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层住宅建筑标准

高层住宅建筑标准

高层住宅建筑标准

高层住宅建筑标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建筑施工;要点

中图分类号:TU761.6 文献标识码:A

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高层建筑施工成为了城市进行建设的主流。高层建筑具有高度大,层数多,建筑结构的类型多样,工期相对长,建筑的投入较大,对工程的质量有较高的要求等众多特点,因此,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要对建筑施工进行有效管理,对建筑的结构质量也要相当重视。以下针对高层住宅建筑施工的要点进行探讨研究,这有益于高层住宅建筑施工高效进行。

1 高层住宅建筑概述

高层住宅是指7层以上以及房檐高达20米以上的住宅。根据它的外部形态结构,可以分为塔式,墙式以及板式这三种;根据它内部空间的组合可以划分为单元式结构和走廊式结构。高层住宅是基于人口增多,土地资源有限这一状况而出现的。高层的建筑,能相当大程度上节约我们的用地,给更多的居住人口增加住房,比如同样的地基建7层住宅与建14层住宅,无论是土地的利用率,还是住房以及可居住的人口来说,高层的住宅都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在有限的地基面积下,住房和居住的人口都提高了一倍。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密度以及建筑密度都相当高的地区,高层住宅建筑的出现都能较妥善处理来自各方面的矛盾。国家对于高层住宅的建设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在一些较大型的地点,建筑高层住宅能够对节约土地资源产生十分显著的效果,同时具备适应的技术条件,设备设施和满足经济条件时,可适量建造高层的住宅。

2 高层住宅建筑施工要点

人们生活重要的四个组成部分是衣、食、住、行。住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合适的住所才能让人们更好休息生活,是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所以,住宅对人们的生活来说意义重大。住宅关系到人们的基本生存,对高层住宅的建筑施工一定要注意一些要点,才能更好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在高层住宅建筑施工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2.1 高层住宅建筑的工程测量要严格进行控制

轴线、垂直度、标高这对高层住宅的建筑来说,因其涉及面比较广,进行操作的难度大,会经常发生不准或是位移现象。作为高层住宅建筑的一个大难点,就是对这“三线”的把控。

(1)加强控制垂直度。控制建筑的垂直度,是高层住宅建筑质量的根基。保证建筑垂直地面,才能保证建筑工作的质量,不会出现倾斜坍塌事故。为了保证高层住宅建筑的垂直度,应该根据建筑的楼柱网的分布情况,先确定四个楼柱的位置。在安装这四个角柱的模板时,利用柱外侧往上延展出的厚度线,然后再次立模,支撑,利用传统的吊线方法对立柱的测量进行测量。在保证百分之百垂直度之后,找准模板的外边线进行加固支撑,灌注混凝土。之后拆除四角柱,其他的列柱都以四柱作为基线,以求达到有效控制垂直度和平整度。

(2)加强控制轴线。在高层建筑施工进行中,因其脚手架和施工层面同时向上,这样的话,外层的基准点就无法准确的测量。一般的情况下,会在施工中对轴线进行复核,如果无误的话,就按照一层楼面预埋钢板,在钢板上标明主轴线的控制点或控制轴线的控制点;二层之上的施工,就把一层楼面的作为基准,而后在每层的楼面的相应位置留设规定符合的方洞,用大线锤引测下层的控制点,之后用钢卷尺和经纬仪对轴线校正。

(3)加强控制标高线。对每层楼面的预控轴线的至少四个洞口进行标高定位,同时要提供多层标高的总和的再次审核,然后用水准仪超平,复核这四者是否处于统一水平面上。对所获得数据要反复进行复核,以求达到标高的准确性,达到标高的控制目的。

2.2 高层住宅建筑中控制混凝土的强度

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对混凝土的需求量比较大,所进行的施工周期长,受气候包括工作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混凝强度的离散,甚至不合格。所以,必须做好对混凝土强度控制这一关。要制定对混凝土的良好养护,实行严格的养护。对于混凝土的养护要有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从养护工作的开始到养护结束,专人负责,培养养护意识,对混凝土的养护要实行全方位的管理,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高层住宅所用的混凝土多是泵送混凝土。这种混凝土不仅能够有效地让施工周期有所缩短,而且能有效提高混凝土在施工中的性能。在一些工程的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混凝土并不符合施工要求,强度不足。对于混凝土的材料,要严格把关,施工中严格按照混合比例,不得随意改变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严格评定。在实际的评定检验过程中,要对相应的规范、规程进行理解掌握,这样才能对实体混凝土进行准确检测,并做出准确评定。

2.3 加强控制高层住宅建筑裂缝

高层住宅建筑的混凝土量普遍较大,强度较高,还有地下室,所以,就很可能会产生裂缝。要采取各种有效可弥补措施,对建筑裂缝加强控制。

2.3.1 对于地基探槽工作的加强。相对复杂的地基,在基槽开挖后要进行全方位的钎探,勘探出软弱位置后对其进行加固,再进行施工。设置合适的沉降缝,让其能够自由进行沉降,防止裂缝的出现。选用合适的混凝土,对沉降缝进行填补。作为沉降缝应该按照规定要求设置宽度,采用相适应的补偿混凝土技术。

2.3.2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在干燥炎热的天气,灌注混凝土,这样就非常容易导致裂缝的出现。针对这种问题,就应该在混凝土刚凝固之初再次抹压,同时加强对混凝土早期的护理,在其上面覆盖一些草帘保持湿润。在混凝土灌注之后,要保持通风,通过洒水增加湿度,效果也是很好。

2.4 安全管理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

2.4.1 做好开挖基坑工作,并进行支护工作。根据土质的状况,基坑的深度和环境做好支护审核,然后进行开挖。对基坑和基坑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处理异常问题。要对基坑进行基本的安全防护,不允许堆放杂物在基坑旁边,同时做好基坑内和基坑边的排水工作。

2.4.2 编制脚手架搭建方案。高层建筑的脚手架应该通过充分的计算,提出脚手架方案的时候,同时也应该附带计算书。

2.4.3 现场规范施工用电。规范使用标准的用电设备,在施工现场要有严格的配电箱设备。

结语

总之,随着生产以及科技的进步发展,我们的高层住宅建筑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仪器和施工工艺被广泛应用到了施工过程中。高层住宅建筑中的要点问题都是相当具有研究探讨意义的。

参考文献

高层住宅建筑标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层住宅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处理对策

现代土地资源日渐匮乏,在工程建设中为了节省土地面积,各施工企业大都采用高层住宅结构设计,这样既能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实现人口数量的有效集合,还能避免建筑施工材料的浪费,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然而,在实际的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中,部分设计人员的设计方案和建筑施工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这种情况的出现严重影响了高层住宅的安全性能和实用性能。正因如此,如何保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水准对于高层住宅的建设施工来说显得尤为重要[1]。

一.高层住宅结构设计案例分析

(一)高程住宅结构设计的工程概况

某一高层住宅区位于某市的中心地段,该地区的建筑总面积大约为20万立方米,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建筑工程。该高层住宅区域的楼位设计是一个五幢高层住宅楼层结合而成的建筑工程,分布为地下两层、地上三层的设计模式。该建筑工程中采用的建筑结构是平面体型比较不规则结构。

(二)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1.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

该高层住宅工程从规模上来讲属于大型的工程建筑,尤其是五幢楼层采用的是一体化的连接方式,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人员应该对高层住宅的建筑设计有一个全方位的认知。在对该建筑工程进行各种因素分析后,再进行高层建筑的设计工作,使设计比较贴合实际工程的标准要求。然而,在实际的高层住宅施工中,其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工程质量及工期难以得到保证。这些因素主要包括:首先,高层建筑结构的承重力和地下室连为一体的结构设计以及采用框架剪力墙建筑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实际施工问题。其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居民对建筑结构功能的要求以及抗震能力的要求也是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再次,建筑结构的计算分析也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一大重点。最后,建筑物周围的环境因素也会对施工造成影响干扰[2]。

2.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中的处理措施

该高层住宅属于住宅类型中较为复杂的一种设计,一般情况下,对于这种连体形的住宅结构设计,为了保证其结构的稳定性,除了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之外,还应该增加建筑结构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钢筋结构,同时在建筑底部增加底层柱。针对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中的稳定性要求,应该采用"L"型剪力墙设计,这样一来能增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另一个方面还能增强整个建筑物的承载力。其次,在高层住宅的施工设计中,各类数据的计算问题也是干扰结构设计的一大影响因素。因此,一般在高层住宅结构设计计算分析上多应该采用PKPM系列的SATWE程序。

二.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影响因素

(一)高层住宅结构的部分设计不合理

对如今的高层住宅建筑来讲,其住宅结构的不合理多半是设计人员对建筑结构关联性忽视,以致于造成住宅结构的承重性差、建筑物的抗地震倒塌能力不强以及建筑物本身的安全性能差等问题。例如,高层住宅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延性问题,以及屋面温度应力设置问题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因素的集合极有可能导致高层住宅结构稳定性和质量安全性问题[3]。

(二)抗震结构设计不合理

抗震结构设计是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比较复杂的一个环节,抗震结构的设计除了设计整体的框架以外,对于承重墙设计以及底层柱等局部结构设计,甚至是建筑材料的选择使用,都关系到整个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由于我国并不属于地震频发的国家,所以一些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并没有高度重视建筑的抗震设计,所以高层住宅结构的抗震设计中存在很多的漏洞和不足。

三.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的处理对策

(一)针对部分结构设计不合理的解决措施

针对以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归根结底是设计人员在对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认知上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以致于设计的住宅结构不符合居民对建筑物本身功能的需要或者不符合有关建筑物建设施工的标准要求。针对以上情况要先确立好整体性设计,并根据整体性的设计要素进行局部结构设计。这样既能保证建筑结构整体性不受破坏,还能为局部结构设计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建筑构件和屋面温度应力的设计,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因构件标准不合格而导致的建筑结构稳定性下降问题以及因温度应力设计值过大或是过小而造成的墙体开裂现象[4]。

(二)高层住宅结构的抗震设计

高层住宅结构抗震设计的要点:首先要求设计人员对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性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其次,需要专业抗震结构设计人员对高层住宅的结构特点以及可能发生地震的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同时满足抗震设计规范。再次,对建筑物的抗震结构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并严格控制建筑物的高宽比例。最后,为了提高建筑物本身的抗震性能还应该在高层住宅上加入抗震墙设计从而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及抗震能力。这样即便发生地震也能保护好居民的人身安全,并且将地震对建筑物体的伤害减小到最低。

结语:

综上所述,高层住宅的结构设计是建筑施工人员在满足国家对建筑工程施工结构的标准前提之下,对高层住宅结构进行的加强设计,能有效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以及使用安全性,从而维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然而,在高层住宅结构设计工作中,我们仍需要重视影响结构设计及建筑施工的问题因素。对此,文章结合某高层建筑设计实例,简要探讨了影响高层住宅结构设计几点因素,并阐述几点解决这些问题的举措,以期为高层建筑住宅结构设计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郑全楼.关于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6):7277-7278.

[2]贺伟莲.某超限高层住宅结构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2):46-50.

高层住宅建筑标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容积率;住宅间距;日照;健康住宅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加快以及新型社区的出现,每年都需要增加大量的土地用于建设,在不占用基本农田,保护耕地、林地的前提下,建设用地出现了短缺的现象,致使土地不断的升值,为了节约成本,节约土地而提高容积率,使利益最大化。本应该合理的住宅间距不断的缩小,出现了住宅间距的不规范化,甚至不能很好的满足最基本的采光、通风、消防等要求。

一 合理的住宅间距

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震、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住宅间距首先要满足的就是日照要求,既住宅间距必须要达到标准的日照间距。标准的日照间距:即当地正南向住宅,满足日照标准的正面间距。公式:L=α×(H1-H2),L为标准日照间距(m);H1为前排建筑屋檐标高(m);α为日照标准间距系数。

1.住宅建筑日照标准。

在建筑学上,我国被分成七个建筑气候区。在Ⅰ、Ⅱ、Ⅵ、Ⅶ气候区,主要应有利于住宅冬季的日照防寒、保温与防风沙的侵袭;在Ⅲ、Ⅳ、Ⅴ气候区,主要考虑住宅夏季防热和组织自然通风、采光入室的要求。在Ⅰ、Ⅱ、Ⅲ、Ⅶ气候区的大、中小城市和Ⅳ气候区的大城市,在大寒日的8:00-16:00之间至少应有2小时以上的日照,日照时间计算点为底层窗台面;在Ⅳ气候区的中小城市和Ⅴ、Ⅵ气候区的城市,在冬至日的9:00-15:00之间至少应有1小时的日照,日照时间计算点也为底层窗台面。

按照我国规定,每套住宅至少有一间居室,四居室以上户型至少有两间居室达到日照标准。另外,对于特定情况还应有以下规定:①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2小时的标准。②在原设计建筑外墙加任何设施不应使临近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③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宜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

2. 住宅间距不同方位的折减系数。

在无其他日照遮挡的平行布置条式住宅之间,在正南向偏东、偏西15°以内的方位角,应满足当地正南向住宅的标准日照间距;在正南向偏东、偏西15°-30°之间的方位角,应满足当地正南向住宅的标准日照间距的0.9倍;在正南向偏东、偏西30°-45°之间的方位角,应满足当地正南向住宅的标准日照间距的0.8倍;在正南向偏东、偏西45°-60°之间的方位角,应满足当地正南向住宅的标准日照间距的0.9倍;在正南向偏东、偏西的方位角大于60°时,应满足当地正南向住宅的标准日照间距的0.95倍.

3.住宅侧面间距。

条式住宅多层之间不宜小于6米;高层与各种层数住宅之间不宜小于13米。高层塔式住宅、多层和中高层点式住宅与侧面有窗的各种层数住宅之间应考虑视觉干扰因素,应适当加大间距,北方城市一般大于或等于20米较为合理,南方城市要求较低,但应满足消防要求,最小间距设为13米即可。

二 现代建筑有关住宅间距的问题

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规划不到位,对先规划后建设的思想认识不够深刻,或者规划做的不够长远,城市内的建筑物在还没达到设计使用年限要求就由于影响了新一轮的规划而进行推毁重建。好的规划应该是在做规划之前就应该考虑到今后的发展要求,规划做好以后,应该按照规划设计进行发展建设,不能随意的更改规划,不要破坏规划的整体性,规划要有一定的规划年限,要坚持规划年限的实施。

由于人们对规划设计意识认识的不强,导致一些开发商在建设时,不按图纸施工,在住宅间距上就有一些明显的问题出现。如增加楼层的高度,增加新的建筑物,使本应该合理的楼间距变成了不合理,往往是住宅间距不能很好的满足通风、采光等要求。一个城市建设的美丽不美丽往往是通过城市街道两边的建筑物体现出来的。临街用地的商业价值比较高,比一般城市用地的土地升值空间价值更大,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紧靠临街建筑物之后,一些小城市会建有住宅楼房。这样的住宅根本就不能满足通风、采光的要求,无法保证人们健康的居住环境。老城区内的房屋往往是杂乱无章没有规划,存在住宅间距明显不够的现象,常见前楼紧贴后楼。人们居住在这样的建筑物内部不会有舒服的感觉、健康的生活。好的做法是拆除一部分建筑物,保留一部分建筑物,尽量的满足住宅间距的要求,达到通风、采光、消防、卫生等要求,给人以居住的舒适感。

三 健康住宅

城市,作为人类居住生活空间的功能已在很大程度上被消弱,不再是人与自然和社会健康发展的乐园。改善城市功能,使城市朝着人居健康目标发展,是我们今天的历史责任。

重点放在我国现有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解决的,广大居住者反映强烈的住宅健康影响因素,明确功能指标的来源以及采取的措施,强调科学性、以科技数据为基础,建立健康住宅评估体系,健康住宅技术体系和健康住宅建筑体系。

健康住宅是在满足住宅建设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提升健康要素,保障居住者生理、心理、道德和社会等层次的健康需求,促进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住宅质量,营造出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四 结语

合理的住宅间距是现代建筑应该满足的基本要求,合理的住宅间距能自然的通风、采光,节约能源,使居住环境更加的舒适。

我们现在的规划设计中,尤其是新开发的小区和新修道路的临街建筑物之后的居住楼房,在设计时要能更加注重住宅间距的合理性,提升健康要素,促进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住宅质量,营造出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高层住宅建筑标准范文第4篇

关键字:住宅小区建筑;规划与设计;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F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住宅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最基本的场所,所以它的规划与设计的合格性直接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水平。而近几年来,在农村中住宅小区的建设也开展得如火如荼。随着住宅小区的增多,相应的政策法规开始颁布,以规范小区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一个优秀的住宅小区建筑就应该充分考虑到人们的生活习惯等,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让人们能够感到身心愉悦,当然也必须考虑到经济性。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规范的研究

为了提高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确保居民的生活环境需求,另外也为了更有效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国家颁布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1 居住区类型

按照可入住户数和人口规模,可以将居住区分为小区,组团和居住区三种,他们的划定标注如图1所示。

图1 居住区种类

2.2 住宅小区建筑的日照条件标准

住宅小区建筑在进行规划和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如房屋朝向,楼栋间距,楼房层数等都是需要考虑。这里以住宅小区建筑的日长为例,针对不同的居住者,进行规划设计时,日照条件会有所不同,老年人居住的建筑日照要求在冬至那天的日照时间不低于两小时。若对原有建筑进行改造是,要求在原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装备都不应该让旁边的住宅区的日照标准降低,图2是小区住宅建筑的日照标准。

图2 小区住宅建筑的日照标准

2.3 住宅建筑的间距设计标准

另外,对于住宅楼栋之间的住宅间距也有相应的规定,(1)条式住宅,楼层之间不应小于六米,而高层与其它楼层之间要求大于等于十三米;(2)对于高层的塔式住宅建筑,多层的和中高层的点式住宅建筑以及侧面有窗户设计的住宅建筑,由于需要考虑视觉效果,以及卫生条件,所以需要适当加大设计间距。

3 住宅小区建筑在规划以及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建筑规划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而住宅小区建筑的规划的综合性就更加强。衡量住宅小区建筑的规划标准是看它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三者是否协调统一。特别是当开发商一心只想着高额利润的话,会造成规划中只有建设施工的安排,而没有后期的管理,这样子就会造成小区建设出现很多麻烦。

目前,在进行住宅小区建筑的规划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如下所示:

开发商都希望能在有限的地基范围里,创造出更多的建筑空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往往就需要缩小楼栋的日照间距,增加楼层。这两种措施都会造成楼层低的建筑达不到标准的日照条件,并且也会影响通风性。

往往在规划中有安排绿化带以及一些供居民活动,休闲的娱乐设施等,但是在施工中,往往被取缔,然后有些开发商利用这些地段空隙进行插建,造成住宅小区的活动场所比较紧俏。

小区中的商业建筑面积增加,有些开发商出于自己的商业效益目的,增加了商业建筑面积,缩小商业建筑与建筑红线之间的距离,这破坏了小区规划的合理性。

目前,虽然小区数量不断增加,但是相应的服务设施却没能跟上节奏。在住宅小区的规划中,公共厕所等的建设被忽视,小区中的商业网点增加,造成客流量也相应增加,可是公共厕所却寥寥无几,甚至没有,这严重阻碍了小区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重视小区配套设施的相应建设。

4、规划设计高质量的住宅小区建筑

要想设计出高质量的住宅小区建筑,必须因地制宜,调查统计人们的意愿并尊重他们的意愿,有计划地进行建筑规划和设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住宅区及其周边环境的合理性。

4.1合理规划小区的空间布局

往往小区建筑会被划分成若干组团,而在有些设计方案中,虽然有考虑到将这些组团进行分隔,但是分隔得却不明显。一般情况下,应该用道路,或者是较宽的绿化带等来实现组团分隔。一个组团应规划成封闭院落,这是出于安全问题考虑的,若组团与外面的交通四通八达,那样子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外部的噪声会影响到居民的日常休息。根据人流导向,在小区设置一些出入口,并设有明显的标注提醒居民它所处的位置,要求变化中又有规律。

4.2住宅区的布置

小区中组团空间的布置,面貌与组团内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它影响着整个小区的环境质量。组团内的布置使用最广泛的是行列式布置方法,在满足所有楼层的采光度和保证通风性的前提下,可使用点条搭配,错开拼接等方式,把绿化地规划在中间,是绿地保持完整性,但是同时在规划的时候要考虑到居委会等公共设施的安置问题,不能把它们设在场地中间。同时组团还要有明确的领域划分界限,保证组团内居民的安全感和归宿感。

4.3加强住宅小区建筑的规划设计和管理

住宅小区的规划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规划的好坏不仅与规划施工有关,同时也和规划后期的管理有着联系。所以,(1)在小区建筑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划设计的方案执行,如一定要求改动,则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同意和批准之后才可进行改动;(2)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督管理工作,不定期地检查小区建设状况,这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同时,在进行住宅小区建筑项目验收的时候,要对相应的擅自改动规划设计方案的行为作出严肃的处理;(3)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应的小区建筑管理法规,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提高人们的守法意识。

4.4提出相应的住宅小区建筑设计原则

在规划设计住宅小区建筑时,要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目光要长远,要考虑到居民的长期需求,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人的因素,根据居民的需求去设计适合人们居住的建筑,以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在设计中,要做到整体规划,要考虑到小区内的方方面面的因素,统筹小区内的建筑,道路以及其他配套设施的安置,让它们有序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总结

在当今“以人为本”的时代里,人们追求的是高品质的生活,而住宅建筑与人们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在住宅小区建筑的规划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人们的居住需求,并结合当前的科技发展水平,使住宅建筑行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凯.城镇生活小区规划设计要点[J].民营科技,2011(6)

[2]刘海龙.发展生态建筑,改善人民环境. 住宅科技,2001,9.

高层住宅建筑标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强度;安全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建筑科学和建筑技术也有了高速发展。尤其在城市,随着土地的紧张,高层住宅建筑已经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高层住宅建筑的投入相对较大,且施工周期长,混凝土浇筑量大,工程质量要求较高等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高层住宅建筑施工的特殊性。笔者从进一步加强质量角度出发,结合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1 加强高层住宅建筑工程的测量控制

轴线、标高、垂直度对高层住宅建筑来说,由于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经常会发生位移或不准现象。“三线”的控制是高层住宅建筑的一大难点。

要加强垂直度的控制。控制垂直度是保证高层住宅建筑的质量基础。为了控制建筑大楼的垂直度,应根据大楼柱网布置情况,先将大楼四个边角柱的位置确定。在安装四个边角柱的模板时,沿柱外层上弹出厚度线,立模、加支撑,采用吊线的方法测定立柱的垂直度,在保证垂直度100%后,对准模板外边线加固支撑、浇筑混凝土。待四角柱拆模后,其他各列柱以该四柱为基线,拉条钢线,控制正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要加强轴线的控制。高层住宅建筑施工过程中,脚手架与施工层同步向上,导致从一些基准点无法引测。因此,在结构施工复核轴线无误后,以―层楼面为基准在最长纵横向预埋多块200*200*8mm 钢板,在钢板上标出控制轴线或主轴线控制点;二层及以上施工时,以一层楼面为基准在每层楼面相应位置留设200*200mm 方洞,采用大线锤引测下层楼面的控制点,再用经纬仪及钢卷尺进行轴线校正,放出各层轴线和细部尺寸线。

要加强对标高线的控制。在每层预控轴线的至少四个洞口(一般高层至少要由3处向上引测)进行标高的定位,同时辅以多层标高总和的复核,然后辅以水准仪抄平,复核此四点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以确保标高的准确性。这其中对四个洞口标高自身的准确性要求提高,因施工过程中模板、浇筑、加载等原因,洞口标高可能失去基准作用。为此必须确保引测点的可靠性,加强洞口处模板支撑,同时辅以直径为12钢筋控制该部位楼面厚度,确保标高的准确。在大楼四角、四周具备条件处设立层高、累计层高复核点,每层向上都附以该位置进行复核,防止累计误差过大。层面标高复核过程中必须实现每层面的四个洞口控制点与外层高复核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方能确认标高的准确性,达到标高控制的目的。

2 高层住宅建筑工程的混凝土强度控制

高层住宅建筑,由于混凝土用量大,施工周期长,气候及工作条件影响因素多,有时会发生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甚至不合格。因此,必须克服和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这一关。要制定养护方案,严格养护制度。大体积浇筑量大的混凝土应有养护方案,从养护开始至养护结束应有专人负责,从主观意识上要对养护有足够的认识。养护方案中应从人员、水源、昼夜、覆盖等多方面措施进行考虑,不漏主要关键细节。高层住宅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不仅能缩短施工周期,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但在某些工程上的使用表明,在配比、原材料、振捣控制严格的情况下,仍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分析其原因,多为抢工期、养护时间严重不足。

施工中要加强混凝土强度评定。在实际检测评定与检验中,需要对规范、规程的要求真正理解掌握,才能准确检测实体混凝土的强度,并作出正确评价。《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规定,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根据相应条件选定一种,这其中都涉及到一个标准差问题。高层住宅建筑由于施工周期、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气候条件相差大,混凝土试验值的离散性也较大,即标准差过大,如笼统地作为一批来评定,很可能不合格,因此应分批,按条件基本相同的划为一批进行评定,这样做既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也符合现场实际。

3 加强高层住宅建筑裂缝的控制

由于高层住宅建筑混凝土强度普遍较高、混凝土量较大、且带有地下室,所以,裂缝产生的可能性更大。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建筑裂缝的控制。

加强地基探槽工作。对于较复杂的地基,在基槽开挖后应进行较全面钎探,待探出软弱部位进行加固处理后,再进行施工。合理设置沉降缝,使其自由沉降,以防止裂缝产生,沉降缝应按规范要求宽度设置。合理设置后浇带和膨胀加强带,采取相应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混凝土中多掺纤维素类等,设计选用延性较好的材料。

从严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在干燥的有风天气或夏天浇筑混凝土,干缩裂缝是极易产生的。应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压,并应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在其表面覆盖麻袋、草包并保持湿润。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两年内保持空置房间内的相对湿度与室外相对湿度基本一致并不低于85%。这一要求可采取经常开窗的方法得以实现,有条件的地方定期洒水增加湿度则效果更好。

4 加强高层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高层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要从以下方面特别注意:要做好基坑支护。基坑开挖前,要按照土质情况、基坑深度及环境确定并审核支护方案,加强对基坑及基坑周边的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做好脚手架编制。高层住宅建筑的脚手架应经充分计算,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工艺编制并审核的脚手架方案应附计算书。做好规范立杆基础的设置,做好架体与建筑物结构拉结。脚手架与防护栏杆,对架体进行内封闭和立面全封闭。卸料平台应有计算书和搭设方案,有独立的支撑系统。

规范现场施工用电。重视采用TN-S系统,确保专用保护零线被用电设备使用;重视“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和落实“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总而言之,现代高层住宅建筑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一大批先进的仪器和施工工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施工中,这对设计、施工、监理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层住宅建筑中的很多问题都是些门类科学,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