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能源转型趋势

能源转型趋势

能源转型趋势

能源转型趋势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现状;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是全国拥有资源型城市最多的省份,共有资源型城市14个,即伊春、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大庆、黑河、五大连池、铁力、尚志、海林、穆棱、宁安、虎林。其中有地级城市7个,即伊春、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大庆、黑河。黑龙江省的资源型城市大都处于衰退时期。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突出,持续产业发展缓慢。石油、森林资源衰退,可采储量急剧减少,开采成本增加。资源型产业结构单一,持续产业规模小,难以弥补采掘业下降带来的增长缺口。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煤矿城市采煤沉陷区问题突出,油田植被和地质环境破坏严重,土地“三化”、水土流失加剧,林木蓄积量减少,森林生态功能减弱。同大多数资源型城市一样,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危机、经济危机、生态危机、人才危机、社会危机等五种危机。五种危机的存在为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提出了迫切要求。然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关键是人才,只有人才结构转型成功才能保证经济转型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矿产开发时间长短不同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异,黑龙江省各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和绩效开发状况也不同。而黑龙江省要在分辨各资源型城市的自身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及其绩效开发,显然有较大难度。为此,本文对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及其绩效现状进行分析,为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与开发提供决策借鉴。 

一、黑龙江省地级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状况对比分析 

(一)人力资源总体状况 

黑龙江省7个地级资源型城市中,人口数最多的是大庆,2008年年末总人口为277.23万人,人口数最少的是七台河,2008年年末总人口为90.22万人。从人口增长趋势上来看,资源型城市人口增长基本保持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状态,只有大庆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增长率。7个地级资源型城市中,非农业人口数差距非常大,最高的还是大庆,最低的还是七台河,但2008年大庆非农业人口数为136.8万人,七台河非农业人口数为50.91万人,相差2.7倍。从趋势上来看,非农业人口均呈增长趋势,表明这些城市的城市化率也在提高。7个地级资源型城市的从业人员数也存在较大差异,而大庆作为唯一的石油城市,其人力资源总量体现出显著的优势。总体而言,从业人员数量和总人口数量基本趋势一致,说明这些资源型城市在从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上差异较小。相对而言,大部分资源型城市在在岗职工平均人数上发展比较平稳,但需要注意的是黑河和伊春,这两个森工城市的在岗职工平均人数一直在减少。而大庆2008年在岗职工人数为52.71万人,黑河在岗职工人数为10.93万人,相差4.82倍,相对于总人口、非农业人口等其差距在加大,因此,伊春、黑河等森工城市在发展中处于相对劣势,而大庆则依然具有优势。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在资源型城市之间差距要相对较少,但大庆却也同样基本是失业人口最多的城市,这和其人口基数大有一定联系。7大地级资源型城市中,从2000-2008年,大部分城市的采掘业从业人员数量都在增长。从采掘业从业人员总量上比较,大庆市具有绝对优势,而鸡西、鹤岗、七台河等三个煤炭城市在采掘业人力资源上无论在总量还是增长率上都比较趋同。 

(二)人力资源三次产业结构状况 

鹤岗、鸡西、七台河、黑河等资源型城市在第一产业中的人力资源数量基本保持稳定状态,而大庆则是加大资源型产业的代表,在第一产业中的从业人员数量依然急剧增加。伊春则是经济转型成功的代表,由于采取森林、生态旅游的产业战略,在森林建设(第一产业)方面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力度是正常的。而双鸭山则是经济转型中的典型代表,由于政府一直在采取积极应对煤炭资源枯竭的对策,并努力进行经济转型,但在此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极不稳定,因此造成了第一产业人力资源剧烈波动的状况。伊春、黑河等森工城市在第一产业人力资源上具有相对优势。大部分资源型城市的第二产业人力资源水平是比较平稳发展的,甚至包括大庆这样的资源型城市。而伊春则通过成功的经济转型,将大量的第二产业从业人员转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是人力资源结构转型成功的范式。另外,黑河的产业结构调整也值得关注。而双鸭山政府的经济转型则需要进一步加强,要在充分考虑经济稳定的基础上实施经济转型。七台河、大庆、鸡西等城市在第二产业人力资源上具有相对优势,大部分资源型城市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在30%-60%之间,产业结构较为平衡。在第三产业人力资源上占有相对优势的是大庆、黑河、鸡西等城市,而缺乏优势的是伊春、七台河、鹤岗等城市。伊春要发展森林旅游业,第三产业人力资源比重必须提高,但近年伊春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确实呈增长趋势,显示出伊春市在经济转型上的成功。 

二、黑龙江省县级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状况对比分析 

(一)人力资源总体状况 

7个县级资源型城市在总人口上存在较大差异,如尚志2008年总人口为61.6万人,而虎林2008年总人口为20.5万人,刚好是3倍。而其他5个资源型城市则总人口数相对比较集中,都在30-45万人之间。其中,总人口占相对优势的资源型城市有尚志、海林、宁安等,而总人口不具优势的资源型城市则包括虎林、穆棱、五大连池等。从时间序列发展趋势上来看,除了五大连池在2002和2003年有较大幅度增长,而虎林在2002和2003年有较大幅度下降以外,其他资源型城市的人口增长率基本稳定。县级资源型城市的年末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在总体趋势上呈下降态势,在2003-2008年间,各资源型城市的年末单位从业人员数量相对比较平衡,在22000-38000人之间。其中存在人力资源优势的有海林、尚志、宁安等,而存在相对劣势的主要是虎林、穆棱、五大连池等。年末单位从业人员下降趋势比较稳定,但由总人口基本稳定,而从业人员数量下降可知,各资源型城市的社会负担也在逐年加重。 

(二)三次产业人力资源状况 

县级资源型城市在第一产业单位从业人数上均有增加趋势,且增长率也基本是一致的。从2001-2008年,基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1-2005年,是高速增长期,此时间段内第一产业单位从业人员增长迅速,尤其是尚志、铁力、海林等城市;第二阶段为2006-2008年,为回调期,第一产业的单位从业人员数量有所下降,但仍要比2001年要高较多。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的增多说明对于县级资源型城市,仍旧是以农业、采掘业等粗放型经济为主。县级资源型城市在第二产业上的单位从业人数则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也就意味着县级资源型城市的工业在退化。同样,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从2001-2005年,第二产业单位从业人数迅速下降;第二时期是回调期,即达到最低点后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又有所回调,第二产业发展回暖。 

三、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绩效状况对比分析 

(一)人力资源总体绩效状况 

14个资源型城市中,大庆、虎林、尚志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对较高,而五大连池、铁力、黑河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对较低。由时间序列发展趋势上分析,大部分资源型城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逐渐提升的,五大连池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低也是增长最为缓慢的。值得注意的是,虎林在2001-2006年曾经出现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迅速提升的现象,但到了2007-2008年,却又开始迅速下降,呈现出不稳定发展的迹象。综合而言,各资源型城市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上是比较趋同的,大多在1-2万元之间,这说明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还是较为均衡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从产出的视角分析人力资源绩效,如果从收入视角来研究,可采用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来反映一个城市的人力资源绩效水平。14个资源型城市中,大庆仍旧处于遥遥领先优势,而且其平均工资增长迅猛。职工工资较高的城市有大庆、鹤岗、七台河、黑河等,而职工工资比较低的城市主要有铁力、伊春、海林、虎林等,职工工资越高的城市,就对人力资源越有吸引力,也越能留住人才。从增长趋势上分析,增长较快的城市有大庆、鹤岗、七台河等,而铁力、伊春、海林等增长较为缓慢。 

(二)三次产业人力资源绩效状况 

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较高的资源型城市包括大庆、双鸭山、伊春、铁力等,而较低的资源型城市包括鸡西、鹤岗和黑河等;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增长较快的资源型城市包括尚志、宁安、五大连池等,而人均增加值增长缓慢的资源型城市包括鹤岗和黑河等。总体而言,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是呈增长趋势的,意味着第一产业人力资源绩效是提升的。14个资源型城市在第二产业上的人均增加值要比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高,而且资源型城市间的第二产业人均增加值差异也要比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的差异要大。第二产业人均增加值较高的资源型城市包括大庆、尚志、铁力、海林、穆棱、五大连池等,而第二产业人均增加值较低的资源型城市包括鸡西、鹤岗、双鸭山、伊春、鹤岗、七台河等;第二产业人均增加值增长较快的资源型城市包括尚志、铁力、海林、宁安、穆棱、五大连池等,而第二产业人均增加值增长缓慢的资源型城市主要有鸡西、鹤岗、双鸭山、伊春、七台河、黑河等。第三产业人均增加值较高的资源型城市主要有尚志、虎林、铁力、海林、宁安、穆棱等,可以明显看出,县级资源型城市的第三产业人均增加值较高,而地级资源型城市的第三产业人均增加值较低。 

能源转型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十三五;新常态;辽宁;经济转型

十三五是破解现实困境、把握、适应新常态的关键时期。新常态、新趋势决定经济转型,经济升级适应新常态、新变化。经济转型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经济转型发展、产业改造升级是辽宁积极应对下行压力、主动适应新常态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经济稳中求进、质量双升的应有之义。

一、十三五时期辽宁经济转型的客观困境

十三五是新旧矛盾交互叠加、风险挑战易发多发的时期。国际格局复杂多变、地缘政治曲折发展和金融危机深度蔓延使辽宁经济转型呈现多变、复杂和艰巨的新特点。正如中医治病救人,经济转型也亟需望闻问切、分析病理。这是直面病情、破解难题的基本前提。只有立足辽宁实际,把脉经济转型的重难点,对症下药,才能深刻把握新常态下转型发展的规律、出路和方向。

1.改革攻坚形势艰巨

经济转型是改革攻坚的“牛鼻子”,也是全面小康的“火车头”。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是破解多重现实矛盾、实现经济平稳发展的关键。在复杂改革形势下,经济转型发展与整体改革攻坚形势紧密相连。经济转型的艰巨性主要体现在:其一,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日趋紧张。在辽宁,产业结构矛盾成为制约经济转型的首要障碍。其二,经济增速逐渐放缓。经济下行根源于供需结构的深刻变化。从需求端看,外需疲软、内需不足成为制约辽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供给端看,产能过剩、效率不高成为辽宁转型升级的硬骨头。其三,行业风险隐患增多。通胀压力、市场风险交互叠加使行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2.外部环境复杂多变

放眼世界,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处于深度调整、曲折变革阶段。国际金融危机和产业革新运动使结构优化、经济转型更加迫切、紧要。主要表现在:第一,生产要素发生新变化。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传统优势的经济增长点正趋于衰退。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蔓延深刻影响经济分工和产业格局。资源、能源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逐渐收紧;信息、技术和管理等创新要素正活跃兴起。第二,经济增长动力发生新转向。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度蔓延使全球经济进入新的调整变革期。以出口、投资的传统增长动力正在衰退;消费的增长潜力、活力远未释放。

3.粗放发展问题凸显

单一、粗放的发展方式与经济的新变化、新趋势不相一致。新常态下,下行加大、增速放缓使粗放型发展方式面临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企业效益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人口、环境和资源瓶颈趋紧;资源利用和配置效率不足等。此外,传统的“铺摊子”、“大扩张”方式逐渐引发结构性失衡危机。在辽宁,优势产业发展疲软、新兴产业动力不足成为产业优化升级的拦路虎。这些都成为制约辽宁经济转型的关键因素。

二、十三五时期辽宁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

十三五时期也是辽宁经济转型发展的最佳窗口期。经济下行、速度放缓是压力,更是动力。高水平的改革创新、对外开放使市场的潜力、活力和动力不断释放。新常态孕育新能量,新经济呈现新特征。因此,十三五时期,辽宁经济运行呈现新特征、新方向。着眼十三五、把握十三五成为辽宁产业转型、经济振兴的根本出发点。

1.新常态为经济转型提供更多机遇

新常态将贯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成为辽宁经济振兴的指路明灯。在十三五,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等必须紧紧围绕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常态也意味着新机遇、新未来。首先,全面的改革开放是经济转型发展的基石。改革攻坚、简政放权和对外开放等战略大大激活社会活力、市场潜力和民众创造力。其次,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迅速。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生产、交往和营销方式,使生产、流通和服务更高效、更便利。互联网金融、跨境电商和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再次,新的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例如,美国的“再工业化”、德国的“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等。这些新战略、新举措为辽宁优势产业改造升级、质量提升指明了方向。

2.创新创造是经济转型的动力之源

创新是应对改革攻坚形势、破解转型发展难题的根本。十三五是矛盾风险叠加、机遇挑战交织的时期。创新成为引领辽宁经济转型的首要引擎。一方面,经济下行、增速放缓和风险增多等现实状况亟需发展新思路、新方式和新举措。惟有依靠创新、发展创新,才能有效应对转型的多重挑战。另一方面,改革创新是适应、引领新常态的必然选择。创新驱动是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改革攻坚需要创新,前进发展更需要创新。因此,创新将成为十三五时期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这要求:必须把创新置于核心位置;积极发挥创新的主导和引领作用。

3.均衡协调是产业发展的根本方向

均衡、协调和可持续是稳增长、促转型和防风险的战略选择。新常态下,产业优化升级与市场供求变化、区域发展特点和改革攻坚形势相联系。其中,供给需求均衡配置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依据。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供求的相对变化是准确进行产业调整的积极信号。提振内部需求、化解过剩产能和平衡供需结构仍是辽宁产业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工作。同时,在辽宁,产业的改造升级、进退有序是产业结构稳定、布局合理的现实要求,也是稳增长与促转型的最佳方式。因此,均衡协调适应经济新常态,体现十三五辽宁产业发展的新规律、新方向和新趋势。

三、十三五时期辽宁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

十三五是稳增长、转方式和调结构的关键期,也是辽宁经济发展的黄金期。新常态包含新趋势,新方式勾勒新未来。正确的转型道路、方式是推进改革攻坚、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复杂严峻的改革形势下,辽宁经济转型亟需着眼于新常态,积极发挥创新的引领作用,均衡化解各种矛盾风险,逐渐形成创新、协调和高效的转型新路子。

1.科学把握新常态的内涵、规律和趋势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和引领新常态是辽宁经济振兴发展的主线。转型的压力与动力、矛盾与风险、机遇和困境都根源于新常态。研究经济新常态、新变化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把握改革转型主动权的必然选择。一要,辩证认识经济新常态。新常态呈现新旧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和动力转换不足等特点。同时,新常态也使各种新业态、新机遇和新模式不断涌现。二要,有效适应经济新常态。新常态是动态的、可变的,与经济形势、市场变动等因素相关联。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必须着眼于经济新趋势、新变化,使经济转型更科学、有效。三要,全面引领经济新常态。经济转型需要从长远出发,精准分析新常态的规律、方向和趋势。在转型发展中,政府调控、市场竞争和企业创新是引领辽宁经济转型的有力武器。其中,科学调控是基础,竞争开放是关键,创新创造是源泉。因此,把握新常态是辽宁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

2.发挥创新创造在转型发展的决定作用

创新是破解难题、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三五是发展的五年,也是创新的五年。新常态下,发展根源于创新。创新使发展的深度、广度大大拓展。创新着眼于发展。新发展使创新活力、潜力不断释放。在辽宁,创新是破解经济困境、引领转型发展的强心剂。

这要求:第一,释放人的创新潜力。创新是人的特有活动。经济转型亟需调动人的因素,创新激活存量,使人才、技术和信息等活力充分释放。第二,创新转型调控思路、方式。思路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出路。在辽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仍是激活市场活力、优化政府服务的关键。第三,创新转型发展体系。创新是十三五辽宁经济转型的中心环节。新常态催生新理念,新理念需要新体系。在创新理念的引领下,逐渐形成技术、理论、制度和文化相衔接的转型新体系。第四,创新行业转型模式。立足辽宁发展实际、尊重市场规律,因地、因时制宜,才能实现行业、产业和企业的良性发展。

3.补短板、强优势成为均衡转型的重点

均衡协调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新常态下,发展瓶颈趋紧、风险隐患增多、矛盾压力叠加是辽宁经济的显著特征。其中,结构性矛盾是经济转型、协调发展的难点。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传统行业产能过剩;供需两端配置不均;新兴产业活力不足;产业布局有待优化。为了化解这些矛盾,转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找不足、查漏洞和补短板。这是均衡发展的第一步。以供给需求为例,只有两端双向发力,互相协调,才能实现供需结构的优化、平衡。同时,转型升级也须着眼未来,长远谋划,推动优势产业迈向新台阶。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具有独特的资源、技术和人才优势。要把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和开放共享纳入转型发展全过程。此外,注重新旧产业的融合衔接。这是增强产业活力、竞争力,提高转型发展效率的必然选择。

因此,十三五是辽宁转型发展的关键机遇期,也是机遇挑战并存、矛盾风险叠加的复杂时期。新常态是贯穿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我们只有立足转型客观困境,分析十三五经济发展新特征,明确转型路径,才能更从容应对现实挑战、开拓辽宁经济新未来。(作者单位: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研究室编写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年3月第1版

能源转型趋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趋势

人力资源管理是基于实现组织和个人发展目标的需要,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并科学管理组织所拥有的人力资源的过程。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的一种职能性管理活动的提出,最早源于工业关系和社会学家怀特·巴克于1958年发表的《人力资源功能》一书。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社会经济形态甚至社会结构形态正在或者已经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即从工业经济和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转变。在工业经济时代,资本无疑是一种战略资源,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而在知识经济社会,战略性资源则为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

一、人才开发的发展趋势

我国改革开发以来的摸索和实践说明,知识经济社会的核心就是人力资源。归根到底就是人才。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只要抓住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才能,那么这个国家、企业就会繁荣昌盛。随着市场经济发达程度的提高,企业间的竞争从产品经营竞争转变为资本经营竞争,又逐渐发展到智力资本经营的竞争。智力资本经营的竞争就是要将此人力资源和附在人力资源上的智力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本经营、开发、管理。因此,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应该重视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努力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成功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积蓄能量,挖掘潜力,在新一轮人力资源的激烈较量中奋勇搏击,保持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随着全球现代管理理论日趋成熟和深化,我国已经从计划经济的封闭型、粗放型管理,向市场经济的开放型、集约型管理方式转变。企业间的竞争已经由最初的产品竞争转化到人力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的第一要素。

1、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要求人才具有全面的素质和能力

人才是人力资源的核心,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就是智力资源,拥有智力资源的是人才。知识经济时代不仅仅需要人才真正拥有现代科技知识,还要求人才要有全面的素质和能力,诸如创造性素质和能力、鉴赏他人创造性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服从命令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思想品德、知识、出身、社会关系和个人历史等项目,其中最重要的是思想品质、知识和创造力。

人才、知识、经济三位一体,互相包容,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任何一个国家和企业如果没有一定规模和品位的人才资源作为支撑,都将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知识经济的进步刺激人才需求不断升级,带来了人才类型和结构的大调整,社会需求增加的人才主要集中在以下九类:信息产业人才、生命科学人才、新能源和再生能源方面的人才、新材料方面的人才、空间科学人才、海洋科学人才、环保科学人才、跨国经营人才、跨文化管理人才。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需求,不仅要对学历和职称等做出规定,更重要的是对人才的内在素质提出相应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知识面要宽,对高等数学、计算机、外语、社会科学、现代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都应当了解和掌握;第二,知识融合度要高,不仅要掌握多学科知识,而且要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第三,创造能力是人才的核心素质,是指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我们众所周知的财富名人比尔·盖茨,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他运用自己的知识创造性的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被称为创新型人才的标杆。

2、知识经济下人才开发的趋势

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是一场无声的、无形的、深刻的革命。他对我们现有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都要产生重大的影响,人才开发也不例外。知识经济下人才开发将有以下六大趋势:

(1)、由重视学历向重视能力转变。知识经济下,大量需要在素质教育下培养出来的既有知识、又有能力的“能力型”人才。单位用人已经从只“注重学历”向“既注重学历、更注重能力”转变,向注重人才的自身能力开发、提高人才的自身素质转变。

(2)、由单一性人才开发向复合型人才开发转变。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特征就是知识复合化。他既是科学家,又同时是管理专家;既懂得战略策划,又懂财务管理;既懂国内的法律政策,又懂国外的法律法规;既有独立的科研创新能力,又有将知识转化为商品的能力。因此,人才开发的重点也将从单一性技术人才的开发向复合型、综合性人才的开发转变。

(3)、由重视人的显能开发向重视人的潜能开发转变。一般来讲人的能力可分为显能和潜能。显能主要指人为生存而具备的种种基本技能,是多年开发所形成的人力资本。潜能是相对于显能而言的,他蕴含于基本技能之中,他既能因开发产生物质或精神的财富。也能因为某些因素影响而白白的耗费。知识经济要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因此,知识经济在注重开发人才显能的基础上,更要侧重于人才潜能的开发。

(4)、由被动开发向主动开发转变。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说是人才的竞争。每个社会成员在竞争中能否处于优势,归根到底是取决于劳动力的素质高低,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人的生存时刻充满了危机,这就使人们的学习主动性增强,要求知识更新、不断“充电”,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人才开发也随之由被动开发转变为主动开发转变。

(5)、由阶段性开发向终生开发转变。人的一生可以被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并且就个体最佳成才年龄及某方面的能力而言,有一定的黄金阶段,但从人力资源的宏观角度来看,人才资源开发将贯穿人的一生,人的一生始终处在一种不断“充电”和“放电”的动态开发过程中,从“零岁方案”到老年人才的“第二次开发”说明人才终生开发的时代的发展趋势。

(6)、由近距离人才开发向远距离人才开发转变。本世纪,全球已经步入了信息知识时代,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的使用和逐渐普及,人才开发将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单一的班级集中教学向分散化、多样化、灵活化教学方式转变,由面对面的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来获得知识的近距离教学向更多的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先进科技手段来获取知识信息的远距离开发的趋势转变。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1、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日趋重要

现代企业经营战略的实质,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为实现预定的目标而有效运用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的策略。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将促进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目标和战略,并把它和个人目标结合起来,达到企业与员工“双赢”状态。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将成为企业战略规划及战略管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不再只是战略规划的执行过程,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更加明显。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个企业如果想要获得或保持竞争优势的话,战略规划和人力资源对其发展和前途都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这两者必须紧密结合起来,因为战略规划的各个要素都包含人力资源因素,都必须获得人力资源的支持才能实现。基于此,很多企业都请人力资源专家实质性地参与战略研究和制定全过程,从而实现战略与人力资源规划在战略规划和和战略管理过程的早期就结合为一体。这种变化趋势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人力资源规划是衡量和评价人力资源对企业效益的贡献的基础,如果不真正清楚企业的战略目标,不将人力资源发展与企业战略目标紧密联系起来,人力规划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规划的一体化从根本上提供了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作出贡献的机会。

2、人力资源管理从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发展的趋势

人力资源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已逐渐从事后移到事前,对客户、业务和市场有必要深入接触和了解,在此基础上把握整个公司的走向和对整个行业的走势进行前瞻性预测,以实现人力资源的超前式管理。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实施了各种组织变革的计划,大多数人力资源经理成为这些变革计划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工作中,他们遇到的最有挑战性的问题是管理变革和再造工程。近年来,他们的问题又变成了促进员工参与、改进客户服务、支持全面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将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生产力上,将事务性工作标准化、自动化,而对设计、实施各种有利于提高员工生产力和企业的张体绩效的方案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这又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事前管理越来越重视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3、人力资源活动的经济责任以及对企业绩效的贡献将日趋得到重视

人力资源开发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培训和发展,主要研究培训员工的各种活动。第二阶段是人力资源发展,包括培训和发展、组织发展和员工生涯发展。第三阶段是员工绩效提升,或者叫绩效咨询,对影响员工绩效的各个方面都予以关注,并致力于员工绩效的提高。第四阶段是学习绩效,人力资源开发专家更加关注培训带来的收益,并将人力资源开发的关注点从培训转向以员工为主体的学习。第五阶段是学习者,这是刚刚兴起的发展方面,人力资源专家致力于挖掘员工学习的动力,使员工成为更有效的学习者和知识消费者,使每个人都成为主动学习的人。

近年来,人们进行了许多经验性研究,试图找到人力资源活动效益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美国的一个研究机构考察了成熟的人力资源活动与生产力、人员流动率以及财会绩效标准之间的关系。这项研究通过考察资本回报总速率、股东收益率以及价格成本差额,证明适当的人力资源活动与提高企业绩效之间的交互作用;适当的人力资源活动能降低人员流动率、提高按员工人均销售额计算的生产力。

4、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将由内部培管理逐步向外部管理的转变的趋势

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技术的进步扩大了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作用,使得各种规模、各种类型的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和工作人员都能利用计算机来开展日常管理工作,国际互联网已成为企业和获得人力资源活动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再造的媒介之一,正在和将要改变人力资源活动决策、管理及评估方式,使人们随时跟踪和监控人力资源活动对企业的贡献的愿望逐步变成现实。人力资源活动的经济效益越来越清晰可见了。

5、未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角色有重新界定的趋势,作用也日趋重要

众所周知,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作用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人事管理了,它的作用日趋重要,在未来的企业管理中将扮演以下三种角色:

(1)经营决策者角色。以前很长的一段时间,人力资源部门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行政管理部门,与企业的经营没有什么关系,只要把人事部门的人事管理工作做好就行。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人力资源的素质在企业经济效益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其管理的核心地位越来越突出,人力资源管理不再仅仅局限在人事工作方面,而且是要更多地参与到企业经营活动中来,成为一个经营决策者。他们要关注企业经营的长期需要,也要帮助直线经理和员工设立标准、制定计划,并进行日常管理活动。

能源转型趋势范文第4篇

国有资本的产业调整动向服从和服务于国际经济发展的总趋势。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社会步入网络化、电子化、信息化、知识化的发展阶段,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先导性产业和支柱性产业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化;国际经济的事例促成了产业结构在国际范围内的调整和位移;对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崛起改变了传统观念上的产业生命周期。

产业生命周期

产业生命周期是特定产品群或技术系统所构成的产品生命周期和技术生命周期的包络。技术生命周期是指企业开发出所满足的市场需求的出现、成长、成熟与衰退过程,这个过程是以市场价值的变动为依据的,而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企业用以满足该种需求所开发出的产品的市场价值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因而产业生命周期必然包含着产业出现直到完全推出市场经济体系的全过程,包括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处于相应阶段的产业分别称为幼稚产业、朝阳产业、成熟产业和夕阳产业。

一个完整的产业生命周期可用图1所示的一条连续平滑的仅含一个或不含极大值的曲线来表示,代表产业发展变动的长期趋势。不同国家,不同产业的长期发展趋势曲线在定量分析的精确表达中可能存在巨大差异。某产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构成企业战略选择的外部产业环境。基于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各种竞争态势,企业具有不同的战略选择。

一般而言,孕育期需要投入大量的先驱成本,在市场前景不明确、风险较大的项目上,只有少数企业才有这个能力,在这个阶段,市场调查与反馈研究是关键;在成长期,产业内竞争开始激化,企业应着重进行横向一体化,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当产业进入成熟期,市场增长潜力有限,企业一般采取纵向一体化或加强型战略提高其竞争地位,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一些产业在成熟期已全部或大部分转到发展中国家生产而返回国内销售;在衰退期,企业一般采用防御性收缩战略实行资产退出,或实行多元化经营实现资产转移。

“创造性毁灭”与超竞争

在动态竞争条件下,市场的均衡是暂时的。由于新技术的出现、技术范式的转换、消费者偏好的改变以及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和新经济的冲击,使得企业的现存优势并不能长久地持续。一个企业如果总是试图维持固有的竞争优势是十分危险的,正如R・迪阿维尼所说,企业主要的战略目标应该是主动打破产业中已存在的固有资源优势,去发现新的竞争优势;新的竞争优势还包括产业外的市场创新。这个理论就是熊彼特最早提出的“创造性毁灭”,它认为企业必须在“破”和“立”中实现超竞争。在熊彼特发展的企业竞争条件下,产业生命周期跨越技术生命周期的动态模型(见图2),又称超竞争模型。典型的例子是芬兰的诺基亚由一个木桨企业发展成为信息业巨子,其转折点是公司通过购并等扩张形式实现了其相关设备以及移动通讯技术范式的转变。

把握产业生命周期和超竞争对于维持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竞争优势是十分重要的。国有企业面对环境工程、基因工程、新材料和信息技术以及由此引发的创业变革与创新,就该着眼于创造未来的竞争优势,着眼于产业竞争态势和塑造产业构架的竞争力,通过“创造性毁灭”争取产业中的战略优势的获取是一个非常有战略意义的举措。

区位优势与国际动向

随着科技的进步,世界经济正逐渐联结为一个整体,各国的产业结构在国际市场的催生和比较利益的诱导下,正在变成世界产业结构的一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各国产业结构的相互补充和相互依赖,已成为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个趋势。这一趋势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产业形态的区域性转移把各国紧密地联系为一个整体。每个国家都在致力于整体科技经济实力的提高,本国的产业结构逐渐向新技术产业形态倾斜。而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普通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等发达程度或者欠发达的国家。以亚洲国家为例,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高速发展后,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四小龙”国家生产,70年代“四小龙”因此迅速成长起来,不得不在80年代将这一产业让位于东南亚国家,形成了日本高技术密集、“四小龙”普通技术密集,东南亚劳动密集的分工态势。

另一方面,区域性集团内部的产业分工合作日趋明显。各种地区性经济集团在创建初期主要是为了避免内部减免关税,对外统一关锐,但目前的趋势表明,集团内部的产业分工日趋明显。例如,欧共体内,传统产业多集中在希腊、葡萄牙,新兴产业多集中在英法等国。

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的深层次原因是国际分工所带来的比较优势决定的。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和国际市场自由化趋势的加强,这种优势较之以前表现得更加明显。在高关税时期,由于有关税壁垒以及非关税壁垒的限制,一国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十分有限,对一些十分有市场但没有资源优势的项目只有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但这往往受到国外金融政策的限制。消除或减免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之后,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缺乏比较优势的产品必将提高贸易双方的整体福利和贸易净福利。

在比较优势的诱导和国际市场驱动下。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表现出新的动向,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外向型产业结构优势正进一步显露

所谓外向型产业结构是指本国政府考虑到本国经济在世界中的位置,通过开放性的经济政策,使出口在GDP中占有较大比重的调整。外向型结构是比较利益的直接驱动。以泰国为例,在1983年至1987年的4年中,人均国民收入由810美元增加到879美元,速度十分缓慢。此后,政府把握住80年代中后期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一次机遇,把从“四小龙”转移出来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接受进来,扩大出口产业,1987年到1991年的4年中,年均GDP增长速度维持在30%以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飙升至1680美元。

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步伐进一步加快

传统产业是那些建立较早的基础物质生产部门,包括钢铁、石化、纺织、食品加工、建筑施工等,它为一国发展提供大多数基本物质产品,并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因而传统产业不可能也决不能完全转移出国内从而依赖进口,有必要对其关键部分进行高新技术改造。

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

技术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本身的要求,同时也是发达国家技术创新和维持超竞争优势的需要。我国已在引进新材料、生物工程、精细化工、微光电子等领域有重大进展,并在出口新兴产品中有重大突破。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可总结为:农轻重比例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企业内部生产组织方式将从大批量的生产转为发挥人的知识和创造能力;跨国集团发展迅速,产业的区域转移迅速,各国应重视比较利益的驱动获得比较优势;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日益加强。国有资本必须重视对传统产业特别是涉及公共利益性、国家安全性、经济命脉性、自然垄断性的行业进行改造升级。

国企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战略选择

国有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顺应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的要求和国内经济发展需要。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WTO的新成员,我国经济发展的取向是科技是经济增长的制高点,因而必须将国有资本投入到高新技术为先导的产业上来;其次,要注意WTO规则和世界经济趋势的影响。国有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具体可用“五个确保”来表述:

确保搞好大企业

政府要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有选择性地重点搞好大型国有企业,以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和形成规模效应。拿汽车工业来说,我国现有汽车生产厂商117家,年产量不足200万辆,远远比不上大众、福特等世界级汽车巨头中的任何一家的产量,没有规模经济和竞争力,成本太高,技术创新力量薄弱,产品难以升级换代,最终必然失去生存空间。世界产业结构发展的总趋势是劳动、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过渡,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更优质的服务获取竞争优势。因此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充分发挥组合优势、综合优势和尖端优势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是国企改革的关键所在。

确保上好大项目

对于改造,交通通讯等大型国有工程项目,必须保证资金落实到位,专款专用和国家控股。大型项目是将新技术引入生产进而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最重要的基础和纽带,是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没有足够的投入是不行的。同时要加强企业间的技术协作,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在个别企业,利用技术指导,技术转移和技术共同开发等形式,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并通过企业间“产业技术研究组合体”,提高企业整体技术研究水平,保证在大项目中技术支撑的需要。

确保“走出去”与“引起来”相结合

加入WTO后,市场竞争的国际化,生产和销售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继续实施“引进来”战略向全球化市场提供自己丰富资源的同时,国有企业应积极地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到全球市场上去补充稀缺资源,逐步实现资源配置全球化。“走出去”主要是输出国有资本,以便更好的利用国外资源与市场,特别是我国在一些具有竞争优势又确立了全球化理念的大企业集团如海尔等已经“走出去”并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确保搞好西部大开发

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西部有丰富的资源;国有资本要利用西部的资源优势,加快进行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国家已经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中部地区的国有资本在重组和调整过程中应该利用“近水楼台”的优势,挺进大西部,既能促进国有资本改组,又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

确保中小企业放开搞活

能源转型趋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产业转移 承接产业转移 中部地区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信息技术发展飞快,世界产业结构和分工体系发生了深刻变革。生产要素跨国界、跨地区流动日益频繁,产业转移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中国的经济地位正日益提升,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进入实质性阶段,中部地区正成为国内外产业转移重要的聚集地,探讨推进中部地区转移问题意义重大。

一、 产业转移概念和国内外产业转移动向

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目前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方面的理论有很多,主要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论、产品生命周期论、梯度转移论等。这些理论都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产业转移的动因、模式等。

进入新世纪,关于产业转移方面的研究更加深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从国内来看,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是主流,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层次逐步提高,并且出现了产业集群式转移的趋势。国际上,产业转移呈现多元化、多梯度发展的趋势。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产业供给链整体转移态势。

二、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和劣势

1.中部地区的优势

一是中部地区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中部地区矿产、能源、水、土地、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贯通南北,交通便捷,承接出口导向型和物流产业优势明显。

二是中部地区消费需求旺盛,劳动力优势明显。中部地区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的消费方式、消费理念都不断更新。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推动,一定会带来更广阔的消费市场。中部地区剩余劳动力较多,高校、科研院所数量多,科研人才多,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三是中部地区一、二产业基础雄厚,第三产业增长明显。首先,具有农业比较优势。中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各种农作物、经济作物产量居全国前列。其次,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基础稳固。中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为发展重工业提供了资源优势。工业门类齐全,产业转型升级日益加快。此外,近年来,信息、物流、房地产、金融等第三产业在中部地区有明显的增长。

2.中部地区的劣势

一是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中部地区科教文卫水平水平与东部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对资金、人才、技术的吸引力偏低,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这些给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带来困难。

二是支柱产业发展速度较慢。虽然中部部分地区加快推进支柱产业发展,但是发展方式单一,产业、产品趋同,资源优势没有形成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一些产业集聚区、企业集群仍处于成长阶段,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集群。

三是基础设建设较薄弱。受制于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中部一些县级以下地区交通运输条件较差,同时,基础设施建设整体上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这些严重阻碍了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当前,从国内外产业转移特征和发展趋势来看,中部地区将成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这在促进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中部地区要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这里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一是定位好,找准产业承接的模式。中部地区在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随着国内外地区产业发展受制于水、电等环节成本上升,中部地区可以采取低成本型的模式进行承接,还可以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中部地区资源丰富,对于那些资源依赖型较强的产业要有选择性的承接。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

二是处理好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要吸纳适合中部地区发展,能够与本地原有产业相融合的产业。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制定出适合产业融合的战略制度。

三是处理好工业化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中部大部分地区城镇化水平低,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大,实现“三化”协调发展是该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一方面要大力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地区要明确自身发展定位,积极承接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联系密切的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将农产品加工业、销售、运输业和农业联系起来,以工业化促进农业现代化。要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配套服务和相关政策落实,吸引产业到本地发展,实现经济增长由量向质的逐步过渡。

四是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好的投资环境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要为企业公平、公正、自由的竞争环境,这是优化投资环境的基础。要不断加大投入,加快交通、水电公用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硬件环境。同时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陈耀.产业资本转移新趋势与中部地区承接策略[J].中国发展观察,2009.

[3]丘雪薇.国内外产业转移新趋势及启示[J].广西经济,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