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于智慧课堂的建议

对于智慧课堂的建议

对于智慧课堂的建议

对于智慧课堂的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案 智慧课堂 互动教学系统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教育的品质和质量,关注个性和智慧的发展。21世纪人类文化正从知识文化走向智慧文化,培养“有智慧的人”已成为时展的迫切要求。然而审视现在的课堂,过于注重知识和技能,从根本上失去了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智慧发展的整体关怀。课堂要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从单纯传授知识的课堂转向培育“有智慧的课堂”,实现“转识成智”的转变。基于“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的构建,正是借用数字化手段营造智慧课堂的有益探索。

一、什么是智慧课堂

随着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课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分数,更要关注学生的未知世界、生命感知,给予其人生以智慧的启迪。教师应该是充满智慧的人,课堂应该是智慧的课堂,课堂要以教师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

然而,智慧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很难说清楚什么教育是智慧的。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告诉我们,智慧具有流变、灵动的特性,人们给它罩上了神秘的外衣,使智慧变得虚无缥缈。因此,很难对智慧下一个统一的定义。智慧是教育的理想,乃至一种境界。但如此“虚”而难于把握的“智慧”,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实现,有无规律可循?怎样的课堂是智慧的课堂呢?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智慧是生成的,知识是学来的”。中央教科所副所长田慧生认为:“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但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由教育的细心呵护而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国家督学成尚荣指出:“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用教育哲学指导和提升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领教师和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

我们认为,智慧课堂是基于生命发展、基于唤醒智慧、基于培养合格公民的课堂,是启迪学生智慧的场所。“智慧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注重知识发展的课堂教学形态,由从学生知识的增长到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师生交往,创设自主的课堂、活动的课堂、情感的课堂、生活的课堂和趣味的课堂;通过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通过智慧教师富有智慧的教学,培育学生灵性、完善学生个性、开启学生智慧。智慧课堂的核心思想是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智慧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方式和策略、教学设计等以学生的智慧发展为目的,是以教师的教学智慧为根本条件,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中体现“转识成智”,促进学生智慧成长的教学过程。

由此可见,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时代的呼唤,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契机,也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使命,本课题的研究有着鲜明的时代意义。

二、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和理念

智慧课堂中教师是智慧的教师,课堂是智慧的课堂,管理是智慧的管理。宗旨在于以教师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指导学生应用自己的智慧,协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智慧,培养学生创造自己的智慧。

智慧课堂中的每一组材料、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都是教师精心选择、理性思考的结果。理性的设计引起学生理性的思考,理性的思考促进学生对课程本质的理解与掌握。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建构一种自我组织、自我进化、自我完善、自我构建、自我发展的,具有独特个性的、完整的集成智慧体系。教师的教学策略不仅局限于怎样把本课知识讲清楚,而是包含了怎样创设问题情境,怎样把现实生活中蕴含的大量课程信息引入课堂,怎样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理、合理猜想、寻求证据、作出证明、举出反例、社会调查、小组讨论、发表意见等等,从而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样,学生在课上得到的就不仅仅是知识,而是实践经验和解决方法,从而也就有了创新的可能和成功的体验。

与“智慧课堂”对立的是“知识课堂”、“应试课堂”。所谓“知识课堂”、“应试课堂”,主要特质在于其教学的最高目的是以对“课本知识”的单向习得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垄断者,课本是毋庸置疑的“权威”,而学生的学习方式则是以知识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考试为主。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让课堂成为智慧课堂,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和沟通、合作和交往、实践和创新的能力,让他们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发挥自己的创造,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转识成智”。

归纳一下,智慧课堂具有三大基本特征:一是课堂是一个“生活场”,它应当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使生命得到不断成长;二是课堂是一个“思维场”,它应当有利于学生高智慧的形成与发展;三是课堂是一个“情感场”,它应当有利于学生的情感世界在一种自由、和谐的氛围中不断得以陶冶与美化,成为合格公民。智慧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包括:一是教学目的以追求学生的智慧发展为指向。二是教学过程以强调师生情智交流为本体。三是教学评价以关注学生智慧发展过程为重点。

三、构建互动教学系统对智慧课堂的作用

(一)课前―发挥教师网络集体备课磨课的优势

一堂好课必须“赢在起跑线上”,课前的认真备课非常重要,需要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一堂好课也要讲究技巧和效率,必须经过千锤百炼、反复磨课,才经得起推敲和学生检验。如果能发挥学校的引领主导作用,构建一个互动教学系统,开展网络集体备课磨课,将原来课前同行间的局部交流扩大到全校甚至校外,或者进行其它学科及社会资源的渗透,将为教师合作搭建一个坚实的平台,设计出一堂更好的课。

所以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的构建不能光局限于课内,还要包括课前备课的模块,教师可以在这里方便地上传、搜索、共享教学案(包括课件、试题、微课视频)等各类教学资源,可以自动进行格式转换,并且有不同的工具可以使用,例如查字典。

发挥网络的优势与集体的力量,突破传统纸上备课的限制和时空限制,任课教师在平台上备好课并共享,其他教师登录后即可查看这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通过大家的交流建议,互通有无,最终反复修改形成磨课共识,再交还给任课教师充实自己原有的教学案等教学资源。这样可以使每一节课都融入集体的智慧结晶,同时每一节课的资源还可以反复使用和不断提高,大大提高每节课的效率,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

(二)课内―全方位超越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一般是讲练结合的模式,课堂效率低,教师很难实时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有针对性、个性化的辅导,往往是凭经验猜测重点、难点,导致已经掌握的学生也要跟没掌握的人一起反复炒冷饭,没有掌握的学生有问题却得不到点拨。长此以往,学生两极分化严重,教学进度受阻,思维走向凝固。

如今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下,学生的人性品质、信息素养、创新精神日益受到重视,如果能构建一个互动教学系统,将极大地打破传统课堂的樊篱,全方位超越传统的教学模式。

例如:为了推进数字化教学,构筑智慧课堂,在2013年举行的由杭州市人民政府等部门承办的“第二届移动教育高峰论坛暨移动智慧教育的实践与发展研讨会”上,来自香港和台湾的专家介绍了“未来教室”及“智慧教室”的概念和经验。所谓“未来教室”,就是通过领先的互联网技术,利用云端服务器建立资源和学习平台,让教师和学生能随时随地进行教与学。目的就是为了促进高效的互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智能终端和学习内容的整合、师生间工具透明化的互动至关重要。“智慧教室”的贡献,在于让老师的课堂时间分配更有效率,腾出更多时间与学生互动,提高学生上课兴趣。“智慧教室”中的智能终端可以将学生在课堂上所做的笔记或习题等城即时呈现在电子白板上。实物展台则可以将作品或文稿等传输到电子白板,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材料呈现、教学情境创设及数据分析整理等工作。

专家讲的“未来教室”及“智慧教室”,其实就是我们说的智慧课堂。目前智慧课堂项目已经在杭州不少学校开展,包括杭州再灵科技和施强国际等公司都在杭州各区县学校进行试点,比如上城区有13所学校与再灵科技合作试点两年,试点学科已经覆盖到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美术绘画、阅读理解等全部基础教育学科。下城区也与施强国际旗下的施强网校合作,在春蕾中学等三所学校进行试点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试点学校的数字化教学装备及模式也得到了更新。

考虑到听众的接受程度,香港和台湾的专家讲得都比较浅显,主要介绍了硬件终端的情况,较少涉及软件平台,其实,要全方位超越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一个互动教学系统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的学校,硬件配置可能差不多,主要的差距是在软件平台建设上。

以下城区的施强网校项目为例:他们的智慧教育平台界面,打通了电脑、电子白板和平板电脑等三大终端,可以线上进行数百人的名师课堂教学。平台界面是一块网络黑板,在三大终端中都可以调用,左上角展示摄像头中教师教态,包含录制的声音。左下角是在线学生的状态,对学生可以在线点名及锁定学生机或平板电脑屏幕防止学生开小差,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网上举手。教师上课时网络黑板界面中可以随时调入已经上传到服务器并自动转换格式的课件等资源,也可以直接在平板电脑上板书并体现到网络黑板上并进行多页保存,还可以调用画笔等工具或通过搜索得到各类图形、试题库、字典等资源。教师还可以把网络黑板上展示的课堂重点部分操作过程及教师的教态和声音录制成微课,还可以调用黑板上的试题集并自动或手动进行作业批改、统计和点评。学生利用平板电脑可以将上课时老师的板书、课件展示及标注拍照或截屏存笔记,方便课后复习,对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在线与教师交流。

(三)课后―方便多方协作助推教育

学生智慧的生成要经历知识经验的准备、积累、酝酿、顿悟的过程,所以课后的复习和交流也很重要。需要构建一个互动教学系统,学生可以在课后随时调用课件、微课视频、拍照和截屏的笔记等进行复习并完成作业,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调用下一课老师的教学案或备课笔记来进行课前预习。

同时,学生课后的回家作业,无论是读、写、听、说,老师和家长既能远程“监控”,又能对孩子进行实时辅导。甚至老师明天的授课内容,家长今天就能提前知晓,方便多方协作助推教育。

四、数字化智慧课堂构建的功能需求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智慧课堂的特征和理念出发,我们可以认识到培育智慧课堂的重点是“转识成智”。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智慧课堂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智慧课堂的物理架构设计是在无线网络环境支持下,由多屏交互系统、无线反馈系统、平板电脑、远程教学系统、课堂实录系统等部分构成。数字化智慧课堂在功能需求上应充分利用技术手段,调动课堂各要素的作用,促进人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的学习与发展,其大致有以下功能需求:一是配有电子白板,能将教师或学生端的平板电脑内容通过投影机投影到电子白板上。配置网络统计和分析软件,能对学生答题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二是具备智能化交互的功能,配备高清交互设备,能实现远程控制、远程音视频交互、远程视频会议和网络直播点评等功能。三是能够全程智能录播,教师走动或学生回答问题时的场景能智能跟踪录像。支持电子白板中演示界面内容的录制,电子白板及平板电脑中书写、演示的内容均能记录下来,可录制多画面授课场景最终自动生成一个视频文件。四是拥有网络或本校提供的泛在的教学资源,包括电子书包、有声课本、错题云等。

以上功能并不要求全部都有,有些学校仅仅只是搭建了一个数字化的平台,通过多屏交互系统,也能很好地实现数字化智慧课堂的构建,只需要有以下基本功能:一是电子白板与平板电脑的智能交互与分析系统,支持随时随地任意组成虚拟学习小组,进行协作学习。二是智能课堂实录系统(具备微课视频录播、复习点评等功能)。

以上数字化智慧课堂的构建中,硬件主要是电脑、电子白板和平板电脑三样,软件主要是支持这三大终端的安装在服务器上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的建设。相比之下,软件的功能需求要远大于硬件,可以有许多个性化的设计,例如:动画有声课本的设计,既可满足教学内容的实际需求,又可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和交互性,极大提升教学效果。普通话、英语评测功能,能有效解决学校长期以来难以开展口语教学和测试的难题,能全方面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手写板书实时朗读功能可以使教师写板书时“即写即读”,减轻教师工作量。语音搜索功能可以免除教师使用软件和课件时的繁琐操作,只需一句语音指令,软件便自动为教师调用相应功能和资源,大大提高使用终端的效率,节省课堂宝贵的时间。

五、如何构建基于“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

构建数字化智慧课堂,需要构建互动教学系统,才能实现“转识成智”。下面就以杭州市大成实验学校为例,介绍一下学校是如何构建基于“数字化教学案”(是广义的数字化教学案,包括课件、试题、微课视频等各类资源)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的。

(一)总体思路

通过实践研究,参考MOOC(幕课,即互联网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成功的经验,建立起一个适合九年一贯学校本土化的“类幕课平台”,为学校的智慧课堂教学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撑和技术保障,为教师的数字化成长提供极大的空间,并力争让来自五湖四海,有着明显不同的教育背景、知识基础的孩子,跨越数字鸿沟,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能,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二)预期目标

一是实现课堂教学过程数字化,实现课堂教学实时互动反馈。二是实现学生评价体系数字化,形成完整的学生成长电子档案袋。三是打造多维立体的家校沟通新模式,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实现数字教学资源的积累,为教师、学生、家长提供个性化、指向性的服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能。五是逐步提升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家长、社会的数字化意识。

(三)具体内容

开发建设“一中心、四平台”,构建基于“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

“一中心”即信息存储智能处理中心,可以将现有的教学案分年级、学科、章节、课时进行存储、并方便地在平台中进行编辑、导出、打印和管理。建设教学资源库,提供包含中小学主要学科的全部课件、试题、微课视频,并实现教学资源按年级、学科、章节、课时等方式的管理、检索、上传和存储。开发管理平台软件,建立用户管理机制,实现资源和信息的智能化处理。“一中心”是构建基于“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的基础。

“四平台”包括课堂教学、教师应用、学生应用、家长助力四个平台。

课堂教学平台,是构建基于“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的核心,它包含“学情调查、目标问题、交流展示、学能监测、拓展提高、反思评价”六个功能模块。能够实现对前期学生错题云和当前学情调查情况的智能处理并给出教学建议;能够随时调用信息存储智能处理中心中的教学案(包括课件、试题、微课视频)等资源,帮助教师备课磨课,同时能够检索题库自动或手动组卷,根据作业情况建立错题云,实现对每次作业及每道题的数据分析;能够利用开发的专用电子白板软件,实现随意书写、随意作图和微课的自动录制;能够让师生通过平台进行主、客观问题和学生综合素质评语的交互反馈,并通过直观统计图表显现。

教师应用平台主要包括PC端教师备课和平板电脑端教师授课(网页版和安卓版)两大功能。网页版能实现基于学情调查等六个模块的备课,能实现文档的格式转换并打印,能对权限下教学资源按年级、学科、章节、课时等多种方式进行管理;能完成班级管理和学生分组管理;能完成题库的检索、组卷和上传以及对错题云的教师端查看和处理等功能。安卓版能让老师在授课时对试题进行手写批改和交互反馈,并查看每次作业及每道题的数据分析。

学生应用平台的网页版可以查看每门学科每次作业及每道题的答题情况并订正;可以查看学生个人错题云;也可以观看微课视频多次学习。安卓版除以上功能外,还可以在课堂上实现问题的接收、查看、手写答题、提交和即时反馈等功能。

家长助力平台也包括网页版和安卓版两部分。主要用来查看自己孩子每门学科每次作业及每道题的答题情况,并与班主任、学科教师、学校管理层、社区实时沟通反馈,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数字化教学不再“遥不可及”,智慧课堂也“不再是梦”。目前,大成实验学校基于“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正在招标建设过程中,其中课件、试题、微课视频等教学资源已经比较完善,教师开展“数字化教学案”备课、上课的热情也很高,已有一定的基础。等2014年暑假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将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丰富课堂教学资源、调动师生家长的应用积极性。下城区教育技术中心将根据学校使用的情况,适时将该校的经验向全区、全市推广。

今后,大成实验学校将在完善平台和资源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的功能,比如课前的教师网络集体备课磨课、课中的错题云数据库、课后的学生电子书包等模块。进一步完善云平台和云资源,运用电子书包开展“智慧课堂”教学。进一步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创新,开展个性化教学,迎接教育信息化的新挑战,促进学校教学模式的新变革。

参考文献:

[1]沈俊卿.让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成为智慧课堂[J].教学创新・理科园地,2012(54)

[2]崔婧.智慧教学新模式.智慧城市专题,2013:86.

[3]陈卫东,叶新东,张际平.未来课堂的互动形式与特性研究[J].课程与教学,2011,():9197.

对于智慧课堂的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智慧体育;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融合;构建

目前在高校传统教学工作中,经常会有学生身体素质低、教师教育理念不良、方法单一等问题,制约着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系统化落实与高质量实施。而将智慧体育融入到传统性的教育模式中,就能够借助线上平台、线下课堂的相互整合形式,打造出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较为活跃、宽泛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在体育技能、知识与实践操作学习方面的有效性。

一、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模式问题

教师在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存有很多的问题与不足,不仅不利于学生身体素养的提升,还很难激发起学习体育技能、身体锻炼技巧的兴趣。主要的问题表现为:

(一)难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传统模式中教师只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忽略其体育技能的掌握、日常的身体锻炼,很难从改善大学生身体素质、体能等层面入手开展系统化的教育活动,这样会导致教育的有效性降低。据调查,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肺活量方面、身体素质方面、力量和耐力方面不佳,甚至有下降的趋势,虽然各个省市已经针对此类问题制定了相应的体育教学政策和制度,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应用期间,很难为学生打造良好的身体锻炼、技能学习环境,无法通过有效性的措施提升学生身体素质[1]。

(二)缺少健全的教育体系从高校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层面而言,其中还缺乏较为良好的教育体系,首先,没有形成正确的理念,无论是高校、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过于重视考试成绩,学生为了得到很高的分数,会参与到枯燥性、机械性的技能练习活动中,教师为了取得良好的成绩,不能按照学生个体性的差异制定体能训练与技能练习等实践项目,很难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体育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甚至没有形成因材施教的专业化教育理念,导致各方面教学工作的实施,不能与素质教育要求相符。其次,所应用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非常单一,虽然教师可以利用俱乐部、选项课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但是,此类模式的应用,教师和学生过于集中,还是局限于教师进行教育、学生进行学习,不能灵活性的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也没有设定全面性的评价指标。学生在学习体育技能的过程中,多数都是模仿教师的示范,在下雨的时候、天气异常的时候,只能进行室内的教育,难以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展灵活性、创新性的教学指导活动[2]。

二、智慧体育和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融合意义

从具体的体育教育层面而言,将智慧体育和传统的模式相互整合,有着一定的育人价值和意义,主要的意义体现在:

(一)能够提升课堂信息化水平智慧体育的应用使得传统性的课堂局限性被打破,可以将物理性、数字化的空间全面衔接,借助网络技术开展体育行为方面的监控工作、分析工作与测量工作。而且在智慧体育的教育领域中还能通过先进的传感器设备对行为有着系统化的感知,便于开展教育监督工作、体育课程落实状况的管理工作等,同时还能为体育教育创新发展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通过精确性的数据信息、科学化的指导手段等,引导学生参加到相关体育活动中。课堂教育方面还可以借助云计算智能化技术,分析处理海量的数据信息,为学生提供质量较高、美感较强的学习视频,学生在认真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掌握标准化的体育技术动作,还能增强其体育的审美能力、综合素质[3]。

(二)能够为教师提供优质性的教育资源智慧体育中涉及的体育教学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就是教学方面、医疗方面、文化方面等各种资源,例如在教学中会为每个体育动作设置卡路里消耗的指标数据,学生在了解之后就会形成自主性身体锻炼的兴趣,在科学参与体育锻炼的同时还能规避意外风险。而且在智慧体育中还能利用数字化技术、网络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等,为学生打造相应的运动空间、模式和生态系统,使得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创造出较为轻松愉快的体育技能和知识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技能、知识点掌握与理解效果。智慧体育中的网络平台学习资源非常丰富,教学资源也很优秀,教师可以在其中整合、搜集能够提升教育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优质性资源,在科学配置课堂资源的同时,实现线上教学、传统教学之间的互动与联合,最高程度上进行各种教学模式优势资源的配置,为提升高校体育教育指导质量和效果提供了良好的支持[4]。

(三)能够与大学生多样化需求相符从本质层面来说,智慧体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快速性、准确性的对人们在体育方面的需求产生理解,属于高级系统化的生态工程。新时期的学生有着鲜明个性特点,在体育锻炼方面的需求具有多样化的特征,而智慧体育和传统模式的融合,就能够结合不同学生的需求,自动化提出各种锻炼计划,使得学生选择和自身身体健康、需求较为贴近的身体锻炼方式,满足其在形体塑造方面的需求,这样在适应学生需求的同时,能够调动其参与体育学习、身体锻炼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最大程度上增强教育的效果[5]。

三、智慧体育与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融合构建

上述内容中研究了二者之间互相融合的意义,为将两者融合的价值彰显出来,下面提出融合构建的建议,旨在增强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与高效化程度。主要的融合构建建议为:

(一)构建运动打卡的模式近年来我国的智慧体育平台已经开始向着功能化方向、个性化方向进展,为增强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培养其专业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身体锻炼习惯,可以发挥智慧体育平台技术作用,构建运动打卡模式,先结合不同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学习目的、学习内容等,为其提供各种身体锻炼的建议,针对性的编制相应的锻炼方案和规划,使得学生按照自身身体状况、体育技能学习目标等选择其中某项打卡的项目,在每天锻炼和学习期间都可以积极打卡。在平台中应该为学生设置具有一定安全性、动作技术准确性的教学视频,主要涉及核心力量锻炼的教学视频、心耐力锻炼与四肢力量锻炼的视频、身体某些位置运动损伤康复锻炼视频等,在学生打卡的过程中,自由选择锻炼项目、接受平台的监督,然后教师在课堂教育之前了解学生打卡、学习的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总结参与锻炼、学习技能的不足和问题,然后带领学生集中性的解决某些问题,这样不仅能够节省课堂的反思与总结时间,还能在教师的引导与鼓励下增强学生的技能和知识学习效果[6]。

(二)构建相应的体育育人平台对于智慧体育的相关平台而言,具有资源整合特点、信息的特征,将其和传统模式相互融合,应着力构建体育育人平台,提升信息化水平,将线上与线下相互联系,增强有关的育人效果。首先,从物联网发展的情况来讲,体育运动中普及量最高的就是智能化可穿戴设备,将其与传统教学相互融合,能够使得经验类型的教学转变成为科学设计类型的模式,精细化的研究学生运动数据,个性化开展指导工作,还能过程性的进行评价,因此,建议高校的体育教师能够在传统性的教育工作中应用智能化运动装备,为学生设置相应的运动档案,例如:采用运动手环,在微信平台中对学生运动过程中的心率状况、运动密度、卡路里的消耗状况等准确的监测,自动化的采集各种数据信息和指标,跟踪性的了解学生的体育锻炼频率、时间长短、健康性等,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家长,都可以查阅有关的运动档案,了解学生日常运动状况和身体健康的情况。其次,构建平台之后还需为学生推送趣味性的知识内容和信息,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体育课程的具体内容等,在平台中推送体育新闻信息、身体锻炼信息、康复信息、营养学信息、保健信息、解剖学信息等,利用各种信息内容调动学生在体育技能学习和身体锻炼方面的兴趣和欲望,逐渐形成较为良好、健康的体育运动和身体锻炼习惯[7]。最后,在平台中应为教师、学生、家长设置相应的界面,对于教师来讲,所设计的界面应该和体育教育相关,涉及布置作业的系统、批改作业的系统、学生体育锻炼检查的系统、请假条审批系统等,还可以在平台中和其他的教师互动沟通,及时性地解决问题,相互分享成功的经验。从学生界面来讲,就是为学生设置体育技能视频内容、体育赛事内容、体育新闻内容、作业打卡内容等,可以在其中与其他同学沟通、和教师之间交流,也可以申请请假。所设计的家长界面,就是家长可以在平台中了解学校政策和制度信息,明确学生的学习状况、体育锻炼情况等,同时还能为学校教育管理、教师教学等提出宝贵意见。这样在完善智慧体育平台、增强其与传统教学模式融合效果的情况下,可以借助智慧化的系统与平台增强传统教育的效果,发挥先进技术和系统的作用优势。

(三)构建完善的教学监测系统教师可以借助智慧体育平台,将课堂传统教育工作和课外的体育锻炼活动、教学监测工作等相互整合,借助新型的教学指导模式、监测方式等调动学生在体育技能学习、体育锻炼等方面的自主性与积极性,科学性进行学生体育技能操作、身体锻炼的指导与引领。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可以使用专业化的仪器设备对学生心率状况、体能消耗状况等进行监测,在操场、宿舍中也可以设置健康测评的仪器设备,利用边界性的健康评价方式与管理方式等,及时性的将锻炼结果反馈出来,然后在智慧体育平台中利用动画形式和字幕形式等给予学生一定的表扬与鼓励,在学生获得一定成就感的情况下,能够增强其自主锻炼、学习体育技能的兴趣[8]。

(四)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系统教师应重点将线上平台和线下课堂的教育方式相互融合,最高程度上增强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和作用。课前的预习阶段,通过智慧体育平台为学生发送理论知识、技能内容,要求学生在平台中自主学习知识技能,教师在学生预习之后到平台中了解具体状况,然后在线下的课堂教育环节中对其预习的效果进行检查,按照学生所使用的智能装备、智慧检测结果等,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的设计运动强度和频率,保证教学的安全性,借助个性化、特色化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差异化的教育指导。在课后的复习环节,主要是在智慧体育平台中为学生设置体育动作和技能练习的作业,要求学生复习之前学习的内容,然后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教师在智慧体育平台中为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录下自己的体育动作视频,上传到平台中,教师进行评价和分析,明确学生在体育技能和运动过程中的不足,且学生在自主录视频期间也能够通过视频的形式及时了解自身在体育学习方面的不足、运动技能的缺陷,然后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技能掌握状况等,改善学习现状、弥补学习的不足。

(五)构建针对性的教学指导系统建议高校的体育教师在融合智慧体育与传统模式的过程中,可以在智慧平台中了解学生在不同信息和视频方面的点击情况,明确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然后按照学生的具体状况为其选择感兴趣的教育内容,线上为学生播放视频,线下针对性地评价和分析学生具体运动状况、薄弱部分和兴趣情况等,为每位学生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设置差异化的预习知识点、运动的方案计划,提升体育教学指导的精准度、个性化水平,同时还能在良好的教育指导下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积极在智慧体育平台中学习、了解与掌握各种体育动作技能、身体锻炼的技巧等,甚至还能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形成终身体育的良好观念[9]。

(六)构建家校合作的系统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运动素养的形成,单凭教师的努力远远不够,家长也应参与到监督和监测活动中,建议高校和体育教师在应用智慧平台期间,能够构建家校合作的系统和模块,家长通过有关系统了解学生的体育技能学习状况、监督学生日常锻炼情况,和教师相互沟通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体育爱好、提高身体素质。家长可以在系统中为教师提供学生在家庭中运动的信息、情况等,也可以与教师共同商讨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提高身体素养,这样在家校共同努力下,能够增强体育教育效果。除了上述几点智慧体育和传统教育模式之间的融合方式之外,建议高校和体育教师能够结合学生本身的身体素质特点、体育知识的学习需求、体育技能的学习情况等,在智慧平台中为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推送不同的视频和信息,确保学习目标和信息能与学生的需求、兴趣等相符。同时还应借助智慧体育平台完善和优化传统的课堂模式和机制,引进先进的教学APP等为学生传输视频、传送资料等,使得学生动态性、随时性地学习知识内容。教师也可以借助智慧平台直观性、可视化地了解和评价学生体育技能、身体锻炼技能学习状况,不断增强教育指导工作的效果[10]。

对于智慧课堂的建议范文第3篇

“自上而下”的学校教学改革,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功,只有深深地扎下根来,汇聚民间智慧的滋养,才能获得蓬勃的生命活力,夯实“自下而上”的群众基础。相对于掌握着话语权的学校政策的决策者和理论的引领者来讲,更多的教学改革参与者,如广大的教师和学生,他们对教学改革有期待、有思考、有批判、有经验,其意见和建议以各种形式表达出来,便是所谓“民间智慧”。这些“民间智慧”代表着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利益和心声,若仔细倾听,则声声关情;它们源于底层,贴近实际,直面学校教学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有的或许尖锐刺耳,但总是难于回避;它们往往基于经验提出问题解决思路,也许不无偏颇,却肯定不是一无是处。可见,民间智慧有源、有根、有生命力,是教学改革的“活水源头”,自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它不可无视,不可忽视,不可替代。就像“土方也能治大病”一样,教学改革的民间智慧也有可能对教学改革作出独特贡献的。

思路决定出路,古人说“穷则思变”,有些“民间智慧”实则是被生存困境“逼”出来的,是“不平则鸣”的结果。学校的教学改革不妨“问计于民”,听听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实践证明,教学改革的民间智慧曾孕育出无穷的创新举措,有些甚至令人击节赞叹:有些偏远学校音体美教师严重紧缺,为了给分散的学生开出、上好这些课,便摸索出教师“巡回教学”的办法;为了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有些教师便琢磨出“学案教学”的模式;为了保障学生自主学习,有些教师便将课堂讲授限制在15分钟内,请学生监督计时;为了增加亲和力,有的老师尝试了“微笑教学法”,请幽默和游戏做“秘书”;为了丰富课程资源,有的老师倡议建立班级“隐形图书馆”;为了实现合作共赢,有些学校教师自发成立了“教学互助组”……只要实际教学有需要,教师们就能迸发出许许多多“化腐朽为神奇”的实践智慧。

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亦可“倾听”一下学生的“民间智慧”。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其实非常值得教师教学时对照反思。如,有研究者以“如果你当教师,你会怎样做而使自己的教学更受学生欢迎呢?”为话题访谈中小学生,他们的回答异彩纷呈:“我要是当老师,就尽量让学生多发言,要机会公平,不能老让那几个学习好的说。”“能讲故事,会打比方,表情丰富些,最好始终微笑。对课堂发言不好的学生不训斥,反而宽容一笑,最能感染人了。”“教学方法新颖些,搞点配乐朗诵、分组抢答、难题‘侦破’、模拟法庭什么的,老师嘛,就得像武林高手,有许多绝招,才能出奇制胜。”“我要是老师,就不会总站在讲台上。我会学习互动型电视节目主持人,走到学生中,请他们发表意见,我只是简要地点评。”“我会像新闻发言人那样,在讲台上放盆花,自己养的鲜花,穿着西服、打着领带,面带笑容,用亲切的语调讲课,还很客气地请学生提问,然后耐心地一一回答,这样比较有风度。”“我很笨,想不出多少新点子,但我会发动学生帮忙想办法,让他们举手表决,采用谁的好点子,就写到班级日志里,谁被记的次数多,就树他为学习榜样。”……学生们对课堂教学的种种想象,不就是最好的关于教师教学细节改革的“民间智慧”吗?

教学改革的“民间智慧”,就像传说中的神奇宝藏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汇聚教学改革的“民间智慧”,其实质就是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克服在教学改革中“等、靠、要”的思想。因为对于教学改革的“能”与“不能”、该“为”还是“不为”,教师和学生的眼睛往往是雪亮的。在教学改革中坚持走群众路线,多听取民间智慧,有助于克服唯书唯上、脱离实际的毛病。我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教师和学生才是学校教学改革的真正主力军!所以,要注意搭建宽广的交流平台和畅通的互动渠道,解放师生的思想,鼓励他们就教学改革建言献策,实现创造力的“全民动员”,集思广益,汇纳百川。将“藏龙卧虎”变成“龙腾虎跃”,鼓励“众人拾柴”,自然火焰就高。我们可以设想并期待教学改革“民间智慧”的泉涌和井喷,那将是一种多么激动人心的景象啊!如果校史能如实记录下这些广大师生的“民间智慧”使学校及其教学变得日益美好的故事,那又该怎样地激励更多的后来者啊!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对于智慧课堂的建议范文第4篇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同课同研”作为一种校本教研模式,就是要求每位教师面对同一课题,考量自己的教育教学优势与弱势,深刻洞察不同班级学生整体学习的差异性,以学定教、因学而导。通过“个人预设与试教反馈问题、集体评议集体创设、试教、发现问题反馈问题、集体构建、再试教”这样反复的精心打磨,构建出注重让学生感受过程、习得规律、发展智慧的课堂教学预案,从而为高效课堂打下坚实的落脚点。

“同课同研”营造的氛围,让教师体会到“同课同研”带给自己“教”“研”相长的益处:不仅能够促进自己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还能享受到教研带给自身的快乐与成就感。

“同课同研”追求为学生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点燃学生心灵火花,体验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教师面对同一课题进行多样化的创生。正是这些多样化的教学创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而且也使我们看到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各展其才,各尽其能,才能使教学常中求异、异中求同、同中求奇,倡导出一种勇于创新和实践的教研精神。

对于智慧课堂的建议范文第5篇

一、转变教学思想,发挥师生双重智慧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学智慧的内涵包括教师教的智慧和学生学的智慧,教学智慧的价值取向在于教师与学生生命主体的共同发展,教学智慧的生成有赖于课堂教学情境的不断建构。”(杜萍,王兆坤:《试论教学智慧及其生成条件》,《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2期)。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智慧视为教学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师生智慧合二为一,共同指向课堂目标的达成,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的相关理念。语文是人文课程,因而,课堂呈现的是一种人生理解,一种生命感悟。教师要释放自己的最大能量,充分运用智慧,积极引导学生在阅读、表达中,抓住各种信息,寻求对文本的深度思考,寻求对现实世界的深切洞察,从而感悟生命,丰富内心,完善自我,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学好语文的同时,喜欢上语文课程。

二、创设良好教学氛围,调节师生情感

生命课堂应是情感自由、心情愉悦,环境民主、气氛活跃的课堂。在良好的氛围中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良好的学习氛围需要教师的调节、引导。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不一定是充满智慧的人。只有在厚实的文化积淀基础上,在灵活的知识前提下,才能把教育的智慧运用到炉火纯青。“情感不仅仅是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为智慧的生成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是智慧发展的维持系统。”(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教育研究 》2005年第2期)一个好的语文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激情澎湃或情感细腻的人,能用激情、柔情感染学生,通过精辟的讲解,教给学生知识,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其次还应当是一个循循善诱的导演,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促进学生与作者的共鸣。因此,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积极感情感染学生,让学生进入愉悦学习的状态。

教师的微笑是绽放在学生心头最美的花朵,它传递的是善良、民主、亲和。学生回答出错,教师投以真诚的鼓励的微笑,多等待一分钟,学生会从心底敬佩你的宽容、耐心,进而不断改正错误,超越自我。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就是给学生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语文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帮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教师总是一副不可亲近的面孔,总是很严肃不苟言笑,会束缚学生创新思维,会僵化他们的思想,限制智慧的生成。李吉林老师的语文课堂,经常用表演体会情境,绘画再现情境,语言描绘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她的用意就是为了创设愉悦而美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于学习语文。

三、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教材不仅仅是个例子,而且本身就是一个宝藏。语文教师可以对教材自我开发,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探讨,选取新的视角,读出个性化的认识,观点允许独树一帜。这需要教师选择最适合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例如,学习苏教版课文《台阶》时,我提问:父亲为建新屋付出大量辛劳,请思考文末一句“父亲老了”有什么深刻含义?这是个多重性问题,学生很快能意识到“父亲年事已高,身体垮了”,并找到佐证语言。对于“精神老了”这一层次理解起有些难度,特别是结合文本语言阐述得不具体。“父亲闪了腰后坐在台阶抽烟时,流露若有所失的样子”,“这人怎么了?”这些句子需要慢慢研读、品味,才能咀嚼出其中的滋味。在教学时,我因此提问:“请你根据情境猜想父亲面露若有所失时心里会怎么想?”“这人怎么了”一句后省略了怎样的潜台词?学生起初不明就里,但在回读文本后,悟到了文本的隐含内容。父亲可能会想:自己老了,不中用了;我还能做什么,连挑水这么简单的活都干不了……通过猜想,补潜台词,学生很快读出年迈的父亲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失去了人生的奋斗目标,一种辛酸、凄怆的情感自然被学生从内心深刻感受。

教学《皇帝的新装》时,在疏通情节后,我让学生自选角色表演并说出选取角色的理由,达到分析人物形象的教学目的,这些也是教师智慧设计问题,选择合适教学内容的表现。在这个课堂上,学生跃跃欲试,畅所欲言,心灵之门纷纷开启,智慧的火花被快速点燃,学习热情高涨。当然,教学要求过低,教学内容的设计不会对学生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四、不断建构教学情境,创设动态的课堂

生命课堂应是动态的。课堂教学能按预设波澜不惊地进行,固然很好,但新的教学情境出现,也会使课堂异彩纷呈。学生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打破了原有课堂的平静。聪明的教师会抓住此时的生成资源,带领学生献策出力,积极迎战教学困境。运用点拨、启发等方式引领学生进入新的思维空间。

在情境的感染和熏陶中,在一串串妙问的开启下,学生会独辟蹊径,发出智慧火花,形成群体智慧,将课堂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师生挥洒自如,相互引领,共同成长,从而达到教学最理想的境界,生命的课堂得以生成。比如,教学苏教版《生命与和平相爱》时,我将教学任务巧妙地转化为两个主问题:“戴维具有哪些方面的才能?”“他为什么具备这样的才能?”以题带课,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探索,感悟作品的立意。

学生在细读文字时渐渐发现,戴维才能有多面性:惊人的语言才能、写作才能、快速接受新事物的才能、交际才能。对于交际才能,部分同学不认同,课堂产生很大争议,我因势利导,让学生展开辩论,必须从文章找出言语证明各自的观点。当时气氛非常热烈,课堂高潮迭起,最后双方都能自圆其说,此时教师无需指出谁对谁错,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问题设计目的已经达到,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让他们保留各自的意见。原来较为纷繁的内容在激烈的争论中解决了,课堂洋溢着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