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景观设计市场调研

景观设计市场调研

景观设计市场调研

景观设计市场调研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广场;使用状况;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 2015 )01-0039-05

Modern city square with ideal space and humanization design-A survey report of Nanning City "Wuxiang"Square utilizationLiu Yong(Guangxi Agricultural Vocation andTechnical College, Nanning 530007 , China )

Abstract: From the users' point of view, the utilization status of Nanning City "Wuxiang" Square was in-vestigated and evaluated systematically, under different age, gender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in-depthanalysis of the people manner who living, looking at and using city square, and Square landscape's impacton human behavior were made, so as to propose the use of human behavior or social activities to inspire andto create a city square landscapeis the basic way of humanization design.

Key words: City Square; utilization status; landscape; design

研究的缘起

城市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城市历史文化和艺术风貌,是城市精神生活的象征。广场为人们提供休息与交往的空间,它对于增进交往,丰富文化生活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近年来城市广场景观建设得到专业人士和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重视,成为了现代风景园林研究的热点。但是,长期以来由于重视功能分区、经济效益与形式主义的设计理念,广场的建设渐渐变为一种盲目攀比、不切实际、流于形式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广场的建设越来越脱离其城市功能的基本定位,转而追求表面的形式美学或是满足领导者的炫耀心理,忽视了使用者的行为、心理需要,造成了一些城市广场建设过程中人性的失落。那么在日益走向开放、多元、现代的今天,这种高速、大规模的城市广场建设中,如何为市民提供一个体现着城市历史文化、让人们喜爱停留、活动、休息的城市空间?带着这一思考笔者对南宁市五象广场(下简称“五象广场”)进行了使用状况调查研究,期望从中发现解决城市广场的设计与实际使用之间的新思路。

研究的目标、方法和工作框架

研究的目标

研究的目标是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南宁市五象广场的使用状况进行系统地调查及评价,探索城市广场景观如何设计成为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与关爱空间,为南宁市将来的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及建议。一方面是基于人们需求的调查,找出不同年龄、性别和文化背景等情况下的人们身处、看待和使用城市广场的方式,从使用者体验的角度系统地总结出关于城市广场景观使用状况的信息,获得反映真实客观的第一手数据;另一方面是景观作用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分析不同景观空间如何引导人们的行为变化,从而真实地发现五象广场景观使用现状存在的问题。

研究的方法

调研主要采取实地勘查、现场调查、发放调研问卷和照片记录相结合的手段,通过学习一理解一分析一研究一质疑的过程对五象广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由于“问卷法”较主动,调研的目的和内容能清楚的反映出来,并且能在短时间内了解大面积使用人群对同一内容的看法,既可获取大量信息,又可相对节约调查费用支出,因而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法。不同使用者对五象广场的感受不同,表现行为也不同,影响因素很多,不能在问卷中一一列举,因此在问卷制作时,对可能影响使用者行为的因素进行筛选。在研究方法上借鉴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并采取实地踏勘、照片记录相结合的手段,对五象广场的方方面面进行调查研究。

五象广场现状调查

位置及环境

五象广场位于南宁市琅东新区的商业金融中心,四周的高层办公楼、写字楼、图书城、银行、旅馆等构成了广场的边界,这里有南宁市最高的建筑――地王大厦,广场的底层是大型商场,商场中有餐厅、酒吧、快餐店等。公共交通在围绕广场的四条街道上都有分布,四条街道把该区域附近的居住区相连。此外,广场2km处是南宁市最大的城市公园――南湖公园。见图l,2。

概况

五象广场用地总面积77919m2,其中景观广场面积58913m2。是南宁市目前最大的以生态休闲为主体、将地面广场与地下商城融为一体的现代商业复合型广场。广场设计于细微处见真诚,采用线条明快、自然流畅的景观园林设计处理手法,配以科技含量较高的夜景灯饰,营造出-个大地景观艺术广场。五象广场分为北广场和南广场两部分,北广场主要有五象泉雕塑、UFO星吧、喷泉等;南广场以花岗岩铺装地面,主要建筑有旋转水池、书城书市等。五象泉雕塑是南宁市的地标建筑之一,环绕在高大的时尚写字楼中间,更显古朴。五象泉雕塑创意取材于民间传说――远古时候,南宁市郊的五头神象为保护老百姓,私自下凡消灭野兽、毒虫,结果触犯了天条被化作山石。见图l,2。

主要用途和使用者

五象广场底层大型的商场,以及大量的园林建筑与小品设施,产生了异常丰富的使用人群和用途。广场四周的写字楼、图书城等建筑保证了大量的办公职员、学生等此类型使用者在这里用午餐、谈话、观望人群和阅读。一些中老年人在五象泉雕塑周围进行健身、音乐会等活动。晴天,一些使用者喜欢在树阴下和隐蔽空间独自憩息或相互聊天,人们通常是坐在广场长椅上或非正式座位上。购物者中有确定目标的人,也有随意闲逛的人,还有只观赏商品陈列橱窗的人。广场区域内还有餐饮服务业,光临此地的顾客既是这幅市井风情画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观看熙熙攘攘人流的观众。人群主要有带小孩的一家人、年轻男性或女性的个团体,以及约会或搭伴闲逛的小群体。一天中人们的活动表现出一定的涨落之势,工作日的午间有一高潮,且有持续到下午和晚间之势,一直到晚上商场关门。周末还有特意来观看五象泉喷水时景观的人。周末到此的人估计要超过5000人,有特殊节事活动时可高达10000人。见图3,4。

广场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与思考

城市广场的位置对使用状况的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游人的出行方式:最多的为步行,其次为公交车,而自驾车、出租车与自行车所占比例远少于前二者。这除了说明广场周边的公交系统为游客提供了方便,同时说明在广场中活动的人多为附近居民,游客明显受时空距离的影响,距广场越近的游人越多,距广场越远的游人越少,且不同地区间游人数量下降较为明显。由此可见,广场是有一定时空半径的。

广场上活动人群的年龄结构及职业结构

调查结果表明,因五象广场位于旅馆、高档公寓和办公、商场的综合功能用地上,游人主要是白领阶层为主体,还有许多工人、旅游者和户外出游的家庭,从而也吸引了各种小商贩。游人以中青年层次的为主体,各个年龄段的人群比例较为接近。从广场上人群职业结构的分布说明,随着工作、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更向往户外活动,城市广场景观空间为不同的社会阶层和文化群体提供了交流场所。

不同时间段广场上的人流量

在广场活动的人群集中于上午、晚上,这说明大多数使用广场的目的是晨练和观看夜景,一般多是在傍晚后人们才有闲暇时间四处走走。

人们对广场的使用频率

从人们对广场的使用频率数据统计表明,到广场活动的人群中,有17%左右为每天都来的稳定人群,多数人群选择在周末和节假日才会来,因此广场使用率周末和节假日高于平常日子。周末和节假日使用广场的人多数是带着小孩,一家人出来购物、休闲、欣赏音乐喷泉。

广场上人群的活动目的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表明,人们到广场来的最常见原因是观看景致和锻炼身体,放松心情。通过观察和访谈得知,不少人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路过顺便休息。从这些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人们喜欢城市广场是因为能从工作、生活中解脱,对精神文明生活的一种向往。

人们对广场基础设施需求程度

人们对各类基础设施的需求,以休息座椅、停车场及公交站点需求最多,占68%左右。分析认为,广场上提供给使用者休息的设施是不够的,游人都希望便捷到达广场。41%的使用者希望更多的绿化植物,这说明过于开阔的硬化铺装,使人们觉得广场绿化植物不够。

调研总结及建议

成功之处

亚空间具有多样化的围合形式;隐蔽的亚空间为那些需要私密的使用者提供了可用空间,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丰富的边界形式;足够的座位和非正式座位,包括长椅、花池边沿及作为小品的座位;在所有维度上都保证步行的尺度,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利用设计要素对空间进行了分割,以避免大面积的硬质表面景观,垂直方向也通过植物得以调整;广场中的座位形式的多样性和朝向都很好;可以接触到水景,具有彩色灯光喷泉;五象泉雕塑、多样化造型座椅成为人们视线上的兴奋点;附近有食物提供;丰富的人文景观。见图5,6。

不足之处

城市主干道――民族大道将广场分成两半,需要穿过繁忙街道才可到达广场;缺乏高大的乔木,不能为活动的人们提供遮荫,以造成午后广场上没有人;植被缺乏色彩;硬质景观铺装过大,尺度缺乏亲和力。虽然已有许多座位,而再多一些更能满足需要,长椅经常被占满,因为都是两人长度,一个人就足以占据它;缺乏为社交而设计的闲坐区域及座位,不便于非正式交流或安静休息;缺乏足够的展示公共信息的设施;垃圾箱和自行车位不足。见图7,8。

调研建议

广场应尽可能的划分一些小尺度的空间,以创造宜人的氛围;喷泉在闲暇时应对其池面进行利用,否则会很空旷,而且浪费;应加强一些文化活动来提升广场的文化氛围,而不仅是依靠硬件的配给;应加强广场的绿化,方便游人停留。

景观设计市场调研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8-0039-0008

一、前 言

城市公园是城市园林绿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使用过程中总是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造和完善,但改造设计并非随心所欲,景观改造设计中进行有效成本控制是实现经济投入产出比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当前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方法多采用定性描述,如调查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等,一旦涉及成本控制,必须数量化,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就成为必要,然而规划设计中定量分析缺乏相应理论与方法指导,因此迫切需要引入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的定量科学研究方法。

当前规划设计研究方法运用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领域较多,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如日本建筑学会《针对建筑学·城市规划的调查分析方法》(1998年)提出访问类、观察类、捕捉意识类、实验类和资料调查类等5类研究方法;章俊华《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分析方法和实践》(2005年)提出层次分析法、线性规划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景观设计成本控制借用相关领域研究方法进行定性描述的较多,一般集中于局部景观要素、或者是对比分析、或者是某种技术等手段方法,如Jimena Martignoni《论低成本理念的设计典范——阿根廷Complejo Tronador居住区设计》(2008年)从地下停车场及地面绿化、基础设施、雨水收集、植物选择等方面考虑节省成本;徐晞在《关于中美两国之景观规划设计的比较》(2008年)中对比分析中美两国在公园入口、山径园路、校园住区广场和绿化植栽四种景观局部空间设计与建设管理类型等所包含的低成本设计思想;斯蒂芬·莱曼在《可持续的城市生长》(2009年)中阐述城市景观设计应充分运用科学技术降低景观建设成本;戴维·埃利斯在《以可持续设计营造景观特征》(2009年)中提倡“以垃圾塑造景观”的低成本景观设计方法;王芳在《低成本景观设计研究》(2010年)中从设计角度进行景观成本控制分析。也有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景观成本描述性分析,如曹文波、刘紫薇等在《景观设计中的目标成本管理研究》(2008年)中针对目标成本探讨关于目标成本的制定与分析考评方法。林小玲在《昆明城市居住区植物使用成本控制研究》(2008年)中主要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来分析植物使用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和模型

本文选用调查问卷法、多重比较法和线性规划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设计景观改造成本控制的模型。该模型的核心研究思路是:通过调查问卷法分析使用者景观感知,获得基础数据;运用多重比较法进行比较检定,选择景观变量因子;通过线性规划法进行定量化分析,以目标值和制约条件获得最适解(见表1)。

1. 通过实地调研确定现状存在问题及有可能需要进行改造的景观元素;

2.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景观使用者对景观改造的意见;

3. 运用多重比较法判定需要进行改造的景观元素;

4. 对目标改造景观进行功能分区的划定;

5. 确定需要改造的景观元素的市场造价;

6. 运用线性规划法获得满足低成本景观改造的最适解;

7. 分析满足最适解的景观调整方案,并利用方案指导景观改造设计。

三、模型应用——以西湖公园为例

(一)西湖公园概况

西湖公园位于泉州市区西北部清源山南麓,是西北洋滞洪排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泉州市新十八景之一“西湖烟霞”。 西湖公园以水上古典园林风格设计和建设,占地面积约100公顷,其中水域面积82.28ha,陆地面积17.72 ha,绿化面积19 ha,全园共种植绿化植物达200多种,主要景点有风起筝飞、刺桐双塔、古城揽胜、清源晚钟、远峰近月、双岛鹭鸣和玉桥荷色(见图1)。

(二)西湖公园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 西湖公园现状存在问题

通过实地调研与考察,以及与西湖公园游客和管理者访谈,西湖公园景观现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功能主题不明确

除入口广场和李贽纪念广场外,其他区域没有明显的活动主题和活动设施,也缺乏对不同年龄层游客提供相应的活动设施和场地,造成局部活动混乱,导致公园管理难度增加。

(2)道路系统不完善

首先,道路系统不循环,公园道路只有沿湖主道路、环园主道路,以及局部围绕主题景点的次级道路,且沿湖道路与环公园道路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缺少汀步、园径与游步道的连接,使得游客游园时不得不走回头路或者绕行,或者干脆践踏草地;其次亲水道路的缺失,公园内水域面积较大,但几乎没有亲水道路,未满足人对水体景观的参与性和亲水性。

(3)硬质景观尺度过大

无论是入口广场,或是入口建筑物都给人大而空感觉,竖向立面设计不丰富,平面设计缺乏软质景观穿插。

(4)植物配置不合理

公园植物景观整体上做到了乔、灌、草相结合的配置,但是局部地段大面积密植树林,而有的地方寸草不生,未做到植物合理配置应有的疏密有致,同时缺乏丰富的林缘线景观变化;主干道也缺乏行道树遮阴,环公园道路周围主要栽植灌木类,在南方炎热夏季未满足遮阴庇护功能,这降低了公园和园林设施的利用率。

2. 西湖公园景观改造的必要性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确定是否有必要对西湖公园进行景观调整和改造。笔者发放问卷历时两天,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386份,有效回收率85.8%,发放对象为西湖公园游客,发放地点为西湖公园各个景点和功能分区。

根据问卷调查内容显示,游客对现阶段西湖公园的景观满意度低,满意和基本满意现阶段西湖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人数为129个,仅占到总人数的33.1%。另外,认为西湖公园很有必要和有必要进行景观改造的游客人数为290名,占到调查总人数的百分之75.1%。因此,西湖公园有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改造的必要性。

3. 西湖公园景观改造的可行性

西湖公园自1999年6月破土动工至今,一直在陆续地进行新建和改造工程,从西湖公园管理处得知,西湖公园正在积极筹划景观进一步调整与改造的工作,并具备相应资金支持。

(三 )模型应用

1. 确定西湖公园可能需要改造的景观元素

基于调研实践和统计数据,依据西湖公园景观现状存在问题,暂定可能需要调整和改造的景观要素为:(1)广场; (2)景观设施;(3)树木栽植量;(4)园路;(5)水面;(6)花坛;(7)草坪;(8)入口;(9)座椅;(10)果皮箱;(11)公厕。

2. 利用问卷调查收集游客意见

在本文发放的问卷调查中,问卷调查对象认为西湖公园很有必要或有必要进行改造的共290名游客,这290名游客对各项景观要素按增加、维持现状、减少3方面进行再选择,调查结果见表2。

3. 运用多重比较法判定需要改造的景观要素

被调查的使用者对公园内构成要素分别作出各自的选择。为做出正确判断,采用多重比较法进行鉴定,其鉴定结果见表3。

从表中可以看出存在组间差异(即差异不是因为统计误差引起,即具有统计学意义,表中以表示)的只有广场、园路、水面、草坪4种要素,而对于其他的景观要素,其中差异在统计学上是无意义的(表中用表示)。也就是说可以认为这种差异“不存在”。经过多重比较鉴定,根据使用者要求判断西湖公园内11项要素中除了广场、园路、水面、草坪4种要素外,其他要素均维持现状。结合现场实地调研及公园管理者访谈,以及咨询相关专家建议,其结果与使用者的需求基本一致。因此,对广场、园路、水面、草坪进行针对性分析。

4. 确定改造地段的功能分区

(1)改造区域的确定

西湖公园沿湖区域中被完全开发利用的区域是北入口与南入口划线为界的西部,其余部分处于待开发状态或者不经常被游客利用。西湖公园除沿湖区域外分为4个岛3片水域,其中鹭岛、花果岛是为鸟类保留的自然栖息地,不接待参观游客;桃花岛现处于开发修建状态,所以被游客大量使用的仅为中心岛。并且,三片水域中仅有西南水域开发水上游乐活动项目。依据现有状况,本文中研究改造地段定为图2中的部分区域。

(2)功能分区的确定

在改造区域中,依据主入口划分与景点区分,将改造区域再细分为A、B、C、D四个区(见图2),A区包括北大门入口与西北沿湖区域;B区包括西大门入口与西段沿湖区域;C区包括西南段沿湖区域与部分水域;D区包括中心岛,南大门入口,南段沿湖区域及剩余水域。其中,C、D区域水域的划分以公园西南角顶点与二十一孔桥东端的连线为分界线。这样分区使得各分区面积不会相差太大,便于统计各分区中的各项景观要素面积,各分区有其重点景点,游客利用率不会相差过大。

5. 确定所选景观要素的市场价格

价格确定主要是为成本控制模型提供决定系数。这里价格是各景观元素修建和养护的造价。同一景观元素由于型号材质不同,本身材料价格变化幅度就很大,所以价格参考改造区域内原本各景观要素造价来确定,利用资料查询和市场调查方法来获得价格数据。

(1)广场造价确定:研究区域中的广场铺装使用材料均为花岗岩,根据当地石材市场价格调查,将广场造价定为150元/ m2。

(2)园路造价确定:园路在研究区域中大致分为两种铺设类型,即花岗岩内嵌福建红砖(胭脂砖)和花岗岩中间嵌盲道,两侧为透水砖。园路主要按以上两种园路的造价定价,假设两种类型的园路各占一半,依照以上材质组合,以及考虑有一半园路具有沿湖护栏,确定市场造价为200元/ m2。

(3)水体造价的确定:通常水景造价在景观造价中的价格最为昂贵,但是西湖公园情况有所不同,其水体为自然水体,造价费用主要体现在驳岸与池底的建造以及日常养护管理方面,依照西北洋防洪排涝管理处提供的数据,水面单位价格定为45元/ m2。

(4)草地造价的确定:西湖公园中草皮有马尼拉和中华结缕草两种,这两种的市场均价均为3元/ m2,栽植养护按粗放式管理为主,养护费用定在7元/ m2,所以草地价格定为10元/ m2。

6. 运用线性规划法确定公园景观改造的最适成本

本文研究景观改造主要体现在广场、园路、水面、草地四种元素面积大小上的调整。经过分析,由于总面积的值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下限值为现在四种元素面积之和,上限值为四种元素面积之和再加上其他备用地的面积)。这四种要素之间成一定的对应关系,一种元素面积的上升或下降必然会影响到其他元素面积的改变。因此,改造景观总成本的确定就是依靠这四种元素各自占到的面积及其造价来确定。为求出经济成本最低的最优解值,可利用线性规划法进行分析。

(1)线性规划法的标准模型:

目标函数 f = c■X■ + c■ X■ + c■ X■ +……+ c■ X■

最大值Max f ;最小值Min f

制约条件:∑a■ X■ ≤ (= 、≥) b■ (i=1,2,……,m);X■≥0 (j = 1,2,……,n)

1)决定变数(Xj)(决定变数指各景观要素的面积量)

广场——X■、园路——X■、水面——X■、草坪——X■

2)决定变数系数(a■)

设改造区域内分区A、B、C、D中四种要素面积各自所占百分率为决定变数系数。

3)限定量(b■)

设四种要素各自的总面积和在各分区中所占的面积的百分率为限定量(见表4)。

4)决定系数 (cn)

设四要素的造价为决定系数(要素数量和单价见表5)。

5)目标函数

设目标函数最适值的必要条件为造价,并取它的最小值,表示为:

Min f= c■X■ + c■ X■ + c■ X■ +……+ c■ X■

表6中制约式I为现状的制约条件(2-1式、2-2式),其下限量为现在四种景观要素面积的总和,因为不能让原有景观用地变成闲置用地,所以改造后面积不能小于现有面积。其上限值为现有四种景观要素面积总和再加上备用地面积,因为改造过程中可把所有备用地都充分进行利用。

制约式II为分区A、B、C、D的制约条件(2-3式~2-6式); 4式分别有两种选择的可能,即≥或≤。限定广场、园路、水面、草坪四要素在各个分区中所占面积的比例不变,在总体改造区域中,四项要素各自总面积可以通过改造使其大于、等于、或者小于等于原有面积。

制约式III为各景观要素面积的制约式(2-7式~2-11式)。按照调查问卷的结果来限定。即表示广场需要减小面积,水面需要减 小面积,园路需要增加面积,草地需要增加面积。

用重复顺列(n=nr),可以得知有16种组合的存在(见表7,表7中表示有解,表示无解)计算结果中满足所有制约条件的可能解有10个(见表8)。

(2)计算结果分析

排除不适解:由于西湖公园作为满足大众休闲需求的公园,必然需要广场这一景观元素为游客的休闲、集会活动提供场地,所以在解值中X1为0的解予以排除,故排除解03、解04、解05、解07、解08、解13。

选择最适解:比较解01、解02、解06和解14,目标函数值最小的是解01。所以选定解01为最优解。

此时,改造区域内最小目标值为13129244元,(目标值即翻新改造后四种景观要素的造价总和)。满足最小目标值的改造方法为广场面积比现有面积减少25480 m2,园路面积保持不变,水面面积比现有面积减少12704 m2,草坪面积比现有面积增加44494 m2(见表9)。总面积比现有面积扩大6311 m2,既改造中利用所有备用地。

7. 西湖公园改造措施

西湖公园进行景观改造,可依据上述结论实现低成本改造设计。

(1)广场改造

现状西大门入口广场和北大门入口广场都比较空旷,景观丰富度低,而两广场都作为承接大型活动和重大节日聚会集散地的功能造成不必要的重复。按照成本控制结论,改造过程中广场面积应该比现有面积要缩小25480 m2,这意味着西大门入口广场或北大门入口广场其中一个应该完全撤除,仅保留入口,大而空的硬质铺地改造为绿地软质景观。绿地中也可以点缀几个小广场,在小广场上安放健身娱乐设施并且穿插一些绿色元素,或者修建树阵广场营造安静休息区。这样改造既可以使功能分区更加明确,又能解决人对现状硬质景观尺度不满的问题。

(2)园路改造

现状部分地段存在园路缺失现象,在成本控制结论中显示,园路不增加时成本最低,所以道路系统需要在总面积不改变情况下进行调整,取消不必要的道路,主要用来增加沿湖主路与环园主路之间的连接路。形式可以采用相对低价且具有良好景观效果的碎石汀步或卵石步道。另外,由于环园主路现状使用率较低,而且宽度为3m,显得较宽,所以建议部分环园路可以在两侧利用卵石堆砌各修建半米宽的健康步道,中间2m保持原有形式,这样在尽量节省成本的前提下增加园路景观的趣味性,提高园路利用率。

(3)水域改造

大部分游客都认为现状水域面积过大并且缺少亲水景观设施,按照成本控制结论,水面面积应调整到比现有面积缩小12704 m2,这一调整保证了总体防洪水域大于80 ha的限制条件,是可行的。在改造过程中,可在利用原有游船码头基础上扩建亲水木平台,修建亲水木栈道,这样既能扩大滨水活动场地面积,减少水域面积过大造成的空旷感,同时节省填湖造陆的费用。

(4)绿地改造

改造区域内存在主要问题是现状绿化量不足,硬质景观中缺乏软质景观穿插,植物配置不合理等,按照成本控制结论,草坪面积应比现有面积增加44494 m2,这些绿地的增加主要是为软化硬质景观。按照通常公园草坪与灌木种植比例为7∶3的规律(草坪铺设一般为10元/m2, 而灌木往往高达100元/ m2),应该减少成本高又不能发挥实用功效大面积造型灌木带的应用。同时入口广场增加绿化,主道路两侧尽量种植具有遮阴效果的乔木,并充分利用节点景观树。

三、模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任何模型的实际运用总有一定条件的适用性,总有或多或少的局限性,公园景观改造成本控制模型也是如此。

(一)景观改造成本控制模型优点及适用性

公园景观改造成本控制模型以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与实践分析为依托,运用调查问卷法、多重分析法、线性规划法等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对公园景观改造成本控制进行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其结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此模型将方法探讨及操作过程进行了详解分析,各过程及步骤都较为直观明了,具有较好的参考性和可操作性。

本文研究成本控制模型主要适用于城市人工景观,例如城市休闲公园,城市居住区公园,城市居住小区游园,游乐公园等人工建造痕迹明显的公园。因为本文研究成本控制模型主要是从景观元素数量上的调整来进行最适成本分析。而对于自然风光为主的景区,由于无法任意对自然景观元素的面积进行增减调整,所以不适用本文研究的成本控制模型。

(二)景观改造成本控制模型在应用中的局限性

景观设计市场调研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体育管理;城市健身场所;环境美学

环境美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门新学科。随着环境运动、生态美学和实用主义美学的深入发展,环境美学关注的主题由最初的“自然环境”转向“人类环境”,开始“从美学层面上欣赏我们身边的大千世界”“从荒野延伸到乡村景观、郊区以及城市景观、周边地带、交易场所、购物中心等”[1]与生活美学交融发展,走进人类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向人类整体生活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进行全方位拓展。环境美学在理论内涵上打破了初期的人类中心主义,冲破了人与环境的二元对立论,将环境由审美的客体、被审美的对象转换为与人类不可分割的整体,由主客二分逐渐走向一元论;并结合深层生态学、伦理学的发展,由初期对“环境的关注”转变为对“环境的关怀”[2]。从总体上来看,环境美学呈现出与人文主义、科学主义和生态主义相结合的趋势[3],逐步构建了一个大的、整体性和融合性的环境观。城市是人类最主要的家园之一,使得城市环境美学也成为一个研究热点。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各省市“城市健身圈”的建设如火如荼,城市健身场所的规划与建设提上了日程。所以,在大规模建设中如何避免重复建设、闲置建设以及建设对城市生态的破坏等诸多问题,必将成为实践和研究领域所关注的焦点。从研究层面上看,我国环境美学方面的研究多从理论视角进行整体评述和讨论,而城市环境美学的研究也更多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和设计,而针对城市某类场所建设的相关研究较少。此外,在体育场馆的相关研究中,大多从经济学、社会学等视角出发探讨建设经验与教训,而较少从美学、生态学、现象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视角进行探析。因此,在城市健身圈建设的大背景下,运用环境美学视角剖析城市健身场所环境美的内涵及其审美模式和审美层次,并提出城市健身场所建设的环境美学准则,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我国环境美学及体育学相关领域研究,对当前城市健身圈的规划和建设以及城市景观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发展等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1城市健身场所建设的时代背景及存在的问题

1.1城市体育场所建设的时代背景2012年11月,党的十首次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2013年11月,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2014年10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首次将全民健身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从产业化角度对体育产业发展进行规划,提出各个城市要打造“15分钟健身圈”。2016年6月国务院又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并强调:全民健康是国家综合实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全民健身是促进全民健康和实现全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手段;在落实全民健身的工作任务中重点强调“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方便群众就近就便健身”。因此,全民健身与城市健身圈建设成为了热点而城市体育场所的规划与布局必将成为城市建设的主题。当前城市建设已逐步从实用功能向审美功能转变,环境美学观念已融入城市建筑设计领域。关注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不仅是美化环境的一种设计要求、思维方式,更是一种社会态度[4]。城市体育场馆不是孤立的场所或建筑,它与所处的城市时刻都发生着信息沟通与交流,成为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场馆只有与城市环境相融合,才能形成与城市空间的对话,才能更加灵活地保持着对未来变化的适应性[5]。在城市健身圈建设热潮的背景下,加大城市体育场馆建设更需要环境美学思维,需要对建设中涉及生态及美学相关问题进行理论认识和实践反思,并进行开放性地思维建构;需要站在整个城市空间的视角,将其作为一个具有自身调节能力的生态圈,使城市体育场馆融入城市生态并彰显城市生态之美;需要将健身者作为参与主体和审美主体,使其更好地融入城市体育场馆,从而实现审美客体和主体的和谐统一。

1.2城市健身场所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以竞技体育和举办赛事为中心,全民健身场所不足。随着我国经济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全运会等大型赛事的举办,促使我国城市体育场馆建设步入快速发展期。据国家体育总局2012年统计显示,我国各类体育场馆已达110多万个。从建设背景和任务上看主要呈现出以竞技体育为中心,场馆的规划和建设以赛事活动为主要驱动力,导致这些大型体育馆大多建在城市新区,远离城市居民住宅区,很难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的健身需求,因此大赛过后这些大型场馆利用率低、闲置率高、运营成本高。与之相比,以满足全民建身需要的中小型健身中心、场馆严重不足,健身体育场馆数量相对较少且布局不合理,还存在被占用现象[6]。2)以人类和经济发展为中心,生态环境观念缺失。我国城市大型体育场馆建设过程中,盲目地大规模投资和扩建,以人类自身发展为中心,大规模地扩张城市空间,对周边自然生态造成破坏;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更多注重短期的经济利益,导致长期的社会生态效益缺失。如烟台市体育公园占地面积约132.8万m2,济南奥体中心总占地约81万m2。又如巢湖市体育中心建设征地6年、建成3年,但场馆一直闲置,1万多m2的田径场上杂草丛生;斥资8亿建成的曾被冠以“豪华、地标、最大”等标签的沈阳绿岛体育中心,建成不到10年因闲置(多年沦为一座仓库)和运营成本等问题已被爆破拆除[7]。这都反映出体育场馆与城市环境建设的统一未得到重视[8],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城市空间整体性生态思维严重缺失,导致体育场馆不可持续发展,甚至对城市生态造成严重破坏。3)以建设者和形态设计为中心,环境美学思维严重缺失。我国大部分传统体育场馆从规模标准、功能定位、总平面布局、设备配套等方面都存在极大的局限性和限制性,以至于不能更好地发挥其功效[9];城市体育场馆服务全民健身中,存在体育场馆服务功能单一和居民利用率低等主要问题[10]。究其原因,大部分场馆和体育设施的建设更多从规划者、建设者的视角出发,注重场馆外在的视觉艺术设计,将城市居民视为观赏者,片面追求形式美,而忽略了深入其中的健身者的需要以及各种知觉体验,环境美学思维严重缺失。

2城市健身场所环境美的空间结构

根据城市空间理论,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宏观的群体空间结构、中观的外部空间结构和微观的内部空间结构[11]。城市健身场所的规划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一个城市的总体布局、一个社区的布局和一个场所的布局,从大空间到小空间无不体现环境之美。2.1宏观的群体空间环境美城市健身场所的群体空间分布与集聚所产生的环境美,主要表现在它与所在城市美的融合,与整个城市的环境规划相统一。群体空间环境美的营造需要站在城市整体发展规划的角度上,站在城市居民心理需求和审美意趣的角度上,主要考虑在城市哪里建设,如何分布、建设什么样的健身场所以及如何进行建设和后期维护等。城市健身场所宏观群体空间环境美的营造,是城市健身圈建设总体布局的重点,不仅涉及到城市全体居民的利益与权利,也将成为一个城市规划整体美的形象,使身在其中和走进城市的人能随处感知其群体空间之美。2.2中观的外部空间环境美城市中观环境按功能可分为住所环境、休闲环境、交通环境、商业环境等,包括住宅、街道、商店、市场、学校、会所、广场等[12]。城市健身场所中观外部环境美,重在强调其规划和建设风格与城市社区协调统一以及与自身建设的外部空间相协调。中观外部空间环境的魅力在于外观与功能设计的合理性:一是健身场所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建筑风格和社区文化、居民健身需求,如广场舞扰民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这也反映了城市社区建设中健身场所规划的不足。二是要注重健身场所整体外观空间的设计风格,要将其视为环境中的主角,并主动将城市环境、社会环境中的自然或人文元素映射到场所或建筑的外部设计上,映射到场所或建筑给城市和居民的第一视觉印象上,做到既能体现与社区环境的融合,又能彰显体育健身的独特性。2.3微观的内部空间环境美城市健身场所的微观内部空间涉及到参与者的审美知觉和认知,是具体搭建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沟通、互动的桥梁,参与者对健身场所内部的健身设施及环境的审美体验是多重知觉的综合反映。因此,规划和设计应站在参与者的角度,具体做好内部空间各个细节的设计和规划,既要符合重量、比例、大小、色彩、形状、尺度等形式美法则,从而满足参与者多样化、细致化、丰富化的知觉体验需求;又要做到整体上和谐统一、繁而不乱,并契合当地居民的内在心理需求。其中的细节处理与细部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如健身房内部空间的布局,功能区分布合理、空间舒畅明亮、色彩温馨淡雅、装饰和设施干净而整洁以及灯光音响的设计独特、效果极佳等,无不彰显着时尚、健康与舒适,这样才能让参与者融入其中。宏观的群体空间环境、中观的外部空间环境、微观的内部空间环境是相对于城市、社区、健身者三重审美主体,而表现出来的城市健身场所环境美的三层空间形态结构。三者既有不同侧重,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其整体和谐是创造城市健身场所环境美的根本所在。

3城市健身场所环境美的生活审美模式与审美层次

审美模式已经成为环境美学研究的焦点之一,在研究环境感知与景观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关于环境审美模式以加拿大学者艾伦?卡尔松为主要代表,提出了对象模式、自然环境模式、景观模式、参与模式、唤醒模式、神秘模式等,但这些模式仍以自然美学的思维来看待环境美[13],仍将环境作为审美对象。而环境美区别于自然美、艺术美,其最大的特征是它不属于精神上自由创造的“纯粹美”,而是建立在与现实有利害关系的依存美。我国学者陈望衡[14-15],结合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理论深入阐释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为环境是我们的家园,既是人类的“生命之本”,又是人类的“居住之所”。环境的本质是居民的家园,环境美学的主题是“生活”。基于此,他提出环境审美的特殊模式是生活模式,“生活决定审美”是它的突出特点,并强调生活是以“居”为基础[14],分为“宜居”“安居”“利居”“和居”和“乐居”等审美层次[15]。城市建设的根本目在于使城市居民“诗意地栖居”,而影响居民诗意栖居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16]。城市健身场所的主题是城市居民的“健身生活”,满足城市居民的健身需要始终是城市健身场所建设规划的主题和审美模式。在这样一个特殊生活审美模式下,城市健身场所也呈现出同样的审美层次,具体可分为“宜健”“安健”“利健”“和健”和“乐健”。“宜健”重在强调生态,突出城市健身场所的生态环境是否宜于城市居民从事健身活动,主要就健身的可能性和自然场所环境而言。城市健身圈的建设正是“宜健”的体现,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健身需求,为城市居民搭建一个能够健身、宜于健身的自然场所,从而实现全民健身的最终目的。

“安健”重在强调安全,突出城市健身场所环境对城市居民的生命肯定与保护,这是对健身场所建设的关键性、基础性要求。任何健身场所,大至体育馆、健身公园,小至健身房、路边健身器械,无论设计多么精美,只要存在可能,导致健身者伤亡等安全隐患,那所有的美顿时将化为丑。“利健”重在强调事业的发展,突出健身产业化发展的整体思维。一是强调居民健身的便利性,“15分钟”城市健身圈的规划建设正是“利健”的体现。城市居民以居住地为出发点,以步行15分钟距离为半径,就能找到从事健身活动的场所。二是强调通过健身场所的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创业和发展的便利,站在社会发展和体育产业经济的角度,通过健身圈、健身场所的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就业和创业平台,如民营投资建设的跆拳道馆、瑜伽馆、太极馆等,以及大型体育活动中心及其配套产业的投资建设。“和健”重在强调“和”的关系生态,突出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城市公共空间会影响城市居民的和谐度和城市的民主度[15]。城市健身场所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锻炼同时具有促进人际和谐的功效。在健身场所建设与规划上,首先应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在不破坏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基础上,体现其与自然的和谐。其次,应突出健身场所的人际交往功能,为城市居民搭建一个通过健身交往的互动平台。“乐健”重在强调精神生态,突出城市健身场所给参与者“具身”的情感体验,是城市居民对城市健身场所的最高认同。但不是强调将健身场所建设为娱乐场所,也不仅仅指能给健身参与者带来的快乐体验,而是通过提升环境的审美品位和文化品位,打造一个人人乐于融入的城市健身场所,所以“幸福感”“归属感”“家园感”是场所重要的情感体验。因此,健身场所的设计和规划应注重自然环境的优美、人文底蕴的深厚、品牌特色的突出等方面,才能营造出健身场所的“乐健”环境之美。“宜健”“安健”“利健”更强调“人”的主体性,强调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更多的将健身场所环境资源化、工具化和功能化;“和健”和“乐健”更强调人与环境的共融性,强调人与健身环境之间的生态与生命的互动、转化。“和健”体现了人与健身场所的互动性,并转化为和谐关系。“乐健”则是人与健身环境融合之美的最高体现。环境将给人提供一个可健可游的家园,还原人生而自由的生命状态,从而使人走向生态环境审美的至高境界。

4环境美学视域下城市健身场所建设的准则

4.1整体化首先要将城市环境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城市健身场所是城市环境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城市体育场所系统的整体性以及各部分构成要素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影响着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要将城市环境的变化纳入健身场所设计中,反对将人类的意志强加于环境之上,反对人与环境互相对立的环境观念,而是追求与环境协调的“自然”环境。其次,城市健身场所的规划建设要考虑到宏观空间群体环境、中观外部空间环境、微观内部空间环境。在整个城市环境规划框架下布局健身场所,契合城市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在宏观空间群体环境规划下,打造社区健身场所及完善健身场所的整体空间布局,要注意与周围空间形态之间的融合、协调关系,延续原有空间的美学特征并彰显健身的特色。在整体空间环境规划下营造微观内部空间环境美,使各微观部分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兼容并蓄,体现秩序之美的美学特质和生态整体性。

4.2景观化随着环境美学的发展,景观美学应运而生。城市环境建设发展趋势是将自然“请进”城市,将工程做成景观[13]。城市健身场所规划与建设过程中要具备景观美学思维,要将环境的保护与开发提升到美学高度,充分追求功能与审美的统一,将健身场所建设成集健身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为一体的城市景观。如长春净月潭大型国家森林公园健身步道便是“功能即审美”的佳作,由专业设计部门进行规划,把“人”作为主角,以周边环境为布景,突出景观美学原则,保持原有的自然生态并进行充分利用,将原有的小径辅以砾石道、木栈道、桥梁等。既突出交通连接、健身休闲的实用功能,又突出景观观赏功能;采用景观美动静有序原则,运用空间滞留方式,对有景可赏的路段进行降速设计,使步道尽量设计得曲折,达到放慢行进速度赏景。步道两旁开辟滞留空间,设置亭、廊、轩,整体上实现动静结合、有序布置,使人们既能收到休闲健身的效果,又能体验到游览欣赏的效果,最后集康体养生、户外运动、休闲游览、生态教育于一体,突出了景观美设计理念。

4.3人性化城市健身场所的建设,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终极目标”,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建设成“宜健”“安健”“利健”“和健”和“乐健”的健身场所。2016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前局长刘鹏考察南京溧水区体育公园后对该公园的建设和管理给予了充分肯定。公园将“全体健身人群”定位为服务对象,结合不同健身人群的身心特点如运动机能、身体素质、心理认知及动作安全保护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设计规划;同时充分运用高科技为健身人群提供智能化服务,内设有运动评估站、体测墙、音乐智能化健身步道,并在测试和锻炼后提供各种数据分析。公园内所有健身器材设置二维码,参与者可通过手机扫描获得器材简介、使用方式及快速报修等。该公园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智能化、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为健身者营造了一个“乐健”的审美至高境界。

4.4个性化城市是人类改造自然地貌的成果,是人文环境的核心。城市景观包括原生景观(自然)与再造景观(人文),也正基于此形成了不同城市独特的个性。因此,处理好城市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城市景观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今让自然回归城市已经成为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的一个新的时代主题[1]。城市体育场馆建设应充分考虑城市的个性:第1,要考虑到城市的自然属性,应注意自然的回归不是植树率和大草坪,不是一味地建设体育公园;而是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现今的原生态自然环境,在场馆选址、功能设计、设施能源等方面注重场馆、能源与环境的协调统一[17]。如重庆巴南区积极推进樵坪山生态体育公园的建设,信阳市建设大别长淮新县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第2,要考虑到城市的社会属性,应注重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健身品牌打造的重点所在,城市体育场馆和设施建设要和当地体育文化项目相结合,如河南焦作是太极拳之乡,近年来重点建设了太极体育中心,将其打造为“世界太极文化交流中心”,其中包括首座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文化展示馆等。

参考文献:

[1]艾伦?卡尔松.自然与景观[M].陈李波,译.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

[2]陈国雄.环境美学发展的四大转折[J].哲学动态,2015(2):99-104.

[3]廖建荣.环境美学视域中的环境观[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8(5):106-109.

[4]傅志前.环境美学视野下的工业建筑设计趋势[J].工业建筑,2016,46(7):198-201.

[5]雷厉.体育场馆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综述)[J].山东体育科技,2000,22(12):81-85.

[6]黄义军,任保国.我国城市体育场馆服务全民健身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32(9):539-547.

[7]慈鑫.沈阳绿岛“引爆”官民理念差异[N].中国青年报,2012-06-05(4).

[8]窦海真.我国与发达国家城市体育场馆建设的比较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3):45-48.

[9]张云,马斌齐.城市体育场馆规划设计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3):55-58.

[10]黄义军,任保国.我国城市体育场馆服务全民健身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32(9):539-547.

[11]朱喜钢.城市空间集中与分散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1-28.

[12]唐孝祥.传统环境美学观与现代城市住区环境美的创造[J].新建筑,2000(6):26-29.

[13]陈望衡.环境美学是什么?[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7(1):101-103.

[14]陈望衡.我们的家园:环境美学谈[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37.

[15]陈望衡.再论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J].学术月刊,2015,47(11):118-125.

[16]梁晓萍.小城镇建设中的生态美学思维[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2(5):60-63.

景观设计市场调研范文第4篇

现代都市规模扩大的同时,大量的旧工业设施被淘汰掉本研究的目的是在生态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对旧产业设施和生态性景观改造进行研究.对成功的事例进行分析,并得到结果。先对相关文献进行考察研究.通过文献理论等考察旧工业设施的定义和发展,通过生态设计对产业设施的再利用和再开发理论进行后工业景观的生态性改造研究,对具有代表性的旧产业设施的再利用事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

后工业景观 生态设计 再生

中图分类号:TU98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6-0065-03

1 后工业景观

“后工业景观”源自英文直译“post-industriallandscape”。也有译作“工业之后的景观”。基本含义是指在先前作为工业生产用途而后废置的场地上重建的景观。

贺旺在《后工业景观浅析》中,对“后工业景观”做出以下定义:后工业景观是指在工业遗存的基础上,通过对工业元素的改造、重组与再生,使之具有全新功能和涵义的景观。

2 研究的必要性

现代城市规模扩大的同喊产生了大量的旧产业设施和工业设备。这种情况不仅产生浪费,而且污染环境.特别是城市中心位置的废弃场所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所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废旧工业设施和场所的再改造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过生态、艺术、科学的手段改造旧工业设施,使其变为有活力的文化及休闲娱乐场所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所以通过生态理念和方法讨论陈旧老化的产业设施如何再利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本研究的目的是在生态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对比较成功的后工业景观生态性再改造事例进行分析,总结出今后改造过程中的设计方法和方向,寻求城市旧工业设施的合理的修复手段与再生方法,研究分析出生态城市的发展战略。对事例中旧产业设施的再生类型、再利用效果及设计特性进行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在工业设施的再利用设计过程中对生态恢复、节约能源利用和雨水收集,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等方面的考虑。但是因为技术、环境及现场状况等有差异,所以每一个设计项目都要具体分析,这一部分也是今后重新改造陈旧产业设施的设计中应该考虑的部分。

3 后工业景观的改造方式和生态设计方法

后工业景观的、设计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实践和经验总结,己经具有自身的原则方法和生态性的尺度。它强调工业设施的历史价值、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社会公平、尊重生命和可持续发展,强调场所精神、人的内心的喻悦。

1)后工业景观的改造方式

后工业景观的改造分为三种形式,分别是:

1保留与恢复原有形态和用途:保护历史,完全再现场地原有形态和特征。

2形成全新的规划和用途:虽然再利用旧工业设施在设计中,但是形成了全新的设计,工业设施也被改造用于新的用途,没有完全体现原有场地的历史。

3保留与恢复+新的设计和用途:一部分保留的工业设施被用于设计中,虽然形成全新的用途,但是设计师尽可能地保留工业设施的原有样貌和形态,重新挖掘工业设施的潜在价值,使场地具有文化意义。

2)后工业景观的生态设计方法

对于后工业景观的生态设计,需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方法。

(1)最小的干预场地,尽量尊重场地上的景观特征,规划设计不对场地作大的改动,保留场地中重要的文化特征,工业残骸、铁轨,这些都记录着工业设施的历史,承载着工业的发展演变,应给与尊重。

(2)恢复场地的自然生态过程,建立综合的“栖息环境”,使得老旧工业设施场地能够逐渐走向自然发展、生态自我恢复的过程。

(3)野生植被的保护,保护场地中自然生长的野生植被,建立栖息环境以获得场地的自我恢复能力。

(4)场地中能量、废弃物的自我维持和再利用,设计中注重水的再利用和自我循环。

4 后工业景观案例的生态性再生研究

本文选取了五个优秀案例,不仅对其的地域性,文化性,经济性,象征性等方面进行研究,更着重分析了案例的生态性再生方法及设计特性。

1)美国波特兰Tanner Fountain Park

波特兰珍珠区原为铁路站和工业区,如今已经成为了商业和居住区域。设计师于2010年在市区繁华地带大约60mx60m的地方,重新塑造了一个城市公园。

在再利用方面,设计师将旧材料回收用于艺术墙的制作,通过手绘,将这里曾经生存的生物图案绘制于热熔玻璃上,并镶嵌在“艺术墙”内,形成全新的设计,波浪形的艺术墙外观设计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设计师将场地进行全新的规划和设计,但保留了原有的铁轨,唤起人们对于铁路的记忆。场地中喷泉和水景的用水为从街区收集的雨水,进行了系统的生态恢复,公园成为了野生鸟类栖息地。在公园内的甲板舞台上可以进行各种文艺活动,孩子们可以在这里玩耍,使人们可以享受大自然的同时,进行休闲娱乐活动。既满足了现代人的休闲娱乐需求,又恢复场地的生态系统,使场地恢复到成为工业场地之前的样貌。

2)纽约High Line高线公园二期

纽约高线公园是由一条废弃高架铁路改造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师将high line进行改造,使场地具有眺望,休闲娱乐的功能,将各街区联系起来,为城市绿化树立了新的标杆。该项目通过再利用已有结构将“保护”和“创新”结合起来,打造了全新的、迷人的娱乐设施和公共走道。因为高线工程的核心是“保护”和“再利用”,二期工程将基础设施区域改造成草地,降低了热岛效应并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选择植物营造动态的野生景观,300种植物在当地的环境条件下形成了特色的本土景观。绿色屋顶及开放的拼接路面增强了持水性、排水性和通风效果,减少了灌溉需求。

设计中注重保留high line的原有设施,表达了对场地的尊重和历史的保护,大量的回收利用废弃木材、钢材和混凝土,将已存在元素作为重点,在旧作的基础上增添新内容。将原有设施和新建设施融合,设计中注重新,旧设施的设计风格统一。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旧有的景观重新设计,设计通过使用工业材料(如混凝土、钢、回收木材)反映了高线曾经的铁路线身份,把场地的一些有纪念意义的特征保留下来,让人们去体验。

作为复兴曼哈顿西部地区的重要一环,高线已经成为该区域的标志性特色,并成为刺激投资的有力催化剂。高线公园采用形象化的设计,创造了一种审视城市的新视角,是创新设计和可持续设计的代表性设计,对其他城市的景观设计具有启示性意义。

3)西敏码头公园

公园位于废弃的工业用地上,该项目的进行使城市和河滨地区重焕生机。这个项目移走了近3600吨被污染的土壤,并且用防洪堤来取代填湖措施,这些举措有利于恢复当地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公园为河畔浅滩创造了有利的生物多样性环境,如今这里已是大量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的栖息所。设计师将可持续性作为公园发展的一部分,这项设计不仅满足当地的生态环境需求,还对未来的环境条件负责。

公园方案中虽然将一些有特色的构造进行保留,但是设计师将场地进行了全新的规划和设计,通过木质桥桩、沉重的木结构以及金属家具,将这里的河滨工业历史完整地展现了出来。设计中主要注重于实现公园的交流和娱乐功能,设计风格比较现代化,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这座城市公园非常易于管理,无论是人造还是自然材料均可以在其75年设计寿命结束后被回收。公园里有活动草坪、聚会区、游戏场和运动场。西敏码头公园为市民提供了一处聚会、娱乐、享受自然、了解城市历史的重要场所,它同样也改善了这里的环境。

4)新西兰Jellicoe港口

在公园建成之前,码头有一个水泥仓库,公园就是位于之前水泥仓库的位置,而原有仓库的大筒仓被保留了下来。建筑师预计将这片被遗弃的工业和海洋区域变成一个层次分明的多用途管理区。保留港口原有的仓库,是为了唤起人们对原有场地功能的记忆,使公园更具有文化和象征意义。

设计师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公共空间,以行人为中心,利用本土特色提升公园价值,将公园根据现代人的需求进行划分,更具有功能性,利用新旧设施的对比反差体现设计感,使场地更具有特色。

公园的码头上布满铜绿和锈迹,并留有铁轨和绳索,利用随意栽种的茂盛的植物形成轴线,宽阔的中央草坪用来举行一系列的娱乐活动和各种比赛项目,而楼梯由可回收利用的混凝土部件构成。这种规划既保留原有特色,又注意到了生态的保护。现在这个筒仓有许多用途:休憩活动、活动空间、青年人专区、工业区域以及闲置区域。这片区域的再生设计保留了原有的记忆,形成一种新的公共体验,呈现出一个全新的、独特的公共景观。

5)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码头

澳大利亚ASPECT工作室在阿德莱德港口周边设计了一个极富活力和吸引力的公共区域,其背景为阿德莱德港口最有标志性的工业建筑遗产之一,设计中保留港口作为重要出口中心的功能性。铁路线保留原有状态,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但是在设计中没有特别强调历史感,而是进行了新的规划,更多考虑了功能性,使场地成为活动和商业的多功能区。

铁路线两侧是升起的船形绿化平台,成为这个被大幅改造和污染的区域内的新公园空间,区域内划分了开阔草坪区、野餐和烧烤区以及用于活动和商业的多功能区。该项目旨在吸引市民,并营造舒适愉快的环境,所以设计师为市民提供了多样的游玩设施,这也同样成为了景观特色。

5 结论

本文通过对城市后工业景观的生态设计研究,可以看出生态设计在后工业景观再利用中的作用。在分析五个优秀生态设计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他们有着共同的设计理念:尽量保留,利用原来的生态基础和景观要素,这体现了生态设计的原则和对设计场地历史的尊重。

景观设计市场调研范文第5篇

我国海岛众多,海岛环境独特,风光旖旎,海洋文化、民俗丰富而独具特色,因而海岛旅游对生活在陆上的人们有较强的吸引力。旅游业是海岛社会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之一,是我国发展海洋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发展海岛旅游首先要重视市场需求,调研旅游市场,针对游客的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使海岛旅游健康发展,而不至于因盲目开发产生有产品无市场现象,甚至造成海岛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在传统概念中,旅游市场是旅游企业和旅游者双方买卖旅游产品的实际场所;经济学意义上的旅游市场则是指旅游产品交换过程中所反映的各种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的总和;市场营销学将旅游市场定义为:在一定的时期内,某一地区中存在对旅游产品具有支付能力的现实和潜在的购买者。本文所研究的海岛旅游市场是指市场营销学的定义,指的是对海岛旅游具有支付能力的现实和潜在旅游者。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海岛旅游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特别是对海岛旅游市场认识不清晰,忽视对海岛旅游市场的研究,与国际海岛旅游发达地区有较大的差距。本文以在青岛旅游的游客为例,研究海岛旅游市场的特征,希望对其它地区的海岛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海岛旅游研究是随着海岛旅游地兴起而展开的,由于国外海岛旅游发展较早,相应的海岛旅游研究自然较早。David Edgell研究了海岛旅游的市场及其营销问题,提出相关问题的同时也指出了市场营销对于海岛规划和管理的意义。Tom Baum和Ram Mudambi以百慕大群岛为例,运用李嘉图模型(Ricardan model)分析预测旅游需求,以更好应对海 岛 旅 游 的 季 节 性 问 题。Catalina Juaneda和Francisco Sastre研究了海岛旅游的市场特别是国际旅游市场的细分问题。Reidar J.Mykletun通过对波罗的海附近海岛地区的游客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地域分布是影响旅游者决策的最大因素之一。加拿大捷夫瑞•华尔博士对海南的旅游业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海南在观光体验、旅游供需关系、市场销售方面存在的问题。F.M.Diaz Perez指出必须对海岛旅游产品进行持续性的市场细分研究,只有以此为依据,根据市场需求,才能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和准确的形象设计、产品创新。目前,国内关于海岛旅游的研究,集中在海岛旅游开发与保护、海岛旅游管理、海岛居民旅游感知等领域,海岛旅游市场的研究较少。赵飞、彭华、李新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广东南澳为例,主要研究了南澳旅游市场规模、旅游市场地域结构、需求类型、客源市场时间变化,并对南澳岛旅游市场发展制约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张志宏、李悦铮以长山岛为例,主要利用SPSS统计软件相关方法研究了长山岛旅游市场需求和预测。夏林根通过对上海、海口、三亚的问卷调查研究,分析了远洋海岛旅游市场需求的特征。

三、研究方法

为了了解、探究海岛旅游市场现状及影响因素,本文以在青岛旅游的游客为调查对象,采用实证研究、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海岛旅游问卷调查采集数据,并运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本次调查由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大三学生在2010年9月完成,调查地点为青岛第一海水浴场、第二海水浴场、栈桥三处景点,调查对象为进入该三处景点的旅游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方法,由调查员向被调查者仔细讲解每一个问题,然后由受访者填写,并收回问卷。根据游客是否到过海岛旅游,把问卷设计为两部分,即到过海岛旅游的游客部分和没到过海岛旅游的游客部分。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686份,其中第一海水浴场441份,第二海水浴场231份,栈桥14份。四、海岛旅游市场特征分析

(一)海岛旅游市场人口统计学特征

本次总共调查686人次,其中男性406人,占59.2%,女性280人,占40.8%。到过海岛旅游的游客为34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9.9%,其中男性为225人,女性为117人,分别占到过海岛旅游的人数的65.8%和34.2%。可见到过海岛旅游的游客中男性多于女性。 如表1所示,海岛旅游以中青年市场为主体。其中,26~45岁阶段的游客占64%,这一群体是海岛旅游的最大市场;46岁以上的被调查者人数较少,但到过海岛的游客占这一年龄阶段总人数的比例较高,说明此年龄阶段的游客较喜爱海岛旅游,也是海岛旅游重要的目标市场。到过海岛旅游的游客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在这些游客中,拥有大专、本科学历人数最多,有235人,具有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人数有55人,拥有研究生学历人数有34人,三者占93.7%,这些游客的职业主要为公司职员、公务员、自由职业者、科研人员,占到受访者的78.9%。受教育层次较高的旅游者,收入相对较高且稳定,他们是海岛旅游市场的重要目标市场。

(二)东部地区为海岛旅游主要客源地

如表2所示,在受访的游客中,山东省的人数最多,其它人数较多的省市基本位于山东省周边及东部沿海地区。人数超过十人的省市游客总数为589人,占到总调查人数的85.9%,这些地区到过海岛旅游的人数为297人,占这些省市被调查人数的50.4%。从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到,东部地区的游客到过海岛旅游的比例较高,说明东部是海岛旅游主要的客源地,海岛旅游者数量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递减。

(三)海岛旅游人均消费低,消费潜力大

如表3所示,海岛旅游价格水平与陆地价格水平相比,认为海岛旅游价格比较高和非常高的游客占到过海岛旅游的人数32.16%,认为海岛旅游价格水 平 在 一 般 以 下 占 到 过 海 岛 旅 游 的 人 数 的66.67%。如表4所示,从最近一次到海岛旅游的花费可以看出,海岛游客旅游花费小于2000元的占到总数的61.70%,小于1000元的占游客总量的近50%,可见海岛旅游整体消费不高。由于海岛旅游产品、功能单一、档次相对较低,造成海岛旅游价格偏低,海岛旅游整体消费较低。在家庭月收入方面,到过海岛旅游的游客家庭收入大于7万元的占到44.8%,没到过海岛旅游的游客家庭收入大于7万元的仅占23.3%,可见到过海岛旅游的高收入家庭数量高于没到过海岛旅游的家庭数量。到过海岛旅游的游客家庭收入相对较高,说明海岛旅游者有较强的旅游购买力,到海岛旅游的消费潜力较大。

(四)海岛旅游市场处于观光旅游层次

针对海岛旅游目的的调查显示,有45.3%的游客认为海岛景观是影响他们选择海岛旅游目的地的最主要因素。在海岛旅游者感兴趣的海岛旅游项目中,选择海岛观光的有216人次,选择宗教朝拜的有16人次,选择渔家乐活动的有168人次,选择海上运动的有111人次,选择休闲垂钓的有86人次,选择海岛度假的有115人次,选择其它的有6人次。以上统计数据说明,海岛游客的旅游兴趣集中在海岛景观上,观光旅游是海岛旅游的主要目的。这说明海岛旅游市场仍不成熟,处于观光层面,旅游产品单一,与国外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形式的海岛旅游有一定的差距。

(五)海岛旅游者获得信息渠道状况

旅游者获取海岛旅游信息的渠道由多到少依次为网络、亲戚朋友、报纸杂志、电视、旅游广告、旅行社,其选择次数分别为172、133、104、92、53、48人次。从信息获取渠道上来看,海岛旅游者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数量最多,利用电视及旅游广告了解海岛的数量较少,从旅行社获取海岛旅游信息的数量更少。(六)海岛旅游者旅游满意度情况旅游者对海岛旅游最满意的是优美的海岛风光,占52.3%,这与大多数旅游者把海岛风光作为最感兴趣的旅游项目相一致,此外有26%的受调查者对独特的海岛环境较满意。游客对渔家特色风情、海上运动项目、完善的旅游度假设施满意度较低。旅游者对海岛旅游需改进之处涉及海岛旅游的各个方面,其中以海岛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质量为主。

(七)海岛旅游市场潜力大

在对344名没到过海岛旅游的游客调查中,有89%的游客表示会考虑到海岛旅游。海岛旅游最吸引他们的地方主要为:海岛景色(143人次)、与陆地相隔的海岛环境(82人次)、海岛渔家风情(32人次)、海岛度假(25人次)、海岛文化(21人次)、坐船出海(13人次)、其它(28人次)。从统计数据看出,海岛旅游对大多数人有吸引力,最吸引他们的是海岛景色和与陆地相隔的海岛环境。可见,海岛旅游市场巨大,海岛旅游发展前景广阔,潜在海岛旅游者对海岛景色和环境最感兴趣。

五、结论与建议

(一)保护自然景观,科学开发海岛旅游

在开发海岛旅游过程中,需要根据旅游者的偏好编制旅游规划,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旅游项目。大多数旅游者认为海岛最具有吸引力的是自然景观。因此,旅游规划、建设要以保护海岛景观、环境为前提,不能破坏海岛自然环境和海岛特色文化。在保护自然环境、海岛景观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建设相关旅游设施,避免旅游设施的建设破坏海岛自然景观,最大程度地保持海岛景观的独特性、原生性。

(二)突出海岛特色,开发多样性旅游产品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旅游者到海岛旅游主要目的是观光,大多数游客在海岛停留3天以内,这就决定了游客的旅游花费不高。说明海岛旅游除观光旅游外的旅游项目较少,特色不足,对游客吸引力不强,难以吸引游客在海岛长时间停留,难以打动游客更多消费。从调查中发现,海岛旅游者对海岛文化、海岛民俗并不太感兴趣,而海岛文化、民俗资源正是海岛区别于陆地的重要特色之一。因此,发展海岛旅游,应深入挖掘海岛文化、民俗,开发旅游项目应体现海岛的特色文化,推出能吸引游客的海岛文化旅游产品,开拓海岛旅游文化市场。游客对海岛静谧的环境、特色的景观特别感兴趣,据此应重视海岛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引导以观光为主的消费观向海岛度假消费观转变,创造新的旅游消费增长点。

(三)细分市场,加强营销

海岛旅游应合理细分市场,加强营销力度。从游客的来源地来看,海岛旅游者主要来自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这与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与海岛距离较近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东部沿海地区是海岛旅游一级市场。此外,中西部大城市也应是海岛旅游的重要市场。针对一级市场,海岛旅游宣传营销在充分利用网络、报刊杂志的基础上,还应加强电视广告的宣传,使尽可能多的潜在海岛旅游者能了解海岛旅游,激发其到海岛旅游的愿望。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应为海岛旅游的次级市场。对于次级市场,海岛旅游应继续加强网络营销宣传,同时,加强与相关旅行社合作,由旅行社协助推介。其它地区属于海岛旅游的机会市场,目前应主要做好网络营销宣传。在经济基础较好、旅游开发较完善、国家政策允许的海岛,还应加强国际旅游市场营销与开发,根据海岛实际情况及不同细分市场的特点,确定细分市场,制定旅游主题,选择适当的目标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