版的第一大门类。目前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均建立手机移动阅读基地,我国半数以上的报刊都开展了手机报业务,手机报数量超过1560种。这些努力都极大地推动和培养了手机阅读消费市场。终端载体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为数字图书的大规模推广与普及提供了保障,电子图书逐渐由“新”媒体发展为主流媒体。

3、电子图书的发展趋势

3.1统一电子书格式标准

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各大电子图书提供商都开发了各自技术标准的电子图书,导致目前多达数十种格式的电子图书同时存在。这种乱象带来的问题也十分突出,读者阅读不同格式的电子图书需要下载安装不同的阅读软件或是购买专用阅读器才能阅读,不利于电子图书资源的共享,限制了电子图书内容的使用和传播,增加了电子图书的制作成本,也影响了电子图书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制定统一的电子图书格式标准一直以来成为业界的诉求。

3.2“书网合一”——全媒体时代的媒体融合

“全媒体”这一概念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应用、发展和普及,经历“多媒体”、“跨媒体”逐步演变而成,是“媒介融合”的必然产物。随着媒介融合的由浅入深,电子图书与互联网的关系将会越来越密切,呈现出“书网合一”的发展趋势。电子图书可以依托互联网强大的信息检索功能,利用最新的大数据技术,围绕某信息主题,把极度分散、前后依存、高度相关的信息碎片迅速、及时的整合成完整的、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实现信息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