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全面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兴趣鼓励引导尊重

1鼓励孩子多动手

1.1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经常会看到有些孩子喜欢拆这拆那,碰到这种情况,老师首先不应立即加以制止,这是一种积极的探索愿望,老师要加以引导,要向孩子说明哪些东西可以拆,哪些东西不能拆;同时要给孩子提供一些可拆装的东西,孩子在动手的过程中,引导他思考为什么,进一步激发他的学习兴趣。除了让孩子拆装一些东西外,还可以让孩子动手进行一些小制作,如运用橡皮泥制作面条等、纸张制作一些飞机等,这些活动对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大有收益的。

1.2在孩子玩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有意识的给孩子更多的环境刺激,让孩子在游戏中借助玩具表现活动内容,反映孩子的情感和意愿。如:一根小棍子,可以启发孩子想出多种多样的玩法,如当金箍棒、当钓鱼竿、船桨等等。这样一物多用,既激发了孩子玩的兴趣,也开阔了孩子的思路,发展了创造性思维。另外,老师还可以用废旧材料和孩子一起自制玩具。如:用废布料做的小娃娃,用各种纸盒做的汽车、家用电器等等。孩子通过制作的整个过程发展了注意力、动手能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同时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美的感受。

1.3兴趣是学习知识的最大动力,一个孩子如果对一种活动感兴趣,毫无疑问,他一定会学的主动、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如果像是一个孩子对某一门课程产生兴趣,老师应充分调动孩子的求知欲望,使孩子从“要我学”的状态转变为“我要学”。很多时候,幼儿的探索欲望受到了我们的限制。幼儿时期,是一个好奇、好问的时期,他们会问一些探索性的问题。如:“太阳是从哪儿升起来的?”“为什么会有白天黑夜?”等等,因为他们对这些事物感兴趣,所以问的也多。面对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有的老师则会显得不耐烦。然而,这些问题恰恰是求知的萌芽。孩子爱提问是受好奇心的驱使,是兴趣爱好的标志,也是其智力活跃的行为特征。老师应以十分认真的态度关注孩子的提问,并耐心启发、解答、保护孩子的这种求知和探索精神,帮助他们解决“为什么”,认识“是什么”,并从孩子的发问中,仔细揣摩孩子的兴趣方向,发现孩子的爱好。

2扩展视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如果没有机会接触世界上各种奇妙的事物,他们很难对外界产生兴趣,父母也就可能很难找出孩子的兴趣。因此,父母应该创造机会扩展孩子的视野。

2.1当发现孩子遇上了一些令他双眼发光的事物时,这种兴趣就值得培养,父母应该鼓励他们去探索,而不是因为某些原因去回避这些问题,或者转移话题,这样似乎剥夺了幼儿好奇的权利。当他们感兴趣、好奇的时候权利受到了限制,以至于失去了兴趣。其实在生活中,老师应该对孩子多进行鼓励,在他们对一件事物很认真时,在他们取得了一点点儿的小进步时,我们应该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认可。

2.2有很多小孩子,在刚刚进入幼儿园小班时,在吃午饭时,都不会自己进餐,可是突然有一天他跑到你面前告诉你“老师,今天是我自己吃完饭的。”这时老师的反映应该是很高兴,然后给予这个小孩肯定和鼓励的眼神和话语,那么我相信,在接下去的时间里,这个小孩将会越来越能干;因为他的努力,他的进步,得到了认可;恰恰相反,如果一个孩子在生活中,不管做什么事情,经常被老师所忽视,对他的进步视而不见,那么这一孩子将对这些事物失去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也许在日后的生活学习中,提不起那种兴致,慢慢的学习落后于其他的孩子。

3引导孩子,找到自信

兴趣是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事物力求于某种活动,并且有积极的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连心理的情绪色彩都失去了,那么还怎能看见美丽的事物呢?孩子的内心世界很童真,很单纯;其实只要一个眼神,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简短的话语,就可以培养起他们做一些事情的态度与看法。他们就愿意试着去改变,他们便开始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从而进行摸索。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纲要》中的这一精神以及关于社会教育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有助于我们反思当前的规则教育。规则教育从属于社会教育,是社会教育中关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合作意识、初步的责任感和帮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方面的教育。

4尊重孩子,聆听孩子的内心世界

很多家长常常把孩子在暑假期间报名参加很多的所谓兴趣班。可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孩子是否喜欢这样的兴趣班。他们只是认为,孩子学的越多,那么就越能跟得上社会、不会落后于他人。他们往往忽视了“兴趣班,兴趣班,‘兴趣’的所在”他们在报名的同时忽视了孩子们的意见,往往没有去尊重孩子们的思想。

4.1其实孩子们也有自己的思想,自己想去接触的事物,在这个时候,老师和家长就应该去聆听他们的内心世界,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少家长把“兴趣”和“爱好”两个概念等同起来,发现孩子爱好某一事物时,就认为他对其产生了兴趣。

4.2所谓的爱好并不一定就是兴趣。其实在这两个概念中,“爱好”的范围很广,所含感性因素偏多,而兴趣是人们对某一事物高层次的需求。就比如有些幼儿喜欢看电视,这只能说他爱好看电视,而非兴趣。所以,老师培养孩子的兴趣要多样化,但不能太滥,要让孩子专心致志地集中到一两门主要兴趣上,而把其他的兴趣作为一般爱好就行。老师和家长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把它们区分开来,才能有效地对孩子兴趣加以引导和培养。

4.3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老师也许常常会依据新的儿童观告诉自己:幼儿是主动学习者。但是,当幼儿表现出“退缩”“萎靡”或者情绪和行为“失控”时,老师又不得不这样说服自己:“幼儿是不成熟的,不够懂事”的学习者;或干脆按照心理治疗来安慰自己;老师往往不能解释:为什么同样的幼儿在另外一些集体教学活动中又表现出“进取”“热情”或“专注”的状态呢?实际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和静止的,而是受环境和兴趣的影响变化发展的。在让他们听《两只老虎》中,他们还模仿着老虎的动作和叫声,虽然他们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是在他们的动作、表情中完全能感受到他们对音乐性质的理解和表现。当然,音乐的选材是很重要的,要能吸引幼儿,老师的参与性也很重要。

有一次在游戏时间,我让幼儿听一首钢琴曲,幼儿在刚听到钢琴曲时表现出了好奇,但没过一会儿就表现出了不感兴趣,因此只顾做自己的事,对音乐置之不理。可见,音乐的选材必要贴近幼儿生活,能让幼儿有切身的体验,他们才能对音乐产生表现的欲望。所谓的适应性规则的教育应该充分体现《纲要》总则中指出的“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特点”“关注个体差异”这两个原则,做到“可变”与“不变”的和谐统一。

4.4信任孩子,为孩子自豪。在一次实习当中,执教老师提了一个有点难度的问题,一时没人敢举手回答。活动现场很安静,老师有点紧张,她试问:哪个小朋友能回答这个问题?答错了也没关系。勇敢的举起手好吗?"在老师的鼓励下,一个小女孩胆怯的举起手来,但是这位老师并没有马上让她回答,而是又说了一遍:“哪个小朋友愿意回答这个问题?”小女孩着急了,把手举的更高,老师只好让她回答了。可是小女孩回答得结结巴巴,老师听的心不在焉,没等小女孩说完就迫不及待地请另一个并未举手的孩子回答。小女孩坐下后明显觉得很不开心,很是失落。后来,老师又提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孩子们都踊跃回答,气氛非常活跃,只有那个原先举手的小女孩像做错了事一样始终低着头,再也没举过手。我想:如果在小女孩回答问题后,这位老师能针对她的回答作适当点评,对她的勇敢精神给予表扬,那么小女孩后面的表现肯定会不一样。如果老师能更细心一点,体会到小女孩那一刻的感觉;帮助她获得成功感,那么她对学习必定会更加充满信心。遗憾的是,老师没有那么做。

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比让孩子掌握知识更重要。老师不应以让孩子说出标准的答案和目标,而应重视孩子是否积极思考,勇于表达;当孩子勇敢地举起小手时,老师们一定要给予关注和鼓励,呵护和支持,因为这往往是培养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好时机。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幼儿全面发展范文第2篇

一、灵活开展民间游戏,有助于促进幼儿手脑协调能力稳步提高

从古至今,人们都是小时候在各种游戏中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即使现在的孩子玩的各种游戏很多也是由民间游戏演变而来。人们常说“心灵手巧”,这说明大脑与手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班的民间游戏馆里有很多低结构的游戏材料,幼儿是百玩不厌,比如“抓蛋子”民间游戏 ,刚开始我向他们示范这个游戏的玩法时,他们都觉得有难度而且十多次尝试不成功,但我并没有把这些材料拿走,大约过了一周,他们竟然自己设计了一种玩法――用布蛋洒在桌子上再进行弹蛋子活动,玩得有声有色,这种玩法不仅锻炼了孩子的手指灵活性,还给孩子提供了动脑能力的展示机会。

二、灵活开展民间游戏,有助于促进幼儿各项身体机能全面提升

如果让幼儿机械地练习走、跑、跳、爬、钻等基本动作,孩子一般不会太感兴趣,也调动不起孩子的积极性。“抬轿子”这个民间游戏,原本是两个小朋友相对,俩人双手相互交叉,让另一个小朋友坐上去,然后由这两个小朋友架着坐上去的小朋友走。由于此游戏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幼儿会摔下来),我们就做了一些调整,如自制一顶轿子(可用大纸盒来和竹竿来做),让幼儿坐在里面,另两名幼儿就可以抬着玩了。这样既保证了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又保证了幼儿的安全。在游戏中,孩子们情绪高昂、乐而不厌,不仅完成了体育锻炼的要求,还增强了孩子们的体质,达到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目的。

三、灵活开展民间游戏,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认知能力良好发展

许多民间游戏配有童谣或儿歌,这些童谣或儿歌中包含了许多关于自然和社会认知,如:《拉大锯》、《夸家乡》 等。我们根据班级孩子的现状进行了改编,使孩子在玩中接受新知识,吸取新信息。如玩《翻花绳》游戏时,要求至少两名幼儿玩,一名幼儿手撑绳,另一幼儿翻绳,通过这个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幼儿观察力、还锻炼幼儿的认知能力,更体验到了共同游戏的快乐。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我们可以和孩子们一起玩一些关于生活模仿的游戏。比如民间游戏《办家家》,它形式简单、能随意进行角色互换,可以让孩子给娃娃喂饭、洗脸、哄娃娃睡觉,学习娃娃衣服、五官的名称,可以帮娃娃选择小床、椅子、碗筷等生活用品,了解这些生活用品的名称和用途,发展认识能力,增加词汇量。

四、灵活开展民间游戏,有助于促进幼儿合作交往意识不断增强

民间游戏一般都需要若干幼儿共同合作才能进行,这样无形中就培养了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如幼儿要想玩《炒蚕豆》的游戏,就必须找一个乐意与自己合作的游戏伙伴,边说童谣“炒、炒、炒蚕豆,炒到北国翻跟斗”边做动作。这时,他们必须同心协力,动作协调一致,才能顺利开展游戏,有效地培养了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民间游戏有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才能使游戏进行下去。富有情趣的民间游戏对幼儿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为了参加游戏,幼儿必须相互协调、合作,学会自己解决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学会理解和照顾他人、平等待人等。同时,在游戏中,每个幼儿自然地更换角色,也会自然地产生“领袖”,自然地淘汰“领袖”。因此幼儿必须形成有益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才能更好地融入集体、参与游戏。

五、灵活开展民间游戏,有助于促进幼儿智力潜能发展逐渐加快

幼儿在玩“七巧板”游戏时,在观察到幼儿已掌握了不同的组合方式,能拼成单一图案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加入到游戏中。并提供一些别的材料或提供一些带有情景的图书。一方面丰富了游戏的内容,增加了游戏的难度,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玩陀螺时幼儿自己发现或在教师的引导下会发现问题:为什么用鞭子一抽陀螺就会在地上转呢?为什么越抽陀螺转得越快呢?与此同时,老师还可以在陀螺上贴上画有七色光谱的旋涡形圆形纸片。引导幼儿在陀螺游戏中自己观察,发现陀螺在越抽越转,越转越快的情况下七色光谱就会变成白色这一科学现象,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学会观察与探究,从而不断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六、灵活开展民间游戏,有助于促进幼儿个性品质方向正确树立

首先,民间游戏带有竞争性,这使幼儿在游戏中同时面临着成功与失败。如玩《石头剪刀布》、《跳大绳》等游戏时,当幼儿在游戏中获胜,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增加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当他们面临失败,会产生挫折感。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会自我控制,锻炼了抗挫能力,增强了明辨是非、正确评价的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其次,幼儿民间游戏本身就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在自然、自发的民间游戏中,幼儿没有任何干预,没有心理压力,情绪是放松的,民间游戏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情绪环境,使幼儿跨越了情绪障碍。因此,民间游戏的开展过程,可以说是幼儿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和积极情感的过程。

幼儿全面发展范文第3篇

一、美育对幼儿全面发展的深远影响

美育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有利于全面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幼儿总是充满好奇心,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培养他们的审美文化素养。我们现代的美育,主张把知识、道德、审美融合在一起,将幼儿园语言、数学、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各个学科整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性的课程。这样,使各种知识融合在一起,互相交叉、融会贯通,逐渐生成智慧,能使幼儿头脑灵活,充满自信,并具有创造性,有敏锐的直觉能力和丰富的感受力,从而使幼儿产生丰富的审美情趣,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成为能够独立思考、个性完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美育的方法

以美育为中心的融合式课程其目的在于开启幼儿心扉,发展幼儿潜能,达到真善美的统一,促进幼儿综合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我们在幼儿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进行探索,将美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且将审美知识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受到智性的、灵性的、悟性的、情感的陶冶和品德的熏陶。同时,要让教育活动蒙上审美的色彩,以平等开放、自由民主、快乐和谐、富有情趣和美感的方式,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让教师大胆尝试与体验美育,从而带来诸多益处。

三、在实践中探究美育促进幼儿发展的途径

美育应立足于实践,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和各领域的教育活动中,让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 美育能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美育有利于幼儿记忆的发展,幼儿时期主要是无意记忆,他们记忆是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获得的,我们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美育,能渐渐地使他们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让他们感受美、认知美、发现美,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美育还能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使他们辨知美、创造美。在美育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得到充分的培养,如我们以对话的方式进行幼儿美育,通过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间的对话,通过发自内心、言之有物的表达,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

2. 美育能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在美育活动中,幼儿对美的意象和情感所展开的想象能力,是绝大多数成人所不及的。美育使幼儿沉浸在自由的状态中,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不受拘束,自由想象、创造的广阔空间。幼儿通过形象的、自由的美育过程,能不断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获得灵感,使他们获得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独立的具有创造性的品质,有利于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3. 美育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幼儿在美育活动中,身心是愉悦的,因为我们的美育是建立在愉悦的基础上的,这种快乐、轻松的教育能使幼儿的身心得到放松,并且能促使幼儿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4. 美育能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

美育向幼儿传递美的情感体验,从而唤起了幼儿良好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而道德情感是向道德行为转化的纽带和桥梁,美育能使幼儿在愉快的学习中接受道德教育,产生道德认识,并在日常生活中约束道德行为。

幼儿全面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新时期;重要性;教学改革;教学为主体

一、 新时期、新局面,幼儿教育

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飞速发展,打工族队伍逐渐庞大,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及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新问题。中央政府对教育机制进行了改革,用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义务教育将不收取任何费用,对家庭贫困学生进行生活补助,这些措施政策的实施为农村留守儿童上学的经费问题提供了保障。

在我国的农村教育中,大部分的老师都是以前的民办老师转型产生的,他们是农村教育的主力军,然而,他们不论从知识还是从思想上都难以适应农村教育的发展趋势;他们了解农村学校学生的学习现状,却没有能力创新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的幼儿教育出现的问题,通过我国农村就可以看出我国幼儿教育出现的缺陷。为了改变这个现状,笔者提出和谐教育促进幼儿前面发展。

二、和谐教育的重要性

1.《幼儿园工作规程》总则第三条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教法规给我们指引了方向,在幼儿教育阶段,只有创设良好的和谐教育情境,深入探索和谐教育模式,使幼儿在学习、生活、交往各方面和谐发展,才能全面促进幼儿发展,并使其一生受益。可见,在幼儿教育中实施和谐教育是有法可依的。

2.和谐教育可以造就幼儿积极性

社会性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从小培养孩子具有同情心、爱心,友好、合作,具有责任心,能与他人和睦相处,活泼开朗、充满自信等等,对孩子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这也是时代与社会的要求,更是儿童成长、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现代教育建设,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开展教学改革

首先,要加强教学环境的硬件建设,建设实用的多媒体教室,建设集广播、演示、在线讨论为一体的网络教室,加大幼儿园内部网的投入力度,充分利用闭路电视教学系统、有线电视信号网、录像机、DVD、计算机等设备。

其次,软件方面,幼儿园可根据办园特色开发自己的园本多媒体资源库,开发相关的教学软件、多媒体资源库,可以由素材库、课件库、教学案例库等部分组成。多媒体素材库包括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如各类教学所需的各种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动画、声音、视频等,可以方便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和多媒体电子教案的制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家庭、社区和自然环境等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逐步完善开放性的幼儿教育课程体系。当前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积极地推动着我国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变革,正在引导、加速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这就要求这场变革必须有先进的、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这里特别强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是因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源于20世纪60年代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以及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与当代大家广泛认同的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价值取向相吻合。建构主义为新教育理念的转变与学习模式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动摇着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根基,给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与教改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和谐教育需要创设欢乐和谐的情境

幼儿教育中,创设欢乐和谐的情境是和谐教育的必要条件,是通过和谐的物理环境和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的。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需要这种情境,即要和谐,又要欢乐。

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需要一个快乐的空间与时间,幼儿的天性是活泼、童贞,我们不能将幼儿的这种快乐抹杀,要利用可利用的空间、时间来为幼儿创造一个无拘无束的发挥及发展平台,让幼儿在这种不加修饰的物理环境中找到一种欢乐和谐。同时,和谐的一际关系包括:教育者对幼儿的一种亲和力、爱心奉献;幼儿之间的和平、友爱共处;家庭中的和睦;公共社会的和平等等,都将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种人际关系的和谐。

五、和谐教育应该注重以教学为主

教师从同幼儿某些行为之间的不和谐、从学习基础与教材要求的不和谐出发,通过教学活动使之实现和谐。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利用潜课程、微型课来实现对幼儿的学习过程。

1、潜课程、微型课程是幼儿主要课程之一,我们配合录音机、电脑、电视等教学设备,让幼儿全天候、全过程学习。

2、各种活动应互相影响、渗透,潜课程、微型课程教学和领域教学内容要注意有机结合。如:上下楼梯、户外行走等环节,要安排成语接龙、唱诵儿歌、古诗、绕口令、歇后语等背诵内容。

3、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也是潜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应严于律己,以正派自然的形象影响幼儿。

总之,基于以上对幼儿园和谐教育重要性及实施过程的认识,我们作为一线教育者更应该努力去通过多方途径积极探索实施和谐教育,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教师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教育发展的要求,研究和探讨幼儿园教育教学与玩教具教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玩教具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服务功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幼儿全面发展范文第5篇

随着学前教育改革春风号角的吹响,幼儿园安全管理与科学保教成为学前教育科学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幼儿园深刻地认识到家长合作的重要性,然而,面对不同层次、不同素质、不同观念的家长群体,如何形成家园合作共育模式?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应由一个科学、合理、有吸引力、有生命力的家园合作运行机制来解决。为适合时展的要求,幼儿园形成了以“家长教育委员会”“家长伙食委员会”“家长安全委员会”为家长团队领头羊的“三会”组织。“三会”对增进家庭和幼儿园间的信息传递,整合、提升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开放办园,形成教育合力,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严格“三会”选拔程序

幼儿园“三会”选拔的过程是自下而上的。首先,幼儿园向家长发放成立“三会”组织的倡议书,明确报名要求,家长自愿报名,然后由班主任按照家长资源的特长进行筛选推荐,班主任推荐的家长名额再经过幼儿园审核、家长差额选举两个程序,最终成立幼儿园的“三会”组织。“三会”由园长召开家委会工作会议,进行学期初的开会工作落实,将各家委会组织按照分工不同,纳入本年度幼儿园各方面工作中。

明确“三会”工作职责

家长教育委员会工作职责:一是定期听取幼儿园园长对幼儿园工作计划、总结、工作情况的介绍。二是对幼儿园各项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三是广泛听取家长对保教工作等方面的意见,并及时与园长联系,交换意见。四是参加或主持幼儿园的大活动。五是参与帮助幼儿园搞好各种教育活动。六是组织专题学习讨论,对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带有共性的问题开展研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七是开展评选优秀家长活动,为孩子做出榜样。

家长伙食委员工作职责:一是关心和支持幼儿园伙食管理工作,每月至少进入幼儿园厨房一次,关心幼儿膳食营养。二是按时参加幼儿园定期组织召开的伙委会会议,掌握幼儿伙食情况,认真听取幼儿园对幼儿饮食的汇报。三是当好幼儿园伙食管理的助手和参谋,及时了解市场食品供应情况,为确保幼儿的安全进餐出谋划策。四是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幼儿园,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五是能了解和代表广大家长的心声,起到内连外接的作用,发挥自己在幼儿园及家长之间的桥梁作用。

家长安全委员会工作职责:一是主要负责幼儿园外部环境的安全。二是定期到幼儿园进行巡逻,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幼儿园安全科。三是每月入园一次参与幼儿园的安全大检修活动。四是参与幼儿园大型活动的安保工作。

多种形式,参与幼儿园全面管理

以“三会”为中介,搭建起家园沟通的信息通道 “三会”走入幼儿园后,家园双方可以借助家长委员会进行双向的、回应式的沟通交流。家长委员会由家长代表组成,可以说是家长的代言人,任何家长对幼儿园有什么要求、疑问、意见和建议,都可以向家长委员会反映,家长委员会能解答的,可以直接解答,不能及时解答的,再把信息及时、真实、全面地反馈给幼儿园,并给出合理有效的建议,经幼儿园园务委员会讨论通过的,幼儿园将采纳并进行整改。家长委员会有利于家长和幼儿园之间进行平等的、经常的、双向的沟通与交流,疏通了家园双方沟通的信息通道,提高了信息交流的效率。

以“三会”为中心,凝聚家长团队力量 家长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保育智慧和经验,如何整合这些经验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孩子的成长,是“三会”组织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幼儿园把“三会”当做密切的伙伴,通过“三会”凝结家长资源中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使保育工作更加家庭化、生活化。

比如,通过发挥家长的作用,幼儿园顺利地制订了孩子合理膳食的制度。合理均衡的膳食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在每次的家长伙食委员会会议中,参与会议的代表都会就烹饪阐述自己的观点,在充分肯定幼儿园膳食工作的同时,也对如何更科学地改善幼儿伙食、合理地使用伙食经费提出自己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针对代表们提出的一些合理化建议,园领导班子、后勤组成员们高度重视,认真做好相关记录,并不断进行分析和改进。同时,幼儿园不断请生活家委会中的委员对幼儿园的膳食质量、经费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并向家长进行宣传,从而使家长对幼儿园的保育工作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家委会参与膳食食谱制定等已成为幼儿园后勤工作的一项长期例行制度,从而确保了幼儿膳食的科学性、合理性、安全性,更好地促进了幼儿的生长发育。

以“三会”为扩充,建立强大的幼儿安全保护屏障 幼儿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幼儿园以“三会”为幼儿园安全工作队伍的扩充力量,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管理,通过幼儿园主导、三会引领、家长参与的方式,共同构筑起了幼儿安全大堤,建立起了强大的幼儿安全保护屏障。如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平安校园工作精神,幼儿园通过家长安全委员组织成立了“家长安全督导员”小组。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及时发现和解决园内存在的安全隐患,切实保障幼儿在园的各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