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新农村建设的思考范文第1篇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和指导。

我国已进入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民受的教育有限,整体素质不高,农民自身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都有待转变和提高,如果没有政府强有力的支撑,新农村建设就很难收到成效。政府应制定富有前瞻性的新农村建设方略,及时解决农村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引导农村社会向前发展。

1、加强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在新农村建设中,各地为了建设事业的需要,可以省或县为单位,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中央有关法令和指示精神,制定一些适合本地情况的法规政策或实施细则,使各项建设事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加大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扶助。对农业生产给予财政扶助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我国政府不仅取消了农业税,而且取消了农民“三提五统”、农村教育集资和其它不合理收费,农民得到更大的实惠。

3、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功能。一般来说,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和管理,主要应落实在发挥组织功能上,不过,政府行政指导不能大包大揽,农民自己或村委应办能办的事,政府不能越俎代庖,干预过多。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搞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中办国办下发的《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意见》,要求政府对待村民自治应起支持和保障作用,进一步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把应属于村民自治范围的事交由村委会去办,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会正确行使民利,提高当家作主的本领。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大力推进农村文化教育事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的是农民,靠的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的主人翁。但我国农村发展相对滞后,据统计,全国4.97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小学及以下的占40%;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现在,要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长期而繁重的任务,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发展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式农民。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走农业现代化之路。

现代化农业是与传统农业相对而言的,从传统的小农经济过渡到现代化农业,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在我国沿海各省农村,已有许多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组织兴起。一般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依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利返还的原则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农业生产活动。也有的是以土地的所有、使用、流转及其权益为基础的土地股分合作社。政府在必须时可以给予指导和帮助,但不宜过多干预。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建立与农村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新农村建设的思考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重要性;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7-0036-02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农民问题无疑是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最基本的问题,是解决其他相关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历史任务。培育新型农民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新型农民,是相对于传统意义的农民而言的新一代农民,是对现代农民的全新诠释。依据“十一五”规划的要求,结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对新型农民的基本内涵理解为:新型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纪的农民。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主人也是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美好的家园。只有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新型农民,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潜力,形成持续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才能将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2.培养新型农民是树立农村新风的必然要求。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求在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的精神风貌如何,最终取决于农民的素质,而农民素质的提高则取决于新型农民的培养。

3.培育新型农民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农业科技成果只有被农民所掌握,才能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培育和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使更多的农民适应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科技化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经营现代农业的水平,全方位拓展增收渠道。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4.培育新型农民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职业技能,既影响了现代农业建设,也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影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进而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现状

1.受教育程度低。农民受教育程度是衡量农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准。最新的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状况数据显示,4.9亿在家务农的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而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2.2%,小学以下的占34.1%(其中文盲、半文盲占6.9%),且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足5%。2006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显示,外出务工劳动力中,文盲占1.7%,小学文化程度占14.8%,初中文化程度占67.3%,高中文化程度占10.7%。可见,无论是在家务农或者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均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整体素质偏低,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要求。

2.技术素养水平低。绝大多数农民对农业的新科技、新成果、新信息反应迟钝,接受消化能力不强,不能有效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接受实用技能的培训就更少,有的农民即使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也很难完成新技术。良种技术、无公害技术等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效果大打折扣,一些先进的技术如计算机技术就更难在农业中得以应用。

3.思想观念相对落后。由于数千年来中国农村形成生产规模狭小、思想守旧、居住分散而又封闭的局面。农民在艰苦的环境下,长期受到封建思想禁锢,逐渐养成了墨守成规、安于现状、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他们对土地有着深厚的依赖情节,不愿离开土地从事其他行业,而原有的以家族式劳动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生产劳动又缺乏团体合作式,不能形成农业发展的规模化、产业化。

4.法制观念淡薄。由于传统人治观念的影响、现实中的某些司法不公正现象和农村法制建设的滞后,多数农民对法律认识不深,了解不足,多数人头脑中缺乏正确引导自己社会行为的法律准则。有的片面理解“保护农民利益”、“尊重农民自”的规定,将之等同于“绝对自由”,阻挠基层政府依法行政。有的法律政策意识扭曲,只讲个人利益,不讲社会义务。有的在权利受损害时,很少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往往采用上访、暴力等处理纠纷,导致农村社会矛盾相对比较突出。外出务工人员由于法律意识薄弱,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在出现劳动纠纷时往往处于劣势地位。

三、培养新型农民的对策

1.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改造传统农业的出路在于向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投资作为人力资本投资,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增强社会发展实力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目前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保证农村学生都能达到或超过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二是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改变农村教育结构中“重知识,轻技能”的不合理状况,使广大农民都有一技之长,适应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更好地发展经济,走上致富道路。

2.开展科技培训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创新科技培训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的机制和体制,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当前,科技培训应重点抓好并继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阳光工程、农业远程培训工程等四大工程。

3.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提升人的精神面貌,新农村建设需要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用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要进一步增加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进一步健全“文化下乡”制度,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大力推进“一乡一品”特色文化建设,积极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丰富活跃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促进了农村的和谐。

4.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培养新型农民,要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第一,转变观念。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有效途径,让广大农民有发展现代农业的意愿,有接受和应用农业新技术的强烈愿望,通过以农业资源为依托,推广新技术,发展新产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让农民感受到应用科学技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带给他们的实惠,从而调动农民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农民的实用技能水平。第二,发展学习型组织。新农村建设需要不同的人才,要根据农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发展农村不同类型的学习型组织。制定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生产发展相结合的发展规划,创建符合各地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调动和激发农民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创业的积极性;注重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基层干部、农产品市场经营与管理人才,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特色、农业产业结构、农业技术推广、人口结构、农民素质情况,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农民劳动技能培训方案,开展特色技能培训。

5.与城乡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培养新型农民,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保障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和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确保新增教育、文化、卫生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重点放在农业和农村。整合支农投资结构,完善支农投资方式,鼓励、支持金融组织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积极发展小额信贷,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和农村。

6.发挥本乡本土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挑选、培养乡土人才,利用他们在群众中间的威望和致富示范户的形象,使周围农民受到感染,通过以农民帮教农民,建立长效培育机制,能够带动一片、辐射一面,引领农民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乡土人才本身是一把好手,又是农民致富的帮手和乡村两级解决实际问题的好抓手,是农村工作的骨干,充分发挥好他们的示范和引导的作用,势必带动出一批又一批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新农民。

总之,新型农民的培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也得有个长期艰苦的过程,但只要我们认识到位,对策到位,行动迅速,坚持不懈,那么新型农民成百上千涌现出来之时,就是农村创造力的源泉充分涌流之时,也必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繁荣昌盛之时。

参考文献:

新农村建设的思考范文第3篇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以来,近年来,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地在发展生产,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都把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公益文化建设。但从当前一些地区的农村文化建设情况来看,由于受当地经济、区域条件和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仍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是不相适应的,如不加以重视和解决,将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结果。

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文化发展水平不一。通过对周边县市和乡镇文化建设的调查看,发现目前农村文化建设水平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较好的,所占比例大约为30%左右,这些乡镇一般经济基础比较好,领导重视,有专职的文化工作人员,阵地建设比较好,经费充足,能常年坚持开展文化活动;第二类是一般的,所占比例为40%,这些地方虽然有专职的文化干部,但经费投入少,有阵地但开展活动不经常,只在春节等重大节日才搞一些活动;第三类是较差的,所占比例为30%,这些地方经济条件较差,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经费,常年不开展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2.文化设施不足,利用效率不高。近年来,乡村文化设施建设都是以地方投入为主,国家补贴的形式来建,但由于地方财力不足,往往将有限的资金用于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对文化基础设施和活动经费投入有限,处于“随意”状态。

3.文化活动单一,文化需求难以满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在日益提高,但农民的文化生活既单调又枯燥乏味,文化需求很难满足。一是文化生活消费偏低。二是文化生活方式单一。三是文化生活品位不高。

4.文化队伍人才匮乏、力量不足。虽然在目前各乡镇文化专干基本上都是业余出身,自身缺少文化艺术方面的特质,基本上没经过多少业务培训,在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上很难有所作为,造成文化工作质量下降,因此也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5.“不良文化”在农村还有一定的市场。随着农经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开放程度的扩大,农民已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越来越渴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以满足健身、健身、娱乐的需求。但目前多数农民的文化生活仍以看电视、打麻将为主,不仅贫乏单调,还造成、迷信等不良风气蔓延,有的地方甚至成风,庙宇成群,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一些村看相算命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活动时有出现,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盛行,不仅浪费严重,也为封建迷信的滋长提供了土壤。许多农民认为在茶余饭后打打牌、搓搓麻将、输赢几个钱没什么大不了的,特别是冬季农闲时节,现象更是比比皆是。

二、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1.文化基础建设要纳入总体规划。要本着政府主导、因地制宜的原则,把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列入当地社会发展规划和乡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手段先进的要求,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在活动主题是上,党委政府要加强引导,围绕总体规划,结合中心工作,提高活动主题的指导性、亲和力和认同度,确保活动的实效性。在活动方式上,坚持社会文化社会办的思路,形成人人参与文化建设的良好态势,让群众从台下看戏的观众变成自我参与、自我展示的演员,让更多更广泛的农民群众参与进来,增强文化活动的覆盖面。

2.健全三级文化网络,构建完善的农村文化发展格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县、镇、村三级文化组织建设,健全完善三级文化网,有效地发挥各级文化组织的作用,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繁荣农村文化的重要标志。要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积极探索文化站运行管理新机制,以增强文化活力,使其成为农村文化建设基地和枢纽。要注意加强村级文化活动室和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的建设,给予必要的经费扶持和保证,积极扶持鼓励支持个体从事文化活动。

新农村建设的思考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农业银行;新农村建设;金融服务

[中图分类号] F83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2-0150-03

[作者简介] 肖 雄,农行宜春市分行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江西 宜春 336000)

农业银行作为唯一一家县县有网点、县县通网络的国有商业银行,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必将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对自身发展也蕴含着诸多商机。对此,本文拟从农业银行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入手,探讨农业银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市场定位和战略措施。

一、农业银行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农业银行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机遇

1.有利于发挥农业银行的资源比较优势,巩固农行在县域金融的传统优势

目前,农业银行是唯一在全国每个县市都设有分支机构的国有商业银行,拥有全国最多且联结城乡的物理网点、覆盖面最广的电子化网络、最多的客户服务人员、最广泛的客户群体。除政策性支农业务外,担负着支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县域中小企业、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特色资源开发、信贷扶贫和农村消费信贷等方面的支农任务,是县域商业性金融的主渠道。在长期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农行大部分资源配置在县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组织和网点网络体系,积累了丰富经验和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目前,农行52%的人员,60%的机构分布在县域,涉农贷款占全行贷款的40%。支持新农村建设,对农业银行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实现城乡业务联动发展,搞活农行县(市)支行经营,促进农行改革和发展意义重大。

2.有利于农行的业务经营转型和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仍是一个分割的卖方垄断市场,银行在客户选择、贷款定价等方面处于主动地位。当前,农业银行加快业务经营战略转型步伐,提出在积极拓展优质大客户的同时,把发展县域中高端业务,统筹大中小客户和城乡业务的协调发展摆在重要位置。支持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城镇化建设、优质中小企业等县域内中高端客户,既有利于农行有效运用富裕资金,也有利于农行巩固县域的传统优势,发挥县域金融业务的主渠道作用,统筹城乡业务的协调发展。

3.支持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和社会赋予农业银行的历史使命

目前,农行机构、网络、人力资源和资金实力等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家十分重视农行在支持“三农”中的作用,在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中将农行与农村金融体系统筹考虑,充分考虑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村金融的设计和布局。支持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对农行未来业务定位的要求和期望,也是农行作为农村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责任和使命。

(二)农业银行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1.支持新农村建设与农行商业化经营的矛盾

一是经营转型使信贷资金事实偏离农村。在商业化经营安全性、效益性的内在驱动下,近年来,农业银行加快经营调整步伐,积极实施重点区域、重点客户、重点产品优先发展战略,一些县市支行信贷管理权限上收,经营重心上移,基层经营行主要以负债、中间业务、清收不良贷款为主,一些好的法人信贷客户需上报上级行审批,无形中造成信贷投入集中于大中型企业和金融资源丰富的城市,支农信贷投放上呈弱化趋势。二是农村金融市场中介缺位使农村金融服务受到局限。近年来,农行与其他商业银行一样实施了网点重新布局。金融资源相对匮乏,达不到保本点的网点纷纷撤离乡镇。据调查,某县级市农行近5年来先后撤并基层农村网点21个,目前农村网点仅剩3个。客观上对农行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带来了困难和不便。三是局部制度设计弱化了支农贷款营销积极性。农行普遍实行严格的贷款责任考核制度及贷款“终身追究”制度,在目前农行政策性金融业务与商业金融业务并存,职责不够明晰,农业信贷资金运营绩效较差的现实情况下,造成基层行对“散、小、急、频”的支农贷款,或从成本考虑,或从风险考量,存在“不作为”思想,宁愿少发放,也不愿惹麻烦。如何处理商业化经营中集约化、精细化要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之间的矛盾,是农业银行必须面对的问题,同时也是国家对农村金融体系构建和相关风险补偿机制建设方面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

2.产品的实用性和覆盖面与新农村建设需求不相匹配

尽管农业银行信贷产品丰富且不断推陈出新,但金融产品在农村市场区域单元还出现“断层”,与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增强的金融需求尚不匹配。一是农户个人贷款融资渠道较少。缺乏诸如农信社小额信用农贷品种,农户个人贷款基本由农村信用社经营,不能满足农户的信贷需求。二是扶贫贷款门槛高,准入难,且扶贫关联度削弱。目前扶贫贷款受金额、评级授信、立项、上级行准入等门槛限制,实际运作难度较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至2010年)》提出,要继续把发展种养业作为扶贫开展的重点,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但从各地投放的扶贫贴息贷款来看,存在一部分贷款被用于非农项目。三是农业产业化企业贷款缺乏创新。目前还局限于流动资金贷款,对项目融资、科研贷款、订单贷款等缺失综合经营,在欠发达地区缺乏强势企业的情况下,很多企业难以得到有效支持。四是新兴的中间业务在农村开展不多。网上银行等电子银行发展还滞后,尤其是对农户的信息、技术、市场金融服务基本上是空白,难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要求高效、优质的服务很不适应。

3.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对农行商业化经营形成挑战

一是信用观念有待增强。目前农村市场发育尚不成熟,区域间明显存在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差异,一些地区依法借贷、依约还贷意识有待加强,来自地方政府行政干预时有发生,在个别案件中,甚至出现借改制、破产甩包袱和放纵、包庇企业的欺诈行为。二是金融配套措施滞后。目前政策性金融以对特定机构的特定业务进行直接补贴为主,对商业金融机构的担保、抵押、保险、减免税等措施缺乏,吸引金融资金及社会资金进入农业领域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三是受农村生产效率制约。“三农”的弱质性需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农业经济生产效率,进而提高金融机构贷款效率。农业银行在金融生态环境不佳的状况下支持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

二、农业银行强化金融服务和支持新农村建设之对策

新农村建设需要建立健全各层次金融机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农村金融体系。在现有农村金融体系格局的前提下,农业银行应充分发挥县域商业金融的基础作用,秉承国家支农政策原则、效益最大化的原则、突出重点的原则、防范风险的原则做好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笔者认为农业银行强化金融服务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统筹配置资源,把新农村建设纳入经营转型“新重点”

在当前经营战略转型时期,农业银行应看到未来农村金融的潜在市场,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加快有效发展新的效益增长点,在经营策略上进行适当调整。一是因地制宜做好机构职能的分布和职能定位。要按照“统筹兼顾,区别对待”原则,在机构撤并上注重差异性,关注前景值,不仅要考虑商业化经营的效益性,也应考虑新农村建设金融服务的长远利益和公共服务职能,有侧重地进行机构布局和调整。特别是在农业为主的欠发达地区,撤并网点要充分顾及到农村金融市场的辐射半径,强化网点中心所建设,走网点精干高效之路。对一些农村建设新区、规模较大的农贸市场可根据需要考虑设立新网点,尽可能消除农村金融市场“盲区”和“断层”。同时,在机构设置和职能定位上,应与时俱进,有必要根据新农村建设金融需求和特点增设职能,如在中心网点开办支农“金融超市”,实行保险、公证、房地产开发商联合“一条龙”作业,为农民提供综合产品营销;业务综合部门应建立新农村建设金融需求分析机制;前台营销部门可增设专门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机构或分部,建立支持新农村建设金融需求的响应机制。二是要整合人力资源,丰富客户经理制度内涵。可设立支农专职客户经理,推行支农客户经理制,实行划片管理,单独考核。致力于客户经理综合素质提高,培养一批知农业、懂政策、善管理的客户经理队伍,为农民提供政策、信息、资金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使支农客户经理成为农行发放农贷的营销能手。三是整合系统资源,加大支农服务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综合运用网上银行、ATM(自助银行)、POS机等功能,使物理网点和虚拟网点有机结合,以方便农民存取款和理财,使农民享用到快捷便利的资金结算服务和科技信息,进一步提升农业银行支农服务水平。

(二)创新产品方式,满足新农村建设金融服务“多需求”

一是创新和综合运用金融产品。农业银行应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新变化,适时创新适合“三农”需要的金融服务品种。可根据农民贷款需求特点,设计开发如仓单、地上作物收获权、存栏牲畜抵押等贷款业务,满足农村多样化金融需求;对符合贷款条件的种养大户、产业化组织、个私经济组织,可通过评优授信、联保贷款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以实行更多的融资方式,如票据贴现、项目融资、科研贷款、订单贷款等,推动“公司+基地+农户”农业产业化发展,实行资产、负债、中间业务一体化营销;对效益良好的农业企业,除一般的流动资金贷款外,可运用应收账款融资、仓单质押贷款、国际融资等产品,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在农村劳动力转移金融服务上,还可考虑设立与助学贷款相类似的“农村劳动力创业贷款”种类,帮助务工农民城市创业。二是健全金融机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服务体系。对贷款周期长、风险大、启动阶段效益低的领域,政策性金融应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对市场化程度高、效益好的领域,商业性金融应发挥主导作用;对农村贷款资金额度大的大型贷款项目,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可以实行银团贷款。同时,要与农村信用社形成产品互补、竞争有序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三)找准切入点,做好新农村建设金融服务“大经营”

一是加强新农村建设政策研究。基层农行要与地方政府、发改委、扶贫办、农业局、财政局、教育局、卫生局、民政局等部门建立良好沟通平台,高度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金融需求,增强金融服务的敏锐性和前瞻性。二是做好项目营销和储备工作。在信贷准入标准不降低、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按照商业化、市场化的原则,提高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综合服务水平,支持外贸和新兴领域的农村商业企业,扩大对农村私营业主、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密切关注和积极介入农村“两水”(饮水和灌溉用水)、“三网”(电、路、通讯网)、“两汽”(沼气、液化汽)、“两个市场”(境内外销售市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带有政策性的领域。三是做好涉农公存款营销工作。积极跟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财政支出和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农村养老保险金、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金资金动向,对财政转移支付和有关政策性金融业务,农业银行要争取。四是做强做大中间业务。瞄准有规模效益的农村商品流通企业、专业集散地、农村物流企业,借助农行农村网点、网络优势,加大银行卡、网上银行、自助银行、电子银行等金融产品介入力度,使之成为中间业务新的增长点。五是用活农业扶贫贷款政策,打好“特色牌”。寻找信贷扶贫与商业化经营的结合点,筛选一批扶贫项目,做好组合营销和捆绑营销,走产业化扶贫、项目间接扶贫的路子。六是推进农村城镇化信贷业务。重点介入商业性较强的基础设施、基础行业项目和企业集群化支柱产业,推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四)完善运行机制,创造农业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强保障”

一是建立高效的贷款审批机制。结合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制定规避风险、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自身经营效益三者相统一的信贷管理体制,可结合当地特色实施“穿透式”授权管理,适当给予基层行一定的贷款审批权,完善支农信贷运作流程,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支农业务设置“绿色通道”,限时服务,以适应支农贷款业务“小、频、急”的特点。二是建立利率风险定价机制。根据支农贷款风险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灵活制定利率,对不同借款人实行差别利率政策,充分调动经营行发展支农业务的积极性。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改变激励约束不对称的状况,如可建立《农村客户营销激励办法》,制定农业客户贷款、存款、票据贴现、中间业务、国际业务营销激励措施,充分调动营销人员积极性。对贷款已经形成不良的,也要综合各种因素加以分析,实事求是地落实相关责任,使基层行和信贷人员轻装上阵,使信贷人员对支农贷款敢放、愿放。四是建立专业化的人员培训机制。可通过举办客户经理培训班,开办员工业余夜校等措施,加强客户经理业务培训,充实信贷营销人员,鼓励员工从围绕发展本地区特色经济入手,积极营销各类支农贷款。五是建立支农贷款风险管理机制。每半年组织对信贷客户进行评估和检查,排出退出客户清单,建立支农信贷客户诚信记录,强化贷款责任追究,有效防范经营风险。

新农村建设的思考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建议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上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新农村”被提出,上世纪 80 年代初,“小康社会”概念也被提出来,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二 00 六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缓和城乡矛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意义

新农村建设时提高农村综合生产力的关键。目前我国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不仅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跟不上建设的需求且经营管理方面也太粗放。为了更好的实现新农村建设,政府应当结合不同层次农村的实际情况,积极发展农村生产力,并通过改良土壤、兴修水利和发展机械农业、推广良种种植、提高农民科技素养和文化素质等多方面建设新型农村。

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为了实现新农村建设,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政府应当鼓励农民进行农产业发展,通过挖掘农业内部潜力来提高实现农业增产、增效,从而实现综合效益的增加。此外还可以通过以扶持乡镇企业来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通过扩大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就业渠道来将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到城镇。)

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前提。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构建和谐社会又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组成。为了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目标,我们必须加快农业社会事业的发展脚步,从农村教育、卫生和建设等多方面进行革新和建设,正确能够通过新农村建设来解决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局面。

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围,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

2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几点意见

要积极研究建设新农村的问题,要以创新的理念开展工作,要用创新的体制机制来保证,要让农民得到实惠。要在正确引导农民建房的同时,研究改变村容村貌、改善环境的新措施、新方法,做到整治、建设前要有规划,整治、建设时要依照规划,整治、建设后要有长效机制。要做到注意质量安全,立足于全使用周期的质量安全工作,让群众有安全感,让设施有效发挥作用。要探索长效机制,真正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持久深入开展。

2.1加强调研,充分掌握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

规划中要深入农村,真正了解农村。首先了解农民愿望,注重农民利益。规划中,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应以尊重农民的利益为核心,因此在规划中要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的愿望;其次延续地方历史文化,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农村的地方历史文化相对城市而言不仅表现在历史遗迹的存在,还有农村特有的文化结构。

2.2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

规划一定要立足城乡统筹,在注重城市建设、小城镇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村庄、集镇规划建设,要做到因地制宜,要深入农村实际。要做好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城乡建设统筹发展、城乡交通统筹发展、城乡社会统筹发展。

2.3区域协调、互相补充

规划要从上一层次着手,协调相邻或相近村,协调各村之间的社会、经济,协调产业发展与用地及基础设施布局,形成良性发展的居民,避免相互之间冲突,共同发展。

2.4合理的迁村并点

迁村并点不仅意味着农民离开多年居住声息的村庄,还需迁并在一起,这就导致原有稳定的居住结构发生变化,处理不好,就导致原有稳定的居住结构发生变化,处理不好,将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在挖掘出自然形成的农村社会秩序安定、人情浓郁的社会伦理观念特征的基础上,规划中要体现原有农村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这样就使得新建社区利于社会安定,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2.5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污染、水污染、垃圾问题等均十分严重,我国农村大约 1.5 亿亩耕地露天堆放,3 亿农民饮用水安全得不到保证,因此在新农村的规划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农村生态保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强化区域环境保护。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要以区域为出发点开展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二是加强对农村的环保投入。长期以来,城市生态环境是主要被关注的对象,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城镇的环保资源投资力度,但大部分资源都被投入城市,农村的环保投入少之又少,即使一些政府希望将环保资源投入到农村建设中去却也因渠道的不畅通而失去了积极性。但是可喜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城市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因此政府还应中和对城市和农村的环保资源的投资并将这一目标在规划和实际中体现出来。

3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提高农村综合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社会稳定的关键。因此各级政府应当号召党对建设新农村的号召,以保证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为建设前提、以建设富裕新农村为建设目标,以构建和谐新社会为建设大方向进行新农村建设。笔者在本文中针对目前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了自己意见,即通过加强调研充分掌握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区域协调、互相补充;合理的迁村并点;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进行新农村建设,希望能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海新.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阈中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湖北社会科学》 .2011年12期

[2]黄生成.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全新性.《求实》.2009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