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居民健康调查报告

居民健康调查报告

居民健康调查报告

居民健康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摘要目的:了解辖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情况,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供明确方向和方法,确保健康教育工作获得最佳效果。方法:对社区管理辖区内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此次调查50例,非常想健康知识需求率94%,一般健康知识需求率4%,不想健康知识需求率2%。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健康知识水平,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

关键词社区居民需求健康教育

Survey report on the health knowledge demand of community residents in Tuquan county

Dong Li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Tuquan County,Xing’anmeng,Inner Mongolia 137500

Abstract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demand condition for health knowledge of community residents,to provides the clear direction and methods for targeting to carry out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next step,and to ensures that health education can get the best results.Methods: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the residents of community management area.Results:In the 50 cases of this survey,very much like health knowledge demand rate was 94%.The general health knowledge demand rate was 4%. Not like health knowledge demand rate was 2%.Conclusion: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should actively carry out health education,improve the health knowledge level,change bad living habits,and establish healthy life behavior.

Key wordsCommunity resident;Demand;Health education

资料与方法

内容:传染病知识、妇幼常见疾病的预防、饮食与营养、慢性病知识养生、急救常识、控烟知识。

对象:分布于本辖区的20~69岁的常住居民50例。

方法:采用事先设计的统一问卷。调查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辖区随机进行现场调查。

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收回率100%,非常想健康知识需求率94%,一般健康知识需求率4%,不想健康知识需求率2%。由此表明,居民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比较强烈,应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宣传力度,在社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见表1。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需求率非常高,只是由于人群不同对各类健康知识的需求各不相同。健康知识需求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吸烟的危害以及戒烟方面的知识需求率96%,中医预防、保健、养生方面的知识需求率88%,饮食与营养知识需求率82%。由此表明,居民对烟草的危害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同时居民为了提升生活质量,更需要预防、保健、养生以及饮食与营养方面的知识。说明居民的养生理念已经开始转变,无病先防,预防重于治疗的养生观念已经形成。见表2。

讨论

居民健康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1.1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55±14)岁,最大88岁,最小21岁。女性98人(57.6%),男性72人(42.4%)。矿区村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小学及未上过学120人(70.6%);少数民族72人(42.4%)。调查对象民族间文化程度经秩和检验,Z值为-5.554,P>0.05,差异无显著性,可认为不同民族的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无差异。性别与文化程度之间经秩和检验,Z值为-4.402,P<0.05,有显著性差异,可认为男女性别受教育程度存在差异,男性受教育程度高于女性见表1。

1.2调查对象对铅锌矿区环境污染的自我感知调查的矿区居民对尾矿堆积、水质、耕地面积减少等直观感性的问题有明显的认识,但是对空气质量、农作物质量、植被破坏等不可直观的方面认识不足见表2。由表3可知,65.3%的调查对象认为开矿对当地的环境污染造成了较大影响。34.7%认为矿区的空气质量受到了较大影响,55.9%认为开矿对农作物产量造成的影响较小,39.4%认为对农作物的质量影响较小。矿区的河水贯穿村庄,直观可见,因此37.1%认为开矿对村里的河水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45.8%认为影响较大。当地的饮用水采自山里的井水与泉水,45.3%认为开矿对饮用水有一些影响,原因是开矿使他们的井变干了,泉水减少了。矿区居民认为开矿对房屋安全的影响与开矿点距离自家的距离有关,距离远的居民认为没有影响,占21.1%。噪音对整个矿区影响较大,仅有5.3%认为没有影响。在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上,62.4%的矿区居民自感自己和家人不能避免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仅有17.1%认为自己村能治理好环境污染,见表4。

1.3调查对象认为矿业开采对健康影响的自我感知调查发现,58.8%的调查对象自感开矿活动对村民的健康有影响,48.2%认为开矿对家人健康有影响,21.2%认为开矿对下一代的智力产生了影响,见表5。调查对象自我报告了最近十年来的患病种类,患病例数集中在关节骨骼类疾病、肠胃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见表6。将性别做卡方检验获知P>0.05,差异无显著性,可认为不同性别调查对象的患病种类之间无差异。

1.4对矿业开采引起的环境污染与健康危害之间关联情况的认知调查发现,77.1%的矿区居民有家庭成员参与过采矿,自我报告的患病率为66.5%。对被调查对象家人是否参与过采矿同患病情况进行卡方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可认为是否参与采矿与患病之间无差异,见表7。自我报告的高患病率与调查对象自我报告的准确度以及认知能力有关,是否与矿区居民长期居住于该矿区,长期处于矿区污染环境有关,有待进一步调查。分析矿区居民自认为的患病原因可知,仅有17.6%的居民认为自身患病的原因与矿区的环境有关。但据前期在当地的研究可知,该矿区内的居民生活环境存在一定的Hg、Pb、Cd、As等重金属污染,当地存在着较高环境重金属暴露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见表8。

2结论

2.1矿区居民对矿业开采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认知不足湘西凤凰铅锌矿有70多年开采历史,在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粉尘、废水、的岩矿、废石及尾矿围绕着农田村落随处排放或堆放。65.3%的调查对象认为开矿对当地的环境污染造成了较大影响,但是对矿业开采引起的不同环境污染问题的影响程度认知不足。据调查显示,矿区居民对于河水水质、噪声、地质灾害等直观感性的问题有明显的认识,但是对土壤污染、粮食产量、农作物质量、空气质量等方面感官不能感知的问题认识不足。但姬艳芳等既往对该地区的调查发现,由于原铅锌矿选矿厂和矿井里排除的废水已不同程度地污染了矿区附近大部分农田,致使当地种植的稻谷、蔬菜中镉、铅、锌、汞等超过卫生部《食品卫生标准》的相关限制,其中以Cd污染最为突出,其次为Zn、Hg、As和Pb,分别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的9.0、2.7、2.6、1.6和1.1倍。可见,矿区的居民对环境污染的认识不全面具体,对于感官能感受到的污染认识较高,而对于感官不能感知的污染缺乏认识。从而增加了当地矿区居民通过饮食、呼吸等途径的重金属暴露致癌风险与非致癌风险。

2.2矿业开采引起的环境污染对矿区居民造成一定的健康风险矿产资源的开发带动了茨岩镇的经济发展,但是矿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的文化程度较低的凤村矿区居民对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铅锌矿产资源开发必然引起以铅锌为主的重金属对矿区环境的释放迁移,随着矿产开采年限的增加,矿山环境重金属污染将越来越严重。本次调查发现,58.8%的调查对象自感开矿活动对村民的健康有影响。当地77.1%的矿区居民有家庭成员参与过采矿,自我报告的患病率为66.5%,自我报告的疾病集中于关节骨骼类疾病、肠胃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占累计报告人数的74.4%。虽经统计学检验得知参加采矿与否和患病状况之间无相关性,但大量研究表明重金属对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和多系统的,主要表现在对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系统等终生性的伤害上。矿区居民自我报告的病种症状与典型的重金属中毒症状相符,但仅有17.6%的居民认为自身患病的原因与矿区的环境有关。

居民健康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一)、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一是争取领导重视,搞好综合协调。为迅速落实建档工作,我院多次向办事处 居会等基层管理组织单位进行协调与沟通,得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分管领导亲自组织召开协调会,亲自安排部署,使居委会对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十分重视,每个辖区都安排专人负责协助建档工作。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为确保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我站专门成立了由站长任组长的居民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整个街道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组织领导,制定了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成立专门建档工作小组和居民健康体检小组相互积极配合采取进入户调查统一体检服务的方式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建档工作。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主动建档意识。为提高我辖区居民主动参与建档意识,我站大力宣传发放各类宣传材料让每一名社区居民了解居民健康档案,积极主动配合我院建档工作小组顺利完成居民建档工作。

四、加强人员培训,强化服务意识。为确保居民健康档案保质保量完成,我站对每一名参与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多次业务培训,让每一名工作人员熟悉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熟练掌握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建档程序。

截止2012年11月底,我站共为七社区居民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纸质档案3974份,并把纸质居民健康档案完善合格录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二)、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

根据《包头市201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工作方案》及区卫生局要求,我院开展了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

一、结合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我街道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并对所有登记管理的老年人免费进行一次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及空腹血糖测试,并提供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

二、开展老年人健康干预。对发现已确诊的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进行管理;对存在危险因素且未纳入其他疾病管理的老年居民进行定期随访,并告知该居民一年后进行下一次免费健康检查。

(三)、慢性病管理工作

1、高血压患者管理

一是通过开展35岁及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居民诊疗过程测血压;健康体检测血压;和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高血压患者。

二是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询问病情、测量血压,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三是对已经登记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一次免费的健康体检(含一般体格检查和随机血糖测试)。

2、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

一是通过健康体检和高危人群筛查检测血糖;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患者。

二是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空腹血糖和血压测量等检查,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三是对已经登记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含一般体格检查和空腹血糖测试)。

(四)、健康教育工作

一是严格按照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区卫生局及上级部门的各项健康教育项目工作。采取了发放宣传材料、开展健康宣教、设置宣传栏的各种方式,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和我苏木主要卫生问题和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五)、传染病报告与处理工作

一是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以及传染病报告与处理规范要求,建立健全了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二是定期对本单位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对我街道社区居民进行传染病防制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了社区居民传染病防制知识的知晓率。

三是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要求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201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如下困难: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基本卫生服务的发展。

(二)、人才缺乏,全科医师人员不足,影响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进度。

(三)、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降低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工作热情。

(四)、居民基本卫生服务认识存有距离,上门建档和随访主动配合存在一定困难。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强化职能,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投入。

(二)、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通过宣传—吸引—再宣传,以逐步改变社区居民的陈旧观念,促使其自愿参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来。

(三)、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四)、配套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热情。

(五)、落实各项服务规范、强化各项规章制度,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可持续健康发展。

居民健康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人的健康为基础,构建居民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体系,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推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高效、协调和科学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群众参与、政策支持、法制保障的基本原则,全方位开展居民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

三、总体目标

建立和完善与“和谐*、效益*”相适应的居民健康素养普及教育和监测体系。通过普及健康素养知识与技能,促进居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形成全民参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社会氛围;通过建立居民健康素养监测体系,掌握居民健康素养状况,采取有效措施,逐年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四、主要工作任务与措施

(一)制订*不同人群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根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结合我市人口结构特点,针对不同人群实际,制订《*成年人、中学生、小学生、学龄前儿童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全方面开展健康素养普及教育

利用多种形式,分阶段、全方位、动员全社会、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宣传活动。

1、印发资料

印发健康素养折页、小册子、动漫DVD、宣传画、挂图、宣传标语等宣传资料。

2、出版宣传栏

学校、幼儿园、企业、社康中心、企事业单位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出版健康素养内容宣传栏。

3、开展健康素养讲座

在社区、企业、公共场所、学校等开展健康素养讲座,市区健康教育所协助安排健康教育讲师团人员参与。

4、宣传日活动

各单位利用各种宣传日活动,开展健康素养宣传教育工作。市健康教育研究所制定计划,安排健康教育公益宣传车参加健康素养宣传活动。

5、巡回展览

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大型社区、公共场所、企业等开展健康素养宣传展板巡回展览活动。

6、健康素养竞赛活动

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组织市民开展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竞赛活动、健康素养宣传口号有奖征集活动等。

7、医院视屏联播网

制作健康素养宣传片,在医院视屏联播网播放,面向就诊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健康素养普及教育。

8、网站宣传

在卫生局网、公众健康教育网等网站设立健康素养专栏,开展健康素养论坛、专家问答、有奖知识竞答活动,播放健康素养动漫等。

9、公众媒体

利用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刊登或播放健康素养公益广告,向市民普及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并及时对健康素养各项活动进行报道。

10、结合示范项目工作,针对不同对象进行宣传

结合创建健康促进幼儿园、健康促进学校、健康社区、农民工健康促进行动项目等,对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社区居民、农民工等不同对象进行宣传。

11、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扩大健康素养普及教育覆盖面

发挥*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协会、*市健康教育讲师团、义工联等社会团体的作用,吸收社会资源,配合做好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普及教育宣传工作。

(三)加强健康素养监测

根据《中国成人健康素养监测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在全市各区开展*市民健康素养监测,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健康素养监测体系。

1、监测方法

按照分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市范围内建立监测点。每年5—6月对监测点居民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开展一次健康素养监测。针对不同特征人群的调查采用不同的方式:对成年人采取入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对中、小学生采取现场填写问卷,对学龄前儿童采取现场问答的方式进行调查。

2、监测内容

制定《*市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既要包含《中国成人健康素养监测》的主要内容,又要包含*自身特色的调查内容。主要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健康观念、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健康技能、健康需求、健康状况等方面。

3、确定监测对象

监测点的居民(调查时间为过去一年在*居住时间满6个月以上)均为监测对象。

4、监测流程

包括监测动员,实施现场调查,整理与分析监测资料,评价、总结与反馈。

(1)监测动员:做好社区动员,提高市民参与监测工作的积极性。

(2)实施调查: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采取入户或现场填写调查表的方式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调查。

(3)资料收集与整理:各监测点将完成的调查资料报送区健康教育所,区健康教育所进行核查和整理后报送市健康教育研究所。

(4)总结与反馈:对全市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与总结,形成监测报告,报送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领导小组。

5、质量控制

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调查技能水平,保障调查质量;各监测点提供相应便利条件保障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确保调查质量。

五、政策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1、成立“*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我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完善政策保障,加强督导,保证各项工作逐步落实。领导小组人员组成: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联络员:

*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基妇处),由林汉城兼任主任。负责协调落实居民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的各项具体措施,提供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汇总各部门、各区上报的信息,及时报告工作进展等。成员为各区卫生局负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工作人员组成。

2、成立“*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制定我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方案,提供技术指导,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等;对*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进行信息监测,根据信息反馈,调整实施方案;负责*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质量控制和考核评价工作,定期向*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领导小组上报工作情况。技术指导小组人员组成: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从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实现人口素质与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市健康素养教育与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解决实施中的困难与问题。

(三)经费保障

*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纳入市、区两级卫生部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内容及其财政预算,确保工作正常开展。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网络,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网络工作人员以及*市健康教育讲师团师资人员的健康素养理论与技能水平,建设成高素质的健康素养教育与监测工作和技术服务队伍。

培训内容:从事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的人员,主要培训社会动员、计划设计、组织协调、传播与教育、检测与评价、《*成年人、中学生、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内容;对多部门合作的人员主要培训《*成年人、中学生、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网络工作人员培训率达80%以上。

(五)建立健康素养普及教育和监测工作管理制度

1、建立定期沟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及时了解普及教育及监测工作进展情况,查找居民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协商解决。

2、建立专人信息负责制度。由专人负责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计划、总结、相关政策文件、制度、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资料发放记录、相关佐证资料、健康档案、各类报表等文字、照片或音像资料),及时上报。

3、建立信息化制度:充分利用网站和电子信息,建立我市健康素养监控信息网络系统,各级单位定期上报有关报表,不断提高健康素养普及教育和监测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六)加强督导,考核评估

将*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内容纳入*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年度考核内容,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各单位的督导、监督和评估。

1、监督与指导:*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全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进行督导,促进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2、考核和表彰:除定期督导外,每年度对全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并通报考核结果。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表彰。

为贯彻落实《全国健康教育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10年)》、《*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2010年)》精神,全面普及《*成年人、中学生、小学生、学龄前儿童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实现“健康中国2020”的战略目标,切实提高我市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根据卫生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方案(*年-2010年)》和《中国成人健康素养监测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人的健康为基础,构建居民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体系,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推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高效、协调和科学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群众参与、政策支持、法制保障的基本原则,全方位开展居民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

三、总体目标

建立和完善与“和谐*、效益*”相适应的居民健康素养普及教育和监测体系。通过普及健康素养知识与技能,促进居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形成全民参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社会氛围;通过建立居民健康素养监测体系,掌握居民健康素养状况,采取有效措施,逐年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四、主要工作任务与措施

(一)制订*不同人群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根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结合我市人口结构特点,针对不同人群实际,制订《*成年人、中学生、小学生、学龄前儿童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全方面开展健康素养普及教育

利用多种形式,分阶段、全方位、动员全社会、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宣传活动。

1、印发资料

印发健康素养折页、小册子、动漫DVD、宣传画、挂图、宣传标语等宣传资料。

2、出版宣传栏

学校、幼儿园、企业、社康中心、企事业单位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出版健康素养内容宣传栏。

3、开展健康素养讲座

在社区、企业、公共场所、学校等开展健康素养讲座,市区健康教育所协助安排健康教育讲师团人员参与。

4、宣传日活动

各单位利用各种宣传日活动,开展健康素养宣传教育工作。市健康教育研究所制定计划,安排健康教育公益宣传车参加健康素养宣传活动。

5、巡回展览

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大型社区、公共场所、企业等开展健康素养宣传展板巡回展览活动。

6、健康素养竞赛活动

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组织市民开展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竞赛活动、健康素养宣传口号有奖征集活动等。

7、医院视屏联播网

制作健康素养宣传片,在医院视屏联播网播放,面向就诊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健康素养普及教育。

8、网站宣传

在卫生局网、公众健康教育网等网站设立健康素养专栏,开展健康素养论坛、专家问答、有奖知识竞答活动,播放健康素养动漫等。

9、公众媒体

利用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刊登或播放健康素养公益广告,向市民普及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并及时对健康素养各项活动进行报道。

10、结合示范项目工作,针对不同对象进行宣传

结合创建健康促进幼儿园、健康促进学校、健康社区、农民工健康促进行动项目等,对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社区居民、农民工等不同对象进行宣传。

11、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扩大健康素养普及教育覆盖面

发挥*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协会、*市健康教育讲师团、义工联等社会团体的作用,吸收社会资源,配合做好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普及教育宣传工作。

(三)加强健康素养监测

根据《中国成人健康素养监测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在全市各区开展*市民健康素养监测,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健康素养监测体系。

1、监测方法

按照分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市范围内建立监测点。每年5—6月对监测点居民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开展一次健康素养监测。针对不同特征人群的调查采用不同的方式:对成年人采取入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对中、小学生采取现场填写问卷,对学龄前儿童采取现场问答的方式进行调查。

2、监测内容

制定《*市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既要包含《中国成人健康素养监测》的主要内容,又要包含*自身特色的调查内容。主要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健康观念、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健康技能、健康需求、健康状况等方面。

3、确定监测对象

监测点的居民(调查时间为过去一年在*居住时间满6个月以上)均为监测对象。

4、监测流程

包括监测动员,实施现场调查,整理与分析监测资料,评价、总结与反馈。

(1)监测动员:做好社区动员,提高市民参与监测工作的积极性。

(2)实施调查: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采取入户或现场填写调查表的方式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调查。

(3)资料收集与整理:各监测点将完成的调查资料报送区健康教育所,区健康教育所进行核查和整理后报送市健康教育研究所。

(4)总结与反馈:对全市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与总结,形成监测报告,报送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领导小组。

5、质量控制

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调查技能水平,保障调查质量;各监测点提供相应便利条件保障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确保调查质量。

五、政策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1、成立“*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我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完善政策保障,加强督导,保证各项工作逐步落实。领导小组人员组成: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联络员:

*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基妇处),由林汉城兼任主任。负责协调落实居民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的各项具体措施,提供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汇总各部门、各区上报的信息,及时报告工作进展等。成员为各区卫生局负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工作人员组成。

2、成立“*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制定我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方案,提供技术指导,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等;对*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进行信息监测,根据信息反馈,调整实施方案;负责*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质量控制和考核评价工作,定期向*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领导小组上报工作情况。技术指导小组人员组成: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从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实现人口素质与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市健康素养教育与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解决实施中的困难与问题。

(三)经费保障

*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纳入市、区两级卫生部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内容及其财政预算,确保工作正常开展。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网络,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网络工作人员以及*市健康教育讲师团师资人员的健康素养理论与技能水平,建设成高素质的健康素养教育与监测工作和技术服务队伍。

培训内容:从事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的人员,主要培训社会动员、计划设计、组织协调、传播与教育、检测与评价、《*成年人、中学生、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内容;对多部门合作的人员主要培训《*成年人、中学生、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网络工作人员培训率达80%以上。

(五)建立健康素养普及教育和监测工作管理制度

1、建立定期沟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及时了解普及教育及监测工作进展情况,查找居民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协商解决。

2、建立专人信息负责制度。由专人负责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计划、总结、相关政策文件、制度、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资料发放记录、相关佐证资料、健康档案、各类报表等文字、照片或音像资料),及时上报。

3、建立信息化制度:充分利用网站和电子信息,建立我市健康素养监控信息网络系统,各级单位定期上报有关报表,不断提高健康素养普及教育和监测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六)加强督导,考核评估

将*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内容纳入*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年度考核内容,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各单位的督导、监督和评估。

居民健康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国民体质指数,变化趋势;疾病预防;肥胖率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中国肥胖的发生率正迅速上升,根据医学专家的研究,肥胖者受慢性疾病的威胁更大,因此肥胖者会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超重和肥胖因患病人数巨大及其对健康的广泛影响,已成为全中国所关注的最主要卫生问题之一。国民体质指数作为判断超重或肥胖指标已得到了广泛认可,国民体质指数指通过国民体质监测,所取得国民总体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资料,进行无量纲处理后得到的反映国民体质综合状况的指数。了解中国国民体质指数水平的变化,对于及时掌握超重及患病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中国健康调查报告的数据,《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又称《中国健康调查》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庞大的关于膳食、生活方式与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它是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20年精诚合作的巅峰之作。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无可辩驳地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调整膳食来防治心脏病、癌症和其他疾病。这本书不仅适用于经济发达国家,也是那些因经济快速发展而导致饮食习惯发生巨变的发展中国家的首选图书。因此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可作为本研究强有力的数据基础,了解近十年中我国国民的体质指数和超重肥胖状况,研究中国国民体质指数长期变化趋势及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基本情况: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南北居住地区分布一致,构成了条件的基本平衡,国民体质指数变化趋势为在这近十年中不同性别、年龄、居住地区的调查对象均因年分得增加呈增长趋势,其中,男性和女性均有所增长,我国成人国民体质指数水平变化趋势具有性别差异,男性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女性,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显示各年龄组成年女性体质指数高于同年龄组男性,但2000年青壮年男女之间体质指数水平已经趋于一致,低体重率有所下降,而超重肥胖率却呈上升趋势,从2000―2009年成人超重肥胖率由31.3%上升到39.6%且高年龄组超重肥胖率明显低于低年龄组,国内的很多研究也表明,我国的青少年肥胖发展速度比欧美发达国家发展速度还要快。儿童青少年期体重超重和肥胖最严重的后果是到成年期的延续,发生于6~11岁和12~17岁的肥胖,分别有约55%和75%将持续到成年,而延续到成年的肥胖又与心血管疾病、非传染性疾病相互影响,从而加剧其发生与发展。目前,我国很多学者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发生的现状及流行趋势作了大量的研究发现青壮年肥胖已成为不可被忽视的严峻卫生安全问题。

1 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黑龙江、辽宁、吉林、山东、河南、湖南、湖北、广西和贵州9省区的18―60岁的成年人。

1.2 方法:抽样方法:采用多层、多阶段、整群及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每个省抽取两个城市和四个县,在每个城市中抽取两个城市居委会和两个郊区居委会,在每个县当中抽取两个村居委会,在抽取的所有居委会中随机抽取20个居民户,将户内的每个成人家庭成员均作为调查对象,每轮调查都追踪相同调查户和户内成员。

1.3 调查方法:采用追溯法:利用相关的资料连接查找到一些需要的资料并加以利用。采用定量分析法: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1.4 相关定义:成人超重和肥胖的判断标准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指定的判断标准。判断标准为中国人虽属亚洲人种,但体重指数的正常范围上限却应比亚洲标准低些,在具体运用体重指数判断胖与不胖时应区别对待。体型小决定了体重指数的正常上限要低些,专家们认为,我国人正常体重指数上限不应大于22.6应比欧美的24.9和亚洲的22.9还低。中国人体重指数的最佳值应该是20-22,国民体质指数大于22.6为超重,体质指数大于30为肥胖。

1.5 统计分析:从五次调查进行比较描述成年人体质指数及超重肥胖率的历年状况和变化趋势。

2 结果

本研究显示,我国成人肥胖水平逐年升高低体重率不断降低,超重肥胖率迅速增长,我国成人健康体质指数水平有性别差异,明显男高于女。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国民健康体质指数水平变化,比如:膳食结构的改变,油炸不健康食物的增多,国民运动量的减少都是造成超重或肥胖的原因。

3 讨论

超重和肥胖是万病之源并非夸张,俗话讲:一肥生百病,肥胖可损害心血管,造成高血压,冠心病,肥胖可损害消化系统造成胆石症,脂肪肝,肥胖可损害呼吸系统造成肺活量下降,呼吸暂停综合征,肥胖可损害肌肉骨骼,造成骨关节炎,肥胖可损害代谢及内分泌系统,造成糖尿病,高血脂,痛风,肥胖可损害生殖系统造成减退月经不调,肥胖不仅带来诸多疾病,还影响工作、学习、生活。目前肥胖已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社会健康问题。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我国现有预防措施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广泛宣传肥胖症的有关科普知识,尤其是肥胖对人体的危害,使人们懂得婴儿期、孕期及各个年龄阶段的预防知识。期待我国能尽快制定出有效措施对肥胖的预防和治疗起到实质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杜树发、翟凤英、葛可佑等中国成人体质指数分布状况

[2]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成人超重与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