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少年健康发展

青少年健康发展

青少年健康发展

青少年健康发展范文第1篇

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解决不好,将对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构成威胁。青少年时期的体质健康问题,将对中老年的身体健康构成巨大威胁。青少年时期的肥胖、呼吸和心血管系统机能的下降,是导致和诱发中年后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高致命性疾病的原因。因此,青少年体质健康不能有效改善,从人的生涯发展看,将大大降低中老年的生活质量;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将大大增加今后国家医疗和养老经费的支出。

我国政府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十分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力图有效解决学生体质健康突出问题。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在全国实施了以“阳光体育”为核心的一系列增强学生体质的健康的措施。为了追踪调查我国学生体质变化的情况,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中心、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研究部对2007年至2010年全国大中小学近10万所学校,约1亿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采用的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了分析统计,同时,对教育部直属大学一年级新生按照生源地分类进行验证分析,形成了《2008―201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分析报告》(以下简称“《分析报告》”)。结果表明,从2008年到2010年,总体上,学生的测试成绩逐年提高。从2008年至2009年,平均提高了5.31分。与2008年数据相比较,2010年学生体质分数等级分布比例整体好于2008年,及格率有所提高,特别是优良率提高明显,由52.80%增长到56.24%。这表明,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改善出现了转机,下降速度得到遏制。但是,尽管如此,《分析报告》显示,由于长年积累,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依然严峻,体质健康问题仍然突出。

一、中国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仍然突出

1985年至2005年,5次大规模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显示,中国青少年学生在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和身体素质的多个指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水平下降现象,特别是从1995年到2005年这十年,部分指标的下降呈加速趋势。《分析报告》显示,2008年以来,学生体质健康下降趋势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但整体上反映出来的指标值仍然令人担忧,特别在以下指标上,显现的问题十分突出。

1. 肺功能指标维持低水平

肺活量/体重指数可以一定程度反映人的肺功能。“体质调研”显示,从1985年至2005年20年间,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数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分析报告》显示,2008年学生的肺活量/体重指数分布,优秀率为15.62%,良好率为22.59%,及格率为39.25%,不及格率为22.54%(见图1)。2010年各年龄组测试结果与2008年相比,整体水平略有提高,不及格率降至20.08%,但是,肺功能总体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2. 超重和肥胖现象严重

《分析报告》显示,2008年学生不同营养状况检出率营养不良占8.58%,低体重占42.21%,标准体重占37.01%,超重占4.55%,肥胖占7.66%。2010年统计显示,肥胖、超重分别为9.41%、5.05%,表明由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和超重情况又有所增加。(见图2)

1985年“体质调研”显示,当时,超重和肥胖问题并不突出,而学生体重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男女生分别占28.9%和36.1%。2010年统计显示,体重不足的男女生分别占38.88%和35.89%。

从《分析报告》的结果看,当前,青少年群体营养状况呈现典型的“双峰现象”,即超重和肥胖问题十分突出,营养不良和低体重继续存在。

3. 近视发生率继续增加

“体质调研”显示,从1979年至2005年我国学生视力不良的发生率不断增加。1985年7~22岁汉族学生视力不良率平均为34.26%。但此后,视力不良率呈现持续快速增长倾向。1995年学生视力不良率平均超过50%。1999年青少年近视发生率上升至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当年“近视第一大国”日本。2005年的调查显示,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小学生为31.67%,初中生为58.07%,高中生为76.02%,大学生为82.68%。至2010年,中小学生近视率又呈现全面增长趋势。(见表1)

2008年北京市10万余名初三学生参加了中招体检,结果显示,69.28%的学生视力不良,即裸眼视力低于5.0。2008年上海市102万余名中小学生视力检查结果显示,50.59万人视力不良,其中,高中学生视力不良达到80%以上。2008年,湖南大学新生入学视力检查发现,近视率竟然达到87.22%。

4. 速度、力量素质增长趋于停滞

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是人体运动能力的重要基础。“体质调研”显示,1995年至2005年,学生身体素质中反应速度素质的50米跑成绩,反应爆发力素质的立定跳远成绩和反应力量素质的引体向上、斜身引体、仰卧起坐成绩,除了速度素质下降幅度较小外,其他素质均有明显下降。

《分析报告》显示,2008至2010年,反映学生速度、力量素质指标的50米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斜身引体、仰卧起坐成绩,基本没有增长。依据青少年身体素质发育理论,男子16岁前,女子13岁前速度素质发展较快,男女均在20岁左右达到最好成绩,但《分析报告》显示,实际情况与此不相吻合,从小学到大学,随年级的增高,优秀率降低,不及格率反而增高,反映出大学生更缺乏锻炼。《分析报告》显示,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女生)和引体向上(男生)的成绩也存在及格率以上成绩随学段升高反而下降的趋势。其中,2010年大学男生引体向上及格率仅为70.44%。(见图3、图4)

5. 耐力素质低谷徘徊、柔韧素质成绩向好

耐力素质与人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机能密切相关。依据不同年龄,通过测试400米跑(或50米×8往返跑,11~12岁男女生)、800米跑(13~22岁女生)、1 000米跑(13~22岁男生)成绩反应耐力素质。“体质调研”显示,1985至2005年间,各年龄组男女学生的成绩逐年下降。《分析报告》显示,2008年学生耐力素质不及格率在10%~14%之间,2010年学生能力素质的不及格率,在10.64%~12.84%之间,总体合格率,大学好于高中,高中好于初中。其中,大学生耐力素质优秀率最低。总体上,与2008年相比,反映耐力素质的各项测试指标成绩没有明显改善。

柔韧素质与关节周围韧带、肌腱、肌肉等软组织的伸展性有关。通过测试坐位体前屈成绩反映人体的柔韧素质。《分析报告》显示,2008年,学生总体坐位体前屈的优秀率为27.75%,及格以上比率为97.31%;2010年,学生总体坐位体前屈的优秀率为28.21%,及格以上比率为97.40%。不同学段学生坐位体前屈成绩比较表明,其优秀率以大学为最好,其次为小学和初中,最次为高中。从2008年至2010年,各学段学生及格以上比率均在96%以上,是学生所有素质中成绩最好的指标。

6. 血压调节机能不良比较普遍

血压调节能力反映人的自律神经系统机能,是身体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血压调节能力差,容易引起改变性晕眩、晕倒现象。国内对此研究少见。1999年和2006年,中央教科所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北师大教科所对北京市部分中小学学生进行了“血压反射”的测试。研究显示,从整体上看,北京市中小学生血压调节不良率在60%以上。两次调查显示,青少年群体血压调节不良率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而是呈现波动性变动,普遍表现出血压调节能力不良的现象。

二、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原因分析

从全世界范围看,青少年一代的体质健康水平,特别是体能素质的下降倾向不仅仅中国独有,许多国家都遇到相似的情况。特别是进入20世纪50年代,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问题逐渐成为世界发达国家共同面对的难题,如何增强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也随之成为世界性课题。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1995年至2005年加速下滑的趋势也表现出与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相背离的现象,这同样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为探讨影响青少年体育健康的原因,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现已更名为“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共同组织实施了“中国中小学体育基本情况调查”(2006年9月至2008年10月)和“中国学生健康相关行为与生活质量调查”(2008年至2009年),调查涉及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分别简称“基本情况调查”“健康行为调查”)。

(1)生活环境和饮食方式的重大改变,导致了体力活动的明显减少,加速了人类机能的退化,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也随之下降。

居住环境的改善、交通的便利,限制了青少年的活动空间,减少了青少年户外活动的时间。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城乡居民的居住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城市建设中高层公寓式和农村城镇化聚集定居形式的推进,客观上限制了居住者的活动空间和活动方式,大大减少了青少年的身体活动。同时,交通日益发达,出行方式的多元化、现代化,也导致了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的体力节省化,大大减少了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自然运动刺激。

西方快餐文化盛行,过多高能量物质的摄入,导致膳食不平衡或营养过剩,直接引发青少年肥胖症的增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青少年的营养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由于科学、平衡的膳食结构没有建立,以及洋快餐的误导,高热量、高脂肪饮食成为青少年食物的主要成分,加上活动量和活动强度的减少,使过剩性营养不良成为导致青少年肥胖不断增加的最重要原因。北京大学季成叶教授研究指出:在中国,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儿童青少年的肥胖流行率越高;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肥胖率已接近发达国家(美国除外)水平。

(2)以过度保护为特征的隔代教养方式,剥夺了促进青少年儿童自然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运动刺激;网络时代,以久坐不动为特征的静态休闲方式,阻碍了青少年获得持久的、足够的运动乐趣并以此为基础的经常性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养成。

针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的趋势,日本著名学者小泉英明等脑科学家试图从神经系统机能发展的角度揭示其规律和机制。脑科学研究认为,儿童早期的“运动刺激缺乏”和随后的“运动刺激不当”是导致青少年体质健康下要的生理原因。[2]

研究认为,青少年儿童在婴幼期间如果缺乏运动刺激或刺激不当,就将导致大脑因受到的刺激不够,相应的神经系统机能得不到自然成长,以此为基础的人的生长发育及其表现出来的体质健康也随之遭受影响。

另外,脑科学研究认为,脑的发育过程存在一系列的关键期和敏感期,与之相适应,人的生长发育同样具有关键期和敏感期。研究认为,青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些后天的身体机能发展需要在适当的时候获得必要的外界刺激,如果外界刺激不能满足这些需要时,就会错过生长发育的最佳机会,人体的某些身体机能就永远得不到充分发展。

研究指出,在现代化程度不高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环境中,青少年参加运动、劳动、同伴游戏等各种活动,能够满足基本运动需求。运动刺激与青少年的自然生长保持平衡关系,能够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运动刺激的负荷和强度都在减少。在最重要的关键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运动刺激,就会导致相应的运动中枢神经的退化,使学生的生长发育逐渐失却物质基础,表现出体质健康水平的下降。

从以上述研究结果来考察1985年至2005年这20年来的中国社会的变化,不难发现,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与运动不足、缺乏体育锻炼有密切关系。

中国家庭结构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教养方式的变化,溺爱、娇生惯养等不当的教养方式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体质健康。1980年开始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大大改变了现代家庭的结构,“四二一”的家庭结构模式带来了教养方式的变化。有调查显示,全国范围内有近五成0~6岁的儿童接受隔代教育。在北京,有70%左右的儿童接受着隔代教育。除了无节制满足儿童食物摄取的需求,隔代教育最大的弊端是对儿童的过度保护。出于安全考虑,儿童被限制在家庭内活动,户外活动得不到鼓励,以致儿童缺乏必要的身体活动,造成严重的运动缺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中国青少年一代的文化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这种改变同时改变了青少年以身体锻炼为主要内容的休闲形式。在网络时代,青少年一代更喜欢从网络获得信息和快乐,比较容易沉溺于虚拟时空甚至发展为网络成瘾。基于网络的游戏、阅读、交友成为青少年闲暇的主要方式,久坐不动的静态生活习惯逐渐形成。“基本情况调查”显示,中小学学生在课外和双休日,占用时间最多的是“做作业”和“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健康行为调查”显示,20.2%的中学生每天用于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的时间近60分钟;在双休日,有14.8%的中学生上网时间超过120分钟。过多时间沉溺在网络,加上更长的时间用于做作业,使得青少年没有机会到户外参与更多的体育活动,不能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和与同伴交往的快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难以形成。

(3)青少年承受巨大的考试和升学压力,直接导致了睡眠时间的严重不足和学习时间的延长,减少了闲暇时间特别是体育锻炼时间。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以来,由于我国选拔人才的高考制度以文化课考试成绩为依据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加上中国家长对子女获得高质量高等教育机会的不懈追求,导致了青少年的应试压力并没有出现减轻趋势,在某种程度上反而越来越重。这种压力反映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最直接的表现是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和课业负担过重。

“健康行为调查”显示:有近一半的中小学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小学生9小时以上、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的睡眠时间。近70%以上的中学生在清晨6:00左右起床。80%以上的中小学生在21:30分以后睡眠。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睡眠时间越少,初中、高中毕业班学生经常在23:00以后睡眠。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睡眠不足4小时,其神经反应能力将下降45%。生理学研究表明:睡眠是少年儿童生长的主要手段。只有在晚上22时至凌晨1时的深睡眠状态,人的生长激素才能大量分泌,才能最有效激活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如果睡眠不足、深睡眠时间短,新陈代谢将受到极大影响,这无疑将严重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

在升学和考试的压力下,青少年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大大超过国家的相关规定。“基本情况调查”显示,超过60%的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超过国家规定的7小时,超过60%的初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超过国家规定的9小时。由于课业负担重,学生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间同样大大超过国家规定。调查显示,小学低年级学生约50%的学生每天作业时间超过国家规定的30分钟;小学高年级学生约30%的学生每天的作业时间超过国家规定的60分钟;约20%的初中学生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间超过国家规定的1.5小时;有10%的中小学生每天的作业时间甚至超过3个小时。

大部分中小学学生不仅承担学校的学习任务,而且还要完成家长安排的学习任务。“基本情况调查”显示,75%的中小学学生参加各种特长培训、学科辅导班或家教。国家规定的休息时间,大部分花在了学习和完成作业上,用于休闲的第一是看电视、上网,第二是阅读漫画、书刊、报纸等课外读物,第三是与同伴游戏、玩耍,而专门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最少。

研究表明,中小学学生睡眠不足、学习时间过长事实上对学生学习本身没有益处,只能严重降低学习效率。

(4)体育教育不能按国家规定严格实施,导致学校体育课程不能开齐开足,学生正常体育活动时间被挤占;体育课程缺乏科学设计,脱离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大大削弱了锻炼效果。

“基本情况调查”显示,全国超过1/3的学校的体育课程并未按国家“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学时,三年级至初中三年级每周3学时,高中每周2学时”的规定执行。调查还显示,体育课是学校课程中最容易被取消的课程之一。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民健身条例》规定在校学生每天要保证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但“基本情况调查”显示,只有18%的学生能达到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42%的学生只能达到每天0.5小时的体育活动,而有40%的学生达不到每天平均0.5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高,能够达到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学生逐渐减少,高中学生的情况最差,只占12.5%,而情况最好的小学生也只能达到22.6%。

研究表明,目前新的体育课程设定的目标体系,并没有严格按照儿童生长发育和动作、能力发展的规律和顺序进行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多的还是按照运动训练的体系和教师的能力来设计。因此,所实施的体育教育脱离了青少年神经系统发育和身体素质和机能发育的需求,在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关键期不能给予最适宜的运动刺激,错失有效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和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良机。

专家研究认为,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课程改革还处于“泛化”过程,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评估体系尚不能好好地围绕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素质形成合力。[3]

(5)体育教师数量不足和教学能力下降降低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学校体育安全保障制度的缺失以及场地器材的缺乏制约了学校体育的全面开展。

高质量的体育师资队伍是学校体育高效率、高质量的保证。高质量的体育师资一是指数量充足,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二是指教学能力强,能够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的体育锻炼。但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学校体育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的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刘海元,2007年)调查显示:我国现有中小学约60万所,但是,体育教师只有约43万人,中小学体育教师缺额约29万人,其中小学体育教师缺额最多,约额缺24万人。中西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学校规模的制约,学校只能保证语文、数学、外语等考试科目师资,存在严重的结构性体育教师缺编现象,80%以上的学校体育教师为兼职。与此同时,由于普遍存在的体育教师职业不被重视,教师接受在职培训、参与教研活动的机会少,知识老化、技能消退,导致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严重降低了体育教学的效果。

国家中小学体育卫生专项督导(2008年11月,中央教科所体卫艺中心专家参与)发现,当前由于缺乏健全的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责任分担机制和社会赔偿的保障制度,导致了学校体育不能依法全面实施。调查显示,对学生运动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没有契合的法律规定,教师、学校担心承担巨大赔偿责任,是制约学校体育正常开展的最重要因素。与此相应,调查发现,许多学校明令禁止攀爬、体操、耐久跑、游泳、足球等体育项目的开展,而这些项目,尽管有一定危险性、对抗性,但恰恰对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有益而且有效。

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是开展学校体育的必要条件。“基本情况调查”显示,超过70%以上的学校体育设施、器材的配置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其中“有一定差距”和“差距太大”各占一半。从地区来看,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尤为严重。“中国西部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吴昊等,2006年)对农村学校的调查结果显示,“十五”期间仅有25.7%的学校能够达到教育部门规定的体育器材配备目录的最低要求。阻碍农村学校体育正常开展的最主要因素是“缺场地器材”。2008年至2010年全国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专项督导检查发现,当前城镇新建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配置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学校扩大招生所形成的学生对运动场地、器材的需求。[4]

上述导致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种种原因,总体上源自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其中,有的原因是现代化的必然产物,不可能消除,不可能回复到以前的状态,例如居住环境、交通方式、家庭结构等等。但是,有许多原因是可以通过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努力予以控制或消除的。例如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不健康的行为习惯、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过重的学习压力、不当的体育教育等等。

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给增强青少年体质、维护青少年健康的任务提出新的课题和挑战。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当前,从青少年教育的角度,促进青少年体育锻炼、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教育干预重点策略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从婴幼儿开始,就要大力推行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消除对儿童的过度保护,保证儿童在入学前就有足够的、自然的运动刺激和合理的膳食营养,为学生正常生长发育奠定重要基础;其次,提升体育教师的能力,科学制定体育课程,以学校体育为主体,保证学生获得足够的、与神经系统发育匹配的、适宜的运动刺激,以提高体育教育的实效性和科学性,有效解决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第三,减轻学习压力,保障学生健身的权利,保证学生获得体育锻炼的时间,为高质量的体育教育提供制度和条件保障。

当然,仅仅依靠教育干预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导致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原因其形成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有的由来已久,有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有的伴随现代化而来,是面对迅速推进的现代化,整个中国社会猝不及防,没有足够的思想和物质准备所致。因此,解决当前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是一项长远而艰苦、必须动员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4]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教育部关于2010年全国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教育部文件.教体艺[2011]4号 2011年8月31日印发.

[3]小泉英明.脑科学与教育入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青少年健康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舞蹈;形体;训练;作用

一、正确的舞蹈教学对少年儿童智力发育的作用不可或缺

少年儿童通过舞蹈形体训练,能真实地感受生活,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认识生活,在美的神韵中升华一种对善良美德和美好生活的憧憬。今天,舞蹈已经成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国家未来发展的百年大计!

1.舞蹈教学可以提高儿童的记忆力

舞蹈教学有两大特点:一是年龄跨度大。小到学龄前儿童,大到12~13岁的小学生。二是训练时间短,间歇时间长。通常每星期活动一次,每次活动也就两、三个小时,是否学会、记住,时隔五天再来上课是否还会跳,很大程度上要靠孩子的记忆力。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启发和鼓励她们,培养她们的兴趣,诱发她们的参与意识,使学员的大脑经常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提高记忆能力的作用。据我的了解和观察,凡是舞蹈跳得好的孩子,在学校也往往都是名列前茅的好学生。这说明舞蹈这种特殊的锻炼方式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是很有好处的。

2.舞蹈教学可以开发儿童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为了避免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除了在教室里上课外,还要常常给孩子们留课下作业,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从游戏中、从舞蹈中启发她们的想像。例如让她们用肢体语言去模仿表现白云、小溪、开火车的姿态、吹泡泡及各种小动物姿态等等,她们天真无邪的情感与动作往往为我们创作儿童舞蹈奠定了基础。这样老师教得开心,学员玩的尽兴,很轻松的完成了教学内容。

二、少儿舞蹈教育也可促使心理逐渐成熟

1.通过少儿舞蹈教育,可以陶冶少儿的情操,培养少儿对美的追求

少儿舞蹈教育是通过优美的音乐、优美的旋律、优美的舞蹈动作的有机结合,塑造出了优美的舞蹈形象。少儿在学习、训练表演的过程中会受到美的教育,尤其是一些健康向上的少儿舞蹈节目,都具有十分丰富而且符合少儿思想特点和少儿通过训练、表演,展示思想教育内涵。别人自己也受到了思想教育。

2.少儿舞蹈教育是培养儿童团队精神的一种好形式

少儿舞蹈教育一般是一种集体教学、训练、排练、表演为一体的教育活动。在教学、训练、排练、表演等方面有严格的统一性、规范性、强制性。这种统一性、规范性、强制性有助于培养少儿严格的纪律观念,有助于培养少儿的团结意识、协作配合意识、荣誉观念及团队意识。目前,少儿中独生子女比较多,在城市少儿中独生子女已占绝大多数。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少儿缺乏团队意识。因此,通过少儿舞蹈这种教育形式,对少儿进行团队精神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3.少儿舞蹈教育可以培养少儿的吃苦精神,磨炼少儿的坚强意志

少儿舞蹈教育是通过少儿自己参与、自己感受、自己体验的形式来实现的,对于教育和受教育者,都是艰苦的。受教育的少儿可以通过这种艰苦的学习过程,受到吃苦精神和坚强意志的教育。

4.有利于培养少儿良好的审美感觉

舞蹈通过调动人体动作、表情、姿态、情感内心体验等多种心理和生理机能,为孩子们提供和构筑了富于童心的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空间。因此,在强调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我们应当特别注意发挥少儿舞蹈教育在培养健全的新一代外形与内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三、少儿舞蹈可使少儿形成匀称的优美体形

1.在舞蹈训练中,总是要求小运动员要充分展开四肢,动作舒展,身体向上拔立,所以促使了端骨与骨干之间的软骨生长,使少儿个子涨高,四肢变得修长

各种基本素质联习,又使其韧带 肌肉发育平衡。更好得形成脊柱的生理弯曲,但不难看出,少儿经过一段时间的舞蹈练习,可促使其形成四肢修长 匀称的优美体形。

2.少儿舞蹈可预防“少儿肥胖症”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少儿常常由于营养过剩,活动少造成肥胖,体重主要包括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组织的重量,在少儿的生长发育时期,前面的非脂肪重量在少儿体重所在比例差异不大,体重的增长主要是脂肪的增多儿造成的,所以说通过训练能抑制脂肪过多增长,即少儿舞蹈训练能预防“少儿肥胖症”

3.少儿舞蹈练习能纠正不良的身体姿势

通过训练可以纠正含胸弯背、 探脖子等不良姿势,对于有的X型腿和O型腿的少儿,坚持训练可使其腿形有所改观。具体方法如下:

(1)含胸弯背的纠正训练方法。有些小朋友由于平时不注意坐立姿势,往往很容易有含胸弯背的毛病,这些毛病,只要家长及早发觉并督促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是可矫正的。家长除了给小朋友做形体方面的练习外,还要经常地提醒小朋友养成挺胸立背的习惯,并可作一些矫正的补充练习。

(2)双手扶墙压肩胛带练习。预备动作:双手举过头顶,比肩略宽,扶住墙壁。手不动,上身尽量向前压,同时把胸部挺起,凹腰。这个练习要经常做,养成挺胸立背的习惯。

(3)下腰掰膀子。预备动作:小朋友伏卧地上,直膝绷脚,双手夹头伸直,另一人站立其身后。小朋友双臂夹头伸直抬起上身下后腰,另一人抓住其双臂往下轻压。注意肩关节放松,不要憋气。然后回到预备姿态。

(4)伸臂掰膀子练习。预备动作:双脚平开直立,两手交叉上举,掌心朝上。两臂伸直用力往后掰,同时立起后跟,胸部向前挺。然后下后跟回到预备姿态。要求:反复做16次。呼吸:向后掰膀子时吸气,还原时呼气。

4.舞蹈训练可以增强儿童的体质,发展身体素质

青少年健康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综述

家庭作为青少年生活的载体,在个体的一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今后一生的发展。

一、我国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影响的研究现状

自20 世纪20 年代开始,西方释梦、自由联想技术等心理健康研究成果就被介绍到中国。一些使用行为疗法原理分析心理障碍的研究也开始出现,心理学家丁瓒还在多地建立了心理诊所。随后由于多种原因,心理健康研究在我国一度中断,直到80 年代,这方面的研究才重新开始。而我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研究也始于这段时期。通过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所有的核心期刊数据以“青少年心理健康”为关键词,进行精确匹配检索发现, 最早的研究成果发表于1983年,2000年以前的文献仅有68 篇, 2000-2010 年发表的文献有1214篇,2011-2016年4月有805 篇文献。可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思想的进一步解放,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开始受到重视并得以发展。

1.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之理论基础研究

(1)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基于教育学视角。学者们多是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出发,分析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如家庭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等。余毅震等通过对调查测量结果的分析,指出父母教育方式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何晓燕等提出不良的亲子关系,尤其是频繁的亲子冲突不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幸福感,甚至出现行为。谭亚菲则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认为父母干预子女行为的方式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呈正相关。

(2)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基于心理学视角。就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的心理学基础而言,学者们大多做了许多微观的研究。张璐等从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影响的角度,指出父母应使用积极的教养方式, 给予子女更多的情感温暖理解, 使孩子更好地发展亲社会行为。

纵观已有的理论基础研究,多是基于教育学与心理学层面,其他相关理论基础缺乏。因此,研究者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从其他相关学科中汲取养分,促进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理论研究的深入,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提供坚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2.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的实施策略研究

(1)父母是改变的主体。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体,其教育方式是家庭教育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父母既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更要转变教育观念;不仅要建立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还要改变不良教养方式,并以身作则。

(2)学校与社会教育所做的尝试。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单靠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付出,不如联合学校与社会一起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效果来得快。很多学者提出要尝试课程改革,如运用阅读疗法、绘画疗法、写作疗法等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二、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1.理论概括不足

总体来讲,经验介绍居多,理论探讨较少。已有的研究多停留在教育学层面上,多是“浅谈”“浅析”。引进的研究多,自己的研究少;呼吁性的多,研究性的少。

2.忽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性

单亲家庭与双亲家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父母抚养家庭子女与祖辈抚养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在表现形式、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具有其独特价值。

3.轻视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机制研究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构筑完善的家庭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则是其中的基础工程。家长的个人素养参差不齐,需要专业的心理健康工作者进行有效引导,开展科学、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青少年健康发展范文第4篇

1青少年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因人生阅历不够等,遇到问题不能正确客观的看待问题,遇到事情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往往感性成分超过理性成分,容易意气用事做出很幼稚很冲动的决定,导致问题更加严重,在青少年以后的成长中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同学之间的一点小摩擦就很有可能引起他们的肢体冲突;当学习成绩有所进步时,就会控制不住流露出骄傲的神情,相反,如果在生活中和学业中遇到不顺,又会怨天尤人,对自己失望。高期望与残酷的现实之间的差距往往成为青少年自我消沉的原因。除此之外,青少年时期的逆反心理也是造成不健全人格的重要原因。

2美术教育有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

2.1美术教育发现学生在美术方面的特长,帮助学生进行情感调节

美术学科没有严格的考试等硬性要求,对于学生没有强迫学习的压力,所以这门课很受学生们的欢迎。在美术课中,学生们不仅能够欣赏世界名画,还可以听老师讲解一些名画中有趣的故事,从而让学生们得到身心上的放松。而绘画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活动,能使人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释放紧张或消极情绪。在美术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关注和赞赏学生。美术本身就是一种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这就需要老师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美”,抓住这些闪光点对学生加以关注和赞赏。

2.2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拓学生的思维

“任何一个艺术问题都不会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而可以作多种解释,没有什么法则能确切地告诉学生究竟是他还是她的解释才正确。”因此,在美术作品评价方面,我们要转变以往那种光以美术作业画的不好,或像不像的单一划评价,转为过称性的,综合多元的评价,以此体现美术的多样性、个性化、创造性等基本特征。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如此,并不是只存在唯一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不能钻进死胡同,使自己陷入误区。产生偏激的思想,而是将很多问题事情都看开,告诉自己总会有办法解决的,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

2.3美术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建立自信心,促进青少年人际交流

在美术课堂,教师往往会讲一些艺术史,向学生们介绍艺术史上一些伟大的极具个性的艺术家们,这些艺术家大多充满自信,很多艺术家一开始的藝术作品都是被当时的权威否定的,但是这些艺术家对自己的作品及其的自信,自己开画展,丝毫没有因为权威的否定就放弃了自己的艺术生涯,学生们在听了这些故事后,很多学生都在潜移默化中对自己又自信了一点。

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学生更需要自信,对自己以及自己的绘画作品自信。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自己内心的艺术品,升华自己的内心。在这样的艺术创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从其他学科中无法获得的体验。美术教育能够正确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来了解世界,看到世界的阳光面,从而用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人生,用艺术提升生活质量,让生活充满美好。

2.4美术教育中美术的纯粹陶冶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

美术作品依靠美的形象打动人。老师带领学生欣赏各种题材的美术作品,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不仅欣赏作品中艺术形式美感,还可以体会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内在感情,比如在欣赏伦勃朗的《夜巡》时如何把前方战争的激烈,骑士们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紧张氛围表达出来;欧仁·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作品展示了硝烟弥漫的巷战场面,以一个象征自由的女神形象为主体,她高擎三色旗,领导着革命者奋勇前进。画面气势磅礴,色调炽烈,用笔奔放,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幅作品让每一位观者都能体会到战争的无情,人民对于自由的渴望。诸如此类的艺术作品还有很多,它们能够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净化和陶冶的作用。

3总结

综上所述,美术课没有严格的考试要求,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可以减轻其心理压力及过重负担。美术教育注重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等。一位台湾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健康与内外压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强弱有关。内外压力是客观存在的,非人力可以改变。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青少年健康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青少年;性教育;社会工作;健康教育

一、研究缘起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首例艾滋病在美国报道以来,全球已接近4000万人死于艾滋病,亦有超过3600万HIV携带者带病生存,艾滋病因流行迅速、死亡率高一度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与发展的重大性公共问题。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三大途径,其中近年来性传播在艾滋病传播中占据主流,随着世界范围内青少年风险性、无计划性以及无保护性婚前性行为的增加,青少年群体已成为世界上HIV感染的最脆弱的群体。[1]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群体,生理发展的成熟并没有伴随心理发展的成熟,身心发展不平衡的青少年群体在面对生理发展、性意识觉醒、自我认同等问题之时,呈现出诸多困惑,青春期一度用“暴风骤雨期”、“多事之秋”、“最危险的时期”等词语来形容。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家庭在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上的缺失,一方面形成了全社会谈性色变的羞涩心理,另一方面又为性健康教育蒙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青少年面临着来自生殖健康、性健康、疾病防治与自我保护等层面的困惑与需求。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艾滋病防治、青少年生命教育、青少年婚恋观等层面的议题也频繁出现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等决策性文件之中。显然,加强对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调查与研究,建立合乎青少年身心发展以及中国本土文化与国情的性健康教育体系,探索积极有效的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方法途径以及模式,不仅事关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成败,也关系青少年身心健康与发展,更关乎国家青少年事业的顺利进行、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以及美好生活图景的实现。

二、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被调查者开展问卷调查与访问。一方面,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曲靖市M中学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810份,收回有效问卷780份,问卷回收率96.3%,被调查者年龄集中在12-16岁,参与调查者平均年龄13.4岁,男女学生比率431:349。另一方面,采用访谈法,选取20名学生家长、4名班主任老师和若干名学生作为访谈对象,对家庭、学校以及青少年性教育的状况开展了深度访谈,获得了第一手资料。

三、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青少年性健康知识较缺乏,存在知识偏差与误区

问及是否知道男性与女性的生长器官的名称,超过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回答不出来,参与调查的431名女学生中,80%对月经周期、排卵期的计算一无所知,41.5%的女学生认为“安全期进行性生活不会怀孕”。利用《艾滋病知晓率国八条》对780名被调查者进行检测,发现知晓率(八道题目答对6道及其以上的视为知晓)不足六成,依然有45.6%的被调查者认为蚊虫叮咬会传染艾滋病。47.6%的被调查者对感染艾滋病毒的妇女能否生育健康孩子表示无从知晓。显然,被调查者群体对艾滋病的传播等知识依然还十分模糊,存在认知偏差与误区。问及是否发生过插入性性行为,居然有8.2%的被调查者表示有过性行为。问及“中学生发生性行为”的态度,约30.1%表示只要双方自愿就可接受;约30.7%的学生表示“能理解但不会身体力行”,10.7%的学生表示“赞成”,20.8%的学生表示不赞成,7.7%的学生则认为无所谓,可见中学生对中学生发生性行为的态度包容性非常强,反映出学生的性健康意识淡薄。

(二)性知识来源渠道单一,性教育方式宜采用灵活化、多元化的形式进行

学者陈运遂的研究指出53.4%的初中生从书本和同学处获得性知识,32.9%的初中生从家长和老师那获得性知识[2],宋桂云等人亦指出青少年性知识的主要来源依次是学校、医学书籍、报刊杂志[3]。调查发现,性教育专题讲座以及性健康教育网站是受大多数青少年青睐的方式,分别占比10.63%和9.18%,选择个别咨商服务的则占比7.25%,选择科普读物宣传材料学习性知识的仅有3.86%,以上5大性知识学习培训路径总和仅达35%,65%的学生认为综合性、多元化的培训方式,是性健康教育的重要策略,学生群体尤其对互联网为媒介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方式感兴趣,认为这种方式便捷、灵活而且符合当前大家的学习习惯。这也为当前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提供了启发,选择合适的多元化的性健康教育模式成为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必然要求。

(三)性健康教育内容必须是注重性道德、性生理以及综合性知识的教育

性教育是基于性生理、性心理与性道德的三个维度的教育,性道德教育是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两性关系与性生活规范以及行为准则的教化与规训,致力于青少年正确的性道德观念的塑造,从而避免性犯罪以及遭遇性伦理争议。有学者甚至认为青少年健康的性道德在降低性犯罪,减少未成年少女怀孕以及未婚先孕概论方面有着积极的功能。[4]当下我国社会生活中低俗化、庸俗化、不道德性行为依然存在,第三者、包二奶、婚外情这些刺眼的词语充斥在人们周围,加强青春期性道德教育势在必行。调查结果显示,26%的调查者最希望获得“性道德教育”方面相关的知识,19.9%的青少年最希望获得“性生理知识”,主要包括避孕、性传播疾病预防、性卫生等,17.96%的青少年最希望获得“性心理知识”,关于“性法制知识”的需求非常低,不到6%;25%的青少年希望获得两种或多种性知识的教育。

(四)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途径应实现泛化与多元

问及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主体,80.3%的被调查者表示学校当之无愧,76.5%的被调查者认为“父母”应该是性教育的承担者,43.6%的学生认为同伴也是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显然,家长和教师依然是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主体的核心力量。17.2%的学生表示自己的父母会面对面向自己传递性知识,58.3%的学生表示,自己的父母会通过购买性健康教育读本和书籍给自己学习,20.2%的学生表示,父母会间接向自己传递性教育知识,如利用电视媒体中的案例,进行旁敲侧击,依然有4.3%的学生表示父母从来不向自己谈论性方面的话题。此外,在访谈中也了解到,在教育途径上,性健康教育途径较为单一,主要以学校课堂教育为主,而应与之相配合的家庭性健康教育、同伴式性健康教育引导,以及科学利用传媒进行性健康知识传播等方面都存在薄弱环节。

四、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实践对策与路径

社会工作作为西方舶来品,其发展至今历经一个世纪有余,其遵循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倡导社会公平与正义等价值理念使其在服务于人的工作与职业中凸显其专业属性,社会工作专业主张用专业知识方法与技巧,发挥优势视角、实现资源的链接与整合,帮助有需要的个体、家庭、群体、社区等解决自身问题,发展自身能力,促进社会关系协调,实现社会稳定。社会工作专业价值指导下的性教育实践,是以人为本的性教育实践。社会工作介入性教育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服务于青少年的社会工作者熟悉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基本脉络,社会工作的理念价值恰恰迎合了青少年寻求自尊、自决的需求,工作方式方法灵活多样且注重参与互动与协作,能采用多样化服务方式与技巧,寓教于乐。

(一)以专业社会工作方法,推动青少年性健康知识的普及,纠正偏差实现增能

首先,社会工作者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将社会工作方法、价值融入具体社会工作实务,通过鼓励青少年社会参与、培育青少年性健康同伴教育骨干、培育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组织与社团等方式,赋权于青少年群体,激发青少年的潜能。其次,充分利用社会工作在预防青少年社会问题、促进青少年发展等层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展文娱活动、兴趣小组等方式促进青少年学习健康知识,增强体质、陶冶情操,协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育其社会责任感,预防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社会工作者通过提供国内外资讯,协助青少年关注世界发展态势,明确自身的任务与角色,促进青少年自我统一性的形成;社会工作者通过团体工作、社区工作等方式方法为青少年群体提供有关身心健康发展的知识与技能,促进青少年知识增长、人际关系改善、社会适应以及全面发展。第三,发挥社会工作专业资源链接与整合的作用,积极引进专业性健康教育专家学者定期对社区青少年以及家长开展性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培训以及个别咨商服务,通过社区宣传与倡导,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区环境。

(二)以多元化教育培训与学习方式,满足青少年性健康知识的渴求,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探索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持续推进以及互联网的全面普及,传统的面对面的说教方式、学校家庭教育方式在适应现代社会变迁以及青少年群体需求方面变得力不从心,改革传统性健康教育模式,探索多元化教育培训、学习互动模式,在满足青少年性健康知识渴求层面变得十分必要。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来加以应用与推广,改变传统的直接互动方式、改变传统的空间互动概念,探究非面对面的、虚拟空间化的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模式。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的高科技优势,整合优质家庭教育资源,通过合适途径最大范围传递准确的性健康知识。另一方面,结合青少年以及现代传媒的特点,通过精心策划组织专题活动、短视频、实务案例、心灵鸡汤等方式,充分利用QQ、微信、微博、抖音等多元化交流平台,满足青少年性教育需求,排忧解难,相关部门做好监管工作。

(三)以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融入青少年性健康服务,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

将社会工作助人自助、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案主自决价值观融入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服务,积极倾听青少年的心声,从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视角,关注其性生理健康、性心理成熟以及性道德观的养成教育。社会工作者可以将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融入青少年家庭教育、学校性教育以及社区教育之中。一方面,通过对青少年家长开展青少年性教育关怀与辅导服务,协助父母学习必要的性健康教育知识与技巧,以便对自己的子女提供引导和支持;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通过积极融入学校性教育团队,充分利用学校教育阵地,开设专门的性健康教育课程,协助学生能掌握科学的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养成良好的性道德。最后,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社区教育以及社会倡导等形式,督促报刊、杂志、书籍以及网络等宣传媒体规范管理,营造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实现家庭—学校—社区多元主体的整合,完善青少年性教育社会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