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能源结构转型的意义

能源结构转型的意义

能源结构转型的意义

能源结构转型的意义范文第1篇

摘 要:lakoff提出的icm认知模型,依据结构型式,可分为四个子模型:命题模型、意象图式模型、隐喻模型和转喻模型。在对icm的四个子模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综述性研究中发现,转喻和隐喻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区分界限。

 

关键词:icm 意象图式模式 命题模式 转喻模式 隐喻模式

一、icm

认知模型(cognitive model),是指人类关于客观世界知识的心理构建。这种构建往往是模式化的,反映出以特定而固化的方式勾勒客观现象,表现出一种理想化了的思维定势。刘宓庆(1999)认为:“思维形态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又是一种共时的现象。它是无时无刻不在支配语言表现并模式化为语言表层结构样式的深层机制”。因此,lakoff(1987)提出了icm这一人类认知模型。他认为,人类往往依据结构来组织知识和表征现实,每一种icm均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化整体,即一种格式塔(gestalt),而且每一种icm均能构建一个心理空间。依据结构型式的不同,icm表现为四个子模型:命题模型、意象图式模型、隐喻模型和转喻模型。lakoff指出,认知模式是人脑为感知世界进行组织和表征的方式。这种方式是人类创造的,并不是客观存在的,所以称之为icm(理念化的认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s)。每一种理念化认知模式都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化整体,而且每一种认知模式都能建构一个心理空间。ungerer & schmid(1996)指出,认知模型不具备普遍性,其形成有赖于人所成长和生活的文化语境,因而,特定认知域的认知模型最终会受制于文化模型。

 

二、命题模式和意象图式模式

命题模式(propositional model)是对原型结构直接关联概念之间关系的知识结构进行认知的一种方式。这种认知包括对特定对象特征、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的认知。意象图式模式(image-schema model)与空间结构直接相关,凡是涉及形状、移动、空间关系的知识都是以此模式储存的。(赵艳芳,2001)

 

在心理学界,“意象”(image)是指人们在感知体验外界事物过程中所形成的抽象表征,这种表征不是原事物具体而丰富的形象,而是删除具体细节后的有组织的结构,是事物在大脑中的一种抽象类比物(赵艳芳,2001)。在认知语言学中,意象是指特定的、体验性经验的心理表征(croft & cruse,2004)。在langacker(1990)看来,意象是指对一个客观事物或情形由于“识解”方式的差别——凸现的部分不同,采取的视角不同,抽象化的程度不同等等而形成的不同心理印象。后来,langacker(1991)对意象概念作了细微的修正,认为意象是指人们以交替的方式识解一种被认识的事物。

 

在认知科学中,bartlett(1932)明确指出,人的记忆能把各种信息和经验组织为认知结构,逐渐形成常规图式,遇到新事物,惟有把这些新事物和已有的图式相联系才能被理解。rumelhart(1980)认为图式是所有信息加工所依靠的基本要素。他提出,图式理论基本上是一种关于人的知识的理论,所有的知识在头脑中均被安排在一定的单元中,这些单元就是图式。croft & cruse(2004)认为,意象图式就是对意象的图式表征,是图式性的,是一种非命题的认知结构。johnson(1987)认为,意象图式是认知过程中反复出现的结构,是这种结构构建理解和推理的型式。所谓意象图式模型,就是指人类对客观现实的知识是以形状等空间概念储存于大脑的,表现为图式性意象。“就是指人们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往往从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基于自己的经验和背景去观照客观诸事物。”(王文斌,2008)

 

意象图式较之意象显得更具抽象性和概括性,不是包容客观事物各种具体细节的形象,而是业已抽象了的图式。意象图式不是反映客观事物具体细节的形象,而是抽象的认知结构和知识表征,是人类揭示并认识属于世界同一种关系事物的手段。(王文斌,2008)

 

三、隐喻模型和转喻模型

(一)隐喻模型

根据认知语言学,隐喻是从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构映射,其认知立足点是“意象图式”,这些图式均产生于人类的基本经验,来源于人类的日常生活并由此获得意义(王文斌,2001)。lakoff & turner(1989)认为,映射就是两个概念域(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对应集。这一对应集可能是“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外在表象联系”,也可能是“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内在特性的关联”,也可能是“两者兼而有之的关系。”(王文斌、林波,2003)

 

任何隐喻都隐含着施喻者对某一特定事物的一种认识、理解和阐释,表现出对特定事物的一种认知的心路历程(王文斌,2007)。隐喻施喻者往往是凭借自己个人对于世界的知识、经验、记忆等个体要素来构建隐喻。lakoff & johnson(1980)有句名言:“隐喻的本质就是以另一件事和经验来理解和经历一件事和经验”。隐喻关涉到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对应,即隐喻是将源域映射到目标域之上,而映射的动因就是人类的经验。(王文斌,2006)

 

隐喻的相似性基本有两种:一是“物理相似性”,二是“心理相似性”。前者是指源域与目标域之间存在客观上的共有特征,而后者就是指这两个域之间存在主观上的共有特性。lakoff(2005)指出,隐喻仅存在于人的大脑,存在于人的概念性映射,而隐喻的意义肯定与思维相关,它不存在于词语,也不存在于客观世界,而是人的思维将一种新的意义强施于目标域(王文斌,2006)。隐喻的基础——相似性,不是绝对客观的,而是相对于人们的经验而言的,是可以创造的。(李诗平,2003)

 

(二)转喻模型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转喻不再是传统的修辞方式,而是一种认知过程,langacker(1993)认为转喻是一种参照体现象,便于人们在心理上建立与目标的联系,radden&kovecses(1999)认为在这一认知过程中,同一理想认知模式内的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概念实体提供心理可及。而croft(1993)认为转喻是在认知矩域阵内次域之间的映射关系。但无论哪种理论模式,转喻的发生总是基于同一模式或者框架内概念之间的临近性,这种临近性不仅存在于框架内的各部分之间,也存在于框架整体和部分之间。

lakoff认为转喻是一种概念现象,是同一个认知域的内部投射;他还认为转喻是一种参照点现象,转喻词语指称的概念体作为一个参照点为想要描述的概念体提供心理通道。转喻结构的成分来源在语义层上的分析必须以不同概念在语义范畴上的统一与协调为基础,建立不同概念之间的或隐或显的关联。如“the kettle boils”,可以“boil”的物质大多是液体状的而非固体物品。“kettle”和“boil”并非一个概念范畴,但我们知道“kettle”是用来盛水烧水的一个器具,“kettle”代替了“water”,所以“kettle”和“boil”成为同一个语义范畴,形成一个转喻;“a small cat”中“small”在语义层上突显了“cat”“身形娇小”这一隐性特征,虽然“small”和“cat”从纯语义的角度看属于不同概念范畴,但在这一具体语境中却可划归于同一语义范畴“cat”,从而形成转喻概念模式“以特征代事物”;“a man with long hair”中的次要成分“long hair”从语义层上强调了“man”的“长发”这一显性的外形特征,二者无论从纯语义还是从具体语境的角度讲都可以划为同一语义范畴“man”,形成转喻概念模式“以部分代整体”。(周娜娜,2008)

 

四、四种模型之间的关系

命题模式是对原型结构直接关联概念之间关系的知识结构进行认知的一种方式。这里的认知包括对特定对象特征、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的认知。命题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可以有真假之分。命题模式可以是一个命题,可以是一个定义,也可以是简单的一句话。它是一切模式的基础。所有的语言形式都可以称之为命题,命题模式包括“意象图式模式、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这三种模式都是命题模式的一部分。我们可以用图1来表示命题模式,图2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外面大圈表示命题模式,包括所有语言形式,而大圈里面的“小圈a、b和c”则分别表示意象图式模式、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这三种模式都包含在命题模式之中。

 

意象图式模式(image-schema model)与空间结构直接相关,凡是涉及形状、移动、空间关系的知识都是以此模式储存的。也就是说,意象图式是潜在于人类大脑中事物内部元素之间以及相邻或相似事物之间抽象的表征。人类历史的初始阶段是没有语言的,在与外部世界的慢慢接触之中,基于经验,人们开始对事物进行对比区分,于是相类似的、邻近事物在人脑中聚合,构成一个巨大的空间网络,这就构成一个意象图式。也就是说,人们头脑里面知识的一个总的集合被称为意象图示。比如,当我们谈到“中国”的时候,藏在脑子里面的关于中国的一系列知识都会闪现出来,无论间隔时间有多久,也无论间隔空间有多远。我们远可以想到炎黄二帝、秦始皇,近可以想到毛泽东、胡锦涛、中国的文化和资源等等,凡是和中国相关的事情,只要是我们知道的,都会随着“中国”这个字眼出现在我们脑海里。当我们不讨论“中国”时,它们仍然作为一种知识储藏在大脑里,只是集体储藏在脑子里。

 

我们通过下面的例子来分析隐喻模式。

“女人一生如花。女人二十岁是桃花,鲜艳;三十岁是玫瑰花,迷人;四十岁是牡丹花,大气;五十岁是兰花,淡定;六十岁是棉花,温暖。”

在这个例子中,女人的一生都被比喻为花,且在各个年龄阶段被比喻为不同的花。从认知角度看,一个隐喻就是将某一始源域模型的结构映射到一个目标域模型的结构。构成隐喻的基础的是相似性。而隐喻的相似性基本上不外乎两种,一是“物理相似性”,二是“心理相似性”。前者是指源域与目标域之间存在客观上的共有特征,后者是指这两个域之间存在主观上的共有特性。无论是“物理相似性”,还是“心理相似性”,无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相似性,都是人的主观性在起作用。施为者有这样的生活经验以及相关认知知识,在一定场合,隐喻就被施为者造出来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在命题模式的基础上构建隐喻,而且要站在包括人脑所有知识组合中的意象图式的基础上构建生成隐喻。隐喻和人的主观认知是分不开的。下面用图3来表示隐喻。

 

如图3所示,隐喻模式里的源域和目标域是可以相互映射的。在“小姑娘像春天的花一样”中,“小姑娘”被比作了“花”。在“春天像小姑娘一样,花枝招展地笑着、走着”中,“春天”被比作了“小姑娘”。这里的源域和目标域可以相互映射,不一定要有方向性,域a和域b有相似性,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作源域和目标域的。

 

与建立在相似性基础上的隐喻相比,转喻则是建立在邻近性原则之上的。雅各布森在继承索绪尔结构语言学的基础上,提出“隐喻”和“转喻”是一组二元对立的概念,它们是根据不同的原则生成的表达方式。“隐喻”是按照相似性原则进行选择与组合,而“转喻”则是按照连续性原则进行选择与组合。一般来说,转喻有“整体代替部分、部分代替整体”以及“特征代替整体”等。在“红领巾来了”中,“红领巾”代表的是“小学生”。因为在我们储藏在意象图式的知识网里,“红领巾”就是小学生戴的,这不仅是小学生的一个特征,还是小学生日常生活衣着的一部分。很多人认为“隐喻和转喻的最主要区别是隐喻涉及两个域而转喻涉及一个域”。我们对此持不同的观点。例如,“红领巾”和“小学生”不属于一个域,也不属于一个范畴。“红领巾”属于服装范畴,而小学生则属于人类。可见,转喻并不是一个域内发生的修辞或者认知现象,转喻也是有两个域的。同理,我们不仅在命题模式的基础上构建隐喻,还在包括人脑所有知识组合中的意象图式的基础上构建生成隐喻。

 

隐喻所涉及的目标域和源域有一个或几个相似点,而转喻则是用某种事物代替或表现另一事物的,自然也有他们相似或者共同之处。很多时候转喻也因为相似性而构成,隐喻也由邻近性构成,两者之间的生成方式并非完全不同。我们用图4来表示和说明转喻模式。本文同意brown的观点,称转喻和隐喻是很难区别开来的,更难以界定他们之间的关系。所以,icm的四种模式及其关系可以用图5来表示。最外层的大圈表示命题模式,命题模式是其他三个模式的基础,包括所有的语言形式,而其中,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又是建立在命题和意象图式基础上。

五、结语

转喻也是由两个域构成,且转喻也可以由相似性生成,而隐喻也可以由邻近性生成。转喻和隐喻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区分界限。命题模式,包括所有的语言形式,意象图示模式是一切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不仅在命题模式的基础上生成,而且在相对系统的意象图示模式基础上生成。

 

参考文献:

[1]bartlett,f.c. remember: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

[2]croft,w.& d.a. cruse. cognitive linguistic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3]lakoff,g.& m. johnson. 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4]lakoff,g. 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5]lakoff,g.& m. turner. 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9.

[6]langacker,r.w. concept,image and symbol[m].new york:

moutonde gruyter,1990.

[7]langacker,r.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ⅱ:

descriptive application[m].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8]langacker,r.w. 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s[j].cognitive

linguistics,1993,(4):1~38.

[9]ungerer,f.& h.j. 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addis on wesley longman limitid,1996.

[10]李诗平.隐喻的结构类型与认知功能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

学,2003,(1):15~18.

[11]刘宓庆.汉英对比研究的理论问题[a].李瑞华(编).汉英语言

文化对比研究[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2]王文斌,林波.论隐喻中的始源之源[j].外语研究,2003,(4).

[13]王文斌.再论隐喻中的相似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

(2):125~130.

[14]王文斌.汉英“一量多物”现象的认知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

究,2008,(4):257~262.

[15]王文斌.论汉语“心”的空间隐喻结构化[j].解放军外国语学

院学报,2001,(1):57~60.

[16]王文斌.论隐喻构建的主体自洽[j].外语教学,2007,(1):

5~9.

[17]王文斌.西方隐喻研究理论视点述要[j].宁波大学学报,2006,

(2):25~33.

[18]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能源结构转型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供给结构 增长模式 转型

在经济学中,经济增长的过程不仅仅是产出总量的增长过程,更有特征意义的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结构转换方面。其中总供给结构及其内部的结构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平衡与协调发展。总供给结构就是关于生产的结构。在西方经济学中,供给结构是通过总量生产函数体现的。总量生产函数反映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与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因此,在本文的分析中,总供给结构包括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研究总供给结构的变动规律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投入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自然资源等。因此,投入结构是指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关系,投入结构包括不同部门劳动、资本、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及使用。投入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意义如下:

1.劳动力结构决定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在经济学中,不仅劳动力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于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一种资本类型,它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即劳动者的知识程度、技术水平、工作能力,以及健康状况来表示,是这些方面价值的总和。当代经济的增长和国家财富的增长主要是人力资本投入的结果,技术进步主要是依靠人力资本的积累。他认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不一样,物质资本是边际报酬递减的,人力资本是边际报酬递增的。人力资本投资与其他方面的投资比较起来,是一种投资回报率很高的投资。此外,他还指出人口质量与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强调了人力资本投资(包括投资于健康、教育和培训)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因此,劳动者的质量在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过程中意义重大。

2.资本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资本投入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发展经济学和经济增长理论中,西方经济学家都把资本看作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储蓄率及由此形成的资本积累将决定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但是,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条件下,不断增加资本的投入量,资本的边际收益会出现递减。因此,依靠这种不断增加资本的投入量而引起的增长必然是一种粗放型、数量型的增长模式,如果长期实行这种经济增长模式,还会引起国民经济的剧烈波动,造成国民经济的结构失衡。而新增长理论代表人物罗默和卢卡斯在说明现代经济增长时对资本做了新的界定。新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罗默提出“知识外溢长期增长模式”,突出知识资本的作用,强调生产性投入的专业化知识(知识资本)的积累是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卢卡斯则提出“人力资本完整性增长模式”,突出人力资本的作用,强调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将这两个理论结合起来,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是新经济中的两大资本,前者突出知识的创新,后者突出知识的积累。因此,资本结构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代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3.技术结构决定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在现代的经济增长模式中,经济增长是通过提高经济增长的整体效率,即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整体投入效率来实现的。新古典经济学家索洛在1957年的论文《技术变化和总量生产函数》中,否定了传统增长理论提出的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提出了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决定性因素的新观点。全要素生产率是索洛在分析经济增长因素时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在索洛提出的生产函数中不能由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解释的产出余值。全要素生产率反映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一国经济增长中最重要的因素。索洛用全要素生产率解释了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增长。他发现,美国的经济增长只有12.5%源于资本和劳动投入的贡献,而87.5%的增长剩余都应归因于技术进步即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学家丹尼森通过研究发现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也主要归因于技术进步。后来新经济增长理论把技术进步进一步内生化,提出了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他们认为,在短期内储蓄率和资本积累的上升能够提高经济增长率,但是从长期来看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率没有影响,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在于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因此,质量型经济增长模式对传统生产要素(诸如原材料、能源等自然资源)的依赖度降低,更加强调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模式的重要影响。

二、产出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产出结构具体来说就是反映不同产业部门产量的变化关系,其实质就是研究不同产业结构之间及其内部的变化关系。按照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产业结构表现为各产业在经济增长中所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一些比例关系。产出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机理如下:

1.经济增长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各产业部门增长过程的综合结果,因此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要求各产业部门之间要保持合理的比例结构。只有保持合理和高级化的产业结构,才能使经济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各产业协调发展,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否则不合理、低级化的产业结构只会降低经济增长的质量,并最终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产业结构的优化对于一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具有深远的意义,只有着力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2.产业结构的演进是衡量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重要标志。产业结构变动,即资源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再配置,其中包括存量再配置和增量再配置,这种资源的配置效应会使资源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流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从而对生产率的提高产生重大的影响。并且,由于资源在部门之间的流动降低了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生产要素组合比例的非均衡程度,会大大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3.伴随着现代生产力的飞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分工的规模和深度日益提高,生产的社会化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使产业正涵盖起愈加丰富的社会生活领域,包容进越来越多的形式。产业活动愈来愈成为非单纯的生产、生活资料和服务的供给部门,其联接社会生活各部分以及各部分与其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的作用不断加强。

4.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次产业获得了更快的发展,其中不同的部门和行业又会有不同的表现,不仅第一次、第二次产业内部不断会有新的部门分离出来进入第三次产业,第三次产业内部也会出现分化和重组,形成新兴的部门。随着社会信息化过程的展开,第三次产业中的部分部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而传统意义上的第三次产业部门从数量到质量将发生重大变化,这些都将会加速经济增长模式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参考文献:

[1]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12月版。

[2]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

能源结构转型的意义范文第3篇

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不同软件之间的模型数据交换都要依靠软件之间的数据接口。出于利益考虑,大多数软件公司不愿意公开自己的模型数据格式,也就造成信息无法进行有效、顺畅的交换,这给实际的工作带来很多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建立一个统一的工程信息模型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这样就可以使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信息得以共享和交换。建筑结构信息模型就是依据这样一个理念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模型技术。建筑结构设计信息模型主要采用三维数字技术,并综合了建筑工程项目相关信息的数据模型,这种模型在具有物理模型基本结构和信息的同时还拥有模型的属性、模型管理以及模型的关联等信息。建筑结构设计模型信息具有关联性、一致性和完备性的特点,能够建立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的数据源,能够有效解决工程数据之间全局共享和一致性的问题。为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的模型自动转化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法。

2建筑结构设计模型的自动转化

2.1建筑设计模型与结构设计模型的自动转化

目前,很多建筑企业在进行设计时还是采用比较传统的二维图设计方法,工作人员在进行施工图纸和建筑内部结构的绘制时还是依据固定的设计设计图纸来进行设计的。这样,比较简单的图元识别只能帮助施工作业人员对重大构件的位置加以明确,而较小但要求比较高的细节部分并不能来精准定位,因此使得施工过程变得繁杂,施工任务变得比较繁重,从而使施工效率地下。而统一了各建筑产品描述标准的IFC标准则涵盖了建筑项目的每一个环节,十分精准的描述了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几何模型,对不同模型之间的自动转化提供了方便,其主要的优势为:(1)更加容易识别建筑构件,使建筑项目的施工更容易进行。墙体、柱、梁等结构构件是建筑结构设计模型能够容易识别出来的,而经过IFC标准进行模型转化以后,建筑墙体不仅包括结构层,还包括墙体两侧的装饰层和保温层,同时还明确了门、窗等非结构构件;(2)加强了构件之间的关联性,转化以后的信息模型可依据具体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处理;(3)实体定义和关联关系相结合,使结构的逻辑性增强,基于洞口和墙体实体对结构墙体进行精准的描述,并且定义建筑结构中墙体的多种材质模型,加强对IFC标准的解析是建筑设计向结构设计转化的一个难点,IFC文件解析可根据建筑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自主研发,也可以采用商业化IFC数据解析接口得以实现,最终通过对IFC文件的解析来获得建筑结构设计的模型。

2.2结构设计模型与结构分析模型的自动转化

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就是建筑结构分析,自动生成结构分析模型以及回传分析结果都是通过结构分析过程得以实现的,目前从国际上使用最普遍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公开模型格式的数据来看,该过程的实现是比较容易的,建筑结构设计模型和结构分析模型之间的转化还停留在不同有限元分析软件间几何模型的基础上,二者转化的具体过程如下所示:(1)遍历生成的建筑结构设计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将结构构成信息导出,进而写入模型文件;(2)对已生成的模型文件,将其导入置软件中,并对此模型文件进行定义补充、荷载的施加,并对结构设计加以分析;(3)通过数据库借口将结构设计结果导入到数据库;(4)将需要的结构构件和构建信息与所生成的结果进行比较,并通过借口导入从而形成关联关系,构建完整的施工图设计模型,对工程的量算和施工图纸的实际进行指导。

2.3结构施工图设计模型与工程量算模型的自动转化

工程量算是否准确直接影响项目的造价和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建筑设计模型是建筑工程中工程量算数据的直接来源。目前,我国量算模型数据的转化大多采用三维图形量算软件,实现不了IFC数据的交换,因此只能通过专用的接口来实现数据间的转换。目前,国内应用比较广泛的广联达钢筋抽样软件是通过XML映射模型来实现结构设计与工程量算之间转化的,首先定义XML模型机制,再对模型模板进行定义,多采用模式定义或者文档定义,经过研究实践表明,可替代文档定义类型和稳定定义类型相比,前者表示方式比较灵活,文档采用的语法与相关模型机制语法相比具有高度一致性,并且具有强伸缩性,因此可替代文档类型可实现建筑施工设计模型向工程量算模型的转化。

3结语

能源结构转型的意义范文第4篇

1.低碳经济视角下资源型企业含义

(1)低碳经济的含义

所谓低碳经济,就是指对能源的高效利用,主张以低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予以考虑,是目前世界经济领域提倡的绿色经济。对有限能源的情节运用以及对环境危害小的新能源开发,是未来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也是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

(2)资源型企业的含义

所谓资源型企业是指所从事的生产原料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对其进行的一系列生产和加工的企业。一般意义上的资源型企业具有这样几个特征:首先,所用资源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筹码;其次,对资源的依赖性高,产品结构构成中,资源消耗作为主体,资源是企业一切发展的基础;再次,资源对地理性有严格要求,为了避免运输,多数企业建立在资源产地附近,因此对资源市场的占有率也具有地域性特征;最后,资源型企业的产品附加值低,资源型企业往往对产品的二次生产等变化不多,技术、管理投入较少,附加值比率偏低。

2.资源型企业绩效评价的发展目标

资源型企业受其本身特征影响,其发展目标主要围绕企业利润最大化、企业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等方面。这是从纵向对企业发展目标的解读,下面详细从横向对企业发展目标做进一步分析:

(1)树立企业全面低碳经济发展理念

资源型企业对资源的依赖性很强,要想保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建设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产业结构为主要目标。近年来,为了将国家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早日实现低碳发展,贯彻执行低碳经济,政府不断加大对低碳经济的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使低碳经济更好更快的深入人心。为了使低碳经济与资源型企业更好的结合,积极推行低碳生产理念,引导低碳经济向健康、有序上发展。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和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经营理念。企业必须树立低碳经济的正确发展观,使低碳经济在资源型企业发展中,既是发展目标,也是发展出发点,促进二者的共赢,这样才有利于将资源型企业建设的更加稳固。

(2)确立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既需要一套全新的生产运行机制,更需要一场转变发展观念、转变运营方式、转变管理模式的深刻革命。需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运作机制,不断创新,在变中求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获得长足发展,没有良好的环境、体制和机制,再好的理念也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景。要将企业发展由传统的靠“资源要素”驱动转变为靠“科技要素”驱动,由经验、知识升级发展到以节能环保为核心的系统,全生命周期设计规划并实施生产、消费、市场的整套循环,构建经济利益与社会价值共赢体系。

(3)全面落实并推行企业全面发展

把理念、政策和行动结合起来,把绿色的理念正式纳入到企业发展的速度中去; 企业一定要有政府正确的政策引导,还需要与社会需求形成共识;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市场的监管要结合,结构调整中加上监管,如果不监管,结构调整不到位,目标也是落空的;科技创新、市场的推动和公民素质的提升要结合,企业一定要创新,传统产业,传统技术不通过科技创新要达到绿色低碳是不可能的;中外优秀企业的经验和联合国组织的成果结合起来,我们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目标一定能实现,资源型企业绩效评价在低碳视角下才能够创造奇迹。

二、低碳经济视角下资源型企业绩效评价的意义

1.对社会的意义

(1)环境方面

对资源型企业施行绩效评价有助于督促资源型企业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界节能降耗的环保目标。目前,环境问题已经是世界性的课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而对资源型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控制,一直以来是环境保护机构的工作重点之一。加强对资源型企业绩效评价的控制有利于环保机构对资源型企业的督促作用,有利于资源型企业创新技术,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生产。

(2)经济方面

对资源型企业施行绩效评价有助于资源型企业调节能源利用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发展生态文明。首先,资源型企业为了响应低碳经济,会对能源利用结构方式方法进行转型,创新生产技术,以更加绿色的姿态发展企业;其次,对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还有很多地方值得研究,对其原型企业绩效评价的结果和数据,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比较资料,具有一定的意义;最后,生态文明是未来经济领域的新方向,现在已经有一些国家对其进行研究并产生一些成果,对资源型企业的绩效评价无疑可以推进这一进程,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

(3)资源方面

对资源型企业施行绩效评价有助于节约有限资源,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绩效评价对资源型企业在消耗资源上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有利于帮助企业反思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2.对企业自身的意义

(1)有利于资源型企业长久稳定发展

现代企业的成长已经基本摆脱过去靠人力和资源拼市场的情况,企业若想长远发展,需要对自身评价体系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尤其是资源型企业,对绩效评价的落实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自身问题,有利于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

(2)有利于资源型企业拓宽发展方向

绩效评价是企业一段时期内经营状况的评估,是企业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运行效果的评价,分析资源型企业的绩效评价有助于企业决策者总结市场规律,分析市场需求状况,了解世界低碳经济形势,最终达到拓宽市场发展方向,创新企业发展的作用。

(3)有利于资源型企业整合内部资源

以低碳经济为背景,对资源型企业进行绩效评价有助于企业整合内部资源,将企业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保证绿色生产的同时,又不减少企业效益。

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要方法及原则

1.构建低碳经济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主要方法及特点

构建低碳经济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主要方法

目前构建低碳经济下,资源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方法主要有:(1)以传统财务指标为基础的评价体系,主要以企业财务数据来反映企业状况,存在不能全面反应企业运营问题的不足;(2)以经济增加值为基础的评价体系,是目前一些企业采取的主要方法,将薪酬、评价、管理激励融合一起,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不足是缺少对企业社会服务功能的体现;(3)以平衡记分卡为基础的评价体系,这种体系是目前衡量各方比较全面的体系,集财务、客户、内部交流和学习成长等几个方面,但是由于其产生的年代,缺少对企业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目前应用受到限制。以上几种方法,资源型企业应结合自身条件,综合进行取舍和应用。

2.构建低碳经济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原则

(1)注重指标体系选取的综合性

企业评价标准必须是全方位综合性的,要建立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方法,既要评价分析企业所得的效益,还要分析企业为取得经济效益而付出的代价,尤其是对环境和生态方面的代价。要将低碳经济融合进各个评价指标中,要注重评价指标的综合性质,保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2)注重绩效评价指标选取的可操作性

为便于绩效评价指标的便利使用,其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指标选取的可操作性。低碳经济指标的评价应是易于在财务统计报表、会计报告或者相关资料中容易找到的,也可以通过相关的财务数据或者定量指标来进行反映。例如,选取低碳指标时,企业应注意低碳行为是否是以下几个方面:低碳生产、低碳物流、低碳运输、低碳营销和低碳办公化处理等。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内外部运营坏境作出合理的低碳指标的对象进行甄选。

(3)注重绩效评价手段是否反映技术创新

企业绩效评价的参考原则之一就是是否能够反映技术上的创新。近几年,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发展重点。积极寻求低碳替代原料、积极探索和研发相关新技术、注重低碳技术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建立和完善企业绿色会计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正成为目前世界主流创新领域。绩效评价若想真实反映企业在未来的发展程度,对创新性,尤其是技术创新的评价是十分重要的。

(4)注重绩效评价指标选择的激励目的

为了保证绩效评级指标对企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需要将绩效评价指标与企业发展目标明确联系起来,鼓励企业全员参与,将低碳经济理念、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理念和绩效评价作用作为培训内容,对企业员工定时进行培训,让员工积极主动参与绩效评价,落实薪酬、奖励等政策,调动员工努力参与绩效评价的积极性,实现企业的凝聚力与企业科学发展的双重提升。

四、低碳经济视角下资源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资源型企业绩效评价选取的指标不仅要具有行业特征,而且各项考核要素要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相关,具体可以从管理绩效、财务绩效、社会绩效和环境绩效等方面进行构建。

1.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资源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的管理绩效评价要综合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涉及决策方面的,即对企业投资重要性、投资规模大小、投资行政效率如何,以及投资是否具有科学性方面的考察。二是涉及对企业监督管理方面,具体主要是对企业各个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纠偏及时性等。

2.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主要是对企业盈利能力指标和偿债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用财务数据来反映企业的发展状况,通过财务数据对企业运营情况进行分析,主要包含对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投资率、销售净利率和资产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等。

3.社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资源型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回馈社会,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离不开社会服务评价指标,其内容可以从工作与劳动力和社会认可方面揭示企业回馈社会的情况。

4.环境绩效、资源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能源结构转型的意义范文第5篇

社会结构转型问题是社会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我国社会学界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结构转型问题已进行了十几年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本文借助于这些成果,特别是中国社会处于结构转型时期这一事实判断,来探讨我国的政治系统的调适问题,特别是关于执政党的政治理论问题。

依照我国学者的研究,“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是第一次现代化,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转变的过程是第二次现代化”(注:中国现代化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26页。)。本文的社会结构转型的概念,如果取其表层含义,是指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更具体地说,是指社会由以农业社会为基础向以工业社会为基础的变迁过程。因此,这是“第一次现代化”过程。对这种变迁过程,社会学研究者或者将其分解为比较具体的结构变化,如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经济及产业结构、城乡结构、阶层结构等等的变化来分别加以描述,或者从理论上,按照不同的专题诸如社会冲突、社区发展、社会流动、单位制、城市化、价值观与文化、社会关系与社会制度等等,来分析这种变迁过程。前者有助于确认事实,具有明确的公共政策取向;后者对于深化人们的认识,把握社会结构转型的进程、趋势与特征具有重要理论与实际意义。但社会结构转型,其深层含义是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转换。对我国而言,社会结构转型就是从原来的国家与政治社会关系模式向国家与经济社会关系模式转换。这样的结构转型已经突破了表层含义的限制,将我国现代化过程中属于“第二次现代化”的内容也包括其中。无论如何,社会结构转型作为一种社会变迁的过程,既是广泛的,也是深刻的。

本文的研究基于对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的如下事实的确认:

1.社会结构转型的实际过程来源于国家的现代化动员和组织,特别是依赖于国家提供的社会制度与政策。在70年代末以前,我国农业社会的基础地位始终没有改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十二大基本完成现代化建设动员的任务。改革开放政策提供了基本的规则,促进了诸如高考升学制度、市场经济体制、人力资源制度等等的恢复、建立、变革与完善。这些政策与制度为社会结构转型提供了先决性的条件,而它们随着社会发展变化不断创新,又为社会结构转型提供了保证机制。这个过程的启动和发展在微观与宏观上带来了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逐渐转型。

2.从微观上说,人的社会行动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人的社会行动结构,实质是以个体的普遍意义的社会行动所表现的社会的价值、组织化与制度化的特征,它是对人与社会关系状态的描述。人的社会行动的结构由以下几大基本要素构成:行动的动机与目的、为达到目的而选择的手段、社会制度的制约以及人的社会行动的影响。前两个要素具有主观性,后两个要素具有客观性,但它们不是相互割裂、毫无关联的。一般说,在一定的社会结构状态中,人的社会行动结构是模式化的。正是基于这样的总体假定,T·帕森斯描述了社会系统中人的社会行动结构模型。就我国而言,给定的制度已经成为人们社会行动的“信号灯”,也引导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的转变。其中一个重要例证是,在70年代末以后,参加高考上大学成为中学生及其家长们的基本期盼,也是青年人成长的首要路径选择。应当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在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人们行动的模式被迅速打破。人们的社会行动的选择具有了相当的自主性、多样性和个体性。在这样的条件下,社会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逐渐提上日程。从80年代中期到新世纪之初,在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活动具有标志性。无论是城乡经济组织,还是社区组织,无论是中间组织的涌现,还是企业的公司化改造,都是这种创新的重要表现。它们一方面反映着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人的社会行动结构转型中的新型整合机制。

3.从宏观上说,整个社会的技术与知识结构、经济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等都发生了重要变化。例如,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历时3年的研究,到新世纪之初,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已经发生重大转变。经过20年的发展,原来形成的两大阶级一大阶层的结构已被十大社会阶层所取代,并预言,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这种阶层结构将呈现稳定发展趋势,所变化的主要是各个阶层的规模,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商业服务人员、经理及私营企业主等阶层还会大大扩张(注:这十大阶层是: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市无业失业和半失业阶层。见李春玲等《中国目前社会阶层结构研究报告》,载汝信等主编的《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一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15-132页。)。应当说,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能够更有力地证明社会结

构转型的事实。在农业社会中,社会分层比较简单,不同层次之间的等级比较严格和分明,社会成员一般难以跨越自己所在的社会层次。社会阶层秩序以强化这种分明的等级为取向。工业社会中,社会分层复杂化,相对化,社会分层的秩序以合理化为取向,因而具有调整性与可变性。我国社会转型中已形成的阶层结构在形式上已具有工业社会阶层结构的特点。 4.伴随着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面临着必须发生重要变革的压力。我国的经济社会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变化,并正在形成自己的惯性,从而,一种新的经济社会体系正在形成,它对整个社会的作用不断增强,其自主性要求也与日俱增。但毫无疑问,来自政治社会的强有力的牵制,经济社会的自主性及其与国家的互动关系并未形成。政治社会成功地动员和领导了社会变迁的过程,但对社会结构转型所造成的结构状态及其功能性要求并不适应。在改革开放之前业已形成的国家与政治社会的关系模式,并未作出实质性的改变。这样的状态面临着变革的压力(注:参见拙着《政府基础论》,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204-223页。)。因此,社会结构转型中深层次的问题已经提出并需要着力解决。

上述诸方面是对我国社会结构转型一些基本事实的归纳。确认这些基本事实是我们研究中国政治系统问题的前提性工作。

二、政治系统模型

依据政治系统论的一般原理,社会构成了一定政治系统的环境。这个环境与政治系统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社会结构转型意味着社会环境的重要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影响社会与政治系统互动的方式,也自然要影响政治系统自身的结构、运行及其功能。

在这里,我们从社会结构转型的事实出发,首先对我国政治系统作以下初步描述。

1.关于政治系统与社会环境的边界。“边界”对于政治系统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政治系统与社会联系的环节,也是居于两者之间的中间地带。边界概念使得政治系统理论具备了可应用性、可操作性,在社会结构中,所有的社会成员一般可归于某一阶层,而与某一阶层相联系的组织体就处于边界之中,所有的此类组织体构成政治系统与社会的边界。在通常情况下,阶层并不具有政治属性,而只是人们依据社会群体某种构成特点而进行的归类。客观地说,不同阶层,其获得资源的属性、方式与数量有区别。阶层通常是结构松散的规模庞大的抽象群体。在社会行动的实际意义上,每个阶层中都分布着数量众多的与阶层成员的职业组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组织体,这些组织体具有社会整合及其输入的功能,因而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它们在政治系统与社会之间划出了一条“边界”。例如,没有经过该种组织加以整合的任何社会成员的行动,均不具有政治性质,而只能作出“合法”与“违法”,“合理”与“不合理”等法律与道德的评价。非政府公共部门、自治的社区组织、社团组织等均属于这样的组织体,它们存在于社会和政治系统之间,既是社会的“边界”,也是政治系统的“边界”。

2.关于政治体制。政治体制这个被一般政治系统论所淡化的概念,在我国仍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在结构转型中,其政治系统的形成仍有赖于政治体制,它是政治系统的结构框架,是生成各种政治功能的基础。一定的政治体制由以下基本要素构成:政治价值和法理基础;政治权力;权力形成与运行的程序;政治组织与政治角色;将上述各种要素联系起来的制度。政治系统的变革首先是体制的变革,相伴而行的是整个系统功能的改变。什么样的政治体制更能适应转型社会对政治系统的要求?从总体说,政治体制能够使政治系统有效消解社会冲突、保持社会平衡。这样的政治体制应具有以下三大基本机能:一是吸纳,即通过正式与非正式渠道接收信息、人力以及物质与文化的各种资源;二是沟通与协调,特别是谈判机能,即通过协商的机制使多种冲突的目标得到整合;三是生产,即通过体制的运作而生产出公共物品。