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免疫学原理

免疫学原理

免疫学原理

免疫学原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护理学专业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6.046

Discussion on TCM College Nursing Specialty "Medical Immunology

and Pathogen Biology" Teaching Reform

YANG Shenghui[1], FENG Min[2], LU Fangguo[1], GAO Qiang[1]

([1] Medical School,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Hu'nan 410028;

[2] Nursing College,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Hu'nan 410028)

Abstract "Medical immunology and pathogens" course is basic course of compulsory nursing students, also connected to the bridge basic and clinical medicine courses. According to my school nursing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by adjust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course, the highlight nursing specialties,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strengthening teacher train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efforts to improve student interest in learning to enable students to become learning leading, promot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Key words nursing specialty; Medical Immunology and Pathogen Biology; teaching reform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同时也是护理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涵盖了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医学寄生虫学等3个紧密联系的部分。其中医学免疫学重点阐述了人体免疫系统组成与功能、免疫应答的发生机制和临床相关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原则等相关内容;病原生物学部分主要涉及临床常见病原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机制、诊断方法及防治原则等内容。本课程内容繁杂、学科之间交叉较多,知识面广,是医学生特别是护理学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课程。我校历届护理学专业学生都反映本课程难学、不好理解,因而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人数也比较多。如何在中医药院校护理学专业中开展本课程的教学,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尝试和的探索,现将体会整理如下。

1 结合本校护理学专业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突出护理特色

我校护理学专业系文理科兼招,文科生占了60%~70%的比例,一般来说,文科生的理科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和欠缺,而“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课程往往需要较多的理科基础知识作为铺垫,如果按照对理科生的要求来设置和选定“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内容,往往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而且,由于中医院校的护理学专业学生还要学量的中医药相关的课程,因而在本课程上安排的学时数往往偏少,①而我校护理学专业仅安排48个教学学时,明显偏少。有鉴于此,我们针对本校护理学专业学生的特点,对培养方案做了适当的调整,特别在教材和教学内容选取方面做了较大的调整。我们选定了一本内容简明扼要、实用性强的教材,即范虹和卢芳国教授主编的、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专供中医药类专业使用的教材《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们系统研究了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中有关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部分的大纲内容,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将这部分知识点作为重点讲授内容,以适应和满足将来护士执业考试的要求。具体来说,医学免疫学部分我们重点讲述与护理学临床有关的抗原、抗体、补体系统、超敏反应以及免疫学在防治方面的应用等章节,特别是超敏反应的防治措施;在医学微生物学部分,我们重点介绍与临床护理关系密切的消毒灭菌概念,无菌操作技术,细菌的致病作用。另外,对化脓性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结核杆菌、呼吸道病毒、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临床常见的病原体做重点讲授;而在医学寄生虫学部分,我们则重点讲授医学寄生虫学总论,介绍寄生虫感染的一般规律、诊断方法及防治原则,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要重点掌握寄生虫的生活史和防治原则。同时给学生讲授临床常见的线虫一章,而其他临床常见的寄生虫则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和问题,要求学生自学书面回答,上交作业批改后作为平时成绩,以此督促学生的自学。在教学学时安排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调整,学校教务处安排本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理论42学时,实验6学时。我们调整后,适当减少理论课的讲授学时,增加了实验课学时,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调整后免疫学部分安排16个理论学时,医学微生物学部分安排16个理论学时,人体寄生虫部分安排4个理论学时。实验安排了12个学时,其中,医学免疫学部分2个学时,细菌学部分4学时,真菌和病毒学部分2学时,医学寄生虫学部分4学时。

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我们在传统讲授的基础上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将这些方法的综合利用,极大地改善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医学免疫学和病原生物学”课程具有概念多、抽象不易理解和知识点繁杂等特点,学生们往往学习兴趣不大。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的培养往往是学习取得成功的基石。为了提高学生们学习“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兴趣,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在传统的讲授基础上,结合直观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方法开展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我们在讲授医学免疫学Ⅰ型超敏反应一章时,提前准备了马血清致敏的豚鼠,上课时在讲台上给各组豚鼠分别心脏注射马血清和鸡蛋清,然后分别观察注射不同抗原后豚鼠发病死亡情况,给学生视觉上带来了极大的震动和冲击,加深了学生对超敏反应知识的印象和体会,在后续的讲授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课堂上提出了许多的问题,课堂气氛也异常热烈。为了克服“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理论抽象、不好理解的困难,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的图片、视频和动画等素材,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理论和微观世界变得生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显著得到提升。同时,我们还紧密结合临床实际,采用案例式方法进行教学。②如在讲授化脓性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幽门螺杆菌、结核杆菌等病原菌章节时,我们给学生布置了大量的了临床案例,将全班同学分成多个学习小组,每组5~6人,要求各学习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在课外查询资料,然后制作成PPT课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和讨论,教师对学生进行点评,给出成绩,并指出回答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学生的反响热烈。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在学时安排偏少的情况下,提高了教学质量。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质量是搞好教学的基础,而本课程大部分老师由于常年从事基础课教学工作,临床经验和相关护理学知识欠缺和不足,部分教师甚至没有医学背景知识,不能很好地将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与临床护理相结合。这就要求从事本课程护理学专业教学的老师要多接触和了解临床护理工作,熟悉临床护理工作的特点和要求。例如,我们采取跟班听讲的形式,跟随护理学专业班级的临床护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或者参加护理学院的学术报告和知识讲座,或者以参观学习的形式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进行观摩,熟悉本课程在护理学专业方面是如何与临床护理工作有机结合的,找准结合要点。通过这些措施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加强实验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程一门是实践性性很强的学科,常见的免疫学检测方法、消毒和灭菌方法、无菌操作技术、常见病原生物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常见病原生物的培养及检查方法、粪便中寄生虫病原检查技术是本课程实验课中要重点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加强实验课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同时有助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每一次实验课的项目和具体的要求都提前通知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提前准备。实验课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仔细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课后完成试验报告。通过严格的实验课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作风,对于学生今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意义重大。为了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在实验课中除了开设常规的验证性实验之外,还开设部分综合型实验和部分设计性实验。如肠道感染常见病原生物的实验室检查、泌尿生殖道感染常见病原生物的实验室检查、皮肤创伤常见病原生物的实验室检查等实验项目,指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对实验进行设计和独立完成,并完整撰写实验报告。这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通讯作者:高强

基金项目:2014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探讨中医药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NO.229);2011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外科技活动体系的构建,NO.177);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感染性疾病中医药防治研究》资助项目(NO.15);湖南省省级精品课程《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资助项目(NO.48);湖南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病原生物学》资助项目(NO.1);2012年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NO.201210541015)、2012年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NO.197)

注释

免疫学原理范文第2篇

摘要:依托高职护理核心能力的培养,依据高职护理专业和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针对高职护理专业《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改革:转变教育理念,培养创新精神;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改革评价方法,建立综合评价机制,提高学生临床应变和决策能力。

核心能力理论是目前职业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教育理论之一。国外,尤其是美国很早就将核心能力运用到护理领域,我国教育部门办公厅和卫生部办公厅2003年联合颁布的关于《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领域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指导方案》中首次提出了中国护士的核心能力。要求护理专业教育指导思想应遵循能力本位的原则,“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贯穿于在校教育的全过程。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鼓励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模式,加强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支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当前,高职护理专业《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着以下问题:重视基础和知识教育,轻视人文素质培养;重视知识的灌输,轻视能力培养;重视教师的作用,轻视学生的参与程度;重视课堂教学,轻视临床实践;重视试题的测试,轻视学生能力培养的考核。依托高职护理核心能力的培养,依据高职护理专业和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学科特点,笔者进行了教学改革。

1.转变教育理念,培养创新精神

在《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中,牢固树立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讲授系统的理论知识,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如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沟通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的能力、创新能力、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素养等,在教学中都要兼顾,使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

2.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2.1在《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引入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让学生在情景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中教师要精心选编案例,展示案例,学生分析、讨论案例,教师总结评价案例。案例来源于现实,来源于真实典型的病例,直观、生动、形象,同时具有深刻丰富的背景,学生能在营造的情景中主动的思考,自觉参与学习和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提高医学生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维习惯,提高医学生的创造力、表达能力、沟通和合作能力,强化竞争意识;分析案例的过程是一种准实践活动,通过案例进行教学,可以缩短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之间的距离。

2.2在《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引入PBL 教学法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使以问题为引导,以学生讨论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在PBL教学时,教师先设计、提出问题;学生收集资料,分析、讨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在教学过程中,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的能力;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2.3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融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它通过创造一种真实和仿真的教学实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的模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错进行,实现了实践学习与理论学习的融合与统一、行动与认知和情感的统一、个体人格发展与职业发展的统一;实现三个中心的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技能项目为中心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课堂、校内外实训基地结合为中心转变;实现科学世界向工作世界的回归。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突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学生走向实际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

2.4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多媒体技术由于其优异的功能,出色、丰富的表现形式,生动直观的图文并茂、动静皆宜以及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已成为传统教学形式的重要补充手段,构建起新型的教学模式,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医学免疫学和病原生物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化、多样性、生动性、直观性、先进性、丰富性,并赋予了课堂教学一股时代气息,显示出传统教学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3.改革评价方法,建立综合评价机制,提高学生临床应变和决策能力

3.1案例分析讨论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提前1~2周将编制好的案例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去查阅相关资料。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可以是4~6人的小组讨论,也可以是全班集体讨论,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式参与到案例讨论中。然后对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学生自评、组内学生互评、教师对学生参与情况的评价等几方面,努力构建以思维状况为考查为主体的成绩评判与考核机制,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PBL教学法问题分析讨论

在PBL教学法中,教师围绕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学生自组团队,通过多种途径查阅资料、自学,“备战”本组的问题;在小组讨论会上,互相交流、讨论、争辩、汇总、建议,最后将小组的观点制成发言稿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发言;最后教师进行及时归纳发言,确保知识准确有条理。

3.3 撰写小型专题论文

专题论文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专题论文具有专题性、科学性、创造性、理论性的特点。在教学中,从课程角度出发列出题目让学生撰写小型专题论文,让学生从深层次理解学科知识。

3.4 开展知识竞赛

免疫学原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病原生物学;免疫学;临床课程;知识点;课程改革

《病原生物与免疫》是一门联结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医学基础桥梁课程,其病原生物内容、基础免疫学中的免疫学理论与技术的应用涉及各个医学临床课程。

2007年,卫生部新一轮全国高职高专护理课程改革规划教材相继出版。《病原生物与免疫》教材根据职业教育“贴近临床”的培养目标,内容在编排上相对于传统教材有较大整合。打破了传统的病原微生物与人体寄生虫学的学科界限,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交叉融合为病原生物,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病原生物各论则结合临床传染病特点,以传播途径为纲串写。我们使用该教材迄今已经两年。在使用教材的同时,我们通读了整个系列教材的临床课程(《成人护理》、《儿童护理》和《母婴护理》),以调研了解《病原生物与免疫》课程中的各知识点在临床课程中的分布情况,对《病原生物与免疫》与临床课程的衔接和课程改革等问题提出看法,旨在为《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仔细阅读和系统调研卫生部规划教材《成人护理》(上、下册,第1版)、《儿童护理》、《母婴护理》中所涉及的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点,与《病原生物与免疫》(第1版)教材内容作分类比较,了解临床课程中病原生物和免疫学各知识点分布的密度、深度及其重要性。同时,将临床课程中所涉及的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点与现用《病原生物与免疫》教学大纲和授课内容对照,找出两者的差距。

结果和讨论

临床课程中病原免疫学知识点分布情况临床课程中病原免疫学知识点分布的密度见表1。从表1来看,临床课程中病原生物知识点占72%,其中最主要的是细菌性感染(占32.1%),其次是病毒性感染(占18.1%),免疫学基础理论的应用知识点占28%。对照现用《病原生物与免疫》教学大纲的授课学时,病原生物约占总学时的2/3,免疫学约占1/3,与临床课程中病原生物与免疫知识点密度基本吻合。《母婴护理》所涉及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较少,主要分布在妊娠合并乙肝、分娩并发症羊水栓塞、产褥感染、新生儿感染等章节。《儿童护理》所涉及病原生物知识主要分布于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常见的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免疫学知识点更单独用了一个章节“免疫性疾病病儿的护理”系统地介绍,并着重介绍儿童常见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超敏反应等,由此可见免疫学在临床学科中的重要性。《成人护理》(上、下册)所涉及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点最多,各系统的疾病病因中均有(病原生物感染致病/免疫机制致病),各系统的疾病的诊断方法中也常用到免疫学方法和手段。在常用诊疗技术章节中还常用到无菌观念、无菌操作技术等。在所有上述临床课程中均未涉及细胞因子这部分内容。

临床课程中病原生物免疫学知识的应用病原生物免疫学知识在临床课程中的应用情况见表2。从表2来看,在临床课程中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最多应用于对疾病发病机制的解释(占73%),甲亢、甲减、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多次应用到免疫学中自身抗体概念和组织损伤机制。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用于实验室诊断(主要是消毒灭菌、无菌操作、病原学检查)占18.3%、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也占8.6%。对照现用《病原生物与免疫》教学大纲,实验时数仅6学时(总学时54时),实验学时比例明显偏低。

章节顺序的比较临床课程章节顺序与《病原生物与免疫》课程章节顺序的比较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临床课程《儿童护理》、《成人护理》的编写是按照总论、各个系统、传染病顺序编排的,而《病原生物与免疫》各论是按照疾病传播途径串讲。其实,我们在教学中按照传播途径来介绍病原生物时也有困惑,一种病原往往不止一种传播途径,在同一种传播途径的章节里,病原来自不同的类型(病毒、细菌、寄生虫)也易使学生感到混乱。

课程内容的差异比较临床课程与《病原生物与免疫》课程内容的差异比较见表4。补体在临床课程中虽有提起,但有的仅提一下名称,有的仅说一下实验室检测时含量增减的意义。《成人护理》“常见传染性疾病病人的护理”中专门提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儿童护理》中白血病中提到反转录病毒,而我们的《病原生物与免疫》教材尚无这方面的知识。

改进建议

(一)教学时间——《病原生物与免疫》大纲适当调整

实验课时少,不利于强化学生的无菌观念,不利于学生无菌操作习惯的养成。现在免疫学知识大量应用于疾病的诊断预防,如何保证在3次有限的学时内,完成实验教学基本内容也值得商榷,需要对实验内容、时间进行重新考虑,并有序地安排。可考虑开设讲座、专题报告或选修课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有限的54学时与教材知识的滞后性,使得基础课程的教学难以跟上临床的应用研究进展和个别知识热点。免疫学知识更是发展快,更新周期短。可以根据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新进展,将与临床疾病有关的临床免疫部分,如免疫缺陷病、肿瘤免疫、移植免疫、免疫预防及免疫治疗作介绍。对当前正在流行的新病原、与传统观点有相悖之处的新观念等可安排2~3次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进行介绍。

(二)教学任务——《病原生物与免疫》教材内容适当调整

删除临床已经不用的内容现《病原生物与免疫》教材对临床已不使用的免疫学方法要进行淘汰,如对流免疫电泳等。

减少临床上少用或未涉及的内容教学重点应该落实在实用性上,应确立临床上有用的就是重点的观点,强调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将一些培养目标非必需掌握的教学内容过滤掉。如细胞因子这部分不需要写得面面俱到,分子水平上介绍的免疫应答知识也可适当减少,补体的难度也可适当下降。

增加新的内容《成人护理》“常见传染性疾病病人的护理”中专门提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儿童护理》在白血病章节中提到反转录病毒,这些在《病原生物与免疫》教材和教学中要考虑添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已成为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在教材中应予补充。

重组各论内容临床课程的编写是按照总论、各个系统、传染病顺序编排的,其中《成人护理》传染病中再分为病毒、细菌、寄生虫引发的不同疾病。而《病原生物与免疫》各论是按照疾病传播途径串讲,其实一种病原往往不止一种传播途径,在同一种传播途径的章节里,病原来自不同的类型(病毒、细菌、寄生虫)也易给学生带来困惑,建议转变视角,按病毒、细菌、寄生虫引发的不同疾病来编写,既注重病原生物的系统性,又对应临床《成人护理》中传染病这一章的顺序,也可参照《儿童护理》,将免疫系统疾病专门列出。

(三)教学实施——注重将相关知识点的临床疾病融会贯通

如何将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融会贯通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临床课程中病原生物免疫学知识的应用情况对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教学中,要重视与临床学科联系密切的知识点。讲自身抗原时,就可以举几个临床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亢、甲减、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使学生在接触实际问题时能作逻辑推理,举一反三。如免疫分子hla与临床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学中可多联系临床。

总之,在对《病原生物与免疫》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与临床课程中相关知识点进行反复的对照和论证后,可以去除原有《病原生物与免疫》教学任务中繁杂的内容,且可以将临床上的实用知识和新近发展的内容融入《病原生物与免疫》的教学。应对照现用《病原生物与免疫》教学大纲,对课程设计加以完善,找到基础医学课程贴近临床,满足医学临床课程实际需要的途径,从而使两者更好地衔接,有效地克服基础医学与临床教学脱节的弊端,提高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裘遂.病原生物与免疫[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蔡小红.成人护理(上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蔡小红.成人护理(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4]程学军.儿童护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5]潘青.母婴护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免疫学原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计划免疫

1. 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1.1 教材内容分析 免疫是初中生物第十八章《疾病与免疫》第三节内容,免疫是身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识别自己,排除异己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有多种病原体,但仍能健康的生活,是由于我们的身体有三道免疫防线在发挥作用。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教学难点是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1.2 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②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提高资料收集、分析和处理能力。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如何健康的生活,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树立远大志向。

2. 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采用阅读、探究、交流等形式,通过看图分析,构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知识框架,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交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1 情景引入 冬天天气寒冷时,常使人患感冒,有人不吃药过几天就好了,有些人需要打针吃药,这与我们人体的抵抗力强弱不同有关,这种抵抗力就是免疫能力。

2.2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白细胞),这些物质能吞噬、杀灭病原体。

这两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经过长期与病原体作斗争,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包括: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淋巴结的过滤作用;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补体(血清中的球蛋白)和溶菌酶的抗菌作用;以及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等①。这些非特异性免疫因素在与病原体作斗争中起着先导作用,当病原体一旦侵入人体,人体首先调动非特异性免疫来防御它。

2.3 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胸腺、骨髓、淋巴结、扁桃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组成,病原体刺激免疫细胞后,免疫细胞分泌抗体或淋巴因子,它们有针对性的消灭病原体(抗原)。

抗原和抗体 抗原指病原体,还包括吸入的异物或移入的器官等,它具有异物性和特异性。抗体指机体受抗原刺激产生的并能抵抗这种抗原的特殊蛋白质(免疫球蛋白),它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一种抗体只能消灭与它对应的抗原,对其它抗原不起作用。有的抗体寿命长,如天花、麻疹抗体可在体内终生存在,有的抗体寿命短,如流感抗体易分解而消失。

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的生活过程中,受病原体的作用,通过与病原体作斗争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特点是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这种免疫力不是遗传带来的,也不是人人都有,只是与该病原体斗争过的人才有。

2.4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关系 它们共同构成人体总的防御功能,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产生的,当病原体侵入人体时,人体就会动员全部非特异性免疫因素与之进行斗争,但非特异性免疫力较弱,因此在斗争中人体调整生理防御反应,产生了特异性免疫。特异性抗体或免疫淋巴细胞的出现,使细胞的吞噬作用有针对性的增强,两种免疫的特点如下表:

免疫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范围 对多种异物起作用 某一异物或抗原

特性 非专一性 专一性

形成 生来就有的 后天逐渐形成的

作用 弱 强

2.5 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根据它的解释,免疫有三种功能,功能正常时,对人体有利,功能异常时可使人体出现局部或全身的免疫病理损伤,甚至引起死亡,如下表:

功能 防 御 自我稳定 免疫监视

功能正常 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清除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 识别和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

功能过高 出现过敏反应。例如:对药物、食物、花粉的过敏。 出现自我免疫病.如:类风湿关节炎 出现排斥反应。 如:器官移植

功能过低 免疫缺陷综合症;例如:艾滋病 肿瘤形成

2.6 计划免疫:计划免疫就是有计划的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是利用人工制备的各种免疫制剂,使身体产生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我国把每年的4月25日定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纳入计划免疫的疫苗有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可以提高人体对相关传染病的抵抗力,是预防、控制、消灭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2.7 调查疫苗接种率 学生分组阅读讨论自己带来的预防接种证上的信息,统计建卡率、疫苗接种率,然后全班交流调查情况。讨论:本地计划免疫的实施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

免疫学原理范文第5篇

目的: 研究内源性危险信号分子低分子量透明质酸作为天然佐剂对hav抗原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将icr小鼠分成9组, 分别设生理盐水对照组、 hav抗原组、 hav抗原+铝佐剂组、 hav抗原+低分子量透明质酸50 μg组、 hav抗原+低分子量透明质酸100 μg、 hav抗原+低分子量透明质酸200 μg、 hav抗原+低分子量透明质酸300 μg、 hav抗原+低分子量透明质酸500 μg、 hav抗原+低分子量透明质酸1 mg组, 皮下免疫小鼠。分别在4、 8、 12 、 16周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av igg水平。结果: (1)空白对照组在4、 8、 12 和16周未见抗hav ig生; 各实验组抗hav igg水平在8周时达到最高; 12周和16周时各免疫组的抗hav igg水平逐渐下降, 尤以铝佐剂组下降明显; (2)与hav抗原组相比, 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各免疫组小鼠血清抗hav igg水平明显升高(p<0.05); 与铝佐剂组相比, 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免疫组明显增强特异性抗hav igg水平(p<0.05或p>0.05); (3)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安全无毒, 无过敏反应。结论: 低分子量透明质酸能够明显增强灭活hav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 具有强的免疫佐剂作用。其免疫佐剂效应优于铝佐剂。

【关键词】 透明质酸 危险信号 佐剂

免疫佐剂对辅助抗原诱导机体产生持久高水平的免疫应答十分重要[1], 透明质酸(hyalouronan acid, ha)是从动物组织提取的一种黏多糖, 由(1?β?4)d?葡糖醛酸和(1? β?3)n?乙酰基?d?氨基葡糖双糖单位重复连接组成。透明质酸是细胞外基质的重要成分而广泛分布于细胞外基质, 它是构成皮肤、 玻璃体、 关节滑液和软骨组织的重要成分, 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近年研究表明, 低分子量透明质酸是免疫系统的一种重要内源性危险信号, 与tlr?2作用后, 以依赖于myd88、 il?1r相关激酶、 tnfr相关因子?6、 蛋白激酶cζ、 nf?κb的方式进行信号传导, 激活机体的天然免疫应答[2]。因此我们推测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可能具有免疫佐剂的特性。本研究中以低分子量透明质酸作为疫苗佐剂, 与hav抗原混合后皮下免疫接种小鼠, 观察内源性危险信号分子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对hav抗原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 以探讨低分子量透明质酸作为疫苗佐剂的可行性。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icr健康小鼠(spf级, 雌性, 6~8周龄, 质量18~20 g),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灵长类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并按实验动物中心的方法饲养。酶标仪(bio?rad microplate reader model 550)购自美国bio?rad公司。抗hav igg elisa检测试剂盒购自kpl公司, 酶标板购自美国ebioscienc公司。灭活hav抗原和al(oh)3佐剂均由本室保存。低分子量透明质酸(相对分子量(mr)为10000以下)购自江苏镇江东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低分子量透明质酸的制备 用电子天平称取适量低分子量透明质酸, 用蒸馏水溶解配制成浓度为5 μg/l。

1.2.2 免疫动物 将icr雌性小鼠随机分成9组, 分别设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 hav抗原200 μg免疫组(hav)、 hav抗原200 μg+300 μg铝佐剂免疫组(haval)、 hav抗原200 μg+50 μg透明质酸免疫组(havha1)、 hav抗原200 μg +100 μg透明质酸免疫组(havha2)、 hav抗原200 μg +200μg透明质酸免疫组(havha3)、 hav抗原200μg +300μg透明质酸免疫组(havha4)、 hav抗原200 μg +500 μg透明质酸免疫组(havha5)和hav抗原200 μg +1 mg透明质酸免疫组(havha6), 每组6只。免疫途径为皮下免疫, 共免疫1次。

1.2.3 血清抗hav igg水平检测 分别于免疫后4、 8、 12和16周对小鼠尾静脉采血, 血样37℃放置1 h后, 4℃过夜, 分离血清, 用elisa试剂盒检测抗hav的特异性igg水平, 具体操作方法按照试剂盒说明书。

1.2.4 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安全性检测 (1)低分子量透明质酸的异常毒性试验: 实验组选用icr小鼠10只, 雌雄各1半, 每只小鼠皮下注射5 mg低分子量透明质酸, 同时设立生理盐水对照组, 连续观察7 d。(2)低分子量透明质酸的刺激性试验: 取icr小鼠2只, 分别在一侧后肢股四头肌注射低分子量透明质酸(5 μg/l) 1 ml, 另一侧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另取icr小鼠2只, 分别在一侧后肢脚掌注射低分子量透明质酸(5 μg/l) 1 ml, 另一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8 h后处死, 解剖观察局部组织变化。(3)低分子量透明质酸的过敏试验: 取icr小鼠10只, 雌雄各1半, 皮下注射50 μg低分子量透明质酸, 2周后再尾静脉注射50 μg低分子量透明质酸, 立即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1.2.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并进行levene方差齐性检验, 如方差齐, 则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而方差不齐则采用kruskal?wallis h test,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安全性 (1)低分子量透明质酸的异常毒性试验: 试验期内所有动物均未出现松毛、 缩团、 发抖等异常反应; 进食、 饮水、 粪便和精神等均正常。实验结束后所有动物均健在且质量增加, 说明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安全无毒。(2)低分子量透明质酸的刺激性试验: 在小鼠股四头肌注射低分子量透明质酸48 h后解剖观察局部组织无充血、 水肿及硬结等异常变化; 小鼠后掌注射48 h后解剖观察局部也无异常变化。表明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剂量为5 mg时安全无毒性。(3)低分子量透明质酸的过敏反应: 小鼠在过敏试验中未出现蜷缩、 竖毛、 流泪、 喷嚏、 搔鼻、 抽搐、 痉挛、 呼吸困难、 水肿及休克等过敏反应。

2.2 不同剂量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免疫增强效应 初免后4、 8、 12、 16周检测抗hav igg水平, 结果显示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检测不到抗hav igg, 各实验组小鼠在4周内均产生抗hav igg; 随着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 到第8周达到抗体滴度的峰值, 此后逐渐下降; 但是不同剂量透明质酸免疫组的抗体水平仍然明显高于hav单独抗原免疫组以及铝佐剂组。不同剂量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免疫组在同一时间的抗体水平不同, havha4、 havha5和havha6组在8周时产生的抗hav igg的水平较高, 分别为1∶(359.19±2.25)、 1∶(320±3.46)、 和1∶(285.09±3.10); 且havha5和havha6组的抗体水平能够长时间维持在较高水平, 至16周时两组的抗hav igg水平分别为1∶(160±1.55)和1∶(113.13±2.25), 而其他实验组抗hav igg水平均已明显下降。提示低分子量透明质酸的免疫增强效应在一定范围内可能与免疫剂量成量效依赖性。

各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免疫组的免疫效应与hav抗原单独免疫组的免疫效应相比较, 结果显示, 4周、 8周、 12周和16周时结果显示不同剂量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免疫组的抗hav igg水平均明显高于hav抗原单独免疫组, 在4周时havh6免疫组的抗hav igg水平最高, 为1∶(201.59±3.10), 约为hav抗原单独免疫组的7倍, 二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时havha1组、 havha4组、 havha5组、 havha6组与hav抗原单独免疫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图1)。至12周和16周时, 所有剂量的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免疫组的抗hav igg水平与hav抗原单独免疫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图1)。这些结果表明, 低分子量透明质酸能够增强hav抗原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具有免疫佐剂效应。

各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免疫组的免疫效应与铝佐剂组的免疫效应相比较, 结果显示, 除havh3免疫组的抗hav igg水平在4周时低于铝佐剂免疫组以外, 其他各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免疫组的抗hav igg水平在4、 8、 12和16周时均要明显高于铝佐剂组。虽然在4周和8周时各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免疫组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铝佐剂免疫组, 但是无统计学意义。在12周时结果显示, havha1组、 havha4组、 havha5组和havha6组与铝佐剂组的抗hav igg水平相比,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图1); 而havha2免疫组、 havha3免疫组的抗hav igg水平与铝佐剂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至16周时, havha2组、 havha3组和havha5组与铝佐剂组的抗hav igg水平相比,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其余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免疫组的抗hav igg水平与铝佐剂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低分子量透明质酸不仅具有免疫佐剂作用, 增强特异性的抗hav igg水平, 而且其佐剂效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和一定时间内优于铝佐剂。

图1 不同时间小鼠血清抗hav igg水平(略)

ap<0.05与hav组; cp<0.05与haval组.

3 讨论

目前铝佐剂是惟一批准应用于人的疫苗佐剂, 但是铝佐剂存在诱导体液免疫应答, 而细胞免疫很弱, 与ige型过敏性疾病有关等弊端等[3]。理想疫苗佐剂应该是既能增强体液免疫应答, 又能诱导细胞免疫应答, 且无毒副作用[1]。因此, 研究开发新型疫苗佐剂, 以替代铝佐剂成为疫苗佐剂的研究热点。研究发现, 细胞损伤释放的内源性危险信号分子具有刺激树突状细胞成熟, 增加共刺激分子如cd86和cd83等的表达, 促进细胞因子的分泌; 介导t细胞免疫应答的作用[4, 5]。提示内源性危险信号分子可能作为有效的内源性免疫佐剂, 增强t淋巴细胞对外来抗原的免疫应答。

为了探讨内源性危险信号分子低分子量透明质酸作为疫苗佐剂的可行性, 本研究中采用灭活hav抗原和低分子量透明质酸进行不同剂量配比, 通过免疫小鼠观察了抗hav igg水平的变化, 并对低分子量透明质酸作为佐剂与铝佐剂的效应比较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证实, 低分子量透明质酸联合灭活hav抗原进行免疫, 有效地诱导了抗hav igg的产生。与单独灭活hav抗原组相比, 不同剂量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免疫组其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均明显高于hav抗原单独免疫组, 其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具有免疫佐剂效应; 与铝佐剂组相比, 不同剂量的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免疫组其诱导产生的免疫增强效应在不同时期显示优于铝佐剂或与铝佐剂相当; 且本研究结果还提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低分子量透明质酸的剂量的增加, 抗hav igg的水平逐渐增高, 即其抗hav igg水平与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在一定范围内可能呈量效依赖性。低分子量透明质酸是细胞外基质成分, 属于内源性危险信号分子, 具有无毒安全性高、 结构明确、 易于生产和价格便宜等特点, 符合理想疫苗佐剂的特点。本实验结果也证实了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安全无毒。

综上所述, 本实验以低分子量透明质酸作为新型疫苗佐剂,能够有效地增强灭活hav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 而且不同剂量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免疫增强效应显示相当于或优于铝佐剂, 且低分子量透明质酸的免疫增强作用持续时间要长于铝佐剂。因此, 通过本研究提示, 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新型人用疫苗佐剂。同时, 随着许多重大疾病如hbv、 hiv、 肿瘤等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开发新型治疗性疫苗迫在眉睫, 而寻找一种佐剂能够协同疫苗抗原诱导产生ctl免疫效应, 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策略。因此, 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将进一步研究低分子量透明质酸是否能够诱导强的ctl免疫反应。

【参考文献】

[1] 周 伊, 齐 旭, 肖菊香, 等. 新型佐剂swzy对弱免疫原性小鼠黑色素瘤瘤苗的免疫增强作用[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6, 22(4): 526-529.

[2] scheibner ka, lutz ma, boodoo s, et al. hyaluronan fragments act as an endogenous danger signal by engaging tlr2[j]. j immunol, 2006, 177(2): 1272-1281.

[3] 王 健, 冷 静, 王启辉. lps辅佐hbsag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机制[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7, 23(6): 559-561.

[4] shi y, evans je, rock kl.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a danger signal that alerts the immune system to dying cell[j]. nature, 2003, 425(6957): 516-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