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修复面临的问题

生态修复面临的问题

生态修复面临的问题

生态修复面临的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铅锌矿;资源衰竭;对策研究;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At present, many mines are put up to a predicament that mining economy faces the comprehensive upgrad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aolin lead-zinc mine, to advanc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overall upgrade in mineral resource-exhausted c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on the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mining area, which has impetu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xperimental area in LinXiang county.

Keywords: lead-zinc mine; resource exhaustion; countermeasur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K2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概述

临湘地处幕阜山多金属成矿带,矿产资源丰富。已查明的矿种有金、钨、铜、铁、铅、锌、锑、钒、镓、磷、萤石、重晶石、石英、长石、绿柱石、白云石、石灰石、高岭土、独居石、锂云母、白云母、煤、粘土、页岩、板岩、花岗岩等。其中,钨、铅锌矿、萤石矿等品位高,易开采;白云石矿以储量大、品位高而闻名。当地的白云石、石灰石、长石、石英等矿产资源,一直是我国玻璃、陶瓷、电子和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

在经历了长时期的采掘之后,临湘面临着矿产资源枯竭的重大威胁。始建于1958年的桃林铅锌矿曾为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规模最大的矿山之一,但到2003年,该矿由于资源枯竭等原因,宣布破产关闭,矿山设备被拆除,干部职工被分流,一些遗留问题困扰至今。随着可开采矿产资源的逐步减少,临湘面临着资源枯竭的严峻局面,传统的资源型经济发展之路越走越窄。大多数工矿废弃地、尾矿库存在着安全隐患和环境威胁。因雨水冲刷和植被破坏,导致大面积尾砂外露,砂尘污染严重,一些排水沟渠淤积甚多,必须抓紧进行综合治理。

2 临湘市桃林铅锌矿发展现状

2.1 资源日趋枯竭

桃林铅锌矿是“一五”时期国家建设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为国家大型一档采选综合企业,主要产品有铜、铅、锌、萤石、铅焙砂精矿、无氧铜杆、氧化锌、硫酸、水泥等。由于原有矿区资源濒临枯竭、后备矿区矿石品位低下和企业转型失败,该矿于2002年12月5日正式宣布破产。桃矿为临湘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但经过多年经营,也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当地受到以镉为主的多种重金属的复合污染,尾砂库、沉陷区等问题也很严重。

2.2 环境污染严重

桃矿给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主要有:(1)降低生产生活的质量。重金属、SO2和可吸入颗粒物排放量严重超标,普遍污染了当地的水体、土壤和空气。(2)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工业“三废”造成空气污染、水质恶化、土壤生态系统退化、植物难以生长等问题,直接或间接危害到当地居民乃至下风向和河流下游居民的身体健康。重金属污染具有持续时间长、污染隐蔽性、富集性强、难以降解的特点,一旦进入人体,就能与蛋白质及各种酶发生强烈作用,使其失去活性,对人体造成危害。铅、汞、砷、镉是毒性较大的重金属,一旦进入人体就很难排除。铅能直接伤害人的脑细胞;汞对大脑、神经、视力的破坏甚大;砷有剧毒,并可致癌或导致孕妇畸胎;镉会导致高血压,毁坏骨骼和肝肾。(3)限制城市的发展和提升。桃矿工业污染的综合整治,是临湘市“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临湘市品位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

3 临湘市桃林铅锌矿综合整治的对策措施

3.1 多举齐下,综合治理环境生态破坏

桃林铅锌矿存在着多种环境问题,在治理的过程中,不能单一治理某一种环境污染,而要对症下药,分门别类采取整治措施,注重污染区域的综合整治。工作要点包括:严禁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及生态敏感区开展建设活动;对重金属废渣进行固化并安全填埋;在尾矿库坝坡与坝顶植树种草,改善其库坝安全与生态环境;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清理修复;加强对尾砂的综合利用。

表1桃林铅锌矿环境治理举措

3.2 推进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建设

结合桃林铅锌矿实际,重点抓好环境生态综合整治项目的建设。针对桃矿工业废弃物和尾砂矿数量巨大的状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综合利用历史遗留下来的矿业废弃物,生产新型建材和其他工业产品,发展矿产品深加工、水泥、新型建材等行业。目前矿区一、二期治理项目已经通过验收,后期要争取将桃林铅锌矿综合整治纳入“湖南省铅锌锰矿污染区生态修复与生态利用关键技术开发”重大科技专项,搞好生态修复与矿区治理。

表2规划期桃林铅锌矿环境综合整治重点项目

3.3 采取综合措施,修复污染土地

重污染土地采用物理修复与生物修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修复,通过固定或钝化技术控制重金属扩散。将重污染区域内污染土壤一次性清除,运至特定区域集中堆填处理,将主要污染源清理出去,使原区域的环境安全有基本保障。堆场建设防渗工程以及土壤渗滤液汇集处理系统,并通过种植植物的方式进行修复,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及有机物的含量。

将土地污染治理与场地开发建设同步进行,具体做法是将剩余轻度污染土壤进行就地固化稳定处理,使之达到环境无害化的要求,并覆盖上稳定化隔离层,对地表覆盖新土进行硬覆盖,以保证地面人群不受污染影响,场地内给排水、消防等市政设施管网采用防渗管沟,避免一旦渗漏引起土壤中污染物转移。

轻度污染的土地的治理采用植物修复的方式进行修复,通过建立复合植物群落生态系统提高土壤污染物质淋溶渗透和生物降解速率,修复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关键在于种植具有特殊作用的植物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有机污染物转移吸收,并防止其进入食物链。龙葵、加拿大树、旱柳可吸收金属镉,东南景天可吸收金属锌,印度荠菜可吸收金属铜,蜈蚣草可吸收砷,可通过种植这些超积累植物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通过种植杨柳科植物可以去除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建立土壤—植物—微生物组成的复合体系来共同降解污染物。植物修复收获物可采取安全焚烧与资源化利用。

生态修复面临的问题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通过对口腔修复科进修医师教育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基本训练、综合提高、飞跃提高的“三段式”教学管理方法的应用,以进一步完善口腔修复科进修医师培养方法,促进进修医师提高专业水平。

口腔修复学是研究用符合生理的方法,通过人工修复体来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的一门学科,它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属于生物医学工程范畴。口腔修复学是以医学、口腔医学、口腔临床医学及应用材料、工艺、材料力学、生物力学、工程技术学以及美学等为基础的专门学科。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健康越来越重视,对口腔医疗单位以及口腔医疗工作者的诊疗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各基层医院纷纷派送各层次人员来我院进修学习。这一方面是基层医院医师进一步深造、提高自己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也是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修医师的培养不仅是医院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进修医师业务能力的提高也能反映医院的综合水平。本文将近年来我院口腔修复科进修医师培养中实行的教学管理方法进行总结。

在进修医师教育中我们实行“三段式”教学方法,即将进修医师学习时间不均匀地分为3个阶段。

(1)第一阶段:基本训练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讲解、示教及手把手示范,使进修医师掌握修复基本理论及一些基本操作。

作为教学医院的口腔修复科,我科每年都承担来自部队和地方大量进修医师的教育工作。为了保证科室进修医师的整体水平和保护患者的利益,我们对申请进修的医师的学历、职称、所在医院、专业、工作经历以及是否取得口腔医师资格证进行严格审查,杜绝一些非口腔医学专业、未从事过口腔修复临床工作、未取得口腔医师资格证的医师进入临床,接诊患者。但由于进修医师大部分来自基层,其原有的教育程度、工作时间不同,原单位所担负的医疗任务也有所区别,因此,进修医师在知识背景、工作能力、年龄层次等方面差异很大。

根据这种情况,在进修医师进入科室后,我们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学习环境,针对个人制订进修计划。口腔修复科临床操作多而精细,同样的牙体、牙列缺损,可以进行不同修复设计,需要应用多种修复材料。在临床操作中大多需要医师对患者口腔内的牙齿进行磨改,这属于创伤性治疗,存在潜在的医疗风险,一旦发生医疗差错,很难更正和弥补。因此,这一阶段教学要求带教教师不放眼也不放手,更多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椅旁示教教学、手把手示范、仿真树脂牙操作训练等教学方法,重点在于基本技能的培训和基础知识的巩固。治疗典型修复病例时带教教师要系统讲解理论知识,组织并鼓励进修医师进行病例讨论,在强化其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临床思维能力闭。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将临床专业知识与临床科学研究证据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为每个患者制订最佳口腔修复方案。重视进修医师的发展与创新,通过指导模拟病例书写,使他们的临床经验得到进一步积累,为下一步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2)第二阶段:综合提高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进修医师的分析、判断、综合处理能力,要求带教教师放手不放眼,使进修医师在理论上得到提高、临床工作能力上过关,实现“匠一师”的转变。

在教学中,建立“提问—讨论一实践”学习模式,充分调动进修医师的主观能动性。鼓励进修医师提出问题,在处理典型口腔修复病例时对进修医师多提问,对重点问题多示教、多讲解。然后组织进修医师对问题进行讨论,将讨论的结果与临床相结合,运用于实践中,既提高了进修医师的临床技能,又充实了他们的理论知识。我们除将有关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经验传授给进修医师外,还教授他们如何获得知识、总结经验,使进修医师实现“牙匠一牙科医师”的转变。引导进修医师学会如何实践循证医学、查询和应用他人从事循证医学的结果、采用他人指定的循证医学的方法,使进修医师的临床知识和技能及时得到提高和更新翻。针对进修医师多数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技能,临床操作敢于动手,但操作流程多不规范、临床思维比较单一的特点,将学习目标定为对缺牙设计的宏观掌握和临床实际操作的标准化。为了学进度、集中示教、把关,我们采用由高年资本院医师脱产带教进修医师的方法。前期,带教教师选择典型病例进行标准化示教、讲解,进修医师将接诊患者的检查情况、诊断以及初步治疗方案报告给带教教师,经确认后由进修医师进行临床操作,在这一过程中强调临床操作步骤的规范性,避免进修医师盲目追求治疗患者的数量,忽略临床操作的标准化。后期,安排进修医师观摩科室中有业务特长的专家、教授的诊治操作,细心揣摩,对照提高。

(3)第三阶段:飞跃提高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在于提高进修医师的综合理论水平和临床疑难问题处理能力。要求带教教师根据进修医师前2个阶段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做到放眼、放手,不放心。

生态修复面临的问题范文第3篇

组织工程是应用工程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原理,开发用于恢复、维持及提高受损伤组织和器官功能的生物学替代物的科学。作为新兴的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学科,它所研制的再生组织和器官,是对外科传统模式的一次挑战。它的诞生与发展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也为人类再造各种人体组织和器官、解决棘手的器官移植供体短缺问题带来了希望[1]。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不少组织工程的研究成果已开始在临床上应用,治疗各种组织器官缺损的修复,而且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组织工程产物已在骨科临床收到较好的效果。

1 软骨组织工程

软骨损伤后的自我修复相当困难,目前医学界尚未能找到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是组织工程的发展使人们看到了完美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的希望。关节软骨组织工程通过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构建具有生物活性的软骨组织,用以修复、改善关节软骨缺损,加快关节功能的恢复。通过体外获取并大量增殖软骨种子细胞,种植至来源广泛、可大量生产并可塑形的生物材料上,在体外构建成为软骨细胞和三维支架复合物,进而植入体内修复各种关节软骨缺损。生物材料的来源和其适宜软骨细胞生长的结构,软骨种子细胞来源和加快其增殖等问题便成为关节软骨组织工程研究中有待解决的两大关键问题。通过宿主或供体调控免疫反应,可使同种异体细胞成为人们的另一种选择[2]。近年来,组织工程的研究为软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了新的方向。

目前用于软骨修复的组织工程技术有四种,软骨细胞植入或与生物相容性材料复合植入;具有软骨细胞分化潜能的细胞群(如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植入,骨膜、软骨膜移植;生物相容性材料单独植入或与生长因子复合植入;经基因修复可表达促修复因子的细胞的植入。关节软骨的成功修复需要的必要条件是具有一定数量的可以满足软骨修复的细胞群;软骨缺损内需充填支架材料,使软骨缺损得以有组织地修复;需要合适的内固定方法,既能抗关节活动而不松脱,又不干扰修复过程。

软骨作为第一种获得成功的组织工程化组织,也是当前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采用自体移植,同种异体移植或异种移植以及人工修复体的方法已使软骨组织缺损的治疗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3],其中优化种子细胞源是应用这一技术的前提和关键。

2 骨组织工程

骨缺损是骨科的常见病,是致伤残的重要因素。骨缺损多采用骨移植的方法治疗,以自体骨移植较好,异体或异种骨移植存在免疫排斥及医源性感染等问题。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生物材料科学的发展,骨组织工程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其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为骨缺损修复带来美好的前景。自从成骨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成功,已经有大量的人工骨的研究问世。骨组织工程发展迅速,通过用骨组织工程的原则和方法得到的骨组织,不仅可以解决脊柱融合问题,对骨缺损、难愈合的骨折、骨质疏松等的治疗都有临床应用价值。

骨组织工程常用的方法是将诱导成骨因子与支架材料在体外复合后植入体内,通过诱导成骨因子发挥诱导作用,增加成骨细胞的数量,促进新骨形成,也可体外培养扩增的成骨系细胞,在体外种植于适宜的支架载体后再植入人体内骨缺损的部位。骨组织工程学的种子细胞主要是采用骨膜的成骨细胞和骨髓基质干细胞。取材于骨膜的成骨细胞原代细胞数目多,细胞易定向分化,成骨能力强,植入体内能较快地形成新骨,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常用的种子细胞之一[4]。

生物活性陶瓷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骨替代材料之一。这些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耐磨,弹性模量接近骨骼,可制成多孔结构。通过加入金属纤维或与生物高分子材料复合物等增加韧性、强度的处理,可具有常规陶瓷不可比拟的优点,如强度高、韧性好、表面光洁等。考虑到无机类材料、合成聚合物材料、天然聚合物材料的优缺点,将三者通过合适的方法组合成复合材料,取长补短,模拟天然骨基质组成成份,将多种生长因子缓释系统引入材料,并模拟其在体内释放的时间、空间顺序,实现骨组织工程支架的仿生化,促进成骨细胞的粘附、增殖和分化,发挥最佳成骨能力是未来骨组织工程基质的研究方向[5]。近期以完全脱钙骨及部分脱钙骨修复骨缺损的临床研究重点多在人颅面骨缺损的修复,很少涉及长骨骨不连及骨囊肿的治疗。

骨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生长因子的作用十分重要。目前,在已经确定对骨形成有明显作用的生长因子有骨形态发生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等。其中骨形态发生蛋白是发现最早、研究最多的对成骨作用最为肯定的生长因子。经过大量动物实验证实,骨形态发生蛋白具有强大的促成骨活性,能够诱导间充质细胞不可逆地分化为骨、软骨组织[6]。基于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安全性和高效诱导成骨活性被越来越多的实验所证实,在一些国家骨形态发生蛋白已进入大规模的临床实验阶段,但是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尚需大量的临床试验去进一步证实。吕刚:医学组织工程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辽宁医学院学报 2009年12月,30(6)

3 人工关节置换

骨骼是支撑人体的最重要组织,也是人类实现一切运动机能的基础,而关节则是连接骨骼的重要结构。人体各部分能够自由活动,把大脑的指挥付诸实施都离不开骨骼与关节的协调作用。如果骨骼关节系统受到侵损,造成关节病变,就会影响关节的正常功能,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人工关节是骨科领域在二十世纪取得的最重要进展之一,它使过去只能依赖拐杖行走,甚至残疾的关节病患者实现行走自如的梦想。人工关节置换术历经40 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治疗严重的髋、膝关节疾病的临床标准手术之一。

随着人均寿命增加,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日趋增高,并逐渐对医疗、社会等提出重大挑战: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患病人数呈逐年迅速增长的趋势。近年来髓关节病变及股骨头坏死等症在30多岁的年轻人中呈多发趋势,轻者行动不便,严重者则丧失行走能力,被喻为骨科“癌症”。人工关节置换术通过手术重建一个功能接近正常的关节,来替代已彻底恶化了的生理关节,实现人体关节的全部或部分功能[7]。经过30 余年的临床验证,采用人工关节治疗髋、膝关节病疗效显著,因此人工关节置换术被称为是治疗关节疾病的革命性进展。

目前人工关节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间关节、髓关节、膝关节以及踩关节等的疾病,其中以髓关节及膝关节置换最为普遍,已广泛在临床上应用。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目的是使患者在没有并发症的前提下尽早恢复到伤前的活动状态,因此,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以减少并发症并使患者早日恢复显得尤为重要。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方法简单、快速、安全,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人工假体的出现解决了很多以前不能实现的难题,但有再移位、骨不连、股骨头缺血坏死、感染、松动,脂肪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使再手术率升高[8]。而人工髋关节置换虽然可一次性解决内固定带来的并发症,但随着患者生存率提高,也出现了髋臼磨损、假体松动下沉、异位骨化、假体周围骨折、深部感染致假体失效等并发症。假体周围细胞的具体生物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影响假体-骨界面骨整合率的因素等问题仍尚待解决。

4 脊柱人工间盘的应用

脊柱人工间盘植入坚强固定技术大大提高脊柱手术的成功率,但坚持固定同时带来了相关的问题,内固定的应力遮挡会引起锥体骨块疏松及融合的相邻节段蜕变速率加快也同样引起了专家的重视。邻近节段应力及活动增加是发生退变的生物力学基础。而更加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的生物学固定已应用于临床。但因其适应症较窄,置入的单节段人工髓核是否能够长期保持髓核生物力学上的功能,并保持与软骨板之间的代谢活动有待观察。人工间盘置换治疗颈椎间盘疾患已经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其减压彻底、症状缓解明显,并于近期观察有效保留了运动节段。同时腰椎后路动态内固定系统,包括椎间应力分散系统,棘突间韧带装置等应用于临床,其特点是以椎弓根螺钉为主要构件,辅以具有动态和柔性的连接装置。其意义在于更稳定脊柱的同时又保留了椎间盘纤维环后部及小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从而可以预防邻近节段的退变。但其应用价值还有待大量、长期的临床随访结果的检验和证实。

近些年,前路减压人工间盘植入术已成为解除颈脊髓和颈神经根受压的主要治疗方式,其手术效果良好,能很好地解除脊髓、神经根受压、稳定了病变颈椎[9]。这种手术在技术上要求更精确、适应症范围更广、假体的制作更加仿生,同时临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原因以及处理方式也会进一步明确。

下腰痛是困扰骨科临床治疗的一大顽症,发病率很高。腰椎间盘退变是其主要的原因,腰椎间盘一旦开始退变,则难以逆转。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椎间盘退变引起的临床症状,但却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理想的外科治疗方法是修复,而椎间人工间盘植入术是代替而非修复。组织工程的兴起及其技术在临床不同领域的应用,为椎间盘退变疾患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总之,组织工程技术提供了一种代替失去功能的退变的椎间盘组织的可能性。但组织工程在椎间盘领域的研究仍有很多问题是未知的;椎间盘退变的确切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5 展 望

组织工程在临床治疗中的广阔应用前景已显而易见。但总体上讲,组织工程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仅仅是走通了应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临床简单组织缺损这条路,还有许多制约组织工程应用与发展的基本科学问题没有阐明:如组织工程骨临床应用种子细胞的获取和诱导转化技术流程的建立;在目前临床应用的初步实验阶段应谨慎地选择病例,不能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无原则地扩大治疗适应证等等[10]。

我国骨组织工程研究在很多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且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临床应用所获得的良好结果,必将反过来推动基础研究的深入进行,基础研究的成果又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使临床应用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可以预见,在今后不太长的时间内,将会有更多的组织工程植入物为创伤提供修复材料。只有系统地阐明组织工程化组织形成、成熟及体内转归过程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和内在机制,才能真正实现组织工程的临床应用与产业化。

参考文献

1] 杨志明.组织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现代生物技术与医药科技出版中心,2003: 9.

[2] Zhou G,Liu W,Cui L,et al. Repair of porcine articular osteochondral defects in non-weight bearing are as with auto-logous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J].Tissue Eng,2006,12(11):3209 - 3221.

[3] June R K,Fyhrie D P. Enzymatic digestion of articular cartilage results in viscoelasticity changes that are consistent with polymer dynamics mechanisms[J].Biomed Eng Online,2009,8(1):32.

[4] Nakamura S,Yamada Y,Katagiri W.Stem cell proliferation pathways comparison between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 and dental pulp stem cells by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from promising dental pulp[J]. J Endod,2009,35(11):1536-1542.

[5] Cui L,Yin S,Liu W,et al. Expanded 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 suppress 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 by secretion of prostaglandin E2[J]. Tissue Eng,2007,13(6):1185 - 1195.

[6] Franz E W,Mathias P Lutolf,Simone R,et al.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using synthetic fibrin-like hydrogels[J]. European Cells and Materials,2008,16(4):63.

[7] Duque G,O Demontiero Troen.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enile osteoporosis and hip fractures[J]. Minerva Med,2009,100(1):79-94.

[8] Blomfeldt R. Displaced femoral neck fracture: comparison of primary total hip replacement with secondary replacement after failed internal fixation: a 2-year follow-up of 84 patients[J].Acta Orthop,2006,77(4):638-643.

生态修复面临的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口腔修复;牙周整复术;治疗分析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牙齿的美观,在口腔修复之前进行牙周整复术,对牙龈进行修整,能够使牙齿的排列更加的协调,对牙周的外形能够起到良好的美化作用。本文探究了口腔修复前进行牙周整复术的有效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通过分析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口腔修复的60例患者,对这60例患者的口腔修复情况进行对比,将这60例患者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观察组的患者在进行口腔修复之前进行牙周整复术,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对照组的患者直接进行口腔修复。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不存在太大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可比性突出(P>0.05)。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进行牙冠的修复,观察组的患者在进行牙冠修复之前,先进行牙周整复术,如果患者的牙颈缘的位置比较低,那么先要对患者的牙龈进行修整,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消毒处理,然后运用探针将需要切除的牙龈标记出来,使用高频的电刀将不整齐的牙龈切除,在对牙槽进行修整时,一般是采用涡轮钻,然后将临时的牙冠制作好,切开患者的翻瓣,与金属烤瓷保持一定的距离,对牙齿的根面进行修复,将牙周的纤维膜去除,进行反复的冲洗,患者在修整一个月后再进行牙冠的修复术[1]。

2 结果

观察组的满意程度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7,P

3 讨论

口腔修复指的是对患者的口腔和颌面部等组织的缺陷运用一定的修复体加以完善,也包括对牙周病的治疗,以及对下颌关节处疾病的治疗。口腔修复学是运用口腔生理和生物学的方式,能够对口腔的缺损进行修复,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口腔修复主要包括对牙体的修复和对牙列的修复等。患者的牙体缺损指的是由于外力的破坏等原因导致的牙体硬组织的损伤,导致牙齿的质地遭到破坏,导致牙齿正常的生理外形不完整,牙齿的美观度下降,导致牙齿的咬合能力降低,牙体缺损是口腔医学中一类常见的问题。如果患者患有龋齿等疾病就会导致牙体缺损,而且外伤或者磨损都会导致牙齿缺损。患者出现牙列的缺损指的是患者的牙齿有脱落的问题,导致牙列缺损的原因主要有龋齿和牙周病等。颌面的缺损指的是由于外伤导致的面部的缺损,和先天发育缺陷如唇裂等,严重了会导致患者出现下颌关节紊乱[2],导致患者患有多种疾病,主要有在咀嚼中的疼痛感,开口障碍和关节弹响等。牙周病主要有牙龈炎和牙周炎等,会导致咬合性创伤。

口腔义齿在修复的过程中会产生牙齿的错位、牙槽的畸形等,导致口腔修复的效果下降,导致牙齿在修复后的美观度的下降。在进行口腔修复之前,采用牙周整复术,能够解决牙龈不美观的问题,而且这种方法不会产生较大的创伤,患者的疼痛感不强烈,患者出血少,使患者的牙齿在修复后更加的协调。使用牙周整复术能够在口腔修复的过程中实现对牙齿的固定,不会导致牙齿位置的变动,在修复后,患者的牙齿还能够保持原有的位置,保持美观度。

现在,口腔的修复不仅仅是指治疗性的修复,而且还能够对牙齿的功能进行恢复和牙齿牙龈的美观度,在对牙齿进行美学修复的过程中,一般是对畸形的牙齿进行修复,如果牙冠的颜色和形态不美观也可以进行修复。牙齿的功能性修复主要指的是对牙齿的缺损进行修复,使牙齿恢复完整,使患者的牙齿能够恢复正常功能,防止患者在牙齿在使用中出现食物嵌塞等。治疗性修复主要指的是患者患有牙体牙髓疾病,在进行根管治疗后,患者的牙体就会比较脆弱,一般是采取全冠的方式提高患者牙齿的坚固性,而且能够对患者关节的紊乱进行调整。相关的研究分析,如果患者在口腔修复之前就患有牙周疾病,那么,在接受口腔修复后,患者的牙齿会出现光洁度差的问题,导致患者的牙齿不美观。所以,在对患有牙周病的患者进行口腔修复的过程中,应该提前进行牙周治疗。

牙周整复术是通过对牙龈进行修复的方式,实现对义齿和牙龈的修复,如果牙龈比较短,可以使用对牙龈颈高度的修复,从而能够确保口腔在修复后牙齿与牙齿之间是比较协调美观的。通过相关的临床研究,可以发现,如果患者的牙龈的形态比较差,运用牙周整复术能够使患者的牙龈形态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在手术时,将牙龈切除,对牙槽进行修复。在我院的此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所以,在进行口腔修复之前,进行牙周整复术能够使牙齿更加的美观,而且在治疗中不会产生不良的反应。

在进行口腔修复后,很多患者都会出现牙龈萎缩的问题,通过牙周整复术后,牙龈萎缩的问题能够得到改善。通过相关的临床研究可以表明,患者在接受完口腔修复后,还应该进行科学的口腔护理,采用正确的刷牙方式。义齿本来就与牙槽是存在一定的距离的,所以,运用正确的刷牙方式能够减少牙周疾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进行口腔修复前,对患者进行牙周整复术,能够使患者的牙齿更加的美观,使患者的牙齿能够保持光洁度,而且能够降低修复的失败率,减少修复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张军君.观察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46例临床治疗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3,21:205-206.

生态修复面临的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复合树脂;嵌体;牙体修复;Ⅱ类洞

树脂嵌体,即用复合树脂在模型上制作成型,经高温高压处理后戴入口内的嵌体。树脂嵌体虽不及合金嵌体的强度及耐久性,但胜在美观,同时,能克服传统树脂充填后牙Ⅱ类洞时存在的边缘微渗漏、悬突形成、充填物脱落以及变色问题[1],从加工制作条件上来说,要求也相对较低。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8年5月,采用Densply后牙复合树脂材料制作树脂嵌体修复成人后牙Ⅱ类洞23人,共计28颗患牙,分别在3个月、6个月及1年、2年进行随访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1.1病例选择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5月期间至我科就诊的患者23人,共计28颗患牙,其中男9人,女14人,年龄19~52岁,平均年龄34.3岁。患牙均为后牙Ⅱ类洞,龋坏面积大,均已达自洁区,龈壁部分被破坏,充填治疗易形成悬突。患者口腔卫生良好,牙周情况正常,牙髓正常。

1.1.2材料Densply后牙复合树脂、Densply Prime&Bond树脂粘接剂、Zhermack硅橡胶印模材料、Densply Dycal氢氧化钙、Densply光固化灯、光热烤箱、Heraeus超硬石膏、分离剂。

1.2方法根据牙体龋坏情况进行牙体预备,要求同嵌体的洞形预备,但洞壁外展可更敞开。制备鸠尾固位型,尽可能去尽腐质,如深龋近髓,龋坏不能去尽,可用氢氧化钙垫底,洞底不平以玻璃离子水门汀垫底,确保洞形无倒凹,洞角圆钝,不需制备洞缘斜面。以硅橡胶印模材料取模,超硬石膏灌制模型,待硬固后,分割代型,在代型上涂抹分离剂,选择适合颜色的后牙复合树脂进行充填,并分层固化,同时雕刻嵌体外形,形成良好的邻接关系,并于牙合面中央避开鸠尾峡处制作夹持柄。取出嵌体置入光热烤箱中行二期光热处理,在140℃条件下固化7~7.5min。口内试戴嵌体。嵌体邻面抛光后以树脂粘接剂进行粘接,在口内磨除夹持柄、调合后抛光。

1.3临床评价采用叩诊、探诊、冷诊及进行牙髓电活力测试,对以复合树脂嵌体修复的患牙进行检查,评价其边缘密合程度、牙本质敏感程度、修复体折裂及牙折裂情况、患牙邻面食物嵌塞情况、树脂嵌体合面磨损度、修复体脱落、继发龋及牙髓情况。在所有病例中,修复体功能行使良好的患者和未回访者均认为是成功病例;修复体需重新制作者认为是失败病例,包括以下六种类型:(1)边缘密合性差,表现为有间隙或探诊可进入缝隙内;(2)修复体折裂;(3)牙体折裂;(4)修复体松动或脱落;(5)边缘牙体颜色异常,继发龋坏;(6)牙髓炎或牙髓坏死。

2结果

患者23人,共计28颗患牙根据复合树脂嵌体失败类型及回访情况分别在3个月、6个月、1年、2年年后进行疗效评价(未回访者共4人,共5颗患牙),结果如下:3个月成功患牙数为26颗,成功率为92.9%;6个月成功患牙数为23颗,成功率为82.1%;1年成功患牙数为21颗,成功率为75.0%;2年成功患牙数为20颗,成功率为71.4%。在失败病例中,失败类型所占比例各异,某些病例存在问题亦有两个或多个,笔者就此未做详细统计,但对失败类型所占比例较高者进行统计,发现出现牙髓病变及修复体脱落的情况最多。除需要重新制作的失败病例,在成功病例中观察到的牙本质敏感、食物嵌塞问题多在前6个月发现,而牙合面磨耗问题在修复一年后发现。

3讨论

部分学者[2-4]对二期处理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研究,认为处理后的复合树脂能有效减少微渗漏、增加耐磨性、提高单体的转化率,并且在径向抗张强度、抗压强度和硬度等性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意义。在临床实践中,复合树脂嵌体的成功率亦较高。但笔者认为,除了因为复合树脂经二期处理后物理性能提高,也与临床医生对病例选择,患牙牙髓状态的判断,去龋备洞能力,牙冠外形的恢复等有较大关系。(1)笔者对病例进行了较严格的筛选,凡牙髓状态不理想者均不作为选择病例。对在去龋备洞时敏感的患牙,可先行一次安抚治疗,复诊时牙髓状态恢复仍选为修复病例;若复诊时敏感程度无明显好转,则放弃该病例。备洞后近期出现的牙髓问题多为急性牙髓炎,而继发龋则可能引起慢性牙髓炎或牙髓坏死。死髓牙牙体较脆,多需进行全冠修复防止折裂,非嵌体的适应症。(2)在进行备洞去龋的过程中,去尽龋坏以防继发龋出现,去除无基釉防牙体折裂,可不做预防性扩展。在备洞的过程中,对洞形深度及部位要心中有数,以免穿髓。邻面龈壁不得少于1.5mm,鸠尾峡宽度不得少于2mm,避免修复体折裂。窝洞颊、舌壁应达自洁区,深龋邻面龈壁及洞底不一定完全底平,树脂嵌体可通过粘接材料与龈壁完全贴合,使边缘密合。对于龈壁已破坏的病例,树脂嵌体能形成良好的龈壁形态而不压迫牙龈,避免了悬突形成。(3)在模型上雕刻嵌体外形时需按照牙体的解剖外形,形成良好的邻接关系以及唇颊面和舌腭面的外形和突度,并使嵌体与牙体连接处光滑延续。不恰当的嵌体外形可能引起食物嵌塞,牙龈炎、牙周炎或牙龈废用性萎缩,应引起重视。若患者咬合力较大,可适当降低咬合。(4)在模型和口内试戴时多需反复摘戴修复体,制作夹持柄以便于夹持修复体而不致破坏嵌体边缘外形。此外,二期处理是嵌体制作的关键,在窝洞内初步固化的嵌体在二期固化前均需使用分离剂薄层包绕其外表面,以防止氧阻聚层形成。

复合树脂嵌体在临床上以磨除牙体组织少、修复效果稳定而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但对美观要求较高的患者可能存在色泽层次感略差的情况,应向患者说明优缺点,或建议患者应用瓷嵌体或其它修复形式。

【参考文献】

 

[1]续伯铨,张相皞,卢家桢.直接法树脂嵌体与传统树脂充填5年临床追踪观察对比[J]. 中国医药导报, 2008, 5(22):14-16.

[2]江中明,季佩红,周中华,等. 复合树脂嵌体充填牙体窝洞5年疗效观察[J].上海口腔医学, 2000, 9(4):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