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居民健康档案年终工作总结

居民健康档案年终工作总结

居民健康档案年终工作总结

居民健康档案年终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党中央、国务院在2009年4月提出《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称新医改方案),首次将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十二五”期间,全国卫生信息化总体框架已经确定为“3521-2工程”。工作的切入点是以居民健康卡为介质,共享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促进数据库的信息共享,方便居民得到全过程、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目前卫生部已编制完成了《居民健康卡技术规范》,正在研究制定居民健康卡管理办法和相关管理规范,将加大发放居民健康卡的力度,方便居民享受连续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智能卫生服务,改善就医环境。

2011年8月全国卫生信息化工作现场会议上,原卫生部部长陈竺强调:各地要加快建立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积极推动居民健康卡建设,结合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任务和要求,尽快在本地开展居民健康卡建设试点;要确保居民健康卡在卫生领域的通用及开放性,在保持主要功能、标准规范、密钥体系、管理主体都不变的前提下,鼓励与市民卡、金融卡等其他公共服务卡多卡合一,促进一卡多能,方便实用。

佛山市已率先建成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中心、区域预约挂号、智能健康服务网站等信息系统,并投入运行使用,实现了全市“六有一共享”的数字健康服务,为推进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卡发放、应用打下扎实的基础。为进一步丰富电子居民健康档案,佛山市卫生局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建设,着力深化卫生信息标准化的落地应用,加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安全保障管理,加快推进和深化智能卫生建设,使之为成为“四化融合、智慧佛山”智能生活、社会管理创新应用样板。

系统建设原则

佛山市居民健康卡建设按照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原则组织实施。在遵循国家健康卡标准的基础上,根据佛山市实际需要充实和完善技术方案,严格按照卫生部统一标准组织建设和运行。健康卡的业务系统采用高技术标准建设,要求具有先进性、开放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既满足当前卫生信息管理需要,又能实现各类金融功能应用需要,同时还预留未来的应用拓展空间(如和社保卡的对接),项目建设与现有佛山市健康卡现有系统能有效衔接。通过对居民健康卡功能的整合,在银行、卫生局和医院三方实现信息有效交换,拓展健康卡的应用范围,实现各类应用系统整合,做到共享资源、协同建设,一卡通用。通过在医院部署自助设备,优化医院门诊就医流程,实现即时支付服务,缓解医院“三长一短”问题,为患者就医提供方便。健康卡的建设突出以人为本,为群众提供便利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金融服务。通过建立健全运行管理体制,分层级、分规模、分步骤地实现健康卡的各项应用功能。

系统架构

1. 居民健康卡的管理

佛山市居民健康卡由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采集居民基本信息和健康信息通过专线加密发送给银行,银行把居民基本信息、健康信息与金融信息加密制作成居民健康卡,发放给申请居民。居民健康卡的挂失、解挂、补卡、注销向医院和银行发起,由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银行系统分别就就医和金融功能进行处理,并相互通知同步数据,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处理后再同步各医院数据。

2. 居民健康卡的受理

医院部署专用读卡器与自助设备可以识别、读写居民健康卡(可同时受理院内诊疗卡、佛山市民健康卡),通过自助综合服务系统实现自助挂号、自助缴费与自助查询打印等功能;居民健康卡上的诊疗和费用记录可实现异地就医和新农合报销。医院通过平台注册,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上可实现区域一卡通、健康档案查阅与预约挂号。医院通过与银行对接实现居民健康卡即时支付等金融功能;在银行网点可以实现居民健康卡预约挂号、查询,以及其他金融业务。

系统功能设计

根据卫生部“先诊疗后结算” 模式,为实现方便市民就医和健康档案共享的目标,佛山居民健康卡项目采用自助服务和人工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系统功能涵盖健康卡管理、自助服务、人工窗口、财务对帐、平台应用和银行应用。

居民健康卡管理

1. 居民健康卡信息采集

为防止居民在不同地方重复注册,在全国建立联网注册平台前,由省(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建立注册平台,负责本地区的健康卡注册和健康密钥管理。根据国家卫生部《居民健康卡技术规范》颁布的“卡号编码规则”,“居民健康卡的卡号采用公民身份号码(GB 11643―1999)”,因此,在信息采集时应通过二代身份证读卡器完成用户数据的基础建档。对其它身份证件的注册,待卫生部明确了相关制度要求后实施。

居民健康卡信息的采集单位为省(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单位(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等)。居民使用二代身份证读取基本信息资料后,采集人员打印信息采集表。采集信息电子数据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进行录入,采集表的纸文本按卫生部门相关要求保存。

2. 密钥体系建设

居民健康卡对称密钥管理系统采用两级管理结构,在省建立省级密钥管理中心,各地市根据实际应用需要可以拓展建立地区级对称密钥管理系统。

对称根密钥管理系统负责管理卫生部下发的省居民健康卡省级根应用密钥、并根据本省的应用产生及分散产生本省内应用的根密钥,每一级根密钥由上级根密钥通过本级标识(分散因子)分散而成。对称密钥管理系统以离线和在线两种方式为地市级密钥管理中心提供地区密钥生成服务。

3. 卡片制作

健康卡采集信息一方面由省(市)居民健康卡注册管理中心向制卡公司专线加密传送,以在芯片上生成健康档案环境;另一方面省(市)居民健康卡注册管理中心将健康卡信息中的“身份识别数据”和“金融应用选项”部分,作为金融应用的必要信息,每日集中汇总后通过专线加密形式向银行传送,供银行生成制卡信息后再由银行加密传送给制卡公司,在芯片的另一分区上生成金融应用环境。

居民健康卡中医疗应用和健康档案的管理主体为佛山市卫生局;居民健康卡的发放、介质和金融功能的管理主体是银行。卫生局的信息平台负责建立居民健康卡的信息采集、密钥、应用、黑名单等管理系统,保证居民健康卡在卫生业务领域的有效应用。中国银行负责健康卡信息处理、制卡、密钥管理、授权和清算等系统管理,确保健康卡中金融功能的有效应用。中国银行金融IC卡系统,在物理上通过专线的方式,与佛山市卫生局信息中心及医院连接,支持实时的电子数据交互,并严格执行卫生局规定的方式和数据格式,确保数据交互的安全。

发卡及相关自助服务

1. 自助发卡

医院使用自助发卡机给患者发放居民健康卡,首先提示市民放二代身份证进行读取,读取二代身份证信息之后将二代身份证信息发送给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医院HIS系统进行校验,如果未办理过相关卡,HIS系统进行信息登记,自助终端给市民发卡并打印凭条。

2. 自助挂号

对于持有居民健康卡的患者,可以通过居民健康卡在自助终端上完成挂号。系统首先提示患者插入居民健康卡获取患者身份,患者选择科室、医生,输入密码确认是否同意医生调阅健康档案,确定应付诊金和挂号费后,使用居民健康卡中的电子现金缴纳挂号费,完成缴费。

对于没有居民健康卡的患者,使用其他就诊卡,同时使用银联借记卡在自助终端上完成挂号。系统首先提示选择科室、医生后,确认是否允许医生调阅健康档案,市民确定应付诊金和挂号费后,然后支付。

3. 自助圈存和缴费

在自助设备上实现居民健康卡借记帐号里的钱圈存到电子钱包的功能。

对于持有居民健康卡的患者,可使用居民健康卡在终端上完成缴费。系统首先提示患者插入居民健康卡获取患者身份,系统显示缴费明细,市民确认缴费清单后,系统即从居民健康卡的电子现金账户中扣款。

对于没有居民健康卡的患者,使用其他就诊卡,同时使用银联借记卡在自助终端上完成缴费。系统首先提示患者刷就诊卡获取患者身份,然后患者插入银联借记卡进行缴费。

4. 自助查询打印

患者可在自助打印工作站上插入居民健康卡(含所有类型的就诊卡),选择查询项目(病历/处方/清单/检查化验结果),自助系统将连接HIS/LIS系统获取查询结果,并将可以打印的查询结果显示在屏幕上,由患者确定是否打印。如果患者选择打印,自助系统将查询结果输出到打印机。

5. 居民健康卡写入

患者可在自助设备上插入居民健康卡,选择查询健康档案,输入查询密码,自助系统将连接卫生局平台获取患者健康档案,并显示在屏幕上,由患者确定是否更新诊疗记录,如果患者选择更新,自助系统将把最新诊疗信息写入居民健康卡。

财务对账功能

银行系统会在每日的对账时间将当日的所有转账充值流水信息(包括交易时间、流水号、银行卡号、金额等),通过一定方式发送到银行前置机的指定文件夹内,医院信息系统从此文件夹内获取对账信息进行账务核对。

总体对账流程如下:医院信息系统根据所有自助终端在对账周期内的银行健康卡交易数据,产生对账汇总报表和银行提供的对账文件来进行总账的对账,如果总账不平,医院信息系统提供账务不平的终端号在该对账周期内的交易明细报表,将其与银行的对账报表进行人工或电子核对,找出错误的交易明细。

在结算时,首先进行总账对账,如果总账和总笔数都对,则不需要进行明细对账,如果不正确,银行按约定的格式生产对账文件,由医院信息系统自动按照流水号进行明细的勾对,将不正确的记录标记出来之后人工进行核对查原因。

自助终端记录了患者在本设备的银行健康卡交易记录数据。自助终端每天定时将交易记录上传给银行系统,同时向信息系统发出结账请求。

基于信息平台的支持服务

1. 基础服务

辖区医疗机构服务层:它是面向医疗机构的业务功能,通常包括申领新健康卡、挂失健康卡、修改卡密码、跨院就诊、健康档案信息查询等。

卡管理数据服务层:指在已采集整合好的业务数据基础上的业务功能;它服务于管理部门的统计分析,同时也提供医疗机构前台系统的互操作性,主要包括卡基本信息管理、健康档案信息查询、卡信息统计分析等。

健康卡外网查询服务:居民可以在佛山健康网输入国家居民健康卡卡号和密码查询自己的健康档案、预约挂号、就诊评价、修改密码等。

2. 与医疗机构接口

当市民在医院使用居民健康卡就诊后,医院应按照平台提供的接口文档,将居民健康卡基本信息、门诊信息、医嘱处方信息、收费记录、住院信息、出院小结、体检信息、检验检查记录、影像报告信息等上传至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随后,平台再对上传的数据进行整合处理。

3. 与银行接口

居民健康卡发放与介质管理主体是银行,使用与数据管理主体为各地卫生部门。银行对申领人资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生成居民健康应用个人化数据,并将个人资料信息批量发送给制卡公司,制卡公司将个人化数据(数据采集表)写入芯片与磁条。银行进行资料审核,将卡发放给持卡人。

银行同时具有居民健康卡金融功能的挂失冻结、解冻、补卡、注销等功能,银行应将处理数据同步到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保证一致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采用提供Web Service接口的方式来供银行调用,同时,银行需要将每天的发卡数量情况上报给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用于对比当天的发卡数量。

4. 与自助系统接口

医院部署自助终端设备受理居民健康卡,这些自助设备需要采集信息、查询档案、激活卡等工作都需要与平台进行互联。

调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健康档案信息,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体检记录列表、个人体检基本信息、体检报告列表、体检报告明细信息、献血记录列表、献血记录明细信息、检验报告列表、检验报告单信息、检验指标列表信息、影像报告列表、影像报告明细信息、医院就诊记录列表、医院就诊记录首页明细、医院就诊记录子索引列表、医嘱处方信息列表、住院病案首页信息、出院小结信息、某次就诊的检验报告单列表、某次就诊的影像报告单列表。

通过上述接口的开发,可在设备上通过自助系统方便查询居民健康档案信息。

5. 居民健康卡的读写

根据卫生部的《居民健康卡技术规范》,居民健康卡数据主要分为四大类:身份识别数据、卡识别数据、基础健康数据和管理数据。

身份识别数据是指持卡人的唯一身份标识,包括身份证件、人口学、联系方式等;卡识别数据是指与居民健康卡基本数据及发卡机构有关数据,包括卡基本信息、发卡机构信息等;基础健康数据是指与持卡人急诊、急救相关的静态数据,包括生物标识,免疫接种、医学警示等;管理数据是指与持卡人基本诊疗活动有关的动态数据,包括门诊摘要、病案首页、费用结算信息等,其中费用结算信息填写新农合住院结算费用。

健康卡的金融服务

居民健康档案年终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健康与医疗,是人类恒久不变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两点就更是尤为重要。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观念意识也开始逐渐产生了转变,对健康的追求和对医疗的保障越来越重视。但鉴于居民对自身病历病史情况不清楚、对基本的健康管理意识模糊以及基本健康预防、维护能力薄弱等多种原因,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愈发突显其社会价值。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化的普及率大大提高了各行业的工作效率。早在2002年,但汉雷教授最就以在中国引入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概念,他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上介绍了电子健康档案的理论,并开创了我国电子健康档案研究之先河。此后,各界学者都开始电子健康档案的研究加以关注,从而大力推动电子健康档案理论在中国的操作应用和发展。

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平台内涵界定

上海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平台是基于上海居民健康管理的电子信息平台,是居民健康管理过程的规范、科学记录的信息集成平台。具有统一的网络、统一的数据交互平台、统一的软件、统一的身份识别。居民可以在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平台上实现个性化健康管理,包括居民从出生到死亡的各项生命指标、个人和家庭基本情况、电子病历、体检记录、免疫接种以及保健服务等记录,满足居民自我保健、健康管理、健康决策的各种需要;政府可以实现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等健康管理与监督功能;健康服务机构(包括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机构、健康体检、慢性病维护等)对健康档案信息的互联共享,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用药和检验检查,可以实现健康评估与管理、基本医疗服务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项目的管理。

上海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平台最终目标就是让任何需要居民健康信息的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相关的准确信息,在知情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策。通过一定的时序性、层次性和逻辑性,将人一生中面临的健康和疾病问题、针对性的健康活动以及所记录的相关信息有机的关联起来,并对所记录的海量信息进行科学分类和抽象描述,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和结构化,是一个居民个人、政府、各类专业健康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的交互式的信息平台。

三、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平台基本功能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平台的建设是“以人为本”的数字化健康记录,归属于个人,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终身健康档案,其功能总体来说可以满足三方面的需求:一是自我保健的需要,居民可以通过身份认证查阅自己的健康档案,了解自己不同生命阶段的健康状况和使用的卫生服务的情况,接受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咨询和指导,提高自我预防保健意识和主动识别健康危险因素的能力;二是健康管理的需要,持续实时新的健康档案有助于卫生服务提供者系统地掌握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重要疾病或健康问题,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此达到预防和促进健康的目的,健康档案的共享将使居民跨机构、跨地域的就医行为以及医疗保险转移逐步成为现实;三是健康决策的需要,完整的健康档案能及时、有效地提供各类卫生统计信息,为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政策的制定以及突发疾病事件的应对提供科学依据。

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平台构架剖析

(一)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平台总体构架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平台目标模式的总体构架由五方面构成,分别是:居民信息注册与信息更新、个性化健康管理、政府监管、管理层级分布以及健康服务机构。其中人员注册主要分为妇女信息注册、儿童信息注册、老年人信息注册以及其他人员信息注册;而信息更新主要包括基本信息更新、患病历史更新以及诊疗记录更新。个性化健康管理包括居民从出生到死亡的各项生命指标、个人和家庭基本情况、电子病历、体检记录、免疫接种以及保健服务等记录。政府可以实现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等健康管理与监督功能。健康服务机构(包括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机构、健康体检、慢性病维护等)对健康档案信息的互联共享。

(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服务流程

管理服务流程大致有六大部分,分别为采集健康信息,健康评估,健康维护,健康干预,健康追踪及更新。根据采集到的健康信息,系统进行健康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帮助服务对象选择健康维护或者健康干预,从而达到改善服务对象健康的目的,即健康改善。健康得到改善意味着健康信息有了新的情况,由此需要健康的追踪及更新,时时刻刻了解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最后回到采集健康信息的流程,形成一个对服务对象进行健康管理服务的循环。

健康评估是指居民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电子健康档案及时留档、记录、更新、比较、提醒。集中察看现病史、既往史、用药史、家族史。及时提醒居民体检时间、注意事项和体检结果。考虑到有居民年龄较大,使用网络平台有困难的情况发生,应安排指定的人员以书面的形式或者口头告知。

健康干预和健康维护是两个不同的流程,却属于并列关系。实施健康干预是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管理健康,达到节约医疗费用支出、维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目的。在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平台中,健康干预分为预防干预和临床干预两大模块。预防干预分为健康咨询与心理疏导,旨在为居民提供疾病预防信息与知识,以及大众心理情绪病的信息传播如怎样减轻压力等。临床干预分为基本医疗服务、康复管理以及用药管理。针对已经进入临床治疗阶段的居民,除了有基本医疗服务为基础,平台还为其添加康复管理和用药管理。对康复进程中居民的健康恢复与病情反复情况的做及时记录和临床医疗的调整、跟踪管理居民临床过程中的用药情况(用量、生产等)。健康维护分为慢性病综合防治与养生指导(保健服务)。慢性病综合防治主要为各类慢性病患者建立病情记录并提供延缓或减轻慢性病的专家意见和方法。养生指导则主要从饮食、运动以及辟谷三方面为居民提供各类最新的专家建议。

健康追踪及更新是对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需要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及时在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平台上更新就诊情况,方便患者随时可以看到自己的病的情况,医生还能看到病人过往的病史,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病源所在,从而对症下药,此外,还可以建立医务人员与居民患者的信息互动,对于病情的改善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通过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平台管理服务流程,更加切实地做到“档案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的宗旨理念。参见图4-1。

(三)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平台对象健康管理服务

为了实现统筹管理以及提高管理有效度,课题组将服务对象根据健康程度分为四个大类,分别是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和特殊人群。针对这四类不同的人群,制定不同的健康干预或维护的手段,最到对症下药。

健康人群是指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规律以及作息时间的人群。对于这一类人,平台主要利用维护方案,通过运动、心理、营养、生活方式等一些方式在其基础上延缓衰老,强身健体。其中激烈运动有助年轻人新城代谢;运动量相对较小的。在心理的维护上,平台会为居民提供科学依据较高的心理测试,同时上传专业心理辅导士的一些心理建议。在营养指导方面,平台同样会提供一些健康度较高的食谱和一些科学饮食建议。

亚健康人群,是社会中人数最集中的人群,主要包括年纪大的人,还有长期竞争压力大的人,例如因用脑过度、疲劳过度以至于体力、精力透支等,这往往会让身心都严重超负荷运转,一旦身体承受不了负荷就会立刻生病。对于这一类人的情况,平台仍然会在运动,营养,心里,生活方式上对其进行加强化的健康维护,从而强化生理机能,抵御病体。

疾病人群,是指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地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并引发一系列代谢、功能、结构的变化,有异常症状、体征和行为变现的人群。平台主要通过门诊、会诊、特别门诊、专家门诊等传统形式的动态更新观察治疗。

还有一类特殊人群,是指由于个人生理条件或经济条件的特殊,而有较大的就医风险概率或较高的就医风险损失额的人群。对于这类人群,平台主要是从身心锻炼(心理疏导)、中医调理、机械训练等途径进行多方面诊疗,给予他们公平的就医以及康复机会。参见图4-2。

五、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策略性对策

(一)资金多方筹集

政府通过银行信贷、国债发行等多种资金筹集渠道,给予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平台资金支持。通过互惠互利的方法动员有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给予一定的经济资助,并根据社区居民的卫生需求,提供优质卫生服务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更有效地实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平台的价值。

(二)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施环境

政府需提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强化自我,努力完善软件硬件的设施配置,逐步引导社区居民树立“小病进社区,大病去医院”的意识。增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居民身边和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平台中的作用。

(三)加强卫生服务人才培养

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素质水平是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关键,通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继续医学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医患沟通以及地方语言技能培训,使他们不仅掌握医学专业知识,还要懂得心理学、社会学、地方语言等相关学科知识,提高他们的服务能力、沟通能力、岗位技能以及诊疗服务水平,才能取得社区居民的信任和依赖,最终成为居民身边的健康卫士和知心朋友。

(四)做好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过渡的准备

政府作为社会各部门机构的后盾,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中应考虑其建设基础,即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过渡时所面临各项难题。从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管理系统(收集、整理、归档、验收、入库)以及一系列标准、规范与法规的制定和推行都需要政府引导、决策。

居民健康档案年终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充分认识健康档案建立工作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和完成建档任务的紧迫性,各县(区)要认真贯彻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省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认真总结前一阶段建档工作中好经验和办法,对存在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提出对策办法。各乡镇卫生院要全面动员,除留下正常开展业务的医务人员外,其他人员实行“包村入户”将建档任务逐级分解,村医的配合下,整村推进,为所有农村户籍人口建立健康档案。对在建档过程中发现的疑似慢性病人,要动员其进行健康体检,以完善档案信息。

要加快电子化进度。各县(区)卫生局要充分发挥省卫生厅举办的全省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培训班学员的作用,建立纸质健康档案的同时。利用现有师资力量,对各乡镇卫生院电脑操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并及时指导解决电脑操作中遇到问题。对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软件厂家“省华东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反映,请求协助解决。

对全市今年建档工作任务按季度进行了分解,市卫生局根据全市目前建档完成情况及全年工作任务。

二、规范建档工作。提供档案服务

要严格按照卫生部《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要求规范建档。当前,各县(区)建档工作中。健康档案的基本内容应主要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和主要卫生服务记录两部分。

一)个人基本信息包括人口学和社会经济学等基础信息以及基本健康信息。应包含:

1.人口学信息:如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出生地、国籍、民族、身份证件、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

2.社会经济学信息:如户籍性质、联系地址、联系方式、职业类别、工作单位等。

3.亲属信息:如子女数、父母亲姓名等。

4.社会保障信息:如医疗保险类别、医疗保险号码、残疾证号码等。

5.基本健康信息:如血型、过敏史、预防接种史、既往疾病史、家族遗传病史、健康危险因素、残疾情况、亲属健康情况等。

6.建档信息:如建档日期、档案管理机构等。

二)主要卫生服务记录主要指是从居民个人一生中所发生的重要卫生事件的详细记录中抽取的重要动态信息。按照业务领域划分。与健康档案相关的主要卫生服务记录应包含:

1.儿童保健:出生医学证明信息、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儿童健康体检信息、体弱儿童管理信息等。

2.妇女保健:婚前保健服务信息、妇女病普查信息、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信息、孕产期保健服务与高危管理信息、产前筛查与诊断信息、出生缺陷监测信息等。

3.疾病预防:预防接种信息、传染病报告信息、结核病防治信息、艾滋病防治信息、寄生虫病信息、职业病信息、伤害中毒信息、行为危险因素监测信息、死亡医学证明信息等。

4.疾病管理:高血压、糖尿病、肿瘤、重症精神疾病等病例管理信息。

5.医疗服务:门诊诊疗信息、住院诊疗信息、住院病案首页信息、成人健康体检信息等。

三、严格工作措施。加快建档步伐

一)落实工作经费。加强考核管理。建立健康档案工作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建立并完善资金管理的长效机制,内容之一。各县(区)要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的监管。保证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应实行当年按规定建档比例全额预拨,居民健康档案补助经费。次年考核据实结算;超过规定建档比例的费用,转入下一年度结算。对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和管理等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各县(区)要进一步完善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绩效工资制度。把建立、使用和管理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工作作为卫生行政部门对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经费的拨付与健康档案建立的数量和质量等考核结果挂钩,做到奖惩结合,充分调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建档积极性。同时,要协调财政部门,将健康档案的保管保存、日常运行维护、人员培训以及信息系统建设等费用纳入当地财政预算,保障相关经费投入。

居民健康档案年终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为进一步推进全民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科学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广大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加快我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制定我区*8年健康教育工作意见。

一、加强领导,健全健康教育网络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进一步调整健康教育领导小组,选用工作责任心强、文化素质高的人员负责辖区内健康教育工作,以各乡镇卫生院、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为枢纽,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基层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完善工作网络。

二、深入开展“百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

按照淄博市“百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8年是开展这项工作的关键一年,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根据自己的职责抓紧抓好“方案”的落实工作,大力推行公民健康素质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全民健康素质的不断提高,实现健康保小康,小康促健康。

充分利用村(居)固定宣传栏,定期更换健康科普知识内容,发放科普资料,举办健康知识讲座,让市民了解和掌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组织居民开展经常性的健身活动。积极与各新闻媒体取得联系,及时将活动信息、交流。

三、规范健康教育工作档案

各单位要建立规范、完整的健康教育工作档案,做好“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的复查准备工作。辖区内的健康教育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总结,开展的各项大型健康教育活动结束后要有活动小结,开展的健康教育讲座要设计效果评价问卷。发放的各类宣传资料要建立领发登记,注意收集各类健康教育活动资料,及时整理归档,年终按时汇总上报。

四、专项专题活动:

1、充分利用各个卫生宣传日开展广场健教咨询活动。

2、创建健康教育试点村(居)行动。(见附件)

3、组织辖区内有条件的单位开展职工健康知识的考试、竞赛及健康教育专栏、黑板报观摩评比活动,促进辖区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4、主动组织或与有关医疗卫生单位协作开展“健康社区行”健康知识进社区、进村居活动,内容要通俗易懂,让群众能够听(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每个乡镇、办事处年内开展活动不少于10次。

居民健康档案年终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1.继续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按照《河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项目实施方案》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3年版)要求,免费向辖区群众提供10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一步扩大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覆盖面,提高城市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大力推进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妇女和儿童的档案建设,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工作。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提高项目执行效能。

2.深入实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做好2013-2014年项目实施总结,完善新周期项目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强住院分娩补助与新农合政策衔接,优化叶酸发放管理模式。开展项目管理人员培训和项目督导,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项目执行能力。

贯彻两纲,全面推进妇幼保健事业健康发展

1.加强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响应国家医改政策,做好公立医院改革的调研工作。继续开展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工作。做好2013年农村妇幼保健机构建设专项及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沁阳市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省级复核工作。以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契机,加强妇幼保健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适宜的孕产妇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突出强基层,建机制,加强妇幼保健体系网底建设。

2.依法规范母婴保健技术管理。

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河南省母婴保健管理条例》,修订完善相关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完善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建设。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将出生医学信息纳入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统一规划建设,逐步实现联网管理。

3.继续推进妇幼安康工程。

围绕危害妇女儿童健康的重大疾病,推动和指导各地深入实施妇幼安康工程。开展《母婴保健法》执法督查活动。为保障妇女儿童生命和身体健康,规范终止妊娠与结扎手术,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妊娠行为,以确保母婴安全,提高产科质量。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保障母婴安全。探索、总结流动人口妇幼卫生服务模式,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全面改善妇幼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公平性。

4.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指导各地逐步建立以妇女儿童保健服务规范内容为蓝本,以服务居民个人为中心,兼顾管理与决策需求的信息平台。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

促进社区卫生工作深入开展

1.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

进一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改造建设进程,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服务功能。落实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社区医疗服务数量和质量。

2.推进社区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总结交流各地推进社区卫生综合改革经验,加强分类指导,完善不同举办主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模式。落实财政投入政策,完善补偿机制。落实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核编定岗工作,全面建立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规范社区人员配置,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和绩效工资制度。

规范、完善居民公共卫生档案

健康档案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既往病史以及所有的体检结果等,是一份连续而完整的记录。为了让我市人民能够逐步享受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更好地贯彻落实2013年《河南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方案》,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我们力求做好完整详细的的妇女和儿童健康档案记录,现将开展情况小结如下。

制定了《城乡妇女、儿童健康档案实施方案》:包括服务目标、服务范围、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要求、考核指标等方面内容:(1)服务目标。在沁阳市辖区内的妇女和儿童进行健康档案建立工作,同时我们分析健康档案实施管理的经验及成果,使健康档案的实施早日进入立体化;(2)服务对象。以户为单位,建立妇女、儿童档案;(3)服务内容。建立孕产妇和0-7岁儿童健康档案,要包括居民的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四个部分的相关记录。具体如下:个人基本信息,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健康体检,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7岁的儿童、孕产妇的健康管理记录。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以上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记录、会诊记录等。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