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无机化学与核化学

无机化学与核化学

无机化学与核化学

无机化学与核化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高职农业院校;课程改革;专业型人才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形势、教育体制改革形势的发展,迫切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培养更多的服务于“三农”的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是农业院校应用化学专业一门实践性的独立课程,是学生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培养的起点,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大一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和后续课程的开设效果。针对目前农业院校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多年无机化学教学经验,对无机化学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较为全面的改革,获得了一些经验和启示。

一、高职农业院校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是农业院校众多专业应用型学科的基础课程,经过调查与比较发现其存在以下问题和弊端:考核方式单一,不能准确评价学生对无机化学掌握的程度以及动手、观察等能力;实验内容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应用型、综合和设计型实验较少;教材内容中理论性知识与应用型知识结构分配不当。

二、高职农业院校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一)考核多元化

根据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特点,采取平时成绩+设计实验+期末考核的综合考核实验成绩的方式按比例计算总成绩,这样比较公正、客观,还能给学生极大的鼓励。平时成绩主要以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成绩为主;设计实验考核是在每个学期后期进行,由学生在提供的题目中选择,根据设计思路、设计方法和实验效果进行综合打分;期末实验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掌握的综合程度及实践能力。

(二)建设综合应用教学

实验教学的考评需注重学生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实际收效。如果能够使无机实验内容与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将先进性、趣味性、应用性、综合性融为一体,突出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就可以使学生在验证理论的同时,培养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第一学期无机化学实验内容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目的是熟练和规范学生基本操作和技能。第二阶段无机实验课程安排在第二学期,主要是应用型、综合设计型实验,目的是调动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某校开设具有实用性的实验,如“纳米氧化铁的合成及其性能试验”“从废碘液中回收碘”;综合性实验,如“三氯化六氨合钻(111)的制备及其组成的确定”“氨基酸金属镍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测定”等,其中综合设计型实验占开出实验的42%。由于综合设计型实验要求学生在试剂的选择和配制、实验仪器的调整、实验操作与记录、结果分析等各环节均独立完成,其中每一步骤对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充满挑战。因此,综合型实验对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并灵活掌握各类实验操作技能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在完成综合设计型实验过程中,尽量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使学生获得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重构教材内容

首先,高职院校的农业无机化学专业是为了顺应时展中农业领域的需求,社会的职业供需所设置的,这赋予了高职院校农业无机化学专业课程的实践性与实用性。因此,高职院校对农业无机化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应侧重于能力。然而,农业无机化学专业的出现必然是以理论发展成熟为前提的。掌握农业无机化学理论学说是掌握该专业的前提要求。高职院校应当结合这两点要求为致力于热衷于农业方向发展的学子尤其是高职学生打造合理的农业无机化学教材。

三、结论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举足轻重。而一个行业发展的核心资源是人才。要使高职农业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为农业领域在社会培养大量优秀的农业化学相关型人才,就要让农业无机化学课程在课程内容、教授方式及教材用书等方面都能调动、激发起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起自学、探究分析、整合、实践能力,为以后从业于农业及其相关领域做好知识与技能铺垫,为我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打下坚实的教育基础。

作者:张学慧 单位: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燕.无机化学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2011(3):47-48.

无机化学与核化学范文第2篇

众所周知,加快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强有力的乡镇财政经济做支撑,这就需要做好乡镇财政管理,特别是做好乡镇会计核算工作。需要指出的是,现阶段,我国部分乡镇在会计核算方面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不利于乡镇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深化乡镇财政改革,做好会计核算工作,提升工作效率,使乡镇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与科学化,从而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一、制约乡镇会计核算科学化的因素

新时期的乡镇财政管理与会计核算要求科学化、规范化,但是,也要看到,现阶段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

1、体制不科学 需要强调的是,我国基层乡镇会计核遵循的是“乡财乡用县管”管理体制。在此体制下,乡镇财政收入与支出关系淡化,财务管理人员核算意识不高。虽然在宏观层面实现了对乡镇财政的管理,但仅停留在对形式的管理层面,而缺乏具体的、细化的管理,对于会计核算的内容无法全面反映。

2、管理职责不明确 应当说明的是,乡镇财政管理与会计结算具有不同的职能,二者具有一定的监督与协调关系。因此,应该由乡镇不同的机关单位执行,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基层乡镇对二者间的关系缺乏明确的认识,把二者混为一谈,两项工作也全部由乡镇财政所负责。如此,只能导致管理难度增加,会计核算无法明确,最终造成财务资金在管理与核算方面产生偏差,无法发挥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监督作用。

3、资金管理不科学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反哺力度,重点解决三农问题,设立专项资金,并且给予农村财政越来越大的支持力度,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此情形下,乡镇财务所作为国家专项资金的主要管理者,要对专项资金进行有效的配置与使用。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不少基层在乡镇财政资金的管理方面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在专项资金使用上,弄虚作假、私自挪用,缺乏全面的监管,严重制约着乡镇财政管理效益的发挥。

二、科学做好乡镇财政管理与会计核算

基于以上所述,基层乡镇财政部门要正视工作中存在的制约因素,科学做好财政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从而确保乡镇经济稳定、快速发展。

1、管理与核算相结合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制度更严格、更全面,财务管理更规范化、科学化,财务信息反馈速度更快捷,能够高效地服务地方经济。这就要求乡镇财务管理人员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各项技能学习,提高财务核算管理水平,工作重心放在财政管理上,做到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强化收入征管,做到全面无遗漏;强化支出控管,勤俭办事,制止盲目攀比、铺张浪费;禁止公款私存,防止坐支现金行为发生;强化资金管理,构建乡镇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顶算约束,真正落实《预算法》,坚决防止无预算、无财力、超预算、超财力增加债务现象发生;强化财政监督,做到事前预警、事中跟踪防范和事后问效,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格局,消除只记账、不监督、不控管行为。

2、构建管理机制 科学做好乡镇财政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使其协调与发展,离不开与之相应的完善的管理政策。由于不可否认,不少基层乡镇还没有一套成熟的、运行平稳的管理机制,财政管理政策还不够完善,以至于出现违反财经纪律的情况时常发生。与之相应,基层乡镇财政部门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制定出符合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财政管理体制与会计核算体制,实现完美的有机集合,在财政管理和会计核算中有章可依,确保财经制度落到实处。

3、强化专项资金管理 目前,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的重点是涉及三农的专项资金,作为国拨资金必须严格管理、严格执行。基层乡镇财政部门要结合实际,找准力点,细化办法,强化措施,逐步建立“职责明确、保障有效、管理规范、监督有力、运转高效”的财政监管机制,不断在规范化、日常化、实效化、优化上下功夫,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无机化学与核化学范文第3篇

近年来,量化考核已渗透到学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教职工考核、班级百分竞赛还是职称评聘、评优树先,都随处可见这种考核方式的影子。量化考核的管理方式被学校处处运用之后,让人不禁心生疑惑,难道量化考核真的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万金油”吗?笔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量化考核这种管理方式在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中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能“一药治百病”。

在教职工考核中,最容易量化的当属学科教学成绩,学生考试成绩好,教师在考核中分数就高。但教职工考核的另一项重要指标---师德修养,却很难通过量化得到准确评价。一个教师的论文可以量化,但他的学术水平很难通过数字来衡量。一个教师的备课可以量化,但其品质对学生的影响也很难在短期内被定量评断。对考核分数的过分追求,使教师不得不放弃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将工作重心放在无休止的加班加点、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上,希望以此提高自己的考核成绩。

在班级考核中,量化指标更堪称细致入微。学生的个人卫生、穿校服、戴红领巾、吃饭跑步、停自行车、自修纪律等情况,都被量化为分数,并且与先进班级评选和班主任考核成绩直接挂钩。结果,几乎整个学校的工作都围着分数团团转。更有甚者,有的学校竟然制订了这样的卫生工作考核办法:如果甲班的学生发现乙班的学生扔了杂物并报告检查人员后,学校可在当日常规卫生检查中给甲班加分,给乙班扣分。这样一来,下课的时候就会有不少学生挖空心思地去寻找“猎物”,以便为本班“建功立业”。这种貌似得力的考核措施其实是与我们的教育目标背道而驰的。它将导致学生从小就学会努力挑剔别人的缺点,甚至面对别人的缺点或不足时产生幸灾乐祸的不健康心态。

其实,量化考核是将数理统计方法引入考核之中,将整个考核内容分解成若干指标,以定量的形式为定性考核提供量化依据。这种量化方法确实能够使定性更为准确,营造绩效面前人人平等的管理氛围。对于企业生产来说,这种考核方法无疑具有公平性和公正性。但对于学校来说,由于其管理对象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量化考核这种管理方式就在应用过程中显现出了机械性和片面性。育人的指标往往是整体性的,很多指标是由多部门共同承担完成的,分解不了也量化不了。但是,从当前一些学校的管理现状来看,该量化考核的工作被量化了,不能量化考核的工作也被量化了。

如果一个学校完全陷入一种仅靠数字来评价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好坏的境地,那么这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就会变成简单的机械运动,师生就会只为数字而奋斗。这样的教育教学工作不仅毫无生机,更会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变得逐渐淡漠,学校会因此失去凝聚力和竞争力。因此,学校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其管理工作不应全部采取量化考核的方式。如果学校事事讲量化、时时讲量化,则极易走入管理简单化、粗放化的误区。作为学校管理者,一定要注重学校管理方法和形式的多样性,能量化的就量化考核,不能量化的就不要强求。要注意在量化管理的同时不忘人文关怀、情感管理,让师生尽可能多地感受到工作和学习的愉快。学校管理者只有将量化考核与人文关怀有机融合,量化考核才能真正发挥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积极作用。

无机化学与核化学范文第4篇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5)

摘要:从领会专业技能抽查与实践教学的实质、融技能标准于课堂教学、实施强化训练、强化实验考核四个方面入手,讨论在技能抽查背景下如何加强高职药学专业无机化学教学改革,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并从四个方面总结了实施教学改革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 :专业技能抽查;药学;无机化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4-0059-04

作者简介:曾琦斐(1972—),男,硕士,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化学教学、高教管理、纳米金属制备、有机合成。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基于专业技能抽查的高职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项目编号:XJK013CZY03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完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水平和专业建设水平分级评价制度。根据这一精神,湖南省教育厅于2010年建立了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抽查制度。目前,专业技能抽查已成为湖南省加强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促进专业教学、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有力措施和重要保障。为此,我们大胆尝试了基于专业技能抽查背景下的高职药学专业无机化学教学改革,把专业技能抽查的理念、标准和要求融入教学中,切实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适应社会、企业的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一、深刻领会专业技能抽查与实践教学的实质

本文所说的“专业技能抽查”是指由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抽查。具体来说,是指在全省范围内,所有在籍高职院校学生,在大三第一学期必须参加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的全省专业技能抽查。基本程序是先由省教育厅确定抽查专业,再从各个学校的相应专业的大三在籍学生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学生参加技能抽查考试;考试方式为现场操作测试;学生完成测试后,由评委现场评定“合格”或“不合格”。抽查结果与学校申报省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及学校专业建设水平评估相结合。对抽查合格率低于60%的学校,提出黄牌警告,无故不参加专业技能抽查的学校以及连续两次抽查合格率低于60%的学校,取消该专业的招生资格。可见,专业技能抽查对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促进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声誉的提高、招生专业的设置及办学规模的稳定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近年来的专业技能抽查情况看,湖南省专业技能抽查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权威性,专业技能抽查标准由各院校专业课教师及企业专家制定,技能标准充分对接就业岗位核心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与素养、融合行业企业最新规范与要求,并有一套完整的考评体系与规则;二是随机性,参与专业技能抽考的学生为三年级第一学期在籍学生,由教育厅按一定比例随机抽取,被抽中学生不得更改与替换;三是影响大,抽考结果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综合排名并向社会公布,对合格率低于60%的学校给予黄牌警告,连续两年合格率低于60%的专业停止招生。

“实践教学”是指根据教学计划要求,组织学生通过系统的观察、讨论、实验、实习等教学环节,巩固和深化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技能、技巧、身心素质的全面提升,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进而全面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实行高职专业技能抽查制度,凸显了职业教育的核心——专业技能培养。加强实践教学既是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顺利通过专业技能抽查的客观要求和重要措施;专业技能抽查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促使各高职院校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二、深刻把握技能标准,并将其贯穿于课堂教学中

高职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既要重视实践教学,又不能忽视理论教学。无机化学是药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既要遵循无机化学本身的系统性和教学规律,又要考虑到无机化学在药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考虑到无机化学与后续课程的联系。专业技能抽查标准最大的特点是将行业企业的最新技术、工艺要求、企业素养融入到标准里,使标准既引领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价,又反映行业企业最贴近、最实际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技能,必须深刻把握技能标准,融标准于课堂教学中。我们的做法是:第一,深刻理解技能标准。技能标准规定了学生对每项技能所要掌握的内容、熟悉的程度、达到的要求。只有深刻理解技能标准,明确每一项技能所要达到的要求、技能要点和操作方法,才能在训练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并有针对性。第二,围绕技能标准优化教学内容。对于每一项技能,要选择合适的理论及实验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对于综合性技能,可先分解成多个单项技能,逐一训练,逐个达标,再通过综合性实验形成综合技能。为了促使学生牢固掌握无机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要领,形成良好的专业技能,我们围绕技能标准优化了教学内容。一是删去了理论性太强、难度过大的纯化学理论内容和现象欠明显、药品毒性大、污染严重、与生产实际联系不紧密的实验内容;二是把相似的几个实验进行整合,既避免了重复教学,又促进了综合实验技能的形成;三是增加了化学药物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当前企业实际生产中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拓宽了知识面。第三,紧扣技能抽查标准,实施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内容要围绕技能标准讲授理论知识、演示实验操作,突出技能标准对于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教学方法上要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对技能抽查内容要重点讲授,反复训练,促使学生牢固掌握理论知识,熟悉操作要领,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实践表明,通过优化教学内容,紧扣技能抽查标准实施课堂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理论知识,不断增强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操作训练,形成技能技巧,增强综合实验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实施强化训练,为技能抽查查漏补缺

在备战技能抽查过程中实施强化训练,就是要对每项技能,通过适当的实验内容进行反复操作训练,查漏补缺,形成技能技巧。我们的做法是:一是全面训练无机化学基本操作,如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结晶、萃取等基本操作是综合性实验的基础,必须全面训练,掌握要领,熟练操作。二是技能抽查项目一一过关。在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学习技能抽查规定项目,包括每个项目的内容、要求、操作要领,都要全面掌握,操作规范、熟练,做到一一过关。三是以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综合实验能力。设计性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验现象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实验技能技巧的形成,提高综合实验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根据药学专业培养目标及后续课程学习的需要,我们开设了三个设计性实验:胃散中CaCO3和MgO含量的测定、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鉴定及含量测定、Zn2+、Al3+ 混合样品中Zn2+、Al3+ 含量的测定。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制定实验方案并交教师修改,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教师对实验结果进行讲评并指出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实验事故及预防和处理措施。实践表明,通过强化训练、查漏补缺,有利于促使学生全面掌握无机化学的各项实验操作,并通过反复的操作训练形成技能技巧,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强化实验考核,为技能抽查夯实基础

加强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顺利通过技能抽查的关键环节,实验考核是检验实验教学成效、促进和优化实验教学的有效措施。我们的做法是:一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专业技能抽查,明确高职药学专业人才质量规格,修订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二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紧扣技能抽查标准,制定了药学专业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与考核实施方案。三是认真组织实验考核。实验考核既是课程结束考试的重要内容,又是备战专业技能抽查的“模拟抽查”环节,对检查备战技能抽查训练效果,促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实验考核分为基本实验理论考核、基本实验技能考核和综合实验能力考核三个部分。其中,基本实验理论考核占30%,主要考核学生对常用仪器结构、功能及操作方法,常用试剂的配制与保存,无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要领,实验室规则、安全知识及实验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措施等实验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闭卷方式进行;基本实验技能考核占30%,主要考核学生对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结晶、萃取等无机化学基本实验操作的掌握和熟练情况,按“抽签确定考核内容操作考核、提问教师根据学生操作及答问情况进行评分”程序进行;综合实验能力考核占40%,主要考核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及书写实验报告的综合实验能力,按“公布考核题目学生选择实验试题学生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并交教师审阅学生独立进行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学生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及实验报告书写情况进行综合评分”程序进行。实践表明,通过强化实验考核,既促进了实验教学,又为专业技能抽查夯实了基础。

五、教改效果

通过实施教学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教学受到高度重视。根据专业技能抽查制度,专业技能抽查考试连续两年合格率低于60%的专业停止招生,这一规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实践教学逐渐受到重视。学校制定了相应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专业技能抽查激励机制,不断优化实践教学条件,强化实践教学管理;专业课教师高度重视并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与考核;学生为了增强专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并能在技能抽查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也主动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

第二,优化了教学内容。专业技能抽查考试要求学生具备毕业后初次就业岗位所必需的专业核心基本技能,这些核心技能和专业素养全部包含在抽查标准中。教学过程中,我们围绕专业核心基本技能,紧扣技能抽查标准,优化了教学内容,增强了实用性。

第三,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专业技能抽查促使校企深入合作,及时将企业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引进到学生的技能培养中,实现学校与企业、专业与产业的对接。通过在技能训练中反复运用理论知识,使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并能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通过强化技能训练与考核,使学生明确了每一项技能的标准、操作要领和操作要求,并能熟练地进行操作,形成技能技巧。这样,从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两个层面促进了人才质量的提高。

第四,促进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专业技能抽查既是考学生也是考教师,要想学生顺利通过技能抽查,专业课教师必须吃透专业技能抽查考试标准,掌握企业对学生的技能需求及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其次,教学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促使教师不断转变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第三,专业技能抽查制度的实施,促使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参加实践锻炼,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经验。这样,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锻炼,促使教师逐渐成长为“站讲台能讲好、进车间能干好”的“双师型”教师。

总之,实施专业技能抽查制度,“以抽查促改进、以抽查促建设、以抽查促质量提升”是切实加强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保障。无机化学是药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后续课程学习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为了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并适应专业技能抽查的需要,围绕技能标准,优化教学内容,融标准于课堂教学中,是深化无机化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高飞.谈基于技能竞赛背景下的高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12,14(6):55-57.

[2]贺映辉.高职国贸专业课程教学与专业技能抽查对接研究——以《外贸跟单实务》课程为例[J].考试周刊,2013(66):174.

[3]李云义,常芳.浅谈专业技能抽查的意义及对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改革的促进[J].教育教学论坛,2012(29):48-50.

[4]余波.浅谈学生专技能抽查考试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及改革的促进[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科技财经,2012,19(10):78-79.

[5]曾琦斐.提高药学专业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索[J].中医药导报,2007,13(11):94-95.

[6]曾琦斐.提高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5):80-82.

无机化学与核化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考核制度;改革

化学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化学专业本科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无机化学实验既与无机化学专业课相辅相成,又是对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1]。无机化学实验是本科学习有关实验的入门课程,对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归纳分析的能力、综合表达的能力进行强化训练,对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求证的习惯、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敢于创新的精神具有指导意义[2]。而传统化学实验教学和考察模式已不适应于高等化学教育的新形式,以往的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大多是“照葫芦画瓢”,学生按照课本内容亦步亦趋的做实验,既不能提高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也不能调动主动性,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6]。为此我们对本科化学专业的无机化学实验课进行了改革实验。改良传统实验内容,增加开放式实验内容,给学生发挥的自由空间,并对最终的实验考核采取全新方式,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1无机化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不主动思考,做实验积极性不够

做实验的过程中,不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一味机械性的按照实验课本安装实验仪器、配制或滴加试剂药品、重复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现象、数据等。

1.2理论与实验操作脱节,对不正确操作重视不够

无机化学理论课课时进度与实验课程衔接上出现脱节,导致学生上完理论部分没有及时进行实验动手强化,很快遗忘。其次,由于中学阶段,教师过于强调理论知识,实际实验操作没有足够重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操作不够规范。

1.3实验教学考核制度太过死板

导致学生做实验敷衍了事,没有起到督促和监管的作用,学生实验技能水平很难得到整体性的提高。

2无机化学实验改革的具体措施

2.1改变学生课前预习方式,使学生实验课前积极准备

实验课存在学生不主动预习实验内容的问题,由于课前没有充分预习,老师讲解实验时学生听得一头雾水,做实验时手忙脚乱,最后实验结果是否正确,更是无从知晓。这样的实验课效率极为地下。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采取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准备。在实验课开始之前,学生将实验所需药品仪器列出清单,在老师的指导下配制溶液调试仪器,这样对于试验中需要哪些药品仪器,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实验课以往都是由老师讲解实验内容,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大部分学生对于老师讲授的内容,吸收消化的效果较差。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以学生上台讲解为主,老师进行引导拓展为辅的方式。在准备讲解和讲解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预习实验内容并思考,查阅资料、梳理知识和归纳总结。讲解中的问题,师生之间可以及时讨论解决,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2设置合理课程体系,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验相辅相成

以往设置课程,经常会出现无机化学理论课内容早已结束,而实验部分还没有开始,甚至出现无机化学上学期的理论知识出现在下学期的实验内容当中。以湖南城市学院为例,“银氨配离子配位数的测定”这一实验的理论部分是无机化学上册配伍化合物这一章节的内容,却安排到下学期开设。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脱节十分严重,造成学生理论部分学完就忘,做实验时又不明所以,事倍功半。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将实验的开设时间与理论课相匹配,做到上完理论课,立即就进行实验课巩固。让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到理论知识的现实具象,进而更深刻的理解理论部分,同时在理论的指导下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实验过程中积极思考,与老师、同学之间交流讨论,还有思维活跃的学生以新角度和新思路来重新设计实验,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拓展。在开设无机化学实验第一学期的课程中,以基础制备和验证实验为主,针对新生基础薄弱,对实验缺乏认识的情况,内容上以基本实验知识、训练基本实验操作为目标。以湖南城市学院为例,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中山大学出版的无机化学实验,在实验课安排上,如“置换法测定气体常数R”“酸碱滴定”“化学反应速度,反应级数和活化能的测定”。基础操作包括称量、溶解、减压抽滤、加热、重结晶、溶液配制、移液管移液和滴定操作等。学生经过大量的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并拓展探究则是无机化学实验第二学期课程的重心,因此,较为复杂的综合型实验的比例增大。如“三氯化六氨合钴(Ⅲ)的合成和组成的测定”。强化学生的基础操作技能,训练学生实验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实验过程中突况的反应和处理的速度。

2.3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化被动为主动

对无机化学实验不够重视,实验原理复杂,实验步骤繁琐,加之实验预习工作不到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无机实验有畏难情绪,实验操作敷衍了事。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一改以往的方式,多媒体、板书、学生讲演实验原理、教师实验演示进行结合,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让学生主动做实验,喜欢上做实验。此外,实验课之外,我们定时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进行开放性实验,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与老师共同进行课题研究,为学生今后走上科研道路做好铺垫。改变实验课预习不充分的情况,使原本枯燥的教学模式生动起来,使课堂教学更活泼更开放更具思考力和创造力,从而达到让学习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4科学实验考核制度的建立,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互动

由于实验课的特殊性,不能像无机化学理论用一张试卷即可测试,传统模式只是简单的将学生的实验报告作为期末成绩的评定标准,这样就容易造成某些学生实验报告写得好但实验做不好也能得高分。为了得高分,因此也出现部分学生抄袭实验报告的情况。鉴于这些缺陷,我们对最终的实验考核采取“平时表现+理论考察+实验操作能力”的全新方式,例如对制备实验的评分标准:预习10分;提问5分;纪律3分;卫生2分;操作50分;结果25分;报告处理5分,其中操作项又根据实验操作项目切割,最后成绩根据各项加和决定。研究式实验中,方案与能力分占30%,理论考察分占10%,而在专题实验中能力40%。考核成绩分为“三段式”,由平时每一个实验的评分,中期阶段考核、期末考核组成,三者比例为5︰2︰3,中期阶段考核是有目的地将本阶段的基本操作编排成一个实验进行考核,期末考核通过完成一个研究式实验进行。如“硫酸铝钾大晶体的制备”,除了对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和思考题等进行笔试考核外,老师对操作细节,最后产品的形貌、大小、透明度、规整性等均有考核,而且综合考察学生对该实验所涉及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如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传统行业的渗透也越来越深入,对于大学教育也不例外。QQ、微信等聊天平台极大方便了师生的课下交流,但也存在问题解答不够完全和学生只在聊天的情况。除了以上的聊天平台外,目前也有移动教学助手,如蓝墨云班课这样的APP,学生可以留言也可以在线交流,老师也可以在上面出试题让学生在线答题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3结语

以上改革措施有些已经实施,有些还在积极摸索探究中。总体来说,我们的实验改革初步得到教学效果的正面反馈,学生的评价也体现了改革的有效性。在强调素质教育和专业人才的培养的时代要求下,如何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仍是我们探讨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屈学俭.探索无机化学实验改革的新思路[A].——第十二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重庆:中国化学会,2013:70-71.

[2]唐婧.无机化学实验改革初探[J].广东化工,2010,37(2):156.

[3]李荣芳.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优化改革尝试[J].大学化学,2015,30(2):31-32.

[4]苑壮东.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无机化学实验改革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2):60-61.

[5]潘春阳.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微型无机化学实验改革刍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6(46):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