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耕地生态修复措施

耕地生态修复措施

耕地生态修复措施

耕地生态修复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马场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宁夏固原;原州区

中图分类号 X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2-0195-01

1 移民迁出区概况

马场村位于张易镇西北15 km,六盘山西侧,年降雨量在500 mm以上,属半阴湿区,土地总面积30.78 km2,耕地面积336.6 hm2,退耕面积319.93 hm2,辖区总人口544户2 400 人,分布在堡子湾、小吊沟、后湾和红泉等6个自然村。自然条件差,生活艰苦,当地农民广种薄收,靠天吃饭,常常辛苦耕作一年,还要为口粮发愁。为了生活,村民不得不做出一些破坏生态的举动,开荒、挖药材、打蕨菜、放牧,破坏了生态平衡。“十二五” 期间,宁夏实施最大的生态移民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将西海固地区的35万贫困人口搬迁到靠近城镇、有水、通路,配套设施齐全的移民安置区,并统一划分耕地、温棚、建设牛羊圈舍、外出务工等发展劳务经济。该村也被纳入整村搬迁的生态移民规划中。截至2013年,已搬迁大吊沟、小吊沟、堡子湾3个自然村337户1 483人至红寺堡、贺兰、闽宁、渠口和原州区的三营、闫堡等生态移民安置区。

2 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成效

移民搬迁后,固原市原州区林业部门抢抓机遇,采取人工造林、保护原有树木、自然修复等具体措施,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全面实施植树造林和封育保护,实现人退林进、生态恢复[1]。

2.1 人工营造针、阔混交林

近年来,由于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相继实施,使马场移民迁出区降雨量充足,植被恢复快。移民搬迁后,固原市原州区采取“封、造、管”3项措施,一是制定马场生态移民恢复区综合治理方案,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着力建设土石山区针阔混交、乔灌搭配的生态示范区。二是交通便利,造林绿化质量高。采取分管领导包片,林业站技术人员蹲点指导,组建专业造林队,采用80 cm×100 cm大鱼鳞坑整地,在其内挖60 cm×60 cm栽植穴,高标准完成熟耕地造林200 hm2,荒山造林33.33 hm2,栽植各类苗木58.5万株。其中:在主干道两侧100 m及平坦地段栽植50 cm以上带30 cm大小土球的云杉9.5万株,40 cm高的樟子松7.5万株、油松容器苗8.5万株、山桃11万株、桦树6万株、丁香5万株等块状混交造林。裸根苗采用生根粉、强力生根剂蘸泥浆栽植,栽植后立即拉水浇足定根水,使造林成活率提高20%。其余103.27 hm2正在加紧进行鱼鳞坑整地,预计秋季完成。三是加强移民迁出区零星树木的保护。对移民迁出区农民房前屋后种植的树木,由林业站清查登记,根据树木大小、数量多少,由当地政府依据自治区确定的补偿原则,给予适当的补偿,并统一管理,严禁任何人砍伐、移栽树木[2]。四是合理配置,成片造林,确保搬出一片、修复一片。

2.2 退耕面积大,成效显著

该区域地处银平公路主干道两侧,集中连片,道路畅通。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营造山桃、沙棘、落叶松混交示范林319.93 hm2,现已郁闭成林,保存率达85%以上,移民前由于人口居住集中,土地承载量过大,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艰苦,导致生态破坏严重。移民后,加强对退耕还林地进行清除杂草、修剪及病虫害防治等抚育管理措施。同时,采取大坑、樟子松、油松大苗加快补植补造,使该区域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6%;植被自然恢复渐强,生态效果显著。

2.3 实现人退林进,加强植被修复,有效保护了物种

通过退耕还林、移民搬迁人工造林及生态自然恢复,加快了马场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工作[3]。昔日的土地不再耕耘、播种,搬迁后留下的残墙断壁都已推平,仅仅3年时间,这里的生态已恢复了60%,发挥了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重要生态功能。另一方面加快了自我修复。人退林进,山头、耕地重新恢复绿色,昔日的放牧声、田间耕作声、居民的错纵嘈杂声全部消失,只有吆呼相应的鸟叫声和潺潺流水声,野猪、野兔随处可见,几十年未见的梅花鹿脚印再次出现。天然次生林、植被生长茂盛,物种名目繁多,当地的环境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营造红色六盘、生态固原、避暑圣地指日可待。

2.4 加大封育管护力度

工程造林完成后,采取就地就近的原则,全部移交与毗邻的红庄林场,统一纳入国有林场管护范围,巩固了造林成果,促进了生态良性循环[4]。同时,原州区注意保留移民迁出区原有村部、学校房屋及配套的电力、水利、交通等重点基础设施,为后续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保障。严禁将移民迁区现有林地用于与林业生态建设无关的开发。

3 参考文献

[1] 马自良.宁夏海原县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2012(9):132-133.

[2] 殷爱萍.固原市原州区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植被恢复治理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4(4):178,180.

耕地生态修复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吉林省;土壤侵蚀;生态区域;水土流失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i.issn.1672-3309(s).2010.11.0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0)11-54-02

一、吉林省水土流失现状

吉林省位于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的东北黑土区中部,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吉林省现水土流失总面积为31519km2,占全省面积的17%。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耕地减少,土地退化。洪涝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危害。据测算,全省平均每年流失土壤113亿吨,水土流失已成为吉林省的主要环境问题。

吉林省水土流失情况见表1。

二、吉林省水土流失变化情况

1、水土流失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

吉林省水土流失治理以松花江和东辽河流域为重点。以小流域为单元。治理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全省水土流失面积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39881.8km2,21世纪初水土流失面积为31519.6km2,水土流失面积共减少8362.2km2,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各市(州)水土流失面积下降幅度不同。白城、松原两市下降比例不足13%,其它市、州下降比例超过22%。

2、风蚀面积下降速度缓慢

吉林省风蚀面积减了1840.4km2,下降了11.7%,风蚀是松原市和白城市水土流失的主要类型,两市合计风蚀面积达12792平方公里,占全省风蚀面积的91.7%。风蚀面积的下降速度低于水蚀面积的下降速度。风蚀区轻度、中度风蚀面积基本不变,强度风蚀面积减少幅度较大,下降了近50%。

3、水蚀面积减少

吉林省水蚀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共减少6522km2,

减少了27.1%。水蚀是长春市、吉林市、通化市、白山市等城市水土流失的主要类型,面积达11534平方公里,占全省水蚀面积的65.6%。经过多年的治理,水蚀区侵蚀面积不断减少,其中强度水蚀面积下降的速度最快。

三、不同生态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1、东部中山低山区

主要指张广才岭、龙岗山及其以东区域。本区治理模式应以预防保护为主,加强对林草的保护,建设小流域和生态沟,进行开发性治理。水土保持工作应以治理为主。防治结合,同时改良草质,提高植被覆盖率。对200以上陡坡耕地要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在干沟的下游修建塘坝、蓄水池等骨干性控制工程。发展养殖业或进行果树灌溉。对高山远山次生林、灌木林实施封禁治理。在支沟上游修建透水型谷坊。拦蓄泥沙。对宜林荒坡荒山,按照适地适树原则栽植落叶松、经济林。侵蚀沟沟头修建蓄排结合的沟头防护工程,使沟头上游来水有控制地进入沟道。沟边坡进行植树种草,稳定边坡。

2、中东部低山丘陵区

本区水土保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辅以适当的田间工程。积极推广全方位深松、耙茬、间作套种、培肥改土、桔梗还田等水土保持耕作措施。保护好现有森林,严禁毁林开荒,在荒山荒地上营造以樟子松为主的水土保持林,沟间进行鱼鳞坑整地造林;对疏林地、灌木林采取补植治理,恢复林草植被。50至150坡耕地主要修筑坡式梯田,拦蓄径流;150至200坡耕地修筑水平梯田,发展地埂经济;200以上陡坡耕地要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对溯源侵蚀严重的沟壑,重点修筑沟头防护工程,沟底修筑土柳谷坊:对横向侵蚀严重的沟壑,将沟坡削成稳定坡度并修水平阶,植树造林。

3、中部漫川漫岗台地区

本区又称大黑山山前台地平原区。该区水土流失防治任务要以保护黑土地资源为中心,坡耕地治理以改垄为主要内容,辅以适当的田间工程,积极推广全方位深松、耙茬、间作套种、秸杆还田等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加速中低产田改造。并抓好小型蓄排等水利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建设高效农业。在坡顶岗脊至坡耕地之间的荒地营造水土保持林。因该区降水量较少,水土保持林应以灌木和草本为主,控制水土流失。对漫川漫岗平原区以营造防护林为主综合经营。

耕地生态修复措施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常德市是一个农业大市,长期的农业生产也带来了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本文对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进行了分析,从生态修复的原理出发,论述了农业生态修复在农业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根据目前现状,提出了农业环境的保护对策与措施。为促进常德市武陵区生态农业建设,开发绿色产业及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往往都经历了这样的历程。既先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然后又在受环境破坏的惩罚后逐渐认识和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历程。农业生态领域也不例外,土地长期耕作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工业“三废”排放量不断增加,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使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搞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危害

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其中包括水资源、森林草地,耕地水土资源,农用塑料薄膜、化肥、农药、农业废弃物等方面的污染。综合而言,武陵区当前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

(一)水土大量流失。由于毁林、毁草、开荒、滥伐等原因,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全区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约9.64平方公里,占耕地总面积的34.4%。水土流失破坏了全区的农业生态系统,导致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大量损失,严重影响了本区的农业生产,同时,水土流失使沅江河床抬高,导致水患频繁。

(二)农村淡水生态问题突出。全区农村淡水生态问题突出,呈迅速恶化趋势。例如: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质逐渐恶化等。据统计,全区有70%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农村50%的饮用水受到有机污染,而且由于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致使许多地方的地下水不适于饮用,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加速。改革开放以来,常德市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耗能高、污染重的行业或企业有城市向农村转移,未经处理的工业与生活用水经污灌或任意排放进入土壤后,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可在土壤中富集,从而进入食物链,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二、生态修复及理论基础

(一)生态修复的涵义

生态修复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它是应用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对生态本身进行修复。为了加速已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还可以辅以人工措施以加快生态系统恢复的步伐。生态修复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切实遵循自然生态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当地的水、土、光、热、生物等自然资源,依靠大自然的循环再生能力和人为干涉快速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农业生态环境演变的规律是生态修复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

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的自然规律。自然生态环境是包括生物体与环境(气候,水,土等)自然因素组成的一个互相依存与制约、相对稳定的有自组织功能的大系统,该系统具有恢复到接近于原自然生态状况的自我修复功能。建设性的农业生态环境,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否则,往往事与愿违,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带来新的问题。由于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局限性与偏差,在我国农业生态建设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教训。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搞好农业生态修复的保障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深刻反思后产生的新认识。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违背生态规律的自然改造,不仅损害了自然生态系统还会造成自然灾害。因此,任何形式的自然改造都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要从人口、资源、资源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点出发,开展生态修复,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步伐,建立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系统。要在实践中不断拓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内涵,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丰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理论。

(四)农业生态修复的实践方法

农业生态修复是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实现水土保持目的的措施。其技术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是有“封”、“退”、“造”、“建”,“综合治理”、“结构调整、生态移民”、“突出小流域治理,以小促大”等。

“封”既是“封山禁牧,舍饲养蓄”。要真正做到“封得住、有效果、不反复”,还需要因地制宜、因时施策。“退”即是“退耕还林还草、以粮代赈”。大量事实表明,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产沙区,坡度在!)*以上的坡地必须退耕。如果措施得当,退耕后农民还可增加经济收入。“造”即是“造林”。坡度大于+)*的荒山荒坡、退耕地,以营造水土保持林、薪碳林和用材林为主,强加管护抚育,形成乔、灌、草多层次防护体系,有选择的发展经果林。通过推广节柴灶,沼气池等措施,彻底解决群众的燃料问题,可有效的保护植被。“建”即是“建设一亩高标准农田”。农民在退耕二亩坡地后,在山坡下或沟谷地建设一亩高标准基本农田。

搞好农业生态修复,必须注重水土保持的综合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生态修复的根本措施,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系统的基础。调整结构、生态移民是生态修复的保障措施。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深刻变革。要想使生态修复持续发展,就必须将生态修复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和生态移民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广大农牧民增产增收,植被得到恢复和保护,地区经济得到发展30 %。生态修复作为一项水土保持新举措,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总结新经验、新方法,丰富和发展其理论与实践。

三、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一)增加农民的生态意识,提高人们对生态修复的认识水平。各地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上不断提高认识,积极探索生态修复的技术与方法。在政府的大力宣传和积极引导下,大多数农牧民逐渐接受了这一新的理念,认为生态自我修复是一项让土地休养生息的好办法,是人类实现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大量生产生态绿色环保产品,做好“环保”品牌,让农民从保护生态环境中获得实惠,使他们主动参与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

(二)加强立法,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的筹资机制。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国家法制化管理体系中,加大财政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明确保护农村生态、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方式,确保专款专用。

(三)加强农药、化肥和农用地膜控制和替代,不断改善和提高农药使用技术,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确保农产品质量,确保施药人员安全,减轻环境的农药污染。

(四)加强畜禽粪便的综合治理,把粪便治理与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相结合,与发展绿色食品、安全食品相结合,与美化环境相结合,与发展环保产业相结合

(五)推动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视农村能源合理开发,加强对沼气资源、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做好秸秆气化、沼气发电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引导农户从单一用沼气能源转向沼气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建设,积极推广多种能源生态模式,从而缓解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六)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对地表水实行流域性综合治理,;重点治理污染严重的区域,进一步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

(七)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实施生态修复过程中,各地采取了一系列配套的对策和措施,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调整了农村经济结构,发展了乡村工业和旅游业,显著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生态修复使本区农业由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向精耕细作、集约经营转变。

(八)增加生态保护投入,完善环境经济政策,要遵循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同步发展的方针,切实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开发、建设项目必须制定生态保护和建设、恢复计划。

参考文献

[1]雷鸣. 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 (9):132-134

[2] 刘晓丹.岫岩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综合防治对策[J].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5,(3):37-38

[3] 左长清.实施生态修复几个问题的探讨[J]水土保持研究,2002.9

[4] 蒲朝勇.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03.9

[5] 焦居仁.生态修复的要点与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03.2

耕地生态修复措施范文第4篇

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坡耕地治理措施项目区坡耕地主要采取了等高耕作、地埂植物带及水平梯田3种治理措施。1.5°~3°的坡耕地实行等高垄作,对顺坡耕地,沿等高线该顺坡垄为水平垄,拦蓄径流,减轻冲刷,根据坡耕地种植作物的不同,垄距一般在50~70cm。3°~5°坡耕地以及5°~8°土层厚度小于30cm的坡耕地,在坡面顺坡垄改水平垄的基础上,修筑地埂,埂上种植紫穗槐等灌木等经济作物,形成一条植物防冲带。5°~8°土层厚度30cm以上的坡耕地,在坡面顺坡垄改水平垄的基础上,修筑水平梯田,并在埂坎上种植经济植物以护埂。荒山荒坡治理措施荒山荒坡采取截流沟+灌木防冲埂的治理模式,在荒山荒坡中、疏林残林地中或与坡耕地交界处,根据坡度、土质和来水量来布设截流沟,并在截流沟埂上种植灌木护埂。沟道治理措施沟道治理主要采取了沟头梗、跌水、削坡、谷坊、塘坝及侵蚀沟防护林等几种措施。沟头埂。沟头以上来水量不大,沟头防护工程可以全部拦蓄的,在沟头以上3~5m处,围绕沟头修筑沟头埂。跌水。沟头以上坡面来水量较大,沟头埂不能完全拦蓄或由于地形、土质限制,用柳条修建跌水。削坡。对于发育的沟沿当其沟坡坡度大于土体自然倾斜角时,参照削坡基准线对原坡面进行削坡,削坡后的坡度与土体自然倾斜角相等。谷坊。流域面积较小、坡缓、沟底淤泥多的侵蚀沟中修植物谷坊。塘坝。由于该区水资源较为贫乏,且降水年内分配不均,春旱严重。修建塘坝主要作用是拦截地表径流,削减洪峰流量,控制水土流失。同时,该区年内降水分配不均,对适合建坝条件的沟道进行分析,依据暴雨量、暴雨历时、洪峰、洪量、地表径流下垫面条件等情况,合理安排修建塘坝。侵蚀沟防护林。侵蚀沟治理在采取上述工程措施的同时,进行全面造林,营造沟边防护林、沟坡防护林、沟底防护林等林种,运用植物措施进行全面封沟,形成综合防治体系。其他配套措施为水土流失治理作业方便,以乡级公路为框架,村级道路和农业生产作业道路相结合整修作业路,路面整平,道路两侧营造护路林,并开挖排水沟;同时,为宣传水土保持工程的公益性特点,培养流域群众的生态意识,铭记水土保持工程的历史地位及影响,在每个小流域交通干道或地势制高点,适量设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宣传碑。

措施效益分析

在项目实施后,对项目区3条小流域的跟踪监测、抽样检查和调查,确认其水土保持工程治理效果,以及水土保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对不同地形、地貌类型的土层厚度调查,了解项目区黑土层的厚度和计算可流失年限;及时、准确、科学地记录监测数据,为上级业务部门提供可靠的依据。经济效益到各项治理措施全部生效时,每年可增产粮食108.6万kg,枝条934.6万kg,增加木材0.09万m3,产鱼0.26万kg。所有措施生效时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236万元,人均纯收入较基准年增长10%。生态效益项目实施后,各项治理措施保水能力逐年增大,到措施全部生效时每年增加可利用水资源量290.7万m3。地表的径流状况将得到有效的改善,降雨经过措施的截流渗入地下,补给土壤,增加常流水量,形成水圈生态良性循环,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及补充地下水源起到积极的作用。项目实施后,各项治理措施每年可减少泥沙下泄量16万t。土壤中的养分,氮、磷、钾等有机质也免于流失,相对的土壤肥力增大,土壤的理化性质得到良好的改善,形成土圈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为保护土地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水利工程的泥沙淤积,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随着造林、种草面积的增加,林草覆被率提高个百分点,而生态修复措施的实施,使林草质量提高,林地郁闭度、草地盖度增大,人们的生存环境将得到基本改善。水土保持工程、耕作的实施,将增强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抗灾自救能力,保证作物的稳产、高产,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项目区内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将逐步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社会效益项目完成后,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促进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基本农田建设,实施水土保持耕作方法,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奠定了基础。同时,水土保持工程还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和农村两个文明的建设,提高环境容量和人民群众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5结论及建议在治理过程中,造林技术方法及标准比较粗糙,有待改进;措施的效益监测方法也比较传统,落后。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总结经验,统一标准,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创造“精品工程”;同时引进先进的监测技术方法,提高措施效益监测的科技含量,全面提升建设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

作者:吕学军 单位:黑龙江省克山县水务局

耕地生态修复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耕地;问题;开发利用;改良措施;宁夏固原;原州区

中图分类号 S15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5-0258-02

原州区现有耕地10.36万hm2,均为中低产田。干旱缺水,耕作粗放,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是制约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1 耕地存在的问题

1.1 土壤干旱缺水

原州区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为350~650 mm,种植业以旱作物为主,作物生长发育需求的水分主要依赖于天然降水。由于受六盘山脉的抬高影响,降水由南向北递减,且年际变率较大,季节分配不均。4―6月降雨占全年降水量的25%,7―9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2%,年蒸发量为1 753.2 mm,是降水量的3.7倍,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原州区水资源极为贫乏,水量受雨量制约。地下水资源也不丰富,加之埋藏较深,水质较差,给开采利用带来困难。在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常因水分不足,土壤干旱,使作物生长发育受到不利影响,这是造成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的首要原因。

1.2 土壤瘠薄,肥力不足

肥力是土地生产能力的主要体现,与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密切相关。据调查,原州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2.1 g/kg,全氮平均含量为0.80 g/kg,碱解氮平均含量为60.8 mg/kg,有效磷平均含量12.6 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87 mg/kg。特点为“一高”(钾素含量较高)、“一中”(有机质含量处于中等偏低)、“三低”(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均低)、“一个不协调”(碱解氮与有效磷比值较大),土壤含量低。大面积的丘陵坡地虽黄土层深厚,但养分含量低,结构疏松,易受水蚀,致使水土流失严重,抗旱能力弱,生产能力低下。部分川地重用轻养,犁底层明显、坚实,作物根系下扎困难。部分土壤供肥能力差,如阴黑土有机质和养分总量贮量虽高,但低温多雨,湿度大,水、肥、气、热不协调,矿质化弱,土壤养分有效性较低。土壤瘠薄,肥力不足,限制了自然水的利用,土壤干旱,水分不足,又降低了有效供肥能力。

1.3 广种薄收,耕作粗放

原州区农业生产以旱作为主,农业经营结构单一,种植业常因降水影响,产量低而不稳。加之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动和老龄化,形成了广种薄收,只种不养,耕作粗放的恶性循环。

1.4 水土流失严重,部分耕地存在次生盐渍化

随着农业人口的不断增加,毁林毁草开荒时有发生,生态环境平衡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依然严重,从而引起了表土侵蚀,耕地肥力降低,蓄水保墒能力减弱。在清水河谷的部分灌溉农田上,因长期灌溉含盐量较高的库、井水,从而使土壤发生不同程度的次生盐渍化,全盐含量达2.5~7.9 g/kg,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极大。

2 耕地开发利用措施

2.1 调整农田种植结构,提高耕地利用效益

根据原州区耕地类型,气候特点及种植业生产现状,结合耕地地力评价等级,对耕地资源合理配置与种植结构调整提出如下设想,以便分区经营,综合发展。

2.1.1 清水河河谷平原川道区。原州区包括三营镇、头营镇、彭堡镇及清河镇的部分村队,可充分利用杨黄灌溉、库井灌溉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积极推广蔬菜种植,扩大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向日葵种植面积,逐步建成农业高效示范园区。

2.1.2 黄土丘陵区。原州区包括河川乡、炭山乡、官厅乡、寨科乡、清河镇以东村队以及中河乡的部分村队,该区以旱作雨养为主,应继续推广玉米地膜覆盖种植,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发展以荞麦、莜麦、碗(扁)豆为主的小杂粮生产,提高耕地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2.1.3 南部土石山区及土石丘陵区。原州区主要分布于张易镇、开城镇及中河乡的部分区域。在巩固提升马铃薯三级种薯繁育体系的同时,稳步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要选育良种,提高品质和单产。同时,要扩大豆类面积,在海拔≤2 000 m的区域发展地膜玉米种植,确保农田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2 构建耕地生态保障体系

2.2.1 建设高产稳定基本农田,提高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原州区一、二等耕地主要分布于清水河河谷平原川道,地势低平、积温较高、光照充足、有灌溉条件,有利于多种作物的生长发育,是原州区发展高效农业的精华之地。林茂则粮丰,林业是农业的生态屏障。高标准的农田林网可有效减轻旱、涝、霜冻、干热风对农业的危害。应采取措施加快农田林网建设,实现田、林、路综合治理,首先将河谷道的一、二等地建成高标准高产高效基本农田。分布在三、四等耕地和6~15°修成的梯田上,五等地58%分布在6~15°坡度上修成的梯田和6~15°坡度上。地形复杂,大部分耕地所处的地形部位沟深坡陡,切割强烈,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农田建设与草灌植被建设相结合,构建旱作基本农田的生态保障体系。在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要通过增施有机肥料、粮草轮作、秸秆还田等措施培肥地力,提高土壤保水能力,保证作物稳定增产。≥25°所处地形部位修成梯田,坡耕地要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植被,控制水土流失。

2.2.2 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保证耕地安全生产。对小流域区内山、水、田、林、路实行统一规划,实施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农林牧用地实行优化配置。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采用库、坝、池窑协调利用,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耕地安全生产。

2.2.3 建设水资源利用工程。水资源是原州区农业发展的“瓶颈”。要遵循开源和节流并重,高效用水的原则。一是加强水资源利用工程的建设,重点修复加固已建成的“库、坝、井”及蓄水、输水工程和集雨工程,排除病险,提高标准;二是开发新的水源,扩大灌溉面积;三是大力示范推广小畦灌溉、低压管道灌溉、滴灌、喷灌、膜下灌溉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节水用水,扩大灌溉面积;四是加速杨黄补灌区配套工程建设和杨黄灌区灌水设施的修复更新,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生产效率。

2.2.4 巩固封山禁牧成果,搞好生态建设。针对原州区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等特点,2003年以来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禁牧,植被覆盖得到恢复,水土流失明显降低。今年要完善措施,建立健全草原保护制度,草畜平衡制度,实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作制度,巩固封山禁牧成果,实现农、林、牧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2.3 加强耕地质量监测与依法保护力度

耕地质量是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证,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质量的改善密切相关[1-3]。要根据《农业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保护。要建立健全耕地质量检测体系,开展耕地地力检测,跟踪耕地质量的动态变化,建立耕地质量数据库,为科学管理耕地,保护耕地质量可持续发展服务;要建立健全耕地信息网络体系,优化充实耕地资源管理信息功能,提高耕地地力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区域性特色农业,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提高科学依据和信息平台;要建立耕地土壤质量预测、预报系统,分析土壤理化性状和环境变化趋势,预测、预报土壤障碍因子和土壤环境污染的变化情况,及时准确地为农业生产提供预防措施及治理办法,为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供指导性意见。

3 改良利用措施

3.1 多措并举,培肥地力

土壤瘠薄、肥力不足是制约本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培肥土壤、提高地力是种植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根据多年生产实践,应抓好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广开肥源,增施有机肥。有机肥料不足是当前农业生产中一个首要的问题,特别是农家肥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农作物生产的需要,是当前农业生产中一个突出问题。为此要坚持草畜主导,兴牧促农的方针,大力发展畜牧业,畜多才能肥多。二是大种绿肥,实施秸秆还田。原州区农家肥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大面积地力提高的要求,必须以大力发展绿肥,特别是豆科绿肥作为补充。种植绿肥不仅能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还可为发展畜牧业提高饲草,并能延长耕地的季节性覆盖,控制水土流失,是一举多得的有效措施,原州区种植绿肥方面已有一些成功经验。实践证明,种植绿肥省工、节本,提高肥力的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要因地制宜大力提倡,积极推广。同时实施秸秆还田,重点扩大留高茬还田,运用氮肥调整碳氮比,加速秸秆腐化,增加土壤有机质。三是改进施肥方法,大力推广化肥秋施、深施、种施,以无机促有机,从而达到提高农作物的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的目的[4-5]。

3.2 挖掘水源,发展灌溉,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发展灌溉是提高单产的重要措施,增产效益极为突出。由于原州区北部河谷川道区沟阶地多处于河道或冲沟边,分布零散,修建长距离的输水渠道困难较大,但河沟内有丰富的地下水源,因此打井提灌效果明显。对已建立的杨黄灌区、井灌区要完善配套输水工程,大力推广小畦灌溉、膜下灌溉、滴灌等技术。同时,加强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提高工程的使用效益,提升原州区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对次生盐渍化土壤采用完善灌溉体系,提高灌溉质量;增施有机肥料、种植绿肥、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肥力;调整种植结构,扩大耐盐作物面积,推广地膜种植[6]。

3.3 扩大旱作节水技术,充分利用天然降水

一是加强改土治水,发展集雨补灌。根据原州区春季少雨,十年久旱,降雨主要集中在7―9月的特点,要实施降水的时空调控,继续大力推广打窑集雨节水补灌措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干旱的能力。二是大力推广以地膜栽培为主的旱作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水分无效蒸发,提高降水利用率,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地膜覆盖特别是秋季和早春全膜覆盖栽培技术,有显著的土壤增温保墒和增墒作用。近年来在玉米种植中推广地膜马铃薯、地膜瓜菜、膜测小麦等种植技术。三是推广“以肥调水”为中心的土壤培肥技术,以“五墒耕作”即旱耕深耕多畜墒,过伏合口保底墒,雨后耙耱少耗墒,冬春打碾防跑墒,适时早播用冻墒为核心内容的适墒耕作技术,以达到保住秋墒、秋雨春用的目的。

3.4 建设高产、稳产农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强化农田基本建设,建设高产稳产农田,改变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既能提高土壤肥力,又能增强抗灾能力,遏制水土流失,保住作物高产。建设高产、稳产农田,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农田基本建设,二是农田水利建设。具体讲,在山区农田基本建设要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开展小流域治理,实行坡地梯田化,沟壑川台化,壕地建设坝地及洪漫地,积极推行隔坡梯田。在杨黄、库、坝、井灌区要健全渠系配套工程,平田整地,实行园田化,为高产稳产创造条件。

4 参考文献

[1] 赵丹煦.福贡县耕地利用特点和动态变化分析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1(1):149-151.

[2] 索全义,姬宝霖,高聚林,等.高泥沙洪水淤地治沙后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的分析[J].华北农学报,2007(5):134-137.

[3] 乔晓娜.耕地资源减少的原因及合理利用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21):348-351.

[4] 王兵,仝亮,潘元庆,等.河南省黄河滩区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J].河南农业科学,2008(11):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