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能源转型存在的问题

能源转型存在的问题

能源转型存在的问题

能源转型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经济转型 比较 借鉴

资源型城市由盛转衰是一种世界性现象,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难题。不同国家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既有个性做法,也有共性选择。特别是发达国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起步较早,历程较长,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训(王燕国、元,2007)。对我国和发达国家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老工业城市的转型经验,也有助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成功之路。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世界性难题

(一)问题的普遍性

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发展、衰退过程是一种普遍的经济社会现象。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是同步发展的,工业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矿产资源,资源开发活动带动资源型城市不断发展,整个城市的经济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随着资源的不断开发,储量将不断消耗,资源型城市最终将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产业单一等问题,这是完全符合资源开发规律、经济发展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的客观现象。

(二)问题的复杂性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之所以成为世界性难题,在于问题本身及问题解决方案的复杂性。经济转型是由主导产业转换替代引发的城市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但经济转型又绝不能单纯归结为主导产业转换和产业结构调整。

(三)问题的综合性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各种城市要素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每一个领域、部分、方面问题的解决都受到其它相关领域、部分、方面问题的制约和影响。转型问题的综合性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

(四)转型的风险性

经济转型任务艰巨、时间漫长。其间,充满了各种变数、不确定性及可以预见或不可预见的风险。很难对复杂的动态经济发展进程进行相对准确的预测,并据以作出科学决策。如果在转型的方向、途径、道路等重大经济决策中发生失误,就会导致转型失败,将有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风险。

(五)条件的不利性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是围绕资源型产业形成的,主要为资源型产业服务的结构。这一结构以及建立在这一结构之上的技术结构、制度结构、文化结构都对经济转型形成刚性制约。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世界性难题的原因在于:一是缺乏经济转型的实践经验。迄今为止,全球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实践,同经济转型的复杂性、综合性、艰巨性相比,还很不充分(王青云,2003)。少数城市的转型实践虽为破解转型难题提供了实践依据和宝贵的启示,但总体上说,实践尚不够充分。二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还缺乏建立在实践之上的完整、系统的科学理论的指导,缺乏一套符合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规律的政策体系。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概述

(一)发达国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概述

世界上率先开始工业化并进行大规模资源开采的西方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经过数十年的矿产资源开采后,一批资源型城市相继出现资源衰竭,资源型产业和城市经济迅速衰落。失业人口激增,社会贫困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衰竭型资源型城市的社会矛盾问题,引起了城市本身和所属国家的高度关注,并开始寻求摆脱困境的途径和方法。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发达国家的典型资源型城市,如德国的鲁尔区、法国的洛林地区,便开始了经济转型这场“特殊的社会剧和人类剧”。这些城市也随之成为世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先躯。随后,澳大利亚、英国、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一些资源型城市(城镇),也面临着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大部分不得不开始考虑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问题。发达国家近五六十年的经济转型历程中,法国的洛林、德国的鲁尔、美国的休斯敦等城市的经济转型堪称世界经济转型史上的典型案例。

(二)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概述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大规模的兴起和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期。随着国民经济建设对于资源的急剧上升,在矿山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形成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不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初级资源产品,也加速了我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路卓铭、胡国勇、罗宏翔,2007)。但是资源的储量是一定的,许多矿山随着资源的耗竭面临着闭坑,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立的资源型城市相继面临着“资源”危机,进入资源开发的衰退期,“矿竭城衰”的现象大量存在,威胁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应对挑战,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我国一大批资源型城市走上了经济转型光辉而艰难的历程,开始了破解世界性难题的艰辛探索。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所经历的时间虽然不算太长,但众多资源型城市勇于实践,勤于探索,开拓进取,正在逐渐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之路。我国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中创造了三种典型的转型模式:一是以大庆、抚顺为代表的新型资源型城市模式;二是以唐山、焦作为代表的综合型城市模式;三是以淄博为代表的新型城市模式。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比较

能源转型存在的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乡发展;资源;环境

中图分类号: F299.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3.002

1转型中所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在我国城乡发展转型中已经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影响到工业、城镇化和农业的发展。当前在我国城乡全面发展过程中,资源与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最大障碍,解决该问题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1.1我国城乡发展转型中资源与环境存在的问题

农村常住人口减少。农村人口非农化转移造成农村常住人口减少。在城乡发展转型过程中,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打工、创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同时农村出现住宅扩张现象,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农村空心化问题是由于农村人口非农化造成的,出现农村只建新宅而不拆旧宅,新宅逐渐向外扩展,使住宅区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废弃闲置旧宅增多的“外扩内空”不良现象。农村空心化和农村新房的扩建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农村人口减少与农村住宅用地面积不相挂钩。城市压力大。在城乡发展转型过程中,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造成城市资源紧缺、环境不断恶化,城市环境的承载能力下降。导致城市面临环境危机,土地、电、水资源方面压力不断增大,同时城市的生活垃圾和污水排放量也日益增加。

1.2我国城乡发展转型中资源与环境问题原因解析

城乡二元体制。我国的城乡二元体制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和劳动力,但也造成了城市资源的大量消耗。城市人口高度密集使城市资源超负荷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同时,我国也引进了大量产业,这些产业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投入高、污染高和耗能高等问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在城乡二元制的制度下,户籍制度使人民就业和收入的分配导致城乡收入差异巨大,造成贫富差异。此外,城市的发展将农村作为资源和劳动力的供给源,造成农村土地和矿产等资源被过度开采。

行政干预。我国的经济发展必然遵循市场规律,而政府为了保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总量提升,往往会对经济进过分的行政干预。

政府政绩考量标准太过单一。我国以经济发展作为考量地方政府政绩的主要标准,这在一定程度和一段时间内起到了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是,以经济发展作为考量标准容易让政府只顾着看眼前的发展,而忽略长远利益的发展,这种做法会给我国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毁灭性打击。

2存在问题原因及解决策略

生产要素的流动与聚集在城乡二元制的模式下,已成为影响城乡发展转型中环境问题与产生资源的根本原因,在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的情势下,当前中国处于十分重要的转型期,推动生产要素流动与聚集是城乡发展转型的重要任务,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导致一些资源被大大消耗。大量的中小企业工艺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并且管理和监测不到位,导致环境问题与农村资源的压力急速增加,因此,对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与聚集的加强工作势在必行,以下是有效解决城乡转型时期资源与环境间存在问题的几点策略。

一是要充分利用好城乡结合部的区位优势。位于农村与城市间的小城镇,是农村与城市的桥梁,是城乡结合部,是农村与城市间的重要过渡区,大力推进集体产权的改革,做到坚持以维护农民的利益为中心,做好集体土地的科学规划和进行有效地整合利用,从而推动农村产业的聚集和发展,使农民成为拥有资产的新市民,同时,也要加快城乡结合部的城区公共设施的建设,多途径、全方位地推进城乡发展,加快转型的步伐,坚持“以农民为主体,政府为主导”。科学有效地进行总体规划布局,要重点做好产业园区、土地储备的发展,针对符合自主建设条件的,做到充分尊重农民的意见,在城乡发展转型中务必要充分发挥农民的自主作用。要着力优化规划方案,逐步突破城乡发展转型中的制度障碍,处理好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间的关系,稳步推进试点建设。加强集体土地的确权发证,为建立城乡一体化建设用地的流转市场奠定基础。

二是加强城乡协调统筹的发展。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过大是当前城乡发展转型中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使生产要素的流动与聚集不平衡,从而导致城乡发展不均衡,诱导了城乡之间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问题频发,因此,必须要从加强城乡经济放入统筹协调角度入手,坚持产业带动的战略,改变现有的产业发展格局,加强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发展物流、旅游、金融服务业、新兴商贸业态等产业。

三是加强法律法规建设。通过立法手段来加强社会管理与制度调控,在经济发展中通过规范有效执法,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加强对资源环境的制约,达到促进城乡发展转型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玉恒,刘彦随. 中国城乡发展转型中资源与环境问题解析[J]. 经济地理,2013,01:61-65.

[2]赵海霞. 中国城乡发展中资源与环境问题解析[J]. 吉林农业,2015,05:119.

[3]王超英,刘荣志,段晓红,郭占芹. 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资源与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1,32:248-251.

能源转型存在的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资源型城市,是随着矿产、森林等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城市。本文讨论的资源型城市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城市。由于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资源型城市在开发建设时只考虑对资源的开采,却忽略对城市发展的条件和因素的分析与考虑,因而产生了诸多问题。伴随资源存量的降低,我国2/3的矿山进入中老年期,1/4的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1]资源枯竭会给资源型城市带来诸多复杂多样的难题,如经济危困、生态危机、社会危机、就业危机等。因而,与非资源型城市相比,资源型城市的地方政府需要转变职能,提高政府的能力,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型城市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

资源型城市的兴起不同于一般城市,主要是依赖当地资源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同时,资源型城市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具有极强的聚集效应,因此逐渐成为面积大、人口多的重要工业基地。但是,资源不可再生是不能改变的自然规律,资源型城市终究会面临资源枯竭的阶段而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伴之而来的又是一系列更加复杂的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我国政府给资源型城市走向衰退状态时所给出的一个概念,相当于国外的“衰退地区”或“结构性问题地区”。[2]为了应对资源枯竭所带来的威胁,资源型城市的地方政府要提前做好调整,从职能转变着手是十分必要的。

1、资源型城市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较强

由于长期执行国家计划管理,资源型城市的地方政府一般重经济职能,重生产与建设,从而导致与企业、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网呈现交织状态,政企不分、政市不分、政社不分严重。资源型城市的地方政府没有完全从具体经济活动中超脱出来,包揽了许多该由市场、企业自身该承担的经济职能。这不仅降低了市场的活性,而且降低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形成了“大政府――小市场”的状态。有些资源型城市的地方政府包办了资源企业的具体事务,如要贷款、搞销售、办会展等,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企业凌驾于地方政府之上的现象。

2、资源型城市地方政府社会职能较弱

资源型城市的地方政府没有很好地履行社会职能,社会管理、服务、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差。首先,资源型城市的崛起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的人口管理与服务压力,人口的复杂化与数量巨大给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与服务能力提出挑战。但政府往往是短视的,在资源所带动的经济利益面前,没有长远的发展眼光,缺乏资源危机意识与公关危机意识,社会管理呈现乏力。其次,随着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与扩大,公民的服务需求也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步多元化,但由于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过多,导致对公民需求的回应显得迟钝与不足。最后,资源型城市往往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事故、灾难频繁爆发。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多为各种各样的矿产,因此发展的产业也多是容易产生污染却较难对其处理的重工业等产业。此外,资源的开采也造成了土地塌陷、地面下降、土质与水质的污染等问题。

3、资源型城市的兴衰具有巨大的外部性

资源型城市多是在资源被发掘之后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巨大的凝聚效应给本地带了雄厚的投资、庞大的外来劳动力群体,也拉动了许多服务行业的发展。资源型城市的兴起给当地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造福了其他地区。

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早在1966年,雷蒙德・弗农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产品的市场寿命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的周期。因此,依据“资源开发的生命周期理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可分为发展阶段、兴盛阶段和衰竭阶段。[3]资源型城市在资源利用殆尽之时,不可避免会走到衰竭的阶段。衰竭不仅会对资源型城市的经济造成巨大打击而导致经济延缓甚至停滞,给当地社会造成严重冲击而产生种种社会问题,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创伤,也会给其他的相关市场、及整个市场、整个社会、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后果。但衰竭阶段到来的时间及其产生的负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控的。因此,资源型城市的地方政府为了延缓衰竭阶段的到来,应该提前做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自身的调整与适应,并从自身改革开始。

二、资源型城市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因素

资源型城市为了获得经济、社会、生态的发展、稳定与可持续性,在发展初期就应具备战略目光,综合内外部因素,积极做好自身职能的转变。但无可避免,这一过程是艰难的,存在诸多影响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

1、资源型城市地方政府的“经济优先”思维影响

由于“经济优先”的思维仍然存在,加之经济发展能直接给地方政府带来可观的收益和效益,而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成本却十分巨大,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二者抉择方面,便容易倾向前者。经济优先发展的思维并不仅在中国,乃至在世界范围内也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虽然中国自1992年后便逐步引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提出“新发展观”,以期在相关产业和整个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改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对立格局。但是,经济优先的思维在实践中仍然普遍存在。

(1)实然层面上,地方政府存在“自利性”。按照西方传统政治学的观点:“政府作为全体公民权力的委托、行使者,除了公共利益以外,政府在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不会追求任何个人或团体的利益”。[4]西方传统政治学认为政府是公共性的,不存在自利。但实际上,判断政府自利与否,应该从应然与实然的层面考虑。显然,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判断是属于应然层面的。从实然层面,恩格斯就曾指出,“以往国家的特征是什么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机关――为首的是国家政权――为了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从社会的公仆变成社会的主人”。[5]政府在实际过程中,无不表现出自利的特征:自我服务与自身利益最大化。由此而产生的后果是:政府过度干预市场、政府社会职能不断萎缩、政府腐败、政府价值扭曲等等。

(2)“先污染,后治理”实践的引导。著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s,EKC)表明,经济发展与环境退化之间经常呈现倒“U”型,它是在对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得出的,直观地显示了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许多研究工作也都证明倒“U”形EKC的存在。[6]但是,随着对环境与经济问题的深入研究,大量实证研究得出,环境退化指标和经济增长指标之间出现了四种关系:倒“U”形关系、同步关系、“U”形关系和“N”形关系。因此,EKC假说本身并不完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倒“U”型曲线关系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并不能成为发展中国家借鉴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实践,从而“优先发展经济、后环境保护”的依据。

(3)环境具有外部性。外部性理论(externality theory)是作为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被用来解释环境污染所引发的原因。环境污染是负外部性的典型实例,是因为产生外部性的行为人的私人成本要小于社会成本。[7]对于环境保护,亦是如此。因而,环境的外部性表现在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与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上。无论对于公民个人,还是政府组织,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都是耗时、耗资、耗力且成效缓慢的艰巨任务,因而,个人与组织无论是在能力上还是动力上都存在一定局限。对于政府而言,更是如此。孙鳌借用威廉姆森的“作为理性算计的结果”的“算计性”概念,将由于政府的缘故而产生的环境外部性的非内部化分成算计性非内部化与政治性非内部化,具体的分析了政府及政府官员由于环境外部性的内部化的社会成本或私人成本超过其社会得益或私人得益,政府及政府官员有意未内部化的环境外部性。[8]

2、国家非平衡发展战略与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的缺失

非平衡式发展是西方学者在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时所提出的一种战略措施,其直接目标是实现经济发展,最终目标是实现现代化。非平衡式发展战略以非平衡式发展理论为依据,是国家选择具有优势的地区和具有优势的产业优先发展,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于市场的调节作用,优势地区和优势产业会向落后区域和落后产业不断渗透,从而带动落后地区和落后产业共同发展。[9]

对于处在中西部,尤其是西部的资源型城市,其开采的资源多被运输或利用到东部优先发展的地区。但作为优先发展地区的贡献者的资源型城市,却没有得到来自被供应地区或者国家的相应经济补偿,也没有相应的资源开发补偿机制来保障资源型城市的利益。国家非均衡发展战略的“不公平”与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的缺失,使得资源型城市在政府职能转型过程中处于尴尬境地。

3、资源型城市地方政府官员的“维稳”逻辑影响

大多数地方政府在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存在“维稳”的逻辑,惧怕转变。其主要表现有如下几点:

(1)地方政府官员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观念不强。一方面,地方政府官员普遍还很保守,墨守成规,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实质和转变的紧迫性理解不深、不透,转变的主动性不强。另一方面,政府职能的转变触动了需转变职能的部门利益,会遭到强烈的不作为与抵触。

(2)政府职能转变的财政支持力不足。政府职能转变是一项任务繁重,转变的时间、人力、财力成本都很巨大。部分地方政府,尤其对于资源型城市这样复杂的地区,政府职能转变更加艰难。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西部的资源型城市往往存在财政收入不足的状况。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型城市一直在向国家输出廉价的原材料和能源,将创造的大部分利润和税收上缴国家,而留下来处理越加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与生态问题的财力支持十分不足。

4、资源型城市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社会基础薄弱

资源型城市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离不开社会基础的支持,社会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市场的支持、社会的支持与公民的支持等方面。

(1)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资源型城市市场的产业结构往往比较单一,产业结构的单一使得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单一,抗风险能力不足。当赖以发展的资源储量减少等状况发生,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就会受到影响,乃至缓慢下来。因而,政府在经济方面的职能仍需发挥一定的作用。

(2)资源型城市社会结构复杂。资源型城市社会的结构往往比较复杂,表现在人口的复杂性及产生的社会关系与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上。资源型城市具有人口的聚集效应,吸纳了来自各个地方的人口,这对地方政府履行社会职能的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地方政府能否转型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对本地社会结构、人口结构、社会关系、社会问题的掌控与把握能力。

(3)资源型城市公民参与治理的意愿与能力不足。资源型城市的人口一部分或者很大一部分来自不同地方,对于当地的认同度直接影响了他们参与社会治理的意愿与主动性。此外,我国户籍制度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参与治理的积极性。

三、资源型城市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思路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型城市的地方政府应该从只重视生产建设的经济职能,转向在重视经济职能的基础上,加强以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为主的社会职能上来。

1、经济职能仍是资源型城市地方政府职能的基础

资源型城市兴起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能不重视经济的发展,不能一味的削弱经济职能,忽略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资源型城市的地方政府首先要树立长远的发展眼光与资源枯竭的危机意识,并转变“经济优先”的观念,理解并深刻地意识到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在适当削弱经济职能并提高社会职能的同时,明确经济职能仍是其职能中的基础性职能,也是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支撑。其次,地方政府在厘清与资源企业、市场的关系,完成从运动员到裁判员的职能转换的同时,要为资源企业的自立与创新提供外部环境,可以为资源企业的引资、宣传等具体事务提供适当建议,但不能发生“取而代之”的倾向。最后,地方政府应着力加强宏观经济市场的建设与维护,规范并完善与资源企业相关的金融市场的秩序;完善司法对资源企业健康发展的支持、保障与监管。

2、社会职能是资源型城市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

在社会职能方面,资源型城市的地方政府要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与环境保护方面加强努力。

第一,提高对民意、社会问题相关信息的采集与处理能力,培养公民参与治理的意识与积极性,并扩宽意见表达与监督渠道。第二,积极开展适度、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创造就业机会;合理提供在财政能力范围内的包括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在内的丰富多样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与司法保障以提高资源型城市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第三,积极培养独立的绿色环保组织,加强绿色教育,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与活动;建立完善的环保公益诉讼制度,支持环保组织进行公益诉讼;将环境保护纳入资源型城市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中,适当加大环境保护在绩效考核中的比例。也要争取中央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总之,希望通过上述的政府职能转变,能尽快实现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华.加强资源型城市政府危机管理职能[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3.74-75.

[2] 王树义,郭少青.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1.

[3] Marsh B.Continuity and Decline in the Anthracite Towns of Pennsylvania [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87.77(3).

[4] 李忠汉.政府自利性的理性审视[J].理论与现代化,2010(4)91-93.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13.

[6] 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梅俊杰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95-107.

[7] 陆静超,马放.外部性理论在环境保护中的运用[J].理论探讨,2002(4)43-44.

[8] 孙鳌.环境外部性非内部化的原因与对策:政府的视角[J].学海,2010(1)107-111.

[9] 田义贵.非平衡到平衡:科学发展观实现的重大战略转变[J].学术论坛,2005(5)64-67.

能源转型存在的问题范文第4篇

根据创业起家的历史,中国的民营企业大致可分为三类:江湖英雄型、资源高手型和组织领袖型,这些不同类别的企业有不同的现实特征。

江湖英雄型的企业,靠敢打敢拼、艰苦创业起家,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积累,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如:广东、浙江等地许多中小企业都属于这种类型。资源高手型,依靠政府、大企业资源和政府政策,把握创业机会,迅速起家,譬如:国内大量迅速崛起的房地产企业属于这种类型。组织领袖型企业善于借助“外脑”来推动自身的及时转型,导入前沿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虽然组织领袖型企业具有较大发展空间,但可惜的是这类企业凤毛麟角,不足以带动中国民营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近10年内,如果不能顺利推动江湖英雄型和资源高手型的民营企业顺利转型,大批中国民营企业的市场被蚕食的情况,将可能会不断上演,甚至有被竞争淘汰出局的风险。

转型障碍

一般情况下,民营企业的管理混乱存在6个普遍性难题:放权障碍、管理错位、职责混乱、组织冲突、推诿扯皮和执行乏力。

在快速成长的民营企业的管理问题中,放权障碍是首要难题,也是问题的源头。企业家放权往往通过个人行为,而不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机制,因此在民营企业中,出现“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如今民营企业家们放权不放心,放权不放手,经常一竿子插到底的管理错位现象是日益突出。管理错位必然会导致岗位职责的混乱,这又使人力资源管理,流于日常招聘和培训的形式,从而难以发挥员工岗位和绩效管理的作用。企业的岗位职责的混乱又导致较为严重的组织冲突,最终导致了人才流失和职业经理的“走马换将”,甚至出现更严重的家族权力斗争——夫妻反目,兄弟成仇。由于企业对组织冲突的现象极为敏感和无奈,管理层出于自我保护刻意回避问题,这又造成了推诿扯皮和执行乏力等现象的发生。

通过剖析民企管理混乱的深层原因,可以看出管理问题的逻辑顺序:执行乏力背后是推诿扯皮,推诿扯皮背后是组织冲突,组织冲突背后是职责混乱,职责混乱背后是管理错位,管理错位背后是放权障碍。那么,在放权障碍背后又是什么呢?

如何转型

谈到民企管理,企业家往往把“放权问题”归结为“人的问题”:创业元老能力差,外来人才难融入,靠不住。于是有关“一切企业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的探讨,便成了民营企业管理中的热点。

其实企业问题的本质是企业系统的问题。与制度、文化相比,个人改变企业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企业频繁的人事变动并没有解决企业存在的根本问题,反而使问题更复杂难解了。企业系统流程理论倡导者戴明博士曾这样说:“当你改变了系统,也就改变了人们的所作所为,而改变人们的作为,却不能改变系统。”

那么,该如何认识、理解和解决系统问题呢?企业系统有三种基本特征:整体性、结构性和过程性。首先是要从系统整体性开始。影响企业发展有许多方面,比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以及市场、客户、竞争者、供应商等外部环境。内部的要素包括产品、设备、工艺、场地等技术要素,以及文化、战略、组织结构、员工、制度流程等管理要素。从目前整体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问题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企业内部要素,甚至可以说企业主要问题更多来自外部市场,而不是内部运营,企业要想解决根本问题,则必然要把关注点由内部因素转向外部因素。

其次是要从系统结构性来展开。一切问题都是结构性问题,就内部管理而言,放权障碍是管理混乱的源头,而放权问题的背后是组织结构问题。如果要问:为什么企业老板要一竿子插到底呢?其根源仍然是外部市场的变化——客户需求的快速变化需要及时解决,由于传统的层级组织反应迟缓,过去的职能授权方式已经失效。成长型企业还没有通过现代化的、流程授权的横向管理来及时应对市场的变化,老板必须直接插手,才有可能解决客户问题,企业才有可能取得短期效益。总之,企业必须先解决组织结构的横向流程的问题,客户问题才能得到解决,老板放权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最后还要从过程性来解决。企业存在的一切问题都是流程问题,即决策流程、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企业的一切问题都可以放到这三大流程中来识别并加以解决。

比如:在一个家族式民营电缆制造企业里,总经理与生产副总“冲突”相当严重,通过流程梳理诊断发现,矛盾主要集中在产品的交货期上,这主要是由于采购不及时所导致的,采购的不及时是因为财务部的资金问题,而资金问题又源于营销环节的应收款的管理问题。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业务流程问题。

能源转型存在的问题范文第5篇

一、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资源型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类型,经过多年的发展,出现和积累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直接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产业结构高度单一的问题

资源型城市的建立一般都是某一地区先拥有了某种(或多种)自然资源,再有设立在该地区的资源型企业,这些企业迅速集中了大量的作业人员,然后再有设在该地区的城市和政府。因为这些资源型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获取所需要的资金收入,当地政府往往缺乏发展其他经济门类的动力。产业结构高度集中于改种自然资源的开发上,“靠山吃山”,长此以往造成了资源型城市高度单一的产业结构,经济收入高度依赖于资源型产业上。据统计,我国目前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开采及其加工业产值占其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都在30%以上,相当多城市超过50%,如大同市煤炭采选业和原料工业曾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造成资源开采一业独大,产业链条很短。而自然资源本身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其最终会被耗尽,一旦“坐吃山空”,这些城市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问题

解放前我国国力赢弱,建国后国家为了尽快发展国民经济,长期以来一直坚持以“先生产后生活”、“先开发后治理”为工业生产的指导思想。在资源开采中更是采取“有水快流、涸泽而渔”的做法,思想上坚持“先生产后治理、重开发轻环保”。对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开采没有经过科学论证,缺乏仔细的统筹考虑和规划安排。造成大部分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过量的滥采滥伐现象,没有经过规划、掠夺性、粗放型的滥采滥伐已经给当地带来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现在资源型城市较为普遍地存在着环境生态问题:空气质量恶劣,大气污染严重;地表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地面沉降,采煤区出现了大量的采煤沦陷区,地面坍塌,引发地质灾害;地下水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水质污染,水位下降。河流干涸,农业灌溉、人畜饮水出现困难。

全国焦炭生产基地山西省介休市,2004年-2005年平均每月只有2天ⅱ级天气,几年来没有出现一天i级天气,空气中s02、n02、tsp(颗粒物)、pn10(可吸入物)严重超标,空气中悬浮硫、一氧化碳、笨等微粒含量最大时超过国家环保标准的10多倍,城市周边的植被、农作物和水源也遭到严重污染。一些地方的煤矸石山已发生多起坍塌和自燃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因采矿活动诱发的地面坍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时有发生,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2001年全国共造成地质灾害600余次,死亡。788人。东北三省原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沉陷区总面积990平方公里,受影响居民超过90万人,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长期过量采伐林、木,伊春的红松林被砍伐98%,小兴安岭等地生态功能急剧下降,蓄水固土抗风沙能力明显减弱。大庆由于开采石油造成森林覆盖率大幅下降,草原退化、盐碱化和沙化的面积已占总面积的84%。由于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采,一些资源型城市出现大范围地下漏斗。

(三)城市失业问题严重的问题

资源型城市从事资源开采的高度单一的产业结构,首先导致其用工需求的绝大部分只能是男性的矿工,城市中女性的就业比例就受到很大的局限。女性普遍工作难找,就业的性别比例失调。同时,如前所述,自然资源都有一个被开发殆尽的时候,产业单一的资源型城市一旦赖以开发的自然资源濒临枯竭,被开发殆尽,就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的需求萎缩,大量剩余劳动力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我国早期发现并已经开采的资源由于长期的掠夺性开采,很多资源的剩余量已经有限。据统计,到2003年底,盘锦市辽河油田的原油开采已动用探明原油储量的77.1%,天然气则已动用了82.6%;大庆市占全国石油年总产量50%之多的大庆油田,剩余可采储量只剩下30%,预计到2020年年产量只能维持在2000万吨左右,开采成本也将大大提高;鹤岗、鸡西、双鸭山、七台河已面临煤炭资源枯竭或大量关井的局面;我国最大的森林工业基地伊春,16个林业局中已有12个无木可采,可采的成熟林只剩下1.7%,可采木材不足500万立方米;吉林省多数煤矿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发建设的,开采时间长,煤炭产量这些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从1990年最高年产1556万吨,到目前年产不足800万吨,职工人均年产煤炭仅为60吨。抚顺、本溪、阜新、玉门等城市由于长期超强度开采,生存发展已经受到后备资源不足、资源枯竭的严重威胁。

资源型城市失业率近年来一直居高不下,抚顺市2005年的统计失业率为31.12%。这些城市失业问题的严重不仅仅体现在女性的失业上,而在于资源枯竭导致的零就业家庭急剧增加,如2005年本溪市的零就业家庭就达到该市失业家庭的37.04%。失业人员多,在岗矿工的收入也普遍较低,全国政协组织的“四矿问题”专题调查表明,矿工收入处于各行业之末,年人均收入仅为最高收入的1/9。资源型城市贫困人口多,呈现出贫困聚集和代际传递等特点,造成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四)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问题

资源型城市基本上都位于我国的东北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普遍更为滞后。和全国其他地区的情况相似,同样存在着比较突出的二元结构,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较大。据国务院西部办的统计,2006年我国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449元,是全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l/5。资源型城市中,资源工业是其经济支柱,农村经济相对得不到重视和发展,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同样不可轻视。大庆市2000年城市和农村人均收入分别为9090元和1093元,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高达8倍以上。2006年,该市各行业平均工资的统计中显示: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采矿业,达到35871元/人,最低的是农林牧渔业,为6474元/人,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的比例为5.5:1,也反映出大庆市城乡明显的收入差距。因此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同时解决二元结构突出的问题,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五)人才相对匮乏的问题

资源型城市人才的总体情况比较匮乏,这主要是由于资源型城市自身的发展特点决定的。单一的资源开采形成的资源型城市,需要大量从事资源开采等比较简单体力劳动的矿工。这些矿工大多数是从农村招收过来的青壮劳力,他们中绝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就业面受到很大局限。虽然在资源型城市也有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但相对人数要少得多,且由于科技的进步及社会的发展,与综合性城市相比较,这些管理和科技人员普遍存在知识老化和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同时,单一的资源开采的产业结构同样造成人才当地就业面狭窄,少有用武之地,当地培养的人才又纷纷外流,外面的人才引进来就更加困难,形成严峻的恶性循环怪圈。再加上资源型城市不利的区位条件、交通的落后、信息的闭塞、工作条件的严酷、待遇的低下、生活条件的艰苦及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等,使当地的人才形势更加雪上加霜。如山西大同矿务局1997至2001年间共调出各类人才638人,而调入几乎为零。本溪市近几年来,每年送出大专以上大学生6000人以上,回到本溪工作的不到10%,大量的毕业生留到外地工作。此外,资源型城市自身的教育经费紧张,师资力量不足,教育基础薄弱,加上不少居民生活困难,无力负担高额的教育费用,辍学现象严重。资源型城市单一的产业结构引致单一的人才结构,单一的人才结构更进一步强化了单一的产业结构,如此往复恶性循环,构成了这些地区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人力资源瓶颈,直接制约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二、支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

解决资源型城市在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总体方向就是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培育接续替代产业,促进资源型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协调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在计划、财政、金融等各个领域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扶持力度。就财政支持而言,我国目前的财政政策在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中还存在不少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中央财政支出中用于解决因资源开采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份额不足,而地方财政又捉襟见肘,寅吃卯粮,对解决遗留问题有心无力。现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缺乏补偿资源型城市历史欠账的稳定渠道保证,造成资源型城市长期缺乏合理补偿。现有资源税费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资源开采上缴的税费地方分成较少,国家与地方的利益关系未能理顺。此外,国家现有的财税法律法规和政策对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要求还不健全。针对资源型城市出现的问题,借鉴国外已经比较成功的做法,笔者从财政政策的选择上就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短期内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是资源型城市面临的既存的主要问题,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转移支付力度,调整资源税费、增值税等相关收入政策。同时从长效机制上,财政政策上应专门针对资源型城市设立相应的预算稳定基金,以期比较好的解决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财政支出方面--进一步加大财政对资源型城市的转移支付力度

由于国家多年以来一直对资源型城市实行原材料低价政策以支持国家重工业的发展,形成工业制成品和资源初级产品之间的剪刀差,使资源型城市很少能有自身的积累。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地方经济普遍不发达,财政实力不强。如阜新市2004年本级财政只有5亿多元人民币,同年财政支出总额12亿多元人民币,收支缺口达7亿元,占当年支出总额的接近60%。面对资源枯竭给资源型城市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影响,仅仅依靠地方政府的财力,显然难以妥善解决好各种问题。因此,需要中央财政给予适当的转移支付。这实际上是国家对这些城市过去所作巨大贡献的一种合理补偿,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效率和公平原则。

1.通过财政专项拨款、财政参股、财政贴息方式扶持资源枯竭型城市接续替代产业的发展,促进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选择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一是延续现有资源产业寿命;二是增强地方经济实力;三是能有效解决失业和贫困等迫在眉睫的问题。考虑到资源型城市在参与国债项目遴选时,往往不具备竞争优势而难以入围,可在国债和中央预算内资金中专门安排一部分支出,用于支持资源型城市发展。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根据各自的经营领域,积极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提供金融服务。国家在进行生产力布局时也应适当向资源型城市倾斜。

2.加大扶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国家应该提高对采煤沉陷区的资金补助比例,增加对资源枯竭地区和城市下岗职工安置的专项资金补助,妥善解决中央煤炭企业下放前的历史遗留拖欠工资和安全生产欠账。

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社会保障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社会稳定是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国家应保证对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支出的补助和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补助支出。同时积极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由政府提供转岗免费教育和培训,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解决资源型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保障资源枯竭企业平稳退出和社会安定。

3.以政府信用为基础筹集资金,建立财政投融资体系,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解决资源型城市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先天不足的问题,促进其可持续的协调发展,必须通力协作,加大道路、通讯、环境、科、教、文、卫等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建设,以吸引外来投资、促进接续产业的企业进入和建立。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支农支出,帮助当地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支持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促进城乡产业对接,缩小城乡二元经济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4.加大对资源型城市人才培养和引进的财政支持。资源型城市人才数量少、层次低,特别是掌握发展区域主导优势产业关键技术和高水平管理才能的关键人才严重缺乏。鉴于当地的财政现状,可由政府免费提供再就业培训,充分挖掘现有人才潜力;对于急需的人才,资源型城市在短期内难以培养出来,则要通过吸引现成的人才,可由省级政府专门设立扶持资源型城市的人才引进专项资金。资源型城市要在提高人才待遇的同时,改善人才成长的环境,使人才的价值得到体现,让人才积极主动地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财政收入方面--进一步调整相关资源税费的收入政策

调整相关资源税费的政策,主要遵循效率和公平原则,一方面切实减轻资源型城市的税费负担,增加当地的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也要统筹考虑不同资源型城市各自的资源条件和负担水平,合理调节级差收入。

1.改革专门针对资源征收的资源税费。中国目前专门针对资源征收的资源税费主要由矿产资源补偿费、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探矿权采矿权价款和资源税等部分组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调整:

一是实行矿产资源补偿费率的弹性化。现行的矿产资源补偿费率是比例费率,从始至终不变,而资源开采企业的经营具有周期性特点,不同时期的投入产出比是不一样的。在稳产期,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并不困难,但是到了衰退期,随着开采难度的增加。回采率降低,资源补偿费增加,使原本就深陷困境的企业雪上加霜。因此,应该针对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确定不同的费率,以体现量能负担,保证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及时足额入库。

二是提高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地方留成比例。我国目前矿产资源补偿费实行中央与省、直辖市五五分成、中央与自治区四六分成的办法。随着我国很多资源大省都已进入资源衰退期,这些资源大省的经济实力普遍也不强,在支持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负总责,分担相当部分的支出任务,财政支出的压力很大。因此,国家可以考虑在分成比例上适当上调省级政府的留成比例,缓解各省目前的财政压力,切实保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财力需要。

三是资源税的调整和改革。资源税的调整包括:调整资源税的征税范围,把森林资源纳入资源税的调整范围。如前所述,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已经在许多森林城市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对森林开采征收资源税,有利于保护环境;改革资源税的税率形式。目前资源税所采用的是定额税率,其缺点在于资源企业的资源税负担与企业的获利能力脱节,稳定增产期的企业获利能力强,资源税负水平相对就低,而对于已经处于濒临资源枯竭的企业,开采条件困难,获利能力差,资源税负相对就要高很多,更加不利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建议可以借鉴我国土地增值税的税率设计思路,将资源税改为累进税率,按照利润水平的高低设计不同的累进税率,并设立免征额规定,如可以规定利润率不到20%的免于征收资源税;同时调整资源税的税收优惠政策。现行的资源税只在资源的开采生产环节征收,其税收优惠政策也只能对资源开采企业发挥作用,改革可以考虑对资源回采率和选矿率达到一定标准的资源开采企业给予一定资源税税收减免,以激励资源开采企业自觉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开采效率,保护生态环境。

2.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完成增值税类型的转变。我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实行对外购固定资产所负担的增值税只能列入成本而不能抵扣的政策,造成资本有机构成越高的企业,其增值税的税收负担就越重。资源型城市由于经济结构高度集中于资源开采,所购大型生产设备一般价值都很高,增值税的数额自然也相当可观。现行增值税不允许这些进项税额的抵扣直接增加了资源型企业的成本,相对于其他资本有机构成不高的企业,资源型企业的税负更加沉重,这显然与支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虽然国家在东北地区的相关行业进行了消费型增值税试点,但到现在还没有在全国其他地区全面推开。建议加快增值税全面转为消费型的改革,目前至少先保证在其他资源型城市尽快开展试点工作。同时可以借鉴国家在所得税上支持资源综合利用的产品的相关政策,对关键性、节能效益显著且因价格等因素制约其推广应用的重大节能设备和产品,在一定时期内实行增值税的“即征即退”政策。

(三)预算体制方面--设立预算稳定基金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财政援助长效机制

资源型城市自身的发展特点决定了资源型城市必须考虑经济转型以实现可持续和谐发展。因为资源开采都有走向衰退的时候,同时资源产品的市场价格也会受到资源储量、国内外市场等诸多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这些都会直接影响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财政政策的长效机制上,针对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借鉴国外的做法,设立预算稳定基金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