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允价值的发展历程

公允价值的发展历程

公允价值的发展历程

公允价值的发展历程范文第1篇

(一)公允价值会计起源 在近代会计产生之后的几百年间,历史成本会计一直是一种最基本的会计模式,并长期处于主要地位。然而,随着银行利率、汇率以及金融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编制的财务报告不但不能及时为金融部门及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更误导了人们的判断。在这种背景下,历史成本计量模式逐渐显露出缺陷和不足,并遭到学术界和实务界一致的评判,于是,人们将目光转向既能反映现在又能预测未来的计量模式,即公允价值会计。公允价值会计(Fair Value Accounting),以“盯市”(Mark to Market)为其主要特征,因而又称市值会计,是指以公允价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也就是说,以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或市场价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基础的会计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交易价格为基础的传统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局限性也日益显现,在证券、金融界的强烈需求下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

据有关资料记载,西方发达国家的现行会计模式主要有法德的“成文法”体系和英美的“盎格鲁―撒克逊”两种会计模式,公允价值会计最早起源于法德的会计模式。所谓“成文法”体系的会计模式,是一种由国家政府控制经济实体的会计模式,这种系统化的会计规范最早产生于1673年的法国,法国政府为了保护其经济实体避免破产,要求采用市场价值计量资产负债表。这种会计模式随后被其他国家效仿,尤其在德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会计计量的重心又回归到了历史成本。“盎格鲁―撒克逊”会计模式发源于普通法系的英国,是一种以资本市场为目的,给会计实务者操作留有很大解释空间,并把“真实与公允(True and Fair)”作为评价财务报表最高原则的会计模式。随后,公允价值会计于20世纪70年代引入美国,美国虽然没有在其公认会计原则中具体提出“真实与公允”的观点,但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简称AICPA)在有关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守则中规定: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意见书中必须说明,企业财务报表是否符合公认会计原则,能否公允地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变动。在美国采用了英国的会计模式之后,为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就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历程,笔者将总结并阐述公允价值会计在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

(二)公允价值会计在美国的发展历程 就公允价值会计在美国的发展历程来看,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这一时期可谓是公允价值会计大力发展的一个时期,二是21世纪初期至今,在这一时期,爆发了全球瞩目的次贷危机,而很多业内人士也将此次危机归因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大力应用,但人们应全面地来看待这一问题。(1)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发展时期。自美国开始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以来,会计界和金融界一直对金融工具,特别是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披露问题争论不休。尽管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问题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加深了人们对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严重缺陷,即缺乏相关性的认识。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爆发的“储蓄和贷款危机”(以下简称“储贷危机”),造成2000多家因从事金融工具交易的金融机构陷入财务困境,最终导致400多家金融机构破产,在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无力赔偿的情况下,联邦政府动用1000多亿美元联邦储备基金予以补救。然而,以历史成本会计模式编制的财务报告在这些金融机构陷入财务危机之前,往往还显示“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健康”的财务状况,从而进一步暴露了历史成本应用于金融工具计量的缺陷和不足。许多投资者逐渐意识到,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告不仅不能为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甚至还会误导投资者对这些金融机构的判断。为此,他们强烈呼吁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 Board,简称FASB)重新考虑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是否适合于金融机构(黄世忠,1997)。在全面分析了此次借贷危机的经验和教训之后,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简称SEC)制定了在金融工具计量实务中逐渐用公允价值会计取代历史成本模式的政策。1990年9月,时任SEC主席理查德.C.布雷登(Richard C. Breeden)在美国参议院的银行、住宅及都市事务委员会作证时指出,历史成本财务报告对于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于事无补,并首次提出了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同时也指出,SEC已经认识到金融机构会计由历史成本模式转变为公允价值模式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努力制定恰当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财务报告。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工具领域应用的发展与证券市场波动、经济危机和金融工具创新有直接联系。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股票市场波动暴露了用历史成本计量权益证券投资的局限性,80年代的储贷危机引发了对“历史成本模式是否适合金融机构”的广泛讨论。之后,SEC和FASB确立了逐步在金融工具计量实务中推广公允价值会计的基本原则,因为“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描述了市场对金融工具直接或间接包含的未来净现金流量现值的估计,所用的贴现率反映了现行利率和市场对现金流量可能发生风险的估计;公允价值信息能更好地使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使用者评估一个主体的投资和财务策略的结果”(FASB,1991)。90年代,衍生金融工具迅速发展从根本上动摇了历史成本在金融工具计量实务中应用的基础。随着衍生工具应用不断增加,介入相关交易的金融机构越来越多,但历史成本模式无法反映这些工具价值的真实情况,使许多金融机构遭受了巨额损失,例如一家金融机构的衍生工具投资损失高达10亿美元。这些事件进一步增强了SEC和FASB在金融工具领域继续扩大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决心,并坚信“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也是衍生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FASB,1998)。可见,美国“将扩大公允价值应用确定为金融工具会计的长期目标”(FASB,2007)是在总结三十多年来金融工具计量实务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基础上审慎考虑后做出的重大决策。(2)21世纪次贷金融危机前后:备受争议时期。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出现,在美国会计界和金融界引起强烈反响。以SEC和投资者为代表的支持者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将极大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使会计信息反映金融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且有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以联邦储备委员会、财政部和金融界为代表的反对者则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是对现行会计模式(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的极端背离,不仅缺乏可靠性,而且将导致金融机构的收益产生巨大波动,促使金融机构的贷款决策短期化。2006年9月,FASB正式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SFAS No.157,简称SFAS 157)――公允价值计量。该准则重新规范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并提供了资产及负债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一般框架。SFAS 157指出:“公允价值是指在计量日市场交易者在有序交易中,销售资产收到的或转移负债支付的价格。”但不幸的是,这个准则推出两年后便发生了自1933年以来最大金融危机。自然,人们会把金融危机的罪责指向公允价值会计,这是因为,新准则规定,在计量日,市场交易者在有序交易中,销售资产收到的或转移负债支付的价格。而次贷危机中的一些资产证券化产品如资产支持证券(AB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和抵押债务债券(CDO)等次债产品应用了这一规定下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这种计量包括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SFAS 157的颁布标志着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达到了顶峰,这是因为该准则正式地规定了公允价值的定义、计量和披露的框架,为公允价值会计的实施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可比的应用指南。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在市场流动性不断恶化的情况下,依据市场参数所顾忌的公允价值已经不能反映资产或负债的真实状况,公允价值应用面对了前所未有的评判。总的来说,公允价值会计在次贷危机中发挥了双刃剑作用。一方面,公允价值会计对复杂的金融工具能够合理确认、计量和披露,同时也尽可能地防范管理层利用历史成本计量的会计粉饰财务报告,掩盖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资产损失。借助公允价值会计,及时、透明、公开地披露金融资产泡沫,促使金融界、投资者和金融监管当局正视和化解金融资产泡沫。倘若不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投资者可能永远被掩盖在金融界创设的虚幻泡沫中。另一方面,公允价值会计披露要求使得金融机构不得不确认巨额的未实现和未涉及的现金流量损失。且次贷中金融工具的应用已经不是单纯地规避风险,更多的是企业和金融机构追逐高额利润的投机行为。公允价值会计所列示的天文数字般的“账面损失”,不仅扭曲了投机者的心理,还造成了恐慌性地抛售持有次债产品的金融机构股票的风潮。公允价值会计这种独特的催化剂效应最终放大和加速了次贷危机。尽管金融界对公允价值会计大加指责,但也不能提出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会计的目标之一是真实反映公司财务信息,尤其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改用历史成本计价的方式,将使很多会计信息失去意义。此外,从长期来看,公允价值仍将是适当的计量方式。它不但增加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还可以更好地反映当前的经济环境。因而,从目前情况看,尽管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角色存在争议,但以成本计价的方法代替公允价值计量的方式显然并不现实,而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成为了主流意见。

二、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基础

(一)决策有用观 会计目标一直是会计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焦点问题,主要存在着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主流观点。受托责任观的理论基础是委托理论,该理论认为,会计的目标是以恰当有效的形式向所有者反映和报告资源受托者经营管理责任及履行情况,所有者和经营者关系明确,为了衡量经营者的责任履行情况,主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因为历史成本下的会计信息是客观、可核的。但是近年来,随着会计环境的转变,历史成本原则开始受到人们的批评。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编制的会计报表既无法反映资源受托者的真实经营业绩,也不能提供对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这是因为历史成本没考虑经济市场的变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企业是经济市场的一分子,企业的价值只有在经济市场中才能体现,脱离了经济市场的价值对企业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会计理论和实务中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也不那么纯粹了。决策有用学派认为会计的目标主要是向现在的、尤其是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决策者,提供有利于进行投资决策需要的大量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信息提供者须以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有用的相关信息为目标取向,而公允价值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与市场环境紧密联系,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决策有用观出现较晚,是在资本市场得到长足发展并成为企业的主要筹资场所之后才在会计理论界被人们认同的。现在人们关注会计报表主要是因为报表可以提供与经营决策有关的信息,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已经被普遍接受。此外,财务报告的目标逐渐集中到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需要上。投资者和债权人最关心的是投资和信贷能否带来现金资源的增加,因此提供有助于评估来自企业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前景的信息是财务报表最核心的目标。这客观上要求财务报表能够跟踪反映企业与其所处社会、经济环境相互作用的情况及结果,使报表信息能够体现物价变动、偶发事件的影响。很显然,相比历史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计量体系更能满足会计目标的需要。所以,资本市场的发展、股权分散程度的提高是推动会计调整目标,进而改革计量体系的最根本因素。可以推断,资本市场越发达,社会对财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要求越高,公允价值也将越受重视。因此会计目标理论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的转变,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产生的理论基石。

(二)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 相关性与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根本信息质量特征,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函数,相关性与可靠性二者不可或缺,“信息既要相关,又要可靠,这是会计的中心要求”。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常常存在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不可能使这二者都保持最大,只能依据不同的环境,做出职业判断,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进行权衡。历史成本之所以能在长期的会计计量实务中占据主导地位,在于其具有较强的可靠性。资产或负债的成本往往是一个客观的数据,其与估计会产生偏差相比少一些主观因素,并且也比现值计算更为客观。历史成本也具有可验证性,但缺乏相关性。公允价值计量则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通过公允价值信息,用户可以了解企业当前所持有的资产负债的真实价值,从而评价企业的机会和风险,及管理当局的管理业绩,从而作出投资和其他决策。但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却是致命的弱点,在不存在公开活跃的市场上,公允价值需要通过估计来获得,而无论估价技术多么先进,可靠性都难以令人满意,甚至会发生操纵行为。要实现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目标,会计信息必须具备一定的质量特征。随着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相关性的质量特征在美国会计信息质量系统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目前,会计理论界普遍认为历史成本有较强的可靠性,但缺乏相关性;公允价值有较强的相关性,但可靠性不足。尽管实证研究者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信息更相关”的说法褒贬不一,但在理论界,认为公允价值具有相关性优势的观点始终是主流。

三、公允价值会计在中国的引入及应用

20世纪90年代,由于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其会计准则中开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国际会计准则也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计量属性在各准则中加以运动,中国基于与国家会计惯例靠拢的目的,也开始逐渐在会计准则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1998年6月12日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具体会计准则首次正式使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该准则不仅规定了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中的应用,还对公允价值概念做了定义,该准则的颁布,标志着公允价值在中国应用的开始,这也是中国会计准则的一个突破。随后,公允价值计量又出现在“投资”和“非货币易”准则中。1998年6月24日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的讲解充分阐述了采用公允价值的四点理由:第一,公允价值体现了一定时间上资产或负债的实际价值;第二,公允价值定义中的“公平交易”为其确定的价值的公允性提供了前提条件;第三,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第四,公允价值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如现行市价、评估价值、可实现净值、重置成本等。然而,由于中国市场经济的不发达和较弱的产权保护,上述准则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企业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操纵利润的现象。为了防范类似问题继续发生,并及时解决已存在的有关问题,财政部决定对原准则进行修订。财政部于2001年重新修订了债务重组、非货币易和投资三项原则,强调了真实性和谨慎性,明确地回避了公允价值计量,按账面价值入账。对于这次修订的原因,2001年修订后的《债务重组》准则的讲解中提到:由于原准则较多地运用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而我国当前的产权市场和生产要素又不十分活跃,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难以可靠地取得,从而给一些企业利用公允价值调节利润留下了一定空间。例如,对于债务重组中的债务豁免,按原准则的规定可以作为债务人的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利润表,这也就给少数公司利用债务豁免操纵利润创造了可乘之机。

随着经济全球化、资本国际化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在全世界的普遍应用,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和迫切,2006年2月15日,中国财政部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规定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中实施。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在实质上的趋同,并在许多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全面运用是最为显著的方面。新准则采取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类似的定义,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对公允价值的计量也是采用以活跃市场报价为主的方法。据统计,在新会计准则统计中,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股份支付、生物资产等17个具体准则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涉及范围之大和应用力度之深都超出了之前会计界的预期。相比于国际会计准则,的38项具体准则更充分地考虑了中国的国情,对公允价值的运用采取了适度谨慎的态度。自此,公允价值又开始在中国会计准则中被普遍采用。由于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采取了适度谨慎的态度,以及中国资本市场还不尽发达,许多资产不存在易于取得的估值参数,所以上市公司对公允价值的使用还十分谨慎,使用范围也十分有限。

虽然公允价值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较短,只有十来年的光景,但其中间却出现了一次明显的反复过程。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大胆引入,到2001年修订准则时的尽量回避,再到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大力推广但谨慎的应用,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的应用经历了一条曲折的道路。目前,加大对公允价值的应用是世界范围内的统一趋势。但是由于各国或组织自身面临的环境差异,使得公允价值的应用在不同国家或组织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四、公允价值会计历史演进的启示

从公允价值的产生与演进中可以发现,会计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中,是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反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公允价值历史演进的考察和审视必须结合其所处时期的经济制度和社会背景,公允价值发展的每一个重大转折都跟当时整个社会的经济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此外,从根本上讲,公允价值既不是一个新颖的概念也不是一种新的实践,公允价值只是对重置成本、现行成本、现值和现行市价的重新“包装”和运用。公允价值是会计计量力图实现的一种理想目标,即真实公允地反映特定时点企业各项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真实公允地反映特定期间企业的真实经营成果,各种计量属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手段,公允价值体现了“真实与公允”会计理念对采用各种计量属性的一种约束和要求。公允价值与具体计量属性是一种目标和手段的关系,公允价值是采用各种计量属性进行会计记录的目的,而具体计量属性则是为了实现公允价值这一计量目标而必须采用的手段,公允价值引领和约束着“重置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现值”等各种具体计量属性在不同场合的选择应用。因此,公允价值只是代表了各种计量属性的终极目标――公平交易,其本身并不是一种计量属性(刘浩和孙铮,2008)。

会计理论界在认识到公允价值会计可能导致严重经济后果的同时,并没有意识到公允价值会计自身的缺陷,金融危机暴露了公允价值会计的诸多缺陷,后危机时代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改革和重塑势在必行。但也应注意到,这些缺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极端市场条件(如投资者因恐慌而不计后果抛售金融资产、市场交易因流动性枯竭而陷于停顿)而引起的。但是,将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改回以成本计价的方法显然不现实。对于公允价值会计未来,也许受质疑的焦点不应是公允价值计量方式本身,而应是产生公允价值的过程,尤其在不活跃或者无秩序的市场上如何认定公允价值。特别是在金融市场动荡中,人类的行为受到市场恐惧左右,为公允价值计量提供一些例外是非常必要的。尽管可能导致信息的透明度下降,甚至是信息操纵,但可以防止金融市场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公允价值的发展历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历史价值

一、引言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重要的计量属性,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但就我国企业应用公允价值的现状而言,仍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如企业内部对公允价值的监管力度不够,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等。为了能够找到相关改进措施,必须先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有一个更加深入地了解。公允价值(Fair Value),又称公允价格或公允市价。其主要是指在熟悉市场情况下,经济交易双方自愿进行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计量则是对公允价值进行的一种计量,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维护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20世纪早期,全球会计学界普遍认可的会计计量属性是历史成本。20世纪70年代,公允价值才在美国会计准则中应用。20世纪80年代,美国将公允价值计量应用于股票投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债务重组和租赁资产等会计处理中。这一时期属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萌芽期,仅限于对资产类科目进行有效计量。20世纪80年代属于公允价值计量的探索时期,美国除了在资产类会计科目的计量中引用公允价值之外,还对公允价值的定义进行了更详尽的论述,并建议将公允价值计量运用到企业抵押贷款和转换债券业务中。并且由于当时全球很多金融机构纷纷破产,这种没有预兆的情况让人们意识到使用历史成本计量方法存在较大的风险。此后金融领域对于计量方式更加倾向于公允价值计量,其主要原因在于公允价值更接近于真实价值。随之,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了推动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发展的会计准则,其标志着国际公允价值计量体系的初步建立,推动了财务会计计量的改革和发展。随着现代经济环境的波动,历史成本已经不再适应经济的发展,而公允价值的地位却逐渐提升。

二、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应用分析

( 一 )新会计准则下应用公允价值的优势分析

(1)有利于有效地保全企业资本。企业在开展生产活动时会对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能力进行回购,从而获取更多的经营效益。如若采用历史进行会计计量,便无法回购与物价上涨相对于的生产能力。这种情形会使得企业的财务面临不佳状况,但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会计计量能有效地解决这一弊端,企业通过采用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方法,在任何时候耗费的生产能力都能按照现行市价或者未来的现金流量现值进行计量。由此可见,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能够弥补历史成本计量方法的不足,也能有效地回购与物价上涨相应规模的生产能力,从而有效地保全企业资本。(2)有利于更加合理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资金是企业顺利开展经济业务活动的基本条件,是企业寻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应地产生了较多的经济业务和经营活动。历史成本主要是对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计量,新出现经营活动和经济业务中存在许多需要预算的业务。由于历史成本对此类业务可能产生的利得和损失并不能有效地进行会计计量,因此容易导致企业资金的流失,也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没有得到合理地反映。公允价值主要是对尚未履行和正在履行的经济业务进行计量,其能较为准确地计量即将产生的利得和损失,有利于更加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更有效地保证企业资金的管理,为推动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基础。(3)有利于更好地适应金融体系的创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企业经济活动的会计计量不在局限于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计量,其逐渐开始延伸至对即将发生的经济交易业务和活动进行初步计量和分析。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了新的经济业务和经济活动的出现,它们要求能够对尚未履行和正在履行的经济业务进行准确地计量。但是历史成本并不能有效地满足这一要求,这种情况使得历史成本会计计量体系面临崩溃的局面。另外,在证市场产生之前,受托责任观主张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其主要原因是在当时的经济交易环境下,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所形成的信息十分可靠。但是在证市场逐渐扩大之后,使得其经济收益和风险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因此很多投资者便十分注重投资收益和风险的相关波动,从而必须为获取更多的投资收益做出准确地决策。而为了有效地提高决策的实用性,应该推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重要性。公允价值是对企业即将产生的利得和损失进行准确地计量,由于投资着对公允价值的认识逐渐提高,使得企业能够很好地适应金融体系的创新。(4)有利于提高决策信息的实用性。经济的发展会引起价格和货币购买力的波动,导致信息的实用性下降。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中的一种,具有较强的时效性。通过对企业即将产生和已经产生的收益和损失都能够合理地进行计量,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因此,公允价值也能够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和实用性。企业在作出重大决策时,需要对企业内部的现金流量有个准确的了解,而公允价值便能较为准确地披露企业当前所获得的现金流量的具体情况。在了解现金流量的动态之后,对企业的经营能力、偿还能力和能承担的风险能力都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为作出正确的决策提供精准的信息。由此可见,运用公允价值能够有利于提高企业决策信息的实用性。(5)有利于促进会计收益的真实性和全面性。传统的会计学指出,会计收益主要是指交易期间已经实现的收入和费用之间的差额。但现代经济学中的收益除了包含会计收益之外,还包括非交易活动和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其相对传统会计学而言对会计收益的内容更加真实和全面。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既要计量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也需要计量由公允价值变动而造成的利得和损失,其符合现代会计学对会计收益的规定。由此可见,新会计准则下应用公允价值有利于促进会计收益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公允价值能够较为准确地揭露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能够深入地了解企业的经营能力、偿还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除此之外,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能够更加合理地反映企业的真实收益状况,能够更全面地评价企业当前的经营业绩。

(二)新会计准则下应用公允价值的弊端

(1)公允价值的信息成本较高。企业人员在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时,必须在每个会计期末对影响会计计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做出准确的认定。整个认定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信息成本,这是公允价值相对于历史成本计量方法存在着弊端之一。运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会增加报表成本,当成本超出收益时,如若仍按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则是一种违背会计的成本效益原则的会计行为。(2)公允价值的主观性较强。公允价值主要是参与经济交易活动的双方对市场价值的一种评估。但由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环境也是复杂多变的,使得市场价值波动较大。对于会计事项的交易价格只能做出估计,并不能有效地确认。另外,由于市场价值属于商业机密,其具备保密原则。加上信息阻断等因素,使得公允价值的取得及其判断难度变大。这种情况使得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由此可见,公允价值的主观性较强,这是新会计准则下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又一弊端。(3)公允价值信息的可靠性较差。公允价值是一个变动性较强的计量方法,虽然在财务报告中能够提供更有效地信息,但是其信息的可靠性并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对于报表的编制者和使用者而言,与收益和风险相关的信息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对称性,并且信息质量的可靠性也难以保证。另外公允价值的获得缺乏依据,估计公允价值存在不确定性,使得有些企业利用公允价值来进行利润操作。这样的情况导致公允价值信息的可比性、相关性受到较大的阻碍。(4)缺乏规范的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支持。虽然在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影响下,我国很多企业都开始应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但是目前为止,我国企业并没有专门的关于公允价值的理论系统,且会计人员的实践技术较差,使得公允价值计量无法按照较为科学和规范的方法体系进行,这是企业运用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不足之处。对此,企业应该依据自身发展情况,不断健全公允价值理论体系。

三、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应用对策

(一)完善公允价值的市场环境

公允价值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允价值主要包含交易活动双方平等、资源和了解具体情况,这些要素的形成主要依托于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2003年我国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已经确立,但是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在实际发展中仍存在许多不足,如有的上市公司与其相关公司在进行经济交易时,利用关联方交易掩饰报表、虚添企业经营利润。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弊端,企业必须不断地完善与公允价值相适应的市场经济环境。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强化企业内部治理和控制,对会计人员的违规行为进行严惩,提高交易活动过程的透明度;构建上市公司的综合监督和管理体系;提高投资者对相关会计信息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改进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从而更好地推动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的运用。

(二)提高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可操作性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可操作性较差,是企业运用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难题。归其原因,一是企业的资产分类较多且都处于不同的市场环境之中,市场信息的真实性受到怀疑。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企业无法较为准确地判断活跃市场上产品的真实交易价格,容易导致企业会计人员进行利润操作。二是由于投资者之间对所投资的期望报酬率和实际报酬率之间存在极大地差异,对未来的现金流量的判断具有不确定性,这种现象导致企业在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工作的技术操作上存在一定的难度。针对此种不利情况,提高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可操作性逐渐成为了企业的重心工作之一。为了能够保证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可操作性,企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即会计人员的操作技能和企业操作技术。就企业会计人员的公允价值计量操作技能而言,其对企业开展会计计量的工作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其是会计人员开展公允价值计量工作的前提条件。很多企业的会计人员由于没有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判断力,使得其并不能较为准确地评估市场价值。这是目前我国企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此企业应该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不断地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增强其职业道德修养,从而保障公允价值的全面运用。另外就企业操作技术而言,其对会计人员能否有效地完成会计计量工作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操作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进步。但是为了更好地提高企业操作技术和完善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工作,企业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技术,从而巩固公允价值的理论研究,促进公允价值的操作水平上的运用。通过提高会计人员的操作技能和企业操作技术,来更好地提高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可操作性,从而推动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工作中的运用。

(三)完善公允价值信息披露

随着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在会计工作和其他领域的应用逐渐广泛,其对会计报告相应地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这一要求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完善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工作,但是由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会遇到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市场环境的不稳定使得公允价值计量信息出现不对称的情况,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又会严重影响到资本市场的信誉。会计报告的使用者有权知道较为详细的公允价值信息,但就我国企业目前的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工作的状况来看,其并没有得到有效地开展,使得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计量工作受到一定的阻碍。针对此种现象,企业可以有序地从三个方面来改变这一不利现状。首先,企业可以制定和实施强有力的监督管理体制,通过制定符合企业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的管理来约束会计人员在进行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行为。制定监管制度在一定程度能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利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企业可以会计报告的使用者清晰、规范地披露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相关过程和结果,例如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风险提示、判断依据和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对企业利润的影响。通过让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对整个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工作过程有个完整地了解,有利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会计人员在运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工作时,还需要保证收集到的相关信息的高质量和真实性。只有保障了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和真实性才能有效地减少利润操作的嫌疑,从而更好地满足公允价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四)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监督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企业也逐渐出现了较多新的经济业务和经营活动,而这些新兴业务大部分都涉及到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由此可见,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有效地把握公允价值会计计量。为了更好地开展公允价值计量工作,一是完善公允价值相关的法律法规。新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计量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如企业在开展非货币交易活动、债务重组、接受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投资时,其计量方法由原本的历史成本计量转为公允价值计量。但是新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计量的适用范围和具体方法的规定仍存在一定的限制,如小范围的运用可能会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验证性,但却会降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大范围的运用会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却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验证性。由此看来,适用范围是企业在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很多企业正式没有有效地把握公允价值计量的适用范围,使得其不能发挥其本质作用。针对此种情况,国家应该依据我国当前的市场体系状况来加强和完善公允价值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企业发展需要,建立更加规范和实用的公允价值应用体系,将新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具体到“必须运用”、“可以运用”、“暂缓运用”。另外,还需要给出具体的操作指引,使得其能发挥真正的作用。在法律上认可公允价值,巩固公允价值的合法地位,为开展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工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加强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内部监督。很多企业由于滥用公允价值计量对利润进行操作,使得公允价值计量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成受到一定的阻碍。因此,为了能够减少企业进行利润操作的情况,必须更好地推动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科学性。除了需要完善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相关的法律法规之外,还需要加强企业内部对公允价值计量工作的监督。要想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企业应该充分发挥企业审计部分、行业自律机关、企业主管部门等单位的监管作用,严格地规范企业的公允价值计量行为。

(五)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的素质对企业会计工作的开展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会计工作质量的好坏。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这项工作对企业的各种资产价值的进行估量的一种计量方法,其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是一项十分严谨的工作,其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的要求相当高。其除了要求企业的会计人员拥有较高的公允价值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判断力之外,还要求其拥有较强的职业道德修养,能够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不在开展计量过程中进行利润操作。就我国目前企业的发展而言,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已经成为了阻碍企业发展的一大因素。很多企业的会计人员并没有拥有较强的公允价值计量技能和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使得企业的公允价值计量工作的顺利开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对此,企业应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在招聘员工时,应该注重应聘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工作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在员工上岗之前,应该加强员工的岗前技能培训。通过岗前培训能够有效地帮助员工熟悉具体工作流程和任务,最重要的是对员工的职业道德进行相关培养。在员工上岗之后中,企业还应该定期对员工进行相关的职业培训,不断地完善员工的知识体系和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修养。另外,企业还需要建立严格的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做到人尽其才,不浪费企业人力资源。

四、结语

公允价值是指在熟悉市场情况下,经济交易双方自愿进行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会计计量作为一种相对科学和规范的计量模式,已经在我国现代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有利于有效地保全企业资本;有利于更加合理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有利于更好地适应金融体系的创新;有利于提高决策信息的实用性;有利于促进会计收益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应用体现了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进步,顺应了新会计准则下对公允价值的要求。但是我国目前企业在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时,并没有真正做到规范和合理。为了能够有效地规范我国企业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行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完善与公允价值相适应的市场经济环境;第二,提高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可操作性;第三,完善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第四,加强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监督和管理;第五,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相信做到以上四点,能够有效地解决新会计准则下应用公允价值的弊端,从而推动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谢诗芬:《公允价值计量:中国引入绿色GDP理念和环境会计审计的重要前提》,《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1期。

[2]刘俚燕:《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问题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8期。

[3]闫淑荣、宋常娟:《基于目标的会计计量属性的现实选择》,《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2006年。

公允价值的发展历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公允价值;知识经济;利润操纵;计量模型

一、知识经济呼唤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在工业经济时代,与之相适应的是历史成本会计。它是指以名义货币单位采用历史成本对经济活动的结果进行记录、计量和报告,进一步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长期决策,为企业内部强化经营管理服务。其理论依据是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收入确认的实现原则、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原则,这三项原则构成了传统会计理论的核心内容。历史成本原则要求所有的资产与负债的计价以发生时的历史成本入账。它具有客观性、可验证性和易取得等优点。

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运用公允价值作为计量模式。所谓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结算的金额” (根据IAS32 规定)。我国1998 年颁布的《债务重组》准则第一次引入了公允价值概念,规定“公允价值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定义主要有两层意思:

其一,该金额是双方都愿接受的公允交易的价格;

其二,公允价值是价值计量,而不是成本计量。公允价值会计,是指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与负债为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有两个: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建立历史成本原则和公允价值模式并存的计量方式。历史成本原则虽能较好地反映工业经济条件下以有形资产为主要财富的会计计量模式,但却难以反映知识经济条件下许多知识资源的真实价值。如上世纪90 年代的美国网景公司,主要从事网络浏览器的开发,成立10个月后其股票市值已高达20亿美元,但它仅拥有十几名员工,亦无任何传统意义上的固定资产,这些知识价值是难以通过历史成本计量的会计报表来反映的。与此相反,公允价值模式虽能反映智力资产、智力资本,包括知识产权、专有知识在内的知识资产的真正价值,体现对企业影响巨大的无形资产,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可靠性很弱,如果应用不慎,可能连起码的相关性也会丧失。因此,在现阶段应建立一个历史成本原则和公允价值模式并存的计量方式。

知识经济时代对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提出了挑战,要求运用与之相适应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1.知识经济的本源和特征,要求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所谓知识经济,按照OECD的定义,就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经济。其核心是知识的生产,其本源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知识经济将智力资源、无形资产和自然资源相结合,以高新技术为核心,来创造新的财富。知识经济的主要特点有:资产的组成以智力资产及其超常智慧的物化而形成的无形资产为主体;人员的组成以高智力的员工为主体,并把管理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产品和服务以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和服务为主体,同时致力于对现有产品的更新和改造,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在投资取向上,注重智力资产和无形资产投资;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协作进一步统一。知识经济阶段是工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它以人类高度发展的知识作为最关键的居于主导地位的生产要素,高科技信息产业迅速发展,无形资产、智力资产作用日益显著,新的制造环境赋予成本管理以更新的含义,这些变化都为现代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单是依靠以有形资产市场交易价格为基础的历史成本原则,难以计量知识资源的真实价值。

2.知识经济时代,新的金融衍生工具不断涌现,动摇了历史成本会计确认基础和计量属性。因为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是风险和报酬的转移不在交易完成之日,而在合约签订之时。这就带来了何时确认、确认什么、如何计量以及披露的问题。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历史成本模式。一方面,金融衍生工具是一种预期合约,它在制订时就产生相应的权利与义务;而由于交易事项尚未发生,自然无历史成本可言;另一方面,衍生工具的价值会随着利率汇率的变动而发生剧烈波动,这一波动反映了衍生金融工具所蕴涵的机会和风险。如果从反映会计主体业务活动真实的价值流动出发,就应以公允价值或现行市价入账,这就必然改变传统的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

3.在资本运作、企业兼并的过程中,要求发展公允价值会计。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新企业的建立、老企业的兼并破产拍卖及企业的拆分,都成为社会资源重组、优化配置的形式。然而,兼并事件的频频发生向以交易为基础的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提出了挑战 。因为当兼并事件发生时,被兼并企业整体资产的交易价值往往总是大大超过它所包含的单个资产的历史成本价值之和。为了处理这类交易中所出现的巨额差异,会计上便出现了“商誉”概念。而传统会计没有也无法反映“商誉”这一作为企业的特殊财产,这又是对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挑战。

二、会计计量的公允价值详解

公允价值的发展历程范文第4篇

一、争论一之公允价值定义

目前,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国际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以及中国的会计准则定义是各不相同的。

我们可以看到其定义的实质是趋于一致的,然而各自的表达以及侧重点却不尽相同,这样的定义难免造成理解上的差异和偏颇,从而对于公允价值在全球范围内的理解和使用是不利的。根据最新的发展情况,美国与国际会计准则在这一点上逐渐达成了一致,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市场参与者之间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转移一项负债将会支付的价格。随着中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中国也将采纳这一定义,最终将会实现全球统一的公允价值定义。

二、争议二之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之争

历史成本作为会计的最主要计量属性已经经历数千年的理论与实践考验,为会计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必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兴的计量属性,在某些方面将更加适应于现代经济与会计。在围绕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争论的问题上,以下将逐一详解:

相关性和可靠性是财务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质量特征,二者不可或缺。相关性要求会计信息应同时具有及时性、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而可靠性要求会计信息应具有客观性、可验证性和中立性。而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则与计量属性的选择密切相关。

陈天顺(2009)认为,可靠性和相关性往往很难两全:可靠性是面向过去的、静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关性是面向未来的、动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关性中的预测性和及时性要求可能影响信息的可靠性,而可靠性中的客观性和可验证性要求又可能影响信息的相关性。按照可靠性的要求,历史成本无疑是最理想的计量模式,因为其客观性和可验证性最强。与此相反,公允价值则体现了公平、活跃的市场对相关资产和负债现实价值的客观评价,能充分反映考虑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的资产和负债的现时市场价值,反映企业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的波动,并及时确认价格变动的损益以提高收益报告的及时性。

任世驰,李继阳(2010)提出,FASB认为,某些时候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不可兼得,而FASB更偏重相关性。他们认为就公允价值计量与SFAC NO.2《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而言,公允价值计量通过动态反映,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真实反映;以此为基础,相关性和可靠性不再是矛盾的,可靠是相关的基础,而相关是信息具备可靠性后自然的结果。公允价值计量的出现,对FASB在相关性和可靠性相互关系的认识上是一个颠覆。

其实可靠性与相关性谁是第一位的,谁比谁重要的争论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两种计量属性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最大限度的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协调好二者之间的作用和关系,才能达到真实反映和决策有用的双重目的。

三、争议三之公允价值前景

对于公允价值前景的判断,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人们的认识各不一样,尤其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后,这种争论更是达到了高潮,不管人们如何争论,我们都能从这些观点中找出一些共同点。

姜勇,张波(2009)相信随着金融工具计量模型研究的日臻完善、估值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针对市场异常情形下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更为完善的准则界定,这些问题都将会得到适当的解决。无论如何,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和运用都将是大势所趋。

陈天顺(2009)认为,公允价值的提出也并非完全取代历史成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会是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存的格局。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2010)认为:双重计量模式,即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是历史与时代的必然选择。

从上述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到,有观点认为公允价值必然替代历史成本,有观点认为公允价值将与历史成本等计量属性并存。无论哪种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公允价值的未来发展趋势,至于是替代还是并存将有待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以及公允价值的完善程度。

四、总结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公允价值的理论和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作为一种新兴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必将凭借其强大的优越性和顽强的生命力,在会计的发展史上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 葛家澍.公允价值计量面临全球金融风暴的考验[N].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1).

[2] 姜勇,张波.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的探讨和启示[J].经济论坛,2009(12).

[3] 葛家澍,窦嫁春.陈朝琳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J].会计研究,2010(2).

公允价值的发展历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金融工具; 公允价值计量; 平均市价

2007年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引发了会计界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讨论热潮。其中,金融工具在金融危机条件下由于其价格瞬息万变,公允价值难以确定,成为公允价值计量的难点而备受瞩目。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完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一、金融工具与公允价值计量相互推动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

要解决这个难题,有必要从公允价值计量和金融工具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形成原因。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初步确立

20世纪80年代美国发生的储蓄和贷款危机是公允价值计量最初形成的原因。当时的美国处于经济滞胀时期,政府为了解决经济滞胀的问题,放松了金融管制,利率和汇率逐步放开,各金融机构高息揽储,发放贷款,但在经济发展停滞的条件下,贷款人还款能力有限,造成大量问题贷款的不断堆积,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随之不断累积,但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由于不需要对这些问题贷款计提减值准备,所以它的财务报告无法反映这些问题贷款的大量存在,不能警示金融机构日益累积的巨大风险,甚至误导了投资者对金融机构财务状况的判断,最后危机爆发,导致400多家金融机构破产,损失惨重。

从那以后,美国金融界就倾向于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产品,因为公允价值计量是对金融工具以当前的市场情况为依据进行的价值计量,能更早地向社会公众警示金融机构的财务风险。

这次危机暴露了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不足,推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初步确立。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系统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汇率、利率、股票价格的频繁波动使经济活动的结果变得无法预测。为了规避风险、扩大收益来源,金融机构在利益驱动下加快了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步伐,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迅速普及也为其提供了物资基础,导致金融衍生工具的大量涌现,金融风险随之扩大。为了及时预示并化解这种金融风险,公允价值计量成为唯一被正式认可的计量属性而得到广泛应用。

缘于对大量涌现的金融衍生工具计量的需要,会计界开始重视对公允价值的研究。1991年IASC开始对金融工具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采用公允价值计量;2004年FASB的会计准则广泛采用公允价值;2005年IASB把完全实施公允价值会计作为其工作目标;2006年FASBFAS157号《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计量正式推出。

纵观以上金融工具和公允价值计量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金融工具的发展推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确立和发展,同时,公允价值也为金融工具提供了最相关的计量属性,二者相互推动、共同成长。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金融工具本身的特点决定的。首先,对金融工具的投资是一种间接的投资方式,它与最终的实物投资之间存在中间环节,从而增加了其不确定性;其次,金融衍生工具的跨期交易,要求交易双方对利率、汇率、股价等因素的变动趋势作出预测和判断,加之金融衍生工具以少博多、以小博大的杠杆效应增加了它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使其价值发生频繁的增减变动。要反映这种变动、揭示这种风险,只有公允价值计量才能提供最相关的信息。

二、金融危机条件下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公允价值计量虽然有着极大的优势,但在许多方面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本次美国次贷危机就暴露了公允价值计量的缺陷,使人们对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及其后果进行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