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建健康社区建设实施方案

创建健康社区建设实施方案

创建健康社区建设实施方案

创建健康社区建设实施方案范文第1篇

1、镇有健康教育机构和与任务相适应的人员、经费、工作条件和设备(市二院防保科、镇文化中心和镇广播电视站)。基层单位有专(兼)职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形成健康教育工作网络。

2、全镇中、小学全部开设健康教育课,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80%;中小学有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定期更换,资料齐全。

3、医院健康教育组织健全,有健康教育画廊,定期更换,使用健康教育处方,住院病人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80%。健康教育活动形式多样,资料规范、齐全。

4、社区围绕群众健康需求和卫生防病工作重点开展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反映良好。社区内有固定的健康教育阵地,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达≥70%。

5、各单位设有相应的健康教育宣传栏,每季度至少更换一次。职工健康教育普及率≥95%,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80%。

6、定期编印健康教育入户宣传资料,每季至少2期。广播电视台有卫生与健康节目,每周至少一次。

7、车站、广场等公共场所设有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画廊。城区主要道路、广场等设有固定的健康公益广告。

8、建成区无烟草广告。公共场所有醒目、固定、统一、规范的禁烟标识,有足够的排气装置,未发现随地乱丢烟蒂现象。

二、职责分工

1、医院健康教育机构应能独立承担全镇健康教育的业务指导职能,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调研指导、人员培训、专业考核和信息交流等工作。政府应支持和督促医院即使配备健康教育工作所需的办公用房、办公和宣教设备,并落实好相应的办公和活动经费。其它部门及各基层单位、社区、街道应设置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在镇健康教育工作机构的指导下开展相关工作。

2、教育部门应要求学校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各学校应有符合要求的师资力量承担教学任务。初中、小学各个年级全部开设健康教育课。健康教育课教案规范,课时安排合理,每周不得少于0.5课时,并认真组织考核,合格率≥90%。高中(职业中学)开设健康教育讲座或选修课。各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控制吸烟、保护环境、远离、预防艾滋、意外伤害等多种内容的专题健康教育活动。学生掌握基本的健康和卫生防病知识,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75%。所有健康教育业务档案资料保存完整,管理规范。积极组织学校参与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活动。从年起,每年要有两所学校通过市级验收,一所学校通过省级验收。

3、医院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档案资料保存完整,管理规范。医院门诊和病房有图文并茂的宣传画廊,内容每2月更新一次。候诊场所积极开展“吸烟有害”健康宣传。医院应为就诊者提供多种健康处方和通俗易懂的卫生科普宣传材料,有禁烟标志和控烟措施。通过培训,医护人员掌握相关健康教育理论知识,能够对病人及其家属开展有针对性地知识宣传和康复指导。能为就诊病人提供必要的健康服务场所及设施,如培训室、咨询室或心理门诊、闭路电视等。住院病人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80%。对其它部门和单位健康教育工作给予必要的技术培训和指导。

4、社区应有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及网络,并有专人负责。健康教育工作有长期规划,年度有计划、措施、总结。社区卫生服务站设有健康教育室(咨询室)和必要的宣传设备、材料。居民健康档案、培训以及开展各项活动的记录、照片、宣传材料等资料,保存完整,管理规范。

社区应结合实际,开展经常性的群众健身、文化娱乐、科普知识讲座以及举办社区健康促进学校等活动;建立规范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卫生宣传栏总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应紧密围绕群众健康需求和卫生防病工作重点及时更换宣传内容,每年不少于4次;社区活动室有卫生报刊、资料,种类不少于4种。每年核心信息宣传应达到80%的目标人群,社区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70%。

5、其他部门、单位应有健康教育工作组织网络,有领导分管,有专(兼)职负责人员。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有考核、有总结。职工健康档案和有关文件资料保存完整,管理规范。各单位应设有相应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并结合部门行业特点,充分利用广播、闭路电视、专题讲座、宣传橱窗等形式,对从业人员定期开展卫生法规、健康知识和职业卫生教育,普及相关健康知识。内容每季度至少更新一次。职工健康教育普及率≥95%,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80%。

同时,应积极开展创建无烟单位活动,引导所有工作人员养成良好、健康的卫生习惯及生活方式。

6、宣传、文化、卫生、广电部门应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对全镇健康教育工作实行齐抓共管。同时要优先、及时宣传全镇健康教育活动,努力在全镇营造浓烈的健康教育宣传氛围。

7、城管部门负责城镇区(含广场)健康教育工作,要有组织,有网络,健康教育工作档案资料完整规范。应在城区主要道路、广场设置一定数量的宣传画廊和公益广告。公共场所设置醒目、固定、统一、规范的禁烟标志。设有吸烟室的公共场所设置控烟标识,并安装排气装置。

应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将市民的健康教育工作与治理环境工作有机结合,努力培养市民的良好卫生习惯,共同维护干净、整洁的市容市貌。

三、主要措施

1、成立组织,健全网络。

镇成立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镇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健康教育工作日常事物。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村(居)委会都应成立相应的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单位一把手任组长,并明确2-3名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确保组织落实、网络健全、指挥有力、运转正常。

2、明确目标,制定计划。

健康教育工作是创建省级卫生镇总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项需要社会全体成员参与的系统工程。全镇所有部门、单位、社区、村(居)委会都要对照创建标准,制定健康教育工作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逐步推进。镇创建办会同卫生、文化、广电等健康教育工作机构对全镇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组织、协调、检查与指导。

3、严格奖惩,强化考核。

镇创建领导小组、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制定全镇健康教育工作奖惩措施,定期对各部门、单位、社区、村(居)委会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考核,以表彰先进,鞭策后进,不断将健康教育工作向纵深推进。

四、时间安排

1、建立组织(年4月——年5月)。各部门、单位、社区、村(居)委会根据镇创卫工作总体目标和本方案要求,建立相应组织、网络,并于年6月5日前报镇创建办。

2、人员培训(年6月——年8月)。由县镇创建办、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工作机构对相关部门、单位、社区、村(居)委会进行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培训,切实为其培养一批掌握一定健康教育、卫生防病知识的专门人才,以指导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创建健康社区建设实施方案范文第2篇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通过评审验收以来,始终保持思想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持续开展健康促进建设工作。

(一)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双组长的创建部级健康促进县工作领导小组,重新组建了县“健康双创”工作专班,抽调6人到办公室具体负责创建工作,制定印发了《**县创建部级健康促进县实施方案》、《**县2021年无烟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县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县整改方案》和责任分解表等文件,6月9日召开全县创建部级健康促进县建设启动动员暨推进大会,对创建工作进行安排,推动工作全面开展。

(二)督导检查。6月21—23日,县委政府督查室联合县创建部级健康促进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双创办”)、县“三创办”(县文明办、县融媒体中心)、县总工会、县教育科技局等相关部门对全县各单位、各乡镇开展一次全面的联合督导。

(三)组织网络。建立县乡村三级组织网络,各单位、乡镇、村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和一名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创建工作,拟将原村级计生专干职能向村级健康专干或健康宣传员职能转变,配合村级卫生员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宣传活动,实现县乡村三级组织机构全覆盖。

(三)迎检准备。目前创建材料正在收集已基本完成,等完善后进行装订,迎检视频和汇报PPT正在制作中。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组织管理。部分单位对健康双创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将该项工作列入本单位重点来抓,少数单位只对工作进行安排,没有真正落实,停留在会议安排和文字创建上,未实质性开展的工作,重安排、轻落实。

(二)部门联动。全县上下没有真正树立“一盘棋”思想,上下联动、部门互动的工作格局不够深入,目前,多伴工作只是卫生健康部门在单打独斗,相关职能部门未能很好地按责任分解表的工作分工开展工作,相互配合不够。

(三)健康文化建设。多数单位未能按创创建要求,在单位区域内置入健康元素和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创建的宣传氛围不浓。

(四)材料收集。经过督查,部分单位特别是企业未能及时收集整理相关材料,整改材料内容没有按要求完成,未有开展实质性的创建工作。

针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举一反三、限期整改,希望各相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切实有效办法,在7月底前,结合督导通报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整改到位。

三、工作安排

国家于8月2日—6日组织专家组对贵州省创建工作开展现场评估验收,距评估验收有时间不足半个月,时间紧、任务重,按照省州专家组督导意见和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现场验收将采取抽点的方式进行,各单位、各乡镇要全面做好迎检准备,特别是现场环境和创建资料,单位领导和具体负责人要熟悉创建的全过程,做好本单位迎检的路线规划和迎检人员的培训。

二是为避免抽中不好的点影响得分,各类健康场所(单位)要选取条件相关较好的单位作为备查迎检点。

三是案例的收集整理,至少收集5个典型案例,案例材料的撰写和支撑材料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似定收集整理五城同创、易地扶贫搬迁医疗健康服务、三江六岸环境打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一种一养健康产业推动健康**发展作为特色亮点和先进典型案例来抓。

四是健康环境指标及支撑印证材料的收集。共13项指标,分别是:

1.空气质量。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80%。

2.饮用水质量。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达100%。

3.食品安全。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达100%。

4.垃圾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城区)≧95%,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农村)≧90%。

5.污水处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县(建成区)达到85%。

6.厕所。建成区三类以上公厕比例≧80%,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60%。

7.绿地。建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6平方米。

8.住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5平方米。

9.体育设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

10.社会保障。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0

11.养老。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5张。

12.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13.文化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

以上指标为硬性指标,需要收集指标工作开展情况的印证支撑材料,未能达标的除收集工作开展情况材料外,还需提供未能达标的情况说明。

五是视频制作。需制作一个高质量的迎检视频。

创建部级健康促进县汇报一、基本情况

雨山区下辖4个街道、2个乡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区域总面积17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3万人,西濒长江,境内水陆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人文自然景观丰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的中心区,也是马鞍山钢城融合、拥江发展和以港兴市的先行区,更是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和富有潜力的主城区。

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关注和改善民生不动摇,着力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累计投入1.8亿,秉持“政府建、政府办、政府管”的改革模式,通过合并、转制、新建等途径,积极整合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了2个乡镇卫生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对18个社会力量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15个村卫生室进行了标准化建设和一体化管理,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公益性基层医疗机构覆盖每个乡镇和街道的目标,构建了结构合理、层级明确、布点均匀、区域负责、全方位覆盖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十五分钟就医服务圈”不断完善。先后荣获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中医药特色服务示范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拥有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全国优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全国健康促进医院2家、全国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1家、全国敬老文明号1家。

二、工作进展情况

健康促进区建设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健康领域的社会治理行动。2019年2月,我区被确定为第三批省级健康促进区创建单位,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坚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融入所有工作”理念,以“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提高居民合理膳食、助力健康雨山建设”为主题,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参与”工作机制,努力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实现健康促进由“专业行为”向“政府行为”的成功转变。

一年来,我区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将创建健康促进区同创建国家文明、卫生城市等工作有机结合,整合各类项目资源,形成健康促进同环境、教育、体育、文化等多领域资源共享的新格局。通过政府统筹,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全面实施“将政策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大力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和健康场所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监测,2019年全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35.06%,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成年吸烟率22.2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35%,95%以上的学生体质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以上等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合格率达100%。近三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到100%,人均养老、体育、住房、绿地等面积均超过指标要求。共创建成功健康社区20家、健康机关15家、健康学校10家、健康企业20家、健康医院7家以及健康家庭100户,辖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覆盖率达100%。

三、工作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聚焦健康促进工作实效

区政府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多部门参与的高规格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各部门实际情况,制定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区实施方案。制订健康促进区发展规划,覆盖政府组成部门、镇街、学校、医院、企业的健康促进工作网络跟进建立。公开承诺将创建健康促进区纳入政府重点工作并安排财政预算资金30万元,用于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健康促进场所的打造和日常工作开展。区政府与各成员单位签订责任书,将健康促进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目标,并将各项目标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区政府分管副区长每季度调度指导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区政府督办室和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对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创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确保工作有效落实。7月29日,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了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专题调研,并对深化创建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区人代表、政协委员也经常深入到医院、社区、学校、机关等部门,以听、看、查、访、议的方式对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

(二)健全公共政策,聚焦保障居民健康需求

为进一步优化健康政策环境,区政府办下发了《雨山区公共政策健康审查和梳理制度》,先后召开了“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培训会、健康促进区部门合作和政策开发座谈会、健康相关公共政策梳理及审查会议,补充、修订了部分健康相关公共政策,为全区人民的健康需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区财政局、宣传部、教育局、卫健委等26家单位相继成立了健康教育促进领导小组,形成了主管领导亲自抓,专(兼)职人员具体抓的良好工作机制,并制定了健康教育方案,做到了创建工作有活动记录、有总结、有培训、有影像。

(三)加强宣传教育,聚焦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制定印发了《雨山区健康促进区创建项目基线调查方案》,通过问卷调查、专题访谈等方式调查确定主要健康问题和健康危险因素;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活动,实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程,细化基层健康服务网络,与中广有线传媒有线公司马鞍山分公司合作,利用其18万网络用户资源,播放健康保健知识,利用公交车、各类网站等媒体健康小提示公益广告,在社区及广场周边设置健康长廊、大型户外广告牌及宣传橱窗等,营造健康宣传氛围;发放《致居民的一封信》、健康教育处方、宣传折扇等宣传物品10万余份,发放控油壶、限盐勺等健康小工具,筹备“我是健康雨山人,我为自己代言”为主题的大型线上线下签名活动,为辖区居民群众送上了一份“健康大礼”。

(四)建设健康场所,聚焦健康环境综合治理

以2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依托,110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支柱,建设健康问诊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让居民足不出户即可就医问诊,努力为辖区居民提供舒适的诊疗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面向患者、社区居民和医院职工的健康促进行动;以“走家庭、走社区”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利用校园网、宣传展板、家长会等平台,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将健康生活的理念辐射到家长,推进家校互动及社区健康支持活动,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以提高职工健康素养水平为抓手,坚持举办各项体育比赛,通过区直机关工委每年开展的“登山”、“乒乓球”品牌赛事促进健康机关创建;以东湖公园为载体打造“健康诗城,宜居生活”为主题的健康主题公园,升级改造了园内健康步道、健身运动区、健身智慧区三个功能区,将健康知识和健康文化有机融入居民日常生活。

(五)加强部门联动,聚焦创新健康服务品牌

创建健康社区建设实施方案范文第3篇

积极建议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为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最大限度消除慢性非污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健康行动方案的通知》济政办发[]99号)精神,确定在区开展健康行动。现制定如下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健康幸福万家,健康和谐家园”为主题,以增强全民健康意识、建议健康生活方式、改善环境卫生状况、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为主要内容,利用3年时间,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建立并建议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提高全区人民文明素质和健康水平,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人文环境。

二、目标任务

(一)广泛宣传健康行动。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二)大力开展“健康幸福万家。积极推进健康建设。

(三)做好卫生创建工作。每年创建省级卫生单位2个。创建市级卫生单位58个、卫生小区(村)35个、卫生居委会35个。

(四)搞好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认真实施《-2012年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方案》和《市乡村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大力开展农村道路保洁全覆盖和环卫进农村、进社区活动。乡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村镇生活污水处置率逐步提高。全年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省市环保部门要求。

(五)加快农村改水工作。水务部门要做好农村改水工作。2011年实现100%街镇纳入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监测系统,规模以上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水质检测覆盖率达到100%

(六)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全区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认真做好沼气项目“一池三改”改厕工作。

(七)开展村镇卫生清洁活动。搞好乡村柴草堆、粪土堆、垃圾堆(三大堆”专项整治。

(八)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除害消杀机构每年冬、春季组织开展集中灭鼠活动。并加强“四害”密度监测工作,继续坚持全国灭鼠、灭蝇、灭蟑螂先进乡村效果。

(九)开展无烟单位创建活动。2011年所有街镇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达到无烟医疗卫生机构规范。乡村建成区无烟草广告。

(十)完善污染病疫情监测体系。强化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点管理。

(十一)大力开展预防接种工作。预防接种一类疫苗接种率坚持在95%以上。

(十二)加强慢性非污染性疾病防治工作。高血压、糖尿病知晓率达到80%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等个体化管理率达到80%以上。

(十三)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乡村社区人群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5%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8%并依照国家要求逐步提高。

(十四)完善医疗保证体系。城镇基本医疗平安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十五)努力提升群众健康素质。2012年。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及污染病总发病率、死亡率继续控制在国家平均水平以下。

(十六)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2012年。全区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1116人。

三、行动内容

(一)宣传教育行动。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体。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自动起来,积极参与,营造全民关注、全民参与的浓厚社会氛围。

安排布置行动计划,1召开动员大会。区爱卫会召开动员大会。全面启动健康行动。卫生、宣传部门牵头,爱卫会成员单位配合)

广泛开展健康行动宣传,2加强舆论引导。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营造人人关心、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通过新闻媒体集中采访等方式,注重挖掘典型,搞好新闻报道,及时播报健康行动开展情况及成效。卫生、宣传部门牵头)

交流工作信息,3及时总结和推广各地工作经验。通过工作通讯、简报等形式。通报进展情况。卫生部门牵头,爱卫会成员单位配合)

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进家庭,4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六进活动”组织专家及乡村社区和乡村卫生服务人员。宣传讲解卫生知识和疾病防治知识。根据疾病流行趋势,及时调整教育内容、方式和人群,并利用各种通讯手段定期向社会健康信息和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宣传教育效果,着力加强学校及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确保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及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达标。卫生部门牵头,宣传、教育、农业、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单位配合)

做好农村健康知识普及工作,5积极推进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充分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系统等信息传达平台。鼓励创建省级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街镇。卫生部门负责)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学校、重点公共场所等基层单位建立固定宣传栏。充分利用宣传栏、阅报栏、社区广播、市民学校定期宣传和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卫生部门牵头,6加快城乡居民健康宣传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健康广场、卫生知识园地”等宣传教育阵地。教育、民政、城建等部门配合)

普及卫生知识和除害防病知识,7加强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流动人口聚集的车站、工地、广场等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培养良好卫生行为和习惯。卫生部门牵头,人力资源社会保证、城建、交通运输、旅游等部门配合)

引导广大群众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起,8培养公众文明卫生习惯。广播电视台、报设立健康宣传专栏、举办健康知识广播电视讲座、公益健康广告。全社会形成人人讲卫生、处处讲卫生的良好风尚。宣传部门牵头,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台、报等部门配合)

(二)卫生创建行动。与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省市级卫生单位每两年复核一次,不时巩固发展创建效果,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区城乡环境卫生水平整体提高。

(三)城乡环境清洁行动。认真实施《-2012年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方案》和《市乡村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结合和谐城乡建设行动。整治环境脏乱差问题,提高乡村卫生管理水平和环境卫生质量。

方便使用、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原则,1加强乡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依照设施齐全、配套完备、以人为本。配建各类环卫设施,改造升级现有规范较低的环卫设施。保证乡村垃圾和污水处置设施正常运行,提高市政环境卫生设施的完好率,推动垃圾分类收集。城管部门牵头,城建、环保部门配合)

抓好乡村单位及居民区的卫生管理,2加大城区卫生单薄环节治理力度。集中整治旧城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农贸市场、五小行业”乡村出入口、主要交通干线及车站、机场、铁路沿线等重点区域和场所。加强宠物及流浪动物管理。城管执法部门牵头,公安、交通运输、卫生、工商、食品药品监管、质监、民航等部门配合)

以社区为单位,3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卫生清洁活动。通过维护国家利益卫生月、乡村卫生清洁日、专项治理周等活动。组织动员驻区单位和居民清洁办公和居家环境卫生,清理楼道杂物,清扫街坊通道,清除表露的垃圾。卫生部门牵头,城管、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配合)

控制扬尘污染,4强化乡村污染治理。抓好主要交通干道、重要节点和公园绿地建设。强化工业污染源监管,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环保部门牵头,城建、卫生、安监、园林、城管、市政等部门配合)

(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坚持城乡统筹。推进环境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解决垃圾围村及柴草、粪土、沙石等乱堆乱放问题。

搞好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督监测,1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集中式供水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饮用水水质卫生合格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项目和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改厕项目推进力度,大力实施“一池三改”积极推广适合外地实际的改厕模式,不时提高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搞好镇村重要街道硬化、绿化,配备足量的垃圾收纳设施,有条件的将排水沟由明沟改为暗沟。水务、卫生、农业、城建部门负责)

平整道路,2集中治理“脏乱差”问题。组织群众清理积存垃圾。疏通沟渠,清除污水坑塘,实行畜禽圈养,规范设置“三大堆”农业部门负责)

指导街镇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机制,3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进程。依照村庄和小城镇建设要求。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逐步实行农村垃圾村收集、镇运输、市处理,改善村庄生态环境。城管执法部门牵头,农业部门配合)

(五)病媒生物防制行动。依照“环境治理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综合防治方针。把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之内。

对居民家庭、社区、单位内部和重点公共场所进行集中清理和整治,1突出重点。广泛发动群众。强化综合性防制手段,适时组织开展集中灭鼠、灭蚊蝇、灭蟑螂,有效控制“四害”密度。卫生部门牵头,爱卫会成员单位配合)

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考核,2加强培训。积极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和防制技术培训。合格率要达到95%以上。为病媒生物防制提供技术支持。卫生部门负责)

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卫生部门牵头,3强化监管。加强对灭“四害”所需药械质量和广告的监管。工商、公安、农业、质监部门配合)

(六)全民控制吸烟行动。大力开展控烟和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宣传活动。

加大烟草危害及履约控制宣传力度,1制定控烟措施。积极开展控制吸烟活动。引导公众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主动敬烟和不接受敬烟,营造全面控烟的社会氛围,确保2011年实现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全面禁烟目标。区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完全禁止吸烟。卫生部门负责,有关部门配合)

确立控制吸烟管理体制,2开展控烟示范创建活动。加强无烟草广告乡村、无烟单位、100%无烟公共场所创建工作。依法实施控制吸烟。卫生、工商部门负责)

(七)疾病控制行动。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机制建设。开展一系列以转变不良生活方式为主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控制健康危害因素,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检验能力达到国家要求,1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能力建设。区疾控中心实验室主要仪器逐步达到国家装备规范。促进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基层卫生机构规范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强化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点的管理。加强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建设,提倡婚前医学检查,落实孕前保健、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疾病筛查三级防治措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开展孕产妇和儿童系统保健服务和重点疾病防治。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卫生监督能力和水平,解决群众关注的突出卫生问题。卫生、财政部门负责)

进一步完善联防联控机制,2加强污染病防控。充分发挥维护国家利益卫生运动群防群控优势。根据重点污染病疫情,全面落实各项综合防制措施,大力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减少疫苗针对污染病的发病率。卫生部门负责)

针对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人等非污染性疾病日益上升的趋势,3强化慢性非污染性疾病防控。加强对社区为基础的慢性非污染性疾病的管理与健康干预。开展综合防控,降低慢病危险因素,建议健康生活方式,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扩大癌症早诊早治筛查范围,加强癌症高发区综合防治工作。积极推广口腔预防适宜技术,逐步提高受益人群。卫生部门牵头,妇联、体育、老龄办等部门配合)

逐步向全人群扩展。逐步推进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4规范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积极引导城乡居民主动建立和利用健康档案。优先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0-3岁儿童等重点人群建立健康档案。探索电子档案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整合和有效使用。卫生部门负责)

提高新农合参合率,5完善医疗保证体系。扩大城镇基本医疗平安覆盖面。逐步提高弥补水平,减轻居民就医经济负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财政部门负责)

(八)全民健身行动。以落实《全民健身条例》为总抓手。逐步提高群众体育健身的物质条件水平,群众性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人民体质进一步增强。

面向群众的方针,1健全全民健身设施网络体系。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建设一批与现代化城乡发展相适应的全民健身设施,逐步提高体育设施覆盖率、设施面积拥有量和设施设备档次。体育部门牵头,工会、共表团、妇联、教育、城建等部门配合)

拓展健身功能,2提高公共体育设施开放水平。依托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向群众开放,方便群众开展健康活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要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管理,逐步向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有效提高公共体育资源的利用率。体育部门牵头,工会、共青团、妇联、教育、城建等部门配合)

推动不同人群广泛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发挥区体育总会、单项运动协会、行业体协和其他群众体育组织的优势,3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以“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等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有创意、有规模、趣味性强、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体育部门牵头,工会、共青团、妇联、教育、城建等部门配合)

四、保证措施

创建健康社区建设实施方案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国家、省、市慢性病防治工作相关政策和部署,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严格遵循“预防为主,科学防治,高效推进”的工作方针,不断探索我区慢性病防治的有效措施和长效管理模式,确保慢性病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二、目标任务

通过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扎实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早诊早治、疾病规范化管理等工作,有效控制慢性病,切实减轻群众慢性病负担,建立完善慢性病防控长效机制,按照全国慢性病示范区考核评价方案达到各项指标要求,力争2012年12月底通过全国慢性病示范区创建工作考核验收[总评分≥750分,(其中基本分≥650,附加分≥100,核心指标总分≥180)]。

(一)工作目标

1、建立健全慢性病防控体系:包括慢性病死因监测、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肿瘤登记和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等。加强慢性病防治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完善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规范开展慢性病综合监测、干预和评估等工作。

2、社区诊断:根据全区社会人口经济等基本情况、主要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流行状况等,确定重点目标人群和优先领域,明确主要策略和行动措施。

3、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开展媒体宣传,提供宣传技术资料支持,营造全社区宣传和支持环境,结合健康主题日开展系列宣传活动。

4、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示范创建、工作场所干预、群众社区健身活动,以及平衡膳食和烟草控制等活动。

5、慢性病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利用多种途径进行慢性病高危人群早发现并实施分类管理和干预。

6、慢性病患者规范化管理: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7、探索适合我区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措施和长效管理模式。

(二)主要指标

1、健康知识知晓率:全区健康教育覆盖率达90%以上,慢性病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自我腰围、体重、血压水平知晓率达70%以上,自我血糖水平知晓率达30%以上。

2、健康行为形成率:一年内,全区无烟医疗机构覆盖率达100%,到2015年成年男性人群吸烟率在现有基础上下降5%,室内全面禁烟,每年创建2家卫生系统以外的无烟单位;利用五年时间将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至10克;社区健身场所覆盖率达90%以上,平均每天运动量6000步以上成年人比例达35%以上;出台推广食品营养标签相关政策,销售企业执行食品营养标签的加工食品比例达50%以上,人群食品营养标签知晓率达30%以上。

3、慢性病早期发现率:全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登记、建档率达60%以上;干预人群重点癌症早诊早治率不低于50%。

4、慢性病管理率:建档建卡高血压规范管理率达35%以上,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达30%以上。

5、慢性病控制率:建档建卡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不低于30%和25%。以街道、镇为单位,慢性病高危人群主动筛查率达80%以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率达30%以上。

6、疾病监测报告率:死因、脑卒中、冠心病和肿瘤监测报告率达95%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一)健全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体系。制定慢性病综合防控规划、实施方案,建立起政府主导,卫生、发改、财政等多部门协作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组织体系。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专门的慢性病防控科室,配备3名以上的专职工作人员,对全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其他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慢性病防控工作人员,每年进行4次慢性病防治专项技术培训,提高慢性病综合防控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二)收集基础资料,开展慢性病相关社区诊断。充分利用监测、专项调查、居民健康档案等已有的基础信息和资料,根据需要开展基线调查,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了解全区人口、社会、经济和政策环境等基础资料,分析、掌握全区居民主要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流行情况,确定重点目标人群和优先行动领域,明确主要策略和行动措施。

(三)完善监测报告制度,加强慢性病监测。医疗机构死亡网络报告覆盖率100%,漏报率小于5%,审核率达95%以上。在规范开展居民死因监测和脑卒中、冠心病等疾病监测报告的基础上,各医疗机构实行恶性肿瘤登记报告制度,开展肿瘤发病登记报告工作,掌握全区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可靠依据。对重点人群开展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

(四)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1、形成长效工作机制,积极开展以控制吸烟、健康膳食、全民健身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创建(健康示范社区、健康示范单位、健康示范餐厅食堂)活动,在频道开设健康教育栏目,建立定期宣传制度,每年慢性病防控知识专题宣传不少于4次。

2、以社区、村为单位,对重点人群(高危人群、家庭主妇等)开展低盐膳食、运动健康等慢性病防控知识讲座和咨询服务,每年不少于6次,每次不少于50人;在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每季度更新宣传内容;向居民家庭提供慢性病宣传材料不少于12种,推广低盐饮食干预工具,普及慢性病防控知识。

3、在中小学校为学生开设健康教育课覆盖率达100%,每两周1课时,其中慢性病防控知识授课不少于2学时;幼儿园为学生开设健康教育讲座覆盖率达100%。学校利用家长会对学生家长每学期举办1次合理膳食、口腔保健等慢性病防控知识讲座。在全区中小学校实施阳光体育工程,落实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每天不少于1小时。

4、利用全国高血压日、联合国糖尿病日、世界无烟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全国爱牙日、肿瘤防治宣传周等时机,开展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相关宣传活动,每年不少于4次,每次参与活动人数不少于300人。

5、开展全民控制吸烟行动。大力开展控烟和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宣传活动,引导公众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主动敬烟和不接受敬烟,营造全面控烟的社会氛围。积极开展无烟单位创建工作,逐年提高无烟场所覆盖比例,全区各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行禁烟。

6、建立全民健身活动场所,引导居民积极参加健身活动;开展职工工间操活动,定期组织企事业单位职工开展集体性健康体育运动(30%以上),提倡树立健康理念,推广普及运动,增强全民身体素质。

7、对餐饮业从业人员和家庭主妇等人群定期进行健康膳食知识和技能培训,在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食堂和公共餐饮单位开展示范健康餐厅食堂创建活动;在城乡居民和餐饮单位大力倡导低盐膳食活动,推广使用低钠盐和限盐工具,减少钠盐摄入量,倡导低钠盐平衡膳食。

8、推广食品营养成分标签,鼓励并引导食品生产企业开发和生产低糖、低脂和低盐等有利于健康的食品,通过健康教育宣传合理膳食的知识,科学指导群众实行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五)重视慢性病高危人群干预,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

1、高危人群发现。建立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在社区定期开展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筛查和主动发现工作;机关、企事业单位每年为职工提供体检,发现高危人群并实施管理;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场所建立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

2、高危人群干预。强化对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的宣传。为慢性病高危人群建立健康档案。对体重超标、血压正常高值、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每日吸烟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实施管理、健康指导和生活方式干预。

3、口腔卫生。开展以儿童为重点的口腔健康检查,对检查中发现患有龋齿的儿童及早进行充填;为所有符合适应症的适龄儿童提供第一、第二恒磨牙窝沟封闭的免费服务。

(六)加强基层慢性病防治,规范慢性病患者管理

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加强慢性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提高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率。建立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开展慢性病管理效果评估。强化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作用,推广“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等模式。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康复期等慢性病人,以社区居委会、工作场所为单元,组织患者学习慢性病知识,交流防治经验,逐步提高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四、工作职责

区文明办:负责制订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的媒体宣传方案;组织网络、报刊、电视台开辟专题、专栏进行相关宣传报道;配合卫生部门开展该项工作宣传。

区发改局: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全区慢性病防控工作规划,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区卫生药监局:负责示范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组织制订并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公共政策;定期组织考核、督导和评估;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根据工作需要,定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督促落实相关部门的职责,统筹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区财政局:负责建立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经费。

区民政局、区残联:负责组织制订开展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健身活动方案;协助开展死因监测工作。

区教育局:负责组织学校为学生开设慢性病相关健康教育课,通过学校、幼儿园家长会等形式,举办合理膳食、口腔保健等知识讲座;开展以儿童为重点的口腔龋齿检查,对检查中发现患有龋齿的儿童及早进行充填,开展适龄儿童窝沟封闭;实施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负责学校、幼儿园示范创建工作。

区文广局:组织开展多部门参与的集体群众健身活动,落实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工作场所工间操健身制度。

区公安分局:协助开展医疗机构以外的死因监测工作,提供监测数据。

区交警大队:协助开展交通意外死因监测工作,提供监测数据。

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相关部门组织辖区内机关、事业单位,至少2年为单位职工提供1次体检。

区城管局:协助进行以示范区创建工作为内容的户外广告、宣传栏的设置。

区工商局、区质监分局:出台《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准》,并督促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销售企业按此标准执行。

区爱卫办:负责全区控烟工作。

区妇联:负责组织妇女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

区总工会:负责组织制订机关、企事业单位参加的群众性健身活动方案,开展多部门参与的群众性健身活动,鼓励广大职工参与有益的文体活动。

团区委:组织义工协助开展宣传活动及“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项目活动的开展。

区疾控中心:负责对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慢性病防治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及慢性病示范区日常工作。

各镇、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各社区开展健康讲座和咨询,设立慢性病综合防控知识宣传专栏,发放慢性病防治相关宣传资料,广泛开展慢性病预防宣传教育;负责组织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组织辖区内高血压患者参加“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健身制度;负责社区示范创建工作。

遵医附院、市第一人民医院、航天医院:负责健康教育及死因、心脑血管、肿瘤监测及技术指导等工作。

五、时间安排

(一)准备启动阶段。制定全区慢性病综合防控规划、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成立组织机构,组建慢性病防控队伍,组织召开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启动会议,启动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

(二)创建实施阶段。根据示范区创建方案要求,由区卫监局牵头,协调组织实施创建工作。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示范区创建工作,不断丰富创建内容和形式,扎实开展好系列活动,切实落实各项创建措施,全面完成各项创建任务(基础指标)。要建立完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定期会议和督导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认真组织开展好示范区创建自评工作,对照创建标准和要求,严格自查,查缺补漏,确保创建效果。

(三)考核验收阶段。自评结束后,提出考核验收申请,迎接市、省、国家考核评估。各镇、街道办事处及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做好迎接考核的各项准备工作。

(四)后两年在2012年的基础上,继续按要求完成每年应完成的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自我逐年递增指标。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卫监局要切实做好统筹协调和工作指导,积极推动创建工作落实。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创建活动的重要性,周密组织,对创建活动所需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

(二)加强经费保障。区财政局要根据创建工作实际给予经费保障。要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支持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保障慢性病防控工作可持续发展。

创建健康社区建设实施方案范文第5篇

为进一步明确健康城市创建的各项任务,根据《市建设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结合卫生工作实际,制定市卫生局2009年度健康城市建设计划。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健康、构筑品质商城”为主题,以贴近群众和人民满意为原则,按照“系统建设、分步实施、逐层推进”的思路,结合卫生系统“创新强卫、创业惠民、科学发展”活动,紧扣“强一体、硬两翼、固两腿、铸一魂”卫生工作思路,全面启动健康城市建设。

二、认真落实健康城市的各项指标任务

(一)实施健康宣传工程

1、举办健康文化活动

重点办好丹溪文化节和市民健康教育大讲坛两项活动,依托朱丹溪这一名人效应,深入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医健康文化;依托黄大宗祠的曲艺平台,组织健康教育讲师团,每月开办一至二次健康教育大讲坛活动,丰富群众健康文化,并努力把大讲坛打造成我市健康城市创建的一大亮点。

牵头单位:疾控中心中医院赤岸中心卫生院

配合单位:其他各医疗卫生单位

2、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以各种卫生宣传日及9月1日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为载体,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宣传及健康“一二一”活动,发放健康生活“五件套”,提高城乡居民素养和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卫生行为形成率,养成良好健康生活方式。

牵头单位:疾控中心

配合单位:其他各医疗卫生单位

3、实施健康教育进社区活动。

健康教育进社区活动工作内容归纳为“六个一”,即市、镇(街)各建立一支讲师团队伍;一村(居、社区)设一块科普宣传窗;一户一册健康教育(科普)知识读本;一村(居、社区、学校)一堂健康讲座;一月一次大众传媒健康知识科普宣传;一村(居、社、校)一名宣教责任医生。通过各种活动,宣扬健康城市理念,浓厚健康城市建设氛围。

牵头单位:疾控中心

配合单位:镇(街)中心卫生院

(二)实施健康服务工程

1、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城乡卫生服务水平。

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为目标,重点加强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建设,实现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双向转诊制度。继续开展参合农民第二轮健康体检,抓好农民健康体检的后续管理和服务,努力使体检率达70%以上,体检后动态健康档案建档率≥80%,率先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健康档案。

责任单位:各医疗卫生单位

2、做好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慢病的防控工作。

加大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和高危人群干预,加强重点镇街的查灭螺和鼠疫监测。继续实施全球基金结核病流动人口防治项目,提高流动人口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继续做好免疫规划工作,本地及外地儿童五苗接种率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加快社区慢病综合防治试点建设和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县建设;残疾人社区康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省级规范化要求比例;婴儿死亡率、孕妇死亡率、婴儿出生缺陷率、低出生体重婴儿比例达到国家控制标准。

责任单位:疾控中心妇保院

配合单位:其他各医疗卫生单位

3、保障餐饮食品卫生安全。

加强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建设,卫生监督覆盖率达到100%;食品量化分级管理率98%以上;食品质量抽检合格率≥85%;学校食堂食品配送率≥80%。

牵头单位:卫监大队

配合单位:疾控中心

(三)实施健康细胞工程建设

健康细胞工程建设是健康城市的组成部分,积极配合创建办及有关单位做好健康家庭、社区、村、学校、企业、机关、医院、宾馆饭店、市场等9类“健康细胞”建设试点工作。建立相关健康细胞的评估体系。通过摸索经验,示范引领,为提高全市的健康细胞建设整体水平奠定基础。

牵头单位:疾控中心卫监大队

配合单位:其他各医疗卫生单位

三、巩固创卫成果,改善健康环境

对一个城市而言,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是一个难得的殊荣,因此要求各单位对创卫工作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工作不停,继续做好“除四害”、“十小”整治、改水改厕等各项基础性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管理水平,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为广大市民营造更加优美、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建设健康城市是应对城市化进程带来健康影响的一项全球性战略行动,是建设和谐、推进国际商贸名城建设宏伟目标的保障工程。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成立建设健康城市领导小组,指定工作联络员,积极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有创造性地投入到健康城市试点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