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居民文化

居民文化范文精选

居民文化

居民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消费;外部性;农村居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007年达到4140.4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6.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2001年的1741.09元增长到2007年的3223.85元;恩格尔系数从2001年的47.7%下降到2007年的43.1%。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上升,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化消费支出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在不断上升。据统计,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由1980年的8.3元增加到2007年的305.7元,增长35倍,年均增长14.3%,其占消费性支出比重由5.1%上升到9.5%。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支出的不断增加,带来的不仅是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精神生活的丰富,还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外部效应。

一、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外部性存在分析

外部性(externality)或外部经济(exemalecon-omies)是福利经济的一个重要概念,由马歇尔在其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先提出。萨缪尔森(Samuelson)和诺德豪斯(Nordhaus)这样定义外部性:“当生产或消费对其他人产生附带的成本或效益时,外部经济效果便产生了;就是说,成本或效益被加于其他人身上,然而施加这种影响的人却没有为此而付出代价。更为确切地说,外部经济效果是一个经济人的行为对另一个人福利所产生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并没有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外部性可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直接增进了他人的福利,而后者无需付费;负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直接损害了他人的福利,而前者无需承担责任。

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这种外部性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带来的农村居民素质显著提高,为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城市经济发展持续提供素质不断提高的劳动力供给。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经济加速发展的同时,城镇化进程也在同步加速前行,2007年全国城镇人口达59379万人,城镇人口(居住在城镇地区半年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44.9%,比1978年的17.9%提高了27个百分点。城镇人口的急剧增加,并不是由于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而是由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镇所致,而由于受城镇生活成本以及落户要求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从农村地区流向城镇的便是那些受过教育、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口。这些流入城市人口素质提高的成本(即文化消费支出)均由农村支付,随着这些人口流向城市,这些投入便也通过人口的迁移而转移支付给城市,我国高等教育中来自农村地区的大学生毕业后留在城镇工作就是典型的转移支付。由于农村居民提供文化消费,城市经济体无须支付任何费用却可以得到高素质的劳动者,这是一种典型的外部性效应。

这种外部性不仅表现在流向城市的人口中,同样体现在那些不具有城市户口,但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身上。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外出从业劳动力中,文盲占1.2%;小学文化程度占18.7%;初中文化程度占70.1%;高中文化程度占8.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3%。这表明,当前我国外出从业劳动力中以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为主,虽然这些劳动者也将其在城市务工的收益转移支付回农村地区,但其收益只是其劳动所创造价值的一部分,剩余部分为城市所截留。而城市是不用为这些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提高支付任何成本,其文化素质提高的所有成本均由农村支付(虽然现在我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免费教育,但农村居民教育支出的比重依然相当高)。这是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外部性的又一表现。

(二)农村居民通过文化消费改变了自身观念,提高了自身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与规律的认同,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居民在文化消费的过程中,不仅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消费改变了自己的观念,对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社会稳定提供了观念基础。社会环境的稳定可以节省大量的社会成本。在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中,国家强力机关的规模将会降到最低水平,政府用于维护社会稳定的支出降低以后,大量政府资本将会投向经济建设领域,从而形成“稳定红利”。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11月以了解社会各阶层对党和国家发展方向、发展形势、发展政策的评价为重点所作的“社会各阶层思想动态调查”结果显示:对我国发展方向、发展前景“很有信心”和“较有信心”的分别为56.3%和35.2%,合计为91.5%;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非常符合”和“基本符合”我国国情的比重合计达95.1%;认为我国能够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基本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分别占45.4%和35.5%,合计占80.9%。我国居民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认同,既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深入人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居民社会认知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在国家金融危机冲击导致的经济形势空前严峻的情况下,能够有如此清晰的认识,不能不说明我国居民整体素质得到改善,而这种改善与我国居民因文化消费而带来的观念转变是分不开的。

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推动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外部性的持续提升

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外部效应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在不断提升的同时也必然将带来其外部效应的进一步提升,从而使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一种良性循环,要维系这种良性循环,需要政府积极扶持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并尽可能降低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成本。经济学主张对负的外部性征收税负,对正的外部性给予补贴。征税可以抑制产生负的外部性的经济活动;补贴可以激励产生正的外部性的经济活动,正是基于对农村文化消费正外部性的重视,我国政府已经在农村地区推行了免费义务教育,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成本。但教育消费只是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一部分,除了教育消费以外,文化消费还包括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方面。针对当前我国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状,以及国家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外部性的需要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外部效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政府还需要在免费义务教育之外,加大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财政扶持力度。

(一)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环境。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意愿在经济发展的刺激下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农村地区文化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以江西为例,据江西省统计局2006年调查,江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县文化馆、图书馆大部分破烂不堪,乡镇大部分没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更鲜有文化活动室;农村文化建设硬件设施不够,多数乡村没有合适的演出场地,没有放映电影的条件,没有开展活动的场所,给农村三项文化活动开展带来困难。针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制约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情况,政府要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环境。

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央决定从2007年到2010年投入资金39.48亿元,新建和扩建2.67万个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到2010年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目标。2007年,中央投入1亿元进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试点,2008年年初投入2亿元用于文化站建设。在2008年第四季度紧急安排的1000亿元中央投资中,又安排了8亿元用于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截至2008年底,中央财政总共投入11亿元,支持全国7000多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设施建设,占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任务的1/4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环境的投入,是国家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正外部性的一种必要补偿。

(二)加大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的力度,将欠发达农村地区的文化低保工程落到实处。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因此一些欠发达农村地区的文化生产力水平还相当低,地方的文化生产能力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必须加大文化低保力度,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益。也正是基于这一思考,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要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居民文化范文第2篇

上海市民实现文化需求存在的障碍与问题

(一)文化信息获取渠道不畅,市民对文化活动不够了解

信息的完备与畅通是促成产品供求双方调整生产和消费倾向、实现供需平衡的重要条件。但调查发现,目前居民获取文化产品或服务信息的渠道并不畅通,对居民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带来了障碍,这在政府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特别明显。以居民身边的社区文化服务为例,目前居民获取社区内的文化活动及文化服务项目的相关信息,主要来自传统的“居委会上门告知”(39.6%)以及“海报传单”(11.6%)两大渠道(参见图3)。上述两大渠道中,“海报传单”属于无特定指向和被动式的宣传方式,信息的传递效率相当低,而“居委会上门告知”的受众面非常狭窄,无法很好覆盖到全体居民(尤其是年轻人群)。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有35.1%的受调查居民甚至表示,没有任何渠道获取社区内的文化信息。这表明,文化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相当严重。受此影响,居民对身边可以获取的文化资源了解不多。对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有些居民表示,“不清楚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有什么活动安排”(33.6%),有部分表示“不知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在哪里”(23.6%)。

(二)市民闲暇时间不足,半数以上市民不使用公共文化设施

充分的闲暇时间是居民消费文化产品及服务,从而实现文化需求的最基本条件。本次调查反映出,许多居民认为闲暇时间不足,妨碍了其文化需求的实现。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使用情况来看,“不去社区文化中心”的居民中,36.0%明确表示是因为“个人闲暇时间不够”。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重点文化设施的情况也类似,有38.0%的市民表示因“闲暇时间不足”不去博物馆,有29.6%的市民表示因“闲暇时间不足”不去美术馆。

(三)优质文化产品缺乏,市民对文化产品的满意度不高

2010年上海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经济比重超过10%,表明上海的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文化产品供给总量越来越多。但是,市民普遍感到,文化产品的数量虽多,但质量普遍不高。本次调查显示,市民对文化产品的满意度不高。在平面媒体方面,超过半数的市民感到缺少优秀报刊(56.1%)、优质图书(50.9%)。在数字媒体方面,近半数的市民感到优质产品十分匮乏。

(四)文化产品价格较高,超过市民经济承受力和心理预期

价格是影响居民实现其文化需求的重要因素。目前,不少文化产品的供给价格与居民的期望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调查显示,有35.3%的被调查居民表示难以接受目前的图书价格。对于电影票价,61.3%的居民可接受票价为30元以下,30.8%的居民可接受票价为80元以下。对于文艺演出的价位,近54.7%的居民表示可接受的价格为50元以下。然而,在上海买一张演唱会门票一般最低要花180元,买一张话剧或歌剧的门票至少要花120元,各类音乐会、魔术杂技表演门票也在80元以上。这些最低票价不但超过了一般居民的心理价位,出票量往往还非常少。正是由于文化产品供给价格与居民期望之间差距较大,居民对上海的一些标志性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很低。调查反映,在过去一年中,接近3/4的居民从未去过上海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上海音乐厅、上海大舞台等处观赏过文艺演出,低收入人群基本与这类文化消费绝缘。可以说,上述地方提供的大多数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价格脱离了大众的消费能力,成为“贵族消费”,大部分居民只能敬而远之。

若干对策建议

文化建设是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发展中重要的环节。针对本次调查中暴露出的市民在实现其文化需求中遇到的障碍和问题,上海应积极创新文化建设的思路与体制,切实保障市民基本的文化权利,以提高市民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为此,近期迫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推进力度:

(一)鼓励优秀文化作品创作,提升文化产品质量水准

为解决目前上海市文化产品质量满意度较低的问题,满足市民对优秀文化作品的需求,上海应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刺激优秀文化作品的创作和生产。一是以文化艺术作品“精品工程”为抓手,提升文艺创作整体水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艺术精品创作规划,按照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要求,创新“精品工程”的创作、生产、营销、管理机制,加大对重点题材的扶持力度,鼓励创作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二是完善文化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加快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人才集聚度高、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文化团队。优秀的文艺和文化人才是提升文化水平至关重要的部分。培养文化人才,尤其是中青年文化人才为发展文化事业提供了有生力量,也是不断扩大文化事业的“塔基”。因此,建议建立合理机制,挖掘和培养本土文化人才,鼓励他们为市民和社会创作越来越丰富和多元化、质量上乘的文化作品。三是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引入文化领域的市场竞争机制,推动文化市场的繁荣与发展。良性的竞争机制有助于提升文化水准和发掘新的优秀文化作品。因此,需要适当降低文化市场准入标准,鼓励和扶植一些优秀的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壮大,并对国有文化单位进行所有权重组,提升其竞争力。扭转国有力量在文化领域“一家独大”、缺少竞争的局面,引入文化市场的良性竞争机制,刺激更多、更好的优秀文化产品出现。四是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创意产业具有提升文化活力、丰富文化产品类型的作用,有助于满足上海市民对优秀、创新、多元文化的需求。因此,上海应进一步大力发展现代传媒、动漫游戏等新兴、优势文化产业,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二)加强文化产品价格合理调控,减轻市民文化消费负担

鉴于市民普遍感到文化产品价格较高,超过消费者心理价格预期,上海应通过市场、政府的共同作用,加强对文化产品价格的调控,切实减轻市民文化消费负担。建议在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政府调控引导。应逐步打破某些文化机构在产品、渠道等方面的垄断地位,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价格理性回归。减少政府不必要的规制,加快推进新闻出版、演出审批等制度改革,压缩中间环节,降低文化产品的流通和管理成本。同时,积极发挥文化行业协会及文化中介组织作用,促进文化领域专业化服务外包,降低文化产品生产成本。同时,定期举办特惠演出场次,以满足市民对价格比较昂贵的文艺表演的欣赏需求。这一举措既能满足部分市民对目前票价高昂的高雅艺术的需求,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艺术普及活动,有利于全面提升广大市民的艺术欣赏水平与综合审美品位。有关机构可以与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等文化机构合作,增加公益性特惠演出的场次,或设立“平价观摩日”,为市民亲近高水准的文艺演出提供机会。

(三)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配送机制,提高文化产品供给效率

在当前上海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的基础上,上海应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内容建设,建立和完善以百姓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配送机制。一是完善公共文化空间布局,加强社区文化资源配送网络建设。按照多样性、便利性、基本性和均等性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设施、产品和服务在郊区的供给,推动区级公共文化机构发展。依托上海东方宣传教育服务中心和市区两级文化机构,加快文化资源配送服务点等“进社区”。继续推进社区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与规范运营,确保基层文化设施网络的充分覆盖。二是对接社区居民文化需求,完善“以需定购”服务配送机制。加强对不同社区的居民特点及其文化需求的调研和把握,在文化产品的数量、质量、品类、供给方式等方面提供个性化的配送目录,供社区居民进行菜单式选择,从源头上丰富社区群众的文化需求。同时,进一步拓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的界定标准,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群增加分众化的特别配送。三是依托专业文化配送机构,促进社区文化活动的自我供给。加强财政对于社区活动的专项经费支持,建立国有专业文艺院团“进社区”开展团队活动指导的定向机制,扶持和培育一批有特色的社区文艺团队,促进社区居民对公共文化的主动参与和共享共建。

居民文化范文第3篇

一、20*年全市文化工作回顾

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组织了春节文艺晚会、元宵戏曲晚会等80余项春节文化活动,在各县(市、区)演出100余场,观众8.7万人次。开展了20*年“三下乡”活动和“欢乐中原”广场文化活动。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安阳县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汤阴县跑帏子等3项内容进入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并公布了第一批安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市群艺馆再次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群艺馆”。龙安区成功举办了“中国安阳蜡梅文化旅游节”。内黄县继续举办了颛顼帝喾陵祭祖节和红枣文化节。文化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市图书馆博物馆综合大楼建成开放,大型铜雕“商颂”建设正在进行,乡镇综合文化站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市新三馆已经开工建设。

艺术创作与生产成绩显著。组织安阳市豫剧团、安阳县豫剧团联合排演了大型现代豫剧《大爱无言》,参加*省第十一届戏剧大赛,荣获*文华大奖,并被选调赴郑展演。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第五届舞台剧本征集评比活动和“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等。创作演出了小戏《一把雨伞》,创作了50集电视剧《清明上河录》,出版剧作集《两棵树》。市豫剧团排演了现代豫剧《二进洞房》等剧目,全年演出225场。安阳文化艺术学校狠抓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在全省职业技术学校专业技能大赛等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市创作完成了音乐舞蹈剧《林虑风流》。

文化市场管理扎实有效。加强对全市网吧、娱乐场所、演出市场和音像市场的管理,销毁违法音像制品35000张,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再清理,开展了公共娱乐场所安全生产大检查。全年共出动行政执法人员29627人次,检查场所28178家次,文化市场经营秩序明显好转,市文化局被评为全省文化行政执法先进集体。举办了文化行政执法人员和经营业主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依法行政和合法经营意识。积极推进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工作,在全市3243个行政村放映公益电影38916场。安阳市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先进单位”,内黄县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被授予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北关区开展多场以关爱农民工为主题的公益电影放映活动。

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取得新成绩。争取国家、省、市投资1.3亿元,启动殷墟国家大遗址公园建设,积极开展殷墟保护规划修编工作。全力推进中国文字博物馆文物征集与文物布展工作。组织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我市大运河申遗前期准备工作。跃进渠、岳飞先茔等19处文物成为*省文物保护单位。举办了殷墟考古发掘80周年纪念活动。推进文物机构改革,加强全市文物管理。全年完成钻探面积40余万平方米,发掘各类墓葬180余座。南水北调工程安阳段文物巡护工作成效显著,全省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市博物馆、市民间艺术博物馆、市古建所等先后举办《殷商社会生活史》、《鼠年民间剪纸作品展》等20多个陈列展览。内黄三杨庄汉代遗址2号坑保护展示馆主体工程完工,积极组织编制总体保护规划。汤阴县对羑里城和岳飞庙服务设施进行了改造升级。殷都区积极引导扶持殷墟保护区内的农村居民转变生产、经营模式,统筹解决遗址保护与居民发展问题。

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稳步推进。积极开展以东方红影剧院为试点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对影剧院的资产、人员、债务等情况进行了核实。与新华富投资集团协商,拟定了转企改制职工安置方案,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修改了土地用地规划,办理了土地证,进行了资产审计、评估等工作。组织推荐凯瑞数码有限公司、司母戊文化传播公司等单位的文化产业项目,参加*省文化产业成果展示会和全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取得优异成绩。内黄县大力实施“画乡名片”工程,初步形成了一个集创作、培训、展示和销售为一体的农民画产业基地,为该县农民画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组织开展了“解放思想找差距、转变作风促发展”活动、“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在全系统党员中开展了“党风党纪”集中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转变了工作作风。局机关党总支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市先进党组织。汶川地震后,文化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及离退休老干部慷慨解囊,共为灾区捐款和交纳“特殊党费”105880元。积极开展新“四创”工作,市文化局被评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先进单位,安阳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集体二等功。同时,新农村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消防安全、人事教育、计划财务、爱国卫生、信访稳定、计划生育等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比如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仍然偏低,无法满足农民群众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文化产品和服务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文艺创作和表演的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文艺创作精品不多;文化市场管理力量不足、难度较大、经营活动有待进一步规范;文物保护任务艰巨,文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发展尚需进一步加强;影剧院、电影公司生存困难,文化体制改革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难度较大;文化产业规模偏小,整体实力不强,文化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优势;文化系统干部职工队伍尚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提高素质,一些同志习惯于陈旧的工作思路和观念,照搬过去的模式和做法,不能适应新时期工作要求等等。这些问题有待于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2009年全市文化工作思路

2009年,全市文化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围绕建设文化强市这一中心,抓好繁荣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两个方面,大力实施艺术精品、文化品牌、市场优化、遗产保护和产业示范五大工程,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扩大文化工作的影响力,努力开创全市文化工作新局面。

(一)实施艺术精品工程,大力繁荣全市艺术创作与生产

实施艺术精品工程,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突出“三贴近”,出成果,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艺术精品工程主要是实现

“三个精品”。一是创精品。加强现实题材创作工作,创作、排演以大学生村官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题材的戏剧作品;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积极配合有关单位,做好电影《村支书日记》的拍摄工作;市豫剧团移植排演两部优秀剧目。二是推精品。设置专门奖项,每两年举办一届安阳市戏剧大赛,促进精品剧目产生;开展第六届舞台(小戏、小品)剧本征集评比活动;积极组织参加省第五届专业舞蹈大赛等演展赛事活动,锻炼我市文化艺术队伍,挖掘、培养优秀艺术人才;对全市艺术创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创作人员素质;整理近十年来获省、市奖项的优秀作品,出版《安阳市优秀作品集》。三是演精品。举办庆祝建国60周年暨安阳解放60周年文艺晚会;配合省文化厅做好“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并建立长效机制。

(二)实施文化品牌工程,努力健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实施文化品牌工程,就是要抓基础,抓阵地,抓品牌,抓活动,抓服务,推动社会文化工作再上新台阶。文化品牌工程主要抓好“四个品牌”。一是文化节庆品牌。精心组织好2009年殷商文化旅游节;举办纪念甲骨文发现110周年、庆祝中国文字博物馆建成开放文化活动;继续支持引导各县(市、区)举办红枣节、祭祖节、蜡梅节等节庆活动,扩大影响,办成品牌。二是文化活动品牌。继续做好“欢乐中原”广场文化演出工作;配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组织好殷商文化旅游节等各类节庆活动的重大文艺演出活动;积极参加省级以上演展赛事,争取取得好成绩。三是文化设施品牌。加快“商颂”雕塑的制作和选址进程,争取早日建成;根据国家、省投资安排,全力抓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积极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和村级服务点建设;推进*市文、图、博新三馆建设。四是文化服务品牌。组织、指导各类公益性文化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大力开展文化下乡活动;认真执行全省文化馆、图书馆和文化站工作规范,服务群众文化生活;继续开展向基层图书馆配送图书工作,开展全市古籍保护和普查工作。

(三)实施市场优化工程,推动文化市场繁荣有序发展

实施市场优化工程,必须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的原则,规范化管理文化市场,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发展。市场优化工程要做到“三个优化”。一是抓管理,优化市场环境。加强网吧、娱乐、演出、音像、艺术品等文化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以禁止接纳未成年人为重点,加大执法力度,规范网络文化市场秩序;开展娱乐场所阳光工程和卡拉OK内容管理服务系统建设,改善行业形象;加强对庙会、物交会演出活动的监管和对违法演出的查处力度,促进演出市场健康发展;以保护知识产权为重点,开展音像市场整治工作。二是抓引导,优化行业结构。拓宽文化市场融资渠道,促进文化市场规模化发展。完善网吧总量和布局规划,推进网吧连锁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提高连锁网吧的市场占有率,改造和提升我市网吧产业;积极培育农村演出市场,扶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加强对艺术品市场的培育、规范和管理。三是抓培训,优化队伍形象。开展文化市场执法人员法制培训和规范化行政执法知识培训,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依法行政和规范化执法水平,实现精确定位、细化目标、科学分工、严格考核的精细化管理和依法行政、程序严格、文明服务、纪律严明的标准化执法;加强行业自律,开展文化市场经营业主法律培训,进一步增强合法经营意识。

(四)实施遗产保护工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实施遗产保护工作,要贯彻文物工作“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按照文物保护“五纳入”的要求,切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遗产保护工程要抓好“三个保护”。一是抓好古遗址和古建筑保护。全力推进殷墟国家大遗址公园建设,完成殷墟保护规划修编和殷墟申遗成功纪念碑建设;推进大运河安阳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加强内黄县三杨庄遗址等大遗址的保护和管理;继续抓好府城隍庙拆迁扩建工程和高阁寺、袁氏小宅、县城隍庙的维修工程;推进全市文物景区、景点建设。二是抓好可移动文物保护。积极推进中国文字博物馆文物布展与文物征集工作,确保年底建成开馆。推进全市博物馆建设,重点做好安阳市博物馆、*市博物馆新馆建设和完善,促进民营博物馆发展。开展全市文物普查,做好文物钻探、考古发掘工作。加大文物宣传、文物科研工作力度,确保文物安全。三是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办民间艺术精品展演;继续做好部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申报工作;继续开展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争取各级财政支持,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经费和传承人扶持经费。

(五)实施产业示范工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

实施产业示范工程,要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扶持、引导,推进全市文化产业发展。产业示范工程要抓好“三个示范”。一是体制示范。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聘用、收入分配、定岗定编等改革,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提高质量,改善服务;完成以东方红影剧院为试点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全面推进经营性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整合艺术表演团体,组建安阳演艺集团。二是行业示范。成立安阳市文化产业协会,加强行业管理、协调、综合服务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市区为主、辐射各县(市)的文化服务网络,在全市形成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艺术培训业和文物、艺术品业等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群体,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建设;以市民间艺术博物馆为龙头,加大民间艺术产业扶持力度,推进汤阴剪纸、内黄农民画、曲沟抬阁等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三是融资示范。鼓励社会资本兴办文化企业,进一步健全我市文化产业体系,扶持戏剧、歌舞等艺术队伍的发展;依托市图书馆博物馆综合大楼,开展对外服务和产业开发;加大文化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华强文化科技公司合作,开展4D动漫影片拍摄和4D影院建设工作;建设安阳文化产业网,加大文化产业项目展示、宣传和推介力度。

(六)落实科学发展观,抓好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为载体,加强理论学习和作风整改,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搞好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驻村工作。认真组织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景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及未成年人“三理”教育工作,积极开展机关精神文明创建,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消防、防汛、安全生产、提案办理、法制建设、人事教育、计划财务、爱国卫生、信访稳定、计划生育等工作。

三、做好2009年全市文化工作的几点要求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全市文化工作者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理清思路,改革创新,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抓好今年的各项文化工作。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今年,我市将按照省委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市文化工作者一定要积极参与、认真学习,切实转变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思想观念,认真解决不利于文化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坚决摈弃不符合文化工作发展的方法手段。具体讲,就是要做到“六破六立”。一是破除文化建设上的自满心理和定式思维,树立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的决心;二是破除文化建设上的畏难心理,树立正确的文化“政绩观”;三是破除对文化建设忽视、轻视、近视、偏视的观念,树立全局观念,切实做到“两手抓、两加强”;四是破除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惯性思维,树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的文化发展观;五是破除重“国办”、“公办”,轻“民办”的思想,树立社会文化社会办、全民投资办文化的理念;六是破除对新科技革命的忽视,树立引领高新技术促进文化发展的理念。总之,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

(二)理清思路,转变职能,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工作

全市文化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理清思路,开拓创新。一要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重。我们要以发展工业的理念来发展文化产业,以生产物质产品的理念来生产文化产品,以管理现代企业的理念来管理文化单位,以提供物业服务的理念来提供文化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壮大文化产业规模,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二要统筹抓好城乡文化建设。在城市重点抓好文化产业发展,在农村重点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认真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繁荣发展农村文化。三要转变政府管理职能。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制定文化规划、完善政策法规、管理文化市场、建立社会服务机制上来,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从而在全市形成社会文化社会办、办大文化、大办文化的格局。

(三)加强管理,真抓实干,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做好2009年的各项文化工作,全市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和各单位要进一步健全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同心协力,真抓实干。一是健全约束机制。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事事有规可依,环环有章可循;要实行明确、细致的工作责任分工,实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千斤重担万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要实行重点工作督办制,市委、市政府安排的各项重点工作,要跟踪督促检查,确保落实到位;要大力推行立即办、主动办、上门办、跟踪办、公开办的“五办”作风,进一步加强执行力建设。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对各单位、各科室的工作定期检查评比,打分排队,奖优罚劣;设立全市文化工作贡献奖,对做出重大贡献、受到上级部门表彰的单位和个人,我们要在通报表彰的同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以利于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各级文化部门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通过信息、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渠道,将我们的工作思路、做法、经验、成绩宣传出去,扩大文化工作的影响力,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

居民文化范文第4篇

一、工作简要回顾

统筹城乡扎实推进。15万亩的*西部山区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完成有机食品认证1个,申报绿色食品认证1个、森林食品基地认证3个,新建面积达1000亩的高效笋竹两用林示范基地1个,新增优质水果基地7336亩,*杨梅原产地保护标记申报工作顺利开展。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3家。出台发展品牌农业政策意见,举办农产品品牌创新论坛,注册农产品商标96件。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完成年度目标,承保覆盖面高达93.7%。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高山移民小区建设进展顺利,上洋、茅畲、宁溪等3个村260余户移民安置房基本结顶,2个高山移民小区安置房落实到户。“农家乐”旅游蓬勃发展,成功举办“首届*杨梅采摘游”。*峡谷、*石瀑景区启动建设,浙东十八潭景区建成营业,*大裂谷景区通过AA认证。永宁江“八一厂”段拓浚工程政策处理取得突破,收回国有江涂228亩。*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成,整治、疏浚河道14.05公里,修复堤防(溪坝)4.1公里和7座重要排涝闸,完成江南渠道改造1.2公里。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善。7个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完成投资3.2亿元,占年度投资额的49.1%。供水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南城二期给水工程完成工程量的50%,江口水厂改造工程启动建设。截污工程完成西工业园区DN1200管线1.3公里(占总长50%)、二环西路延伸段DN600管线1.2公里(占总长88%)、缙云路DN300管线1.04公里;开发区DN300~800管线永椒路东延及经五路段已全部完成。完成19号泵站泵池建设并通水,管理房进入主体建设;7号泵站完成规划选址。*区废弃物生态处理场成功采取TOT方式融资8000万元。完成88个村庄规划地形图测绘和规划红线圈定,完成江北商务区外迁安置房扩初设计及地质钻探。商业街区欣怡家园、锦都家园安置房建设加快推进,二期经济适用房开工建设。委羽山新区羽山、横河安置区块正在报批供地,汇江安置区完成农转用报批,C区块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新城路改造已进场施工,劳动南路延伸段、二环西路延伸段均完成工程量的75%,北院线七里至仙浦汪段路基工程基本完成,104国道青岭至黄土岭段改建工程进展顺利,82省道延伸线山头姜至康山段完成土地征用并已进场施工。甬台温铁路*中心客站和站前大道、站西大道建设有序推进。*港*港区公用码头项目立项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工业经济难中求进。全面开展“创业服务年、创新推进年”活动。出台《关于加快工业创新的若干意见》,设立8000万元专项资金,召开工业创新大会,倾力推进工业创新。成功举办第三届银企合作洽谈会,9家银行和72家企业签约总金额达23亿元。企业上市实现零突破,联化科技成功挂牌上市;公元塑业、新东方油墨、印山制刷、王野动力等企业已启动股改上市程序。品牌创新有新突破,申请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3件,在市下喷雾器、顶立胶业、亿力电器等32家企业中相继开展了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和浙江名牌产品培育。产业升级不断加快,共备案技改项目31项,计划总投资4.1亿元;申报国家火炬计划16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6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研发中心4家、省级科技项目16项、省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省高新技术百强企业2家、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1家。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外贸出口保持较快增速。新增出口实绩企业34家,王野动力、公元太阳能、永高塑业、市下喷雾器、联化科技等一批规模出口企业保持了50%以上的增长速度。外资嫁接实现重大突破,双鸽集团与费森尤斯公司签订框架合同,滨海集团与三阳公司成功合作。全区共签约外资项目3个,总投资达700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3480万美元。不断加大征地供地力度,已上报或正在报批农转用面积1020亩,共办理供地1471亩。圆满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和8个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修改,调出规划可用面积3660亩。积极推进造田造地工作,完成7个项目立项、面积562亩,可新增耕地477亩。加大建设用地复垦力度,完成6个项目立项、面积205亩,待立项8个、面积315亩。成功出让国有土地578宗191.6亩。大力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在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间开展“亩产论英雄”竞赛活动。*经济开发区完成投入4.5亿元,其中本级投入3757万元,竣工验收企业37家。电力保障得到加强。110kv山坦变、杜家变、雅林变二期、院桥变二期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即将投运。110kv委羽变完成项目核准,35kv宁屿线工程、西江变改造工程已进场施工,10kv线路工程加快建设。

社会事业获得发展。深入推进“*文化研究”工程。公布了42项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29处区级历史文化保护点,确定并登记了150余个文物点,启动*网上博物馆建设。5部馆藏古籍善本入选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翻簧竹雕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6个项目列入第二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竹纸制作技艺)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称号。上郑“两军”会师纪念馆建成开馆。免收义务教育杂费、学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外来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免借读费。全面实施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制度,三类紧缺专业免学费。完成20所农村学校的25项食宿改造工程;黄中新校一期工程进展顺利,将于新学期交付使用。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院桥中心卫生院主体工程完工,台一医急诊内科综合住院大楼、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宁溪卫生院迁建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扎实推进。手足口病、麻疹、霍乱等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部级计划生育保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全面启动。开展“迎奥运”系列群众体育活动,成功举办全国U-15足球联赛。建成“环卫工人之家”1500平方米并交付使用。中国柑橘博物馆主体工程建设即将结顶,东方美地项目完成房屋评估和安置地填渣,国贸大厦等一批商贸设施即将建成营业。

和谐程度不断提高。深入开展“多城同创”暨环境卫生整治月活动,全面启动“城中村”整治工作,清运生活垃圾2.3万吨、建筑垃圾3万吨。改造提升9个农贸市场,整治马路市场10个,种植乔木1.6万株,新增绿地5000平方米,调整了环卫管理体制,完善了保洁机制,城市环境卫生进一步改善。“数字城管”建设顺利推进。生态区建设得到加强。442家工业废水达标整治企业完成纳管272家,新建设施170家。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实现双削减。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新增4290人、达88902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新增3880人、达65464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新增8990人、达166500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新增3133人、达61935人。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参保人数新增1479人、达22021人。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居民住院医疗保险参保率达89.56%。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建立低保对象物价动态补贴,城镇居民每人每月300元,农村每人每月180元。建立残疾人助残、就业、助学、康复机制。城镇新增就业3167人,帮助1150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开展“春雨”、“春雷”等专项劳动监察执法行动,为621名民工追回工资283.9万元。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全区除经批准推迟选举的3个村外,其他530个村都依法进行了换届选举,完成率达100%。积极开展“平安*”和“法治*”建设,扎实开展“实效大防范”活动,组织开展了打击“两抢一盗”和“首季攻势”专项行动。大力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建成8个基层流管所。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安全事故、消防事故、交通事故三项指数零增长。应急预案体系编制完成,院桥镇应急管理“四进”示范点建设进展顺利。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正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一是市场交易成本不断攀升,导致不少中小工业企业结构性、素质性矛盾日益突出,发展难度增大。二是民生建设任务繁重,与财政支付能力不足矛盾突出。三是文化设施滞后,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矛盾突出。四是重点区块和重点项目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快。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是集中精力抓好“八网八区”建设。“八网”建设方面的重点是:供水网要完成城乡给排水一体化规划编制,完成南城二期供水管线、江口水厂改造工程。启动铁路场站、高速公路至七里王,七里王至扶贫工业功能区供水管线建设。截污管网要完成19号泵站建设,启动7号泵站建设。完成城区东片范围7个小区、16家单位的精细化截污改造。完成污水处理厂TOT运作。河溪网要围绕水环境整治目标,完成90公里河道疏浚整治任务,基本完成永宁江“八一厂”段政策处理工作,力争主体工程完工。加快实施库区上游铅锌矿尾矿治理。电力网要确保完成110kv杜家变、山坦变、雅林变二期、院桥变二期等电力设施建设,加快澄江石柜岙、高桥联丰螺屿、院桥合屿等区块配套电力设施建设,220kv拱东变、110kv委羽变要抓紧开工。交通网要确保北院线七里至仙浦汪段通车,完成104国道青岭至黄土岭*段改建工程、104国道西复线永宁江大桥拓宽改造工程和82省道延伸线山头姜至康山段工程。完成劳动南路延伸段、二环西路延伸段工程以及新城路道路改造和橘乡大道延伸段路基填筑。商贸网要加快村镇商贸服务网络规划和建设,确保国贸大厦联华超市开业,加快商业街区、中钢TESCO(跨国连锁集团)大卖场建设。加快商业街区星级酒店建设,确保耀达大酒店春节前结顶。完成粮食储备配送中心征地,全面完成农贸市场改造。旅游网要继续完善已开放景区和西部农家乐项目配套设施,建成*市旅游集散中心。基本建成*石瀑景区,加快*峡谷景区建设。加快推进东方美地项目,确保9月份前进入招拍挂。柑橘博物馆要确保在柑橘节前建成开放。平安网要继续深入开展全民消防安全大行动,加快*中心消防站征地工作,争取年底前开工建设。继续完善社会管理视频监控网络,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室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心(站)建设。八区建设方面的重点是:省级经济开发区要全面完成轻化投资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西区西拓区块、澄江石柜岙、高桥联丰螺屿区块、北城区块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入园企业建设速度。启动模具城建设。乡镇街道工业功能区要加快院桥合屿区块企业建设。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启动中部扶贫工业功能区。商业街区要加快在建工程进度,完成总工程量的60%以上,凸现城市核心商业区建筑形象。完成西洋郑、下埭头等村民安置房建设;加快欣怡家园安置房建设,建成安置房815套。委羽山新区要完成二环西路延伸段和劳动南路延伸段工程,启动主题公园和横河、羽山、汇江安置区块及C区块建设,逐步推进拆迁安置。江北商务区要启动江北片外迁安置房建设,重新开展一期拆迁扫尾工作,落实区块开发商。铁路中心客站区要加快站前大道、站西大道建设,确保客站及站前广场年底前开工建设。*港*港区要完成一期码头工程招标并启动建设。西部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要加快各核心区块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把核心区建设成具有较高标准和较强辐射能力的现代农业示范点。

二是集中精力抓好企业转型升级。全面开展“亩产论英雄”活动,严格考核奖罚制度。积极推进“零增地技改”,出台措施,鼓励企业充分挖掘现有存量用地潜力,提高亩产出率。切实抓好“四率”(报批率、供地率、开工率、竣工率)。按项目主体和企业属地管理制度落实好“四率”责任制,今年要确保完成当年新增建设用地报批率100%、供地率75%、开工率80%、竣工率100%。大力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力争新东方油墨、永高塑业、印山制刷等企业在明后两年上市。全面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主导产业中要完成培育高新技术企业8家(其中省级以上3家)、获得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10个,承担市级以上科技项目30项,组建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5家(省级1家),共建创新载体4家,新增专利示范企业8家。努力实现建设1所浙江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学校基地)和10个项目列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工作目标,力争专利授权量继续居全市首位。品牌创新要再上新台阶。今年,市下喷雾器、公元塑业等8家企业的产品要争取获得中国名牌;顶立胶业、新大洋机电等5家企业的产品要争取通过国家免检;亿力电器、新东方油墨等19家企业的产品要争取获得浙江名牌。要重点抓好公元集团“公元”商标通过国家工商总局的中国驰名商标认定工作,王野动力、丰立机械两家企业要开展浙江省著名商标培育。加快发展壮大模具制造、机械电器、摩托车及汽摩配件、电动车、塑料制品等优势产业集群,特别是把模具产业作为区域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予以大力扶持,全力推进模具城的规划和建设。积极引导和支持医化行业从中间体生产向成品药开发和生产转型。

三是集中精力抓好总部经济和“创业创新、富民强村”竞赛活动。积极引导企业把分散的生产基地进行有机整合,实行规范化管理,形成统一的信息中心、销售中心、研发中心和结算中心,打造总部经济,增强各乡镇街道综合竞争力。东城街道提出发展总部经济的实施意见,区政府已批转各地,请参照执行。扎实开展“创业创新、富民强村”竞赛活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乡镇街道要帮助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村留地和空闲建设用地建设多层标准厂房作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加快村留地开发。

四是集中精力抓好公共安全工作。抓紧抓好“强塘固房”工程。“强塘”方面,要重点加强对江塘、山塘以及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加快下水龟、英山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工程质量,提高防汛防台能力。继续组织力量开展防汛检查,深入查清问题、隐患和薄弱环节,切实抓好整改工作。“固房”方面,要完成乡镇住房等级普查工作,明确危房地点,落实避灾场所,制定加固措施,加快移民安置小区建设和地质灾害点搬迁。当前社会发展处在特殊时段,要将稳定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来抓,特别是残奥会以前,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应在保证稳定的前提下展开。近期要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恶性案件以及其他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

三、认真实施民生“151行动计划”,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我区全面改善民生的总体目标是:全面实施涵盖教育、文化(后文专题部署)、卫生、住房、社会保障、就业、城市建设、新农村、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等民生建设内容的“151行动计划”,到2012年,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基础教育、基本医疗、群众文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服务体系;社会健康有序运行,社会管理更加科学;实现社会政治稳定、经济运行稳健、治安秩序良好、社会风尚文明、人民安居乐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在全面构建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走在全市前列。

(一)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积极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基本完成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98%以上的乡镇(街道)达到省教育强镇标准,95%以上的学校成为省标准化学校,95%以上的乡镇(街道)和学校成为*市教育基本现代化镇(街道)和学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争取每年“双证制”教育招生800名,完成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500人以上。完善教育保障机制,逐年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日常公用经费标准。重视外来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扶持管理和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努力实现教育公平。继续发挥“区长助学热线”作用。加快院桥中学、灵石中学初高中脱钩。深化高中招生制度改革,逐年提高省重点中学招生指标直接分配到初中的比例。加快教育设施工程建设,2009年要完成*第二职业中学、宁溪中学扩建及王林小学、江口街道小学迁建等工程,2010年要建成*科技职业学院,完成院桥中学初中部迁建、东浦中学扩建、院桥实验小学迁建等工程。

(二)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围绕实现2010年群众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省中等水平以上,2012年全面建成卫生强区的目标,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妇幼保健等体系,高度重视精神卫生工作。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完善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实现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全部规范化达标,建成20分钟社区卫生服务步行圈。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负担。推进农民健康工程,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覆盖率巩固在90%以上,人均筹资水平每年提高20%。继续为参保农村居民提供两年一次的免费体检,组织“流动医院”,为西部地区群众提供免费诊疗服务。加快卫生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前,要完成宁溪卫生院、*妇幼保健院、院桥中心卫生院、*卫生监督所、*疾病控制中心的迁建工程。加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加快发展体育事业,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和小康健身工程,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力争实现创建省级体育强区及60%的乡镇街道、村居达到体育强镇(乡、街道)和小康村目标。

(三)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改善城乡群众居住条件

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廉租住房制度,到2010年底基本实现城市低保标准两倍以下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应保尽保”。规范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力争2010年前完成15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进一步扩大城镇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切实帮助中等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加快安置房建设,争取2012年全面解决城市拆迁安置历史遗留问题,并完善城镇房屋拆迁长效机制。加快“安迁工程”建设,全面搬迁地质灾害隐患区农户。到2010年完成农村特困家庭危旧房改造240户。加快完成村庄规划编制,保障村民建房规划落地,并逐步解决建成区范围内“立改套”后零星立地房屋宅基地安置遗留问题。加大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投入,提高农村住房保障水平。通过多种途径,努力解决农民工等其他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问题。

(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

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被征地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确保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和价格补贴机制。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2010年建成区福利院、救助站和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到2012年完成7个乡镇、街道敬老院新建、改建。

(五)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完善市场调节、政府推动、城乡统筹、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加快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统筹城镇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城镇每年新增就业岗位5500个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加强就业和创业培训,加快公共就业和创业服务机构网络建设。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充分利用好“区长就业援助热线”,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着力帮助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低保家庭实现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深入实施“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进一步完善扶持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制度,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认真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积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六)加快重点工程重点区块建设,完善城乡基础设施

以“八网八区”建设为主线,基本建成委羽山新区、商业街区、江北商务区、铁路中心客站区、*港*港区,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加快供水管网改造和建设步伐,提升新水厂一期工程供水能力,使全区供水能力提高到每日28万吨、城区每日20万吨,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基本解决全区群众的饮用水困难问题。到2010年,完成220KV拱东变、110KV委羽变、王林变、头陀变等8个输变电工程,完善网架线路。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大力推进以82省道延伸线、复线,北院线、黄长复线等干线公路为主骨架的五纵四横公路网络建设,全面完成康庄工程。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完成沙埠三级客运站和长潭、上郑、*3个乡镇客运站建设,完善公交车及城乡客运侯车点布局;启动建设王林一级客运站、院桥二级客运站。继续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整合网络资源,推动网络融合。围绕建设温台地区物流中心,整合物流资源,建设甬台温铁路*南站(院桥)物流园区。加快发展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统筹城乡流通布局,加强村镇商贸服务网络规划和建设,全面完成“万村放心店、千镇连锁超市”工程,繁荣农村商贸。积极发展新型金融企业、金融中介机构和信息服务平台,推进金融服务创新,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精心打造旅游网。加快东方美地项目建设,加快划岩山、松岩山、鉴洋湖等景点开发,打造环长潭湖休闲旅游线,初步形成“一心、三带、六景区”的空间布局。

(七)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快西部山区脱贫致富步伐,全面实施西部现代农业开发示范区建设规划,争取早日把西部建设成有机农业的生态经济区和休闲度假的品牌旅游区。着力推动经济欠发达乡镇加快发展和低收入农户增收,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加快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大力实施农业特色产业“强区强镇强村”工程,今年确保建成2个农业特色产业强镇和10个农业特色产业强村,到2012年,建成9个农业特色产业强镇和50个农业特色产业强村。加强农业专业技能培训,今年完成培训1.1万人,转移就业2500人以上,到2012年完成培训10万人,转移就业2.6万人以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村庄整治和宅基地整理,引导农民建房和居住向中心村集聚,建设一批小康型农村新社区。以垃圾清理、卫生改厕、道路硬化、污水处理、河道治理、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为重点,启动新一轮“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建设,今年建成58个整治村和3个市级示范村,到2012年完成418个整治村建设任务。切实加大对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力度,落实集体非农建设留用地政策,增强村级集体的造血功能。到2012年,实现低收入农户80%以上人均收入超过4000元,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八)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切实优化人居环境

坚持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并重、生活污染防治和工业污染防治并重,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工作机制。重点实施永宁江、西江、西官河、南官河、东官河等河道整治,拓浚城西河、永裕河等河道,逐步建设城区河道城市景观带。改建东浦闸、仙浦闸、永裕闸,开展九溪、元同溪、*溪等小流域治理。完成新一轮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完成规模上工业企业废水达标整治。推进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建设82省道北侧DN2000污水管线和铁路中心客站区块污水管网干管,完成7号、19号和20号泵站建设,加快三级管网建设,建成比较完备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在城区南片和宁溪建设相应规模的污水处理厂。完成长潭水库库区32个村庄和秀岭水库3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发展生态农业,减轻农村面源污染,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全面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确保实现“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力争每年优良空气天数保持在330天以上。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格执行各项环境监管制度,依法查处违法排污和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九)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进一步深化“平安*”和“法治*”建设,健全社会管理体系,依法保障公民权益,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群众利益协调机制,积极引导群众合理表达利益诉求。全面落实信访工作的各项制度,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工作,建立健全群体性事件预警和处置机制,有效预防并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健全区、乡、村三级服务管理网络。强化公共突发事件五大应急体系建设,实现应急管理“四进”全覆盖。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监管措施,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力争事故总量、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实现“零增长”。加强社会诚信建设,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以食品药品为重点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对事关群众日常生活的商品价格的监管,坚决打击制假售劣行为。加强司法保障,建立涉及民生案件的优先审查办理机制,积极实施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抓好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继续推进综治网络向村居、社区、企业延伸。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确保刑事案件稳中有降,特别是“两抢一盗”案件持续下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0%以上。

四、开展文化八项工程建设,努力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质量

我区建设文化大区的总体目标是:到2012年,全区努力形成一批文化品牌,建成一批文化设施,培养一批文化名人,发展一批文化产业,历史文物得到很好保护、开发和利用,文化发展的主要指标、文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居全市领先,把*建设成为全民素养良好、文化人才众多、文化设施先进、文化产业发达、文化体制顺畅、文化市场繁荣有序的具有深厚历史内涵、鲜明时代特征、浓郁地方特色和强烈时代气息的知名文化大区。全区上下要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掀起文化大区建设的热潮,认真深入地组织实施文化大区建设“八项工程”规划。

(一)实施文明素质工程。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万人践行文明风”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以“共铸诚信”活动为主题,打造“信用*”;以“双百结对、共创文明”活动为突破口,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多城同创”为契机,提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水平。

(二)实施文化阵地工程。加强区本级重大设施建设,要完成*书城、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宫(科技馆)、文化艺术中心等工程建设。大力推进乡镇(街道)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实现全区30%的乡镇(街道)成为“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50%的乡镇(街道)成为“*市文化明星乡镇”,乡乡(镇、街道)建有符合标准的文化站。以“基层文化俱乐部”建设为抓手,在全区不少于80%的行政村建成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成省级文化示范村10个以上,市级文化示范村30个以上,县(区)级文化示范村60个以上,初步实现全区村级文化阵地的基本覆盖;要在全区90%左右的社区建有文化活动场所,其中建成省、市级文化示范社区各3个以上,县级文化示范社区5个以上。

(三)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抓好题材规划,精心组织实施,努力创作一批符合时代特点、反映*特色的优秀文化作品,使文学、书法、美术、摄影、音乐、舞蹈、戏剧等各门类都有一批作品达到省内一流水平,力争在“五个一工程奖”、“群星奖”等全国性大奖评比中取得佳绩。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思路,完善艺术精品创作生产的决策机制、经费投入机制和激励机制,逐步建立文化精品项目公开招标制度和重点创作题材签约制,扶持推出一批精品力作。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轨并举的路子,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推动文化精品生产。

(四)实施文化传播工程。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区级每年举办大型文化活动10次以上。积极争取举办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性的文化艺术活动。继续办好新春音乐会、元宵晚会、社区艺术节、农民艺术节、广场文化活动等。不断创新基层文化活动,提高群众的参与面。加强对乡镇文化站干部和基层文艺骨干的培训,每年培训乡镇业余文艺骨干100名。大力开展文艺下乡、图书下乡、电影下乡等文化三下乡活动,为基层群众提供优秀的精神产品和文化服务。加强广电基础设施建设。全区基本普及数字电视,广播电视采编播设备全面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到2012年基本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的自然村全部通广播电视。

(五)实施文化研究工程。继续推进*文化研究工程。编辑出版《周炳琳文集》、《*忆旧》、《*历代人物》等系列文化研究工程丛书。重建双烈祠碑和“双宝珠”双塔,易地重建双烈祠。建成*名人馆和*乱弹艺术馆。策划制作一批反映*历史文化的音像制品,影印、整理出版一批乡贤传世古籍。建设历史文化街区,申报千年古县。

(六)实施文化保护工程。抓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2010年前完成淑德小学迁建、五洞桥维修等工程,重修杜范墓。到2012年,争取申报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一批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全面修缮文物保护单位(点)。开展文化古镇、文化村落、古遗迹整修与保护工作。大力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五个一”工程。振兴和弘扬宁溪作铜锣、二月二灯会、十里铺高跷台阁、民间剪纸、*白搭等传统艺术。通过5年的努力,抢救一批濒临消失的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建设一批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培养一批民族民间艺术家、确认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基地、建设一批民族民间艺术特色队伍。

(七)实施文化产业促进工程。确保文化产业产值年均递增20%以上,占全区GDP的比重达6%以上,一些主要文化指标要逐渐跻身全市前列。着力扶持现代传媒业、文化娱乐业、文化培训业、文化旅游业、印刷出版业等五大文化产业。进一步深化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争取到2012年前完成区电影公司、影剧院改制。发展农村电影事业,每年每村每月放1场电影,实现“2131”目标。进一步繁荣城乡演出市场。倡导和扶持发展新型娱乐项目。通过实施《20*-2010年全国娱乐场所阳光工程》,到2012年,要建成1-2家大型综合性娱乐中心。通过实施星级网吧管理模式,实现城区80%网吧达到经营500平方米以上,计算机数量200台以上,在全区发展一批信誉好、实力强、经营规范的网吧连锁企业。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开发具有*特色的自然景观、历史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融合的旅游休闲市场。

居民文化范文第5篇

今天这个会是在我的提议下召开的,回想下恐怕咱们好长时间没有开文明委的会了。因为我想,既然是委员会,就要请各位委员坐下来,我们一块商量我们的工作。委员会是我们党的一种工作方法,请大家坐下来,就证明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单位的事情。因为文明委涉及到方方面面,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既有党群口的也有政府口的,你们各位委员是受你们单位的指派,代表你们的单位,代表你们的科局参加我们的会议,因为你们的发言得代表你们的行业,代表你们的单位,因为这个席位是指定的席位,变动职务以后,单位就要改派别人。共同研究一下我们文明委下一步的工作要点,共同找一找你所代表的单位在文明委中担负的职责,这就是我的初衷,也请大家共同做好这个工作。既然你们单位选你担任这个委员,就要尽好责任,今天是大家近几年来第一回参加文明委的全委会,我也是第一次担任*县文明委主任,但是在座的好多同志已经是文明委的老委员了,我是新委员,我还需要向大家学习,在这里我跟大家交流一下我的看法,讲得对的你们多表扬,有讲的不对的地方大家多批评。

我们要找清楚文明委是干什么的。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文明,过去我们说过很多,这里我主要说两部分内容一个是物质文明一个是精神文明,说白了就是肉体上和灵魂上的享受。我们今天讲的精神文明已经是扩大了的精神文明。我们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在社会上要讲公德,有工作的人讲职业道德,有家庭的人讲家庭美德,一个人要讲个人道德、个人品德。所以我就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跟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文明委的主要任务是干什么的,两条,或者是一句话,就是倡导文明的,反对不文明的,我们就是要做这些事。我们知道什么是文明的什么是不文明的,我们怎么去倡导或者是我们需要去做的一些工作,所以我们总结近来做的一些工作,确实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离广大人民的期盼、离上级党委的要求、离我们文明委本身的职责,我觉得我们干的工作还不够,我们取得的成绩还不值得我们去骄傲。文明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说文明出行,总是看到很多不文明现象。闯红灯的、随地吐痰的、超载的,这是我们出行的方式。建筑工地也存在不文明施工现象。看看我们的生活,浪费粮食、不讲卫生等不文明的行为随处可见。我们不文明的生产方式、不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文明的社会交往,打架的、斗殴的,我们过去的社会治安……今天不谈成绩,只谈问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流方式、思维方式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努力改善。这是我讲的不好的现象。反对不文明的我们反对的还不够彻底,提倡文明的我们现在提倡的还不够,传统美德已经进学校、进课堂、进单位、进社区、进家庭还不行,关键是进脑子。改变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是很困难,尤其是我们这种相对来讲交通不是很发达、信息比较闭塞、传统影响还比较深厚的地方。所以针对我们的任务,提倡文明的反对不文明的,我们有许多事情需要做,我们文明委就是干这个的,而且我们也涉及到好多载体和工作方法,四十佳、双百佳、我们的节日等等,文明单位、文明窗口等等,这些载体也在我们过去的工作中发挥了很多的作用。但是我在想,要提出更高的标准,所有的品牌都打造成一个,因为我们的工作缺乏龙头。能不能归总到“爱我家乡爱我*”方面,提升到一个统一的主题上。我们讲任何工作都要讲品牌性,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这样。

第二个我讲怎么干。怎么干呢?我想要抓住几个重点,第一个要抓住信仰。精神文明建设说白了就是教育我们干什么。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文明委就是影响人、育人的。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我认为分为两大类,一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好多传统我们需要继承下去;第二个是用我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去武装我们的头脑,但是在民众中就要分层次,叫老百姓都去信仰、都去讲共产主义,这是我们一个很大的理想,实际做起来很难,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讲共产主义的话那我们就已经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了。就民众而言,需要信仰什么,体现在什么地方?首先是爱家乡爱集体爱*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达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共产党。就一般群众而言,能做到这些就可以了。所以我们教育人要从最初开始,首先教育人要当个好人,再就是办好事。这也是做人做事做官的问题。所以我们讲信仰,就我们共产党员来讲我们的信仰就是信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一脉相承的。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好这些工作,让人民群众理解我们这些做法,在这些人中间选拔优秀的培养为入党积极分子,这件事情不光是组织部门的事情,也是宣传部门的事情,也是我们精神文明委的事情,我们要做好这个铺垫,做好这一项基础工作,从过去讲就是做好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在建国60周年之际,我们开好这个精神文明委员会就是要打造我们的信仰,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怕的。没有信仰,四顾茫然,没有方向。第二个我觉得要有信心。没有信心就会精神不振。讲过人总是需要一股子精神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血气没有了骨气这个人做什么都不行,我们讲钉子精神,雷锋同志讲木头没有缝都是硬挤进去的,人有精神体现在方方面面。干工作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我们要主动开展工作,不能别人说一下我们动一下,别人不晃了我们就不动了,有时还唱反调。我们的作风建设一定要严格起来,我们文明委要做的是把文明的现象找出来把文明的人物树起来,把文明的方式告诉大家。干的好,活得好,加起来及是干活,人要不干还能活么?人要有点精神,这个精神就是斗志,要鼓舞斗志,如果我们总是躺在功劳簿上,甚至没有功劳的躺在苦劳簿上睡大觉,这样的人进步不了、有这样人组成的单位也进步不了,整个县的工作也进步不了。我们文明委的工作要去鼓舞人民勇于干事、勇于创业。

为了完成我们的工作我们要抓住几个方面。一个就是要找准重点的领域,什么是重点领域?县委县政府最近要抓的这些工作就是我们的重点领域,我们城乡结对共建就要和新型乡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结合起来,我们现在讲进社区可是我们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社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也是我们现在的重点领域,整治的对象是环境。为什么整治环境?就是因为不文明,经营的占道经营搞店外店、走路不讲规矩、不讲卫生。第二个要找到重点群体。这个很明确,就是青少年,因为他们在个人的世界观没有形成之前是可塑性比较强的。青少年这一块我们要抓两头促中间,一方面我们要把优秀的青少年模范典型找出来,另一方面我们要把困难青少年弱势青少年找出来,困难青少年是家庭贫困的、留守儿童,弱势青少年是指有心理障碍的、残疾儿童,我们都要找出来。第三个是把我们的载体培养好,干什么工作都需要载体,最早人们运送东西用扁担后来用手推车再后来用汽车,载体越来越好。通过一个好的载体,把我们的工作做好了,这样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第四个就是品牌要抓好。在载体的基础上我们要找出我们的品牌来,什么是品牌,品就是品位就是内在的质量,牌就是知名度。品牌就是知名度、美誉度。整个精神文明工作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打造一个我们的品牌,就像我们起名字都起起的很好很文明,工作也是这样品牌一定要抓起来。第五个就是阵地建设要抓好,无论我们干什么工作都要有自己的阵地,过去战争年代讲人在阵地在。现在阵地有两个方面,一是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攻占我们工作对象的思想阵地这是我们第一个阵地,第二个阵地就是我们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所采取的方式,如广播、电视、电台、网站。现在西方利用网络手段攻击我们,我们也要反击,我们中国也要输出声音,输出我们的文化。我们*下一步需要做什么,各文明委成员需要好好思考一下,我们*的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改革开放的文化,包括我们现在创新创业的文化,文化先是体现在个人身上,进而是体现在群体身上。文明就是要通过文化去占领,以文化人。我们要研究一下,*的精神在哪?*的文化在哪?拿出来让大家都来靠拢,或者拿出来都让大家讨论也行,老百姓发动起来都来讨论一件事情的时候,实际上他们也就融入了这件事情、这种思想。文化体现在方方面面,我觉的文化很深刻,文化体现在人的言谈举止上。所以我提出要重视这两个阵地。

如何做好我们文明委的工作,我觉得以后工作要与当前开展的各项工作相互融入,相互促进。特别是工作方法,需要注意以下这么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