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无机化学教学

无机化学教学范文精选

无机化学教学

无机化学教学范文第1篇

1开展互动式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无机化学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科,其发展过程有数千年的历史。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只注重传授知识,对学生只是灌输基本理论和概念,那么就很难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整个课堂气氛就会变得死气沉沉。为了测定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我们将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引入到课堂教学整个过程中,在授课的过程中强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例如在介绍元素和健康这一部分内容时,我们还提前让学生们通过各种数据库去广泛地收集资料和文献,了解元素在生命健康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归纳总结形成一篇篇综述。在上课时,教员先开个头:元素在生命健康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时一位同学就跃跃欲试了,教员让他站起来,这位同学就结合自己的综述介绍钠和钾的生理功能:Na+是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K+是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也是细胞外液的重要成分。人体内的Na+和K+离子能控制细胞、组织液和血液内的电平衡,以起到保持体液正常流通和体内酸碱平衡的作用。Na+能维持体液渗透压,并保持肌肉的正常兴奋性和细胞的通透性。K+是丙酮酸激酶的辅基。K+和Na+对神经信息传递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时教员就补充:人体血浆中K+浓度为5mmol•L-1、Na+浓度为143mmol•L-1,而细胞内液中K+浓度为105mmol•L-1、Na+浓度为10mmol•L-1,因此将K+从血浆中运输到细胞内需通过特殊的离子通道。然后教员给学生们展示由D.A.Doyle测定的K+通道结构图,并讲解通道的结构和运送K+的工作原理。而在介绍砷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时,教员先引出砷是有毒的元素,但是如果能恰当地发挥它的毒害作用,以毒攻毒,可能对一些疾病具有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在教员的提示下,一名准备充分的同学自告奋勇地介绍砷与疾病的关系:砷及其化合物多具有毒性,两千年前就有砒霜中毒的记载。20世纪的早期阶段,人们开始致力于有机砷化合物的合成,并用于传染病的治疗,至1937年,已人工合成8000余种砷化合物用于医药。在不同年代,砷剂被用来治疗皮肤病、寄生虫病、气喘、疟疾、结核病、神经病、风湿病甚至糖尿病等。直到1943年青霉素的开始使用,砷化合物作为药物的研究热潮才逐渐平息。这时教员提示砷的研究并没有停止,并补充:在上世纪70年代初,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孙亭栋从治疗淋巴结核的民间验方中受到启发,发明了“癌灵一号”(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并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1996年国际学术界权威杂志《Science》以“古老的药物放射出新的光彩”为题介绍我国学者用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成果,为国际医疗界瞩目。如今,亚砷酸注射液已作为国家一类新药上市,美国FDA已批准该药进入临床研究阶段。通过教员引出问题并提示学员从搜集的资料中归纳总结,然后在课堂积极地开展教学互动,学生学习的知识更加扎实了,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显著的提升,学生对这种授课方式普遍反映很好。

2介绍与本学科有关的最新研究进展

无机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我们在课堂上只强调抽象的理论,就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在一些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引入与本学科有关的最新进展,就能明显地改善课堂的气氛,显著地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化学反应的方向时,要给出大量的理论推导和公式,学生对这些高深的理论有哪些用途感到很困惑。我们在将理论讲透和摆明之后,并没有草草结束了事,而是将化学热力学理论在药物设计中的最新应用———药物设计中的自由能计算模型呈现在学生面前。自由能计算模型为药物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结构信息,目前已应用于药物分子的设计中。药物分子设计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中期,应用于创新药物先导结构的发现和优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到90年代,药物分子设计已作为一种实用化的工具渗透到药物研究的各个环节中。直接药物设计就是从生物靶标大分子结构出发,寻找、设计能够与它发生相互作用并调节其功能的小分子,目前主要采用的是分子对接法。即通过将化合物的三维结构数据库中的分子逐一与靶标分子进行对接,通过不断优化小分子化合物的位置、方向和构象,寻找小分子与靶标生物分子作用的最佳构象,计算其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能。利用分子对接对化合物数据库中所有的分子排序,即可从中找出可能与靶标分子结合的分子,通过受体和配体之间结合Gibbs自由能的评价,优先选择Gibbs自由能小,与靶标分子结合强的小分子作为拟合成的分子,从而大大提高了药物设计的效率。向学生讲授完这些内容以后,我们在电脑中结合分子对接程序模拟与癌症靶标大分子、真菌靶标大分子对接的小分子的筛选过程,通过Gibbs自由能的计算在小分子库中筛选出几种代表性的抗肿瘤、抗真菌化合物的结构。如果我们只向学生直接灌输枯燥的热力学理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就得不到激发。如果我们能结合这些难懂的理论讲授它们在药物筛选中的重要应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就得到了显著的激发,教学效果就有了显著的提升。

3引入案例式教学

无机化学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问题引导;合作探索

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实验的基础,是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独立的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基础化学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并加深对基础化学理论的理解,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乐于动手的科研习惯。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范型,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实验主题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理论化的方案[1-2]。已有不少教育者对“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和“问题引导式教学”进行了探索[3-4]。无论是合作探究式教学还是问题引导式教学都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5]。关于化学技能的学习,尤其是化学实验技能学习的研究逐渐增多[1,6],但是有关学习方式对化学实验技能学习影响的研究,还鲜有报道。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工作主要采用“问题引导-合作探索”的教学模式,以《无机化学实验》为例,构建一种“问题引导-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并应用于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以期帮助学生顺利构建化学实验技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总体水平。

1课程教学模式的目标

本文拟立足于大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学习方式的研究,以《无机化学实验》为例,基于“问题引导-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该模式对学生学习态度、合作意识、学习方法的转变情况,追踪该模式对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学习的提升效果,以期为化学技能学习机制与规律的研究添砖加瓦。

2“问题引导-合作探索”教学模式的研究内容

本文的核心内容是以《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为例,采用“问题引导-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学习进行教学改革,探究该模式对学生实验技能学习的效果并进行科学评价,具体内容如下:(1)寻找“问题引导-合作探究”模式的契合点。从教材内容、知识特点两个角度分析《无机化学实验》(中山大学版,2010版)内容,找到该部分教学与“问题引导-合作探究”模式的契合点,为新模式的实践研究提供支持。(2)明确“问题引导-合作探究”模式的具体内容。确定“问题引导-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结构、教学程序、实验教学的实施原则及相应的教学策略。(3)实施实验教学研究。确定研究对象,授课内容,提出问题假设,并针对《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中的四个实验进行案例分析并进行教学。(4)总结“问题引导-合作探究”模式的学习效果。追踪“问题引导-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利用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纸笔测验等研究方法收集研究数据,对该模式作出科学评价,撰写结论。

3教学案例设计及教学实施

本研究采用“问题引导-合作探究”模式进行教学,设计的教学步骤有学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实验探究)-归纳整理-巩固提升环节。本文选用NaCl提纯这一实验内容进行探讨和研究,具体的案例设计如下:

4结论

无机化学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有机化学;无机化学;有效衔接

为了适应新课标的革新,中职教师要及时做出教学改革,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要重新规划,因为学生刚步入中职,而且大部分中职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差,对化学没有清楚的认知,导致大多数学生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的革新模式。

一、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在化学的版块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化学完整体系中的一员,有四个学习部分:化学反应、分子结构式、反应机理和物质的化学性质。其中,最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化学性质,反应机理是整个有机化学学习的基础,在学习中只有学会最基本的内容,也就是化学中的机理,才能开展化学学习的深入研究,才能学会知识的贯通。由此掌握好化学机理对未来的化学学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无机化学是整个化学的核心内容,起着决定性作用。无机化学接触的层面比较广,也是化学中最古老的分支学科,无机物包括所有的化学元素和它们的化合物,大部分的碳化合物除外。由此来看,二者并不是两个独立的学科,所以要将两者的通性进行紧密衔接,在衔接过程中凸显各自的特性,从而使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衔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1]。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学习动力

要想中职学生对化学学习有充足的自信心,必须注重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衔接学习,只有将知识衔接好,才能使学生保持对化学的兴趣,为以后的化学学习打下稳固的基础。其中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质、应用以及有关理论的科学,所以需要学生将对研究化学物质的来源作为兴趣,从而转化为学习动力,然后再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促使学生养成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最终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2]。

三、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完成知识迁移

由于我国目前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教材内容大都是本科的,没有适合专科生的有机化学教材,这无疑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增加了难度,所以教学中中职教师要时刻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再与以往的教学经验相结合,最后将自身的教学方案进行完善,从而得到一套有效的教学模式。

(一)引导学生找到知识的主体内容

无机化学是除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外,对所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它们的反应进行实验研究和理论解释的科学,它强调的是“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教学思想,所以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建立结构与性质之间的有效联系,通过结构理论引导学生明白物质性质,反过来还可以通过物质性质分析结构,最后由典型的有机物性质推测出同系物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学会延伸知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将有机化学教学贴近生活

化学的学习内容大部分来自生活,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化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中职教师在革新教学方式时,要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或现象入手,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并展开深入讨论,获得更加深入的知识,而且化学教学与生活联系还可以更加深入地让学生感受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如在讲解《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中,乙酸和乙醇作为生活中典型的有机物,可以从二者的组成、结构、主要性质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讲解,教师可以举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学生熟悉的酒精、汽油,还有喝酒会脸红的现象、酒后驾驶的检验等一系列生活中出现的场景,然后教师提问:“你身边的亲朋好友喝酒过后会容易脸红吗?”学生由此展开讨论,从而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再进一步加深知识的讲解,从而完成有效教学。在学习前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装酒容器上的液体组成成分,让学生再将观察到的名词进行深入查阅,学习物质的结构式和分子式,促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有机化学的物质结构[3]。这样通过结合生活的教学,使中职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知识内容,还进一步实现了教学目的。

(三)通过多媒体教学将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进行有效衔接

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所以教师可以利用通信便捷,将多媒体融入课堂教学中,不仅使教学方式得到创新,还能将所学内容更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由此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的化学知识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出来,从而让中职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知识内容。如在学习“加成反应”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两端的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的结合,生成饱和的或比较饱和的有机化合物反应”的过程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从而将抽象化的知识转为图像信息,这样不仅能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而且也给教师的教学降低了难度,又让学生轻松找到课堂知识的重点内容,从而有效完成了课堂教学[4]。

(四)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虽然与普通高中学习化学的深度不同,中职有机化学更注重反应进行的历程,这样学习的内容不仅增多,而且难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了提升,但是总体学习目的却是一致的,都是研究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和有机合成。所以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模式,巩固中职学生的化学基础。由此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习,设计实践主题,与同学共同探讨,加快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的衔接。教师可以组织以化学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全方位展示自己,再将每位学生的知识优势进行结合,通过教师正确引导,从而得到更扎实的化学知识理论。这种实践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性,再也不是“填鸭式”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使中职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最后再与课堂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5]。例如教师在教学“蛋白质的盐析”时,可以让学生在提前准备好的鸡蛋白溶液的试管中缓慢加入饱和(NH4)2SO4或Na2SO4溶液,静静观察现象,然后再把少量带有沉淀的液体加入盛有蒸馏水的试管里,进一步观察沉淀是否溶解。教师进行提问:“你观察到试管中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主动进行思考,有的学生说“我看到沉淀析出的现象”,最后教师再加以总结这个过程就是蛋白质的盐析,而且盐析是一个可逆的过程。通过实验教学,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还突出了这节课的精华内容,同时也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清楚的认知,降低了学习难度,促使学生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从而有效完成本节课的学习[6]。

四、通过教学反思,完善自身不足

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作为中职课堂上的两大知识点,教师一定要清楚化学课程难度的加深、知识密度的加大,所以要以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为基础和出发点,从而灵活改善课堂授课方式,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学习方法。教师在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要对自身的整体素质进行提升,从而设计出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适应快节奏的化学学习,为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衔接教学做准备,同时教学方法的革新也会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产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既完成教学目标,又顺应了当前的中职教学趋势,使学生充分理解化学的含义。

五、结语

由此可见,处理好中职学生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知识的有效衔接,是中职教师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不断创新教学方式,灵活授课,从而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使教师的教学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教师也要注重自身文化素质的提升,只有自身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任务,更切实地完成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衔接任务,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进行有效学习,从而适应中职有机化学的教学需求。

参考文献:

[1]郑虹云.无机化学理论在有机化学中的运用[J].当代化工研究,2021(2):132-134.

[2]黄新华.有机化学教学理论在高分子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区别[J].广州化工,2020(5):161-162.

[3]潘正芝.试探无机化学理论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J].天津化工,2020(1):58-60.

[4]刘丽艳,韩忠保,陈庆阳,等.地方高师院校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思路[J].山东化工,2019(23):194-195.

[5]刘长相,蓝应东,邓昌晞,等.有机化学理论和实验同步教学的初步探索[J].广州化工,2019(15):112-113.

无机化学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前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行业发展定位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社会对人才的素养要求也随之有所改变。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多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实践能力差,创新能力与创造性不足,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为了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2017年新工科研讨会提出“新工科理念”,志在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数字化思维和跨界整合能力的“新工科”人才[1-2],这促使着高校教育需要做出相应的改革。新时代人才的培养,扎实的实验技能是基础。无机化学实验作为高校实验教学的入门,在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3]。除此之外,无机化学还是一门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的学科,如生物无机化学、医药化学、材料化学、食品化学等。因此,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如何保障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是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关键。目前,无机化学实验作为众多基础化学实验的入门,已逐渐被重视,但受限于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条件、教学方式等原因,其人才素质与社会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在此背景下,针对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为本科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1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现状与改革措施

1.1增强安全教育

安全稳定的校园秩序,是高校开展正常教学和研究,实现办学目标的基本保障。化学实验涉及电器设备、加热操作、高压设备、玻璃仪器等,化学实验过程中又难免会用到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试剂,并有可能在实验过程中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及废液等,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处理会产生很大安全隐患。2021年3月31日,在中科院化学所,1名研究生因不当操作反应釜造成爆炸,当场身亡。2021年10月24日本该是一个快乐的周末。然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一实验室却发生了爆炸,2人死亡,9人受伤。2021年7月27日,中山大学药学院发生一起实验安全事故。一博士生在清理此前毕业生遗留在烧瓶内的未知白色固体,用水冲洗时发生炸裂。炸裂产生的玻璃碎片刺穿该生手臂动脉血管。屡屡发生的由于实验室安全问题而导致人员伤亡事件给我们敲醒警钟,实验教学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无机化学实验涉及多种安全隐患,如加热电器设备、玻璃仪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试剂以及相关三废等,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目前,学生获取实验安全相关知识的途径多局限在实验室安全手册,内容繁多死板且与实际实验需求脱节,使得学生真正掌握的内容相对较少,这导致在实际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仍缺乏安全意识、操作知识和危险应急能力。因此,实验室安全教育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教育方式上,除了简单的文字描述,还可加入新媒体和信息化结合进行的视频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地为学生展示,帮助学生深刻认知,并且可以结合虚拟仿真平台进行事故及应急预案的操作演练,帮助学生提高危险应急能力,保护学生生命安全。除此之外,还应建立合理的安全知识考核体系,保证每位学生在正式进入实验室前通过相关安全知识考核。

1.2提高绿色化学意识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环境问题刻不容缓。无机化学实验涉及的药品种类繁多,用量较大,部分试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同时实验中还会产生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的有毒有害物质。这与绿色化学思想中所描述的“减少化学反应中原材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等的使用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同时尽可能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是相悖的。例如目前开设的无机化学实验中d区金属元素化合物性质,ds区金属元素化合物性质实验中,会用到大量金属盐甚至重金属盐,同时在反应中也会产生有害物质.除此之外,由于缺少绿色化学意识,导致很多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将有毒有害物质直接倒入下水道或扔进垃圾桶,对人体健康以及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时要注重环保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绿色化学意识[4]。首先,在实验设计上从源头控制实验试剂药品的选用,选择低毒或无毒的化学试剂代替或减少有毒害物质的使用;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实验步骤提高试剂药品的利用率,减少浪费;在实验结束时,要关注实验中“三废”的处理,如尽量保证易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反应尽可能在密闭容器中开展,并引导学生参与设计出合理的废液废气废水的收集和处理方案,致力打造无污染的绿色无机化学实验。

1.3优化实验内容体系

长期以来,无机化学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压缩实验学时,忽视实验教学的意义,使得无机化学实验课程设计多流于表面。同时,实验教学多依附于理论教学,着重于验证理论教学的内容,这就造成了实验教学不能按照实验技术本身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进行,学生也得不到系统有效的实验训练,从而严重限制了实验教学开展;更重要的是,有些实验设计烦琐且多有雷同,内容单一,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比重相对较低,例如大部分的实验内容设计中,整个无机化学学科实验里,设计性实验的比重仅仅是十分之一甚至更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导致很多学生仅仅是简单地按照课本内容操作,很少能真正主动去理解和领会实验的关键思想[5]。为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研究功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创造能力,应适当增加趣味性、设计性实验和应用型的综合实验,除此之外,内容设计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深化,与当前发展实际发展需求相结合。最重要的是,在整个探索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进行创新性研究或对未知物质进行探索,独立或者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际操作进行验证,培养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保证无机化学实验教学顺利进行。

1.4丰富实验教学方式

实验教学局限在实验室这个特定的情境中,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这个弊端在新冠疫情下的教学显得尤为突出。2019年12月开始的新冠疫情导致很多学生无法按时返校,理论教学尚可通过网络教学实现,实验教学一度无法正常开展,这就将大量的实验教学开展推迟到学生正常返校后。而短时间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势必极大降低实验教学效果。因此,发展新型的教学方式,使实验教学不仅仅局限在实验室中至关重要。针对无机实验教学中的验证性实验较多的特点,可开发符合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特点的虚拟仿真程序,建立一套系统的关于实验原理、实验流程与实验操作的讲解视频,实现学生在程序上进行现象性实验验证操作的目的。以虚补实、虚实结合,为学生搭建能力培养平台,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高校本科教学的实用性、有效性和高阶性。课前,通过程序熟悉并认知即将要进行实验的相关仪器与药品特性,有利于学生在后续的实验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主动性;课中,对一些无法线下操作的高难度、高危险性实验进行模拟教学,弥补线下教学的不足;目前所用的实验教学方式,在走出实验室后无法对整个操作过程进行有效分析即难以实现“复盘”环节,导致很多学生的基本操作不过关而不自知,以至于后续的实验仅仅是错误的简单重复,因此可以在实验结束后在该程序上增加重复实验,利用虚拟仿真小程序,重温实验,通过系统给出的结果分析及时进行课后“复盘”,实现“课前-课中-课后”连贯性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进而达到复习纠错、巩固提高的目的。真正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除此之外,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引入可作为传统实体实验课程的补充,打破常规实验室对实验操作的限制,拓展实验项目,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理论知识和提高知识运用能力,进一步还可真实再现工厂环境,让学生直观体验实际工业现场操作,增强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与此同时,还将减轻对大型、昂贵仪器设备的损坏,避免危险操作,节省大量人力、物力,降低实验成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验教学形式改革[6]。同时,科学的实验方式和实验平台的建立,也可以减少实验中有毒有害实际的使用,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帮助学生模拟参与特殊环境条件下的实验,可能遇到的危险以及处理方式,真正实现教学中以人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

1.5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

在实验教学中,实验技术人员是必不可少的,然而,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的地位相对较低,所受到的重视和尊敬往往不如理论教师,这也是导致实验开展难有突破的重要原因。也是由于以上原因,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组成知识水平相对薄弱,同时很多时候被动地与各项学术教学活动脱离,严重影响到实验室队伍的积极性和稳定性,以及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增强。实验室的工作内容包括教学、管理两部分,教师只负责上课,实验员只负责管理,这样一刀切的分工看似合理实则存在很大的弊端。首先,多数实验教学内容编制人员并没有完整地操作实验,无法给出实验操作的最优条件,导致很多现象性实验无法呈现,给实验的顺利开展带来不便。其次,理论教师只注重内容讲授,很少有时间精力关注于实验课程,对实验室的实验设备不熟悉,对当今实验仪器发展趋势不了解,对实验具体操作不熟悉,这样既会使实验室的功能发挥受限,又会导致实验课程落伍。同样,实验员只管理实验室,只是机械的准备实验,缺乏对实验原理以及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发展的理解,这也会造成实验室设备陈旧,跟不上形势。所以,实验教学人员和实验管理人员间应有分工,更应该有合作,将两者充分结合在一起,共同研究无机化学理论和应用特点,把握实验内容设计,掌握实验仪器操作,定制仪器设备购置计划,共同指导学生实验。

1.6注重学生学习思想转变的培养

无机化学实验是学生进入实验室接触到的第一门实践性课程,是学生实验课程学习习惯与学习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该课程开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的理论与实验学习开展。大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仍然带着被动接受知识的心态,在实验开展之前不能很好地完成报告预习,仅仅只是对实验内容进行简单的摘抄,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在真正的实验过程中实验目的不明确,在实验过程中常过度依赖教师,很难在简短的时间内完全掌握实验操作,实验结束后一问三不知。因此,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以上问题,首先应从实验内容的设计出发,适当增加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试验的比例,不设定实验的具体步骤,鼓励学生寻找多种途径实现实验目的,尽量减少甚至杜绝盲目实验的现象。另一方面,引入多种学习方式,如虚拟仿真以及掌上实验小程序,帮助学生提前在云平台上完成相应的虚拟仿真实验,掌握相关安全知识,更形象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对即将进行的实验做到心中有数。实验过程中,自主记录实验数据,系统根据程序设定给出实验结果并输出个性化报告,便于学生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教学中另一个重要的步骤是教学考核,由于实验课时的压缩,实验的考核少之又少,实验过程依然更多的是教师讲解学生机械的操作,缺少交流沟通,因此,应将考核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例如增加随堂提问帮助学生加深对实验如何操作、注意事项、实现原理以及实验现象解释的理解,将单向交流转变为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在实验结束后,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实验结果,而是同时增加对实验操作技能的随堂抽查,并将其列入期末打分,帮助学生训练实验操作技能,真正做到在实践中提高和完善学生的动手能力。

2结语

无机化学实验作为本科实验教学的第一站,对提高学生学习、思考、创新等科研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其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新时代人才素质的培养的优劣。近年来,针对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我校无机化学实验也在进行着相应的改革,改变传统观念,增加年轻的博士队伍,进行探索和改革,在实验教学理念、实验教学方式、实验教学内容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其动手能力,但离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总而言之,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未来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婧靖,王晓娟,肖锡林,等.面向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课程思政的探究和实践——以《无机化学》为例[J].高教学刊,2021,35(8):54-55.

[2]李育佳,朱成建,张剑荣.“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化学,2020(2):6-9.

[3]陈世界,李金龙,尹彦冰,等.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化工时刊,2021,35(2):54-55.

[4]石峰,丁玲.新工科背景下的无机化学教学改革探索[J].广东化工,2021(8):148-151.

[5]平兆艳.大学化学实验改革初探[J].宿州学院学报,2013,28(10):108-109.

[6]李柯燃.无机化学实验改革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J].广州化工,2021,49(8):209-210.

无机化学教学范文第5篇

一、深入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学期要围绕下列专题开展学习活动:1、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基础教育小学阶段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2、有关有效教育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3、有关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和实践。加强教师理论学习的指导,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水平。依托教科室不定期地举办一些专题学术沙龙,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为教师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探讨自身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方式提供条件和机会。全体教师要充分利用空余时间或业余时间认真阅读一本有关课程改革的论著。

积极开展课程研究。按国家和地方对课程的规定,均衡设置课程,积极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合理开发校本课程,以此来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促进学校的个性化发展,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和学习空间的拓展提供服务。教务处将依靠全体教师,在写字教育、休闲教育、音体美等学科教学中作深入的研究,集思广益,为校本课程的落实提供保障和实施的途径。同时要求全体教师主动地为校本课程的落实,积累经验,献计献策,作出应有的努力。

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是新课程实施中的一大难点问题,必须加强管理。将进一步的组织培训,通过学习交流、观摩研讨等行之有效的活动,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和评价的方法。综合实践活动坚持做到四个结合: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与社区教育活动相结合、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初步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各校要认真组织教师进一步地学习《正仪辅导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进行深入的研究,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思想和实施的基本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兴趣、教师特长、社区资源,围绕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等方面精心选题,制定方案,组织活动,确保综合实践活动正常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得挪作它用。

二、不断提高教学研究管理水平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指导。要采取多种形式,抓好各个年级的教学,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监控的能力。指导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优化教学过程,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加强对薄弱学科的指导,力争使每个孩子都能受到优质的教育。

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管理。按教育局确定的“管理年”的有关要求,始终坚持把抓质量放在首位,强化教学的日常管理工作。按教研室制订的《昆山市中小学教师“六认真”工作基本要求考核细则》,完善我校教学“六认真”考核方案,认真抓好教师“六认真”工作的各个环节。全体教师要系统地研究和把握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深刻领会编者意图、教材编排的特点以及教材的内容,并深入研究和了解学生,坚持提前备课、认真上课、及时批改和辅导,做到教学工作课课清、天天清、周周清,使学生学习轻负担、高效率、高质量。各中心教研组要安排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做到“提前一周、轮流主备、共同交流、优选教案”。本学期教师“六认真”工作的考核,将以平时的抽查取代期末的集中检查。教师的平时“六认真”工作考核,原则上由行政人员分工负责,行政人员的“六认真”工作考核,采用行政人员之间推磨式检查方法进行。教导、副教导,除了负责一门或几门学科的教师“六认真”平时检查以外,还要抽出时间全面了解教师“六认真”工作的情况,对教师“六认真”工作的管理作深入的研究。教务处将在期末根据平时的考核情况,认真、负责地做好教师“六认真”学期考评工作,给予相应等第,实行相应的奖罚措施。本学期我们要求电脑备课的教师,备课一律不打印出来,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家要正确认识,端正态度,积极尝试,尽快适应。备课要增强可行性、可操作性,备课要在课前准备上下工夫,确保课堂教学正常实施。

加强对起始年级国标课程教学实验的研究。课程改革是现阶段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抓好对起始年级国标课程教学实验的研究是课程改革实验的重要内容,必须予以重视。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坚决克服工作中敷衍行为,务实创新,开拓进取,扎扎实实做好新课程教学实验研究。一年级实验教师一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二要进行积极的探索,三要进行广泛的交流,在学习中树观念、树信心,在探索中寻方法、寻途径,在交流中求发展、求生存。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教法改变和学习方式转变为突破口,立足课堂教学,探索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模式。一年级实验教师按课程改革实验方案的要求认真上好研讨课,坚持每周开设一节研讨课,每学期写好一篇课改实验论文。其他年级教师应积极参与一年级各学科的研讨活动,自觉地走进新课程,为以后的教学打基础、作准备。

三、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继续抓好教师的业务培训。按照教育局关于教师培训工作的要求,认真组织教师业务培训工作。教师业务培训从以下几个层面加以落实:一是安排好骨干教师、实验教师参加市级以上或其他县市、部级首批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培训学习和观摩研讨活动,二是组织好教师参加昆山市级的培训学习和校际之间的观摩研讨活动,三是开展好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校级培训,四是立足于教研组、科研组的研讨课、实验课,使广大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提高和长进。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各学科教学研究要以青年教师为主体,以课题研究为切入口,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主线,加大对青年教师培养的力度。继续抓好青年教师“五个一”考评工作,认真实施青年教师“一二三培养工程”,有目标地开展“传”“帮”“带”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青年教师观念上要求新,工作上要求勤,业务要上求精,态度上要求诚,待人上要求和,尽快使自己适应岗位并逐步走向规范,走向成熟。

认真组织开展各类评比活动。继续组织各级各类如优秀教案、优秀课、优秀论文、优秀课件、优秀命题等评比活动,鼓励教师脱颖而出,教务处将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严格操作程序,把好各个环节;进一步做好名教师的培养工作,根据昆山市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评选细则,制订校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评选细则,五月前完成校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评选工作,并选送市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初评名单。

精心组织教研活动。要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恰当安排好活动地点、时间和方式,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每次活动都要做到主题集中,任务明确,措施扎实,责任落实,效果实在。本学期教研活动主要做好两个层面上的工作,教务处主要统筹安排较大规模和相对侧重的教学研究活动,教研组着力进行立足于课堂教学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活动。充分发挥中心教研组的作用,各中心教研组要认真制订活动计划,并积极实施,重点研究课堂教学。立足课堂教学,努力实现教学观念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中心组教研活动,中心教研组人员要积极参与,每人上好一节研讨课,每组出一节精品课。

四、坚持依法治教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加强实施新课程的组织领导和新课程设置管理,严格执行新课程计划,各校要严格按《苏州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排好课表,开齐、上足、上好各科,坚决做到总课表、班级课程表、教师任课表“三表”统一,教育局将不定期地进行专项督查。全体教师要坚持做到按日课表上课,自觉认真地上好每一堂课,不得随意更改、调换、挪用课程,严禁并班上课。

认真落实《江苏省中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认真学习常规管理的基本要求,人人知道28条,找准薄弱点,严格控制学生的在校时间,严格控制学生的回家作业量,给足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要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切实加强学校的体卫艺工作。按课程设置的规定开设好体育与健康、艺术和劳动课程。认真上好体育与健康,体育课在上好室外课的同时,精心设计安排好室内课的内容,积极实施中小学体质健康标准,平时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经常性地抓好足球队、田径队的训练,创造性地开发体育传统项目。艺术组在研究探索艺术课堂教学的同时,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好校内外的艺术活动。劳动课除三年级以外,其他年级融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进行,应重视劳动态度教育、劳动技能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休闲教育内容要丰富,质量要提高。本学期要组织好辅导区的小男足比赛、书画比赛、庆“六一”等活动。

加强对特教工作的管理。按上级主管部门特教工作的要求,一丝不苟,做好我辅导区的特教工作,继续做好测试工作,健全特教档案资料,抓好随班就读和培智班的教育,确保残疾儿童人人享有教育教学的权利。

五、主要活动安排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二月份:

1、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第1周)

2、传达市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第1周)

3、调整、组织休闲教育活动………………………………(第2周)

4、召开中心教研组组长会议………………………………(第2周)

三月份:

1、各中心教研组开展活动

2、召开教务例会,进行教学工作调研……………………(待定)

3、综合实践校级培训………………………………………(第4周)

4、优秀教案评比……………………………………………(第6周)

四月份:

1、各中心教研组开展活动

2、召开教务例会,进行教学工作调研……………………(第8周)

3、教学质量抽测……………………………………………(待定)

4、辅导区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评选………(第10周)

五月份:

1、各中心教研组开展活动

2、召开教务例会,进行教学工作调研……………………(待定)

3、组织课堂教学研究观摩活动……………………………(第12周)

4、期终试卷命题竞赛………………………………………(第14周)

5、举行庆“六一”演唱、朗诵、书画比赛………………(第15周)

六月份:

1、各中心教研组开展活动

2、召开教务例会,进行教学工作调研……………………(待定)

3、毕业班教学研讨活动……………………………………(第16周)

4、教学质量抽测……………………………………………(待定)

5、组织期末、毕业考试……………………………………(第19周)

5、教师“六认真”工作考评汇总…………………………(第19周)

七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