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无机化学的认识

无机化学的认识

无机化学的认识

无机化学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渐近理性(机制);比较制度分析;认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F0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9-0214-02

对制度变迁的解释,大致是在两种认识论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认为是理性选择的结果,另一种则认为是非理性的自发演化的结果。如进化博弈论制度观与古典博弈论制度观就是两种从博弈均衡角度分析制度变迁的在认识论上相互对立的典型代表。

青木昌彦(2001)的贡献是提出了一种包容古典和进化博弈论两种观点的比较制度分析框架,从而大大推进了制度变迁理论的整合和发展进程(North,2001),但却没有对其中的两种制度观在认识论上的对立进行任何调和与整合。应该说,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论基础,也就难以形成一个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系统理论。

一、比较制度分析框架在认识论上模糊

青木放弃了规则是外生给定的这一制度分析的传统,坚持政府是博弈参与人,认为博弈方式是由政府和民间部门通过策略互动内生的,为参与人认同并且是可自我实施的。因此,他认为,制度是政府与民间部门作为参与人的关于博弈如何进行所达致的“共同信念”(shared beliefs)的自我维系系统和符号表征。由于认为制度是通过参与人的“共同信念”以博弈方式表征出来的,因而“共同信念”的概念就化解了进化论和古典论在制度演化机制描述方面的分歧,同时也解决了规则的存在和变化如何被参与人意识到的难题。

更为不同的是,青木认识到进化论和古典论的局限是都假定参与人的决策集合是固定的,“但是,某些参与人通过归纳推理或从其他地方学习最优经验,也许能够意识到一个‘更好’的均衡的可能性。”(青木,2001)“如果我们考察从制度(演)化到能力和潜能发展这种反馈线路,那么继续将参与人的行动集合视为外生和固定的就不再合适了。”这一假说上的突破,为他的博弈参与人在制度均衡演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制度演化机制的描述扫除了障碍。同时,这实际上也暗示了他的新假说以及“共同信念”框架是建立在并非完全非理性的认识论基础之上的。

但是,这一认识论并没有被他一以贯之地坚持,相反,由于受自发秩序观的影响,他甚至认为,尽管“(某种)主观博弈模型最终变成一般认知均衡取决于环境(如技术)、跨域互补性决策、个体参与人的主观设计、学习、模仿和试验之间的复杂互动”,但“我们不难发现,制度变迁的实际过程更类似于生物进化过程……它更可能在外部冲击催生内部变化的情况下发生。”(青木,2001)他有时也赞成“在博弈论发展尚不完善阶段,进化论和古典论可以看做是相互补充的。”(青木,2001)这些似乎都说明他在理性与非理性或有限理性亦或“无知”之间摇摆不定而采取模糊策略,或者进行一种所谓的“折中”。

因此,尽管青木意识到了“共同信念”框架对古典和进化博弈论在描述方面的有机整合必然要求理性与非理性两种认识论趋于“折中”,但他在认识论上摇摆不定或简单的“折中”,必然使其具有广泛解释力的新假说和“共同信念”框架失去赖以存在的基础,也就无法为整合后的制度分析框架提供一个统一的认识论基础,同时也将无法实现以理性观为前提的动因剖析与制度演化机制描述之间的一致和统一,导致“共同信念”框架就仍然是一个描述性框架,而非逻辑一致性的理论体系。

诚然,参与人在制度变迁过程中究竟是因理性而发挥积极作用,还是因非理性或“无知”而处于被动适应状态,似乎无法在同一个制度分析理论体系内得到调和,但在“共同信念”框架中却必须得到明确说明。如果试图弥补这一缺陷,就会迫使青木或愿意为比较制度分析理论冒险的学者对参与人的理性及其增进作深入分析和辨正。

二、渐近理性及其实现机制

1.渐近理性

新古典经济学家坚持人的行动受理性思考支配。某些认知论者(如霍奇逊,1993)认为,在现实中最重要信息的获得与深思熟虑的决策在时间上并不一致,因而所谓理性选择是不可能的。以西蒙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者认为,理性受制于知识的不完备和预测的困难,但理性不是固定的。学习机制是大多数经济学家承认的防止理性自然折旧和增进理性程度的途径。但若要对行为人的理性和非理性进行更深入讨论,却容易陷入广泛的哲学和经济学上有关认识论的争论,若试图得出一些结论将更加艰难也极具风险。

在作应用科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研究时,你可能会明显感觉到对完全理性或完全非理性的假定难以接受,于是可能出现两种选择,或者不予讨论和明说,或者借用“有限理性”或“相对理性”等作为认识论基础。然而,“有限理性”或“相对理性”等都是静态认识论观,与“边干边学和边学边干”的“渐近理性”相比较而言,似乎后者更具有表达性,也更容易认同和令人满意。

所谓渐近理性,是指人类在解决目标问题时既非一无所知也非具有完备理性,而是处于由非理性或无知向完备理性逼近但又无法达致的过程之中,是一种理性不断增进的过程。实际上,以西蒙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者就认为,理性不是固定的,学习机制是防止理性自然折旧和增进理性程度的途径。

“有限理性”虽然也是因为不认同完全理性和完全非理性所提出的,并且西蒙所要表达的人类理性的真正要义就是指动态的和在实践与学习过程中不断增进的理性,但静态的“有限理性”概念恰恰又没有直接表达和完全表达出这一要义。阿罗的“干中学”论断也类似于“渐近理性”,但却没有提炼出类似的认识论概念。

对渐近理性过程来说,其存在似乎是一个既得不到证实也不可证伪的命题。也即人类在解决目标问题时,既非一无所知也非具有完备理性,而是处于由非理性或无知亦或有限理性向完备理性逼近但又无法达致的过程之中,即是一种动态的渐近理性。但问题是这一渐近理性过程的存在是否具有稳定性,也即其实现机制应当得到揭示,或者说需要解释渐近理性是如何实现的。

2.渐近理性机制

“人类行为的有目的性和目标导向”的命题几乎是所有社会和经济理论研究作为前提而采用的既得不到证实也不可证伪的一个概念(霍奇逊,1993)。“任何实践活动,无不包含着‘决策制定过程’和‘决策执行过程’”(西蒙,1976)。“所谓成为人类中的一员,就是成为一个有目的的行动者。人们的行动是作为一种绵延(duree)而发生的,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行为流,正如认识一样。”(吉登斯,1984)因此,我们把人们确立目标与实现目标的行为过程称为目标行动(或决策)。

目标行动往往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一般要经过行动方案的制定、实施、修改和再实施的循环往复。这种循环往复过程将使得各种主客观要素能够有机协调并充分发挥功能作用,在连续的行动之间实现着知识、信息的传递和主体能力的积累,使目标及其行动不断趋向科学、准确和更具适应性。换言之,行动主体在这种循环往复过程中实现了理性增进。

因此,我们把从目标行动过程中抽象出来的贯穿行动始终的那种关于行动方案(如计划、策略等)的制定、实施、修改及再实施的往复循环的内在机能和一般特性,称之为渐近理性机制。因而,渐近理性机制是内含于人类目标行动之中的一种普适性机制,是增进行动主体理性的一种循环机制。

以政策活动为例。首先是确立政策目标,然后考虑政策的对象和设计政策的原则、方法,以及实施政策的手段和政策目标的稳定性与应变不确定性之间的协调。也就是为什么而制定、如何制定以及如何实施和修改政策方案等一系列问题的答案,都是机制框架内的具体内容,因而可以认为目标和实现目标所必备的专门知识是渐近理性机制的两大要素。专门知识还包含建立信息搜集机制和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知识。因而必备的专门知识更像一个知识域,如同夏佩尔的信息域一样,它是与政策运作相关的全部知识的总和,是有着紧密内在联系的知识综合体,我们称之为专门知识域。而专门知识域则在知识、信息的传递和积累的渐近理性机制的运作过程中实现扩展,不断增进政策活动参与人的理性能力。

三、总结语

博弈论作为经济活动的一种分析工具表达了理论对现实的回归,博弈均衡是主客观因素的矛盾统一的稳态,因而其认识论的基础应当是非理性或有限理性趋近于完备理性的辩证统一的过程,而不是偏执于某个极端。汪丁丁(2003)认为,“与制度的演化和均衡一样”,可以“以‘知识过程’作为对有限理性与完备理性这一辩证关系的超越。”我们也认为,人类是具有能动和反思特性的主体,“组织或个体是一个具有学习与适应能力的理性体系”(西蒙,1976),因而行为主体的理性程度不是静态的,包含学习机制的渐近理性机制是人们在目标行动中增进理性的内在机制,揭示了行为主体不断经历决策活动有助于积累认识备选方案和具体环境的知识,提高预测行为结果和决策创新的能力。这种动态过程使得行为人既克服了能力的自然折旧,又扩展了理性的程度。相反,那种设想不遵循渐近理性机制的自发和被动的行动过程,行为人的有限理性必然自然折旧。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渐近理性是对有限理性的超越和对完备理性的逼近,是制度演化博弈观的合理的认识论基础,制度变迁的动因就是参与人因经验学习和能力积累而对来自外部冲击所引发危机的认识,或在策略互动中所凝聚起来的自觉创新的动机。

参考文献:

[1]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2]G.M.霍奇逊.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西蒙.管理行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4]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北京:三联书店,1998.

无机化学的认识范文第2篇

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目前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仍然存在部分问题,学生对无机化学实验课不够重视。很多学生认为无机化学实验中的内容多是中学里面接触过的,不用浪费精力去学习,单纯的认为实验课就是对书本知识的验证,并没有什么意义,所以在实验的过程中,只是按照书中指示,不肯动脑思考,没有认识到无机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的重要性,难以达到教学大纲中对无机化学的要求。对于部分农村学校来说,由于教学条件有限,实验时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机会不是特别多。在大学的课程中,学生要考自己动手,并且独立的完成实验,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比较难适应,给实验课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的学习的目标不够明确,对化学实验课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少学生在学习上的热情不够高,对各门课程的成绩只是满足于及格的程度,频频出现应付实验、抄袭实验的情况。根据以上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必须要进行一定的改革。

二、无机化学实验改革的路径与做法

为了改变学生重理论、轻实验的思维方式,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从各个方面进行引导,结合实验的内容,来阐述理论与实验之间的联系。结合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大纲,确立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无机化学实验是一门基础实验课,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无机化学的实验方法与基本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科学习惯,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观察化学反应现象,学会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实验习惯。通过化学实验,让学生对其中的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元素等加深理解,无机化学实验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放在首要位置,让学生们认识到,实践是化学教学的基础,理论的正确与否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除了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化学理论知识外,还要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来对理论进行消化、巩固、吸收,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的过程,是理论学习与动手操作相统一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观察现象,测量数据,同时锻炼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所以实验教学是整个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作为高校的实验教师,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还必须要有过硬的实验能力,只有老师的实验能力过硬,才能在实验课的教授过程中起到带头作用,所以针对化学实验的教学中需要采取以下的措施:第一点,明确无机化学实验中具体的操作要求,拟定出无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训练项目要求,第二点,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保证每个项目操作的更加规范,无机化学实验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教学活动,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在动手过程中,熟练的单项基本操作能力是最为重要的。

无机化学的认识范文第3篇

一、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现状与成效

调研组走访了8个有代表性的部门和单位,发放了《市直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有关问题调查问卷》250份,通过开会座谈、实地调查、理论探讨,结合近几年来市直党工委对各单位党建工作责任制考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市直机关大多数单位能注重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效初显,廉政文化建设呈现出良好势头。

从问卷中了解到,占83.36%的人认为开展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对*发展非常重要,对机关干部职工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90%的人表示愿意参加所在单位的廉政文化活动。大多数部门领导干部能率先垂范,带头做廉政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实践者和传播者。各单位通过廉政教育灌输廉政理念,通过“读书思廉”活动培育廉政理念,通过讲廉政课普及廉政理念,通过典型示范践行廉政理念,通过制度建设,建立廉洁从政的制约机制。把刚性的廉政制度与柔性的文化活动有机地结合,刚柔相济,相得益彰,形成了有效合力。

1、系统创廉。市审计局在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上下真功,按照上级部门统一组织的廉政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活动,参加省厅组织的书画展比赛;组织领导干部到劳教所开展警示教育,现身说法:要求领导干部的家属要把好四关,即:经济活动的交际关,经济来源关,八小时以外的娱乐关,思想动态关。

2、读书思廉。中级法院建立了电子图书馆,组织干部重点学习党的理论、党的章程,学习法律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扩大知识层面,优化知识结构。通过开展爱岗敬业演讲比赛,写征文,组织干警参观晋江警示教育基地等,大大增强了党员干部勤政廉政的自觉性。

3、领导讲廉。市民政局领导高度重视廉政建设,带头上党课,讲廉政,述责任,定期邀请党校老师和先进工作者作专题辅导讲座。并规定党委中心组学习每年至少有一次以上的廉政主题会。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导向和示范作用。

4、环境倡廉。规划局利用文化长廊,把廉政警句、廉政广告、文化精品、政策法规、办事流程、工作职责、收费标准等通过文化长廊公示出来,领导干部亲自制作多媒体电化教学材料,通过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力,逐渐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廉政意识。

5、制度束廉。市国土资源局狠抓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的结合,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对重要岗位的干部及时易岗交流,开展廉政谈话,打招呼,扯袖子,用制度来管人管事,逐步增强廉政文化的渗透力。

6、活动兴廉。大多数部门都能开展丰富多采的文化教育活动,如利用廉政格言、廉政桌牌、廉政短信、廉政台历、廉政贺卡、廉政谈话等形式,开展提醒教育。利用廉政演讲、廉政歌曲、廉政书画、廉政文艺、廉政影视、廉政摄影、廉政网页等形式,寓教于乐。全面落实“”制度,广泛实行主要领导述职述廉制度、党员领导干部参加组织生活会情况报告制度、党员民主评议制度等等,把廉政教育主题与文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以文化活动促进廉政建设的良好态势。

二、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总的来看,市直机关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初步成绩,但是依然存在着认识模糊,规划缺失,形式单调,结合不紧,渗透不够等问题。

1、思想认识模糊。调查中,仍然有16.8%的人认为廉政文化建设可有可无,廉政文化是领导者或文化人的事,与已无关,对廉政文化的内涵、意义、本质和作用的认识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廉政文化无知。对廉政文化内涵不明,概念不清,说到廉政文化,就认为只是唱唱廉政歌、搞搞廉政书画展,有10%的受访者则根本不了解廉政文化。二是认为廉政文化建设无效。对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认为在社会整体信用缺失,道德滑坡的大背景下,廉政文化建设是做虚功,既费力耗时、又花钱耗财,约束力小,成效不明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就不要。三是认为廉政文化建设与已无关。有的干部群众认为,廉政文化建设的参与对象应是领导干部或强势部门,自己无权无势,不具备腐败条件,学不学廉政文化、接不接受教育无所谓。认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让大家都参与是“领导生病、群众吃药”。

2、系统规划缺失。在调查中,有53%的人认为目前市直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一般,有33.4%的人认为所在单位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不明确。不少单位对廉政文化建设处于盲目、应付状态,无科学、完整、可操作的规划,缺乏工作主动性,导致文化建设无头绪,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一是组织不健全。市直机关没有全面、系统、规范地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工作经验,领导体制不健全,大多数党委、政府部门没有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单位的议事日程,统筹安排考虑。有些单位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多表现为自发性,随意性,无意识性。单位间差异较大,廉政文化建设取决于领导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二是目标不明确。没有市直机关一盘棋的思路和目标,领导不重视,干群不了解,工作无部署,任务不明确。组织者既无长远规划,也无年度计划,不少单位把廉政文化建设简单地等同于一般的宣教活动,满足于举办几次廉政文艺演出等活动,而对廉政文化的建设目标和长效机制,考虑不深,规划不够。三是保障不得力。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光靠纪委一家成不了气候,需要全市机关齐心协力,共同来促进它,尤其是要有财力的保障。但由于廉政文化建设是近几年才提出的,绝大部分单位没有列入财政预算,因此,投入严重不足。

3、形式内容单调。调查中我们发现,有83%以上的人认为当前机关单位廉政文化建设内容不丰富、活动不活跃,但同时有75.3%的人认为当前在机关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十分必要。一方面是单调的机关廉政文化生活,另一方面是干部群众对廉政文化的需求。我们认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在方式方法上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文化观念滞后,教育内容一般化、教育形式单一化,活动开展模式化,主要表现:一是氛围不够浓厚。目前市直机关在廉政文化建设宣传不够,声势不大。廉政文化建设缺乏意识的渗透和持之以恒的引导,忽略了廉政文化的广泛性、群众性和传承性,对文化需要有渊远流长的历史积淀和家喻户晓的教育熏陶的本质特征认识不到位,因此,氛围难以形成。二是格调不够高雅。廉政文化作品创作乏力。具有感染力和震憾力的廉政文化教育作品甚少,比较符合机关干部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富有渗透力的廉政教育歌曲、格言、标语、演讲、摄影等作品创作显得乏力,廉政文化相对于其他流行文化的声音还很微弱,相对于腐败文化的主旋律还不够嘹亮,使廉政文化缺少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形式不够多样。当前各部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多为被动型,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口号式,标语式,说教式为多,深入抓落实的少,无形中步入简单说教的怪圈,致使部分干部群众尤其是一些重点岗位的领导干部提不起兴致,甚至存有抵触情绪,消极应付多,狠抓落实少,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四是结合不够紧密。调查中,有64.4%的人认为当前机关发生腐败的主要原因是道德或素质问题,说明廉政作为官员的必修之德,被大多数人所认同,但随着经济的转型,人们的价值取向在发生着变化,廉政文化被抑制,腐败文化悄然兴起,腐败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审判标准。出现了“廉官不香”、“贪官不臭”等“臭豆腐”现象。腐败现象的滋生,道德的伦丧,良心的泯灭,法治的无视,也说明了当前我们的廉政文化建设在结构上还存在缺陷,廉政文化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结合不够紧密,在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效能建设、综治平安建设等各项创建活动中渗透不够。

三、加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系统规划,建立机制。调查显示,有96.7%的人认为,在党政机关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班子,建立一个好规划。说明了领导重视,规划先行是建设机关廉政文化的前提和保证。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纪检组织要按照《实施纲要》的要求,督促本部门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党委、政府工作议事日程,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要形成“统一规划、分散运作、重在渗透、贵在坚持”的理念,让廉政文化在机关深入人心。一是强化领导机制。要加强对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市直机关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党委牵头,纪检、组织、宣传、文化、教育、工、青、妇组织、新闻媒体等部门广泛参与的廉政文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各组织成员的优势,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化程度,形成既通力合作又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二是编制系统规划。要加强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我市市直机关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中的经验,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有操作性的系统规划,加强廉政文化的管理体系建设,做到目标明确,分工明晰,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强化目标管理,变“软任务”为“硬任务”,变“偶尔抓”为“经常抓”。三是建立工作机制。纪检部门要抓好组织协调,要学会弹钢琴,承上启下,协调各方,要在借势、融入、结合、纳入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及时准确地把握中央的精神和部署,自觉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中,融入和谐文化建设之中,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更宽广的舞台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四是部门积极参与。机关各部门要群策群力,发挥优势,各展所长,资源共享,要立足本职,抓住特点,根据本单位人员素质状况,充分运用干部群众乐于参与、易于接受、生动活泼的文化形式反映党风廉政建设这一严肃的政治主题,使广大干部职工对廉政文化的内涵以及本质特征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从根本上消除在廉政文化认识上无知、无效、无关等思想观念上的问题,使机关廉政文化深入人心。

2、加大宣传,提高认识。机关廉政文化是党和国家各级机关和工作人员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评价的总和,它具有先进性、实践性、群众性、广泛性、传承性等本质特征。廉政文化与腐败文化根本对立,是一种积极进取、健康向上和推进社会进步的先进文化。要消除人们对廉政文化的模糊认识,培养人们自觉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人翁意识。一是要消灭“无知”观念。就是要提高认识,紧扣“认识是前提、宣传是关键”这一环节,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文件传、开会讲,领导带,活动创的丰富多彩的形式,使廉政文化在机关干部职工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要消除“无效论”观念。运用一分为二观点,正确引导人们认识到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治本之策。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润物无声、滴水穿石的坚持和积蓄,同时,必须治标治本双管齐下,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坚决反对图形式、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劳民伤财的表面文章。三是要消除“无关论”观念。人的头脑不被积极健康的廉政文化去武装,就会被消极落后的腐败文化所占领,这两种对立的文化始终都在争夺我们的思想阵地,没有人能够摆脱其影响,因此,无论地位贵贱,职务高低,廉政文化建设都不是局外人。

无机化学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无机化学;学习兴趣;探讨

无机化学作为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第一门化学课,被安排在新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学期上。与高中相比,无论从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教师的授课方式都有一个比较大的飞跃,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再加上学生如果没有很好地意识到本课程对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就会导致部分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学习兴趣不高,从而最终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能力,在整个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1 上好绪论课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的。学习动机是引起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是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完成的重要条件,并由此影响学习效果。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首要有效途径。而通过学习绪论,能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认识到本课程在整个药学专业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上好绪论课,提高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学习兴趣也就不言而喻。在绪论课中要着重对化学与药学的关系进行介绍。

2 循序渐进,做好高中到大学的过渡

由于无机化学的教学内容与高中化学相比,内容多,理论性更强;教学进度更快,而课堂上的练习时间较少。凡此种种,使学生难以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一旦距离拉大,学生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在开头的几次课的教学中,应适当放慢教学进度,让学生逐步适应大学的上课节奏,实现从高中到大学学习的顺利过渡。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把握好这些衔接点,尽量做好与中学知识的衔接,注意知识的承前启后性,让学生感觉新知识只是中学知识的延伸,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认同感,增强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学习信心。

3 结合教学内容,引入与药学相关的案例

教师在进行无机化学学理论课的教学中,对于教学内容中涉及到药学知识的部分,若能及时引入与药学相关的案例,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学习兴趣。在讲授化学动力学基础知识时,应用其原理的有关知识可研究药品的稳定性。例如,以维生素C的稳定性研究为例,说明药品在常温下分解10%所需的时间,亦即贮存期。又如在讲到配合物的知识时,如能延伸出与配位化学联系密切的对头颈部癌及泌尿生殖系统癌有显著疗效的顺铂类抗癌药物PtCl2(NH3)2的发现历程;元素化学部分,结合中国药典记载的有关无机原料药(如氧化锌、硫酸锌等)及其制剂等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在讲到酸碱平衡pH的计算时,指出青霉素G在pH=6左右较为稳定,pH值升高则很易水解失效,由此可见pH在药物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样将化学和药物联系在一起,对学生学习无机化学的目的和意义将有更好的认识和促进作用。

4 介绍学科的新领域,新进展

教材的编写速度赶不上学科发展的现状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查阅参考国内外新近发表的重要文献,通过归纳、整理,把与生活、专业相关的内容适时渗透入教学中去。在教学中引入科研前沿的新知识,一方面,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唯物主义潜移默化的教育;另一方面,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增强学生学习无机化学的兴趣,让学生自己认识到学好无机化学是他们学好专业的基础,是以后工作的必备知识。例如,在讲到配合物的知识时,给学生介绍一些药物研究的新趋势:对一些药物活性分子进行结构修饰后与金属离子作用合成新型药物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如B-榄香烯是我国自行从中药莪术中提取的一种抗肿瘤有效成分,已被批准为二类抗癌药物应用于临床。然而,B-榄香烯属挥发油类,水溶性差,不易为人体所吸收,科研工作者为了改善它的性能,对其进行结构修饰,在B-榄香烯分子中引入氮、氧原子,然后将其与人体内一些必须的微量金属元素作用生成配合物,这样可以提高药物的水溶性、抗肿瘤活性及其靶向性。又如可结合原子、分子结构和分子晶体讲述纳米药物、靶向药物等。

5 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一些章节的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即由教师事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分组课下学习,然后由学生在课堂上充当教师进行讲解。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在这种“学生-教师”角色互换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学习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结合药学专业无机化学的教学特点,积极进行无机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刘利萍,钱青.对药学专业无机化学适应性教学的思考[J],药学教育,2006.22(3):31-32

[2]刘艳菊,王霞,杨怀霞.药学专业无机化学绪论课中科研前沿渗透教学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0.11:97

无机化学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自我同一性;角色混乱;危机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203-02

进入大学,随着身体的发育,以及高级思维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有了强烈的“成人感”。除此,周围环境也发生变化:高中时期,有老师家长的约束,有升学的压力,个人的阶段目标相对明确;可在大学,基本进入自我管理阶段,学习时间相对自由,一些大学生便没有方向,整天沉迷网络,无所事事,有些学生也仅是简单上课下课,完成学校所要求的基本学分,无任何课外活动,无任何课外阅读,虽然年龄在增长,但个人心智、综合能力却得不到提高,不但没有化解本阶段的危机,也会对下阶段产生负面影响。这样在毕业走向社会时,在融入社会过程中就会有种种障碍,如现今的“校漂”一族,在离开学校之后,才去弥补应该在大学期间完成的心理蜕变,这样既浪费时间精力,又会对下一阶段的蜕变产生阻力。

按埃里克森的理论,人生每一阶段都会面临不同的危机[1]。闫黎杰在《艾氏理论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将埃里克森人生的8阶段、每阶段的发展危机及人格形成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呈现[2]。例如在第一阶段(0-1岁)的发展危机便是信任对不信任。一个人在成长的第一阶段,如果母亲对其采取慈爱的态度,婴儿就会产生基本信任感。这种最基本最原始的信任关系的建立,便培养了婴儿对他人的信任感,简单的母子关系的经验给婴儿社会交往能力奠定了基础,为下一阶段危机的化解准备了积极的因素。若母亲对婴儿的态度是消极的、拒绝的,则婴儿可能产生基本不信任感,婴儿的恐惧和怀疑会对以后的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大学生正出于青春期,在埃里克森看来,正处于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之间的矛盾。成熟的自我同一性是指他们进入大学以后,能清晰地认识到时间已经改变,自己必须随之而改变他们能依据环境的变化及时通过同化和顺应来改变自身的结构,进而很快适应新的环境。不成熟的自我同一性状态是指有的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无法面对成长的压力,他们希望时间倒流或时间停滞,拒绝成长中责任的承担,无法独立化解成长过程中的危机。而角色混乱的个体正是无法正确判断自我和周围环境,无法完成人生各阶段所赋予的责任。

一般情况下,同一性暗含着四种状态,即同一性扩散,提前终止,同一性延缓,同一性获得。(参见闫黎杰在《艾氏理论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辅导员应该根据不同的状态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同一性获得的个体经历了危机,并经过自己的探索,已很好地解决了危机,建构起了较为完善的自我同一性。同一性延缓指个体正处于危机状态,正在积极考虑各种可能的选择以试图做出决定。同一性获得的个体和延缓的个体认为自己能够解决和控制大部分个人问题,当他们在面对外在挫折和危机时,能积极搜索相关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同一性扩散的个人不能积极应对危机,缺乏稳固的投入,个体缺乏清晰的同一性,可能会表现出消极的情绪状态,包括悲观、厌倦、莫名的气愤、人际关系混乱,以及感到无助和绝望。他们可能为了降低不确定性带来的痛苦,而避免解决问题,他们会无限期的延迟做出决定。如“校漂”一族,他们虽然离开学校,但仍然在完成大学阶段的任务。提前终止指从未体验过危机,但却对一定的目标、信念和价值做出稳固投入。他们没有经历发展的危机,但却确立起了一定的目标、价值观和信念,但这些目标、价值观和信念基本上是对一些权威人物的期望和要求的反映。这是一种被动的自我同一性的建立,个体很难发展起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心理特质,在日后的生活中,往往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适应能力不强,抗挫能力弱。辅导员对于同一性扩散和同一性终止的个体,则应重点关注,投入更多的精力,努力帮助他们化解危机。

辅导主要关心的是人格发展,它帮助个人汇聚智能、探索自我及其环境,以创造人生的意义,“一切辅导措施的目的,无非在使学生能自行掌握其经验、态度和意义,从而导向健全的人格发展[3]。”虽然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需要学生个人、家庭、社会及教师的共同努力。但在高等教育阶段,辅导员在帮助学生化解同一性危机中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措施可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人生各阶段的责任,培养自我意识。大学生之所以限于角色混乱,主要是不能正确认识主我与客我。当大学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会由于差距太大时,往往会处于失望、沮丧之中,进而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自暴自弃。在大学期间,很多学生都会经历痛苦的自我意识时期,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影响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同一性扩散个体往往是自我观念淡薄,对外界和自我缺乏很好的认识,故而长期处于消极、混沌的情绪状态。而大学阶段正是理想自我与客观自我落差最大的时期。辅导员有义务和责任帮助学生进行客观的自我定位,分析其身上的优缺点,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个性的特征,充分发挥个人优势,不断化解成长过程中危机,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

如何帮助同学认识自我,辅导员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余时间多活动,使得学生能在人际交往中完善自我。人际间互相交流,会使得同学通过他人反观自我。二是广泛学习文化知识,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很多伟人都是在历史的反观中不断认识自我,确定自我,进而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其三是鼓励学生在假期多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先前的自我认识,使主我与客我相协调。

第二,帮助学生融入环境,使学生能在集体中获得自我认同感、归属感。大学生期间的客观环境包括学生所处的班集体、学校以及社会。学校、班级、学生社团,这些集体都会有自己的目标、信念、价值观等,会通过各种方式如规章制度、人际氛围、精神风貌体现出来,如果个体的追求和集体呈现一致,这种集体就会让个体产生归属感,这样就利于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发展。自我同一性获得的个体一般与集体保持和谐的关系,并能从集体中获取成长的所需的能量。在学校阶段学生若能很好协调自我与集体的关系时,当他们进入社会也会主动地化解自我与集体之间的矛盾,积极地从集体中获取个人成长所需的能量。也就是说,当个体对各种社会现象的解释、对社会各种行为规范的理解、对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及自己存在于社会中的价值明确时,则更有利于他们在进入社会后获得积极的自我同一性。总之,在自我与社会关系的诸多方面有较高的认识,就容易获得适应社会的知识与技能,从而运用好这些知识和技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使自我获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接纳,个体产生较强的归属感。反之,如果没有客观冷静地认识,个体就难以处理好自己与所属集体之间的关系,从而会遭到集体的拒绝和排斥,个体难以在所属集体中找到归属感,有可能就会转而向其他群体去寻找,从而出现消极的自我同一性。所以,辅导员应帮助有抵触情绪的同学,使得他们客观冷静地认识身处的环境,对任何事情要有辩证的分析,“横看成岭侧成峰”,当换个角度去观察环境,就会体会到它积极、温暖的一面,发现它为个人成长提供的积极因素。倘若一味地抱怨排斥,这样会人为地为自己的发展设置障碍。大多同一性扩散的个体,都是与客观环境处于紧张关系,所以辅导员应重点关注这一群体。

第三,加强目标教育,使得大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自我同一性延缓的个体,多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遇到人生危机时,第一反应是寻求他人,自己人生的每一阶段都在所谓权威人士的安排计划中,久而久之,便失去化解危机的能力,失去自我决策的能力。这样的学生进入社会,是很少有创造力的。

当然,这种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学校教育因素有关。如果教育方式强调的是接受,将学生的发展置于被动的地位,使得学生很少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探索、自己的发现,因此,学生就很难有自己的思想、信念、发展目标。因为从小我们的教育都强调被动的传授,这会使学生产生很大的惰性。所以在班级、社团的管理中,辅导员向学生明确基本的管理规则每一大阶段的目标后,其他具体活动安排应交入学生,培养学生的主人公意识,使得学生形成自我决策的能力,这对大学生化解成长过程中的危机,形成自我同一性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加强心理辅导,在化解危机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质。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同自我、接纳自我,首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关于自身身心方面的知识;其次让学生掌握关于认同自我、接纳自我的心理学方法。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对化解危机有重要帮助。依照艾里克森的观点,危机的积极解决导致人格的一种积极品质的形成。这里所谓积极的品质是指能够为一个人的自我增添力量、加强自我的东西。在第一个发展阶段里,假如婴儿具有的信任感超过不信任感,则形成“希望”的积极品质。一个具有希望品质的人敢于冒险、不怕挫折和失败,对未来怀有热切的期待。大学生进入大学后,辅导员帮助他们依据环境的变化通过同化和顺应来改变自身的结构,进而很快适应新的环境。在适应新环境、化解各种危机的过程,加强心理辅导,使得学生正确认识成长过程的阻力,使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努力培养他们乐观的生活态度。只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才能很快度过各种危机,才能完成人生的各种蜕变。经历危机的过程非常重要,在这个过程中会使得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形成顽强的拼劲,形成化解挫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美]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